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浅谈电子支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电子支付 ca认证 安全认证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电子商务在全球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电子商务的核心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电子交易平台,二是电子支付体系,三是物流配送体系。而其核心环节是电子支付,电子支付的实现必须建立一个第三方的安全认证机构—cacertificateauthority,以作为消费者、电子商场和银行身份认证的权威中介。它是电子商务和网上银行交易的权威、可信赖及公正的第三方机构;它为电子商务环境中各个实体颁发电子证书,以证明各实体身份的真实性,并负责在交易中检验和管理证书。
一、ca认证过程简介
ca是通过对持卡人核对数字签名的方法进行认证的,其具体过程为:首先,持卡人向发卡银行提出书面申请,发卡银行会对持卡人的资信进行调查;如果符合银行要求的条件,则发卡银行将持卡人的账户信息(pan)根据传统方式(如信函)发送给ca认证机构;然后,ca认证机构用私人密钥(privatekey)对pan进行加密,生成持卡人的数字签名,该数字签名即是为保证接受方能够对公正的第三方证明其收到的报文的真实性和发送源的真实性而采取的一种安全措施;最后持卡人获得属于他的数字签名,同时电子商场也需要获得相应的电子许可证id号,以作为鉴别身份的唯一标识,从而成为网络成员。
通过ca系统进行交易时,ca系统将同时检验交易各方的ca认证,认证购买者是否为有购买能力且经过认证的有相应消费能力的消费者;认证销售商是否为ca认证的可信任的销售组织,是否为通过ca认证的可信任的销售商;认证银行是否是通过ca认证可以承担网上安全支付的银行。如果三方验证无误,ca系统将通过交易请求。简单的理解就是交易的各方必须通过ca这个公正的第三方机构来领取一个可以通过验证的身份识别标识,也就是ca的电子证书,这样才能进行电子商务交易并进行网上支付费用。消费者在网上进行购物时必须持有此证书,在交易前进行认证,认证后确认交易生效。
二、ca认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ca系统的起步始自1999年年初经过市场调研和一系列可行性研究,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联合12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共同建立国家级金融认证机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该机构于20__年6月建设完毕并开始运营,成为我国第一家支持网上金融业务权威而公正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目前中国金融ca系统主要由setca和non-setca两部分构成。setca是为了在网上购物时使用特定的银行卡来进行结算类型的业务建立,这种业务安全性及可靠性高。non-set对于业务应用的范围没有严格的定义,结合电子商务具体的、实际的应用,根据每个应用的风险程度不同可分为低风险值和高风险值这两类证书(即个人/普通证书和高级/企业证书)。non-set对于用户认证的要求比起set系统来要低一些,同时也灵活一些。
cfca的成立可以说是中国ca认证工作的奠基石,目前证书的使用对象主要是网上银行,已有相当数量银行使用证书进行网上支付和转账,如建设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等都已开始使用cfca证书,而自20__年起证券业也开始使用ca证书进行网上交易。
目前全国ca认证系统的建设资金已超过5亿元,从事ca运营人员已达20__人,但是20__年全国证书发放量不超过30万张(包含测试证书),业务总收入不超过1500万元。目前ca认证市场主要由各大行业或地方政府部门组成的认证机构构成,如中国电信ca安全认证体系(ctca)、上海电子商务ca认证中心(sheca)、广东省电子商务认证中心(cnca)等。由此看来,中国的ca市场还没有形成,还处于市场培育阶段。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中国ca市场从零到起步,也是一个需要逐步实践与规范的过程,只有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脚踏实地做工作,ca认证市场才能取得健康快速发展。
1.安全问题。一是支付的技术安全问题:许多做ca产品的厂商目前讲的安全基本上是指解决了加密和签名的问题,其实ca涉及的安全远不止这些。因为ca跟密码不一样,它不是放在一个台上面独立的屋子里面就能运行的,而是处于动态运行和实时运行的一种环境。特别是大部分计算机硬件设备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许多国产的安全产品其核心技术也是外国的,这些都成为网上支付安全的隐患。二是支付的信用安全问题:各ca颁发的电子证书各自为政、交叉混乱的情况仍然存在,身份认证系统不完善不统一,认证作用只是保证一对一的网上交易安全可信,而不能保证多家统一联网交易的便利,所以各网上银行彼此授信建立互联网络仍需加强。
2.缺乏协调统一的规划设计和没有行业技术标准。各个认证中心都是独立构建的,引进的技术和产品各有不同,也没有共同的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实现互通确实面临很大困难。认证中心的理想状态是全国建立一个统一认证体系,由若干个机构来颁发证书。要实现全国统一认证需满足以下条件:构建统一的认证体系、执行共同的证书认证标准和统一的实施策略、建立配套的法律法规环境等。另外,不同行业认证需求也不同,有些行业除了要求网上身份鉴别的基本需求外,还要求在证书中包含有行业信息,如银行目前使用的set协议就只是面对银行应用的协议。在这个协议中规定了证书中某一个字段对应银行卡的卡号,所以只能在银行业使用,不适合其他行业。从目前来看,只有网上身份认证可以实现互联互通。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国家可以建一个统一的根ca(如美国的邮政ca),其他各地各行业的ca设置在这个根ca之下,信任链可以通过根ca交汇在一起,从而实现互通。
3.相关行业法规的建立健全问题。电子商务这一全新的商务模式发展迅猛,使得世界各国原有的法律体系出现了漏洞和空白点,所以用法律手段规范电子商务支付结算中的基本关系是当务之急。尽管中国金融ca在建立的同时也制定了“证书运作管理规范”(cps),在中国目前电子商务法律环境尚不健全的情况下,cps实际上就是认证中心的法规,但机构级别的规范毕竟不能代替行业法规,一旦发生电子商务引起的大额经济纠纷,法律缺失情况下的认定方式必将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电子
商务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
四、发展方向
从长远来看,我国的ca认证市场最需要的还是改变经营体制和理念,即ca认证机构急需引进商业化运作模式。虽然金融业、证券公司等领域已成功进行了大量的、可靠的网上交易,为ca认证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从总体上来说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配套,而且经营亏损现象比较普遍。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日益完善,电子商务的应用将逐步展开并走向成熟,“以应用促ca,以ca助应用”已成为中国ca市场发展的一种共识。遵循着这条路继续探索与发展,必将使中国ca市场走向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刘东.ca认证技术初探[j].宁夏科技,20__
2曹玫.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的市场化之路[j].电子商务世界,20__
[论文摘要]电子治理是现代治理理论的一个新领域。政府电子治理作为一种治理理念,主要是运用信息化技术对政府管理进行不断完善和创新,其基本目标是实现电子政务。电子政务作为未来政府管理的基础平台,必然会对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改革和创新产生重要影响。通过电子政务推进政府改革和管理创新,是提升我国政府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电子治理的内涵和意义
1.电子治理的概念厘清
电子治理(e—governance)与电子政府(e—government)内涵不同。电子政府强调的是应用电子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主要目标是提高办事效率,不突出体制和机制的变化。而电子治理是强调以人为中心、公民广泛参与、行政公开透明、政府与公民互动、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等,它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新的治理模式。电子治理的发展将改变行政组织结构、行政方式和行政程序。行政组织将由传统的相对封闭的科层制,逐步发展为透明的网络状结构,能及时为公民全面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电子治理与电子政务在对象、范围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别。如果说电子政务是主要集中于政府、政府管理和政府服务范围内的虚拟政府形式及其活动的话,那么,电子治理就是更广泛地应用于政治、社会群体相互间关系领域的虚拟政治一社会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方式了,这种结构在不同的情况、条件和应用中,会呈现不同的形式、具有不同的价值和功能。电子治理涉及到公众如何影响政府、立法机关以及公共管理过程的一系列活动。而电子治理的基本目标就是实现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发展对政府的运作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电子治理的本质是对政务流程的再造,即选用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来构造更适合信息时代的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它为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的重大创新提供了巨大的技术支持。同时,实施电子治理也是通过创新的管理手段引起的管理方式的变革来改变久已习惯的政府管理环境,以引导我们逐步走向一个全新的政府管理境界。
2.发展电子治理的意义
(1)实施电子政务战略是“执政为民、勤政为民、廉政为民”的需要。电子政府是新事物、新趋势,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政府业务流程,重构一个电子化的政府是先进生产力应用于现代政府的体现;通过实施电子政府战略推动中国五千年文明融入全球化浪潮是弘扬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体现;通过电子政府实现执政为民、勤政为民、廉政为民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行电子政务”的战略方针,以建设电子政府带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保障。
(2)实施电子政务战略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发展电子政务不是信息技术在政务领域的简单推广和应用,不能简单地将现有政务职能和业务流程电子化,它本质上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大创新和改革。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在党政分开和政企分开的框架下,建设现代政府体制,通过电子政府的建设,更好地为用户服务,提高政府的监管水平和工作效率,促进政府信息和决策的透明度,最终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3)实施电子政务战略是整合政务信息资源的需要。经过近30年的政府信息化建设,我国政府部门建立了大量的网络系统、业务系统、数据库等,但这些系统绝大多数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网络利用率低,数据共享率低,已成为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国家电子政府建设规划统一指导下,在建立统一标准和统一平台的基础上,整合已有网络资源、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促进各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电子治理对政府管理创新的推动作用
(一)有利于建立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应具有的特征:(1)公民可以很方便地获取各种信息而不用耗费太多精力;(2)公民在某一政府机关办事,不需太多花费时间而可以得到答案或办事结果;公民应获得政府机关全程服务;(3)公民无需进入政府机关,即可得到各种服务等。未来政府服务将朝“单一窗口”、“跨机关”、“24小时”、“自助式”服务的方向发展。而电子政府的发展,为转变政府管理观念、建立服务型政府提供了全新的途径。电子政府要求政府创新其服务的方式,使政府服务更为快捷、更为方便、更为畅通、更为直接、更为公平,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在电子政府时代,政府管理的各项公共服务通过网络进行,人们只要打开联网的电脑,就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服务种类和服务方式;在网上,可以了解政府及各部门的组成、职责、提供的服务项目和地点等基本情况;可以阅览政府许可的各种电子公文和电子资料库;可以查阅各种电子法规和电子新闻;进行税务处理、福利支付、电子邮件、电子保健、户籍管理、政府采购和招标;随时了解政府对某项管理或服务的计划及其实施的进展情况;可以参加各式各样的讨论,各专门网站可以满足你的特殊需要;了解政府掌握的宏观经济数据、专家分析和经济预测等信息;可以询问天气预报、邮政编码、电话号码、列车和飞机的时刻表等生活问题;遇到困难时,可以利用网络得到免费的咨询和服务。总之,人们在网络上可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任何社会信息、生活信息、服务信息,可以缩小地域差别、城乡差别。电子政府的特质就在于它是服务型政府,其实质目的是服务公众,方便公众。l3电子政府的创建使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成为必然。
目前,美国的政府网站,在首页头版位置设有网上服务栏目,用于为民众提供各种信息查询、申请、交费、注册、申请许可等服务。例如,洛杉矶市政府将地理信息系统用于为市民提供环境信息查询,市民只需键人自己的基廷地址,即可在地图上清楚地了解到周围政府部门、医院、学校等与市民生活相关的各种公共服务机构的信息。由于这些栏目充分发挥了网络的优势,将分属政府各部门的业务集中在一起,并于相应的网上支付系统配套使用,因而具有了“单一窗口”、“一站式”、“24小时”、“自助式”等特点,体现了电子政府的发展方向,极大地方便了民众办事。
(二)有利于扩大公民民主参与
治理的实质就是政府、企业、私人、第三部门及其他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处理。与传统的电子政府从属于政务系统,政务系统则从属于政治系统。电子政府处于民主发展潮流和公共行政走向的背景下,它们相互联系。当代世界民主发展的走向,一方面表现为民主的全球化扩张民主参与在信息时代获取了新的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突破了地域制约的瓶颈,提供了便捷和廉价的工具。传统治理模式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公共权力资源配置的单极化和公共权力运用的单向性。缺乏政府与社会和公民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而当今政府治理的目标是要达到善治,善治就是国家权力回归社会。善治的过程就是还政于民的过程。信息技术更强调新型政府与公民的合作关系。公民在政治参与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和价值取向,从而影响政府政治决策和行为的活动。首先,电子政府为政治参与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传统政府掌握着最大量的公共信息资源,处于绝对强势地位。传统政府的运作和决策过程很大程度上对普通公民保密,进行“暗箱操作”,这源于信息的不对称。信息网络的建立大大推动了信息的产生、提供、获取和处理的能力和速度。同时也减少了信息的失真性。从而可以使公众随时掌握政府信息,有利于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判断非理性行为。其次,电子政府技术为公民公共参与提供了便捷渠道。传统的公共参与方式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往往制约了公民的参与积极性,而通过政府上网尤其是电子社区的建立,使得政府与公民之间通过各种电子渠道和网络平台连接起来,极大地方便了公民对政府决策过程的参与。同时,这种互动性的网络技术增强了公共参与的实效性。
三、电子治理视角下政府管理创新的途径
实现电子治理过程中政府管理创新的方向很大程度上是由信息网络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信息网络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智能化、联结性和超时空等。信息网络技术是扩展人类信息器官的技术,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对信息资源的采取和利用。信息网络把不同的主体、不同的地域联结成一个整体,产生网络聚合和扩散的双向作用,使信息的沟通方式、资源的配置途径发生巨大的变化。信息网络可以消除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信息资源能够在同一时间传输到世界各地。这些本质特征决定了基于信息网络的电子政务的各种社会效应和政府管理的创新和发展方向。
1.开放公开条件与服务型管理。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为公众和社会提供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服务职能将成为政府的主要职能,电子治理的实施将为政府提高为公众服务的能力提供有力的手段。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不是简单地将政府电子化和网络化,而是不断适应改革开放对政务工作的要求,以需求为导向,增强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协调性和民主性,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使政府由一个多层次、多部门的“管理型政府”,向一个智能化、高效、公开、透明、低成本运行的“服务型政府”转变。这是信息社会企业和社会公众对政府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实行电子政务是现阶段政府改革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国库管理;支付电子化;资金
现代国库管理是业务规范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自2001年我国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以来,这项改革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成为我国预算管理的基本制度,在有效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健全公共财政管理体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如今,财政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共同推进的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工作,是构建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为主要目标的一项创新性、基础性的重要工作,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阐述:
一、国库资金支付方式的现状
在财政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下,特别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随着财政支出规模的日益增大以及支出项目的增加,以致财政、预算单位、人民银行等相关管理机构的工作量成倍增长。即使是县级的财政部门,每年的直接支付、授权支付笔数都达到数万笔。现在的资金支付管理方式下,业务人员需逐岗手工签章、逐笔打印凭证、在财政部门和人民银行、银行之间,每日往返取单送单。有时一天财政部门向银行下达上千条授权支付额度,工作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纸质凭证与电子信息的人工比对,不能保证100%的准确率。虽然财政直接支付改革大幅提高了财政资金运行效率,但就直接支付环节来说,一笔直接支付资金,从预算单位填写支付申请到财政审核后完成资金支付,有的需要十余天时间。大多数时间浪费在纸质凭证流转上面。解决上述问题只有采用一种新型的资金支付管理方式,实施电子化管理,确保该管理安全可控,该项举措已经成为各级财政国库管理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也是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
二、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的含义
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是通过电子凭证库,实现各业务系统间安全、高效、对等衔接,取缔传统的作业流程,以电子指令进行各项财政资金支付业务及清算业务的办理。单纯从技术角度和表象而言是采用“无纸化”业务办理,主要实施单位包括财政国库业务银行、人民银行、预算单位、财政部门。而实施信息网络技术,通过取缔以往单据流转、纸质凭证等复杂的业务步骤,经电子指令进行各项业务的办理,进而确保管理模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财政内部治理方面,将各项业务经电子化管理,加强了管理方式,分散控制传统支付业务,经过不断的整合完善整个管理流程,从而实施高效的管理方式以及深化管理理念。
三、深刻认识“电子凭证库”这一核心内容
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废弃铁皮文件柜,使用“电子凭证库”。电子凭证库作为电子化管理的实现载体,其最核心的功能是实现电子凭证的安全管理,通过电子凭证库,实现各业务系统间安全、高效、对等衔接,取消纸同时还能起到媒介作用,捋顺财政分级管理与银行垂直管理的不同模式造成了双方信息系统的巨大差异,通过它建立财政与人民银行、银行间信息高速通道,实现各方面系统与安全基础设施的协同工作。
电子凭证库采取链条式管理,主要是通过电子凭证“快照”方式将所有的审核过程记录在册,同时,在下一岗审核工程中可以对上岗的签名或章进行校验,在原有管理基础之上分散控制各个流程,在将整个链条进行整合管理,形成有效完善的管理系统;实现闲人莫入,禁止未授权人员和非法凭证进入、访问凭证库,为业务管理设置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杜绝不合法操作时间的发生;对传输过程进行加密保护,同时,采用数字信封技术以及电子签名技术,可以确保电子凭证库各项数据之间的传出或输入的安全,增加了业务流程实施的安全性。
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的意义
(1)在原有财政资金安全防线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筑牢,对预防和控制廉政风险建设起到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执行中仅依靠纸质凭证进行各项业务的连接,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或者制度执行不到位等情况,可导致不发有效控制系统内部审核以及纸质凭证管理脱节情况,从而无法形成一条完整的管理链条,增加不合法使用财政资金的发生率。而实施支付电子化管理,可以将各个细小环节进行相对独立的分散管理,依靠固化的流程、规划及信息安全技术共同构建的立体“防护网“,保证财政资金支付交易无法单独完成。
(2)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率,对提升政府部门行政效能起到做药作用。实施支付电子化管理、取消传统的各项工作流程,实现“全天候”进行用款业务办理的目的,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财政资金运行效率,政府部门的行政效能大大提高。
(3)提升国库整体管理能力,对推进国库管理制度的改革起到促进作用。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不仅是技术上的革命,更是一场管理革命,把传统支付管理相对独立的分散控制通过流程再造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管理链条,会引发财政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管理思路的变革。
参考文献
[1]刘昆.不断深化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支付电子化管理[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3,(11):2-4.
关键词:电子支付系统;安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8-0000-01
Electronic Payment System Security Analysis and Techniology Measures
Cha Yuxiang
(Jiujiang Vocational College,Jiujiang 332000,China)
Abstract:Due to the openness of the Internet,making e-payment security,payment security than traditional banks problem is more serious,more complex.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payment,a security analysis of their problems,and to further explore the online electronic payment system security technical methods.
Keywords:Electronic payment system;Security Issues;Measures
一、前言
互联网的开放性特点决定了网上电子支付的安全问题就远比传统银行支付的安全问题要严重、复杂。电子支付是电子商务的核心环节,它的安全完成是电子商务成功实现的最基本保障。因此,要想电子商务得以顺利进行,就必须构建一个完善的安全控制系统,收集、分析和鉴别网上交易信息的真实性,解决非法交易对电子支付带来的安全问题。
二、电子支付系统安全问题分析
(一)来自互联网的风险。电子支付系统都是通过互联网与银行发生关系,而由于互联网自身的自由性、广泛性等特点,自然容易受到恶意入侵者的攻击。据有关调查,目前国内的网站中约有80%存在着安全隐患,约20%的网站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问题。国内曾发生过多起证券交易系统被侵入事件。犯罪分子挪用、盗取他人股票账户资金,盗买盗卖他人股票,属于恶性计算机犯罪,对社会产生了极坏的影响。虽然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黑客成功入侵银行网站的案例,但是许多客户仍然心存顾虑,不敢轻易用互联网传递自己的信用卡账号和密码等关键信息。由于网络安全问题尚未能够得以彻底完好的解决,利用互联网进行犯罪的案例很有可能将日益增多。这些网络安全问题为电子支付带来了安全风险,严重制约了网上银行的业务发展,制约了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
(二)来自银行内部的风险。据调查统计,在已发生的网络安全案例中,70%的攻击来自单位内部,因此内部网的安全风险更为严重。首先,银行内部员工对自身企业网络结构、应用比较熟悉,自己攻击或内外勾结,故意泄露重要信息,都将可能成为导致系统受攻击的最致命的安全威胁。其次,大部分银行系统都发展到全国联网,分布全国各地,范围很广,各级银行独立核算。因此,对于每一个区域银行来说,其他区域银行都存在相对不信任因素,同样存在着安全风险。
(三)来自银行以外企业和事业单位的风险。近年来,银行系统在不断地增加中间业务,和服务功能,比如代收水电费、电话费、学费、保险费以及证券转账等诸多业务。因此,就与电信局、学校、保险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等许多单位网络互联。由于银行与这些单位之间可能存在某些不信任因素,因此,它们之间的互联,为银行网络系统带来了许多外单位的安全威胁,成为电子支付安全的隐患。
以上三方面安全威胁可能引发的结果有:恶意破坏数据、非法使用资源、数据篡改或窃取等。从技术层面讲,网上支付的安全性主要表现在对交易信息和支付信息的安全认证,加密保存、传送,防止否认以及完整性控制等方面。
三、应对电子支付系统的安全问题的技术策略
要想保证电子商务活动的安全、顺利地进行,保证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探讨出适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的网上电子支付运作机制并探求能提高其安全的技术措施。
(一)加强网络安全。网络安全的加强可以通过加强访问控制、网络结构安全、网络安全评估和安全检测等途径来实施。1.访问控制。银行系统若需要连接因特网,则其业务系统网络就必须同因特网进行物理隔离:两个网络间完全断开或使用物理安全隔离卡。另外,内部局域网内可通过交换机划分VLAN功能进行不同级别用户、不同部门间的简单访问控制。再有,内部局域网与不信任域网、外单位网络之间可通过架设防火墙进行隔离和访问控制。2.网络结构安全。网络结构安全体现在网络结构布局的合理性,表现为对与外单位互联的接口网络、办公网和银行系统业务网间按各自的安全保密程度和应用范围进行合理布局,确保不会因为安全性较低的局部网络出安全问题而波及整个网络。3.网络安全评估。成功的黑客攻击绝大部分是对系统或网络的安全漏洞进行攻击的。而网络安全性扫描分析系统则可以检查系统的漏洞与弱点,并提出安全策略与补救措施,增强网络的安全性。4.安全检测。为了保障系统的安全,安装入侵检测系统不仅可以对进出的网络数据流进行实时分析,还能对网络违规事件进行跟踪、进行实时报警、及时阻断连接、做日志,既可以应付往外的攻击,还可以阻止内部人员发起的攻击。
(二)增强信息鉴别能力。数据的完整与真实也是系统的安全的重要部分,故必须增强信息鉴别能力,分辨数据是否完整、真实。数据在传输时有时会被非法篡改甚至窃取等,要保证数据完整、真实,就要采用信息鉴别技术,如安装VPN设备、数据源身份认证等。当原始数据包进入VPN设备时,它可先加密数据,再用HASH函数对其进行运算,并将产生的信息摘要同加密数据一并发到目的方的VPN加密设备。目的方的VPN加密设备又先解密已加密的数据包,再用HASH函数运算解密后的数据,然后将所产生信息摘要同所收到的信息摘要对比,若两信息摘要完全相同,则表明所解密的数据的完整性没有被破坏,是原始数据,否则就表明该数据已被非法篡改甚至窃取。
(三)安全认证。支付系统的安全肯定要依赖加密系统,加密就需要密钥,而密钥的产生、管理和颁发均存在安全隐患。发放密钥往往是以证书的方式来实现,故就要解决证书的发送方同接收方怎样确认对方的证书的真实性问题,引入第三方来发放此证书恰好能因应之。各银行联合构建一权威认证机构(CA认证中心),建立银行系统的CA系统,借以实现此系统内证书的发交和业务的安全交易。
参考文献:
[1]李早水.电子支付系统的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11-15
[2]豆根生,任铭,袁超.浅谈电子商务中的支付安全技术[J].科技信息,2010,7-10
[3]刘纪峰.浅析我国电子商务支付系统及安全问题[J].网络财富,2010,13-16
关键词:电子商务;金融创新;应用
一、引言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体制也得到了深入的改革,网路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金融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要结合信息网络进行对应的调整。运用电子商务进行金融创新,不仅包含在电子货币、网上银行、电子支付等,还包含了金融技术和服务方面的内容,为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方向。
二、金融创新和电子商务的阐述
金融创新指的就是金融产品以及服务方面的创新,对金融业涉及的各种元素进行优化配置,从而能够衍生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模式,从而改变旧有的理念,让现代化的金融服务更加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事实上,金融创新在整个金融活动的过程中都可以发生,每次产品的衍生和服务模式的改变都可以称为创新。且基于金融产业的利益关系,创新理念和行为在金融业也经常发生。电子商务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金融业发展也有了新的方式,为新的突破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快速持久的发展。
电子商务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各种商业活动的行为,这样就可以无需对地点和时间进行过多的限制。电子商务为传统的商业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使实体市场向虚拟市场转换,不仅为商业活动的开展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同时也减少了程序,使商业活动更加简单、快捷。网络化、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特点,这对金融产业的未来发展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
三、电子商务在金融创新中的应用
电子商务的关键环节就是实现了在线电子支付,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应用,为电子商务的实现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促进了电子现金、银行、支票和支付网络等服务工作的发展,这样就将传统的金融行业带向了新的发展空间。电子商务在金融创新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子支付的发展
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与传统的行业相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瞬间可以完成支付,不仅大量降低交易的成本,也缩短了交易的时间,这样为双方都节约了开支。同时,电子商务为企业从传统走向网络平台提供了机会,在全球范畴内都建立了网络交易的流程,信息流的充足以及便利,为更多的商业活动提供了基础条件,让企业可以面向更为范围更广的客户人群。同时,支付方式也多有变化,不仅可以通过移动电话、银行卡等方式进行支付,而且支付的时间非常快,极大的节约了客户的支付时间。目前,从我国目前的支付方式来看,有现金、信用卡、本票、汇票、支票的,这些工具的开展在电子商务中得到了广泛的施展。中国人民银行系统也在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优化,不仅能够实现便利的跨行结算和清算的有关业务,还能在电子货币方面有更多的改革和创新。
可以说,电子支付也促进了金融业务的发展,例如网上证券业务的改革,我国证券行业与其他国家相比,起步不早,但是发展迅速,而且目前已经形成了无纸化作业,很多业务都能实现自动化办公,可以说未来已经链接了银行、交易所和券商,这样就在网络环境下实现了统一服务,为广大用户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二)金融套餐
目前,我国银行的业务比较集中,多在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和负债业务等,在三大业务在银行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人员管理、职能安排方面也有着很大差别。且金融机构很多,光银行就有农、工、建、中、交等国有银行,还有很多非国有银行,这些银行的信息并不透明,各个银行的客户也是独立的,他们之间没有沟通交流的平台,随着电子商务的推广,在银行系统中的应用也成为一种常态,三大业务以及通信网络接口也变得非常广泛,这样客户通过拨打银行号码就可以保持和银行的交流。现在银行不仅支持客户储蓄钱财,还更加注重他们深层次的需求,尤其是可以为客户提供贷款、理财、缴费等各种其他的业务,这种就构成了金融套餐,这样就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便捷、全面的服务,为提高客户满意度奠定了基础。
(三)电子银行的发展
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电子行业的飞速发展,电子银行应运而生,由计算机、互联网、银行等共同连接起来,这样就可以降低银行对于工作时间的限制,实现24小时为客户提供服务。另外,我国也积极支持金融业的发展,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平台,促进了规模化、规范化的发展。
电子银行也可以连接到电话银行,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加方便的服务。尤其是在21世纪的今天,金融产品一直在进行优化和创新,将为客户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体系。
(四)个性化的服务
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同时,对客户的个性化的需求也开始更加注重,而且服务模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客户也不再满足上门服务或者笑脸相迎这种简单的服务行为,他们希望在时间和空间上享有更多的自。同时,他们的喜好和追求也出现了很大的差别,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不同,也希望获得不同的金融产品及服务。
(五)办公自动化
金融创新最为关键的是要素是要利益最大化,并且在风险上进行更多的控制。为了实现这样的经济目的,以经营效益和工作效率为核心的工作创新就在不断进行中,电子商务也需要抓住机遇,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让查询业务、资产业务以及金融服务的相关业务得到更多的推广,让客户能够自行选择和网上处理,促进金融业的健康、持续经营。
四、电子商务的应用前景分析
目前,我国金融业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全部的自动化和现代化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全球化经济开展的时代里,金融业也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开展,金融业应该建立新的思维,创新产品、理论以及体制,为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的金融产业服务。
在我国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让金融行业从传统向现代化、电子化方向发展,让客户更加便利的选择符合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管理信息化也将成为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向,将金融行业的变革推得更深、更远。同时,建立良好的监管体系也是金融行业风险控制的重要措施,良好的管控体系不仅能够带给客户安全感,同时也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更广泛的空间,保证金融行业有效的运行。
五、结束语
电子商务的推广促进了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金融业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非常关键。电子商务在金融方面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电子支付、金融套餐、电子银行、个性化服务等,这些业务的拓展,改变了金融业的经营模式,让业务变得简单、快捷,同时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让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部分实现。在网络时代下,金融创新仍然要坚持下去,为降低交易成本,增加经济效益而优化、改进。(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 陈.浅谈互联网金融时代下银行业的金融创新[J].科技经济市场.2014(08)
[2] 季然.我国电子金融业务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J].财经界(学术版).2016(03)
[3] 汤成骥.我国电子金融业务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5(10)
[4] 张晶.电子商务在金融业中的应用――浅谈电子商务中的金融创新[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8(S6)
[关键字] 网上支付 TAM 营销策略
一、引言
网上支付是电子支付的一种形式,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银行所支持的某种数字金融工具, 发生在购买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金融工具,商家之间的在线货币支付、现金流转、资金清算等过程,由此为电子商务和其它服务提供金融支持。作为电子商务的核心环节,基于互联网的支付系统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如今经济日益全球化与社会日益信息化的大趋势下网上支付借助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使传统的资金处理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革。伴随电子商务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消费者不可避免地被网上支付这种新型的支付模式所吸引。因为凭借它便捷、安全的优势.可以更好地体现电子商务的低成本、跨区域、高效率与个性化特征。根据《Iresearch2005年中国网上支付研究报告》显示,到2007年我国网上支付市场规模将达到605亿元,2010年估计可能达到2800.2006年~2010年中国网上支付(B2C和C2C)和B2B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分别为45.7%和55.7%,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电子支付发展迅速,但与我国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对支付的需求相比,与国外电子支付市场相比,国内的电子支付市场只能算是刚刚起步。仍然存在一些需要问题影响客户对网上支付的使用,信用体系,操作便捷性等对网上支付的使用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计世咨询一项研究报告中指出57.8%的人将安全问题列为影响其使用的原因。因此需要来不断的进行完善以促进这一市场的发展。
目前国内外对网上支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层面上,对网上支付的系统架构 安全技术、业务流程、运行模式等有较多的研究;而从消费者的角度对使用网上支付平台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研究的文献较少,本文通过对使用者与未使用者网上支付影响因素的进行研究,寻找群体间不同的特性,与营销策略结合进而对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吸引消费者提供建议和意见。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来对人们网上支付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看不同的影响因素在使用者与未使用者间是否存在差异。
Davis,Bagozzi和Warshaw等于1989年提出著名的科技接受模型(TAM),意图用一个一般化的理论解释科技接受度的决定因素。后经Adams等(1992)对改模型进行修正,目前已经成为研究新技术扩散最常用的模型之一。TAM主张认知有用性与易用性会影响使用科技的态度,进而影响具体的行为表示。所谓认知的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指使用者主观地认为此种科技和管理方式的收益。而认知的易用性(perceived easiness)指使用者所认知的科技使用程度。此外,使用者的认知易用性也会强化使用者对科技地认知有用性。例如可以节省更多地心力去完成其它地任务,进而影响使用者对于使用此技术的态。
根据TAM接受模型的假设,同时基于之前的研究和中国网上支付的现状,因此将安全性也作为影响网上支付的因素进行研究。
问卷结构
第一部分统计调查被调查者的个人基本信息,进而询问被调查者是否使用过网上支付。如果选否,转到第二部分,调查未使用过网上支付的被调查者的相关信息;如果选是,转到第三部分,调查已使用过网上支付的被调查者的相关信息。根据TAM模型,从三个不同维度来对影响网上支付的因素进行研究,问题以克特五点量表设计。
三、数据分析
在发放的250份问卷中,回收到237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177份,全部作为样本。样本有效率为74.6%。在验证满意度变量的内部信度,用Cronbach’s alpha系数来进行检验。检验的结果为0.828>0.5,因此足以保证了问卷的信度。
在参与调查的人员中,共有93位,占调查的53%的人未使用过网上支付,但93%的人都有使用的兴趣,认为网上支付是有用的。而综合其影响因素可以看到有49%的人对安全性有很大的担忧,而操作烦琐(易用性)也是不使用的原因。
为了对影响使用者网上支付的态度的因素进行归类统计分析,进而进行回归分析,因此首先通过因子分析进行分析。在KMO球形检验值为0.806>0.5,非常适合用因子分析来进行解释;同时P值为0,拒绝球型。如表3.12所示,通过vaximax方差旋转得出三个因子,与问卷设计初衷一致,也就是影响网上支付满意度的三个维度:易用性,有用性,安全性。也说明了问卷设计的结构效度是非常好的。而三个因子合起来总共可以解释77.5%的样本方差,可以说因子回归的效果是比较好的。
根据因子分析得出的三个因子,以满意度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R2为0.500,F检验值显示为26.617。说明回归方程比较好的解释了变量间的关系。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三个因子的相关系数显示出,网上支付的满意度与易用性和有用性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9与0.466,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满意度,继续使用的意向等。研究结果令人意外的是,虽然安全性与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0.182,但其P值>0.05,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进一步在使用者与未使用者中对这三个因素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有用性的P值为0.096,说明在使用者与未使用者间没有明显的差别,即网上支付的有用性得到两类群体的普遍认同。但是对于网上支付的安全性与易用性的P值均为0,说明两类群体间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未使用对网上支付的易用性及安全性的担忧,是其对网上支付持观望态度的主要原因。
因此,对于网上支付的使用者和未使用,针对这两种不同消费群体,根据其影响因素应当制定负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
四、营销策略
对网上支付的有用性,未使用者及使用者都认可其有用性。社会及互联网的发展,许多交易通过网上支付将大大降低交易的成本,网上支付有着广阔的市场,市场规模也将会不断的扩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吸引保留消费者上则需要不同的策略。
1.网上支付的安全性
通过上面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安全性对未使用者而言是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是否使用网上支付的主要原因,而这一因素对于使用者而言,却没有显著性的影响。这可能因为对于使用过网上支付的消费者而言,其对安全的担忧已经很大程度的降低。实际上,网络安全技术一直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方向,近年来网络安全技术,数字证书等已有很大的提高,但潜在消费者对安全性的认知并未随之提高,安全性对于未使用者而言是影响其使用的最主要因素。
因此,不断发展网络安全技术及制度,提高整个市场信用保证的同时,要吸引潜在消费者这一群体,如何让其迈出第一步,对与网上支付的提供商而言,则需要通过不断的宣传等方式,使安全性的提高得到潜在消费者的认知。
2.网上支付的易用性
消费者使用网上支付在于其所能由此获得的价值,开通和操作过程,及获得相关知识的便利性将影响到消费者的获取价值。烦琐,复杂的开通过程将可能使潜在的消费者望而却步,而操作便易性则影响到使用者的满意度,进而影响其继续使用的意愿。对未使用者,开通网上支付的过程,在保证信息及安全的同时,降低开通复杂度,而一旦尝试着使用第一次后,2/8原则说明保留老客户的重要性,那么从消费者角度出发,设计的符合支付习惯的操作流程,提高使用价值,得到消费者认可,则能够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提高其的认知价值,进而形成继续使用的意愿。
随着网上支付的发展,市场竞争也在不断加剧,更多的提供商加入到网上支付的市场中,因此网上支付提供商需要了解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进而不断提高其服务水平和营销策略,加强客户认知到的满意度,创建和保持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胡 锐 郭俊华:浅谈国内电子商务网上支付问题及对策.集团经济研究,2007:p.236~237
[2]黄 益:我国网上支付现状及对策.长沙大学学报,2006.20(6):p.43~44
[3]张 翼 消费者使用网上支付平台显著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商场现代化,2006:p.155~155
[4]Garrity,E.J.,et al.,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web-based information systems success in the contex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05.39(3):p.485~503
【关键词】电子商务;市场销售;贸易;影响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买卖双方、消费者和商户之间并不谋面,而是通过浏览器和服务器的应用,在开放的因特网环境之下,进行商贸活动、网上交易和电子支付等金融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网络通讯技术和微电脑技术是支撑电子商务的两大技术支柱。
在电子商务已经融入大众生活的今天,电子商务促进了企业和客户之间的沟通,能第一时间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响应,使交易的过程不再繁琐,减少了在销售环节中投入的成本,从而突显了电子商务在销售过程中不可争辩的作用。
一、电子商务给市场销售带来的变化
电子商务是商务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市场销售的一种手段。在步入新世纪的今天,汹涌而至的互联网浪潮已经深刻的影响着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他们的生活方式、购物习惯、消费需求都呈现出了多样化、个性化,而电子商务恰恰能很好的满足消费者的这一需求,同时给每一个市场的销售者提出了新的问题,面临新的挑战。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使得市场销售的外部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1全球性的市场形成
网络的发展使得世界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时间的连续性也获得了加强,邮件不再需要花费数周漂洋过海才能到达彼岸,经济活动已经摆脱了国界。在此基础上,全球性的市场逐步形成,而电子商务正是全球性市场形成的重要工具。
1.2市场销售的中间环节减少
传统的销售渠道从生产企业到最终的消费者,中间要经过多层商,最后还要进入零售的商铺,这其间会产生大量的运输费用。中间商为确保自身的利润,也会逐级抬高商品的价格。而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将企业与消费者直接联系在了起来,不仅降低了销售成本,而且降低了商品价格,使得企业扩大了生产,也使消费者获益。
1.3支付手段多样化
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交易的支付是通过网络进行的,是一种电子货币的支付,而非现实中的货币流通。这种支付方式的好处:一是节省了国家在货币发行方面的开支;二是这种支付是在银行的服务器上进行的,方便了银行的金融管理,并且通过信用卡等支付手段的推广,银行在借贷和存款上拥有了更大的运作空间;三是相对于传统的支付方式,电子支付更加方便快捷,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激增,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电子商务给消费者行为带来的变化
电子商务在对市场销售外部环境进行冲击的同时还重新刻画了企业生产的目标市场,这一点,在消费者行为的变迁上有着明显的体现。互联网的发展造就了一批“E时代”的新人类,他们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在消费行为上,表现出了区别于传统消费者的特点:
2.1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的特点
网络时代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也使消费者形成了以下的特点:消费者不会抗拒新的设计思想和新的事物;新产品的开发中越来越多的出现消费者的身影,销售部门会更多的倾听消费者的声音并反馈回设计部门;消费者更加倾向于张扬个性化的产品,商品定制的新模式悄然兴起;便利的搜索引擎使得消费者搜索符合心意的产品及比较价格的能力增加。
2.2电子商务活动中消费者的新行为
消费者获得信息的渠道多了,在购买之前通常会“货比三家”。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B2C会频繁的进行促销活动,而且常常会打出“全网比价”的口号。但是选择多了,消费者在无意识中会寻求引导,如在比较价格方面:“慢慢买”网和“西贴”网都在消费者中获得推崇。而在消费引导上“什么都值得买”等诸多促销信息分享平台在微博上保有庞大的关注度。这样以来,迫使企业必须在自己的销售策略上针对消费者这种新的倾向做出相应的改变。企业不应再盲目的以大众为目标展开促销活动,而是转而通过网络上拥有大批关注量,可以影响大众消费行为的个人来引导消费者的行为。
三、电子商务对市场销售理念产生的影响
面对市场销售的外在环境和消费者行为的变迁,现有的市场销售理念必须做出相应的变化。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打破了地域分割、缩短了流通时间、降低了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传输的处理成本、使生产和消费更为贴近,使客户有极大的商品选择空间和余地。以往的销售理念以成本的降低为导向,而在电子商务活动中要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以“客户的满意度”作为市场销售成败的标杆。企业是否能适应这个变化,对其销售理念做出彻底的革新,决定了这个企业能否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继续生存。这个转化要求企业必须树立这样的销售理念:“以人为本、尊重每个消费者、关心每个消费者、方便每个消费者、为消费者着想、与消费者换位思考、真诚地帮助顾客”。只有在制定市场销售策略的同时,在消费者的消费动向上倾注更多的注意力,把握文化领域中潜藏的、能够影响消费者的浪潮才能在电子商务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电子商务对市场销售核心的带来的转变
电子商务的走向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远景:产品的量化销售不再是主流,而“一对一”的个性化网络整合销售成为了可能。市场价格信息的明朗化加剧了企业间的价格竞争,企业必须走向网络直销以实现零库存,绕过中间的分销商(在这一领域,小米手机的销售模式值得我们来借鉴)。传统的销售重心在这个远景下必然导致整个销售网络的倒塌,只有以客户(Customer)的需求为第一位,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Communication),以快速反应市场诉求,才能实现产品的即产即销,最终降低成本(Cost),在激烈的电商竞争中存活。
五、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新时期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市场销售外部环境的变迁和消费者行为改变的阐述,论述了在市场销售方面企业应该做出的改革和生存之道。在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的今天,网络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工业经济的时代也必将因为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发生彻底的革命。
参考文献:
[1]李玉玲,闫涛蔚.浅谈电子商务对未来市场营销方式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0(01)
关键词:银行 支付结算 风险管理
一、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的特点
在我国,支付体系服务已经形成了较为严密的组织格局,其主体主要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机构。银行支付结算体系的主体主要是票据和银行卡,又辅之以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等电子支付。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系统为主干,以银行业金融机构内支付体统为主体,以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外汇结算系统等作为组成部分的系统型框架。而支付结算风险的产生主要是出现在运用结算工具进行货币活动以及资金清算的过程中。其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与宏观经济环境密切相关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高额的利息招揽存款、接受贿赂违规贷款、违规对外担保、违规办理信用卡透支是支付结算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而之后,随着经济市场的转型以及发展,支付结算风险的表现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支付结算风险逐渐从资产业务领域转向票据贴现业务领域,从发放贷款逐渐转向降低不良贷款率。这也就导致了有关信贷业务和票据业务的风险事件的产生。
(二)范围广、风险高
从我国以往的支付结算案件来看,大多数的案件范围都较广。有很多的支付结算案件是由内部工作人或者外部不法分子,或者是外界分子合同内部员工共同犯案,而主要的犯案手段包括诈骗、盗窃、挪用以及贪污等等。由此可见,支付结算的犯案范围之广、欺诈风险之高。支付结算风险可能时刻发生,无论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还是在经济落后的地区,无论是城镇还是在乡村,都可能存在支付结算风险。
(三)内部作案为主
根据对以往犯罪案件的分析,可以发现,大多数案件都是由内部人员所造成的。涉案人员既有银行内部的基层人员,也包括银行的高管,可谓是涉及银行内部的各个职务层次。此外,大多数的支付结算案件的作案手法都具有加强的专业性、隐蔽性。作案分子通常是高智商、高水平的知识分子。这就为案件的解决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二、 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的成因
(一)过度强调目标的实现与控制
内部控制软弱商业银行传统的内部控制过度地强调目标的实现与控制,忽视内部控制模式建设,缺乏整体的控制思想和控制框架,内容控制的模式存在着严重缺乏业务执行标准和综合评价标准的现象,管理标准也多以规章制度为主,缺乏控制标准,而且内部控制程序也因缺乏要素控制的要求表现出明显的不规范。
(二)风险意识淡化
国内银行业没有经过类似于国外重大风险事件的冲击,即使有些机构已惨遭市场风险酿成的损失,也没有引起多少重视,风险意识普遍较低。
(三)经营管理不善
很多金融机构都处于经营亏损、经营困难的状态,不少银行没有真实反映其经营状况,如果真实反映其经营情况、经营实绩,可能问题更多、情况更糟。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的高层,不是想着如何去适应市场竞争,加强金融管理,转变经营理念,提高经营和服务水平,而想着通打球等手段提高经济效益,导致风险提高。不良资产比例上升,流动性出现严重问题。
(四)科技技术落后
各银行大多数高端软硬件设备都是进口的,把软件开发大多是外包给第三方,往往造成项目管理服务不到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随着金融网上业务的拓展,电子欺骗、网络攻击、病毒入侵对金融信息系统的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五)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
健全完善的支付结算法律法规是支付结算正常有序进行的根本保证。有的法规措施可操作性不强,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执行到位;有的法规条款与其他的法律法规相冲突,还有的法律法规已不适应支付结算业务发展的需要,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至今尚有一些支付结算中的风险点及新兴业务仍没有系统的法律法规对其加以约束,如对大额支付、电子支付工具及网上支付业务的监控等。
三、银行支付风险的控制策略
第一,要建立健全与支付结算相关的法律体系。对于银行来说,要想有效的规避支付结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就必须尽快落实支付结算的管理对策。特别要加强对于支付结算系统的准入条件、退出条件以及组织形式。第二,建立健全银行内部的控制制度。对于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必须严格依照《商业银行内控指引》的准则进行。要加强业务流程的规范性,重点加强对于新业务风险点的控制和管理。此外还必须注重权利制约机制的完善,以及对于银行内部重要部门人员的监控。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内部稽核等制度,不仅有利于加强银行自身的信息科技手段,使其能够及时发现并追踪犯罪行为,还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的结合,使银行整个的内部控制模式层次化,进而达到内部控制的效果。第三,加强员工队伍的建设。控制支付结算风险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加强对于银行内部员工团队的建设。只有把好用人关,进一步加强银行内部职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才能从根源上杜绝风险的产生。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大对于银行内部员工的警示教育,通过定期组织一些人员进行经验交流,来加深银行内部员工对于风险的防范意识。
四、总结
支付结算作为银行的一个重要业务,无论对其自身企业的发展,还是对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于支付结算风险的控制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所以要求金融企业与政府必须同时开展对于支付结算风险控制的管理与建设。将对风险的防范意识放在首位,利用科技手段作为武器,以法律制度作为保障,建立其对于支付结算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校园;电子商务;安全;解决方案
引言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这种商务活动新模式已经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经济活动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接受并喜爱网上购物,可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安全问题依然是制约人们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最大问题,因此,安全问题是电子商务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和保证电子商务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校园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在校园环境下的具体应用与实现,其安全性也同样是其发展所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因此应当着重研究。
1校园电子商务概述。
1.1校园电子商务的概念。
校园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在校园这个特定环境下的具体应用,它是指在校园范围内利用校园网络基础、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安全通信手段构建的满足于校园内单位、企业和个人进行商务、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活动需要的一个高可用性、伸缩性和安全性的计算机系统。
1.2校园电子商务的特点。
相对于一般电子商务,校园电子商务具有客户群稳定、网络环境优良、物流配送方便、信用机制良好、服务性大于盈利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也是校园开展电子商务的优势所在。与传统校园商务活动相比,校园电子商务的特点有:交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快捷方便、交易成本较低。
2校园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
2.1校园电子商务安全的内容。
校园电子商务安全内容从整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校园网络安全和校园支付交易安全。校园网络安全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安全、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等。校园支付交易安全的内容涉及传统校园商务活动在校园网应用时所产生的各种安全问题,如网上交易信息、网上支付以及配送服务等。
2.2校园电子商务安全威胁。
校园电子商务安全威胁同样来自网络安全威胁与交易安全威胁。然而,网络安全与交易安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密不可分且相辅相成的,网络安全是基础,是交易安全的保障。校园网也是一个开放性的网络,它也面临许许多多的安全威胁,比如:身份窃取、非授权访问、冒充合法用户、数据窃取、破坏数据的完整性、拒绝服务、交易否认、数据流分析、旁路控制、干扰系统正常运行、病毒与恶意攻击、内部人员的不规范使用和恶意破坏等。校园网的开放性也使得基于它的交易活动的安全性受到严重的威胁,网上交易面临的威胁可以归纳为:信息泄露、篡改信息、假冒和交易抵赖。信息泄露是非法用户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盗取或截获交易信息致使信息的机密性遭到破坏;篡改信息是非法用户对交易信息插入、删除或修改,破坏信息的完整性;假冒是非法用户冒充合法交易者以伪造交易信息;交易抵赖是交易双方一方或否认交易行为,交易抵赖也是校园电子商务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
2.3校园电子商务安全的基本安全需求。
通过对校园电子商务安全威胁的分析,可以看出校园电子商务安全的基本要求是保证交易对象的身份真实性、交易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交易信息的有效性和交易信息的不可否认性。通过对校园电子商务系统的整体规划可以提高其安全需求。
3校园电子商务安全解决方案。
3.1校园电子商务安全体系结构。
校园电子商务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要从系统的角度对其进行整体的规划。根据校园电子商务的安全需求,通过对校园人文环境、网络环境、应用系统及管理等各方面的统筹考虑和规划,再结合的电子商务的安全技术,总结校园电子商务安全体系结构,如图所示:
上述安全体系结构中,人文环境层包括现有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以及校园电子商务特有的校园信息文化,它们综合构成了校园电子商务建设的大环境;基础设施层包括校园网、虚拟专网VPN和认证中心;逻辑实体层包括校园一卡通、支付网关、认证服务器和交易服务器;安全机制层包括加密技术、认证技术以及安全协议等电子商务安全机制;应用系统层即校园电子商务平台,包括网上交易、支付和配送服务等。
针对上述安全体系结构,具体的方案有:
(1)营造良好校园人文环境。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校园电子商务参与者们的信息文化知识与素养、增强高校师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电子商务人文环境,防止人为恶意攻击和破坏。
(2)建立良好网上支付环境。目前我国高校大都建立了校园一卡通工程,校园电子商务系统可以采用一卡通或校园电子帐户作为网上支付的载体而不需要与银行等金融系统互联,由学校结算中心专门处理与金融机构的业务,可以大大提高校园网上支付的安全性。
(3)建立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建立校园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可以为校园电子商务系统提供安全认证的功能。
(4)组织物流配送团队。校园师生居住地点相对集中,一般来说就在学校内部或校园附近,只需要很少的人员就可以解决物流配送问题,而不需要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在校园内建立一个物流配送团队就可以准确及时的完成配送服务。
3.2校园网络安全对策。
保障校园网络安全的主要措施有:
(1)防火墙技术。利用防火墙技术来实现校园局域网的安全性,以解决访问控制问题,使只有授权的校园合法用户才能对校园网的资源进行访问,防止来自外部互联网对内部网络的破坏。
(2)病毒防治技术。在任何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威胁性和破坏力,校园网虽然是局域网,可是免不了计算机病毒的威胁,因此,加强病毒防治是保障校园网络安全的重要环节。
(3)VPN技术。目前,我国高校大都已经建立了校园一卡通工程,如果能利用VPN技术建立校园一卡通专网就能大大提高校园信息安全、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有效保证了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且易于维护和改进。
3.3交易信息安全对策。
针对校园电子商务中交易信息安全问题,可以用电子商务的安全机制来解决,例如数据加密技术、认证技术和安全协议技术等。通过数据加密,可以保证信息的机密性;通过采用数字摘要、数字签名、数字信封、数字时间戳和数字证书等安全机制来解决信息的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的问题;通过安全协议方法,建立安全信息传输通道来保证电子商务交易过程和数据的安全。
(1)数据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电子商务中最基本的信息安全防范措施,其原理是利用一定的加密算法来保证数据的机密,主要有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对称加密是常规的以口令为基础的技术,加密运算与解密运算使用同样的密钥。不对称加密,即加密密钥不同于解密密钥,加密密钥公之于众,而解密密钥不公开。
(2)认证技术。认证技术是保证电子商务交易安全的一项重要技术,它是网上交易支付的前提,负责对交易各方的身份进行确认。在校园电子商务中,网上交易认证可以通过校园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例如校园一卡通系统)来进行对交易各方的身份认证。
(3)安全协议技术。目前,电子商务发展较成熟和实用的安全协议是SET和SSL协议。通过对SSL与SET两种协议的比较和校园电子商务的需求分析,校园电子商务更适合采用SSL协议。SSL位于传输层与应用层之间,能够更好地封装应用层数据,不用改变位于应用层的应用程序,对用户是透明的。而且SSL只需要通过一次“握手”过程就可以建立客户与服务器之间的一条安全通信通道,保证传输数据的安全。
3.4基于一卡通的校园电子商务。
目前,我国高校校园网建设和校园一卡通工程建设逐步完善,使用校园一卡通进行校园电子商务的网上支付可以增强校园电子商务的支付安全,可以避免或降低了使用银行卡支付所出现的卡号被盗的风险等。同时,使用校园一卡通作为校园电子支付载体的安全保障有:
(1)校园网是一个内部网络,它自身已经屏蔽了绝大多数来自公网的黑客攻击及病毒入侵,由于有防火墙及反病毒软件等安全防范设施,来自外部网络人员的破坏可能性很小。同时,校园一卡通中心有着良好的安全机制,使得使用校园一卡通在校内进行网上支付被盗取账号密码等信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2)校园一卡通具有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能够对参与交易的各方进行身份认证,各方的交易活动受到统一的审计和监控,统一身份认证能够保证网上工作环境的安全可靠。校园网络管理中对不同角色的用户享有不同级别的授权,使其网上活动受到其身份的限制,有效防止一些恶意事情的发生。同时,由于校内人员身份单一,多为学生,交易中一旦发生纠纷,身份容易确认,纠纷就容易解决。
4结束语。
开展校园电子商务是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目前已有许多高校开展了校园电子商务,它极大的方便了校园内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可是与此同时,安全问题成为制约校园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因此,如何建立一个安全、便捷的校园电子商务应用环境,让师生能够方便可靠的进行校园在线交易和网上支付,是当前校园电子商务发展要着重研究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洪心。电子商务安全[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杨坚争,赵雯,杨立钒。电子商务安全与电子支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刘克强。电子交易与支付[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4]CharlieKaufman,RadiaPerlman,MikeSpeciner著,许剑卓等译。网络安全-公众世界中的秘密通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