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垃圾渗滤液的危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generation of landfill leachate and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and the feasibility of landfill leachate treatment technology to China's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of landfill leachate work made some of their own views.
Keywords: landfill leachate treatment; Pollution features; Processing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 R12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便捷卫生的生活条件下,城市垃圾的数量却与日俱增,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城市垃圾目前的主要处理手段是填埋,处理方法相对高效,但垃圾填埋却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其中,垃圾渗滤液的污染最为严重,它能够对水体、突然和大气造成严重的危害,导致土地、水体的富营养化、地下水质的污染,甚至直接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1、垃圾渗滤液的产生
垃圾渗滤液,一种来源于垃圾的高浓度废水化合物,它主要是指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地下水的反渗或垃圾之间的生化反应所产生的水分,在扣除掉饱和持水量后所剩余的物质。
二、垃圾渗滤液的污染特性分析
(一)构成复杂
由于垃圾渗滤液是一种含量非常复杂的高浓度废水化合物,其中酸酯类、醇酚类和酮醛类等烃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占大多数,这样污染物的危害较大,很多都被我国列为优点控制污染物的“黑名单”之中。
(二)成分浓度高
垃圾渗滤液的浓度很高,所含成分的变化范围也比较大。垃圾渗滤液这一特性使得它同其他污染物有着明显的区别,增加了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难度,使得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艺要更为复杂和严格。
(三)不稳定性
垃圾渗滤液拥有很高的不稳定性,较普通污染物相比,容易受到气候和环境的影响。
由于垃圾渗滤液的形成方式同水分有很大关系,因此雨季垃圾渗滤液浓
度明显高于旱季。
垃圾渗滤液受气温影响比较大,干冷季节的垃圾渗滤浓度要低于其他季
节。
垃圾渗滤液的浓度也会随着填埋时间的长短发生变化。填埋初期的垃圾
渗滤液的浓度相对比较低,而填埋一段时间之后,垃圾渗滤液的浓度会升高,而渗滤液的成分开始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其中,氨氮的浓度会大幅升高,但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会相对减少。。
二、我国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现状
受到经济影响,我国开始卫生填埋的时间比较短,垃圾渗滤液的设施建设和推广也比较晚,目前,我国对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污水联合处理技术
渗滤液同污水合并处理工作是目前最为理想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式,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处理工作的同时,对垃圾渗滤液进行相应技术的处理工作,这样既能够节省单独建立渗滤液处理工程的高昂费用,利用污水处理厂的相关技术,达到对渗滤液的稀释、分解目的。但这种处理技术存在一定问题,首先是是渗滤液的输送问题。由于渗滤液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性,因此在运输过程中必须保持遵守的运输规定,并使用特殊的密封设备,大大增加的资金的浪费。此外,由于渗滤液中所含成分比较复杂,在处理过程中容易造成污水厂的冲击负荷,甚至影响和破坏污水厂的正常运行。
渗滤液回灌技术
渗滤液回灌技术在处理渗滤液的工作中具有比较多的优点,设施简单,投资少,收益高,对污染物的约束力大。但垃圾渗滤液的回灌技术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由于回灌技术是在固定空间进行的循环工作,一次循环必定会造成渗滤液的浓度增加,这便使得操作过程中气体挥发性增大,造成安全隐患,引发安全事故。并且,恶臭气体的挥发,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和危害。
三、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研究
我国渗滤液的处理技术起步比较晚,因此,我们在积极借鉴和引用国外先进处理技术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完善。
(一)因地制宜的处理技术
由于垃圾渗滤液的不稳定性,因此,不同地区的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式应该有所不同。北方气候以干燥少雨为主,因此,选用渗滤液回灌技术进行处理比较有效,而对于多雨潮湿的南方地区来说,可以使用目前比较先进的土壤-植物法进行渗滤液的处理工作。
(二)多种技术的有效结合
垃圾渗滤液处理厂处理渗滤液的方法有生物法、土地法和物化法等处理方法。必须采用更为合理和多种手段结合的方法,才能真正的做好渗滤液工作,达到排放标准,防止对环境的污染。
微电解法是以金属腐蚀的原理处理渗滤液中的一种高级氧化技术,通过铁屑在渗滤液中同Cu、C、-N等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氧化还原反应,形成絮凝物质从滤液中分离。这种方法操作简便,经济型强,处理效果良好。
氧化沟工艺,是污水处理方法中一种成熟的处理技术,在处理COD、-N等物质上都有着不俗的表现,因为其耐冲击负荷强、处理效果好、处理单元少等优点,目前已经收到广泛的应用在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作中。
砂滤技术,砂滤技术是渗滤液处理工作中的后期处理技术,也是切实可行的处理工艺。它是利用均粒石英砂等物质对渗滤液进行相关的处理工作,主要对渗滤液中的悬浮物体、COD及色度进行处理,达到理想排放的效果。
(三)加强对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改良
依照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防线,加大对新型技术材料的研发力度,不断完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找出更为经济有效的处理渗滤液的新方法。目前,硝化反硝化、厌氧反厌氧等氨氮处理概念目前已经被提出并在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需氧量低、能耗低、负荷高等优点,是处理氨氮成分的比较理想的方法。
总结:
垃圾渗滤液,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危害,为了能够积极改善环境状况,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标准化、规范化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因地制宜,合理的应用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能够更有效的开展垃圾渗滤液的的处理工作,并且符合我国国情,降低能源消耗,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同时,今后应该继续加大对新型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研发力度,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使我国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作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胡冬雯,汤庆合,江家骅,秦冰,明鲁平,邵一平.上海市生活垃圾处置规划模式的比较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08(03)
[关键字] 垃圾渗滤液 北方城市 现状 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 X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2)-11-63-2
我国北方地区气候较南方干旱,颗粒物是城市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垃圾填埋场在处理工程中要根据北方的气候特点选择方法。北方城市垃圾场垃圾填埋过程还存在着诸多弊端,填埋时会产生大量的刺激性气体和大量的渗滤液,对空气和地下水会造成严重污染。我们要解决环境污染就要先了解污染的根源和性质,垃圾渗滤液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呢?
1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和特点
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有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废水。由定义可看出垃圾渗滤液具有水质性和有害性两个特点。
垃圾渗滤液有五个主要来源即自然降水、垃圾中的水分、地表径流、有机物分解生成的水分和地下水的反渗。由于降水和地表径流的水量最大,其对垃圾的淋溶是产生渗滤液的主要来源。有研究表明,垃圾的含水量接近50%时,每吨的垃圾会产生大约80公斤的渗滤液。渗滤液一般多是深颜色的,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并且伴有刺激性气味。垃圾渗滤液对环境的污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刺激性气味的污染。垃圾渗滤液存在着大量的氮磷物质,水分不能做到充分溶解,从而产生了很多的刺激物质产生恶臭的气味。其次是对水源的污染。人类的用水大量来自于地表和地下水,渗滤液对地表和地下水的污染是其主要的污染形式。这种对水源的污染表现在有氧有机物的污染、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和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污染三个方面。最后就是对土壤的污染。渗滤液渗入土壤后会产生一些化学及生物反应,会增加农作物的重金属性和毒性,降低土壤的营养和产量,进一步会危害到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我国北方各城市的环境和人们生活习惯的差异性,使得垃圾渗滤液的成分存在着不同,但主要成分还是基本相同的。其中无机常量成分、重金属、溶解性有机物和稀有生物质是其主要成分。
2现阶段我国北方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和工艺应用现状
由于我国的幅员辽阔气候条件复杂,各地人们的生活习惯存在差异,使得垃圾渗滤液的成分存在着不同,而北方城市由于东西地势的不同导致了生态环境上很大的差异化。我们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正确选择处理方法。近年来我国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在逐年加大,从《中华人名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再到《循环经济促进法》,这些都彰显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这一总方针。我们应该如何做好城市垃圾的处理工作?首先就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2008年我国实施了生活垃圾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取代了1997年制定的控制标准(GB16889-1997)。新标准提高了对填埋场的选址和设计上的要求,增添了对一些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污水进入垃圾填埋场的要求,更是提出了经过处理并符合标准的垃圾焚烧物质可以进入填埋场的新标准。这一标准还对填埋场中垃圾产生的刺激性气味做出了严格的控制措施,有利于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现阶段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主要包括两种方式即场外处理和场内处理,其中具体的处理技术包括生化处理法、回灌法、土地处理法和物化处理法等四种方法。
2.1生化处理法
该方法具有施工费用低廉、处理效率较高的特点,是垃圾渗滤液处理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生化处理法是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以实现净化的方法。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法两种。(1)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厌氧微生物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使废水净化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包括消耗能量少、污泥产生率低和抗毒能力高等,适合运用在处理高浓度的垃圾渗滤液上。国外有些垃圾填埋场采用厌氧滤池处理渗滤液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的COD去除率基本上能达到90%以上,但当垃圾处理量接近饱和时这种方法的效果就会显著下降。厌氧生物处理法有着不能去除氨氮成分和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的缺点。有韩国学者研究表明,COD的去除率随着时间和温度的增加会不断上升。这种方法处理后的渗滤液还不能直接向外界排放,只能是作为渗滤液在好氧处理以前的准备阶段。(2)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法是利用需氧微生物分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使废水无害化的处理方法。上世纪末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始运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经实践验证,这种方法能去除渗滤液中90%的BOD和80%以上的有机碳。北京的一些垃圾填埋场甚至能通过这种方法,使得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去除率达到90%以上。当然好氧处理法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外界温度的剧烈变化、渗滤液中磷含量过低、泡沫过多等问题都可能出现。
2.2物化处理法
物化顾名思义就是物理和化学的双重运用,是指通过物理和化学反应来去除渗滤液中的有害有机物和难溶物质,将渗滤液中难以降解的有机成分转化为容易降解的有机物,最终达到清除的目的。渗滤液的物化处理法具体工艺包括化学沉淀法、吹脱法、高级氧化法、活性炭吸附法、膜法处理、混凝法、超声波法和电化等方法。这种方法存在着成本高的弊端,国内有些研发企业正在着重于降低成本的研究。这种方法多运用在垃圾渗滤液预处理和深度处理方面,不是现阶段的主流方法。
2.3土地处理法
这种方法其实也是一种物化方法,是利用土壤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成分来分解渗滤液中的有机物来完成去除的方法。土地处理法有着成本低、方便操作和适合在开阔地带施工的优点。土壤中的植被和生物还可以利用渗滤液中的营养成分来优化地质,渗滤液中的重金属也会给土壤造成重大危害。土地处理法一般适用于荒地和山地,耕地中不能运用这种方法。
2.4回灌法
渗滤液的回灌法是指将垃圾底层的渗滤液取出再从垃圾填埋上层或下层灌入的方法。这种方法也是利用土地的过滤作用来净化渗滤液的。回灌法是以上方法中最简便的,成本低廉工艺简单是其主要优点。但它不能把渗滤液处理干净,而且其暴露性会污染空气,渗透性还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回灌法由于其低廉的成本已在国际上的到广泛应用,欧洲和北美60%以上的国家都运用了这种方法。据研究表明,这种方法能使渗滤液中的BOD5和CODcr分别降低了30-350mg/l和70-500mg/l。我国从20世纪末开始运用这种方法,近些年已经广泛运用在各城市的垃圾填埋场。
现阶段南北方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虽然有较大区别,但这些方法中都存在着诸多问题,氨氮浓度过高,难降解的有机物种类繁多和水质可生化性较差等问题一直影响着垃圾处理进程的加快。
3对北方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创新与展望
先进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前的可持续发展观鼓励和督促着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垃圾填埋处理这一新颖课题需要我们各代人共同努力来解决,做到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结合。
(1)渗滤液的水质变化很大,BOD、COD等指标随着填埋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其可生化性随着填埋时间的增长而降低。所以要根据各填埋场的建厂时间来确定渗滤液的成分和处理方法。
关键词:垃圾焚烧飞灰 渗滤液 浓缩液 固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急剧提高,城镇生活垃圾的量也在飞速发展,据调查,目前广州市的生活垃圾产量每天超过一万吨。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垃圾填埋已经渐渐被淘汰,垃圾焚烧以其减量化、无害化以及资源化的优势,渐渐成为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然而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因含有大量的重金属以及其它有害物质,越来越受到环保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而对于现存的垃圾填埋场来说,处理垃圾渗滤液后产生的浓缩液处理成为了新的技术难点。
一、垃圾焚烧飞灰及渗滤液浓缩液的的主要成分分析
以广州某垃圾焚烧厂的垃圾焚烧飞灰为例,主要重金属成分:汞
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浓缩液,以广州某垃圾填埋场为例,COD大于3500mg/L,总氮浓度大于500 mg/L,其中硝酸盐氮大于300 mg/L。高的COD和氨氮浓度加剧了渗滤液浓缩液处理的困难度。
二、垃圾焚烧飞灰及渗滤液浓缩液的处理方式
1.垃圾焚烧飞灰的主要处理方式
目前,垃圾焚烧飞灰主要的处理处置方式有作为危废,进入危废填埋专区进行填埋;稳定化处理后,作为普通废弃物进行填埋等。
1.1作为危险废弃物进行填埋:作为危废填埋处理的成本高,且对环境的潜在威胁大,与固废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原则相违背。
1.2稳定化处理后,作为普通废弃物进行填埋:稳定化后填埋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处理方法,主要采用水泥固化、特殊固化剂固化以及螯合-固化等稳定化处理过程。寻找高效、价格低廉的固化剂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
2.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主要处理方式
由于渗滤液浓缩液含有高浓度的氨氮以及氯离子等盐分,加剧了其处理的成本和处理的难度。普通的生物法、物化法等都无法进行有效处理,目前主要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回灌法,而回灌法对环境也存在巨大的潜在威胁,会造成盐分的富集,从而使土壤板结或造成其它的环境危害。
三、垃圾焚烧飞灰与渗滤液浓缩液综合处理试验研究
1.主要工艺流程
该处理方法主要是将垃圾焚烧飞灰与固化剂按一定量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用渗滤液浓缩液取代传统的固化反应添加水,作为固化剂与焚烧飞灰固化反应的介质,进一步混合搅拌,养护14天后,进入填埋场作为普通废弃物进行填埋。垃圾焚烧飞灰取自广州某垃圾焚烧厂,固化剂为武汉大学环境学院自行研制的HAS固化剂,渗滤液浓缩液取自广州某生活垃圾填埋场。主要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2.主要试验参数
该试验固定掺入50%的渗滤液浓缩液,固化剂添加量分别为5%,10%,15%,20%,进行多组试验,分别在常温下进行14天的稳定化养护后,测其Pb、Cd的浓度。选取最佳的固化剂添加量。
3.试验结果及结果分析
根据表2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浓缩液添加量为50%时,最佳的固化剂添加量为15%,固化后的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浸出浓度即可达标,具有良好的固化效果。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处理;设计参数;超滤膜系统;运行调试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天源源不断大量产生的生活垃圾,已日益成为一个污染环境、困扰人类的社会问题。城市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垃圾焚烧、填埋、堆肥以及综合利用等。垃圾处理过程中,由于厌氧发酵、有机物分解、雨水冲淋等产生多种代谢物质,形成高浓度的有机废液,即垃圾渗滤液。渗滤液具有水质复杂、水量波动大、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高等污染特性,其一旦进入外部环境就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若渗滤液处理不当,不仅会污染土壤和地表水源,甚至会污染地下水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危害。因此,垃圾渗滤液的有效处理迫在眉睫。
1工程概况
某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设计规模为400m3/d,设计进、出水水质见表1。
表1设计进、出水水质
设计出水水质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三级标准。该工程总占地面积为4600m2,其中预留提标场地。
2渗滤液处理工艺
垃圾渗滤液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且随不同时间有较大波动,产生量随季节变化波动较大,需采取切合实际、有效的工艺路线,确定合理的设计参数、选用适合的工艺设备并配备合理的自控设施,以节能增效,在确保处理能力及效果的基础上,方便运行管理、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行成本。本工程采用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流程
该工程设计工艺包括调节池、混合反应沉淀池、厌氧UBF处理系统、好氧SBR处理系统、浸没式超滤膜处理系统、污泥处理系统及除臭系统,此外预留了纳滤处理系统场地。垃圾渗滤液从垃圾储仓收集池由泵提升过滤后进入调节池,池内设搅拌以防止悬浮物沉淀。经过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后,用泵送至混合/反应/沉淀池,去除部分大颗粒有机物和无机物后进入加温池,利用余热使水温保持在35℃,而后进入UBF进行厌氧生化处理,去除90%以上的COD,产生的沼气经收集处理后综合利用。厌氧池出水进入SBR反应池,采用射流曝气和序批式反应,去除90%以上的氨氮,然后进入浸没式超滤膜系统,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确保出水水质达到设计标准。
沉淀池、厌氧系统及好氧系统产生的污泥均排至污泥浓缩池进行减量化处理,再经泵送至离心脱水机脱水干化。调节池、混合反应沉淀池及污泥处理系统产生的臭气收集后送焚烧处理。
3主要处理单元的设计参数
3.1调节池
在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中,调节池不但起着调质调量的作用,还具有事故池的作用。设调节池2座,半地下式钢混结构,尺寸(L×B×H)为33.5m×12.0m×6.0m,有效水深为5.0m,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d,池内设液下搅拌器以保持整池的内部循环流动,避免池体内部产生死角而导致固体颗粒的沉淀、沉积。
3.2厌氧处理系统
厌氧生物反应系统选用两级UBF,中温消化。采用潜水搅拌机作为内循环装置,池外设置污泥循环泵,二级UBF出水进入脱气沉淀池进行脱气沉淀,确保出水效果。设2座处理池,每座2格,单格尺寸(L×B×H)=12.5m×8.0m×11.0m,有效水深为10.0m,半地下式钢混结构,容积负荷为4.0kgCOD/(m3·d),容积产气率为1.6m3/(m3·d),水力停留时间为10d。采用多点布水,定点排泥。
3.3好氧处理系统
好氧处理采用SBR工艺,设SBR反应池4座,单座尺寸(L×B×H)为13.0m×9.5m×6.0m,有效水深为5.0m,半地下式钢混结构,污泥负荷为0.2kgBOD5/(kgMLSS·d),污泥浓度为7000mg/L,运行周期为12h,其中进水搅拌时间为1.0h、曝气反应时间为8.0h、沉淀时间为1.5h、排水时间为1.0h、闲置时间为0.5h。
由于好氧反应属于升温过程,温度最高升到38℃以上,对好氧系统生化反应有影响,同时出水温度过高易造成热污染。为防止好氧系统崩溃,设计了降温系统:引入冷媒水,通过板式换热器进行冷却水与SBR渗滤液的换热,使SBR池水温在曝气时温度得到降低,并确保2~3h内池温降至35℃左右。
3.4浸没式超滤膜系统
膜箱采用多组多池结构,整个系统由内置超滤膜池、中空纤维膜组件、盐酸储罐、调节pH加酸装置等组成。共设膜池4组,采用钢混结构,每组内设550m2膜组件1套,通量为9.3L/(m2·h),有效工作时间为16.5h。由于渗滤液碳酸根等缓冲离子多,容易结垢,因此调节进水pH值非常重要,可以缓解膜污堵的频率,保证出水水质。
4运行调试
为了保证渗滤液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使处理后的渗滤液达标排放,必须进行系统调试,以检验工艺设计参数的合理性,检验土建工程和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设备的运行性能。
4.1混合/反应/沉淀池
根据环保系统内已建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方式及处理效果,本次调试取消混合/反应池的混凝功能,并取消投加石灰,垃圾渗滤液按照设计停留时间从系统经过后进入UBF。预处理系统对COD、SS的去除率分别为15%和50%左右。
4.2厌氧系统
UBF反应器的调试是工程调试的关键。当接种污泥量投足后,控制渗滤液分批进料,启动运行厌氧反应处理装置间歇运行。每批渗滤液进入后,反应器间歇运行。反应装置在静止状态下进行厌氧代谢,使接种的污泥或增殖的污泥暂时聚集,或附着于填料表面,而非随水流失,经若干天(所需时间随水质和接种污泥浓度检测指标而变)反应大部分有机物被分解后,再进第二批渗滤液。
UBF反应器的接种污泥来自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水后污泥(含水率为75%),污泥接种量为5~10kgVSS/m3。进泥方式:4座UBF池同时进泥,每池需投加污泥40t,合计为160t,每池投料比例为40t污水厂脱水后污泥+920m3清水+80m3垃圾渗滤液,并适量投加其他渗滤液处理站的厌氧污泥以加快调试进度。污泥接种工作历时16d,而后开始投加渗滤液。
自2011年6月起,通过半个月的调试,沼气火炬点燃成功,沼气中甲烷浓度为75%~80%,对COD去除率达到85%左右,厌氧系统启动成功。在低负荷调试运行期(HRT=30d),进水量为135m3/d,厌氧系统对COD的去除率逐渐从85%提高到90%以上。
4.3好氧系统
好氧系统的接种污泥采用城市污水厂脱水污泥,污泥接种量为15t/池,合计为60t。污泥接种完成后,系统开始接收渗滤液,进行带负荷调试。由于渗滤液本身的特殊性,微生物需要一定的驯化过程才能够逐渐适应,运行初期系统的运行负荷和曝气量需低于正常运行期的参数,随着驯化时间的增加,渗滤液比例逐渐增加。通过8d的调试,SBR池的SV30基本维持在30%~40%,pH值为7.5~7.9,温度为33~36℃,生物相较好。出水COD约为500~700mg/L,NH3-N约为10~20mg/L。
4.4超滤膜处理系统
膜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系统,初期进行清水调试,待SBR出水达到膜进水标准后再进行系统调试。
5运行情况
整个调试运行时间从2011年6月3日起,至8月25日达到400m3/d的处理量,满负荷运行期间测定的水质数据平均值如表2所示。从表2可看出,整套系统达到了设计处理效果,满足排放要求。
表2各系统出水水质
该工程总投资约为2400万元,吨水投资约为6万元。运行期间电耗为8.37kW·h/m3,电价按0.646元/(kW·h)计,则电费为5.41元/m3;药剂费主要为厌氧系统营养盐以及污泥脱水药剂,约为0.39元/m3;配备8人,工资按2500元/(月·人)计,则人工费为1.67元/m3;日常维护及维修费用约为1.25元/m3。综上所述,吨水直接运行费用=电费+药剂费+人工费+日常维护及维修费=8.72元/m3。
6结论
目前,还没有一套成熟、切实可行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多样,效果参差不齐,单单靠某一种方法来处理是难以达到处理要求的,必须采用多种方法的组合。实践证明,采用调节池/混合反应沉淀池/厌氧UBF系统/SBR系统/浸没式超滤膜处理系统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运行稳定,效果较好,出水水质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三级标准,这也说明了本工程采用的垃圾滤液处理技术是可行的,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水环境;污染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城市垃圾产量也随之不断增长,城市垃圾处理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城市发展问题。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已经成为了我国城市垃圾集中处理的主要方式,垃圾地下填埋成本较低、工艺简单,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垃圾填埋的过程中,其渗滤液却可能会对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必须要针对垃圾填埋场水环境污染控制问题进行深入研究[1]。
1我国城市垃圾填埋场建设情况与渗滤液处理水平分析
我国城市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工作发展较晚,从上世纪80年代才真正展开对卫生填埋场的建设,而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建设则要更晚。我国在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与物力,获得了较多成果,例如上海、北京等地区已经初步实现了对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反渗透出水也已经达到一级排放标准,但整体而言我国城市来及填埋场建设与渗滤液处理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多不足,许多垃圾填埋场在建设之初没有严格按照设计图进行建设,存在垃圾渗透液直接排放、防渗设施不达标等多个问题,给周围水环境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水环境存在的影响
城市垃圾填埋场在建设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从而防止其向场外扩散,进而对周围水环境带来不可挽回的污染影响。根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对此的研究,垃圾渗滤液中的污染物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垃圾自身含有的有害物质;二是垃圾在地下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水分以及有害物质;三是地下水浸泡垃圾而产生的废水;四是回灌水。这些渗滤液是潜入地下的污染源,因此将给周围水环境以及人体健康都带来极大的损害,且这种危害是很难被及时发觉的,一旦污染问题开始凸显时,实际造成的损害将已经到了难以弥补的地步,因此必须要在垃圾填埋场的建设时就充分重视对水环境污染的控制,从而较好的防范这类污染问题[2]。
3城市垃圾填埋场水环境污染控制研究
3.1填埋场防渗层设置
城市来及填埋场在建设时必须重视对防渗层的设置,从而有效防止垃圾渗透液对周围水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污染问题。垃圾填埋场的防渗层需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基础、地下水导流层、膜下防渗保护层、土工膜、膜上保护层、渗滤液导流层以及土工织物层。其中土工膜自身的反渗透性较强,但是其缺点在于抗刺穿性能较差,因此在填埋场的垃圾填埋过程中极易出现破损而造成垃圾渗滤液的泄露,而膜下黏土保护层则具有较强的抗刺穿性能,因此即使土工膜出现破损也能够较好的维持防渗透层的防护功能。值得注意的时,在铺设土工膜层时,必须要对垃圾填埋场进行土壤渗透试验,确保其渗透系数符合施工要求。
3.2排水系统设置
垃圾填埋场的排水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地下水、渗滤液以及雨水。在进行排水系统设置时,要将地下水疏排系统设置在防渗膜之下,并通过设置树枝状穿孔的PVC管道来进行地下水的排除工作;而渗滤液导渗系统则要设置在防渗膜之上,与地下水疏排系统实施分流处理;雨水排除系统则需要结合当地的地理风貌等因素进行设置,根据当地的自然地形来设置分区,从而最大可能的降低进入到垃圾填埋区的降雨量,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渗滤液水量。
3.3提高渗滤液处理水平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垃圾填埋场的卫生等级,垃圾渗滤液对周围水环境将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充分重视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工作。一般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处理方式已经以及生物处理方式。物理化学处理又包含混凝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以及离子交换等,而物理化学处理方法能够较为显著的去除渗滤液中的污染物质,且其处理效果相对较为稳定,但也存在处理成本较高的问题,因此必须有效结合生物法进行渗滤液的处理。在进行渗滤液的处理过程中,应该重视水质、水量对处理方法的影响,并尽可能的采用生化与物化方法相结合的形式,从而有效提升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水平[3]。同时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在处理老化渗滤液方面也存在较多优势,因此也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地形、成本等因素选择最佳的渗滤液处理方法。
结语
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来及填埋场的建设情况以及对渗滤液的处理情况,同时也分析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水环境存在的影响,针对这些污染问题,本文对加强城市垃圾填埋场水污染控制问题展开了分析,认为要从填埋场防渗层设置、排水系统设置以及提高渗滤液处理水平这三个方面进行城市垃圾填埋场水污染控制。希望本文对垃圾填埋水污染问题的研究能够对降低垃圾填埋对水环境的污染影响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曾无己,张协奎.城市垃圾填埋场水环境污染控制初探[J].基建优化,20114,01:66-68.
[2]罗定贵,张鸿郭,刘千红,苏贵臣,陈迪云.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水环境污染效应研究———以广州市李坑垃圾填埋场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5:868-874.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难点;方法;分析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黑色、恶臭、构成复杂、浓度高的有机废水,有机物污染程度、氨氮含量浓度非常高,难以处理的生化物质含量较多,具有强毒性。渗滤液污染后的水,水质变化很大,无法再进行使用。这些,已经成为环保部门和卫生部门重点关注、待续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难点,就要先了解渗滤液的特点、目前各地在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然后才能选取对应、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
一、垃圾渗滤液的特点
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在堆场存放和填埋时由于自然发酵、雨水作用和地表水、地下水的浸泡作用而渗滤出来的垃圾污水。产生的来源主要有垃圾自身的含水、垃圾自然生化反应所产生的水、堆场地下的潜水层反渗的水和自然的降水,其中自然降水具有集中、时间短和往复的特性,成为构成渗滤液的主要部分。
渗滤液是一种构成成分复杂、浓度高的有机废水,其性质取决于垃圾的构成成分、垃圾的颗粒大小、处理压实的程度、堆场的自然气候、地段的水文条件和垃圾处理填埋的时间等因素,一般来说有以下特点:
(1)水质复杂,危害性大
(2)有机物污染程度、氨氮含量浓度高。
(3)氨氮含量高,并且随填埋时间的延长而升高。
(4)水质变化大。
(5)金属含量较高。
(6)渗滤液中的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主要是碳、氮、磷的比例失调。
二、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的难点
1.垃圾渗滤液造成的附近水质水量变化大,构成成分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较高,并且会随着填埋场使用时间的延长,可生化性越来越差,氨氮等浓度越来越大,优化处理的难度也越来越高。进行渗滤液处理时,一般情况下都对这种情况缺乏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应对方法,而且处理所采用的工艺方案也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这样就导致渗滤液的处理设备在运行初期还尚能够满足需求,但在一段时间之后就出现不达标的情况,原有的处理系统不能随之适应,渗滤液中的污染物去除效果也会越来越差。
2.垃圾渗滤液处理难度最大的是关于高浓度氨氮的去除和可生化处理的可能性低。在实际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出水大多数不能达到相关的标准进行排放,主要因为氨氮超标,再就是有机物污染程度高。
(1)由于氨氮在渗滤液中的浓度高,传统的生化处理方法中,有关硝化和反硝化工艺处理的操作,难以达到处理要求。现多采用的方法是,用吹脱法去除氨氮。但这样会吹脱出大量氨、苯酚、硫化氢等恶臭气体,造成空气污染,影响周边的环境。如果进行废气吸收净化设备的配置,又会增加投资和运行费等成本的投入。此外,由于其容易腐蚀等原因,吹脱装置的耐用性很差。采用膜分离(例如反渗透)的方法进行处理时,分离出来的浓缩液大多是回灌造成的。回灌的垃圾渗滤液不断循环,会造成污染物的累积,主要是氨氮的不断累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浓度升高导致降解难度加大。
(2)由于渗滤液可生化性差,碳、氮、磷的含量比例失调,而且构成的成分中有毒有害物含量较高,所以不适于直接采用生化法处理。尤其具有高氨氮、低碳氮比特性的垃圾渗滤液,一般要先采取化学混凝的方法进行预先处理,目的是去除里面的金属离子和难以降解的有机物质,同时也是为了降低里面的有机物污染程度,提高可生化改善的可能性。不过,进行了有机物污染程度的去除操作后,会出现影响后续进行的生化处理缺乏碳源的情况,会造成除氮效果不好。如果要要提升除氮的效果,那么就需要加强营养物的投加从而导致处理费用的加大;如果不进行部分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支除,处理后渗滤液中的有机物污染程度又达不到标准。
3.渗滤液的处理需要使用具备抗冲击能力大的工艺处理系统,过去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都偏于复杂化,成本投入大、管理运行的费用高,并且大多数的效果都达不到保证稳定运行和处理标准的要求。
目前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的工艺关键,主要是关于高浓度氨氮处理工艺技术和渗滤液深度处理工艺技术两个方面的处理研究与实施。
三、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的方法分析
1.循环回喷处理方法分析
垃圾渗滤液回喷处理的优势在于是成本投入少,管理费用低。最有效的是在北方降雨量少的地区,垃圾中的水分较低的垃圾填埋场,采用回喷的方法是最为经济、有效的;但是,如果是在南方地区,由于地区的降雨量大,垃圾中的水分较高,使用此方法会受到限制。
通过喷洒循环后的渗滤液需要采取进一步的处理才能进行排放。由于垃圾渗滤液回喷是不断循环的,这样会造成氨氮成分的不断累积,也有可能最终使氨氮成分的浓度远高于未循环渗滤液中的浓度,这样就会给治理渗滤液的目的达成增大难度。
2.物化处理方法分析
在新建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大多数重金属离子成分的浓度要远远高于重金属元素本身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所以对于重金属离子成分的去除多采用物化处理的方法操作。
渗滤液处理在采用生物处理的方法时,渗滤液中含有的营养成分的实际含量要远大于微生物生存所需的浓度,所以为了确保方法的有效性,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不然这样的生长环境将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长期下来会影响微生物处理的效果。由于存在时间长的渗滤液中大分子的有机物含量非常高,这样就会造成化学氧化从而使生物降解难以实现,所以在进行操作前也要先进行处理。物化处理是渗滤液预先处理常采取的方法。
物化处理的方法可以除去渗滤液中的一部分污染物,并且能够提高渗滤液后续的可生化处理性,为后续工艺处理负担的减轻奠定了基础。但是,物化处理单独使用时,也有局限性,这样不能使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达到处理标准,所以一般是作为预处理工艺来实施的,这样能降低处理难度,为后续处理的其它方法的操作,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在操作时,如果使用普通的絮凝剂进行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对于其中的有机物污染程度去除是很有限的,一般也就能达到20%左右的效果,这是达不到处理要求的。垃圾渗滤液的物化处理需要使用见效快、耗用低、价格低、对pH环境适应性强的絮凝剂。
为了改善渗滤液中碳与氮的比例,过去多采取先进行吹脱再进行生化处理的方法,使用氨吹脱处理对氨氮含量的却除有一定的效果,但前提是需要加药操作来调整pH值,这样就会造成运行成本高,操作环境恶劣,操作过程中易产生非常严重的二次污染,无论是现场操作人员还是环保部门都不提倡采取这种工艺处理方法。
3.生化工程处理方法分析
现今的渗滤液处理工艺技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处理方法,生化处理法都一种必不可少的工艺处理方法。在进行厌氧处理或好氧处理时,去除有机污染物或进行转化时,都是通过让微生物起作用而达到目的的。生化处理的方法可以有效达成污染物浓度降低的目的,成本投入少,具有很较强的可处理性。
但是,生化处理法,也同其它方法一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使用此方法会出现以下问题∶
(1)渗滤液的水质会伴随着填埋场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时间长了,进行生化处理的可行性会越来越差。
(2)由于垃圾渗滤液自身存在的问题,如氨氮含量与有机物的污染程度的比例不协调等,会导致培养好的处理污泥难以持续作用。
(3)垃圾渗滤液使用厌氧处理方法时,在达到去处部分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效果时,也会带来氨氮含量上升的情况,给后续处理带来更大的麻烦。
(4)高氨氮、低碳氮比的特性,会让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处理方法效果不良,这同时也是生化处理法对时间长的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处理,很难起到效果的一个原因。
4.膜分离处理技术分析
膜分离处理技术一般有超滤、反渗透、膜生物反应器等几种。膜分离处理技术的特点是在处理过程中,不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处理的有效性高;通常情况下,也不再需要加注其它物质来协助处理,减少了原材料和药剂的成本投入;在膜分离处理过程中,分离、浓缩过程是同时进行的,这样能使回喷的浓缩液量有所减少;膜分离处理方法运用时,还不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变化影响,可以在多种气候条件下进行;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处理后的水质稳定,水质能符合标准。
由于膜分离处理方法的投入和成本费用都不低,因此大多数的反映是,成本上难以维持。近些年来,由于其它传统生化处理方法有不完成达标的情况,又没有其它更好的处理方法可以替代,在成本允许的范围内,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中只是将膜分离处理法当作深度处理的一种方法来使用,处理后的水,多用于城市绿化、车辆清洗、道路养护等方面。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探讨,可以看出,垃圾渗滤的处理有多种方法可以解决,但每种方法又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一味的追求单一的方法,不计成本的投入,不但会加大成本,事与愿违,还会增加因此带来的其它环境污染。要做好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需要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垃圾渗滤液的特点,采取综合的应对方法进行处理,才能达成渗滤液处理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蒋宝军.生活垃圾渗滤液吸附降解及催化氧化技术的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3)
关键词: MBR技术;垃圾渗滤液;MBR;反应器;出水水质
Abstract: The city life waste leachate complicated composition, great harm, if not handled properly will cause sever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BR technology is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to a kind of high efficient municipal landfill leachate treatment new technology, the MBR technology processing, outlet wat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are very wide. This paper MBR technology in city life landfill leachate treatment of the applic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some specific requirements, aim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MBR technology application.
Keywords: MBR technology; Landfill leachate treatment; MBR; Reactor; Effluent water
中图分类号: R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生活垃圾量也在不断增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垃圾焚烧、填埋、堆肥以及综合利用等,其中,垃圾填埋以其运行费用相对较低、管理相对方便、技术较为成熟等优点成为我国现阶段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是公认污染严重、难于处理、性质复杂的高浓度污染废水。如果处理不当就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垃圾渗滤液的有效处理已成为目前环境保护领域的难点之一。MBR是生化反应器和膜分离相结合的高效垃圾渗滤液处理新工艺,反应器体积小,生化反应效率高,出水中无菌体和悬浮物,在垃圾渗滤液处理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MBR技术的应用时间并不长,为了更好的了解MBR技术,本文就MBR技术在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1进水COD浓度的确定
渗滤液的特点是具有较高浓度的COD和氨氮,埋龄比较短的垃圾填埋场其进水氨氮值一般在300~1000mg/L之间,而埋龄较长的填埋场其进水氨氮值可达2000~3000mg/L。按照《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要求,处理后的渗滤液TN值至少应达到40mg/L以下,因此要求生物处理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去除氨氮的功能。
进水COD浓度是确定MBR系统好氧区容积的主要参数之一,合理确定进水COD浓度对渗滤液处理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要满足硝化及反硝化的要求,BOD5与氨氮之比一般宜大于3~4,浓度较高的渗滤液其B/C比一般可达0.5,按此推算COD与氨氮之比一般应大于6~8。如果进水渗滤液COD与氨氮值满足上述要求,可以按进水COD值计算好氧池容积及污泥产量。如果进水COD值较低,而氨氮值较高,不满足上述要求,则说明碳源缺失,应向系统中补充碳源,并以补充碳源后的COD值进行计算。
2水温
硝化反应的适宜温度范围是30~35℃,温度不但影响硝化菌的比增长速率,而且影响硝化菌的活性。在5~35℃范围内,硝化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当温度<5℃时,硝化菌的生命活动几乎停止。反硝化反应的最佳温度是35~45℃,温度越低,选取合理的计算温度不但可以减少工程投资,而且也可以降低运行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由于渗滤液处理项目进水浓度高、水力停留时间长以及采取了其他一些工程措施,使处理系统生物池内水温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影响生化反应温度的因素分析:
①MBR生物反应器为高负荷生化反应器,生化降解过程中,有机物、氨氮氧化的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温度有所升高。
②动力设备风机、水泵运行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热能也使温度升高5℃以上,根据热平衡计算,超滤出水比生化进水温度要高10℃左右。
③超滤混合液回流到生化池的循环过程使液体维持相对稳定的温度。
④填埋场的调节池水力停留时间较长,而且大多数没有采取保温措施,致使冬季尤其是北方地区的渗滤液进水温度较低。但由于渗滤液为高浓度有机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水力停留时间比较长,一般可达4~5d,虽然进水温度较低,但由于流量较小,对生物池的温度影响甚微。同时由于采用较大的回流比(一般可达1000%~1500%),致使生物池中水温受进水温度的影响很小,系统中可维持较高的温度。
虽然出水可以带走一部分热量,但由于流量较小,同样不会使生物池水温明显下降。
⑤渗滤液处理一般采用射流曝气,要求有效水深较深,通常生物池的有效水深为4~6m,而渗滤液处理系统生物池有效水深采用6~8m,从而使水面面积减小,生物反应池中热量散失较少,有利于生物池保持较高的温度。
综合上述几项因素,生物池实际运行的温度一般维持在25~35℃,在夏季温度会更高,可达40℃以上,而温度过高同样对生物处理系统不利,为保证正常运行,需设置循环冷却水系统,确保池内水温≤40℃。综合考虑,设计时一般按照不低于25℃进行计算。
我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按照《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二及广东省《水污染排放限值标准》(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排放标准、且浓缩液不允许回灌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渗滤液处理规模为1000m3/d,其中一期340 m3/d,采用MBR处理工艺,生物池内水温常年不低于30℃,夏季水温高达40℃,目前已经运行一年多时间,出水水质完全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
3混合液污泥浓度
关键词:环保;填理场的选址;环境影响评价
Abstract: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ferred to the eia, it is to point to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plans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s may cause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nalysis, forecast and assessment, and put forward to prevent or alleviate adverse impacts on the environment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to track the monitoring method and system. Popular said analysis is project put into production on the environment may influence,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pollution. The landfill before construction do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for landfill site selecti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to prevent the landfill to environment pollution is very important.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ill in the location of Richard field;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中图分类号:X8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根据作者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结合目前我国卫生填埋场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选址、填埋场主要污染源是渗滤液和填埋气体、封场处理和生态恢复等工作重点提出了应注意的内容和建议。
1生活垃圾填理场的选址论证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应按照《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规定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填埋场选址论证。同时建设部颁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中有明确规定,有9类地区不应建设垃圾填埋场。垃圾卫生填埋场设置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对周围环境不应产生污染或对周围环境污染不超过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现行标准允许的范围,应与当地的大气防护、水资源保护、大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充分利用天然地形,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还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内容:
1.1生活垃圾填埋场必须有充分的填埋容量和较长的使用期,填埋容量必须达到设计量,使用期至少10年。
1.2场内需具有较好的外部建设条件。任何一个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建设包括垃圾进场道路、车辆维修冲洗设施、生产管理和生活服务设施、防渗导气系统、渗滤液收集处理系统和环境监测系统等。
1.3填埋场的兴建对场区地质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水循环系统的破坏、边坡等问题,因此应加强场区和地质环境评价工作。
1.4场址周围应有相当数量的覆土土源,用于填埋的分层压实、分层覆土、中间覆土及终场覆土。一般为填埋场填埋库区库容量的10%-20%,并且土地源宜为粘土。同时,筑坝所需要的砂石和粘土,需求量大。因此,对这些材料需要了解其产地及运输条件、质量、储量和开采条件等,考虑施工期取土场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问题。
2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2.1垃圾填埋场的主要污染源
填埋场主要污染源是渗滤液和填埋气体。
2.11渗滤液。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一种高污染负荷且表现出很强的综合污染特征、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其性质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动。一般说来,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pH值4~9,COD2000~62000mg/L,BOD560~45000mg/L,BOD5/COD值较低,可生化性差。重金属浓度和市政污水中重金属浓度基本一致。
鉴于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及其性质的高度动态变化特性,评价时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数值。一般来说,渗滤液的水质随填埋场使用年限的延长将发生变化。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通常可根据填埋场‘‘年龄’’分为两大类:①“年轻”填埋场(填埋时间在5年以下)渗滤液的水质特点是:pH值较低,BOD5及COD浓度较高,色度大,且BOD5/COD的比值较高,同时各类重金属离子浓度也较高(因为较低的pH值);②“年老’’的填埋场(填埋时间一般在5年以上,)渗滤液的主要水质特点是:pH值接近中性或弱碱性(一般在6~8),BOD5和COD浓度较低,且BOD;/COD的比值较低,而NH4’一N的浓度高,重金属离子浓度则开始下降(因为此阶段pH值开始下降,不利于重金属离子的溶出),渗滤液的可生化性差。
此外,渗滤液一般控制项目可为COD、BOD、SS、大肠杆菌等,其他项目可视各地垃圾情况,由环保部门确定。渗滤液不得排入GB3838-2002中I、II类及III类中饮用水源保护区,一类海域。
2.12填埋场释放气体。主要气体和微量气体两部分组成。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气体主要为甲烷和二氧化碳,此外还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氢、硫化氢、氨、氮和氧等,接受工业废物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其气体中还可能含有微量挥发性有毒气体。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气体的典型组成(体积浓度)为:甲烷45%~50%,二氧化碳40%~60%,氮气2%~5%,氧气0•1%~1.0%,硫化物0%~1.0%,氨气O.1%~1.0%,氢气O%~0.2%,一氧化碳O%~0•2%,微量组分0.01%~0.6%;气体的典型温度达43~49~C,相对密度为1•02~1•06,为水蒸气所饱和,高位热值在15630~19537kJ/m3。
填埋场释放气体中的微量气体量很小,但成分却很多。国外通过对大量填埋场释放气体取样分析,发现了多达116种有机成分,其中许多可以归为挥发性有机组分(VOCs)。
2.2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影响
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影响包括多个方面。运行中的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
2.21填埋场渗滤液泄漏或处理不当对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污染;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景观绿化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053-020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产生的垃圾量不断增加,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我国600多座主要城市每年产生垃圾1.6亿吨,人均垃圾年产量440公斤,且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这些城市已堆放或填埋各类垃圾80亿吨,垃圾堆存量计侵占土地5亿平方米,有2/3城市被垃圾包围。许多已到库容的垃圾填埋场,对其进行生态修复及景观绿化,不但能降低污染,实现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还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全新优美的景观和游憩空间[1]。
1项目概况
武冈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也称武冈旧垃圾场)始用于1997年,由于过往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在投入运行之前是没有按照规定进行设计施工就使用的。武冈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是无序垃圾场,几乎没有进行任何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及垃圾气体收集处理。垃圾产生的渗滤液流入周围农田,污染毒害土壤和地下水地表水;气体的无序排放,使有害气体扩散污染到周围环境中;垃圾场面表的开敞,使得苍蝇蚊虫鼠类猖獗,甚至产生传染病的传播。各种危害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对该垃圾场工程不仅要求按照规定并高于规定的工程措施施工,同时还需要对环境进行生态恢复,使得垃圾场及周围环境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到原有状态。这不仅在环境保护角度上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对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生活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非常大的重要意义。
2生态修复
2.1 概念生态是指有生命的,适合生存的状态。填埋场封场后,基地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凡与人活动相关的景区、景点暂不建设,垃圾填埋山体通过植被回归自然,重新发挥其在城市总体生态环境中的作用,脆弱的填埋场生态系统需要植被的涵养,使之较快发挥生态效益,平衡区域生态环境[2]。
2.2 场地堆体整形与处理该项目场地堆体整形与处理过程中保持场区内排水、交通、填埋气体收集处理、渗沥液收集处理等设施正常运行。整形与处理后,垃圾堆体顶面坡度不小于5%;当边坡坡度大于10%时宜采用台阶式收坡,台阶间边坡坡度不大于1:3,台阶宽度不小于2m,高差不大于5m。
2.3 雨水回收系统该项目垃圾堆体外的地表水不流入垃圾堆体和垃圾渗沥液处理系统。封场区域雨水通过场区内排水沟收集,排入场区雨水回收系统。这样做的好处是雨水和渗滤液的分级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量。
2.4 植被栽植计划该项目植被栽植计划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栽植草坪、观赏地被、花卉及花灌木。通过地表植被的涵养,恢复基地的生态属性。第二阶段:根据垃圾堆体稳定性观测,大部分垃圾稳定化后进行乔、灌、花、草等层次丰富、色彩丰富的景观种植搭配。填埋场覆盖土层上种植合适的植被,这些植被能控制土壤的流失和风化,还对垃圾土中重金属有吸收富集能力,避免这些有毒有害重金属随雨水的流动进入农田和江河湖泊,消除重金属的毒害作用。同时,植被技术还能产生一定的环境效益,如,小气候效应。
3景观绿化
3.1 绿化设计目标和原则
3.1.1 目标垃圾填埋场的绿化设计目标是通过景观设计与工程技术的结合,达到对垃圾场及其周边进行改良的目的,有效地解决垃圾场带来的空气、水体、土壤等污染,从而实现保护公共健康和周边环境的目的。
3.1.2 原则①整体协调和体现地方特色。垃圾填埋场的绿化与其周边的环境背景相互协调,在树种的选择上延续周边山体的植物群落。绿化形式上体现南方梯田式的自然景观为主,具有地方特色。②有利于水土保持的原则。水土保持是垃圾填埋场的首要功能。因此需要选择水土保持效果好的绿化覆盖材料,并做好场地排水和施工,防止绿化后出现水流侵蚀现象。③安全便利原则。填埋场场地绿化需要考虑对各种设施的影响,植物的种植不应对防渗层等设施造成危害。因此在植物的选择时应在覆盖了防渗膜的土壤上面种植浅根性植物,如一些菊科等浅根性且抗性强的植物。④经济性原则。绿化设计应考虑到后期维护的费用问题。由于填埋场的特殊性,土层薄、蓄水少、地势高,因此选择耐旱植物有利于节约水费开支。选用低维护费用的绿化植被有利于降低后期管理维护费用。该项目设计中选择根系较浅且抗性较强的草本植物作为绿化材料,维护费用较低。
3.2 绿化设计思路和理念
3.2.1 思路在具体的设计中,该方案主要以雨水和渗滤液的分级处理为特色,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量,节约了成本。该方案力求将传统的垃圾填埋场改造成为环境优美,生态多样,并且富有科普教育意义的现在城市绿色开放空间。
3.2.2 理念①“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环境的同时,体现人文生态和人文教育。该设计中的垃圾滤出液处理系统的整个过程都是以半透明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为人们很好地认识垃圾滤出液净化处理技术提供了一个科学平台。另外,也能使人们产生环境保护意识,具有强烈的科普教育意义。②“因地制宜”切合场地实际。该方案在植物选择上充分利用当地的乡土植物,在填埋场周边种植浓郁的植物(浅根性植物为主)边界进行围合,提高绿量,同时也形成向周边山体的一个自然过渡。注重草本花卉的应用,不仅可以营造一种天然野趣的乡村景观,更重要的是可以更为有效的净化垃圾填埋场周边受污染的土壤,并便于集中处理。③“以绿为主”,最大限度提高绿视率,体现自然生态。该方案以“回归自然,再现自然”贯穿整个设计与建造中。寻求人与受污染山水土壤及受破坏植物群落之间的重新和谐,使整个设计重新逐步融入融于自然,再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所有的功能构建物也进行景观化处理,在不影响其功能的前提下,使之尽量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图1、图2)
3.3 功能分区该项目场地主要分为三个区域:①主入口区,包括入口标志、停车场、入口广场、标识牌、环保雕塑;②生态修复区,包括整个垃圾填埋区域、主要坡地景观区域、碎花草坪区域以及雨水收集系统;③渗滤液收集处理展示区,包括渗滤液收集池、渗滤液净化装置、净化水展示池以及科普教育区域。(图3)
3.4 景观绿化特色
3.4.1 雨水与渗滤液的分级处理方式这种做法有效地减少垃圾渗滤液总量并处理,使其得到有效的净化处理,是垃圾填埋场成功的关键。该设计最大的亮点即在于此。由于雨水与渗滤液的不同性质,基于成本经济的考虑,采用分级回收处理的方式。一方面在垃圾场的周边山脚设计了一套环山雨水收集渠道,可有效地避免周边山体上冲刷下来的雨水进入垃圾填埋场;而另一套位于每个坡地底部的明沟暗渠来收集垃圾填埋场中的雨水。两套雨水收集渠道的配合就可以使得基本上进入垃圾填埋场的所有雨水都能够被有效的收集,避免雨水渗透到地下的垃圾中从而增加垃圾滤出液的排出总量。另一方面滤出液的收集与净化系统集中在整个填埋场的最下方,滤出液通过地下的暗沟与管道统一集中于滤出液调节池中,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加以净化(活性腐殖泥厌氧生物处理器—SBR生物膜处理器—纳滤器—反渗透膜器装置),最终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进行排放。
3.4.2 绿化布局特色垃圾填埋场上面部分的布局以中国南方的梯田自然景观为模本,将垃圾填埋场进行艺术处理成缓坡梯级式景观格局,人们可以沿着“田埂”式道路畅游。这样不仅使得整个垃圾填埋场成为了一个中国南方半农耕文化的展示地,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整个场地的雨水的收集,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渗透到地下的垃圾中。
3.4.3 沼气吸收净化处理考虑到垃圾在底下腐化中会产生大量气体,如果不及时将地下的气体进行有效的疏导排放,就可能引起地形的变形,甚至会引发火灾、爆炸等更为严重的后果。该方案中通过将沼气净化装置错落地安放在整个垃圾填埋场中,并将其进行适当的景观化改造,和谐地融入周边环境中,以兼顾工程设施与景观美化两个方面。
3.4.4 植物配置特色基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后上方土层薄的特殊性,主要选用抗性强、根系穿透力弱的草本植物为主。草本植物可以更有效聚集重金属,并且方便移除,然后集中统一处理。适当地增加豆科植物能为土壤提供天然“绿肥”,而菊科植物的种植则增添了场地的自然野趣,减少了绿化种植中的人工痕迹。
对于垃圾填埋场的周边地区则建议,除了草本植物还配置了一些当地的对土壤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有较强吸收净化能力且根系庞大的乔木,如广玉兰、榉树等。这样可以稳固土层,达到最佳的绿化效果。
4结语
中国的垃圾填埋场规模巨大,面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应力求通过生态修复与景观绿化解决环境问题,并缓解人地矛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未来对于垃圾填埋场的修复与绿化领域将面临巨大挑战与机遇[3]。湖南武冈市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及景观绿化的设计理念从解决问题开始,既满足场地的特殊要求,又充分考虑了周边区域特征。对场地地形、景观水体进行了充分把握,根据场地特征,在宏观“生态第一”概念下采取不同的尺度。该项目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4]。
参考文献:
[1]苏浩然,王玉芬,李丽娜.哈尔滨市某垃圾填埋场可持续景观设计[J].价值工程,2011,06: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