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生态文明认识范文

对生态文明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生态文明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生态文明认识

第1篇:对生态文明认识范文

一、强化生态危机的生活感官

在生态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引进学生身边的案例,对案例逐一深度分析并予以情景再现,让学生成为危机中的“主人公”,让学生对生态危机有更深刻的体验与带入感,对生态危机意识有更强的生活感官。让学生通过生态学的课程学习,切实感受到生态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实实在在的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态学老师可以巧妙地设置课程内容来强化大学生的生态危机意识,并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强化学生的认识。

二、分析生态危机的背后机理

在生态学课程教学中,在通过案例强化学生对生态危机的生活感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学科角度和理性思维去分析和掌握生态危机发生与防治的背后机理。学生只有对生态危机有了科学认知,才能形成科学的生态意识,才能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去看待生态危机的发生,从科学的角度去构建合理的生态运行机制,从而思考生态危机防治的具体措施。生态学课程老师通过分析生态危机背后的机理,来让学生从理性上对生态危机有深层次的认知,进而通过生态学课程的理论来帮助其形成生态意识。

三、注重生态行为的日常“落地”

在生态学课程教学中,生态学课程老师应更加注重将学生所形成的生态学意识转为日常行为。强化大学生生态意识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大学生能够做到知行合一,尤其是在生活中能够将生态意识有效地转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将其内化为一种生态素质。如不乱丢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注意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都是生活中随处可以践行生态文明的载体与路径,我们可以做的、可以结合的还有很多。在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育路径中,要注重将所学知识予以“落地”,要更多地注重学生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进一步提升生态理念,把生态意识运用到生活、社会的各个领域。

四、加强生态意识的立体宣传

生态危机已经到了无法躲避的阶段,但是学生对生态危机的理解普遍不深刻。学校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对生态危机的立体宣传,将生态文明意识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举办系列讲座、知识竞答、辩论、社会实践等主题活动,作为课程教学之外的重要补充,使学生生态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叠加效应,深化对生态意识的认知与落实。

五、整合各方资源合力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过程复杂而曲折,涉及到不同的领域。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育仅仅凭借某一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不仅仅是课堂、学校的事,还是整个社会的事,需要形成合力。一是课程教学要注重与社会资源之间的结合,要不断拓展社会资源,开辟更多的社会实践基地,促进理论与实际相融合,同时社会实践基地等社会资源与平台,要更多地利用教育载体承担社会责任,相互促进。二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学校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规章制度及实施路径尚未健全,高校应加强制定与有效引导,给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与引导。三是强化多媒体运用于社会监督,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便捷优势与监督作用。四是及时抓取和把握社会主流思想与生态意识之间的结合,如在慈善、植树等活动中开创具有鲜明特征的生态主题活动,协同发展形成强大合力,借此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意识。

六、结语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意识的培育是必经之路,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育尤为关键。本文对生态学课程教学中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育路径进行思考和分析,对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与认知升级、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雪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3.

[2]孙丹丹.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3.

[3]崔晓芳.我国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及其哲学思考[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1.

[4]杨淑萍,马玉香,奚秀梅.生态学视角下大学生环保教育课堂教学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5):123,160.

第2篇:对生态文明认识范文

【关键词】 生态文明战略; 内部审计; “免疫”; 重塑

一、生态文明战略呼唤内部“免疫”系统

近年来,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现状使全球的目光开始关注生态文明这一事关人类的代际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党的“十”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提至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是对科学发展观与和谐发展理念的践行,也是民主政治的进步。审计作为经济监督的手段,可通过拓展其现有功能,成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面融合的机制。生态审计并不是要求在现有的审计体系之外专设一种审计,而应当内嵌于现有的审计系统内。从审计主体的视角考察,国家审计可立足于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行为的监督,独立审计对可以市场化的生态问题加以监督,而内部审计则可以深入各级政府、各类企业和其他组织,将生态审计的内容内嵌于各类组织的日常活动与决策中,进行事前干预、过程控制和事后监督,功能拓展后的内部审计完全可以成为生态文明战略的内部“免疫”系统。

二、传统内部审计与生态审计功能基础

首先,传统内部审计与生态审计的本质是同一的。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2011)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内部审计的本质是组织的风险管理活动。生态问题,从宏观的国土开发、生态系统保护、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到微观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活动,是对生态风险的预防、控制和治理,是对生态安全的管理活动。从组织的微观层面来看,实施对组织的生态审计,其根本的驱动力在于减少组织未来的资产流出,从而保护与增加组织的价值,由此生态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的本质具有同一性。其次,内部审计与生态问题监控主体特征相契合。生态问题呈现出日趋广泛、多样化、严重化的特征,而内部审计是社会组成基本单元的内部“免疫”系统,其组织的广泛性、系统性、全面性,其评价结果的行动导向性决定了其最适合承担生态文明战略的一线践行者和组织中生态问题的“卫道士”之职责,对企业及社会各类组织的日常活动涉及的生态问题进行适时的引导、监控、反馈与应对。

三、传统内部审计的生态审计功能拓展

传统内部审计的内容主要涉及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生态文明战略的实践必须系统地拓展内部审计的功能,将生态审计整合至内部审计的每一项内容,贯穿于其工作的全过程。

(一)财务审计:兼顾生态资金安全

传统内部审计往往以财务审计为重点,即对内部资金的来源与运用进行监督检查,包括对预算执行、专项经费、财务核算、大额收支等进行监控。生态文明战略下,除了对财务资金的重点监督,对生态资金的来源与运用也应进行关注。生态资金运动可能涉及生态税费、生态补偿资金的支付方,进行生态资金转移支付的政府部门、生态补偿资金和生态转移资金的接收方。其中,支付方的内部审计应着重对生态税费以及生态补偿资金的确认、计量与报告情况进行复核与监督,一方面需要评估组织的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另一方面需要对这种影响所应给予的价值补偿的计量进行鉴定;政府部门的内部审计应对所建立的生态基金的资金来源与去向进行检查;接收方则主要对生态资金的入账情况、专款专用情况加以核实。在组织中,生态资金构成其财务资金的一部分,对财务资金的审计方法仍适用于生态资金,但对生态影响及其价值补偿的度量,还需要结合生态监测技术和经济计量方法,通过生态监测技术获取组织或产品生态足迹的变动数据,通过经济计量方法确定生态计量的边界,对生态价值计量的准确性进行认定。

(二)合规性审计:以生态合规为决策基线

合规性审计旨在确定组织是否遵循了特定的程序、规则或条例。从生态文明战略实施的角度,生态合规是指组织遵循了生态文明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程序。生态合规应成为各类组织所有运营活动的基线,成为各类项目决策的底限。政府部门在招商引资项目决策中,企业在实施新项目的决策中,均应有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除了程序上的合规,还应同时对其生态合规性进行评估。作为内部生态审计依据的生态建设相关法律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当前内部审计应遵循的法律法规主要涉及《环境保护法》、《循环经济促进法》、《节约能源法》等综合性法规和《水污染防治法》、《森林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土地管理法》、《渔业法》、《固体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专门性法律,以及一些部门、组织内部所制定的规则。未来在我国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成功后,还应出台环境产权配置与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一个完善的生态合规性法律体系,由此,生态合规性审计可能面临审查组织内的环境产权初始配置的依据、程序与结果的合规性,审查组织参与环境产权交易的主体、交易程序与结果的合规性等问题,通过对初始配置、交易和最终结果的合规性确认,实现对生态状况的全面监控。

(三)绩效审计:建立融入生态绩效的终端指标体系

十要求“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与此对接,政府与国有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将生态绩效纳入终端指标体系,按自上而下的思路进行指标设计,按自下而上的方式开展审计实务,并将其与政治、经济、社会等的全面绩效考核及奖惩挂钩。生态绩效至少应当包括以下项目:(1)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否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进行,评价其开发强度与空间结构、发展格局的科学性与合理性。(2)资源节约绩效评价,主要包括对能源安全、资源利用和循环经济的审计。能源安全审计即对节能减排、低碳产业、新能源发展情况的审计;资源利用指对水资源、土地、矿产资源的开发强度、利用情况的审计;循环经济审计指对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情况的审计。(3)环境保护绩效评价,包括对组织内部建立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预防措施或预警系统的评价,以用于对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情况的评价。(4)对组织内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评价,政府部门的绩效审计应对本辖区、国有企业应对本单位涉及的生态问题形成制度化处理途径,针对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等环境产权交易和环境监管制度建立符合本辖区实际的实施细则,引导生态文明意识的普及。

四、内部审计的生态文明战略实现效果的提升途径

(一)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监督与强化功能

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应以对生态文明的引导、监督和强化功能的加强为目标,切实增强其内部“免疫”功能。由于生态问题渗透到组织每项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这决定了其完善程度的广度与深度,在范围上应涵盖准则层面的统一规范和组织执行层面的内部规范,在内容上应深入到每一个组织的每一项具体业务活动,由此,形成一个系统而全面的制度体系,引导与规范组织甚至个人的行为,监督组织活动,强化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与人们对环境的负熵行为,从而促使生态文明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二)开发内部审计技术对生态安全的评估与风险应对功能

随着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的开展,基于环境产权交易的生态问题解决路径也将逐步铺开。在环境产权的初始配置与交易的审计中,风险评估与应对是关键,包括对生态足迹的评估,对水、大气、土壤等的污染程度以及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程度的生态安全评估,对用于清洁环境的森林碳汇、水权、排污权的评估,以及从组织的角度开发针对评估结果采取的总体和具体的风险应对技术。

(三)增强内部审计人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执行功能

内部审计人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执行力取决于两个方面:(1)对内部审计作为生态文明“免疫”系统的深化认识与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应从宏观战略层面高度重视,更应落实于微观的组织层面,内部审计人才应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态度进行内部生态审计工作。(2)对生态审计技术的掌握。这决定了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建设的双重要求,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制度规范、内部宣传来加强认识,也可以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发生态审计技术,进行人员生态审计技能的培训。同时,高校在人才培养中也应尽早适应国家战略调整的变化,调整内部审计人才培养方案,增设生态相关课程,为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内部审计“后备军”做好准备。

(四)提升内部审计机构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功能

内部审计机构对生态文明建设组织功能的提升,首先应增强审计业务的管理职能,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可以实施业务上由同级国家审计部门统领的模式,其他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均应加入地方内部审计协会,业务上可遵从其指导,由此形成一个信息传达高效、便捷的业务管理网络。其次应将生态文明战略内化至内审的所有业务活动,在财务审计、合规审计中全面融入生态审计内容,在生态绩效审计上通过构建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性质的不同分政府、事业单位、企业、其他组织等系统,进行评价指标的垂直设计与管理,实现系统内的生态绩效审计业务的对接与统一规范,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免疫力”。

【参考文献】

[1] 蔡春,陈晓媛.环境审计论[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77.

[2] 项文卫.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审计的思考[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0(1):27-28.

[3] 郑俊敏.市场条件下的生态审计发展模式分析[J].特区经济,2006(7):130-131.

[4] 边静.生态审计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0(5):34-35.

第3篇:对生态文明认识范文

关键词 生态文明教育 大学生 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of Practice Path of University Ecological Education

FU Yu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otou, Inner Mongolia 014010)

Abstract Eighteen report will build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o new heights, leading the university as a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the main front, but should actively carry ou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so that they form a scientific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good behavior , so a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culture of conservation proces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lack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llege education, and on this basis proposes practical path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ecolog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students; path

1 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报告中专章论述到建设生态文明问题,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科学生态观的形成和良好生态行为的培养,将为建设现代化国家及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1.1 生态文明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多种因素全面而协调发展的社会,其核心是全面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稳速增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短短三十年的时间我们达到了西方发达国家几十甚至上百年的发展水平,但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以环境、资源遭受严重破坏为代价的问题。我们不能重复西方发达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同时更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日趋成熟和稳定的时期,是社会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一个群体, 他们更应该接受生态文明教育,树立起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包括正确的生态世界观、生态道德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法律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等,以他们的示范效应来带动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生态文明教育,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渠道

学校是大学生学习与生活最主要的场所,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既是成果的享有者,也是积极的创造者。自然、和谐的校园生态文化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优越的成长与学习环境,这其中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还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也是学校隐性教育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有利于增强大学生保护校园生态环境的主动意识和责任意识。生态文明教育提倡节约资源、爱护环境,传播和普及了一种新的、健康的绿色生活理念,有助于学生形成和谐发展、生态环保的科学意识,从而推动学校物质环境的改善和人文环境的优化。

1.3 生态文明教育,还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现代社会中对生态文明观念的认知和践行,是大学生融入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生态文明要求尊重和谐原则,在社会生活中做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与共同发展,这其中就包含了对社会发展的理性观察,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及问题

1991年国家教委开始把“人口、资源、环境”纳入高校大学生国情教育。由此,生态文明教育开始在我国高等院校得以重视和普及。经过高校教育工作者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应该说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2.1 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备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很早就把生态文明教育列入了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据调查我国高校目前开设与生态文明相关课程的院校仅占到全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接受教育的学生数量也只占到很小的比例,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构还很不完备,具体体现在:一、生态文明教育多以开设选修课程或举办临时性讲座为主,课程连续性得不到保障,而必修课程则多为生物、生态学专业开设,非此专业学生难于接受;二是缺乏统一的、科学的生态文明教育教材, 从教育内容上来看,现有教育内容过于专业,不易为非专业学生所掌握和理解,因此往往被他们“拒之门外”;三是教育形式与方法较为单一, 许多高校受到环境、条件等诸因素限制,无法开展基础的、常态化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更不用说建设固定化的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四是师资力量还十分薄弱,缺乏专业生态文明教育师资的培养,教育普及面难以拓展。

2.2 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解认知较浅

在对大学生群体的调查中发现:当代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认知很高,但对生态文明含义的理解则非常浅薄,调查中66.21%的大学生能够认识到生态文明教育意义巨大、非常重要,但对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认知度则低得多(苏美岩《大学生生态文明认知的调查与研究》);另一调查发现,大学生对生态环境政策缺乏了解,环境保护意识仍然比较淡漠,只有比例很小的部分大学生能回答出如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法》颁布日等相关问题(杜红艳、李海涛《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再思考》)。笔者对几所内蒙古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出大学生群体对生态文明理解尚停留在浅层,大多数人无法回答出生态文明观的具体内涵。

2.3 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能力亟待提高

在邵超群对桂林市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群体生态文明意识虽然有明显提高,但自觉维护和创建良好生态环境的能力还十分欠缺。笔者对内蒙古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访谈的结果也得出同样结果:对于校园内及其他公共场所发生的人为破坏环境的问题,学生大多持坚决批评和反对的态度,但自身行为方面,很多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却不能严格要求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主动性较差,校园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如对学生日常生活中使用塑料袋、一次性餐具的调查显示,仅有不到30%的学生很少使用,使用时会自己携带,其他问题还包括不能正确垃圾分类、餐桌浪费、课桌文化、破坏公共场所卫生等等(邵超群《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现状调查》)。以上种种问题均可以看出,许多大学生对生态文明观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认识层面,这些问题必将影响校园乃至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3 提升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探索

3.1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首先,要将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提高到公共基础课程的地位,使之与生态、环境等专业的选修课程构成一个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完整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对生态文明观的认知理解;其次,注重课堂教学和实践体验的相互配合,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知、行、意、情的统一,自觉实现由生态文明认知向生态文明行为的转化,从而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主动性,高校可以依托社会公益组织、校园社团等使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开展走向常规化、常态化;再次,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队伍建设,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培训的长效机制,使教师自觉地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学之中,从而树立学生科学的生态文明观;最后,教学内容上可以针对不同地方的环境、特点融入本土化的知识与内容,使学生能够更为直观、生动地理解和内化生态文明理念,笔者结合内蒙古包头市的环境特点,让学生通过学习与实践造林防沙知识,深刻理解生态文明理念,效果就十分显著。

3.2 建立生态文明教育效果评价体系和活动激励机制

评价体系的建立一方面使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有了决策依据,能促进生态文明教育不断提高水平与效果,另一反面也有利于我们了解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及内容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否达到预期效果,避免生态文明教育流于形式。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全局,不仅应该倡导大学生培养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更应该规范大学生生态文明道德及行为标准。

3.3 充分运用新媒体,增强生态文明教育辐射面与实效性

调查显示,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宣传主要集中于讲座、书报、宣传展板等常规渠道。这些宣传方式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其效果往往停留在表面。在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多媒体及网络因其开放、互动、趣味性强等特点深受大学生喜爱,可以说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感情,认识社会的最主要窗口。这一趋势和变化必然对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与宣传产生巨大影响。高校应重视和利用这些新的技术手段,为生态文明教育搭建新的宣传平台与阵地,可以以世界环境日、植树节、地球一小时等环保节庆活动为契机,利用社交网站、微博、微信等网络手段大力宣传与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引导大学生们学习和讨论生态环保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多媒体及网络的趣味性来扩大生态文明教育影响力,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 王玲.大学生生态教育现状与路径探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104-107.

[2] 林智理.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的实践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9):86-88.

[3] 宫长瑞.学校生态文明观教育路径的多维考量[J].环境教育,2011(6):63-66.

[4] 苏美岩.大学生生态文明认知的调查与研究——以绍兴市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J].环境教育,2011(4):63-65.

第4篇:对生态文明认识范文

关键词:公众参与;机制;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G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12-0096-03

1引言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多部门、跨区域、造福全民的长期的宏大的系统工程,既是政府工作的要务,也是全民的大事。因此,只有全面、有效地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调动各个阶层、团体的积极性,逐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下的公众参与机制,在全国上下形成共识,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成为政府主导、公众自觉、有效参与的行动,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拥有良好基础和坚强后盾。

2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2.1生态文明建设与公众息息相关

公众需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人类是自然生态环境进化的产物,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问题危及公众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公众对生态环境问题极度关注。目前,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正从局部扩展、蔓延,从工业生产领域传递到农业生产领域,从城市扩散到乡村,形成了复杂和防不胜防的局面,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构成了日益严重、系统性的影响。

另一方面,目前政府政绩衡量以经济增长为重要指标,因此,在以政府主导的生态文明建设决策的形成和实施过程中面临代表不足和代表不良的困境,作为生态环境利益的主体的公众往往没有真正参与的机会,其利益甚至出现无人问津的现象。因此,为了维护自身的生存权、发展权等各方面的权益,公众也需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2.2政府需要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公众参与是政府转变决策方式、实行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保障,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补充和巨大动力。一方面,来自与生态环境问题密切接触并涉及自身利益的公众可以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因此,通过广泛听取利害关系人或利害团体的意见和要求,可以使政府在对生态文明建设决策过程中尽可能兼顾各方利益,特别是能够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效益,尽量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来减轻和防止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补充;另一方面,公众还可以对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事情进行建设资金、劳动力的投入,弥补政府的不足,并且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监督,不仅对已给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行为进行监督,而且对将来给生态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的行为进行监督。

公众参与进入政府公共治理领域,一是可以减轻政府在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时的巨大压力,防止政府机构的膨胀和低效率;二是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是政府部门的事,而公众被动遵守,缺乏遵守的自觉性,公众的参与可以有利于政策的实施,降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本;三是可以遏制经济利益引导下的政府行为的盲动性。由于行政区划和任期制与生态环境的系统性、长期性和公共性特点是相互矛盾的,政府行为往往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政府需要公众参与。

2.3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基础

我国现行宪法第2条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6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这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了原则性的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年8月30日)关于“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检举和揭发各种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的规定,以及《水污染防治法》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均规定:“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有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公众、团体和组织的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将决定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作了明确的规定:“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应当在该规划草案报送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它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这些规定明确了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依据。

3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

3.1宣传、引导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1)加强科学、文化教育。一般地讲,科学文化素质高,则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生态经济规律的自觉性会相应增强,便于掌握保护资源、环境的知识和技能,生态环境意识随之提高。

(2)普及生态环境教育。生态环境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通过多种渠道和媒介认识自然及其规律,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帮助人们认识到自然界是一个系统,人只是这个系统中的一员,应当与自然和睦相处,最终使受教育者树立起正确的生态文明观。

(3)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要让公众明确认识到公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是自身的权利,这样的权利是国家法律赋予的,政府和部门有义务来回应和保护。

3.2立法保障公众参与

如果公众参与没有保障,就必然缺乏参与的热情和真正参与的权利。因此,必须加强立法,为公众参与机制的运行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

尽管我国有关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不断增加。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同样,海洋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等法律中都有类似规定。但这些规定本身存在着不足和缺陷:公众参与仅限于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者,限于末端参与,对于政府怠于职守、疏忽监管的不作为,对于政府决策中忽视生态环境利益的状况以及资源利用方面,则没有公众参与的机会。另外,公众参与缺乏法律程序上的明确规定性,使得政府在公众参与问题方面不具备法律责任的压力。

因此,必须在法律层面明确规定公众参与的权利、参与的程度、参与的程序、参与的方式,对公众参与给予法律方面的保障。

3.3生态环境信息公开

一方面,生态环境作为公共品,公众有权获知相关的生态环境信息。因此,198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11条第2款就规定:“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环境状况公报。”

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信息公开也是公众有效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通过公开生态环境信息,使得公众对政府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和企业的生产对生态环境影响及治理情况有充分的了解、监督和评价,往往会起到指令性控制手段和经济手段所不能起到的作用。生态环境信息公开能够让公众对相关决策的有效参与,促使生态环境决策工作得到改善,而不是生态环境已经破坏之后的被动的末端治理。

同时,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的过程,还是生态环境宣传和教育的过程,能够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而公众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又会对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公开机制,即必须明确信息公开的主体、方法、内容。

4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的具体方式与途径

4.1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基本特征是公共性和外部性。政府作为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机构,理所应当地担当起为公众提供理想生态环境,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任务。但是,政府由于受到任期与政绩的考虑,往往会把见效慢、投资多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放在末位,甚至完全放任不管。另一方面,政府在生态环境的决策制定方面由于不能获得足够、真实的相关信息而具有局限性。

因此,政府建立公众参与决策机制,使得政府在制定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确定有关生态环境战略、计划,确定生态环境开发建设项目方面,听取公众意见,接受公众监督,取得公众认可和接受,这样也有利于决策的有效执行,取得令行禁止,事半功倍的效果。抵制一些有害于生态环境的立法、政策、战略、决策、建设项目的通过和实施,减少决策的盲目性、随意性,增加透明性、公正性、合理性、科学性,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重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有利反映公众的呼声,有利于提高公众的参与热情。公众参与环境与发展的决策,是环境保护社会公益性的需要,也是确保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的保障。

4.2公众参与直接的生态文明建设

(1)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劳动力投入。由于公众对生态环境与自己切身利益的关系的认识日益深刻,生态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并将这种意识转变为自觉的行动,保护生态环境光荣,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可耻将成为评判行为的标准。公众从自身做起,从自己所在的家庭、社区、单位做起,不随地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节约用水,减少废弃物和污水排放,加强绿化,爱护花草、树木和绿地等。在生产中尽量将排污量降减到最少,进行力所能及的生态环境和教育工作等。我国大力号召开展的全民性的义务植树造林的活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就是公众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劳动力投入的典范。我国鼓励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并奖励在造林、护林和爱林方面成绩突出者。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政府发动广大群众,开展重点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主要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和防沙治沙工程。这些规模宏大的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是亿万公众参与创造的结果。

(2)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量、持续的资金的投入。这就需要在各级政府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必须抓紧制定政策,运用市场化手段,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投入和运作机制,广泛组织公众参与,多渠道、多层次筹集资金。生态环境建设长期投入不足,是制约生态环境建设的瓶颈。现在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为公众资本利用市场机制介入生态环境建设奠定了基础。目前,人民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有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据统计,2010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303302亿元。这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也部分地说明居民投资渠道狭窄。因此,要针对生态环境建设周期长、收益见效慢的特点,采取灵活的、稳定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并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公众对生态环境建设投资。

4.3公众参与生态环境监督

公众是生态环境质量的利害关系人,与生态环境最密切,最有反映生态环境问题的动机,因此,发挥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监督是决不可缺少和决不容忽视的力量。

公众参与生态环境监督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生态环境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污染、破坏的一切行为,无论这种行为是发自于政府、企业或个人,公众都有权利和义务,对其行为进行监督,干涉和制止,乃至到司法机关。二是对将来给生态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污染的行为进行监督。也就是说,公众监督更重要的是在一种污染行为或可能造成污染的行为的决策之前或决策过程之中,而决不仅仅是决策之后。既然公众参与生态环境监督具有低成本、高效益的优点,那么必须对参与监督的公众赋予监督权,以免出现无效监督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李艳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第5篇:对生态文明认识范文

关键词:生态意识;行为;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7017203

1 引言

任何一种形式的文明,都是通过意识和行为构成,生态文明也不例外。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经济的发展使人民普遍富裕起来,生活水平也得到显著改善。但是快速的发展让我们在环境方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面对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环境被严重污染的严峻形势,党的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设全社会正确的生态意识。所谓生态意识,就是指在人与社会不断地作用于自然界的过程中,作为生态主题的任何人和人类社会总是做出这样或那样的反应和认识,这些反应和认识的总和构成我们所说的生态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

2014年环保部首次了我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调查数据显示,以百分制计算,公众对生态文明的总体认同度、知晓度、践行度得分分别为74.8分、48.2分、60.1分,呈现出“高认同、低认知、践行度不够”的特点[2]。可以看出,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依然有所欠缺,远远不能达到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建立在培养公民生态意识的基础上,这便反映出树立大学生生态意识的重要性。大学生的修养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生态意识是高等教育的使命,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3]。要跳开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做法,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利益、生态利益和社会利益相统一。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本保证。

2 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

文章通过在网络上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南京市15所高校在读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从基本知识、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3个方向出发,综合考量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301份,其中有效问卷291份,有效率98.6%。被调查人群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和其他九类学科。为了尽量减少研究对象的心理压力,能够客观地反映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进行。

2.1 基本知识

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究竟是对自然的直接义务还是对人的间接义务,自然物有没有道德权利,有没有享有道德关怀的资格,是否可以成为道德共同体中的一员,根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两大生态观,这两种观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一直处于争论状态[4]。从调查中发现,约有一半的同学了解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含义,其中有65%的同学支持非人类中心主义。这说明大学生的生态教育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生态环保知识的宣传还做的不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来说生态知识还较为欠缺。

2.2 生态意识

在研究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层面上共设计了4道题目,列举一些现实问题,从而看出大学生生态意识的不同取向。

从图1可以看出大学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普遍有较为正确的认识,80%的同学能够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同时我们还是要注意,有12%的同学选择保护生态平衡是为了人类的利益,这也反映出一些学生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只关注了表面,没有深刻的思考。

关于如何看待环境和经济的矛盾,学生基本都持有正确的观点。有57%的同学认为人类是属于大自然的,保护环境也是为了保护自然。如“保护生态和经济发展发生冲突时你的态度是什么?”39%的同学选择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54%的同学认为选择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都较大的保护,仅有7%的学生认为以经济发展为重。这说明,大学生对我国的生态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大多数同学具有一定的生态意识,也明白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但是可以看出一些同学的生态意识还是比较模糊的,即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但又不足够重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对生态意识的理解还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系统的了解,生态意识也没有深入人心。

2.3 生态行为

在研究大学生生态行为层面上共设计了4道题,综合来看,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大学生的生态行为较为薄弱。在“家用空调中一般都含有氟利昂,但是氟利昂的使用会破坏臭氧层,导致温室效应,你的看法是什么”?由图3得出,只有67%的同学选择尽量少使用,还有8%的同学选择该用就用,环境问题政府会管。可以看出,这些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严重的生态污染,不能以自身的行为支持生态文明的建设。

第二,大学生的生态行为较为被动。比如“去年玉林狗肉节在争议中开幕,许多爱狗人士要求政府取消狗肉节,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有54%的同学认为这是当地习俗,不能接受的可以不去吃,还有8%的同学认为无可厚非。这表明大学生虽然树立了正确的生态意识,却很少能自觉主动地将生态意识转化为行动。

大学生有一定的生态意识,但是对于生态保护的实践性还比较低,存在“知道”却不一定“做得到”的困境。一些同学只关注宏观上的口号和观念,却没有落实到实际生活中,还有一些同学只能关注到身边的环境保护问题,却没有长远可持续的观念,忽视国家乃至全人类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当前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可以总结高了解、低实践。大部分的学生都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但是当自身的需求和保护环境的需要相冲突时,还是会产生犹豫甚至放弃。这体现出生态意识不能自觉主动的转化为生态行为,生态意识与环境保护行为不能统一、“知道”却不一定“做得到”。这些现状更加反映出强化大学生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的重要性。

3 大学生生态意识与行为欠缺的原因

3.1 经济利益制约

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间的矛盾,是影响生态意识的一大因素。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既存在相互对立和冲突的方面,又存在相互交叉和统一的方面。当这两种利益关系发生冲突时,人类有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和调节。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对自然的损害也是对自身的损害,例如环境污染、破坏生态,这是直接危害自然界利益的行为,也是直接损害人的利益的行为。保护生物和自然界的利益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条件,保护人的利益[5]。

要树立可持续意识,首先要明确两个关系的问题:首先是生存与发展的关系;其次是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金钱和利益的追求愈发强烈,只追求眼前的利益最大化而不考虑长远利益和社会利益,缺乏危机意识,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

3.2 生态教育薄弱

以前的学校教育受到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对生态意识的教育少之甚少,只是注重身边的生态保护,而没有树立起正确的系统的生态意识,学校缺乏对生态意识的养成的系统性;生态教育的形式单一,大多停留在书本,采取简单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没有实践性教育,缺乏多样性、普及性;高校生态意识的相关课程也少之又少,往往只有与环境相关的专业建设,却没有把生态教育的公共课程纳入到学校的教学体系中去。

3.3 生态宣传单一

正如著名环境科学专家曲格平教授指出的:“环境保护靠宣传教育起家,也要靠宣传教育发展。公众对生态文明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程度以及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行为表现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宣教的深度和广度。有效的环境宣传教育是生态文明政策顺利实施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广泛开展的前提,使得公众参与生态建设由被动、自发变为自觉行动,这远超出任何事后治理的项目所能产生的环境效益[6]”。我国没有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大学生往往是通过报纸、广电、网络等媒体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并逐渐唤起和自觉培养生态意识,而社会上缺乏相应的宣传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得生态意识不能深入人心。

4 对策及建议

4.1 加强生态教育的课程建设

高校是生态意识教育的主要场所,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教育,要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将生态意识的培养融入到相关专业的相关课程中,让生态意识深入人心,深入到生活的细节中。做好生态意识的宣传工作,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德育养成环境,对大学生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品德教育[7]。从某种意义上看,实践比书本更能启迪人的心灵,更能培养大学生对自然生态的情感,树立和增强生态文明的信念[8]。要充分发掘第二课堂的潜力,利用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生态意识,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

4.2 培养大学生消费意识

培养生态意识是大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对大自然的尊重意识和责任意识是生态意识教育的重中之重。

消费意识的养成是生态教育的实践过程。这需要解决两个问题:①培养节约意识,拒绝铺张浪费,节约自然资源。②寻求产出和消耗的平衡,使人类的实际需要与自然资源的消耗保持在平衡水平。树立生态消费观,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减少过度消费、盲目消费、奢侈消费、攀比消费;养成绿色的生活方式,使人与自然得以和谐发展。大学生正确消费意识的树立,是生态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

4.3 转变宣传教育模式

提高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公众参与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能力,是普及生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公众喜爱的言语或形式,致力于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以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着力打造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促进生态教育的普遍开展。

在信息传播渠道方面,要变化公共信息的宣传形式,调整宣传内容,拓宽平台,加强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准确的沟通。充分利用新数字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传播、反馈市民的投诉、在线互动、环境监测等。这就需要加强与电信和新媒体等多种渠道的沟通,通过手机上网、开通环保微博微信、APP等方式进行宣传、交流、研究。提高互动性、信息透明度、及时性和高效性。从大众的角度,从舆论集中的问题中捕获话题,让更多的媒体使用当下流行的、人们喜爱的方式报道宣传,让生态文明的宣传更贴近百姓,营造出浓厚的氛围,以改善生态教育的宣传模式。

重视环保教育基地、图书馆、博物馆和主流媒体、互联网、社交媒体在生态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和文化的教育,创新节日纪念日的生态教育内容和形式,并增加对绿色生活方式的文化宣传以及对健康合理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宣传。

4.4 发展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的形成需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处,它是现代文明成果和时代精神的融合,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载体,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缺乏生态意识,也就是缺乏生态文化。因此,不断培育学生的生态意识,必须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强生态文明意识,提高生态道德素质,树立人们对自然的道德责任,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出更多含有绿色环保理念的文化产品。努力营造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使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意识,从而逐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包庆德.起源与变迁:人类的生态和生态意识扫描[J].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8(3).

[2]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N].中国环境报,2014-03-24.

[3]李建勋,钟革封.高校生态实践教育的意义与实施途径[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1)146~148.

[4]于 冰.和谐社会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11(19910):90~92.

[5]余谋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7):8~4,47.

第6篇:对生态文明认识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行为

引言

自从进入到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物质文明与技术文明空前提高。然而,因为工业文明的发展也引起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因为社会公众对于生态文明关系不够,造成了虽然各个国家设置了专门机构进行环境保护,然而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本文基于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校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的意识与行为,调查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关于生态方面的基础知识题,调查生态文明意识水平,调查生态行为实践程度等,从而深入剖析当前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使得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与行为得到提高,进而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提供依据。

一.编制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与行为问卷

为了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与行为现状进行调查,以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涉及到关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与行为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①生态文明设施、绿色GDP、世界环境日时间、绿色消费方式、世界水日等有关生态方面的基础知识题;②包括选择单面打印还是双面打印、就目前地球生态资源环境现状的认知、就电视、报纸、网络中针对生态环境内容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有关生态的各种生活习惯等生态文明意识水平的调查;③调查大学生的生态环境行为实践程度,比如当发现工厂进行污水排放,对于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时,是否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对于仍垃圾时,附近没有垃圾桶,会不会向远处寻找垃圾桶等;④调查学校生态环境、学校人文环境、调查学校是否存在生态环保类的社团组织等,对大学生自身生态意识与行为认知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大学生的生态意识与行为的满意度等。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与行为问卷调查对象与方法

为了使得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与行为调查问卷的调查更加有针对性,以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从而全面了解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对于生态文明艺术与行为,全面分析当前在校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与行为的现状与水平,另外,为了使得调查结果具有普遍性,问卷调查的对象涉及到河南专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护理系、医学系、医学技术系、检验系、药学系、英语系等各个专业的学生,共计800名大学生。为了使得调查问卷真实可靠,调查过程中基于现场不记名的方式,并且要求大学生答卷过程中,对问题的回答实事求是,态度认真。发放调查问卷800份,有效回收756份,有效回收调查问卷为94.5%。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与意识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大学生关于生态文明意识与行为方面基础知识掌握调查结果。根据对生态文明设施建设、绿色GDP、世界环境日时间、绿色消费方式、世界水日时间、中国森林覆盖率等生态文明意识与行为的基础常识性问题的调查,能够正确回答的大学生占到85%左右,表明,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知识的具有一定了解,但是,就生态环境基础知识延伸掌握情况还不够,以绿色消费方式为例,大约80%的学生明白绿色消费指的是适度节制消费,这说明关于生态常识方面的问题,大学生的了解还是比较令人满意,但是很多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范畴还不能够清楚,大约50%的学生知道生态文明涵盖了人与社会的和谐,有大约50%的学生并不清楚人与人的和谐是否属于生态文明,人与自身和谐属于生态文明的范畴,仅仅有38%的学生制度。就造成生态问题影响因素调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知道生活垃圾、废水会影响生态环境,然而仅仅有45%的学生知道人口问题也直接影响生态环境,至于加油站影响环境,仅仅有26%的学生知道。

第二,关于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态度调查结果。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关注的前提基础是关注环境状况。基于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调查的结果,有60.2%的大学生人们当前中国环境、生态环境受到了整体的破坏,认为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有43%的学生。针对大学生更加关注的生态环境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大部分学生对身边的环境更加关注,被调查学生中有68%的学生关注大气污染,有65%的学生关注水污染,然而,关注固体废弃物的只有43%,有16%的学生关心生物多样化的减少以及土地沙漠化,无疑表明,大学生越来越多的关注生态环境,然而,关注的重点是与自身有直接利益关系方面,所以,对于大多数的学生而言,其生态文明意识还停留在环境意识阶段,比较少的关注与自身生活并不紧密的生态环境,这也表明了大学生对于生态环境意识的关注具有日常性特征,广阔的生态意识还比较缺乏,这也的生态环境意识具有自我保护性特点,其生态意识并不高。

四.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与行为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通过多种途径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进行强化。高校基于对生态文明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实现直接对大学生的课堂生态文明教育。在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建设课程,确保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收获有关生态文明的正规的教育。一方面,基于设置生态环境类课程,使得学生生态文明知识得到普及,使得学生对于生态文明有全面的认识,在实践中应用生态知识;另外一方面,通过对特定生态环境问题的探讨,学生提高生态文明行为技能。对生态文化建设选修课进行开设,通过对垃圾分类处理课程的开始,提高学生垃圾分类的方法,同时,由于源自于实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第二,通过不同的途径强化大学生的文明意识。首先,对学生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观念的培养给以强化。学者指出生态道德实现了人们关于善恶、有爱、正义等传统道德观念应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生态道德品质包括了生态道德认知、生态道德意志、生态道德情感以及生态道德行为。上述几个方面相互影响,当各方面实现统一时,那么具有相对稳定的生态道德品质。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培养,使得学生的生态环境责任感提供,同时,增加学生的责任感。其次,强化学生生态文明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对大学生生态环境尝试与基础知识的教育。通过为学生生态常识与生态基础知识的讲解,提高学生对中国生态环境的认识,使得学生生态意识提高。然后,强化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的教育力度。通过良好的执法环境,提高生态文明意识。通过法律法规,使得学生能够避免违法行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等平台。为了使得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得到加深,需要对多媒体技术进行充分应用。和传统的文字教学相比而言,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向学生进行生动、形象具体的展示,使得大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从而使得教学的效果得到强化。

参考文献:

[1] 陈新亮.王英.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刍议[J].中国成人教育.2010(19):72,73

第7篇:对生态文明认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生态文明教育

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的报告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从“四位一体”提升为“五位一体”,它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该课题研究有利于贯彻落实党的十报告的基本精神,大面积地提高高职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讨论的话题,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了这一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举措。

作为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与生态文明教育的联系尤为密切,我们的学生正生活在知识经济时代,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重任,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和观念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近几年学校通过校园生态环境建设,加上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并逐步将生态文明教育渗入到人才培养中去。学校不仅注重培养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才,更注重于培养有生态文明观念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来提升当代高职生的生态文明观,使我们的学生能牢牢树立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生态文明教育,西方教育发达国家早些年就给予了重视。生态教育(亦称作教育生态化、生态化教育、教育生态学化、绿色教育)也就应运而生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最早是由苏联学者提出来,它的内涵是要引导人们将生态教育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中来,尤其是对年轻一代的教育中,促使人们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问题。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部门,他们对生态文明教育也十分重视,很早就把生态文明教育列入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内,同时在中小学、中专等技术学校也开设了有关生态学和生态文明方面的普及课程。而美国它在普及高校公共基础课生态教育的同时,还重视建设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课程和专业;俄罗斯几乎所有综合性大学它都设有生态学专业,同时,它还将生态学等课程作为文理科大学生的必修课,现在,在俄罗斯的大学中它把生态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教育引导学生。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的生态教育,他们都已成为规范化系统化,使得生态文明教育能有计划、按步骤、分阶段地实施。甚至有些国家还颁布了环境教育法。

中国的生态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等学校开办过第一批生态、环境保护专业。但是,由于我们对生态学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生态教育也仅仅被认为是生态学、生物学等工作者的任务,它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理工科学科。因此,生态教育在我们国家还没有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普遍开展教育。

目前在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中还存在诸多与十精神、与时展不相跟进之处。有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在非生态、生物专业常规性开设与生态文明相关的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接受教育的学生数量也仅占到很小的比例,同时还缺乏统一的生态文明教材,我们教育的形式与内容、教育的方法与手段,教育的最终目标、师资力量、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环节等都还十分薄弱。与欧美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深度和广度的发展方面还比较滞后,要形成全民生态文明教育体系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努力。

2 调研概况

在我国,对于当前的高职生来说,普遍存在着欠缺生态文明观的现象,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紧迫性。以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利用了一系列的教育手段(理论教育、公众参与、环境熏陶、实践养成等),在人才培养全过程等生态文明观教育中,融入了相应的生态主题活动,进一步帮助在校生养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及“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

本次调研时间为2013年12月,所调研对象为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通过网上问卷方式,共回收857份,剔除作答明显不认真和答案不完整的问卷后,保留了847份,有效回收率为98.8%。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76.51%,城镇的占18.3%,市辖区的占4.25%,省会城市的占0.94%。其中女生占77.45%,男生占22.55%。

从结果比较可知,影响高职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因素有多方面。性别方面,根据样本显示,在生态文明的知情意行等各方面,女性表现比较好,同时具有较高的生态文明素质;户籍方面,在生态文明的知情意行等方面,样本群体中来自农村、市辖区、城镇、省会的学生表现并不统一,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在获取生态文明信息的渠道上,在校高职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了解“生态文明”这个概念方面,高职生可以利用的途径及所占比例分别为:电视电脑占90.44%,报纸杂志占73.08%,学校宣传占77.45%,其他占41.09%。

①您对生态文明的概念了解得怎么样?选择对其内涵比较熟悉的作为分析与评价指标为:16.88%。

②建设“生态文明”是哪次会议上正式提出的?取选项“十七大”作为分析与评价指标为:77.1%。

③您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是谁的责任?取选项“共同的责任”作为分析与评价指标为:87.37%。

④您觉得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吗?取选项“重要”作为分析与评价指标为:88.78%。

⑤看到别人踩草坪,能从行动上反对的有50.53%;问及在校吃饭的习惯时,选择每次都能吃完的占44.98%;当问及需要丢垃圾,而周围无垃圾桶时你会怎样做?回答为先自己拿着再丢到垃圾桶中的占94.1%。

我们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对于生态文明的认识,学生在总体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绝大多数同学已经充分意识到生态文明的价值,对待生态文明的行为,具有非常端正的态度。但是,自觉对待生态文明行为的程度,对于我们的高职学生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认识不够、贪图方便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产生不利于生态文明的行为。最终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下高职学生在生态文明素质方面的表现:知不易行更难,心已动而行却缓。

3 提升高职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策略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成长环境和教师这三方面是影响高职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最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进一步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知情意行的统一,提升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其他各种组织的共同努力。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需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其一,高职院校生态文明课堂教育研究。生态文明教育“进教材”,在全校开设生态文明选修课;不断将生态文明观融入到教育理念、教育制度的确立、课程设置等人才培养中,平时不断将生态文明融入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来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起尊重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观念,形成生态文明的道德理念和标准。为了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还应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培训制度,不断输送新生力量,研究出生态文明教育进课堂的重点与难点,生态文明教育“进课堂”的途径与方法。

其二,强化生态文明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当前,高职院校举办者、管理者和师生员工的生态文明教育观念普遍比较淡薄,服务生态文明教育的使命感也不够强烈,未能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的文化氛围。这将严重制约服务的水平与效果。因此要大力加强舆论宣导,调查研究出高职生受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其原因,以人为本,重视开展以提升全体师生以低碳素养为重点的生态文明教育。来增强高职院校主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

其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①利用节日氛围来组织举办主题日活动。比如借助“环保日”、“地球日”、“植树节”、“母亲节”、“感恩节”等等来举办一系列关于绿色环保,关于爱的活动,来不断加

强学生的生态文明观,让同学们丰富和感受生态文化知识。

②开展 “美化教室”和“美丽寝室”评比等生态文明文化建设。利用好教室、学生宿舍七个社区的资源,以“弘扬生态文明”为主题,运用文字、图片、模型等形式多视角来展示生态文化。可以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来介绍草原、森林、湿地等等生态功能以及作用。以秀山丽水、养生福地为切入点,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我们云和的木制文化、庆元的竹林文化、景宁的油茶文化等三大生态文化。

③由于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浙江林校,学校办有生态环保专业,有着实力较强的专业教师团队,校内绿树成荫、草木葱茂,并有着自己的大型盆景园。校园有银杏、红豆杉、水杉等多种珍稀树种,整个校园已成为一个树木园,环境优美。这也为学生在认识树种、学习生态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天然的学习条件。学校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让环保专业的学生带动更多的同学来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和熏陶,向更多的在校生宣传环保知识、倡导学生过低碳生活。通过充分发挥大学生环保社团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来提升同学们的生态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郝苗苗.主流媒体在环境保护新闻宣传中的引导作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3(12).

[2]王玲.大学生生态教育现状与路径探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3]李心.高职生生态文明观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

[4]严耕,杨志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建构[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66.

[5]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J].求是,2013(24).

[6]林锦莲,陈益华.论加强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必要性与途径[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12).

基金项目:

浙江省教育厅思想政治专项课题“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实证研究――以浙西南高职院校为例”(课题编号:Y201328015)。

第8篇:对生态文明认识范文

一、临沧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1、生态基础

2012年,国家批准临沧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成为云南省首个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地级市。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农业产业化基地1789.9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了65%;共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6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25.66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0.49%。

2、环境基础

一是污染防治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比“十一五”末减少1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76.56%,城镇垃圾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80%;全市主要河流、水库水质全部符合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与“十一五”末相比,全市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二是资源利用方式逐步转变。全市重点排污行业――制糖业在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经济、深化污染治理、落实节能减排上探索出了一条“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每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1.25亿元,实现了制糖业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向全程控制、污染治理向资源化利用、单一经济效益向综合效益”三个重大转变,解决了占全市90%以上的工业废水COD排放问题。三是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2012年全市8县(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均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临沧市中心城区烟控区、噪达区覆盖率分别达91.3%和80.26%。

3、制度基础

临沧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临沧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关于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建设森林临沧的决定》和《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意见》等,为全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二、临沧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1、自然条件的制约

局部地区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破坏依然突出。比如:临沧耿马县92%的国土面积是山区,水土流失面积达30%,是临沧市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县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地质灾害严重;人为不合理的干扰仍然存在,森林面积虽有所增加,但林分结构不合理,森林植被生态防护功能不足,生物入侵和有害生物严重,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艰巨。

2、思想观念的制约

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还不足,全民维护生态安全的家园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不够强。受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部分干部群众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足,生态观念仍然较为淡薄。环境保护仍然以政府主导、以行政手段为主线,尚未转化为企业和公众的自觉行动。环保宣传教育、生态创建意识、绿色消费理念和绿色创建活动力度还不够,尚未形成全民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3、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制约

全市经济规模小、质量差、结构不合理,粗放型经济仍占主导,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行业集约化程度不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制约因素多,经济发展压力大。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量增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持续加大。另一方面,环境保护投入不足,生态环境主要以自我修复和自我更新为主,环境治理落后于经济发展。

4、其他制约因素

一是对各级政府保护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考核机制体制不健全,过于看重对GDP的考核评价,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评价相对缺失。二是自然资源权属不清、责任不明。相关资源产权制度的政策法规不配套,产权化制度与渠道不完善,产权市场化程度低,权属与功能存在错位。三是自然资源用途管理和监管不到位。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过低,没有充分调动生产经营者保护和管理生态公益林的积极性。四是生态补偿力度不足,补偿领域窄、措施少,资源价格和现有补偿标准不能客观反映资源消耗和环境效益。五是生态环保管理体制机制尚未理顺,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部分区域生态较为脆弱,边建设边破坏的情况还不同程度存在。

三、推进临沧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1、避免对生态文明内涵理解的两种误区

一种误区是将生态文明内涵仅仅停留在生态层面上。从理论上讲,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不仅包括生态建设,还应包括形成节约型消费模式、发展生态产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等多领域、多层次、多视角的建设内容。以生态市建设为例,生态立市只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步,第二步是通过生态立市确立战略目标,利用生态建设成效和基础,将生态立市逐渐转向生态富市,在生态富市的基础上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生态强市。另一种误区是将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作为对立矛盾的文明来理解。生态文明在文明的物质内容上虽然不能超越更不能抛弃工业文明,但是它却可以利用工业文明的技术手段和创富能力去弥补工业文明自身的不足。生态文明既不反对技术进步和技术运用,更不反对经济增长,甚至认为没有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生态文明。

第9篇:对生态文明认识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强化建议;

环境问题是国际社会中的一个重点问题,对人们生存与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高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平台,要提高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要倡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为构建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奠定基础。因此,要提高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视。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缺乏重视。在我国教学理念中,一直缺乏对生态教育的重视,对于经济的发展较为重视,对于生态环境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起到足够的认识。在高校的课程中并没有对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进修明确规定,因此造成了大学生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对于环境保护观念较为淡薄。

(二)高校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现阶段,在高校课程管理来说,对于生态环境类型的公共课程设置较少;对于环境保护、技术、治理等相关知识虽然较为专业,但是并没有在思想道德上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对于相关内容知识一笔带过,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课程设置的不合理造成了大学生对环境状况、保护意识的缺乏,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学校没有为学生提供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平台。高校对于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视不够,学生对于生态保护的知识大多数是通过网络、电视以及书籍获取,学校并没有设置系统的环境保护交流平台,生态环境道德教育在高校的教育理念中涉及甚少。所以通过有效的方法与策略提高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途径

(一)提高学校的重视,协调部门之间的职能。在高校的课程设置过程中,要适当的添加一些关于生态文明的以及环境道德教育理念;要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认知;提高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同时要协调学校各部门大力开展生态环境道德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学生社团等课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可以定期开展生态社团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我国自然环境保护现状的认识;提高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在自然环境中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二)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生态文明有效的融合起来。在传统的思政教育课程中,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相对较少,涉及面也不全;这与现阶段的实际需求有所出入,无法有效的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要根据现阶段的环境保护思想以及思想素质理论教育的状况,对思想政治教学进行科学的编写,提高对生态文明的重视,为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奠定基础。

(三)重环境意识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环境道德素质能力教育。环境意识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与核心。环境意识的本质就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大学生作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与建设者,其素质能力以及道德养成对其将来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对于我国社会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要通过有效的方法提高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使其充分的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要大力倡导在生活中在小事做起,善待自然、尊重自然。

(四)开展各种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合理的环境道德教育可以使学生在理论上对环境知识进行了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保护意识。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数字化、网络化的多媒体教学;通过直观的感受提高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手机、微信以及微博等渠道开始平台,向学生普及各种环境保护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渗透教育。校园可以利用校报对学生进行各种环保知识的普及;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在校园开设知识讲座;提高学生对基本环境知识的理解;通过实践与教学融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校园附近进行环境考察;通过调查报告的形式对存在的各种生态文明行为进行了解;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环境保护认识,了解生态危机给人们的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而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的做到尊重自然、热爱自然。

(五)生态教育评价的方法。在生态文明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要设置合理的标准对道德工作以及效果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要将生态道德教育的表现与学生的德育成绩融合起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要全面的科学的反应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例如,在进行学生个人素质总结的时候,要对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能力进行综合考量,对其存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指出;根据具体状况开展不同的教育。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发展。

结束语: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对现阶段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进修系统的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挖掘,在实践中通过有效的方法与策略进行解决。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是一项终身的、长期的教育工作,要在实际状况出发,对学生的素质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探究有效的方法提高其生态道德素质的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根本上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