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众传媒的利弊范文

大众传媒的利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众传媒的利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众传媒的利弊

第1篇:大众传媒的利弊范文

关键词: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媒介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10-02

一、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大众传媒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进步,让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面对新的环境,使其教育方式不得不发生了变化。伴随着大众传媒尤其是网络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他们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有着强大的替代能力。当今,网络传播成为继报刊、电台、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也会成为宣传思想的主要途径之一。网络教育如果运用多媒体的技术手段,把许多无法单纯地用语言表达的思想情感,变成思想交流探讨,引导大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在思想交流中顺其自然地接受指引和教育。

(二)加速了信息传播的传播速度

由于大众传媒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广而多,并且表现自然、亲和没有强迫性,并且大众传媒可借助的媒介多种多样,形式灵活多变,因而对大学生而言,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大学生通过大众传媒,主要是网络途径,可以快速准确地寻找相关信息,因而对大学生的吸引及影响力非常强大。大学生借助网络可以随时了解新闻事件,对国内外政治变化、经济形式、政策出台、军事动态有个及时客观的掌握。而且对于思想政治从业人员而言,大众媒介传播的及时性也为他们的授课以及大学生教育提供了素材,他们可以及时根据新闻动态和形式变化,调整自己的授课内容和方法,从而有效的与时俱进,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实处,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效率及速度,可以加强网络媒体的正确引导,实现更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是可塑性极强的群体,由于其生理及心理的特点,他们对于流行文化非常敏感并且反应迅速。于是在大学生中,不断出现一些代表着流行文化的时尚现象,如“追星族”、“哈日哈韩”、“网络流行语”等。因此,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要顾及到大学生们的个性和喜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不能过度拔高,不顾实际。学生通过大众传媒,主要是网络途径,可以迅速标新立异,了解时事,发现最新资讯。它迎合了当代大学生对新鲜事物以及新闻大事的关注度,拓展了大学生的空间,让新时期独立意识日趋强烈、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大学生们在短时间内成为大众传媒的接受者。

(四)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由于大众传媒的覆盖面广,穿透力强,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逐渐由隐性、渗透代替原来的公开、正式,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枯燥和单调以及陈旧的缺点,它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的素材和信息,降低了大学生的抵触心理。而且用声音、图像、动画等多媒体方式取代传统的单纯语言表达,形象地表述、公正地披露和抨击了一些阻碍社会进步的丑恶现象,从而净化和提升了人类的精神,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渐渐地提升了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加深了印象,大大增强了吸引力,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二、注重大众传媒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

(一)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者借助大众传媒更好地展开工作

大众传媒负有把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引导到正确轨道上来的职能。因此,作为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尽快切实转变思想观念,争取使我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早日实现与大众传播结合的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神圣使命。为此,首先是必须具有开发运用大众传媒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其次是要掌握重要的传播理论和知识,要积极运用大众传媒信息资源去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再次是要思考在大众传媒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大众传媒有机结合,形成相互依赖的合作模式。最后是加强对传媒的监督、管理力度。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传媒的监管,加强对校园文化组织、社团的管理。

(二)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监督和管理,引导它们宣传主流信息

大众传媒的出现并不断拓展尽管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帮助,但是不可否认,其负面因素也是存在的,尤其是网络的发展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正因如此,严肃地对大众传媒进行监查、监督和控制,制止一些不良文化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在当下是非常急需和可行的。对于大众传媒的监视和管理,国家相应的法律和法规尤为重要,国家相关部门应该针对大众传媒中信息、传播、过程等方面严格进行全面的立法工作,建立健全的媒介法规,以强制性的国家法律方式对大众传媒进行规范化、透明化、法制化的监督和管理,对电视、电影等媒体在大学生寒暑假以及“黄金时段”等时间播放的文娱类节目,进行严格的审查制度,并加大力度,阻止某些以迎合某些人制作的质量低劣、口味低下的作品进入市场。对网络视频、游戏网站等加大督查力度,引导其提高思想强化伦理和文化建设,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严格监督,过滤有害内容。与此同时严格把关外来文化产品,阻止不良文化流入,冲击现有优良文化。使流行文化的内容托积极向上,符合文化先进性的标准,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层次与要需求。同时,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强化对大学生的传媒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案例来建立、增强大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能力,培养他们自觉回避有害信息和消极影响信息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满足大学生求知欲的前提下,为新时期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

(三)利用大众传媒、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大众传媒进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已是大势所趋,对其正确引导不仅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更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最终实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社会是否给予大学生流行文化以适当的位置,一个是都具有宽容的文化心态,是以尊重大学生的文化选择和文化偏好为主要标准。例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让大学生喜欢的校园偶像进入课堂,发扬偶像的榜样教育作用,将思想、政治、道德、法制观念等内容揉入校园偶像文化其中,将偶像的内涵及外延拓展,使其成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有效手段。使学生的思想、品德等素质因为偶像的洗涤而得以提升。同时也鼓励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喜闻乐见的“流行”方式,自己创作、展示主流文化的内容。支持鼓励大学生用时下流行的RAP(说唱)或者MTV等形式生动形象地表达某些传统道德观的内容,加强学生的传媒素养,支持有才华的学生用网络动漫等形式来创作表达有关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

作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应当对大众传媒的特点、利弊具有清晰明确的认知和了解,与此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运用传媒方式展开工作,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2篇:大众传媒的利弊范文

[关键词]中国新闻娱乐化

在《娱乐至死》里,波兹曼指出,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遍观我们目之所及的媒体,似乎已经到了娱乐至上的时代。新闻媒体的地位已经不再如从前,高高在上,而是处于和受众平视甚至仰视受众的地位,新闻变得柔软,温和,开心、娱乐。吸引受众,拉动媒体的经济收益,双赢的局面让媒体和受众都欢欣鼓舞。但媒体为吸引眼球也作出了一些极端的事情,一个栏目根据马加爵的案件制作了一期案件重现的节目,其马加爵的扮演者称其扮演的马加爵会很“精彩”,这样的新闻形式也激起了民愤。因此,新闻娱乐化的功过对错,有值得分析讨论的空间。

一、新闻娱乐化产生的原因

关予新闻娱乐化的成因分析,归根究底最终都会落脚到市场上面。原因也很简单,当供应大于需求,选择成为可能或惯例,那么竞争就必然存在,这是自然界的法则,也是我们当今社会运行的法则。而且媒体是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机制的产物,取悦受众是其天然本性。

同时,受众希望实现与媒体的接近,媒体为实现吸引受众的目的就最大限度地满足这种权利。受众具有新闻娱乐的“本能”需求。好奇心理、猎奇心理等等都是人们的本能兴趣。在满足受众的需求的同时,注意力经济也就随之产生了,拥有的注意力越多,获得利润的可能就越大。如西方发达国家媒体在市场激励下为追求更多利润,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吸引受众,于是新闻娱乐化成了了大家争相竞逐的香饽饽。

概括地说,媒体在市场的引导下追求更多的利润,而受众是利润的来源,因此吸引更多的受众成为关键,而人们的兴趣、爱好差别不一,恰对于娱乐的需求成为人们最大的共同之处,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选择了新闻娱乐化。

二、新闻娱乐化的利弊分析

从对新闻娱乐化成因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新闻娱乐化中包含了积极的东西,也存在因逐利导致的很多问题。

1.新闻娱乐化的利

为新闻界带来了一种易于为大众接受的新闻处理方式。我国传媒有着悠久的政论传统,新闻传媒也已经习惯于传者为中心的传播机制,传媒的教育、宣传等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但是新闻一直给人们一种刚硬,死板的感觉,不易为大众喜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传媒开始走向市场、走向竞争,传媒开始从高高的政治讲坛上走下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走到普通的老百姓中去。新闻娱乐化开始在百姓的生活中出现,新闻传播者中心的传播机制逐渐被受者中心的传播机制代替。在这一过程中,传媒有必要发掘新闻的娱乐化因素,在表达方式上尽量从受众接受心理出发,加强贴近性,增加趣味性。

2.新闻娱乐化的弊

新闻娱乐化使新闻业逐渐走向“媚俗”,现在的新闻媒体过度专注于吸引大众眼球,将炒作当做所向披靡的利器,如果说纯粹的娱乐新闻娱乐些无可厚非,但是严肃的政治、法制、经济和社会新闻被炒作或者是通过以猎奇的手法演绎后,就形成了新闻过度娱乐化、低俗化的情况。

新闻过度娱乐化可能导致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下降。大众传媒承担着社会舆论监督,树立社会典型,宣传教化,文化传承及娱乐大众等社会功能。新闻从业者也因为为公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等得到了大众的尊敬。但是因为新闻媒体为了最求最大化的利润把娱乐化作为自己的核心,那就会因此发生新闻扭曲、失实的情况。

使大众对于世界的理解趋向简单、肤浅。新闻媒体在人们面前构建了一个片面、单一的世界,使接受信息的受众对世界的理解趋向单一。新闻媒体的工作人员为了迎合人们的娱乐需求,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将猎奇、惊险、稀奇古怪做为报道的重点,娱乐新闻充斥了了人们的信息生活,人们的注意力不再重视国际的变化和发展,不再重视自然的变化和发展,人们喜欢新闻快餐,不愿意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导致受众对于世界的理解开始简单和肤浅。

三、把握好新闻适度娱乐化的对策

1.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和新闻基本规律。新闻报道不同于一般的娱乐报道,它有着重要的社会作用,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的使命。新闻的传播规律是真实性、准确性、权威性和可信性。在新闻娱乐化的情况下,一定要坚持新闻的传播规律和基本原则。规范过度的新闻娱乐化倾向。

2.强化新闻媒体的意识。新闻在为受众接受和喜爱的同时,也一定要提高精品意识,提高新闻的人文含量,加强新闻的深入报道,引导受众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思考。

3.提升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新闻从业者的素质决定了新闻媒体的层次,只有提升了新闻从业人员素质,使他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达到一个高度后才能使新闻媒体的内容不断提升,具有人文精神。

4.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相关行政部门的执法力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要规范新闻媒体就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长远保证新闻媒体的健康发展,同时有关行政部门的执法人员也需要严格执法,保证有关规定能落实到位。

总之,新闻娱乐化的现象值得我们正视,它既不是大逆不道的妖魔,也绝非使媒体得到认可的灵丹妙药,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媒体和受众正确认识娱乐化的现象,采取积极地措施,使我国的新闻媒体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振华.我国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弊端和发展对策.大家,2009.11.

[2]李玫.浅析我国新闻娱乐化.新视野,2005.2.

[3]岳大伟,李静涛.新闻娱乐化现象初探.新闻知识.

第3篇:大众传媒的利弊范文

[关键词]伦理 媒介伦理 道德价值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1-0067-01

媒介伦理实际上是媒体人文关怀精神的延伸和提高,是媒体通过对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实的传播,表达一种使人向着生命优化的方向发展的愿望和信念。谈到媒介道德,往往产生具有道德属性的价值判断。实际上,纯粹的媒介信息是无所谓道德价值的,只有当其进入流通领域,进入大众传播系统,才具有道德价值。当然,媒介伦理也必然关涉媒介信息,因为媒介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道德价值判断必然涉及媒介信息的道德价值。这一体系在媒介信息传播过程中被异化为包括媒介传播的道德外化体系和道德内化体系,前者重在强调媒介传播的价值整合与观念表达,后者旨在突出媒介传播的观念内化与价值渗透。信息时代的传播模式已是一种全新生活方式,从道德外化体系和道德内化体系入手是构建媒介伦理本质的合理途径。

一、媒介传播的道德外化体系

大众媒介传播的道德外化体系是旨在强调媒介传播的观念表达和价值整合一种价值导向效应。大众传播是大众追求的“价值向导”,传播者通过对信息的选择、评论,把既定的价值观举荐给受众,使之形成一种价值观念和目标。导向作用具有二重性:一是媒介传播的正确导向,能提升受众的价值追求,促进精神文明的进步,这是正向效应;二是大众传播的误导、滥导会制造精神污染,这是负向效应。大众传播价值导向正效应的发挥,需要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价值观的明确性、一致性,传播者须把拟传播的价值观贯穿于传播内容之中,并要保持前后一致,做到一以贯之。二是价值观要正确、合理,拟传播的价值观要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社会历史的客观要求。

二、媒介传播的道德内化体系

大众传播的道德内化体系是意在强调大众传播的观念内化和价值渗透作用的体系。这一体系主要由道德规范体系、道德传播体系、道德教育体系构成,道德规范体系是大众传播道德外的延伸与继续,道德传播体系是大众传播道德化的前提与条件,是构建大众传播伦理支撑体系的关键所在。

首先,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需做调整,道德规范就为其提供道德准则。大众传播无疑是受众道德行为的“立法者”,它将道德规范暗含在各类节目内容之中,通过各种媒体对受众进行反复交叉的影响,形成一种萦绕受众生活的“道德信息圈”。大众传播的道德规范效应,增强了社会道德的同质性和一致性,增进了人际关系的有序化,具有“调节器”的良效。

其次,道德传播是指人际间凭藉语言、行为和形象互相沟通观念的活动,是受众之间的道德互动和心灵交流。大众传播通过符号系统,传递价值观念,感染受众。相对而言,大众传播具有信息量多、速度高、受众面宽等特点,因而在道德传播层面更能保证效率和提高质量。道德价值观经由大众传播的感染传送,会迅速形成放量增长的模式。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道德观因其物质条件、文化传统的不同和空间的隔离,会出现差异甚至对立。

再次,道德教育是指一定的社会、组织依据相应的道德准则,对他人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一系列活动。大众传播,是一所教授道德教育的学府,它传递信息,对受众施加着系统的道德影响,因此通过大众传播进行的道德教育有其特殊性。第一,它的实施过程是无形的,在无形中对受众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它常用的教育方式是寓教于乐,把德育功能与娱乐功能有机结合,使受众在轻松愉快中获得心灵启迪。第三,它的教育对象非常宽泛,在大众传媒无孔不入的今天,毫不夸张地说每个社会成员都能成为其传播对象,大众传播堪称一所全民的德育学校。因此,大众传播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教育体系中,具有极为突出的功效,已然成为普及道德教育、提高全民道德水平的首要工具。

三、结语

由于媒介伦理具有群体性、中介性等特点,因此探讨媒介与道德的关系,其重要意义在于能够更好把握它对整个媒介传播活动的导向性作用,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文化意识、伦理意识和文化修养;增加新闻作品的文化含量,提升媒体的文化品位;提高受众对新闻作品的伦理文化读解能力;发挥新闻伦理文化的效能,促进新闻伦理文化在文化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瑚.新闻伦理学.新华出版社,2001年12月.

[2]刘勇.媒体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

[3]唐岂.思路.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4]何怀宏.一种主义的底线理学,1997(4).

[5]陈文锋.论媒体道德的微观表现.现代传播.2003(4).

第4篇:大众传媒的利弊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突发事件;完善报道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2-0110-02

如今,互联网已经被公认为继电视、广播、纸质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手机媒体也被冠以“第五媒体”的称号。这些不断涌现的新媒体不仅改变了大众传播中的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关系,颠覆了大众媒体传统的传播模式和内容生产方式,而且给人类传播活动及生存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影响。

一、新媒体的概念和发展现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岳颂东提出:“新媒体是采用当代最新科技手段,将信息传播给受众的载体,从而对受众产生预期效应的介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教授在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指出,“今天的新媒体主要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产生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形式。”[1]

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用户数量也以惊人的速度飙升。截至2009年9月末,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达3.6亿,普及率达到27.1%,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1.92亿,境内网站达到320万个。我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0.44亿户,其中固定电话3.24亿户,移动电话7.2亿户[2]。这些数据足以说明,新媒体正在被大众普遍认可并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和学习交流习惯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二、新媒体让受众的主动性提高

在传统传媒一统天下的鼎盛时期,传播似乎是垄断性的,大众媒体对于公众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力,受众只能是被动的接受和相信媒体提供的信息。但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信息和“噪音”越来越多,以一个人的接受能力,根本不可能全部进行接收和处理,同时,在技术上对信息进行筛选、复制和传递已经非常容易,因此,信息接收者按照什么样的标准,通过什么途径,如何选择和过滤信息,又如何屏蔽噪音,在最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传送者的传播意图能否实现。这意味着受众在接收信息时的主动性和消费偏好变得日益重要。

而在受众与媒体的情感互动方面,传播学研究中曾经有一个“沉默的螺旋”的发现,这一理论表明人们为了避免成为异类,陷入孤独,往往在大众媒体或舆论活跃分子发表了意见之后,不再表达自己与之不同的观点。而在数字加网络的新媒体时代,任何一个人通过互联网、手机等,就可以随时进行信息沟通,甚至成为传统媒体的重要信息来源,人际传播的性质得到凸显和强化,传统的,倾向于无差异的普遍的广大受众,开始分割为气味相投的或者利害相关的“小众”,如各种各样的网络游戏团体、户外旅游论坛、短信交友俱乐部等。在小众中,人们也许更容易找到声气相投的伙伴,以对抗大众传播所造成的“社会孤立”。受众在“小众”的范围内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可能是信息的传播者和讨论者[3]。

三、突发事件传播给新媒体带来考验

社会学者研究指出,中国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同时也是处于人口、资源、环境、效率、公平等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的时期,这一时期也往往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容易动摇的关键时期。中国处于这样的历史阶段,同时还正在进行社会转型,努力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享,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不同利益集团和得益人群相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近几年,不仅一般性突发事件频繁发生,而且也日益增长。正因为这样,人们对突发事件高度关注,有关主管部门也高度重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并且将成立专门的机构了解、调查、研究和引导这一极其重要的工作。

在突发事件的传播过程中,以新媒体为主的大众传媒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尽管近年来我国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方面有一定突破和创新,大众传媒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空间不断增大,突出表现在对空难、矿难等重大事故的报道明显增多,灾情信息的公开传播也相当迅速及时,如对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河南、河北、陕西、山西、辽宁等地矿难,禽流感和奶粉事件等的报道。

但由于长期以来国内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实践上的匮乏和理论建设上的滞后,对新媒体报道突发事件的认识和管理上都存在着种种误区,没有形成一套应对突发事件报道的科学机制。由于制度性安排,对突发事件的报道限制仍然较多、媒体采访困难、报道不及时、相关信息不充分,对于突发事件和的报道总是处于被抑制、被掩盖的状态[4]。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一是对突发事件价值认识上的传统观念仍存有影响,认为突发事件是坏事,对其进行报道后果是消极的;二是对突发事件报道相沿成习的做法影响,如对突发事件报道要求处理完毕或查明原因后再予以报道,或强调片面的正面报道,以致出现“把坏成好事”的不正常现象;三是应对突发事件后果承担责任的有关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回避工作失误,以敏感或容易引起社会恐慌为由实行新闻封锁。一旦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往往由新闻宣传主管部门对事件进行微观化管理操作,重内容控制,轻方向调控;强调宣传纪律,忽视传播规律。这种管理模式导致新媒体的主观能动性受到抑制,其社会功能未能得到正视和发挥,新媒体功能结构失调,公共服务职能疲软。

我国新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的缺位、失位,直接影响到危机信息的有效传播,造成流言蔓延、谣言四起,并使媒体信誉受损,这在近年发生的多起的传播中都有体现,“躲猫猫”、“俯卧撑”、“冲凉死”等等,甚至严重影响到党和政府的权威和形象。

不过,在一些社会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的传播报道过程中,新媒体依然显示了它的强大优势:即时快速的传播手段,跨地域跨时空的广泛覆盖,随时随地的传者与受众的互动等,都让传统媒体相形见绌,例如在央视北配楼火灾事件中,传统媒体基本缺位,手机用户成为第一现场记录者。网络记录表明,最早反映火灾的,是网民“加盐的手磨咖啡”。他自称在事发时恰好路过现场,随即用带摄影功能的手机拍下现场照片。这些照片于当晚 21 时 04 分上传到天涯社区博客空间。之后12小时内,这批照片的访问量超过37万次,跟帖达1700多个[5]。从突发资讯传播的速度、深度、广度上,展示了新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传播优势。

作者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新媒体因为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将会继续担当突发事件的主要传播责任,影响社会大众。

四、新媒体在突发事件传播上应该承担的责任

目前,正确定位新媒体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的角色、功能和作用,为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据资料分析,突发事件在今后一个时间里仍将呈现增长的态势。在突发事件面前,新媒体将承担更重要的社会责任,如何以更为专业和有效的传播方式引导舆论,将是新闻传播学界、业界需要共同面对的崭新课题。我们期待,新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相互作用,所共同构成的全新媒介生态环境,将推动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演变,同时将进一步提升突发事件应急报道的水平。

新媒体弥合了传统媒体照顾不到的信息空位,使传播速度和广度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让传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信息的搜集还是传播,都已经深入到点对点的模式,完全将传统媒体的盲区覆盖。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特点,新媒体有其固有的弊端,如可能成为突发事件中情绪传染、谣言扩散的新路径等,如何权衡利弊,完善法制规范,扬其长、避其短,是我们在新媒体的今天所需要面对和解决的。

在突发事件的传播中,作为传播者的新媒体和作为监管者的政府其实都还需要磨合,需要探索一条不同于以往的运行路线。对于新媒体来讲,要转变传统媒体的思维模式,重新审视自身之使命和新闻价值观,改变精英观念,抛弃话语霸权,参与公共生活,为草根发声,还话语空间予公民,顺应这场新闻传播的变革,并在这场变革中找回公信力及塑造权威形象。而对于政府来说,应对新媒体予以宽容和重视,以一种民主而开放的姿态尊重并推动新媒体事业的发展,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新媒体从业人员和传播的各个环节实施科学且民主的监管,以保持其健康独立发展之态。

参考文献:

[1] 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 2009中国互联网大会[EB/OL].新华网,2009.

[3] 邵雨莉,孙苏芳.如何做好日益“小众化”的大众传播[J].记者摇篮,2004(12).

第5篇:大众传媒的利弊范文

在当今经济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广告的身影,电视、广播、电脑、商场里、墙壁上等等,从有形到无形,广告无处不在。每一个商品都希望通过与众不同的广告获得消费者的关注,从而获得出众的销路,消费者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通过广告的知名度来判断商品的优劣。企业与商家都希望通过设计精良的广告提升自身知名度及美誉度,从众的消费心理促成了广告在消费者选择中的作用。也就是说广告设计直接影响消费者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广告的作用及设计目的

1. 广告的设计目的

从上述分析可知,广告在消费者的消费中很大程度上起着引领作用,广告设计本身就是服务于商品销售,是商家不可或缺的经营和竞争手段。大卫・奥格威是美国著名的广告设计师,他一直认为“广告惟一正当的功能就是销售――不是娱乐大众,也不是运用你的原始创造力或美学天赋,使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做广告是为了销售产品,否则就不是做广告”――做广告的唯一目的是销售产品这一宗旨一直是大卫・奥格威的座右铭。所以,做广告就是为了促进销售,引领更多消费者。因此在设计广告时必须要考虑到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需求等影响因素,广告设计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促成更好的销售业绩。

2. 广告的存在形式和影响力

广告作为一种大众传媒,首先要符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才会得到市场的认可,从而达到广告的设计目的。广告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比如很多广告都采用明星代言的方法,借助明星较高的影响力提升产品的可信度,以达到促进产品销售的目的,很多消费者正是凭借对明星的喜爱而爱屋及乌去购买产品,这也是广告设计的常用手段之一。如“霸王”洗发露、 “舒肤佳”香皂等产品就是将明星的影响力和生产机构的权威性融入广告设计当中,从而取得了良好的广告效应。这些成功都有赖于消费者对名人和权威的崇拜以及信任的心理,广告的影响力也因此带动了整个消费市场。

3. 广告设计技巧以及重要性

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面对同类商品的众多选择,衡量的标准除了经验外首先考虑的就是广告知名度。试想一下,一块完全不为人所知品牌的香皂和“舒肤佳”相比,为了自身使用安全,没有人会选择前者吧。广告设计者顺应消费需求设计广告,才会带来销路。比如对于年轻人用品,往往会侧重舒适度、流行度来设计广告进行宣传;而对于中老年人用品的广告,则一般从安全有效性、孝心意识等方面入手;对于一些奢侈品,则重点渲染品牌效应。设计者要多做市场调查,根据消费者需要以及市场需求对不同产品进行不同方向的设计宣传。针对消费者追求的流行元素、消费心理进行设计,才能一举成功。

消费心理的影响因素

消费心理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的判断依据。主要受消费者的年龄、性别、经济能力不同而存在差异,有些消费者喜欢跟风,买大家都买的;有些则很有个性,总能自己独立的权衡利弊,选择自身需要的,这些都是商品销售的影响因素。经过对消费者消费动机的分析可知,过去,我国人民的消费一般是停留在温饱层面,消费观大都是注重经济适用、性价比等方面,而并不太注意产品外观。随着国民综合购买力的提高,更多人将注意力转向商品外观、产品美誉度和知名度等方面,或者试图通过消费美誉度和知名度高的商品来体现身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追求商品名牌效应、虚荣攀比、从众消费心理甚至成为了购买产品的主要动机。

广告设计对消费心理的引导作用

1. 消费需求直接决定广告的产生

当人们自身物品无法满足其生活需要的时候,往往会诱导其向外索取以满足需要,从而导致人们的消费行为。消费行为的产生路途中,当遇到多种选择时,产品就出现了竞争,广告是竞争者互相斗争的武器,广告的产生顺应消费者的需求。比如当大范围疫情蔓延时,产品的防御性和保健成为大多数消费者关注的重点,此时广告的设计顺应这一需求便会更快的引导人们进行消费,这时候要是设计一个该类产品的广告,借助一定的传媒进行宣传,在众多商品中,人们会潜意识的选择这种正和需求的。广告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消费者接受广告观点,购买广告产品。这样,这种存在于广告和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之间的关系就建立了。

2. 广告的产生间接引导消费

当消费者有消费需要并开始选购商品时,经常会找一种最好的方案来满足需求。此时最重要的是获取各种品牌的商品信息。当然首先会考虑的是自己或朋友的购买经验,但如果记忆的经验教训并不能果断的让自己做出选择时,尤其是对于贵重的商品,就要有更多的信息来源。这时候广告就派上用场了。因为广告是最为基础也是最具体的信息来源。当大量的信息通过广告传媒印在人的脑海里,即使他并不是真实的也会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们的判断意识。即使消费者并不完全相信广告,但作为重要的消费指南,广告对消费选择起着毋庸置疑的重要决定作用。

小 结

第6篇:大众传媒的利弊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广播电视;媒介融合;生存;问题;发展策略

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Nachison就将媒介融合视为是传统媒介与数字媒介组织之间的互动性合作战略,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新文化联盟。从技术角度来看,媒介融合会为媒介产业提供两种融合路径:以媒介行业企业通过兼并、控股等方式而实现媒介行业及资源集中的“硬融合”模式,也包括以媒介资源自由合理组合配置,基于市场动机共性所实现的“软融合”模式。

1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内涵

对于传统主流传媒广播电视而言,它目前正在受到来自于新媒体环境的冲击挑战,就比如说网络数字媒体。当然网络数字媒体也并非没有局限性,客观讲二者还是存在自身优劣势的,而广播电视若想在新媒体环境下求得更广阔生存发展空间,它需要学会去迎合技术及市场环境需要,与新媒体形成相互互补,因此促成二者之间的媒介融合对于双方发展都有好处。二者应该首先实现传播技术的有效融合,这将涉及多种传播技术融合。传统广播电视具有它的普适性传媒技术优势,它的技术特征有目共睹。而新媒体技术则具有独特性与独立性,实质上它已经将传统四大媒体的传播技术进行了有效整合,实现了传统媒体所具备的所有功能,而且还有所优化更新。因此广播电视才必须在新媒体环境下寻求融合发展,为自身更新换代,下定决心走“硬融合”与“软融合”兼顾推进路线[1]。

2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实施媒介融合的利弊问题

2.1有利分析

首先,广播电视如果能与新媒体实施媒介融合,那么传统媒介资源就能实现跨地域性的多角度利用,这也实现了媒介业务形态的相互融合,即多媒体化演变。可以将其视为是一种创造性组合,因为它不仅丰富和深化了广播电视内容,也为新媒体领域吸引了更多受众。目前基于广播电视与网络新媒体的合作项目很多,例如电视新闻栏目、广播专栏等都实现了在网络上的有效延伸扩展,它们也丰富了新媒体环境,为大众传媒发展创造了更多发展机遇。双方都利用各自的优势传播技术并强化了信息传输渠道的多元化发展态势。其次,媒介融合为广播电视实现了受众角色的创新转变,即从单一线性到多重交叉的转变。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可以借助广播电视与网络功能的全新融合,同时扮演观众、听众、读者、参与者以及用户,这也提高了受众与媒介的接触频率,可以将其理解为交叉渠道的受众优质融合,它高效、独一无二且拥有极高的信息化特征,这是一种良性的传受互动关系,能够提高广播媒介的美誉度和广播电视传播媒介受众的忠诚度,避免受众流失。在新媒介融合角度下,电视广播与网络媒体共同合作形成集团竞争力,为新媒体终端发展提供了更多优势要素和发展机遇。再次,媒介融合改变了广播电视的传播指向,它让广播电视也实现了从共享型传播到分享型传播的无缝转化。广播电视若想在新媒体环境下求得生存空间,就必须改变自己的传播指向,满足受众收视的多元化需求,通过媒体融合为受众创造更大可选择空间。比如说接入互联网,为受众提供有关节目内容的主动搜索、兴趣搜索、时间搜索、自定义搜索等智能化模式,从宏观方面定位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策略,然后再在微观层面策划具体节目内容与受众服务形式。以上就是对广播电视在传统中全向性共享型传播方式到现如今定向性分享型传播方式的创新转变,也就是对节目内容的有效分化。从长远发展角度来考虑,这种分化确实能为广播电视发展带来新的优势。

2.2弊端分析

加拿大原创媒介理论学家Marshall.McLuhan曾经指出“媒体的形式规定了媒体的内容,因为不同媒体由于信息符码传送技术、接收工具以及媒介特性上的差异而影响到了传播内容的形态甚至内容本身。因此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新媒体,它们在主动寻求彼此融合过程中必须考虑如何生产新内容、新模式以适应新媒介形式。但也不得不承认,媒介融合在发展初期也常常会面临用户短缺和收益分配模式不明等问题,这使得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双方在新内容创造过程中的积极性都有所降低,同时投资者的资金注入行为也相对变得更加谨慎,直接造成了新媒体市场内容的匮乏,短期内无法实现有效填补,形成巨大的传播内容缺口。另外,传统广播电视媒体还没有找到适合于自身融合新媒体环境的有效运营模式,这对他们打造新生存空间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它需要全新的运营模式与经营理念。虽然说受众在新媒介环境下的信息接收状态及生活方式有所改变,但是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内容的生产者本质并未改变,此时就需要广播电视根据传播格局与媒介市场发展的此消彼长来积极求变,创造出不同的内容产品来改变自身生存形态,产生新的媒介效益。因此广播电视必须考虑自己新的生存之道,那就是如何找到更好的信息生产、加工、包装以及输送状态,将产品以最大价值交易给受众和广告商,迎合新媒介环境的发展规律及发展节奏,促成真正有利可图的盈利模式[2]。

3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实施媒介融合的发展策略

1)迎合媒介融合发展趋势,定位新传媒机构运营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必须找到自身准确的内容定位,即偏向于对“窄众”的有效把握,在面对挑战的同时也把握机遇,表现出为个人针对的特别属性,即做到基于新技术新媒体的“私人内容定制化”。面向于广播电视客户及网民的网络电视节目体验订制,同时也为广告运营商提供全新的广告推广模式。例如,北京传媒就利用资源整合、品牌运营、产业连接、市场驱动等联合发展模式实现了对本地广播电视主营业务的网络化突出,将广播电视娱乐与新媒体业务融合,促成了资本运作活跃模式,形成了较强市场竞争力,让北京传媒能够跃居全国领先位置,实现了广播电视媒介与新媒体环境的有效媒介融合。2)为广播电视更新盈利模式。广播电视靠广告维生,但在新媒体出现之后,广告市场就被重新划分,这就压缩了广播电视行业生存空间,所以广播电视若想继续保持高盈利模式,就必须实现与新媒体的“硬融合”,走跨媒体整合路线,打造更具有竞争力的商业传播模式。广播电视要将自己的节目内容进行多元化扩展,让它能够适应于各个平台,构建“跨媒体平台”,就比如说对重大体育赛事的全平台直播,让所有客户在不同环境下都能收看到直播,且实现对节目的智能化、灵活化定制功能。就像《纽约时报》对自己的评价“我们卖的并不是报纸,我们卖的是新闻,是信息和知识,这和新媒体的发展理念是相一致的”。电视广播仅仅提供的是载体,它如果希望在新媒体环境下依然能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重视内容发展,强调内容之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形成互媒体形式。这就需要广播电视领域应用到更多更新颖的技术手段,寻找更多渠道,扩展自己的内容传播方式,进而实现与新媒体环境的“硬融合”,最终获得更多利益。3)灵活充分利用品牌资源优势。传统广播电视进入新媒体环境其实就是品牌的延伸,它并非是仅仅针对产品本身,它也是对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品牌资源优势的有效提升。新媒体丰富了广播电视的品牌内涵及知名度,提升了品牌效益,也使得媒介融合发挥了巨大的媒体发展促进作用。在海外,成功跨媒体运营案例数不胜数,他们都合理利用了品牌资源优势,例如新媒体环境下数字纽约时报公司就成功借用了《纽约时报》这一老品牌,在新数字媒介创办第一年就已经赢利。另外像《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也秉承了传统报刊品牌风格内涵,成为全球付费用户最多、网站运营最成功的媒介融合案例。实际上,广播电视媒介在融入新媒介环境后,它必须要重新打造自己的品牌,只有这样才能继续建立市场优势并保持受众忠诚度[3]。

4总结

现代传媒环境要求广播电视必须走创新道路,发展与新媒体之间的有效融合,实现真正的媒介融合。所以基于以上论述,广播电视必须发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明确与新媒体环境融合的利与弊,然后从软硬融合方面做到双管齐下,为自身在新时展创设更开阔空间,迎接新媒体新挑战,为广播电视适应并融入新媒体环境寻找到一条可行的生存之道。

参考文献

[1]陈琳.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17-35.

[2]田甜.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的特点与发展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5):128-129.

第7篇:大众传媒的利弊范文

社会问题是社会学上的一个特定称谓。社会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问题一般取其狭义所指。

二、社会问题新闻的特性

社会问题新闻的特性是和社会问题的特征和新闻特性的有机叠加。社会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变异性,复合性和周期性以及破坏性和集群性等特征,而社会问题信息一旦通过大众传媒传播开去,新闻的表征便会显现出来,使社会问题新闻呈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

(1)社会性

新闻是社会生活的记录,所有的新闻信息传播一定程度上都带有社会的印记,无论这种社会性是强还是弱,是显在的或是隐藏的。但社会问题新闻与一般的新闻相比,其显示的社会性无疑更加强烈、明显和昭然若是。

(2)负向性

尽管某些社会问题终极意义上对社会进步具有积极作用,如下岗职工问题,农民工问题,但大多数社会问题具有破坏性的特征。所谓破坏性是指“社会问题对社会运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威胁、损害的破坏性作用。”如犯罪问题危害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破坏了社会的正常秩序。量多面广的社会问题的破坏性作用,正是引起社会多数成员普遍关注的主要原因。

(3)震撼性

社会问题新闻以负面、消极信息为主,具有天然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新闻价值要素:反常性、刺激性、煽情性。更为重要的是社会问题新闻有着与受众心理与情感上的接近性。

三、新形势下社会问题新闻写作的宏观把握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现实对社会问题新闻传播提出了新的课题,新形势下的社会问题新闻写作要力求从宏观上着眼,从我国社会总体上,社会问题的现状走势上把握社会问题新闻写作的要求,正确地引导公众舆论,在党性原则和现有法律法规框架内促进社会问题解决。

1、正确引导原则

社会转型期是社会问题的多发期。各种新现象、新矛盾、新动向层出不穷,往往是得失并存,利弊共生。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面对此起彼伏的社会问题,一方面,新闻媒介不能回避,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介入,积极捕捉;另一方面,要冷静思考,要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出发,对社会报道进行理性思考,周密部署,切不可头脑发热、草率从事。

2、促进解决社会问题原则

我国媒体是党和政府和耳目喉舌,既是社会问题的监测者,又是促进解决社会问题的鼓动者,因此社会问题新闻写作不但要遵循客观性理念,使受众正确认识社会问题,更要遵循有助于社会问题解决的原则,联系政府和公众共同解决社会问题。这里笔者将运用社会学上关于社会问题解决的若干原则来分析。

一是社会规律性原则。认识解决社会问题要以遵循社会规律为原则。首先,规律是事物内在的属性,是事物之间固定的联系,它不是可观察、可感知的表面现象本身,而是隐藏于表面现象之后,把握和遵循社会规律,不仅仅是感知、观察社会现象本身,而是发现、认识社会现象内在或背后的联系。因此,社会问题新闻不能仅仅满足于现象式的描摹某一个社会问题,而是要透过社会问题表层的帘幕,去探究其实质性的内在,也就是说,社会问题新闻的意义不只停留在使受众感知这个层面上,而且还要通过解释分析帮助受众了解并理解社会问题的来龙去脉、意义、影响,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2]。其次,社会问题新闻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报道最终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而解决社会问题将会涉及其自身的规律性,解决条件中的规律性及对策措施中的规律性,因此,社会问题新闻需要正确把握和运用这三方面的规律性来引导受众确定解决对策。

二是社会规范性原则。报道社会问题时必须遵循解决社会问题的一定的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人们解决社会问题的准则,是消除不和谐现象,达到社会有秩序状态的基础。坚持这一原则,社会问题新闻写作必须:第一,分析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与现存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许多社会问题现象的产生、内容、表现与存在的社会规范的状况有关,认识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与有关的现存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认识社会问题现象达到本质,而且是研究这一社会问题解决对策的规范性的基础。第二,确定解决社会问题中的社会规范。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破除、废除、修正、调整与待解决社会问题有关的现存的那些不合理的社会规范;另一方面是制定、建立与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有关的新的社会规范,包括明确规范的内容与选择规范的形式。确定社会规范即保证了社会问题解决对策及实施对策全部活动的规则性、合理性、协调性和有效性。

三是遵循社会公众性原则。社会公众利益,表现为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

四是坚持社会进步性原则。这是指报道社会问题必须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根本目的。新闻媒体报道社会问题,为报道而报道,不考虑自己的报道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这样的话,往往会有碍社会的稳定、进步与发展。这样教训也是不少的。

一句话,受众的渴求、现实的需要和媒介的责任所系都对媒体社会问题新闻报道提出了新的要求。理论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亦不能沉酒于自说自话的虚妄满足,因此学界理应对社会问题新闻传播投以关注的目光,追踪其发展,针砭其利弊,预测其走向。

参考文献:

[1]靖鸣:《问题新闻学》,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

[2]乔恩·谢泼德和哈文·沃斯:《美国社会问题》,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第8篇:大众传媒的利弊范文

一、网络媒介的优势与不足

网络媒介是以地空合一的电信设施为传输渠道、以功能齐全的多媒体电脑为收发工具、依靠网络技术连接起来的复合型媒介。[2]目前,多媒体技术所导致的新闻传播全球化以及网络媒介将成为主流媒体的方向已经不可逆转。这种复合型媒介既是一种覆盖全球的大众传播媒介,又是一种高效灵便的组织传播媒介和人际传播媒介,可以说,其为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多维的平台。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是改造社会思想、建设精神文明的最强大的舆论工具。借助这一平台,人们既可以实现面向公众的开放式大众传播,也可以实现横向和纵向交流的组织传播,同时也可以向特定的群体实现人际传播。互联网的出现,可以说是现代科学技术在传播领域中综合加以运用的一个结果,而网络媒体则是集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优势于一身的复合体。学术界公认杜骏飞对网络新闻的定义:网络新闻是指传受基于互联网的新闻信息——具体说来,它是任何传送者通过互联网或再,而任何接受者通过互联网视听、下载、交互或传播的新闻信息。这一定义表明,新闻信息基于互联网,而传播者和受众则变成了任何一个“我”,即进入了自媒体时代。从目前的发展态势而言,网络新闻的影响力已超过任何传统媒介。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复合性一般而言,传统媒介是视觉性的,其使用的文字、图片、色彩、版面设计等传播符号,大多是单一的、扁平的。互联网则完全改变了传统传播模式。虽然说网络新闻也是以视觉信息为主导,但它集传统媒介之大成,将传统媒介的传播符号糅合在一个传播单位里,构成了超文本、超媒体的多媒体信息,使传播效果更综合、更直观也更加形象,也使传播者和受众能有声有色、图文并茂地传播和接受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有力地提高了传播的综合效应。

2.扁平性“新闻”二字透出了其本质属性,所谓新,即时效性和即时性;所谓闻,即广泛性和全时性。传统媒介中间环节太多,如信息采集、筛选、播发等受程序、制度及人为的影响较大,因此很难实现即时性与全时性的统一。互联网传播则不一样,它打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和屏障,实现了信息的扁平化传播,在大多数广电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无法实现一天24小时滚动播出新闻的情况下,网络恰恰实现了全天候播报。如对灾害、突发性事件的报道,网络新闻的优势无可比拟。

3.广泛性广泛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多,信息量大;二是覆盖面大,受众群体广。传统媒体都有容量限制,电视新闻如中央电视台最多能做到单独开辟新闻频道,报纸最多如北京地区的报纸增发晨报和晚报,而网络新闻则不然,其具有无限的可扩充性和可覆盖性,不受版面和时段的限制。在办公室,在家中,在交通工具里,任何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或者手机、iPad都可以与全世界的计算机实现信息交换。完全可以说,在地球村里,互联网将个体与世界连接起来,实现了人的世界化和世界的个人化,实现了信息的大容量传播和广泛性接受。

4.互动性传统媒体提供信息时,是辐射性的单向传播,受制于传播渠道和工具,如广播、电视、报纸等,只能是“给什么,看什么”,记者采访了什么,编辑编发了什么,受众才能接触到什么。网络新闻则完全改变了这一格局,实现了点对点的互动性传播。不仅越来越多的网站开始提供个性化服务,而且在点击量为王的时代,也越来越考虑受众的复杂性、多样性需求,甚至受众参与到网络新闻传播中,这一双向交流促成了网络成为一个信息承载、服务、传播的多维平台。互联网在中国真正发展起来,也就20年的时间,还是一个新兴事物,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美国数学家D•霍夫斯塔特说过:你想要理解任何一份消息,就必须先有一种消息告诉你如何去理解它。

网络新闻虽然优点很多,但其存在的很多缺点影响了我们的理解。总体而言,网络新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信度较低。新闻是事实的报道,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属性。目前,网络是人们特别是年轻人获取新闻信息的最重要的渠道。然而,网络新闻为了吸引眼球,特别强调时效性和娱乐性,因此无法做到传统媒体那样的字斟句酌,以至于重数量不重质量,甚至还出现一些网络大V出于各种考量,制造虚假新闻,传播错误事实和观念的案件,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网络新闻的真实性、公信力的怀疑和抵触。深刻性较差。新闻是易碎品,网络新闻则是泡沫。纵观各大门户网站,新闻类标题基本是各领几分钟,不仅如此,在内容上,缺乏深入挖掘和纵向反思。在人们心目中,各大网站扮演着信息者的角色,基本达不到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东方时空》《新闻纵横》这样有深度的报道,更无法提供反思和比较的平台。即使有些网站会召集相关人士进行讨论,其内容也淹没在大海般的各类广告和信息之中,再加上一些不负责任的网民的谩骂和攻击,网络新闻变成了全民或者部分网民狂欢和发泄的载体,深刻性、严肃性无从谈起。原创性不足。目前,重大新闻信息的尚掌握在传统媒体手里。打开国内最主要的门户网站新浪、搜狐和凤凰,除了版式有差别,内容大同小异,有些甚至是换换标题就生搬硬套地出去,既无法保障法律赋予作者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使用权等专有权利,也会让人们对新闻信息产生过度阅读和消费。严肃性不足。由于网络新闻具有匿名性,追求个性化,再加上信息接触量大,观念更新速度快,参与性强,很多网站片面迎合受众心理,导致新闻价值取向较低。网络作为“第四媒体”,是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网络新闻的发展是科技发展与媒介技术进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结果。在21世纪这个宏大的互联网时代,认真研究网络与新闻的关系,进而提出电视新闻的变革方向,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就是应有之义了。

二、网络传播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

1994年4月20日,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自这一天起,新闻与网络便纠缠在一起,欲罢不能。从浏览器、WWW、Flas、Java、Html5、云计算、大数据一路走来,技术越来越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模式、格局和方法。

1.改变了新闻传播的垄断模式在旧有的传播理论中,传统媒体是新闻传播的垄断者,而互联网的出现突破了原有的话语垄断模式,提高了公众参与传播的无限可能。由于个人信息的门槛和机制变低乃至消散于无形,博客、微博特别是微信的涌现,使人人成为一种新兴的“自媒体”或“私媒体”。一些网络名人借助于互联网,甚至成为新时代具有巨大社会影响的“权势人物”。这在传统媒体完全占据新闻传播领域的状况下是不可想象的。

2.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格局阵地一方面,传统媒体重视网络新闻传播阵地的构建,如从1995年开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就开始创办电子版、网络版,另一方面,从1998年起,商业门户网站也开始借助论坛、博客、微博等互动领域涉足网络新闻传播,进而建设成为综合性网站。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留言板、博客、微博、网摘、SNS、贴吧等多种互动手段共同使用,促成了新闻、阅读、共享的无限制性,使得话语权日益大众化、传播日益个人化、言论日益公众化。

3.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方式方法一是改变了新闻传播的过程。以往,新闻传播是公共机构特别是权力部门的事情,是国家权力运作的一部分,具有崇高性和神秘性。现在,新闻的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切变得快速、透明,普通民众也可以直接参与到新闻运作的过程中。二是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手段。以往记者编辑处理新闻时只局限于文字或音视频,现在则运用文本、表格、语言、声音、图形、动画、图像及视频等多媒体方式,使新闻越来越生动直观,表现力和感染力得到加强。三是改变了新闻传播的编辑方式,不仅逐步改变了首页以及新闻页信息堆砌的方式,越来越社交化、个性化、娱乐化,而且实现了重大报道的常态化策划,比如国庆报道、阅兵报道、灾害报道等。四是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时限,实现了全天候新闻和多渠道信息反馈。

4.改变了新闻传播的受众地位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只是信息落地的被动接受者。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受众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很大改变,接受者与者,评论者与把关者,精英与草根,他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模糊。受众不仅凭借“手指”实现了对网站浏览的赞成与反对,而且可以旗帜鲜明地发表意见,用立场站队,迫使新闻网站改革创新。这既是市场化的力量,也是技术时代受众为王的必然趋势。

三、网络传播与电视新闻的融合

目前,三网合一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0年7月1日,国务院公布三网融合的第一批试点城市,这一举措意味着我国三网合一取得突破性进展。三网融合从概念上讲,指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新一代互联网演化发展过程中,通过技术升级换代,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趋于相同,各网络互联相通、资源共享,能为受众提供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多种服务。三网融合涉及技术、业务、行业、终端以及网络融合,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共享,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总体趋势是,电视可以通话、上网,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电脑也可以通话、看电视,三网相互交叉,相互融合。我们分析网络新闻利弊的目的是研究在互联网时代,电视新闻如何革故鼎新、浴火重生,适应广大受众的多种需求。电视是20世纪的一大发明,严格来说,它是一种利用电子设备传送活动图像的技术及设备进行广播和通信的工具。尽管受到互联网的强大冲击,在“家”这个平台和领域内,它依然是受众最多、使用最广的新闻宣传、信息服务和文化娱乐工具。总体来说,电视具有群众基础广泛、受众群相对稳定,制作精良、可信度高,形象直观、现场感强等特点。网络媒体所具有的文中所述特点,给电视新闻的冲击是剧烈的、强大的。目前,电视新闻只在黄金时段对中老年受众具有吸引力,除此之外,则是互联网包括手机新闻的“天下”,人们已习惯实时从互联网上获取最新、最生动的新闻信息,而电视作为曾经的首选新闻宣传工具的地位已逐渐被取代。在这一前提下,重视研究和适时推进网络传播与电视新闻的融合就势在必行。

1.拓宽电视新闻的功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信、信息、娱乐、文化、广电、出版等行业的渗透和融合。2000年1月10日,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宣布合并成为融媒体、娱乐和通讯为一体的世界巨头,这一事件是传统媒体产业和网络产业的融合的标志性事件。有学者认为,电视新闻的传播完全是在有线电视网络这样一个“闭路”中进行传输,很难实现基于媒体终端的即时互动,使得电视新闻的生产流程中缺乏接受者及时反馈的环节,信息接受者的话语权受到极大的限制。[6]因此,电视新闻要高度重视信息时移点播、新闻在线直播、新闻检索链接以及文字视音频交互等功能的改造和升级,在这一态势下,广大受众能够根据个人兴趣和喜好定制、分享、在线评论、互动参与电视新闻节目,增强参与感和主动性,这样才能吸引眼球,留住受众。

2.转变电视新闻的定位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新闻话语权掌握在国家及其人比如媒体管理机构手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网络用户从传统的信息消费者转变为信息的生产者,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通过博客、播客、维客、威客、拍客、闪客、晒客、微信等随时随地生产和分享信息。如2004年7月美国大选期间,CNN一方面采用博客实时播报大选要情,另一方面鼓励主持人、评论员和特派员与知名博客合作,第一时间追踪最新选举动态。民众不仅可以分享身边的新闻,而且可以参与到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去,比如2015年俄罗斯红场阅兵时,很多人就利用微信和微博分享自己亲身经历的新闻。在这一传播环境下,传统的传播理论面临挑战,传统的传受关系发生变化。面对新的挑战,电视新闻要认真考虑运用新媒体传播以及与新媒介融合的问题,不仅要重视这些草根记者的信息,还要邀请他们参与到新闻报道中来。

3.革新电视新闻渠道目前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新加坡等国家开始推行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四位一体”运行模式,拓宽新闻播放渠道。特别是美国,起步最早。2001年,佛罗里达州《坦帕论坛报》就在该报建了一个新闻中心,将报纸、网站、电视台的编辑部门融合进“多媒体总编辑”统一指挥,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第9篇:大众传媒的利弊范文

1.网易新闻客户端的营销价值。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里讲到,信息时代里,大众传媒的覆盖面经历了从大到小的变化。首先传播媒体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受众群体,其次,针对一些既定受众群的传播范围又逐渐缩小,越来越专。受众特性化愈来愈明显,并且逐渐多样;传播的技术具有一定先进性,且具有“交互性传播”、“一对一传播”的传播专属特性;数字媒体要和它的受众保持多层次互动,受众能从互动当中轻易的获得各类多样化个性信息,并能通过先进数字传播平台和传播技术经济地、快速地了解受众的个性需求,从而满足他们。不难看出,新时代数字媒体的一个新型利器就是互动营销,利用和用户产生良性的互动,生产个性化内容,这成为网易新闻客户端的营销基准点。比如,网易新闻客户端突出特色是方便的“跟帖”功能,让广大网友能积极参与热点讨论,让自己的声音被其他人看到和认可,正是因为网易新闻客户端一直追求与用户的良好互动所以用户量才在创办两年后就突破1.2亿,而且用户群偏向于收入高、学历高、消费力强的中高端人群,这些人无疑是广告和营销的最佳目标群体。网易新闻客户端的推送新闻功能和订阅功能也是贯彻了互动营销的精髓——只给你看你想要的。除了类似早晚报功能,重大事件在客户端里推送也是最即时的,频率也不高,不骚扰正常作息。另外,有时候网易还会推送些平时网页上看不到的内容,比同类数字媒体更具吸引力。网易新闻客户端推出了积分系统,用户会累计积分,积分可以兑换各类产品,像各类娱乐节目门票、演唱会门票和其他奖品,其中不乏品牌产品,此举不仅对品牌产品增加了宣传度,促进了产品的营销,大幅提升了O2O的营销空间,而且还吸附了大量的品牌用户入住,一举多得。这就是数字媒体的新型营销模式带来的边界,网易的积分商城和活动广场已初步完成了新型营销模式的探究和制定标准,当正式向用户开放后,不仅除了常规品牌的广告收入外,还将成为第一个从移动营销上捞金的新媒体产品。

2.通过网易新闻客户端看数字媒体的营销模式。

2.1传播讯息特性化。新时代数字媒体将功能进行分解,把生产节目的功能独立出来,这使得节目内容丰富,讯息多样,于此同时开放个性化增值服务,使用户情不自禁购买服务,促使传播讯息特性化。

2.2开放个人个性化板块。以受众需求为目的,率先推出受众最受欢迎的信息渠道,以便获得较高的收视率和订阅率。在此之后,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频道营销经验的前提上,按照更加详细的频道分区方法进行划分,将用户需求细化,产生多个频道板块,推出个性打造的专业频道,树立品牌意识,培养品牌意识,把节目质量放在首位,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作为宗旨,从而最大限度的开创个性化板块。

2.3产品质量是成功的前提。一切营销不是空谈,尤其是数字媒体的互动营销,高品质的产品是必需品,必须要具有超强的竞争力,要把产品的功能、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因素集结一身来考虑。假如我们的确吸引了大量的客户体验了我们的产品,但我们的用户体验很次,产品质量不高,可想而知,这个产品面临着失败。互动营销有四个关键节点,一是以很好的用户体验为诱导,吸引客户来体验产品,让他们快速了解产品,并且使他们对产品产生好感;二是利用促销和返利宣传等方式,让用户帮助我们进行宣传,以达到多层次互动的目的;三是让众多的用户产生共鸣,这样我们的产品里成功就不远了,这样一来,用户就会主动和潜在客户去宣传;四是迅速借机造势,将我们的产品推出去,快速占有市场份额,形成品牌和产品意识。

2.4搞清三个关键问题。一是要搞清我们即将策划和执行的产品服务定位是什么,二是要体现的核心观念是什么,三是受众之前产生共鸣最多的点是什么。搞清这三个关键问题后,数字媒体将如何利用新时代进行互动营销,首先要对客户的需求进行研究,从而开展有效互动,与市场计划和互联网战略相结合。数字媒体需要有极好的用户体验和互动空间,那么我们就建立一个长期沟通互动平台,给他们一个沟通的渠道,并且营造营销氛围,最终我们终会通过开展互动营销,实现产品价值,将品牌推广,把用户群联合起来,实现最终的营销目的。

2.5具备敏锐市场嗅觉。虽说数字媒体下的互动营销目前极为新鲜,但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产品上,因此市场部门要具备敏锐的嗅觉,如果洞察到市场机会,在分清利弊后,集合品牌发展战略,根据产品定位来提出最终营销目标、受众群体、媒体和利润目标,完善互动营销计划。互动营销,是基于人群之中的营销,利用用户向品牌用户进行传播。所谓的互动,要把双方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一方是消费者,一方是数字媒体。只有将双方的共鸣点抓住,进行巧妙的结合,才能达到最终目的。因此,一旦核心策略制定出来后,一定要及时整合所有资源,与消费者建立友好关系,最终促成销售。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