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子支付的前景范文

电子支付的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子支付的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子支付的前景

第1篇:电子支付的前景范文

 

基于移动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催生了很多商业模式与创新型企业,而这一产业在积极发展以及拓展范围的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便是支付问题。通过手机终端移动电子支付方式付费是完成电子化及移动化钱包的理想抉择。

 

一、移动电子支付概述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与3G网络建设的发展,逐步实现了一部手机走天下的愿望。发展到目前,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手机的作用十分重要,综合了MP3、照相机、电视机等各种功能,还可以令人们在各类消费的支付过程中不需要携带钱包。这一将金融与信息技术互相结合的产物,促使银行业务实现了电子化,称其为移动电子支付。

 

电子支付是组成电子商务系统的主要部分,其是构建在金融电子化与网络化的前提下,将商用电子化工具与各种交易卡作为媒介,将计算技术与通信技术作为手段,通过电子数据形式在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并且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通过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完成支付。同时移动电子支付是无线电子商务的基础。利用无线网络技术将基于有线网络的电子支付向无线网络延伸。在未来移动电子支付势必很好补充传统支付手段。

 

二、移动电子支付业务发展现状

 

移动电子支付概念在2008年在我国真正出现,从此逐步进入了这一领域。2010年有关移动电子支付的各项技术也日趋成熟,形成了产业初级形态。2013年是中国移动电子支付发展最为重要的一年,其一是移动电子支付行业标准真正形成,生态系统初具模型,创造了一个有关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其二是资本和产业链逐渐在移动电子支付领域科学布局,产生了大量的解决方式;其三是积极发展的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技术,使电子商务等真正增加了移动电子支付需求;其四是产业链的大规模发展壮大,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和银行等积极加入到手机支付领域,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目前移动电子支付获牌企业有34家,分别是三大运营商、互联网支付巨头、银行和移动支付独立企业。移动电子支付在市场中表现的形式有:手机钱包、手机支付宝、财付通等。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可知,中国移动电子支付市场在2014年达到了1512.5亿元,同比增加了89%,预计中国移动电子支付交易规模在2016年将会冲破万亿元大关。

 

通过分析移动支付市场业务结构可知:移动近端和远程支付分别是2.6%、97.4%。远程支付比例明显比短信支付大。通过分析移动电子支付市场份额了解到,支付宝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了31.5%,紧随其后的便是联动优势,见图4。

 

三、移动电子支付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一)移动电子支付优势

 

1.相较于网上支付,移动电子支付体现出两优势。其一是手机便于携带。移动支付不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等因素的限制从而影响交易。其二是客户群体在积极扩张。在人们平常的生活工作中手机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这促使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桌面互联网,并且人们已经无法预期其巨大的应用规模。

 

2.对网络营销平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以支付宝手机钱包为例,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关于淘宝的统计数据可知,支付宝无线支付在2014年春节时期交易量同比增加了20倍。40多万用户在一天利用手机进行支付,增加速度非常惊人,有效支撑了庞大的手机淘宝交易,逆向驱动了2000万人通过手机对淘宝实行访问。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超过八成都是实物。新型支付方式促使交易虚拟物品的发展,虚拟商品市场规模在淘宝中已经达到了千亿元,同时还在逐步增加。

 

3.形成了移动支付产业的结盟,借助于打破支付、通信、智能卡等行业壁垒,统一组建一个能够互通有无、密切协作的沟通平台。结合各方积极推出基于金融账户、利用ISO相关非接触通信的国际化智能手机卡支付业务,并且统一编制与我国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移动支付平台与技术措施。

 

(二)移动电子支付存在的问题

 

1.移动电子支付安全度极低。由于移动电子支付是用户和商家利用无线网络传输,势必会对人们造成安全困扰。针对这一问题,我国也正在逐步解决,例如通信产业与金融机构已经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金保证信息安全,保障交易业务的过程中,逐层保护金融系统和通讯系统,积极比较用户资料、发送和接收的信息,任何可能产生的错误或者可疑信息都会被认为无效而终止交易。

 

2.移动电子支付信誉风险。在我国调查手机用户的过程中,超多40%的用户怀疑移动电子支付,65%的用户不会应用移动电子支付发送自己的相关资料,超过90%的手机用户均收到过诈骗类短信。由于手机是随身携带的设备,经常会出现丢失和损坏问题,因此泄露个人信息现象时有发生,这也是移动电子支付业务最关心的问题。事实上,由于许多移动电子支付通过绑定信用卡的形式进行支付,使信用卡的使用频率不断增加,且处于多变的使用环境中,这样形成了巨大的泄密和丢失风险。

 

3.有关法律制度的缺乏。当前,由于我国移动电子支付业务还是发展初期,竞争日常激烈、利益关系复杂,缺少完善的法律法律保护措施,交易彼此的权利义务也是模糊不清,导致移动电子支付出现了法律风险。

 

四、移动电子支付业务发展前景

 

全球范围内中国已经成为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但是我国的移动电子支付业务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大量因素限制了移动互联网支付消费。相信伴随着人们不断成熟的消费心理,移动电子支付业务势必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能够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帮助人们尽情享受高速移动互联网生活的乐趣。而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最终是可以有效解决移动支付业务终端问题。还需要手机充分达到智能化并且价格低廉,从而保证了移动电子支付业务的健康发展。可以看出,移动电子支付要想发展,需要获得各产业链之间的密切配合,同时强化政府支持以及社会的信任,才可以实现真正的利国利民。

 

五、结束语

 

随着手机用户的大量激增,一种创新的支付方式应运产生了,这就是移动电子支付。其有效继承发展了传统金融非接触、安全性能、多应用等优势,并且突出了存储空间巨大、计算能力较强、线上线下互相融合的特征,很好糅合了智能移动终端、移动通信技术和金融受理网络,进一步产生了全新的移动金融服务,这也是金融“互联网+”的一种展现。本文通过认真研究移动电子支付的发展情况,对其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详细进行了梳理,最终畅想了移动电子支付的发展前景。

第2篇:电子支付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支付宝 登记备案

在2008年岁末,互联网上关于“支付宝套现”的帖子却愈炒愈热。同年年底,中国社科院报告警示“支付宝”存在风险,认为第三方机构开立支付结算账户、提供支付结算服务,实际已突破了现有诸多特许经营的限制,可能为非法转移资金和套现提供便利并形成潜在的金融风险。2009 年3月下旬,银监会向各大银行下发了《关于“支付宝”业务的风险提示》,矛头再次直指占据电子支付主导地位的“支付宝”。4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刊登了央行2009年第7号公告,要求从事支付清算业务的非金融机构须在2009年7月31日之前按要求进行登记备案。当各界焦点又一次聚焦支付宝时,所有人都清楚,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厂商即将迎来发展中的重要时刻,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弄清楚,他们将面对的将是急转直下的危机还是通向辉煌的机遇。

一、支付宝以及第三方电子支付新领域

(一) 第三方电子支付与支付宝

第三方电子支付,是指基于互联网,以从事第三方电子支付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为网络交易中介,为买卖双方提供线上和线下支付渠道的一种电子支付交易方式。从事第三方电子支付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被称为第三方电子支付厂商,这些厂商的运营对解决网上支付的安全和诚信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众多第三方支付厂商中,支付宝的地位无疑最为显著。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支付宝”)在成立之初只以淘宝网作为唯一服务对象,负责解决淘宝网上交易双方的诚信问题。2004年9月,支付宝从淘宝中独立出来自立门户,逐步发展到不仅面向淘宝和阿里巴巴,更可以为超过33万商家提供交易服务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其服务领域涵盖虚拟游戏、数码通讯、商业服务、机票代售等行业,独立于买卖双方和银行,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告诉发展,并拥有极具潜力的消费市场。

(二)第三方支付的广阔前景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年6月的《中国互联网络购物调查研究报告》,在我国网购电子支付各种类别中,支付宝占据最大比例,占了网购电子支付各种类比例的76.2%。

而根据艾瑞咨询公司推出的《2008-2009年中国网上支付行业发展报告》统计显示,目前第三方网上支付交易额占网上支付(包括所有通过网络进行的支付,如个人/企业的网上银行支付、银行与银行之间的网上支付等)交易

额不足0.1%,与传统网上支付方式相比,第三方网上支付交易额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登记备案――危机或挑战

央行2009年4月的公告要求从事支付清算业务的非金融机构须在今年7月31日之前进行登记备案,这是央行首次摸底第三方支付业务。公告中明确指出支付清算业务包括:网上支付、电子货币发行与清算、银行票据跨行清算、银行卡跨行清算。尽管央行指出, 登记的结果仅作为制定有关政策的参考依据,不应视为或解释为央行对特定非金融机构从事的支付清算业务做出的行政许可决定。但同时也表明央行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由隐形过渡到显性,正式将第三方支付公司纳入监管体系。而摸底登记的结果势将对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支付宝自身缺陷

尽管支付宝将诚信作为头等大事,仍不可避免面临安全问题。因其所提供的服务与网上银行有相似之处,一样可以成为仿冒和攻击的对象,从而使交易双方蒙受损失。此外,支付宝对于已进行支付的商品不再具有资金掌控能力,即,一旦买方为物品付过款,支付宝便无法有效保障买家的申请退款权或卖方资金的流动性。

而部分客户通过支付宝参与洗钱、套现等一系列违反国家法律的不良行为,更是给支付宝带来较大的金融风险。支付宝的信用等级仅为一般的商业信用,远远低于银行信用等级,地域各类风险的能力较差,交易双方暂存在支付宝的资金有可能被支付宝挪用。而静止在银行中,支付宝无权动用的客户资金仍在生息,这部分巨额利息的去向仍然备受质疑。

(二)问题的导出

为了保证第三方支付产业能够健康并持续的发展,上述问题就一定要得到有效解决。而监管政策从隐形到显性就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了防范第三方支付市场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央行和银监会应尽快出台该行业的相关管理法规,严格界定和审核第三方支付厂商的从业资质、业务流程以及收费制度。在电子支付领域,目前我国只出台了《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或许此次摸底可以为千呼万唤的《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的出台带来一丝曙光。

(三)第三方支付的模糊身份

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可以提供代收款、付款功能、退款功能、查询功能、担保功能的非金融机构。这本身却包含着一个悖论,一个从名称、经营范围、交易规则都是回避了金融机构的厂商竟然可以提供比较全面的与金融相关的服务。超范围经营的可能性的存在,加之支付宝庞大的交易规模以及日益扩张的势力,使得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对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安全问题日益重视,此番摸底即显示了有关当局整顿规范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决心。

三、支付宝的身份界定和未来前景

在央行的公告中提到,此次登记的主体是“从事支付清算业务的非金融机构”。可是历来,对于第三方支付行业的身份界定一直没有定论。在电子支付公司形成的初期,其曾被认定属于信息技术公司,而后又被定义为软件公司、平台技术公司,时至今日,关于第三方支付的身份界定更是众说纷纭。

观点一主张,由于第三方支付公司服务范围的日益扩大和模糊,而金融服务的含义也日趋广泛,可以将第三方支付公司称之为为金融服务公司。观点二则认为,“非金融机构”应是相对确切的说法,毕竟第三方支付公司目前被央行定义为“支付清算组织”,只是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支付平台,并不能从事借贷款等相关金融活动。

关于规范第三方电子支付行业的诸多猜测,不外乎认为应制定明确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牌照发放制度,以建立行业准入制度、规范行业行为。而发什么牌照,给谁发牌照才是各方关注的焦点,这也必须以第三方支付公司身份的明确界定为前提。笔者认为,第三方支付公司未来的身份无疑应为非金融机构,但却应参照金融行业的标准管理客户的资金,以保护客户资金安全。同时笔者深信,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将不会因此而受到局限,相反,假以时日,第三方电子支付将具有更多可能性,迎来更大的机遇。

第一,公司服务的不断深层分工,可能会派生出各种纵深发展的专门服务,这给予第三方支付更多的潜力。

第二,一直处于零利润甚至负利润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将通过此次摸底和以后的梳理重新洗牌,在确立了科学的准入制度和行业标准后,企业数量过多,价格竞争过度的现象将有所缓解,一旦度过寒冬,行业将迎来更加温和的春天。

第三,根据惯例,国家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向来较为开明。作为具有活力的新兴产业,监管部门将会基于保护产业良性发展、保护从业者积极性的角度,坚持“在发展中规范,以规范促发展”的审慎的政策监管路径,为依然处于快速发展期的第三方电子支付行业提供生机。

第四,第三方支付公司具有庞大的市场和不可小觑的交易量,是银行的有效补充。尽管很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如第三方支付企业是否可以进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支付结算体系,是否可以进入证券、保险等金融领域,是否可以进行信贷等金融业务等等,但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鼓励和支持无疑会对整个行业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总之,对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公司的摸底仍在进行之中,放眼近年来第三方电子支付行业迅猛发展却缺乏具体监管的大环境,我相信,此次摸底将使央行掌握第三方支付厂商的关键信息,出台相应有效的管理办法,以引导第三方支付走入稳健良性的轨道上。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年中国网络购物调查研究报告》

第3篇:电子支付的前景范文

2010年4月12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未来5年,将继续向支付宝注资50亿元人民币。这是全球第三方支付领域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这次注资显然说明了阿里巴巴对中国电子商务、互联网发展以及线上消费市场的信心和期望。

事实上,第三方支付行业正在从单纯的网购工具蜕变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即将迎来行业井喷。尽管前景美好,但是,部分支付厂商之间的恶性竞争、整体产业链的不完善以及很多人关注的“牌照”问题,都给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现状如何?有着怎样的模式演绎?面临哪些问题?50亿注资将会带来什么?

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现状

从金融到互联网,从线上到手机再到线下,第三方支付平台是近年发展最为迅猛的互联网应用。据艾瑞《2009~2010年中国网上支付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网上支付市场规模达5766亿元人民币,相比2008年的2743亿元增长110.2%。为何网上支付交易额能够得以高速增长?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

1 第三方网上支付交易额仅占中国非现金支付交易额比重的不到0.1%,仅占银行卡支付交易额的3%左右,渗透率依然较低,有极高的增长潜力;

2 网上支付安全性和易用性的提高,使第三方支付受到越来越多的网民青睐,已有用户的使用黏性进一步提高;

3 网上支付平台积极而踏实地深耕应用行业,推动电子商务化和支付便利化进程的同时,也提高了交易规模。

显然,网上支付已经成为互联网明星行业,而领军者支付宝则成为互联网最令人期待的新星。紧随其后的财付通则采取跟随策略,将重点发力的领域集中在航空B2C合销、航空B2B结算和企业资金清结算上,网络游戏强项也得以保持,走出了一条与支付宝的差异化发展道路。所以,在支付宝和财付通相对强势的市场格局下,中小平台只有差异化竞争,从行业、地区、用户等角度考虑分众,才能实现突围。

第三方支付模式演变

历经多年发展,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发展历程大概分三个阶段。而每个阶段都会出现一类新的模式推动市场发展,原有的模式并未退出而是继续存留在市场中。

支付网关模式:这是最基本的第三方在线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厂商是各家商户和银行之间连接的“中转站”,能够有效地提升电子支付连接的效率,并从逻辑架构上降低搭建支付系统的成本。但由于其属于被动响应的服务方式,因此其发展速度受限于应用市场的发展程度。不过,该模式至今仍在广泛使用。

信用中介模式:信用中介模式是真正推动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的模式,2004年,该模式由支付宝首创,支付宝也快速成为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绝对领先者。信用中介模式的价值在于促成交易,中国互联网交易信用体系一直不健全,而信用中介的模式能够通过第三方介入的模式有效解决在线交易中的信任问题,真正实现促成交易。信用中介模式成为第三方在线支付方式的主流,培养了广泛的使用人群。

便捷支付工具模式:便捷支付工具模式的重点在于工具,即支付账户或者电子钱包成为了用户经常使用的具有工具属性的应用之一。便捷支付工具模式有两个方面的体现:一是基于互联网的支付工具;二是基于手机客户端的移动支付业务。目前支付宝手机客户端的累计下载量已接近千万,手机支付每天的交易笔数已经超过10万笔。

尽管现阶段信用中介模式以及支付网关模式仍是市场份额最大的模式,但是,未来便捷支付工具模式将是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第三方支付面临的问题

第三方支付作为电子商务产业链融合的环节,决定了其特殊的地位。在这里它提供两个价值:营销和信用的价值。通过用户交易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用户和商家的交易模式和行为,进行更有效的数据库营销。可以根据交易数据的积累,来进行信用数据库的积累,互联网由信息的平台演变为支付交易的平台,支付好比信息一样重要。商户是产业链中第三方电子支付的直接客户,是电子支付服务的购买者,多数中小型商户没有自建支付平台的能力,通常会选择成本较低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不同行业对电子支付的需求程度不同,一些新型的内容服务行业,如游戏点卡和电子刊物,交易的内容是信息化商品,非实物交易,无须物流,它们对电子支付的依赖度更高。没有电子支付的支持,这些行业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当然,第三方支付同样面临种种挑战。不过,随着技术等手段的完善以及与合作方的更紧密合作,这些风险被纳入监管正轨。但是,想要彻底解决网络钓鱼、网银欺诈、非法套现等问题显然需要更多合作方甚至相关主管部门的无隙合作,而这些问题同样也是对中国经济的挑战。

截至2010年3月14日,支付宝用户数突破3亿,日交易额超过12亿元,日交易笔数达到500万笔。以支付宝为例,如何为如此庞大的用户群提供最佳的用户体验,如何进一步推动第三方支付的扩展,成为第三方支付市场面临的又一问题。

50亿的背后

在一个业务获得巨大发展之际再次加大投入,推动该业务向更基础服务的层面进化,这方面在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布局中已有成功的先例。2008年,阿里巴巴在淘宝网迅猛发展之际,宣布再向淘宝投入50亿元,打造“大淘宝战略”。此后,淘宝不仅继续向消费者免费,还在完善网购诚信保障体系、开放平台、开放数据、推动物流行业升级等一系列领域展开了大手笔布局。到2009年,淘宝平台不仅用户数达到1.7亿,交易额突破2000亿元,帮助创造了80.88万个直接且充分就业机会,带动物流、支付、营销等产业链就业机会230.51万个。这令淘宝已经超越了一个公司的概念,成为社会经济与生活中的新商业文明典范。

如果结合阿里巴巴的“大淘宝”计划以及全球发展战略来分析,此次阿里巴巴注资支付宝应该是基于以下三个层面的考虑:

完善硬件基础,推动电子商务发展

阿里巴巴旨在打造“B282C”的全产业链电子商务,而硬件设施的完善是全产业链电子商务化的基础,例如阿里巴巴集团对百世物流及星辰急便的投资,旨在解决物流问题;而给予支付宝50亿的投资,则针对资金流的运转问题,这些举措都反应出阿里巴巴集团打造电子商务硬件基础的决心和信心。

除硬件基础外,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支付同时承担信用担保的功能,在信用仍是电子商务发展瓶颈的大环境下,信用链的完善是促进电子商务升级,尤其是企业间电子商务升级的必需环节。而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拉动内贸和内需都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相信50亿元的投入将促使整个网购内需市场以更快的速度爆发,这对于刺激消费并且帮助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都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帮助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发展见证了很多传统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实现了转型和升级。例如,麦包包这家原本从事箱包代工的企业抓住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转型网路销售,并打造了自己的网络品牌。期间,支付宝不仅为麦包包提供了基础的支付服务,还以自身打造的诚信体系帮助麦包包赢得消费者的信任。2007年11月21日麦包包与支付宝合作,2008年12月的调查显示,麦包包的成交率上升至0.8%。从2007年到2009年,麦包包网站的年销售额已经超过千万。

电子商务将是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在信息时代获取全新竞争力的核心方向。50亿投资将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支付服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帮助消费者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推动支付宝为更多有意从事互联网业务的公司提供更好的服务。

顺应支付行业的发展趋势

支付行业存在的三大趋势:一是应用行业的拓展和深耕;二是终端的多元化;三是支付的全球化。顺应这几大趋势,需要第三方支付公司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例如人才的引进,设备的升级以及市场的拓展等。对于支付宝来说,其背靠淘宝、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网站庞大的用户群,以上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天然优势,尤其是全球化布局方面,支付工具走出去与走进来的进程将随着电子商务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而受益。

阿里巴巴集团的这笔投资将把支付宝推向更深入的市场层次,并在阿里巴巴力推的“新商业文明”理念建设中承担基础构建的作用。在未来的发展路径中,支付宝有可能会成为一个更具市场空间和想象力的支付服务提供者――从电子商务领域,到公共服务领域,进而成为拉动消费的中坚力量,并为国家的经济和生活服务。

这笔投资必然带来史无前例的变革。这场变革,势必改变目前线上贸易消费形态,加速“超安全”、“超便捷”、“全覆盖”、“低成本”新消费时代的到来。

中国电子支付的市场态势

回顾市场表现,中国电子支付市场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业务模式、产品服务、政策法规体系。同时,市场的发展也相应呈现出三大态势:

网银与第三方支付业务相互渗透

在电子支付市场发展初期,网银的电子支付基础地位明确,第三方支付则作为上层应用,主要面向电子商务个人用户,而支付渠道也主要以互联网为主。

通过电子支付市场在过去一年的表现不难发现,网银功能正愈发完善,交易性质的网上支付服务也逐渐纳入到网银的重点业务当中。此外,手机网银这一新兴渠道的推广力度也有所加强。第三方支付则一改上层应用形态,“向下扎根”,通过邮政、手机、POS终端等渠道支持用户充值,并将业务延伸到各行业,为企业提供支付解决方案,并逐渐覆盖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网银和第三方支付的合作关系将融入更多的竞争元素,双方均将进一步延伸业务,更多地去贴近广大用户。网银将进一步拓展网上支付、生活缴费等业务,争取更多的电子商务网站、商户以及行业企业;而第三方支付则将进一步拓展充值渠道,业务也将向日常生活以及信贷、保险、投资理财等金融领域延伸。

支付工具与商务平台结合愈发紧密

由于用户的根本目的是商务交易流程的电子化,而电子支付是完善电子交易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却非基础环节。所以,如果网上的信息渠道尚未打通,实现电子支付则无从谈起。目前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快速发展,但仍旧有广大的商户、企业没有搭建起基本的电子商务平台,存在巨大的电子商务需求缺口。因此,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厂商不再局限于电子支付服务,而应提供一站式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或者联合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提供商,帮助客户建立起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最终实现交易的全面电子化。其中,以支付宝为代表的厂商则可能凭借集团资源、自身电子商务平台以及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扩大在第三方支付领域内的领先优势。

网银平台互联,消除壁垒,加强市场监管

央行将在2010年6月之前建立网上银行互联平台。届时,用户登录任何一家网银,都可查询其他行的自身账户信息,操作包括其他银行网银业务在内的大多数业务,不会再因为使用不同发卡行的卡而使业务范围受限。网银账户的“一对多”将大大刺激用户使用网银的积极性和活跃度,尤其是高速发展的个人网银用户。此外,此举也给业务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小银行、地方性银行带来机会,拓展网银用户。而网银的业务资源共享、安全保障和简化操作也将成为未来几年各银行和相关服务商的业务重点。

第4篇:电子支付的前景范文

(讯)“未来5至10年,移动互联网会逐步取代PC互联网,那么移动支付也会取代PC支付。”面对当前第三方支付市场被PC支付横行的现状,钱袋宝执行董事孙江涛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移动支付规模不断扩大过程中,还将为行业相关企业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

易观智库日前的《国内移动支付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11》显示,2011年移动支付用户有望达到2.2亿户,市场收入规模将增长78.8%,达到52.4亿元,2013年则有望突破200亿元,达到235.1亿元。庞大的数据也表明了未来手机支付市场前景不可限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服务正逐渐由PC转移到手机终端。在移动支付领域,银行、电信运营商、终端厂商、互联网门户和大型商业企业都在加紧布局。

然而,目前移动支付市场相对PC支付市场的规模较弱,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存在顾虑。孙江涛认为,“中国是跳过信用卡时代直接进入了电子支付时代,目前中国的电子支付市场并不比欧美市场落后,并不是说中国的移动支付技术更先进,而是中国的移动支付模式并非完全依靠信用支付。”他说,中国对金融创新的监管比较严格,从技术创新上也不会存在太多复杂的衍生品,可以把风险控制到最小。

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拥有超9亿的手机用户规模,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使得移动支付的发展前景为各界所看好。因此,移动支付市场也成为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争夺的“香饽饽”。面对竞争,孙江涛表示,未来几年,钱袋宝仍然坚持在移动支付平台上提供一些细分的产品和服务,主要以大额支付为主,小额支付为辅。而合作伙伴仍将以银行为主,同时也会与一些省级运营商合作。(来源:《国际金融报》)

第5篇:电子支付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 移动支付 安全性 前景

一、引言

目前的电子商务主要是通过互联网以有线的方式进行。客户在网上购物后,必须支付现金或者在指定的机器上进行支付,使用上诸多不便。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支付技术的迅速发展,金融支付系统正在从有线走向无线,电子支付也逐步向移动支付过渡。

移动通信技术作为移动电子商务的载体,提供了更贴近用户需求的支付服务,并从安全性及监管上加以完善,逐步走向成熟。由于业务需求种类繁多,业务量巨大,使移动支付成为极具潜力的巨大产业。

二、移动支付业务概述

1.移动支付的定义

移动支付是指借助手机、PDA、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信终端和设备,通过无线方式所进行的银行转账、缴费和购物等商业交易活动。

2.移动支付业务分类

按照欧洲银行标准化协会在TR603(European Committee for Banking Standards,“Business and Funtional Requirements for Mobile Payments”)的定义,可按照支付金额的大小和地理位置的远近,对移动支付业务进行分类。

(1)按支付金额划分

微支付:支付金额低于2欧元的情况下,一般划归为微支付类型。

小额支付:支付金额介于2欧元~25欧元之间,称为小额支付。

大额支付:支付金额在25欧元以上,则为大额支付。

(2)按地理位置划分

远程支付:远程支付可以不受地理位置的约束,以银行账户、手机话费或虚拟预存储账户作为支付账户,以短信、语音、WAP等方式提起业务请求。

本地支付:利用红外线、蓝牙、射频技术,使得手机和自动售货机、POS终端、汽车停放收费表等终端设备之间的本地化通讯成为可能,用手机完成面对面的交易。

3.移动支付相关技术

(1)远程支付

①SMS技术

短信是移动通信里应用最广泛的服务。目前,短信作为移动支付的手段,可以实现诸如“手机钱包”、充值、缴费、买彩票、电影票及手机银行等功能。也是在我国比较成熟,采用较多的移动支付技术。

②WAP技术等

移动通信协议,如WAP、CDMA 1X以及未来的3G等。

WAP2.0模式有利于实现电子商务所需的端到端安全性,可以提供TLS隧道。

3G,能够处理图像、话音、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多种信息服务。其高速率、移动性和高安全性等特点,必然会给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带来巨大商机。

(2)JAVA/ BREW技术

两者都是支持无线数据业务开发的技术,在手机中增加软件。

与无线JAVA相比,BREW是更底层的技术。BREW能够更多地调动底层的应用,它的应用效果和对手机终端的支持会更好,应用开发商可以更为方便地开发出表现每个终端特性的应用。

但是无线JAVA是开放的,而BREW则被高通所垄断。这一点恰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BREW的发展。

目前,联通与高通一起推BREW,而移动则看好JAVA。

(3)近距离非接触技术

目前用于移动支付业务的近距离通信技术有RFID、FeliCaIC等,RFID是一种无接触芯片技术。未来,蓝牙、802.11等也非常有可能应用在移动支付业务中。

在我国,NFC和SIMpass被视为目前国内非接触式移动支付领域最有可能的两大技术标准。二者都在手机中加入了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芯片,用于与支付应用时的收单设备进行近距离的实时通讯,并同SIM卡进行连接,以实现把支付业务捆绑在持有手机的用户上。只是在具体的实现方式上有所区别。

近距离非接触支付技术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支付行为完成耗时短。

缺点是:用户要使用移动支付业务必须更换手机,而现在具有此种功能的手机不仅种类少,而且价格昂贵。但可以预计,随着终端问题的解决,近距离非接触技术将成为未来移动支付业务的主流实现方式。

4.移动支付的特点

(1)具有随时随地的特点

(2)用户规模大

目前,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已过4亿,是全球之最。在某种程度上说,以移动电话为载体的移动电子商务不论在用户规模上,还是在用户消费能力上,都优于传统的电子商务。

(3)有较好的身份认证基础

对传统的电子商务而言,用户的消费信用问题是影响其发展的一大“瓶颈”,而手机号码具有唯一性,手机SIM卡上存贮的用户信息可以确定一个用户的身份。对于移动商务而言,这就有了信用认证的基础。

三、我国移动支付市场现状

从全球来看,随着3G商用进程的日益推进,从日韩到欧洲,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步伐在不断加快,成为移动运营商十分看好的业务增长点。在我国,移动运营商也在积极推广移动支付业务。

1.移动支付业务开展情况

国内:据百纳年初的《中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分析报告》显示,2005年,国内移动支付用户数达到1560万,占移动通信用户总数的4%,产业规模达到3.4亿元。百纳预测,由于产业链的成熟、用户消费习惯的形成和基础设施的完备,到2008年,移动支付用户数将达到1.39亿,占移动通信用户总数的24%,产业规模达到32.8亿元。

国外:Juniper研究报告指出,2009年~2010年移动支付应用与服务有望被广泛接纳,全球移动支付总规模将达到10亿美元。目前,日韩欧美,移动支付业务都呈快速增长趋势。

2.移动支付的应用业务形式举例

(1)手机钱包

面向六大领域,包括购物、交通支付、票务、公司卡、身份识别、在线金融等。其中也包括买保险、充值卡、买彩票、炒股、缴水电费、订杂志等各种各样的功能

(2)手机银行

目前,各银行的手机银行产品纷纷上线,以满足用户随时随地的理财需求。从功能上说,银行的所有非现金类业务都可以通过手机银行完成,包括查询、缴费、转账、汇款、支付、结算、外汇交易等等。韩国SKT和各大银行还合作推出了NEMO电子货币服务。

(3)分享

“分享”是指使用者能更加方便与朋友交换音乐、图片等信息;

(4)服务

“服务”则是指提供下载服务,移动认证业务服务等。

四、移动支付的风险及监管

1.面临的风险及问题

(1)信用体系风险

无论是网上银行,还是移动银行,都涉及到信用体系,而我国目前的个人征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信用体系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2)技术安全的风险

电子商务交易必须具有保密性、完整性、可鉴别性、不可伪造性和不可抵赖性等特性。

无线网络技术也面临着黑客的挑战和木马等网络病毒的威胁,而目前还没有有效抵制手机病毒的防护软件的手段,此外,还要考虑无线数据传输安全性、交易中途打断而没有重新认证的机制,以及无线终端容易丢失和被窃的问题。

(3)产业链成熟度问题

①移动支付产业链构成

移动支付业务产业链由设备制造商、银行、信用卡组织、移动运营商、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或移动支付平台运营商)、商业机构、SIM卡供应商、手机供应商、用户等多个环节组成。

只有建立并不断完善产业链,各个环节准确定位、合理分工并进行资源的最优配置,移动支付业务才能获得健康发展,而产业链上的各环节才能在合作中实现共赢。

②移动支付业务的商业运作模式

目前,移动支付的商业模式主要有四种,即以运营商为主体的运营模式;以银行为主体的运营模式;以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为主体的运营模式;银行与运营商合作的运营模式。

由于各国的实际情况不同,产业链主导者也不同,因此,存在着不同的商业运营模式。

从我国国情来看,以移动运营商为主体或是以银行为主体单独经营都存在很大的困难。移动运营商有用户资源,但信用度不如银行,银联可以平衡银行间以及银行和运营商之间的利益关系,但在业务创新和市场反应能力方面不够。

因此,目前最适合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的商业模式是银行与移动运营商合作,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协助支持的整合商业模式。采用合作的方式实现优势互补,构建良性循环的产业链,促进整个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

(4)用户习惯及便利性问题

长久以来,绝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了使用货币或信用卡消费,对移动支付还比较陌生。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人们对使用移动支付业务的安全性心存顾虑。实际上,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但人们仍然不放心将自己的身份信息、信用卡信息等保密信息通过移动网络传输。

此外,移动支付是否便利,也是影响因素之一。目前许多开通手机钱包业务的移动运营商多采用短信、WAP等远程控制的方式完成支付,过程繁琐,其便利性还不如传统的货币或信用卡。

(5)隐私问题

移动支付,也涉及到个人信息的管理,及如何保护客户隐私的问题。

2.金融监管与标准规范

移动支付是一项新兴的支付业务,到目前为止,国际上没有一家机构和组织能够提供一个为多方所接受的移动支付技术。

此外,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都是比较新的行业,法律法规相对比较少,虽然目前已经颁布了《电子签名法》、《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等。但是这些条款还远远不够,面对电子支付的快速发展还需要更全面的法律条款来约束交易行为,还需要在责任、权利、义务、赔偿、罚款以及信用机制方面细化法律法规。

在业务运营方面,也需要在行业自律、产品价格、增值业务方面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果有法可依,那么银行与电子支付公司的合作就更市场化,其共赢共融性就更强。

据悉中国人民银行即将对电子支付服务提供商实行“牌照制”,移动支付的市场秩序将得到规范和整顿。存活下来的第三方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将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以及资金和技术力量,将承担起协调移动运营商和银行之间关系、发展客户的重任。

五、我国移动支付市场分析及展望

支付手段的电子化和移动化是不可避免的必然趋势。对于中国的移动支付业务而言:庞大的移动用户和银行卡用户数量提供了诱人的用户基础,信用卡使用习惯的不足留给移动支付巨大的市场空间,发展前景勿庸置疑。

1.巨大的潜在客户群

截至2005年5月,我国手机用户达到4亿户,银行卡发行总量超过8亿张,预计到2008年中国的手机用户将达到5亿户。如此巨大的手机消费群体和银行卡持有者数量,为移动支付业务提供了良好的用户基础和发展空间。

2.利益驱动

对通信运营商来说,在话音业务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移动通信与金融业务的结合,无疑将成为发展移动增值业务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而对于银行来说,移动支付则可以有效降低经营成本。链条上的各方,在利益驱使下,会积极推动移动支付。

3.应用需求决定市场

移动支付应用业务领域的不断扩大,将加快移动支付的发展步伐。市场最终是由需求决定的。

4.克服问题和障碍

随着技术的完善,制约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的因素也正在逐步减少。产业链也日趋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日趋完善。服务提供者,也会提供更贴近客户需求的服务。

综上,移动支付是电子支付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技术、产业链和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移动支付必将成为电子支付的主流。

参考文献:

[1]A.F. Salam L.Lyer:P. Palvia et al. Trust in e-commerce. Communication of The ACM, 48(2), 2005,73~77

第6篇:电子支付的前景范文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我国3G网络的建设,“一部手机走天下”的愿望将得以实现。时至今日,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集收音机、MP3、照相机、摄相机、电视机、PDA等多种功能于一身之外,还可以让人们去支付各类消费而无需随身携带钱包。这种金融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银行业务的电子化,称之为移动电子支付业务,即“手机钱包”。

手机钱包是移动运营商与银行等金融部门合作,通过将用户手机号与银行账号(卡号) 捆绑,使用手机短信、WAP、互联网等方式操作,从而完成移动支付的一项业务。

2 移动电子支付业务发展情况

2.1 移动电子支付业务开展现状

在发达国家,手机钱包业务发展较为成熟,各大通信运营商都已开展了形形的手机钱包业务。日本一些移动运营商把移动支付作为重点业务予以积极推进。由于交易的信号经过了多重加密,安全保障技术近于完美,再加上与各银行间使用专线网,因此,银行和消费者对这一业务的信赖程度十分高。在日本,有接近一半的手机用户把手机当成钱包来使用,仅通过使用手机,人们就能完成购物、游戏、公交出行及取得商品打折。在韩国,消费者也已经把手机作为信用卡使用,目前韩国几乎所有的零售银行都能提供手机银行业务,有几万家餐馆和商店拥有通过红外线从手机读取信用卡信息的终端,使顾客能够通过手机进行消费。在2012年移动世界大会上,沃达丰CEO托里奥·科劳透露,沃达丰将联合威士卡,率先面向英国用户推出基于NFC技术的手机支付服务。

2.2 我国移动电子支付业务发展方向

在国内,移动电子支付业务还处于萌芽阶段,业务种类和规模都比较小。其实移动运营商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试水移动电子支付业务,但因涉及金融政策问题于2003年8月停办,在之后一年基本没有任何进展。2004年下半年,在中国移动和北京联动优势的推动下,鉴于支付手段电子化和移动化发展趋势,手机钱包业务得到推动,地域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

随着移动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电子信息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钱包也从小额支付、电子化的产品发展到支付在商场、超市的大额购物,移动支付总体上呈现出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全面、从简单到复杂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良好态势。手机钱包现在已覆盖在线票务、游戏点卡、保险服务、软件服务、福彩、网络电视和电子杂志等众多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化和移动化将成为人们消费的重要支付方式。

3 移动电子支付业务的意义

移动电子支付业务因其标准化、自助式、耗时短、效率高、成本低、费用低、不易出现人为差错和全天候服务等特点,越来越受到用户青睐。另外对于移动通信运营商来说,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革新,3G甚至4G网络的搭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带宽资源,伴随的却是传统业务资费一降再降。因此,利用丰富的带宽资源提供多样的应用服务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是所有通信运营商面临的重大课题。

手机钱包业务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其价值链中环节众多,由移动运营商、银行、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芯片制造商、手机制造商、设备终端提供商、商户和手机用户等组成。其中最主要的参与主体是移动运营商、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对于移动运营商、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芯片制造商、手机制造商和设备终端提供商来说,能够在开展移动支付业务中获得切实的利益;对于用户来说,能够简单、方便地支付商品和服务;对于商家来说,对顾客返券或者返点,将增加顾客的黏性,可以通过手机传达商品的信息:产业链的各方在移动支付中能够达到共赢。

4 移动电子支付业务流程及实现技术

4.1 手机钱包业务支付流程

手机钱包的支付模式是在购物结束后,将手机对准POS机轻轻晃动即可完成支付,避免了复杂的操作,并且提高了支付的安全性。其具体支付流程(图1)如下:

(l)将智能手机在基于RFID技术的读写器前摇晃,读写器将读写的信息发送给Real处理器终端;

(2)Real处理器终端通过互联网登录到支付平台,对移动支付用户信息进行查询并发出支付邀请;

(3)智能手机通过无线上网技术与支付平台相连,其账户绑定信息在支付平台上进行支付确认;

(4)Real处理器终端在信息查询通过并确认支付后,通过互联网自动登录到银行专线支付系统进行交易。支付之前,用户必须已经完成手机与银行账户的绑定。在支付过程中,Real处理器终端通过手机内置的芯片及无线接入技术登录系统支付服务平台进行交易,消费金额从所绑定银行卡中扣除。

4.2 非接触式识别技术

关于移动支付业务的实现技术,国际上非接触式移动支付技术的探索为我国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RFID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通称电子标签技术,是一种快速、实时、准确采集与处理信息的高新技术以及信息标准化的基础,是非接触式移动支付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便捷。RFID系统由一个询问器(或阅读器)和很多应答器(或标签)组成。

(2)FeliCa

FeliCa是索尼公司推出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只需放在读取终端就可以进行费用的计算等数据处理操作,实现快捷可靠的数据传送。此卡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其技术可以确保数据在高速接收和发送过程中的安全性,而且卡中的数据可以多次写入。FeliCa可以用来管理多个种类的数据,因此可以制作兼有电子货币、公交预付卡、公司职员证和学生证等功能的卡。这些数据在FeliCa芯片中被独立地管理,能够分别设定存取,在不同的场景下可以通用。FeliCa卡通过读取器发出的电波来驱动,工作频率是13.56MHz,工作距离在10cm左右,数据传输速率为100~400kbps。

(3)NFC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是由飞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共同开发的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提供了一种简单、触控式的解决方案,可以让消费者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NFC将非接触式读卡器、非接触式卡和点对点功能整合进一块芯片,它是一个开放接口平台,可以对无线网络进行快速、主动设置;也是虚拟连接器,服务于现有蜂窝状网络、蓝牙和无线802.11设备。

NFC的工作距离为0~20cm,工作频率是13.56MHz。

5 国内移动电子支付业务前景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而目前国内移动支付业务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手机钱包消费还存在诸多限制,比如商户的普及率、用户的消费心理等。相信随着人们消费心理的日趋成熟,手机钱包业务一定会大有作为,它可以使人们的生活更便捷,更好地享受3G乃至4G生活的乐趣。这一切有待于移动运营商、商家和用户的共同推动。

而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支付业务的终端技术瓶颈将可以彻底消除。手机厂家和运营商将智能移动存储卡与手机结合,完全可以解决移动支付安全性问题。手机进一步智能化及其价格大幅下降,也将促进手机钱包业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齐心合,付映霞. 手机钱包引领电子银行发展[J]. 现代经济信息, 2012(1).

第7篇:电子支付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 电子商务 金融 创新 应用 探究

一、引言

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影响了商务模式的发展,经济体制也有了新的变化和改革,随着网络的逐渐普及,各行各业都开始利用网络进行快速的发展,尤其是金融行业,金融行业不但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一块内容,也是影响人们生活和生产的最主要的行业,所以在电子商务模式下如何进行金融创新,就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值得对电子商务的金融创新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研究。

二、电子商务的内涵和发展

电子商务主要是指根据计算机技术、远程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科学技术手段来进行商务贸易活动,从商务贸易的初始阶段到最后交易完成阶段都充分的利用电子支付等手段进行,这种完整的商务交易模式就是电子商务。在电子商务中,交易的双方主要通过网络电子交易的形式来推进整个商务交易活动,不需要交易双方面对面进行谈话,也不需要有人直接面谈或当面交易,这种利用网络来完成的商务活动就是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商务交易方式。电子商务模式下,商家可以从实体交易转变为虚拟交易方式,这样一来就节省了很多的成本,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成本较低,所以电子商务能够实现商务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电子化。电子商务是一场商业自动化的革命,使用电子商务不仅能够促进商务贸易交易方式的创新,还能够极大的促进商务的发展,对于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的改革也发展也有促进作用,人们使用电子商务的模式进消费,也能够促进金融行业的整体改革和发展。

三、金融创新的内涵和发展

金融创新主要指对传统的金融工具或者金融体制进行创新和改革,从而促进金融工具的多样化或者促进金融体制的变化,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潜在利润,因此金融创新的出发点就是利益,利益最大化是金融创新的主要的动力。金融创新是一个持续发展的、缓慢进行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说,金融创新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在金融业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地改善,金融创新的存在让企业具有了更加强大的生命力,能够让企业在市场上有更加强的竞争力。金融创新主要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微观层次的金融创新主要是指市场上所使用的金融工具的创新;宏观层次的金融创新主要是指金融制度的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动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会随着大潮流而发展变化,最终金融市场也会不断发展和完善,在这样的环境下,金融行业的创新和转型势在必行。并且随着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革新和发展,电子商务模式应用的更加广泛,因此对于传统的金融业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各种科技手段的发展也为金融业的创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

四、电子商务在金融创新中的具体应用

电子商务在金融创新中有非常多的应用,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线电子支付手段也越来越完善,这样一来,电子商务就有了非常好的一个发展平台,因此随着电子商务发展平台的不断完善,电子交易的发展也有了非常大的进步,网上银行、电子现金、电子支票、银行电子支付系统、银行卡支付网络等服务也开始在金融领域中应用起来,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和改革。电子商务在金融创新中的应用有以下几个:

(一)电子支付

电子商务具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线支付,能够发挥实体货币支付所代表的支付功能,并且能够跨越空间的限制完成瞬间支付,商务贸易交易双方能够尽可能地缩短交易时间,同时也降低了交易的成本,大大减少了交易双方在交易中需要支付的潜在开支。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改变,不仅能够提供全球性的交易支付功能,还能够为客户虚拟一个真实的贸易环境,促进了交易的发展,尤其是大大地拓展了新型商务通信通道,可以让商务贸易之间的信息交流的更加从分。电子支付这种手段对于金融创新来说非常重要,金融交易的支付手段一般情况下都是实体货币支付,这样的交易方式操作起来哟非常大的困难,尤其是对于大额的贸易交易来说,传统的支付手段并不具备优势,在线支付有更加强的优势,所以电子支付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以中国银行的支付形式来看,在支付过程中,贸易商可以使用移动电话、银行卡等进行支付,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实现交易,资金可以瞬间到账,这样就能避免空间的阻隔带来的不便。电子支付的发展,也为金融行业其他领域带来了新的变化,比如证券行业,电子支付促进了网上证券的出现和发展,股票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由的交易,实现 “无纸化”交易给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

(二)金融套餐

现阶段,在金融创新中,金融套餐业务也是电子商务的另一个应用领域。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就是资产业务、中间业务以及负债业务,通过这三种业务的发展来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壮大,这三大业务自成体系,不同的业务领域有不同的工作岗位职责,因此在人员设置、职能安排及员工管理等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区别。又因为金融机构多种多样,各种业务的种类也非常繁多,所以在进行客户交易的时候会面临非常大的困难,而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支付模式能够让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工作流程迅速的改革,能够促进业务流程的减少,也能够让业务更快速的完成。客户可以使用金融套餐的形式来进行交易,比如可以使用电话进行业务查询,通过拨打银行的客服电话来了解业务的种类和服务,在电子商务的模式下,银行业的发展也更加快速,并且更加注重客户的需求,能够充分的利用网络为客户提供贷款、存款、理财、电子邮件、缴费、互动电视、查询等业务,所以说,金融套餐的业务形式是金融创新的一大亮点,也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便捷更丰富的服务。

(三)电子银行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电子银行业的发展异常迅猛。在一般情况下,电子银行是由计算机、互联网、银行三个组成部分组成的,在电子银行的服务模式下,能够充分的利用互联网进行支付和交易,比如使用电子银行的虚拟银行柜台,就能够在任何时间进行业务操作,所以电子银行可以为银行的客户提供 24 小时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在我国,电子银行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政府为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不断地推出一些新的措施,比如在实施了“金税”“金卡”“金关”“金桥”等电子银行工程,经过不断的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网络化规模。电子银行的发展,还促进了客户服务模式的发展,比如催生了电话银行的产生,客户在需要银行服务的时候能够使用电话银行来进行咨询,大大的增加了便捷性和操作性。

(四)个性化服务

电子商务在金融创新中的另一个应用就是可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能够让金融行业的发展更加快速,也可以不断的推进金融创新,使客户的行为产生新的变化。在电子商务模式下,客户不再满足于上门服务,而是会对购物模式产生新的要求,客户的需求也会更多,在地点、时间、服务品种及服务费用上也会有变化,客户的自由选择权也会变大。同时,还会因为客户所处的基本层面不同,客户自身的选择和喜好也会发生变化,也会有一些个性化的服务要求,所以电子商务逐渐成为客户追求的消费时尚。在这种条件下,银行可以使用交易清单、客户传真、电子邮件、呼叫中心提供的客户资料,进行客户分析,收集客户的信息,通过数据挖掘工具和数据仓库系统,来更好的识别客户的需求,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所以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客户服务是个性化和商业化的。

(五)办公自动化

金融创新的一个最重要的追求就是让企业或者团体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因此经济效益最大化是金融创新的最重要的推动力,所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地减少经营风险,金融行业的企业就会改善自己的经营手段,电子商务就是能够降低成本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以经营效益为主要的目标,重点加强企业的工作效率,以创新为推动力,抓住电子商务的发展机遇,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个完善的贸易教育系统,在经营过程中可以自动化管理整个交易流程,在企业内部也逐渐建立了监控系统,能够完善的进行风险预警,规避贸易交易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从而促进效益的提高,也能够推动金融业的健康发展。电子商务的应用,让办公更加自动化,在现代化的企业发展过程中,自动化办公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发展自动化才能促进金融业的改革,也才能让金融业更加快速的发展,客户的需求也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

五、电子商务的应用前景分析

目前,我国的金融创新还不够全面,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还有待扩大,金融现代化发展的过程还是比较漫长的,还需要经过一段比较长的发展时期。在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过程中,我国金融业也有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这样的环境下,电子商务能够有非常大的利用价值,金融业应树立一个全新的思维,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的应用和发展,让金融创新得到加强。

在我国,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被广泛地应用到各行各业中,我国金融业也开始进行变革,逐渐从业务作业层向决策层、管理层开始转变,所以电子商务在未来可能会渗透到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金融创新领域的一个新课题,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就需要全面的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时,电子商务也会面临风险,在以后如何控制电子商务的市场风险也会非常重要,必须要建立健全的电子金融管理及监控体系,强化金融行业的预警体系,在金融创新中加强安全管理,这也是电子商务在金融创新发展过程中应重视的问题。

六、结语

电子商务对金融创新产生了非常重要作用,对我国经济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电子商务在金融创新中的应用主要有:电子支付、金融套餐、电子银行、个性化服务、办公自动化。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电子商务会应用的更加广泛。电子商务不仅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也改变了社会交易方式,降低金融成本,提高了金融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为厦门大学)

[作者简介:陈廷龙(1988―),男,福建泉州人,本科,研究方向:金融,经济。]

参考文献

[1] 汪哲健.试析电子商务在金融创新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3(22):58-59.

[2] 王健.金融创新中的电子商务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1):91-92.

[3] 艾华,孙军.云计算与物联网在B2C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探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06):72-73.

第8篇:电子支付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电子 五道口 支付平台

一、调研基本情况概述

笔者于2017年1月4日~2017年1月14日,在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周边对商家和消费者分别发放不同的问卷进行相关调查。具体商家地点包括:五道口华联商厦、超市发及附近商店、金码大厦及附近商店、学院路各大高校内部商店等。消费者包括:学院路高校自习室、家属区及宿舍楼、公交车站、超市出口等。

二、调研成果

首先,本次问卷调查计划发放商家问卷50份,消费者问卷150份。实际收回商家问卷43份,消费者问卷122份,其中,已收回问卷全部有效。

(一)商家问卷分析

本次调查商家主要集中在服饰、商超、餐饮等方面,约70%的商家全面支持支付宝、微信、银联等支付方式。从支付方式开通的广泛程度上看,各支付平台的开通程度已与传统的现金非常接近。这说明了应用支付平台进行结算的支付方式已被店家广泛采用。

在对商家为什么选择电子支付的原因调查中,有53%的店家选择了收款效率得到提高,60%的店家选择了便于结账计算。通过从店家了解到的各类电子支付和现金支付方式的收入额。可知支付平台的使用频率已高达68%,为现金使用频率的两倍多。可以得出当前支付平台在各类支付方式中拥有最高的市场占有率的结论。其对整个支付市场的渗透程度令人惊讶。

根据店家对支付平台满意程度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店家对于支付平台的反映是积极的,都选择了十分满意和基本满意。所以。从店家问卷的调查结果综合来看,支付平台受到了广泛使用,渗透到了各个领域的店家,消费者也愿意通过支付平台进行消费,从而对店家的经营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二)消费者问卷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的男女性别比约为2:1,其次由于周边的大学较为密集的缘故,本次调查问卷发放对象年龄范围多集中在18到30岁这一区间,占到了调查对象的75%,能有效代表当前使用支付平台最为频繁的人群分布,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和可操作性。

关于使用支付平台支付的主要领域,在餐饮消费方面,支付平台的普及使用率最高,占到总体的57%,已超过总体的一半。占比紧随其后的是娱乐消费和出行消费,占比为29%和26%。究其原因是因为在餐饮、娱乐和出行方面支付平台给予消费者的优惠力度较大,优惠政策较为广泛。

通过对支付平台的使用频率的统计,得出占总调查对象63%的问卷填写人将支付宝作为使用频率最高的支付方式,有50%的消费者将微信作为使用频率最高的支付方式。所以,支付宝是所有支付平台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支付方式,微信其次。其中消费者青睐最高频率支付方式的主要原因是创立时间较早以及被多数商家的所选用。而受个人选择偏好和环境影响的因素较小。由此可以看出消费者已对像支付宝和微信这样的支付平台产生了路径依赖,且在支付平台的选择上也受到羊群效应的影响。

关于支付平台最主要的优势:其最基本的功能体现在免去了携带现金、银行卡的不便,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而对于支付平台给予的优惠、推出的配套完善服务功能以及时尚等优势占比都非常小。由此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于支付平台最关注和看好的大多全都集中在便捷性方面,这也与当下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

使用者愿意用支付平台提供的余额储蓄增值功能代替银行储蓄的调查对象有39%,不愿意的占29%,持无所谓态度的占32%,这一占比结果结合之后的关于安全性问答的结果统计,可以得出由于支付平台属于互联网金融,具有互联网的虚拟性,消费者对于使用它存有安全顾虑,53%的支付平台使用者对支付平台的安全性有所顾虑甚至不满。这一因素导致近三分之一的使用者不愿意使用支付平台的这一功能,而使用与之相较利率低,但安全性高的银行储蓄。

三、研究结论

(一)问卷结论

1.几乎所有店家都开通了电子支付平台,其开通的广泛程度已接近现金。其使用频率已超过现金。

2.支付平台带给店家和消费者最大的好处在于便捷性。最能体现电子支付平台特点的支付方式是支付宝和微信。

3.某些新兴的支付平台功能还尚未让大众广为知晓,推广和宣传力度尚待加强。

4.使用者特别看重支付平台功能的实用性以及对个人信息保密方面的安全性,这是支付平善和改进的方向。

(二)其他结论

1.KTV的运作模式决定了其支付方式。KTV只开通微信和银联两种支付方式,原因在于KTV的运作和经营方式决定了其打折优惠活动频繁,为了降低甚至避免收银员的道德风险,使得KTV公司的账单透明而准确,故其不采用现金支付方式。

2.店家开通支付方式的数量与店家的知名度并不当然相关。譬如麦当劳等知名连锁店,开通如支付宝等支付平台需要安装设备和开发电子账簿,这必定会导致支付平台开通的成本高昂。而对于一般的个体经商户,由于业务量较小,资金的收付简单明确,故开通支付平台几乎没有成本。

3.支付平台并不当然给予店家补贴。支付平台会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对有名的商店进行补贴,会激励商店积极开通该种支付方式。从而在一方面进行平台推广的同时,也可以从海量的支付交易中获取大数据和佣金。只要收益大于成本,支付平台就愿意补贴。而往往个体工商户就没有补贴。

4.老年人对电子支付方式缺乏需求。对于月消费支出较低的老人,其不需要借助支付平台的便捷性,也对支付平台开通的各类衍生功能没有需求;而对于月消费支出较高的老人,其一般舍弃安享晚年而花费时间使用支付平台的机会成本极高,故也对支付平台没有需求。

四、建议与展望

通过本次的实地调查,结合市场的发展需求,针对各类电子支付平台提出下列建议:支付平台可以与企业接轨,与企业达成一致的合作;同时可以增加际业务服务,与国外知名企业进行战略合作,探索国外的消费者群体,为之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除此之外,支付平台还可以同银行展开积极合作,虽然支付平台与传统银行业是竞争关系,但通过与银行合作可以使自身能力得到提高,使平台的盈利方式得以改善。由此可见,支付平台未来发展的道路是多元化的、国际化。同时,电子支付也必将成为未来资金转移和融通的最主要方式,由此产生的交易成本也会相应降低,创新带给人们福利水平的提高将是不可估量的。

参考文献

[1]荆林波,刘波.我国电子支付工具与传统支付方式的竞争分析[J].经济管理,2008,(11):28-32.

[2]杨涛.新支付时代[J].新理财,2015,(09):37-39.

第9篇:电子支付的前景范文

抢占物联网制高点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扩展了通信的服务范围,最终实现了人与物之间的信息沟通,从而被称之为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

物联网服务的各个环节都会涉及交易、资金的转移。在多步骤完成交易的情况下,如在交易发生前提前交纳费用、交易过程中待支付、交易完成后确认支付,主要应用包括通过电子支付工具进行网上购物等。

在物联网支付环节中,包括各种现场、远程的电子支付方式,如手机(远程、现场RFID支付)、电话(远程支付)、电脑(远程支付)、储值卡(远程PC或现场支付)、电子钱包(远程PC或现场支付)、POS机(现场支付)。相对而言,基于手机的移动支付,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支付的安全性、便捷性,因此成为了市场的必然选择。

例如在手机通票应用中,移动人员在手机支付RFSIM卡的基础上灌装通用票券应用密钥,用户更换RFSIM卡并开通非接触票券业务,商户平台生成并票券,用户利用手机菜单下载或通过WWW下载来获取通用票券,商家也可通过平台主动下发。在这一模式下,物联网的应用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物联网、互联网、移动支付网络相互融合,手机在物联网中承担了传感信息、处理转发信息、确认支付三大功能。

由此可见,手机支付是基于移动终端的创新型应用,在未来更将成为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所必需的基础支付功能平台,并成为电子支付的重要手段。作为第一个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融合而成熟的商业模式,手机支付将是物联网高速发展的重要推“手”。

引爆物联网“第二春”

移动手机支付,就是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允许手机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同时,RFID也是物联网推广普及的技术枢纽。

基于RFID的移动支付业务是物联网大众化运用的重要业务之一,国内庞大的手机用户规模和信用卡市场规模为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前景,电信运营商和银行机构也把移动支付业务作为未来增值业务的新蓝海。目前基于RFID的移动支付业务已经在日、韩等国得到规模发展,国内电信运营商的移动业务在积极推广之中。

移动支付是RFID在个人应用领域的最典型应用。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不断演进和3G手机的广泛普及,移动支付产业逐步进入运营商重点增值业务视野。以RFID为代我的移动支付产业成为运营商的业务发展重点,把智能卡的支付功能与通信功能融为一体。根据调查显示,我国80%以上消费者希望将公交卡、银行卡等支付工具能集成到于机上。

移动支付产业链相对较长,主要包括:RFID芯片、SIM卡芯片、读卡器、移动终端、运营商,商户、银行、软件平台等。而且移动支付产业链是一个典型的具有“网络效应”的行业,早期会存在“鸡生蛋、蛋生鸡”的产业发展困境问题,行业产业链的合作与配套是行业成功发展的关键,因此,如何理顺各产业链之间的利益关系是移动支付产业链成功发展的关键因素,一旦产业链理顺,产业链之间的相互增强效应将会带动行业爆发性的增长。

目前物联网主要涉及的行业包括电子元器件、软件和通信等领域,而手机支付将是第一个将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融合而成熟的商业模式:第一,使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在终端(RFID+手机)和应用层面(开环应用+第三方支付)实现融合,并已在日本大规模商用;第二,银联和运营商相继高调进入,群雄逐鹿的局面反映出对行业的高度认同;第三,央行第三方支付规范、手机实名制等一系列利好近期陆续出台,行业迎来实质性政策利好。潜在的市场空间、明确的投资意愿和政策利好的预期共振,手机支付将大有可为。手机支付一旦正式推出并像日本和韩国那样迅速走向普及,那么中国7亿手机用户将给手机支付相关企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从而引爆物联网发展的“第二春”!

手机支付迎来爆发元年

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手机用户

近年来,随着手机用户数量的快速增加,利用手机作为移动支付工具,具备轻巧、方便、快捷、时尚的特点,因此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利用移动支付可以轻松进行理财和交易,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支付选择,而且极大的方便了消费,提高了生活效率。移动支付业务最基本的应用主体为手机用户,仅此一点,中国巨大的手机用户规模优势就是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截止到2009年12月,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7.4亿,稳居世界第一位,而且规模还在快速增加中。因此,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潜在发展空间让全球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望尘莫及。

银联、运营商和手机制造商群雄逐鹿手机支付。全球17.3亿、中国3.8亿互联网用户已经使网络支付业务成为炙手可热的新行业,诞生了ebay、阿里巴巴、淘宝等代表性企业,试问,如果全球41亿、中国7.4亿的手机用户能够用手机进行支付,那会诞生出一个什么样的行业和一批什么样的企业?StrategyAnalytics预计,到2011年将有360亿美元的交易通过移动非接触式方式,即手机刷卡进行支付。

巨大的潜在商业价值引来了群雄逐鹿,银联和三大电信运营商等行业巨头均已进入手机支付领域,其一系列的巨大投资手笔从而使2010年成为了手机支付的爆发元年。我们从市场上了解到,一季度中移动RF SIM卡采购量10073张,相关厂商还在积极备货,世博会后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预期将使全年RF-SIM出货量不低于500万张;中移动总裁王建宙在公开场合表示2010年中移动TD用户至少在千万级,根据中移动的营销补贴力度测算,我们预计TD用户可能超过2000万,这还未考虑到集团用户使用的多元化需求创造的服务增值。此外,电信已经开始在上海试点手机支付“翼支付”,联通也将在年内试商用。

政策打通任督二脉

在国家政策和运营商的大力推动下,我国手机支付业已初显了发展前景,但从目前全球状况来看,手机支付式物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仍有不少问题与挑战需要解决。此前阻碍手机支付发展的核心问题主要包括有:安全问题、法律保障、成本费用、技术标准以及消费习惯等。但随着近期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行业发展的任督二脉有望被全面打通。

中国人民银行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已于2010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办法标志着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服务商从此拥有了法定地位,其业务开展将受到法律的支持和规范。

按照工信部统一要求,热议多年的手机实名制从9月1日起已经全面实施。手机实名制和相关配套管理措施一旦实行起来,将提高手机

用户的责任感和安全感,也为整个手机支付物联网产业横向和纵深双向发展奠定良好的市场基础。

与此同时,业界翘首企盼的超级网银的推出无疑将为银行间的支付及相关业务提供便利,它将大大方便个人及企业客户,从而有利于消费习惯的转变。

此外,随着银联和三大运营商的相继高调进入以及中移动成功入股浦发银行,群雄逐鹿的局面反映出对行业的高度认同,其一系列大手笔投资必将有效迅速降低手机支付的边际成本。

美国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物联网将会形成下一个万亿元级别的通信业务。数据显示,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7亿,仅中移动就有5亿多用户,参考日本成熟市场约50%的手机支付用户渗透率,则未来中国市场手机支付用户数量有望达到3.5亿,以平均每笔交易金额200元计算,每个手机用户每年进行一笔交易就至少就能产生700亿元消费市场。当方便快捷的手机支付方式成为用户的支付习惯时,这个市场爆发出来的能量无疑相当于一次物联网革命。申银万国的报告预计中国手机支付用户有望在2010和2011年分别达到800和2000万人,手机支付井喷在即。而手机支付的爆发式增长,势必给产业上下游,包括芯片、卡厂商、设备厂商、系统集成商、服务提供商、移动运营商在内的诸多参与者带来庞大的市场机会。据Informa的预测显示,至2013年,全球通过移动支付的交易价值总量将比2008年增长12倍,总计会达到8600亿美元,而中国应该是移动支付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市场前景极其诱人。这正是国家推广手机支付的目标之一。

随着央行第三方支付牌照、超级网银、手机实名制度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的相继出台,行业发展的任督二脉已经完全被打通。因此,我们认为,2010年将是手机支付的爆发元年。

手机支付产业链大透析

又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核心,又是行业的爆发元年,可是为什么二级市场上的手机支付概念股没有任何上佳表现呢?我们认为,这与市场仍然停留在“手机支付还只是概念”的思维有关。实际上,随着移动支付技术标准确定、运营商申请到非金融第三方支付业务牌照和大量具有移动支付功能手机的上市,移动支付业务将呈现爆发性增长趋势。移动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将给移动支付业务的相关产业链的企业提供业务快速增长的机会。手机支付概念,绝非是一般的概念炒作可以比拟!在巨大的市场前景以及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之下,该板块有望成为大盘新一轮上攻的重要推“手”!当前市场的巨大反差,反而为投资者带来了良好的建仓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