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旅游发展建议范文

生态旅游发展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旅游发展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旅游发展建议

第1篇:生态旅游发展建议范文

森林旅游的发展需要政策大力扶持和指导。为此建议如下:

一、因地制宜,规划设计森林旅游景区

明确制定长远发展的规划措施。防止破坏环境造成资源、财力的浪费。一是要把加快发展森林旅游纳入我市政府议事日程,列入林业产业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项目。林业主管部门,与旅游、环保、国土、卫生、规划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在规划中要正确实行区域定位、功能定位、形态定位,要将森林旅游规划与邻近的村镇建设规划结合起来,要注意森林旅游建设的规模和区域布局。二是森林旅游主管部门要编制中长期森林旅游发展规划,加强森林旅游管理,为森林旅游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以采取结合林区自然生态地形地貌自主创新,探索形成具有钟祥特色森林旅游文化品牌、有利于在林区推广的森林旅游发展模式。三是加强对国内外发展森林旅游的信息和经验的研究和借鉴。

二、循序渐进,制定扶持政策

将森林旅游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支持范围,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结合林区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推进,重点进行示范引导。比如可在目前交通便利又有一定基础条件的盘石岭林场开展试点,切忌不顾实际情况,盲目上马。遵循市场需求是森林旅游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森林旅游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要结合实际,确立重点:一是结合现有条件,以延伸现有游览观光景点发展森林旅游;二是结合区域环境美化,增加森林旅游内容;三是结合林业自身发展情况,拓展林区功能布局,发展成为观光休闲景点;四是结合名山名景名水名人名艺名产和地方民俗文化,加大宣传力度。五是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六是增加财政投入,进一步加大对林区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加大林区道路交通、饮水、信息网络和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林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项目、改造项目、生态林业发展项目等要向森林旅游发展区域倾斜,综合运用多种形式支持森林旅游发展。

第2篇:生态旅游发展建议范文

吉林省长春市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劝农山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18年。学校建筑面积6941平方米,校园占地18500平方米。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862人,110名教职工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7人,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100人。

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情况

1.高度重视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

学校的信息化教育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优质的现代化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不仅有先进的学生网络机房、配套齐全的电子备课室、精品课录播室、校园电视台、校园标准化语音教室,还建设有24个多媒体教室,教室配置推拉式黑板、电子白板、数字投影机、多媒体计算机、视频展台等教学设备。硬件建设的不断增强,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

2.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是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相关培训,信息技术教师均具备计算机中级水平,28名中青年教师通过计算机高级技术考试,占教师总数的25%。

二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使用率和覆盖率,学校开展了计算机教学的校本培训,并聘请专家为教师做计算机应用培训。

三是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区级信息技术大赛,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和水平。2003年,我校推荐5名教师参加长春市二道区课件评比大赛,囊括大赛的全部一等奖。

四是注重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际相结合。2010年3月,“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重点课题“有效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通过专家评审结题。

3.建网建库,共享资源

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以校园网建设为抓手,积极搭建教学平台、管理平台、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全校教育资源与信息的共建、共享、共研的长效机制,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灵活有效的应用,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学校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的教师业务培训、异地互动教学,为学校间、教师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提升提供了平台。同时,开展网络评教评学活动,促进教师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促进新型名师的培养。

第3篇:生态旅游发展建议范文

【关键词】生态旅游;法律问题;建议

一、生态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向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旅游业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但是,传统旅游业正在重复着“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据调查,到上世纪末,旅游活动的开展已使全国22%的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受到破坏;11%的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退化。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二)生态旅游是全球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向

传统旅游业带来的环境问题,使得“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理念与旅游发展形式,在20世纪80年代后首先在发达国家蓬勃兴起。它是指人们在欣赏、感受生态美景的过程中,增强环保意识,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良性互动,共同受益的活动。其本质是尊重生态规律,强调可持续发展。因此真正的生态旅游无论是在开发建设过程,还是在经营过程,都与保护生态密不可分。

着眼全球,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趋势,我国也十分关注。迄今为止,我国已经设立了l700多个自然保护区,各级森林公园已覆盖了除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预计,生态旅游取代自然风景观光旅游只是时间问题。然而,生态旅游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生态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与初衷相悖的生态破坏行为。这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首先要从法治上找原因。

二、当前我国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

(一)立法上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中国既没有一部旅游基本法,也没有一部生态旅游专门法,有关生态旅游依据的是其他非专门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二)执法管理上的问题

与立法上的缺失有关,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生态旅游执法管理机构和执法管理队伍,有关生态旅游的执法管理由不同的相关部门多头交叉进行,常常导致“都在管理,都不管理、管理混乱”的现象。

(三)法律监督上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各种生态旅游活动的监督,虽然主体众多,形式多样,但并未形成整体上的合力。在专门国家机关的监督方面,存在人员不到位、责任不到位、权利不到位、自己监督等问题。而主要靠社会监督也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在有关生态旅游法律宣传与教育工作尚未全面铺开的情况下。

三、解决我国生态旅游法律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立法

生态旅游专门立法的缺失是我国生态旅游各种问题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因而完善生态旅游立法也是解决问题的最主要的手段。在以往的相关立法中,重开发,轻保护的立法倾向相当严重。今后在制定生态旅游专门法时,首先要确立生态保护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内容中,至少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理清产权关系。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的产权关系比较特殊。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我国的旅游景区主体产权归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但实际问题却比较复杂:有不少景区位于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范围内;或者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位于景区范围内;或者农村集体(包括个人)的土地、房产等不动产本身就构成景区风景的一部分。这种复杂的产权关系使得生态旅游的景区开发管理矛盾重重。为此,有必要在专门的生态旅游立法中对景区产权问题予以明确规定。建议国家统一制定生态旅游景区的划定标准;一般生态旅游景区的划定由省级人民政府严格按标准执行,世界遗产和国家级生态旅游景区的划定则由国务院严格按标准执行;凡划定为生态旅游景区的,原则上产权统归国家所有,景区内原先的集体所有制产权,由国家按具体标准收购或置换;对于已经构成景区内生态景观有机组成部分的个人所有的那部分产权,应允许其选择变通方式,除由国家收购或置换外,还可由其选择折价入股、租赁、出售返租等方式。

2.明确管理者。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旅游景区的所有权、管理权甚至经营权都由国家拥有,政企不分。这常常导致景区的维护和管理无法合理进行。不仅如此,由于各地的地方政府代表国家行使具体管辖权,导致许多国家风景名胜区和自然文化遗产的所有权地方化,名为国家所有,其实际的管理、收益和处分权的行使则是围绕着地方的利益甚至是地方官员的利益和政绩打转,这已成为生态旅游资源屡遭破坏、资源所有权以各种形式变相转移的主要原因。更大的问题是,中央和地方对景区的管理缺乏统一,各部门条块分割,职能交叉。从国务院部委到省市的厅局,都可以作为所有者的代表对同一景区(的各个部分)发号施令。根据现行相关规定,国家风景名胜区由建设环保部门管理;历史文化名城及其他文物景区由文化部门管理;道观寺庙由宗教部门管理;国家森林公园由林业部门管理;国家地质公园由国土资源部门管理;国家水利风景区由水利部门管理;旅游业由旅游部门管理等等。这种分工管理格局,使得生态旅游活动的管理主体林立,权力、责任和能力分散,不仅导致生态管理资源的大量浪费,也容易造成管理混乱、管理不严和管理缺位。

鉴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我国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严重的现状,建议新的立法要赋予特定部门对生态景区和生态旅游明确的、独立的专门管辖权,使之成为生态旅游的权威管理部门,对全国的生态旅游实行高效管理。

3.规范管理条例。明确了生态旅游的专门管理部门以后,还有一项重要工作也需要由立法加以解决,那就是制定规范生态旅游管理的专门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尚无这方面的专门立法。对于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生态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估体系,生态旅游区的审批和划定,生态旅游的安全保障体系,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生态旅游资源补偿费用的收取和运用,生态旅游市场的管理,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生态旅游管理者(政府)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生态旅游者的管理,生态旅游区当地居民的管理等等,都缺乏法律的规制。这必然导致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无法可依。因此,生态旅游管理专门立法要尽快摆上日程。

4.采取灵活有效的经营模式。生态旅游的经营模式,虽然不能由立法加以直接规定,但是,立法却可以也应该对其加以规制。自然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属于公共资源,它具有科研、教育、审美等多种功能,具有珍稀性、唯一性、不能人工再造性等特征,因此,对其开发和经营一定要本着对后代负责的精神,采取慎重态度。反过来说,如果因为担心造成破坏,对于生态旅游资源不敢开发利用,那么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所以,保护和开发要兼顾,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往往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面科学的规划和大量资金投入,才能保证总体开发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如果因为缺乏资金而小打小闹,不仅难以达到开发效果,甚至可能造成对旅游资源的无可挽回的破坏。因此,生态旅游的开发、保护,单靠政府部门的投资是不够的,也是不现实的,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更是如此。而且,纯粹由政府投资,经营管理者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内在压力和动力,也会严重制约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档次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如果允许多方资金投入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保护项目,一方面缓解了政府无力开发的不足,另一方面也使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有了强大的资金后盾,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当然,要达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双赢的目标,还应对非国有资金介入生态旅游的开发有一个范围、程度和方式的限制,这值得有关专家认真探讨。

允许非国有资金的介入,实际上就是将生态旅游资源的经营权从所有权中剥离出来,有条件、有期限地让渡给投资方,从事法律允许范围内的市场运作。经营权的剥离应该彻底,经营权剥离之后,政府部门应该完全抽身其外,不再从事任何经营活动,而是以一个纯粹的管理监督者和生态旅游资源保护者的身份履行国家代表的权利和义务。经营权的剥离过程要有科学的评价、规范的运作和严格的监督,防止国有资产的无形流失。

至于允许介入生态旅游开发的资金来源,应该是多渠道的。除了国内资金外,鉴于WTO的国民待遇原则,对外资也不能例外。但对外资应注意一些特殊性的问题。比如要坚持国家对自然资源永久原则;要坚持适用中国法律处理纠纷的原则;要谨慎处理某些可能涉及政治或文化敏感问题的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注意选择真正有资金、技术和管理实力的企业(这点对国内投资者也一样)等等。

5.要重视与国际接轨,同时还要照顾到国情。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全球旅游的一个潮流,中国也已经挤身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在生态旅游方面号召力巨大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数目上,我国目前名列世界第三。但是,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生态保护负担沉重而经济能力有限的矛盾十分尖锐,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保护好这些珍贵而脆弱的人类遗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我国对WTO承诺的逐步兑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旅行社或旅游公司多数已经开始进驻中国,并呈现出地点分散、实力雄厚、业务范围广泛的特点。因此,在制定生态旅游专门立法时,还必须考虑国际因素,既要与国际接轨,遵守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法律规则,又要尽量照顾到我国的国情,维护国家的利益。

(二)加强执法

完善生态旅游立法只是使得我国生态旅游有法可依,而执法则是生态旅游法律体系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生态旅游法律体系是否能切实发挥作用。

要加强生态旅游执法,首先要依法建立生态旅游执法机构。包括司法部门、行政部门和相关的社会团体。其中,独立、专门执行生态旅游管理事务的行政机关的作用至关重要。该行政执法机关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其次,要建设一支合格的生态旅游执法队伍,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担任专、兼职生态旅游执法人员,并赋予应有的权限。再次,要严肃生态旅游执法,要落实生态旅游行政执法责任制。最后,要严格按照生态旅游行政执法程序办事。

(三)健全监督机制

生态旅游法律体系是否被切实有效地执行,还需要由监督工作加以保证。监督主要是针对生态旅游的执法情况,特别是行政执法情况而进行。从监督的实效性来讲,又首推行政监督。因此,应该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在财务与人事上与监督对象相分离的行政监督机构,制定一部规范监督工作的可操作性强的法规,赋予监督主体明确的监督依据和足够的监督权限。在监督过程中,既要对具体行政行为,还要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监督;既要监督实体内容,又要监督方法、程序。

除了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为此,要确保司法权的真正独立,尤其是独立于行政权,还要相应扩大司法审判的受案范围。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权力机关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使得各种监督力量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提高生态旅游法律监督的整体效能。

【参考文献】

[1]郑本法.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J].甘肃社会科学,2004,(4).

[2]阎春梅.生态旅游中的环境保护对策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OO4,(6).

第4篇:生态旅游发展建议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0-0140-02

生态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发展起来的,生态旅游的理论和生态旅游的实践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环境的制约越来越重视,生态旅游开始逐步形成。尽管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也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这些成果大多集中在生态旅游系统理论的构建上,或集中在某一景点景区的实证研究上。对于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且多样、发展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的民族地区整体而言,其生态旅游的开发不能照搬其他地方的发展模式,做出相关规划应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为出发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新疆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新疆可以此为依托,促进生态旅游的保护利用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新疆等民族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保持了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总量迈上了新台阶,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凭借新疆生态旅游的先天优势条件,生态旅游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参与,以山地生态旅游、草原生态旅游、沙漠生态旅游、绿洲生态旅游、湿地生态旅游等形式多样的生态旅游项目层出不穷,促进新疆生态旅游进入新阶段。

但纵观新疆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其仍然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较多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新疆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当前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全面分析。

二、新疆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新疆生态旅游在开发过程中由于缺乏生态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生态景观保护意识,过度追求旅游带来的经济价值,淡化了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对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全面管理,盲目开发,导致旅游资源退化、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纵观新疆生态旅游的开发历程及现状,可发现当前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生态旅游的理念认识不足

在以生态旅游为核心的旅游区,需坚持人与自然核心的理念,在开发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虽然近年来一些景区如喀纳斯风景区、天池风景区等已取得较快发展,部分景区为了满足或迎合游客,在旅游区内修建了大量宾馆,用众多的城市化和商业化景观代替了具有多种生态功能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在于开发者对生态旅游理念的认识不足[1]。

(二)盲目开发,社会公众参与性不强

一些景区或生态区在开发时,未就开发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的科学论证和深入剖析,快速进入开发阶段,导致其整体性受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遭到损害,生态环境风险加剧,同时造成景观污损。与此同时,社会公众参与性不强,未能充分发挥公众的参与积极性。

(三)高层次生态旅游管理人员匮乏

高层次生态旅游管理人员匮乏是当前制约新疆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与旅游人才培养与其他省份相比滞后性较明显,从事生态旅游的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学历层次较低,高层次旅游管理人员严重不足,没有形成旅游人才培养梯队。人才不足及较低的素质与快速发展的乡村旅游业不相匹配,业已成为其发展的瓶颈[2]。

三、新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不断强化生态旅游理念

生态旅游是生态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环境,采取生态友好方式进行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2]。在开发过程中,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这需要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生态理念。

(二)统筹协调,促进多方参与

科学、合理、全面深入研究是解决盲目开发的关键要素。发展生态旅游需要充分强化当地政府、旅游企业和当地民众等方面的积极性,积极利用好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政府应适时对旅游企业进行免税、资金投入等方面的政策倾斜,通过各种渠道促使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人力资源培养,全面提升旅游人才素质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人力资源数量不足、结构差异化现象严重,是制约该地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适应旅游学科发展规律和旅游业发展需求,扩大旅游专业招生规模,改革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旅游人才培养质量。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要以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旅游培训学院为依托,不断创新其人才培育模式,积极推动新疆旅游教育发展;要与旅游行业和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制订互通的教学计划,实施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安排,建立高层次旅游人力资源联合培养基地,不断提升旅游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着眼生态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学科交叉,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3]。

结语

新疆要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生态保护为核心,保护、开发、利用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同时,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切实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新疆生态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宁呈旭.新疆生态旅游发展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3.

[2] 于春玉,刘阿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绿色科技,2011,(1):112-114.

[3] 许兴斌,焦黎,王宁霞,等.新疆旅游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23):92-93.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tourism in the minority areas of Xinjiang

WANG Ning-xia 1,2

(1.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Youth League school;

2.Youth Political College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Urumqi,830002,China)

第5篇:生态旅游发展建议范文

一、生态旅游和社区参与的管理机制

以自然角度来看,在1992年时生态协会把生态旅游作为有目的进行旅游,该旅游方式是在不改变生态环境的同时又可以为经济带来发展;以旅游业来看,生态旅游为观察自然为主,必须保护当地生态系统,必须把不必要的影响降低最小。以区域社会作为背景,生态旅游必须由以下构成:①必须确保保护区与森林等自然生态系统与当地文化的存在;②到此访问者大多数生态旅游者都来自城市,并且出现形式大多都是以分散小组出现的;③能够让当地居民得到理解并且对他们有经济上的收益。生态旅游的促进与实施,对当地居民的就业率几也有了提升;④对旅游经营者来说,对生态旅游者需要对旅游者提供横好的生态资源;⑤行政部门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向其传达有价值信息。

在进行生态旅游管理时,只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当地居民、旅游经营者、研究组等相互磨合。总而言之,生态旅游管的合理运行需要旅游经营者、行政部门、当地居民等协调与配合。社区参与定义社区参与作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并且介入社区发展方式、过程与手段当中,也是社区参加项目等事务的过程。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是居民长期游览当地民俗风情、自然生态为主要内容的旅游管理、经营等,是对旅游业能否长期稳定发展的原因之一。忽视社区的管理与居民利益,就很难得到社区支持。在进行生态旅游管理中,社区参与主要强调其社区能否参与到决策中。

二、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管理内容与发展研究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研究,在国内也非常受关注。旅游发展的决策等各个方面居民都可以参与其中。早在1980年,加拿大学者首先提出了社区参与文化旅游的概念,并与生态旅游相结合;1983年,墨西哥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旅游”,并且在1986年,对此召开国际会议进行确认;在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对此再次进行了确认,并且对此支出了两个内涵,“责任”与“维系当地居民生活”。

在1998年,国外对生态旅游提出了社区生态旅游的概念,并且认为基本生态旅游必须是社区拥有的管理旅游。之后在2002年,联合股、世界旅游组织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一同召开世界性的生态旅游会,并且提出“生态旅游主要参与者为社区人员”。所以,早在很多年前社区就与生态旅游紧密联系。国外生态旅游新趋势为基于社区生态旅游,但在国内还在起步阶段。基于生态旅游认为其最大意义是,可以尽其所能的维护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防止经济的损失并且对当地的传统文化进行保护。

基于生态旅游定义:当地社区有管理生态旅游的条件,能够提供原真,对利益与社区内部做大最大程度的保留,并且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还能够促进社区各个方面的综合发展。社区拥有:当地社区必须对发展旅游业有决策权,必须对旅游业的规划与管理进行参与,还需要对旅游业的发展与规划进行控制。社区收益:社区的收入必须大部分都在社区内部,除了参与该旅游业的居民外,必须对整个社区都带来效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居民必须参与到可持续发展中,从而提高社区居民保护的意识。

(一)社区参与生态管理的重要性与作用

1.经济角度进行分析

经过社区参与,居民能够直接管理各种旅游活动,他们能够直接获利,生活水平也得到不断的提高,从而实现“旅游扶贫”。由于生态旅游的发展,为社区居民就业提供了大量机会,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从社会的发展角度来看,生态旅游的发展还可以对当地社会的发展带来提高。对其社区教育、医疗、通讯、交通等带来改善。

2.旅游业角度进行分析

社区居民参加旅游管理服务,能够为旅游活动中添加更多吸引力,还可以增加更多的民族文化的气氛。生态旅游资源由两大部分形成:①原生自然景观;②传统民族文化与民风民俗。传统民族文化与民风民俗的开发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参与。旅游者旅游时都喜欢当地特色设施,这样可以更加直接的体会当地民俗风情。当地居民必须真正的参与开发,当地居民可以通过传统手工艺术品的制作、家庭旅馆等建立,使游客对当地旅游风情有更深的了解。只有让当地居民参与旅游管理当中,才能更好地展现当地传统,增加游客对当地文化特点的了解。

三、目前社区参与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的建议

(一)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1.“社区参与”的发展参差不齐,在短时间内,要想对社区实现充分的参与,是很难做到的,期间会出现各种问题与限制。由于各个地方的文化、经济不尽相同,社区参与旅游的发展还处在尝试状态,所以,各个地区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不同层次的问题。

2.由于社区人员民主意识低,社区居民参与的意识都比较缺乏。政治与文化传统式导致居民参与根本的原因。由于体质与观念的问题,导致社区人员对旅游管理都处于事不关己的心态。

3.管理人员观念与知识水平也是影响其重要原因之一。管理中首先考虑社会知名人士、专家学者等,把社区居民没有纳人其中,所以忽视了社区居民对生态旅游管理的重要性。

4.没有完善的参与渠道与参与途径,没有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活动创造专门的机构,所以导致社区居民缺乏合作的关系与社区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二)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管理的建议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可以让社区的居民进行生态旅游管理发展的决策与规划;②可以制定鼓励机制,对参与社区生态旅游的居民进行鼓励,从而带动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管理的积极性;③在发展的同时,需要对社区居民进行生态旅游管理的教育与培训,这要才能使社区居民更有效的参与其中;④不仅要加强信息的沟通,还要对政府的宏观调控进行加强。

四、结束语

第6篇:生态旅游发展建议范文

关键词:大关罗汉坝;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云南省大关县地处滇东北,属地级昭通市管辖,位于昭通市腹心地带,在北纬27°36'~28°15',东经103°43'~104°07'之间。全县90%地域为山地,除有极少量平地外,全系“V”形山坡地,属于峡谷地貌。县境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最高海拔2785m,最低海拔492m。它是一个山区农业县,属于乌蒙山特困山区,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故开发生态旅游对于全县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在文献查阅、专家访谈基础上,对大关罗汉坝的旅游现状及资源进行了实地调研,提出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大关罗汉坝概况

大关罗汉坝原始森林位于大关县天星镇沿河村,它在天星镇东北15km处,距县城53km,距离昭通市政府所在地昭阳区130.9km,海拔1850~2100m,景区面积76km2,其中有3666hm2原始森林,是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类型之一,植被具有滇、川交界原生阔叶林的过渡性特点;113hm2湿地。罗汉坝由上、中、下三个坝组成,地势平缓,是县内为数不多的平地之一,在中坝有罗汉坝水库(杜鹃湖)。这里气候夏暖冬凉,空气湿润,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平面差异不大,虽有四季之分,但不明显。年均气温14.5℃,年均日照时数966.3h,年均降水量991.3cm,年均降雪14d,年均无霜期296d,年均风速1.3m/s。植被覆盖率99%,为天然大氧吧。

2大关罗汉坝的旅游资源及规划

罗汉坝景区的旅游资源分布是以杜鹃湖为中心,沿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形成不同特点的自然分布:东部的原始森林,南部的草甸、西部的民俗文化村落和北部的瀑布溪流群。根据罗汉坝旅游资源分布状况及现有规划,本研究把罗汉坝分为五个片区:一是杜鹃湖观光生态旅游片区,把它规划为观景及适当开展水上活动之地;二是原始森林专业生态科考片区,把它规划为自然观光、森林浴和专业科考之地;三是竹海观光生态旅游片区,这里郁郁葱葱,景色秀美,是游览、观景、摄影、探险的好去处;四是瀑布溪流湿地观光生态旅游片区,将该片区规划为观光、游玩、探险、摄影之地;五是草甸花海观光生态旅游片区,是观景、摄影的理想之地。

3生态旅游的概念及标准

该词由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的生态旅游顾问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7年在文章中使用。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它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它强调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是大众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旅游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的产物。判断生态旅游的核心标准是以自然为基础因素、教育性或学习性成分以及要求可持续性。

4对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可持续性是生态旅游的核心准则之一。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即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既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在生态旅游可持续性发展中有一个重要问题:是否维持或保持一个目标的现状(称为静态可持续性),还是提高其现有的状况(称为持续增长)。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持续增长方案应比静态可持续性方案更可取,因为它要提高或增强现有的状况,这是积极生态旅游,静态可持续性设计是生态旅游活动应达到的最低标准。

5存在的主要问题

5.1环境保护的意识及行为有待加强

生态旅游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强调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若不重视环境保护,旅游业就无法继续下去;反之,旅游经济发展了,就有更多的资金支持环境保护工作。

5.2原始环境保护的压力增大

在建设相关的设施(旅馆、瞭望台、道路和停车场等)时清挖和平整土地,移动植物等,改变了环境;随着旅游者增多,垃圾量增大,包括食物废渣、废气、机油、污水、木柴燃烧的烟气等;外来建筑材料和家具、旅游者汽车及物品可能带来外来植物种子、病原体、昆虫对景区物种的影响;外来文化对苗族原生态的影响,这些都加重了景区环境保护的压力。

5.3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没有充分体现可持续性发展

旺季时停车场车位不足,有的汽车直接停在草坪上;污水及垃圾处理、旅游景区内的道路等设施也不完善。

5.4旅游产品规划不完善、单一,突出特色不够

产品设计偏重外在的吃、喝、玩,忽视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及学习,环境保护内容缺乏。如:在景区的饮食、住房等当地特色不突出;在森林、苗寨等处游览没有很好引导游客学习当地文化与环保行动。

5.5专业人才缺乏,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社区参与性不高

罗汉坝在2016年10月才开始正式迎接旅游者,时间较短,经验积累不多。罗汉坝所在地沿河村及紧邻的绿南村大多数青壮年劳力都外出打工,余下的老人、小孩及一部分中年人参与性不高,对有关旅游、经营等知识也欠缺,影响了可持续性发展。

6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

6.1政府及有关部门应重视和加强对生态旅游的领导、管理工作,重视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法制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使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保障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要制定有关的法规法纪,从制度上规范生态旅游,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对破坏、损害景区生态环境者要依法进行处理,积极教育、引导经营者。在制定旅游规划、开发旅游产品、修建基础设施时,要体现环境保护、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如:修建生态旅馆、旅游产品中去除垂钓项目等。

6.2加强生态保护宣传,培养严格的生态旅游者

可持续性发展要求人们有较高的知识及道德水平,因为人们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对待旅游的态度及行为就不同:第一,严格的生态旅游者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是平等的,他们有强烈的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无服务要求,强调个人体验、与自然深入的交流,其行为可使生态旅游持续增长;第二,一般的生态旅游者只有中等或表面的环境责任感,希望获得服务,与自然浅显交流,强调解说、介绍,其使生态旅游静态可持续增长;第三,非生态旅游者对环保重要性认识不足,其态度、行为与生态旅游相差甚远。对后两种情况可通过景区导游、宣传栏、资料、广告词、网络等宣传教育,使其在实践中学习、体验,逐渐培养成为严格的生态旅游者,促进景区可持续性发展。

6.3重视对罗汉坝生态环境的保护,努力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6.3.1土壤

在森林、花海、草地、湿地边缘等旅游片区修建正式、合格的道路,以供行走。重视宣传,让旅游者对土地的影响降到最低。

6.3.2空气

供暖及做饭尽量使用电或沼气;减少汽车使用对空气的影响。

6.3.3水

罗汉坝水资源丰富,可从屋顶收集雨水做家用水,自制污水处理系统,积极保护水资源。

6.3.4动植物

不采折、践踏植物;采取措施消除入侵的外来物种;给参观者配备双筒望远镜,在适当距离观测动物,不影响动物的正常生活。

6.4对废弃物的处理坚持循环利用原则

容器物经清洗后再次使用;将有机物废物堆肥;分类整理可循环使用的材料。

6.5要有合适的环境容量

可持续发展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在环境管理中进行污染物浓度控制时要考虑环境净化和容纳能力,确定合适的环境容量。科学规划,划定观光区、生活服务区、保护区、过渡区等各功能区域,统筹发展,尽量减少人为干扰和破坏。

7结语

紧紧抓住“十三五”国家“绿色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加之罗汉坝与成渝经济区较近(距离成都市、宜宾市分别约400km、180km),这些都为罗汉坝的生态旅游带来了发展机遇。当前,罗汉坝生态旅游开发还处于初始阶段,对它的研究不多,故对其资源、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等问题的研究尤显重要。提出对旅游者进行教育引导成为真正的生态旅游者是本研究的创新点。本研究能丰富和补充对乌蒙山贫困山区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相关研究;在实践方面,对罗汉坝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并对其他类似区域生态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DavidWeaver.生态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

[2]杜丽菲.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3]王海文.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旅游区开发及其可持续性发展研究[J].长江丛刊,2016,(09):77-78.

第7篇:生态旅游发展建议范文

当今,旅游经济已经成为浙江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是浙江省区域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截止至2012年底,浙江省去年共实现旅游总收入4801.2亿元,同比增长了17.7%,增长率远高于GDP的8%的增长速度。因此,旅游经济的增长拉动了浙江省GDP的增长。其中,国内游客3.91亿人次,入境游客866万人次,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4.1%和11.9%。实现外汇旅游收入51.5亿元,同比增长13.4%。面对大规模的旅游流动人口,浙江省的生态环境背负巨大的考验。如何在大力发展区域旅游的同时,保持旅游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主要从浙江省旅游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协调的关系出发,研究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一体化发展和协调发展问题,并针对浙江省的现实情况提出促进旅游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二、旅游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生产旅游与生态环境的一体化

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的一体化发展要求加强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性,生态旅游以其低污染、低能耗和高产量的优势成为了备受推崇的行业。而生态资源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由于生态资源的不可流动性,区域生态资源的发展将促使高收入地区向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流入,有利于协调浙江省收入的再分配效果,促进了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

生态旅游的发展依托于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和基础。而生态旅游的发展为保护生态提供了资金扶持,因此需要促进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的一体化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包括对空气、土壤、植被、水资源、野生动物等自然资源的保护,还包括对园林、农庄、古镇、风景名胜等改造过的资源进行保护。而这些资源正是构成人类生产生活环境的基础和母体,离开了这些资源,生态旅游将无从谈起。可将,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应保持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关联,促进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共同协调发展。

(二)旅游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浙江省旅游产业一直呈快速发展的态势。浙江省旅游收入从2001年的52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4801.2亿元,在十多年的时间内,浙江省区域旅游收入增加了4272.2亿元。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为浙江省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还为生态资源的美化供了资金基础。浙江省污水处理能力和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正处于不断上升中,去年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已高达97.4%,同比增加了近1个百分点。此外,浙江省工业能耗消费也处于不断下降中,降低了生态资源的损耗,为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贡献了一份力。

从浙江省生态环境的基本现状来看,2012年全省降水总量为2134.7亿立方米,平均降水量为2069毫米,水资源总量为145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2656.2立方米。全省总用水量为223.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了1.4%。去年共完成39695公顷的造林面积,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达到60.97%,同比增长了0.39%。2012年污水排放量为23.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了8.1%,污水处理率为87.9%,同比增长了2.8%。虽然污水的处理能力有所提高,但是污水排放量的提高也给浙江省带来了较多的生态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促进浙江省旅游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施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治理相协调的发展战略,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应相互促进且相互制约,旅游经济的发展应当以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增加经济收入为目标;二是实施科学的生态景观管理战略,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保持区域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建立生态资源的立法制度,健全区域环境的立项评估、质量检测以及预防体系,促进旅游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浙江省旅游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策

(一)浙江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着重指出,通过发展旅游经济来促进浙江省生态环境改革是浙江省旅游业长久稳定发展的根本任务之一。而通过改良生态环境来推动浙江省旅游业的发展也是浙江人民密切关注的大问题,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结合点就是合理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并以此来实现浙江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与此同时,要实现两者的协调,要不遗余力地抓好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城市作为一个规模庞大、内部网络结构复杂的动态系统,它先天就具有明显的依赖性、脆弱性和高度人工化特点,正因为如此,城市也很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在城市环境治理中,以绿化和湿地为典型代表的绿色生态系统是其中最主要的具有生命力和自净能力的组成成分,该系统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维持城市生态运行平衡以及城市市容的提高等方面都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浙江省内各大城市也已越来越意识到目前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是非常之举,省内所有城市已将绿地建设水平作为城市化水平和生态文明发展程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准。而对于浙江省城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和企业都应加强对绿地和湿地的保护,以突显绿地和湿地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的作用。在企业生产发展和政府调控和治理过程中,必须加快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化利用进程,并加大森林景区和湿地景区的开发和保护,以全面发挥浙江省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提升浙江省城市旅游的价值。

(二)浙江省旅游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为了进一步促进浙江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采取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协调的方法。对此,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明确旅游业发展方向,提升旅游业综合效益。为了使浙江省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齐头并进,首先必须明确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必须根据浙江省各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具体特征,进行有选择地发展,以彰显特色。以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互动发展的视角来看,旅游规模的扩张和旅游景点的粗放型发展对城市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明显的阻滞作用,因此浙江省各城市应抓紧生态旅游的热潮,优化旅游业的产品结构,将旅游经济发展的重点从数量式的扩张不断转移到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和开发生态旅游产品的轨道上来。在浙江省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完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游客在旅途中不断领悟生态教育知识,逐步形成文明旅游、科学旅游和健康旅游的良好氛围,推进浙江省城市旅游业的效益最大化。

2.规划生态基础设施,完善游客管理制度。基础设施的建设良好与否对一个地区生态旅游建设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浙江省各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理应成为城市基础建设的重点。在经济上,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反映了该城市的整体建设水平;在生态上,生态基础设施体现了该城市的文明程度。因此,生态基础设施的完善对浙江省城市旅游环境的优化和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进作用。在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上,主要做好以下方面:恢复城市内部和周边的自然环境;保护城市的绿地和湿地系统;保证城市生态资源的多样化。

第8篇:生态旅游发展建议范文

关键词: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常态;社区;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 F12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3.061

1 保护区基本情况

1.1保护区概况

保护区总面积21285公顷。其中核心区8305公顷,缓冲区8130公顷,实验区4850公顷。森林覆盖率为87.4%,核心区达92%。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是地球同纬度地区残存下来的一片面积最大、相对集中、原生性强、相对稳定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区内有种子植物164科、698属、1820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1种,二级保护植物147种,茂兰特有种40种。有脊椎动物40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二级保护动物40余种,茂兰特有种5种。还有大量的无脊椎动物,仅昆虫就已发现1300余种,有150余种为茂兰特有种,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1.2 社区基本情况

保护区涉及4个乡(镇)、14个行政村、85个自然寨(92个村民小组)、2862户共有11084人,是贵州省内保护区中区内居住人口最多的保护区。其中有2个自然寨分布在保护区的核心区、16个自然寨分布在缓冲区、67个自然寨分布在实验区;社区经济以种、养殖业为主,旅游服务业和劳务输出为辅,人均年收入3171元左右。近几年,生态旅游区及周边群众参与旅游接待,并加工生产一些旅游商品出售,参与旅游接待户数逐年增加,户均年收入增加5000余元,经营得好的年收入超过10万元;区内主要交通干道为全长50公里的四级柏油路,95%村寨已通简易公路, 85%的村寨有饮用自来水,无线通信网络覆盖95%的区域,仅5%的核心区域无通信覆盖,所有村寨均通电。

2 保护区社区工作开展情况

茂兰保护区自1984年成立以来,奉行“社区发展促进资源保护”的发展理念,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社区工作。

2.1 鼓励和引导社区群众利用农村新能源,缓和农村砍伐薪材矛盾

区内建造沼气池433口、节柴灶节柴炉300余口,改造56个村民小组村寨输电线路,共计15000米。通过开展农村能源节能改造项目后,年可少砍薪材1970立方米木材,改变了农村能源结构单一状况,减少了薪材的消耗量,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

2.2 加强社区基础建设,不断改善社区生产生活环境条件

建区以来,帮助社区修建及维护村组级公路和生产便道120处,累计达120多公里,解决人畜饮水及农田水利工程86处,修建水窖40口,维修村委办公楼、村卫生院及其他活动场所26处,改善村寨环境卫生,修建垃圾池22个,排污沟450米等基础设施建设。

2.3 开展各种技能培训,提高村民致富能力

累计举办水稻、玉米高产作物栽培技术,早桃、大板栗等水果类栽培技术,家禽、家畜养殖技术,旅游工艺产品,农家乐接待管理及服务等培训100余次,受训人数10000余人次。特别是注重开展一些特色培训,如竹编工艺培训,茂兰保护区充分利用区内可再生资源――竹子,在国际竹藤中心的大力支持下,选送青年群众40人次到四川青神县进行为期半年的竹编工艺培训。培训回来后,相续举办竹编培训7期448人次,成立了竹编专业合作社,培养了300多名竹编技术能手。

2.4 积极申请社区发展项目,创造生态红利

在不破坏资源和环境的前提下,指导群众大力发展种、养殖业,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步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同时减少一些落后生产、生活方式对喀斯特森林的破坏。2001年~2002年,得到IUCN荷兰委员会的资助,在尧兰、尧古两个村实施“少数民族社区参与喀斯特森林湿地管理”项目,改变农业结构,促进民族手工艺品的商品化,为社区生活寻找替代性能源,培养群众生产技能,提高社区社会意识,使社区群众积极参与到自然资源的保护中来,实现社区经济与自然保护协调发展,项目实施效果非常明显;通过开展世行项目帮助社区解决生产生活所必需的资金,建立社区发展基金,让群众在保护好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有了更好的发展方向;板兰根、铁皮石斛、金线莲等中草药种植项目经过项目验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目前正着力进行推广种植。近年来以项目实施,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林下种养殖等绿色产业。

2.5 积极开发生态旅游,带动群众增收

茂兰保护区于1995年开始谋划生态旅游,编制形成《茂兰保护区生态旅游初步规划》,茂兰保护区在实验区开展生态旅游以来,引导区内适宜开展旅游接待的农户,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管理、开发等活动。截至2014年区内参与旅游接待的人数增加到了1160人,带动社区综合收入千万元。

2.6 多渠道帮扶社区

保护区管理局在开展社区工作时,与当地群众结下深厚感情,面对区内贫困儿童上学难的情况,通过网络平台,争取爱心资助。截至2014年底,已通过网络平台结对资助山区留守儿童2858人,其中:单亲家庭孩子787人,孤儿159人,残疾人家庭孩子362人,残疾孩子31人,留守儿童1519人。募集助学善款达178.22万元,并会在每年的2月和8月底,由资助者续存到受助人账户,为区内贫困学子提供了资金支持。

通过开展社区工作,改善了社区生活状况,促进了社区经济发展,群众从对抗到理解,从理解到支持,再从支持到参与,这一过程,逐渐认识到只有守住绿水青山,才能创造金山银山,现在已基本形成了社区共管的模式。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中有升,森林蓄积量较保护区成立之初增加了198725立方米之多。

3 社区发展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3.1 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受到自然资源保护的制约,一些生硬宽泛的条例,不适合社区发展

例如《自然保护区条例》第26条规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这些规定意味着保护区的建立阻碍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来源,同时又没有替代性措施,对当地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制约,短期内当地居民必须要承受因保护区的规定而造成的诸多不便。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好自然保护区“一区一法”立法工作。

3.2 补偿、补助机制不健全

例如野生动物损害庄稼,虽然贵州省政府下拨一定经费,但是还没有建立常态化的补偿机制,群众得不到足额补偿,建议将野生动物危害的补偿建立常态化机制,列入财政预算。另外保护区内禁止砍柴、采石等规定,已严重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建议在生活用电、自建房采石等方面给予补助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进行规范管理。通过建立、完善补偿、补助机制让生活在保护区内的群众享受到公平的待遇,减少社区发展与资源保护的矛盾。

3.3 区内、区外生态补偿标准存在差异

保护区对防止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创造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不可估量,这些都离不开区内群众的支持与保护。但区内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为每年5元/亩,而区外为每年15元/亩。很大程度上打击群众保护积极性。建议提高保护区内生态补偿标准,让生活在保护区的群众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享受到保护带来的实惠,有助于发挥好群众在生态保护中的主体作用。

4 新常态下保护区社区发展的途径

4.1 以项目的实施带动经济发展

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林下种养殖业等绿色产业。

4.2 在保护的基础上,做好旅游开发,反哺社区发展

一方面编制具有远瞻性、可行性的旅游总规,依规依法开展生态旅游。另一方面旅游总规上报、批复需要一个过程,以茂兰保护区为例,旅游总规自从?年到2015年为止,新编的旅游总规正式批复还没有下来,我们可以先在现有的旅游资源及开发的旅游项目上做精、做细。深挖旅游资源,做强旅游品牌,丰富生态旅游内涵。

4.3 抓好技能培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新常态下,国家重视林业经济发展,群众积极性高涨,但在发展种养殖业及旅游业等产业方面欠缺技术,保护区应因地制宜、因时而异的开展相关技能方面的培训,引导当地群众规范、科学发展种养殖等事业。

4.4 积极争取生态移民项目

把自然保护区内的群众,特别是在核心区的群众有计划、因地制宜地实施生态移民,以减少保护区资源消耗和生态保护压力,同时移民后的村寨也给小城镇注入了新的活力。

5 结语

新常态,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我们务林人要抢抓机遇,适应新常态,推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新发展。新常态下除了要加大对自然生态保护力度,同时也要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拓展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希武.社区发展是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动力[J].人与生物圈,2011,(03).

[2] 贾亚娟,高林安.浅析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关系[J]. 湖北林业科技,2008,(04).

[3] 姚正明,兰洪波,冉景丞,蒙惠理,欧忠喜.茂兰保护区资源保护和社区发展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

[4] 董伟,麻友立,王军.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陕西林业,2008,(04).

[5] 莫家伟,兰洪波,杨仕涛.茂兰自然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8).

[6]何鹏举,司开创,张金良.周至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初见成效[J].林业与社会,2000,(03).

[7]冯炜娟.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模式初探[J].科技资讯,2008年,(26).

[8]房艳刚,刘继生.中国自然保护区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发展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01).

[9]贺昭和,秦卫华,王智,徐网谷,蒋明康.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对策[J].生态环境,2007,(01).

[10]彭惠军.广西乐业大石围岩溶天坑群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

[11]王翌,董小丹.试论对民族旅游地居民进行旅游教育的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3).

[12]孙业红.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旅游发展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20).

[13]黄晓玲.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3.

[14]成江,陈正仁.茂兰保护区森林资源动态及变化原因与对策[J].贵州林业科技,2002,(02).

第9篇:生态旅游发展建议范文

关键词:生态旅游 奉节 现状 建议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对自然和文化资源,有着特别保护责任的旅游发展模式,近年来在我国得到长足发展,其核心是强调环境的美化与优化,协调人地关系与人际关系,减轻环境压力。它是一种集观赏、感受、研究、洞悉大自然于一体,又不破坏大自然的旅游形式。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统计,在旅游业中,生态旅游年增长率达到20%―25%,它是世界旅游产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尤其对于中国中西部蕴涵丰富的特色旅游资源的贫困山区,其开发潜力十分巨大。

1.奉节生态旅游资源分析

奉节旅游景区幅员面积4099平方公里,总人口100万。奉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文化古迹众多,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首批国家AAAA级景区,重庆市最佳景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景观驰名中外。白帝城位于瞿塘峡口,地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峡江两岸连峰崤峙,互斗峥嵘,江水汹涌,水势湍急,峡内古栈道、摩岩石刻、夔门古象馆、古炮台、赤甲楼等名胜古迹比比皆是,更增添了瞿塘峡迷人的魅力。正如郭沫若《过三峡》诗赞夔门曰:“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

绝世奇观天坑地缝风景名胜区北靠长江三峡,南与湖南张家界相通,东邻巫山龙骨坡古人类文化遗址。小寨天坑是世界上最大的岩溶漏斗,四面绝壁,直落千丈,宏伟壮观。地缝神奇迷人,是世界上最长的地缝式峡谷。景区还分布着众多的动植物资源,中科院科学家还发现了距今12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天坑地缝景区已列入国家申报自然遗产保护预选名录。

除此之外,奉节旅游资源还有世界级暗河――龙桥河;有渝东道教名胜――长龙山;有国家AA级景区县城后花园――天鹅湖;有历史文化名镇――竹园镇等风景名胜。三峡大坝建成后,白帝城瞿塘峡景区已出现“高峡平湖”壮丽景观,全县又将增添许多独具魅力的新景点,同时将大大缩短到天坑地缝的里程。

2.奉节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发展现状

三峡移民搬迁、西部大开发给奉节县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促进了旅游业的大发展。1992年,奉节县委、县府为振兴旅游作出了《关于加速奉节县旅游业发展的决定》,1997年县委、县府更加明确地提出“旅游富县”的战略决策,这使奉节县的旅游业发展进入到一个重要时期。1997年,游客人数达到50万人(含天坑地缝风景区游客人数),国外游客达到47100人,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730万元,旅游业收入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2.1%,旅游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奉节县城内较好的宾馆、酒店已达22家。2001年游客人数达55万人,比上年增长16.8%,旅游收入7800万元,比上年增长28.5%。2006年全年累计接待人数达11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8亿元,门票收入201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8.1%、60.6%和25.7%。

2.2 存在问题

2.2.1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奉节生态旅游区,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危及植物植被。游人活动践踏草地和土地,使林下土壤板结,进而影响植物生长。2)惊扰动物的生活和生存。游人的活动使动物不得安宁,干扰了它们的捕食和休憩的生态环境,结果导致种群数量减少。3)受到一定污染。由于游人的增加,景区内的自用车辆和旅游用车越来越多,为满足游客吃住需要的餐馆饭店也逐渐增多,它们向环境中排放废气、废水、垃圾,增加了环境的压力。4)降低了山林的生态效应。不适度的发展旅游和大规模建设等,容易诱发边坡崩塌和水土流失。由于切断了地下水源,影响了水源对山林的涵养功能。5)部分建筑物破坏了自然美。

2.2.2缺乏环保意识,忽视先整体规划后开发原则

从目前来看,奉节生态旅游的规划缺乏系统性的整体构思,项目深度开发不够,尚未形成特色鲜明的拳头产品,导致目前的粗放型、低水平增长,旅游收入与接待人数的增长不同步。再是综合开发力度不够。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脱钩,没有形成子系统与总体规划的有机结合。目前,游览观光与其他功能设计结合不够紧密,无法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开发格局,造成游人停留时间短,游览方式单一(主要是观光旅游),难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2.2.3可进入性差

位于我国中西部的奉节,交通不够便捷,民航、铁路、高速公路不能直接到达,奉节地区的“不可进入性”阻挡了国内旅游者的长距离流动。

另外区内交通落后,从发展旅游业的角度看,对旅游景点的覆盖不完备。奉节相当多的景点,可进入性差,景点间跨度大,交通不便。如乘车往白帝城时在渝巴路、奉草路、照镜台等地段,草堂河等长江支流的岸坡一带不断有泥沙滑入江中。当地人讲述,这一带每逢雨季,道路非常泥泞,塞车是常有的事,甚至“泥沙俱下”且每天大量运煤车辆从此经过,安全隐患不言而喻。

2.2.5资金缺乏、观念落后

奉节为我国贫困地区,经济落后。薄弱的经济基础奠定了旅游基础设施滞后、投资环境差、投资效益低下的现状,从而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不足,旅游点的景观建设薄弱,绝大多数处于潜在或半开发状态,没有完全形成现实的旅游资源。社会公众,无论是旅游经营者还是普通公民,受封闭的地理区位观制约,观念比较滞后,思想不够解放,缺乏发展生态旅游的意识,对旅游业发展前景认识不够;缺乏市场观念,对外宣传不够,缺乏国际国内竞争力。

2.2.6人才匮乏、管理滞后

旅游人才匮乏,而缺乏管理与经营的人才,缺乏科学知识与技能,真正的生态旅游则难以开展。此外,旅游管理效率低,决策随意化,各自为政。旅游市场混乱,服务质量低劣。

3.奉节发展生态旅游的建议

(1)确立“保护性开发”的主题

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对自然景观、文物资源的保护意识,加大政府投入;另一方面,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要完整体现资源的自然风貌和历史原貌,同时要切实加强保护。开发建设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在筹建旅游设施、筹划旅游线路时,应避免那些脆弱敏感的生态区域。牢记“保护性开发”的主题,切不可重蹈工业发展、城市发展的对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2)科学规划,加强监测

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任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强调规划、建设、管理、监测等多种系统环节。首先,旅游地规模设计应与资源的环境容量相适应。重点旅游项目必须先论证评估,后开发建设,不能超过其生态稳定性的阈限,以保持其有完全的更新能力。其次,把握生态环境承载力。科学分析旅游地的空间容量,限制游人数量。同时,要建立环保奖惩制度,健全职责范围岗位责任制。

(3)立足资源优势,面向市场需求,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在保护的前提下,重点发展白帝城和天坑地缝为特色的传统观光旅游。要进一步挖掘传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增强市场竞争力。针对国内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积极开发适合不同消费层次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要充分发挥白帝城、长江三峡、天坑地缝等旅游产品的世界知各度,发展森林公园、城郊游、农家乐等休闲度假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节日旅游,利用库区高峡平湖开辟会展旅游,发展水上娱乐旅游项目。

(4)吸引资金、重视人才,进行形象工程建设

拓宽投资渠道,完善资金投入方式和投资机制,建立环境修复资金的补偿机制。

人才是生态旅游开发成功的关键和保证。管理者、操作者的态度、能力和方法会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可调集、招聘或培养生物、农、林、渔、牧、环保等专门技术知识的人才,再给予旅游业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的素质建设和队伍建设。

加快通往部分著名景点的交通设施的改造升级力度,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把发展商业性的旅游业和旅游地生态旅游计划结合起来,帮助旅游地居民认识生态环境的价值,并有意识地组织起来去保护它,从而塑造一个重视旅游业、重视人才、思想解放的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形象。

(5)推出生态旅游产品,加强游客教育

生态旅游是高层次的旅游,要求旅游者有较高的欣赏层次和较强的环境意识。为此,必须加强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并规定旅游途中的允许操作行为,使其旅游行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有利于环境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和文化保护。要贯彻生态意识,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如餐饮结合本地物产,以地域产品特别是当地的绿色食品为主。

参考文献:

[1]李庆雷.房干生态旅游区存在问题及对策[J].人文资源网,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