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机械化发展报告范文

农业机械化发展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机械化发展报告

第1篇:农业机械化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现代化农业建设 作用 地位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1-0232-01

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强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随着人们对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深入,农业机械化的推动作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的重要推手,要想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必须先行。

1 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化农业建设中的基础地位

农业机械现代化是现代化农业建设之基础。现代化农业要求在先进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下,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从事农业生产、加工,最大限度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使农业生产达到标准化和规模化。在农业生产的过程当中,应用先进的机械化生产工具代替人力、畜力生产工具,这是农业生产的技术革命,农业机械作业实现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科学农艺要求,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把农业从传统的高强度的劳作中解放出来,为“三农”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国际上,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作业机械化水平作为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没有农业现代化机械技术的进步,也就没有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所以说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基础。

2 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和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变

农业现代化的进行在于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农业机械化对于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特色优势农产品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就本市海东镇来说,其玉米、水稻、畜禽养殖业等在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下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农业机械化拓宽了农业的广度和深度,优化升级了产业结构,打破了农业生产的季节和空间限制,从而在大范围内快速转变了农业发展的方式。

在现代化农业建设过程中,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直接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规模化,农业机械化将最新工程技术和最高农业种植要求固定于农业机械产品和作业使用上,农业技术通过机械物化农业设备以及具有较高技能的农机得以大范围推广出去,优良农作物品种也逐渐以农业机械为载体,以相对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方式生产出来。

3 农业机械化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大大改良了耕种方式,降低了耕种成本,从而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以海东镇的农业发展为例:海东镇地辖区有8个村委会,32个自然村5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098户(其中农业户6365户),总人口25741人(其中非农业8704人)。全镇国土面积125平方公里,耕地总资源11076亩。全镇地广人稀,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薄弱,是典型的旱作农业生产区。

全镇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农民增收致富较为困难,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在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上,村民靠农业致富成为了可能。农民通过农业机械减少了粮食损失,有些种植大户利用机械化灌溉技术和节水设施,实现喷灌、滴灌等,有效的节约农业用水;农民利用农业机械对农产品进行干燥、加工、贮存等,减少谷物和果实腐烂变质损失等;因为人力因素而未开垦出的土地,农民通过农业机械开发以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从农作物数量上来增加收入;农民通过农业机械生产适合海东镇气候条件的农作物,增加本地特色农作物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提高收入等。同时由于农业机械的作用,海东镇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的小农经营模式得以改变。农业规模在扩大,生产在集中,增强了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从海东镇农业发展状况来看,农业机械化显著增加了农民收入,是农民小康道路上的福音。

4 海东镇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就海东镇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来看,它结合了本地的地理环境因素,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先进县市的发展相比差距还很大,在很多方面还不能适应建设现代化农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客观要求,主要表现在:(1)农机装备水平较低,结构性矛盾突出,小型机械多而高性能机械少,农田作业机械多而果业机械少,运输机械多而配套机械少,粮食作物机械多而养殖机械少。(2)农机投入不足,示范推广力度不够,海东镇居民对于农业机械设备的投入力度虽然有所加大,但是与农民的需求仍然存在着巨大差距,许多农机化新技术尚未大面积推广。(3)农业机械化设备创新和相关机具的开发引进能力不强。

针对海东镇的农业机械发展的状况,提出了以下建议:(1)相关部门建立以国家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农业机械化资金保障体系,市政府、镇政府等各级政府要增加对于农机化的投入,调动农民购置机具和设备的积极性。(2)建立以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的农业机械化科技保障体系,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3)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农业机械化的法律法规,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积极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5 小结

本文结合个人实践工作经验,就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化农业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展开了探讨,农业机械现代化是现代化农业建设之基础,它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和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变,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同时本文结合大理市海东镇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针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然而由于个人所学知识以及阅历的局限性,并未能够做到面面俱到,仅希望能够凭借本文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第2篇:农业机械化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国内外;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现状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S23-01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改变了农业的生产方式,将传统的人力、畜力作业转变为先进的机械作业,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要积极推进农机化技术的创新,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1 国外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1.1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现状

近些年来,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农业生产已经实现高度机械化,无论是农机具的配套上,还是农业的产业结构都是较完善的,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生产体系。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机械制造技术等这些高新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将会创造出更加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以及生产出技术更高的农机具,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1 德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早在20世纪70年代,德国就已经实现了农业机械化,而且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的研发新技术、新农机,近些年来,德国的农业机械已经实现了大型化和大功率化,这很好地适应了农场规模不断扩大的需求。首先,复式作业机和联合作业机出现发展新,如:免耕深松、灭茬、施肥、播种1次完成的机具的制造,多种高性能机具前后挂接的联合作业机,集收割、捡拾、压捆、装载为一体的牧草收获机,集去叶刨掘、收获、清土、装运为一体的马铃薯收割机等机械的推广与使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农机作业的效率,而且也起到了保护性耕作的目的。其次,保护资源环境的农业机械的生产,这是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的的生产。如:深松灭茬圆盘,属于保护性耕作。喷灌机械利于节水。再次,高新技术的大幅度应用,促进了农业的快速发展。如:卫星定位、激光制导等技术。

1.1.2 美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美国具有人均耕地较多、农业技术水平较高等特点,农业的生产方式是大规模集约化经营,为了适应这种生产方式,美国研制出了很多大型高效农业机械,如:青饲料联合收割机、74~340kW大功率轮式拖拉机等。

1.1.3 英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

英国属于中等规模集约化经营,为适应此生产方式,英国主要以生产中型农业机械为主。

1.2 发达国家高新技术发展状况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促进农业机械的智能化发展,不断地将激光技术、产量计量器、超声波技术、微波技术等高、新、光技术应用到农业机械上,从而使农业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如:微波技术的应用,有效的杀死了农作物上的昆虫以及干燥谷物。

2 国内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2.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2.1.1 市场上新农机产品不断增多

近些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支农惠农政策的不断实施,国内农机市场开始逐渐活跃起来,各种新农机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极大地促进了农机业的发展。如:80型拖拉机、70型拖拉机、迪尔天拖自60型拖拉机、72型拖拉机等多种型号拖拉机的热销,深受消费者的好评与喜爱。

2.1.2 特色和个性化产品的不断涌现

随着农机事业的高速发展,农民开始对农业机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要求农机不仅质量上要有保证,而且对外观、机具内部布置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以拖拉机为例,近几年,流线型拖拉机逐渐涌现,并已成为一种时尚,同时将人机工程技术应用到农机具的室内布置和形式上,致使特色和个性化产品不断涌现。而且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一些企业的目标是逐渐打造一批在质量、性能、用途、外部形态、内部布置均满足农业发展要求的农业机械,从而使农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2 我国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再加上积极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总结出了采取自动化、智能化的作业方式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进步,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接下来以农用传感技术以及电子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进行分析:

2.2.1 农用传感器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

农用传感器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准确的、迅速的评价农产品的生物学性状和活动,而且也有助于实现机器工作状态的准确监测,以便及时进行调整,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控制。近几年,我国对农用传感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而且发挥的作用也十分显著。如温度传感器的使用,不仅解决了温度测量不精确的问题,还有助于粮食的烘干和储存。

2.2.2 电子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

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使用,使农业机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实现成为可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电子技术就逐渐发展起来,且发展十分迅速。如:电子装控装置在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机具上的应用,农机操作者可以随时掌握机器的工作状态,以便及时的对其故障进行检测,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农机的使用安全。

3 结语

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应用,使农业机械逐步向精准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这不仅能够提高农机的工作效率,降低农业成本的投入,而且促进农业的稳产高收,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立群,孙福田.新型农业与农业机械化的协调关系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

[2] 姜涛,李树军.我国农机科研事业的发展研究[J].农业机械,2007(9):120-134.

第3篇:农业机械化发展报告范文

引言

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对农业机械行业的需求在长期将保持稳定的增长。

国务院在2010年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0]22号,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农机行业发展目标,到2015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5%,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到65%;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在2011年的第一个“十二五”行业规划――《农机工业发展规划(2011 2015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中对农机工业的产业规模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即到2015年农机工业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

在《意见》和《发展规划》中都明确提出要加大农机制造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增强农机工业科技创造能力,《发展规划》更将提高农机工业的创新能力,建成协调有效的农机工业自主创新平台,在大型农业动力和作业装备领域实现重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重大突破,推进新产品开发,形成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列为规划目标。

第4篇:农业机械化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 农机合作组织;农业机械化;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307-01

农机合作组织的创建,就是为了团结广大的农民、农机使用者、农机大户和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为其维护和实现自身的利益以达到共同利益作保障,其组织原则就是自愿、互惠和互利,属于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之一。目前,农村合作组织在减轻农民的劳动、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农机合作组织发展现状

目前,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各级农机管理部门都为促进农业发展不断努力。规范化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并逐步向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1.1 服务模式逐渐市场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社已经实现了以市场为导向来安排服务,紧密围绕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力求因地制宜配置农机资源,拓展服务领域,对传统的服务模式进行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实现了农机服务同土地分散经营户之间的对接,推进了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同时,农机合作社为了充分发挥其农机具较多、配套设施齐全、生产规模较大的优势,在附近的村庄进行了广泛的宣传,积极接受订单,这种运营方式不仅提高了农机具的使用效率,而且还对降低作业成本有所帮助。

1.2 经营管理模式规范化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原则基本上是“自愿联合、共同拥有、经济参与、民主管理”,即保证整个合作社的工作都是自愿入社、退社自由。社员只需认真履行章程规定的义务,就能够享受规定的权利。在运行方式上也相当规范化,实现了统一的业务联系方式、统一的作业调度流程、统一的服务质量、统一的农机具维护办法、统一收费的规范化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农机专业合作社逐步向着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1]。

1.3 国家的扶持力度逐步增大

在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农机专业合作社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农机合作社,提供了大量的补贴资金,了众多相关的补贴政策,各级农机管理部门也利用这些资金购入了大量的农机具,有效地推动了农机服务组织的服务水平和装备水平,帮助农机服务组织向着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方向不断发展[2-3]。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规模也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和自身努力下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助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农机合作社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农机合作社的组建和快速发展对于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在整合农业资源的基础上,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促进土地流转,使整个农业朝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式转变。在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同时,对于解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向着第二、三产生的转移提供了基础,加快了农村的城镇化的进程。同时,农机合作组织能够增加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克服了农机具使用技术参差不齐、经营效率差异巨大的问题,对于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

3 农机合作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经营规模小,实力较弱,服务项目较为单一,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二是管理并没有紧密连接农机户,运行机制也比较松散。缺乏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从而导致发展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盲目性,并且服务结构也不合理。三是农机具合作社没有明确的法人,注册登记工作做得不严明、不规范,贷款相当困难,组织的独立性较差。四是政府的扶持政策有待落实,在财政、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落实,组织作业的实现所需的流程和手续繁琐,导致了作业组织的启动相当困难。五是乡镇农机合作组织的管理职能较弱,对农民的引导和教育方面还存在不足,这导致了农村服务体制的发展受到农民知识技能的影响。六是部分农机经营者和农机大户的素质不高,接受新制度、新知识的能力不足,导致其一直在小农经济的影响下不愿入社,使得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受到规模的限制。七是服务功能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不能根据农机市场的需求拓展相关服务。进而导致了服务项目极其单一,农机空闲时间较长,影响到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

4 结语

农机合作组织对于农业机械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帮助,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意义[4]。但是由于这种生产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众多的问题,因此要不断实践,总结经验,尽早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

5 参考文献

[1] 金福俊,邸晨霞,刘力.沧州市农机合作社运营模式及成果的调研报告[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2):64-65,128.

[2] 范桂林,傅蕾.从兖州市农机化发展现状看农机合作社发展趋势[J].农业机械,2011(21):42.

第5篇:农业机械化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 农机安全 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0-0161-01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农机的数量和种类也越来越多,而农机的安全被重视的程度日益提高,农业机械的安全性已成为农机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我国要在21世纪农业机械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现代化的难点在于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发展农机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手段。早在建国初我国农机总动力仅8万kW,其中排灌动力约86%,拖拉机保有量仅几百台,农业生产主要靠人畜力手工劳动。经过60余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年,随着农机装备数量的增加和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农机作业量大幅度增加,2006年全国农机总动力已达到7.19亿kW,到2015年我国农机总动力要达到10亿km,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5%以上,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超常规的大发展,先进的机械化生产方式正在替代落后的传统手工生产方式。2005年全国农机化经营和农机工业产值达4000亿元,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2006年参加跨区机收作业的联合收割机总数达39.2万台。而在农机作业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也成几何倍数增加,数目之惊人,教训之惨痛发人深醒。

二、以农业机械化安全为首要任务,全面加强农机管理工作

围绕农机安全主要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1.重点开展农机安全教育活动,全年累计达30多次

一是利用年检驾驶员较集中,由各镇举办安全教育例会,重点对农机法规和农机事故案例进行讲解,让驾驶员和营机户提高安全意识,全年举办安全教育例会23次。二是特殊时期专门召开座谈会进行安全教育。例如,真对秋季联合收割机作业事故多的现实,专门举办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座谈会,效果比较好,今年没有接到联合收割机的事故报告。三是走进学校进行宣传。例如春季到草河中心小学进行农机和交通安全知识讲课。四是到集市,到有铁路道口的村屯宣传,发放宣传资料2000份,悬挂条幅25处。五是在办公场所,路上田间进行宣传,针对我市农机事故特点,我市借助《凤城农业简报》这块阵地,出版了两期4版农机安全知识。在驾驶员来办理牌证时,或在路间遇到驾驶员,进行发放宣传单,面对面的进行教育。

2.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展开检验登记挂牌工作,成果显著

今年共检验农机643台,新注册登记1197台。为了使专门从事农田作业的手扶拖拉机能顺利地挂牌和检验,我们顶着压力采取允许驾驶员自己提出申请,承诺不上道路行驶,因而不需缴纳拖拉机交强险的措施,给手扶拖拉机挂牌700余台。

3.严格拖拉机驾驶证考试工作

今年通过阳光工程培训,农村劳动力培训,细化考试内容,更新考试方式,采取自学与路试相结合的形式,使每一位脱拉机手能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从而顺利考取拖拉机驾驶证,全年达80多个。

4.开展农机安全检查工作,努力消除事故隐患,全年共出动检查车辆200台次,检验车辆800台次,违纠150台次,通过路查办牌、考证、检验的50台次。

5.对危及人身安全的农机进行免费实地检验

我们印制检验表4万份,农机安全手册5000份,检验标识1万张,在我市南片11个乡镇开展试点性检验农机,检验农机11430台。其中边门检验最多2100台。

6.创建边门镇明亮村等10个平安农机示范村,创建爱阳镇、红旗镇、鸡冠山镇为3个平安农机示范镇,今年我市被省安监局、省农委授予“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新创建的三个示范镇被省安监局、省农委评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镇”。

参考文献

[1]李鉴方. 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管理与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6.

第6篇:农业机械化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农机技术推广; 新技术;新机具;发展;提高

中图分类号: S23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0-51-1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农业是否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程度,任何先进农艺措施必须和农机有机结合。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力,为农业机械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商业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农机技术推广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不可替代的一个环节。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如何才能更快更好的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农机技术推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做得好坏直接影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它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强大有效的推动力,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力保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仅仅局限于动力机械、收获机械、设施机械等常规化推广,已不能完全适应高效农业的发展要求,因此,推广工作也要与时俱进,这就对农技推广工作提出了更加科学性、规范性、适应性等多方面的要求,必须由重生产能力提高,重增加数量向提高质量和效益、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转变,增长方式由投入型向效益型转变。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努力探索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推广之路。

1 有针对性地进行农机技术推广

在推广工作中我们要以《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选择适合本地区的新技术,新机具,主要是要根据地形地貌以及种植结构选择农机推广的重点,因地制宜。例如,扶余市中西部地区以种植花生为主而且种植面积很大,就要在花生的种植管理收获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地推广有利于花生生产的新技术,新机具。同时也要把农户多年来在花生种植中一些发明创造的,好的经验加以总结提高,把它推广介绍给其他的种植户,这是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者的责任与任务。比如,对农机具的改进、创新,只要它适合农业的发展安全有效,没有安全隐患我们就利用所学帮助他们完善,给予支持和鼓励,甚至推广。还要通过调查研究选择适合本地区推广的项目,拿出可行性报告给上级推广部门争取他们的支持。

2 转变农机技术推广观念

一是由过去企业生产什么就推广什么转变为农业生产需要什么就推广什么;二是不但要推广上级科研单位的新技术新成果还要把实践生产中好的发明创造加以推广;三是转变推广单一的增产技术为推广综合配条技术,实现农机与农艺新技术的结合;四是改变过去重点推广粮食增产技术为全面推广;五是改变只追求数量,数字上的技术推广为切实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农民养机户的增产增收效益为目的。

3 把农机大户作为主要的推广对象

农机大户是农机发展的排头兵,是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工作着重要抓好的。农机技术推广要与农机大户常联系,做朋友,摸清农机大户的需求,把适合于他们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给他们,让他们起示范带头作用,为普及推广打基础。扶持农机大户引新技术,进新机具,通过各种方式方法争取实现在农机大户的田里搞新技术,新机具的试验示范,组织农民观看。以开现场会、培训班的形式宣传推广。请当地新闻媒体参与录像制作科技宣传片。我们也可以制作成光盘免费发给农民。试验田最好能实现春种农民看,秋收农民羡。这样我们的推广工作就成功一半了,接下来普及就圆满了。

4 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少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在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各级政府也很重视,但苦于财政十分困难,没有资金可投,致使农机推广服务机构无设备和资金进行全方位的服务,没有下乡经费及服务工具,很难适应当前农机化发展的需求。由于缺少资金影响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农及技术推广的职能作用难以发挥。为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服务条件势在必行。二是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影响农机新技术成果的推广转化质量。原因是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知识老化,青黄不接。绝大数专业技术人员是上世纪1997年,1998年之前的大中专毕业生,1998年之后的毕业人员几乎没有。对新技术,新机具知之甚少,缺少学习提高的机会。致使所需要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短缺,推广队伍中整体知识水平低,主要是知识老化。建议加大对农机推广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公共服务能力。打铁需要自身硬,要搞好推广工作先要建设好推广队伍。建议上级部门应组织对农机技术人员定期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提高人员服务水平,强化服务功能。

5 努力争取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

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是服务于农业发展的公益事业,作为农机技术推广部门也要积极主动的给政府当好参谋,提出合理化建议。做到有为才有位的指导思想,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立足本职工作,把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搞好,争取政府部门的信任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推广服务功能,为农业实现现代化增加正能量。

第7篇:农业机械化发展报告范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我县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目标,以改善农业装备结构、提高农机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为主要任务,以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为重点,规范操作程序,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补贴的拉动效应,调动和保护农民的购机积极性,发展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

二、主要目标

(一)调动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提高农民购买农业机械能力,扩大农户直接受益范围,促进农民增收。

(二)围绕柑桔产业化,对适用于柑桔生产的机械优先补贴,全面提高我县柑桔生产机械化技术,积极创建全省柑桔生产机械化试点县。

(三)围绕茶叶产业化,增加对购买茶叶修剪、采摘和加工的机械补贴范围,提高茶叶生产、加工机械化整体水平。

(四)围绕烟叶、蔬菜产业化,加大对购买中小型拖拉机、微耕机和配套农具的补贴力度,全面提高我县机械化耕作水平。

(五)围绕农村沼气建设,对购买沼液沼渣进出料专用设备进行补贴,推进农村节能和环保事业发展。

(六)提高我县农机装备水平,改善装备结构,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

三、基本原则

(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分结合,务求实效。

(二)突出重点,兼顾特色。倾斜重点是:向烟叶、茶叶、柑桔、蔬菜等产业机械倾斜;向农民购置大型、先进农业机械倾斜;向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倾斜。

(三)在《省2012年度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目录》确定的产品范围内,充分尊重农民购机的自主选择权,合理安排补贴资金。

(四)操作程序科学简便、公开公正、透明高效。

四、实施范围及规模

实施范围:全县符合条件的农民或农机服务组织均可申请农机购置补贴。

实施规模:省农业厅、省财政厅2012年度下达给我县第一批农机购置补贴的资金额度为240万元,全部为中央补贴资金。

五、补贴对象、标准及种类

(一)补贴对象。

2012年农机购置补贴的对象为居住在本县范围内,且具有本县户口的乡镇农牧渔民(含林场职工)和直接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农机大户。

在申请补贴人数超过计划指标时,补贴对象的优先条件依次为:县重点扶持的烟叶、茶叶、柑桔、蔬菜等特色产业生产大户、农机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包括农机专业化组织);列入部省科技入户工程中的科技示范户;“平安农机”示范户等。同时,对报废更新农业机械、购置主机并同时购置配套农具的要优先补贴。

申请人员的条件相同或不易认定时,在优先安排没有享受过补贴的农民的基础上,根据申请补贴的先后顺序或农民接受的其它方式确定。

(二)补贴标准。

按照《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农发〔2005〕12号)要求,严格执行《省2012年度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目录》确定的数量进行补贴。

一户农民年度内享受补贴的拖拉机或自带动力的农业机械原则上不超过一台,农机服务组织年度内享受补贴的拖拉机或自带动力的农业机械原则上不超过5台,直接从事植保工作的植保作业服务队年度内补贴购置的植保机械原则上不超过30台。

(三)补贴机具种类。

农民只有购买《省2012年度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目录》中公布的农业机械才能进行补贴。结合我县实际,确定对耕整机械、茶叶生产加工机械、植保机械、大中型农业机械进行重点补贴。

六、补贴购机程序

实行直补农民,差价购机,结构优化,补完为止的办法。

(一)本人申请。要求补贴的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凭本人有效身份证通过乡镇有关部门向县农机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填写购机补贴申请表;乡镇和县农机主管部门对申请购机者进行资格审查,确定购机者名单,并在其所在乡镇、村张榜公示三至七天(公示可分批进行);公示无异议后,县农机化管理办公室将其购机申请录入农机购置补贴信息管理系统。

(二)签订补贴协议。购机申请在农机购置补贴信息管理系统中经市、省两级公示审核通过后,由县农机化管理办公室与申请购机者签订购机补贴协议。

(三)补贴购机。实行“差额购机、直接补贴”,农民凭身份证、购机申请附表和购机补贴协议到经销商处交购机差价款提机。

七、工作进度安排

(一)2012年4月中旬,制定《秭归县2012年度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

(二)2012年4月下旬-9月,组织开展购机补贴政策宣传、补贴机具现场演示及推广示范;组织农民购机申请、审核、登记、公示、购机补贴项目实施工作。同时做好项目实施中管理、检查、督导及补贴资金结算审核等工作。

(三)2012年10月-11月,组织信息管理资料档案的采集、录入、建档工作,进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执行情况总结,在10月底前将工作总结报告、补贴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和电子档案资料报省农机管理部门。

八、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对农民购买农机实行专项补贴,是落实中央扶持“三农”政策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有效措施,对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各乡镇、县直相关部门务必统一思想、密切配合、齐心协力、精心组织,确保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顺利实施,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使补贴资金真正发挥作用。为切实加强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熊相军任组长,副县长郑礼昌任副组长,县农业局、县财政局、县监察局、县烟草局、县林业局、县审计局、县物价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农机化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购机补贴的各项工作。

第8篇:农业机械化发展报告范文

随着近年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了农业经营健康地前进,在正确引进并安全有效地利用所引进的农业机械和合理流通方面,必须采取对策。

为此,要开展有效地利用农业机械的指导工作,防止农作业事故,因地制宜发展机械化,确保培养各种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技术人员。除此之外,为促进农业机械的合理流通,还必须实施农业机械事业综合对策,为便于实施,特制定本纲要。

第二章实施的种类和内容

一、农业机械有效利用、安全对策

(一)都、道、府、县农业机械有效利用、安全对策

1.农业机械有效利用对策的实施

为了有效地利用农业机械,应制定必要的指导方针,根据此方针对市、镇、村和有关的团体进行指导。同时,还开有关人员参加的有效利用农业机械的研究会。

2.防止农作业事故的对策的实施

为了确保安全使用农业机械和提高作业效率,可开设流动教室,进行启蒙指导,提高对安全进行农作业的认识;进行事故调查、掌握事故的实况,以作为防止农作业事故发生的改进对策的资料。

3.农机现场分析指导等的实施

为了提高目前所用的农业机械和设施的利用效率,以引进这些机械和设施的农民所组织的团体或管理机构为对象,对机构和设施的利用进行分析,查明结果,并进行必要的指导,参考指导内容整理出有效地引进并利用农业机械和设施的一般指导资料。

另外,对新研制成功的农业机械,如果认为有必要于不久的将来在各都、道、府、县(以下简称县)推广时,应对确定要推广的农业机械进行地域适应性试验调查,为今后有效地引进此种机械准备资料。

4.农机使用技术人员的评定、培养对策的实施

凡在都、道、府、县农机使用技术人员的培训机构(以下简称"县培训机构")中完成一定学科并掌握了某种技能的人员,都、道、府、县知事(以下称"知事")应对其技能进行评定。有能力的技术人员要适当地分配到以上各种事业中去,并鼓励到农村定居。

(二)市、镇、村农业机械有效利用、安全对策

为了在农村有效地利用引进的机械,应在更新时引导农民引进适当的机械,同时,为了加强对农作业的安全认识,除开展宣传活动外,还须进行定期检查;通过村庄座谈会使农民相互交换有效利用农业机械和安全方面的信息;召开安全作业实地表演讲习会;进行农机作业环境条件调查,并不断改进指导工作。

二、农业机械合理流通指导

为了农机流通合理化并利于顺利地排难解纷,既要对与农业机械销售有关的团体和经营者进行合理流通等方面的指导,同时也要对农民和农业机械使用组织进行关于有效利用农业机械的指导。另外,要对农民和有关流通方面的人员开展农业机械流通方面的调查,掌握实际情况,作为今后指导工作的基本资料。

第三章对策的实施主体

一、实施主体

(一)县主管第二章中第一条第(一)款和第二条对策实施。

(二)由知事指定的市、镇、村主管第二章中第一条第(二)款对策实施。

二、关于知事指定诸问题

为了进行上款的指定,知事必须每年度听取根据第四章第一条第(一)款第1-(3)--a项规定所设的促进农业机械有效利用会议的意见。

第四章实施办法

一、农业机械有效利用、安全对策的实施

(一)都、道、府、县农业机械有效利用、安全对策的实施

1.农机有效利用对策的实施

(1)体制的配备

知事召开农业机械有效利用会议,由有关县机关、市、镇、村农业机械化团体、农业团体等有关人员参加,探讨该年度有组织地利用农业机械的方案、机械利用技术的指导、修理体制的配备等关于有效利用农业机械的推行方案,以促进事业的顺利进行。

(2)关于实施有效利用农业机械的指导

为了促使有效利用农业机械,知事要根据(1)的推行方案编写必要的资料,对市、镇、村有关的团体进行指导。

(3)召开有效利用农业机械研究会

a.为了指出促进有效利用农业机械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明确改进方向,知事要确定关于农机的个别利用和有组织地利用的方案和检查维修及机械使用技术等有关项目,要召开有市、镇、村有关的农业机械化团体、农业团体之有关人员参加的有效利用农机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

b.研究会的召开,知事可委托第四章第一条第(一)款第4--(5)--a项中所述的农业机械士或农机使用技术人员所组成的团体(如没有法人资格时可以指定代表,但仅限于组织及经营管理规约中有所规定的)来进行。

2.防止农作业事故对策

(1)防止农作业事故对策

实质上必须由行政机关、有关团体和农业团体等作为农作业安全运动进行普及。因此,知事可根据需要设置由有关的官方公所、农业机械化团体、农业团体等组成的安全运动推进部,并与之取得密切联系,以便卓有成效地实施本对策。

(2)安全指导的实施

a.为了实施防止农作业事故的对策,配合普及活动,可开设活动教室,在路边和农田进行指导,以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提高作业效率。通过必要的法令、规则、机械知识、操作技术等进行充分的指导,并采用印刷品和宣传画、巡回指导等宣传活动,在思想上引起对安全的重视。另外,应努力宣传有关农业灾害的保险制度,促使劳动者参加保险。

b.知事应创造条件让进行a项所列举的指导和宣传的职员参加必要的培训,以充实安全指导方面的知识。

c.知事在与地方农政局长(北海道为农林水产省农蚕园艺局长,冲绳县为冲绳综合事务局长,以下同)达成协议的基础上,可以把(2)项有关安全指导实施事业的部分工作委托给根据(1)所设置的安全运动推进部。

(3)农作业事故调查

a.农作业事故调查的种类、调查方法等由农林水产省农蚕园艺局长另行规定。

b.进行农作业事故调查时,知事可召开由县的有关职员及有关团体的负责人员参加的农业事故调查会议,讨论调查方法和调查结果,必要时应取得市、镇、村或有关团体的协助。

c.农作业事故调查应通过现场调查和现存统计资料调查的方式进行。

(a)现场调查应由县职员或县委派的调查员到现场进行调查。

(b)现存统计资料调查,应由县根据需要取得市、镇、村的协助,从医务、保险等资料的事例中调查与农作业事故有关的事件。

3.农业机械现场分析指导等对策

(1)农业机械引进和利用的分析指导

a.选定分析指导对象

知事与有关的市、镇、村长等协商,在那些依靠赞助事业引进农业机械、农业设施的有关农民团体或经营单位之中,选定认为有必要对其机械、设施的有效利用进行分析指导的单位,并将此事通告有关者。

b.分析、指导的实施

知事可指定县及有关市、镇、村的职员和有学识、有经验者对a项选定的事业主体进行分析,明确影响其机械、设施利用的主要因素,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提高机械、设施的利用程度。

c.指导资料的编制

知事因召开与农业机械化有关的部、课、机关和团体之负责人或职员,有学识、有经验者组成的指导资料制定会议,遵照《农业机械化促进法》(1953年法律第252号)第5条之2的第1项所规定的引进高性能农机基础方针,并参考试验研究成果、农业机械利用分析结果等,编制引进、利用高性能农业机械指导资料。

(2)新机械的地区适应性实验调查

a.对象的确定

进行实验调查的农业机械之种类应由农林水产省农蚕园艺局长决定,或由知事根据当地实际需要与地方农政局长协商决定。

b.实验调查的实施

(a)实验调查的方法:凡农林水产省农蚕园艺局长指定的农业机械,由农林水产省农蚕园艺局长另行决定;凡知事与地方农政局长协商指定的农业机械,则由知事与地方农政局长协商决定。

(b)知事可指定县职员和有学识有经验者,根据(a)项决定的方法进行实验调查。

4.农业机械使用技术人员的评定、培养对策

(1)技能评定的种类和级别

技能分为农业机械技能和农业设施技能2个种类进行评定,分别有1级技能和2级技能2个等级。

上述技能评定的种类和级别标准由农林水产省农蚕园艺局长另行制定。

(2)应考者及应考资格

技能评定应考对象包括农民、市、镇、村和农业团体等的职员及知事认为有必要使之从事农业机械、设施的利用、管理、维修等工作或预定从事上述工作的人员。

再者,(1)中指定的某一种技能评定种类和级别的应考资格应由农林水产省农蚕园艺局长另行制定。

(3)评定委员会

a.为了事业的顺利进行,知事开农业机械技能评定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定委员会")审议下列事项:

(a)事业的经营和实施计划;

(b)关于审查考试的基本方针;

(c)考试成绩的审查和决定是否合格;

(d)其他有关推进事业的必要事项。

b.评定委员会应由知事从县行政部局长,都、道、府、县培训机构负责人,有关农业团体的公务人员和有学识有经验者之中指定与其他委托的委员一起组成。

c.评定委员会应将与a项有关项目的审议的结果向知事报告,凡与事业有关的重要事项,必要时可向知事提出意见。

d.知事除了配备承担农业机械化事业的部课的事务处理体制之外,当着手某项事业时,必须考虑与县有关部课、都、道、府、县培训机构取得密切的联系。

(4)技能的评定

a.有关农业机械、设施利用技能的评定,应由技能评定委员会根据(1)项中规定的技能评定的种类和级别进行。

b.知事应从都、道、府、县培训机构的职员、县行政部局中负责课的职员、县农业试验场的职员中指定技能评定员。

c.关于农机、设施利用方面的技能评定所必要的考试应包括专业理论和实际技能,必要时还可以进行面试。该项考试的实施办法应由农林水产省农蚕园艺局长另行制定。

d.在进行技能评定时,技能评定员可以免去如下人员---即经评定委员会认为符合农林水产省农蚕园艺局长另行制定的标准的合格者的专业理论和实际技能考试。

(5)评定证书的颁发

a.知事对评定委员会审查合格并承认其为高性能农机技术使用人员者(以下简称"农业机械士")分别按照(1)项规定的技能评定的种类和级别颁发技能评定证书。

b.评定证书的式样应由农林水产省农蚕园艺局长另行规定。

(6)农业机械实地培训的实施

为培养农业机械士,知事可根据农林水产省农蚕园艺局长的另外规定,除在都、道、府、县的培训机构施行培训外,在现场进行有关农业机械使用方面的培训。

(7)农业机械士的配备

a.参照评定和培养农机使用技术人员对策的宗旨,知事应考虑在与农业机械、设施有关的各种引进补助事业中,适当地配备农业机械士,以利于农机和农业设施的有效利用。

b.当实施有关农业机械、设施的各种引进补助事业时,地方农政局长应就农业机械士的适当配备问题向所管辖的都、道、府、县、市、镇、村农业团体等提出必要的建议并进行指导。

(8)提高农业机械士的技能和素养

为了提高农业机械士的技能和农作业安全方面的素养,知事应根据农林水产省农蚕园艺局长的另外规定,以举办讲习会等进行指导。

(9)证书发放登记

知事要分别按年度、技能评定的种类和级别编制农业机械士评定证书发放总名册,并加以整理保管。

(二)市、镇、村农业机械有效利用、安全对策的实施

1.体制的建立和事业实施计划的制定

(1)根据需要,市、镇、村长可以设立由有关的官署和公署、农业团体、与农业机械化有关的团体、地区自治组织等组成的农业机械有效利用安全促进协议会,对关于有效利用农业机械和安全问题的必要事项进行讨论。同时可以委托作为推动这一事业业务的农业机械士等在使用农机方面学识丰富者担任农业机械有效利用安全指导员(以下简称"指导员"),以促进事业顺利进行。

(2)市、镇、村长应和农业机械有效利用安全促进协议会协商,在与知事达成协议后,制定市、镇、村的农业机械有效利用和安全对策事业实施计划。

2.宣传启蒙活动的实施

市、镇、村长应使农民深刻了解本事业的意义,并提高他们对有效利用农业机械和农作业安全的认识。规定春秋作业期之前为机械检修月;春秋作业期间为农作业安全月。此期间,用标语、有线广播、各种印刷品进行宣传启蒙活动。

3.例行定期检修的指导

为了推进定期检修,以防止发生农业机械事故,扩大作业面积,延长机械使用寿命,市、镇、村长在机械检修月里应派指导员到农民家里对农机检修进行实地指导。必要时,对修理保养工作应采取具体的措施。

4.召开村庄座谈会

为了交流有效引进和利用农业机械方面的情报和意见,以及互相启发对农作业安全的认识,市、镇、村长应在指导员的协助下召开村庄座谈会。另外,市、镇、村长应力求掌握农户对农业机械的保有、利用及维修的实际情况,以利村庄座谈会的有效进行。

5.农作业安全实地表演讲习会的召开

为了让农民反复实习农业机械的安全操作,市、镇、村长应在指导员的协助下,于春秋作业期间举办农作业安全实地表演讲习会。

6.改善农业机械作业环境的指导

在春秋作业期前,市、镇、村长应以指导员为核心对市、镇、村内之场地、道路、排灌设施、桥梁的维修状况等影响机械作业安全的环境条件进行调查。必要时可以召开村庄座谈会或发送印刷品等进行指导和警告,努力防止因环境条件不完备而发生事故。

7.事业的委托

市、镇、村和知事协商后,可以将市、镇、村有效利用农业机械安全对策事业的部分工作委托给农业团体来实施。

二、对农业机械流通合理化的指导

(一)指导策略

知事在进行农业机械流通合理化指导时,可召开由与农业机械化有关的部、课、机关和团体之负责人或职员、有学识有经验者组成的农业机械流通合理化促进会议,讨论事业的实施办法。必要时,应取得市、镇、村有关团体的协助。

(二)流通合理化指导的实施

1.通过召开会议、巡回指导等方式对与农业机械流通有关的团体和个人进行指导,其内容如下:

(1)关于顺利地供应农业机械、有关材料和零配件的事项;

(2)关于促进适时正确地维修农业机械的事项;

(3)关于农业机械交易条件的正当化事项;

(4)关于涉及农业机械纠纷处理的事项;

(5)其他与农业机械流通有关的事项。

2.对农民和农业机械使用组织等的指导,应与有关农业机械的启蒙指导紧密结合。以散发印刷品、宣传画和进行巡回指导等方式进行。其内容如下:

(1)关于促进有效利用农业机械的事项;

(2)关于促进农业机械适时正确进行维修保养的事项;

(3)关于合理引进、使用农业机械的事项;

(4)其他与农业机械的利用有关的事项。

第9篇:农业机械化发展报告范文

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性工程。如今,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适龄劳动力缺失现象大量出现。同时,伴随我国土地流转制度的不断成熟,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之路。新的发展模式为农机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我国农业机械行业技术发展情况如何?怎样有效地占领市场并引领行业发展?一般来说,一个行业的专利状况可视作发展风向标,窥一斑而知全豹。为此,国家知识产权局《农业机械行业专利分析报告》课题组的专家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奉献给读者,希望对中国农机企业有所启示。

重点:在产品研发上下功夫

我国是农业机械制造大国,但并非农业机械制造强国,农业机械专利技术基础薄弱。《农业机械行业专利分析报告》对联合收割机领域国内外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国外企业善于运用各类型专利的特点进行专利布局,而国内的申请人多倾向于实用新型专利。“主要原因是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门槛比较低,审查周期较短。”国家知识产权局2012年度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农业机械课题组成员李梁说,发明专利经历了实质审查过程,因此比较稳定;而实用新型专利,在审批过程中不经过检索,专利权稳定性差。同时,从中国专利申请的结构和法律状态来看,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占据相当大的比例(80.5%)。我国农机行业整体落后的状态从专利申请的状况可见一斑。

“目前国内的农机市场不是充分的竞争而是低端同质化的竞争,打价格战,很像是温州早期的小商品现象。”国家知识产权局2012年度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农业机械课题组组长尚玉沛表示,不少农机企业特别是小型农机企业很少在研发领域投入,缺乏研发能力,主要依靠现成技术。目前国内农机现状是中小型低端产品产能过剩,恶性竞争严重。对于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高的大中型产品,不能生产或没有形成生产能力。农机行业仅凭产品的基本功能和低价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长期偏爱,必须强化质量和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农业机械领域,中国专利申请前十名申请人中,只有福田雷沃重工一家为农机企业,其余均为科研院所,可见我国农机技术研发成果不少依然停留在科研层面,这方面与日本主要农机技术集中在农机企业的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从专利申请质量上看,日本企业在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和发明专利授权比率上均大幅度领先我国申请人,足以体现我国企业在农机技术研发上的差距和不足。

路径:在全产业链上精耕细作

农业机械行业门类众多,发展状态参差不齐,每个分支都有各自优势。“企业要根据自身优势,结合我国各地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农艺特点,在全产业链上精耕细作。”尚玉沛说,仔细分析农机产业链信息,农机分支的发展方向是比较容易把握的。

“收获机械技术发展直接关系着粮食产量和质量,因此作为收获机械的一种,联合收割机受到了国内外企业的重视,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尚玉沛说,由于国内巨大的收获市场,外国企业纷纷在我国布局专利,投资建厂。报告显示,截止到2012年5月,联合收割机有效的中国发明专利拥有量为:国外农机企业为141件,国内企业75件。日本的久保田和洋马都拥有52件,而国内最好的企业拥有量只有个位数。从保护内容来看,国内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脱粒环节,而国外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收割机的动力行走,而后者技术直接决定收割机的节能效率和适应复杂地理环境的能力。因此,在收获机械领域,无论是专利申请数量还是技术复杂程度,国内企业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李梁称,经济作物机械化是制约我国综合机械化水平提升的短板。在经济作物的耕种收三个主要生产环节中,耕整地机具已形成系列化和规模化,生产也已基本实现机械化;播种(栽植)机具已经部分解决,如花生、棉花、马铃薯等播种(栽植)机械在实际生产中都得到了应用,但机具的总体性能和质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收获是经济作物生产最薄弱的环节,定型的机具不多,成熟和批量生产的机具就更少,不少作物的收获机械还没有突破,部分经济作物的播种机械还是空白。种植与收获机械化技术严重滞后,成为制约经济作物生产发展的主要瓶颈。“我国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缓慢,农机和农艺结合不够紧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这方面企业要做大量的功课。”尚玉沛表示。

专利分析报告指出,在铧式犁和气力播种机领域,国外农机巨头未全面在中国进行专利布局:铧式犁领域国外企业在中国申请的专利均已失效,气力播种机领域国外企业尚未在中国申请专利。因此,抓住目前这一有利的时机,企业将会有所作为。总体上看,农业机械在耕种收环节上分支众多,国内地理环境复杂,南北东西需求不一,农机市场巨大,无论哪家农机公司都不可能一家独大。企业在全产业链上找准定位,就会有所斩获。

建议:认识并发掘专利价值

专利分析报告的一个重要结论就是我国农机行业应当充分学习借鉴国外企业的专利申请和布局策略。在我国,农业机械行业是传统制造业,缺乏专利保护意识。尚玉沛表示,国内企业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国内和东南亚市场,这些市场不重视专利布局,企业抱着只要盈利就行的心理,还没意识到专利布局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国外企业一旦完成某一环节的专利布局,进发国内市场,企业将无还手之力。

尚玉沛说:“国内企业在专利方面即使现在还没法与跨国公司相比,但必须认识到专利是抢占和圈定市场份额,进行商业战争的工具,是一种战略储备。”以爱科公司为例,这家农机跨国企业在全球扩张时采取专利先行策略,在2009年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就较早地在中国进行了专利申请布局。“企业的认识只有到了这个高度,才能积极投入研发、申请并布局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