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能城市的发展范文

智能城市的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能城市的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能城市的发展

第1篇:智能城市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智能,无人驾驶,环卫车辆,系统,发展

引言:目前在世界范围内, 各国的科学家在智能无人驾驶技术这个领域已经作出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德国一马当先推出了世界第一款自动驾驶汽车,紧接着谷歌也推出了一款自己改装的无人驾驶轿车。国内也有不少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但这些在智能无人驾驶汽车方面的成就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无人驾驶环卫等特种车辆仍然存在空白。

据统计,目前市区每天从车里扔到路上的垃圾近100吨。去年4月19日,环卫工人朱师傅,为捡拾车道上的垃圾,被一辆行车撞成了重伤不幸去世。环卫部门介绍,为了安全,所有的一线工人,都要求穿着带有反光条的工作服和醒目颜色的上衣。但即便如此,仅去年一年,市区就有20多名环卫工人,因为捡拾路面垃圾被机动车不同程度地撞伤。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对环境卫生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各地环卫部门加快了提高城市道路清扫作业机械化程度的步伐。虽然我国环卫车辆的设计和制造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但我国的环卫车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

1智能无人驾驶系统的基本概念

1.1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无人驾驶系统是一个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它的突出特点是以信息的收集、处理、、交换、分析、利用为主线,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多样性的服务。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

1.2无人驾驶汽车

无人驾驶汽车是以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体系结果,视觉计算,自动控制等技术为基础,以实现汽车的无人控制驾驶为目的的技术。狭义上的无人驾驶,则是汽车在没有驾驶员的情况下自动按照乘客或控制人员的意愿行驶,并保证行驶安全。纵观世界范围内的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由于欧美国家以及日本在定位导航,计算机控制,网络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方面的发展处于绝对优势,使得这些国家最早的提出以无人驾驶系统为主干的智能交通系统,并相继研制出了基于各种技术的无人驾驶汽车。

2目前国内外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现状

2.1国外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现状

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了无人驾驶汽车研究,目前在可行性和实用性两个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前列。美国是世界上研究无人驾驶车辆最早、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提出自主地面车辆(ALV)计划,这是一辆8轮车,能在校园的环境中自主驾驶,但车速不高。2005年,美国国防部“大挑战”比赛上,最终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工程师们改装的一辆大众途锐多功能车经过7个半小时的长途跋涉完成了全程障碍赛,第一个到达了终点。

在无人驾驶技术研究方面位于世界前列的德国汉堡IBEO公司,最近推出了其研制的无人驾驶汽车。其行驶过程中,车内安装的全球定位仪随时获取汽车所在准确方位的信息数据。隐藏在前灯和尾灯附近的激光扫描仪是汽车的“眼”,它们随时“观察”汽车周围约183m内的道路状况,构建三维道路模型。除此之外,“眼”还能识别各种交通标识,如速度限制、红绿灯、车道划分、停靠点等,保证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安全行驶。最后由无人驾驶汽车的“脑”―――安装在汽车后备厢内的计算机,将两组数据汇合、分析,并根据结果向汽车传达相应的行驶命令。多项先进科技确保这款无人驾驶汽车能够灵活换档、加速、转弯、刹车甚至倒车。

2.2国内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现状

我国在无人驾驶汽车的开发方面要比国外稍晚。国防科技大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该项技术研究。1992年, 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由国防科技大学自主研制的红旗HQ3无人车,2011年7月14日首次完成了从长沙到武汉286公里的高速全程无人驾驶实验,创造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无人车在复杂交通状况下自主驾驶的新纪录,标志着我国无人车在复杂环境识别、智能行为决策和控制等方面实现了新的技术突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3智能无人驾驶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2.3.1车辆定位技术。车辆定位技术是无人驾驶汽车行驶的基础。目前常用的技术包括磁导航和视觉导航等。其中,磁导航是目前最成熟可靠的方案,现大多数均采用这种导航技术。另外,通过变换磁极朝向进行编码,可以向车辆传输道路特性信息,诸如位置、方向、曲率半径、下一个道路出口位置等信息。视觉导航的优点是车载计算机可以在试验样车偏离目标车道前,事先知道并预防其发生,同时当在高速公路使用时,不需要对现有的道路结构做变化,并且在混合交通中,也可使用;由于视觉导航对基础设施的要求很低,被公认为是最有前景的定位方法。

2.3.2车辆控制技术。车辆控制技术是无人驾驶汽车的核心,主要包括速度控制和方向控制等几个部分。无人驾驶其实就是用电子技术控制汽车进行的仿人驾驶。通过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进行分析可知,车辆的控制是一个典型的预瞄控制行为,驾驶员找到当前道路环境下的预瞄点,根据预瞄点控制车辆的行为。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经典的智能PID算法,例如模糊PID、神经网络PID等。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智能无人驾驶汽车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一部分,还需要一些其它相关技术的支持,如车辆调度系统、通讯系统和人机交互系统等,最终得以实现整个交通系统的高效、安全。

2.4未来无人驾驶环卫车辆的发展趋势

近10多年来我国环卫车辆的装备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产品的类型、功能已能基本满足一般的作业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卫生容貌和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对环卫车辆的装备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卫车辆及装备将向集成化、环保化、人性化、数字化方向发展,由单一的作业功能特征向集作业、信息、监管为一体的综合功能特征方向发展,使国内环卫装备水平满足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的需求。

3智能交通系统应用在环卫车辆中的设想

3.1智能交通系统应用在环卫车辆中的目的。(1)改善环卫车辆,提升我国城市整体形象。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传统环卫车辆现状已出现明显的不适时宜现象,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2)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城市是一个载体,城市建设制约着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才是新形势下城市建设的“航标”;也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城市的发展才能更加具有生命力。(3)智能城市环卫车辆改变了传统的“人―车―路”闭环控制方式,提高了交通系统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的理念,是未来环卫车发展的一个方向。

3.2 智能交通系统应用在环卫车辆中的意义

(1)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大量的农村户口向城市不断涌入,势必会带来城市道路、街面垃圾激增的问题。通过研究现有的城市环卫车辆的现状,设计一套智能无人驾驶环卫车辆。改变了传统依赖人力的环卫车,减少了因人员失误而造成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2)夜晚工作,解决白天道路交通拥挤问题。交通拥挤高峰有明显的时间性,主要集中在上班和下班时间前后, 上班关系到生产,下班关系到生活, 生产和生活是社会的两件大事,耽误不得。接送群众上班下班既是客运交通的主要目的,也是特定时间内机动车流量增大的主要原因。环卫车的特点是涉及人数少,不必与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时间同步。夜间路面机动车流量非常少,智能城市环卫车辆利用夜间路面行驶,不但可以解决白天交通拥挤问题,又可以提高道路和车辆的利用率,是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3)解决了人为失误因素造成的事故。由于是城市环卫车辆工作时间通常放在人流量、车流量较少的时间段,比如:夜晚、黎明。在改变驾驶员疲劳驾驶、解决了人为失误因素造成的事故的同时智能环卫车辆足以完成这项低速工作。

所有的革命性产品刚刚起步都会面临阻力与怀疑,但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和观念的逐步改变,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新技术和产品终究会得到接受和普及。

参考文献:

[1]姜锋.“青特”成功开发QDT5050TSL扫路车[J].专用汽车,2006,(01)

[2]罗善瞀.我国扫路车的发展和研究方向[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5,(05)

[3]李江涛.我国扫路车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0,(04)

[4]罗善瞀.如何选购扫路车[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2,(08)

[5]程洪彦.公路清扫实现机械化势在必行[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4,(04)

[6]王承惠.扫路车新型弹拨除尘技术问世[J].商用汽车,2005,(01)

[7]罗善瞀.扫路车类型和结构型式[J].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2,(07)

第2篇:智能城市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城市智能配送;现状;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国外发展经验

1.1城市配送政策

针对城市配送行业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制订了相关鼓励政策、监管法规、行业标准。例如德国、英国和奥地利分别制定了内容大体一致的城市物流城市配送标准《运输服务、城市物流到市区中心的受限通路定义的指南》,提供给货运公司和地方政府一个指引,使得交通规划和配送运营更加高效,在防止出现配送瓶颈的同时避免对城市交通、环境的影响。日本政府是通过协调各个部门共同在一个总体的城市配送发展目标和框架下颁布不同领域的专门性政策,统筹调整商业布局、物流据点布局与运输的流量、流向等之间的关系,并将城市配送中心、大型商业网点、货车场等与物流终端相关的规划、设计以落实到法律的的层面。

1.2配送运输组织

国外城市配送体系比较先进。目前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配送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以欧美为代表的低密度城市配送,这种模式其城市规划空间分散,道路密度高。因此城市配送摈弃了商品从产地到销地的传统城市配送模式,基本形成了商品从产地到集散中心,从集散中心(有时通过不止一个集散中心)到达最终客户的现代模式。另一种就是以日本为代表的城市高度聚集型城市配送模式。这种模式针对地少人多,城市功能区域高度集中,道路密度低的实际,强化从供应链模式、交通管理、运输组织、信息技术等“软”途径中发掘潜力。特备是其共同配送模式,一方面提高了配送资源集中度和利用率,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商贸的企业的物流成本。

1.3先进技术应用

发达国家在城市配送的科技应用上也走在了前列,成为了促进城市配送体系的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日本、美国、欧盟等国与物流相关的政府部门均已建设了以物流活动监管和物流信息服务为核心内容的公共信息平台,或在政府网站上搭建具有物流信息服务功能的子系统。同时,配送企业也普遍应用了GPS、RFID、智能终端等先进技术,不仅提升了配送效率降低了成本,还了实现了配送服务质量的跨越。

2.国内现状及问题

2.1国内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中城市交通、环境、民生等问题的出现,城市配送发展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国家层面相继出台了许多政策,如《商务部关于促进电子商务规范发展的意见》、《商务部关于加快我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等都提出要促进城市配送的发展,其中信息化建设是重要手段。

地方省市已开始了针对城市配送的实践,例如深圳市从2009年开始探索城市配送的发展思路,最后采用加大零售连锁便利店规模的办法,通过集约化经营来推动城市共同配送;北京市2012年启动城市物流“城市配送”试点工程,首批15个物流“城市配送”站点覆盖100个社区,使一个快递员每天送件量提升到了120-150件,是以前的三倍。

除了政策和项目实践,针对城市配送的科研也进入了“快车道”。上海市2007年进行《上海市城市配送推进项目》研究,对推进上海市城市共同配送提出了5条对策措施;南京市2008开展出《南京市商贸领域的共同配送模式研究》,重点研究大型超市和连锁便利店配送模型;长沙市2010年以连锁经营为背景对共同城市配送应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研究。此外也有不少学者对城市配送的整合模型、协调机制、成本分摊等题目进行了探索。

2.2存在问题

(1)城市配送与城市管理的矛盾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配送区域和运量不断扩大,也加剧了城市配送与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城市管理问题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城市配送需要投入更多的运力和线路来满足需求,一方面又要顾及降低对本就恶化的交通拥堵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2)运输组织和信息应用发展慢

我国城市配送中先进运输组织模式应用发展较慢,特别是以供应链管理为指导思想,能全面系统地优化和整合各方资源、优化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共同配送模式还未得到很好的推广,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配送信息的不对称、不共享,信息系统建设与使用滞后。

(3)行业政策法规制定缺乏依据

城市配送涉及多个行业和管理部门,其发展必须由多部门联合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予以推动和监管。但目前各个管理部门均缺少重要的城市配送统计数据,更无法全面了解配送市场运行质量,这对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出台是极其不利的。

3. 我国发展城市智能配送的重要性

在国务院2009年出台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中,城市配送被列入九大工程,提至优先重点发展的高度。规划细则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城市物流城市配送项目,鼓励专业运输企业开展城市配送,提高城市配送的专业化水平,解决城市快递、城市配送车辆进城通行、停靠和装卸作业问题,完善城市物流城市配送网络。”

今年,在国家总体物流发展框架指导下,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国家邮政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配送管理工作的意见》(交运发〔2013〕138号),明确提出要加强城市配送管理,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建立运转高效、监管有力的城市配送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运用“法规管理、政策引导、技术支撑”组合办法解决城市配送需求增长与城市规划、配套设施、交通拥堵、绿色环保之间的矛盾。

根据统计,201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167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2.1%,是2006年的2.4倍,社会消费的快速增长,对建立现代流通和城市配送体系的需求也日益提高,物流城市配送成为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正常运行的“血液”循环系统,尤其是我国的大中城市,需要大量的消费品、工业零配件进入居住区和工业园区,同时大量的回收物流和工业产成品需要运出城市。因此城市配送的效率和质量已经成为关乎我国经济转型是否成功、经济发展是否持续、人民生活是否保障、现代物流是否提升的重要基础。

城市配送被喻为物流的“最后一公里”,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最重要的物流活动。特别是随着我国30多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率已经由改革开放前的20%增长到2011年的47%。城市规模的扩大,经济区的形成都带来了人流、商流、物流的聚集,刺激了城市配送需求的扩张。其中城市配送更是具有量少、点多等特点。而受限与目前的城市配送管理与组织水平,增加运力和频次成为了应对需求增长的重要且最为简单的方式。据测算,城市物流业务每增长1%,城市物流用车数量就会增长3.9%。这就造成了众多分散、无序的城市配送车辆加剧了城市交通负担,加重城市污染。同时,城市严重的交通拥堵,又会大大降低城市配送效率,提高城市配送燃油消耗等成本。

参考文献

[1] 李建民. 共同配送——物流配送的强大生力军[J]. 集装箱化 , 2004,(08)

[2] 范李平. 共同配送 现代物流的新方向[J]. 商品储运与养护 , 2004,(01)

第3篇:智能城市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数学知识 能力结构

高考改革已经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并将继续深入下去。在完成基础知识教学的前提下,学科能力的逐步培养和有针对性的训练是首要任务。在熟知的学科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建立本学科的能力结构。

我仅从以下几点谈谈如何就数学学科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一、数学知识的接受与课堂效率的提高

案例:椭圆概念的教学。可分几个步骤进行:(1)实验――获得感性认识(要求学生用事先准备的两个小图钉和一长度为定长的细线,将细线的两端固定,用铅笔把细线拉紧,使笔尖在纸上慢慢移动,所得图形为椭圆)。(2)提出问题,思考讨论。①椭圆上的点有何特征?②当细线的长等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时,其轨迹是什么?③当细线的长小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时,其轨迹是什么?④你能给椭圆下一个定义吗?(3)揭示本质,给出定义。像这样学生经历了实验、讨论后,对椭圆的定义的实质会掌握得很好。

任何人对一件事物的认识和接受是有一个过程的,过程的长短和是否最佳接受不仅仅在于新事物的难易性,更重要的在于接受人本身。普遍看来接受人接受知识需要经过这样三个阶段:第一是知识的领会阶段,包括感知新知识,即将一些新知识的信息传入大脑,同时也包括需要理解这些新知识,即能把握新知识的内涵意思;如何更快更有效地让每一位学生能够顺利过这一阶段?首先,教师在课前要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知识点,使学生有方向、有针对性地学习。其次,课堂上要注意吸引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对新信息能高度关注,产生浓厚兴趣,这样学生听课时就会注意力高度集中,并积极记忆、思维、联想。教师要让学生用眼看、用耳听、用脑想,眼到、耳到、手到、心到,调动全身各个器官,将百分之百的激情贯注于课堂。新知识自然而然被接受而非强行。最后,教师要重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新知识。同时教师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理解时间,并给予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己理解,让每一位学生充分地自行理解,而且这时往往是每一位同学用自己的方法去理解知识的,那就容易牢固掌握了。第二是知识的巩固阶段,对所接受的知识有一个持久的记忆过程;采用时常重复回答同样概念的方法有助于记忆保持持久,这比枯燥乏味的讲课和大量做题效果好得多。第三是知识的运用阶段,一章或一部分内容结束后作一个将所有知识点串联起来的总结实在是很有必要。寻根问底,用最简单、最生活化、最原始的思维去理解问题才能最有效地解决问题。知识接受人能够完成这三个阶段的过程,基本上就能够掌握该新知识。

二、数学知识的重组和问题意识的培养

教学过程不是纯粹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死记硬背,而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数学思维的过程;所有问题不仅要求学生很好地掌握其中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培养其解决技能。高中的数学教学,强调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数学教学数学,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引发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组织环节上,教师需要下的主要功夫在于“数学知识的问题化”,鼓励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同时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要体现学生知识的建构过程,就应该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因此教师必须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机制,创设一种能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研究活动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开展合作交流的研究性活动中把握数学教育理论的精神实质。

例如:在高三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二阶段专题复习,从本质上讲,是将学过的知识和已经具备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运用于解决问题的一种复习。因此,专题复习不应再注重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应该本着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思路,去寻找所需要的、有用的方法和技能;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如:设计某一专题复习时,首先应从讨论问题的思维主线入手,引导学生从全新的、应用的角度进行思考,形成不同于基础复习的思维方式,即分析的思维主线。其次,进入主题内容分析,让学生按照上述分析的思维主线进行分析训练。在训练中,可以采用课堂提问、练习作业或小组讨论等形式解决问题,教师要引导和促使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知识重组,从而在思维水平上逐步接近高考的要求。最后,选择高考实战题进行例析讲解,目的依然是强化学生的知识重组意识和思维线索的形成。教师在复习策略上,切忌简单的、机械重复和平面化的“专题复习”,要精心设计,打破知识和技能的固有结构壁垒,让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维状态。

三、数学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完善

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是新大纲中最突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必须有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要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并明确探究方向,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交流,并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就必须建立数学模型,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而完善数学建模思想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点能力:

(1)理解实际问题的能力;

(2)洞察能力,即关于抓住系统要点的能力;

(3)抽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4)“翻译”能力,即把经过一生抽象、简化的实际问题用数学的语文符号表达出来,形成数学模型的能力和对应用数学方法进行推演或计算得到注结果能自然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

(5)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6)通过实际加以检验的能力。

只有学生各方面能力加强了,才能对一些数学模型的实际问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化繁为简。实践是重要的获取信息和研究素材的渠道,学生通过对事物的观察、了解并亲身参与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可以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予以解决。以下的问题均可作为数学应用问题来进行讨论:

(1)购房贷款决策问题(通过调查银行利率,利税及房价决定哪种方式购房划算);

(2)对当地或国家近年来人口增长的情况调查,预测今后人口数量,给政府提出几点建议;

(3)气象学中的数学问题(温度、湿度、空气污染指数、臭氧层的变化);

(4)当地耕地面积的变化情况,预测今后的耕地面积;

(5)无盖盒子的最大容积问题;

(6)零件供应站(最省问题)设在一条流水线上有5台机器工作,我们要在流水线上设立一个检验站,经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若5台机器的工作效率相同,问检验台放在何处可使移动零件所走的距离之和最小?(所花的总费用最省)如果是n台呢?(可以用平面几何知识,也可以建立函数关系式,作出图像讨论得出)若5台机器的效率不同又如何呢?

(7)商品营销策略问题:

①调查某种商品的销量与它的利润的关系,并决策如何可使其获利最大?

②对报亭买报情况调查(进价、售价,及卖不出去而退回每份赔钱多少),统计一个月的销售情况,问怎样决策收益最大?

第4篇:智能城市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工作过程;职业发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1 研究背景与现状

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为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新的课程改革思路。然而,针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改革虽然也提出了众多方案,成效却不大,还面临着很多瓶颈,该课程的教学现状主要体现在:

(1)采用“零起点”教学模式,忽略地域、城乡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的差异,容易导致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兴趣不大,而无基础的学生跟不上,缺乏学习的信心;

(2)采用“一刀切”教学模式,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不能很好的适应相应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

(3)采用单一的“理论+实验”教学模式,使得理论与实践脱节,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实践内容偏重于验证性,忽视实践内容的应用性、设计性和创新性,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激发;

(4)采用单一的“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实践模式,缺乏系统的实践教学改革措施,无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不利于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和行动能力的培养;

(5)教学考核体系注重学生的结果与分数,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办公软件和Internet的应用已成为大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技能和素质。根据对我校部分往届毕业生、企业员工在办公应用能力方面的职业岗位调研,结果表明学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适用性较强。因此,如何实施本门课程对于学生的后期学习和职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的研究对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探索也有着重要意义。

2研究思路

高职课程改革迫切地需要新型的教学模式以适应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需求,新的教学模式应该体现出:

如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如何设置课程结构,体现其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如何设计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社会需求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如何去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

如何强调科学的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的提高?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和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可以主动适应职业岗位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从而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彰显高职教育特色。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结合课程标准、课程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结果、企业岗位需求的调研数据、学生的现状情况等共同制定符合授课班级情况的课程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主要用于指导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调研数据,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思想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并用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于教学过程进行督查和过程性考核,课程实施的同时也有效地推进教材、教学资源建设与师资队伍的建设。

3.研究特色

3.1以“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成就感”为切入点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引导,只有通过学生吸收才会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从而自觉自愿地投入学习,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在课程内容上,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社会需求和工作过程的联系,体现一定的应用性、设计性和创新性,而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同时,注意内容的难度系数,让基础较弱的学生也能掌握基本技能;

(2)在教学模式上,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模式,强调学生创造力、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形成一定的行动能力和思维能力;

(3)在评价机制上,强调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让学生不再是为了分数而进行的被动学习。教师要给予学生正面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增强学习信心。

3.2以“技能竞赛、双证书制嵌入教学”为重要手段

技能竞赛有助于推动教学体系的改革,引导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双证书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为学生的求职就业创造条件。因此,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的技能比赛和职业认证考试,并将技能竞赛内容与职业标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科学地整合教学资源,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分析及相应的考核方法,培养应用型人才。

3.3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为最终目标

职业素养反映从业者对社会和所从事职业的热爱,其内涵十分丰富,包涵职业道德、职业形象、职业安全、职业能力、职业体能、职业审美等诸多方面的观念意识及其相应的作风和行为习惯,职业素养的形成是观念意识树立、思维方式建立和行为习惯养成三类过程相辅相成的结果。因此,在高职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以职业能力的塑造为主要目标,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高职院校除了要建立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课程体系和考评机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引导学生增强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意识,并强调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

按照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构建出符合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现状的课程标准和课程实施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体现出工作过程导向和职业能力发展为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从而可以有效地转变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不足,更好地体现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实用性,为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明珍.基于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理论探索“技能包”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5).

[2]郭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方法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2(23).

[3]杜朝晖.计算机职业教育中学科体系的解构和行动体系的重构[J].计算机教育,2009(23).

[4] 严希清,陈红艳.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4).

作者简介:

第5篇:智能城市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机械工程 智能化 现状 发展

中图分类号:TP29-A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1-0231-01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及时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成为了机械工程发展的主要趋势,原有的机械设备已经不符合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随着智能化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不断提高了工业的生产力,促进了机械工程的发展,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直接决定了我国的工业生产,因此要掌握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的方向,进一步完善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

一、机械工程与智能化

机械工程主要是指机械生产和使用,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离不开机械设备的生产和使用,人们为了提高生产力,不断的优化机械设备,推动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能力,从而有效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智能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和计算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涵盖范围越来越广,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帮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智能化的支持,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随着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逐渐应用到机械工程中,提高了机械工程的性能,促进了机械工程的发展,为社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机械工程智能化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对于机械工程的研究在不断地深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机械工程体系,智能化也基本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操作,很多机械设备脱离了人工控制、人工管理的状态,降低了机械工程对于人工的需求量,实现了机械自动化管理的目标。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自动实现数据采集、制动加工和自动处理,提高了我机械生产的能力,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尽管我国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比较快,但是机械工程智能化l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我国科学水平并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平,直接影响了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水平,我国机械工程智能化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想要提高我国机械工程智能化的水平,就要提高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我国信息管理的水平也有待于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在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把人脑中的想法转变为智能,信息处理的能力直接影响智能化的转变,。除此之外,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对智能化的认识不够全面,认为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可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这样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我国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面临着重重阻碍,只有提高科学技术的水平,增强信息化管理的能力,转变企业经营者的思想,才能进一步促进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

三、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的方向

(一)机械工程生产管理智能化

企业经营的管理模式是实现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传统的管理模式主要依靠人工的操作,机械工程的设计、生产、销售等都离不开工作人员,管理人员要对产品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涉及的工作量比较大,并且容易出现错误,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随着机械工程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被智能化管理方式所取代。在产品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机械工程的智能化对产品的成产、销售、售后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智能化的管理,通过机械工程的信息化完成产品的生产,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产品销售和售后调差,根据实际的调查情况对产品的生产做出一定的调整,从而实现智能化的管理方式。例如在生产手机配件的过程中,利用传统的人工生产效率比较慢,并且不能控制成产的数量,而利用机械工程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生产。生产利用机械工程的智能化管理可以充分实现资源配置,减轻人工管理过程中的工作量,避免错误的出现,从而有效提高了企业生产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二)产品智能化

企业的产品时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体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法宝,产品的种类和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销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企业就要利用机械工程智能化生产产品,满足人们对于产品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要把产品结构调整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使产品趋于智能化。例如,很多小型城市门口都会安装感应器,每当有顾客进来时,就会进行语音提醒,从而提醒有顾客光临。产品智能化可以有效保证产品的质量,充分发挥出智能化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对于智能化的产品需求越来越大,产品智能化成为企业发展的方向。

(三)设备智能化

企业设备是企业发展中的有型资产,没有设备就不能完成产品的生产,因此设备智能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生产复杂的产品,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能生产较为单一的产品,限制了企业的发展。随着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设备逐渐实现了智能化,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生产工序简单的产品,还能生产较为复杂的较为复杂的产品,提高企业产品效率,增加了产品的种类,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避免劣质产品流向市场,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当设备不能工作时还可以发生警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设备智能化是机械工程智能化的重要体现和发展。

(四)科学技术智能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水平对于企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对社会的发展也非常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科技智能化与机械工程智能化相互依赖,相互发展。科学技术智能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使用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还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减轻员工的工作量,使员工在舒适的工作环境中工作,提高产品研发和生产的能力,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科学技术智能化是实现企业转型的重要途径,也是机械工程智能化未来发展的趋势。

结语:

综上说述,机械工程智能化成为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对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机械工程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生产管理智能化、产品智能化、设备智能化和科学技术智能化的发展,充分发挥智能化的作用,推动我国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郝小华.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3(13)

第6篇:智能城市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政府职能;优化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0―027―02

一、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中政府职能的缺失

1.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在管理体制上采取的仍然是从计划、招生到学籍和毕业证书发放都由政府控制的模式,学校的办学自受到限制。集权与放权的内容、方式有待进一步科学化,全国性的招生考试与招生的计划性、地方性之间的矛盾有待进一步解决;权力主体依法办事的意识和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2.政府对成人高等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全日制本科、研究生的发展较为重视,而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重视不够。由于受传统正规教育思想影响,很多政府官员认识不到从一次性教育理念转变到终身教育理念的重要性,把成人高等教育看做学历补偿教育,对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视和扶持力度不够。许多管理者不是把成人高等教育当做为成年人提供继续教育的平台,而是把它看成为普通高考落榜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重创收、轻管理,重规模、轻培养,办学思想不端正。

3.政府的经费投入不足。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成人高等教育摆脱“普通教育化”命运的因素之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的人员编制、事业经费、工资基金等都与普通在校生规模挂钩,普通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缺乏相应的经费投入,处于“以教养教”状态,难以摆脱“普通教育化”的命运。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国家对高等教育包括成人高等教育的拨款不足,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经费日益紧张,根本无力投入足够的经费改善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环境,探索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4.政府的办学目标定位不确切。成人高等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其培养目标应立足于区域经济和社会需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目的是为地方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但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实际需求脱节,在确定学制、设置专业、制订教学计划等方面都与实际需求不符,套用普通教育的方法。

5.政府的宏观调控出现偏差。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对教育集中计划与直接管理的行政体制,政府承担办学任务,排斥社会参与。直到今天,这种局面仍改变不大。另一方面,主办学校没有自,极大地制约了成人高等教育社会化与市场化的进程。此外,各级政府对成人教育的整体定位和持续发展缺乏指导、规划与监控。各级地方政府大多把主要财力和精力投入到容易见效的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上,对成人教育放任自流,导致成人教育发展无序,质量不佳。

二、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中政府职能的优化

1.改革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当前,在我国绝大部分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是办学机构与管理机构合二为一。这虽然有利于完成办学目标,但也容易导致管理者出现偏差,事与愿违。例如,实行成人高等教育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忽视了教育的地方差异,不利于对受教育者因材施教和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因此,管理者不应一味地热衷于掌握招生计划、验印、发证等权力,而应把精力放在为办学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办学环境方面。高等学校的办学自是其最重要的权力。1995年,国家教委的《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若干意见》规定,办学自包括教育教学权、人事管理权、自主招生权、资产管理权、科研开发权、对外交流权等,主要是招生权和管理权。由于教育部和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拥有计划控制权,因此,高等学校的自主招生权是有限的,学校不能自主应对生源的变化,无法根据市场进行调节。当前,应让社会公众拥有质量监督权以实现办学的市场调节,利用社会的认可和学生对高校的自主选择引导高校的办学行为。因此,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应该向政府监督、权力下移、宏观调控、市场调节、自主办学、法规管理的柔性管理体制方向发展。

2.调整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方向。政府应制定政策,让成人高等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系统中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应把成人高等教育放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中去认识,把成人高等教育的新理念放在终身学习的概念中去构筑。当前,就业模式及生活方式的变化,要求人在其一生中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技能,因此,成人高等教育要为人们开阔视野、提高自我、培养创造能力提供机会。此外,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逐步升级,要求我国大力发展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成人高等职业教育,要关注服务业、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以面向服务业和制造业为主,同时在教学上不断增加现代技术和现代服务的知识和技能。当前,大多数成人高校陷于非学历教育推进迟缓、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生源不足的困境。原因在于他们未能结合自己的特点定位培养目标,过分注重学历教育,与普通高校抢夺同一生源,忽略了成人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的配套,从而放弃了一部分生源。事实上,成人高等教育并非没有自身的优势,其职业化、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普通高校不具有的。当前,我国不仅需要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而且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因此,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必须重视市场需求调查,调整办学思路,重视岗位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应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模式。

3.强化对办学秩序的管理和调控。目前,政府在规范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秩序方面尚有欠缺。近年来随着生源竞争日趋激烈,无序竞争逐渐现身。主要原因在于,成人高等教育虽然较早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但管理机制改革却较为滞后。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声誉,不利于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不利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秩序的管理。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秩序管理的重点是对办学行为进行管理,这是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机制的重要环节。目前,一些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行为较为混乱,在建立校外函授教育站点时,不注意考察合作对象的办学条件、办学能力、办学资历等,只考虑生源多少,结果造成成人高等教育出现恶性竞争以及不良发展境况。应当规范办学体制,引导成人高等教育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提高生源质量。教育部虽然了《关于加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和办学秩序管理的通知》(教发[2007]23号),但该通知既没有给出有效的解决手段,也没有给出全面、系统的解决办法,因而无法改变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必须对成人高等教育办学行为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整,实现公平竞争,以促进成人高等教育的规范发展。

第7篇:智能城市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课程体系;质量功能展开;质量屋;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4-0159-05

一、引言

在本科教育中如何对课程体系进行设计并有效实施是一切的重中之重,但是目前此领域内的研究与实践都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从如何确定培养的目标,到课程设置,再到课程实施的每一个过程都是各自规划,不能够很好地将各个部分进行系统的整合,这就导致在教学的各环节又会无法和目标相对应,本来应当是一个结构严谨的完整体系,结果却成了各自为战,这站在全面质量管理的视角来看无疑是非常糟糕的。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缺乏一整套系统的方法对此进行规划,在构建这样一套方法之前,首先需要对本科教育的性质进行重新的认识。本科教育从实质上来讲是一个产品,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9000:2008对产品的分类包括:硬件、流程性材料、软件和服务,大学教育当属于其中的服务类,其属性上是无形的,是服务提供方和顾客接触面上需要完成一项活动的结果。ISO9000中对于产品的界定是“过程的结果”[1],那么对于大学教育而言就是将输入的具有一定认知和知识水平的中学毕业生,通过大学自身所提供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过程)使得最终通过教育学习的学生得到一个价值的提升。在对大学教育性质新的认识基础上,认为大学教育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的实质就是产品的系统性开发,那么就必须使用产品开发的工具和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的研究采用质量功能展来设计这一系统性的方法。

二、质量功能展开的理论回顾

1.质量功能展开的原理。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将产品的开发、制造与质量控制等与顾客需求紧密相连。根据COHEN的界定其是一种结构化的产品规划与开发方法,该方法能够使产品开发准确地确定顾客需求,并能根据所开发的产品与服务的性能对顾客需求的满足程度进行系统的评价[2]。而水野滋站在企业系统性管理的角度认为质量功能展开是利用一系列的目的和手段,把形成产品质量的功能和业务按各个阶段和步骤进行具体展开[3]。这一方法建立在将顾客对产品的需求进行多层次的演绎分析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产品的设计要求、零部件特性、工艺要求、生产要求的工具,也就是将顾客的需求变成可以进行和实施产品设计的质量特性,把需求落实到研发和生产的每一个过程中。从广义来理解这一方法也是一种采用矩阵的形式量化评估目的和手段之间相互关系的工具,已经成为了先进生产模式及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CE)环境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应用中更要求各职能部门的配合。方法强调了从产品设计开始就考虑质量保证的要求以实施质量保证的措施,是CE环境下面向质量设计的最有力工具对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缩短开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顾客满意度有极大的帮助[4][5]。这一技术首先是日本三菱重工株式会社的神户造船厂在1966年进行了初步的使用,随后日本质量管理专家赤尾洋二和水野滋对此进行了扩展及深化。这些工作又推动了在日本企业的应用,从制造业扩展到建筑业、服务业、软件业和医院等领域,在应用中大量减少了设计变更次数,将产品的研发周期缩短了1/3,成本降低1/2,后来在更广的范围内为欧美企业所接受[6]。

2.QFD瀑布式分解模型。调查和分析顾客需求是QFD的最初输入,而产品是最终的输出。在通过科学的方法获得顾客的需求后,必须要将顾客的需求一步步地分解展开,分别转换成产品的技术需求等,并最终确定出产品质量控制办法。相关矩阵(质量屋)是实施QFD展开的基本工具,瀑布分解模式则是QFD展开方式和整体实施思想的描述。图1是由四个质量屋矩阵组成的典型QFD瀑布式分布模型。瀑布分解模式其基本原理是一个“什么如何”的转换过程,每一步的展开与转换都是基于将解决问题的“如何”变成“什么”,然后到下一层面提出新的“如何”来解决。但是,针对具体的产品和实例,可以根据不同目的按照不同路线、模式和分解模型进行分解和配置。下面是几种常见的QFD瀑布式分解模型:

(1)按顾客需求产品技术需求关键零件特

性关键工序关键工艺及质量控制参数将顾客需求,分解为四个质量屋矩阵,图1即是这种方式的示例,本文研究即基于此模式。

(2)按顾客需求供应商详细技术要求系统详细技术要求子系统详细技术要求制造过程详细技术要求零件详细技术要求,分解为五个质量屋矩阵。

(3)按顾客需求技术需求(重要、困难和新的产品性能技术要求)子系统/零部件特性(重要、困难和新的子系统/零部件技术要求)制造过程需求(重要、困难和新的制造过程技术要求)统计过程控制(重要、困难和新的过程控制参数),分解为五个质量屋矩阵。(4)按顾客需求工程技术特性应用技术制造过程步骤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步骤在线统计过程控制成品的技术特性,分解为六个质量屋矩阵[7]。

3.质量屋。质量功能展开将顾客的需求进行逐步的展开中,所用的基本工具是质量屋,此工具由J.R.HAUSER和D.CLAUSING于1988年提出,基本形式如图2。图的左侧是对顾客需求的描述,同时还包括了各项需求的权重,是质量屋的“什么”;上部的产品技术需求是对产品工程技术特征的描述,是质量屋的“如何”,作用是从产品的技术特征上满足顾客需求的手段;中间位置是顾客需求和工程技术特征之间的关系矩阵,描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右侧是产品竞争性分析,从顾客需求的满足角度来评价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下侧是技术评估是用来测量技术的竞争性、特点和目标值;上部的三角形屋顶是产品技术特征之间的相关或相互冲突的关系矩阵。对于关系矩阵中的关系,可以采用诸如“、和”这样一些符号来表示关系程度,也可以采用9-1的数字来表示[8]。

三、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的过程分析

从产品开发的视角来审视,高校向社会提供的教育是产品,是一种服务型的产品。对于这样一个产品的开发,就必须基于产品开发的专业工具来对此进行规划。在前述理论回顾的基础上,先进行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的过程分析,这一过程是根据瀑布式分解模式来展开的。

第1阶段是构建产品规划矩阵,首先需要明确大学本科教育的顾客是谁。应当说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根据ISO9000的界定顾客是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9]。大学通过大学自身所提供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过程)使得最终通过教育学习的学生得到一个价值的提升,而这一切结果的接受者(顾客)包含面较广:学生自身、用人单位、学生父母乃至于整个社会,可以说这些对象都会接受到学校教学活动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结果都会对他们造成影响,并且他们通过使用而受益。作为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第一步就需要用一定的方法从这些顾客这里来提取他们的需求,同时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作为学校就需要提出自身的产品技术需求。这两方面的对应关系就形成了相关矩阵也就是形成了产品规划矩阵,这也是第1个质量屋。这个产品规划矩阵是将顾客的需求转换成了通过高校所提供的课程体系的教育所能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结果特性,将顾客需求转化成为服务最终的技术需求特性,同时通过顾客需求的竞争性评估和技术需求的竞争性评估,确定各个技术需求的目标值。

第2阶段是构建零件规划矩阵,在进行此项工作之前,先需完成产品整体设计方案,这个工作在常见的有形产品中,一般体现为产品整体结构与主要组成部件的设计与选择。在本科教育这样一个服务产品中,主要体现为针对专业教育的课程群的规划。这些课程群构成了整个大学对学生所提供的教育服务的产品结构,以课程群的组合来实现教育服务的功能。

第3阶段是构建工艺规划矩阵,工作就是从前述的零件规划矩阵中选择关键的特性配置到工艺规划矩阵中,成为工艺规划矩阵的输入,然后根据生产要求布局针对关键零部件的工艺规划,这些工艺过程是否合理,工艺路线中的关键步骤是否正确,相应参数选取是否得当,这些都是实现相应输入的保证。这个过程体现在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中表现就是在确定关键课程群的课程设置基础上,规划相应课程的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设计,这些课程的逻辑程序安排,各个环节活动的合理性分析,完善性分析、各环节活动的功能实现分析都是需要在此阶段考虑的。这些活动中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可能会包含不同课程的课程设计、模拟训练、参观实习、见习实习等内容。同时还要在矩阵中确定这些内容所达到的相应要求。

第4阶段是构建工艺控制矩阵,由工艺规划矩阵确定的关键工艺布局,在随后的工作中都需要进一步对每个环节进行工艺控制规划,如对工艺参数、控制点、控制方法、检验方法等进行确定。这些工作体现在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中就会表现为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安排、案例设计、作业布置以及考试方法等众多内容对各个环节、关键点、方法与技术手段等进行确定来保证每个活动的有效性,同时对这些内容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检查是否存在问题以及隐患,同时通过质量工具查找原因,应用专业知识来提出相应应对措施。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根据高等院校提供的教育服务的特征,提出了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的本科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的系统性方法的过程分析,这一过程遵循了瀑布式分解模式,按照规划分为了4个相应的阶段。通过这一过程规划将最初的顾客需求一步一步逐渐转化到了课程教学的实施的每一环节,使得本科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有了一个完备的理论框架为基础的系统方法,使教学工作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有了非常明确的目的性,每一个环节的每一项工作都是指向了顾客的需求,而每一项工作都是为了明确的顾客需求来服务的,这样的框架使得本科教学工作成为一个严谨的系统过程,不再像以前每项工作的开展没有一个目标性,同时所有工作的开展无法呈现出系统性,更没有办法把高等院校的所有部门的工作进行整合。

四、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的质量屋构建与规划

在上述对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的系统性方法的过程分析基础上,就需要将瀑布分解模式的每一个阶段的质量屋在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中具体落实,也就是对每个阶段质量屋的构建与规划进行研究,这是这一方法得以实施的关键。下面以理论分析结合实例示范的方式对此进行分析。

1.第1阶段。第1阶段是构建产品规划质量屋,这一工作先从大范围的调研开始。需要获得用人单位、学生自身、学生父母乃至于整个社会的相关需求。采用的形式可以是面对面的访谈、小组讨论、观察法或者问卷等,采用的方法可以是自显性(Self-explicated Methods)表述、联合分析法(Conjoint Analysis)、KJ法、层次分析法(AHP)、功能分析法(Function Analysis,FA)等。对于用人单位的需求主要是针对未来对此专业人员在工作中承担的责任与任务来分析;对于学生自身需求调查可以从服务质量评价评价模型如SERVQUAL等涉及到的有形要素、可靠性、响应性、信任性和移情性等纬度来获取;对与父母与社会的需求可以从学生所体现出的品行等方面来考察。而高等院校所能提供的教育服务最终体现出的技术需求是通过其提供的教育活动所能在学生处体现出的相应能力、素质和知识的特征,也就是对通过教学所达到的效果的要求,同时也是将顾客需求转化为了通过教学过程而满足这些需求的特征。质量屋形式如图3。其中关系矩阵中rji可以用符号“、和”表示,也可用数字9~1来表示,用数字表示的形式下,可以对相应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继续进行分析。

矩阵的右侧是竞争分析区域,这里可以从顾客需求角度,将本校在需求满足方面的能力可以与国内乃至于世界上优秀学校,以及同档次的不同学校进行比较,并基于自身基础提出改进计划,再来判断相关改进后情况。矩阵下侧是技术评估区域,用来评价本校和其他学校在最终教学效果所体现出的在学生能力、知识和素质塑造方面的比较。

2.第2阶段。第2阶段是构建是零件规划矩阵,在进行此矩阵的工作之前,首先需要完成产品整体设计方案,从产品整体结构上完成其概念设计,在前述分析中,这个环节对于高校就体现为专业教育课程群的设计与规划,这个规划实质就是完成了教育产品主要功能结构组成部件的设计与选择。这个过程需要高校各专业教研室、学院、学校教务、招生就业处等各环节、各部门的人共同参与完成,这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之所在。以市场营销为例说明此矩阵的设计如图4,在产品规划矩阵中先确定了为了符合顾客需求所提出的技术需求内容,如市场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能力,营销活动的策划组织能力,人际交往、团队配合能力,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营销管理的惯例知识的掌握,和诚实、守信等多方面的技术需求特征,而为了实现这些技术需求特征,就需要完成整体课程结构的规划,也就是完成总的课程群的规划,在此例中就设置了市场运营与维护课程群、信息采集与分析课程群、市场拓展课程群、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群等多个课程群,而这些课程群的设置则会和前述的技术需求特征相关联,其中的关系即可以用相应的关系矩阵所表示,同样可以采用符号或数字的方式。同时根据实现技术需求特征的要求与不同课程性质可以做出不同课程群下相应课程的规划。

3.第3阶段。第3阶段是构建工艺规划矩阵,在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中,其体现形式就是通过教学活动各环节的设计,从而实现课程设置的目标,也就是说通常在硬件产品生产中的工艺过程在本科教育中就体现成为教学活动各环节的设计。每一个环节设计是否合理,关键步骤是否合理,内容是否和目标相匹配,采用的形式是否能促进目标的实现就成为这个阶段的重点。这个环节中首先将相应课程群下的特定课程拿出,将其转化为此矩阵中的“什么”,为了实现此目标就需要规划教学活动,从大纲制定、课前准备、课堂授课,一直到课后辅导、考试和实践环节都需要进行规划设计,同时还需要将各个环节的要求进行严格的规划才能达到相应的目的。以商务谈判课程为例,进行相应的规划构建,如图5。

4.第4阶段。第4阶段是构建工艺控制矩阵,在本科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中,其体现出来就是必须要规划出前述的工艺规划矩阵中所提出的各个教学活动不同环节所有控制规划。每一个教学活动的环节,都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点进行控制,只有这些关键的点把控住了,才能有效地保证教学活动的质量。同时在相应的环节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应用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或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FTA)等工具对相应过程与环节进行分析,不断对过程质量进行改进。图6是针对商务谈判课程的模拟谈判活动进行的分析矩阵。

五、结论与建议

以往高校本科教育中对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以及实施等都是站在各自孤立的环境中来进行分析,由此带来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缺乏相应的目的性和整体的安排。本论文的研究站在产品开发的角度,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理论针对此问题提出一整套系统性的方法设计,按照瀑布式分解模式将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施分为4个相应的阶段,并为每个阶段构建了相应的质量屋的规划方法。这一系统化方法的提出,使得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可以有总体的规划指导,同时使每一项教学活动的安排与进行都会有明确的目标与导向,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9000-2008:2005.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2]COHEN L.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how to make QFD for you[M].Reading,MA: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95.

[3]YOJI A.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integrating customer requirements into product design[M].London:Massachusetts Production Press,1990.

[4]邵家骏.质量功能展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7]杨晓英,王会良,等.质量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第8篇:智能城市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3-0017-03

师资队伍是教学和管理的主体力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核心要素,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石。[1]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技能人才综合职业素质的关键。职业教育课程对职业教育人才结构的调整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地改造老课程,开发新课程,才能使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资格水平与社会体制、经济体制及其相应的职业体系的需求匹配”。[2]因此,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具备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对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号)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实践教学和课程设计开发能力”作为2011―2015年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首要“目标任务”。在2011年12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领导对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进行了动员和部署。可见,职业院校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另外,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进行研究,也有利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是促进“双师型”教师培养、落实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的重要举措。此外,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目标、主体、内容、方法、影响因素和评价措施等进行研究,可以形成比较完整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理论体系,有利于丰富课程理论和教师教育理论。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

培养研究的现状述评

课程能力是教师顺利完成各项课程活动所具备的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3]我国教师课程能力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从已有研究文献来看,研究者主要从内涵、特征、构成要素、发展阶段、现存问题、影响因素和提升策略等方面对教师课程能力进行了研究。在这些研究中,关于一般意义的教师课程能力的研究较多,而对不同类型和发展阶段的教师课程能力具体如何生成和发展进行研究的很少;相关研究视角和方法单一,内容和结果大同小异,重复研究现象比较严重。[4]

课程开发能力是课程能力的一种。所谓课程开发能力,是指基于教师的创新意识、职业责任感和求变求新的心理特质,以教师自身所拥有的教学经验、工作经验和对社会的感知,重新对课程体系、课程结构与内容、课程评价与教学方法进行设计的一种能力。[5]以“课程开发能力”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的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对所有文献进行精确检索,共有论文15篇,其中期刊论文10篇、硕士学位论文5篇。

5篇硕士学位论文中只有2篇研究职业教育。应雅泳《中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研究》一文对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思想基础以及中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保障体系进行了研究。该学者认为,“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又是校本课程开发顺利开展的最大障碍,而校本课程开发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平台”;培养中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保障体系应包括“建立教师再教育与学习制度,建立合理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建立平等且长效的合作机制,营造民主、学习、合作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提供资源服务(信息、时间、人力、物质)”。[6]宋志娇《高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构建研究》一文对高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结构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培养高职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策略。该学者认为,高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应包括教师一般能力,课程开发意识,课程开发理论知识,收集信息的能力,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选择、规划、编制、整合、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能力,合作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高职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策略有提升课程意识、开展教育行动研究、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建设教师教学团队和提供资源支持等。[7]

10篇期刊论文中,仅3篇是关于职业院校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花明《基于课改背景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一文认为,课程开发能力是教师以课程实施为主的一般能力和以课程设计为主的特殊能力的综合体现,它具有创新性、实践性、渐进性和推动性等特征;高职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需要学校环境、机制、规划与教师个人努力几方面分步实施。[8]袁丽英《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知行思交融原理与应用》一文的观点是,采用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只能形成教师课程开发的先备知识与理论,而不能形成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形成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必须遵循知行思交融原理,这一原理包含了“知行合一”“行思并进”和“学思并重”三层含义。[9]

一些重要著作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进行了论述,但未见对职业院校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高见。石伟平和徐国庆在实践中摸索出了由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决策、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开发、职业教育课程门类开发、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开发、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开发、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组织、职业教育教学模式选择、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环境开发、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方法选择、课堂层面职业教育课程改造等十个依次递进的环节组成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十步法”。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一书中,他们以“十步法”为基本依据,详细探讨了每一步的技术与方法,并提供了范例。[10]此外,关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著作还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赵志群,2009)、《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教课程开发与实施》(严中华,2009)、《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技术》(王利明,2011)和《高职课程开发理论、方法与案例》(刘萍,2010)等。其他一些著作也有谈到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内容的,如在英文影印版经典教材Curriculum:Foundations,Principles,and Issues(5th Edition)中,作者介绍了“技术―科学取向”和“非技术―非科学取向”两种基本的课程开发模式和取向,阐述了课程开发的几个阶段,并分析了课程开发中的各种参与者;[11]《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一书作者对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开发中的课程分析和课程设计阶段的具体开发要求、步骤和做法进行了阐述;[12]《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一书作者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和两种基本方法作了阐释。[13]遗憾的是,这些重要著作无一例外地都未论及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

培养研究展望:一个后续研究的框架

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这种教育中的“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具有怎样特点,其培养目标、主体、内容、方法、影响因素和评价措施等如何,我们应该对此有深入的研究和系统的认识,以便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为此,笔者提出了一个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的后续研究框架。

(一)研究目标

后续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构建包含培养目标、主体、内容、方法、影响因素和评价措施等要素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理论体系,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指导。

(二)研究内容

后续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国外职业院校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情况研究。(2)国内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情况调查研究。(3)公办和民办、国内和国外职业院校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情况比较研究。通过比较,一是弄清公办和民办、国内和国外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异同、原因和可资借鉴之处。(4)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理论体系构建。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跨越“教育学”和“心理学”两个学科的“定界”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目标、主体、内容、方法、影响因素和评价措施等进行研究,构建包括前述要素的比较完整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理论体系。

(三)研究思路

根据研究内容,后续研究思路大体如下:梳理文献――编制问卷和访谈提纲――问卷调查和访谈――比较研究――深入研究――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理论体系――征询意见,修改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术蕊.规划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部署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

[2][16]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赵文平.教师课程能力――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J].江西教育科研,2007(2).

[4]王会亭.近十年来我国教师课程能力研究评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1(10).

[5][8]花明.基于课改背景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J].职教论坛,2011(20).

[6]应雅泳.中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9.

[7]宋志娇.高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构建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9]袁丽英.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知行思交融原理与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8).

[10]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1]【美】奥恩斯坦,汉金斯.课程论:基础、原理和问题(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第9篇:智能城市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开放式;物联网架构;智能城市;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城市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同时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显露出了很多的问题,比如自然灾害频发、城市道路交通的拥堵、能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了当前城市管理者与建设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长期性的投入计划,缺乏管理维护方面的支撑;第二,城市建设的各部门建设水平处于一种参差不齐的状态,难以互相兼容,对于建设缺乏一个整体的考虑;第三,在规划设计上其完整性比较差,缺乏一些前瞻性目标,缺乏对管理以及运营设计方面的考虑;第四,缺乏标准化、切实操作性的参考架构。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就以开放式物联网为例,基于开放式物联网架构和推动智能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进行研究与分析。

1智能城市的简述

1.1智能城市概念

智能城市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一种新兴概念,其含义就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整合城市建设各项数据信息,其主要包括道路交通、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基础设备服务以及企业的商业活动等,通过对这些数据信息的整合,实现各方面内容之间的联动与联网,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来管理和控制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推动城市的智能化运行,继而进一步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基于上述内容的阐述,笔者认为可把智能城市看作为一个简单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城市居民、企业、交通以及医疗都是这一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促进以及影响,在整个系统中,这些组成部分缺一不可。

1.2智能城市的总体目标

首先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其建设的指导,基于该城市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水平以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来制定相应建设发展目标,充分利用和发挥城市各个产业自身的优势,提高医药卫生质量、交通管理水平以及公共服务水平。其次利用城市自身所有的各种资源来提升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构建一个信息化、智能化的城市,完善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信息网络的畅通。

1.3智能城市的特点

1.3.1全面的感知监测。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进行大量的信息采集设备以及智能监测设备的安装,将城市各角落的车辆信息、任务信息等均纳入到该系统中来,对其进行统一的分析与处理。

1.3.2运作的协同。在建设智能城市时,应该充分调动城市系统建设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系统建设人员与城市基础信息化设施,促使系统中的各个方面均能协同运作,让城市信息化系统的总体运行一直处于良好状态中。

1.3.3充分的整合。在很大程度上智能城市所有的信息系统均要与城市互联网连接和融合,这样才可有效融合物联网与互联网,为智能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

1.3.4激励创新。在建设智能城市的过程中,还应该对可以创新的个人或者企业实施相应的奖励,利用这种奖励的方式鼓励其不断进行创新,继而为智能城市的建设提供更多的新方法、新思路。

2 在智能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物联网发挥的作用

物联网被人们看作为是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第三次革命,随着该技术的广泛应用,其所涉及到的领域也越来越广。物联网把信息的交换延伸至了物和物的范畴,其自身所具备的丰富价值信息以及智能处理等也逐渐成为了智能城市建设的主要手段和途径,通过物联网可以实现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共同进步、共同富裕以及共同发展。

智能城市利用开放式物联网与最新的技术来规划、构建、运营以及设计城市的基础设施,不仅可以优化可利用资源,提供各种产品、流程以及系统,同时还可平衡社会、环境以及商业等各种需求,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为人们、环境以及经济的发展带来相应的效益,有效改善其经济状况以及生活质量。

智能城市需要用开放式物联网来进行建设和发展,还有就是在开放式物联网的应用过程中,由于其更多的是强调自主知识产权,因此可确保城市建设的信息安全和国土安全。同时利用开放式物联网来架构智能城市的建设,还可促使这个城市抢占信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提高城市的智能水平,推动其可持续发展,使其和世界城市的发展处于同步。此外,还可推动城市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的融合,使信息化作用范围得以扩大,让城市信息化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紧密联系。

3 在开放式物联网的基础上,智能城市建设的总体架构

智能城市建设的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为了在智能城市建设过程中,无线技术得以有效地应用,在无线城市的业务平台上还需具备以下功能,即呈现、接入、管理以及基础支撑等多层次功能:第一,基础功能,即具备视频、用户注册、个性化设置、搜索、信息推送、图文展示以及下载等;第二,接入功能,通过无线城市的建立,可直接利用各业务基地自身所具备的各种能力来为人们提供相应的服务以及业务,如网银支付和位置搜索等;第三,管理功能,即要求该平台必须要具备统计分析、采编、安全以及计费等管理功能;第四,前端呈现,即该平台前端呈现应该可支持客户端、WAP以及WEB等不同的呈现状态,按照呈现形态的不同来进行不同内容的呈现,此外,在客户端、WAP以及WEB处应该配置不同终端的适配版本。

从设计角度考虑看,以开放式物联网架构智能城市建设的方案设计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概括:第一,整体体系架构的设计。在其整个网络中,计算机能力与智能处理主要分布于三个层面,即应用层的应用基础平台层面、感知层的网关层面、网络层的使能控制层面,通过对这三层的智能分布,结合这三者之间的关联,均衡部署整个系统,构建一个可自由扩展的、明确的、面向未来的以及标准的开放式结构,同时在该架构上还提供一种弹性业务环境,即在该环境中可自由地进行添加或者删除,联动与协同各个业务。第二,整体应用布局。主要包括智能城市的管理领域、智能宜居设施以及服务等,同时还需考虑城市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利用不同产业之间的关联与交叉,来对智能城市进行整体布局。第三,运营管理设计,利用统一平台,在业务层面来解决业务与资源运营管理方面的问题,而在网络层面上则主要解决资源管理与网络抽象等问题,而终端层面除了管理终端与网关以外,同时还会将其管理延伸至感知层,通过对这些传感器的管理,最终实现智能城市的建设,并推动其发展。

4 智能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相关建议

智能城市作为一种全新概念,是未来城市发展最终目标。基于上述内容的阐述,笔者认为在智能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下面这两个问题:第一,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并且加快推进智能城市的建设,可通过单独部门的设立来全面规划与管理智能城市的建设,协调好城市发展过程中各个方面,从而推动其发展。第二,阶段性目标的明确,逐步推进城市建设与发展,在建设智能城市时,应结合城市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来明确目标,其目标必须要满足城市实际情况,对国内一线城市,因其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建设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因此应优先进行智能城市的建设,而对于国内的一些中小城市而言,在实施智能城市建设中首先应该加大其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此为智能城市的建设打好基础,逐步推动其发展。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将计算机网络作为基础的物联网技术不仅可推动城市建设的智能化、经济发展的绿色化以及公共管理的高效化,同时还可实现日常生活的数字化与公共服务的网络化,加快智能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绪刚.开放式架构物联网推动智能城市建设[J].科技风,2013,(8):245.

[2] 大唐电信亮相首届中国智能博览会[J].电信技术,2011,(9):91-91.

[3] 凌翔,殷栋.开放式架构的物联网驱动智慧城市长效发展[J].电信技术,2011,(7):75-77.

[4] 孙利民,沈杰,朱红松等.从云计算到海计算:论物联网的体系结构[J].中兴通讯技术,2011,17(1):3-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