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效生态农业的概念范文

高效生态农业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效生态农业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效生态农业的概念

第1篇:高效生态农业的概念范文

生态农业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它的发展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建立适合当地环境的生态农业模式,本文对生态农业的认识、各国的支持政策和相应的发展情况和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三个方面做了梳理并评述已有文献。

【关键词】

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的概念;生态农业模式

一、对生态农业的认识

我国农业生态学思想古时就已产生。春秋战国时期,三才论提出:天时、地宜、人力对生物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吕氏春秋:提出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20世纪80年代初叶谦吉教授首次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胡宝刚(1999):生态农业是指运用资源的有机结合与相互作用的能量转换定律和生物之间的相养共生规律,自觉建立起的稳定而高效的农业经济体系。最近的相关研究有,李太平,马万平(2012):生态农业是一个开放的、平衡的、综合的、因地制宜的农业系统。

从上面的定义看出,他们都注重的是以一种科学的方式根据当地的具体环境进行农业生产并对环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即,生态农业是一种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以投入少、产出高、绿色环保为原则,以促进农业发展、增加人民收入、改善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出发点,经济、高效、绿色、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

二、生态农业的发展概况、支持政策及趋势

(一)国外生态农业发展概况及各国的支持政策

西方国家农业生产环境在工业革命后受到严重污染。他们曾借鉴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兴办生态农场,继而推出一系列农业环境保护政策,并从20世纪80年代起实施生态农业补贴,90年代后进一步加大了农业环保支持力度。生态农业在欧洲兴起于1924年鲁道夫.斯蒂纳(Rudolf Steiner)主讲的“生物动力农业”课程,稍后,美国土壤学家威廉姆.阿尔伯卫奇也提出“生态农业”这一概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国生态农业有了较大发展,欧洲发展较快,而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生态农业面积较小。

美国农业在吸取生态失衡的教训之后,转而采用低投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把农药、化肥、石油的投放量控制在适合的水准。农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从1990年开始美国的生态食品销售量就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到2006年1月1日,德国有16791家生态农场,占农场总数的4.1%;占地面积约811724公顷,为农业面积的4.8%。法国对生态农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1992年为800万欧元,1993为1.5亿欧元,到2001年已高达3.7亿欧元。法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1997年日本生态农产品销售额为1500亿日元,2000年达到3500亿日元。奥地利于1995年实施了支持有机农业发展特别项目。

从世界范围看,近几年全球每年生态农业产值约为250亿美元,欧盟为100亿美元、澳大利亚35亿美元、美、加大约100亿美元。我国原本具有生态农业的优良传统。但由于人多地少的压力,以及重开发、轻保护,重GDP、轻生态环境等原因,现在的农业生态环境呈整体功能下降的局面,生态农业发展比较滞后。

(二)生态农业发展趋势

生态农业会成为21世纪主导的农业生产模式,这是因为它已得到消费者、政府、企业的一致认可。例如,在德国,生态牛肉要比常规牛肉至少贵30%,但消费者认为物有所值。《欧洲共同农业法》鼓励生态农业在欧洲的发展。现在生态农产品正大量进入大型连锁超市。

三、主要生态农业模式

(一)国外生态农业的典型模式

菲律宾的玛雅农场从70年代开始建设,他们建立起十几个沼气生产车间,每天产生的沼气达十几万立方米作为农场生产和家庭生活需要的能源,产气后的沼渣还可回收一些牲畜饲料。瑞典的生态农业做法主要有使用天然肥料,用人工除草。对禽畜传染病以预防为主,一般不用药。德国生态农业不使用化学合成的杀虫剂、除草剂,使用有益天敌或机械除草方法,使用有机或长效肥料,不使用抗生素和转基因技术。

(二)我国对生态农业模式研究的角度主要有:

一是以地域为研究的对象,王亚力(2002)论述了在湘西自治州发展以林地、旱土、水田、草田农业生态系统,这对南方山区发展生态农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高扬,刘春梅(2008)以金鸡滩属于风沙草滩地区一农家建立的生态模式为例分析所产生的经济社会等效益,来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种养分离,能源利用与环保分离等造成的生产低效,收入不高,环境被破坏等问题。

二是以环境相同或相似的区域为研究对象,如王俊,徐进章等(2005)从经济和生态学角度探析了半干旱地区发展农牧混合型生态农业的限制因素、潜在优势及其前景;徐洪盛(2010)提出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枣粮间作模式、上农下鱼等模式,对改善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有一定的帮助。

三是以某种生产模式为研究对象,如万海鹏等(2008)的林果+拱棚+农作物+沼气“农业生态模式,和田地区素有“瓜果之乡”美称,多年的实践“林果+拱棚+农作物+沼气”的特色生态农业模式后,经济效益很可观,在新农村建设中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陆宏,赵玲等(2009)对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和运行进行了研究。对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启示

(一)虽然我国对生态农业模式的研究不少,但没有具体描述生态农业的盈利模式。如果能具体描述盈利模式和赢利点那么这会对生态农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回乡从事生态农业相关工作的人才不够多,国家应该加大农业方面的人才培养,鼓励他们回乡发展生态农业事业,并加大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生态农业发展落后,政策支持不够,政府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生态农业的政策和发展模式加大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第2篇:高效生态农业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生态农业; GAP; 中药材; 种植; 生态经济学

Ecological agriculture: future of 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GUO Lan-ping, ZHOU Liang-yun, MO Ge, WANG Sheng, HUANG Lu-qi*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ao-di Herbs, National Resource Center for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problems in 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 (GAP)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we introduced the origin, concept, features and operative technology of eco-agriculture worldwide, emphasizing its modes on different biological levels of landscape, ecosystem, community, population, individual and gene in China. And on this basis, we analyzed the background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agricultur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and proposed its development ideas and key tasks, including: ①Analysis and planning of the production pattern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national wide. ②Typical features extraction of regional agricultur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③ Investig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and its mechanism between typical Chinese materia medica in each region and the micro-ecology of rhizosphere soil. ④ Study on technology of eco-agricultur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⑤ Extraction and solidification of eco-agriculture mode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⑥ Study on the theory of eco-agricultur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Also we pointed out that GAP and eco-agriculture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are both different and relative, but they are not contradictory with their own features. It is an irresistible trend to promote eco-agriculture in the GAP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and coordinate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ecological agriculture(eco-agriculture); GAP;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ultivation; ecological economics

doi:10.4268/cjcmm20151707

现代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不但造成农产品质量及安全性下降,也造成土壤和水源污染,导致农田蚯蚓等有益生物及微生物数量急剧下降,大规模的单一机械化种植,加剧了土壤恶化的程度,使资源与环境问题不断凸显。全球环境恶化、食品安全隐患成为当今最严重的问题,引发人们对建立在化肥与农药基础上高投资、高能耗的化学农业的反思,并由此产生了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的思潮,继而在农学、生态学、资源学、环境毒理学等相关学科中迅速发展。

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要求“做强农业,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而资源与环境并重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就是当代最先进的生态农业。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简称GAP)推行10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基地布局不合理、基地产出中药材占市场份额极小、盲目引种造成道地性消失、地缘经济和小农经济耕作与规范化和规模化不协调、栽培技术不成熟导致一些品种的生产风险较大及比较效益偏低等限制GAP发展的问题。其中土壤微生态恶化及连作障碍是不少GAP基地建设的瓶颈,严重影响了中药材的可持续生产[1]。分析可知,以上中药材GAP中的问题,或与资源经济相关,或与生态环境相关,均是生态学或经济学中的热点问题。那么,中药材GAP的出路在哪里,如何攻克中药材GAP面临的困难呢?本文围绕生态农业的形成背景、概念及特点等关键问题,探讨生态农业在中药材GAP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及策略。

1 生态农业

1.1 生态农业的起源

绿色革命在带来增长奇迹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气候变暖、环境污染为现代农业带来的巨大的挑战,生态农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2]。1935年,冈田茂吉提到的“自然农法”[3];20世纪40年代J I Rodale出版的《堆肥农业与园艺》[4],以及1962年Rachel Carson的《Silent Spring》[5]等均表达了生态农业的思想。1974年,日本成立IEOAM(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1975年,英国成立国际生物农业研究中心;同年,美国建立了Rodale有机农业实验场;1982年,出现了地区性协作研究机构“东南亚大学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网(SUAN)”。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提交“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1992年里约地球问题首脑会议上通过了《21世纪议程》,提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准则[6]。21世纪以来,生态农业的实践在全球范围内,尤其在德国、美国、英国、日本、以色列等很多国家得到飞速发展,如在美国已有2万多个生态农场。

1.2 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是目前国际社会最先进的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作为一个古老而崭新的概念,生态农业的内涵和外延尚不完全清晰,不同国家的不同学者对生态农业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自然农法(natural farming)、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可持续农业(sustainable agriculture)、生物农业(biological agriculture)等类似概念。以生态学家马世俊为首的科学家认为,“生态农业是生态工程的简称,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为原理为基础,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以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为指标,应用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理,结合系统工程方法设计,通过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农业生产,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达到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循环及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使农业资源得合理用的新型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即从系统的思想出发,按照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系统方法能力起来的综合农业发展模式”[7]。而卢永根等认为,“凡是把生态效益列入发展目标,并且自觉地把生态学原理运用于生产中的农业,都可以称生态农业”[8]。这2个概念代表了对生态农业理解中的2种极端,前者强调系统、循环、再生的工程,后者则强调关心生态效益和生态学的理念和立意,2种概念相辅相成,可为不同尺度、不同生产水平的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指导。

1.3 生态农业的特点

作为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及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追求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②注重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重视综合经济学;③不用或少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减少能源消耗,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产出;④内部组成与结构复杂,形成良性循环,有较强的抵抗外界干扰的缓冲能力和较高的自我调节能力,有稳定和持续发展能力;⑤提倡使用固氮植物、作物轮作以及正确处理和使用农家肥料等技术,副产品循环可再利用,尽量减少废弃物输出,能自我维持。总体来看,生态农业在生态上低输入、能自我维持,在经济上有活力,在环境、伦理道德、审美、人文社会方面不引起大的或长远不可接受的变化[6]。

1.4 生态农业遵循的原理

生态农业的理论主要涉及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此外,由于生态农业通常体现为生态工程的设计管理,因此,系统学和工程学的相关理论也是生态农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一直很活跃,主要包括对生态农业概念、内涵的界定,生态农业特点的分析,生态农业发展中生态策略的研究,生态农业原理的分析,生态农业类型的划分,生态农业技术的提炼及整合,生态农业模式的构建和推广,生态农业系统结构、功能和能量流动的研究,生态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及生态农业效益的评价等[2]。生态农业原理是指导生态农业发展的核心理论,主要如下。

1.4.1 生态农业遵循的生态学原理 ①生态位原理。作为半人工或人工的生态系统,人为的干扰控制使农业生态系统物种单一,从而产生了较多的空白生态位。因此,在生态农业工程设计及技术应用中,应合理运用生态位原理,把适宜而有经济价值的物种引入生态系统以填充空白的生态位,以此实现各层次空间生态位光、气、热、肥资源的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增加生物量与产量;同时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物和稳定性,阻止一些有害的杂草、病虫等的侵袭。②限制因子原理。只有与生境条件高度相适应时,生物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资源,表现出最大的增产潜力。因此,在生态农业生产时,必须高度重视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③食物链原理。生态农业系统中缩减的食物链降低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利于能量的有效转化和物质利用,加重环境污染。因此,生态农业生产中,通常会通过利用因食物选择而废弃的生物物质和作为粪便排泄的生物物质,延长食物链的长度,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如林下养鸡,鸡粪喂猪等。④整体效益原理。整体效益的取得要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因此,生态农业强调不同层次上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有机组装和调节,以达到高产、高效、持续发展的目的。⑤互惠共生原理。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多种生物共生的现象,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人工诱导多种共生互利关系,加强物质能量的循环,以提高生态和经济效益。⑥生物与环境的适应与协同进化原理。生物不只是被动地受环境作用和限制,也通过排泄物、死体、残体等释放能量和物质作用于环境,使环境得到物质补偿,从而保证生物的延续。封山育林,植树种草,退耕还林,合理间套轮作等措施都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再生和循环利用。⑦效益协调一致原理。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与效益,只有生态与经济效益相互协调,形成良好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的复合生产过程,才能发挥系统的整体综合效益。因此,要将经济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促进资源的利用与增殖。⑧自适应原理。当遇到外界压力受损后,生态系统通过自适应或自组织在一定范围内可逐步回复。因此,调动和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能力是生态农业的重要目标之一。⑨区域性原理。生态系统类型与当地气候和土壤因子密不可分。因此,生态农业模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类型,因地制宜,切忌盲目照搬。⑩结构稳定原理。生物与环境协调进化的结果是生态系统内各组分及结构具有稳定性。生态农业要求物质投入和物质输出的平衡,避免由于投入过大造成某种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滞留而带来结构的非稳态,甚至造成生态系统的崩溃和解体[9-10]。

1.4.2 生态农业遵循的经济学原理 ①农业资源价值理论。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资产,其开发利用具有经济效应及环境效应,资源开发会付出环境消耗及生态代价。因此,生态农业要寻求经济与生态两者之间的平衡,在获取最大收益的同时,应尽可能减少在资源利用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负效应。生态农业特别注重循环经济的理论,“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产品”是生态农业常见模式。②生态经济理论。生态农业是由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技术系统有机组合形成的复合系统。生态系统是生态经济系统的基础,技术系统作为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桥梁,使两者融合为一体。生态农业要求生态循环及经济循环过程的良性发展与耦合。③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农业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要求在维持农业高效生产力的基础上,强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9]。

1.4.3 生态农业遵循的工程学原理 作为系统设计与工程建设的结合体,生态农业必须遵循系统工程的整体协调优化原理,生态工程的层次结构理论,生态农业工程的系统调控原理(即生态农业工程的自然调控原理和生态农业工程的人工调控原理)等[9]。

1.5 生态农业的常用技术

由于自然环境不同,各国在实践中采取的生态技术不完全相同,国际上主要的生态农业技术有:①立体种植(养殖、种养)技术;②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病、菌根真菌技术、轮作和保护天敌以控制病虫害);③测土配方施肥技术;④设施农业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日光温室栽培、塑料大棚栽培);⑤有机肥料与农作物秸秆的循环高值利用技术(生物固氮、牲畜粪便、作物秸秆提供氮素营养、秸秆沼气高效生产、秸秆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循环利用、秸秆青贮及氨化技术、秸秆气化及压缩成型技术);⑥现代机械技术(多用园盘形或凿形装置浅耕,不用或少用有壁犁耕作,不翻转土壤);⑦水土保持技术(采用梯田、带状或等高作业,防止土壤侵蚀);⑧田间管理(采用豆科绿肥和覆盖物作为基础的轮作技术,主要通过轮作、耕作、中耕除草来控制农田杂草);⑨抗性品种选育技术(应用作物新品种抗病虫害、抗干旱等);⑩合理牲畜管理技术等[11]。

2 中国的生态农业

2.1 中国生态农业的起源

在我国,自古以来劳动人民积累了大量生态农业的经验,如间作、套作、轮歇地及农业措施等自然的生态农业的经验。1908年F H King主编的《四千年农夫》[12]和20世纪30年代A Howard主编的《农业圣典》2本书均提到了中国有机肥保持地力的经验[13]。如稻田养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年。《吕氏春秋・审时》载“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14]。《齐名要术》载“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少力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入泉伐木,登山求鱼,手必虚;迎风散水,逆坂走丸,其势难”[15]。其核心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的“三宜”原则。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学者对生态农业进行理论探讨,并在此基础上组织技术力量开展试验研究。1984年初,我国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5月出版了《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11月召开了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经验交流会。1985年国家颁布了《关于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是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的里程碑。1991年国家环保部编著的《中国的生态农业》中指出,中国的生态农业是在总结和吸收各种农业生产实践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验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表明我生态农业的理论框架已初步建成[16]。Chen Xinping等[17]在覆盖我国大米、小麦和玉米主产区的153样地开展了基于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的田间试验,证明生态种植在实现了氮素高效利用和作物高产的同时,还降低了氮盈余,从而降低了单位产量的活性氮排放和碳足迹。据报道,在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后劲的同时,我国开展生态农业试点地区的粮食总产平均增幅15%以上,单产较试点前增加10%以上,分别为全国平均增长水平的4.5,9.2倍[11],表明生态农业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前景。

2.2 中国生态农业主要措施

3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遵循生态规律,结合我国传统农业的优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取得了一定成绩。我国生态农业的主要措施有:①加速太阳能向生物能转化,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等;②在大力提高种植业第一级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畜牧、水产养殖和其他养殖业,大力发展饲料和农畜产品加工业,加强各种剩余物的综合利用;③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节柴灶,积极开发小水电;④积极推进林下种植、立体种植;⑤促进有机质还田;⑥大力推行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科学施用农药和化肥,防止农药、化肥对土壤和农产品的污染,提高农畜产品的品质;⑦积极推进多种经营和综合利用的农业结构等。以上做法都有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开发,植被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18]。

2.3 中国生态农业特点及常见模式

2.3.1 中国生态农业特点 作为生态强烈干预下的开发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具有明显地域性,受自然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双重制约[9]。生态农业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及历史,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发展和推广适宜的栽培模式及技术。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复杂,民族众多,文化习俗多样,即使在现代农业得到大规模发展的今天,传统生态农业在我国很多地方仍然是主流的农业生产方式。人口众多,水资源缺乏和生态环境脆弱,决定了我国既不能全面推行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大规模机械化现代农业模式,也不能模仿日韩等国依靠高补贴维护农户高收入的做法。因此,中国生态农业在强调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和多元化发展,体现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高效循环统一,重视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科技成果相结合的同时,表现出丰富的区域特色[2]。

2.3.2 中国生态农业常见模式 生态农业模式可被看作是用于发展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包括自然、社会因素等的最佳组合,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效益的实体,是资源永续利用的具体方式[19],是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在开展农业生态建设中的具体运用[7],是一定尺度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过程的动态模型,该模型可作为样板进行借鉴和推广[20]。我国大多数生态农业模式是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提升的,成功的生态农业模型,可以为相似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成功经验[2]。不同的专家针对不同区域从不同的角度因地制宜提出了不同的生态农业模式。中国生态农业的常见模式有:①立体种养模式,指充分利用气候和地形地貌条件,使不同高度的光、温、水、气、热得到充分利用,如海南文昌的“胶-茶-鸡”复合模式、广东鹤山“林-果-草-鱼”复合模式;②物能(实物/功能)的多层次利用模式,包括以沼气、农副产品加工或生态旅游为纽带的不同形式;③“贸-工-农-加”综合经营模式,可以充分利用闲时劳动力,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较好地解决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的矛盾;④水陆交换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典型的如“桑基鱼塘”,即池中养鱼、池埂种桑养蚕的综合养鱼方式;⑤多功能的污水自净工程系统等[7,18-35]。

其中,骆世明等[31]按照生物层次所提出的生态农业模式最具有代表性(图1,表1)。处于上一层次的生态农业模式基本类型可以与向下各层次的模式套叠,形成复合模式,包括:景观层次上以农业土地利用布局为核心的景观模式;生态系统层次上以组分能量流为核心的循环模式;群落层次上以生物种群结构安排为核心的立体模式;种群层次上以食物链关系设计为核心的食物链模式;个体与基因层次上以品种选择为核心的物种与品种搭配模式。

图1 生态农业模式的基本类型及其层级和套叠关系[31]

Fig.1 Fundamental classification of eco-agricultural models and its hierarchical structure

2002年,农业部向全国征集到了370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通过反复讨论,遴选了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模式,并正式将这十大类型生态模式列为后期推广的重点。这十大典型模式和配套技术是:①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②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

表1 生态农业模式的基本类型[31]

Table 1 Fundamental classification of eco-agricultura models

③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④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⑤生态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⑥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⑦生态渔业模式及配套技术;⑧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配套技术;⑨设施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⑩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36]。

3 中药生态农业

3.1 中药生态农业的背景及现状

中药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整个中药产业的源头。历史上,中药材栽培一直处于小农经济的种植模式,多数品种种植历史短、规模小,产区局限,栽培技术落后。近年来,伴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中药材需求量剧增,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历史上很多以野生或少量栽培为主的中药材开始大面积种植。据估计,全国中药材栽培面积达3 000万亩,常见栽培品种达到200多种[1]。目前已实现人工栽培的药用植物中,95%以上具有连作障碍。中药材的连作障碍不仅表现为重茬,还表现为多年生同种药用植物随栽培年限增加自毒作用显著加剧,如栽培4~5年后的人参随栽培年限增加发病率显著上升。连作障碍导致中药材产量和质量下降,病虫害高发甚至绝收。为克服连作障碍,中药材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不但不能有效改善中药材生长状况,还造成土壤和药材中农残及重金属超标,既危害人民的用药安全,又污染生态环境[36-39]。最近十几年来,GAP的推行,特别是固定产地和单品种机械化的规范种植,导致中药材可持续种植与环境(尤其是连作土壤环境)的矛盾异常突出[1]。

中药生态农业的理念及生产实践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由于中药栽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其种植和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有效恢复中药材生产立地条件与土壤微生态环境修复技术”首次支持中药生态农业相关的研究。该课题针对当前中药材栽培中普遍存在的土壤退化,连作障碍严重及土壤农残重金属超标的现象,选择栽培生产立地条件要求高、适宜用地紧张、土壤退化严重、连作障碍突出的大宗常用中药材,开展中药生态种植研究及土壤立地条件综合治理。相关研究初步形成了中药生态种植的技术体系,包括:病原微生物防治技术、自毒作用克服技术、农残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土壤理化性质改良及土壤综合修复等关键共性技术[40-58]。

“有效恢复中药材生产立地条件与土壤微生态环境修复技术”是首次在国家层面立项探索栽培中药材立地条件恢复及土壤微生态环境修复的项目,其对中药生态农业的研究和实践起到的作用是重大而深远的。应当看到,相对于大宗农作物生产,当前中药生态农业刚刚起步,中药生态农业的相关理论研究还相当薄弱,成熟有效、推广价值高的生态种植模式尚未形成,高效实用的生态种植技术还有待大量开发。当前,大力宣传和普及中药生态农业的理念,形成中药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共识,是中药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

3.2 中药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及重点任务

生态农业实践的基本做法是:在对自然条件、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等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区域特征,确定对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子,借鉴国内外生态种植的经验和教训,将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实用有效的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地选择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并进行推广应用[2]。中药生态农业的思路也大体如是。

据此,从科研的角度提出当前中药生态农业的重点任务,包括:①全国中药材生产格局分析及规划。在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获得大量环境数据的基础上,完成中药材分布区划、产量区划、质量区划;参照大农业规划,分析中药材分布格局,制定我国现代中药农业规划,完成中药材种植分区。②区域中药农业典型特征提取。明确各区域优势特色中药材品种及其生产特点和规律,确认该优势与当地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相关性,分析优势特色中药材品种中药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子。③各区域典型中药材与根际土壤微生态互作规律及机制研究。在各类农业区划内选择代表中药材,开展典型中药材与根际土壤微生态互作规律研究;并运用土壤宏基因组、代谢组等现代技术研究中药材与根际土壤互作机制。④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研究。依据各区域中药农业特征及各类典型中药材的生理生态学特性,综合研究品种筛选、栽培物候期、播种密度、养分平衡、测土配方、立体栽培、间作套作、轮作、中药材与其他农林牧副产业的综合生产等各种实用技术。⑤中药生态种植模式的提取及固化。综合考虑土地利用布局、生态系统组分能量流、生物种群结构安排、食物链关系设计、品种选择等因素,在景观、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和基因等不同尺度不同生物层次总结、提炼并固化经济适用、高效低毒的中药生态农业模式,开展大田推广应用(图1,表1)。⑥中药生态农业理论研究。利用TEEB (The Economics of Ecosystems and Biodiversity)原理[59],分析各种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对提高中药材产量和质量、减少病虫害发生率、减少中药材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用量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贡献,提出和完善中药生态农业的理论,并指导中药生态农业实践。

3.3 中药材GAP与中药生态农业

中药材GAP与中药生态农业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表2),二者各有特点,但并不矛盾。当前,制约中药材GAP生产的关键问题一个是经济学问题(比较效益偏低),另一个是生态学问题(土壤微生态恶化,连作障碍严重),而这两个问题正是生态农业研究和实践的核心。

表2 药材GAP与中药生态农业的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 and ecological agricultur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项目目的手段缺点

中药材GAP[1] 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高度关注中药材本身 制定制度、规范、SOP及标准,严格记录,保证可追溯。较大规模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 记录过程繁杂,比较效益偏低;土壤微生态恶化,连作障碍严重

生态农业 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保证生态环境的持续利用,关注中药材、环境,及二者的相关关系 借鉴合理的农业生态模式,开展农业生态设计,配合各种使用的农业生态技术,利用循环经济等手段,提高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实现持续优质高效生产。各种尺度、各种方式的中药材生产 早期技术要求高,需要生态学经济学方面的专业人士进行设计和指导

作为一个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生态农业将种植生态系统与种植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可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既体现了中药农业生产的科学配置,又体现了多学科多部门交叉合作的现代产业模式。为此,在GAP生产过程中,引入生态农业的理念和方法,按照遵循生态与经济整体统一的原理,在中药材GAP生产中建立生态与经济两者之间的协调和统一,不仅是有效控制中药材栽培土壤污染及连作障碍,确保中药材产量和质量,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保护中药农业立地条件及土壤微生态,减少农残重金属污染,解决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促进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中药材GAP,发展中药生态农业对落实国家中药农业发展部署,转变中药农业发展方式、加强农业生态治理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 郭兰萍, 张燕, 朱寿东,等.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GAP)10年:成果、问题与建议[J]. 中国中药杂志, 2014,39(7):1143.

[2] 薛达元, 戴蓉, 郭泺,等.中国生态农业模式与案例[M].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3] Kristiansen P, Merfield C. Overview of organic agriculture[M]// P Kristiansen, A Taji, J Reganold. Organic agriculture: a global perspective. Colingwood Australia: CSIRO Publishing, 2006.

[4] J I Rodale, Pay Dirt. Farming and gardening with composts[M]. Montana USA: Kessinger Publishing, 2007.

[5] Rachel Carson. Silent Spring (40th)[M]. Boston USA:Mariner Books, 2002.

[6] 金鉴明, 卞有生, 田兴敏. 生态农业――21世纪的阳光产业[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7] 马世骏. 生态工程――生态系统原理的应用[J]. 农业经济问题, 1983(9):46.

[8] 卢永根, 骆世明. 中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方向[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1999, 21(2):1.

[9] 杨京平. 生态农业工程[M].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9:14.

[10] 孙治旭. 生态农业的基本知识[J]. 云南农业, 1994(5):38.

[11] 刘德江.生态农业技术[M].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4:116.

[12] 富兰克林・H・金.四千年农夫[M].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11:6.

[13] 艾尔伯特・霍华德.农业圣典[M]. 李季译.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3:7.

[14] 吕氏春秋[M]. 陆玖注译.北京:中华书局, 2011.

[15] 贾思勰.齐民要术[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16] 金鉴明, 金冬霞. 中国的生态农业[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1999, 21(2):10.

[17] Chen Xinping, Cui Zhenling,Fan Mingsheng, et al. Producingmore grain with lower environmental costs[J]. Nature, 2014,514:486.

[18] 骆世明. 生态农业的模式与技术[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19] 张壬午, 计文瑛, 徐静. 论生态农业模式设计[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1997, 5(3):1.

[20] 吕富保, 王绍仁. 一个资源节约型生态农业模式的配置结构[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1993(2):58.

[21] 刘彦随,吴传钧. 国内外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与途径[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1, 24(2): 119.

[22] 李新平. 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动态[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0, 21(6):341.

[23] 张壬午.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J]. 农业环境与发展, 1994(4):6.

[24] 王兆骞. 生态农业的发展与生态农业县建设[J]. 新农村,1994(9):6.

[25] 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专家组. 发展中的中国生态农业[M].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1.

[26] 王东阳, 程广燕, 张永霞,等. 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前景展望[J]. 农业展望, 2006, 2(1):4.

[27] 闵庆文.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J]. 资源科学, 2006,28(4):206.

[28] 李文华, 刘某承, 闵庆文.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J]. 资源科学, 2010, 32(6):1015.

[29] 骆世明. 区域环境与生态农业模式[M]. 北京: 团结出版社, 1992.

[30] 卢永根, 骆世明. 中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方向[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1999, 21(2):1.

[31] 骆世明. 论生态农业模式的基本类型[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17):405.

[32] 孙鸿良. 我国生态农业主要种植模式及其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原理[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1996, 4(1):15.

[33] 李金才, 张士功, 邱建军,等. 我国生态农业模式分类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16(5):1275.

[34] 王洪涛, 张玉芳, 刘东斌.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与效益分析[J].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1, 18(3):19.

[35] 汪慧玲, 张茂忠. 西北干旱地区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模式选择[J]. 水利经济, 2004, 22(4):48.

[36] 张国强. 中国十大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J]. 农家参谋, 2004(8):37.

[37] 郭兰萍, 黄璐琦, 蒋有绪,等. 药用植物栽培种植中的土壤环境恶化及防治策略[J]. 中国中药杂志, 2006, 31(9):714.

[38] 郭兰萍, 黄璐琦, 蒋有绪,等. 不同化学型苍术根茎及根际土提取物生物活性及化感物质的比较[J]. 中国药学杂志, 2006, 41(10):734.

[39] 郭兰萍, 黄璐琦, 蒋有绪,等. 苍术根茎及根际土水提物生物活性研究及化感物质的鉴定[J]. 生态学报, 2006,26(2):528.

[40] 刘大会, 黄璐琦, 郭兰萍,等. 中药材仿生栽培的理论与实践[J]. 中国中药杂志, 2009, 34(5):524.

[41] 杨光, 郭兰萍, 黄璐琦,等. 药用植物的丛枝菌根接种方法研究[J]. 资源科学, 2008, 30(5):778.

[42] 张重义, 牛苗苗, 陈婷,等. 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研究对栽培技术创新的启示[J]. 中国现代中药, 2011, 13(1):4.

[43] 张重义, 林文雄. 药用植物的化感自毒作用与连作障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1):189.

[44] 张子龙, 王文全. 植物连作障碍的形成机制及其调控技术研究进展[J]. 生物学杂志, 2010, 27(5):69.

[45] 周洁, 郭兰萍, 黄璐琦,等. 植物化感作用及其在中药材栽培中的应用[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 9(5):34.

[46] 张子龙, 王文全. 药用植物连作障碍的形成机制及其防治[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9, 11(6):19.

[47] 张丽洁, 张瑜, 刘德辉. 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化学固定修复研究[J]. 土壤, 2009, 41(3):420.

[48] 孙浩, 黄璐明, 黄璐琦,等.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药用植物化感作用与连作障碍的探讨[J]. 中国中药杂志, 2008, 33(17):2197.

[49] 刘大会, 郭兰萍, 朱端卫,等. 施肥和覆盖地膜对福田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中草药, 2009, 40(5):788.

[50] 王勇, 马承铸, 陈昱君,等. 土壤处理对三七根腐病控制作用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08, 33(10):1213.

[51] 孙玉新, 李永明, 刘德辉. 锰对栽培丹参的生长和丹参酮类物质累积的影响[J]. 土壤, 2011, 43(1):95.

[52] 陈昱君, 王勇, 刘云芝,等. 三七根腐病防治技术研究Ⅰ复配剂拌种(苗)与土壤熏蒸配套技术应用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08, 33(11):1329.

[53] 张雪松, 侯顺利, 高微微,等. 土壤处理对连作西洋参生长及根病发生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11):416.

[54] 杨光, 郭兰萍, 郭晓恒,等. 药用植物与丛枝菌根真菌的选择染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2, 19(1):53.

[55] 李娟, 黄剑, 张重义,等. 地黄化感自毒作用消减技术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1, 36(4):405.

[56] 吴慧贞, 刘德辉, 王培燕,等. 铜锌不同施用方式对栽培丹参生长和丹参酮类物质积累的影响[J]. 土壤, 2011, 43(5):781.

[57] 杨立, 陈美兰, 邵爱娟,等. 生防菌对药用植物土传病害的抗病机制及应用探讨[J]. 中国中药杂志, 2012, 37(21):3188.

第3篇:高效生态农业的概念范文

【摘要】

我国农业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农村人民生活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转向多样化、美食化、健康化方向发展。但随着形势的变化,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发性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至,农产品面临着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也越加明显。这就要求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必须致力于对发展生态农业环境、开辟绿色农业产品等课题的研究。本文在对发展生态农业的现实意义及生态农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以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发展;意义

一、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eco-agriculture,ecological agriculture)一理念的雏形是英国生态学家阿尔伯特・霍华德(AlbertHoward)于1935所提出的“有机农业”理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土壤学家阿尔布勒奇(W.Albreche)在发展有机农业理论时首次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他认为,生态农业是将系统科学、生态学理论、经济学原理应用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一种农业模式。它即强调吸取传统农业的优点,保持作为生态一部分的农业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和促进作用;也强调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其提升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速率。它要求农业的发展应当考虑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发现生态变化和发展的规律,运用科学手段遵循规律,促进农业生态的健康发展,保持农业生态的自然活力。

生态农业简称ECO,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中国生态农业”与西方那种完全回归自然、摒弃现入的“生态农业”主张完全不同。它强调的是继承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废弃物质循环利用;规避常规现代农业的弊病(单一连作,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品,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等);通过用系统学和生态学规律指导农业和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如推行立体种植,病虫害生物防治),改善其功能;以及推进农户庭院经济等。在从村到县的各级生态农业的试点上,曾普遍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1、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找到一条根本途径。生态农业吸取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我国国情出发遵照生态学的原理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农业生产,能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战略的转移和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2、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发展生态农业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起到关键作用,并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可以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经营和滥用,对农业的可更新资源注意增殖,对不更新资源注意保护和利用,使自然资源能得到持续的利用,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发展生态农业能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地发展生态农业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生态农业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它又能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必将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地位与作用

1、在我国的农业生产正面临重大的历史转型的关键时期,生态农业的发展将会对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首先,生态农业的宗旨和理念以保护农业可再生资源、改善环境质量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将生态观念应用到农业生产之中,能够实现保护环境、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程度、满足人类的需要的多重目的,最终实现生态合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村社会生活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丰富和提升,农民的收入和社会地位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在这些事实背后,是农村人口数量的有增无减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这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副作用。而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农业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虽然在短期内可以被看做是可再生的资源,但是,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水资源是有限的,耕地资源一旦被污染将会在较长的时期内难以恢复,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走向城市,留守在农村的大多为老弱病残弱,这样的一个农村群体怎能承担农业高质量生产的“大任”?因此,有必要彻底改变现状,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使农业经济的发展走向国民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四、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存在的问题

1、科学技术及成果转化的限制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农业经济获得了较长一段时期的快速增长,但是,这种粗放型的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很快就达到了临界点,传统的依靠增加劳动力和资源投入获得产出的方法,并未能使农业经济呈现可持续发展的势头。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转变生产方式,使其转到提高全要素的利用效率和通过技术进步提高产出的道路上来。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应用和创新方面表现的并不尽如人意,发展的步伐相对缓慢,不但在农业技术的研发方面投入严重短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也相对较低,农业科学技术人才也呈现出严重流失的状态,这些都使得农业经济的发展动力不足,效果不佳。

2、生态农业的观念还未能深入人心。生态农业的实施有赖于个人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的觉醒。由于如下两方面的原因,在我国生态农业的观念还尚未成为指导人民行动的主导观念。首先,在农村由于教育投入和经济发展的原因,农民的文化程度还相对较低,环保意识相对淡薄,对现代农业技术的掌握和认识还存在着不足。数据显示,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劳动力中。35%仅具有小学文化水平,而在德国,接受过专门农业技术培训的农民占了53%,在日本,75%的农民都具有高中文化程度。虽然文化水平不一定代表着个人素质的高低,但由于生态农业是一门融合多门现代学科的综合理论,较低的文化程度会对生态农业的理解和实践产生障碍。其次,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投入还相对不足。农技推广经费在欧洲发达国家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1%左右,在一般的发展中国家,其比重也有0.5%左右,而在我国,一方面农业总产值还相对较低,农村人口众多;另一方面农技推广的经费只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2%,这表明我国的农技推广经费的总额和人居额度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投入经费的短缺,直接阻碍了生态农业相关理念和技术的传播。

3、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相关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生态农业理论的发展和实践涉及到众多领域的学科,比如生态学、生物技术、环境工程学、环境伦理学、经济学和系统科学等,他需要这些学科的密切配合和相互融合,因此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的系统学科。过去,我们往往只将生态农业作为一门独立和特殊的学科,从而重视了某一方面和某一部分,但并不能很好地促进这门系统理论的综合提升。此外,我们过去在产、学、研三个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的环节上,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脱节和分离现象。

五、改善我国生态农业所存在问题的建议

1、保证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

在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对生态学规律、自然规律保持充分的认识,认真遵循生态农业发展的规则和规律,保证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促使生态农业获得可持续的发展。为此,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对农业生态系统及其结构进行整体性的调控和优化,促进资源和能量的合理循环和流动,并以环境的承载为限,与自然环境之间保持相互依存的关系,保持生态农业的开放性和稳定性,以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原理组织和安排农业经济活动,保证生态农业的发展处于高位。

2、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保障体系。为进一步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必须要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包括生态农业评价指标、管理认证方法、环境友好技术、不同要素的时空优化组合技术、适宜物种的挑选与改良技术等各个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生产资料、生产基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3、生态农业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观”。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生态农业建设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从我国国情出发,寓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中,有效遏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逐步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无公害粮食生产是我国粮食生产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从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角度分析,畜牧业、蔬菜和水果、水产等产业要保持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确保将其发展纳入生态合理的轨道,加强现代农业的科学发展。

4、建立适合新时期生态农业发展的创新机制。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增加资金投入、强化技术支持,必须完善有关的法规制度和有效发展机制,使资金和技术投入真正发挥作用。当前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要进一步理顺管理和运行体制,建立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尽快制定全国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建立生态农业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加强法制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六、总结

在我国当前阶段,农业经济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深刻认识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必要性,积极探索实践生态农业经济是时代的发展对我们提出的真实的要求。为此,除了需要最大限度的降低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投入,最大可能获得预期的产出外,还应该积极的推广节能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环境治理成本,提高农业经济的效益。只有这样,农业经济才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贲可平.对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农业发展论丛,2011(2)

第4篇:高效生态农业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南涧 农业 生态 发展思路

一、南涧地理环境与生态农业

南涧县具有干热退化山地环境背景这一特征,其植被稀疏、高温、雨量少并且集中、冲沟发育、地表破碎、泥石流危害以及水土流失严重、松散固体物丰富等等造成了土地生产力低下,这就为南涧县的农业发展增加了阻碍。对此,南涧县委,政府着力打造生态农业,提出了以生产绿色、无公害和有机产品为目标,合理布局支柱产业,形成了“一片烟、一杯茶、一个核桃、一头牛、一只鸡”五大产业特点。下面,笔者就结合云南省生态农业发展以及南涧县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对南涧生态农业发展思路进行简要的探讨。

发展生态农业是将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农业相结合,是处理好两者关系的有效举措。发展生态农业的目的就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发展农业,实现农业的高产量、高效益、高质量。传统的农业,只注重追求产量,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是存在很大局限的。生态农业突破传统农业的发展局限,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生态农业是需要多方面努力的,将生态农业的理念进行实践,也是有难度的。首先,必须熟知本地地理环境,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生态农业的规划。其次,必须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和认同,只有这样才能齐心协力发展生态农业。另外,必须重视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应用,通过技术改变传统农业,让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过渡。总之,发展生态农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的规划和努力。在坚持中探索,在坚持中发展。

另外,生态农业不能脱离市场,发展生态农业,必须进行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应用到地方农业发展之中去,在注重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前提上,以市场的需求作为导向,并且以经济效益作为中心,对本地的生态资源进行依托,实行区域化的布局、系列化的加工、规模化的建设、专业化的生产、企业化的管理、社会化的服务以及一体化的经营。在农业生产和生态良性循环这一基础之上,对无公害、安全、高效、优质的农产品进行开发,使农村和农业经济逐渐走上自我发展、自我调节、自我约束以及自我积累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南涧县生态农业发展思路

(一)南涧县生态农业发展必须针对其生态工程进行规划和布局

对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布局主要是以社会管护工程、调控水工程、土建工程以及生物治理工程作为主体的,围绕如何进行山水调控、减缓水动力的条件,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一起组成了一种多层次防治体系,这一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基础是“稳”,核心是“调”,根本是“固”,关键是“护”,只有明确这几点,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南涧县生态农业发展远近结合、兼顾防治以及用在其中这一战略目标。其主要的指导思想是:侧重于南涧县生物治理,对其土建工程进行合理搭配,并且对其社会管护进行重视,其核心问题就是泥石流的调控问题。

在南涧生态农业发展总体的布局方面,要注重生物的治理、生态的保护区建设以及配套土建工程的规划和布局。这一规划和布局要按照各类冲沟、溯源与谷坡侵蚀等等立地条件的类型,这里笔者所指的各种冲沟是指切沟、浅沟以及毛沟等等。对其进行分别开展不同的生态农业工程的治理。对于浅沟和毛沟的整治,要以地面绿色覆盖以及营建生物谷坊为主,对它们的纵深发展进行控制。深沟治理和规划,首先要修建配套的谷坊或者土建拦坝,在其稳定坡脚、泥沙回淤抬升以后,再进行防冲林建设和生物谷坊建设。在其冲沟或者宽沟的下段宽敞沟床部分,主要应该在稳定各种滩地和沟床利用上采取措施,将其和工程的导排措施进行结合,并且开展经济林、护岸林以及防冲林的建设。

在南涧县生态农业规划和布局时,还应该按照其坡位、坡向和坡度的不同,对其调蓄水措施和整地种植方式进行合理的应用,并且将例如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水土保持林以及水源林等等多种的高效植物群落进行筛选和规划,从而提高土地的生物生产力。只有将这些措施做好,将其山地进行很好的规划,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南涧县生态农业的良好发展。

(二)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处理好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我国由来已久,这是理论基础。另外,在工业文明时期,人们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引起了许多严重的自然灾害,必须环境污染、洪涝、干旱等等,实践早就证明了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因此,发展生态农业,第一个必须处理好的关系就人与自然的关系。农业要发展生态农业,只有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求发展,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这就要求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时必须处理好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清洁、节约的绿色增长和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关系。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和社会经济一样,都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总之,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社会发展是最终的目的,而保护生态环境是基础,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规划生态农业,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础,可以展开以下一些举措:通过对种植业和林业生产的规划,建立多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通过种植林业,保护耕地土壤肥力,保护农作物;根据土地具体情况发展种植业或是林业等等。

(三)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稳定的生态农业系统

狭义的农业就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农业,即种植业,广义的农业还包括林业、渔业、牧业、花卉业、观光农业、畜牧和农业手工业。在发展生态农业时,要根据土地的具体情况,进行生态模式的构建。其一,要重视生物立体的共生型,比如可根据生物类型、生物因子的数量,划分立体种植型、立体种养型和立体养殖型。其二,要实现有机物多层利用型,这主要是在物质中实现循环生产,实现废物的再利用,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其三,全面规划发展型,对生态环境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合理配置农业的生产计划,以最优的种植方式实现种植结构的优化。其四,山区资源开发型,重视对山区生态环境的改变,营造良性的山区经济,比如在水土流失地区修建防护林等等。

总之,发展生态农业是通过人力构建一个生态农业系统,它比自然生态系统更加简单,但就其生产力来说应当比自然生态系统更高,所以,要不断地调整和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较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维护了社会效益。

三、结语

生态农业发展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思路和趋势,在云南南涧县中实行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应该从南涧县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结其各方面的因素。本文中,笔者首先对生态农业概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接着从南涧县生态农业发展思路之明确生物生态工程原理以及云南南涧县生态农业发展思路之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布局这两个方面对云南南涧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浅谈。

参考文献

[1] 陈欣.唐建军.王兆骞.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兼论其保护途径与今后研究方向[J].农村生态环境,2002.(01).

[2] 张玉虎.李正跃.陈斌.非作物生境在作物害虫天敌种群调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A].云南省昆虫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 2009.

[3] 廖和平,洪惠坤,陈智. 三峡移民安置区土地生态安全风险评价及其生态利用模式――以重庆市巫山县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7.(04) .

[4] 魏子涵,骆乐,蔡沛,吴迪.发展城郊型高效生态农业 走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扬州市邗江区农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0.(16).

第5篇:高效生态农业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生态循环农业;现状;问题;对策;广西贺州;八步区

中图分类号S1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1-0316-03

生态循环农业是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资源低消耗、废物低排放、产品高产出、转化高效率为特征,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农业发展模式。贺州市是桂东区域和辐射桂湘粤三省(区)的重要商埠,市内农产品资源丰富,生态农业建设基础好,工业“三废”污染少,生态环境保护比较好,2009年贺州市政府开始谋划建设“森林之城、田园都市”,2010年规划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市。八步区是贺州市重要城区,近年来,紧紧围绕“生态立区,农业稳区”的理念,持续实施生态富民“十百千万”建设工程、生态无公害标准化种植和养殖工程、生态公益林工程、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工程、生态农业旅游工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建设示范工程等项目,通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开发、推广农业新科技等举措,探索出一条适合该地生态农业发展的路子。

1发展现状及成效

现已建立了莲塘、贺街、桂岭、信都、仁义等生态富民示范镇5个,建成生态富民示范村20个,拥有生态富民示范户1 102户,生态区耕地面积4万hm2,人口超过83万人,生态区农业总产值30亿元,农民生态产业人均收入2 000元,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

1.1以沼气为主的农村清洁能源得到推广

自2003年以来,八步区组织实施了生态富民“十百千万”建设、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等工程,把农村清洁能源开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专门领导小组,采取多种措施,成立专业施工服务队,做好沼气开发,现已建成县级服务建设点1个,镇级服务建设点14个,村级服务建设点57个;同时加大资金扶持,投入7 000万元的补贴资金,平均每座沼气池补贴1 700元,鼓励农民建设沼气池。目前全区14个乡镇(街道)累计完成沼气池4.143万座,沼气池入户率为51%;其中非贫困村沼气池完成3.303 1万座,沼气池入户率为39.99%;65%的规模养殖场实现了牲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全区无沼气建设空白村。由于农村清洁能源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利用,有效地降低了对石油气等资源的依赖,也减少了对森林等资源的破坏。

1.2秸秆综合利用初见成效

八步区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是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一项主要工程。按照“以疏为主,堵疏结合”的方针,广辟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大力扶持秸秆综合开发产业,全区200万t作物秸秆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利用,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0.2%。

1.2.1秸秆青贮发展养殖业。以贺州西牛牧业等企业为龙头,以“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发动群众利用秸秆青贮大力发展黄牛、水牛、奶牛、淡水鱼养殖等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八步区已发展成为“广西畜牧业十强县”,畜牧水产业年产值13.75亿元。

1.2.2秸秆还田培肥地力。通过连续多年的宣传示范,做好秸秆还田免耕抛秧技术、“腐秆剂”、秸秆堆腐还田技术[1]等配套技术的推广工作,秸秆还田在全区得到大面积普及,已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每年的秸秆还田面积达1.2万hm2,大大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了化肥的施入量。

1.2.3发展秸秆食用菌产业。引进和扶持了深圳天华、贺州惠农公司等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创建了八步区农科所等多个秸秆食用菌重点生产基地,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引导群众有效利用作物秸秆发展蘑菇、香菇等食用菌产业,规模逐年扩大,效益逐步提高,全区2010年食用菌生产为110万m3,年利用秸秆10万t,年商品菌产量6 500 t,产值2 700万元,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八步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

1.3推广土肥新科技,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

通过多年持续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增施有机肥技术,连年实施种植绿肥、“沃土工程”等,土壤肥力稳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耕地的可持续循环利用。“十一五”期间,全区共推广秸秆还田8.3万hm2,秸秆还田率达51%,种植绿肥6 666 hm2,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及应用相关技术面积达26.7万hm2,作物施用配方肥2亿t,覆盖率达80.9%,地力逐年提高。同时大面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莲塘镇仁化新村、信都镇平龙村无公害西瓜、沙塘桔园等基地均实施水肥一体化滴灌生产。目前全区在蔬菜、西瓜、果树等优势农作物上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面积达6 660 hm2,节水499万m3,节肥690 t,有效推进了当地特色农业发展,也减少了水肥浪费。

1.4清洁生产工作扎实开展

一方面加强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监管,规范农资企业经营行为[2]。另一方面大力推广农药化肥减施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有效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全区累计实施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达10万hm2,其中灯诱面积1.3万hm2,性诱5 333 hm2,1 333 hm2;在水稻、蔬菜、果树作物上推广应用频振式杀虫灯4 000盏,黄板250万张,果实蝇性诱器1.8万个。2010年在桂岭、信都等乡镇成立农作物病虫害机防合作社,组建机防队6个,实行统一购药(多选生物药剂)、统一器械、统一用药时间、统一配药等机制,切实保证了植保新技术、生物新农药的推广普及,相对减少了用药次数和农药的投入量,尤其是减少了中、高毒农药的使用,目前全区统防统治面积达2万hm2。同时投入资金1.2亿元进行农业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开展农业无公害化、标准化生产,走品牌农业、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之路,目前全区有广西无公害蔬菜、水稻、水果等无公害产地认定5个,广西无公害农产品认证7个,通过自治区级以上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1.63万hm2。

1.5示范推广了一批循环农业模式

1.5.1稻―牛(猪)―菜―灯―黄板―生物农药。将稻草收集发展养牛业[3],牛粪循环利用发展沼气,沼气可照明或烧饭,沼池净肥用来种菜,在菜地挂置频振式杀虫灯、黄色板诱杀害虫,推广使用生物农药防治作物害虫,生产无公害蔬菜,实现生物多样性的良性循环。

1.5.2果―沼气―灯―生物农药。利用果园杂草、农作物秸秆,发展沼气,用沼气池净肥发展种植水果业,在果树上挂置频振式杀虫灯、黄板、果实蝇性诱捕器诱杀害虫,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和生物农药防治害虫,生产无公害水果,确保食用安全。

1.5.3稻―灯―鱼―鸭。在稻田挂置频振式杀虫灯,利用灯光捕杀稻田螟虫,被捕杀的虫子喂鱼,稻田养鸭,利用鸭吃食稻田虫子,通过生物链依赖关系,减轻农作物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使用量,生产无公害粮食。

1.5.4猪+沼+果(菜)+灯+鳖(蛙)。应用诱虫灯诱捕虫养蛙,收集有害生物福寿螺养鳖,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处理猪粪尿,沼气池里的沼液作有机肥种果种菜。如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黎家寨村建成沼气池96座,78户农民饲养“福寿鳖”、青蛙,养鳖、养蛙池3 500 m3,年养成鳖4 000只,鳖苗7 000只,虎蛙2.69万只,每年消耗福寿螺100 t,养殖户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5万元。

1.6休闲观光农业得到初步发展

贺州市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八步区积极推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现已建成2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以生态休闲为主体的旅游业获得突破发展,年约接待游客86.8万人次,年旅游收入达2 000万元。

1.6.1乡村花园。在邻近城区的阳光生态休闲农庄、莲塘镇仁化新村等建成环境优美、景观独特、地域性强的乡村花园,内设有停车场、露营烤肉区、精致餐饮店等,为广大游客提供休闲享受。

1.6.2乡村民宿、生态农家乐园。充分利用乡村自然环境景观、特色文化和民俗,在莲塘客家围屋、黄洞瑶族风情村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村庄建设乡村民宿、生态农家乐园,游客既可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体验优雅宁静的乡村生活,又能享受丰富的人文风情和欣赏优美的自然景观。

1.6.3观光农园。建成神仙湖观光园、莲塘青梅园、步头三华李观光果园、黄洞月湾观光茶园、临贺故城观光菜园,信都、仁义无公害西瓜观光瓜园等具有特色农产品的各种农家园,开展观光休闲旅游,游客可观赏田园美景、体验采收农特产品乐趣,还可以下到田间地头感受种植农作物的辛甘。

1.6.4休闲牧场。建成贺州西牛牧业休闲牧场,在牧场内游客能体验到亲手饲养水牛、奶牛的乐趣,也可以品尝牛奶、牛肉等,舒心享受南国牧场的清美风光。

2存在的问题

八步区生态农业建设虽然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总体水平还远未达到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无论是示范规模上,还是优良模式推广上,都存在不小的差距,特别是产业化水平不高,与以色列、日本等国际先进的生态农业差距很大。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2.1认识不够,影响生态农业发展

部分干部、群众对生态农业认识不够,多留在过去的常规生态农业方式上,没有大生态、大产业的概念,只注意到了其中的某一些环节。如有些村镇只注重发展沼气等能源开发,而在生态种植、养殖方面配套不够;生态农业模式不多,产业化程度不高,致使多数地方的生态农业建设至今仍停留在试点示范的层次,建设的内容也局限于沼气的建设、使用等,影响了生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2.2资金投入不足

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其硬件建设、生态技术推广、产业化经营、发展休闲旅游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由于投入不够,使生态循环农业建设规模小,速度慢,生态、农业新科技很难深入贯彻落实,生态农业、生态效果很难得到发展和提升。

2.3缺乏协作合力

近年来,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缺乏整体意识,部门协作不够,有些部门各自为战。如有些村屯道路硬化,却忽略改厕、建沼池、治理污染等;而且由于各部门实施的技术、资金缺乏有效整合,生态农业发展的整体效果欠佳。

2.4农业新技术推广受多方制约

受多方因素制约,八步区农技推广队伍不稳定等问题仍然存在,影响了许多科研成果不能有效转化为农业生产力,致使农业科技贡献率较低,农业科技进步乏力。

2.5农业面源污染依然存在

农作物病虫防治仍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环境污染、水质污染,对农产品安全存在隐患;大量施用化学肥料,造成土壤板结和水富氮化、磷化;大量的山塘、水库人工养殖鱼、鸭等造成水质污染。

3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对策

同志认为,“21世纪是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中国农业现代化必定是现代化的高效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之一,而且发达国家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设置了各种绿色技术壁垒,使农产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4]。面对挑战,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形成生态农业产业化,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1部门协作,齐抓共建

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应多部门协作,整合资金,共谋共策,全面规划,整体设计。对生态种植、养殖、沼气池建设、太阳能推广、村屯道路硬化、改厕、新农村建设等纳入总体规划,达到整体生态环保效果。

3.2加强宣传,提高生态循环农业全民意识

利用电视、网络等传媒,加大宣传,提高生态全民保护意识。另外,加强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技术骨干的培训,促进生态农业先进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

3.3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品牌化、产业化

按照大生态、大产业、大循环、大发展、高科技和高效益的理念指导生态农业建设。根据各镇村的生态、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积极引进和扶持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私营经济、民营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经济能人等参与生态农业建设。重点培植和发展生态农业优势产业,建设高规格的生态农业商品基地,构建具有较大规模的生态农业产业群、产业区。力争做到一乡一至两个重点,一村一两个主业,打造知名生态农业品牌,真正把自身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变成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

3.4增加投入,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社会事业工程,要出台更多惠民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村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大对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对农业、能源等新科技的研究和推广力度,培养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专业化人才。建立“谁投资、谁受益”的投资机制,认真筛选一批重点生态农业项目进行招商引资,积极吸纳外资投入生态农业建设。引导农民加大资金投入,使生态农业建设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农民成为生态农业建设投入的主体。加大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力度,积极帮助企业树立生态农产品品牌,提高企业效益,加快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

3.5加强技术创新,丰富生态农业建设内涵

各乡镇、各部门在大力推广现有先进、成熟的生态农业模式的基础上,围绕新农村建设,结合当地实际,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设计、试验、组装、提升各种生态农业新模式和新技术,增强生态农业发展的后劲。通过试验和技术组装,逐步建立各种生态农业模式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的标准化。同时,认真做好广大农民的技术指导及培训工作,使农民能熟练掌握各种生态农业技术,以加快生态农业技术的转化和应用。

3.6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严格执行《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安全使用规定》等,规范农资市场,实行农产品质量全程监控制度;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和有机肥等,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规范山塘、水库养殖业,并引导养殖场发展生态循环养殖模式。

4参考文献

[1] 孙学亮.秸秆堆腐还田技术及效益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9):296.

[2] 陈宏金,梅淑芳.金华市发展循环农业的现状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09(6):4-8.

第6篇:高效生态农业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休闲养生旅游;生态农业;产业链;互动机制

在旅游产业中,休闲养生旅游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节奏逐渐加快,养生意识的逐渐提升,人们对于休闲养生旅游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通过休闲养生旅游,人们的身心得以放松,内心更加悠闲与舒适。在发展休闲养生旅游过程中,生态农业产业链能够给休闲养生旅游提供更好的发展载体,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生态性与可持续性,将生态农业产业链与休闲养生旅游进行巧妙融合,能够更好地缓解生态农业发展的困境,将乡村经济发展活力有效激发出来。此外,将休闲养生旅游、生态农业产业链进行融合与互动,能够打造更加耦合、完善的生态产业链。

1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概述

1.1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融合的概念及内涵

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融合主要指的是以产业链理论为基础来对这两个产业进行探讨,并对原有产业链进行分解,通过模块或者产业链资源的优化与组合,逐渐形成新的产业链的过程。在推动两大产业融合时,要结合企业利益目标、市场实际需求、产业分工等要素,通过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和生态农业产业之间的碰撞与产业渗透,促进两个产业链裂变与整合,逐渐形成一个新的融合性产业,或者形成一个产业群、产业链[1]。无论是生态农业产业链还是休闲养生旅游产业链,二者都有自身的产业中心,都有自己的技术、资本和产品,而为了推动这两个产业的充分融合,强化两个产业之间的要素交换与能量传递是非常有必要的,要使得二者产业链的融合能够更好地突破固有产业界限的局限与禁锢,逐渐形成新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融合性产业链,在资本、技术、产品与市场等要素之间实现替代与互补,从而打造更加先进、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体系,推动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生态农业产业链都能够得到更好、更长足的发展。

1.2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的特征

休闲养生旅游产业主要注重改善人体健康,注重疾病的治疗与调养,使得人的身体、精神、灵魂和感情等更加和谐与平衡。发展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多是以自然环境为依托和载体,主要包括农事养生、运动养生、森林养生、温泉养生和佛教养生等等,因而休闲养生旅游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养生与健康的旅游项目或者产品、高质量的旅游环境资源等。与此同时,在旅游产业当中,休闲养生旅游产业也是旅游业中非常重要的类型,其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很容易和其他产业进行有效融合。同时,休闲养生旅游产业也具有很强的资源异质性,其依托多种资源条件,能够发展与创新出更加多样的休闲养生旅游产品。而生态农业产业也具有持续性、高效性、资源异质性与综合性等特征,且由于生态区域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其通过利益合作共享、循环利用来促进生态环境的更好维护,有效减少了生态环境污染,促进了生态农业更加高效、可持续发展。

2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融合互动机制

为了推动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链之间实现互动与融合,结合两个产业链的实际发展现状与特征,不断优化与创新产业链融合互动机制与流程。重视产业链要素之间的整合与优化等,能够推动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链之间更好的融合与发展。基于此,对休闲养生旅游、生态农业产业链融合互动机制展开有效研究。

2.1重视两大产业生产性关联要素的融合

生产性关联是两大产业融合的切入点或者契合点之一。在两大产业融合与互动过程中,生态农业产业资源主要是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的投入要素。在发展休闲养生旅游产业时,生态农业是其非常重要的资源和条件,且在旅游的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一定的同步性,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对于生态农业产业的空间区位有很大的依赖。同时,旅游自身的时间依赖性、旅游服务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农作物季节性生长与观赏等,都表现出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对生态农业时间的较强依赖性。休闲养生旅游产业所涉及的产品、服务等都会与生态农业产业的流程密切相关,如服务的创新、食品的营销、园林等生态性旅游产品的设计等等,这些都是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生态农业产业之间的关联之处,也是强化与提升两大产业生产性融合的有利条件。此外,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生态农业产业都有其自身的专业技术与知识,如专业的休闲知识、服务技能与养生服务等,能够对旅游者、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进行更好地分析与分类,从而掌握更为全面的生态农业、养生旅游知识,促进两大产业链更好的融合与发展[1]。

2.2重视两大产业链融合协同效应的发挥

在推动休闲养生旅游、生态农业产业链融合与互动的过程中,要将两大产业链进行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并将生态农业产业、休闲养生旅游产业作为产业链融合系统的两个子系统,通过信息、能量、物质等要素的交换,将两大产业链进行全面分解与整合,从而将协同效应发挥出来[2-3]。为了将两大产业“1+1>2”的协同效应更为全面地发挥出来,应重视两大产业优势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并将两大产业间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优化配置,使得生态农业资源能够更好地丰富休闲养生旅游的形式与内容,为休闲养生旅游产品的打造与创新提供更好的资源条件与基础,提升生态农业产业效率与发展水平。此外,两大产业链之间的融合,能够更好地协调企业、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将休闲养生旅游要素逐渐融合渗透到农村生态经济发展形式与内容中,能够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激发农村的经济活力,实现乡村振兴,对于城乡或者城镇一体化、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非常有利。

2.3健全两大产业耦合机制,发挥耦合效应

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会推动事物发展向一致性、同一化的方向演变。在研究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生态农业产业链融合与发展的过程中,重视两大产业耦合机制的健全与耦合效应的呈现是非常有必要的。二者经过要素的融合、资源的共享、发展方式的贯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形成较为健全的耦合机制,这对于两大产业链的促进与融合非常有利,对于耦合效应的全面展示与呈现也非常有利。与此同时,为了能够将两大产业耦合的实际效应更好地发挥与诠释出来,明确好两大产业链融合发展的目标,应从休闲养生旅游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出发,助推两大产业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从而使得农业生态环境得以有效改善,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谋求两大产业链共同发展时,应重视对两大产业链中优势要素的分析与研究,掌握这两大产业链互补的内容,如生态农业中河流、湖泊、土壤、空气和光等自然要素,农作物的育苗、种植等生产过程,这些都是休闲养生农业发展过程中必备的旅游资源,可使得休闲养生旅游的发展内容更加丰富、产业业态得以创新,提升休闲养生旅游产业链的发展质量与水平。同时,在产业链融合实践过程中,生态农业资源能够丰富休闲养生旅游的内容,而休闲养生旅游的发展模式能够推动生态农业更加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促进生态农业产业结构得以优化与升级,推动两大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4-5]。

2.4重视产业链融合理念与技术的转变与革新

在促融两大产业链时,政府与企业之间要共同借力来实现产业链的更好融合。休闲养生旅游企业在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时,要重视产业链融合理念与技术的多元化改革与多样化创新,重视新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强化经营理念的创新、专业技术知识的共享,使得休闲养生旅游产品得以更好地丰富,提升两大产业链的融合效应。与此同时,在融合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生态农业产业链时,以生态发展为核心,重视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将三者之间的耦合效应、协同效应更好地发挥出来,使得两大产业链融合的作用发挥到最佳,推动乡村经济得以更好发展,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3]。

第7篇:高效生态农业的概念范文

该文从中国三大阶梯的大地貌格局出发,对每一级阶梯生态农业的立地条件、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总结不同阶梯生态农业发展的特点,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为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三级阶梯;生态农业;中国

生态农业指的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采用现代科技,结合传统农业技术,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三者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1]。自人类文明以来,农业就开始发展,从最原始的刀耕火种到后来的逐步机械化生产,人类的生产技术逐步得到了发展,同时,粮食生产种类也在不断增加。随之环境也日益遭到恶化,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已经逐渐的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人们开始寻求更加科学高效的生产方式,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对新的农业方式进行不断地探索。20世纪70年代,美国土壤学家第一次提出了“生态农业”这个概念[2]。自此以后我国有大量的专家学者对生态农业进行了研究,至今已经有了将近30多年的发展历程[3]。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生态农业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效,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试点高达2000多个。我国对生态农业研究的文章较多,但大多数主要集中于对某个区域生态农业发展历史、模式、特点以及未来展望的研究[4-6]。很少从大地貌格局对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从我国三大阶梯的大地貌格局出发,分析不同阶梯生态农业发展的特点,为我国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1三级阶梯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1.1第一级阶梯生态农业现状

我国第一阶梯在行政区上包括青海省、自治区和四川省、新疆、云南省的一部分,地形以高山、高原为主,平均海拔为4000m。大部分地区为高寒气候,平均气温在0℃以下。降水量200~400mm,并且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土壤大多为冻土。第一级阶梯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种植和饲养发展模式和设施种植模式。种植和饲养发展模式:第一阶梯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植被大多数为草原,所以打造种植和饲养为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青藏高原林芝地区米林县发挥种植养殖为一体,发展最具特色的青稞产业,它没有污染,被誉为“绿色天然产品”。察隅县探求有机种植和饲养产业之路,以种植和饲养为一体,种植以林业为主。嘎玛养殖基地采用散养改为鸡笼,极大地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许多耐寒动物的养殖也成了该区的一大经济收入来源,如牦牛、藏山羊。设施种植模式:设施种植模式是充分利用地膜覆盖、温室大棚、无土栽培来提高产量,打造出“全天候”的农业生产条件创造具有光照、热量、气温和土壤等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作物周年生产、多季收获、高产优质、安全高效的生产模式。

1.2第二级阶梯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第二级阶梯在政区上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和广西、湖南、湖北省的一部分。地形上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平均海拔在1000~2000m。该区地跨湿润区、半湿润区和干旱区,主要以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量在50~1600mm,自然区域条件差异较大,土壤类型多样,农业类型多样。主要包括特色生态观光农业模式、山体立体农业模式。特色生态观光农业模式:这类农业模式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目前,新疆克拉玛依农业区正在朝着生态调节、生态教育、绿色人居、农业观光、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生态农业区;四川省田园牧歌生态园区打造以农业观光休闲为主题的生态模式,它将科技农业景观和传统田园风光结合在一起,以实现农业和旅游的良性结合,将农业变得更加生态化、设施化、科技化、高效化。山体立体农业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山体的海拔高度为前提,利用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这种方式即山体立体农业。这种模式突破了平面上单一层次的传统种植,以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商品率的目的,它具有“多层配置”的特点。西南地区的峰丛洼地农业,它是以海拔高差来决定农业的生产类型。在山麓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到山顶依次为旱地作物农业、经济水果林、经济林、灌木和草类植被,这种分布充分的体现了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1.3第三级阶梯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第三级阶梯在行政区上包括10多个省、直辖市,在地形上包括三大平原三大丘陵,平均海拔在500m以下。该区以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润,雨热同期,降水量大于1600mm,土壤类型多样,从南向北依次为砖红壤、红壤、黄壤、棕壤,复种指数大多为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主要包括生态科学养殖模式、果牧农渔相结合模式、有机农业模式。生态科学养殖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摒弃之前传统的水产、畜禽养殖业,提倡利用生产嫁接的方式来生态养殖。其目的是生产出天然绿色农产品,从而达到既能提高农业产出率又能提高农产品的价值。江苏省东台市推出了一种生态养殖模式,该模式采用循环利用的原理,将养殖所产生的绿肥直接用于植物的生长。这种模式既能解决生猪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又能为豆制品加工提供清洁能源,也为无公害稻麦生产提供优质有机肥料,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赢[7]。果牧农渔相结合模式:这种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把农业生产、畜禽养殖、农副产品加工、运销、生产资料的供应及服务业等,按照一定的组合方式有机结合起来[8]。典型的分布地区是东南地区的低山丘陵地区,其最突出的是桑基鱼塘模式。位于珠三角地区的桑基鱼塘是为充分利用土地而创造的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桑基鱼塘的发展,既促进了种桑、养蚕及养鱼事业的发展,又带动了缫丝等加工工业的前进,逐渐发展成一种完整的、科学化的人工生态系统。有机农业模式:这种模式提倡绿色、自然消费,主要是生产有机农产品。不使用化肥和农药,提倡使用有机或生物肥是该模式的主要特点。这一类农业模式主要是体现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目前,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绿色有机农业园区发展已经初具规模。该农业园区现在由单纯的追求数量向绿色有机、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采取“园区+龙头”、“公司+基地+农户”、“园区+贫困村”等发展模式。其主要采用的是高科技的生产方式,大力开展无土栽培,植物所需的营养均来源于人工培植的营养液,人工培植的营养液可以重复循环利用并且易于控制。

2三级阶梯生态农业发展分析

2.1我国三级阶梯生态农业发展特点

第一级阶梯农业的发展受自然条件限制而发展缓慢,面对恶劣自然条件,主要农作物为青稞、小麦、豌豆等高寒作物。本区的生态农业以种植和畜牧相结合模式为主,也有部分地区正在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两种生态农业模式主要集中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同时,为了弥补温度、降水量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不足,本区引进各种高科技生产方式,比如温室大棚、滴灌、地表覆膜等,发展了设施种植生态农业。第二级阶梯地形类型多样,生态农业的发展也各具特色。由于受自然环境限制,所以其发展的宗旨是离不开保护环境和坚持可持续性。这一阶梯最特别的是西北和西南这两个地区,发展农业具有一定的难度。就西北地区而言,气候干燥少雨,土地类型大多为荒漠,那里的居民主要以放牧为主,但是随着人口和畜牧的大量增多,生态环境已然遭受到了破坏。与西北地区截然相反的是西南地区,这个地区处于亚热带湿润区,降水丰沛,但是这里大多以碳酸盐岩为主,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这个地区的农业大都是以山体立体农业为主。第三级阶梯的地形较平坦、气候温和,雨热同期,自然条件良好。其生态农业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因为经济发展迅速,后备耕地资源不足,为了节约土地,该区以发展集约农业为主。

2.2三级阶梯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级阶梯,由于降水和气温的不足,为弥补这一缺陷,这一阶梯主要采用温室大棚、滴灌和地表覆膜等生产方式。这一地区虽是采用高科技的生产方式,但现阶段农民的知识储备不高,一旦操作不当,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第二级阶梯,气候适宜、地形多样,生态农业类型多样。但在实际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土地类型利用不当的情况。在西南这个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农民开垦山坡种植玉米,由于该地区气温的局限性和土壤低肥力,玉米产量相当低。长期以往,反而使得水土流失严重;第三级阶梯,虽然各方面的条件较好,生产出的农产品也出口国外,但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农业产业迅速的发展,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大,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状况。所以要集生产和销售一体还需要经营者要不断地努力去探索。我国三大阶梯生态农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生态农业发展不快,缺乏有力指导。一些地方的生态农业只是初具模型,许多生态农业模式都只是一些空架子,有的只是打着发展生态农业的旗号,其实依旧是还在进行着传统的耕作。例如,有些地区建立生态农业园区,却鲜有成果和效益。还有一些农民和经营者在利益驱动下,为了套取财政补贴,打着建设生态农业的幌子做表面文章。第二,生态意识淡薄。政府为了加大生态农业的推广力度,盲目扩大种植和养殖范围和力度,致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土地质量也下降,导致农产品的产出率低。在我国第二级阶梯上的内蒙古地区,大多数草场都因为过度放牧而开始退化。这就导致了牧草的质量不高,原来的养殖业就只能缩小规模甚至停止养殖。在我国西南地区,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石漠化面积越来越大。第三,市场和交通条件不够完善。一些生态加工的农产品由于交通和市场的问题,无法销售出去,大量的产品积压,造成生产部门和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影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3三级阶梯生态农业发展建议

3.1内部挖掘

(1)因地制宜。我国土辽阔,三级阶梯每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对发展农业而言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各级阶梯需要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2)改良土壤,提高土地质量。我国大部分土壤处于比较贫瘠的状态,要提高农业产量,改良土壤是必经之路。常见的改良土壤的一些方法:微生物肥料改良土壤、杂草沤肥改良土壤、酸碱中和等方式。目前我国地区普遍施用氮肥、磷肥,这些肥料在短时间内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农业产量,但是长期下去,土壤将板结、肥力下降[8]。因此科学施用肥料,使用农家肥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3)发展“绿白”结合农业。“绿白”农业是指健康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细胞工程和酶工程,以基因工程综合种植的农业模式。它具有生态农业的各种特征,可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将二者结合起来,这将会让人们消费更加安心、放心。同时它突破传统的生产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土地资源。

3.2外部要求

(1)正确引导,加强宣传。想要让生态农业广为人知,就要加强宣传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农民,让他们了解生态农业是什么、有何重要性、如何发展等问题。同时,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为此,相关部门就要做好工作,要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技术培训,让他们明白生态农业发展的意义。除此之外,要让农民从传统农业中摆脱出来,从高效、经济的生态新型农业中获得实际的效益和经济收入。(2)以“点”带“面”,典型示范。每级阶梯的地理条件都是有差异的,所以提倡发展生态农业不能以偏概全,首先要针对各级阶梯典型地区进行试点研究,然后再借鉴一些成功的案例进行全面的推广。(3)加大投入,完善各种保障体系。发展生态农业,首先要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行改革,在变革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投入。所以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创新资金筹措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当地政府可拨出一部分资金来建立健全创新机制[9],开展培训,提升广大农户的知识技能,以达到科学种植和养殖,构建全方位的生态农业发展保障体系。

作者:杨娅娅 王金凤 吴英 高人兴 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沈亨理.农业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70-73.

[2]金冬霞.生态农业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46-74.

[3]郑军,史建民.我国生态农业研究述评[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7,33(1):97-102.

[4]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64-93.

[5]刘钦普,生态农业概论[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1995:1-76.

[6]罗其友,陶陶.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功能区划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6):407-413.

[7]肖忠东,周密,孙林岩.中国生态农业模式研究与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5,23(2):208-212.

第8篇:高效生态农业的概念范文

通过生态修复重新焕发农业生机

2005年,身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的蒋高明,成为山东省人民政府首批“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接到聘书的那一刻,蒋高明决定要进行他梦寐以求的生态农业乡村实验:“不能只待在实验室里,必须一竿子插到底,插到乡村。”立定这样的志向,2006年7月,蒋高明带着“生态农业”研究课题和一支由十多人组成的科研团队,回到自己的家乡山东省平邑县卞桥镇蒋家庄,承包40亩低产田,办起了自己的“弘毅生态农场”。

由于低产田是薄地,过去一亩地1年110元都没人承包,蒋高明却以每亩260元的价格承包下来。村民们善意地提醒他:这样的土地可能连种子都收不回来。但蒋高明接下来的行为让乡亲们更吃惊――他坚持种地“六不用”,即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农膜、不用添加剂、不用除草剂、不用转基因。“种地不用化肥、农药,不绝产才怪呢!”乡亲们纷纷议论。

而在蒋高明看来,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在三十多年的陈旧农业模式下,农民种地对化肥、除草剂、杀虫剂越用越多,不仅没有从根本上控制住害虫和杂草,反而把有害物质留在土壤、空气中,既污染了环境,也减少了野生物种和乡村生物的多样性,直接导致了土壤肥力下降。

蒋高明对乡亲们用事实说话,把自己的思想和认识落实到行动上,进行示范。2008年,蒋高明种植的小麦和玉米两季加起来一亩才收获500千克。但到了2011年,农场小麦亩产450千克、玉米550千克,比周围农田产量高出近一倍。经过多年的试验,昔日的低产田已经被改造成吨粮田。蒋高明说:“生态学的威力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土壤变得松软,并且有了比较厚的表土层,肥力严重下降的土地经过生态修复逐渐焕发了生机。”

十多年来,蒋高明和他的弘毅生态农场是在用近乎“痴狂”的态度,实践着“借自然之力恢复自然”的理论。在蒋高明的生态农场带动下,山东、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浙江、江苏等地不少从事现代规模农业的企业家和农民前来学习取经,加上蒋高明的团队到各地指导讲解,目前已在全国累计推广生态农业种植面积14.5万亩,充分展示了他们献身生态农业、积极开展示范作用的理念和作为。

用“六大要素”为生态农业注入活力

蒋高明1985年从山东大学生物系毕业后,考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先后到英国利物浦大学和美国生物圈二号研究中心担任访问学者,他在成为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4年后,决定再返回田间地头,开启一项前所未有的“一大于六”乡村试验。所谓“一大于六”,即试图用生态学的方法,打败“大农药、大化肥、除草剂、添加剂、农膜、转基因”六项技术之和,还要效益翻倍,乃至增长3~5倍。而后者,正是被奉为现在农业的“六大要素”。

在很多人的眼里,他的这些想法似乎有些乌托邦。蒋高明却说:“动物、植物、微生物三大类群,构成了大自然完美的生物圈。但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不到300年的时间,人们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便利和好处的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蒋高明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以牺牲乡村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现代农业过分依赖化肥、农药、除草剂、添加剂、农膜等化学性生产资料,粮食是在增产,但环境污染和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接踵而来。”

他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中国单位耕地面积化肥平均施用量是化肥施用安全上限的1.93倍,但利用率仅为40%左右。农药平均施用量13.4千克/公顷,其中高毒农药占70%,有60%~70%残留在土壤中。我国目前每年约有50万吨农膜残留在土壤中,残留率高达40%,这些农膜在15~20厘米土壤层形成不易透水、透气性很差的难耕作层,很难被分解。

在养殖上,过度使用饲料添加剂和抗生素,提高料肉比,让动物们长得快,造成很多速生鸡、速生鸭。更可怕的是,面粉加工竟使用滑石粉,被国家明令禁止的面粉增白剂也被某些不法企业偷偷利用,本应只能做生物柴油的地沟油又重新返回了餐桌。农村畜禽粪便污染也相当严重,其大气污染排放量超过工业固体废弃物2倍多,在部分省份超过4倍。

“现在有些地方,农民种地、养殖分两块,一块用传统的办法生产,自己吃,另一块用现代技术生产,卖给城里人吃。现在的黑心产业,把农产品当成载体在流通环节赚取不义之财。注水肉在城里销售很普遍,举个例子,我们养的牛当地销售价在28元钱1千克,1千克活牛出0.5千克牛肉,不算人工费,成本至少每千克56元钱,加上屠宰费、运输费更贵。所以说,城里人吃三十多块钱的牛肉怎么可能呢?我养的一头牛被牛贩子买去,他们能注50千克水。什么概念?光注水就净赚3000块。我养一年牛,不如他们注一次水!光注水还好,买回家放一放把水化出来。现在的问题是你化都化不出来了,有人发明了胶体注水剂,逼着你把注水牛、注水猪、注水鸡鸭吃进肚子里去。”蒋高明气愤地说。

只有生态农业才能解决农民就业与脱贫

在农庄一间大平房里,采访的记者们围着长条桌在木板凳上坐定,蒋高明指着一盘盘花生、苹果说:“这全部都是有机农产品,原生态,一点儿农药、化肥都没有使用。”

他介绍说,经山东农业大学环境学院测定,目前在弘毅生态农场,土壤里的重金属基本为零,农产品没有重金属超标问题,更没有农药残留。山鸡、燕子、蜻蜓、刺猬、青蛙、蛇、蜜蜂、螳螂、瓢虫等动物,重新回到了农田。

站在农场的有机果园里,蒋高明告诉笔者:“我们这里40厘米厚、1平方米面积的土壤里,有四五百条蚯蚓,而周围果园里最多只有十几条,有的甚至一条都没有。”

听着屋外时断时续的鸡鸣鸭叫声,蒋高明说:“现在的农业模式,土地不喜欢,虫子不喜欢,杂草不喜欢,农民也不喜欢。要恢复地力,出路在生态循环农业。生态化是前提,组织化、市场化是保障。”

蒋高明以一个植物学家的视角谈起自己的看法:“我是生态学工作人员,我就要把生态放第一位。没有好的生态,人们就没有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居家、健康的心态”。

蒋高明说:“优质农产品生产对生态环境有严格的要求,水、土、空气都不能污染,只有从源头杜绝了化肥、农药、除草剂、农膜、人工合成激素,通过市场作用倒逼工厂少生产有害化学物质,才能帮助国家保护生态环境。而高效生态农业又是一种环保产业,是最大的公益产业,中国有18亿亩农田,若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的话,其土壤就可以从空气中净吸收306亿吨二氧化碳。中国科学院的实验数据证实,将传统的农业模式改为有机农业模式,可将温室气体净排放逆转为净吸收。”

蒋高明认为:只有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才能解决农民就业与脱贫问题。尤其是紧紧围绕着种植、养殖、加工与销售等环节发展生态农业,才会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如果市场前景看好,农二代、大学生二代等优质劳动力就会进入生态农业领域,粮食生产潜力会进一步释放。当然,发展生态农业,中国涉农与环保方面的资金即健康保障、社会服务的资金应向广大农村倾斜,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这样才能激活农村市场。

第9篇:高效生态农业的概念范文

生态农业旅游是以乡村生态环境为背景、以生态农业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通过运用生态学、美学、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布局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将农业开发成为以保护自然为核心,以生态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集生态农业建设、科学管理、旅游商品生产与游人观光生态农业、参与农事劳作、体验农村情趣、获取生态知识和农业知识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活动。由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可以看出,生态农业旅游的内涵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到农村生态环境中进行旅游;二是旅游活动具有参与性,并贯穿了生态意识;三是促进农业、农业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不但包括生态农业体系中有旅游开发价值的部分,还包括在于有鲜明特色的乡村环境中的其它能给游客带来生态启发和教育的自然、文化、物质、精神等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服务设施。生态农业旅游是建立在生态农业基础上的资源综合利用的生态模式。它是将生态农业生产、生态旅游活动、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生态型旅游方式。它强化了生产过程的生态性、趣味性、艺术性、生产丰富多样的生态农业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观赏、娱乐、健身、求知等功能服务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农业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种形式,它既具有生态旅游共同特点,也具有不同于一般生态旅游的个性特征,它的兴起和发展有其深刻的背景因素和理论基础,也有特殊的经济、社会、环境意义。

二、恭城县红岩村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实证分析

(一)红岩村概况

红岩村位于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距恭城县城14.7km,距离桂林市中心122.7km。红岩村属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9.7℃,年降雨量1490mm,且雨热同期,十分适合柿子、柑橘等农作物的生长。村内无工业污染源,空气环境质量高,森林覆盖率达95%。红岩村有农户95户,人口395人。过去,红岩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恭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红岩村坚定不移地发展生态农业,因地制宜栽培月柿、柑橙等水果,逐渐富裕,并建成了富裕生态家园。

(二)生态农业中的循环经济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广大农村能源短缺,红岩村人决定走生态农业建设之路,实施以养殖为基础,以沼气为纽带,以种植为重点的发展战略,实现了“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良性循环。在这个良性循环链中,养殖业的发展为沼气提供充足的原料。办沼气可照明、做饭,这样既净化、美化了环境,保护了生态,同时又可利用沼气池排出的沼渣、沼液给月柿施肥,提高了月柿的品质,减少了其病虫害的发生。生态肥的使用和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的普及,使红岩村生产的“恭城月柿”个大、形圆、肉厚、质软、核少、含糖量高,受到消费者青睐,畅销国内外。“恭城月柿”先后被中国特产之乡命名活动组委会和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月柿之乡”和“中华名果”称号。

(三)从生态农业到生态农业旅游的产业延伸

“三位一体”的良性循环生态链催生了当地的生态工业和方兴未艾的以生态农业旅游产品为中心的乡村旅游,形成了“养殖—沼气—种植—加工—旅游”“五位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旅游在“五位一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城里人面对生活的快节奏和激烈竞争压力,向往农村的清新空气、田园生活和民族风情。红岩村人抓住机遇,从2003年开始建设集农业观光、生态旅游、民俗风情表演、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推行“人畜分离,规模养殖,集中供气,统一管理”的沼气建设理念和模式。几年来,红岩新村共投资1100多万元,建起了农家别墅、瑶寨风雨桥、滚水坝、梅花桩、观景台、月柿节主会场、大型停车场等旅游基础设施。修建了景区大门,修通了直通红岩新村的柏油路和果园观光小路,开设了平江河水上乐园,建起了垂钓小区。到目前为止,全村共建有独立别墅43幢、开办旅游餐馆29家,共有客房250余间,床位500余张。开辟了4条旅游线路,可进行观花采果、自助探岩、垂钓、水上游乐、民族风情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基本形成了食、宿、行、娱、购、游相配套的服务体系,形成了富有红岩村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动力机制。详情为:(1)需求系统,即城市居民对田园生活的需求;(2)中介系统,即月柿节及各类媒体的宣传;(3)引力系统,即良好的生态、休闲环境,优质的柿子、碰柑等农作物,浓郁的民族风情;(4)支持系统,即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农家别墅区等良好旅游设施,村旅游协会。目前旅游收入占村民收入的40%。2005年80万的游客人次为红岩村带来了农户人均增收2000元的效益,一些家庭旅游年收入突破10万元。2005年底红岩村通过国家级验收,成为农民自己管理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6年10月3日,红岩村再次成功举办了第四届月柿节,标志着日渐红火起来的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2006年底,红岩村以其集农业观光、生态旅游、风情表演、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突出特点,入选“中国十大魅力乡村”。

三、创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红岩村是“富裕家园生态农业示范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也是中国农业旅游的一个缩影,因此在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存在一些不足。如,旅游的内容过于单调、特色农产品未能实现深加工、缺乏高科技的管理手段、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等。因此提高可持续发展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议。

(一)加强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尽管目前红岩村的生态环境良好,但毕竟生态环境脆弱,并且随着游客的增多及经济利益的驱动,环境卫生的处理、旅游资源的保护等问题将直接影响红岩村生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完善景区的环境管理制度、加大环保的投资、采用先进的治理技术及建立环境跟踪监测系统将产生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进一步丰富生态农业内涵,做强做大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应该如何定位。首先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已有优势,不断丰富生态农业内涵,调整和优化种植业、养殖业和能源结构,实现旅游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的转变,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做大做强生态农业旅游。具体措施:一是加大农业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力度,全面改造传统种养技术,发展“三高”(高产、高质、高效)生态农业;二是继续研究探索沼池建设新技术,提高其能量转化效率和沼气使用效能;三是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发展生态农业,使全县由传统经济型农业向现代旅游型生态农业转变。例如,在水果品种选择、搭配时不仅考虑其经济性能,还要考虑其观赏价值和旅游功能;在养殖方面不仅考虑发展沼气积累粪肥的需要,还应考虑旅游美食的需求。其次,红岩村的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形式简单,旅游景点过分地依赖时令和特色产品。按照生态性、休闲性应合理的增加一些娱乐、康体或饮食文化等项目,可提高入住率,增加人均旅游天数,提高经济效益。红岩村作为恭城典型,其生态农业主要以果树为主,果子成熟的时候旅游者比较多,这就无形中形成了季节性的旅游,出现了淡旺季。为了旅游更好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发展花卉旅游,或者根据地域土壤条件种植四季果树和当地的特色举行节日旅游,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农业生态特色开展会展和重大会议来宣传恭城的旅游。可以运用像海南的博鳌论坛一样的方式来彰显恭城的“中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的魅力。

(三)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及专业人才引进

高质量的旅游源于高质量的服务,高质量的服务源于高质量的员工。红岩村现有的生态农业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亦没有专职讲解员,尚不能满足广大游客的要求。所以,培养生态农业旅游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是培育高质量的生态农业旅游服务的软环境,已成为红岩村旅游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建立社区参与旅游机制加强生态意识

研究表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程度直接影响到旅游地的旅游发展。社区居民只有在开发旅游的过程中得到切实的合理的利益,才能积极的参与旅游发展;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才能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红岩村建立社区参与旅游机制是该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建设绿色住宿,目前恭城的旅游住宿和都市里的三星级酒店的住宿可以媲美,这虽然会给旅游者带来舒适的感觉,但值得引起我们思考的是,这里似乎缺失了原生态和本民族风格的建筑样式。其实从旅游者的角度来看,体验瑶族的特色民居是他们的目的所在。民俗日渐消逝的今天,若恭城保留了民族的特色,就是一种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成功。提倡绿色饮食,游客在菜园里自己挑选蔬菜决定饮食。目的是让游客知道自己在旅游生态地方感受到是名副其实的原生态。这些策略都需要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才能更好的实施。

(五)加强法制建设,抵制不良社会风气

红岩村的旅游主题是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因此必须具备健康、自然及和谐的内涵。但如只顾眼前利益而放任不良社会风气进村,实际上就玷污了生态旅游本身的含义。红岩村在旅游开发初期曾被报道受到了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尽管只存在个别现象,但是如果得不到必要的遏止,将对红岩村将来的发展产生致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