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考改革的好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广西 “对口高考” 考试形式 影响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B-0150-03
“对口高考”的规范说法是普通高校单独招生考试,是国家有目的、有计划地从职业中学毕业生中招收高校学生的专项措施,以满足职业中学毕业生升入大学继续深造的要求;也是国家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促进教育公平,突出以人为本,改革评价制度,完善职教体系,推进集团化办学,培养高技能人才,促进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和形成特色而设立的一种考试制度。“对口高考”招生的对象是中专、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和综合高中职高班的应历届毕业生。单独招生考试录取的大学新生和普通高考录取的学生同一性质,毕业后待遇完全相同。考试科目分为两类:文化基础类和专业类。文化考试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专业考试考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方面的科目。考试结束后由各高校自行确定录取分数线,择优录取。近年来,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顺利地进入高等院校深造,教育行政有关部门就“对口高考”的考试形式进行了多次改革。这些改革对学校和学生都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就广西“对口高考”考试形式变化对学校和学生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近年来广西“对口高考”考试形式的变化
2010年以前,广西“对口高考”的考试形式是文化考试统一命题,专业考试由学院自主命题。其具体做法是考生先参加自治区统一命题的文化考试,考试科目是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其中语文是必考科目,数学、英语是选考科目。然后考生到他自己选择的高职院校去参加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考试,考试的内容由学院自主命题。2010年起,广西就对口考试方面进行了多次改革,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第一,考试时间方面的改革。2010年起,考试时间由6月下旬改为4月下旬。第二,考试形式上的改革。2012年起,广西取消统一的文化考试,由高职院校自主命题和考试。第三,考生填志愿的方式改革。2011年前是由广西招生考试院在统一的时间里让考生填志愿,2012年起取消统一填报志愿,考生到各高等院校网站填报志愿。第四,各高职院校自主联合起来,统一考试、统一招生。2013年广西有15所高职院校联合起来,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填报志愿的方式进行招生考试。试题与15所高院校单独招生考试(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试题合二为一,职校学生不用参加专业技能考试,其他学校独自考试与招生。2014年变为13所院校统一考试与招生,其他学校独自考试与招生。2016年,各院校分别抱成团进行考试与招生,如13所高职院校联合招生,3所高职院联合招生,南宁职业学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单独考试与招生等。第五,2012年起,广西的一些本科院校开始实行中职对口招生,使中职学生有在升学上有更多的选择。中职“对口高考”考试的形式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
二、广西“对口高考”形式变化对学校的影响
“对口高考”形式的变化对学校的影响主要从高等院校和中职学校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对高等院校的影响。就高等院校而言,有利的方面是在这些年高职高专招生连续出现不景气的情况下,对口招生拓宽了招生的渠道,使高职学院得到更好的发展;中职学生本身具备一定的技能,动手能力强,在专业培训方面比从普通高中升上去的学生容易。不利的方面主要是从高校招入学生后管理上进行分析,中职学生的文化水平不高,在接受系统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出现力不从心、后劲不足的现象;中职学生在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素质从总体上说表现不高,比从普通高考升上去的学生更难于管理。因此,“对口高考”文化考试的改革有利于职校学生参加考试,却不利于他们在高校的后续学习。近几年,很多高职院校取消职校学生的专业测试,同时也取消了职校学生考“对口高考”必须和在职校所学专业一致的要求,因此职校学生可以改变自己原来的专业,报读自己没有涉及过的专业,原有职校学生拥有专业技能的优势就不存在。他们进入高职院校后,就会因为文化起点比从普通高中升上去的学生要低,专业素质没有好的表现而产生更多的困难。因此,撤销对中职学生的专业考试对学生升学有利,而对他们以后的发展却是不利的。
(二)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影响。“对口高考”具有考试难度远比普通高考低、录取的概率远比普通高考高;中职学生到大学后,专业设置、教学方式、学校待遇、毕业文凭等均与普通高考升上去的学生毫无差别等优点。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完全可以依托名牌高等院校的影响力及参加“对口高考”的优势吸引更多的初中生到学校来学习,增强招生的吸引力。例如,博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2015年、2016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考上本科院校,在社会上取得很好的广告效应,这两年学校招生人数急剧上升。
对中职学校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学方面。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以培养具备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为主要发展方向,而不是以升上高一级学院为主要目标。因此,中职学校和高职学院在教育教学方面并没有进行很好的对接和沟通,导致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存在很大的脱节,中职学校无法根据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进行针对性地教学。学生参加专业技能考试时,就会因为自己所学的专业与学院的专业相差甚远而不懂得如何进行考试。尤其是高职院校的一部分专业在中职学校是没有开设的,学生更无法参加其专业技能考试。或者有些专业虽然学生在学校里已经学过,但是学校的设备与高职院校的相差很大,出现学生考专业技能时因不会用高校提供的设备导致考试失败的现象。
三、广西“对口高考”考试形式变化对考生的影响
“对口高考”形式的变化对学生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有三:首先,取消统一的文化考试,使中职学生去掉了进入高等院校的一个大障碍。对中职学生而言,文化基础比较差是他们的通病,如果以文化分来要求他们,显然让学生觉得难以升上大学,尽管文化考试的试题难度并不大,但很多学生还是因为文化基础差的问题放弃了考试。其次,取消专业技能测试,使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获得更多的自。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选择升学考试时不再考虑原来所学的专业。最后,志愿填报的变化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例如2016年出现的13所高职院校联合招生、3所高职院校联合招生等多元化招生形式,学生可以同时填报更多学校及更多的专业。而不是像以往那样只能填一所学校。学生对学校及专业的选择有了更多的考虑空间。由于志愿采取按志愿顺序录取的模式,学生在第一志愿不能录取的情况下可以由他本人填报下一个志愿的院校录取,学生考上高等院校的机会得到了很大的保障。
考试形式的变化对学生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无法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也就是说由于考试形式的不断变化,学生不知道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到什么程度为宜,专业课学习和文化课学习应如何分配等。这种状况大大影响了学生参加考试的信心,他们往往因为对考试信心不足而放弃了参加考试的机会。例如,近年来博白县职业中等学校参加“对口高考”的学生中,往往都会有一些考生弃考,他们弃考的理由几乎都是觉得自己知识水平太低,考试信心不足。二是学生无法确定自己报读院校的志愿。很多学生都向往一些名气大、资质好的高等院校,这些高等院校在普通高考中往往都需要较高的分数才有考上的机会,而中职学生在文化知识方面一直都是弱项,加上学生对考试的范围一无所知,他们自然而然地对这些院校产生了一种高攀不起的感觉,从而处于一种想报又不敢报的矛盾心理。例如2016年广西“对口高考”中,各院校自主招生、自主考试、自主录取,有一些院校考试时间冲突。结果很多学生因此变得非常纠结,导致考试时精神紧张,考后焦虑不安,患得患失的心理表露无遗。三是家长负面压力对孩子的影响。“对口高考”在社会上的宣传力度不大,很多家长对“对口高考”的相关信息了解甚少,很多人甚至一无所知。他们从观念上无法接受这一种类型的高考形式,认为通过这种形式考上去的学校都是很差的学院,或者认为这种考试是骗人的,只有通过参加普通高考考上大学才是正规的上大学的途径。当“对口高考”考试形式进行改革时,他们更是无法理解这一种不用考文化、不用考专业,只考学生的基本素质,要到学院去考试,录取通知书在普通高考前就获得的考试形式。基于这样的观念,家长往往阻止自己的孩子参加这样的考试,即使小孩考上了也不允许孩子去读,要求孩子必须参加普通高考实现上大学的梦想。这种观念大大地降低了学生升入大学的机会。例如,近年来博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参加“对口高考”的学生中,都有一部分学生考上学校后因家长极力反对而不得不放弃晋升大学读书的机会。他们反对的原因往往是这种观念在作怪。
四、今后“对口高考”考试形式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职“对口高考”成为除普通高考外学生晋升大学的一个重要途径。中职“对口高考”如何改革才能为高职院校输送更为合格的学生,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呢?笔者认为,今后的“对口高考”改革发展可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考试内容要统一和分散相结合。近年来的对口考试均由学院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出题。学院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考核,而不是根据考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出题,导致学生在考前无法进行相关的复习与训练,学生所在的学校也无法进行有目的的指导。因此,笔者认为今后的考试内容可以采取分散与统一相结合的办法。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对考生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统一安排考试内容;各高职院校根据自己的专业需求出一些专业知识内容进行考核。统一考试的好处在于学生及其所在的学校可以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和训练,高职院校可以录取一些高素质的学生;分散考试的好处是高职院校可经录取到适合自己学院发展的生源。
(二)加强文化素质方面的考核。由于现实社会的因素,中职学生文化素质总体上不高是可以理解的。学院在对中职学生进行文化考试时降低考核的难度是符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的。但是,如果以中职学生文化差为理由而大大降低文化考试难度基至放弃文化考试的做法是不足取的。这种做法可能会让更多的中职学生实现升大学的梦想。然而,当学生上到大学后发现自己的文化基础太低,无法适应大学专业的进一步学习时,上大学努力深造的愿望就会受到极大打击,少部分学生甚至产生放弃学业回家的想法。加强中职学生文化素质的考核,可以促使中职学校重视中职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使学生能更好地进入大学深造。
(三)改革专业理论及技能的考核。如何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考核是很多高职院校颇为头痛的事情。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并不是对等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多而细,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少而粗。以电脑专业为例,很多院校的电脑专业分成很多小模块如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等。而中职学校的电脑专业基本上就一个名称为计算机应用技术。学校课程的设置是以基本的电脑知识学习为主,培养的目标是初级的电脑人才,如办公室文员之类。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考核时题目的设计就显得比较困难,题目太深学生不懂,太浅了考试就没有任何意义。二是有些专业中职学校没有开设,高职院校想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显然是行不通的。三是专业设置虽然相同,但是学校设备的等级不同,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考核时,就会发现自己对机器设备不了解不得不放弃考试,尽管这些学生在学校里是技能操作的佼佼者。如何解决这难题呢?笔者认为专业技能的考核可以向两方面发展:一是专业理论考核基础化,专业技能考核简单化,具体地说就是专业理论题目设计要以中职学校设置的课程为基础,技能考核要符合中职学校学生应达到的较高水平为主。二是可以考虑以中职的公共技能专业考核为主,很多中职学校都设置一个相通(如电脑基础)的专业,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己学院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公共专业科目的考试,这样做的好处既可以避免学生在中职学校的专业学习与高等学校专业相差太大的矛盾,也可以为一些到大专想转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便利。
国家采取“对口高考”这种形式为中职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提供了很好的途径,打破了以往上大学必须参加普通高考的模式,体现了高考考试形式走向多元化、大学录取方式灵活多变的趋势。这种考试形式应如何发展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警惕异地高考将“拼爹”合法化】
要想在工作地为自己的子女争取高考的机会,父母要在当地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住所,稳定的收入,并且缴纳各种保险,可以不是户籍人口,但必须是常住人口。这些“破冰”的条件同样是门槛,意味着大多数民工子女将无法享受这项政策的好处。
新浪网“新观察”栏目评论“要警惕异地高考成合法拼爹”——绝大多数外来人口都没有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也不在国企工作,主要在私营单位工作的他们难免经常变换工作,并可能时而处于失业状态。外来人口大多没有自己的住房,租房住的他们难免经常变换住所。将稳定的工作、住所和收入作为“家长条件”之一,看似不高实则很高,很多外来人口都达不到,这会将绝大多数随迁子女拒之于“异地高考”门外。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这些限制条件将会损害穷人子女接受教育的机会,同时让富人得利,因为后者可以很容易满足这些要求。
《华商报》撰文《异地高考依然是“拼爹时代”的缩影》——但凡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切体会和认知的人都晓得,能够满足“工作稳定、有房、上保险”这三项,庞大的农民工,这个最需要关照的群体,断然是被排除在外了……现今出台的关于“异地高考”的政策,虽然不乏良好初衷和善意,但其实依然以父辈们占有资源的多寡作为子女能否参加高考的“硬杠杠”。
《兰州晨报》发表评论“真正的渴望者,广大外来普通务工人员,只能望‘异地高考’而兴叹”——谁最渴望异地高考这个“良政”的眷顾?笼统地说,是没有户籍的流动人口。然而,那些“当地城市需要的这个行业群体”、“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住所,稳定的收入,并且缴纳各种保险的常住人口”,多数可能已经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了户籍,即使没有获得户籍,他们中的多数估计也有能力选择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途径:真正的渴望者,广大外来普通务工人员,特别是那些农民工,恐怕只能望“异地高考”而兴叹了。
网友@石坚William宣称“不要打着公平正义的旗号享受权益”——1、每个群体都有争取利益的权利,但争取“异地高考”的(群体)并不是想废除不公,而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不公平的博弈中享受权益的那方,所以请不要打着公平正义的旗号。2、全国高考统一命题统一分数线不按照地域设置招生名额才是公平,教育资源的协调分配在新的博弈下自然会平衡。
【“异地高考”突显利益纠葛】
根据国家发改委城市舆情室统计的数据,有46%的网民表示支持异地高考政策,京沪地区本地市民反对呼声超过95%,甚至有上海网友成立了反对异地高考签名的专用微博。他们的观点主要是:两地教育资源有赖于地方财政,允许外籍孩子在京沪参加高考将分摊本地孩子的人均教育资源,两地人口与资源的矛盾紧张,容不下太多的外地孩子。
@学霸晨爷表示“开放的是异地高考,消失的那个,叫做北京”——等未来的某一天,当所谓的首都变成全中国的缩影时,当校园里只有变了味儿的普通话而难寻京片子时,你们才会明白,今天的决定不是包容贯通而是对过往文化的深度毁灭。开放的是异地高考,消失的那个,叫做北京。
@公平教育关注:上海户籍人民9月15日在大沽路100号举行反对异地高考万阿人签名活动,他们的目标和口号是:严格遵守教育条例,保障本地生源公平入学,依法遵守计划生育,抵制超生人群入学。
在占有大部分高校资源、高考录取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的京沪两地,要想既实现“异地高考”,又不触及京沪两地考生的利益,难上加难。
上海:正在搞积分制,根据城市需要多少人来设置,用积分的办法来认定,积分到多少,符合条件。
北京:异地高考方案目前还在研究中,具体推出日期暂时还不能确定。北京异地高考方案将遵照教育部的标准制定,“城市条件”主要还是考虑一个城市对人口的承载力因素。
【“异地高考”解决方案】
“异地高考另类三大条件,不是来自山东,不是来自河南,不是来自湖北。”国家要求各地在2012年底前出台“异地高考”政策,把最后的决定权留给地方,地方必定会从本地的利益出发。要真正解决异地高考问题,光靠地方是无法实现的。
《华商报》撰文“异地高考不能沦为城市实现自我调控的工具和手段之一”——高考,是所有参加高考的孩子的权利,包括随迁子女在内,之所以推出异地高考政策,就在于保障和方便庞大的随迁子女群体参加高考的权利,这一点,尤其不能在执行中有丝毫的动摇和偏移,更不能沦为城市实现自我调控的工具和手段之一……随迁子女参加高考的权利不能被剥夺,这是公民基本的教育公平权利。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从目前情况来看,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异地高考的门槛是非常高的,只有少部分人能够享受到异地高考政策。实施异地高考,必然也会导致本地人口和外地人口的冲突,因此要解决异地高考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推进高考制度的改革。
《广州日报》坚称“异地高考解释权不应交给地方”——城市的管理者不会也不敢贸然动本地考生“奶酪”,在上级政令与本地考生利益之间,唯一能做的就是绕着走,不能拒绝异地高考,就严格准入制度,象征性开放……涉及不同地区的利益纠葛,这道一元多次方程式地方政府解不开,需要教育部有全局观念,并以居高临下的视角,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江苏省 高考改革 现象 问题
2008年江苏高考方案总体模式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有教师将其概括成4句话:1.资格看必修:新方案规定考生填报志愿时,必修测试科目D级(技术科目测试不合格视为D级)不得超过三门:2.入围看选修:考生填报普通类本科专业志愿的必要条件为:必修测试科目均达到C级,选修测试科目均达到B级及其以上;3.录取看三门:语、数、外三门学科的总分:4.综评作参考:高校录取不再单纯看分数,考生填报志愿时,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道德品质”和“公民素质”必须合格。
新方案看起来很美好: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可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情况是不是也很美好呢?
政策刚公布,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大肆鼓励选文,好上线达标,尤其是苏北的一些非重点中学。说是鼓励,其实就是把学校的意图强加给学生。有的学校,高一年级8个班,最后只开了一个理科班。年级里成绩好的学生,都被班主任“劝”去学文了,即使学生很喜欢理科,最后也得含泪选择文科。理科的化学和生物,学生喜欢生物的比较多,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这部分学生也被“诱导”学了化学。
第一年的学业水平测试。重点中学都把重心放在冲6A上,可是普通中学面临的问题却是4C一合格,要让更多的学生取得高考资格。高二的第二学期,先是选修课被停掉,接着停了语、数、外,全部给必修课让路。必修老师一天要上7、8节课,可谓疲惫不堪。学生呢,自然也是紧张又疲劳。4月9日以后,学生们的课程表马上做了调整,除了体育课和两门选修课,剩下的全是语数外了。而前一阵子还忙得很的必修课老师,就没有课上了,真是饥一时饱一时。
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下来,有两门以上不过关的学生,有的就放弃了,选择了休学或者随家人做生意。而有些本来选文科的学生。因为物理、化学没过关,又想取得高考资格,就改成理科生,把物理、化学作为选修科目,先拿到高考资格再说。可是,这种情况下产生的物化班,大都是学不懂物理、化学的,高三老师怎么教啊?
第一年高考结束,在录取的时候问题又来了。
请看下列数据:
1.考生A:329+30?,考生B:331+10?
显然A考生分数明显占优势,实际情况却是,他不能报一本,反倒是考生B可以,因为A没达一本分数线330;
2.考生A:348+30?物理A?化学C(实际分数为85)。考生B:328+10?物理B?化学B(实际分数为86)A的分数远远超过B.但他不能报一本,因为他没达本科录取标准2B,考生B却可以;08年南京市文科状元,语数外三门总分422分,超过了他心仪的北京大学的承诺录取线。可是因为一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政治是B+,注定了无缘北大:而且江苏本地的南京大学原则上也无法录取他:
3.考生AB均过等级:假设物理A90,A+98,化学A98,A+107
考生A:340+20物理A+(实际分数118)?化学A(实际分数106)
考生B:354+20?物理A+(实际分数98)?化学A(实际分数98)
按往年的高考模式:考生A:584?考生B:570?考生A高出考生B 14分,而按08江苏高考方案计算:考生A比考生B差了14分。
由上可以看出,本科的录取有四道门槛:多重标准无疑增加了更多的偶然性,给考生带来很大风险,造成种种不合理情况的出现,也给招生带来混乱。
高考改革的本意是要有利于中学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择优选拔人才。从实施的效果和我们的切身感受来看,压力更重。减负根本谈不上,因为学业测试和选修科目中只要一门稍有闪失,后果很严重,甚至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也没有达到高校择优选拔人才的目的。
09年的高考方案,在08年的基础上做了微调。目前,关于江苏省高考方案的微调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2B达线率与语数外三门总分之间的矛盾:去年因为有许多高分考生没有达到2B线而不能被本科院校录取。所以出现了很大的反响,因此需要调整。不管调整的方法是增加2B的比率,还是放开2B的要求,总体上来讲,都没有解决实质问题,都是置基础学科与选修学科的本质于不顾。既然语数外是基础学科,是重要的,基础学科的评价更应趋向于等级制或标准分。选修学科是学生的特长。特长是代表学生潜能的,更应该强调原始分,应该分分计较,这样才能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也对高校招生有利。如果评价的方式不恰当,老是在分数和比率上玩来玩去,无外乎是今年重视选修学科,明年重视语数外而已。
二是6A加十分的问题。表面看起来,把6A换成4A,再分开来加分。这样的好处是不至于使3A、2A的人白费,但这样改不等于减轻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压力,因为人人都还有分数越多越好的向往。其实当初设置6A的目的在于提倡学生要全面发展,要争取每门功课都达到优秀,可实际上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不如干脆还是C级要求。
三是文理两条线的问题。这主要是针对当前考生选文的倾向越来越严重提出的。合理的文理人才比例,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采用文理两条线,是不得已的办法。肯定也会出问题的,因为划线的依据是语数外三门总分,语数外三门课程没有按文理科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而选科的成绩不参与划线,这就是不合理之处。
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连续多年呈下降趋势,是不争的事实。在学生体质下降的背景下,北京市政协建议,将体育纳入高考科目,并提高中考体育分值,努力扭转学生体质下降的局面,其初衷值得肯定,对激发孩子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否有必要,还有待商榷。
将体育科目纳入高考,继续提高中考体育分值,学校也好,家长、学生也好,肯定会对体育有所重视。不过,“应试体育”对提高学生的体质有多大的帮助?且不说进入考试的体育项目是否合理,对学生的体质提高有多大帮助,如果学生在应付沉重课业负担的同时,再抽时间单纯为了考试才锻炼,显然只是临时抱佛脚,对增强体质的帮助不大。一个人花点时间运动一下并不难,难的是运动爱好的培养、锻炼习惯的养成,“应试体育”能做到这一点吗?
因为应试教育的荼毒,导致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减少,体质下降,为了化解这个问题,又采用应试教育的思维、手法,岂不是南辕北辙?可怜的孩子尚未脱离文化考试的“虎口”,又将落入体育考试的“狼窝”。为了体育考试,孩子该牺牲多少休息时间?学生文化课减负的空当被体育培训替代,孩子的负担真的减轻了吗?
关键词:高教改革;开放;幕课教学;学分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135-02
一、引言
近些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高教改革措施,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修订大学章程、招生制度放权、推进教育公平等政策,然则其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1-3]。笔者认为,高教改革之根本出路在于彻底开放大学本专科教育,实行“三改一破”,即改入学高考为“毕业国考”,改面授教学为“幕课教学”,改革高等教育学历和学制,打破大学学校界限,重建高教管理机制和制度。
二、改入学高考为“毕业国考”
取消大学升学国家统一考试[4],而将这个“国考”环节相应地“后移”至大学本专科毕业考试(分专业、分课程),并由国家(而非高校)按其实际成绩统一授予不同级别的文凭和学位。改入学高考为“毕业国考”,彻底下放大学本专科招生录取权以后,现有高校的本专科教育部分(不包括研究生教育)实质上变成了依据市场规律的教学辅办学机构。在新教学方式、新学分制以及“毕业国考”的总框架下,高等学校将同社会办学机构一样,实行招生录取、专业设置、培训管理等完全自主,届时其在籍学生种类可能包括常住生、网络生、走读生、短训生等多种类型。改入学高考为毕业“国考”,其直接意义在于使全体国民都能享有平等、公平的高等教育机会;其本质意义在于将原有的“一刀切”式的、“熬时间”的学历教育改为个性化的“注重结果式”的学历教育。改入学高考为“毕业国考”大势所趋,且势所必然。事实上,大学入学高考早已失去存在的意义,高考入学率已由70年代的4%升至现在的85%,甚至100%(所谓有钱就能上大学),大学入学高考除了存在人为地划分学校等级、人为地制造“一考定终身”等不公平弊端外,其余无任何实际好处可言。
三、改面授教学为“幕课教学”
大学本专科教学方式由“课堂面授式”改为“幕课式”[5],其专业所要求的教学课程(专业可能重新界定)将全部或部分通过“幕课教学”完成,届时大学本专科全部课程均将通过相关机制筛选(市场机制或专家评定),分学科、分专业制作成适合各种类型学生(快中慢)学习的“幕课教学课件”,而同一类型课程的“幕课教学课件”,还应有一定量的不同风格“幕课版本”,可供学生选择。在上述条件基础上,针对大学本专科课程学习,学生存在四个自主选择权:一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基础、学习习惯、适应条件等自主选择“面授教学”方式或者“幕课教学”方式;二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基础、学习习惯、适应条件等自主选择“幕课课件”的快慢类型和“幕课版本”;三是对于习题答疑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网上“在线幕课答疑”或者所在校“面授答疑”;四是鼓励高校、研究所、大型企业构建全面开放实验实习课基地,以供学生自主选择。全面推行改“面授教学”为“幕课教学”的充分理由,在于:一是现代网络技术使优秀教学资源跨越学校、跨越地区,甚至跨越国界共享成为现实;二是“幕课课件”的语音、图像、图片复合制作技术使“幕课教学”效果优于“面授教学”;三是与小、初、高“面授互动教学”之本质区别在于,大学本专科学生具备了自学的基础和能力,“幕课教学”是更加适合的教学方式;四是“幕课教学”确保学生不受上课时间、地点限制,同时还可实现“随机重复听课”。
四、改革高等教育学历和学制
改入学高考为“毕业国考”,必须改革高等教育学历和学制,而推行“国考”与“自考”并轨、国家统一考试认证的新学分制[6],是高等教育学历和学制改革的最佳途径。已成功实行近30年的国家自学考试[7],积累了一整套国内外公认的管理经验,在自主招生、“幕课教学”的基础上,有效实行“大学毕业国家统一考试”与“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并轨,将不失为最理想的选择。所不同者仅在于:一是教学方式由完全自学改为“幕课教学”为主、“课堂面授教学”为辅;二是国家统一专业考试对象扩展到不受年龄、学历、地域等任何限制的全体国民;三是“国考”管理级别(主要指考题及考试组织)将相应提升,如高数、外国语等基础课由国家统一管理,而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可分别由地方政府专门机构或根据学科、专业设置的跨地区专业机构管理。与现有高等教育学分制不同,新学分制是指打破学制及学习过程限制,重新构建以学习成绩“结果”为主、实验课考核、实习课(操作能力)考核、毕业设计、论文考核相结合的学分制管理制度(简称新学分制)。新学分制的根本意义在于:一是对高等教育“毕业国考”中各专业课“国考”成绩进行定量化的学分制认定(如85分以上记5学分);二是对相关必要的考查课(非统一考试或者开卷考试课程)学分制认定;三是对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的学分制认定。
五、关于毕业文凭、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
在打破高等“学校”界限、改革高等教育学历和学制、实行新学分制的基础上,重新规范大学本专科文凭、学位管理制度尤为重要。新机制下,大学本专科毕业生实行毕业文凭、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制度。毕业文凭是指经过“国考”及新学分制,由国家统一认证颁发的大学本科或者专科证书,简称毕业文凭;毕业证书是各高校自主认定(未通过“国考”)和颁发的专业学历证书,简称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由国家按照学生“毕业国考”及新学分制成绩统一认定颁发,学位证书可依据成绩分为3~4级(例如2级工学学士)。保留毕业证书的意义在于,遵循高等教育市场机制,保护高校及各种办学机构的积极性,对一些“排斥考试机制”的学生给予“出路”。
六、关于未来大学办学方式的展望
未来大学将分化为三种办学方式:一是少部分(预计50所左右)具备较强实力及基础的高校完全变成研究型大学(与目前研究院所一样),其主要任务是产出科研成果,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其中部分不具备研究能力的教师将被分离出来;二是部分(预计600所左右)具备一定基础及实力的高校将变成研究教学型及教学研究型大学,其主要任务除产出科研成果、培养硕博研究生外,还将作为普通办学机构,依据市场机制不同程度地承担高等教育本专科生培养(包括“幕课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任务,但是这部分高校之本专科教学方面将为适应高教改革之需,逐步推行学生与教师分离式管理(书院制);三是剩余约900所公立高校及400所私立、独立高校除了其中少部分专事“职业技术教育”外,大多数高校将转化为“市场化经营”的社会办学机构或者自动消亡。
七、本方案实施的配套政策及措施
国家一旦采纳并实施《本专科高等教育“三改一破”改革方案》,须制定如下相关配套政策及措施:一是取消高考,下放招生录取权,构建分专业的“国考”条例及办法;二是调整公立大学资助政策,彻底开放高等教育本专科办学,届时将以“毕业国考”达标学生数(一般应以上一年度该校“国考”达标最低标准)作为对所有大学及办学机构(包括民办、私立)资助之标准;三是制定“国考”、“新学分制”方案框架下的国家统一认证的文凭及学位管理条例;四是改革高校评估办法,对其中本专科人才培养方面直接以通过“国考”为主要标准。
八、结束语
打破学校界限,打开大学大门,放活本、专科高等教育是历史的要求,是时代的呼唤,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之基础,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需,是人类社会进步之客观必然。
参考文献:
[1]钱理群.高远东,中国大学的问题与改革[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2]李广.中国大学改革之思[Z].
http:///b115060/d19268226.
[3]佚名.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述评[N].中国教育报,2012-12-31.
[4]取消高考制度VS保持高考制度[EB/OL]/link,2011-12-29.
[5]幕课[EB/OL]/2014-02-22.
[6]伦关臣,浅析学分制的利与弊[J].商情,2013,(19).
关键词: 高校 自主招生制度 思考
自2001年起,我国开始实行自主招生考试,至2010年,拥有自主招生考试的高校从3所增加到76所,由拥有5%的招生自到部分高校20%的招生自,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高校的自主招生正逐渐走向成熟。尤其是2009年下半年,各大高校公布出2010年的自主招生简章之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先是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五所国内名校宣布,在2010年自主选拔录取中将展开合作,通过联考方式进行自主招生;接着是北大的“校长实名推荐”,以及北大、北航、香港大学的三校联考;然后是四川大学推行的“双特生”政策。自主招生形式也趋于多样化。纵观高校自主招生这几年的发展历程,我将我国的自主招生政策进行对比,从而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一、自主招生的含义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03]1号),“自主招生是扩大高校自、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自主招生是高校在教育部及其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下,遵循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取的原则,以人才需求市场为导向,从自身教育教学资源的条件出发,独立自主地拟订招生计划和组织选拔录取的招生制度”[1]。
自主招生与统一高考不同,不是以高考分数为唯一参照的招生录取制度。高校可以录取那些文体特长生、优秀学生干部,在几个学科大赛中获得奖励者,在科技创新、文学等方面具有突出特长的学生,甚至在某方面特别突出的“偏才”或“奇才”[2]。这些偏科的学生如果参加全国统考,肯定会被高校拒之门外。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体现出“不拘一格选人才”的科学人才观。另外,高校自主招生相比全国统一高考,还具有其他优势:①降低分数线录取。一般来说,大多数高校对被确定为自主招生对象的学生会降低一定的分数线录取。学生就可以通过这种优惠的录取政策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②提供一个互相了解的平台。在高校自主招生的过程中有面试这一环节,正好给了学生和高校教师了解对方的一个平台。高校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吸引优秀学生报考自己的学校;学生也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向高校教师展现自己丰富多彩的才艺,让高校教师充分了解自己。③自主招生在时间上安排合理。高校自主招生一般是在每年的1月中旬进行,为期两天。就算学生没有通过自主招生考核,对学生未来参加全国统一考试也没有太多的影响。④创新能力。有些学生单科成绩非常优秀,科技创新能力非常强,具有较强的培养潜力。高校愿意自主招收这样的学生。⑤招生范围扩大,实行双向选择。只要是高三学生就可以报名,高校可以选择学生,学生也可以选择高校。
高校自主招生是对统一高考和招生的一种补充,可以让一些在某方面突出的学生比较早地摆脱高考的束缚,调整好状态,准备迎接更高层次的学习。随着教育的发展,统一高考和招生的弊端日益显露。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出台给高考改革带来一定的活力,但是高校自主招生在我国是一个新事物,在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问题和挑战,也正原因如此,公众才会对高校自主招生存在诸多质疑。
二、高校自主招生摆脱困境的对策
近几年,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和完善,这对高考制度改革具有积极意义。高校自主招生不但担负着我国考试制度改革积累经验、探索道路的历史使命,而且担负着促进素质教育和不拘一格选人才的重任。然而,公众对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仍然存在一定的质疑,这对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要想消除公众对自主招生的质疑,就必须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
1.加强高校民主管理,实行透明化操作。
高校应建立健全自主招生的组织机构和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程序。高校的招生录取是一项非常认真严肃的事业,关系到学生、中学、高校、政府和用人单位等多方面人的利益[3]。在自主招生选拔录取的工作中,高校应该向全社会公开自主招生的整个过程,这样能使自主招生的过程处于公开、透明状态中。如果高校自主招生没有透明化的操作,可能大多数人仍然会更愿意相信以高考分数作为录取的标准。另外,高校自主招生的不透明,可能会给有“暗箱操作”想法的人方便,出现腐败的现象。因此,自主招生的标准、规则、程序一定要公开,要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只有这样,录取才能真正做到公开、公正、合理。
2.建立公平与诚信制度,创造良好的招生环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的差距仍然很大。高校在自主招生的过程中,考虑的生源大都是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学生,有的甚至只有重点中学的学生才有资格去申请参加自主考试,这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有些优秀的学生因经济条件不好,不得不放弃参加自主招生。因此,高校应该考虑给那些贫困学生在经济上提供一定的帮助,让他们能享受自主招生带来的好处。同时,高校应该建立诚信制度,加强中学生的诚信教育,使中学推荐的学生是名副其实的优秀生或有特长的学生。对那些弄虚作假的中学采取取消推荐自主招生资格的惩罚,而对滥竽充数的学生也应该做出相应的处罚。
3.建立明确的法律或法规,加大自主招生监管力度。
当以往“清晰的分数选拔”变成“相对模糊的面试选拔”后,高校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保证制度的公平与公正,确保招生部门不滋生腐败,是确保自主招生能够稳步健康推进的重要前提。从理论上讲,自主招生可以保证高校选拔到优质生源,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偏才、怪才因高考发挥失常而名落孙山。但由于自主招生的标准是“不唯分数”的综合指标,实际上降低了分数在招生录取中的决定性作用,制定规则的权力向哪部分人倾斜,哪部分人就会大大受益,教育公平问题势必就会更加突出。正如北京理工大学杨东平教授所言,恢复高校自和腐败的增加必然是一个共生的过程。在长期缺乏自主和自律的情况下,高校很有可能出现招生腐败。学校内部没有形成健全的民主管理体制,社会监督机制也还不完善,在现有体制和诚信环境中,确实很难从根源上杜绝招生腐败。因此,要保证高校自主招生的公平、公正和公开,仅依靠高校内部的自我约束机制是不够的,应该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建立由政府、社会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途径的监督机构,进一步规范。
4.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设想。
目前的自主招生改革没有完全达到改革的目的,而且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进一步改革和进行政策调整。
(1)自主招生改革的价值目标。我国高考和招生改革的价值目标和基本原则应是:人人有机会,获得机会靠个人。这就是说高等教育和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对所有人是一样的,都是平等的,但每个人要把机会变成现实只能靠自己的努力。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就意味着高等教育向所有人开放,不分出身和地位,无论阶级、肤色、民族、性别、年龄,但接受高等教育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学力,即具有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和能力。高考和招生改革必须坚持这一价值理想和基本原则。
(2)制度设计。根据这一价值目标,并针对目前招生考试制度和实践中的问题,我们设想了两个自主招生改革方案:一是一步到位,对现行的高考和招生制度进行整体改革,建构一个理想的考试和招生制度;二是保持现行的高考和统招制度架构,只对现有的自主招生制度进行完善。这两个方案的制度设计是一样的,即统一考试,自主招生。
所谓统一考试就是: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阅卷,统一评分。只有统一考试才能提供一个共同的标准衡量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所有人都是公平和客观的,而且统一考试可以节省人力、物力、时间,减轻考生、中学、大学的负担,节约社会成本,提高考试效率,更重要的是能保证考试的质量,有利于宏观调控考试,并能在纵向和横向上进行教育质量的比较,提高效率和信度。考试不应多元化,多元化的考试无法进行比较,没有共同的客观标准,容易导致不公平。统一考试下的科目、内容、考试的性质可以多样,但也不可太多,以十几门为宜,这样可以全面衡量和评价学生。统一考试可每年实施两次,为大学、中学和考生提供多一次机会。
自主招生表现在两方面:在考试上,设置多种考试科目,有的科目可设两类或三类卷,也可设不同性质的考试,而各大学有选择考试科目和类型的自,自己本校招生的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统一考试的实施机构分别向考生和所报考大学报告分数,以及分析报告。在招生上,高校可自主设立分数线,甚至可以要求单科成绩;更可以将统一考试作为资格要求,划定某一基准,在基准成绩之上的学生都可自主申请,高校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免面试,或要求面试。
两个方案的差别在于,前者是全国统一考试,后者是自主招生试点高校联合组织考试,但所有学生都可以参加。自主招生试点高校的考试因为另有高考,而高考考查学科知识,因此自主考试可以是能力测试,重点考查学生的学术倾向,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论何种设计,其目的都是希望能全面测评学生,最终都要有利于大学选拔多样化有特色的创造性人才。高校招生可根据学校性质、人才培养目标、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科技发展要求来确定自己选拔人才的标准,择优录取符合自己标准的学生,并可在面试时,再对学生进行特定的评价,这不但有利于大学选拔符合自己办学目标的人才,而且可以让不同系科专业挑选到有专长的学生,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
综上所述,虽然人们对高校自主招生有着种种困惑,高校在自主招生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是新事物的发展过程总是曲折的。高校自主招生的这条路必定会布满荆棘和障碍,还可能出现与先前预期相反的结果,高校必须正确地处理改革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不断地改进和创新,才能真正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唐滢.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16.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考;制度;改革
一、引言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它最早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通识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和理性与专业协调发展的高级人才,从情感和理性两个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使学生获得作为合格公民的最基本的素质。通识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和如何学习。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就是今天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的主要内涵。
几十年来,高考为我国高校科学有效地选拔人才,引导中学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权力、出身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对教育公平的于扰,体现了客观性和公正性,保证了个人凭才能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但不可否认,高考有自身的一些弊端,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培养模式使得中小学无奈地推行应试教育,“一考定终身”导致选拔人才上出现不少问题。
通观近年来我国的高考改革,不论是在考试组织上的国家统考分省命题改革,还是在考试内容上的“3+X”科目设置方案,以及在考试时间上的春季、秋季两次考试,甚至全国53所高校享受5%“招生自主权”,这些高考改革措施的效果均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所有这些措施都没有涉及到高考制度改革的根本,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没有能够有效扭转中小学深陷应试教育的可悲局面。高考制度是难以从真正意义上推行中小学素质教育和实施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原因和巨大制度障碍。
2006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开始高考改革,进行自主招生,通过“面试”选拔了近600名学生。作为高考制度改革的“破冰之旅”,各种观点荟萃网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很多人对面试招生的公平性表示质疑。比如,面试考官的认识与价值取向本来就有主观差异,对人才的识别能力也有高低之分,见仁见智。有的人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也许会给考官以“木讷”的印象,但实际是有真才实学的。面试在一些需要沟通能力的专业或行业如艺术、管理等比较重要,然而对于一些不太需要沟通能力的专业或行业如技术、研究等就相对不那么重要,存在制度“失灵”的情况。相反,不少人认为,如果在考试内容的改革上下功夫,笔试完全可以考查出应试者的素质。笔者认为,这两所高校跨出的步子太大,是对在中国国情下高考制度改革的简单化处理。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异极大,建立统一、公正、合理的高考制度对推动我国教育公平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国家的整体发展尤为重要。高考制度的公平性是当今中国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制度改革是涉及当今中国千家万户的大事。在高考制度改革的主张上,我们可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人片面强调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执意废除高考,由各个高校自主招生。然而,从十多年高考改革的脉络可以看出,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只是在考试科目设置等方面做点改进,一直没有轻易废除高考的说法。废除高考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即便是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过去,人情关系因素也还是存在着。如果在当今学风浮躁、关系盛行这样的大环境下,放开政策、自主招生,那会使得高校招生的状况更加糟糕。因此,如何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推进高考制度改革,保证高考制度公平与效率改革的相对可控性,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只有在这个框架下的改革策略才是可取的,这也是对国家、对人民负责任的做法。高考制度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制度设计的科学性、严密性和可操作性上进行改革。推进高考制度改革,既不能操之过急,草率行事,又不能因循守旧,无所作为。
二、通识教育理念下为什么必须改革高考制度
通识教育通常指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需要而进行综合性的、普适性的使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教育。它要求学校教育不能片面强调科技知识或者人文知识的重要性,而是在两者融合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全面完整的知识教育,让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人文教育薄弱、专业设置过窄、教育功利性过强等问题,导致学生思想底蕴不深、创新能力不强、知识面不广、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等问题的产生。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显然不能满足时展的要求。不仅如此,当今中国的高等教育依然忽视人文精神,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工具理性化”倾向。关注一些可直接带来利益和好处的东西,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明显。热衷于追求功利和实用而忽略人文素养的专业教育使得大学生缺乏人文素养和人生价值目标,片面强调专业化导致了知识的狭窄化。
进入新世纪,尽管我国一些高校积极推进通识教育,但足,通识教育依然步履维艰,困难重重。比如,目前的大学本科阶段仍然注重专业教育,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高校提供的通识教育却差强人意;高校对学生的精神世界关注不够,在学生批判意识和个性的培养等方面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究其原因,无不与我国高中阶段过早的文理分科、未能有效地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有关,而所有这些的原因又归结于现行的高考制度。
1.现行的高考制度使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成为空话,过早的文理分科造成人才知识结构的“先天不足”,是难以从真正意义上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和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原因和巨大制度障碍。现行的高考制度已成了扭曲整个基础教育的指挥棒,使得中小学无奈地推行应试教育,把高中教育,甚至初中、小学教育也导入了应试教育的歧途,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应试教育的引导下,中小学生紧张忙碌地应付学校的各种考试、升级、取证,泯灭了探求奥秘的好奇心,失去了追求真理的热情,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试想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有个性和创造力吗?
长期以来,在我国高中的教学实际中,为了适应高考考试的需要,大部分学校从高二起就将学生按文、理科分班。从知识结构方面讲,过早的文理分科使得高中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不够全面,这不仅不利于中小学推行素质教育,而且还为高中毕业生以后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带来了问题。现行的“3+X”高考科目设置依然未能改变高中阶段文理分科的局面,相反使学生更容易偏科。“3+X”并没有很好地实现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没有减轻学生的负担。“3+X”与以往高考选拔相比,没有显露明显优势。鉴此,高考考试科目的设置不能沿袭以往一贯文理分设的老路,机械地通过各种考试科目的组合设计而力图反映不同群体考生的不同知识结构,盲目追求高校不同学科专业对知识结构的差异性要求。这会使得考试科目设置过多,依然改变不了高考对高中课程设置的指挥棒作用,因此精简压缩考试科目仍然是高考制度改革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只有精简压缩考试科目才能避免高中阶段文理分科,减低基础教育、中学教育对高考的“依赖”,真正使得高考指挥棒“失灵”。
现行的高考制度只讲“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学生只懂得通过反复的识记和演练考得好分数,使得高校选拔的人才只会“考试”,即所谓高分低能,造成人才知识结构的“先天不足”,而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以及人格的缺失比单纯的知识缺失更可怕。高考以卷面考试成绩为主的选拔方式存在“一考定终身”的问题,一个人的素质和能力有多方面的考核内容,考试成绩只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高分数的考生往往并不一定是高素质的学生:高考的目的是为了选拔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却成为准以认真正意义上推行中小学素质教育和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原因和巨大制度障碍。现在国内有不少大学热衷于通识教育,殊不知我国高中阶段已经文理分科后选拔的人才怎么能有“通识”呢?如果通过高考选拔的人才本身就有“缺陷”,那么再好的大学通识教育也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实施。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是着眼于整个社会,培养健全完整的公民,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通识教育理念必须贯穿到基础教育和中学教育,这实际上就是中小学推行素质教育。其实,无论从中国古代的“六艺”,还是西方的“七艺”,及至文人稚士提倡的“琴棋书画”,都可以看到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理念的影子,都是旨在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以达到文武并重、知能兼求、陶冶情操、促进人格养成和心理健康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基础教育阶段和中学教育阶段仍然是打基础,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给予学生全面完整的知识教育,促进知识融合,让学生具备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使人获得全面发展,同时兼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陶冶学生情操,促进人格养成。
2.观行的高考制度难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不能够发挥高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和特色。现行的高考制度使得高校只能根据划定的分数线按照成绩的高低“被动地”录取学生,毫无选择的余地,国家管得太多太死: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高等学校是办学的主体,高等学校应享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而招生的自主权是最基本的一项;对于高等学校来说,首先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学生,然后再根据既定的规则和标准由学校自己来选拔,过多的限制必然会使得高校丧失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够有大的作为。因此,应通过高考制度改革。充分给予高校在选拔人才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高校有更大的自主权,发挥自身的办学理念和特色,使高校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主体。
高考改革本质上是制度的改革,而且是系统化的制度改革。所以,必须站在制度的角度去认识,而不是简单地站在体制角度去认识。体制的背后是制度,仅仅在体制上做文章,高考改革没有出路。要注重高考制度改革的系统性和衔接性,推动高校选拔人才和扩大办学自主权,促进高校通识教育。所谓系统性就是改革要彻底,制度设计不留漏洞和死角,能想到的问题在改革之前就想到。所谓衔接性就是高考制度改革一定要与高中阶段教育改革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相衔接,使高考制度真正成为沟通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桥梁和纽带。既要避免改革动作过大对中学教育造成的冲击,使其对高中阶段教育、基础教育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实现高中毕业生的平稳过渡,同时还要兼顾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因此,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站在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全局的高度,去认识高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在经过精心设计、缜密论证的基础上出台高考制度改革方案。
转贴于 三、高考科目设置与考试内容改革
(一)目前的高考科目设置
目前高考实行的“3+X”科目设置可追朔到1991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在高中会考基础上实行高考科目改革,提出“3+1”四个科目组的方案,并在湖南、云南和海南三省试行。“3+1”中的“3”是语文、数学、外语,“1”是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的任意一科。1993年,北京市在全国率先试行了“3+2”的高考科目设置方案,一直实行到2001年。“2”指物理与化学或历史与地理。1994年原国家教委开始在部分省市推广试行“3+2”方案。1995年以后,全国除上海外都实行此方案。1999年广东省率先进行了“3+X”高考科目没置改革,2000年推广到五省,2001年扩大到13个省,2002年全国务省市都实行了“3+X”方案。2003年秋季高考,全国各省市同时实行着几种不同模式的“3十X”方案。
从10多年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实行的“3+x”方案脱离不了原来考试科目设置的藩篱,依然存在文理分科的情况,仍在考试科目的组合上做文章,而且每个省市考试科目设置都不完全一样。“x”的组合有很多种,很复杂。显然,“3+X”方案只有当考生选择“X”科目完全相同时成绩才有可比性。高考制度设计的核心是考试内容与形式,具体地讲是考试科目设置、考试内容与形式和招生录取的方式。所以,必须把高考科目设置与考试内容的改革作为高考制度改革的突破口。考试科目设置是大方向,而考试内容则显得较为具体,必须在有限的考试科目数内,让考试科目设置基本或主要反映考生的知识能力结构,而通过考试内容的改革,强化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解决相关能力的考核。
(二)高考制度改革方案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充满人情与资历的社会,托关系、找路子的事情实在太多,尤其是像高等教育作为稀缺资源,竞争又十分激烈的情况下,真正靠高校自主招生,即便有了各个高校承诺的所谓“自律”,彻底废除高考、完全放开也不现实。不但老百姓担心缺乏公平,而且在全国范围内光搞“面试”成本就很大,更何况面试的公平性本来就值得怀疑。由此可见,全国范围内的高考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依然是公平性和可操作性。有鉴于此,笔者提出的高考制度改革方案仍然是一种“折中”之方案,即采取“高考+高中会考”的模式,实行国家层面上的高考和各省市(或各中学)会考相结合的招生录取模式。主要观点是:一是高考考试科目只设二门,即语文和数学,实行全国统一试卷,统一时间考试,可分存秋两次;允许多次参加考试,可以最好成绩申请入学,成绩两年内有效。二是以省划线,分省招生。二科成绩达到一定要求者,即达到分省的本科线、专科线两条线。三是各高校可不再设置其他考试科目,由各高校自主选拔。高校录取学生的主要依据是高考成绩、高中会考成绩以及结合中学的表现等。
1.高考考试科目只设语文和数学。高考考试科目为什么只设语文和数学?
(1)避免文理分科,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为高校实施通识教育铺平道路。文理分科必然造成高中生的知识结构缺陷,甚至偏科。现行的“3+X”单纯按照科目的组合必然打上文理分科的烙印,没有从根本上扭转高考指挥棒的负面影响。取消英语(理由后述)以及“X”,把它们放到高中阶段的会考中解决,不但能够避免文理分科,防止偏科,引导基础教育、中学教育转向以素质教育为核心,起到中学教育重视这些科目教学的作用,扭转现在的应试教育的被动局面,而且还能够为以后的大学通识教育铺平道路。
(2)语文和数学是最最基本的科目,语文强调会“写”,数学强调会“算”。在门数众多的高中课程中是否存在基础性核心课程?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无论对于文科学生还是理科学生而言,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别的基本能力:语言能力与数理能力,语文与数学因其较高的负荷量而成为众学科中的核心学科。语文和数学是最最基本的科目,对绝大多数人来讲,语文和数学都属于工具性质的科目。语文虽然作为一门语言,但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泛,如文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等等。没有一定阅读量,是很难学好语文的。学语文用于交流,能读懂别人的文章,能熟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语文说到底就是要会“写”,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清晰地写出来。实际当中,不少学生有了想法、有了实验结果就是不会写,写不出来,缺的就是写作的基本功,特别是一些学术论文更是需要一些写作规范、技巧和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素材或题材、一样的实验结果,有的人写的文章条理清楚,令人信服,而有的人却缺乏严密的论述,不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数学知识已广泛地渗透到各个学科专业领域,自然科学不必说,经济管理等社会科学已越来越多地用到数学知识,就连文史哲这些文科味最重的经典文科也越来越需要数学工具。数学是具有严密逻辑推理的知识体系,是一种思维训练。数学知识源于人类解决生产实践中碰到的问题,把他们进行抽象精炼后又指导生产实践。数学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深刻的内在联系,很多学科把它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将复杂的现实问题抽象化,通过建立各种-~-I~的数学模型,进而通过数学推导、演算来求其解。因此,数学强调“算”。这里的“算”不单单是简单的计算或运算,还包含了对复杂的实际问题通过数学手段进行求解的能力。
(3)不考英语。英语同语文一样,本质上是语言,也是工具性的科目,这是必须明确的。我们可以拿《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和英语的考纲内容作简单对比。除了英语有听力,语文和英语在考试内容及能力要求上主要体现在阅读和写作:阅读就是要读懂文章的主旨要义、作者的观点、意图和态度并能做出适当推理;写作就是要求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作为语言,本质的东西是通的,没必要重复设置两门语言作为考试科目,此外,外语语种不同,考分同样缺乏可比性,这也是不考外语的理由之一。
仔细想来,从小学到研究生,英语居然要学20多年!世界上恐怕没有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对一门外国语的教育如此重视!英语教育投入过多已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等诸多方面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也会严重制约一个民族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英语教育投入过高,导致人力、智力、财力的极大浪费,教育界应该好好测评一下英语教育的投入与科技创新产出之间的投入产出比。事实上,没必要这么多人、花这么大的精力去学外语。在我国,真正需要的是一大批专职翻译,他们能够迅速翻译国际上最新的科技发明,使得更多的国民省下精通英语的时间去搞创新或干实事上。
总之,在实行语文、数学二门科目入学水平考试制度时,作为选拔性考试,必须从重视知识立意、强调知识点及覆盖面向注重能力考查转变;考试题目不应是通过集中强化训练所能解答的,也不是死记硬背能够回答了的;重点考查和检测学生语文、数学的基本功以及熟练运用语文、数学知识的能力。只要是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的确定了,有那么多的语文、数学专家自然会知道该怎么去出题目了。
2.语文和数学之外的其他所有高中科目,放在高中阶段的会考考查。关于高中会考成绩的参照性,以往对浙江、江苏、北京等省市的研究表明,学生的会考成绩与高考成绩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正相关。这充分说明,会考与高考虽具有不同的性质,但都在不同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学力水平,会考成绩完全可以作为平时学业成绩的一部分,与高考分数一起,作为高校录取的有力参照。
会考可以是高中自己命题,以减少招生命题考试的工作量和考生的负担。考虑到会考成绩的可比性,会考可在分省范围内进行,即分省命题。会考的成绩是高校录取学生的重要参考。要完善高中会考制度,加大管理力度,确保会考成绩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会考究竟采取哪种形式为好,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在此不再展开论述。
高校录取学生的主要依据是高考成绩、高中会考成绩,再结合中学的表现等。考生用他认为最满意的一次考试成绩,向多所学校提出申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可根据学生提供的高考成绩、高中会考成绩,结合中学的表现以及学校自行组织考试等综合表现决定是否录取。考生可以同时拿到不同学校的录取通知,学校也可以提供学生不同的机会选择,最终让学生和学校进行合理的双向选择。
3.我国高等教育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地区差距明显,目前以省为单位确定分数线即以省划线,分省招生的办法不失为好的办法。以省划线要分清层次,录取线可直接分为本科线、专科(含高职)线两个层次。取消大多数省市人为地区分重点录取线和一般录取线(第一批录取线和第二批录取线)的做法,即打破重点、非重点的界线,由考生自己选择个人理想的第一志愿。在分配给每个省的招生名额时,应根据每个省考生数量的多少来决定每个省的招生数量。根据当年全国的招生数量和考生数量来确定一个录取率,再按照全国录取率和各地考生数来确定每个省的招生数,即“按相同比例录取”的方法。这样,考生在每个省机会都是平等的,既照顾了公平,又照顾了不平衡。这样做对国家的整体发展非常有利。
四、结论
一、呼声:取消学考的缘由
1.学考加重学生负担
人们常用“又多了一个年级的学生坐牢”来形容学考加之于学生身上的负担。的确,考试是工具理性的产物,并始终带着工具理性的色彩[1]。在我国,基本上是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按照这种逻辑,我们不难得出学考加重学生负担的结论。在访谈中,当我们追问学考是如何加重学生负担时,多数被访谈者都提到“多一种考试,学生要复习,自然就多一种负担”。
而我们的问卷调查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学考加重学生负担的观点,在问卷调查中,笔者设置了题目:“实行学业水平考试后,您觉得学生(自己)的学习负担如何?”统计结果显示如表1,有82.5%的教师及78.7%的学生选择了“负担很重”或“负担比较重”。那么学生的压力到底来自何处?为能更好地了解情况,我们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赣州地区赣县中学李姓同学的回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说:“学考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不认真准备吧,它的成绩真的与高考挂钩怎么办?认真准备吧,要是不与高考挂钩,那岂不是浪费了,况且我目前对考试的难度、范围、题型都没概念,我们是第一年考试,没有往年的经验可以学习、借鉴,也不知该从哪入手准备呀?”可见,学考成绩与高考挂钩的可能性无形中给学生增加了不少心理压力。此外,学考考试时间的安排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业压力。江西省学考一年安排两次,分别在每年的一月底和六月底,而此时也正好是学生期末考试的时间。
2.学考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
也有研究者认为[2],学考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是对学校学分认定工作的不信任,应该取消。学分管理是此次新课改的一大亮点,它指出了一种更具弹性的课程管理模式发展的新方向,为实现普通高中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提供了可能,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条件。从理论上说,学校将根据学生学习的程度和进度开设不同的课程,学生将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课程,可以说灵活性是学分管理的最大特点。而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在统一的时间进行统一的考试,其实质是在很大程度上对学校的教学作出了统一的规定。这种统一性与学分管理之间的矛盾将难于调和,所以应该取消学考。笔者也曾持此观点[3]。此外,也有研究者还认为,学考制度的出台与学分管理在学生毕业资格上也发生了冲突,是对学校学分认定的不信任。学考制度出台前,学生修满规定学分既可毕业,出台后,不仅要修满学分,还须通过规定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方可毕业。
3.学考实际效用低下
学考实际效用低下是取消学考的又一重要理由。学考以督促学校认真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范高中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普通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高中学生全面发展为美好初衷。然而,现实中,这一美好初衷正在被疏远甚至遗忘。在大多数省份的新高考方案中,学考只作为高校录取的参考依据,也即学考与高考是“软挂钩”。也就是说,当下学校、老师和学生从学考中收益甚少,学考在现实中没有得到切实的实行。“源于会考但未必高于会考”可视为对学考现实处境的良好概括。在“高考成功文化”的文化背景下,其效用的低下使其“高考装饰品”的角色与地位难以改变。这种地位又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其在其他方面的改革,如其组织和实施方面的诸多问题使其过程的虚假和欺骗性依然严重,其学业标准的缺位及内容改革思路的模糊使得人们指责其“低水平重复考试”的声音有增无减。
此外,学考的分数报道难于提供有用的信息。各省、市的学业水平考试通常是通知学校学生获得的等第,没有纸质或电子版的分数报道;有些省市虽然有纸质或电子版的分数报道,也只是每门学科的成绩及总分,或每门课的等第,没有任何关于学生学习和学校教学、课程绩效的信息[4]。也即学校、学生难于获取关于自己除分数或等第外的其他具体学习的信息,也就更谈不上据此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或学习了,而理想的考试应该兼具评价与发展的功能。
二、审视:取消学考理由的再分析
1.学考未必加重学生学业负担
遵循多一种考试、多一种负担的逻辑,人们得出了学考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结论。但其实质更可能是学校、教师、学生从这种考试中获取的利益甚少,考试成了一种形式,即使学生不能通过考试也无大碍,这样的考试往往是一种浪费教师和学生宝贵时间的不合算的事情,也就沦为了一种额外的负担。今天,“升学率”仍是当前任何一所学校无法回避的评价指标,它是关系学校身家性命的“评判标准”[5]。学校为保障升学率,科目设置早已形成了“高考考什么,学校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模式,一些非考试科目的学科地位直线下降乃至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而学考是对学生文化课学习领域学科学习质量的监测,意在督促学校全面设置学科。从目前各省学考方案来看,学考科目大多涵盖所有学科,学生要顺利通过考试,学校必须开齐、开足所有学考科目。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不难理解人们得出学考是一种额外负担的结论。
此外,得出学考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结论还源于人们对普通高中性质定位的误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将普通高中定位于基础教育,这意味着高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大众性及终身性的特点,也即普通高中教育应该服务于所有学生,那么我们的高中教育为没有能够上大学的学生做了什么呢?今天,我们的高中教育基本围绕高考转,假设学考加重这部分人的学习负担的说法成立,学考将有助于他们素质的全面发展。那对于没有能够上大学的学生而言学考就绝不是一种负担,它将督促学校开齐、开足所有学考科目,将为他们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而从学考的发展方向而看,其成绩将很可能成为高职录取的直接依据。上海已采用此做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学考非但没有加重这部分学生的负担,反而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其实,对学生而言,多一种考试,而且可能是影响自己将来升学的考试,感觉有些负担其实也是很正常的。只要有竞争,就会有负担,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地将其取消,而是怎样更好地发挥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等积极作用。
2.学考未必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
此次新课程改革将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视为其基本理念之一,将“过程和方法”作为其三维目标之一。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对学生学业水平的检测,将避免学生偏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成绩也将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即同等分数下,水平成绩高者将很可能被优先录取,这打破了“一分压死人”、“分数决定一切”的唯高考分数论。可以说,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本身就是对新课程理念的贯彻。
人们说学考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其与学分管理相矛盾。诚然,它们之间有冲突的一面,如其统一性与学分的灵活性、其结果性评价与学分过程性评价之间的矛盾。但就此提出取消学考是缺乏理论依据的,它有一个先在的假设:即学分管理是合理的,是完美的,是完善的。但事实是学分制作为“舶来品”在中国目前也存在着严重的“水土不服”问题。况且冲突其实也是一种交往,是一种具有建设性的积极力量。
事实上,学考与学分管理有整合的一面。学分认定作为学分管理的核心环节,是课改得以有效实施的制度保障,它希冀有力地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它希冀以学分管理的形式,改变以往应试教育中考试分数决定一切的弊病,以另一种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系统来激励不同学生的个性多元发展。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选修课程、活动课程乃至非高考的必修课程科目,在教育教学中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地位,而学分认定过程中也存在学分互换,利用学分进行奖惩等认定过程中的随意现象。这与学分管理的初衷相去甚远,正如许多一线教师所言:学分管理形同虚设。而学考作为学生必修模块学习质量的终结性检测,是督促学校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是检验学校模块教学质量,是检测学校学分认定和管理信度的重要途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分管理初衷的实现。
而两者在评价性质上的不一致也未必带来两者功能上的冲突。两者所检测范围是不一样的,学考的功能是鉴定学生文化课学习领域学科的学习质量,学分是考查学生学习量和学习过程的综合表现,两者正好可以实现功能上的互补,共同对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测,促进高中教育的健康发展。
3.实效低――非学考这一考试形式本身固有的特点
从深层原因说,学考实效低源于其地位――高考装饰品地位的低下。这种地位又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其组织、实施层面的问题,带来了其成绩的不可信、不可用。
然而实效低并非学考本身所固有的特点,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或许不是取消它,而是对其进行改革,适度提升其地位,科学组织,严格考试纪律。从高中教育的目标来看,我们不仅要为高校培养合格的新生,还要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其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利用学考来分担高考承载的对高中学生的评测等附加功能。若取消学考,学生的能力变成了应对考试的能力,丰富的知识和鲜活的世界将被肢解为一张张试卷[6]。这样,高中将出现有考试而无教育,有产品而无检测的局面。
三、改革:学考发展路径的理性选择
学业水平考试是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高考改革方案的共同政策选择,实质上反映了高考改革的教育性理念。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来看,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也要超越社会的发展,教育就是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这种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而适应与超越之间的适度张力是教育和社会能否良性互动的基本因素。学考的实践困境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教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矛盾在实践中的体现。故此,对待学考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我们不应消极、简单地以取消来回避,而应该采取更加理性、积极的态度来思酌它的发展。
1.加强理论研究,理性认识学考
考试不仅是一种能力的测试和获得社会认可的工具,而且是一种人生的体验和教育,是个体人格历练,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形成良好的考试习惯和考试品质,不仅能够增进考试成功的可能性,而且将成为考生毕生发展的文化资本[7]。的确,考试不仅是一种对考生的评价,也应促进考生成长。学考也不例外,这就需要学考的管理者转变观念,兼顾考试的监控与激励功能,服务考生成长,激发考生自我管理效能,帮助考生养成良好的考试价值观。如此,才能不偏离素质考试的主导方向。此外,在肯定考试竞争的同时,也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8]。这一考试千古难题同样需要学考来回答,这无疑对于学考的组织、实施特别是命题、组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另一方面说,任何以考试驱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企图,都必须考虑考试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9]。学考也不例外,今天,我们是否寄予了学考过多的期望而忽视了其可能产生的某些负面影响。这样,当学考在实践中遭遇困境时我们往往消极应对,其实出现问题是正常的。可见,这种忽视容易使人们不能正确认识其负面影响。
3.科学组织,提高学考信效度
从国际上看,在教育管理权持续下放的背景中,质量保证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国家承担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责任也正成为一种重要趋势[10]。我国的学考也可以看成是在此背景下国家承担的一种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责任。然而,目前这种责任有待进一步明确。
首先是统一界定基本问题及内容标准。学考虽是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高考改革方案的共同政策选择,但具体实施方案可谓五花八门,在此,笔者无意批评其多样化,但对一些基本性问题,笔者还是认为有必要统一。第一,统一界定学考的性质定位,从实施情况看,我国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定位并未统一,大多数省(市)属于标准参照考试,即考生成绩达到相应标准即可获得相应等级。但也有的省份学考性质兼具标准及常模参照性考试两种性质(如江苏)。其二,建立学考的标准,实现标准参照的真实意义。目前,我们基本是以各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来设计学业水平考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各科课程标准中较少有理论基础方面的阐述,也难有对学科概念、原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作出具体阐述和规定[11]。这势必严重制约学考的内容改革。因为凡是高质量的考试,无一不是在考试的内容与标准方面做的非常周到和细致,并具有很好的操作性,考试的社会功能得以充分发挥[12]。
其次是提升考试机构的专业化程度或培育专业中介机构。考试的专业化程度本身就要求较高,要提高学考的质量,我们也必须提高教育考试机构的专业化水平,自觉地以教育测量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考试实践。然而,从我国目前大多数考试机构的现状来看,它们大多历史较短,短的只有几年的历史,长的也只有20年左右,很多是由于高考分省命题机制的建立而于2004年以后建立的。其从业人员中虽有一批硕士、博士或者高校和中学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然而这些人多为学科的专业人员,很少有人接受过教育和心理测量的专门学习或培训[4]。这必然会影响学考的科学组织及信度、效度。而有些省份学考的组织部门即原来的会考办,从人员组成看与原来的会考无多大变化,如此,我们便不难理解学考的诸多现实问题包括其信效度大打折扣等问题了。
从长远发展来看,我们还应注意借鉴别国经验,培育专业中介机构。从国际的经验看,教育质量监测是一项具有高度专业性的工作,偏重行政领导的政府机构很难操作[4]。很多国家的教育行政部门只在更高层面实施监管,教育质量监测等具体工作交由一些商业性组织、非盈利组织或政府机构中的公司化的实体等高度专业性的中介机构来承担。的确,考试科学化的发展是高度专业化的问题,学业水平考试的设计、开发、管理等专业问题交由专业的考试机构独立地操作,也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
最后是严肃考风、考纪,严格管理。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在“为使学业水平考试取得更好的效果,您认为最需要改革的环节是:……”这个题的回答中(见表2),有41.2%的教师及41.4%的学生选择了考试的组织与管理。在访谈中,也有不少教师提到:“在准备第一次考试时(即2010年1月底进行的学考),全校上至领导,下至学生着实认认真真地准备了一番,可结果……我们甚至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考风差的坏处不止于此,在访谈中,一位校长告诉我们:“学考考风差也影响到了我们的其他考试,影响了我们的学风。”正是这种过程的虚假性,导致了人们对学考结果的怀疑,并最终导致人们对学考的“忽视”、“轻视”乃至“反对”。可见,学考首先要保证其真实性,才能谈其实用性,才能谈其本真价值的实现。
3.适度增强学考使用价值
在改革中我们既要考虑到传统优势,又要紧跟时展的实际需要。传统教育的价值取向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在这种价值理念的关照下,考试评价是整个教学体制中的关键环节,制约着整个教学活动。而教育改革开始强调适应学生的个性和能力,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考试作为其重要环节,理应对此作出反应。增强学考的使用价值也正是考虑社会的这种现实需要,这是工具理性关照下的价值选择,是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当下人们对于学考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既源自其效用性,即学考制度没有与当下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利益或前途结合起来,因而很难在实践中得到切实的执行。那么,如何增强其使用价值呢?
笔者以为,有必要将学考成绩与高考适度挂钩。何谓适度呢?笔者以为我们不宜采取硬挂钩的形式。从目前各实验省份的新高考方案看,硬挂钩主要有两种形式:将学考成绩按一定比例折算计入高考总成绩(如海南),或以学考成绩为依据设定报考门槛(如江苏)。从改革设计者的角度而言,硬挂钩有一定的好处,在实践中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深究起来,第一种形式缺乏理论依据,第二种则有违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有违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需要。新课程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招生制度强调还高校一定的自。故此,我们认为学考成绩应提供给高校,至于何种等级才可以被录用,应由高校根据其招生及专业的需要自行决定,这将有利于高校对于偏才、怪才的选择,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落到实处。
那到底怎样才算适度呢?学考与高考的关系中度链接较为适合,这样既可体现其在高考招生中的应有地位,又能保证其功能与作用的发挥。目前我们要解决的是在建设中的高校招生多元评价指标中,如何处理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一技术难题。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决定了大多数考生都可以顺利通过,取得合格成绩。那么,对于学业合格的考生又该如何参考他们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呢?现有的方式大多因操作复杂而被高校弃用。在此,我们首先要解决等级设定及成绩通用问题[13],如等级设定方面可否设定多个等级并附加各等级典型学生学业能力描述。
参考文献
[1] 李永.我国高中会考的教育评价学反思.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3.
[2] 盛海萍.高中实施学分制的困惑与对策.教育科学研究,2008(12).
[3] 谢章莲.学分管理背景下高中生教育选择自由权的实现.教育学术月刊,2010(2).
[4]雷新勇.我国学业水平考试的基本问题及反思.教育测量与评价,2010(1).
[5] 马健生,臧洪菊.减负――高考改革的错误定位.教育科学研究,2008(2).
[6] 王泽来.30年来高考改革的成就、纷争与理想.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6).
[7] 乐国林,肖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管理的理念与功能.湖北招生考试,2009(12).
[8] 马香莲.对国外考试制度两种趋势的分析与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
[9] 王后雄.论教育考试的功能性缺陷与价值冲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
[10] 王少非.国家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责任:别国的经验.当代教育科学,2007(2).
[11] 雷新勇.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学业水平考试内容改革的思考.上海教育科研,2008(8).
每年高考的录取线都不相同,主要是由于当年的招生计划和报考人数以及当年的高考试题难易程度来决定,各学校根据自身的投档人数和计划招生人数划的一条本校最低录取分数线。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考分数线都分为哪些,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高考分数线都分为哪些军检线
军事院校的体检线。多年来一直与普通本科分数线相当,因此可以视为本科二批分数线,但有些军校的录取分较高,会在第一批录取分数线(重点线)附近上下浮动,幅度不太大。
资格线
招生录取的资格线,也叫最低录取分数线。只有考试分数等于或超过该分数的考生才有资格被招生高校录取。录取时,资格线上的考生依据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录取,倘若考生对院校和专业不挑剔,专科资格线上的考生基本都会有学上。
批次线
录取时的主要依据。多数省市都会按不同录取批次划定四条分数线,也有些省市录取批次更多,分数线也更多,只有考生达到或超过某批次分数线时才可能参加该批次的录取。
除本科一批分数线,是按招生计划的1∶1.2全省划定,其他都是按照1∶1的比例划定的。
提档线
录取学校提取档案线。与录取线不是一条线。例如:本科一批院校的提档线是依据1∶1.2的比例划定的,学校会对提档线上的所有考生阅档,再把多余的20%的考生档案退回省招办,因此,提档线上的考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录取。
录取线
各高等学校实际录取的最低分数线。由于高校录取时是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因此录取线常常会高于提档线,也可能等于提档线。
近几年高考分数线变化趋势分析截至目前,全国各省市区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全部公布了。与往年相比,一个很大的不同是:今年多地的录取分数线开始出现大面积下降的趋势,有的地区一批录取分数线为10年来最低。很多人疑惑会不会分数会一直低下去?
其实肯定不会持续低下去的,国家是不会让这种情况一直发生了的。
分数线很明显的逐年走低。究其原因有三个:
1、考生基数下滑,招生计划却保持在大幅扩充之势。
2、全国各地取消了批次或合并批次录取,多地取药了第三批次录取,即三本。
而山东省即将在2017年,也就是今年全面取消本科多批次,将仅有一个本科线。
3、为减少滞留考生,即复读生,使得全国各地录取分数线下滑,普遍提高了录取率。
主要原因:一是今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普遍比往年低,是因为国家对大类进行了调整造成的一种表面现象。就是国家取消了往年的三本线,统一只划分一本和二本两类。就是说,调低了一本线,让一本线包含了原来的一部分二本线院校,将原来的三本线院校调整到二本线录取,取消了原来的三本线!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更多的同学能上得了好大学也能上得起好大学!比如,往年某一个省的一本线录取人数是三万人,今年一本线录取人数就是五万人!更多的莘莘学子得到了政策的实惠而上更加理想的大学!同时让二本院校收费管理也更加规范和方便监督了!二是每年的考题难度和高中学生成绩都是动态的,分数线有高有低也就是正常波动。
2017年新高考改革的过渡时期,各地高校的招生录取率普遍提高,录取分数线会普遍下滑,尤其是高一和高二新生,这两年会遇到最容易的高考年!但985、211高校竞争依然激烈,录取难度不会有太大变化。对在本科一、二批均招生院校来讲,合并后的二批录取分数线会下降,但影响不大。这是正常的现象。如果明年、后年这两年的高考试卷难度系数不超出常规,录取分数线还会持续下滑。
新高考科目组合推荐1.物理-化学-历史这一类组合从大学招生的限制范围上看属于限制第二小的科目。
除了一小部分学校对类似政治学、国际政治等专业有着必选政治科目的要求外(一些学校对这类专业甚至无科目要求)。这个学科组合基本可以选择大学中的大部分专业。所以选择这个科目组合的考生在报考专业上,基本上无需过多考虑。更多的应该在可选的专业范围之内进行仔细甄别。
2.物理-生物-历史这个组合与上一个组合相比,其实差距并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