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业互联网的解决方案范文

工业互联网的解决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业互联网的解决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业互联网的解决方案

第1篇:工业互联网的解决方案范文

工业4.0这个话题是德国人首先提出的。其实真正谈“工业演进”应该从英国说起。欧美文化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法国人从来不挤对美国人,都是挤对英国人,“没文化”的美国人根本不在“傲慢”的法国人视线内,但德国人的态度、感受则必须重视!因为现代社会的两次世界大战都与德国人的“情绪”相关:一战之前,德国人不太自信,于是就有了一战;一战之后,德国人极端痛苦,于是就有了二战。现在,我们看到德国人对自己在未来世界中的生存、发展感到绝望, 这岂不是很危险?!

所以,我们要关注德国人关于工业4.0的思考。

如果把问题简化一下,剔除社会因素聚焦工业本身,我们可以发现工业1.0和2.0解决的是“生产”的问题。工业1.0是“工业生产”通过能源、技术的发明与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是现代工业的起步阶段。工业2.0的核心,是在能源与技术革命的基础上,叠加了“管理革命”特别是“流程管理”的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方式,实现了量产使工业产业化,是人类真正进入“工业化”时代。量产使人类社会从物质匮乏逐步过渡到物质丰裕,市场供求关系开始颠倒,工业3.0的焦点已经不是生产而是市场!无论是德国人说的工业4.0,还是美国人说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还是中国人津津乐道的互联网思维,有一个高度契合点,即互联网的技术和理念从根本上解决了产品和市场的关系。原来我们常说客户中心、客户导向,如果没有互联网,说得再好听也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却无法实现,从客户到产品两端间距巨大,从一端几乎看不到另一端。互联网最大的好处就是把用户和产品间的距离瞬间缩短!最典型的就是小米的运营方式,它把互联网的优势充分地呈现了出来。

人类工业化的标志性产品就是汽车。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物流方式的出现,改变的不只是出行方式,更是人类的时空观念。当洲际旅行可以以小时为单位计算成本时,只要日程可以安排,一切就都不是事儿――行的概念解决的是人类的生活方式!如果把地球理解成一个生态系统,工业4.0则改变了人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之前的生态系统相对人类的认知能力而言太大,是让人类因未知而充满恐惧的东西。现在,随着信息流通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能获取到的信息总量的不断加大,人类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越来越自信。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讲,互联网帮助构建了人类与生态环境的新关系。工业4.0构建了新的生态系统,提供了在网络环境下的另一种可能。

2014年四季度我关注了几部电影,国外的是《超体》《星际穿越》,主要探讨物质与意识、人类与宇宙的关系;国产的是《黄飞鸿――英雄有梦》,徐克的《智取威虎山》,基本还是励志加怀旧,而姜文为其新作取名《一步之遥》,听着就有些力不从心。对比之下就会发现,即使中国有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甚至互联网标准都是中国人定的,但是这些技术优势并未转化为价值优势,甚至并未改变中国人的思维习惯。虽然互联网把产品和消费者的距离拉近了,但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与互联网价值的距离还是很远,互联网的优势还没能真正转化为价值。现在更多的是碎片化阅读、移动购物等“边角料”在发挥作用,我们认为已经无所不在的互联网,对工业管理、产品生产以及物质需求的作用与价值尚未被开发,对社会生活产生的价值还没有充分显现。

从社会进步、工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互联网带来的“效率”提升还没有转化为“效益”。

第2篇:工业互联网的解决方案范文

中国是此次博览会合作伙伴国。国务院总理向博览会发表视频贺辞。德国总理默克尔出席开幕式。今年CeBIT大展更将以“数字经济”为主题,并重点对大数据和云、数字化转型、物联网、移动、数据安全和社交商业等话题进行讨论和展示。

工业4.0概念是CeBIT焦点

此次展会是在工业4.0时代背景下,以“数字经济”为主题,重点聚焦在大数据、云应用、移动解决方案、社交商业、IT安全及物联网等热点ICT技术领域,这些无不让2015 CeBIT更加不同于往届。

近几年,德国一直在提出“工业4.0”战略,希望以信息技术推动德国传统产业升级。去年10月,总理访问德国,中德双方发表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更是着重强调了有关工业4.0的合作。

据了解,在工业4.0时代,需要构建各种不同场景下的生产应用,这些应用程序往往由多个厂商开发,如果各个厂商都使用不同的平台,往往会造成重复投资等问题。

它的核心要求是提升现有的通信网络,加强感知技术、有线/无线宽带网络、云计算和大数据三大关键技术升级,为工业提供一个宽带工业互联网基础联接,尤指整合精确感知、宽带互联、海量计算等能力,支撑工业生产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由此可见,工业4.0的落地离不开整个产业链的共同合作。

CeBIT 2015是中德双方签订合作行动纲要后的第一次政府间协同行动,且适逢总理“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

有评论指出,这就是中国版的工业4.0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也将正式被纳入顶层设计,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

“互联网+”,加的不应是技术,正如总理指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是为了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可见,中国正在进入包括电商在内的互联网+新时代。而CeBIT 2015是中国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依靠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给中国传统企业巨大转变带来的重要机遇,中国进入“无电子,不商务”的时代指日可待。

不仅如此,“互联网+”概念亮相2015 CeBIT亦表明中国在工业4.0时代顺应时代潮流,加快国家经济发展,以崭新的姿态应对世界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挑战。

重点是B2B的IT商务

“为适应市场需求,2014年的CeBIT已经将面向B2B的IT商务作为重点,效果很好,因此我们决定今年CeBIT全面转向B2B。这也许使得我们的展会没有别的消费类展会看上去那么热闹,但它能为各个行业各种规模的企业带来真正价值。” 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董事局成员Oliver Frese解释说。

Frese表示,CeBIT的新定位获得了业界肯定:不仅IBM、SAP、英特尔等知名企业级IT厂商悉数参展,威图、施耐德电气等一些阔别CeBIT多年的公司也重返CeBIT。

“数字经济”被定为CeBIT 2015的官方主题,所有参展商都将在这一主题下展示全新的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数字化无处不在,并前所未有得改变着人们的工作与社交,它在改变现有的商业模式的同时也创造着新的格局,它甚至可以一夜之间颠覆整个行业,‘数字经济’这一概念恰好完美诠释了这一全球性发展趋势。” Frese说。

随即,Frese指出,数字化并不代表只是买新的软硬件,它给企业带来的既是巨大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因此它关乎到企业战略和文化的转变,而本届CeBIT将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展示数字化全产业链。“企业里各个层次各个流程的人来这里都能获得新的灵感与解决方案。” Frese说。

在“数字经济”这一宏观主题下,具体议题包括大数据、云应用、移动解决方案、社交商业、IT安全及物联网等。例如3号馆以企业内容管理为主,5号厅主要是物品/材料供应链管理,6号馆关于网络安全和物联网安全,12号馆面向数据中心,等等。

创新 融合 合作

CeBIT 2015另一大亮点是,中国首次成为CeBIT官方合作伙伴国。有六百多家中国企业以国家展团或独立参展形式亮相CeBIT,中方展区面积高达一万三千平方米,堪称有史以来阵容最强大的CeBIT中国参展团。

作为展会主办方代表,Frese表达了热烈欢迎和高度认可,他说:“致力于发展IT产业的中国和汉诺威CeBIT展会之间的伙伴关系是中德合作创新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促进中德经济合作的关键一环,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

“在今年CeBIT上中国企业将不仅展示‘中国制造’,还将展示‘中国设计’的实力。此次参展显示中国正以开放姿态推进信息技术的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中国驻德大使史明德说。

中国中央展区设在6号馆,面积达2576平方米,其中,既有中国电子CEC、中国电科CETC两家业务范围覆盖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的央企,也有华为、中兴、大唐电信、东方通信、烽火科技等信息通信领域的知名企业,还有信息家电领域的代表TCL和海尔,以及阿里巴巴和小米这两家在中国快速成长的明星企业。

同时,中芯国际、上海华力微电子、展讯通信等也将在中央展区展示集成电路、软件、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和亮点产品。此外,中国沈阳中德装备制造产业园和揭阳中德金属集团两个中德合作项目亦将亮相中央展区。

“创新、融合、合作”为此次中国CeBIT参展口号。无论是中央展区还是散布在其他各个展馆的中国参展企业都将紧扣这一主题展示多个亮点技术和产品。

第3篇:工业互联网的解决方案范文

“情况正在改变,通过应用数据和信息,除了产品本身,我们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PTC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imHeppelmann 在LiveWorx 2015 上如是说。

2015 年5 月4 日,比惯例的用户大会更早,PTC 在波士顿召开了第一次的物联网大会——LiveWorx 2015 年度物联网大会。

在过去的几年中,工业软件无论从产品技术发展还是功能增长模式,都进入了相对成熟的阶段,因此功能更加趋同,所采用的技术也不再能成为竞争的直接工具。几乎所有的行业内的系统提供商都在思考:要怎样才能获得更加广阔的市场?

一年半前,2013 年的最后一天,PTC 宣布以1.12亿美元的价格外加高达1800 万美元的可能收益,收购了ThingWorx。宣布以一个PLM 系统服务商的身份,从技术层面,以CAD 系统为源头,进入物联网领域。

虽然PTC 在PLM 业界一向独具行事风格,而且类似重大的业务重心调整对于PTC 来讲不是第一次(多年前的PTC 就是通过收购WindChill,从CAD 系统提供商一路蜕变为PLM 系统服务商),但是很显然,市场环境变了:事实上,无论是物联网还是CAD,都是从制造企业的业务视角出发,考虑的是信息化系统的需求,但是物联网概念所考虑的问题,已经从解决与产品相关的业务问题,演变到了解决与企业管理相关的问题,跨度不小,深度增加更多,因此风险可想而知——之前转型成功的经验对此次的业务调整没有更多的帮助。

甚至,业界对PTC 转型的意图也并没有非常认同:普遍认为这应该是PTC 的一次提高自身市场价值的收购。对于物联网,则普遍认为虽然是大势所趋,但是应该不会如此迅速来到眼前。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概念被广泛接受,物联网也迅速在制造业被讨论,速度远远超过人们当初的想象——互联网+、物联网……这些昨天还是学术领域讨论的IT 技术问题,几乎就是在一夜之间进入了工业实战阶段。

同时,PTC 对“物联网解决方案”产品缜密、细致的规划和整合——尤其是在LiveWorx 2015 的集中——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产品层面的、可落地的、一端连接CAD为数据源,一端面向最终产品运行数据的物联网解决方案。这也让市场终于看到了PTC 向物联网转型的决心——这或许会让物联网领域的大佬们有些担心,因为PTC 总是会给一个行业和领域带去更多不一样的东西。

IOT: 日臻完善的物联网解决方案

自收购了ThingWorx,明确转型物联网领域,PTC始终在强调工业产品的智能、互联与工业企业搭建物联网之间的必然关系:随着大量工业产品开始具有智能、互联的特征,将使得产品与产品之间、产品和用户之间、产品与生产企业之间,建立起一个以改善用户应用为中心的信息传递机制,所以每一个产品就不再仅仅是发挥一定功能的冷冰的铁疙瘩,而将是具有的自成长能力的类生命体。

那么,其中的信息传递机制是怎样实现?如何实现海量数据的收集、分析、管理和应用?又如何实现自成长?

当时我们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不过,随着PTC 产品线的逐渐丰富,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一个相对清晰的实现工业企业物联网管理的可执行轮廓。

2014 年8 月,在完成对ThingWorx 的收购大半年以后,PTC 又收购了Axeda 公司。Axeda 是提供将机器和传感器安全连接到云端的解决方案的开发商,提供以收集和管理物联网机器和传感器数据为主要功能的软件产品,包括Axeda 机器云端服务、Axeda 互联内容应用、Axeda 互联服务应用,以及经过验证的端到端安全策略。

很显然:如果将PTC 优势的泛PLM 解决方案作为管理来自虚拟世界数据的解决端口,将ThingWorx 作为收集、管理和分析来自现实世界信息的端口,那么收购Axeda,就是希望可以通过其实现在云平台环境下的虚拟与现实的无缝对接(图1)。从而使来自虚拟世界的产品设计、传感器参数、模拟预期等相关数据可以指导最终现实世界工业产品的工作,而现实世界工业产品的传感器所收集的数据和分析的结果,也可以直接被反馈到虚拟世界,并进一步影响设计的优化和性能的提高。

果然,2015 年3 月,PTC 了ThingWorx-AxedaIntegrator 解决方案,正式将ThingWorx 与Axeda 进行了组合。据了解,借助ThingWorx-Axeda Integrator 解决方案,用户就可以从ThingWorx Composer 快速应用开发平台上访问Axeda 应用程序接口(API),而Axeda客户也可以轻松地将ThingWorx 混合聚集到AxedaConsole 内部,从而实现了ThingWorx 平台与Axeda 的数据同步。

如果说收购Axeda 还仅仅是为了实现产品链条的完整,那么接下来收购ColdLight 和宣布与ServiceMax 达成合作伙伴关系、融合双方的解决方案,则使得PTC 已经趋近完整的物联网解决方案的产品链条具有了具体运行的技术基础。

ColdLight 是一家来自美国的大数据机器学习和预测分析系统提供商,其自动预测分析平台Neuron 采用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技术,通过自动、持续的数据学习,可以进行深度数据挖掘、发现模式、构建验证的预测模型并将信息发送给所有类型的应用或技术。

2015 年5 月18 日,PTC 宣布已经签署最终协议,出资约1.05 亿美元收购ColdLight。

在PTC 的规划当中,ColdLight 将与ThingWorx 平台相结合,从而可以对来自设备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应对包括检测数据的故障模式、建模相关性分析、故障预测、调整措施规定……

物联网最具有价值的部分,就是来自现实世界的数据信息的传递、收集和分析,并反馈应用到虚拟设计。有了ColdLight 和ThingWorx 的组合,对于现实世界数据信息的处理就不是“能与不能”的关系,而是到底深度是怎样的设置问题。

正如ThingWorx 能减少IoT 应用所需的时间、成本以及风险一样,ColdLight 也可通过先进的预测分析发挥同样的优势:Neuron 与ThingWorx 的结合,能够将结果和调整措施发送给工作人员或直接交付给机器和设备。

基本的产品架构和信息化系统的业务逻辑已经搭建完成,事实上就已经解决了一大半的软件层面的问题。但是物联网最终要实现的,依然是对真实世界的产品、用户和服务等带来的影响和优化。因此,PTC 不仅要为应用企业提供了一个可实现的软件系统,而且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使其真正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让用户企业切实体会其价值。

2015 年5 月21 日,PTC 又宣布:将与现场服务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ServiceMax 达成合作伙伴关系,融合双方的解决方案及市场推广团队的力量,携手提供现代的综合互联服务管理解决方案。

事实上,对于那些需要外派技术人员完成安装、维修、更换和检测等产品售后服务的行业来说,在外技术团队的管理至关重要。ServiceMax 就是这样一家以提供在外技术团队管理服务为主的初创公司。ServiceMax 成立于1999 年,公司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普莱森顿。ServiceMax 的解决方案建立在Salesforce 平台上,他们通过部署在云端的软件保证客户的外派技术人员在到达服务现场之前拥有所有必须的信息,并在到达现场之后得到应有的帮助。在此基础上,ServiceMax 还建立起了一套工具,来完成对售出产品的数量和质保的监测、配件库存的检测管理和移动端技术支持与指导等。目前,ServiceMax 已拥有300 家客户,其中不乏通用电气和可口可乐这样的大客户。

此次PTC 与ServiceMax 的合作, 从产品层面上,ServiceMax 将应用于ThingWorx 平台,为其整个产品组合提供支持,增强客户应用远程、预测及前瞻的能力,实现以成效为导向的商业模式。Jim Heppelmann 认为:“PTC 和ServiceMax 的合作,将改变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从被动服务交付向主动性预测服务交付转变。”

至此,事实上在PTC 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中,不仅具有相当的落地应用完整度,同时也具有实战性:因为与传统计算机领域的物联网系统提供商不同,PTC 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再次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制造业企业的需求。正是因为智能互联的工业产品推动,制造业才如此迫切希望应用物联网技术和产品,而PTC 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显然,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所有信息系统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图2)——至少在其规划当中是这样的。

Creo:物联网时代的CAD 进化论

“当然,无论我们的业务重心如何调整,CAD 始终是我们的核心业务之一,我们不会因为对IOT 的投入而降低对Creo 的关注,”Michael M.Campbell ,PTC 的CAD部门高级执行副总裁在被问到未来业务发展规划时如是说。并且他还强调,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讲,物联网也将对CAD的性能、功能和效能都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使得未来制造业的产品研发过程更高效和安全。

Performance Advisor for PTC Creo,这是PTC 在2015 年3 月推出的在Creo 当中应用物联网相应的解决方案。由于暂时还没有中文名称,笔者暂且称之为Creo 性能顾问(图3)。

通过物联网解决方案的介入,服务于Creo 软件的IOT系统将收集来自用户企业设计端相关硬件和软件的数据,进而分析和检测相关的性能指标,并且通过Creo 性能顾问,向用户反馈分析结果,提供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通过这样的过程,工程技术人员将更加了解当前的软件和硬件的运行状况,同时根据分析数据,也可以明确在以往产品研发过程中,影响效率的问题,从而提高对CAD 软件的应用效率,并从根本上解决以往工程技术人员无法解决的系统问题。

拿自己开刀的Creo,实际上展示的是:在物联网的环境下,一切数据都是可控的,一切流程和过程都是可以优化的,并且,都是能够自动完成的。

物联网系统对CAD 最根本的作用,是对产品研发和优化等过程的影响。

要了解在CAD 与IOT 之间,真实世界如何反馈和影响设计的虚拟世界,就需要了解两个具体的技术名词。

其一,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中文译成增强现实。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通过IT 技术进行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

在LiveWorx 2015 现场,Michael M.Campbell 面对与会者演示了安装有传感器的自行车是如何通过物联网系统得到数据,并利用AR 技术将现实世界的自行车和虚拟世界的分析数据,同时直观地显示在同一个画面当中(图4),使得用户能够将虚拟世界的设计数据、维护数据和其他产品相关数据直接映射在现实世界的真实产品上,从而更全面地了解现实世界的工业产品更具体的性能指标和各种参数。

其二,3D Digital Twin,三维数字化关联。如果说增强现实是将虚拟世界的数据映射给真实世界的工业产品并展示出来,那么三维数字化关联则是通过ThingWorx的物联网平台,将来自现实世界传感器数据,经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反馈给CAD 系统。从而,在物联网平台和CAD 系统之间,形成相互呼应、彼此映射的一组数字化的数据和信息,从而使得来自现实的具体数据能够最有效率地成为优化虚拟产品的依据(图5)。

至此,在产品设计、仿真和优化的流程当中,借助物联网平台,现实与虚拟世界之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合的、互相影响和作用的流程和环境(图6)。

不难看出,这样的环境,不仅使得来自现实世界的数据可以直接对产品研发和优化产生了作用,对产品需求、产品使用情况、设计优化和闭环控制等具有可预期的价值。而且,也使得来自虚拟世界的产品等相关信息,能够更广泛地影响与产品相关的现实世界,无论是现场维修维护、故障分析,还是服务可视化等,都会因此而受影响。甚至,一些原本习以为常的工作模式会因此改变:维护人员可以预先了解设备的工作状态;维修人员不需要携带图纸,现场就可以通过AR 技术获得产品全部数据;设计师可以在办公室测试产品的工作指数来印证当初的设计……

不止如此,正是由于设计软件和物联网解决方案之间的所形成的数据和信心的闭环传递环境,因此无论是设计的工具,还是流程,都更加有利于对智能互联工业产品的设计:Design for Smart,Connected Products——从而形成推动物联网技术和应用不断实现价值的有益循环。

与其说PTC 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是针对应用企业更广泛的业务指标,不如说其正在优化设计本身的效率和规则。因此说到底,PTC 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依然是面向产品的解决方案,这或许将成为PTC 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与现有物联网解决方案最大的区别。

记者笔记

总是能带给行业和用户惊喜的PTC,用将近一年半的时间,证明了自己涉足物联网领域的决心。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业机构,基于自己的优势领域,开拓更具市场价值的新领域,并且为现有用户提供更进一步的服务和支持,无论如何都是值得肯定的。更何况,最终可能从中受益的,是用户。

第4篇:工业互联网的解决方案范文

以十三五规划落实为指引,全面部署落实全省信息化工作

召开一次全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回顾五年多来《浙江省信息化促进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统筹研究全省信息化发展工作;

做好国家信息化顶层――《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在浙江省的宣贯工作;

做好《浙江省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数字浙江2.0”发展规划)》和《浙江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的实施工作,指导督促各地、各部门落实规划目标任务相关工作,推进全省信息化领域中重大工程、重大平台和重大项目的实施;

开展信息化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和全省区域两化整合发展水平评估工作,继续做好对全省各市、县(市、区)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工作。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优化工作流程,更加科学高效地开展区域两化融合水平评估工作,以评估为抓手,形成地区间比学赶超发展氛围。在此基础上,年度信息化发展和全省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以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为主线,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

深化“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试点区域建设。抓好26个“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6个试点区、160家两化融合综合示范试点企业建设,进一步按照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内容加紧实施机联网、数字工厂、绿色制造等项目。加强对首批18个振兴实体经济(传统产业改造)财政专项激励的工业大县两化融合推进工作的指导,确定两化融合的相关考核内容,推动示范区开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相关示范试点工程。制定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验收管理办法,并对首批8个两化融合国家综合示范区和4个专项示范区开展检查验收工作。组织开展示范试点典型案例总结宣传推广。

积极推动制造业互联网“双创”平台建设。引导大型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开放技术、人才、渠道等资源,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双创”新生态,支持内外部创业创新。在全省创建20个制造业互联网“双创”示范平台,其中振兴实体经济(传统产业改造)财政专项激励的工业大县至少创建1个“双创”示范平台。引导龙头企业结合特色小镇、高新园区、开发区,建设“双创”空间,力争创建1个国家级制造业互联网“双创”示范平台。组织举办中国产业互联网“双创”大赛。

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新模式。引导制造业企业建立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平台,开展协同制造;推动传统生产模式向大规模个性定制转变,发展C2M个性化定制和柔性生产模式;推进企业运用互联网开展在线增值服务,鼓励企业发展面向智能产品和装备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务。重点在服装、家电、家具等消费品行业和汽车、机床、叉车、船舶、电梯等装备制造行业培育100个个性化定制和一批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等示范试点企业。鼓励企业申报国家有关基于互联网的制造新模式示范试点项目。

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和工业大数据应用。推进全省2000家重点工业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和工业大数据应用,发展智能制造。建成10个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区,培育100家数字工厂(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工业云、RFID(射频识别)与图像识别等智能识别技术,实现工厂内人与机器、机器与物料、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互联和数据实时采集,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数据链,促进基于数据的生产、物流、仓储等环节高效协同,提升柔性化生产能力、精细化管控能力和智能化决策能力。

实施中小企业上云计划。聚焦中小企业云应用,依托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专业或行业性云平台,培育10万家上云企业。鼓励中小企业在研发、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等环节使用云技术,开展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和网上销售等活动,实现客户、供应商资源共享和产业链协同。发展工业电子商务,推进中小制造企业与电商企业、物流企业和金融企业的合作,基于电商云平台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打造制造、营销、物流和金融服务等高效协同的一体化新生态。组织召开云计算应用和产业推进大会,办好云栖大会,开展企业上云专项培训。

深入推进“机器换人”和智能装备发展。坚持“分类指导、典型示范、资金扶持、机制保障”的原则,大力推进机器换人、机器联网,推进30家机器换人行业试点,举办百场现场交流会,新增培育省级工程服务公司20家以上。落实“机器人+”行动计划,编制重点行业机器人应用指导意见,完成新增工业机器人1万台目标任务。推进感知互联的智能新产品新装备的研发,大力发展智能传感器、网络终端、工业机器人、数控装备、智能成套装等高端装备产业。

继续实施企业信息化“登高”计划。推动企业信息化从单向应用向综合集成、协同创新阶段登高,从内部纵向集成向企业之间横向集成和产业价值链端到端集成延伸,提升全产业链的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全省2000家重点工业企业资源计划普及率达到85%,制造执行系统普及率达到50%,机器联网率达到35%,供应链管理普及率达到70%,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普及率达到60%,装备数控化率达到50%,企业电子商务采购额和销售额占总采购额和总销售额的比例分别达到40%和55%以上,进入两化融合集成创新阶段的企业达到35%以上。

扎实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重点抓好工信部批复的118家企业管理体系贯标试点,积极争取新增30家企业列入今年的工信部贯标试点。在振兴实体经济(传统产业改造)财政专项激励的工业大县、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分别确定10家和5家贯标试点企业。贯标通过评定的企业数力争突破60家。加快培育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创新能力,依托两化融合咨服务平台,开展企业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力争在工信部的两化融合发展地图上有新突破。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为指导,推动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方式变革,提升企业管理能力。

以应用需求为引向,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提升两化融合的服务支撑能力。以提升行业系统解决方案设计、集成和应用能力为重点,支持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信息物理系统(CPS)开发和应用试点。培育一批行业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加快优秀解决方案的推广普及;培育一批服务于重点行业智能工厂建设的工业信息工程公司,新创建10家云工程云服务和工业信息工程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加强两化融合产业链企业的合作,构建服务于两化融合的产业生态。发展集聚工业信息工程公司的产业互联网小镇。配合工信部召开全国两化融合系统解决方案现场会。

加快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抓好《浙江省“十三五”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出台支持软件业发展的政策意见,落实好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税收优惠政策,完善产业统计制度。加快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9个示范基地、10个特色基地和15个创业基地建设,提升杭州中国软件名城建设水平。加强工业软件支撑能力建设,开展工业技术软件化行动,重点发展以自动控制与感知技术、核心工业软硬件、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和智能服务平台“新四基”为核心的技术体系,推进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全面提升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有效供给能力。

培育大数据产业。贯彻落实《浙江省促进大数据发展实施计划》,扶持并培育一批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应用服务的龙头企业、一批创新型大数据应用类中小企业,加快形成协调发展的大数据产业体系。组织开展第二批大数据产业应用示范企业培育试点工作,建立一批大数据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推动创建一批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拓展大数据应用领域。培育数据资源交易市场试点。

加强工业控制信息安全保障。按照《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南》,指导企业做好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明确工业企业主体责任,提高安全防护意识,细化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加快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研究建立面向工业领域的信息安全技术支撑、检查评估综合保障体系,开发并鼓励企业使用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工业控制系统。开展工业领域重点行业工业控制系统及相关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

深化智慧城市建设与农业信息化发展

组织开展对20个省级智慧城市示范试点项目的检查验收及绩效评价工作。重点加快智慧政务、智慧高速、智慧交通、智慧车联网、智慧安防、智慧安监、智慧环保、智慧能源、智慧旅游、智慧健康服务、智慧物流、智慧消防等示范试点项目在全省推广与覆盖。

加快9个省级农业信息化示范试点建设,并筹备建O一批示范试点区。重点围绕农业产业集聚区与现代特色农业强镇建设,在温室大棚、畜禽养殖、大田生产、生态环境监控等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引导互联网企业建立一批农业销售服务平台,加强产销衔接。

强化城镇光网覆盖,城市全面具备100M以上接入能力。4G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争取5G试验网建设。实施农村海岛“扫盲除点”工程,基本具备50M以上接入能力。推进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浙江分中心建设。细化落实省政府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铁塔的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新技术产业应用示范项目,推进杭州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全面推进全省三网融合。推进数据中心集约化绿色化,推广公众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推进中小企业信息网络提速降费。

以营造发展氛围为目标,积极组织各类活动

牵头做好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信息化工作部工作,组织筹备好大会期间的新技术新产品、浙江分论坛和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双创热土项目对接活动等重大活动;

筹办好中国产业互联网大会,充分发挥制造业和互联网双重基础优势,力争把大会打造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产业互联网新平台。

筹办好中国工业大数据(萧山)峰会等,通过活动平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前沿技术,推出一批典型企业和创新项目,宣传一批行业解决方案和商业新模式。

第5篇:工业互联网的解决方案范文

在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整合迈向数字化、智能化制造的进程中,“工业4.0”已成为引发商业模式创新甚至商业革命,催生新兴业态的发酵剂。

“工业4.0”纳入“两化融合”路线图

在2011年的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工业4.0”理念被首次提出。它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并由此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认为,“工业4.0”代表了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通过制造新秩序的重新建立,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可以看出,“工业4.0”与我国力推的“两化融合”战略具有很高的共通性,两化融合是工业4.0实现的基础,中国版的工业4.0某种程度上即等同于两化深度融合。专家指出,互联网正在推动传统产业实现智能化,并将取代传统的机械和人工生产模式。

工业4.0以生产流程为基础,融合“智能工厂”与“智能生产”,实质是聚焦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的高度集成,联动整个制造产业价值链,帮助制造企业提升运营效益,化解生产成本攀升的压力,并以工业智能化推动生产力跃升。

在德国智能工厂典范西门子安贝格工厂,“工业4.0”产生的运作绩效非常显著。分解生产管理指标会发现,在交期承诺上,安贝格已实现100%小量客制化订单以及100%订单24小时内交货;在不扩厂、不加人的基础上,安贝格的生产量提高了8倍,良率高达99.9988%,而同时,安贝格的库存水平接近于0。

将德国提出的“工业4.0”理念纳入中国“两化融合”路线图,消除其水土不服的弊端,无疑更符合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模式。

互联网重新定义制造产业

有专家曾指出:“互联网进一步向制造环节渗透,并彻底改变制造业。过去的制造只是一个环节,但随着互联网和工业的融合加剧,它的含义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从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营销、服务,构成了闭环,从而彻底改变了工业的生产模式。”

伴随着“工业4.0”浪潮而来的产业互联网时代,迫使制造业必须重新思考经营战略与商业模式,如制造服务化、定制化。

未来的一切产业市场脉动都将扭转到以消费者为中心,这意味着就连最为传统的制造产业也必须接近顾客才能迅速地响应市场。

如今,在C2B(Customer to Business)和C2M(Customer to Manufactory)模式下,消费者在制造厂商自有的营销平台上直接下单的情境已不再只是脑海中的画面而已。个性化订制、按需制造、众包众设、异地协同设计、微电商等互联网与工业融合的创新应用模式不断涌现,“与用户交互、让用户吐槽、最终由用户定义”对制造业的商业模式是一种彻底的颠覆。

对制造业而言,能否为客户量身订制服务解决方案,逐渐成为企业能否成功,甚至能否存活的关键因素。

正如《风口:把握产业互联网带来的创业新机会》一书中所言,通过与产业上下游族群“合谋”,企业的生产及研发方式得以改变;通过物流智能化、去中间环节化,企业的物流及销售方式得以创新;通过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资本获取方式也变得不同。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企业价值的创造方式。

建构“工业4.0”驱动变革模型

作为“工业4.0”的两大主题之一,智能生产是当前相当一部分已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武装车间的制造企业非常关注的议题。

自动化并不等同于智能化。应用了自动化设备,建立了无人化工厂,企业就实现了工业4.0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在互联工厂的探索实践中,实现智能化生产,走向智能互联,创造用户全流程最佳体验,是必须恪守的核心。

从工业1.0、2.0、3.0,再到工业4.0,作为服务本土制造业时间最久的ERP厂商,30余年来始终关注中国制造产业的变迁,同时拥有超过5万家的庞大制造客户群体。

在企业信息化领域深耕多年的鼎捷软件认为,在ERP、APS、MES等软件系统支撑下,在自动化设备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化生产,将会带给制造企业更为智慧的运作,催生更大的生产效益。

据鼎捷软件总裁叶子祯介绍,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沙锥模型”原理,将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重点策略划分为不同层次,并对应“工业4.0”理念中的不同驱动变革的类型,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

从最开始阶段的追求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进阶到互联网时代要求的高速度,再到产业领先企业探索创新商业模式,企业必须首先准确定位自身所处发展阶段的关键策略,再找到与“工业4.0”的对接点,才能借用对应的解决方案,准确跨入“工业4.0”的追逐战中。而这也是鼎捷软件现在及未来将要协助制造企业伙伴实现的目标。

在追求“低成本、高质量”的策略指引下,企业可以通过机器自动化转变人工生产实现,这样的策略定位对应“工业4.0”的“智能工厂”驱动类型,可采用设备自动化(FA)的系列解决方案。在实现了设备自动化后,这类企业就具备了智能化的能力。

定位在“高效率、高速度”策略的企业,对应“工业4.0”的“智能生产”驱动类型,在这个阶段,ERP等软件应用成为核心,它能与智能工厂的自动化设备串接起来,很好地连接制造执行系统。

而在最高层次的创新策略阶段,对应“工业4.0”的“智能互联”驱动类型,在这个阶段,“随需而至,随需而制”是核心诉求点。通过互联网的连接,企业实现纵向、横向的全面整合,形成从研发到销售再到售后服务的完整价值链闭环。同时,随着转型为大规模定制化生产,企业的商业模式也从B2C转向C2B。

“智能生产是鼎捷最擅长的领域,也是过去30年一直在钻研的领域。而为了帮助处于不同策略阶段的企业抓住工业4.0的契机,鼎捷的商业模式会相应的向上(智能互联)和向下(智能工厂)延伸,为企业提供创新的价值服务。”叶子祯认为,转型喊了那么多年,这一次对企业而言,真的不一样。

共创智能制造生态圈

在面向“智能工厂”的商业模式拓展上,鼎捷已积极行动,并有所举措。近期,鼎捷与研华科技的战略合作尘埃落定,这意味着鼎捷为企业提供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将贯穿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及智能互联三大驱动环节,未来交付给用户的将是全周期、一体化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作为全球智能系统产业的领导厂商,研华科技在中国台湾上市多年,其分支机构分布在全球21个国家、92个主要城市,拥有超过7000名员工,为客户提供完整的系统集成、硬件、软件、以客户为中心的设计服务和全球物流支持等产品与服务。在设备自动化领域,研华科技更拥有覆盖运动控制、机器视觉、人机界面、工控运算平台、PAC运算平台、数据采集及电机驱动等多个种类的丰富产品系列。

此次战略同盟的达成,鼎捷可借助发达的物理信息系统(CPS),弥补自身在物联网层级解决方案的不足,提供给客户完整的智能制造生态圈。而研华科技将会借助鼎捷ERP、ERPII等全系解决方案,弥补其在“工业4.0”智能制造顶层架构中信息化能力上的不足。

在鼎捷与研华这样的外部智能系统厂商共同构建的智能制造生态系统中,生产线的物料将会被快速的标识为信息产品,并通过CPS系统快速在物联网中进行交互,同时将信息提交给MES系统和顶层的ERP、PLM等与生产计划、物流、能耗和经营相关的系统。最后指令通过顶层的智能互联网端快速下达,从而实现无人化的敏捷生产,并达到资源利用及生产效能的最大化。

精进管理 实现更智能的生产运作

必须看到,现阶段的制造企业仅仅有自动化的设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为冷冰冰的机器加上更多的手,更多的眼,更发达的脑,实现“智动化”,才是成为“工业4.0”时代互联工厂的核心。

对此,叶子祯举了一个案例,一家企业利用自动化设备的运行,将生产到储运环节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可以提升总体运营效益的31%。而通过管理自动化,企业可进一步将从研发到订单达交到生产排程到采购备料的制造前置端所需时间再次缩短,还可继续提升总体效益的31%,从而使得对价值链的整体优化效益达62%。

可见,设备自动化与管理智能化的叠加,在提升制造现场作业效能的同时,将进一步提升企业内外部协同运营管理效能,为制造企业带来更为智慧的运作,催生更大的生产效益。

在“智能生产”这一深耕了30余年的领域,鼎捷将智能生产划分为生产管理智能化、产品开发智能化、供应链管理智能化、售后服务智能化、财务服务智能化和经营管理智能化6大主议题,其下又分解成众多子议题。针对每个主议题及关联的子议题,鼎捷都设计了对应的“4.0成熟模型”,从LV1-LV4,代表了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准从低到高。

比如,针对生产管理智能化议题,鼎捷从流程自动化和管理智能化两个维度,设定了LV1准确掌握产出-LV2实时掌握进度-LV3实时监控异常-LV4自适应调控这一成熟模型,鼎捷将协助企业在这一模型中定位现状(处于何层级),并提供如何进阶到下一层次的产品与服务,以帮助企业从全人工的传统作业进入全自动的智能化作业。

转型C2B 迈向场景时代的智能互联

在实现了“智能工厂”与“智能生产”两大主题后,诉求创新商业模式的制造企业将开始构建产业互联网下的“智能互联”情境,从B2C转型C2B,这也成为“工业4.0”驱动类型中的顶层架构。

广州一家名为“尚品宅配”的家居企业,凭借其独特的C2B+O2O定制模式,在受房地产行业低迷影响而增长乏力的家具行业,仍能够实现60%的年复合增长,仅广州的一家体验店在2014年就实现了2亿元营业额。

凭借大数据的设计体系加上柔性的供应链,尚品宅配保证了高周转、低库存的核心竞争力,这也使得其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样的个性化需求,并高效、快速的完成复杂的家具定制。

可见,以C2B模式为核心的“智能互联”离不开“智能工厂”与“智能生产”的双重支撑。“定制”和“规模化”,从来是站在现代消费的两端,势不两立。前者是一个高端消费的代名词,后者则往往意味着平价、大众和标准化。但“智能工厂”与“智能生产”的实现,为两者间的串联提供了可能,“工业4.0”意味着大规模定制化时代的真正到来。

为了协助已走在产业转型前沿的制造企业实现“智能互联”,鼎捷面对“工业4. 0”与“互联网+”共同构成的Prosumer新场景时代,从微企互联聚合到全渠道零售,同时整合智能制造,融合成跨界合作生态系统。

“简单来说,以消费者为中心,辐射到消费者的朋友圈、家庭、工作,围绕衣食住行各方面,通过全渠道零售,直接面对生产工厂。”叶子祯总裁介绍道。

这个生态系统被鼎捷解读为“企业互联的三环一线”,其中“一线”代表了从人工生产作业到智能化生产作业的管理精进过程,“三环”则指制造业的供应链环、流通零售的销售链环、微企的互联网环,并向外拓展到协同设计、协同服务、协同供应、协同生产、协同商业、协同物流等几朵协同云。

鼎捷将“三环一线”的生态系统架构在自身的服务云平台上,在“一线”的层面协助企业持续精进管理,实现智能生产;在“三环”的层面提供信息服务、运营服务,协助企业形成自己的生意运作。这也将全面改变企业的研发模式、生产模式、销售模式、配送模式,协助企业构成智能互联网。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远远落后于欧美,追赶需要时间和超乎常人的坚忍。

如果说“工业4.0”是德国在面对美国的信息产业和中国的制造成本双重侵袭下,试图摸索未来工业生产的途径、重建产业优势的战略选择。

那么,融入“两化融合”精神的“工业4.0”路线图,则代表了中国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过程中的顶层设计和路径选择。

第6篇:工业互联网的解决方案范文

从茅台看客户基础

2016中国企业互联网大会由贵州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贵州茅台集团)和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用友)联合主办。

茅台酒的工艺是中国制造业的活化石之一,是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代表。作为一个老牌传统制造企业,贵州茅台集团成为本次大会的主办单位之一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贵州茅台集团已经今非昔比。“在坚持传统工艺的同时,贵州茅台集团同时是一家非常重视科技的企业。” 贵州茅台集团党组成员、总会计师杨建军在演讲中这样描述。

杨建军介绍,当前贵州茅台集团的信息化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搭建物联网平台,实现全产业链的信息化管理。贵州茅台集团已经建设了云商、大数据分析调度、产业金融服务的平台,通过集中采购平台连接上游的供应商,从而规范采购业务,强化采购风险管控,实施阳光采购。同时,贵州茅台集团和产业链的参与方构建电子商务和供应链平台,从而实现了供应链的协同和优化。

第二,建立数字茅台系统,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1000多家专卖店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销售过程的监控和互动,同时实时收集消费终端信息,不断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洞察经销商和消费者的需求,以市场需求为核心构建智慧营销体系。

第三,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生产大数据系统,把制酒和勾兑环节纳入大数据应用环节,从而使得传统酿造变身为智慧酿造。值得一提的是,每一瓶茅台酒至少历时5年。为此,贵州茅台集团建立了一套集生产数据采集、存储、分析与应用于一体的信息化系统,以提高茅台酒的精细化生产水平,保证勾兑、酿造、储存工艺的规范化。

第四,利用互联网联通消费者。杨建军坦言,如何防伪是消费者对茅台酒比较关心的问题。为此,贵州茅台集团建立了自己的防伪系统。这套系统涵盖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生产控制系统、物流管理体系和质量溯源查询系统,消费者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等终端方便地进行查询。每一瓶茅台酒的走向都已经作为公开的信息,消费者可以通过质量溯源体系对自己手中的每一瓶茅台酒的生产和流通环节进行查询。

“让贵州茅台集团的优质数据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数据资产,从而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我们要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检测、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新机制。”杨建军透露,贵州茅台集团将通过“互联网+”和工匠精神深入融合,构建原料、协同供应链、智能生产、质量体系、营销管理和展示六大平台,以“互联网+”引领贵州茅台集团的发展。

从贵州茅台集团的实践来看,互联网化已经深入传统企业运营管理的方方面面。正如贵州省委常委、副省长慕德贵在会议致辞中所言,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互联网化成为各个传统行业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的议题。“互联网+”将给各个行业领域的企业提供转型、创新、发展的机会。

以企业互联网服务为战略业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已经成为核心技术。”因此,企业需要积极引入新技术,从财务服务、数字营销、企业协同等领域多维度进行创新,以快速适应互联网时代、推动自身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用友宣布进入以“企业互联网服务”为战略业务的3.0时期。据悉,在新阶段,用友的战略方向就是服务企业互联网化、金融化,并且已经完成了服务企业互联网化和金融化的战略布局,形成了以软件、云服务、金融为三大核心业务的完整企业互联网产品与服务体系,业务领域也从之前的企业管理扩展到业务运营和企业金融,服务层级从企业级走向社会级。

王文京认为,科技与金融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两轮驱动,中国企业发展进入互联网化、金融化的“新两化”时期,“所有企业都是互联网企业”正在成为现实,“所有企业都是金融企业”也将变为现实。“用友3.0的战略方向就是服务企业互联网化、金融化。”王文京说。

王文京表示,28年来,用友持续专注在企业和公共组织信息化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在客户与伙伴基础、专业团队和领域经验等方面有着深厚的积淀。如今,在新一代技术和企业应用创新方面,中国与全球几乎同步。基于更加理解中国企业的优势,用友通过技术换代、产品创新和模式转型已经构建了全新的企业互联网服务产品体系。用友将积极推进公司内部各云服务平台和产品之间、云服务与软件和金融之间的融合,以及公共服务平台的共享。同时,用友还将秉承互联网时代开放创新的精神,打造强大的服务生态,已经与阿里、华为等建立战略合作。

“用友将被越来越多企业客户选为最适合的企业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这也是用友在企业服务市场可以超越国际厂商,成为全球领先的历史契机。”王文京说。

明确四大焦点领域

那么,企业向互联网化转型到底该从哪里着手呢?王文京表示,用友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企业推进互联网化的四大重点领域:第一,数字营销和客户服务,尤其是数字营销,几乎已经成为所有企业在推进互联网化过程之中首先切入的领域;第二,企业的社交和协同办公,现在也成为企业互联网化应用的热点;第三,智能制造,广义的智能制造同时也包括数字营销;第四,共享服务,包括财务的共享服务和人力资源的共享服务。

对于本次大会面向的主要客户类型――大型企业,用友认为,企业互联网时代,大型企业要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为关键技术支撑,从数字营销、共享服务和智能制造等焦点领域切入,真正落地企业互联网化,最终实现商业创新。用友数字营销、共享服务和智能制造相关解决方案和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有所实践。在本次会议上,贵州茅台集团、碧桂园集团、航天八院等典型客户就分享了自身的互联网化经验。

用友网络执行总裁陈强兵认为,当前用友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公司一方面要做好现有业务,稳固、强化用友NC在高端管理软件市场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加大创新,加速向互联网化转型。

推出新一代云服务产品

为了全面支撑企业互联网化业务,用友在本次大会上集中了十余款云服务产品,其中包含用友iuap、友云采、共享财务云、友人才、友报账和企业空间3.0等,以全面支撑企业互联网服务。这也是继在不久前了提供薪酬、福利、社保服务的互联网平台薪福社,以及用友电子发票云服务平台之后,用友进行的又一次密集的产品。

用友网络执行副总裁谢志华介绍,用友如今能够快速推出一系列新的产品,主要是因为有了iuap这一完全基于互联网架构的企业互联网平台。

“从应用架构上讲,未来的应用都是角色化、场景化的,还可连接互联网资源,可全员应用,实现移动化和智能化。”谢志华介绍,用友iuap结合云计算、移动、大数据和社交等技术研发,共包含六大平台,即iuap开发平台、iuap移动平台、用友数据平台、iuap云集成平台、iuap云运维平台和iuap PaaS平台,可以为企业提供互联网与云服务、移动与统一通信、大数据、开发与集成等企业互联网应用或服务。

“2014年,我们跟一些企业做了交流,发现这些企业在进行互联网化转型的时候,在技术合作伙伴上有三种选择:国内的BAT、国际大牌厂商和自己组建团队对开源技术进行重构。选择BAT的话,企业需要将应用直接嫁接到BAT的平台上;选择国际大牌厂商的话,企业一些应用需求可能没法快速得到满足;选择自建团队的话,成本非常高。于是我们对开源技术进行工程化处理,基于对中国企业的理解,打造了全新的企业互联网开发平台。”谢志华介绍,用友从2014年就开始研究iuap平台,发展到现在推出了3.0版本。

“iuap 3.0是基于互联网技术,集开发、运营和质量保证于一体的集成开发平台。”谢志华透露,iuap 3.0平台的核心目标是使得用友的用户和产业伙伴可以基于这个平台构建互联网服务。

谢志华强调,iuap mobile 3.0全面支持AR/VR技术开发,把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关键技术嵌入到平台中,有效屏蔽了技术难度,降低了AR/VR的技术开发难度,让企业开发者更多地去关注业务内容,加速AR/VR在企业级应用中的普及。

此外,友云采定位为企业互联网采购直通车,它不仅是用友网络打造的面向大型企业互联网采购的公有云平台,也是用友网络在混合云探索上的典型成果。用友副总裁杨雨春介绍,友云采是助力企业进行科学采购决策和高效协同的云服务平台,可以对接多个不同类型的电商平台,建立面向采购企业的采购专区,还可以直连企业的ERP系统。企业相关人员只需要在内部的ERP中就可以完成云上的采购业务和审批管控业务。

共享财务云是一款完全融合于用友NC6和iuap的整体平台,是一个可以与异构系统集成应用的面向大型企业的共享服务IT解决方案。

企业空间3.0整合了各类商业应用,以满足复杂业务协作的深度沟通需要,并以沟通、分享、协作的角度切入,为组织形态复杂、经营形态多样的大中型企业和组织提供社交与沟通、办公协同、团队协作和业务接入等功能。企业空间3.0还为企业提供移动门户、统一应用入口和个人工作中心。企业空间3.0能够与用友NC、U8+和行业解决方案,以及用友外部的云服务深度集成,共同支持大中型企业与组织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部署模式。

共享服务是重要组成部分

在王文京看来,财务共享是企业互联网化的一个焦点领域。财务共享服务解决方案是用友重点投入、发展的产品的之一。“财务共享服务是企业互联网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谢志华介绍,从去年开始,用友组织了独立的研发部门专门研发共享财务云产品。

据介绍,用友新一代共享财务云完全基于互联网架构进行开发,可将采购、销售、薪资、资金、资产、工程和电商等业务接入平台,从而提供全面的财务共享服务。也就是说,用友共享财务云已经不再局限于财务业务,而是扩展到了需要进行服务共享的整个企业的关键业务。

碧桂园就是用友财务共享服务解决方案的应用者和受益者。碧桂园作为一家强管控、多板块、跨国多地域、快速增长的综合性房地产开发企业,对财务管理定位是助力世界级企业的发展。

“过去碧桂园的财务部门只关注公司的财务数字,而如今财务部门不仅是股东价值的守望者,更是公司业务的战略顾问。” 碧桂园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吴建斌在演讲中指出,“企业的战略发展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

为此,碧桂园在去年做出重大决策,调整组织架构,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旨在压缩基础财务人员数量,增加业务财务人员数量,引导财务人员将主要精力投入到预算执行与控制、税务筹划、经营分析等财务管理工作中来,显著提高成员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据悉,目前碧桂园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用友共享财务云解决方案的支撑下,有效地整合了财务人员、财务业务和财务流程,实现了人员精简和集中;提供了专业化的会计服务;实现核算、结算集中化处理和业务的流水化处理。

落地智能制造

企业互联网化的另一大焦点领域就是智能制造。无论是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都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重要参与者。当前制造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响应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定制,以及及时供应等市场需求。MES(生产执行系统)可以帮助制造企业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两化”深度融合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设备效率,提高生产安全性,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据悉,用友了融合了NC、U9、PLM、MES和友云采等产品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从产业链互联、智慧管理、智能工厂三个层面助力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型。

杨雨春介绍,用友智能制造云+端解决方案融合了软件、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相关技术,实现了ERP与MES的无缝集成。通过可视化排成、智能调度、智能物流、RFID等实现智能化生产,利用从传感器、图像、软件和其他信息源中采集的信息来帮助企业改进生产质量,将零件、仪器和流程中产生的数据通过数据建模,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云端数据分析,提前预判生产风险,从被动解决问题进化为主动预防问题发生,帮助企业构建智能工厂。

其中,用友NC紧随企业互联网浪潮,全面推进集团企业的物联网和智能制造,与企业联合创新,改写传统制造业,帮助企业在互联网工业大潮中迈出坚实的一步。

第7篇:工业互联网的解决方案范文

本届展览会的举办正值中国4G牌照发放前夕,因此4G相关各种应用、设备、解决方案成为最大热点,集中上演了一次4G“演习”;传统的通信设备之外,各类智能应用方案和智能应用设备闪耀本届展览会,充分体现了通信产业向着智能化发展的大趋势;云计算不再停留在概念层面,它走下云端落地成为具体的应用模式,让人看到云计算和大数据世界的丰富多彩;移动互联网已渐成“标配”,种类繁多的移动互联网App反映出个人终端通信市场的空前繁荣。综合观察,技术、应用、商业模式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当今ICT产业前进的主旋律。而创新力与想象力,则是产业得以发展的不竭动力。

《移动通信》作为通信行业知名专业媒体参展本次展览会,了《2013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专刊》,并与广大通信企业和参展嘉宾广泛交流,共同观察和展望通信产业的进步与发展。

4G“演习”热闹非凡

201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再次表示,4G牌照将在年内发放。虽然具体的发放时间尚未明确,但中国通信产业无疑已经大步迈入4G时代。本届展览会上,各种基于4G的技术、设备和应用精彩纷呈。首先是各类基于4G的天线、基站等网络设备和网络解决方案,其次是一批兼容4G的终端产品闪亮推出,最后也是最耀眼的,就是各通信运营商将4G网络与各类应用深度融合的业务展示。

中国电信搭建了全真应用场景和互动演示环节,让观众感受无所不在的智慧生活的同时,展示了明年8月份将在南京举办的青奥会上提供的亮点业务,包括“即摄即传”、4G云游戏、4G灵动AR等。应该说,中国电信的4G发展进度超出了业界预期,展示了“宽带中国”建设主力军形象和促进信息消费、打造智慧生活的整体实力。

中国联通虽然未在LTE话题上有过多涉及,但通过“沃商务”、“沃3G”、“云计算”等拳头型产品及服务,赢得了现场相当多的关注。特别是基于全网21Mbps速率及个别重点地区HSPA+48Mbps、多地智慧城市项目、多个云计算数据中心基地等有利条件的支撑,向企业及个人用户提供的终端、传输和云服务已经日趋成熟。因此,中国联通虽言未称4G,却已然走在4G发展的道路上。据悉,中国联通已经在积极开展4G网络试验,随时准备迎接4G的到来。

最高调的当然莫过于中国移动,本届展会中国移动以“融合4G世界”为主题,布置了“TD-LTE”、“无线城市”、“数据业务应用”三大展区。4G城管通、4G交通监控、车主服务等基于TD-LTE网络的4G业务应用十分引人瞩目,高清视频会议、集群通话、视频远程技术支持、车载诊断和车站服务等深度融合4G优势的高速率通信应用充分展示了即将到来的4G网络的巨大优势。另外,针对VoLTE和载波聚合,中国移动展台设立专门展台,体现了4G网络和技术引领者的角色。

除了LTE公网取得的快速发展,相关的LTE行业应用也已渗入政府、能源、交通等多个领域,成为4G LTE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比如,华为的基于4G宽带多媒体数字集群解决方案,在国内外有政府、电力、地铁、油田、港口等多个行业的商用案例;大唐电信的露天煤矿TD-LTE无线专网解决方案在多处煤矿系统中得到应用,为TD产业链的创新应用提供范本;中国普天4G TD-LTE宽带多媒体集群专网助力多个政务和行业专网建设,全面推动TD-LTE专网产业链建设。

此外,与4G建设相配套的传送和接入网成为展会的一个热点,烽火科技、中兴通讯、上海贝尔等企业集中展示了PTN(分组传送网)、IP-RAN(IP无线接入网络)、下一代PON解决方案、高性能核心路由器、FTTX+ODN解决方案、基于GIS空间地理信息系统与智能电子标识系统相结合的eODN全生命周期支撑平台、将网络控制与物理网络拓扑分离的SDN(软件定义网络)解决方案、400G超高速光传输解决方案、在现有铜缆上提供100M超高速带宽的VDSL2矢量化技术等。大唐电信、爱立信、华为等企业则展示了WCDMA/LTE FDD升级、WLAN智能分流、在高人口密度区域为用户提供无线覆盖和容量的解决方案、实现无线接入和网络协作的云化以及智能化的Cloud Radio解决方案。

智能设备大放异彩

与往届展会不同的是,本届展览会涌现出大量包括智能穿戴设备在内的智能终端设备和产品。这些智能设备或解决既有通信难题,或开辟新兴信息应用领域,其独有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普遍契合了国家促进信息消费的政策方向,为广大参观者所看好。

中国是智能穿戴设备的新兴市场,根据Frost & Sullivan的报告,预测到2015年中国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可达26.1亿元。因此,本届展览会特别设置了智能穿戴设备展区,科大讯飞、乐源数字、曼恒数字、普阳科技、宏智力科技、杰澳电子、麦开网络、齐物科技、七玩科技等十余家穿戴式设备研发者入驻专区,带来了智能语音服务、时尚数字运动产品、健康养老监测系统、智能手表、光学位置追踪系统(G-Motion)、智能蓝牙耳机、BrainLink智能头箍、智能开关、运动追踪器与网络健康秤、行车宝、无线充电板、儿童智能手表等最新穿戴式设备展示。展品涵盖了生活健康、信息咨询和体感控制等穿戴式设备领域的三大类别。

除了众多智能穿戴设备专业公司,终端厂商们也不甘落后,比如酷派在展览会现场推出了成品的Coolpad智能手表,并准备推出系列化的穿戴式智能设备。华为公司相关人士也表示,华为也正在研发和布局智能穿戴设备产品。

当然智能设备也不仅仅局限在智能手表和健康监测系统上,台湾准建展出的手机、平板呼吸系统,以智能型风扇结合专利流道设计,通过自动控制让手机、平板如人体呼吸般自动调节体温,达到了有效降温、节能的作用。

除了终端类产品,智能型设备还出现在网络结构的层面。华为推出的智能管道综合建设方案,能够根据数据的业务类型、优先级别、用户分类等不同指标对数据流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设定进行智能化的带宽和QoS保障,帮助运营商进行个性化的流量经营。

云计算正待落地实施

如果说两年前云计算还是个虚拟的概念和美好的愿景,那么本届展览会的云计算已经落地成为具体的应用,开始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无界的云服务。从底层的云存储等资源类应用,到面向个人的云游戏、面向企业的云办公应用等逐渐丰富,也逐渐为市场所接受。

三大运营商均展出了以云存储为基本功能的云服务。其中中国联通在全国范围内,已规划了廊坊、呼和浩特、郑州、泛珠三角(东莞、南宁、香港)、长三角(无锡)、西南(重庆)、西北(西安)、东北(哈尔滨)等区域的10大云数据中心。未来,借助4G时代和宽带中国提供的超宽数据传输通道,运营商提供的云计算服务将体现出更好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而为了帮助运营商推进电信业务云化,系统和集成厂商提供了诸多实用的云化解决方案。如上海贝尔的Cloudband Carrier PaaS就是运营商级的云解决方案,涵盖了云管理平台和DC内交换、互联解决方案。Cloudband的统一管理,能够充分发挥虚拟化能力,使用户能够以全局资源池的方式使用其计算资源,不必被独立的DC模式束缚。

针对4G网络建设的逐渐深入,大唐电信在展会上展示了新一代网络规划技术,即动态云平台。动态云平台通过将动态仿真引入到网络规划中,在网络规划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模拟了实际系统的真实通信过程,并通过云的计算架构解决了动态仿真计算量相对较大、单机计算难以支撑的问题,最终提供了相对于传统3G静态仿真网络规划更真实、更可信、更高效的网络规划方案。

为应对爆发式增长的数据业务给无线网络造成的巨大压力,华为立足于满足未来网络容量提升的要求,将多制式、多频段、多层网络的技术有效融合,大幅提升无线资源的利用率。这种随时随地跨频段载波聚合技术,构筑了真正“无边界”的网络世界,实际上正是云计算思想在网络容量资源方面的创新应用。

移动互联网无处不在

前两年通信展会移动互联网还需要设立专区,而今天的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标配”。大有“谁的应用无法在无线网络中应用,谁就将面临淘汰”之势。而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也标志着轻巧的移动App成为眼下最热门、最具创新性的微创业项目。此次展会为App开发者们设立专区,丰富实用的各类应用吸引了众多眼球。

比如打出“39元2小时”宣传语的一个专门用于叫小时工的应用,整合了北京全城大部分家政服务公司,为客户提供像打车服务一样的小时工呼叫上门服务,客户还可以针对每个小时工进行评分,以建立信用等级的方式督促劳资双方的守信,受到了现代都市广大用户的普遍欢迎。

看电影订票用的“抠电影”、方便商场购物的“室内地图”、可以用来“听”书的“天行听书”、帮助不认识五线谱的初学者弹钢琴的“IS PIANO”……各种应用贴心有趣,瞄准用户需求,闪烁智慧火花,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拥抱移动互联网”,一直也是运营商的积极态度。利用充分互联的数据网络,运营商提供了诸多极具官方性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比如中国电信的“智慧江苏”,已上线88类民生应用,具备水电煤气费用的查询,公积金、社保、政府热线等百姓需要的应用。中国联通的“智慧农业”,利用RFID技术跟踪追溯肉类蔬菜的来源、去向,实现菜篮子的责任可追究、质量可管控。中国移动的“彩云”,提供基于通信列表的信息备份、同步、分享等功能,经过几年的发展正日益丰富用户体验。

除了各类应用,设备厂商的移动互联网脚步并不缓慢。如京信展出了系列Smallcell方案和设备,在LTE时代对宏蜂窝的网络覆盖进行有效补充,以低廉的价格成本和管理成本,助力移动互联网的勃兴。

第8篇:工业互联网的解决方案范文

以信息技术提升研发设计水平。进一步推广计算机辅助系统(CAD/CAE/CAPP/CAM)的应用,推广三维及虚拟现实模拟设计方式,支持企业基于数字化模型对产品结构、性能进行仿真与验证分析,推动产品分析优化及试验检验方式变革,缩短产品迭代周期,降低研发设计成本。

以信息技术改造生产制造方式。推动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的深度应用与融合。鼓励中小企业推进生产制造流程的柔性化改造,发展网络众包、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促进中小企业生产方式变革。推广智能工业控制系统深度应用,促进增材制造、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手段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推动制造业中小企业的智能化转型。

以信息技术提升经营管理能力。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获得以租代建、支持核心业务发展、覆盖企业经营管理链条的便捷信息化服务,降低信息化应用的成本和门槛。

以信息技术优化市场营销。鼓励中小企业利用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等发展电子商务,探索网络营销新模式,细化区分网络群体特性,发展精准营销。鼓励中小企业建立统一的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逐步建立覆盖采购、生产和销售等全链条的产品品质追溯系统。

探索互联网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推动互联网金融应用,发挥网络借贷和股权众筹高效便捷、对象广泛的优势,满足小微企业小额、快速融资需求。

引导大型信息化服务商服务中小企业。充分发挥大型信息化服务商在技术、人才、网络和服务方面的优势和产业整合能力,探索政府支持、大型信息化服务商利、中小企业受益的信息化推进服务模式。支持大型信息化服务商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等开展务实合作,建立信息化服务合作联盟,开发线上线下相结合、产业服务与资金支持相结合的服务产品,打造满足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需求的服务链。

第9篇:工业互联网的解决方案范文

如果说过去两年,业内还在热炒云计算概念,鲜见实际案例,2010年,我们已经可以充分感受到云计算的真实魅力了。无锡软件园、东营软件园、北京工业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国家地震局都已经建立起云计算中心。

众多的应用和服务也都放到了云上,到底哪些应用是云计算的“杀手级”应用?IBM在6月11日的云计算高峰论坛上提出了物联网云,物联网云为各种不同的物联网应用提供统一的服务交付平台。

物联网云解决海量计算难题

物联网其实天生地需要云计算。建设物联网需要三大基础:1.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2.传输通道,比如电信网。3.高效的、动态的、可以大规模扩展的计算资源处理能力。其中,打下第三个基础,云计算模式就是目前看来最好的路径。

更多的实体连接到互联网,形成物物相连,由此产生大量信息,需要分析和计算工作,传统的数据中心需要大量的硬件资源和维护成本,难以满足物联网的发展需求。物联网应用的集成和开发需要大量信息的共享和平台的统一,对传统的IT架构是巨大的挑战。

同时,云计算的服务交付模式,能简化服务的交付,增加物联网和互联网之间及其内部的互联互通,可以实现新商业模式的快速创新,促进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智能融合。

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总经理朱近之说,物联网云可以为物联网应用提供海量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提供统一的数据存储格式和数据处理及分析手段,还提供应用集成的接口,可以大大简化应用的交付过程,降低交付成本,建立一个由应用开发商、运营商和用户构成的生态系统,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从IBM的物联网云的架构图中可以看到,物联网的各个层面都需要云计算,即IaaS、PaaS、SaaS三层架构。

“Isomething + 3G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无锡太湖云计算中心总经理陆建豪干脆给出了公式。Isomething代表Ipad、iPhone等终端,他认为物联网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和处理,都会在云计算里实现,云计算可以为分析及优化提供超级计算能力,使得更多的应用更容易地被创建。

无锡正在进行的名为“超级云计算”的项目正在为物联网云提供支撑。“无锡的物联网和云计算都非常有名,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希望把两种资源进行整合。” 陆建豪说,“无锡拥有江苏第一的超算中心,可以做20万亿次的计算。有了云计算以后,我们就想,为什么不用云计算改造一下,超级云计算项目完成后会给无锡的物联网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后台处理系统。”

高校开放高性能计算云

除了提出物联网云,IBM云计算高峰论坛上,不少已经开始了云项目的用户现身说法。北工大云计算实验平台是基于云计算的高性能计算和数据中心的解决方案,被形象地称为科教云。这朵云面向学校、企业、政府以及开源社区提供高性能计算资源及服务,开创了中国教育科研机构的全新的IT资源服务及供应模式。今年4月,该平台进入试用期。

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网格中心副主任邸瑞华介绍说,该平台一是服务教学科研,二是支撑服务北京。

在教学科研上,除了北工大自己的科研项目,其他高校的科研项目如基因研究等需要高性能计算的项目,都可以拿到这个平台上做。北京市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各个单位的信息化升级改造,通过云计算技术,能不能节省这些用于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北京工业大学接到了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研究课题――云计算趋势下的电子政务管理模式。电子政务,包括办公系统、业务系统,以及“首都之窗”等给大众服务的系统。这些业务哪些适合放在云上,如果放在云上,是放在公有云上还是放在私有云上,哪些业务索性就不放在云上,都是课题研究内容。

医疗成云计算新市场

新医改方案提出建设区域医疗及人人共享健康档案,这使医疗行业有可能成为最需要云计算的行业之一。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的重点在社区基层和农村,我国人口的大多数集中在这里。2009年,卫生部《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中设立了2011年城市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50%、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健康率30%的目标。但是很多农村地区没有资金和人力来上系统。

杭州创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创业软件)高级副总裁兼技术总监王雪峰对此深有感触。杭州创业软件从1997年进入医疗行业,目前国内员工数已超过800人,用户超过3000个。“大家都很看好医疗信息化,作为圈内人,我充分体会到了不易,2007年以前我们做得很累。2009年新医改政策出台以后,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算市场起来了,目前这个行业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王雪峰说。

王雪峰将问题总结为三方面,第一,客户不成熟,应用标准不统一,需求整天改,工作量非常大。第二,资金也是一个大问题。医疗机构信息化资金不足,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第三,医疗机构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关于这些问题,作为企业,我们做了很多的思索和研究,想了很多土办法,后来我们非常惊喜地发现云技术简直就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