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流浪动物生存现状范文

流浪动物生存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流浪动物生存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流浪动物生存现状

第1篇:流浪动物生存现状范文

不完美的动物保护现实

年届五旬的杨阿姨每天用一次性的塑料盒装着猫粮和干净的水去喂所住小区里的流浪猫狗,她告诉记者:“有人认为这些流浪猫身上有跳蚤和传染病,可是,你可以不喜欢它们,但不能去伤害它们。”

热爱小动物的音乐老师小霞说:“现在,有的居民竟然故意用填了老鼠药或过期药片的鱼去喂流浪猫狗,真是残忍。他们难道不知道,这些动物死了,它们的尸体腐烂后会有大量寄生虫或其他病菌渗入泥土或流入下水道,最后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1996年,西安动物园一只日本赠送的雌性长颈鹿因误食游人投喂的塑料袋造成胃堵塞而死亡,死时腹内尚有一胎儿未出世。南京某动物园的雌性长颈鹿也有同样的遭遇,在其死后被解剖时发现,除了一未出世的胎儿,它的胃里还杂有塑料袋、铁丝、电线、玻璃等物。1997年3月27日,上海动物园的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海豹客死柳州,而这是当时一个星期内惨死在柳州柳俣动物园内的第2只海豹。解剖后发现,海豹胃内有10多个塑料袋和石头、铁钉、牙签等物。

人们为了满足口腹之欲,逐渐追求起了涉及各种动物的花样繁多的活吃方法。为了“新鲜”,人们在鱼尚未停止呼吸的时候频举筷箸、在猴子的惨叫声中将滚水浇入它的脑壳中品尝所谓的美味,更有甚者,将活驴身上的部位划区供食客点选,选定后用开水把该部位的肉烫熟后当场片肉食用……

就在每天都有鲜活生命在杯盘交错间被人们吞下的城市――广州,据当地人透露,广州街上流浪狗之所以近乎绝迹,就是因为它们中的大部分在检疫部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酒店烹制后端上了餐桌,究竟流浪狗是否染病只有视人们食用之后的健康状况而定了。

人类的自我救赎

人类对动物不友好的行为已经开始造成负面的影响。《动物世界》报道,在印度一些森林周边的城市频繁发生人类被大象攻击事件,居民陷入恐慌。专门从事研究人象关系的专家经过调研后得出结论:长久以来,人类为象牙而大量捕杀大象,致使亲眼目睹同类被捕杀的大象心怀恐惧甚至绝望,遭受严重的心理创伤,其后果就是大象变得十分好斗。南部非洲两个国家有50余头河马突然死亡,行凶者就是素常性情温顺的大象。研究证实,攻击人类的大象大多是父母被猎杀的“孤儿”。

上海著名的流浪猫收容者多姿融,因领养了300只流浪猫而受到房东和邻居的责难,甚至许多猫还被无故打死,迫使她最后不得不离开上海。就是如此“不完美”的动物保护现实,已经对人类的心理健康构成了威胁:一些爱心人士开始出现如冷漠、孤僻、压抑情感、物质滥用(吸毒,过量饮酒等)、不注重卫生,以及情绪爆发等继发性创伤性压力失调的症状,专家称其为“同情疲劳”。2005年,北京动物保护者王培疑因难忍残害动物暴行跳楼自杀,引起人们对身处逆境的动物保护者心理健康的关注。

有机构研究表明,从事关怀他人(包括动物)工作的人是高强度同情疲劳问题的载体。每天,工作者们在持续出现令人伤心和感情波动的环境里努力尝试正常地工作,对那些热情关心公益事业的人来说,任务是如此重要却又如此艰巨,它可以推动及影响社会朝积极的方面变化。

如何对待动物,不仅涉及到了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工作,更深层的则是波及到了整个社会的道德层面。1866年,美国驻俄公使伯格因在驻俄期间,目睹马夫毒打马而感到痛苦万分,回到纽约后开始呼吁反对虐待动物。他认为,残酷地对待活着的动物,会使人道德堕落,并变得野蛮起来。而一个民族若不能阻止其成员残酷对待动物,也将面临危及自身和文明衰落的危险。

虐猫视频事件中,施虐者在愤怒的网民的压力下最终道歉,这当然是社会道德的进步,但之后被虐致残的动物却并未有减少的迹象。

社会已然关注

长期关注动物生活质量的众多爱心人士成立了以保护动物、维护动物的生存权利和不受虐待的权利,以及改善和提高小动物的生存条件、饲养水平为宗旨的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通过对被遗弃、虐待和流浪的猫狗等伴侣动物进行救助与领养中转,让它们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不受病害的自由、生活无恐惧和悲伤感的自由、表达其正常行为的自由”。

近年来,该协会仍不断收到那些遭遗弃、被虐致残的动物:被截去舌头的“运儿”、被重击昏死的“黑子”、浑身流脓的可卡“罗奇”、双目失明被抛弃荒郊的“丢丢”、被主人弃置于医院的“豆豆”、被摩托车轧伤臀部的小猫“摩拉”、两眼全瞎的白猫“阿霞”、命悬一线的猕猴“苍苍”……

成立至今,该协会共救护了300多条狗和300多只猫,还有鸟类、兔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等。目前,该协会的爱心教育基地还在呵护着400多条小生命。虽然曾得到赵朴初、、冰心等人的支持,虽然诸多爱心人士频伸援手,但较之如此持久地、远远超过负荷地需要救护和收容的动物,所得援助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对此,田缘驯犬学校的“校长”张振林深有体会。

凭着早年的勤奋和智慧,商海中几经沉浮的张振林在山西省城太原打拼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产业,但富足的生活他并没有享受多久,2003年非典肆虐时一次机缘巧合,让从小就喜欢小动物的张振林投身到了收养流浪猫、狗的事业中。在此之前,80多岁的老太太丁世英因其收养了80多只流浪猫而生活困顿,就多次得到张振林的资助。

“平均两个月买一次猫粮,一次大概要花费两三千块钱”,虽有些积蓄,但张振林还是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朋友为了不至于让张振林在巨大的经济压力面前再受到良心的责问,即使见到在街上流浪的猫和狗,也会狠狠心不告诉他。

“不能像丁老师和动物保护协会一样,必须走出一条良性发展的路来把收养流浪动物的事业做下去。”张振林打定主意,投资百万元在太原市阳曲县将一家早已废弃的洗煤厂改造后,开办了专为家养宠物们提供服务的田缘驯犬学校,希望以此可以对流浪狗和流浪猫庞大的日常开支有所分担,并保证在物价飞涨的压力中仍可以继续它们奔向“小康”的步伐,至少也要维持它们原来的生活水平。“我把自己的家底都押上了,为了它们,我和家人把自己的屋子腾出来让给它们住,自己在附近租了房子照看。”如今,在张振林名下的大约有60多条狗,50只猫、“每天开销挺大,缺什么就买呗,但究竟花了多少钱,从来也没算过。”

驯犬学校选在远离居民区的一处僻静的所在,学校一进门右手边上,是一排圈养着残疾流浪狗的带“阳台”的小屋:一只独眼的小狗和另一只脸被烧毁的金色狗儿,在原地快乐地追咬自己的尾巴,而旁边的一支小狗两条后腿只剩关节……

“养狗前一定要想好,不要只看到它们可爱、好玩就养,这背后需要你去花费时间、精力和感情。我新买的沙发扶手被咬烂了,但对小狗来说仅仅是磨牙、淘气,新装修的屋子,墙面和阳台被猫抓的到处都是脚印,我非常生气,但这些都是你必须要宽容的。无论怎样,绝不能丢弃它们。对它们来说,你就是整个世界,它们把全部身心毫无保留地给你,一旦被丢弃,它们的心灵会遭受巨大伤害,有的狗甚至因此患上抑郁症。生命并无贵贱等级之分,人与动物之间应该是平等的。”

要改变动物保护的现状,仅靠民间的动物保护热心人士的微薄之力和奔走呼吁,远远不够。目前中国需要从法律层面上保证,像张振林这样的爱心人士和动物保护协会这样的民间非营利组织能经营下去,并通过一系列健全完善的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唤起科学、文明养护动物,至少不虐待动物的社会共识。

敦促立法保护动物福利

“一个文明的国家应该为保护动物不受虐待而设立人道的法律。”《中国青年报》记者莽萍这样写道。帮助不会说话的动物不受虐待,同时也帮助人类提高德行,以法律的形式将促进动物福利改善的行为体制化、常态化,“并不是一时的多愁善感,而是严肃的道德、法律和政治议题”。

早在1809年,一位英国勋爵就在国会上提出提案,要求禁止虐待马、猪、牛、羊等动物,遭到人们嘲笑。最终在1822年,世界上第一个反对虐待动物的法律才真正获得通过,但该法律未将狗、猫和鸟类列入保护范围。自1850年开始,法国、爱尔兰、德国、奥地利、比利时和荷兰等国先后通过了反虐待动物法案。美国通过的反虐待动物法案明确规定,禁止虐待所有动物,包括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这可谓是动物保护史上又一大进步。

“残害和毁灭生命是不正确的,爱护和促进生命才是人的基本责任”。20世纪后期,这样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包括亚洲和拉美、非洲一些国家都已经制定了法律来保障动物的基本福利,禁止虐待和无故伤害动物。而德国国会更是将保障动物作为生命存在的权利写入了宪法,这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中国青年报》记者莽萍写道:“这些法律成果是100多年来人类在道德、伦理方面的思考和进步,表达的是人对其他物种和生命的善意。”

颇受国人推崇的儒家思想主张“仁民爱物,人与自然相和谐”,时下我国力倡“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都与当前动物福利立法的原则不谋而合。但在日渐崛起的中国,动物保护法在现行法律的领域依然缺席,使得漠视动物福利、以伤害动物取乐、牟利,甚至无端戕害和虐待动物的行为,除了道德谴责外,总是可以“逍遥法外”。比如2002年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

第2篇:流浪动物生存现状范文

今天要讲的是台湾的动物——并非只指保育动物(保护动物),而是每一个大自然的精灵。台湾人的保育观念和行为不见得尽善尽美,但可给我们一些镜鉴,而若我们身在台湾,也可以多懂一些入乡随俗的注意事项。

在人类塞满地球的当下,动物的生存现状在世界范围内都不乐观。我曾看到台媒刊登的一张顶着水龙头帽到处跑的寄居蟹照片,真是三分好笑,七分心酸:游客捡走了沙滩上的贝壳,饕客吃完螺贝将壳丢进垃圾,于是,台湾的寄居蟹长大后没有合适的大套房来换,只好挤在原来的小壳中,或捡拾金属和塑料类的废弃物当家。这是一个辛酸的故事,但也因此,人们开始帮寄居蟹募集贝壳,把家还给它们。而作为陆客,我们应该懂得一个常识,在台湾,捡拾贝壳和鹅卵石是不被允许的,千万别信媒体或导游关于哪个海滩适合捡贝壳和鹅卵石的宣传,不管是为了自己也好,还是为了动物也好。

寄居蟹的故事,说明人们在破坏中学会了保护。再举个例子,20年前,金门海边尚未开放时,成双成对的鲎(夫妻鱼)随处可见,仅仅过了不到十年,这种坚强生存了4亿年的活化石便急剧锐减,金门县政府从1999年开始保护鲎繁殖的西部海岸,进行鲎的人工繁殖,并在其长成后放归大海,如今,金门人成功了。鲎复育的故事告诉我们,作为一种绝对依赖潮间带生态的动物,鲎是栖息地是否健康的指标,老前辈鲎是在用生命发出讯号,来教会地球上的后生小子们,如何保护对它们、对人类同样重要的生态,而不要轻易地捕捉、贩卖和食用它们,因为,它们是珍稀而有毒的!

同样这样教育过人类的还有“神话之鸟”黑嘴端凤头燕鸥。与它相比,熊猫都算人丁兴旺的庞大族群,因为这种鸟多年来只在马祖有过几次记录,据说全世界只剩不到50只。2008年7月,一只黑嘴端凤头燕鸥的嘴不幸插上了一只塑料包装盒,结果惊动了海峡两岸——台湾方面迅速派人飞赴马祖,登岛试图帮它解困,福建方面则准备在闽江口滩涂伺机捕捉,以便助它一臂之力。不过后来,这只鸟下落不明。但经过这件事后,两岸痛定思痛,开始广泛宣传清除海滩垃圾的重要性,只因这种眼看就要绝种的鸟再也经不起人类化工产品的考验了。而这个看起来有些歇斯底里的保护动物的故事,代表我们不希望“神话之鸟”的故事在任何一种动物身上重演。

还有比“神话之鸟”更悲催的种族,那就是台湾云豹。云豹是台湾原产的两种猫科动物之一,今年,在经历了13年的寻找之后,人们终于不情愿地证实台湾云豹已经灭绝或不可能再繁衍。而目前台湾唯一能见到的台湾云豹是台湾博物馆内收藏的一只日据时代的标本。

比较悲催的还有台湾动物界的大V——台湾黑熊。台湾黑熊是台湾陆地上最大的动物,也是唯一台湾原生的熊,它们胸前的大大的V字,炫耀着它们的与众不同。然而如今,它们虽未灭绝,但只是偶尔被拍到影像,并被怀疑与一次火车擦撞事故有关。黑熊没有成为传说,但基本只剩了传说,这是不幸,但如果您超级幸运(超级不幸?)地在野外碰见了黑熊,请保持沉着,安静地离开,这是对人、对熊最好、最安全的方式。

台湾云豹灭绝之后,作为台湾原产的目前唯一健在的猫科动物,石虎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总数不到500只,主要分布在苗栗,这种长得很像威风凛凛的猫却有些天然呆的生物还时不时会传出死于车祸的消息。还好,苗栗愿意学习先进经验,竖起了“小心石虎”的警示牌。

让苗栗愿意学习的先进经验来自垦丁。曾有导游发过一张感动无数网友的照片,照片中,一只毛足圆轴蟹(一种大型陆蟹)正张牙舞爪地过马路,几个机车客纷纷停下车子,看它安全通过后,方才安心离去。而这张照片,就是台湾人主动保护陆蟹的写照。在台湾,对陆蟹的保护比较成功,也比较系统,最近,陆蟹的主要栖息地垦丁就做出了例行的交通管制,以保证陆蟹能安全地过马路去产卵。时至今日,“小心陆蟹”的交通提醒已成垦丁一景。

在垦丁,你感受得到满满的善意,而善意往往能带来连锁反应,所以,当你在鹅銮鼻看到惬意地趴在蓝天白云下陪主人贩卖纪念品的狗狗时,你会像我一样心生羡慕,因为,你在它们身上读到了“安全感”三个字。

可以说,虽然台湾在动物保护方面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但善意是随处可见的。所以,台大的松鼠可以在校园里随心所欲地跳跃嬉戏;所以,动物园里也可以拍出大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取景自台北动物园);所以,人们只看得到台湾猕猴大闹市区的新闻但不会看到警察叔叔果断开枪除害的下文;所以,没有山椒鱼、绿蠵龟、樱花钩吻鲑(这种鱼在武陵农场境内可见)等珍稀动物,只有羊和牛的清境农场能吸引那么多人;所以,人们替猴硐猫村的猫建了人猫共用的猫桥,每年有成千上万的猫迷涌入,只为特意来喂喂流浪猫;所以,当“农委会”想用米格鲁犬做狂犬病试验时,会遭到那么多民众的激烈反对;所以,在摊贩怒摔流浪猫之后,整个夜市生意大跌,逼得摊贩只得下跪道歉……台湾人重视所有动物的生存空间,而非只是按照濒危动物的等级来施以保护。

魔幻级别的台湾偶像剧《终极三国》中有一个搞笑的桥段,说是在某个平行时空中,最让人疯狂的濒危动物不是熊猫,而是公鸡,在那里,人们都没吃过鸡肉,还把获得一只公鸡视为无上荣耀。其实,最便宜最常见的动物变成濒危动物,也不是不可能的——譬如,在历史上,鹿皮曾是台湾出口的主要商品之一,“一府二鹿三艋舺”中的鹿港便曾是鹿的天下。相传郑成功占领台南率部队北上时,军粮、饮水渐渐告罄,是两只母梅花鹿用奶水救了部队,于是郑成功将当地取名为“二鹿”,也就是后来的鹿港。郑成功部队曾缺粮是真的,而传说虽不足采信,也足以说明这个地方的确有很多野生的鹿。而如今,台湾特有梅花鹿的野外族群已经灭绝,目前台湾的野生族群是人工复育后野放的,而纯种族群的母群来自台北动物园——鹿港从多鹿到只剩地名,只不过百十年光景,还真是翻天覆地啊。

第3篇:流浪动物生存现状范文

【关键词】动物法律地位;动物主体论;动物权利;动物保护

目前国内虐待动物的现象十分普遍。与之相对的,现在世界上已经有一百多个国家出台了禁止虐待动物的法律。借助法律工具保护动物已刻不容缓。但是动物究竟应该得到法律的何种对待,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争议,这涉及到动物的法律地位的辨析。

一、动物法律地位的各种观点

(一)动物法律主体论

该观点主要的理论渊源是环境伦理学,其不仅要求人际平等,更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与人类之外的其他自然存在物也应该享有平等的地位。动物不再只处于法律客体地位,其应该享有法律主体的一些权利。

(二)动物非法律主体论

这种观点认为,没有必要赋予动物法律主体地位,只需要把动物作为特殊物来对待。因为理性是人格人才具有的特征,动物显然缺乏之,所以动物无法意思自治,没有能力去独立地创设有利于自己的权利义务。

所以,笔者认为,立法最重要的是具有可操作性,如果动物享有民事主体资格,会导致很多现实问题缺乏可实践性。比如动物一旦享有诉讼资格,其如何行使诉讼权利,是设立监护人制度吗?那监护人和诉讼另一方主体仍属于人与人之间的诉讼,又何必再大费周章的设立动物的法律主体地位?还是人和动物对簿公堂,那此时双方如何交流,案件审理又如何顺利进行呢?一旦判决判处动物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他又如何承担呢?是叫动物的监护人承担吗?还是对动物本身进行处罚?一个典型的案例是美国马萨诸塞州一位老妇人死后,其尸体被她生前喂养的猫吃掉了,法官将该猫判处死刑。那么此时动物保护者可能辩解猫没有意志,它无法意识到自己吃掉的是人,因为它如果只是吃掉老鼠,那么它就不需要被判处死刑了。兜了一圈还是回到了原点,即是动物是没有自由意志的,所以它们不具备身为法律主体理应具备的本质属性。因此,要保护动物,无须特地给予动物法律主体地位,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二、对动物法律主体论的法理驳斥

1、动物本身的特质决定了其只能是法律上的物

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是人有自觉能动性。人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实践活动。但动物的活动是出于本能的下意识行为,无法理性地认识人类的行为规范,更不可能遵守之。人类有人类的道德规范,动物有动物的道德标准,把人类的道德标准强加于动物是不可行的:狼为了生存会咬死同伴,在人类的道德看来这是故意杀人,是不能容忍的,那狼会因为这样就不咬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以正是这种本质差异决定了人和动物不可能建立道德共同体,也就决定了动物不能享有主体地位。

2、民法的基本原则决定了动物只能是法律上的物

民法的核心原则是意思自治。但动物缺乏理性,它们如何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表达意志,变更民事法律关系呢?高利红博士举出法人作为“主体对于生命的溢出”的例子来论证动物也可以成为法律主体。但我们都知道,法人虽然是拟制的法人,但其具有人合性,揭开法人背后的面纱,仍然是人的意志和活动。也有学者质疑,民法上的权利主体存在着自由意志欠缺的行为能力人,如完全的精神病人、幼儿等,一些动物的行为甚至优于这些主体,所以自由意志不应成为动物成为主体的障碍。但是这样的比较并不科学。因为精神病人可能治愈,幼儿总会长大,迟早都会有自由意志。在这之前,监护人制度足以弥补他们的欠缺。但是人人类无法理解动物的真正利益,只会从人的喜好来决定如何维护动物的利益,明显具有不确定性:比如野生动物之所以受到保护,是因为它们对生态的积极作用,一旦繁殖过量影响生态平衡,就不会再受到保护了。另一方面,法律是人制定的,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即使法律赋予动物主体地位,这些权利真的是它们想要的吗?那即使是动物想要的权利,那么它们又如何行使呢?是仿照人类的监护制度吗?那谁来当监护人呢?按照什么标准确定呢?人类通过血缘、亲缘关系确定监护人,动物的血缘关系还是动物,即便现在不少人把动物当作家中的一份子,那宠物可以找到监护人,更多的野生动物又找谁呢?国家呢还是动物保护协会呢?是为每一个野生动物设立监护人,还是为每一种设立呢?不论哪一种,在实践中都存在着很多困境。综上所述,动物是否具有自由意志,如何实现自由意志,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是一个很那论证的问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过去人类沉浸在自身的优越性中对动物无限制的掠夺,威胁了生态平衡。动物主体主义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让人类认识到人与动物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要关爱动物,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着一些无法克服的障碍,导致了这个观点只是空中阁楼,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三、对动物的法律保护

虽然否定了法律主体论,但这并不意味着不保护动物。相反在现今环境恶化、动物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人类的动物保护意识逐渐觉醒,各国也纷纷采取了相应的可行性措施来加强对动物的保护,如韩国将于近期正式执行对虐待动物者判处有期徒刑的《动物保护法》修订案,并加强对动物的福利保护。

(一)我国目前的立法现状及立法建议

我国尚未出台民法典,对动物的地位还缺乏一个确定性的定位。虽然有几部特别法保护动物,但对动物的保护范围还很窄,很多动物种类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同时,现行的立法对人类肆意捕杀动物的处罚力度不够,导致了法律威慑力不强,人们虐杀动物后没有受到严厉的惩罚,更加肆无忌惮,这就陷入了恶性循环中,动物的利益根本得不到有效地保护。

建议制定民法典时,把动物从一般的物中分离出来,因为其是特殊的物,是有生命的。这个学术界已经有了类似的声音,认为“我国民法典应当把物分为普通的物和动物,并明确规定,对于动物,则应适用关于保护动物的特别法”。另一方面,修改现行的法律,一是扩大动物的保护范围,不仅保护濒危的珍稀动物,还有保护在自然界中对维护生态平衡有作用、对人类有意义的动物;不仅保护野生动物,还要保护饲养动物。二是加大对动物虐待者的处罚力度,加大金钱惩罚的数额,对严重虐待者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三是对动物饲养者进行“动物登记制度”,防止动物的遗弃;对饲养动物的生活条件作出一些必要的规定,提高饲养动物的福利;对规模化的饲养农场,应进行认证,并时时视察监督;对虐待家养动物时,有关的政府和组织可以处罚饲养者,并妥善安排动物的归属,以使其得到人道主义关怀;在屠宰食用动物时,应采取适当的方式使其痛苦最小化等;四是对实验动物作出特别规定,实验必须有项目目的并记录,记录由试验者和项目负责人联合签字;实验必须由有资质的研究者进行,不能随意浪费动物的生命,必须谨慎,设立专门的实验监督小组进行监督等。五是针对现在越来越多的流浪动物,任何人都可以予以关爱,不得残害之,另外可以设立专门的动物保护协会或是基金会来收留、照顾。六是应完善野生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归属: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致人损害的,由国家主管机关承担责任;驯养的野生动物回归自然后致人损害的,驯养人不承担责任。七是我国应制定专门的动物福利法来充分保护动物,并在符合我国国情的条件下,加入一些国际组织或国际条约,比如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和《关于环境与发展的国际盟约草案》等。

这些立法建议不用改变动物的客体地位,就能对动物进行更为全面的保护,而且也满足了人类的各方面需求,缓解人与动物之间的生存矛盾。

(二)建立物格制度

法律物格制度是杨立新教授提出来的。根据物的物理属性和特征,他把物格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生命物格,细分为人体组织和器官,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和宠物,植物尤其是珍稀植物;第二类是抽象物格,包括网络空间等虚拟财产及货币和有价证券等;第三类是一般物格,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物。

之所以如此划分,是因为“表明不同的物在法律上的不同地位,其保护的程度和方法亦不相同。野生动物和宠物的法律物格最高,其受到除人之外的最高的法律保护,任何人都要尊重它生存、健康和生命,不得任意剥夺。一般的物处于最低法律物格,权利主体可以任意支配。”

这样,民事主体制度可以划分为人格权制度和物格权制度,即将动物与人相分离,又给予不同的动物特别的保护,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依据支撑。当然物格概念还初出茅庐,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证,以实现对动物权利的充分保护。

结 语

对动物的保护终究不是因为动物的身份,而是因为人的利益。我们不该仅仅争执于动物应处于何种法律地位,而是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关爱动物,因为动物的保护不是给予其法律地位就能一劳永逸的。动物无法自足,它们需要人类的关注和关爱。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人类与动物在自然界这个舞台上共生共荣。因此,我们应该多热爱些动物,因为那就是热爱人类本身。

【参考文献】

[1]李永军.民法总论(第2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2]王紫零.非人类存在物法律主体资格初探[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

[3]杨立新,朱呈义.论动物法律人格之否定—兼论动物之法律“物格”[J].法学研究,2004(5).

[4]王泽鉴.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5]李紫薇.论动物法律地位及分类保护[J].法制与社会,2008(8).

[6]陈本寒,周平.动物法律地位之探讨——兼析我国民事立法对动物的应有定位[J].中国法学,2002(6).

[7]高利红.动物的法律地位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8]杨源.论“动物不是物,是什么”[C].民商法论丛(第29卷),2004.

[9]曹明德,徐以祥.中国民法法典化与生态保护[J].现代法学,2003(4).

第4篇:流浪动物生存现状范文

[关键词]文化隐喻;《狮子王》;人物形象

隐喻文化是当下较为主要的关于隐喻学的研究分支之一。在隐喻文化学的大框架下,当前已经逐步加深了其研究的内容和拓展的领域。在分析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或应试作品时,通过对隐喻文化学的运用和穿插,能够帮助我们逐步分析出作品中所希望体现的正面的价值观,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对一部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进行更加合理的剖析和解读。尤其是对于文化方面的寓意加以探究。《狮子王》作为迪斯尼经典的动画电影,其运用到隐喻文化的地方不胜枚举,十分明显。通过对动画电影《狮子王》中隐喻文化的剖析,能够使我们在文化隐喻的视角下重新认识经典,解读经典,深入理解经典。

一、关于隐喻的研究

隐喻的研究可以说从很早前就已经逐步开始发展了,今年来隐喻研究又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长足进步。总的来说,隐喻的研究是源远流长的。在传统的概念中,隐喻主要是来自于修辞学的固定盖顶的,它也构成了西方在隐喻理论方面的重要内容。随着学术界对隐喻学的逐步加深和探究,关于隐喻的研究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学者所共知及努力的焦点。

在关于隐喻的相关研究中,普遍认为隐喻的运用及适用范围已不仅限于在修辞学方面的运用上了,而是进一步的延伸和拓展为了在思想和行为方面的多角度表现。在这个过程中,隐喻和文化就相互结合了起来,也就是说,隐喻构成了一种文化的象征。在这样的文化象征中,隐喻往往成为沟通文化之间的一座桥梁,同时也代表了某一种文化的精髓及本质。其表现的内容不仅包括该文化在文化范畴上的独特特色及基本内容,同时也对它所表现的一种文化的价值观进行了概括和表述。通过文化隐喻视角来对文学作品或优秀的影视作品进行分析和欣赏,能够进一步的帮助我们理解和拓展对作品的理解,也有利于训练我们更深层次的对作品进行解读。

通过文化隐喻视角对文学作品及影视作品进行解读,能够帮助我们在文化隐喻的视角下对作品或电影想要阐发的价值观进行梳理,尤其是其体现的正面价值方面得以弘扬和彰显,并通过这种隐喻逐渐引导人们选择正面的价值观和文化寓意。

二、经典动画电影《狮子王》

经典动画电影《狮子王》由美国迪斯尼公司于1994年隆重出品。该片一举荣获了1995年奥斯卡和全球奖最佳原著音乐及最佳电影歌曲等两项大奖,也成为迪斯尼公司最为成功的动画电影之一。

电影《狮子王》无论从构思上还是从具体的内容梗概上无不夺人眼球,以十分出色的编排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影片故事以老狮子王的爱子辛巴出世为开始,讲述了一个族群在两代之间的变化和繁衍。

小狮子辛巴出生后一直快乐无忧的成长着,期间它的母亲和其他动物都非常照顾小狮子辛巴。然而作为老师王的夙敌,老狮王的弟弟,即辛巴的叔叔刀疤一直对自己未能获得王者之位耿耿于怀。这种介怀的嫉妒就慢慢使刀疤对老狮王产生了一种由衷的厌恶和敌对的情绪。它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铲除老狮王,获得王位统领众生。在这个过程中,刀疤制造了一起意外,使得小狮子辛巴置于了狂奔的牛群之中,这是十分危险的。在万分危险的时刻,老狮王挺身而出,救起自己的儿子并遭到了刀疤的暗算意外死去。老狮王的离开使得整个族群陷入了混乱,同时对于小狮子辛巴来讲,自己也变得前途未卜,沦落到了流浪的境地。在小狮子流浪成长的过程中,也结实了更多可靠的好朋友,同时也随着成长变得更有担当。在它长大后返回族群看到刀疤的所作所为后,决定将早年失去的王位重新争夺回来。在和刀疤的斗争中,它终于展示出了自己作为王者的风范,和邪恶的刀疤一决生死并最终赢得了胜利。在这个过程中,辛巴在瞬间经历了成长与奋斗,历经了最艰难的挑战,历经了生、死、爱、责任等重要的生命考验和人生历程。最终辛巴在众多动物的拥护下登上了阔别已久的王位,毫无争议地担当了王者的角色。影片以新生命的诞生作结,和早年辛巴出生时的场景如出一辙,首尾呼应,使整部影片回环往复形成了圆融、完美的特点。

三、文化隐喻视角下《狮子王》中的人物形象解读

影片《狮子王》中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在这点上,影片《狮子王》可谓是丰富的、恰到好处的。在影片《狮子王》中,通过不同的人物设置以及文化隐喻视角的阐发角度,能够进一步帮助我们理解其影片中的人物形象。

(一)正面价值及英雄形象

在影片中,贯穿始终的实际上是一种正面价值的英雄形象。在影片前半部分,老狮王迎着光明在山崖上嘶吼,就拉开了其英雄形象的开端。而后,老狮王的生活状态实际上正是表现出了一种十分地道的王者风范。这种正面的英雄形象实际上也隐喻了一种正面价值的文化符号。在影片中,继承老狮王位置的是它的爱子辛巴,在辛巴的成长历程中,实际上体现出了一种文化隐喻视角下的英雄形象。辛巴在很小的时候就对其他的动物和族群中的长辈表现出了爱护和尊重的性格特征;而在刀疤利用激将法企图引导辛巴朝向危险境地的时候,辛巴又明显表现出了其勇敢的一面,不畏未知的危险;在辛巴遇到新的朋友鹏鹏和丁满的时候,能够平等和谐的与他们相处,体现出了作为狮子王的一种智慧和包容;当辛巴最终回到族群众争取自己的王位的时候,更是不畏艰险和危险。当时的刀疤已经拥有了很多自己的傀儡和附庸,其中最明显的是成群的凶恶鬣狗,而在这样的状况下,辛巴作为狮子王,依然表现出了自己骁勇善战的性格特点,最终赢得了自己应有的荣誉。

在辛巴的形象塑造中,我们能够看到导演有意安排了曲折离奇的剧情,在一种倡导正面形象与正面价值的用意下,对其隐喻的正面形象和英雄形象进行了着重的描画和推介。在影片狮子王中,有意将以辛巴为主的正面价值的文化形象赋予了更多的期待和包装。

(二)负面对立及奸雄形象塑造

与正面形象相互呼应的是,在影片《狮子王》中,负面对立的奸雄形象的存在。在正面价值观和文化寓意的对立方面,影片《狮子王》中塑造了一个反面的奸雄形象――刀疤。刀疤的形象是典型而突出的反面形象的代表。在刀疤的世界中,整个的生命色调是黑暗的、充满了腐朽的气息的。在这样的前提下,刀疤所体现出的形象特征是阴险的,为了得到权力而不择手段的。

这样的负面人物形象的塑造恰恰也传达了影片所想要给我们传达的一种社会性格隐喻。整部影片好似一个微型社会的缩影。虽然发生在动物王国,但刀疤所代表的一类特色人物是不可忽略的。影片《狮子王》别安排了刀疤在中途的过程中通过残暴的统治和镇压维系了一大群鬣狗的情节。实际上在这个层面上,《狮子王》所呈现给我们的,恰是整个社会在负面价值影响下及负面人物的影响下所可能出现的情况。同时也对这样的负面角色给予了一定的情节的安排及故事的发展。在故事的最后阶段,刀疤和辛巴进行了一场生死决斗,双方都精疲力竭,殊死一搏。而在这样的斗争中,辛巴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而刀疤作为一个反面和负面的形象存在,正隐喻着没落的黑暗价值的衰落和反面人物形象和性格的不恰当性和不可存在性。可以说影片《狮子王》中对刀疤的负面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正是和正面价值相对的阐发一种负面价值和文化形象的体现。

(三)群体价值观及群体形象设计

在影片《狮子王》中,有一个群体是影片进行有意设置而不能忽略的。在影片《狮子王》中,出现了不止一个群体形象。其中包括正面的存在,也包括负面的衬托。在群体形象设计上,我们最容易看到的是正面上的众多森林中的动物构成,而后随着影片故事内容的发展,又逐渐生发和延伸出了作为负面价值代表的鬣狗的存在。在前一个系列的人物性格塑造上,普遍是较为欢快、活泼而易于把握的。在老狮王将自己的儿子介绍给动物们的时候,它们是愉悦的、欢快的。同时也是向往的、诚挚的。这个群体的动物代表的往往是整个文化氛围中祈求和谐和团结的群体。通过这个群体的形象塑造体现出来的正是影片所想要呈现给我们的正面的呼应的形象和价值观。

除了正面的群体形象的塑造,我们不难发现,在影片《狮子王》中也象征性的穿去了反面的恶性群体,及鬣狗群体的存在。鬣狗在整部影片中虽然团结但是邪恶,也是影片想要寓意的社会现状之一,同时,这种反面的价值观也进一步影响到了鬣狗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例如在从它们出场的时候就一直生活在草原上最黑暗的角落洞穴中,这些情节的安排和设置都有特定的意义安排。鬣狗等负面群体形象的塑造恰恰隐喻了一种黑暗的力量,不仅能够附和黑暗的中心也能够吞噬光明。它所隐喻的“黑暗文化”也在整部影片中同辛巴及其他动物所代表的正面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构成了影片突出的矛盾和对立的环节。

四、结 语

影片《狮子王》通过出色的故事情节的设定和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安排,使得整部影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通过对文化隐喻视角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我们可以发现,在影片《狮子王》中,对人物形象的设置都充满了合理的用意。其中,对与正面形象的设置,包括对主人公辛巴和对正面族群的动物形象的设置,都隐喻了一种正面的价值观,突出了英雄的勇敢、善战、群体精神和责任感等等正面的价值倡导;而与此同时,影片中也成功的塑造出了包括刀疤和其他的丑恶群体存在的负面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并不单纯的隐喻着黑暗文化价值的存在,同时也和影片中所塑造的正面人物形象和群体人物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自身的特点。可以说影片对于负面人物形象及负面全体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是十分成功的。透过文化隐喻视角,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影片《狮子王》中的丰富的人物形象内涵和整部影片的精神内核。

[参考文献]

[1] 朱小安.论隐喻的跨社会文化背景问题[J].外语学院学报,1995(25).

[2] 云虹.论隐喻的文化认知价值[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

[3] 龚维国.论隐喻的文化特征[J].长沙大学学报,2011(15).

[4] 朱网锁.试论英语比喻句的理解与翻译[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2).

第5篇:流浪动物生存现状范文

当你在美国遇到在超市下架物品堆里翻翻捡捡的人时,千万别轻易以为他们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他们也可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曾经拿出名片就能够让你敬畏三分的人物。在如今消费主义横行的美国,平均每人每天扔掉至少1磅的食物:吃了一半的汉堡,喝了一半的咖啡、可乐,没有用完的沙拉酱……大街上这些自愿而且主动靠捡垃圾生存的人们,就是当下正在和消费主义顽强抗争的“不消费主义者”(Freegans)。对别人来说毫无意义的东西可以成为他们生活下去的依靠,于是,他们不消费、不吃肉、不上班……他们提倡的极简生活方式、环保态度、改善人际关系的决心都灌注在不消费主义这个时尚标签里,成为金融危机里特立独行的时尚潮流。

与消费世界决裂

消费主义下的生活方式中,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求的满足,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这种用不切实际的消费筑起来的空中楼阁造成了金融危机;这让发达国家的人们对消费主义产生了反思。于是,金融风暴下出现了一群“不消费主义者”,他们提倡极简的生活方式,提倡回归人性的消费需求。对他们来说,消费主义所破坏的自然环境、人际关系、社会文化都需要被重建。

“不消费主义者”的主力在美国,因为在这个国家每年都要浪费掉大量的粮食、衣服和其他基本生活消费品。他们是一个绝对极端化的“战斗群体”,对于身边的现代生活方式持完全否定和抵制的态度。作为一种抗议,他们选择以自己的方式去维持生活。

现在,大多数人都知道了环保的重要,但我们还没有意识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哪怕只是吃一块蛋糕都和二氧化碳排放有关。“不消费主义者”正是看透了消费主义驱使下日趋恶化的现状,提出不消费生活。不消费生活并不是完全不进行消费,而是尽量少消费。“不消费主义者”们依靠别人用过的消费品维持基本生存,比如从超市的垃圾堆里把不那么好看的残次蔬菜和别人用剩的沙拉酱捡回家做成蔬菜沙拉,把刚刚过期几天尚可以食用的罐头拿回家,把别人扔掉的“过时”的衣服挑出来继续穿,他们还能在垃圾堆里找到榨汁机、图书架等等还能使用的家居工具和装饰品。

不消费,怎么活?

被称为城市挖掘者的“不消费主义者”有时会集体同行,他们互相分享彼此发现的东西,甚至路人想要和他们分一杯羹的话也会被满足。在一些网站上有很多二手物品,在这些网站“购物”的人之间没有金钱的往来,大家以物易物,或是各取所需。来自纽约的魏斯曼曾经是一名警卫,他是纽约第一个提倡靠“回收食物”生存的人,他创办了在“不消费主义者”中很有名气的省略网站,这个网站提倡应该将扔进垃圾堆的被浪费的食物捡回来。它义务地告诉很多和魏斯曼一样的“不消费主义者”应该如何捡到尚有价值的生活用品,去哪里挖掘被浪费的食物。“不消费主义者”之间是完全不存在利益关系的,他们乐意告诉新加入者生存技巧,他们也乐意与同伴分享“战斗果实”。

也正因为“不消费主义者”不用消费,他们可以完全摆脱为了金钱去上班而牺牲爱好和自由的日子,他们大都不工作,从而有了更多的时间一起去参加公益活动,或者在社区里宣传环保知识,他们还会把社区的报废小屋整理一新作为宣传环保意识的课堂。对他们来说,比起给大财团打工,或者得到什么名利上的光环,他们更愿意把宝贵的时间献给自己关心的家庭、朋友和社区生活。因此,没有人能够把意志强加在他们头上,他们只为需要而工作。虽然有些人无法完全不上班――毕竟免费看病不像在路边捡个免费罐头那么容易,但是只要降低对财务的依赖,就算必须上班,还是可以做到自我掌控。

极端环保者

汽车对社会和生态带来很大的破坏,大部分人都把焦点放在燃烧汽油产生的污染。却经常忽略了其他,比如因为开路而消失的表土面积、森林和原野,以及车祸造成的人与动物的伤亡。基于这些原因,“不消费主义者”提倡尽可能不使用汽车,而是选择徒步、滑板、脚踏车、搭便车、火车等等。搭便车是去填满原来空着的位置,并没有增加额外的汽油消耗,所以是被他们所接受的。

在食物方面,“不消费主义者”有时也会自己种些蔬菜水果,这些天然的植物不但可以提供口粮,而且还可以净化受污染的城市空气。如果没有条件自己种植蔬果,还可以进行野外采摘。总之,

“天生天养”是他们对待食物的态度。

让城市乐观温暖

在“不消费主义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感情让他们摆脱了消费主义下将所有物品商品化的思维模式,没有了功利目的,没有了等级化的价值,没有了工作中的上下级关系和巨大的物质压力,他们觉得这种温暖、平等的感情才是原本应该有的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也正因为这样的人际关系,几乎所有的“不消费主义者”都是非常乐观的,他们把别人看来不可思议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同时还具有别人不具有的自由和自信。凡・卓林曾经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小提琴家,成为“不消费主义者”已有3年,他说:“有一天,我在家附近的一个垃圾桶找我的‘午餐’,翻到一部破了的CD机,它还能放,音质也不错,但让我兴奋的还不只是这个,我听着那曲子,竟然是我最喜欢的曲子,我曾经有过这张CD,可因为听得太多被磨损报废了。我跑遍各处都买不到,可却在这垃圾堆里找到了。”兴奋的他说着这些时,流露出喜悦的表情。

“不消费”的时尚标签

很多的“不消费主义者”是年轻人,他们之所以支持不消费主义,大部分是为了环保和摆脱功利的人际关系。还有一些人,他们原来过着奢侈的生活,也是消费主义的追随者之一。现在,对他门来说,不消费是他们面对世界的态度,他们是想用自己的行动告诉自己和周围的人,放弃原来看来绚烂浮华的生活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精神收获。

娜尔森此前是某跨国集团的CEO,2005年,她毅然辞去了工作,并成为“不消费主义者”中的一员。“我们的行为是常人难以接受的,被视为社会的边缘人类。”娜尔森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这样去做,但是我们希望自己的行为可以引导人们树立合理的消费观,按需购物的观念。”娜尔森坦白地说,过去她每年花费在自己身上的食物、衣服、书、交通等日常开销至少要10万美元。可是现在,她的生活不再需要任何开销了,志愿者服务代替了之前忙碌的工作。

第6篇:流浪动物生存现状范文

论文关键词:荒野生存,荒野,解读



由肖恩·潘导演的电影《荒野生存》改编自美国著名作家乔恩·科莱考尔(Jon Krakauer)的散文集,是一个真实事件。电影《荒野生存》向我们再现了现实生活中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虽然是讲述一个愤世嫉俗者的荒野生存经历,影片在展示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时也穿插着现代社会的种种现状。自然生活与社会事件的交替出现凸显出荒野自然那单纯而自由的美好,暴露出现代社会种种繁琐与虚伪的弊病,从而鲜明地揭示了主人公追求本真自由存在的的心灵理想。显然,荒野自然就是他理想中的家园。一言以敝之,荒野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



一.荒野——自由的象征



荒野是大自然的一个特殊的部分,顾名思义,荒野就是荒无人烟的野外自然,并不是与我们人类生活联系密切的自然。正因为人烟稀少,与社会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所以才成了愤世嫉俗的克里斯丁理想的栖息之地。影片中的阿拉斯加就是美国著名的一毛不拔之地,因为远离美国繁华的都市而成了克里斯汀义无反顾的最后目的地。镜头随着主人公的足迹,再现了许多荒野自然的奇异之景,加之配上清脆悦耳的音乐,给人以极大的视听上的愉悦。主人公克里斯汀毋宁是一个想要超脱现实的完美主义者,所以影片中的大量荒野风光的出现不仅仅是作为美的风景而存在,更应是为主人公的生命理想而存在,也就是为克里斯汀而美。“有生命的自然事物之所以美,即不是为它本身,也不是为着要显现美而创造出来。自然美只是为其他对象而美,即为我们的审美意识而美。”([1]所以导演在拍摄过程中并非只是任意地向我们展示大自然的魅力,而是有意识得选择了典型的自然景物,即“典型意象”来向我们传达克里斯汀的理想。比如第一个镜头就是日暮降临时分蜿蜒曲折地流向前方的密西西比河,宁静幽远,极富象征意味,暗示主人公的悲凉结局。影片又借主人公的妹妹之口说出了克里斯汀是一个绝对自由者,所以要以空间广袤的大自然为家,相应地,我们可以看到影片中出现了多个“自由”意象。比如白茫茫一片的冰地雪原上只潇洒行走着克里斯汀一个人,显示出主人公追求自由的豪情,以及那在汹涌澎湃的海浪中间自由翱翔的海鸥,显示出大自然无比鲜活的生命力,而这一切让克里斯汀那颗被病态社会压抑的心得到了“此在”释放的自由。另外在穿插的社会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克里斯汀出生在一个婚约关系并不正常的家庭中,童年的阴影与青春的激情使他比常人更加渴望真实与自由的生活。在完成荒唐乏味的大学生活后,他终于勇敢地实践了自己酝酿已久的想法——去荒野中寻找自己实际的存在。为此他选择要去荒无人烟的阿拉斯加,影片中多次重复他的话语:“我要去阿拉斯加!”,仿佛阿拉斯加就是他的上帝之城。其实阿拉斯加是一片白雪茫茫的不毛之地,因为稀有人在,离虚伪的人情社会遥远,所以这里存在着克里斯汀渴望的真实,成为了他的信念所在。因此整个“阿拉斯加”在影片中就是一个最典型的意象,它象征着克里斯汀存在的最高信念,为了到达这个理想的天堂,他就像去西天取经的唐僧那般虔诚执着,甚至不惜舍弃一份美好的爱情。因此导演别有用心地把克里斯汀刚刚走进荒野入住神奇巴士的开始一段称为“我的诞生”,意味着为追求本真存在的克里斯汀——亚历山大.超级流浪者的诞生。



二.荒野——克里斯汀的精神家园



从西方当代社会的实际情况来看,克里斯汀事件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的社会根源,反映出现代社会扭曲了的文明对人的精神生活造成了不可忽略的创伤。然而在社会里受到创伤,又去哪里抹平这种创伤呢?依旧像前人那样在上帝那里寻找心灵的归宿吗?可是时代上演的一幕幕假、丑、恶告诉人们“上帝死了”这个事实。现代西方社会科技的高速发达把人变成了单向度的人,在异化了人的精神的同时也异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时代,人们像沙粒一样搅合在一起的。”([2]人与人之间不再是那种有机和谐的关系,而是机械冷漠的为了自己的生计而互相存在的。“一个想要向上爬的人必须能够讨人喜欢。他必须不厌其烦地寻找理由,必须显得忠厚老实,必须善于在某种场合诉诸人们的感情,必须能够以讨上司喜欢的方式来工作,必须避免显示出独立性......”,[3]这就是现代社会虚伪通病产生的主要原因。这种普遍虚伪的生活方式为克里斯汀这类敏感又有觉悟的青年所深恶痛绝。为了避免这种虚伪的生活方式,人又该到哪里去寻找自己本真的存在呢?卢梭呼吁的“回归自然”似乎成了现代人的最好出路。与贫富不均、矛盾重重、程序复杂的社会相比,自生自长的荒野自然似乎要单纯美好的多,花开草长、鱼跃鸢飞、日出日落、风起云涌,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和谐自由,彼此似乎不受任何他物的束缚,大自然的一切看起来似乎都在以最本真的方式存活着。所以克里斯汀毅然弃绝了缤纷但却繁杂的社会生活只身走向美国最原始的荒野之地阿拉斯加。在影片中,克里斯汀确实也体会到了自然带给他的自由与愉快。为了表现克里斯汀对自然的情有独钟,影片意做了几次镜头的对比。当他爬越火车隧道穿梭到人来人往的街上上,他表情就不由的茫然凝重起来。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令他眩晕,灯红酒绿的夜市似乎也让他惊慌失措,透过那闪烁的玻璃橱柜,他似乎看到自己的影子在那里虚伪的大笑,所以很快他就向收容所退了钥匙,拎起自己的包裹像逃难似的飞奔出这个城市。相反到了大自然中,克里斯汀的神情也随之轻松起来,他可以一个人肆意地在旷野中大喊大叫,可以跟动物对话,可以愉悦地欣赏黄昏日落。在这里没有人伤害他的感情,没有人强制他做违心的事情,更不需要登记交钱等程序就可以去与水里划船等。在阿拉斯加的荒野里,没有任何强加在他身上的压力与束缚,他完全为自己而存活,此刻他才是实际存在的。他一个人在神奇巴士里念着卢梭的话:“无需爱情,无需金钱,无需信仰,无需名望,无需美貌,我只要真理!”。而这个真理就是本真的存在,只有在大自然的荒野中才可以找到和实现。从小在优越的经济条件下长大的克里斯汀能够克服爬山涉水的艰难,忍受餐风露宿的艰苦只身来到荒无人烟的阿拉斯加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勇气,如果没有坚强的信念力量的支撑是很难走下去的。况且沿途他舍弃了一切“情”的诱惑,在这个过程中,他始终没有迷失和动摇过自己的信念——走向阿拉斯加去寻找自己的理想家园。



三.荒野——现代人潜在的生存方式



在现代西方社会,工具理性的极大发展导致传统价值的丧失,上帝也不能摆平日益复杂的社会弊病带给人们的极大伤害,于是惊慌失措中人们的目光又投向了祖先早已崇拜的大自然。现代社会正在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但越来越多的人却倾向于牧歌式的乡村自然生活,希望在喧闹的都市生活之外找到一块安静的栖息之地。所以荒野不仅以它那奇异的景色吸引着现代人的目光,更以那广阔的自由空间改善着人们不合理的生存方式,于是现代人一受到社会的压抑,大自然就成了他精神的寄托和向往的理想之地。《荒野生存》或许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预设的生存方式,只是在克里斯汀身上,这种单枪匹马的方式还没有完善,所以有了一个悲剧性的结局。我们不能说克里斯汀付出了生命代价的野外冒险之旅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似乎这种以生命为代价的短暂自由很不值得,而关键在看到于克里斯汀单独把这种潜在的生存方式变成了轰轰烈烈的行动,在这个意义上说克里斯汀的荒野之行是一曲自由生命的赞歌。

在当今这个科技越发达,压力越巨大,人情也越冷漠的时代,克里斯汀这样的人或许不在少数。有多少人不是处在“恐惧”的现实当中:“在不远的将来他将无能得到生活的必需品。由于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如此受到威胁,他的注意力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专一地盯住这些物品;同时,他也充满另一种与此非常不同的畏惧,也就是,对于他的个体自我的畏惧——他不能正视它。”[4]德国的雅斯贝斯深刻地道出了现代人的恐惧的生存状况。人的生命短暂而又脆弱,在这繁忙的时空中去哪里找到一块安静的栖息之地呢?“回归自然”早已由敏感的卢梭提出来,多少人其实在心里渴望着要去实践它,无奈大多数人不能脱离这个复杂的社会人情圈,不能躲避一切正常的责任义务,或许还被困在七情六欲的圈子里纠结着,于是“回归自然”就成了一种美丽的遐想,抑或实现了皈依自然的理想,可能也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所以“荒野”只好成了现代大多数人所渴望的一种潜在的生活方式。只是年轻气盛的克里斯汀勇敢而坚定地实现了这种潜在的生活方式而已,相信他不是唯一的一个。

参考文献:

第7篇:流浪动物生存现状范文

[关键词]《东方直播室》 时事辩论类电视节目 选题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088-02

《东方直播室》是一档融多种传播手段于一体的时事辩论民意调查类节目。节目内容紧扣当下热点新闻事件以及引起广泛关注、值得讨论的社会现象,邀请新闻事件当事人到现场,正反双方嘉宾深入探讨核心问题,给予各方观点平等、公开的表达机会,在观点的激荡中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和建设性意见。节目的选题关注民生,体现向美向善的核心价值观,表达着社会关怀。

一、节目选题的分类

2010年3月,《东方直播室》骆新节目于东方卫视周末黄金档开播。第一期节目《父母放弃救治闭肛女婴,该不该?》获得极大反响,截止2012年末共播出节目130多期。我们来参考一下部分播出节目单。

通过对近两年播出节目的分析,节目的常见话题从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社会公共热点问题,包括就业、医疗、食品、住房、教育等公共话题,例如《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合理吗?》《面对就业歧视,我该怎么办?》《硕士回乡种地,你支持吗?》。2012年元旦期间,《东方直播室》连续播出了两期《医患关系怎么了?》特别专题,获得社会强烈反响。5月14日《东方直播室》之《心术》特别节目《妙手仁心,坚持还是放弃?》,这期节目在当天卫视专题节目收视榜单中排名第一。第二,价值观问题,20012年1月9日播出的节目《我为教育狂,值不值?》讲述了一位名叫王贵荣的乡村代课教师15年来忍受清贫,独守空山,举步维艰地坚持乡村教育的真实事迹,引发了社会对于现今不同价值取向和个人追求的广泛讨论。类似的话题还有《我为书狂,值不值》《职业理想该为现实妥协吗?》等。第三,社会道德问题,《今天,我们真的冷漠了吗?》《看到老人摔倒,你会搀扶吗?》之类节目对于怎样重建社会道德,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提出了很多意见和看法。《该不该禁止吃猫肉?》《救助35条流浪狗,坚持还是放弃?》把话题提升到了道德的层面,指出对于动物的同情与怜悯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第四,特殊人群问题,《东方直播室》多期节目中表达了对于留守儿童、女性、失独老人、袖珍人、艾滋病携带者等这些特殊人群的关注和关爱。节目把这些人群的现实处境摆在观众的面前,引起社会对他们的重视,充分体现了节目对于平凡人物、朴素生命的尊重。

二、节目选题特点

(一)民生性

《东方直播室》以“直播转型中的中国”和“梦想离不开现实的关注”为宗旨,体会当今社会最普遍的心理诉求,折射当下迅速发展中的中国现实。2009年9月,在这个意味着中国所有学生要重返校园的特殊时刻,东方卫视经过精心编排,推出《家长让12岁孩子只身出国留学,你支持吗?》《为孩子购买学区房,值得吗?》《农民工带着孩子外出打工,你支持吗?》和《研究生回乡当孩子王,究竟是作秀还是无奈?》四期紧贴教育的民生话题,对于中国家庭都很有意义。《东方直播室》节目的话题都是从老百姓生活中来,关注的是普通人的生存状态、生存空间,并且以平民的视角表现民生的内容,为各种观点创造了一个公共话语空间。谈话节目的魅力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受众参与’的深度开掘,‘受众参与’是谈话节目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栏目与受众的双向沟通、互相理解、彼此促进,能够推进节目的创新”[1]。《东方直播室》所选择的话题,均由天涯社区的网友投票产出。天涯社区是中国网民最活跃的一个群落,他们“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们的特质恰恰就是《东方直播室》所追求的特质。大众的积极参与,让话语权更具草根的基础。

(二)冲突性

所谓话题的冲突性就是指话题本身具有的矛盾性,这些矛盾能引发不同观点的交锋和碰撞。比如话题所包含的情感与理性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多元价值观的冲突等等。节目策划者的中心任务就是选择好抗辩主题,表现和强化这一主题中的矛盾,使抗辩更具语言魅力,同时也要注重大众媒介应有的导向性和责任感,避免对抗性谈话升级为单纯的辩论甚至家庭战争的现场。[2]

时至2012年末,正值国家公务员考试之际,《东方直播室》播出了《年轻人该不该重拾铁饭碗?》,节目内容围绕两个年轻人之间截然不同的择业观展开讨论。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相同年纪的年轻人刘献炜和施欣,“菜王”小伙刘献炜放弃了公务员工作,所谓的“体制内生活”,毅然辞职并改行卖菜。他的终极目标是建立起一个良心品牌,卖出一家上市公司。与刘献炜的选择相反的是考霸施欣,自2009年起他转战十多个省市,历经二十多场公务员考试,誓必要考上公务员。两个同龄年轻人,由于生活阅历和价值取向的不同选择了截然相反的人生道路,在场嘉宾和观众对于他们的个人追求和对于公务员的态度和认识展开讨论:面对大学生就业压力剧增的现状,年轻人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该不该考公务员?考公务员的目的又该是什么?是出于为人民谋福利的职业道德还是对于金钱与权力的欲望?中国公务员队伍的现状又是怎么样的?节目请来了企业家吴胜明,电商CEO王树彤,任长霞之子卫辰尧,公考第一引路人于洪泽,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来引导大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树立健康的择业观。

在这些节目中,具有不同利益诉求或相对立思想观点的嘉宾、观众,围绕话题中的冲突展开开放式的即兴交流,节目中语言的对抗,激情的碰撞,智慧与才华的展现和不可预期的话题推进对于观众产生着强大的吸引力。

(三)思辨性

具有思辨性的话题闪耀着哲理的光芒,能够给人们带来思想上的启迪。此类电视节目应该把情感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用思辨来制约感情,深化感情,用理性的力量来调动人们的情绪,启发人们的思想,使人们得到启示和智慧。

使话题有深度和亮点首先要找准话题的切入点,并一步步地明确和深化主题。《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你觉得合理吗?》《高速公路拦车救狗,谁之过?》《今天,我们真的冷漠了吗?》这些话题的切入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较大的思考空间。那么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顺着逻辑和清晰的思路来逐步地深化主题。《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你觉得合理吗?》接连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大学生和农民工有可比性吗?学历等于能力吗?培养大学生的投入和产出比合理吗?但这些问题依然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实质。造成这样的悖论根源在于中国的单一升学教育体系以及单一的成才模式。在这一教育体系和成才模式之下,受教育者关注的是“升学”福利,而非求学本身。一直以来,在谈到教育与人才发展时,不少专家呼吁,社会应把上大学作为成才的选择之一,而不是唯一,在上大学之外,应该还有其他成才选择。但具体到教育政策和人才政策时,却依旧把上大学作为“唯一”的成才路径作为决策依据。老师不负责任、学生自我放逐,再加上大学课程设置脱离现实,导致了当今的大学生眼高手低。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处于世界产业链中低端,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才使话题的深度上升到一定层次。

总的来说,节目的选题切中时弊,引人思索,同时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话题的讨论有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使不同意见或利益者获得理解和认同。但一些因素影响了节目选题的宽度,也影响了节目探讨的深度,制约着节目的发展。希望以后节目在话题的展开,道理的揭示上有更多改进和突破。

【参考文献】

第8篇:流浪动物生存现状范文

[关键词] 经济活动 精神生活 社会审美化 艺术边缘化

由于脱离实际,特别是脱离我们当下所从事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我们的美学不仅面对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的巨大变革以及人们精神状态的低迷、混乱等患上了“痴呆症”,处于“失语状态”,无法显示自己的创意、活力和新锐之气,而且由于无法进入和参与我们现时代的伟大变革,无法在这种伟大变革中显示自己独特的理论魅力及其实践意义,从而正在被我们这个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伟大时代所抛弃。

美学要唤发生机,再造活力,提升自己,走向繁荣,就必须从现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出发,面对当下发言,美学只有把自己置身于我们现时代伟大变革的浩浩大潮之中,深入到这种沸腾生活的内层和深处,把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和从事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纳入自己的理论视野,作为自己的研究重点,予以认真的审视,审慎的省察,给出合理的解释,科学的说明,美学才可能由于成为支持我们现时代人们崭新生活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而重新获得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实现自己的光荣与梦想!

美学应该面向当下活跃的经济活动发言。

自1978年以来,我国实施战略大转移,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美学对我国目前经济的大发展以及建立一种经济与人的和谐统一关系等都可以提供自己科学的说明或理论支持,从而施加自己对经济的积极影响和重大作用。

一、为发展经济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人要维持生存,求得温饱,便产生人的物质生产、物质实践,开始人的经济活动。人的物质实践、经济活动就是为人的生存提供相应的经济支持、物质保障,使人生活有依靠,衣食无忧。但是,人活着,不在这种物质实践,经济活动,而在实现自我,确证自我,充分展示和敞亮自我生命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这样,人的审美实践,精神活动就产生了。审美实践,就是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以审美实践为基础,才使得客观对象成为人价值和意义的物质载体,从而与主体—人之间建立了一种统一关系,这种统一关系就是审美价值,是客观对象作为审美对象的特殊本质,在此基础上,人作为审美主体才能进行审美欣赏,即通过审美对象来充分地感受自我,体验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自我,从而获得美感,一种深刻的人生幸福体验,获得美,一种对审美对象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人的审美实践、精神活动则是为人的生存进一步提供精神支持、感情寄托和心灵慰藉,使人精神充实,感情丰盈,心灵满足。试想,人如果在这个世界上不能实现自我,确证自我,从而也感受和体认不到自我生命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那么人就会感受到一种活着的无聊,生命的空虚,心灵的不安,精神的惶惑等,所有这一切,将从根本上动摇人的生存基础,使人失去对生活的热情与依恋等,人还怎么可能有幸作为一个审美主体面对这个世界,并从这个世界上获得一种美感愉悦,一种深刻的人生幸福体验呢?

人的审美实践、精神活动是重要的,是主导、方向,但这种审美实践、精神活动显然以人的物质实践、经济活动为深刻基础。古人讲:“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这实际上就是讲,人的物质实践、经济活动对人的审美实践、精神活动而言具有着极其重要的前提性意义。马克思曾讲:“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这从反面说明了,人的审美实践、精神活动必须以人的物质实践、经济活动为前提或基础。试想,人的物质生活得不到满足,整天为吃饭穿衣忧心等,人的精神生活会好得起来吗?

确认经济是人类审美活动的物质基础的重要思想,美学就显然为我国现时代经济的大发展提供了一种及时的和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持。

二。为经济活动提供另一强大推动力

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走向昌盛和繁荣,目前,我国已有相当一部分人群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已不再把就业、工作、实践等单纯地作为自己谋生的手段,致富的门径,而是开始认真地考虑实现自我,成就自我,展示和敞亮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实现自我,成就自我,已然成为时代的风尚。这样,他们的工作、劳动、实践等虽然也给人类包括自己创造物质财富,带来实际好处,但从主观动机上,这已经不再是一种物质利益驱动,而是一种审美精神驱动;在根本性质上,这些也不再是一种低级的物质实践,经济活动,而是变成了一种崇高的审美实践,精神活动。因为这些工作、劳动、实践等本身就会给他们带来一种愉快的经历,美感的体验,精神的享受和心灵的满足等。而且伴随着这种愉快的经历,美感的体验,精神的享受和心灵的满足等,还必然会使他们形成一种对工作、劳动、实践等的巨大的内在驱动力,从而因为驱使,他们会更加投入、忘我地工作、劳动、实践等,不断地提高自己工作、劳动、实践等的业绩和效率,并最终把自己的工作、劳动、实践等做得更好,更扎实,更加卓有成效。比如,在2002年3月17日中央电视台2 台的《对话》节目中,中集公司总裁麦伯良就曾讲,中集公司之所以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快速发展,处于领先地位,除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外,重要的一条,就是在中集公司里每位员工都能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干,实现个人的价值,从而在实际上,工作、劳动、实践等在中集公司里对每位员工而言就已经从根本上失去了那种外在的强制性,而变成了一种内在、强烈的精神需要,审美追求,融入了广泛而深入的审美理念、审美意识。还有,现在我国的一些留学归国人员归国后创业、发展,兴办企业,开拓市场,也并不太计较个人物质上的报酬和待遇,而是冲着一种自我“实现感”,在乎如何发掘自身的潜力,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仍然是由于精神的审美驱动而非物质的功利诱惑。

确认审美活动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的观念或思想,美学就可以指导人们也能够按照一种审美的原则去开展和实施经济活动,把各种审美因素都最大限度地融进或渗入我们现时代的经济大潮之中。这样,我国现时代经济的发展无疑就会获得另外一种巨大的精神推动力,从而进一步促进和带动我国现时代经济的迅猛和快速发展。

三、发挥对经济活动的制衡作用

人活着,不为吃饭穿衣,求得温饱,最大限度地追逐那种物质利益或功用价值,而在活出自己,实现自我,顶天立地,有所作为,从而在这个世界上感受和体认自我生命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即进行审美实践和审美欣赏,一句话,进行审美活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曾深刻地指出这一点,他讲,人生的目的不是去获取和积累那些僵死的、物质的东西,而是人生命的自我实现、自我观照,即审美实践和审美欣赏,也就是审美活动。如果人在这个世界上不能实现自我,确证自我,从而也不能感受和体认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那么人还活什么呢?

美学从形而上的高度或意义上确认了审美活动才是人生的最终目的的观念或思想,就必然使得人们在自己目前的经济活动中始终保持一种“我是人”的自觉意识,从而去充分地尊重自己,捍卫人性,维护人的地位和尊严,追求人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而不会漫无限制、不惜一切地发展经济,甚至愚蠢和荒唐地以牺牲人为代价来换取或促进社会经济的一时发展或繁荣,结果造成人心理变态,人格畸形,个性片面,精神萎缩,出现马克思所批评的人的“异化”,成为马尔库塞所批评的“单向度”的人。这样,美学无疑就对我国现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相应的制衡作用,从而有利于我国现时代经济和人之间的和谐与健康发展,使人的生存、人的发展也处在一种全面、和谐的自由与理想状态。

美学应该面对当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发言。

现时代,我国科技进步了,经济发展了,社会繁荣了,人民富裕了,但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却处在了一种严重的、前所未有的低迷不振和混乱无序状态,象西方现代社会一样,人们摒弃价值理想,消解意义世界,忘却终极关怀,在找到了物质上的栖息之所之后却丢失了自己神圣的精神家园,沦为心灵上无家可归的游子。

对此,美学同样可以从审美角度提出自己的科学批评和合理解释,以便尽早帮助和指导人们在一种殷实、丰盈的物质生活的基础上也能开始一种充实而富足的心灵生活,保证人身心的全面、和谐与健康、深入发展。

一、为现时代人的精神危机寻找根源

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

目前,人们精神方面的所有迷乱与困惑,实际从根本上都可以归结为迄今人们没有很好地处理和解决这个问题。

实际上,人活着,就在活出自己,实现自我,即进行审美实践,在此基础上,才形成审美欣赏,使人感情有所寄托,精神得到慰藉。只有借重美学,才能为人为什麽活寻找最终根据。

但是,过去,人们生活没有保证,整天为衣食忧心等,不可能认真考虑和解决这个问题。

现时代,随着经济的富裕,生活的富足,人们虽然开始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但是,人们还没有能够从美学方面给予科学回答和正确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现在的人们为什么不出现失去了一种方向感、归属感,落入了一种茫茫无际的虚空和无奈之中呢?应该说,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显得苦闷、烦燥、惶惑、不安、失落、迷乱,出现了精神沙漠化,感情淡漠化,导致价值失落、信仰危机等,都是非常自然的,不可避免。

二、为人们构建神圣的精神家园和安身立命之所

如上所述,人活着,不为追求物质利益,获得实际好处,而在实现自我,观照自我,即进行审美实践和审美欣赏,这种审美活动无疑构成了人神圣的精神家园和真正的安身立命之所。为什么呢?这就在,人如果沉溺于物质实践而不能自持、自拔,人就必然会丧失自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盲目的存在,就会感到不安,就会失去一种心灵上的自由、宁静和安顿。审美活动正相反。审美问题,说到底就是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观照问题,正是通过审美活动,人才不会丧失自己,而是落实了自己,感受和体验到了自己生命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这样,人生存的根据和理由就有了,人的精神支柱和感情寄托等问题也就随之解决。凭心而论,难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正是通过审美活动感受和体验到自己生命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我们才感情有所寄托,灵魂得到了安顿吗?我国著名教育家提倡“以美育代宗教”,革命导师列宁曾讲用艺术代替宗教,这些实际上就都在一定的意义上揭示了审美活动与人的精神、信仰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在我国,审美活动从古到今都实际地处在人们各种精神活动的最高层次、最高地位,显然也就在审美活动对人而言拥有一种形而上价值或终极意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是人的真正的安身立命之所。

我想,为人类重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寻找感情寄托,引导现时代的人们通过审美活动不断地感受自己,体认自己,使他们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不再总觉得自己“生活在别处”,总滋生一种所谓的“流浪情绪”,而是在一种殷实、丰盈的物质生活的基础上也能开始一种充实而富足的心灵生活,保证人身心的全面和谐与健康深入发展,也许这就正是美学的神圣使命或用武之地,象欧阳友权在《人学美学的学理探源》中所讲的:“物质的殷实和丰赡远远补偿不了人类精神家园的花果飘零、满目疮痍,生命的享乐与苟欢支撑不了生命意义世界的坍塌与缺乏,理想火花的寂灭和生存必然性信念的消褪,逼着人类重新审视自己的理性逻辑,重新寻找生命的伊甸园,重新编织意义的纤索以拉住那走向深渊的人类列车。......正是在这里,美学找到了自身的用武之地。”①相信,美学一定能够为现时代人们精神世界的重塑或建构做出自己绝大的贡献!

美学应该面对当下社会审美化的大趋势发言。

我国现阶段,“个个都谈美之妙,人人追求美之味”,不仅艺术,而且大到城市规划、设计,小到房室摆设、人体服饰等等,人们几乎把自己的审美活动扩展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方方面面,“审美化正在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组织原则”。

面对这种情形,美学应该也能够从审美的角度作出自己积极的回馈或反应,以便为这种情形提供健康而富有意义的价值导向、前进方向。

(一)为社会审美化的必然性提供根据

从社会形态看,随着目前我国经济的迅猛快速发展,人们已逐渐解决温饱问题,我国的社会形态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而这一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社会转型或历史变迁无疑为我国目前的社会审美化奠定了一个坚实而深厚的物质基础。

从人的需要看,人的物质生活、功利追求满足后,人的精神生活、审美追求必然会提到人的重要议事日程,正如拉甫罗夫所说而为恩格斯所称许的:“人不仅为生存而斗争,而且为享受,为增加自己的享受(着重号为恩格斯所加)而斗争......,准备为取得高级的享受而放弃低级的享受。”②而现时代,人们吃饱了,穿暖了,衣食无忧,人们为什么不从审美的角度对自己提出更高的期望和更宏大的要求呢?时下人常讲,“富而思美,富而思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而正是人的这种高级的精神需要、审美追求,又为我国目前所出现的社会审美化提供了一种内在的强劲动力。

鉴于这两个主要原因,目前这种社会审美化大潮的涌动或出现就在所必然、不可避免了。

(二)揭示社会审美化的实质与内涵

如前所述,审美实践是人的自我实现 ,自我确证。与之相联系,审美欣赏是人作为审美主体通过审美对象最大限度地感受自我,体验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自我,感受、体验、判断和评价自我生命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

由此审视和省察社会审美化这一趋势或潮流,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审美化这一趋势或潮流,实际上就是在社会各方面形形、光怪陆离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人们不再把追求一种物质利益、功用价值作为自己的最高目的或根本诉求,而是从根本上,从形而上的意义上开始追求人,追求人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或者说,是这种追求人,追求人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构成了人精神生活的实质或内涵,也构成了这种社会审美化的实质或内涵。具体表现在:1、从社会实践方面看,社会实践由过去的单纯追求物质利益、功用价值开始向张扬人的个性,追求人自我的价值和意义方向转变,人们也开始用一种崭新的审美标准、审美尺度来塑造社会,建树人生。2、从社会现象或事物看,随着社会实践性质的根本转变,它们也由过去的对人而言仅仅具有一种功利价值、实用意义,而开始变得从负担和承载人价值和意义的高度,把自身对人而言所具有的功利价值、实用意义与人的价值、人的意义有机地联系起来,结合起来,从而对人而言更具有了一种巨大而强烈的审美价值、审美意义,社会上的方方面面,事事物物,都开始前所未有地具有人性,闪耀着“诗意的感性的光辉”。3、从社会认识方面看,随着社会现象或事物性质的根本转变,人们对社会现象或事物的认识或反映也就不再特别关注它们的功利价值、实用意义,而是开始看重或强调它们的审美价值、审美意义,通过对社会现象或事物的认识或反映,人们开始最大限度地感受自我,体验自我,从而获得一种极大的美感愉悦、精神满足等。

社会审美化这样的实质或内涵,显然强有力地显示了,在现时代,我们的社会正在发生一次巨大而深刻的历史变革,我们的社会从各个方面都越来越重视人、尊重人、爱戴人、张扬人,从而也越来越适宜人的生存和发展,而在这种生存和发展中,人的生命质量、生活质量无疑都在不断提高,不断跃迁,不断升华,人的精神文明程度也正趋向一个崭新的、更高的水平和境界。而这一切,显然具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一个根本特征、显著标志!

由于弄不清人类审美活动的特性或本质,从而也不能理解社会审美化的实质或内涵,所以在现时代,我国社会的审美化就总表现得有些盲目、随意、片面、肤浅,甚至低劣、浮躁,缺乏一种清醒的自觉,明确的方向,缺乏一种宽广、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更达不到一种形而上的水准和高度。社会审美化在时下深为一些人所诟病,这都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

但是,这种情况显然不会持续多久。随着美学从审美角度对这种社会审美化的科学认识和理性解释,作为社会审美化的主体,人们必然要去自觉地扬弃目前社会审美化所出现的这种盲目性、随意性、片面性、肤浅性,克服低劣,避免浮躁,明确地以人为主题,高扬人性,敞亮人的价值和意义,使这种社会审美化不断走向自觉,走向精粹,走向雅致,走向深度,从而获得一种新颖、稳健和厚实的意义或品格,成为人们可以依恃、信守的心灵寓所或精神家园。

美学应该面对当下艺术的边缘化发言。

现时代艺术的边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对此,美学同样可以从审美的角度为人们释疑解难,提出自己合理的解释以及正确的价值导向。

(一)深入揭示艺术边缘化的必然性,它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从人类审美的发展看,人类之初只有物质实践,当这种物质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随着物质实践中一部分内容可以给人类带来一定的心灵激动和审美满足等,人类便开始把这一部分内容从人类的物质实践中逐渐分离出来,独立出来,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审美欲求,这样,所谓的艺术才产生了,象物质实践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一样,艺术开始成了人类精神生活、审美追求的一种充分表达和根本依托。可以说,这种态势维持了很久。但是现在不同了,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上,人类的审美活动已经不再局限艺术,而是几乎扩展、深入到人类现实生活的一切领域,方方面面,这样,现实生活中的审美事物、审美现象的大量涌现,以及它们对人们所拥有的巨大的审美感染力和强烈的精神感召力,势必造成对艺术在人的精神领域里的严重排拆和强大冲击,从而从根本上减弱、降低人们对艺术的精神依赖和审美欲求。

从艺术本质看,艺术本质上固有的缺陷,造成了艺术对人而言在精神生活、审美需求上的根本不足,使艺术在目前与现实生活所构成的激烈的审美竞争中显得软弱无力,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艺术是人通过自己独特奇异的想象所给自己创造的一个美妙而虚幻的审美空间、审美世界,在这个空间、世界里沉潜、含味、体验、玩索等,固然也很美妙,很动人,可以给人带来一定的精神支持、感情寄托和心灵慰藉等,但从本质看,艺术毕竟只是人假定和虚构的结果,因而它永远摆脱不了自身所固有的那样一种迷离而虚幻的性质或特点,而这种本质上固有的缺陷,就必然从根本上决定了,对人的精神需要和审美欲求而言,它顶多只是一种减压,一种缓解,而不是这种精神需要和审美欲求问题的最终满足,实际解决。现实生活则相反。现实生活的审美价值、审美意义对人的精神需要、审美欲求的满足来说不仅是直接的,真实的,因而对人而言它更具诱惑力,更为惊心动魄,也更容易振奋人的精神,而且它不是一种减压,一种缓解,而是一种最终的实际解决,圆满结局,因而在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和审美欲求上,它对人而言显然才是一种最理想的选择,或一种最根本的依靠。哲学家赵汀阳讲:“对战争的表现远不如亲临战场惊心动魄;对爱情的表现不如经历爱情更震动心灵;对宗教的表现比真实的宗教献身要苍白得多。”哲学家的话独到深刻,耐人寻味!这样,在与目前现实生活所形成的这种激烈的审美竞争中,艺术的审美魅力必然会大打折扣,大受影响,显得力不从心,感到无可奈何,它还怎么可能继续处在人们精神生活的核心与主导地位呢?艺术是伟大的,但对艺术在满足人们审美需要上的这种固有的缺陷我们也理应有个正确的认识!。

从艺术目前的现状看,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规范与指导,一些艺术作品,特别是一些自称为“先锋艺术”、“前卫艺术”、“行为艺术”等的艺术作品,公然展示丑恶,倡言“私人化写作”,大搞“隐私文学”,显得肤浅、庸俗、低级、浅薄,没有新的创意,缺乏一种伟大的时代精神,更没有一种深沉浑厚的社会文化历史底蕴,更缺乏对人类目前生存状况的深情关注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而这一切,无疑都进一步地弱化了艺术的审美价值、审美意义,降低了艺术的审美标准、审美要求,使艺术从根本上丧失了自己形而上的品格、意味和境界。这种情况虽然不是艺术边缘化的主要或根本原因,但在一定意义上也必然要影响艺术满足人们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和至高无上的审美欲求。

(二)从宏观审美角度积极评价艺术的边缘化,艺术的边缘化充分表明,在现时代,我们的人民开始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真正生活

过去,在我们面临人类最大最紧迫的生存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求得解决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追求一种物质利益,获得实际好处,便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对我们提出的绝对律令,我们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必须服务和服从这个律令。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虽然人类社会对物质利益、功用价值的追求具有客观必然性,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它显然又以牺牲大多数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为代价和前提,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自我丧失了,人找不到了自己,从而人也不能从现实生活中获得一种美感愉悦,一种深刻的人生幸福体验,人的自我只能非常有限地通过想象、幻想的途径来显身,保留在一方虚幻假想的天地或世界里,即人的精神生活、审美追求只能靠艺术这种独特的形式来勉强支撑,“艺术创造与欣赏都是人类通过艺术品来能动的现实的复现自己,从而在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现时代则根本不同。随着社会形态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人们不仅通过想象、幻想这样的艺术形式显示自身,展示自我,实现和敞亮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而且更主要、更大量的通过现实生活这种实实在在的形式显示自身,展露自我,现实生活开始出人意外地处于人们精神生活、审美追求的核心地位,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包括人的衣、食、住、行,交往和环境,工作和爱情等等,都逐渐从根本上成为人实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根本途径或主要手段,显示出强烈而深刻的审美价值、审美意义,变成人“无尽的享受,永久的快乐,强烈的陶醉”。而这样一种巨大而深刻的社会转型,历史变迁,显然是我国现时代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一个显著标志,它充分表明,经过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努力和奋斗,我们的人民最终在现实世界中把自己从动物界里提升出来,从而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和昂扬的面貌,兴高采烈、扬眉吐气地开始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真正生活,马克思这样讲,“通过社会生活,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③,这时候,“人才在一定意义上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人的生存条件”④。

(三)积极评价艺术和艺术家,艺术的边缘化实际上正是长期以来艺术发展和艺术家努力的一种必然结果

如上所述,当下一些艺术作品缺乏必要的亮点和一些艺术家才情灵性、学养功力不及等都不是艺术边缘化的主要或根本原因,主要的或根本的原因,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和不断提高,在现时代,人们的审美实践、审美欣赏已经遍及现实生活的一切方面,所有领域,人们开始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真正生活。

而鉴于此,艺术的边缘化就不能简单地和不加分析地讲这是艺术自身的失败了,因为很显然,从艺术的功能和作用看,艺术就是为现实的社会和人生服务的,就在引领和指导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创造一种审美社会,臻于一种审美境界,获得一种深刻的人生幸福体验,而在现时代,当人们已经开始兴高采烈和扬眉吐气地跨入一种现实社会审美化的汹涌大潮时,我们怎么能说这是艺术自身的失败而不是艺术特别的荣耀呢?必须承认,现实社会审美化大潮的澎湃奔涌,艺术绝对功不可没!

同样鉴于此,艺术的边缘化也不是艺术家的悲哀,艺术家没有必要为此而难过和黯然神伤。艺术家就是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感染人们,振奋人们,促使人们去创造审美生活,建构审美社会,而现时代,人们以一种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开始创造审美社会,谱写审美社会的历史,这正是艺术家梦寐以求的最大理想、最高欲求,艺术家为什么要感到悲哀,感到难过和黯然神伤呢?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对艺术家,也理应作如是观!

艺术的边缘化,即便我们不为它兴高采烈、欢呼雀跃,我们也实在无须大惊小怪。也许,这正是中国目前社会和历史发展的一个巨大进步,是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成果,它充分表明,在现时代,作为社会的主体,我们的人民最终由一个虚幻的自我而提升成为一个真实的自我,也是一个真正的自我,人开始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四)号召艺术高举人的旗帜,回到审美本位,为艺术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导向

由于弄不清艺术的审美本质,缺乏一种正确的理论范导,艺术对人的审美作用经常处在一种软弱和无力状态。

但是,艺术不能这样继续下去,即使现时代艺术已经边缘化,艺术还是应该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充分发挥自己在审美方面对人所具有的独特的感染力和巨大的指导作用。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从审美角度来审视,那就是艺术必须高举人的大旗,回归审美本位,最大限度地反映和体现人的尊严和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具体生动和形象地描画和展示人高尚的精神、非凡的智慧以及蓬勃昂扬的创造活力,从根本上张扬和敞亮人自我生命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我想,艺术这样做了,即使艺术已经边缘化,艺术也不会失落什么,而是傲然挺立,仍然是人类前进的“灯火”,是我们现时代社会上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注释:

①《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2期,第23页。

第9篇:流浪动物生存现状范文

旅游环境是指在旅游活动特定的区域或范围内各种因素的存在状况和综合作用的结果;就范围而言,它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和相关的旅游依托地;就内容而言,则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状况以及与旅游活动有关的自然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因素。长期以来,人们总把旅游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偏重追求其经济效益,而相对忽略了普遍存在的旅游对环境的影响。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旅游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不仅会阻碍旅游业本身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带来相关的负效益。本文首先描述了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考察了旅游环境保护的种种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方学者关于旅游景点发展演变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旅游持续发展和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以及旅游环境质量的全面管理和保护设想,以期寻求发展与保护这对矛盾对立面的完美与和谐的统一,使旅游得以持续发展。

一、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

众所周知,旅游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环境;而另一方面,由于旅游环境的脆弱性,旅游发展又给旅游环境带来破坏和影响;因此,对旅游环境不妥善管理和系统保护,势必影响到旅游发展的持续性。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1.旅游对环境的破坏。

旅游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对可供观赏的山川湖泊、名泉瀑布、名胜古迹、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损害和污染。旅游对环境的破坏问题已得到旅游界的相当重视,在此本文不予赘述。旅游对环境的危害一方面来自游客的破坏,大批游客拥入,致使基础设施紧张,旅游旺季造成的游人在某一景区的高度集中破坏或影响了该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旅游对环境危害的另一来源则是外来投资商及当地旅游部门的大规模开发活动,这种破坏在第三世界旅游发展中国家的表现更甚,消极影响更大。究其原因,旅游开发和发展对环境的损害可归纳为如下三点:

首先,旅游部门只顾眼前利益,对旅游资源做过度性、掠夺性的开发;其次,是对景区环境的粗放式管理,对旺季游客过分集中的现象缺乏科学的、合理的疏导或价格调控等管理手段;再次,旅游发展过程中,景点开发以及旅游基础设施病态膨胀的趋势日益明显。

因此,如何一方面发展旅游,一方面合理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旅游赖以持续发展的环境成为旅游界急需迫切解决的课题。

2.旅游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旅游主管部门与实业部门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均已形成共识,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在政策制定方面,我国自1973年始先后频布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如《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对外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文物保护法》,以及1992年巴西联合国环发大会后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等等规定都不同程度地与旅游环境保护有关,初步形成了一套环境行政管制体系。在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实际工作中,旅游行政主管与实业部门、环保行政主管与实业部门精诚合作、联手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不尽令人满意之处。

对旅游环境有效保护的制约因素可作如下几方面的归纳:

①旅游环境保护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健全

国家有关部门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我国的旅游业尚没有自己专门的旅游环境保护法,我国政府1985年才将旅游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一项事业,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旅游业在我国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因此,关于环境保护虽然在立法上作了许多工作,但在法律、法规的监督执行方面却缺乏健全管理。旅游区大多数基础建设项目,没有按规定程序办理有关环境保护手续,有的虽然办了,但没有相关部门的配合把关,流于形式。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指出:“对未经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计划部门不办理设计任务书的审批手续,土地管理部门不办理征地手续,银行不予贷款;凡环境保护设计方案篇章,未经环境保护部门审查的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不办理施工执照,物质部门不供应材料,设备;凡没有取得‘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合格证’的建设项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办理营业执照”。然而事实上,这些措施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30、31条规定:“刻划涂污和损坏国家保护文物尚不严重的,由公安部门或文物所在单位处以罚款或赔偿损失。”其中何谓“尚不严重”,罚款赔偿如何界定,都无具体明确的规定,容易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加之一个时期以来,旅游区没有权威性的环境保护机构,往往一个旅游区分属几个部门主管,形成旅游部门、环保部门多头领导,各自为政,互相扯皮,条块分割的现象,不利于旅游环境保护具体工作的开展。

②重产值、轻环境

虽然中央反复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但对基层企业领导者和经营决策部门来说,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一直是个两难选择。在许多地区的旅游开发和发展中,以牺牲长期效益为代价来换取短期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③环保经费紧张

各级财政拨给的保环专项经费和业务费用相当有限,加之工作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许多该收的环保费没有按规定如数加以征收,再加上污染治理欠帐太多,导致许多环保治理项目没有资金保证,环保工作无法实施,形成恶性循环。许多旅游区的环保部门除了有一两台陈旧简陋的监测设施外,多数无钱添置其他基础性设施和配套设施。对于旅游区内排污情况难以进行常规分析,环境规划、环境趋势预测往往也因没有监测依据而无法进行。

④旅游开发、发展过程中生态意识不强

我国许多风景优美的旅游区座落在偏僻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如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仍处在半封闭、半开放的发展状态中,过着原始的伐薪取暖、辟地种田的生活方式,因此,当其居住地被开发成旅游点时,居民们或破坏生态或猎杀动物以供纪念品交易,并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旅游经济收入。居民低弱的生态意识也反过来影响了旅游者的生态意识,旅游区内随地乱扔纸屑、果皮、对文物乱涂写等不文明行为很是普遍。

⑤旅游区客容量超负荷问题远未从理论上和管理上得到解决。尤其是知名度较高的景点和景区,旅游旺季时,长期“人满为患”。关于客容量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本文拟在第二部分作详细论述,在此故略。

前文提到的旅游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诸类问题加剧了旅游与环保的矛盾,使保护主义者和实业部门的冲突,游客和目的地居民的冲突以及居民之间的冲突更加恶化。

二、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周期循环模式

旅游人数、旅游区客容量与环境质量之间有着一种直接的密切关系;旅游人数大于或等于景点饱和承载量时,旅游对环境的破坏则大些,反之,则小些。旅游环境质量变异涉及游客行为、心理、社会文化、居民参与程度等许多不可控因素,因此,可能在某个微观的具体时间断面上,呈现出无规则的特征;但是从旅游景点的宏观历史发展看,游客到达人数与景点演变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周期循环规律。下面本文想借助RichardW.Butler博士的旅游景点周期循环演变模式,通过分析游客人数与景点发展的关系,来提出相应的景区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的设想。

1.旅游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

Butler博士系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旅游地理系教授兼主任,在长期从事安大略省北部乡村旅游景点发展演变的研究之后,于1980年在《CanadianGeographer》刊物中发表题为“TheConceptofaTouristAreaCycleofEvolution:ImplicationsforManagementofResources”一文,并由此提出了旅游景点历史演变模式,按时间发展和游客到达人数,Butler把一个旅游区的发展演变划分为六个过程:即,开发、参与、发展、巩固、萧条、重现活力(或衰亡)等(如图1示)。

根据进入游客的数量,旅游者类型特征以及旅游设施的发展状况,这六个过程又可归纳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含开发与参与两部分,吸引的游客以少数先锋型旅游者为主,如探测旅游者、嬉皮士、流浪汉等;少数当地人参与旅游活动;该阶段旅游人数少,设施设备简陋,游客或搭帐野营或借宿当地人家中,此时的旅游发展仍处在自由无序状态;旅游对环境尚不构成威胁。第二阶段包括发展,巩固和萧条三大部分,其主要特征是大量游客涌入,景点吸引各种类型的旅游者,尤其以大众旅游者为多,中、高档宾馆数量不断增加,旅游设施设备趋于齐全;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游人大量涌入对环境的威胁日前明显。第三阶段是产品的更新开发阶段,此时的旅游者仍以大众旅游者为主,在数量上可能呈上升趋势、也可能呈下降或衰亡趋势,但无论游客数量的多寡,齐备的旅游基础设施已饱受折腾,旅游环境质量和景点的吸引力已明显下降,旅游人该地区文化和环境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经过管理上的弥补措施,如关闭大修、开发新产品,恢复环境吸引力等,该景区的旅游发展尚有回光反照的可能;否则该景区就从此走向衰亡了。

2.景区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

从对前一部分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一个景区的历史发展演变、景点的质量和吸引力都与该景区的环境保护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一个景区的旅游环境保护,也应和该景区的发展演变相对应,呈周期循环保护状态(如图2)。

A.环保开端a.开发e.萧条

B.系统保护措施实施b.参与F.再现活力

C.持续保护c.发展g.衰亡

d.巩固

在景区的开发,参与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游客和当地居民卷入的人数少,远未达到旅游区的容量,旅游发展未有系统管理的存在,该阶段旅游对环境的破坏虽不明显,但已存在,因此应作为景区环境保护的开端(A),有关部门应对该阶段已存在的环境破坏现象做及时的观察和研究,以便科学地、合理地预测和估计该景区今后旅游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景区设施建设,以及大量游人介入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程度,范围和有效保护的重点难点,为该旅游区今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环保依据。强调环保开端阶段在一个景区发展中的意义尤其重要;因为该阶段的环境破坏常常因其“微不足道”而被忽略,而后却给人带来“为时已晚”的遗憾。

当景点经历迅速发展,巩固到萧条阶段时,系统的旅游环境保护措施应及时跟上,这是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的第二阶段(B),该阶段游客对景点的需求呈急剧上升趋势、游人大量涌入,旅游区容量常常处于临界范围内,设施呈紧张状态,加上相关的开发和建设,旅游发展对景区环境构成严重威胁、若不妥善保护和管理,环境质量和景区吸引力就会一落千丈;因此,该阶段及时系统的实施环保措施是景区旅游持续发展的关键保证。

景点的发展在历经了萧条阶段之后,可能由于旅游实业部门更新产品、加强营销手段、提高产品质量,而重现活力;也可能由于各种努力的失败而从此走向衰亡。但无论如何,对一个景区周期循环的环境保护,不会因景区衰亡阶段的到来而结束;因此,该阶段对景区环境的持续保护(C)是景区旅游得以持续发展的实现。

上述提到的旅游区环境保护完整周期的三个不同阶段,可能会因不同类型的旅游者需要差异、旅游心理和行为、以及地方文化和居民参与的不同程度,而在微观上体现出不同的特征;但从旅游景区发展演变的整体而言,旅游景区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的三个阶段能从动态的角度、宏观地描述景点历史发展演变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从动态的角度、把旅游环境周期循环保护划分为环保开端、系统保护措施实施和持续保护三个阶段的提法,和从静态的角度,把旅游环境保护的实际状态划成不足状态,饱和状态和过度状态之说,在管理方法论和具体措施实施上,可以相互弥补、相得益彰。

(附图{f90304})

图2景点演变、承载量与环保关系

3.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存在的理论问题

Butler的旅游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自1980年提出后,西方许多学者曾多次把它应用到旅游景点或旅游产品历史发展演变的实际案例分析和研究中,并在理论上和经验数据上对原模式作了进一步的发展(Hovinen1981,Lundgren1983,Meyer-Arendt1985,Keller1987,Strapp1988)。在众多的文献中,1987年DouglasPearce对西班牙阳光海岸的考察研究发现,景点幼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衰老期等四个阶段之发展演变与游客数量、旅游环境、景点的城市化和产品资源的商业化不无密切关系;而在这诸多影响旅游景点吸引力的因素中,游客人数的多寡和环境质量的好坏,对延长景点的寿命,起着最直接的使用。与地中海沿岸的其它景点相比,成年期游客的大量涌入和旅游环境质量的急剧下降使西班牙阳光海岸迅速进入了衰老期,加上环境保护措施没有及时跟上,致使该旅游地永远失去了回春的机会。类似的景点发展演变在我国也很普遍。邵学文在《旅游区发展模式的初步探讨》(《旅游学刊》1990)一文中,从Butler的旅游景点发展演变模式出发,针对江苏省淮阴市旅游区的特点和现状,分析了该市旅游区的发展过程。该文作者把旅游区的各个景点按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阐述了各个景点在开发、成长、成熟、停滞、衰退或回春等五个阶段所呈的状态,探讨了近十五年来作用于景点演变发展的外在和内在因素。

把旅游景点环境周期循环保护构想嵌入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乃是对景区旅游环境宏观管理的尝试,是对景点旅游环境质量的一种全面管理和保护设想;但它仍然存在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即旅游区容量临界范围的定量界定问题。景区容量临界范围没有定量界定,不利于对景区超容量接待现象在管理上进行宏观调控。例如,衡山绝顶祝融峰,总面积477平方米,按人均占用8平方米,每人游览15分钟,每天开放12小时计算,日合理环境容量为2862人次,而实际上每年旅游旺季(7—10月),日均游人为4600人,人均占地仅5平方米;游人最多的时候竟高达一天3.1万人次,人均占地仅0.73平方米。厦门的鼓浪屿日光岩,游人的平均占地经常不足2平方米。我国的许多旅游景区,这种超容量运转现象极为严重,致使景点内植被受到严重破坏,环境也受到严重污染,大大地降低了景点的吸引力,缩短了寿命。

虽然不同旅游区游客超载情况因地而异,各地旅游景点控制超载的措施各有高招,其中也不乏成功的经验,如黄山对旅游旺季游客超载现象通过交通调控、外部调控、经济调控,景区调控等管理手段,收到可喜效果;但依笔者陋见,对旅游区容量临界范围问题,旅游学界,旅游规划开发部门以及环保科学界还有必要从单位时间内进入景区人数、单位空间内游人占有游览面积及其与景区的实际游览总面积比例关系的角度,调查研究、获得经验数据、并对旅游区容量临界范围作出定量的界定,形成全国统一的标准,为各地旅游区解决环境超载问题提供可循的依据,以宏观地实现对旅游景区环境质量的有效保护。据笔者涉猎,对旅游景区容量临界范围的统一标准定量界定问题,在西方旅游发达国家的旅游研究文献中尚不得见,笔者相信对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在解决景点超载问题以及对旅游环境实现有效保护方面,将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故在此把问题提出,求教于方家。

三、关于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思考和建议

旅游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旅游发展得以永续的前提和保证。保护和恢复我国旅游环境的良好状态,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要通过综合治理。

1.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旅游环境保护和一般意义上的环境保护相比,所涉及的面更广,因素更复杂,因此,有关立法部门应尽快制订和颁布《旅游法》、《旅游环境保护暂行规定或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便和已有的制度配套完善。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依法守法来保护和治理旅游环境,建立强有力的旅游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完整的管理体系,来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和管理旅游开发和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做到有法必依。

2.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管理

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应多谈“防”,少谈“治”,突出“防胜于治,防先于治”的管理思想,使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宏观地贯穿旅游规划、开发,发展和巩固等各个阶段,规划时,应通过科学合理的环境预测和估计,对环保的点、面可能造成破坏的程度和范围以及景区超载情况的有效调控等问题进行宏观管理,应切实避免旅游开发与发展中重产值、轻环境的短期行为,避免“亡羊补牢”式的管理手段。

3.提高环保意识、实现主客参与管理

旅游环境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管理部门,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全体参与;因此,通过法制观念教育、全面观念教育以及长远观念教育,来提高全民族乃至入境游客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对于持续发展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一点上,我们的一些旅游开发和发展似乎没有完全掌握和充分尊重居民对发展旅游的认识,缺乏对居民直接参与旅游开发和发展的鼓励。

4.增加环保经费

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大事。在目前国家财政吃紧、困难较大的情况下,各级有关部门应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筹资办法,以保证充足的旅游环境保护经费。比如,在旅游环保管理上,收好、管好、用好各种排污费;对景区开征适当的旅游资源维护费;此外,地方政府要积极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不断增加经济后劲,以保证逐年增加旅游环境保护的投资。

5.加强科学研究

旅游科学是一门以应用型见长的交叉学科,旅游环境保护涉及到的学科面很广,因此,在景区的开发和发展工作中,应开展多学科、深层次的调查研究,以便更科学地对旅游环境进行综合保护和治理,使旅游得以持续发展。

6.抓住时机、大力开发生态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