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能电网市场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U665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电力网络营销成为可能。一方面改变的是传统的电力市场布局,使得电力产品不再是一家独大的垄断式价格。另一方面在售电时可以实现阶梯电价、分时电价、峰谷电价、绿色电价等电价销售模式。这两方面都会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使用情况有更自由廉价的选择空间。
一、智能电网的定义
电力网络包括变电、输电、配电3等个环节,并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发电厂和用电户连成一体,把集中生产的电能分散送达使用电能的千家万户。电力网络主要由电力线路、变电所和换流站组成。按功能可分为输电线路、区域电网、联络线和配电网络。当前网络高度发达,因此在电力配送中应用智能网络系统就成为当前最先进的电力配送技术。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智电电力),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二、网络营销技术在智能电网中应用的可行性
1、相比传统电网智能电网的优势
与现有电网相比,智能电网体现出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高度融合的显著特点,其先进性和优势主要表现在:(1)具有坚强的电网基础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能够抵御各类外部干扰和攻击,能够适应大规模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接入,电网的坚强性得到巩固和提升。(2)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电网基础设施有机融合,可获取电网的全景信息,及时发现、预见可能发生的故障。故障发生时,电网可以快速隔离故障,实现自我恢复,从而避免大面积停电的发生。(3)柔/直流输电、网厂协调、智能调度、电力储能、配电自动化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电网运行控制更加灵活、经济,并能适应大量分布式电源、微电网及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的接入。(4)通信、信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综合运用,将大大提高电力设备使用效率,降低电能损耗,使电网运行更加经济和高效。(5)实现实时和非实时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与利用,为运行管理展示全面、完整和精细的电网运营状态图,同时能够提供相应的辅助决策支持、控制实施方案和应对预案。(6)建立双向互动的服务模式,用户可以实时了解供电能力、电能质量、电价状况和停电信息,合理安排电器使用;电力企业可以获取用户的详细用电信息,为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2、网络的发展和国家电网建设的有利因素
网络营销是在互联网技术及现代通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营销方式。随着互联网、无线局域网以及网络接入终端的普及,网络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上网成为人们的习惯之一,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的销售模式也应运而生。智能网络把世界连为一体,网络营销的优势主要有:能够降低企业成本、实现全程营销、有利于提高企业服务质量和顾客购物效率、扩大中小企业的营销区域。电力产品的销售因为其产品的独特性可以有效的借助网络营销模式。借助智能网络营销技术可以分散能源和储能设备进行集控,优化区域营销资源,及时掌控负荷分配。通过资源的灵活调配规避购售电风险,在拓展整个营销市场空间的同时,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利益分配的合理化。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全面建设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水平先进的坚强智能电网系统,相信在2020年前后中国的智能电网技术即可达到基本覆盖全国。基于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电力网络营销技术一定可以借助智能网络真正的服务于消费者。
三、网络营销在智能电网应用中的技术要点
电力网络营销尤其非常明显的优势,但是也存在劣势和风险之处:网络的欺骗性、网络营销在消费者、产品、企业等方面的局限性、网络本身的安全性、网络营销对物流的依赖性等。
所以,在智能电网发展的大背景下,制定有效的电力网络营销策略是智能电网下电力营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电力网络营销需要涵盖目前电力营销中的各个功能模块。电力网络营销能够通过交互技术以及后台数据库迅速进行电力市场动向分析和市场研究,电力网络营销还能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合理调节电力供需矛盾。
1、构建系统完善的智能电网和云计算平台
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深化电力系统各环节的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利用,实现数据采集数字化、生产过程自动化、业务处理互动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售后服务便捷化;借助智能电网建设,全面提升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电力系统智能网络中包含很多应用程序系统,其中有营销业务系统、营销管控、采控系统、综合管理平台、售后服务平台、协同办公系统等等。电力行业计算机网络应用程序管理平台需要系统的设计和完善网络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及计算机应用程序。
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重要一点就是智能云计算的构建。智能电网营销云计算的构建需要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营销业务系统、营销监管系统和营销信息采集系统的数据变化,利用网络共享平台,对客户电力设备运行状况、用电量状况、用电费用状况等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同时结合天气变化、企业生产情况等进行有效地对比分析,不仅可以掌握客户实际用电情况,甚至可以具体到某个设备,实现对设备负荷的精准控制;当客户设备发耗电发生骤然变化是甚至可以及时通知客户采取措施,确保设备安全运行;通过对客户耗电状况数据记录分析,并协同其他同类用户信息资料进行对比,可以为客户节能改造提供参考和建议。利用智能电网营销技术之后可以使电力企业的营销不止停留在电力产品本身上,更可以提升到用电服务上。通过“云计算”服务,电力企业可对每个类别、每个行业的客户用电情况都有了详细的了解,并且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制定个性化高效节能的用电方案。加紧智能电网建设,让智能电网营销服务真正成为客户用电的诸葛军师。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目前的供电公司营销队伍缺乏既懂网络技术又懂营销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网络营销是营销理论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这就要求供电公司从事网络营销的人员应该具备综合性的业务素质。因此,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一方面可以从加强培训和继续教育引导单一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另一方面需要引进懂网络,又有云计算智能网络构建经验的优秀人才加以培养。此外,还必须加强企业员工的服务意识培养,提高供电企业营销人员服务水平,确保电力网络营销顺利进行。
结束语:综上所述,企业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产业链进行调整,网络营销的优势主要有:能够降低企业成本、实现全程营销、有利于提高企业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为广大电力客户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用电营销服务。
参考文献
[1]. 崔凯;李敬如;陈伟;张昊昱.城市电网负荷预测方法研究[J].电力技术经济.2009(04)
谈到自己的科研方向,陈皓勇略显兴奋,声音也变得洪亮起来。长期以来,他以复杂系统(大规模、随机性、分布式、网络化系统)建模、优化与控制理论方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为核心学术思想,致力于电力系统规划、运行与控制,新能源并网与智能电网技术,电力技术经济与管理等方向的基础前沿研究和教学工作。
偶遇机缘,踏入电力之门
1990年9月,陈皓勇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成为当时西安交通大学通过自主命题、独立招生在全国范围内选拔的29名学生之一,当时的他仅仅15岁。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开始深深地喜欢上这个学校,在此学习、工作长达十几年。1992年9月,两年的少年班学习完成后,陈皓勇以优异成绩自主选择了本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从此也正式踏入了电力之门,更找到了开启人生理想的钥匙。
对于陈皓勇来说,1994年看起来和往年一样平凡,却是改变他人生的一年。因为正是在这一年,通过班主任老师的介绍,他结识了刚从日本归国的著名电力系统学者、IEEE Fellow、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锡凡,从此跟随王锡凡院士学习、工作长达12年。他时常被王院士那严谨治学、低调为人的精神所深深感染着,王锡凡院士不仅是他的学术导师,更是他的人生导师,正是在王锡凡院士的引领之下,才跨入了电力科学的大门。1995年,陈皓勇以优异成绩保送为王锡凡院士的研究生,并硕博连读,从事电力系统优化调度、优化规划和电力市场等领域的研究,最终高质量地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也奠定了日后科研工作的基础。在2000年6月博士毕业后,由于陈皓勇在学生时代的优秀表现和王锡凡院士的鼓励,他顺利留校任教,开始了教学科研的生涯。在西安交通大学从教期间,他除了担任专业主干课《电力系统分析》等的教学工作外,还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了王锡凡院士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等一系列国家重点项目,并且自己也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参编了《电力市场基础》新教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06年12月,陈皓勇带着出去闯一闯的想法,作为“百人计划”杰出青年教师受聘到华南理工大学。也正是在这里,他得到了又一次地腾飞。在这里,他除了继续前沿理论研究外,更找到了科研成果的良好应用平台;在这里,他开始完全独立工作并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在这里,他能够与港澳的大学密切合作并进一步放眼海外。不仅这些,陈皓勇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一系列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项目,获得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称号,承担了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公司等重点企业的多个合作项目,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近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名单,陈皓勇又成为华南理工大学新增的4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之一。
众所周知,广东省既是能源消费大省,也是能源技术产业大省,其能源产业在我国能源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广东省的能源消耗量位居全国前列,但能源资源贫乏,对外依存度高,面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能源安全与有效利用已成为制约广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立足于这种现实,陈皓勇拓展学科领域,融合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和能源相关学科的优势,先后参与了“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环境协同创新中心”等的筹建。
身处改革开放的前沿,陈皓勇却从来没有忘记过母校,他和西安交通大学电力工程系保持着长期和紧密的科研合作关系。近年来,两校联合申请了国家重大项目,并和王锡凡院士等因“电力系统运行与规划的最优决策模型及方法研究”共同获得2008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自然科学一等奖,还即将进一步拓展海上风电等领域的科研合作。
千锤百炼,终显学术锋芒
在为电力领域教学和科研事业奋斗的将近20年里,陈皓勇始终刻苦钻研,默默奉献。在课堂上,他是一个优秀的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激情澎湃;在实验室,他是一个勤奋的科研工作者,编程序,做仿真,认真耐心。人们看得见的是他的荣誉和成果,但看不见的是他背后付出的辛勤和汗水。他忘记了,有多少个周末在实验室里度过,有多少个节假日没有和自己的亲人在一起,有多少次科研走入困境时焦虑不堪地冥思苦想。但天道酬勤,他的付出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除完成一系列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项目外,陈皓勇近年来发表SCI、EI论文近100篇,所被国内外电力系统、人工智能、经济管理和量子物理等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引用1500余次。他的英文专著Power System Optimization:Microeconomics-inspired Approaches近期将由国际权威出版社John wiley&Sons-IEEE Press出版。他的研究成果在我国电力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除了学校的工作,他还兼任了很多社会职务。他是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高级会员(IEEE Senior Member)、教育部学科评估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英联合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职称评审专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还担任着在香港召开的IEEE亚太电力与能源工程国际会议(IEEEAPPEEC)技术委员会主席。
在国际上,陈皓勇首次提出电力系统机组组合的协同进化算法等人工智能算法,并将其推广于电力系统规划、运行和电力市场决策等多个领域。协同进化算法借鉴自然界中的协同进化机制,引入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中多个物种相互作用,共同进化,从而使整个系统不断演进。将工程应用领域待求解的问题映射为生态系统,以生态系统的进化来达到优化问题求解的目的。协同进化算法为电力系统优化提供了新途径,也为解决一般复杂工程系统优化问题提供了一种基础算法。他将“协同进化算法”拓展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无功优化问题,已获国家发明专利。将协同进化算法应用于寡头垄断电力市场的模拟和分析,开辟了基于协同进化计算的电力市场建模的新方向,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系列论文。陈皓勇的研究成果得到国际上电力系统、人工智能、经济管理等不同领域科研人员的广泛引用,直接跟进研究的包括: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美国伊利诺理工大学、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约旦科技大学、雅典国家技术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伊朗德黑兰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国内华中科技大学等重点大学。
陈皓勇十分重视交叉学科研究,他系统地研究了博弈论方法在电力市场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问题,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一经济系统,从经济的角度,陈皓勇在基于博弈理论的电力市场建模、分析与仿真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从工程的角度,国际上首次将微分博弈理论应用于电力系统频率/电压协调控制领域,开拓了基于博弈论的电力系统协同控制新方向。在现阶段不断开放的市场环境下,电力系统中存在不同的利益主体,在规划和运行决策中通常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传统的统一优化模型难以适用。作为一类先进的数学工具,博弈论通过建立电力系统中多方优化决策模型并求解均衡策略,使得各方均能获得最佳收益。在这个背景下,陈皓勇长期从事基于博弈理论的电力市场建模、分析与仿真研究:提出了运用多项式方程系统求解电力市场均衡的方法,首次形成了基于实验经济学的电力市场博弈分析系统理论和方法,首次结合基于协同进化计算的智能模拟和实验经济学方法研究了电力市场主体的交易策略和市场均衡问题。这些研究工作得到国际同行的一致认可,被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西班牙卡斯蒂利亚・拉曼查大学和美国惠普实验室的多个权威学者所引用。另一方面,从工程角度来看,电力系统包含大量分布式控制器,在智能电网的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新型控制器将被引入。这些控制器作用于不同层面,控制目标相互独立,甚至存在冲突。制定控制策略时若不进行协调,则可能导致各方相互牵制、抵消,背离控制目标。基于这种考虑,陈皓勇首次提出基于博弈理论的电力系统协同控制思想。在国际上首次将微分博弈理论应用于电力系统频率/电压协调控制,以解决多个控制器动态协调的难题,基于微分博弈理论的电力系统最优协调电压控制研究已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除此之外,陈皓勇还系统地研究了基于大系统随机与离散优化理论的电力系统规划、运行的模型及算法并在电力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电力系统作为典型的分布式大系统,其规划和运行中的很多优化问题都是大规模、离散、非线性和随机的,用常规的方法很难求解,需要寻求新的解决途径。在电力系统规划方面,他提出了基于改进Lagrangian松弛法和随机生产模拟的电源规划模型和算法,发展了基于多目标(协同)进化算法的输/配电网规划;在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方面,除提出机组组合问题的协同进化算法外,在国际上较早地开展了基于鲁棒优化思想的含风电的电力系统安全约束机组组合问题,研究了基于退火选择遗传算法和内点法的含整数变量最优潮流,建立了基于协同进化计算的配电网重构算法;在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方面,提出了基于退火选择遗传算法的大电网无功优化,研究了基于退火选择遗传算法的配电网多时段无功/电压控制等问题。特别他在国内率先研究了多风电场并网条件下的电力系统安全约束机组组合问题,提出了描述间歇性能源功率不确定性的极限场景法,在保证预测场景最优的情况下,也能保证误差场景下调度方案的可行,奠定了鲁棒调度的基础。作为国际上鲁棒调度思想的首先提出者之一,陈皓勇在2012年IEEEPower&Energy Society年会上宣读了相关论文,引起与会者的热烈讨论。
长期以来,这些研究相继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重大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的支持。
大胆创新,探路未来发展
创新是科研的生命力所在,没有大胆创新,就不可能有新的突破。陈皓勇深切地明白这一点,因此在做研究时,他始终不怕困难,敢于超越,力求走在电力领域发展的前端。
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社会的普遍共识,因此可再生能源开潮席卷全球。我国已经制定和实施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要求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风力、太阳能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并网给电力系统运行带来很大的冲击,引起系统电压、频率的大幅波动,恶化了电能质量,降低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水平,使得传统的电力系统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受到挑战。而另一方面,电力系统科研也因此面临着难得的机遇。
当前世界各国电力系统都在朝智能电网(smart Grids)的方向发展。作为支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平台,智能电网已成为全球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所共同关注的热点,被认为是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与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陈皓勇认为,能源问题的解决需要多学科协同攻关。在华南理工大学,他联合电力系统,电力电子、信息通信和经济管理等多学科的研究力量,形成了智能电网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一支强大的研究团队,目前已有基础包括风电控制与并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省绿色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风电控制与并网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囊括10余名教授、副教授与近10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同时,陈皓勇的团队积极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和海南电网公司等单位紧密合作,努力攻克多类型新能源发电综合消纳的关键技术,即将于2014年在海南建成全国第一个间歇性能源渗透率不小于15%的省级示范电网,并努力将海南电网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智能电网技术集成应用和示范展示平台。
关键字:安全性管理电网调度Web技术数据库
1.我国电网调度安全性的现状
在目前,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前提下,电力行业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引入竞争机制,使得供电关系和秩序也在逐步发生变化,一些新的矛盾和课题也逐步显现。由于各集团的利益发生转变,必然会引起相互间的沟通和协调减少,甚至有些地方的电厂和变电站出现拒不执行命令的现象。电力体制改革,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对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必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电网调度仍存在安全约束判据单一、智能性较差、集成程度不高、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对电网调度的安全性构成巨大威胁。
为解决电网调度安全性评价工作中的诸多问题,建立一个基于Internet技术的安全性评价网络系统,全面推动和规范安全性评价管理工作,并且对客观存在的危险因素及严重程度能有一个很好的预测能力。
2.电网调度安全管理的目标及要求
2.1电网调度安全管理的目标
电网调度安全管理是以实现调度系统的安全性评价的各项功能为核心的信息管理,它是调度中心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它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业务部分。
当前,对电网调度安全管理的系统设计采用的主要是B/S模式的数据库体系,利用Web服务器技术和ADO数据访问接口,将B/S模式的数据库结构与WEB技术密切结合。前台开发工具采用DONET,JavaScfipt等脚本语言,开发环境为Microsoft Visual Studio,后台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Sevrer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这种结构在当前企业内部网站比较普及,是当今数据库应用的一个热门方向。系统采用三层B/S结构。
它是集数据交换、查评标准管理、查评报告生成、查评件管理、整改管理、安评完成情况管理、信息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管理系对于网、省调的系统可以接收、存储、处理来自地调中心和上一级调度中的关于调度安全性评价的信息,同时向上或下一级调度中心发送信息,对于调系统则可以接收、存储、分解网、省调度中心的安评计划和整改意见,同向上传送查评结果和整改措施,和实时的重大问题报告。本系统的电子公告和公共论坛可以反映安全性评价最新的各种文件、动态和意见建议,实现信公开性。系统功能结构如图2-1所示:
图2-1系统功能结构图
2.2电网调度安全管理的硬件要求
实现电网调度安全管理,就必须应用先进的电网调度安全管理系统。系统主要包括:省调度中心一台数据库服务器、一台应用服务器、一台网络打印机。地调中心只需要访问省调中心的服务器即可,并需配备一台网络打印机。系统网络结构如图2.2所示:
图2-2系统网络结构
数据库服务器必须采用高性能服务器。该节点服务器可运行大型商业关系数据库;具有高速运算能力、事务处理能力(OLTP)和数据分析能力(OLAP)。系型数据库应能支持多种类型的访问。
同时,硬件配置与数据库服务器要基本一致,由于应用服务不需要存储太多数据,所以对硬盘空间大小的要求相对较低。但其要处理大来自省调自身和地调的信息,故内存要求相对比较高。应用服务器的主要技术要求为:
CPU:Intel处理器,主频>=2.8GHz
内存:>=4GB
盘:>=36GB、SCSI类型、支持热插拔
光盘驱动器:CD.ROM 48X
网卡:10/100/1000M自适应以网卡
准键盘和鼠标
余电源与风扇
作系统:Windows
置一台分辨率为1280"1024的19寸液晶显示器
3.加强电网调度安全管理的措施
为适应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的改革,电力公司调度中心在专业管理上要从全局角度出发,重视技术革新,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电网调度工作加以完善:
(1)重塑组织结构。在输配分开进入实施阶段后,可借鉴省级电力市场建设模式,成立配网电力交易中心,与地区电网调度相独立。交易中心可设:市场组、交易组、计量组和结算组,人员主要来自调度中心、规划计划部、营销部。
(2)重新制定调度管辖范围。随着电网快速扩展,地调工作量增加明显,难以将更多力量投入对电网和电力市场的分析。因此有必要修改调度管辖范围,对县公司可只管联络线,220kV变电所交县调管辖;市区11okV变电所全由配调管辖。这样既可减轻地调工作量,也为配售分离、输配分离后售电公司的成立、县级供电公司的独立运行创造条件,使县调能顺利交接,平稳过渡。
(3)要加强对下级单位的管理。严格按电厂接入系统的各项技术要求对新电厂、新机组进行审查。加强对电厂的运行管理考核,能耗比要符合国家规定,按以热定电、峰谷比要求考核电厂发电计划曲线,监督电厂电能质量符合电网要求,电厂安全有效运行。同时,要提高技术门槛,将那些不符合国家能源政策的机组从电网中淘汰出局。
(5)要建立并完善电网调度的技术支持系统。输配分开后,对地调的短期负荷预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提高短期负荷预测的准确性,还要开展超短期负荷预测,并实现负荷预测数据的及时以及和其他电力市场分析软件的对接。此外在地区电网调度已有的能量管理系统(EMs)中要进一步开发适应电力市场的高级应用软件;其他一些子系统,如交易管理系统(TMS)、市场分析与预测系统(MAF)、合同管理系统(cMS)、结算系统(sBS)等也要在地区电网调度中使用,在制定现有系统的技术标准和开发应用软件时,应考虑兼容性、可扩展性等因素。由于人力资源的建设周期较长,因此应尽早制定相关技术人员、市场管理人员的引进、培养、储备计划,并逐步实施。
小结:
在电力市场当前背景下如何做好地区电网调度管理工作对所有地区电网调度管理人员来说都是新课题,同时也是非常实际的现实问题。电网调度管理在电力市场改革背景下所出现的新问题,我们要有针对性的深入剖析,并研究制定出相关的措施,以确保电网调度的安全有效运营。
参考文献
埃森哲2012年全球移动技术CIO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企业CIO部署移动技术的步伐和雄心甚至超过英美同行。金融服务、电信、政府和制造业是移动技术在中国发展潜力最大的行业,而移动技术能否真正成为业务优势的驱动力取决于基于位置的服务、更高标准的带宽以及多媒体等技术的应用,从而全面完善核心业务流程。
不过,中国CIO们仍需回答的迫切问题是,企业和IT部门究竟要赋予移动技术怎样的商业意义?
为何部署移动技术?
移动技术既不是屠龙刀,也不是西洋镜。根据埃森哲的调查,新兴市场的CIO看起来比发达国家更关注通过移动技术获取关键商业价值的机遇。在中国,96%的受访CIO表示,移动技术将大幅提升与客户的互动,另有91%表示移动技术将有助于改善与员工的交流。84%以上的受访者认为移动技术将对企业总体产生重大的影响,并预期移动技术的业务影响相当于或超过20世纪90年代的网络革命,79%的CIO认为移动技术将提供重要的新收入来源。
在中国企业CIO看来,改善现场服务与客户服务的交付,是移动技术相关项目要实现的明确重点。超过一半(58%)的受访者表示,有必要为现场服务和客户服务的员工提供即时数据的接入、捕捉和处理能力;其次的重点是通过客户互动提升企业营收(33%)。逾半数接受埃森哲调查的CIO表示,他们工作中三个最紧迫的重点已经进入实施阶段,而1/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实际上已经完成了相关部署。此外,71%的受访者提到,他们还通过简化运营实现了从任何地点跟踪订单、资产或库存的能力。1/3的中国企业CIO表示,他们在几乎所有的业务领域都引进了移动支持和服务,该比例远远超过了美国(14%)和英国(16%)的同类组织。
研究还发现,中国企业为了利用新兴移动平台的优势,早期将电子邮件和即时消息作为移动设备中部署最多的两种应用,二者的部署率分别达到90%和50%。如今,供应和库存管理等其他移动应用也开始发力。另一些基于iPad的应用也在为销售团队提供统一、迅速的信息,有助于提升销售业绩。
移动生态主导者
随着中国企业移动技术部署的深入,移动技术所占IT预算的比重也随之同步增长。3/4的中国企业CIO表示,2012年他们计划将可以自由支配的IT预算的30%以上投入到移动技术,其中半数受访者计划将相关投入增加到40%以上。相比之下,超过2/3的美国企业以及约半数英国受访者计划,2012年他们用于移动技术项目的投入,不足可以自由支配的IT预算的20%。
然而,仅有巨大投入还不足以让企业取得移动产业链中的有利地位。目前,在中国的企业移动技术生态系统中,系统集成商、电信服务提供商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正发挥主导作用(参见图表)。据Gartner预计,由于内部能力瓶颈和资源的制约,众多企业将依靠服务提供商实施企业移动技术项目。同时,本地生态环境也在改善,尤其是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服务领域。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希望借力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因而纷纷与终端制造商、应用开发商以及其他移动互联网提供商结盟,共同建立新的业务和运营模式。
其实,企业可以利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服务开展“B2B2C(企业到企业到消费者)”业务。通过从庞大的企业IT系统中剥离相关应用和业务流程,企业将有能力利用多个服务提供商的应用。尽管这些分布式架构将增加实时数据管理的挑战,但是“大数据”的分析能力也将提升业务的各个方面。例如,在电力行业,智能表计提供的实时信息可用于发电和用电情况的比较,优化输电网络,将电网变成“智能电网”。
CIO的三大原则
一条简单的真理是,只有将移动技术与总体业务战略相匹配,CIO才能帮助企业收获移动投资的回报。我们认为,有三大原则可以帮助企业将各自的移动技术模型转变为战略优势:
第一条原则是聚焦预期的企业业绩,将移动技术转变为商业价值。目前主要运营商、专业服务提供商和软件开发企业仍处于将自有资源投入企业移动技术的初级阶段。但作为移动技术的掌舵人,企业CIO如果能将与移动技术相关的投资和具体的业务成果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必将得到满意成效。
第二条原则是建立一个明晰的移动框架,确保足够的敏捷性,从而更快捷地实现创新,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对CIO来说,最大的挑战也许是公司层面的移动战略过于集中。一定程度的集中对于制定并推行业务政策是必要的,但各个业务部门应该有权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执行战略,从而应对客户需求的变化,并推动实现企业绩效的最大化。
因此,CIO要保持敏捷性必将要求相关应用从基础架构中独立出来,并尽可能利用第三方服务缩短上市时间。另外,销售渠道以及现场服务方式也要求业务部门或当地分支机构层面设有明确的业务流程和政策。
[关键词]信息力;核心竞争力;电力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6-0075-02
1 信息力与核心竞争力
1.1 信息力思想的演变
信息力的概念目前在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定义,对其内涵和外延的认识还处在不断的研究和深化过程中,但自20世纪50年代,西方和日本学者就开始从不同角度研究并产生了一系列关于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思想。我国最早使用“信息力”概念的是张德霖1987年在《光明日报》发表的《社会生产力系统中的信息力》一文中,而后乌家培在《经济信息与信息经济》一书中也认为,“信息力还体现在为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决策提供及时、可靠、充分的经济信息,从而达到使经济活动合理化的目的。” 信息渗透到几乎一切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企业未来的发展形势、企业的价值衡量都已经与信息化和信息处理能力息息相关,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越来越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抵挡的发展趋势。
1.2 信息力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自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以来,全世界的企业都在寻找、塑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随着信息在企业资源及企业价值增值中越来越重要,公司规模的大小与企业所掌握的信息,以及利用信息能获取的最大商业价值紧密相关。信息化的进程不断改进着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并为这些要素注入了新的活力。
度量核心竞争力有两个重要尺度:我们用价值链环节的附加价值、模仿难易程度。作为一种新生产力,信息力是对原有生产力的突破和飞跃,影响企业经营的每个价值活动,据统计,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规划,可使出错率从手工设计、规划时的5%降低到现在的1%,其工效提高6~8倍,投资至少节省2%~5%,大大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资金利用率;而其的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虚拟化更使其成为渗透性强、扩散性高、全球化的先导型生产力,通过将更多的信息内容融入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中去,使其有别于其他企业,增强差异性,取得竞争优势。信息力已然成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武器。
2 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力发展现状
一直以来,电力企业都呈现集团化、产业化、标准化、智能化的发展态势。集团化运作需要成员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管理等各环节协同运作,这增加了管理难度,对数据分析、辅助决策、智能管理的需求也逐渐凸显出来。尽管电力企业的“信息高速公路”已基本建成,但电力行业信息化应用分析决策能力仍处在初级的数据获取与报表查询阶段,业务分析支撑能力较低。
据肖泽群、程德理的观点,信息力发展水平是由信息力的认识水平、信息力的利用水平和信息力的控制水平所决定,但信息力决不等于这三种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这三种力的合力。以此,我们来了解电力企业信息力的发展现状。
2.1 电力信息力的认识水平:
我们通过电力企业信息人员素质状态、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来测度。
(1) 电力信息人才日趋缺乏。一方面受企业编制限制,信息化人员的引进十分困难,而信息化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电力业务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依赖性很强;另一方面,由于集中管控的需要,不少电力集团的信息化部门被其他部门重组,专职人员数量减少。无论是岗位重要性,还是专业人数,信息人员一直处于弱势。不受重视、不宜提拔、不便交流、不利提高的“四不现象”普遍存在,且这种状况已从电网企业发展到发电企业;同时,受电力软件产业的兴起,电力信息化人才不断外流。
(2) 重视信息化的建设。电力企业对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视,以2009年为例,我国电力信息化建设规模为187.97亿元,其中信息应用系统建设占据27.7%。多数水电厂、火力发电机组及变电站配备了计算机监控系统;相当一部分水电厂实现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国家电网公司的电力调度自动化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所属各级分子公司,建立了电力负荷管理、营销管理、电网实时信息等应用系统为主要功能的网络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办公环境网络化和计算机化。但是,总体来看,管理信息化滞后于生产自动化的发展进程。
2.2 电力信息力的利用水平
信息力利用水平强调信息科学技术的应用,包括信息技术装备、信息资源利用和信息系统的运行状况。“十一五”期间各电力集团都建立了相应的一体化信息平台,但由于信息技术装备水平的参差不齐,部分企业的一体化信息平台的承载能力有限,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开发、轻应用的现象;据统计数据显示,近些年各电力集团用于企业信息化建设年投入超过10亿元,但申报信息化专利和成果却不到200项,行业推广的项目成果和成果转化几乎为零,从信息系统运维来看,电网公司一般采取网省公司独立运行模式,发电集团则普遍采取厂独立运行的模式。由于对信息系统运维工作采取不同组织形式、管理方式和运行模式,导致工作职责、岗位设置和人员素质差异较大,不利于对信息服务管理标准化。
2.3 电力信息力的控制水平
从理论上讲,主要由信息管理的政策和法规、信息管理体制以及防范信息危害、信息服务不均等方面来反映。随着信息业务应用的深入发展,电力企业处于通过“扩容”来支撑应用需求与服务器、网络资源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的现象并存的局面。电力企业的建设资金大量花在了软件版权和使用权购置上,但是对于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类知识产权存在保护不当现象,在对同行业企业严格保护,慎防外泄的同时,却被外商无偿地“窃取”成为“行业成功案例”。
3 以信息力提升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策略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灵魂和成功的关键,如何获得、培育和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对于电力企业来讲,企业只有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做精。
3.1 提高信息主体素质,强化培训,推进产学研结合
对电力企业来讲,信息力能否提升企业竞争力,人才问题非常关键。信息力的发展水平,需要各个部门、每一名员工都立足系统,从全局出发,积极参与和主动调整,适应新业务环境,才能发挥信息力。要在短时间内改变电力企业信息人才发展现状,就必须加大培训力度,定期、有针对的开展培训,提高在职员工整体素质,同时储备、培养后继人才,这就要充分发挥电力系统内院校、科研院的独特优势,推进产学研结合。一方面建章立制、完善组织,建立教育培训长效机制;选拔条件好、素质高的人员进行重点培养,打造企业内训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提倡岗位练兵,推动校企合作,加强信息相关专业建设,大力培育一批新兴专业,完善人才供需对接。
3.2 搭建统一的标准化平台,提升信息力利用水平
信息时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通过构建统一的业务平台,消除部门壁垒,明确各部门在流程中所承担的职责,确定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并对其进行优化,从而打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为企业业务系统提供通用的管理支持,保障信息资源的合理使用;亦可为企业各个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信息标准规范框架、统一的开发环境以及统一的信息化服务。
这样,电力企业的信息平台具备强大的业务扩展能力,可使各项管理、业务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快速调整,提高企业的敏捷性和应变能力。对加强与促进电力企业各成员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电力行业的科技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探索新技术在电力企业共享的模式与方法,实现科技成果在行业范围内的有效共享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3 持续创新,重视成果管理,加强信息力的控制
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之源。面对电力体制改革带来的管理职能的不断变化、日新月异的信息发展,电力企业只有提高创新能力,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首先,要解放思想,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速技术创新,为各个消费群体提供符合预期要求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尤其是在智能电网、特高压等重大战略技术研发上要加大力度,建设优化电网。其次,从行业特点及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重视成果管理,对反映行业共性的软件成果和研究报告,要及时申报专利,并协助行业组织开展宣传和推广活动。
总之,尽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也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即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也要及时创新,但是在目前状况下,用信息力来迅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是我们应对挑战的有力武器之一。
参考文献:
[1] 邱利萍,刘兰凤.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分析[J].中国对外贸易,2011(16).
[2] 王知强.基于区域信息化建设的信息主体素质研究[J].现代情报,2011,31(8).
[3] 孙立阳.中国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市场研究,2011(7).
[4] 顾艳.信息化建设视角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J].中国市场,2011(2).
多层因素,催生智慧物流
201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25万亿元,是“十五”末期的1.26倍。物流业增加值每多一个百分点,就会多10万个工作岗位。可以说,物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脉和基础产业。2009年2月25日,金融危机时,国务院就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物流业成为惟一入选的三产行业。
电商网购业务的蓬勃发展,对我国物流业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然而物流行业相对的落后状态已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据世界银行的估计,时下我国社会物流成本相当于GDP的17%,美国上世纪就已低于10%。而该比例每降低1个百分点,我国每年就可降低物流成本1000亿元以上。市场研究公司 Yankee Group 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全球消费品和零售行业由于供应链效率低下而造成的损失每年约为 400 亿美元,相当于其销售额的 3.5%,只要看看堆满空集装箱的世界港口和跑冤枉路的集装箱卡车就能明白这一点。
此外,低效的物流供应链消耗了更多的油料,造成大量的碳排放,污染环境,损伤了产品竞争力。我们知道,汽车、轮船、飞机每天都在陆地、水面和天空留下碳排放的足迹,不但产生油费,还增加了成本。为发展绿色产业,时下英国的零售商会在产品包装上粘贴一条标签,标明碳排放量,当产品价格都一样时,顾客会选择碳排放量较低的产品。专家认为,也许不久之后,欧美国家会在碳排放标准上设置门槛,如果中国产品碳排放量达不到标准,或将失去出口的资格。为此,欧美零售商、消费者将来会选择更多来自巴西、墨西哥的产品,因为来自中国的产品运输路线太长,会产生更多的碳排放,大为增加经营成本。
以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推进我国物流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在成本降压、市场需求和技术革新的多层因素的推动下下,催生了智能物流(Intelligent Logistics System, ILS)。智能物流,又被称作智慧物流,源于IBM提出的“智慧地球”。
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奥巴马提出将“智慧的地球”作为美国国家战略,认为IT产业下一阶段的任务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
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全面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智慧物流”风生水起,应用广泛成效明显
目前,不少发达国家许多大型物流企业、制造企业、零售企业的物流系统已经具备了信息化、数字化 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可视化、自动化等先进技术特征,很多物流系统和网络采用了最新的红外、激光、无线、编码、认址、自动识别、定位、无接触供电、光纤、数据库、传感器、RFID、卫星定位等高新技术,而这种集光、机、电、信息等技术于一体的新技术在物流系统的集成应用就是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应用的体现。
随着全球技术的日趋进步与广泛推广,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RFID)、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智能交通系统(ITS)等亦纷纷进入国内一些企业和公用单位应用领域。我国一些大型企业现代物流系统已经具备了先进物联网技术特征,打造智慧物流。
时下,国内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已经开始积极探索物联网在物流领域应用的新模式,实现智慧物流,以较大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营管理水平。目前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智慧物流主要有四大应用:一是产品的智能可追溯网络系统;二是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系统;三是智能化的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四是智慧企业供应链。
德隆物流公司每辆配送车上都安装了GPS定位系统,通过网络与客户共享物流信息。被德隆物流运载的产品则在包装中嵌入RFID芯片,芯片具有识别各种产品特性的功能。通过芯片,在物流过程中,不只是物流公司,相关的物流客户都可以通过网络随时了解物流货物所处的位置和环境。而物流货物上的芯片,装卸时会自动收集物流货物内容的信息,卸货检验后,用嵌有RFID的托盘,经过读取通道,放置到具有读取设备的货架,物品信息就自动记入了信息系统,实现精确定位、入库,缩短了物流作业时间,提高了物流运营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目前,中远物流包揽了几乎所有家电企业的物流配送,如海尔、海信、康佳等。以海信为例,中远在西安、沈阳、天津等都设有制造工厂,如何把每一台冰箱以最优的路径、最低的成本、最低的碳排放量,准确无误地送到全国近八千个销售商手中,对中远物流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后来中远采用IBM的智慧物流管理系统,创建先进的自动化物流中心,基本实现了机器人队码垛,无人搬运车搬运物料,分拣线上开展自动分拣,计算机控制堆垛机自动完成出入库,整个物流作业与生产制造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与网络化系统。通过智慧物流系统,中远成功将全国分销配送中心的数量从100个降至40个,分销成本削减23%,节约了25%的燃料,并减少了10%~15%的碳排放,相当于种植283公顷阔叶林。
食品跟踪与追溯解决方案也是目前国内智慧物流的一个亮点。如在一个现代超市,各种食品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拿起一只苹果,再用扫描器对准苹果的条形码,瞬间,电脑屏幕上就出现了“运输”、“果园”、“超市”三个项目。点击“果园”后,苹果的生产厂商名称、生产时间、农药喷洒时间及数量、采摘入库时间、装车出库等信息都一目了然;再点击“运输”,运输公司名称、驾驶人及行驶路线等信息便自动展现在记者面前,而那些对温度有特殊要求的食品,还可以通过点击运输过程中的不同地点,轻松获知温度、湿度等情况。
而目前,无锡新建的粮食物流中心探索将各种感知技术与粮食仓储配送相结合,实时了解粮食的温度、湿度、库存、配送等信息,打造粮食配送与质量检测管理的智慧物流体系等。
企业如何创建智慧物流管理系统?
我们离智慧物流或已不远。先进的企业及其CIO应洞悉未来,先人一步,提前布局,把建设智慧物流迅速上升为企业战略,抢占先机,全面建设推广智慧物流,使之成为驱动企业未来发展的强劲增长点。
而未来在引进物联网、推进智慧物流建设的过程中,企业应如何未雨绸缪,遵循怎样的推进步伐、建设内容,创建企业智慧物流管理系统?愚以为:
一是建立基础数据库。建立内容全面丰富、科学准确、更新及时且能够实现共享的信息数据库是企业建立信息化建设和智慧物流的基础。尤其是数据采集挖掘、商业智能方面,更要做好功课,对数据采集、跟踪分析进行建模,为智慧物流的关键应用打好基础。
二是推进业务流程优化。目前企业传统物流业务流程信息传递迟缓,运行时间长,部门之间协调性差,组织缺乏柔性,制约了智慧物流建设的步伐。企业尤其是物流企业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客户的利益和资源的保护为出发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最新管理理论对原有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再造,包括观念再造、工作流程优化和再造、无边界组织建设、工作流程优化(主要指对客户关系管理、办公自动化和智能监测等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再造)。
三是重点创建信息采集跟踪系统。信息采集跟踪系统是智慧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信息采集系统主要由RFID射频识别系统和Savant(传感器数据处理中心)系统组成。每当识读器扫描到一个EPC(电子编码系统)标签所承载的物品制品的信息时,收集到的数据将传递到整个Savant系统,为企业产品物流跟踪系统提供数据来源,从而实现物流作业的无纸化。而物流跟踪系统则以Savant系统作为支撑,主要包括对象名解析服务和实体标记语言,包括产品生产物流跟踪、产品存储物流跟踪、产品运输物流跟踪、产品销售物流跟踪,以保证产品流通安全,提高物流效率。当然,创建信息采集跟踪系统,要先做好智慧物流管理系统的选型工作,而其中信息采集跟踪子系统是重点考察内容。
四是实现车辆人员智能管理。车辆调度:提供送货派车管理、安检记录等功能,对配备车辆实现订单的灵活装载;车辆管理:管理员可以新增、修改、删除、查询车辆信息,并且随时掌握每辆车的位置信息,监控车队的行驶轨迹,可避免车辆遇劫或丢失,并可设置车辆超速告警以及进出特定区域告警;监控司机、外勤人员实时位置信息以及查看历史轨迹;划定告警区域,进出相关区域都会有告警信息,并可设置电子签到,并最终实现物流全过程可视化管理。实现车辆人员智能管理,还要能做到高峰期车辆分流控制系统,避免车辆的闲置。企业尤其是物流企业可以通过预订分流、送货分流和返程分流实行三级分流。高峰期车辆分流功能能够均衡车辆的分布,降低物流对油费、资源、自然的破坏,有效确保客户单位的满意度,对提高效率与降低成本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车辆人员智能管理也是智慧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模式,在选型采购要加以甄别,选好选优。
五是做好智能订单管理。推广智慧物流一个重点就是要实现智能订单管理,一是让公司呼叫中心员工或系统管理员接到客户发(取)货请求后,录入客户地址和联系方式等客户信息,管理员就可查询、派送该公司的订单;二是通过GPS/GPSone定位某个区域范围内的派送员,将订单任务指派给最合适的派送员,而派送员通过手机短信来接受任务和执行任务;三是系统还要能提供条码扫描和上传签名拍照的功能,提高派送效率。
六是积极推广战略联盟。智慧物流建设的最后成功需要企业尤其是物流企业同科研院校、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各相关企业、IT公司等通过签订协议契约而结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水平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战略联盟。战略联盟具有节省成本、积聚资源、降低风险、增强物流企业竞争力等优势,还可以弥补建设“物流企业”所需资金、技术、人才之不足。
七是制定危机管理应对机制。智慧物流的建设不仅要加强企业常态化管理,更应努力提高危机管理水平。企业尤其是物流企业应在物联网基础上建设智能监测系统、风险评估系统、应急响应系统和危机决策系统,这样才能有效应对火灾、洪水、极端天气、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瘟疫、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对智慧物流建设的冲击,尽力避免或减少对客户单位、零售终端、消费者和各相关人员的人生和财产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实现物流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当无聊的人还为了拉夫劳伦设计的2012美国奥运会队服究竟是时尚还是老套而争论不休时,奥的斯电梯公司(Otis Elevator)早就把目光放到了2014巴西里约热内卢世界杯和2016奥运会。奥的斯电梯公司得到了一份大合同,为举办这两次盛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马拉卡纳体育场安装21部高效节能电梯和自动扶梯。这份合同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它本身,它将为奥的斯公司赢得全世界的目光。
此前,奥的斯接下了帝国大厦的68部电梯翻新和现代化的合同,这些电梯是奥的斯公司在80年前设计和安装的。帝国大厦的68部电梯每年运送1,000万住户和游客上下443米高的摩天大楼。新电梯将削减高达30%的能源用量。
奥的斯电梯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梯公司,拥有150多年历史,产品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2005年度7大美国最佳管理公司。奥的斯公司全球共有62,000名员工,其中53,000个工作职位在除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公司年收入达130亿美元,其中80%来自于美国之外的全球其他公司。
现在,奥的斯公司共有190万部电梯及13万部扶梯运行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总裁Pedro Baranda把成功归功于“贴近客户,专业服务”,通过专业服务来赢得客户的信任,从而赢得更多服务业务。大合同往往要通过激烈竞争得到,但是上述两个合同对于奥的斯公司的整体收入而言,并不算是“太大”的生意。这两个项目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他指出,奥的斯公司占据全球超过17%的市场份额,它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做对了很多的“小事”。
贴近客户
奥的斯公司所谓的贴近客户,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把生产基地设在靠近客户的地方。这一做法被很多制造企业采用,它既可以节省运费,也可以更快交货,更快提供服务。
与其他跨国公司一样,奥的斯公司的新利润点来自正在大兴土木的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
Pedro Baranda在2012年2月被任命为公司的总裁,他已经在公司工作了20年。最开始,Pedro Baranda在奥的斯的母公司美国联合技术公司马德里研究中心做研究工程师,后在墨西哥、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地任职。他曾先后担任奥的斯西班牙公司、南欧公司和中东地区的总裁。正是由于他在多个国家任职的经验,让他为全球性的竞争做好了准备。
“如果看一下奥的斯新订单的地理分布,十年前,金砖四国只占了我们新设备订单的10%。而现在,它们占了新订单的50%以上,并且还在继续增长。北美和欧洲在2008年遭到了致命的经济危机,订单急剧下降,它们的订单量比2008年的高峰期低了40%左右。”
虽然中国经济在最近几个月中稍稍冷却,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梯市场。美国市场研究机构Freedonia集团的分析师Anand Mehta指出,2010年,中国购买了285,000部电梯。这几乎占了电梯全球销售的一半。相比之下,第二大市场印度购买了约50,000部电梯,巴西购买12,900部电梯。
认识到中国这一市场的重要性,奥的斯公司在重庆建立了一座新工厂,预计每年生产10,000部电梯。
100多年前,中国第一部电梯由奥的斯在上海安装。目前,奥的斯电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中国设有八家合资企业以及六个制造基地,经营管理着奥的斯(OTIS)、西子奥的斯(Xizi OTIS)和快速(Express)三大电梯品牌。
对中国市场的未来预测,Pedro Baranda表示非常看好,“今年的房地产行业降温,可能只是暂时的,感觉下半年或者明年有所回升,我对中国的未来非常有信心。”
“关键是要与我们的客户紧密结合,所以我们将生产基地设在客户的附近。” 奥的斯在各个新兴市场进行扩张,增加产品制造基地。奥的斯公司在巴西圣保罗新建占地18,580平方米的工厂,并把印度班加罗尔的工厂扩容三倍。奥的斯公司预计印度的电梯市场在2014年能达到年销售70,000台。
奥的斯公司美国客户的70%位于密西西比河以东,因此,为了巩固在本土的地位,奥的斯在佛罗伦萨建立一座新工厂。40,000平方米的新工厂内安装了一台45米高的试验塔,工厂的功能部门还有工程设计制造中心、物流中心和现场支援中心等。这个新工厂连接着四个城市,将起到缩短交货时间和售后服务时间的作用。
随时随地创新
“创新是我们这个行业与生俱来的特征,它每天都在发生。”Pedro Baranda说。电梯行业的创新,部分来源于必要性。世界各地的建筑师每天都设计出更高的建筑,更漂亮的外观,这些因素促使电梯公司,必须开发新技术制造新产品,达到设计师的要求。
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是828米高的迪拜塔,这里的电梯也是由奥的斯公司设计制造的。迪拜塔内设有56部电梯,速度最高达每秒17.4米,是世界速度最快且运行距离最长的电梯,另外还有双层的观光升降机,每次最多可载42人。运行速度最快的双层电梯能达到每秒10米的速度,乘客在建筑物内以每小时35公里的速度上下运行,就是说,只需要55秒钟便可到达塔顶。
最近的十年中,奥的斯公司发现,房地产开发商多按面积出租和出售房屋,电梯占地越少就越能为客户带来利益。所以,公司推出机房电梯,使电梯在建筑物中占用更少的空间。
巴西里约热内卢耶酥像是世界最大的耶稣雕像,每年都吸引超过770,000名游客,但直到2001年游客们仍然需要通过攀登陡峭的楼梯登上顶峰。为了兼顾美观和实用,奥的斯为其设计了无机房电梯。无机房设计可以使电梯井道隐藏在茂密的树木之中,从而将对景致的影响降至最小。
建筑环境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奥的斯公司运用计算机技术提升工作人员操作准确性与乘客满意度。奥的斯公司的罗盘目的地管理系统,实时评估客运交通情况,并以此分配电梯,减少乘客等候的时间。先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让电梯更智能地安排接送秩序,等候的时间更短,乘坐的空间更宽松。
电梯系统也能够通过联网进行远程操作。如果有人被困在电梯内,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远程设备快速响应并解放被困乘客,而不需要等到消防员赶到现场解救。服务在奥的斯公司占据的份额逐年增加,现在公司收入的50%来自服务。
开源正引领技术研发的方向。它已成为新创企业吸引注意力的最佳选择,同时,其他开发人员也会看到这些热点,并开始围绕一个核心项目构建生态系统,Docker、Hadoop、OPenStack等开源项目就是如此发展起来的。比如Google的Android操作系统,从2007年开源第一个版本起,到今天已经占据了几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Google也通过Android操作系统在移动互联网这一新兴行业中占据了领先和主导地位。以前一直和开源软件做斗争的微软公司,为顺应潮流,也开始拥抱开源,比如向Samba项目贡献代码,放弃自己研发多年的大数据项目而选择Hadoop为其大数据的核心等。
开源兴起并非偶然
广义上讲,开源软件指所有公开源代码的软件,包括某些商业软件也可能是开源的。但我们通常所说的开源软件,是狭义上的,指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极低的成本(如仅仅访问互联网而无需其他额外费用)而获得该软件源代码的软件,也就是其源代码向公众开放。与狭义上的开源软件相对应的,是那些不向公众公开源代码的软件,通常是商业软件。
20世纪80年代,自由软件运动拉开序幕。在开放源码软件的前提下,这一概念不久就成为备受宠爱的技术标志,如GNU / Linux操作系统,Apache HTTP服务器和Mozilla Firefox浏览器等。在今天,CIO和其他IT决策者越来越认识到开源软件的价值。时代不断在进步,开源社区的本质是允许IT人员检查一个产品的源代码,改善或改变代码,并按照他们的意愿分配代码给他们。事实上,开源软件的积极发展推动了应用程序的“黄金时代”。
随着开源软件在全球IT产业中被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也参与到开源软件的开发之中。Linux已在服务器领域成为主流,在全球排名前100万的网站中,75%使用的是开源软件web服务器(Apache和Nginx)。在一些市场中,开源方案正在变得足够好并赶上现有的闭源产品。
据Gartner预测,到2015年将有85%的商业软件会使用开源技术。到2016年至少95%的主流IT企业和组织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在其关键任务方案中使用开源软件。企业使用和参与开发开源软件的动机不仅包括促进本身的创新和减少开发成本,更在于能够紧密地跟随技术发展趋势,甚至对行业的发展方向形成影响。
开源的兴起也并非偶然,过去20多年来已经证实,开源、开放、协作是最好、最经济的软件生产方式。Linux基金会近期对686个成员进行了一项关于协作开发趋势的调查,目的是了解采用开源软件方式是否能让企业和个人保持竞争力。调查的结果显示:91%的高管认为开源方式对他们的业务非常重要,77%的高管认可开源协作开发带来了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更快进入市场的好处,86%的高管表示将加大或维持对开源软件的投入。显然,纵观行业这20多年的发展,开源项目已形成一股推进计算机及相关行业不停进步的巨大力量。国内开源项目的发展始于1997年前后。那时,中国第一个(局部)互联网(CERNET)刚刚建立不久,1995年在清华大学建立的著名的水木清华BBS就是开源项目。之后,Linux内核以及GNU项目中成百上千个开源项目逐渐展现在国人的面前。
中国开源软件发展紧跟全球发展
伴随全球开源技术和开源商业模式的不断成熟,开源软件获得中国企业的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大型IT企业参与开源社区。开源技术在不同领域被接受的程度有所不同,例如,数据库、应用服务器、中间件等基础性架构领域接受程度较高,企业应用领域接受程度较低;系统级的应用服务接受程度较高,面向终端用户的方案接受程度较低。总体来看,开源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从系统架构到应用架构再到应用。移动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创新,带动了OpenStack、Hadoop等开源软件的迅速发展。未来几年内,开源PaaS框架、开源数据管理工具等开源技术将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和使用,推动开源技术从基础层逐渐向上渗透。中国开源软件产业发展呈现出如下几个态势:
1.开源软件产业发展环境渐佳
2014年,在政府主管部门和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加大对基于开源软件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关键领域研发和产业化的资金支持,大力推行计算机预装正版化操作系统以及政府采购等相关政策,为开源软件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也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支持开源软件开发和应用推广,加快形成基于开源模式的产业生态系统”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
2.开源技术应用日益广泛
移动互联网是开源软件的主要应用领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以及最大的互联网国家。根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集邦”的报告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2.67亿部,在全球出货量排名前十位的手机厂商中,中国国产品牌就占据了“六强”席位,合计市场占有率已超过25%。全球超过1/3的Android用户在中国。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手机网民5.27亿,3G用户4.71亿。截止到今年三季度,4G用户超过4000万。
国产品牌的兴起和如此巨大的应用市场规模为开源软件在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服务器领域,根据IDC的报告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Linux服务器的市场规模达到了41亿美元,同比增长14.4%。Linux操作系统在中国继续深耕,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从互联网企业向传统的金融、电网、邮政、教育、国防等领域延伸。中国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目前在全球top500高性能计算机排名中位列首位,运行的也是Linux操作系统。
开源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平台,将吸引第三方开发者、手机制造商和用户的强烈关注。开发者可以开发并修改应用程序,很方便测试自己的软件,这样有利于壮大开发力量,发展开源生态系统和扩大用户群。开放源代码的使用将是极大的提高软件开发效率的关键。在现今的软件开发环境中,很少有程序员是完全从头开始一个项目。现有开源组件、方法、类型和算法不胜枚举。开源程序及项目多达30万种,可以站进行下载,这些开源软件组件,能够有效地降低软件开发成本,避免资源的浪费。但更重要的是,开源软件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开源与新技术结合紧密
开源企业的发展之道,将在于客户端部署开源软件和云计算的结合上,这可能会被证明是一种强有力的融合。在云计算方面,构建开源的云架构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据IDC最近的调研数据显示,中国云计算基础架构市场投资增长率已经达到42.0%,预测到2016年,中国云计算基础架构市场的规模将超过10亿美元。
在大数据方面,以Hadoop为代表的开源大数据技术几乎已成为大数据的代名词。中国成为全球重要的大数据市场之一,2012年至2017年中国大数据市场复合增长率预测为39%,其中软件领域增长率最高达到42%,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服务领域增长率4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基础设施领域总量规模最大,增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在物联网方面,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日前的《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4896亿元,同比增长34.13%。到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30%。开源软件凭借着开源和免费的特点,逐渐渗透到嵌入式系统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内。开源软硬件都将成为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物联网也将为开源软件、开源硬件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
4. 大型企业开源战略逐年清晰
中国大型企业逐渐设立开源部门,制定开源战略。阿里采用开源软件构建了全球第一大电商平台,并开源了自主开发的软件100余个,开源了其低功耗服务器,还将开源硬件设计规范在开源社区。作为Linux内核ext4文件系统核心开发团队之一,为Hadoop、MySQL、OpenJDK等多个开源项目贡献代码,并推出Tao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华为设立了专门的开源软件中心,积极支持参与外部社区,成为Apache基金会、Linux基金会,Linaro、OpenStack等开源社区的主要成员。
腾讯和CSDN于近期共同宣布,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出资成立CSDN腾讯开源公益社区,逐步将腾讯开源项目通过该社区出去,目前腾讯内部开发者社区已初成规模,积累项目达500余个,开放源代码项目200余个。小米公司在其业务平台的基础架构中大量使用开源软件,其中服务框架、Web框架、大数据存储、数据处理、缓存搜索等多个核心组件采用开源软件;近一年多时间,小米大量参与了Hbase存储系统项目的开发,并将成果反馈给项目社区。
什么样的股票会在当前“左右逢源”?我们认为可以依循以下三条主线进行寻宝游戏:1、受益于政策扶持的行业(如战略新兴产业、高铁建设提速和家电下乡等)具备确定的发展空间,当中龙头企业值得期待;2、具备抗通胀功能的行业,如农产品;3、与香港市场比较(因为香港市场投资理念比较成熟,可以成为一个坐标),估值长期低估的蓝筹品种,如金融股。
重点个股点评
拓维信息(002216):引领手机支付新时代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2010年,我国3G将从导入期过渡到成长期,三大运营商发展3G用户的目标是5000万户。预计未来三年移动互联网的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可以达到30%以上。拓维信息作为国内移动互联网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预计未来三年创新型增值业务的复合增长率可以达到30%以上。公司业绩良好,属于3G成长期A股市场上不可多得的移动互联网投资标的,理应享有一定的溢价。
国内动漫行业的前景广为看好,公司是行业内的先行公司,其在手机动漫领域优势牢固,已形成TP+SP+CP为一体的业务体系,公司对动漫平台建设日趋完善,逐步形成了包括动漫制作工具、作品管理、合作伙伴管理、营销平台、动漫门户网站等多种功能的手机动漫业务服务平台,并着力打造手机动漫的uGC服务模式,强化内容服务。
公司2009年手机动漫业务的增速没有达到市场预期,主要由于3G资费太贵、智能手机价格较高以及手机动漫形式单一。2010年,三大运营商表示将继续下调上网资费,并加大手机终端补贴的力度,千元左右的智能手机将批量上市。公司也在产品研发上加大手机动漫客户端技术和FLASH技术研究,打破单一的彩信形式,改善用户体验,并加强与手机游戏、手机阅读等业务相结合,打通内容快速传播渠道。我们认为2010年手机动漫产业环境将有明显的改善,再加上3G用户增长加快等积极因素,公司手机动漫业务增长情况将会好于2009年。
2010年将是我国手机支付的大发展之年,湖南省在手机支付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公司有与中国移动长期的软件和增值业务合作关系,又有湖南的地利之便,成功获得了湖南、云南和江西的手机支付省平台建设运营和维护合同。按照日本等发达市场40%的渗透率,假设每人每年电子支付金额为1000元,则公司手机支付分成收入预计可达3000万元以上。毫无疑问,由于手机支付市场利润巨大,必将引来各方参与从而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但由于公司业务发展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极强,我们有充足理由相信其未来在移动增值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脱颖而出。
中信建投表示,看好3G来临后移动互联网未来几年在中国的爆发性发展前景,而公司作为几家A股上市的移动SP公司,具有相当的稀缺性。且公司在手机动漫领域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在手机支付领域做了中移动3个省的支付平台,在手机支付的战略布局上抢占了一定先机。我们相信,未来几年在行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公司增长速度将会加快。当前公司估值处于同类上市公司低位水平,同时鉴于移动互联网行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公司业绩明确高速增长的态势,我们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
华胜天成(600410):弄潮3G
华胜天成是一家IT服务器系统集成商,是SUN在国内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其主要从事电信、金融、邮政等行业的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和专业服务业务。
近年公司积极向高端IT服务转型成为公司新的战略。转型就意味着公司从观念、架构、组织、人员等多方面进行整改,为此公司重点建立了标准化的服务等级协议和后台支持系统,并进行了一连串的动作。
根据最新的《2009-2010年中国IT服务市场研究年度报告》,在电信行业系统集成服务市场的总排名中,华胜天成独占鳌头,综合排名位列第一,并且在IT服务和系统集成服务市场的总排名中继续保持第五,充分展现了华胜天成自战略转型之后,作为IT服务领军企业的卓越实力。报告显示,在系统集成行业中,电信行业系统集成规模达52.27亿元,涨幅22%。其中,华胜天成的市场份额占电信行业系统集成总体规模的12.9%,较2008年有着大幅度增长。
据工信部最新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电信运营商在3G等方面的直接投资达到了1609亿元左右,3G用户也累计到1606多万户。目前,华胜天成在北京、深圳、南京的三大研发中心,已经研发出包括“逸信通”移动信息服务平台在内的众多产品,并在国内很多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三网融合除了在第一阶段内为许多公司设备等硬件供应带来许多机遇外,也给不少公司在软件等技术设施上带来巨大的发展前景。由于华胜天成具有承接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设备等经营范围,必将大受所益。在中国IT市场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与三网合一的政策措施不断向前推动发展,预计公司向IT综合服务商全面转型的战略将会逐渐显出成效,并且随着公司与Oracle、IBM、HP等世界级IT厂商业务合作持续发展,预计公司在2010年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2010年公司的业绩增长主要来自两方面:硬件业务的恢复(内生)和ASL并表效应(外延)。2010年来自Sun的服务器业务不会出现2009年大幅下跌的状况,目前的规模有望维持。同时来自其他各条产品线将保持稳定增长。同时由于并报效应,我们预计2010年ASL为华胜天成贡献的业绩在5000万元以上。
好当家(600467):受益消费升级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程度提高,居民肉类消费水平快速增长,同时肉类消费结构发生改变,水产品消费占比日益提升,2008年居民肉类消费结构中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占比lO,5%。城镇化率提高推动水产消费需求进一步增长,从而推动中国海参养殖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好当家作为亚洲最大规模的工厂化海珍养殖基地,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优质水域资源将陆续开发。公司目前有3万亩海域进行海参养殖,2009年末公司的养殖海域共24万多亩,实现了海参、海蜇、杂色蛤等名优特海产品的规模化养殖。在荣成苏山岛附近确权了20万亩深海海域,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预计公司新任管理层将积极推
进公司海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区域和行业政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2010年,山东省已明确提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一区三带”规划,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国家确定海洋渔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为海水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制订了“压缩近海捕捞,大力发展养殖,拓展水产加工”的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确立的海洋渔业发展方向为:积极推进渔业和渔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实现数量型渔业向质量型渔业转变。
公司未来业绩突破点:1、养殖技术精细化,海参养殖密度增加。2011年公司会将现有的2.6万亩现有海域全部改造成“精养池”。改造完成后,使得海参养殖密度提高,而且成活率可提至70%左右。2、海参养殖面积不断增加。公司常年海参养殖面积维持在2.6万亩,2011年新增围堰海域1万亩。此外苏山岛确权海域可底播海参养殖面积达到9万亩左右,目前开始了试养阶段。3、海蜇养殖面积维持在2万亩,产量1万吨。2009年公司海蜇养殖面积在1.2万亩左右,随着现有海域逐步改造完成,此后将专注于海参养殖,不过考虑到海蜇经济效益高,周期短等特性,公司海蜇养殖面积达到2万亩,正常年份产量可达1万吨。
天威保变(600550):双轮驱动的新能源巨人
天威保变是750kV、500kV及以下等各类变压器、互感器、电抗器的国内龙头生产企业之一,拥有为国内核电站提品和服务的供应商资格,是国家1000MW及以下火电机组、水电机组的主要设备重点生产厂家。随着公司控股51%的天威英利新能源公司太阳能电池项目的投产,公司已转变为一家电气业务和太阳能电池业务并重的企业。在国家一连串的政策扶持下,新能源产业前景十分诱人;考虑到公司作为新能源龙头企业及集团资产注入预期,值得投资者长期跟踪。
光伏前景看好,风电景气不变。今年预计光伏装机量超过12GW,根据各国的光伏发展计划,光伏产业前景仍然美好,但由于产能扩张过快,多晶硅和组件价格下行趋势已然确立,未来成本领先企业占据优势地位。中国风电装机量已连续4年翻番,海上风电启动又将带来新一轮风电装机狂潮,风力发电的低成本特点决定了国内将优先发展风电,风电景气度可维持。
太阳能布局完整,业绩贡献还看天威英利。公司以参股或控股方式拥有上游多晶硅至下游组件生产及光伏电站安装的完整晶体硅电池产业链,同时旗下还拥有薄膜电池生产线,公司的太阳能业务布局完整。目前来看,多晶硅价格维持在52美元左右,盈利仍然困难,未来还看成本控制情况;天威薄膜一期规模较小,二期正在筹备,短期业绩影响很小;公司参股的天威英利则充分享受光伏产业景气回升带来的好处,生产线超负荷运转,组件供不应求,预计今年贡献2毛业绩,未来受限产能,盈利能力将下滑。
天威风电研发实力雄厚,市场开拓是关键。天威风电的研发团队和技术是其最大的竞争优势,公司已掌握1.5Mw风机的自主知识产权,正着手研发2Mw和3Mw的海上风机。风电业务短期难以贡献业绩,市场开拓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我们看好天威集团与电力系统的长期合作关系在市场开拓中的积极作用。
输变电业务仍是现金牛,增长将看海外市场。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强大的电力供应,特高压电网建设势在必行,根据Frost&Sullivan的分析,到2020年我国对特高压电网的投入至少为4060亿元,测算配套动态投资将达8000亿元,其中设备投资规模达2400亿元以上。公司作为输变电龙头,将充分受益特高压建设,保持输变电业务的稳定发展,但国内变压器需求高峰已过去,未来输变电业务的增长主要看海外市场开拓。
北大荒(600598):业绩触底迎接反转
农产品是抗通胀最好的投资工具之一,5月CPI越红线,它的未来走势可能还不明确,如果投资组合中有抗通胀工具是比较合理的投资组合。公司200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5.2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35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59亿元,分别增长16.26%、-40.25%和-39.03%。每股收益0.21元,每股净资产2.79元、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0.55元,净资产收益率7.4%。除收人实现增长外,其它盈利、现金和成长性都处于上市以来最糟糕境地。
粮食在当前形势下的意义被低估。当前我国面临的战略形势极其复杂,北大荒蕴含的粮食的战略意义远未被市场所反映。在当前国际粮价仍然相对低位,粮食经济属性和其战略属性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被围堵的大国来说尤为重要和迫切。2004年以来,黑龙江垦区共完成土地开发种植400多万亩,实现境外农业效益3亿元左右。预计到2012年,黑龙江垦区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南美洲、非洲和东盟等地开发种植耕地300万亩,比2007年扩大3倍。从北大荒走出去的战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在粮食安全方面所肩负的重大使命,考虑到北太荒作为集团的主要融资平台,近年来公司大量融资,我们判断公司业绩提升时机不远,市场空间巨大。
尽管麦芽和化肥业务拖累公司业绩,公司出现业绩谷底,但我们认为复杂的战略形势和集团市场化的动作预期将极大提升公司未来几年的盈利和价值,业绩谷底将强化了战略机会,我们维持对公司“买入”的评级,并认为在农业公司中公司战略价值无可匹敌。
青岛海尔(600690):动作大、进展快利好公司
家电下乡政策再延续一年,对家电产业无疑是重大利好,有技术和品牌的家电产业龙头则成为最大受益者。青岛海尔是享誉海内外的家电公司,是家电下乡最大受益者之一。近日,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1、向集团采购费由原来的2.25%调低为1.75%;2、未来12个月内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港股海尔电器,3、增资章丘海尔电机公司(7千万),与德国丹佛斯公司合作,投资建设400万台冰箱压缩机电机生产线。以上决议将提交6月25日股东大会审议。
第一条决议是继2008年费率从2.6%下降至2.25%后的又一重要举措,按照公司公告,上市公司2008,2009年通过海尔零部件采购公司和海尔国际贸易公司采购的量分别是160、141亿,而本年通过上述两公司采购量预计为250亿,简单测算,此次费比率下降0.5个百分点能够直接降低公司营业成本近亿元,本年从6月份开始受益,预计提高本年EPS0.04元。第二条决议未明确谈及H股海尔电器与集团相关公司的费问题,由于港股与集团原协议为采购平台费率不高于2.6%,形式更加灵活,因此在A股
上市公司费率下降的情况下,H股也有望参照下调。相应地,A股上市公司目前已经直接控股H股海尔电器,也会从中明确受益。第三条决议表明,公司近两年来,特别是实施股权激励以来,投资者关系不断改善,非常注重倾听资本市场声音。此次公告进一步明确,降关联交易总量降费率,是又一次例证,充分反映出大股东的诚意。
本年以来,冰箱行业形势非常好,一方面冰箱契合农村消费热点,家电下乡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冰箱旺销,另一方面城镇冰箱消费升级明显,三门及以上冰箱已经占到城镇销售的50%。公司在农村市场根基扎实,在城镇品牌号召力强,产品线丰富,市场竞争能力非常强,市场份额能够充分保证。
中国北车(601299):公司业务正式进入高铁市场
国家实施大规模的高铁投资,会带给高铁设备提供商,工程实施公司等受益上市公司巨大的利润。中国北车作为高铁机车提供龙头,无疑会成为第一批受益者。中国北车日前与长春轨道客车公司签订了香港地铁接线箱系列产品订单,正式进入国际高端城轨车市场。该订单包括香港地铁15列120辆车共1425台接线箱系列产品,包括车端接线箱体、熔断器箱和分线箱体等,全部箱体均为不锈钢材质。
进入国际市场是公司的三大战略构想之一,公司的主要战略构想是:开拓三大市场,即轨道交通市场、相关多元市场和国际市场。公司此次正式进入国际高端城市轨道市场预示着未来国际市场将成为公司业务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中国高端制造业的里程碑事件,代表国内的科技水平,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未来随着高铁动车组走出国门,出口占比加大,公司业绩的增长值得期待。
动车组业务交货高峰期是2010-2012年:公司第一批350公里的动车组2010年要交付完毕,2009年350公里动车总共订单大概10070,今年铁道部加订了30例250公里的动车,按照交付计划,未来几年公司可保持高速增长。受益于铁路电气化率提高,铁道部计划到2012年招标7900台左右,截止目前已招标3940台,未来两年订单数量接近4000台,超过过去几年之和。
公司是国内轨道交通装备电机、油田电机和风力发电电机最大的制造商,产品系列最齐全,技术水平最先进、研发制造能力最强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领军企业,全球规模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之一。具备国际先进的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研发与制造能力,拥有中国最大的机车制造基地,铁路客车的研发制造能力国内最强,品种系列最齐全。
中国平安(601318):高速增长寿险业务带动公司利润增长
A股幅下跌使一些股票A-H倒挂,一些基本面好,发展前景明确的倒挂股是很好的投资品种,如中国平安,公司寿险保费高增长,银行存款和债券投资收益率高于预期。中国平安寿险业务在近两年均保持30%左右的高增速。历年保险资金投资资产中,银行存款与持有至到期债券投资能基本保持不低于4%的收益率,与承保利润共同成为公司稳定利润来源的定海神针。
寿险业务的利源解析一利差收益与承保利润。寿险业务利润来自于三差益。其中,利差益取决于存量准备金以及投资收益率与资金成本率的差额,2009年有98亿元;承保利润包括死差益与费差益,其中费差益主要取决于已赚保费的规模,死差益则主要取决于保费收入带来的准备金存量余额。此外,剩余边际的释放平滑了承保利润。
银行存款和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在最近几年都能保持平均4%左右的投资回报率,这说明公司在这两项资产上的投资回报并没有随着这几年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以及货币政策的频繁变动而产生剧烈波动,预计公司在这部分的投资收益能够在以后带来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