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94-01
英语作为一门外来的语言类学科,相较其他学科而言,不管是对教师还是学生,教学和学习的难度都是较大的。初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而传统的英语教学通常是一味的填鸭式教育,死记硬背,忽视学生对于教材的理解与吸收,严重阻碍了初中学生英语语言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因此,积极探究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提升初中英语语言核心素养的措施十分重要。本文就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谈一谈如何在初中英语实际教学中来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1 优化英语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大部分初中生对于英语的学习意识还都是迫于课程标准和应试教育的硬性要求,由此不得不去强迫着自己去死记硬背的学习英语,极少数是因为对用于产生兴趣,在兴趣中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所以初中英语学习环境的优化首先应该树立初中学生正确的英语语言学习目的。这种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英语语言的思想不仅会对初中学生英语知识学习的效率有影响,并且对他们英语成绩的提高也有极大的影响。英语是目前世界交流默认的通用语言,学习英语是在全球一体化趋势之下的基本要求,因此,英语语言的学习对初中学生的更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语言学习观念之后,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知识的意识,并且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英语学习过程的乐趣,以便于给他们创设更优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帮助初中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语言。
比如说在基础课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搜罗相关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情境。再通过搭建问题链的逐步引导下,不断启发同学们去思考文本的表层和深层信息,来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同时,学生的发散思维及评判性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2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只有通过认真阅读,才能很好地解读标题与图片,解读文体、结构、解读语段与语义。在解读文本时,不仅要做到read between the lines,更要做到read beyond the lines,只有这样,才能理顺作者的意图。教师需要从读者视角、作者视角、学生视角及教师视角等多维角度去解读文本,最后形成综合的视野。而不同的解读角度,则将决定最后学生的输出方向与效果。
比如说在学习九年级英语Unit 7阅读课时,基于本单元的核心话题为“规则”的情况下,在讲Section A中以母亲对女儿提出的要求时展开话题“规则”,同时引入单元核心语法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接着是针对上面的规则向同学们讲解关于这节内容的自己的理解。而本课时用诗歌的形式在课本上构建了一个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母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和教导的情境。在学习本节课这节课所要记忆理解的知识点的同时,利用细节的刻画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对课本上的情境产生共鸣,在不知不觉中让他们理解了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教导,潜移默化的对青少年进行了情感教育。
3 加强初中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我们都知道熟练掌握英语最基本的词汇以及语言技巧是学好英语的基础,但是提升学生的英语语感才是促使学生真正掌握英语精髓,是提升初中学生英语语言核心素养的关键。而提升初中英语语言核心素养应该更加重视初中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在这里,教师的在教育的过程里的引导作用就非常重要。
比如说在初中学生在有声朗读英语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同学们朗读时的语调和语速,在体现语言感情的前提下积极的加以引导,使学生通过不同的语调和起伏的语速感受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的感情变化,这样他们的英语语感也会在不断地朗读中得到提升和积累。并且在他们的朗读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在不同的情境下,同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意义的感情有什么样的变化,让他们尝试去分析文章中感情的起伏变化,把握住整体文章的感情大纲。在总体把握住学生总体的阅读语感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辅助手段来帮助学生更加真实感受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感情,比如说播放与文章相呼应的乐曲来营造一种真实的语言环境,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语感。
4 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作为教师,应该清楚的明白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和教学之间的关系。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包括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教师也应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张开眼界,去广泛地吸收和借鉴不同的优秀文化来提高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因为只有教师本身的思维品质和核心素养得到提升,才能更好的去培养和引导学生的全面素养和文化价值观。
5 结语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我们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不同层面的措施。在政策方针方面,我们可以参考新课改对英语学科的要求,制定一些教师可以参考、操作性又很强的教学实践方面的提议。在实践教学方面,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细节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性,不能忽视在教学中去扎实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培养他们优秀的文化品格。可以在教学时根据初中英语不同阶段核心素养的要求,去设计不同年级的教学活动,形成关于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 史宁中.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改革[J].中小学管理,
2016.02.
关键词:通识教育 人文素养 CDIO EIP-CDIO TOPCARES-CDIO
一、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即指general education的思想,这一思想已被人们普遍地讨论和研究,并与大学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识”二字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论衡》中讲:“博览古今为通人”,“通人胸怀百家之言”。而在西方,纽曼倡导的博雅教育正是主张要博学多才并保持行为优雅。
对于工程类院校来说,所谓通识教育应当是在保证工程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兼顾人文素养的教育。然而,现今高等教育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与通识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较早的文理分科致使大部分理科学生不重视人文知识,部分工科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存在道德缺失、忠诚度低、创造能力弱、难以融入企业文化等问题。对此,国内部分高校率先引进了国际上较为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强调学生要在“做中学”,并把人文学科的教育列为该教育理念中不可或缺的基础部分。随后,汕头大学、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根据中国工科学生的特点,将这一理论本土化,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理念。
二、CDIO工程教育理念
CDIO即指Conceive(构思)、Design (设计)、Implement(实施)和Operate(运作)四个方面组成的工程教育理念。它是2000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学院等四所大学发起,全球23所大学参与,历时4年所创立的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该工程教育理念强调要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并提出了CDIO培养大纲。
1.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核心
CDIO培养大纲的总体目标就是要将工程学基本原理与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它在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等四个方面对工程类毕业生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基础知识方面,要实现从基础科学到核心工程知识再到高级工程知识的过渡。个人能力方面,要求工程类毕业生具备工程推理与问题解决、实验与知识发现、系统思维、个人技能与态度、职业技能与态度等五个方面的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包括团队协作、沟通、用外语进行沟通的能力。工程系统能力的要求最高也最为复杂,要求学生掌握外部与社会环境、企业与商业环境,能构思工程化系统,并掌控设计、实现和运作的整个过程。
从大纲的整个脉络可以看出,大纲的要求是逐级提升的,从知识基础到实践操作,从单纯知识构架到综合运用各项技能。到目前为止,已有几十所世界著名大学加入CDIO团体,他们采用CDIO教育理念,遵循教学大纲改革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用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工程毕业生也普遍受到了企业的欢迎。
2.CDIO教育理念及其本土化模式
CDIO工程教育理念对于我国高等工科教育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工程教育模式更偏重于理论,这与西方教育理念中强调团队合作、通过实训解决问题的教育模式差别较大。2005年,汕头大学率先将CDIO理念引入其工学院教学中。2007年,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论坛和CDIO国际合作组织会议召开。2008年5月,“中国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讨会”在汕头大学召开。中国各高校也在努力结合自身特点将CDIO本土化,其中取得较为突出成果的是汕头大学提出的EIP-CDIO教育理念以及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提出的TOPCARES-CDIO教育理念。
(1)EIP-CDIO。2005年,汕头大学引进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结合中国工程教育现状后提出了具有本土化特色的EIP-CDIO培养模式。
EIP指Ethics(职业道德)、Integrity(诚信)、Professionalism(职业素质),强调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情操,将做事和做人结合起来,使培养出来的工程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感。下图是EIP-CDIO的培养框架。
EIP-CDIO培养框架图
EIP-CDIO将工程职业道德课程作为必修课,在专业培养上以实践性和探索性的项目设计为载体,以系统观念为指导,集成多种教学因素,以期培养工程类学生的个人能力、团队能力和系统调控能力。该教育模式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项目开发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和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TOPCARES-CDIO。在将CDIO引入中国工程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另一个比较突出的本土化模式应当是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提出的TOPCARES-CDIO工程教育理念。该校将CDIO能力培养大纲进行了中国化、校本化的创新,构建了东软特色的TOPCARES-CDIO“能力”指标体系,即T(Technical Knowledge and Reasoning)技术知识与推理能力、O(Open Minded and Innovation)开放式思维与创新、P(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Skills)个人职业能力、C(Communication and Teamwork)沟通表达与团队工作、A(Attitude and Manner)态度与习惯、R(Responsibility)责任感、E(Ethical Values)价值观、S(Social Value Created by Application Practice)应用创造社会价值。该教育理念在CDIO的基础上强调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改革培养模式。这就要求改变以往需要培养什么能力就增加什么课程的模式,采取大学四年所有课程统一贯穿CDIO教学模式的方式,每门课程都以具体的实践项目为核心,让学生在项目实践的一体化教育模式中掌握TOPCARES的核心能力。
三、CDIO视域下的人文素质培养
CDIO是工程教育理念,但其中有很多与人文学科相结合的领域,这也是其教育理念的先进之处。现代社会的任何工程问题已经不再是某个纯粹独立的学科或领域的问题,需要多个学科和岗位的结合才能保障产品研究和开发成功。而培养工程人才也不再是简单的传授专业技术的过程,而是实践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这一点在从CDIO到EIP-CDIO再到TOPCARES-CDIO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1.CDIO与人文素养培养
CDIO大纲处处体现了工程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如大纲2.3部分强调思维的重要性,注重整体缜密的思维养成,注重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养成,这些都离不开哲学思辨能力的培养。大纲2.4个人技能与态度部分中强调责任感,职业道德、个人品德都属于这一范畴。大纲第三部分人际能力中,包括团队协作、沟通和外语运用能力。根据CDIO大纲的描述,合格的工科毕业生应当具备组织和形成高效的团队,并保证团队合理运作、成长和进步的能力。这要求基础学科应向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倾斜,而不是让学生一味被动地接受知识。另外,这部分大纲要求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包括培养学生书面、电子、图形和口头沟通能力和运用外语进行沟通的能力,这要求文史类和外语类教师不再是单纯输入知识的角色,而是要结合工程实践将知识的运用放在第一位。大纲4.2中企业与商业环境部分强调企业文化,一个产品从设计到运行的整个过程应当处处蕴含企业的文化精神,而作为负责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工程师,对企业文化就更应当重视。
2.EIP-CDIO本土化过程中的人文素养观
EIP-CDIO教育理念在CDIO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了职业道德的重要性,E代表道德,I代表诚信。从EIP-CDIO教育理念的培养框架中可看到,职业道德、精神和责任感是培养符合国际化标准的工程师的首要条件,其地位位于工程理论知识和个人能力之上。而包含道德、诚信、奉献、人格等方面的职业道德又位于整个框架的核心位置,工程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分布在两边。这说明只有将职业道德教育这根顶梁柱树起来,才谈得上树立起一个符合国际化标准的工程师形象。要实现这一点,院校可通过设置人文基础、选修和专业三个层次的课程,分梯度培养工程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另外,对于社会和艺术类学科,可通过通识选修的方式扩大学生的视野,陶冶情操。EIP-CDIO强调只有将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有机结合,才能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更有发展前景的高级工程专业人才。
3.TOPCARES-CDIO本土化过程中的人文素养观
在TOPCARES-CDIO教育理念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得到了更多强调。该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工程科学生的能力,其中有六大能力是与人文素质教育密不可分的,包括开放式思维与创新、沟通表达与团队工作、态度与习惯、责任感、价值观和应用创造社会价值。这要求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紧密结合,并贯穿工程教育的全过程。而人文教育中也要凸显CDIO模式,实现在“做中学”,通过增加实践活动将知识内化,进而转化成一种优秀的习惯和态度。
通识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这正是一个卓越的工程师需要具备的品质。从CDIO到EIP-CDIO再到TOPCARES-CDIO的教育理念中对人文素养的要求正体现了通识教育的目标。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通识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应当贯穿于工科教育的始终。
四、小结
本文对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及其在中国本土化的两种模式——EIP-CDIO和TOPCARES-CDIO进行了探讨,并剖析了这三种教育理念在人文素养方面的整体要求,阐述了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从CDIO的视域下论证了工科院系开设人文素养课程的必要性。在目前工程院校改革的大势中,本文仅提供了一个新颖的看待问题的视角,期待有更多、更深入的研究关注工科院校的通识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顾佩华,沈民奋等. 从CDIO到EIP-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 (1).
[2]陶勇芳,商存慧. CDIO大纲对高等工科教育创新的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 2006.
[3]颜玲,肖小聪.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11(2).
[4]杨叔子. 谈谈我对“CDIO——工程文化教育”的认识[J]. 中国大学教学. 2008 (9).
[5]汕头大学工学院. EIP-CDIO是什么?[OL]. [2012-4-25]. http:///chinese/eipIntro.aspx
大学通识教育背景
通识教育概念来源于英文为“GeneralEducation”,它是针对现代大学发展的新问题而提出的,主要是涉及随着现代大学的发展,学生规模扩大,如何保证教学质量以及教育终极目的的实现而提出的。在国外,有“自由教育”(LiberalEducation)、“博雅教育”(liberalartseducation)、“第二教育”(SecondaryEducation,来自法国)等提法,但他们的核心思想与通识教育的理念是基本一致的,即探讨在现代社会如此分化的处境里,通过教育的手段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心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心智齐全的人。
大学通识教育理念
所谓通识教育的“通”,是相对而言的,并非海阔天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其基本原则是文理渗透,各学科之间彼此交融,使学理的人懂得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文的人也懂得一些科学文化知识,使他们在运用这些知识的时候能够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充分享受人生,亦能为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通识教育切中了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中所存在的种种弊端,是世纪之交对新型人才呼唤的回应。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里斯在《论通识教育的目的》一文中对通识教育的价值进行了全面揭示:指出“通识教育教会你如何思考”、“通识教育教会你如何学习”、“通识教育让你看到事情的全部”、“通识教育增进智慧和忠诚”、“通识教育让你成为好老师”、“通识教育将有助于你幸福”等。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认为: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又称全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台湾著名教育学家黄俊杰先生在其《大学通识教育探索》一书中对通识教育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对“通识教育”进行了理念化的定位,明确指出“通识教育”是一种建立人的主体性并与客体情境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的教育,就是一种完成“人之觉醒”的教育。同时,其在“论大学通识教育与21世纪公民养成之关系”一文中指出,大学通识教育的目的“为了唤醒人的自觉性,进而建立人的主体性,使人可以顶天立地,自作主宰”。
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来源的多样化和信息资源的迅猛增加,信息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许多未经过滤的信息的出现,使得人们面临着如何鉴别所获取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等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信息素养及其教育问题被图书馆界广为关注。信息素养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它适用于各个学科、各种学习环境和教育水平。它可以让学习者掌握内容、扩展研究范围和具有更多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1信息素养基本概念及其标准
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于1974年提出,随后美国图书馆协会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实践和探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推进。信息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不同学者对信息素养的界定可能不同,但主要的观点是一致的。它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和识别信息,以及加工、处理、传递和创造信息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道德、信息潜能和信息心理等几大方面。一般来说,信息素养是指个人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有效地搜索、评估和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对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变得越来越重要,国内外大学也越来越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并将其作为评估学生能力和衡量其教育成效的关键要素之一。美国大学和研究型图书馆协会(ACRL)指导委员会于2000年1月18日《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最具代表性,该标准对信息素养能力及指标进行了详细设置该标准,包括:“能决定所需要的信息种类和程度”、“能有效而又高效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能评判性地评价信息及其来源,并能把所遴选出的信息与原有的知识背景和评价系统结合起来”、“能有效地利用信息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懂得有关信息技术的使用所产生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能在获取和使用信息中遵守公德和法律”,该标准已在美国、墨西哥、西班牙、澳大利亚、欧洲、南非等许多地方得到应用;清华大学2003年主持开展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会项目“北京地区大学信息素质能力示范性框架研究”,200《年该项目了《北京地区大学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作为地区性的评价体系,还不是一个正式标准。该指标体系由7个称为“维度”的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1个指标描述点组成。
2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发展历程
信息素养不是孤立的概念,它是一定信息文化背景下的信息素养,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它与图书馆素养、计算机素养等有密切的联系,信息素养是动态变化的概念。信息素养教育作为大学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发展历史观察,一般来说,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是由传统文献检索课发展而来的。
20世纪《”年代初期,美国就开始开设文献检索课,并随之形成大规模的用户教育活动,包括从中小学到研究生的各层次的教育。1960-1970年,我国有极少数院校开设过专业文献利用课,但并未形成普及之势。文献检索课在我国大规模普及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高等学校文献检索课的开设源于1984年教育部下达的《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的能力,让学生具有掌握知识情报的意识,具有获取与利用文献的技能,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国外的作法和我国部分高校近几年的经验,在高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很有必要。通知要求大学开设文献检索课,教授大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培育如何进行文献检索的能力,这为大学图书馆开展以文献检索课为核心的信息素养教育雏形奠定了基础;2002年2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总则第3条明确规定,当前高等学校图书馆五项任务之一就是“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这是我国首次在政府文件中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问题做出明确规定,这不仅为信息素养教育在我国大学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大学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奠定了政策基础;2003年9月20至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美国图书情报学委员会(NCLIS)联合召开的信息素质专家会议(InformationLiteracyMeetingofExperts,Prague,TheCzechRepublic)《布拉格宣言:走向具有信息素质的社会》,这次会议共有来自世界23个国家的40位代表讨论了信息素质问题,会议认为如何使人们从Inter-net时代的信息和通信资源及技术中受益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会议将信息素质定义为一种能力,它能够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并解决面临的问题。布拉格宣言宣称信息素质是人们有效参与信息社会的一个先决条件,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人权。
3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主要方式
目前,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方式有多种,奥克兰大学图书馆教育培训部长王晓力女士将国外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方式归纳为课外教学、课中教学、课内教学和独立课教学等4种方式[1》]。
3.1信息素养课外教学
信息素养课外教学,也称为信息素养通用课,是为提高在校师生信息素养的基本技能而开设的。课程的内容和时间往往是由图书馆员组织和安排的,是在学校课程表以外或非教学时间进行授课的,所有在校师生均可自愿参加。
3.2信息素养课中教育
信息素养课中教育,也称为与专业课相关的信息素养教育,往往是针对某一门专业课开设的,为辅助学生完成某一作业或研究项目而组织和安排的一、两次讲座或上机操作课程。课程的内容往往是在与授课教师的沟通之后由图书馆员组织和安排的,授课时间往往是在该门专业课的计划课时内(课堂或辅导时间)进行的,只有注册该门课程的学生才能参加听课。
3.3信息素养课内教育
信息素养课内教育,也称为信息素养与专业课渗透教育,往往是为了辅助和配合某一门专业课的学习而组织和安排的,其信息素养可以渗透到该门课的授课、作业、实习、考试等各个教学环节中。课程的内容和时间往往是由专业课教师和图书馆员共同组织和安排的。授课时间往往是在该门专业课的计划课时中(课堂或辅导时间)进行的,只有注册该门课程的学生才能参加听课。在信息素养渗透到某一门专业课的基础之上,有的高校将信息素养渗透到多年级多门专业课中,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了循环渐进的培养和提高。
3.4信息素养独立课程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独立课教学是为提高在校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专门开设的信息素养专业课。它可以是必修课也可以是选修课,属于学校教学计划的一部分。课程的内容往往是由图书馆员,或图书馆内专设的教育部或培训部人员组织和安排的。国内在高校中开展的文献检索课应属于这种类型。由于学生数量的庞大,国外高校信息素养必修课往往是通过网上自学课程进行的,并配有网上测试使学生可以网上信息素养课的学习,提高信息素养能力和水平。上述4种信息素养教育方式特点各异,具体参见“表《常见的信息素养教育方式即授课人员》”,其共同的目标是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
一般来说,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善于独立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能够主动、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具有博雅精神、优美情感的负责任公民。王宇芳等人指出,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既要符合学生特点,体现通识的目标,还要适应当前泛在知识环境对课程的情境感知性、引导性和实用性要求,并从“开展学术探究,激发求知渴望”、“善于发现问题,体验科研思维”、“掌握检索思维,学会触类旁通”、“通融学科专业,开阔研究视野”、“培养交流合作能力与社会责任感”《个方面对大学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理念进行了分析。大学图书馆作为大学的学习中心、信息中心以及学校师生的教学科研文献保障基地,也在凭借自身资源、信息、空间优势,在传统文献检索教育的基础上,在大学通识教育的推进中,积极拓展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不仅帮助学生通过信息素养教育获取通识性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方式,提高交流合作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术及人文修养,成为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载体。为此,笔者拟通过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角度,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探讨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熟悉通识教育内涵,明确信息素养教育目标
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教育的手段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心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心智齐全的人,从而使学生能够走出校门后能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其核心理念便是通过系列的通识教育课程与教学方法将通识教育思想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被教育的过程中达到通识教育所拟设的目标,实现通识教育所倡导的“文理渗透,各学科之间彼此交融”的大学通识教育方法。为此,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组织者与承担者必须充分认识到信息素养教育是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贯彻大学通识教育思想,使广大同学通过信息素养通识教育,掌握现代信息检索、信息管理、信息传播、信息伦理等基本技能和知识,为大学通识教育增添新的内容和内涵,使得学生在通过信息素养教育提高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认识水平,掌握信息检索、信息分析、信息传递等基本信息技能,实现通识教育多提倡基本理念,将以信息理论与技能为核心的“方法与理念”固化到自己的日常学习、科研之中。为此,大学图书馆应该在熟悉通识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明确并围绕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合理规划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优化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与大学通识教育理念保持协调,将通识教育理念贯彻至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过程之中,凝练出通识教育理念下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和理念,不断提升信息素养教育的通识教育内涵。
2理解通识教育理念,规划信息素养教学课程设置
作为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从业者,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承担者需要对通识教育思想和要求进行全面把握,将通识教育基本理念融入自身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过程中,并成为自身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从而直面目前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的现实问题,主动对所存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进而,将通识教育理念与现代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要求进行比较分析,对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设置相关问题进行合理规划,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设置之中。目前,国内大学图书馆界对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如复旦大学图书馆2””9年开设《信息素养与科学发现》通识教育课程,且被列为核心课程。课程从通识的视角重组了教学内容体系,以科研选题为基点,让学生初步体验学术探究,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融入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并在两年的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依托自身优越的教学环境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以通识教育课程的理念为纲,全方位对文献检索课程进行了拓展,开设《信息素养与实践》校际通识课程,由分管图书馆教学的副馆长担任顾问并参与部分教学工作,对课程进行指导,组织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学科馆员承担教学,全新设计该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该课程通过验收后享受相当于上海市精品课程的待遇。
3秉承通识教育意识,推进信息素养课程教改工作
目前,虽然我国大学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上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果,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特别是在传统的文献检索课教育和数字化环境下的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问题较为明显,传统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与信息素养内涵的要求存在差距,传统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范围过窄,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在我国尚未全面开展,同时,通识教育也在大学中正处在不断实践和发展过程之中,为此,大学图书馆必须高度重视信息素养课程教改工作,自觉秉承通识教育意识,以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导,在信息素养课程教学规划中,尽可能的贯彻通识教育思想,与大学的通识教育目标进行无缝连接,使学生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享受到通识教育的默化。基于通识教育的信息素养课程教改工作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积极探索、整合通识教育课程,与信息技术、法学等有关课程进行分析,形成符合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教学内容;二是改进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环节,改变传统的文献信息检索考核模式,结合专业教育需求,以学科专业发展为内容探索信息素养教育新模式:三是建立教育跟踪机制,将信息素养培养融入到整个的大学教育阶段乃至终身教育阶段,技术引导、思想引导、法律道德引导都成为跟踪机制的内容,而不是仅仅局限在信息素养标准或单纯的课程教学研究。
4直面通识教育现实,提升馆员信息素养通识教育能力
毫无疑问,通识教育因为自身的优势不仅成为时代的呼唤,也成为时代的选择,时下,已经成为大学倍受重视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实际上,无论是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其施教的主体都是高校教师,为此,教师是否具备实施通识教育的资力或者素质成为大学备受关切的核心。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职业素养;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4-091-03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很多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无业可就”、“有业不就”和“错位就业”(所学专业与从事工作不对口)的现象并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高校一直以来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经调研结果显示,用人单位认为学生在职业素养上存在一定缺失,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知识转化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发挥专业优势和运用所学知识、理论结合实际能力较弱、对企业忠诚度较低、沟通协作能力不强、表达能力欠缺、社会责任感不强等方面。因此,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应将职业素养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深入探讨职业素养内涵,构建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培养大学生具有“三自”、“三文明”、“三学”和“三创”的能力,从而达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和未来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目的,这将是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
(一)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是1990年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英国学者哈默尔首次提出的,是指在某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的知识和技能,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核心竞争力具有稀缺性、难以模仿的特征,对于核心竞争力的重视和研究,可将企业竞争优势的生成问题转化为获取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问题,进而赋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实质就是个人竞争力理论,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与教育学理论成功结合的产物。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其各种能力素质中最具特色、最强有力的部分,是优于其他学生的能力;是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综合体,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六种能力:一是思维能力,这是大学生最为重要的智力资本,是学习能力、预测能力、分析能力、发现能力和解决能力的基础;二是意志力,是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坚定地朝着自己确定的方向前进的动力,是行为指向的维持力;三是凝聚力,是与群体成员之间为实现目标而团结协作的程度,是对合作者的亲和力和维系力,是团队精神的体现;四是竞争力,是大学生在基础能力上提炼和提升形成独有的,从就业到未来发展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取得的核心能力;五是创新能力,这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灵魂,创新能力是会做事、做好事的动力源泉,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六是创业能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动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
(二)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大学生活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也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大学生活独特性决定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不同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其独有的特征。
1. 独特性。核心竞争力与特定的个人相伴,其他个体因无相同的条件与环境,难以模仿和复制。同时,在竞争中更能体现出自身的核心专长,发挥独特的优势及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核心能力越突出,这种优势就越明显、越持久,竞争力越强,效益越大。
2. 异质性。个人核心竞争力是他在某一项工作中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应当领先于或区别于其他人,是决定其成功发展的关键因素。这种核心竞争力的异质性决定了每个人之间的能力和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差异性。
3. 专业性。牢固地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是对大学生基本的要求,把专业变成业务和技术上的特长并取得相应的资质认证,对拓展知识面,开发自身潜能和改善知识结构有很大的帮助,是增强大学生竞争力直接和有效的途径。
4. 实践性。个人核心竞争力作为个体独特的竞争能力具有实用价值,有利于个人和所在企业工作效能的提高,在为企事业单位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个人的价值。
5. 三创性。即创新、创造和创业。大学生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显身手,靠的是内在素质和发展后劲,这就必须注重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三创性最能突显大学生个体的独特性。
6. 稳定性。坚强的意志品格、专心致志的科学精神、诚信明礼的处世态度等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磨炼和培养,也最不容易被别人赶超,拥有这样的稳定性就具备了一定时期内的竞争优势。
7. 时代性。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需要经常检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否减弱,去寻找和创造新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呢?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2009]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提出要提高高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2010年10月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践行通知精神,向全国高校推荐“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项目”即“CCEP”项目,通过“CCEP”项目试点,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加入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可达到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目的。
二、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内涵
美国学者莱尔・M・斯潘塞在《工作素质高绩效模型》中将素质划分为知识与技能、社会角色、自我形象、个性、动机等五个方面,并提出素质冰山理论。该理论认为,职业人像漂浮在水中的冰山,露出部分是行为、知识和技能等,是显性职业素养;隐藏在水下部分占个体素质7/8的则是由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构成的隐性职业素养,是鉴别绩效优秀者和一般者的重要标准,如图1。
1.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定义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就是遵循职业素质养成规律,通过教育、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帮助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在未来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外在行为方式和内在品质的教育实践活动。从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培养目标应着眼于人的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发展,其培养内容以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信念的教育和培养为核心。
2.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特点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有其自身的诸多特点:一是基础性,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优秀大学生以及大学生把职业素养转化为内在自我提高的水平,是未来事业发展的基础;二是实践性,以实践教育和过程教育为主体的教育培养,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职业和事业发展的要求,且随着大学生自身需求
和社会需求而不断丰富完善;三是拓展性,良好的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能培养和提高学生主动拓展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能帮助学生不断修正人生发展规划;四是事业性,大学阶段的职业素养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理念,追求事业发展目标的信念,开阔事业发展的眼界。
(二)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构建
按照黑龙江科技学院“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的教育理念和“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要求,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科研、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思想道德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知识技能实、应用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根本性目标。结合职业素养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手段、实施主体和实施阶段等五个方面的要求,以高校教育为主阵地,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构建“课堂奠定、实训强化、拓展提升、行为内化”的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该体系改变传统的教育培养体系,以校企合作平台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以素质拓展为提升,以行为引导内化为目标,为学生创造一系列学习体验的“四位一体”模式,构成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如图2。
1. 构建立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程教学是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的构成基础,应以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采用立体式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采用体验式、案例式、专题式、讨论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将理论与实践技能教授给学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意识、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以及科学合理地设计规划人生等能力。
2. 构建实训式的实践培养模式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实际训练为主旨,开展丰富的实践培养活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是建立实践基地,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以此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工作态度、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职业意识。二是建立模拟情境,通过建立的模拟场景来充分营造仿真环境,进行未来职业的切身体验。三是加强实践实习,利用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机会,在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形势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培养职业技能,掌握职业道德,丰富社会经验。
3. 构建灵活式的拓展提升模式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创设开放、灵活、互动的拓展训练科目。从“适应性素质拓展”到“提升性素质拓展”,从“感性基础”到“理性提升”再到“能力提高”,循序渐进地培养大学生的决策与执行力、组织与协调力、适应与应变力等。
4. 构建渗透式的行为内化模式
教育的成功之道是达到不教而教,即通过教育提升道德,达到把外在的规范内化为学生自觉提升自身素养的目的。因此,行为引导内化手段和过程成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素养的一个重要方式。高校必须充分重视日常渗透式教育,在大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等环节中,捕捉每个教育契机,进行行为内化教育。通过开展感悟内化活动、“三自”行为自我修炼、“三文明”校园文化活动、“三学”学风建设、“三创”个性培养等活动,引导和教育学生养成各方面行为的良好习惯,达到“知”与“行”的内在统一,实现行为内化为素质的培养目的。
三、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的运行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应以高校为主导,拓展整合运用企业、校友、家长等社会资源,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实施全程、全方位、覆盖式教育。在全面实施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工程中,形成“一二三四五六”机制。
“一理念”,即以学校的“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教育理念为统领,全面实施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二基础”,即在“3+1”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在大学期间搭建理论知识学习平台和实践技能训练平台两个基础,经过系统培养,使毕业生力争达到零试用期就业。
“三融入”,即构建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融入于“三大”教育理念指导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大纲的全过程;构建职业素养教育“大德育”实践培养体系,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融入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全过程;构建职业素养能力认证体系,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融入于职业素养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全过程。
“四结合”,即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养成教育相结合;坚持“高素质、高技能”并重原则,把“高素质”养成和训练工作与“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紧密结合,全面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坚持日常养成教育与集中训练相结合;坚持学校与“CCEP”项目合作原则。
“五联动”,即“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基础课程、职业生涯基础课程、心理素质课程为主导构建的四个课堂”联动;以基础项目训练为主体集中授课训练与开展定期系统的团队协作精神、交流沟通能力、执行力、创业能力等职业素养强化综合训练联动;学校与企业联动;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的联动;各专业群之间、学院之间联动。“五联动”使多渠道信息相互交流,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共同拓展。
“六种力”,即通过学生职业素养行为引导内化训练,将职业素养要求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相结合,探索并建立适合本学院学生实际的职业素养养成训练载体,提升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意志力、凝聚力、竞争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等核心竞争力。
通过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训体系的构建和运行,我们将职业素养教育渗透于学生学习、生活、实践以及成长成才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出具备良好职业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同时,充分利用大学生行为在个体和群体两方面互相促进影响的作用,充分利用大学生群体中的从众心理,注重选树、挖掘和培养各层次典型人物和典型经验,使榜样的力量发挥强大的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进而培养出职业素养优秀的大学生群体,最终实现普遍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和具有较强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华利,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的体系研究与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50-52.
[2]郭超,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阈下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J],工会论坛,2010,(5):97―98.
[3]马明辉,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层次分析研究[J],市场论坛,2006,(3):211―213.
【关键词】信息技术;素质;创新;中小学
一、 信息技术对于素质教育的意义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迎接21世纪挑战的战略决策。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素质教育强调全体性,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强调主体性,即强调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学习者的发展为中心。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个性。素质教育是我国迈向21世纪的教育新理念。
教育是振兴中华的根本事业,是实现中华民族腾飞的关键。在迎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挑战的时刻,素质教育的创新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成为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研究的热点课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要面向素质教育,立足学生的素质创新,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提升学生的素质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最高目标,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任务,架构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技术课程理念和目标,形成合理的信息技术教育体系。
二、将信息素养作为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一)信息素养的定义、内涵与外延
信息素养概念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1989年美国图书协会下设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在其研究的总结报告中给信息素养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就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这一标准包含了信息技能、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个方面内容,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外延。综合运用以上技能所形成的信息问题解决能力,基于这样的理念,他们共同创造了包括六大技能的信息问题解决方案,简称“Big6技能”,并设计了专门的技能训练课程,开展了长期的实践研究,该项研究已从大学扩展到美国的中小学,受到普遍欢迎。
(二)信息素养是人的必备素质
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和转型的时代,传统的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为特征的经济正在丧失其主导地位,知识经济正在显现蓬勃生机。以多媒体、网络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迈进了信息化社会的大门。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的素质与之相适应,要求人必须具备获取、存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成为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准,成为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将信息技术的培养作为渗透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并力求将对信息技术的培养融入到有机联系的教材、认知工具、网络以及各种学习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之中,以形成人对信息的有效把握,培养人查找、评估、有效利用、传达和创造具有各种表征形式的信息的能力,并由此扩展对信息本质的认识”。
三、信息技术对素质教育的创新应用
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课程内容到课程目标、课程评价和课程资源,都必须体现素质创新的教育理念。
(一)课程目标的架构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与其他课程目标具备同样的课程目标取向,其可以分为面向学科体系、面向社会需求、面向学生个人发展三个方向,我国以前的计算机教育主要侧重于面向社会需求,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是兼顾三个面向,重点以学生的个人发展为核心。根据我对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理解,特提出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架构的设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分领域和分层次的动态的目标体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基本知识(对信息的科学理解)和信息能力,这三个方面是并列的和相互制约的,核心是信息能力的培养,但是信息能力是分为三个层次:基本知识与操作、基本的信息能力、发展的信息能力(交流协作、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决策能力),这个能力在发展层面上是递进的关系,体现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递进性和层次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设定,除了体现基本的信息素养之外,在高中阶段,应该体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学生的升学做试探性准备工作。
(二)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强调的教学方法是讲练结合,忽视学生自我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忽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教育不但是课程内容的革新,也是学习方法的革新,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模式不能应用于信息技术教育,而应该是探索新型的模式,有关学者提出了新型的信息技术学习模式,强调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等多种学习的统整。教学方法和模式的革新必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应该贯穿能力本位的思想,目的不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教育的素质创新。
(三)课程评价内容和方法的革新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评价,比较强调结果评价,不强调或者不能实现过程评价,从而也就不能真正地实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的评价,真正起到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其学习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成果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在单元学习结束时提交的作业或作品,要注意尽量给学生展示、说明的机会;注意观察、指导学习结果形成过程;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成果评价的内容一般说来涉及学习目标的各个方面,包括:认知、技能、情感等。学习成果评价的方式主要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是现代教育评价的一个突出特点。其意义在于重视学习主体,重视学习者反思,以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应该充分体现学习者主体地位,以学习者为评价中心和主体,以促进学习者学习兴趣为评价目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职学生 人文素养 培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041-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涵,在整个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价值引领和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高职院校要大力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人文素养培育的融合途径,积极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策研究,积极搭建校园人文素养平台,落实价值引领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人文素养培育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主题。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离不开人文素养的发展,但人文素养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系统的人文知识的积累和道德实践的不断外化过程。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和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定型时期。面对成才立业的最佳阶段,良好的人文素养将会促使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和价值观的确立,有助于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一个没有人文素养、缺乏人文精神的大学生,即使专业知识学得多么优秀,也难以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一切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和人文精神塑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是毫无意义的,也是难以持续发展的,无疑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犹如一棵参天大树,而大学生人文素养就是一块肥沃的土壤,根植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枝繁叶茂。大学生的成长脱离不了历史和现实的环境,必须坚持在传承本国历史文化的同时,对于世界上其他优秀文化,做到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只有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新的理论来源,始终保持理论的生命力。
(二)人文素养在理论来源和文化渊源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同一性。这种一脉相承的理论精髓和价值基础决定了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人文素养培育活动的目标是相同的。从理论来源和文化渊源形成过程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继承和发扬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新的历史环境下,牢牢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推动和发展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文素养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结晶,是在不同的历史中不断传承发展、积淀凝聚而成的理论精髓。相同的文化历史土壤滋润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并培育与之一脉相承的人文素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又在新的历史时期里不断丰富和发展新的文明成果,两者在理论来源和文化渊源具有同一性。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人文素养培育活动的目标来看,人文素养培育以人的情感意志自由发展为目标,注重人的个性价值和自我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推崇的人的全面发展高度相通,并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实践中,有助于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信仰和追求。
二、人文素养培育是高职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
(一)人文素养培育是高职学生有效应对社会多元文化价值观挑战的需要。高校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聚集点,社会的急剧变化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各种新观念,新想法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些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负面的现象,这给身处校园内的大学生带来许多疑惑和不安。高校日益的开放化和社会化,客观上促成各种思想文化流动成风,社会上不健康的思想、观念、价值观日益侵袭着校园,使高校里多变的思想、多样的观念、多元的价值观激烈交锋。这对于缺乏独立思考和分辨能力的大学生来说,将面临不会选择和无法选择的困难,导致不少在校学生普遍存在自私化和功利化倾向,贪图现实的安逸环境而缺乏应有理想信念,害怕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因此,面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所带来的问题和困难,应强化人文素养教育对大学生的价值导向作用,在立足多元文化的竞争格局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作用,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时代抱负和社会责任感。
(二)人文素养培育是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基本的人文素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提升专业知识技能外,还有学生个性价值和自由意志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深入开展人文素养培育活动,要从高职院校学生的群体实际情况出发,在专业知识技能传授过程中融入职业素养等人文教育环节,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为切入点,将人文教育渗透在职业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提升和道德习惯的养成,使学生不仅要精于专业,学有所长,更要放眼世界,心怀国家,敢于担当社会责任,忠于传承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敢于倡导社会新风尚,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实践中。由此可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引导作用,有利于高职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人文素养的提升,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人文素养培育是建设高职和谐校园文化的需要。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也是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讲,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通过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环境和文化氛围,在管理和服务中渗透人文教育,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格局的多元化,多元的校园文化满足了师生对不同文化的需求,但承认和容纳多元文化并不意味着对多元文化放任自流,非主流文化的传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但其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尤其是互联网传播的非主流文化更容易引起学生思想的迷惑,造成学生的难以辨别是非善恶,难于区分荣辱美丑。因此,在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突出主流文化的位置,构建有利于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和谐校园环境,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如何优化素质,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三、人文素养培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渗透人文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必须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高职教育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导向教育,而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往往会导致学生道德人格的不完整,并对学生的发展造成影响,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创新教育理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功能。高校社会思潮引领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有效回应他们的利益诉求,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中制约性矛盾和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注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导向作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把人文教育渗透在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自觉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二)提高教育者的人文素养水平。在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工作中,教师人文素养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水平是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工作的前提。高职院校教师是为人师表的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给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带来持久影响。教育要忠于教育事业,时刻铭记教书育人使命,以专业的理论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宽厚的人文情怀引导学生心灵成长。要自觉加强对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化理解,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武装自己,不断吸收世界人文素养教育的先进成果,充分利用好各种教学平台,有意识地把人文教育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使学生不断内化人文精神素养,并在道德实践中有意识地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文道德行为。
(三)搭建全方位的校园人文素养教育平台。一方面坚持全方面、多层次、多渠道的原则,发挥高职院校在开展人文素养教育活动的资源优势,拓宽人文素养教育渠道。定期开展文化沙龙、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多层次、多种类的人文素养培养类讲堂,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健康多彩的生活情趣,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拓宽学生的人文视野,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当中,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另一方面利用数字化教育管理和新媒体手段,创新人文素养教育的网络传播方式。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论坛、社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中,开展新媒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利用互联网互联互通的便捷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石径.试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0)
[2]王现东.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5(9)
[3]邹积英,于影,张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规律与教育对策[J].品牌2015(6)
【基金项目】中国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2015―2016年度德育专项课题”(DGW1516BZH063)
[关键词]普通高中;音乐教师;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8-0074-03
当前,教师专业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已成为各国教育关注的焦点,提高各阶段、各学科教师专业素质则成为这项工作的核心内容。因此,研究普通高中音乐教师专业素质构成,把握其发展现状并提出改进策略,是目前提高我国高中音乐教育水平,保障高中音乐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最迫切、最关键的问题。
一、普通高中音乐教师专业素质构成
“专业素质是专门职业对从业人员的整体要--求。”。我国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撰的《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明确地把“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列为“教师专业化”的三大标准。结合叶澜、王卓等教育专家的相关研究,笔者认为,普通高中音乐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精神和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教育教学知识技能、相邻学科知识以及健康的身心等多项素质。
(一)专业精神
“专业精神的强弱是体现+专业成熟程度的社会心理和伦理标准,是制度要求的心理内化,”它涉及关于职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问题。作为高中音乐教师,一要自觉遵守我国颁布的《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等相关法律、政策,具备良好的专业道德;二要对高中音乐教育的价值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具备坚定的专业信念;三要全身心地投入高中音乐教育教学,具备敬业奉献精神;四要对音乐课程负责,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有强烈的专业责任感;五要不断学习与高中音乐教育教学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水平,拥有专业追求;六要与时俱进,善于专业创新;七要注重交往,善于专业合作。
(二)专业知识技能
专业知识技能是专业的基本要素。对于高中音乐教师而言,它指教师对高中音乐学科“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和“做得怎样”的知晓与达成度,包含教育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方面的含义。
1 先进的教育理念
这是教育专业知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对高中音乐教育教学的正确认识和理解。高中音乐教师应具备五种意识:教育意识、课程意识、学生意识、服务意识、发展意识。
2 广博的专业知识
现代教育的特点要求高中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趋向综合化:既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又要打破学科领域壁垒,吸收各学科精华。在高中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中,既要具有音乐学科专业知识,还要具有音乐相关学科及一般文化知识、教育学科知识。
3 全面的专业能力
第一,高中音乐教师应具备开设六大模块课程内容的音乐鉴赏能力、歌唱能力、键盘或其他乐器的演奏能力、音乐创作能力、舞蹈表演和戏剧表演能力;第二,应具备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进行各模块教学的能力;第三,应具备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的能力;第四,应具备课外音乐活动的组织能力;第五,应具备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第六,应具备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三)健康的身心素质
健康是工作的保证。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鉴于音乐学科的特点,高中音乐教师除了其他学科教师要做的钻研教材、进行讲授外,还要演唱、演奏、跳舞、表演戏剧、排练演出等,这对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另外,健康本身就是一种有朝气的美、有活力的美,拥有健康的身心是高中音乐教师进行审美教育的先决条件。同时,如果教师不能把握音乐表演、音乐教学中的各种情感,将难以胜任教育任务。
二、普通高中音乐教师专业素质现状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入的音乐教育创新,包括教学理念创新、课程目标创新、课程结构创新、课程内容创新、课程评价创新。教师专业化的趋势以及全新的教育命题对广大高中音乐教师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是否具备上述专业化素质?如何应对这次改革?能否贯彻新的教育理念?是否落实了新课标?存在哪些素质欠缺?如何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解答迫切需要开展关于教学一线真实情况的调查研究。为此,笔者深入教学一线,通过听课、与音乐教师座谈等方式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普通高中音乐教师专业素质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新的教育理念只说不做,难以落实课程标准
座谈中,教师一致认同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教学理念,但在实际授课当中,受传统音乐教学定势及个人职业倦怠等因素影响,教学仍以“教”为核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缺少实践、表现、创造环节的教学过程中,很难得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仍然是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方式;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等新的教学理念没有真正贯彻实施;课程目标中的“体验”“比较”“探究”“合作”流于空谈。另外,由于学校对于音乐教师的教学评价注重音乐特长生的高考升学率以及该教师在本地域的音乐表演、竞赛的影响力等,音乐教师过分重视个人音乐能力以及音乐特长生的教学,轻视普通班级音乐教学质量,这更与“面向全体学生”之课程标准相去甚远。这些现象都集中反映了高中音乐教师在高中音乐教育意识、课程意识、学生意识、服务意识等方面与新的教育理念存在着差距。
(二)文化素养欠佳由来已久,难以理解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核
据对高中音乐教师素质的调查显示,高中音乐教师的单项音乐能力较好、文化素养较差等成为普遍现象。究其原因,是由于长期以来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文化课录取分数较低及其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音乐专业化倾向等。这些教师的文化素养欠佳原本就是“先天不足”,进人大学后又往往重视单项技能课、忽视理论课的学习,重视专业课、忽视文化课的学习,其文化素养较低不可避免,难以理解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核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三)音乐专业素养窄,短时期内难以胜任模块化课程任务
由于高中音乐教师在其大学学习期间,普遍重视主项音乐能力的发展,因此,其单项音乐能力(或声乐、或钢琴、或舞蹈等)发展较好,其他多项音乐技能较差,尤其“创作”“音乐与戏剧表演”等相关能力较差是另一个不可避免的普遍性问题。
而任何一项音乐技能的获得和提高都需要较长的习练过程,因此,短时期内要求每一个在职高中音乐教师担负起六个模块的音乐教学有些勉为其难。
(四)消极等待、观望心理占主导,自主创新意识较差
在座谈中,部分教师认为“课改就是一阵风,‘吹’过去就算完事了”;还有教师认为,“学校校长或教育局动真格的话,这改革或许能动起来,否则说归说,做归做”;更有教师认为,“高中音乐开课率本来就不高,改与不改都一样”;有少数教师表示自己很想按课程标准教学,但不知从何做起,很需要示范课的引领。以上种种言论表明,高中音乐教师对于本次课改消极怠慢情绪严重,自主创新意识不足,严重缺少专业精神。
(五)缺乏音乐课程功能认同,教学效能感较差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影响,除了准备报考音乐专业的特长生以外,绝大多数学生只重视其他升学考试学科,轻视音乐学科。因此,音乐教师自我效能感低,职业倦怠感滋生,在实施高中音乐课程改革中信心不足。
三、提高高中音乐教师专业素质的策略
(一)由说到做,教育理念行为化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学实践的先行价值观,教育理念的更新是教师紧跟时展步伐的根本保障,但教育理念的行为化才是其价值得以实现的终极目标。当下最急需的是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倡的教育理念付诸实施,将文字转化为行为,将理念转化为行动。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师“只说不做”,内因是自主专业发展意识薄弱,外因则是缺乏相关的督导监控制度。对此,一是要成立国家、省、市、县、校等多级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督导办公室,监督、激励每一位教师将理念落实到教学行为中去;二是要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导向机制和保障机制,整合学校、教导处、音乐教研室等多种力量,增强指导性听课,减少评价式听课,解放音乐教师的思想,使其减轻心理压力,明确改进策略。
(二)制订校内读书报告会制度,丰富教师文化素养
每月一次的读书报告会是丰富高中音乐教师文化素养的最好方式。学校可以要求每一位教师每月初根据自己专业所需自选一个主题,之后有针对性地去查阅资料;月末在读书报告会上发言时,要求教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书中的内容或思想,并试着谈谈该内容对自己教学的帮助或启示。这样,每个读书报告人既对自己所读内容有了回顾与反思,又从他人的读书报告中汲取了文化信息与元素。应该说,这是在职高中音乐教师最好的文化素养提升途径。它既调动了教师的读书积极性,又可使教师的文化信息存储与交流达到最大化,从而丰富其文化素养,为其理解音乐作品中的文化内核奠定基础。
(三)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在职高中音乐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在职学习提高专业素养的形式多种多样。首先,高中与高等院校合作,在每年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顶岗教学时期或寒暑假期间,派送在职音乐教师到高校脱岗培训,有针对性地习练所欠缺的音乐技能。其次,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例如:在校内进行教师间的教学观摩,定期听课,分析彼此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器乐教学等课程共同合作授课;让教师在校内开展互帮互学活动,从一堂课的伴(演)奏、歌唱、舞蹈等开始学起,日积月累,每位教师在弱势技能方面都会取得长足进步。最后,从高等院校或社会的文艺团体聘请一些音乐专家指导音乐教师的技能训练,也是提高音乐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办法。无论采用哪种形式,保证音乐技能学习的连续性最为关键。
(四)整合、精选培训内容,提高音乐教师整体素质
据调查,由于教师日常工作繁重,培训学科越多,时间分配越少,使得多数培训流于形式,结果除了学历培训后的教师学历符合了国家要求外,教师没有得到任何真正的专业发展。因此,培训课程不在多,而在是否有效,加强职后培训的实效性应列入高中新课程改革及高中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议程。例如:全面考虑影响高中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帮助;尊重教师的主体性,了解教师的需要,使教师树立自我发展的责任意识;根据教师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特征来规划高中音乐教师的职后培训;加强考核管理,保证培训实效;培训方式多样化,采取专家讲座、专题研讨、录像观摩、课例展示、教学评析、模拟教学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时间安排可采取阶段性集中、周期性分散的办法,部分自学,部分面授;等等。
(五)提升专业情意,谋求自我专业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青少年宫;音乐教育
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是我国学生培养与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性原则,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其核心思想。核心素养是中国每一位学生应当具备的、支撑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我国的核心素养教育及实施现状
有学者提出,核心素养通过“提出”“研制”“整合”“渗透”“深化发展”五个阶段渗透教育过程[1]。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关系紧密,教学内容及其实施的过程应当是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载体与途径。我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时间并不长,或存在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不够准确,如西北示范下雪教育学院、西北少数民族发展研究中心李泽林教授曾指出许多教师对核心素养认识不准确,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有“被泛化的危险”[2]。我国大多数地区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刚进入从理论向实践转化阶段,实践成果略显不足,转化经验也不甚统一,教育政策要相对滞后。
二、青少宫实施核心素养教育的优越性
“课程改革”“教学实践”“教育评价”是核心素养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的三个途径[3],有学者认为,在此项三途径中,难点和焦点在于形成核心素养评价体系[4]。当下教学评价的改革涉及教育教学的各个核心领域,然而,究其本质,教学评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社会矛盾在教育中体现,包括人才标准、社会价值取向和经济发展状况等,这些都会直接制约和影响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改革进程。青少年宫教育形式能很好地规避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形成过程中的阻碍。青少年宫的教学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空间,这正契合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同时,青少年宫教育作为学校教育补充形式的性质,决定了青少宫教学评价理念不同于学校教育,青少年宫的教学评价理念可以回避诸多社会矛盾,从这一点出发,在青少年宫推广与落实核心素养教育,将更有利于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经验的累积及其对教育的全面渗透。
三、青少宫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1.学科课程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原则实践活动强调以实践和探索为主地注重学生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相契合。将学科课程与实践活动课程紧密结合的指导思想,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2.跨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原则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中,分科课程有其优势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分科使得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被破坏遭到,学科之间的界限以及排他性和独立性也非常突出的。这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碎片化,知识很难还原到问题情境中。因此,传打破传统的学科边界,促进学科融合,是推动和落实核心素养课程变革的有效手段。3.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相结合原则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生自主学习品质的养成是教学重点关注的问题,打破填鸭式讲授教学模式,开展合作、探究、启发式教学势在必行。将教学过程开放、作业开放、评价过程开放,加强课堂教学与社区、家长等多方面的联系,能够更好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作用,让核心素养积淀的过程与学习的过程共生。
四、青少年宫音乐教学模块核心素养目标设定
1.文化基础了解中国以及世界音乐历史文化,能够自觉尊重和维护音乐财富,在各种音乐实践中积累音乐审美经验,形成健康的审美取向和表达欲望;通过音乐表现和音乐基础理论的学习,帮助孩子在感性的音乐活动中坚持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理性思维形态,在构建丰富的想象力的同时培养勇敢的探索精神。2.自主发展学会学习音乐,乐于学习音乐,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调解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够利用现代化信息设备和手段辅助音乐学习;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培养自觉、自信、自制的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3.社会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互助精神,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理解音乐的文化的多样性过程中建立民族音乐自豪感和中华音乐文化自信,形成传播中国音乐文化的意识和行为。
五、青少年宫音乐教学模块课程设置
1.年龄结构5~10岁儿童。原因:依据植物神经学观点,生命早期,许多神经元决定了皮层上有多少神经元控制身体的各个具体部位,10岁以前所有关于运动的经历决定了皮层上究竟有多少神经元控制身体的各个部位,因此,对于音乐动作技能的学习来说,10岁以后才进行已经比较迟了;心理学家认为,音乐动作技能开始血是时间最佳时间在5岁左右;音乐心理学家爱德华•戈登认为,音乐才能的发展似是在9岁时达到平衡[5];柯达伊认为,儿童的音乐学习最好在6岁之前,最迟不能迟于9岁。此外将年龄设置为5~10岁也是青少宫教学的一般性质与特殊性决定。本纲领为青少年宫音乐课课程设计的总体指导纲领,旨在为青少宫各音乐门类学科教学大纲设置提供指导方案,是青少宫各音乐学科在制定教学内容时的指导依据。以声乐1课程为例,在实现“人文积淀”核心素养教学材料的选择上,以“选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教学材料4~6首”,则可以确定教学材料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将核心素养的其他基本要点相结合,如:教学材料《悯农》,在实际教学中需关注的核心素养应包括:如上所述,同一教学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多个核心素养基本要点目标的共同培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教师应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考虑核心素养各基本要点的实现路径,缜密设计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过程。综上所述,自我国《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以来,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正逐渐从理论向实践转化,但是实践成果仍不足,转化经验也不统一,教育政策相对滞后。在核心素养推广的众多难点中,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评价问题是其中之一。青少年宫的教学评价理念可以回避诸多社会矛盾,更有力于做试点项目,推广与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本文通过核定青少宫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确立青少年宫音乐教学模块核心素养目标,研究核心素养在青少宫音乐教学中各教学课程设置纲领,为青少宫推广核心素养教学打下基础,为核心素养在教育的各个层面的实现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田秋玲.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生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9.
[2]李泽林.防止核心素养被泛化的危险——兼论贯彻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化倾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6(05):158-163.
[3]一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6(9):34-37.
[4]孔凡哲.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评价难题的破解对策.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1),总第366期.
关键词:新任教师 职业 素养
优秀中小学教师的培养成为我国全民素质提高的重要力量,全民素质的提高关键在教育,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是教师,教师职业素养成为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核心要素。因此,优秀教师的培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为了深入地了解中小学生新任教师职业素养的现状,了解其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的诉求,笔者对J省一些中小学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利用访谈各中小学校长、教务处负责人来补充和辅助问卷调查。本问卷主要针对两个方面进行问卷设计:一是中小学教师职业素养的现状;二是中小学教师对师范院校课程改革诉求。共27个题目,其中26个为选择题,1个为开放性问答题,主要根据上述的分析框架进行问题设计:
(1)新任教师的教育信仰方面。设计的问题主要是新任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以及其对教师职业的打算?
(2)新任教师的教育理念,及其角色转换。主要通过被调查者的对教师、学生,师生关系以及教学方式的看法来反映教师的教育理念。
(3)新任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是通过对新任教师专业知识,教学知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否欠缺来设置问卷。
(4)新任教师的多元化能力的养成。主要通过对是否做研究,使用何种教学设备进行教学,以何种方式参加职后学习,以何种方式对教学进行反思来设置问卷。
(5)中小学教师对师范学院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诉求,主要通过对新任教师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类课程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在哪一个人生阶段习得为问题进行设计。通过对新任教师课程需求强度来反观课程设置比例的合理性,以及新任教师对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建议来为课程改革提供一个思路。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79份,回收率89.5%,调查涉及到及某市、市(地级市)、乡镇共9所学校,其中新任教师72名,占40.2%,男教师98名,占54.7%,女教师81名,占45.3%。师范院校毕业生146名,占81.6%,非师范类毕业生33名,占18.4%。教师所授的学科涵盖了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从上述的四个角度进行相关分析如下:
1新任教师教育信仰的调查
关于教师的教育信仰的调查表明新任教师基本有比较正确和合理的教育信仰,能对自己的未来做出合理的规划,有55.9%的教师认为教师职业是一个高尚的职业,23.7%的教师认为教师职业只不过是个工作而已,有20.3%的教师认为教师职业仅仅不过是职业生涯中的一个跳板。教师对这个职业的认同程度以及喜爱程度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职业理想和其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决定教师未来专业发展的程度,有0.83%的教师选择要做一个基础教育专家,有72.6%的教师认为自己未来的目标是争取当一名优秀的教师,有18.6%的教师认为自己的目标是当一名普通教师,有5.97%的教师选择其它。
2新任教师教育理念的调查
教育理念是个非常笼统而抽象的概念,笔者将其具体化到教师在对教师、学生、师生关系和教学价值的看法上,以管中窥豹的方式来考察新任教师整体教育理念的目的。
2.1新任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看法
在问卷调查中,关于教师的隐喻究竟是蜡烛、果树还是园丁的调查中,61.6%的教师认为教师是果树,在教授学生成长的时候也能完成自身的营养吸收和成长;20.1%的教师赞同园丁的隐喻,此种隐喻意味着学生成长需要教师的培养;19.3%的教师赞同蜡烛的隐喻认为教师职业是燃烧自己,为学生奉献的一个职业。
总体上看,大部分新任教师都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需要不断地加强学习,同时也能认识到教师职业是一个讲求奉献精神的职业。但是赞同“蜡烛”隐喻的教师仍然为数不少,这可能与小时候的教育理想或者是刚刚新任教师的不适应性有关,从而影响他们对教师职业价值的判断。当然,也可能与其在师范院校所接受的教育有关。这种认识对新任教师的定位及其以后的成长是不利的。
2.2新任教师如何看待学生
在应该如何看待学生的问题上,有59.3%的新任教师认为学生应当是积极主动的,35.6%的人认为学生缺乏能动性,5.1%的人选择了说不清。61%的新任教师认为落后学生具有潜力,27%的新任教师选择与其他学生同等对待,12%的新任教师选择听之任之。
由此可见,超过一半的新任教师具有比较科学的学生观,认为学生应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当然这个比例还不是很高,仍然有1/3左右的新任教师的学生观比较传统,认为学生缺乏主动性、能动性;在看待学生潜能的问题上,大部分教师都对后进生有着正确的认识,但是也有12%的教师对后进生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说明他们在初为人师阶段还不能关注到所有学生,这可能与其职初不适应有关,也可能与其在大学所受教育相关。
2.3新任教师如何看待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由师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相互规定,其规定的不是对方的地位,而是对方的行为指向与策略。”①我们应当强调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调查中,通过调查教师如何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来看其教育理念。调查结果表明,有74.3%的教师认为应该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民主的关系,有14.5%的教师认为教师应该采取专制态度,认为学生应该听教师的话,依然是传统的师道尊严,将教师地位置于学生之上的观点。
2.4新任教师如何看待教学价值
在现代教育理念之下,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提出问题成为核心的教学价值观。在关于教学的价值是什么的问题上,46.7%的教师认为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方法和策略,14.8%的教师认为是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22.2%的教师认为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8.3%的教师认为教学主要是教学生掌握书本上既定的知识点。由此可见,在教学价值的观念上,有相当一部分的新任教师的现代教育价值观念并不十分清晰和稳定,与现代教育理念,将学生能力发展,将学生整体生命成长的质量放在核心地位的价值观念不是很吻合。
与教育理念相对应,在教学方式上,大部分新任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传统,比如一些传统教学方式中:听教师讲解(72%),记笔记(11.9%),做练习题(18.6%),回答问题(20.3%)只有20%左右的教师采用小组讨论,由此可见,教学实践与教学观念有很大的差距,行为落后于观念。
3新任教师的能力素养的调查
3.1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关于新任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的动机,有72.6%的新任教师认为参加继续教育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有18.6%的教师认为继续提高自己是为生存、形势所迫,仅有5.1%的教师认为是出于上级的要求。这说明新任教师职业动力较足,势必为新任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比较稳定的动力源。在关于今后发展自己的途径上,绝大多数的新任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规划,在提升自己的方式上,有42.4%的教师认为会通过实践开展研究,33.9%的教师认为自己将会继续深造,提高学历,而15.3%的教师认为会通过向他人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这说明新任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势头较好,他们不仅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还对自己将来发展的路径有比较明确的规划。
3.2反思与研究的能力
反思是教师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对于新任教师来说,经常反思,能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调查中发现,新任教师经常进行反思的只占37。3%,59.3%的教师只是偶尔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这表明新任教师还没有将反思形成习惯,也就没有很好的利用这种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应该在高师院校中注重培养学生反思的能力。在关于新任教师对教育研究的价值的认识上,有64.4%的教师认为教育研究很重要,教师应该具有这个本领,有15.3%的教师认为教育研究和能不能教好书没有关系,而6.7%的教师比较功利,认为教育研究只是职称晋升的一个手段,而剩下的有13.6%的新任教师不能清晰的判断教育研究的价值。虽然大部分教师都能够认识到教育研究的价值,但是教育研究的状况却并不令人乐观,有33.9%的新任教师从不做研究,而40.7%的教师仅仅是为了晋升职称,应付性的做一些研究,仅有25.4%的新任教师能经常开展教育研究。通过进一步的访谈了解到,这些新任教师没有养成研究的习惯,对研究有着“害怕”和逃避心理,这样的缺乏反思和研究能力的教师最终也只能成为教书匠,而不能成为教育家。
3.3适应的能力
适应能力是新任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以适应接受教育新理念不断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有25.5%的新任教师认为接受得快,适应的也快,但是有50.8%也就是超过一半的教师认为对教育前沿理念接受的快,但是适应的慢,说明适应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有18.6%的教师不知道如何改变教学方式,还在走老路子;有5.1%的教师不希望改变,而维持现状。
4新任教师知识素养的调查
对于在教学方面教师是否感到知识的缺乏,有82%的教师偶尔感到知识的欠缺,有15.6%的教师经常感到知识的欠缺,有3.4%的教师从来没有感到过知识的欠缺。由此可见,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终身备课。根据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缺乏什么样类型的知识的调查结果为:新任教师感到欠缺的是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66.1%),新任教师感到欠缺学科专业知识的占15.3%,认为自身主要缺乏的是教育类知识的占18.6%。由此可见,大部分新任教师感觉到自己对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有所欠缺。
5新任教师入职后面对的主要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