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流浪动物的定义范文

流浪动物的定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流浪动物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流浪动物的定义

第1篇:流浪动物的定义范文

有时候我会想,下辈子要当什么,也许有人还想当人,还要投个好点的人家,也许有人想当一只宠物,可以整天被人宠着,而我只想当一只放荡不羁的麻雀。你们也许觉得很奇怪,麻雀有什么好?又小又丑又贪婪,寿命短,但是你们也许不知道麻雀是养不活的,因为它生命定义为自由。被关入牢笼后,一开始会奋不顾身的想要冲破牢笼,可是知道一切都是徒劳后,它便不再活动,望着在外的世界,不吃不喝,开始绝食,直至生命的终结。

今年三月初四万物开春,我们全家去万世植物园半日游,当时我手握着半个馒头,就有一群麻雀粘着我,我知道他们是想得到我手中的食物。我当时正坐在石凳上,正面就有一棵大树,树枝上站满了麻雀,我丢下一块,它们射剑般的速度飞下来,然后就开始抢食,小一点的食物,会被麻雀直接吃掉,但大一点的食物会被它们叼向孤僻的角落,独自享受,当然也免不了同类的抢食。当我将食物投向我脚下的草地时,那些胆小的麻雀,远远的望着,只有胆大的几个麻雀过来,叼起就走,充分的遵循了自然法则,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我满意的笑了。我转念又想,同样是动物,而这个城市每个角落隐藏着许多流浪猫,流浪狗,它们很多都是被人了弃的,它们每天都吃垃圾,被人驱赶,风吹雨淋没个躲处,只有经历过它们的痛处,我们才知道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有多么的不容易。而那些萌宠,它们只要在人们面前卖萌,献媚,就可获得他们想要的食物,但它们生病、年老体衰或者主人因为没有时间去照顾他们时,他们也将进入被遗弃的命运,所以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好。

麻雀是靠自己的真本事存活下来的,哪怕牢笼有准备好的食物,不吃一口直至饿死。他们追求自由,充满野性,可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做回自已,当生命终结后便悄悄的,不引人注目的落在丛林中化作肥料滋养树木和花朵。它们自由,鲜活的来过,又轻轻的不留痕迹走了,与我们人生一样,我崇尚麻雀个性,所以我选择自由,随性而活的,靠自已打拼的人生,活出自己个性与精彩。这就是我崇尚的麻雀精神!

第2篇:流浪动物的定义范文

一、小学温情教育的定义和心理学意义

当代小学生处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期,各种信息比较发达,因此造成他们心理细腻、情感丰富、自我意识较强的特性。由于其独特的性格特征和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传统教育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的小学教育。结合当代小学生敏感、心智尚未成熟等特点,温情教育成为小学教育阶段最好的教育方式之一。温情教育从心理学角度可以被概括为是一种“动情效应”,即教育者对教育对象付出真正的情感关怀,用真诚、真情和真心关注教育对象的细微变化,从而引起教育对象的共鸣,感知教育者对他们的付出,进而用自身行动表达对教育者的尊重和回馈教育者的劳动付出。关于温情教育,世界著名文豪泰戈尔曾说:“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如果将传统教育比作槌,温情教育则是水,槌能击碎小石块,而水则具有穿透巨石的力量。从小学生心理教育角度讲,温情教育的重点体现在“情”上,情是情感,是个人内在感受和主观意向的真实表达,温情教育注重情感付出和真情融入,在一定的环境氛围下可以达到以情促育、情育交融的教育效果,可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育。

二、小学班主任的温情教育的实施对策

1.教师应贯彻“爱的教育”理念

“爱的教育”是指两方面,一方面教师要教会小学生什么是爱,要通过言传身教使其明白爱的意义和真谛,已故的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M·斯科特·派克曾在其畅销20年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为爱下了一个具有独到见解的定义:“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从这个定义的角度来讲,教师教会学生感知爱、付出爱就变得极其重要,只有具备爱的能力,知晓爱真正的含义,学生才能对教师、父母或其他任何人对其付出的爱作出回应,才能在相互融合和沟通的过程中完成爱的体验,才能最终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另一方面,“爱的教育”也要求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付出真实情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十分强调“师爱”,正是由于他看到了爱的力量,感受到只有付出爱的教育,才是真正能支撑整个教育体系、在教育技术层面得到升华。

2.在温情中包含着尊重

小学生年龄小,但并不意味其不具备独立的人格和认知系统。恰恰相反,当代小学生早熟现象十分普遍,心理细腻,情感丰富,同时自尊心极强。因此教师在开展温情教育时要将尊重包含在教育范围内。温情中包含尊重有两点含义。一是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著名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C·R·罗杰斯提倡“圆桌教学”,即将教学过程视为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是富含情感因素的双向的输入输出,因此要将学生视为具有独立精神和认知的个体,不要以“学生年纪小”作为回避沟通和交流的借口,一味地用班主任身份硬性压制学生,这样会让学生关闭内心的“窗户”,无法让其顺利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心理需求,抑制学生的精神成长。二是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十分看重换位思考能力,他曾在著作中论说到,强加与学生的必定无法达到学生内心,只有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合作基础上的制度,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相互理解和合作正是换位思考能力的具体体现。我国情商学家吴维库曾讲过一个真实案例。5岁小女儿哭闹不止,执意要抱米老鼠玩具去学校,只因觉得玩具是弟弟,怕弟弟自己在家害怕。父亲屡劝未果,最后灵机一动,问女儿:“弟弟几岁啦?”女儿答:“一岁。”父亲又问:“一岁的“弟弟”能去学校吗?”女儿答:“不能。”于是就顺利将女儿送往学校。这个案例很好地说明了如何通过换位思考消除沟通差距、达成互相理解,班主任在开展温情教育时可多加借鉴。

第3篇:流浪动物的定义范文

她喜欢夜的寂静,一本书、一部电影,会让她有一种心灵的安宁。

她喜欢工作的过程,创作,蕴含着生活的感悟,延展出生命的丰盈。

北京,和上海,要有怎样的清醒,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湛蓝天空?

[向京小传]

向京,中国当代雕塑家代表人物。曾任《大众电影》美术编辑、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2007年成立向京+广慈雕塑工作室。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联展,先后举办个展《白日梦》、《向京作品》、《镜子里的女人》、《保持沉默》、《你的身体》等。

[专访]

双城记北京――上海

也许向京是幸运的,对于她儿时的艺术梦想,父母从来都是鼓励、支持,甚至是纵容的。向京的母亲是《人民文学》的编辑,父亲是电影厂的厂长,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给了她自由,她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选择生活,而不是生活选择她。

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后,接连两年高考失利,向京索性跟着导演吴子牛下了剧组。只是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剧组生活,于是回北京再次参加高考,终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雕塑,用向京自己的话来说,一雪前耻。

毕业后,向京和还在中央美院读研究生的恋人瞿广慈在昌平最靠近城里的东小口村租下一个农家小院,一边做雕塑,一边在《大众电影》杂志社做美编。当时想的很简单,杂志社上三天班,另外四天做自己的雕塑。但现实是那么的让人无奈甚至绝望:生活被割成七零八落的琐细碎片,想做的,什么都做不了。

1999年,瞿广慈研究生毕业了,他动员向京去上海。那时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要筹建雕塑专业的本科点,需要两位专业课教师,这是一个转变的机会。瞿广慈告诉向京:“如果人一生只在一个地方呆着,会变得狭隘,会有局限,而换一个城市会给你不一样的感觉。”于是,对离开北京有点犹豫的向京辞去美编的工作,带着两只大狗黑皮和花花,和瞿广慈开着破吉普颠簸了1400公里来到了上海。

从《大众电影》杂志的美术编辑到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老师,角色转变得很自然。向京和瞿广慈在学院组建了雕塑工作室,2001年开始招收雕塑专业的本科学生,十个学生,不多,但向京和瞿广慈付出了很多心血。学生们也很争气,连续获得上海青年美展一二三等奖和全国美展三等奖。而向京,也迎来了她创作的旺盛时期,简单的生活让她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雕塑创作中。2002年,向京和瞿广慈在上师大的无形画廊举办了“镜像”双人展,正值上海双年展,参观者特别多,向京的作品也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向京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上海完成的,其中两件高度近3 米的裸女作品《你的身体》和《你呢?》呈现了女性身体的真实状态,令人耳目一新。2005年,向京在北京季节画廊举办了“保持沉默”个展。第二年又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了 “你的身体”个展,同名作品分别被英国Saatchi画廊收藏。这两个展览确立了向京在中国当代雕塑界的地位,艺术评论家称她为“天生的艺术家”。

上海,这个流光溢彩灯火辉煌的大都市,成为向京创作生涯的平静港湾。漂在上海的日子,变成一棵树,每一天都呼吸着阳光,向往着自由。但是根,牢牢扎在土壤里,梦想一点一点变成现实的那片土壤。创作的激情喷薄而出,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承载,去包容。2006年,向京和瞿广慈辞去大学教师的工作,在上海万源路租下了一处废弃厂房,成立了“向京广慈雕塑工作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雕塑生涯,为艺术而艺术。07年底,向京在台北诚品画廊做《一百个人演奏你,还是一个人?》个展,并以627.2万元拍卖成交,创下雕塑艺术品拍卖的新记录。

当向京再次从上海搬回北京,已是她离开的十年之后。多了一只捡来的小狗默默之外,似乎生活又回到了原点。当然,十年的经历,那些物是人非,那些对生命的感悟,以及一段一段的回忆,已然成为向京艺术作品的一部分,透过一件又一件沉默的作品,可以窥见向京内心的沉思,和诉说。

我爱他,是因为看到了自己

向京从小就喜欢动物,家里养的5只狗都是她从不同地方捡回来的流浪狗。小狗默默的出现被她视为缘分。上海万源路的工作室里,一只黑色的小狗悄无声息的从门口走进来,趴在地上,好奇地看着他们工作。向京收留了这只当初走起路来都摇摇晃晃的小狗,回北京也带着默默,它和另外四只狗一起成为向京生活中重要的成员。

向京总说那些流浪的小狗,那种无依无助的孤单,让她一看见就会生起悲悯之心。她认为,在本质上,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本能反映了人的本质。小狗会渴求爱,会生病,困了就睡,饿了就吃,这和人的本性没有区别。正如向京说,我爱他,是因为看到了我自己。如果人没有权利,没有身份地位支撑,你不就是这样?动物是人类的镜子,都同属于一个灵魂。

而在不久前去世的德国现代舞大师皮娜?鲍什(Pina Bausch)身上,向京同样看到了自己。这个68岁的老太太,在舞台上散发出来的极致的魅力,让向京为之动容:艺术真的是一种力量。就像一盏灯,瞬间就点燃了一个人心底隐藏的激情。就像向京第一次去法国奥赛美术馆看梵高的作品,那种让人震撼的艺术语言,能照亮画中的色彩。同样的时代同样的颜料,到梵高的笔下就有荧光,让人产生奇异视觉。梵高的独特让向京忍不住一再地问自己:在艺术里,我看到的是什么?

一个人演奏你?还是一百个人?

2007年年底,向京在台北诚品画廊举办了名为“一百个人演奏你?还是一个人?”的新作展览,其中同名主打作品《一百个人演奏你?还是一个人?》来自里尔克的一首诗,呈现了一群女孩围坐在一个很大的脚盆里洗脚的情形。这些女孩彼此并没有对望,眼神迷散而温暖。向京说,她想藉此探讨人与人之间孤独而暧昧的关系。人是群居动物,依赖环境才能生存,但人本质又是孤独的,他人永远是彼岸,遥不可及。每个人都想拼命接近他人,但却无法登陆成为一个整体。这让向京很困惑,她经常会产生一种隔膜感、陌生感。她觉得自己能控制、能把握的,只有她自身以及目光所及,所以特别想在作品里面呈现这种感受。

向京的很多作品都以女性为主题,那些的女性身体,并不美,甚至有点丑陋。但她认为,当身体以一种最自然真实的面目出现时,别人看到的、思考的,会是身体背后的精神原形。有一种受伤害的、惊恐的、莫名的东西在里头,绝非坚强,也绝非强韧,而这就是女性真实的生存状态。而之所以用,是想把人打回原形,衣服和发型总会有带有社会身份的定义。把这一切都剥离,含义更清晰。我们的眼睛越来越习惯被改造的世界,而不是自我的精神原形。

最近,向京正在筹备九月底的个展――“这个世界会好吗?”以一种个人化的叙说来呈现“处境”这个主题。她想唤起一种关注,对存在、环境、状态的关注。也许,艺术能成为一面镜子,照着你,我,他,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

这个世界会好吗?向京问。

[向京的话]

作品无法欺骗人,你有多真,你的作品就有多真。你给予多少,作品就有多少。

第4篇:流浪动物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管家》;融合;女性生存;人与自然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6)02014305

一、引言

玛丽莲・罗宾逊(Marilynne Robinson)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美国作家之一”[1]。她的处女作《管家》获得了海明威笔会最佳小说处女作奖,并获得了当年的普利策奖提名。2003年,该小说入选为Guardian Unlimited选出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100部小说”名单,并被《时代》杂志评选为“19232005百部最佳英文小说”之一。在耶鲁大学英文系《1945年后的美国小说》课程中,《管家》与纳博科夫、莫里森、品钦等人的作品一道被列为必读书目。无疑,《管家》在当代美国文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一部“现代经典”[1]。

《管家》是一部由女性作家创作的以女性为主的小说。书中很多细节都体现了女性对传统和父权制压迫的反抗。正如凯维拉(Kaivola)指出的,“玛丽莲・罗宾逊的《管家》被近来的女权主义批评家挖掘,挖掘得淋漓尽致,这些批评家对探究当代女作家如何颠覆和重塑压迫女性的现存文化观念、结构和意识形态充满兴趣”[2]。女权主义运动发展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提出了“女性书写”这一概念。女性书写理论批判了父权文化对女性的压抑和消音,号召女性言说身体和欲望。然而,将《管家》仅限定为反对父权制压迫、争取女性主体意识的女权主义著作略显狭隘。当我们跳出这样的预设,细读作品便不难发现,《管家》虽不是宏大叙事,却包罗了很多一直被人们思考和探索的大问题。罗宾逊在她散文诗般优美的文字中,呈现的不仅是她对女性生存问题的探究,更有她对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思考。而她的这些思考主要通过“融合”这一核心主题来体现。现有的评论对该核心主题少有提及,相关研究成果更是少见,因此有必要就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二、物质层面的融合

《管家》中罗宾逊对物质层面的描写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边界”或“界限”的消融。在她描述的世界里,自然界中物与物之间、大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边界线都是模糊和动态的。罗宾逊巧妙地运用水和黑暗两种媒介,弱化和模糊各种边界。作为小说主要意象的芬格波恩湖,从一开始就和周遭的事物,如山脉之间没有明显界限。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在露西尔搬出去和家政老师居住之后,有一晚露丝和姨妈西尔维流浪归来,在芬格波恩湖上坐小船飘荡,露丝感觉到湖水与空气的融合。她说:“如果我跨一步出去,我的脚会落在哪里呢?毕竟,水几乎是虚无的。它除了有发洪水、倾覆和淹没的倾向之外,它和空气之间的差别让人怀疑,即便这样的差异也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3]164这样的一种认识在之后露丝回忆起其外祖母的时候又出现了,“就好像淹没在空气中一样,她跃向苍穹”[3]164。露丝用了淹没(drown)这个形容水的特性的词来描述空气。同样的,在西尔维的认识里,物与物之间的界限也是模糊的。她在水中行走就仿佛在陆地上行走一般,“她走到岸边,站着远眺的桥片刻,然后她小心地,一步一步,走向湖中”[3]81。“它(《管家》)描绘的自然物质都处在一种转换变化的状态中”[4],正是水的存在使自然界中的物体没有那么固定,而是具有水一般的流动性,没有固定边界。自然界中物物之间的融合使罗宾逊笔下的自然界成为一个开放、包容的整体,物物之间不是对抗,而是和谐共存。这样的描绘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自然的和谐之美,更是与小说描绘的人类社会形成了反差,因为后者充满了对抗和排斥。

水不仅消融了自然界中物与物之间的界限,而且还消融了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界限,使自然和人类社会完美融合。在《管家》中,罗宾逊不止一次地描绘了水涌入福斯特家各个角落的场景,屋里和屋外的界限消失,房子和外界融为一体。“《管家》采用了爱默生最强大的意象,水的流动和包容的特性”[5],使房屋的边缘伸入广阔的自然之中,并与自然相融合。除了水之外,罗宾逊还使用黑暗这一媒介来消除里与外、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界限。流浪者西尔维厌恶像电灯这样的一切人工的东西,因此她们的晚餐时光都是在黑暗中度过的:“我们面对着窗坐着,一边吃饭,一边听蟋蟀和夜猫子的叫声。”[3]86黑暗让屋子和旷野融为一体,还让人类和野生动物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露丝和露西尔在野外度过的一晚,让他们经历了人类和其他动物之间界限的消融。黑夜里各种动物来到离她们仅几英尺远的地方,跨越了人类意识中人和其他生物之间的界限。在罗宾逊的视野中,人和动物仅仅只是自然界中的生物而已,这也打破了长久以来的人类中心论、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观念和认识。

事实上,小说中还有很多细节体现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融合状态。习惯流浪生活的西尔维不懂得传统概念里持家的真正涵义,也无法区分公共和私人空间。在代表公共空间和社交场所的会客厅和门廊处,西尔维堆满了各种瓶瓶罐罐和废纸。因此,“在《管家》中,从房子的外观组织上我们看到公共和私人的汇合”[6]107。不仅如此,她还将房子和果园连接起来,把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邀请进家里,房子已不仅仅是人类的避难所。西尔维的房间“充满了绿草、泥土、花朵和水果的味道,以及蜜蜂的嗡嗡声”[3]89。“食品间里有蟋蟀,屋檐下住着松鼠,阁楼里住着喜鹊”[3]99,燕子“开始在二楼定居”,“猫的数量达13、14只”[3]181。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了“里和外、自然和社会空间之间界限的混淆”[6]107。房子俨然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和其他各种生物可以在同一屋檐下共存。罗宾逊对细节的描述细致入微。当描述房子角落里的落叶时,她提到树叶中夹杂着的一些小纸片,有些小纸片上还写着“我想你”等字词。代表人类文化的语言文字和大自然中的树叶融合在一起,“语言和树叶在屋子角落的相遇象征宇宙中的各种力量汇聚到了一起”此处引文来自耶鲁大学Amy Hungerford教授在其《1945年以来的美国小说》课堂上对玛丽莲・罗宾逊的《管家》的评论(参见http://oyc.yale.edu/english/engl291/lecture15)。。

另一个自然与人类社会美妙融合的例子便是外祖父的字典。在每个字母类别下,他放着以该字母开头的植物的花瓣。比如,在字母P这一栏下,露丝找到了五片干了的三色紫罗兰(pansy),而在字母R这栏下,她发现了玫瑰(rose)花瓣。自然和人文就是这样被巧妙、优雅地融合在了一起。

在罗宾逊的笔下,无论是自然界中的物与物之间,还是自然和人类社会之间,处处体现着一种融合的状态。这样的融合可以作两方面的解读。一方面,罗宾逊通过展现自然界中万物不分彼此、和谐相融的状态,揭示了自然的宽容、和谐与美好,激发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类社会的反思。罗宾逊的不少文章里都透露了她对自然和旷野的热爱。在《放弃旷野》一文中,她强烈谴责了美国建核实验室并将放射性垃圾丢弃于中西部的行为。她说:“事实上,我从东部的一所大学里开始写作,部分原因是我希望那儿的朋友能够明白那些令人生畏的、边缘的,没有人口和历史的,没有他们认可的文化的地方是那么丰富和充满力量。”[7]另一方面,自然与人类社会的融合,尤其是作为人类文明和家庭生活象征的房子与自然的融合,使传统意义上家的概念得以延伸。罗宾逊“破坏了家庭的定义和规则,创造了一个没有边界的家”[8]。家不再是人类与外界隔离开来的保护罩,或是象征某种约束、压迫,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在这样的家中可以和万物和谐共存。从一定意义上讲,这呼应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也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希冀。

三、精神层面的融合

在《管家》中,除了物质层面上显现的融合之外,精神层面也显现出融合状态。这里的精神主要指人尤其是女性的主体性。在这部女性小说中,虽然出现了不少女性角色,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女性主体性,即盖伊(Geyh)所谓的定居(settled)主体性和流浪(transient)主体性[6]105,而林迪克维斯特(Lindqvist)则将它们概括为固态(solid)的和流动(fluid)的两类[9]。无论是哪种命名,它们实际上指的就是传统的居家女性主体性(定居、固态的)和非传统的漂泊女性主体性(流浪、流动的)。在《管家》中,前者的代表是家政老师,后者的代表则为西尔维。事实上,除了露丝一直跟随姨妈西尔维获得了漂泊的女性主体性外,小说中出现的其他女性均属于前者。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非常直白地指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不是生理、心理或经济命运决定了女性在社会中展现出来的样子,而是文明作为一个整体制造了这样的生物。”[10]或者说,是父权制社会根据男性的需求创造了传统的居家女性。美国一直以自由国家自诩,事实上,那里的很多地方依旧是保守和传统的。《管家》中出现的芬格波恩小镇便是这样的一个社区,它拒绝差异,“不能容忍任何程度的‘他者’”[11]。因此在这样一幅充满各种女性的画面中,除了非传统的西尔维和露丝之外,其他人都没有清晰的轮廓,是模糊的。邻居主妇们在露丝的叙述下都以“某人”代替,或者被称为“一个”、“另一个”,没有具体的名字。当然这有可能是叙述者露丝不知道她们的名字,也有可能是罗宾逊采用了“无名女人”“无名女人”是汤亭亭《女勇士》中第一章的标题。在该章节,一个违背中国传统道德的女性的名字被剥夺了,以示对其的批判和讨伐。这里,罗宾逊似乎也通过这样的手法进行批判。不同的是她批判的不是这些女性本身,而是造就这些女性背后的文化力量。这样一种叙事技巧,刻意没有区分她们,从而批判父权制压迫下的女性就像是模子里刻出来的一般,失去了原本的独特个性。在学校教育和镇上其他妇女的影响下,露西尔开始涂指甲、做裙子,依据传统女性准则来生活。当露丝和西尔维再次见到已搬出去的露西尔时,“穿得和其他人一样,运动衫、运动裤和裤管卷起的牛仔裤,当她从背后看着我们的时候,她两手插在臀部的口袋里”[3]173。穿着上的趋同昭示着思想意识上的同化,露西尔已成为她们当中的一员,是又一个被创造出来的合格女性。

传统势力对个性的扼杀在露西尔身上可见一斑。然而,罗宾逊批判传统女性主体性中个性的被磨灭最突出的例子要数她对姨奶奶莉莉和诺娜的描述了。莉莉和诺娜一辈子都严格按照传统的社会习俗生活,没有任何个性可言,“莉莉和诺娜都有着淡蓝色的头发,穿着黑色的大衣,翻领精致的图案上有亮闪闪的黑色开口。她们厚重的身体从臀部往上前倾,胳膊和膝盖臃肿”[3]29。两人不仅外表一致,而且还有相同的爱好、疾病,甚至连声音都无法区分。这并不完全指她们音质一样,而更多的是指她们相同的思维。露丝在叙述她们的对话的时候又一次只能以“一个”、“另一个”指代。当露丝没有用“一个”和“另一个”记录她们对话的时候,读者是无法区分这是一场对话还是独白[3]36:

你看,我们不能出去找你们。

我们怎么找你们呢?

我们也许会迷路,或是摔倒在路上。

这儿的风太糟糕了,且路上也没有路灯。他们从来不在路上撒上沙子。

狗没有被拴住。

且天寒地冻。

我们两个会被冻死的。即便在家里都感觉要被冻死了。

尽管提到诺娜和莉莉的时候,罗宾逊用的都是复数代词“她们”,读者依然很难辨认出这是两个不同个体,因为人的个体性已被磨灭殆尽。

通过精神层面的两种融合,罗宾逊批判了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保守、传统的小镇一方面极力维护传统的女性角色和地位,女性仿佛是既定模子铸造出来的,缺乏个性;另一方面,小镇排斥非传统女性,各种力量的干涉使得过流浪者般生活的西尔维和露丝不得不弃家而逃,开始流浪、漂泊。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罗宾逊在批判传统的女性主体性的时候,并没有支持后者,即流浪者主体性。实际上,这一点无论是从罗宾逊选择叙述者的名字还是从小说的结尾都可以看得出来。细心的读者看到小说叙述者的名字露丝(Ruth),就很容易联想起《圣经》中的《露丝之书》(The Book of Ruth)。在这个故事中,露丝面临的真正问题是跟随哪一位?而《管家》中的露丝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罗宾逊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尽管写作之初她无意比拟《露丝之书》的创作,然而事后她本人也惊讶地发现《管家》确实为《露丝之书》的一个类比故事。 在她看来,圣经故事中的露丝所作的决定是很激进的,“你去哪儿,我也去哪儿;你的人民便是我的人民,你的上帝就是我的上帝”[12]2。《管家》中露丝选择跟随姨妈西尔维也是一个激进的选择,因为这意味着她接受了西尔维的生存模式,而非大众的生存模式。正如罗宾逊自己评论的那样:“当她跟随西尔维,那么她从一个文明走向了另一个文明。”[12]2

另一方面,在小说的结尾处,叙述者露丝想象了两种露西尔的生活场景:一种是在原来的那个家里,露西尔在厨房,逗着怀里可爱的女儿;一种是在大城市波士顿,衣着华丽的露西尔在餐馆等待朋友。这两个场景都透露着露丝对传统生活的怀念之情。罗宾逊以这样的想象结束小说,似乎在提醒读者,尽管我们反对传统的女性角色,但流浪者的女性角色并不是那些反对传统束缚、寻求女性解放的女性们的理想出路。罗宾逊无意于评价两种角色孰优孰劣,“当我写作的时候我一般不制造对立。当冲突出现的时候,我尽量让双方平等”[12]4。似乎在她看来这两种角色只是现实的两种形式[12]1。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感觉到,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激进女权运动作了回应。生长、生活于爱荷华州的罗宾逊虽然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但还是较为传统和保守的。

罗宾逊钟爱19世纪美国的伟大作家,如爱默生、梭罗、梅尔维尔、狄金森等,她的创作受到了这些作家的很大影响[13]。尽管风格不同,他们都提出了事关人类生存的严肃问题,并引发人们的探讨和争论,这些问题往往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所以“他们甚至会提出一个理解模式然后又摧毁它”[12]3。然而在罗宾逊看来,19世纪的这些作家提出的问题在20世纪大家普遍热衷于流行文化的社会中被冷落和忘却了,“从一定程度上讲,在写《管家》的时候,我有意识地努力参与他们曾经持续过的而我认为现在已经被抛下的对话”[12]1。即她要继续的对话内容之一就是女性的生存问题。那么,女性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她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她也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轰轰烈烈的女权运动发展到现在,没有谁能给女性指出一条康庄大道。

四、结语

谢有顺先生在谈及中国文学现状时曾指出,现在的很多作家“普遍耽于幻想,热衷虚构,他们已经习惯了用头脑和阅读经验写作,也只记得自己有头脑,没想到自己有心肠,有眼睛、鼻子、耳朵、舌头”[14]。他将以个人经验为中心的、私人的、自我的、内向的和琐碎的书写喻为密室写作;而将与之相对的书写比喻为旷野写作。当代美国作家罗宾逊的小说《管家》,正是体现了这样一种“旷野写作”思想,且“融合”主题贯穿全书。书中呈现出来的物质层面的融合是积极的、褒义的,而精神层面的融合又是否定的、贬义的。两个层面的融合并不是一种冲突和矛盾,而是事物呈现的真实状态。正是融合这一主题使小说摆脱了关注身体、关注自我经验的狭隘女性书写桎梏,展现了一个更广大的世界。物质层面的融合使家这一核心概念的意义得以延伸,不仅展示了自然的包容,更体现了作者渴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生态思想。从精神层面的融合可以看出,作者肯定对差异的尊重和对个性的追求,否定抹杀差异的成规陋习。通过融合这一主题,小说向我们展示了作家对人与自然相处、对女性生存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让读者看到作家感官视野和灵魂视野上的广阔。从这个意义上讲,《管家》值得中国读者给予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FAY S. Marilynne Robinson,The Art of Fiction[J/OL].The PARIS REVIEW, 2008(186)[20140405].http:///interviews/5863/theartoffictionno198marilynnerobinson.

[2]KAIVOLA K. The Pleasures and Perils of Merging: Female Subjectivity in Marilynne Robinson’s “Housekeeping” [J].Contemporary Literature,1993(4):670.

[3]ROBINSON M. Housekeeping[M]. New York: The Noonday Press,1997.

[4]BOHANNAN H. Questtioning Tradition: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 Images in Women’s Narratives and Housekeeping, by Marilynne Robinson[J]. Western Folklore,1992(1):73.

[5]HEDRICK T. The Perimeters of Our Wandering Are Nowhere: Breaching the Domestic in Housekeeping[J]. Critique, 1999(2):141.

[6]GEYH P E. Burning Down the House? Domestic Space and Feminine Subjectivity in Marylinne Robinson’s:“Housekeeping”[J]. Contemporary Literature,1993(1).

[7]ROBINSON M. Surrending Wilderness[J]. The Wilson Quarterly, 1998(4):60.

[8]WILSON C. Delinquent Housekeeping: Transforming the Regulations of Keeping House[J].Legacy, 2008(2):299.

[9]LINDQVIST K. Fluidity and Solidity in Marilynne Robinson’s Housekeeping[M]. Diss: Karlstads Universitet, 2006:2.

[10]DE BEAUVOIR S. The Second Sex[M]. PARSHLEY H M,Trans. New York, London and Totonto: Alfred A. Knopf, Inc., 1993:281.

[11]RAVITS M. Extending the American Range: Marilynne Robinson’s Housekeeping[J].American Literature, 1989(4):661.

[12]ROBINSON M, HEDRICK T. On Influence and Appropriation[J]. The Iowa Review,1992(1).

第5篇:流浪动物的定义范文

天生大胆的女孩要为空间造梦

用陆颖芝自己的话来说,她出生于香港的一个小康之家。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全职太太。除了她,家里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小弟弟。身为家中的长女,在学业上,陆颖芝从未懈怠。不过,和很多设计师一样,她也是个不安分的“好奇宝宝”。

“胆子大、性格乐观、坐言起行的人,可能更适合成立自己的设计事务所。”陆颖芝回忆起儿时在众人面前不害羞,总是主动结交小朋友的经历,话里话外都流露出成为设计师是她天性使然的意思。

不过,早先她更钟情于绘画,以为自己会成为平面设计师。在英国读书的时候,陆颖芝却对三维空间设计萌发了浓厚的兴趣,迷上了空间构想和模型制作的游戏,这才有了后来去多伦多大学学习建筑的念头。

接受五年的建筑科班训练,陆颖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室和木工房中度过。画图纸、制作立体模型,周而往复的生活,并没有让她感到厌倦,反而乐在其中,用模型去探索表达概念与设计的手段技巧日渐成熟。由于班上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从年龄到肤色都不尽相同,浸润在多元文化之中的陆颖芝,很快就学会了尊重和处理有异于自己的观点,这也为她日后在上海开设工作室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小试牛刀,为吃货们造一个天堂

或许真的因为天性中的大胆和不安分,在不同的知名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八年后,陆颖芝决定辞去这份稳定的工作。

刚刚起步之时,整个工作室只有陆颖芝一人,朋友为她介绍装修办公室和住宅的机会,她忙的脚不沾地。陆颖芝说她很幸运,靠着朋友的推荐,机会就找上门来了。

为芝作室在大众视线里打响口碑的项目当属上海Lab酒吧。位于武定路上的Lab,专卖威士忌和鸡尾酒,在业内名气不小。陆颖芝则借助酒瓶和灯光元素,为酒吧的室内空间造足了怀旧气氛。一楼的主酒吧区,倚墙而立的整面酒架,在客人一进门时就在他们的眼睛里制造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各式酒瓶装满不同色调的酒,在柔和的背景灯光的映衬下,让人恍若走入了在酒品实验室。扶楼而上,她在这里“安插”了一个可以俯瞰整个酒吧的夹层,并刻意保留了未经修饰的斑驳墙面,让酒吧老板褒扬不已。

正是酒吧老板的认可和推荐,陆颖芝接下了Coquille法式海鲜餐厅的设计项目。此时,芝作室已经有了一支团队,他们为餐厅打造了富有欧陆风情的背景墙,和大楼本身比较枯燥的红砖和玻璃外墙做出区隔。而餐厅门头和百叶窗口设计元素的灵感取自法国北方小镇,陆颖芝他们通过不复杂的设计处理,就让餐厅散发出纯正的法式风味。

很快,芝作室在上海的餐饮圈子里建立起了声望。“Baker one”找到陆颖芝,希望借助她的设计,改变人们对烘焙的传统印象。这次,她动用了灰色的水泥墙与回收的旧木板,将烘焙店打造成了一个“塞进室内的木舞台”。独特的视觉语言,将烘焙店和周边街景的喧嚣繁杂区隔开,也将店铺的内饰与外观连接起来。陆颖芝将这个作品称为典型的“怀旧工业风”。

而在烘焙店内部,整个天花板铺满各式烘焙模具,而顶部灯罩则是打蛋器的模样。陆颖芝坦言,做这些有趣的设计就是从感官上制造吸引力,让顾客闻着烘焙的香味自觉走进来。

真正让陆颖芝和芝作室声名大噪的,是他们为隆小宝设计的“晾面架”。后者希望将邵阳米粉推广到中国各地,长沙是他们扩张的第一站。陆颖芝这次大胆提出,要将传统制面工艺引入到空间设计中。经过各种尝试,一个带着挂面的巨型“晾面架”出现在门店之中。用现代设计语汇再造中国传统食物制造工具,再启用钢材结构将晾面架体量放大,这种做法不但一改传统米粉店在人们脑海之中等同于路边摊的形象,也让陆颖芝和芝作室走进了大众的视线。

寻找从空间到心灵的设计跨度

而事实上,陆颖芝希望自己的设计不只能挑动人们的感官,更希望它们能勾起他人的回忆、联想,从眼前的空间带到心灵内另一国度。最近,陆颖芝的团队完成奕欧来outlet的“创x奕”时装店设计。在设计概念上,他们动用了现代的手法去演绎上海里弄窄巷的元素,在160平米的店面中创作出“屋”内外的层次。这就地取材的空间衬托着新进中国时装设计师的作品,将现代中式制作的文化内涵淡淡的传达,是芝作室继“晾面架”后又一给人带来惊奇的商铺体验。

不过,到现在为止,陆颖芝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是她自己设计改造的办公室。当初,她在镇宁路的老弄堂里撞见了这座“被遗忘的庭院”,就决定把办公室搬到这里。小小庭院里有一株腊梅,为了保护树木和庭院的完整,设计团队在其周围搭起了一个L型的工作空间,使得会议室与办公室围绕着腊梅。而在室内色调的选择上,陆颖芝特意选择浅色系列材质,顺势让空间变成了一块巨大的“多面投影屏”,随时随地捕捉腊梅树的风姿。庭院里,树荫错落有致,一天中不同时间,阳光射下的角度不断的变化,树的形态与光影也随之而变,不断改变着工作室的风景。

“工作室的设计很简单,但是功能性很强。”喜欢大自然,向往简朴生活的陆颖芝自豪地说,“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不仅保护了一棵树,也借助自然的力量,给自己的心灵带了很多意外的惊喜。”

Q&A

Q:什么事情让你有了自己开设工作室的想法?

A:这个想法源于我家的装修工程。当时,我一人分饰甲方、设计师、项目经理三种不同的角色。整个过程就是在不断换位思考,这番经历令我获益良多。当时,我在建筑事务所的工作了8年,参与过很多大中型项目,但是在小小的家装工程,要直接处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多细节,一子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仍然有限。所以,我决定辞退当时稳定的工作,尝试从小型的项目开始,重新学习和实践设计,累计切实的制作经验。

Q:你对成功的设计如何定义?

A:设计基本的任务是提升生活素质。不论是空间,产品或平面设计,要成功都必具挑战世态和改进现状的使命,启发他人思考,带动更多社会上的创新力量。

Q:最近在做什么项目?

A:手头同时在进行多个项目,兼具办公室和咖啡厅的混合空间,带有户外庭院的厨房设备展厅,还有Pantry's Best在上海,北京,杭州的新店铺设计。

Q:芝作室的设计主要集中在餐厅,酒吧,专卖店这类消费场所,这是你的兴趣所在吗?

A:我的兴趣是把一些人家认为“都是这样的啦,还可以怎样?”的空间,通过思考分析,利用设计让他们改头换面。开始做了一连串的餐饮零售空间都是机缘。做了那么多的商业项目,我希望有机会做一些公众类型的建筑项目。

最近,我看到张雷他们正在农村把老房子改造成书局或社区中心,把新设计融入到村民的生活里,慢慢改变他们的习惯,这非常有意义。如果能够用设计来改善一些有需要的人,甚至动物的生活,我想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我想设计不那么商业的空间,比如各种与艺术、文化、教育、非营利组织有关的空间。

Q:在建筑、空间之外,是否有涉足其他设计类型的想法?

A:要为人们带来一个完整的体验,空间设计只是硬件的一部分。我自然希望控制一切关于这体验的细节,但在资源与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选择把握好空间设计这一环。

Q:正在读的―本书?

A:赵广超的《不只中国木建筑》。

Q:最近看了什么电影?

A:记录片《Making a Murderer》,希望Steven Avery与他的家人可以寻冤得雪。

Q:印象深刻的艺术品和艺术家有哪些?

A:澳大利亚的超现实主义雕塑家Ron Mueck的人体雕塑让我佩服。我也会看着Mona Hatoum的“+and-”而察觉不到时间流逝。

Q:最近关注什么话题?

A:我很留意一些爱护动物的义工团体,如People for Pets的消息。他 们宣扬减少宠物买卖的信息,致力拯救流浪猫狗,照顾治理这些被人遗弃的小动物,更不遗余力的为每头健康的流浪猫狗找家园。我家有两头小狗Dede与Mutmut,其中Mutmut就是我在路上捡回家的土狗,看着他们顽皮与健康的成长,丰富了我和家人的生活。动物给人的爱是没有条件的,我希望更多人可以领养,不要购买宠物。

Q: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什么?

A:“Architecture appears for the first time when the sunlight hitsa wall. The sunlight did not know what it was before it hit a wall”-Louis Kahn

Q:每天如何安排时间?

A:早上会去遛两头小狗,不用外出开会或者去到工地现场,我就呆在办公室。

Q:一天中什么时候灵感比较活跃?

A:通常在与团队讨论中出现,有时候也会在我一人步行回家时出现。

Q:喜欢那个国家,城市?

A:香港是我长大的地方,每次回来都觉得时间不够用。

Q:你信奉什么样的价值观?

A:我没有信仰,但是我相信因果报应。我认为每个生活的磨练都是修养自己的机会,最终目标是能够做到随时随地释放正能量的人。

Q:怎么记录灵感?

A:写下来,画下来。

Q:你通过什么方式给自己补养?

A:旅游,接触大自然,看艺术展,做瑜伽,冥想打坐。

Q:工作中喜欢听音乐吗?喜欢听谁的歌?

A:喜欢有音乐背景,不是重金属的都可以。

Q:谁是你崇拜的偶像?

A:在设计领域里,我很欣赏Thomas Heatherwick与他的团队。他们的创作领域是没有界限的,在分类自己的项目时是以“小、中、大”去形容,而不是建筑、室内、家具的思维。每个作品都有个很直接但是很有趣的概念,而创作与制作基本上分不开的同步进行。如果他们想出来的概念找不到施工团队的配合,他们往往到最后会排除万难的自己把项目建造出来。我觉得这种坚持与认真的态度是非常值得学习。

第6篇:流浪动物的定义范文

对“地球仪”相关知识讲授,本人通常首先给出“不是篮球也非蛋,用手推它它就转,别看它的个儿小,承载祖国河与山”,以此吸引学生猜测。其它内容我也会编出相应的带有一定“谜语”性质的打油诗、顺口溜式来进行新课内容导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他们有足够的空间想象,从而深化其对于地球仪乃至地球的感性认识,学生学习兴趣由此获得激发。

二、筛选细致,趣之以“熟”

实际教学工作中,对于学生的兴趣必需加以全面拓展、发掘,可以利用身边各种材料进行这项工作。比如,进行“地球的运动”有关知识讲解时,让学生观察太阳、月亮的朝起夕落等规律,要求他们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得出地球的自转、公转本质,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抽象的定义事实上就在生活中,触手可及。以此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三、故事引用,趣之以“横”

在课堂教学中引进有趣生动的小故事来调节课堂气氛,把枯燥的地理学习幻化为趣味横生。比如运用“巧借东风烧曹营”来讲述“气候特征”效果比较好。课一开始,我用“当时正值隆冬,赤壁战场盛行冬季风,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若用火攻反而烧了自家,为此,周瑜焦虑成疾”,当我读完这个片段时,学生们听得很入神,随后的教学展开会极其顺利。

四、巧用诗歌,趣之以“奇”

诗歌意境深远,语言精炼,学生对诗很感兴趣。地理课堂巧妙的引进诗歌教学,让枯燥的地理教学充满诗情画意,往往会有以“奇”致趣的功效。比如,讲授“黄河”时,我会先自唱、再与学生齐唱“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等,激起学生对于母亲河的无限脊恋。在这种美的享受中,得本节课的主题进行切入,整堂课就会轻松活跃,教与学都会极为轻松,学生的审美情趣也会由此提升,可谓一箭双雕。

五、巧布疑问,趣之以“疑”

俗话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换言之,授课之巧巧于设疑,善于设问可以全面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这样可以更快的完成兴趣培养目标。比如,对“洋流”的讲解,我预置了下列疑问:郑和为什么每次西行都选择冬季出发,夏季返航?学生通常基于历史知道了解,会深入寻找课程答案,我也就顺水推舟进行新课导入,教学效果良好。

六、通过比喻,趣之以“喻”

展开“海洋资源”教学时,我问“谁见过大海,海长得什么样?”然后描述与大海有关的生命起源故事,描述大海的壮观美丽富饶等。这样的提问、解答、描述、比喻,学生的联想、想象力会由此获得全面提升,对于相关的地理知识自然就印象深刻了。

七、授人以渔,趣之以“谐”

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趣味、新颖、灵活的记忆胜过死记硬背百倍。在进行“长江沿岸关键河港”这一节教学时,我把各地的口名称进行有效串联,形成如下内容,“宾(宜宾)客重(重庆)来,武昌会晤(武汉),敬酒(京九)五壶(芜湖),难难老张(南京、南通、张家港)”。这样妙趣横生的方法很快就可以帮助学生把河港名称记住、记牢。

八、琵琶反奏,趣之以“新”

教学不可因循守旧,可以把身边每天发生的新鲜事儿整理进教学课堂,以此激发学生们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相当不错。比如,对于当前工业化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媒体会刊载一些国际人士对我们的抨击,我便在开始时这样说:“欧美街头的那些流浪野鸽、野鸡能体现出他们的动物保护意识吗?”以此类谐谑来进行课程讲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我们的环保优劣,学生往往会在会心一笑中想到更多的问题。从而在环保方面激发学生更多的共识,陈述国内当前环保工作的得与失,课程内容也由此得到深化。

九、自编口诀,趣之以“教”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内容进行简洁、明快的编纂,使知识点口诀化,把知识点进行有效串连,这样的条理化、系统化各章知识点,对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功效明显,课堂教学效率也因此而大幅度提升。比如,对于全球的人口大国排名(前十名),我编了以下一句话:中印美印巴,巴俄孟日尼。这样记起来方便,简单,也易于理解。

十、立足直观,趣之以“引”

相对其它学科,地理课程优势在于,内容丰富,学生兴趣极易激发,而且兴趣一旦生发,便会持久存在于学生心中。所以,必需要全面体现课程特点,于实际教学过程内合理运用。多用直观教学办法展开地理教学。比如,讲解“中国行政区划”这节内容,我会首先把行政区划方面的彩色板图以及自制的全国省级行政区域等小卡片充分展示,运用它们强化学生对于行政区划感性认识,了解它们的地理形状特征等。引导学生探索各区域之间地理位置及相互联系等,引导学生提升拼图、绘图能力,让他们在脑海中强化祖国的行政区划印象。

十一、结语

第7篇:流浪动物的定义范文

随着二期课改于1999年提出以来,当前的早期教育、脑科学和心理科学都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学前教育如何吸纳和反映新理念、新成果和新的研究手段,如何在借鉴外来课程思想、理论时不失却自己,确立与保持独立的课程发展意识,如何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发挥幼儿教育的非凡育人功能,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以及如何使动漫这一既传统又新颖的教学辅助手段有的放矢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幼儿真正获得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正在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一、二期课改对幼儿教育模式的改变

学前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始终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步完善的过程。随着教改的深入,课程的新定义――“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经验,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已逐步为广大幼教工作者所认同。与中小学相比,幼儿园课程具有两大特色,一是突现经验性。这是与幼儿完整性认知方式,具体形象思维,行为方式随意性等心理发展特征相适应的要求,表明幼儿阶段难以适应通过学习书本和己接受的方式把握知识、技能和情感性教育,而更适宜于通过运用多种感官、以直接体验和自主操作的活动性的学习方式。二是强调各种活动的总和。课程不只是“上课”、“学习”,还包括“生活”、“运动”、“游戏”;课程不只是指教师有计划引导幼儿从事的一系列活动,还包括以幼儿自身的爱好、经验和需要为出发点所创设的有教育潜力的情境,让幼儿在这种背景下自主生成的各类活动。那幼儿最喜欢的是什么,我相信在大家小时候的时候都喜欢看动画片,看卡通书,所以现在的幼儿教师更多地将课程的内容以卡通的形式和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做成了课件,利用Flash、插画、动物头饰等一系列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来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动漫画在幼儿教育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

1.80年代中、早期动画漫画在幼儿教育中的表现形式。80年代早期中国虽然已经改革开放但是更多的精力还放在社会建设和人才的培养上,所以这个时期的幼儿教育只是把保教工作中的保放在了首位。所以那个时期我们更多地称我们的幼儿园老师为阿姨。这个时期的幼儿教育中所使用的漫画和动画的元素几乎是没有的,基本上老师上课所使用的教学挂图我们称之为插画。所以80年代中、早期对于幼儿教育中动画和漫画的表现形式比较稀少、单一。

2.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动画漫画在幼儿教育中的表现形式。到了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随着世界动画漫画对世界文化市场的冲击,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迎来了文化之间的对外交流,以及教育事业对幼儿教育的逐渐重视,1992年左右第一批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进入了幼儿教育行业,使我们的幼儿教育中的很多地方开始发生了变化,就绘画风格上由于这批学生在学生时代接触到欧洲、美洲、日本各类动画、漫画的熏陶,其中不乏至今还历历在目的精品和佳品,例如:《流浪记》、《机器猫》、《聪明的一休》、《机器人高达》、《蓝精灵》、《希瑞》等,随着这些动画和漫画人物的深入人心,这些佳作不光影响着我们这批踏上幼教岗位的学生,还影响着进入其他行业的学生。出版社、编辑、动画工作室等一系列职业也随着这些动画和漫画的引进开始在绘画风格上逐渐转变、创新,同时这个时期计算机教育也已经进入了中专以上学府的课堂。所以这个时代的学生进入幼儿园工作以后开始对幼儿园教育的理念和实际教育模式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改变。

这个时期的教学所使用的教学挂图不光有出版社在出版教学书时印好的图片,还有教师根据自己的喜好画成的图片,例如,幼儿答对问题时可以放小动物的声音加以表扬,可以让小动物从画面的左面走到右面,虽然都是一些简单的动画形式,但是在幼儿教学中这种模式抓住了更多孩子的眼球和注意力,促使他们开始对这些东西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加愿意加入到课堂的互动实践中去。所以在这个时期的幼儿教育中,漫画风格的改变,简单动画的加入,使得幼儿教育中形式更加多样化,教学模式也不再单一,能更好地抓住幼儿的兴趣点。

3.21世纪早期到如今的动画和漫画在幼儿教育中的表现形式。21世纪的到来代表着人类迎来了一个新的纪元,随着大众文艺娱乐日趋多元化以及数码特效技术的不断创新,动漫文化又开始得到新的繁荣与飞跃,出现了Flas、三维动画、全息动画等崭新的动漫形式,在不同的国家与地区都成为主流的影视文化形式。同时,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幼儿教育模式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更多的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和电脑技术的幼教老师开始进入了幼教行业,幼儿教育模式的多元化也随之确立。现在的幼儿教学中不再是上课用一张挂图,老师根据内容说课,更多的老师选择了将一节课的内容制作成以Flas和简单的PPT动画的课件来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由于绘画风格的多元化,计算机技术更多的整合性,以及教师在环境创设的主导性,使现在的课件所呈现出的内容能让孩子在课堂上更加身临其境,参与性更强,兴趣点更高。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运用也开始逐渐普及,这样在教学中幼儿还能参与到你所制作的课件之中,让幼儿真正地来到他们的童话王国,与他们喜欢的漫画人物一起学习本领。

所以,这个时期动画和漫画在幼儿教育中所表现出的形式是多元化、科技化的互动展现,进而使现在的幼儿教学更加贴近幼儿的需求和兴趣点,来满足二期课改对幼儿教育的要求。

三、动漫画在幼儿教育课件中的应用

根据前面的分析,在二期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幼儿园老师开始运用多种手段表现在了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其实不止这些领域,实际上幼儿园老师在平日的环境布置、区角设置、自主性游戏等每个工作环节中都应用到了动画和漫画这两个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下面我分别来分析漫画和动画在日常教育中的应用手段。

1.在幼儿教育中漫画的应用。漫画以丰富的表现形式,各种夸张或幽默的人物和动物造型,鲜艳的色彩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它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课堂教育――我们幼儿园老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肯定会设置绘画课,那么在教室里绘画案例的时候就会根据所熟悉的绘画风格来画范例作品,而且幼儿绘画本身就是漫画的一种表现方式,它可以是卡通的动物形象,夸张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拟人形象,还能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画出不同的效果,例如水彩、油画棒、水粉、国画等。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育中漫画技巧和工具的应用是少不了的。

(2)环境布置、环境创设――在幼儿园老师的工作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教室环境的创设。幼儿的环境创设就是将故事中的情景,或者课程指南上的主题用各种材料表现在教室的墙面、地面上。这个时候我们老师就会运用漫画中的各种场景布置手法先预定设计方案,然后用废旧材料、卡纸、纸板箱或色纸等材料将其按照设计方案形象地体现出来。

通过对幼儿园实际漫画应用的分析可以得出,在幼儿园的工作中不管是教学还是幼儿园的环境都和漫画的应用是分不开的。漫画的各种表现形式和它的作用是幼儿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

2.在幼儿教育中动画的应用。动画在幼儿教育中是比较常用的教学形式,它能够以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优美的声音,夸张的动作深深地吸引幼儿。动画在教学中主要表现形式是课件和动画片这两种模式。

(1)动画片。在幼儿的生活中动画片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动画片也是被经常运用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会挑选主题单一明确,具有教育性情节的影片,如内容简单紧凑,矛盾冲突激昂,以及具有人物形象可爱、性格鲜明、动作夸张等特点的动画片给幼儿欣赏。例如,《巧虎》、《喜洋洋灰太狼》、《大耳朵图图》等动画片。

(2)课件。课件是一种由教师根据备课内容将课程内的人物、动物和教学活动流程用PPT或Flash制作成可以进行简单动画和连续动画的一种表现形式。为了顺应二期课改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的“要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有效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这一要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我们的教育迈入了一个现代化的全新时期。多媒体课件是通过优真的画面和悦耳动听的音乐或解说,把一些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而生动形象的内容,它的功效能更加强烈地吸引3~6周岁的幼儿。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提供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3.课件制作的原则。课件制作是设计者理论素养的一种体现,它显现出设计者对教育、教学和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对课堂教学方法的理解,以及对现代教学技术的领悟。但若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是不可能制作出真正成功的课件的。这就要求课件设计者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掌握必要的基本理论,如信息传播论、系统论、最优化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并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

以下是课件制作应确定的一些基本原则。

原则一:多媒体课件须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原则二:多媒体课件须遵循教学性原则,在教学目标上,要明确课件是为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也就是说课件要解决相对应的重点和难点,这样的课件才有它的意义,形式花俏、教材翻版的课件是没有教学意义的。例如大班的数学活动――“图形拼折”(《大班教育活动指导》),教学重点是“感知图形的基本特征,了解图形的拼拆变化。”难点是“将一个图形分成多个不同的几何图形,并用这些图形拼出其他的图案。”这就可以利用课件的操作很好地向幼儿展示图形的分解、整合过程,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较之平面的教学挂图,更易于幼儿理解和掌握,并对幼儿的操作练习有更加直接的指导作用。

原则三:多媒体课件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教育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育原则。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首先要保证资料来源的可靠,不能用道听途说得来的材料充当资料,也不能用想象的东西充当资料。其二,用素材设计成的内容要有严谨的知识逻辑体系,其表现手法和知识形成过程要严谨周密。其三,所显示的素材质量要好。文字的输入要正确,图像、动画要比较美观,声音要动听。总之要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使他们的注意力持久集中。

原则四:多媒体课件中必须遵循的动画漫画原则,在幼儿课件的制作中由于动画和漫画元素的运用较多,所以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还要遵循人物绘画的原则和动画的曲线运动、人物运动规律等。

第8篇:流浪动物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 上帝 圣经 西方人 基督教

作为东方人,我们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体接触到西方文化的。在小说、电视剧或者真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诸如“上帝”、“主”这样的字眼从西方人的嘴里说出来。在西方社会里,可能没有人能够拥有和上帝一样的名望和影响了。这里有一幅图①,如图1,向我们展示了2005年在欧洲国家所做的一项人口调查。上面显示了回答“我相信有上帝存在”的人口的百分数②。

“上帝最常被理解为超自然的造物主和宇宙的监督者。神学家们已经把许多不同的特质归入了上帝的概念里。其中最常见的包括无所不知(无限多的知识)、无所不能(不受限制的权力)、无所不在(存在于任何地方)、大慈大悲(完美的善)、神圣的一体和永久及必然的存在”③。

不管神学家们给出的定义有多么复杂,这都是上帝形象在普通欧洲人心中的反映。最典型的场景就是在中世纪欧洲出现的:家庭中的成员在一天中的每顿饭之前都会祈祷。他们认为自己应该为上帝赐予他们食物让他们生存下去而感激。这种做法从穷人家到高贵富有的人家都十分流行。在政府官员甚至是国王的各项活动中,他们必须尊重上帝的意志。上帝的意志是由分布于国家各个角落的各级主教、牧师和教士履行的。婴儿在出生后不久就进行洗礼和冠以教名。年轻人在教堂举办他们的婚礼仪式以求得到上帝的见证。此时牧师一般会被邀请到场作为主持人和见证人。当一个人死去被掩埋之时,他必须在棺材被土覆盖之前得到一位牧师的评价。罪犯常常被教堂所驱离――一种失去社会生活权利的标志。虔诚的教徒去教堂找牧师忏悔他们的罪恶或倾诉他们的忧虑。因为上帝拥有无限的权威、能力和洞察力并且无时无处不在,他得以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能从一个如上帝般无所不能的人物那里得到倾诉或求助的机会当然是件好事。

欧洲人一直都是向这个最高的神祈祷吗?不是的。

上帝这个神话人物最早是出现在犹太教的圣经里面,他的名字是耶和华。他被描绘为希伯来人民应该敬畏的唯一的一位神,是上帝创造了万事万物。此外,他还将以色列人从埃及人的奴役之下解救出来,并与以色列人约定了十条戒律。

由于欧洲宗教文化深受希伯来文化影响,上帝被基督徒引介作为欧洲人的崇拜对象就不奇怪了。曾经辉煌的罗马帝国所信奉的是一种和希腊人很接近的宗教。罗马人信仰朱庇特等为数众多的神灵。然而,在罗马帝国的晚期,从犹太教发展而来的基督教,迅速地从小亚细亚传播到了欧洲大陆。这种宗教宣传博爱的教义并且赢得了帝国底层人民的拥戴。在之后的数年里,上帝取代了罗马诸神,成了西方人生活中的唯一的主宰。尽管当时的上帝还保留着神学家和犹太教里的那些特征,从那以后,他却是越来越有“人性”。在基督教中,上帝的一种定义就是创造并维持这个宇宙的永久存在。基督教圣经从未以一种非人类的角度去讲起上帝。相反,提及上帝时总是会用到一些和人有关的词语――上帝是作为一个存在着,会说话、会看、会听、会行动也会爱的角色出现的。上帝被认为是有意志、有个性并且是全能、神圣和慈悲为怀的存在体。在圣经文稿中,他被描写为心系人和人的救赎④。

换句话说,上帝渐渐地在西方人脑海里扎下根来,不仅是因为他的神性,还因为他的慈悲为怀。这就使我们想起了佛教中的释迦牟尼和其他宗教中的神的形象。那些神灵都是抚慰弱者心灵的。但是犹太教和基督教里的上帝是一个神,而且是唯一的最高权威。当我们比较上帝和其他宗教偶像的神性和权威时还是可以发现一些差异的。

如果你不是一个基督徒或犹太教徒或任何其他信仰同一个上帝的人,你就会很容易感受到圣经文稿中对上帝行为描述所反映出的那些人性化的特征。图2是一幅米开朗基罗的著名油画,反映了西方艺术中对圣父上帝的形象的想象⑤。在画中作者运用自己的想象生动地描画了上帝的形象。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上帝只是存在于普通人的脑海里而没有任何具体形象的。他的形象是通过他的事迹表现出来的。

例如,上帝可以创造,也可以摧毁。在《创世纪》中有如下字句:“起初,上帝创造了天和地……上帝说:‘让光出现吧,’世上就有了光……上帝把这个穹顶叫做‘天’……他创造了两个大的发光体:大一点的那个管理白昼,小一点的那个管理黑夜,还有诸星辰……上帝说:‘让大地上繁衍出各种生物自己的种族吧:牛,爬行动物和各种各样的动物。’”

尽管古人未曾详细描绘上帝时如何进行所有这些精彩的创造工作的,我们仍然能够看到他在安排这个世界整体的环境和形式时所具有的创造力。每一种单个的事物被创造出来时都有其独特的形式和功能。万事万物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缤纷而紧密相连的世界。这让上帝看起来像一个杰出的工程师。另外,他能够在短时间内摧毁任何事物。最著名的例子当属诺亚时代的大洪水。当上帝发现大地上的人都罪孽深重而无法得到救赎时,他决定把自己创造的人全部杀死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会把我所造的人类之大地上的一切除掉……”他让洪水肆虐了长达一百五十天。另一个例证就是所多玛城和蛾摩拉城的毁灭。这两个城里的居民生活堕落,成为上帝眼中的罪人。因此,上帝“落下硫黄和火雨而顷刻毁掉了它们”。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犯下恶行,最终就会被上帝从尘世上抹掉。没有谁例外。

上帝喜欢那些服从他的人,厌恶那些不执行他意志的人。作为人类,同样的,我们也常常是倾向于那些赞扬我们或按我们想法做事的人。对于和我们有不同见解的人,我们潜意识里多多少少会有敌视态度。在这一点上上帝没有例外。在《圣经》中,那些尊敬他、崇拜他及向他进贡的人都得到他的青睐。他们生活,繁衍,建立伟大的国家并拥有巨大财富。诺亚、亚伯拉罕、约瑟夫、摩西、大卫等人,都是因对上帝的虔信而受到护佑的。这是我们天性的一种反映。当我们读到相关部分时(除了那些神迹创造不了之外),其实我们是在读人类自己的故事。

上帝也有他为了保证自己造物主地位而不愿与人类分享的事物。对于智慧树的保卫和摧毁巴比塔的修建就是很好的例子。人类常常通过暴力或阴谋手段捍卫自己的社会地位或其他地位。这听上去不光彩,但是是真实的。在《圣经》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邻里或亲族之间杀戮或激战的事件,上帝通常会惩罚作恶的人。然而,对于他自己宇宙主宰的地位,他是不容有人挑战的。创世之初,亚当和夏娃还生活在伊甸园里时,他们被禁止智慧树和生命树上的果实。一旦他们吃了,就会“能辨别善恶,得到永生”。很明显,上帝不想让人类和他平起平坐的。他需要这低等的生灵支持他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巴比塔的事情上,上帝害怕世界上的人会在塔修好后到达他所居住的天堂。因此,他下凡并使建造巴比塔的人开始讲不同的语言。他说:“那样他们会成为讲一种语言的一个民族!他们要做的还不止于此呢!那么任何他们想做的事都不会是不可能的了。”看起来上帝是忧虑和恐惧这一点的。否则又会是哪种可能呢?当人类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威胁,也会采取类似措施保护自己的。

上帝通过惩罚或奖赏达到在世间惩恶扬善的目的。在对待原罪这件事上,他对夏娃说:“你将在生产时极度痛苦,你的后代将在你的痛苦中出生。你会一直渴望丈夫的陪伴,而他将主宰你的生活。”对亚当和那条毒蛇,他也给予了他们其他种类的永恒的痛苦。在这一点上,我们不禁想象到夏娃犯罪之前是和亚当享有同样地位的。那么剥夺她和亚当的平等地位是一个很重的惩罚。因为她从那以后要“被丈夫所主宰”了。现在,我们依然通过剥夺罪犯的财产或自由等东西惩罚他们。

在亚当和夏娃的后代的事情上,上帝依然不能容忍罪恶。当该隐对自己的兄弟亚伯感到愤怒和沮丧时,上帝提醒他控制心中的愤怒以避免做恶事。可是该隐最后还是杀了亚伯。上帝为了惩罚他,把他变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我们一边总是希望好的事情发生在我们周围,一边希望罪犯为他们的恶行受到惩罚。上帝是这个任务的最佳执行者。当普通人无力靠自己的奴隶得到公平时,上帝是他们心中那个唯一的希望。这一点和世界上其他宗教是类似的。

数百年来,许多代的西方人在歌颂上帝和他的创造的歌声中出生和死亡。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他们都可以求助于上帝。对于困惑的个人,上帝是启明星;对于被腐蚀的灵魂,上帝是拯救者;对于有理想和热情的人,上帝是一个值得崇拜的对象。

发生在1096年到1291年间的六次就显示了这位神明的巨大的感召力。以上帝的名义,上百万人被卷入了当时的远征。在后来的战斗中,还有更多平民惨遭屠戮。罗马教廷和欧洲的君主们一再发动战争。为了将心中的宗教圣城耶路撒冷从穆斯林手中夺回,年轻人积极热情地响应这种号召。对于战争的发动者而言,一定还有其他原因。但毫无疑问,许多人是被宗教热情鼓舞而加入行伍的。

另一个例子就是公元十六、十七世纪发生的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是普通人从教堂那里争取权利的一场斗争。马丁・路德这样的人拒绝承认教堂代表上帝。就是说,上帝依然指导他们的生活。但是他们希望直接被上帝指导,而不是接受他们认为没有资格的人的指导。当时著名的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时,认为这可以更好地解释上帝与人类的关系。

从17世纪到19世纪,西方国家的传教士为了传播对上帝的信仰跑遍了其他大陆的各个角落。其他宗教事务的人员很少会这么不遗余力地传播宗教观点。上帝在西方人头脑中的魅力使他们做出这样的壮举是很独特也很感人的。

我们甚至可以在美国的形成和建立中寻找到他们因为对于上帝的坚定信念和对于理想国土的不懈追求。在美国建立之初的人们心中,这个国度应该是可以给居民提供一个理想和公平的生活环境的。北美大陆的最初定居者是经历了很多艰难才最终在这个新世界里安定下来的,他们不仅生存了下来而且越来越兴旺。上帝如果在看,那么一定会很感动。

科技接管了照料人类的责任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很多人都声称不信仰任何事物。如今的西方国家里,宗教活动越来越少。然而,上帝并未如我们所预测的那样很快消失。在全世界,拥有不同教义但都声称信仰上帝的团体所信仰的还是同一个上帝。在科学家中还有上帝的信徒。工作在所谓的“异教”地区的西方人常常还会怀有一种思维定式即他们来自于文明的中心并且在帮助那些一生都不知道上帝的人时也常常以一种类似于上帝的心态去做事。

注释:

①这篇论文中的图画和图表取自于维基百科网站上与“上帝”词条相关的网页。

②这幅图取自维基百科上“上帝”词条显示的页面。

③此定义取自维基百科上“上帝”词条显示的页面。

④⑤此定义取自于维基百科上“基督教中的上帝”词条显示的页面。

参考文献:

[1]Samuei Sandmel,The New English Bible,Oxford Study Edition,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792.

[2]The Gideons International“The Holy Bible”(The Authorised King James Version),National Publishing Company,Nashville,Tennessee,1975.

[3]新旧约全书(官话和合译本).上海圣公书会印发,1928.

第9篇:流浪动物的定义范文

昨天我们单位组织了一期心灵拓展训练活动,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两个字“责任”,要求大家解释什么是责任。

“责任”这个词对我们并不陌生,比如“责任区”,比如承担责任,对什么负责。可是对责任下一个确切定义竟然难住了在场的100多位学员。有人说,责任就是职责,有人说责任就是你应该做的,有人说责任是工作范畴。老师说: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而什么是分内?那就首先要先把自己的角色弄清楚。

亲爱的女儿,我当时的思维仅限于我的工作角色,一直想着自己的责任就是把工作做好。老师提醒说一个人是多重角色的混合体,角色不同,责任也不同,我才恍然大悟。是啊,对你姥姥来说,我是女儿,应该尽到孝敬父母的责任;对于你爸爸来说,我是妻子,要尽到妻子的责任;对于你来说,我是母亲,我要尽到培养你的责任;对于我们公司来说,我是一名员工,要尽到工作责任……

对于你来说,既是学生,又是女儿。学生的责任是要认真学习,而你又是学习委员,要尽力做好学习委员的工作,尽职尽责。你是女儿,要知道孝敬父母,不让父母操心,多心疼他们。人的角色是不断在变换的,走到不同的场景或场所,他就会成为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就要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要怎样才能认清自己的责任并做好呢?

只有把责任的概念具体化,变成可操作、可感觉、可评价的东西,才能使每个人明白到底什么是责任。

比如,子女有孝敬父母的责任。怎样做才算孝敬父母呢?对于已经有了自己小家庭的儿女来说,陈红的歌《常回家看看》就把儿女的责任具体化了:“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亲爱的女儿,对于你们这些大学生来说,你能把做女儿的责任具体化吗?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你应该怎么做?为了让父母开心你又应该怎么做呢?

作为学生的责任你一定非常清楚了,因为学生的责任非常具体,上好每一堂课,认真做好作业。而学习委员的责任你也应该很清楚的,我做学习委员的时候,至少有4条责任:1.认真学习,上好每一堂课。2.及时传达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关于学习方面的任务和要求,提醒同学按时完成作业,并负责收作业上交给老师。3.平时做好一些必要的记录工作如个人的会议记录等,及时传达给同学们。4.热心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互帮互助。亲爱的女儿,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要承担这些责任。

我们在培训中有这样一个互动游戏:A、B两个人相对而坐,游戏规则:A的责任是说出B身上三个不好的特质,而B的责任是点头微笑不说话。老师问大家明白了吗?大家都说明白了,然后老师宣布开始。三分钟之后,老师请没有履行责任的学员起立。亲爱的女儿,你知道有多少人站起来吗?竟然80%的学员都没有履行责任!A角色有的只提一条特质,有的提了4条;B角色不自觉地回应:“是,你说得对。”老师问,给你们的责任明确吗?回答:很明确!老师问:简单吗?回答:很简单!但是为什么做不到呢?因为大家没有把老师给的责任当回事,不重视;因为不好意思;因为别人都没有尽责……很多很多的原因,很多很多的借口。

亲爱的女儿,这又让我想起了你,既然使用耳机和移动硬盘就有爱护它们的责任,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让它们总掉地上挨摔吧?“它自己掉的,和我没有关系!”耳机和移动硬盘听到这样的话会觉得它们比窦蛾还冤。

亲爱的女儿,负责任的人是做事认真的人,是让人信赖的人。这样的人永远都是受欢迎的人。

亲爱的女儿,一堂培训课,引发了这样的思考:我们都扮演着哪些角色?这些角色应该有哪些责任?面对这些责任我们该做些什么?

爱你的妈妈

2008年12月9日

对于“责任”二字,谁都可以说出几条自己的理解来,而且人人都知道做人要有责任感,人人都明白做事要负责任。这第193封信,妈妈围绕自己的一堂心灵拓展课,与女儿畅谈了责任。

现实生活中,口中大谈责任而做事不负责任者比比皆是。因为无责任感,凤凰古城化为灰烬;因为怕负责任,时有耳闻车辆肇事后逃之夭夭;因为不负责任,儿童流浪街头,老人含泪独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