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知识范文

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知识

第1篇: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知识范文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survey the knowledge of hepatitis B among the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a basement for medical teaching in colleges. The method is to survey 316 students by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 is tha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questionnaire, 64.6% students have knowledge on hepatitis B, among whom more medical majored students know hepatitis B than non-medical students. While most of students lack of preventing knowledge on hepatitis B, especially about vaccine injection and isolation with hepatitis B patients. The conclusion is that colleges should enforce the education on preventing hepatitis B on both professional and daily perspective.

关键词: 大学生;乙肝;认知

Key words: Collgege students;hepatitis B;knowledge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7-0233-02

0引言

在我国,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流行地区较广,感染人数较多。但是,由于对乙肝相关知识的普及程度还不够,大多数人还存在着对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轻视、恐惧与歧视。大学生是思维活跃、接受知识能力强的一个群体,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成为抵御乙肝蔓延的有生力量。因此,了解大学生对乙肝相关知识掌握的现状及对乙肝病人的态度和可能采取的行为,并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某高校非医学院系的学生进行有关乙肝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并对结果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采取整群抽样法,从河北某高校在校的同年级不同专业中随机抽取8个班,共326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医学相关专业学生2个班112人;非医学专业学生6个班214人。

1.2 方法:采用横断面现场问卷调查,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内容包括个人的基本情况、乙肝的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等。现场统一进行培训后,发放调查表,调查对象自己填写,现场统一收回。

1.3 统计学分析: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正确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共发放问卷326份,获得有效问卷318份,有效率97.5%。问卷显示大学生对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平均达64.6%,其中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平均认知率79.4%,明显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平均?认知率56.0%(P

3讨论

本文调查表明,该校学生对乙肝一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从乙肝具体知晓的内容来看,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对于乙肝的病原学、流行性、母婴传播、一般社交接触的无害性、接种疫苗预防乙肝等一般基本知识的了解正确率较高,同时对乙肝病人的态度相对比较正面、积极,这是由于其中的部分学生已经开设了传染病学的课程,接受了病毒性肝炎的教学,但是对于一些比较深入的问题如:乙肝疫苗的接种方法、乙肝病人的隔离等问题上尚有较大提高空间。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探索有效的方式,提高这些知识点的知晓程度。

没有对乙肝进行过相关学习的的非医学专业的学生,普遍对乙肝知识知晓率低,尤其对乙肝传播途径、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传染等问题模糊不清,认为乙肝能够治愈或接种疫苗后能够终身免疫的比例较高,同时对乙肝病人存在歧视意识。

由此可见,大学生掌握乙肝的知识水平受学校教育影响比较大,大学生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特殊群体,有着良好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可作为增强大众防范乙肝意识和消除乙肝歧视的主力军,因此在校期间开展乙肝健康教育十分必要。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在校园内扩大乙肝知识宣传的途径,增加讲座、海报、知识竞赛等宣传途径。对乙肝健康教育的知识要全面、系统、细致,要有针对性的宣传策略,加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的爱心教育,消除对乙肝患者的歧视意识。

其次,对于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各院校在乙肝相关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医学基础课程至临床教学的不同阶段中,融入防治乙肝的有关内容,并且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不断强化和巩固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形成系统的有关乙肝的防护、检查和治疗等知识。

参考文献:

[1]孟新云,王先义,钟萍等.某高校学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及预防知识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151-156.

[2]李鑫,袁丽丽,张春娣等.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乙型病毒性肝炎与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晓率比较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9,(06).

第2篇: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社区医务人员; 消毒; 知晓率

[中图分类号] R18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251-01

医务人员在进行各种治疗操作时,会直接或间接接触污染物品或病人,在医院感染传播途径中,医务人员的手是造成医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据报道,通过手传播细菌造成的医院感染占所有原因的30%[1]。为了预防交叉感染,医务人员必须进行严格的手的消毒,《消毒技术规范》[2]中对洗手的指证、步骤、方法、监测等要求作了相关的规定。然而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洗手的认知情况不容乐观,在工作中的洗手方法、时间、频度各不相同。为全面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对消毒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2009年8~12月我们选择社区医务人员142名进行了消毒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观察全院医务人员142名,包括临床医师55名、护士54名、检验11名以及其它相关人员22名。

1.2 调查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由专业人员询问医务人员回答方式完成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出生日期、执业类型、所在科室、学历、职称等调查对象的自然特征及对一系列有关手消毒相关知识的调查。

1.3 质量控制与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录入均由两位录入员分别录入,最后经第三人逐一检查核对。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142人中以女性居多,占78.17%;按年龄,30岁以下78人、占54.93%,30-39岁33人,占23.24%、40 -49岁26人,占18.31%,50岁以上5人,占3.52%;按专业,临床医师55名,占38.73%,护理人员54名,占38.03%,检验人员11名,占7.75%其他专业 22名,占15.49%;按职称,初级46人,占32.4%、中级78人,占55.0%;中级以上职称15人,占12.65%。

2.2 消毒知识知晓情况从性别分类看,男性知晓率为48.38%,女性知晓率为62.1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03,P=0.168)。从职业分类看,不同职业的医务人员知晓率不全相同(=34.347,P

表1不同年龄、性别、专业以及职称

医务人员消毒知识知晓情况

将得分分为二个等级:≥60分为及格;得分

3 讨论

调查发现医务人员消毒知晓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社区医务人员普遍对《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的有关具体内容知晓率太低;

3.2 医龄长者、技术职称高者医务人员消毒知识水而较医龄短者、技术职称低者低;

3.3 医师的知晓率较低,仅为54.55%,低于护士和检验人员,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们针对医务人员消毒知识知晓情况较低的现象,提出以下对策:

3.3.1 强化洗手意识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

3.3.2 基层医务人员消毒知识来源以医学书籍为主,医务人员消毒知识水平医龄长者、技术职称高者反而较医龄短者、技术职称低者更低,表明医务人员消毒知识得不到更新,知识老化问题显见[3]要求医院加大消毒知识的培训,创造科学地消毒灭菌健康教育环境。让基层医务人员全面地撑握消毒灭菌知识,提高消毒灭菌水平;

3.3.3 完善考核体制,现行的部分考核体系多注重于业务量,医务人员的每月工资只与业务量挂钩,与其它质量问题无关。因此一些质控指标没有,使得消毒灭菌工作松散现象是在所谓的情理之中;

3.3.4 对新上岗人员,应将医院消毒灭菌知识教育作为岗前教育的重要课程,很有必要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消毒灭菌知识的定期教育培训及考核;

3.3.5 在平常工作中,通过培训传染病的相关知识,绝大多数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隔离对象隔离种类有了进一步认识 ,特别是对于科学预防传染病的几项重要措施等掌握较好。大多数人员认识到手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不仅要明确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同时,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洗手方法[4]。

参考文献

[1] 牛秀成,张树德,周素琴,等. 医务人员洗手技术与手再污染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2):88―90.

[2] 卫生部颁发.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

[3] 任国利,王凤水,任梦宝.淄博市医务人员消毒灭菌知识、来源、态度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2, 18(4):258―259.

第3篇: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VCT;STD;健康教育;性病;性病就诊者

【中图分类号】G479【文献标志码】A

性病门诊就诊者是HIV感染的高风险人群,社会的不理解,甚至偏见、鄙视等直接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使之产生一些负性情绪如抑郁、焦虑、悲观等,甚至造成轻生的悲剧[1]。性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有些不可治愈如艾滋病等,牵涉到众多人群家庭,易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2]。健康教育是影响性病就诊者求医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1]。广泛的健康教育活动使人们认识到了STD的危害,自我保护意识逐渐提高[3]。我院在性病科、妇产科、皮肤科门诊开展了艾滋病哨点监测工作,建立了由专业性较强的主管护师担任健康宣教员的专人负责制,实施了有目标、有计划的健康宣教,大大提高患者对STD问卷监测效果,为哨点监测提供真实、可靠、有力的依据,为性病研究工作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工作,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监测对象

选自顺义区中医医院2011年11月1日至2012年10月31日的哨点监测的性病就诊者,且符合我市疾控中心所规定的调查问卷的合格病例,从初诊到第1次复诊,无论是否诊断为性病,无论男女均纳入监测。

1.2随机分组

按照患者就诊顺序给所有患者按1-130进行编号。按照患者的编号,用系统随机化法交替随机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其中对照组未设专职健康宣教人员,由接诊医生负责问卷调查及宣教工作;观察组由专职健康宣教人员负责问卷调查工作,实施性病、艾滋病等相关知识的宣教。

1.3监测与评价

1.3.1常规监测包括实验室监测和建立监测档案。问卷调查、静脉采血均在无人干扰的环境下,遵循知情同意、自愿监测的原则[2],调查表及血标本由研究者现场收回并封存入档。①实验室监测:对每位监测对象采用1次性注射器采集静脉血3~5mL放入真空管内,于4h内送本单位检验科,凝固后离心取血清,在-20℃下冷冻存放待检。在效期内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测,通过ELISA进行抗-HIV初筛检测,阳性标本送往北京市CDC进行蛋白印迹法(W.B.)确认实验;梅毒检测通过ELISA、TRUST方法进行检测[2]。②建立监测档案:监测对象在初诊后建立监测档案,内容为中国疾控中心印制的《性病门诊就诊者监测信息表》,并注明初诊、复诊时间。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如对不完整问卷、逻辑问题问卷进行具体归纳、分析[4]。

1.3.2观察指标①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格率:中国疾控中心印制的性病门诊就诊者监测信息表中,对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共提出8项问题[4],自身相关知识6项题目。根据观察组、对照组的初诊时相关问题的问答情况,分别计算观察组、对照组的初诊答对率即知晓率、及格率。②性病就诊者对自身性病相关知识的需求率:调查问卷表格后均增加患者对自身性病相关知识的6项需求内容,按照需求人数的百分比构成,针对每1项相关知识分别计算观察组、对照组的自身相关知识需求率[4]。③焦虑指数:根据观察组、对照组在初诊及复诊时在焦虑模拟尺上选择的点,分别计算观察组、对照组初诊及复诊时不同等级的焦虑指数。

1.3.3评价方法①视觉模拟尺(VAS-A):有研究指出,模拟尺用于评估情绪状态时,将评分分为四个等级:0~20分为优,病人情绪良好、安静、应答自如; 21~50分为良,情绪一般,面容淡漠,指令回答;51~80分为可,情绪焦虑或抑郁,勉强应答;大于80分为差,病人极度焦虑,无法应答[5]。嘱被监测者在焦虑模拟尺上找出符合自己目前焦虑状态的点。②对艾滋病、性病等相关知识的掌握度的计分法:相关题目8题,每题1分,答对者得1分,答错、不答或不知道为0分即不计分,最后把原始分数换成百分制,得分大于4分者为及格[4]。

1.4统计学方法

调查问卷的资料均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一般资料中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以P

3结果

3.1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4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相关疾病知识及自我护理、保健知识有强烈的要求[5]。护理健康教育是针对患者或健康人群所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是实现整体护理的重要措施,其主要实施者是护士[5]。积极开展对性病门诊患者这一特殊群体进行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有着相当的紧迫性和必要性[6]。

4.12011年至2012年性病就诊人群分布

2011年至2012年性病就诊的人群分布显示,就诊者中男性比例大于女性;年龄主要集中在30~39岁,40~49岁的次之;初中学历、未婚、本省户口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分析原因与其文化程度低[7],婚前较普遍[8],接受性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较少,预防保健知识缺乏,防护意识薄弱,自我约束能力差[8]以及与该年龄段人群处于性活跃期、精力旺盛、社会活动较多有关。患者由于有症状而就诊,而在性病感染者中,特别是女性,有相当比例是隐性感染[9],因此应加强性知识教育,抵制婚前,同时不能忽视对女性的健康宣教工作。

4.2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的比较

表2、表3和结果3.3可以得出,观察组患者对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本市门头沟区2005年至2009年艾滋病监测状况原因相似[2]。何平、张安琴、占蒙等[10]研究基本揭示了临床科室医护人员普遍存在性健康指导知识缺乏、忽视患者性健康问题、对患者的性健康教育能力低下等性健康教育的问题。此次研究中对照组未设专职人员,而门诊医师忙于应对疾病的检查与治疗,无暇顾及艾滋病自愿咨询工作,不能按照VCT(艾滋病自愿咨询工作)程序进行,丧失了对该人群进行艾滋病等性病宣传教育的最好时机,甚至对部分本该接受监测的人员未进行监测[2],正如何平等人有关医务人员对患者性健康指导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显示:忙于治疗性操作,没有时间的原因占14.59%,使得此项工作失去其原有价值。本研究还显示对照组复诊患者在表2中“知识题”部分的第2、3、4题的回答正确率较此组初诊时稍有降低,分析原因可能由于患者缺乏专职人员进行健康宣教,相关问题概念模糊,表现两次答题答案不同,因此出现部分问题正确率降低,表明此次研究安排专人进行健康宣教是有必要的,此次研究说明我区对性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在性病门诊开展性病健康教育和咨询效果明显[11]。患者对于相关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直接影响疾病的康复和预后[12],同时还提示艾滋病、性病的健康宣教时应以相关知识为主[5]。

4.3就诊者需要健康教育指导

表4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在性病门诊就诊者需要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患者对自身性病相关知识需求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主因其初诊时对相关知识了解相对贫乏,迫切寻求有关疾病的病因、症状、检查、治疗、预后等相关知识。而观察组安排了专职人员,他们定期参加艾滋病、性病的专业培训及考核,获取资格证才能上岗这些专职人员专业知识较强,对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掌握牢靠,能够为患者提供大量、正确的知识信息。现代循证医学提示不但要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知识,还要有很好的与人沟通能力,耐心帮助病人做出多种选择所必须的各种知识[14],这些专职人员也具备如上素质。两组患者对相关知识需求的比例可以看出,观察组对6项知识需求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辅助检查、药物治疗、预后等相关知识的需求率仍高于对疾病的病因、症状、传播途径、安全套使用知识的需求率,主因性病门诊者较多,医护人员工作量较大,而患者在门诊就诊的时间相对较短,且辅助检查、治疗等相关知识专业性强,理解难度大,短时间指导难以达到患者所需的效果[9]。因此在性病门诊改变健康教育方式,开展电话主动和被动咨询业务,可以使患者方便、快捷地接受健康宣教指导,减少患者直面性病咨询的尴尬局面,从而大大提高健康宣教的效果。

4.4健康教育可降低患者焦虑状态

表5得出,观察组复诊患者焦虑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报道健康宣教可降低患者的焦虑状态相一致[15]。有研究表明医护教育能力和患者健康促进行为存在正相关[10]。传统的医学模式,为人类健康作出了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也在发展,现已递进到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逐步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建立“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的防治模式[14]。主因安排专职人员的选择上,要求职称在主管护师以上;再次护理人员本身为女性,在与人交流时具有更好亲和力;护理人员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其专业特点具有丰富的心理、性病相关专业知识及护理专业赋予护士极高的专业素质,使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具有更多的爱心、细心、耐心,使专职人员健康宣教后患者的焦虑指数明显降低。与胡海霞、罗丹等[5,12]研究结果相同。性病就诊者是HIV感染的高风险人群[1],多数STD感染与婚外或商业有关,患者在担心遭受社会歧视、害怕个人隐私被发现等心理因素影响下更易造成就诊延误[5],社会的不理解、甚至偏见、鄙视等直接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易产生一些负性情绪如焦虑、悲观等,甚至轻生[1],安排固定人员可以减少患者不良心理因素及负性情绪[5]。社会歧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此类患者正确的求医行为[7],门诊护士使性病就诊者敞开心扉,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消除不良情绪、心理因素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1]。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分析表明,安排专人负责VCT监测工作可以提高问卷的有效性,同时可以更好地诠释监测的目的及意义,为STD患者的临床用药及医学观察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5],进而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及预后。

5结论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及影响因素,提示在性病门诊安排专人(主管护师职称以上)负责STD监测工作,对性病就诊者进行适时、有效的健康宣教是非常有效、必要的,不仅可以丰富自身健康知识和技能,形成相应的健康行为,而且还可以将卫生知识带到家庭和社会,使得社会更加和谐、健康。

参考文献

[1]王惠贤.健康教育是建立新型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17(3):54-55.

[2]闫玉香,张延吉.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监测结果分析.首都公共卫生,2010,4(2):75-76.

[3]王洪涛,郑祺.2002~2006年日照市性病门诊就诊者资料分析.中国艾滋病性病,2008,14(2):154-155.

[4]王萍,郑延芳,尹平.中学生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医学与社会杂志,2006,19(3):12-15.

[5]罗丹,肖水源.门诊性病患者就诊延误及影响因素.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13):2059-2062.

[6]张宏宇,陈晓芬.多媒体课件对性病门诊患者进行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应用.2013,22(8):46-48.

[7]徐莉立,石锋.STD门诊536例性病病例流行病学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9,36(5):961.

[8]李慧平,王小万.国际医疗废物分类及特点.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4,24(3):18.

[9]周彦云.性病门诊患者的感染源和求医行为特征分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18).

[10]何平,张安琴,张蒙,等.临床医护人员对患者性健康指导现状的调查.中国性科学,2012,21(11):51-52,61.

[11]张莉,李志远,等.在性病门诊就诊者中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的效果评价.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18-119.

[12]胡海霞,卫平民,陈斌.女性性传播疾病高危人群抑郁情绪及心理干预研究.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3):1617-1621.

[13]曾雪玲.规范化性病门诊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医院管理,2010,31(2):276-277.

[14]薛大奇,薛立纬,薛少真,等.梅毒预防控制问题的思考.中国性科学,2013,22(3):40-45.

[15]邱成文,朱慧兰,林蔼,等.聚合酶链反应和培养法在女性淋病诊断及随访中的对比研究.中国性科学,2000,9(4):11-13.

第4篇: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 卫生微生物学 实践教学 卫生检验与检疫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9-0083-02

卫生微生物学是预防医学本科专业的专业课程,对从事食品卫生监督、环境卫生监督、食品药品监督、商品检验、环境保护等公共卫生监测机构中与卫生检验相关的技术人员来说,是专业课、必修课。学生在学习微生物检验等课程,已熟练掌握了医学微生物检验的相关理论和技能后,为修本门课程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而对高职高专学校没有合适的教材可以使用这一问题,本人在近几年的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内容和教法有些粗浅看法,愿与同行商榷。

一 理论教学内容应增删结合

卫生微生物学教材内容主要介绍与人类生活(生态)有关的各种微生物的生境特征、分布情况,而重点是介绍各种微生物指标检测方法和卫生标准,对预防医学及相关专业本科比较适用;而对没有基础微生物知识的专业学生,觉得有些无所适从,教材里就简单指出:具体内容参阅基础微生物学相关章节。

在上课时就得把基础微生物学的一些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补充进来,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知识掌握得系统且完整。而专科学校学制短、学时少的特点,又给教师教学工作带来挑战,尤其对一些年轻、非微生物学专业毕业的教师来说,更具有难度。如细菌细胞壁结构与功能;细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的感染与防治;正常菌群的概念与意义;细菌形态检查、培养鉴定、生化鉴定等知识作必要补充。而一些过于专业的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内容可适当减少,通过指导学生自学来对相关知识大概了解即可。当然,如果将来有些学生专门从事卫生管理和监督工作,这些法律、法规则是必须掌握的,它是执法行政的法律依据,可以通过后续的继续学习或教育完成目标。

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医学科学中相关概念、知识、技能能通过逻辑思维方式进行比对、归纳,最后得出结论,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学习中应该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杜绝对某些内容死记硬背,而应该通过学习抓住重点,融会贯通,从而举一反三。

卫生微生物学研究的是关乎人类生存的环境(生态)中微生物与自然界、自然界与人类、人类与微生物之间关系的一个庞大的系统。比起医学微生物学范围更广泛、涉及面更大,包括正常微生物和致病微生物;不仅对人体内(体腔)或体表微生物进行监测,而且还要对与人类有关的环境(空气、水源、土壤、日用品等)中所有微生物都要进行监测。为制订卫生标准和判别卫生状况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

二 加强实验课辅导,强化技能训练,完善考核体系

众所周知,知识经济时代已到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家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这是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也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高职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利用多媒体课件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加强实验教学管理与辅导,更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对各种事件的能力,同时要加强专业教师的师德修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理论、知识水平,为培养应用型卫生检验专门人才而努力。

实验教学中要贯穿素质教育内容。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我们培养的高职学生,“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技能优秀”,这是有别于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一点,让学生走出校门即可参与到实际工作中。

在卫生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试采用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在实验中对卫生微生物学知识体系有较完整的认识,对其基本理论、相关法律法规、基本技能和检验规范得以验证和掌握。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环境标本,不仅解决了新开课程实验条件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了解国家对各类环境的卫生标准、相关法律法规。

实验教学中通过选择性的进行部分实验,如水的大肠菌群测定、细菌总数测定,食品中沙门菌属检测、化妆品中铜绿假单胞菌检测,让学生知晓最基础的几个实验准备、操作、结果判定等卫生学意义,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今后走出校门从事工作也能得心应手。

课程结束时,加强实验技能考核,有临床标本的可以直接使用,没有可采用“模拟标本”(即在检样中加入适当已知的目标分析物)。选择以上实验中部分内容,让学生抽签分组完成检验的全部过程,包括物品准备、采样、检验计划、检验步骤,检验方法、遇到问题的处理预案、结果判定、检验报告等。通过此项考核让学生明确日后工作的大致流程和方法,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一般2~3人一组,标本种类也不宜过多,但同一种标本中检测目标物可以不同。这样既可节约成本和实验时间,又可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与同事(学)沟通交流的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我完善意识,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操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自我完善。

三 结合附录中的相关知识和现实生活事件,加强岗位意识培养

充分利用课本附录部分内容,如各种检样的检验方法(实验指导)、培养基制备方法,相关法律法规(第五版光盘)。在教学中还要与现实社会内容相结合,结合生活中出现的事件,帮助学生分析其原因,如“三鹿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三全水饺”事件等,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确,食品、空气、水源是民生大事,是关乎人类生命安全的系统工程,是卫生检验与检疫需要完成的工作之一。这样做不仅增加了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群的认识,也增加了其学习的动力。

当然,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让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主动参与到食品安全、环境保护、预防污染的社会活动中。

参考文献

[1]张朝武主编.卫生微生物学(第五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张朝武主编.卫生微生物学(第四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王美兰.卫生微生物学教学方法的探究[J].检验医学教育,2008(4)

[4]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

[5]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6]岳萍.谈卫生职教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2010(6)

[7]张玲、贺新生.建立科学的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10)

[8]沈晓玲、王君、包丽丽等.卫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创新

第5篇: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知识范文

1制定合理的带教计划,重点明确

实习学生在本院实习分子生物学的时间为4周。由于实习时间较短,带教老师应首先制定合理的带教计划,便于学生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掌握实习内容。在制定带教计划的过程中,不仅要结合学科的大纲要求,还应结合历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制定最合理、最贴近实际的带教计划。由于本实验室开展的检验项目较多,而学生实习时间较短,实习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带教计划中将带教内容分为4个类别,即熟练掌握、基本掌握、熟悉和了解。例如,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分区制度、工作流程、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等纳入实习生应熟练掌握的内容。有侧重点的带教可以让实习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牢固掌握常用检测项目的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临床意义等,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由点到面地进行分子生物学检验知识的学习。

2注重岗前教育,树立整体意识

为引导实习学生转变角色,保证实习质量,岗前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对设备、环境和操作人员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实习学生进入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前,应首先对其进行岗前教育,包括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基本情况、分区制度及相关工作流程等。并且要求学生实习前仔细阅读实验室管理文件和标准操作规程(SOP)文件,着重学习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各区的工作制度、各项目检测操作规范、质量控制、生物安全防护及标本接收、处理和保存等内容,使学生对实验室工作有初步的认识。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带教老师应首先引导实习学生按照区域流向制度依次参观各实验分区,系统地向其介绍各检验项目的检测原理及临床意义。然后,根据带教计划的侧重点,选择常用检测项目,结合项目介绍主要相关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程序、日常保养及记录登记,让实习生树立整体意识,对实验室的工作有全面的了解。

3加强操作训练,培养质量控制理念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速度较快,学生在校园内依靠有限的教学设备和较少的实验课时难以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技术。因此,实习学生在进入临床实验室后,对很多仪器设备较为陌生,操作过程中难免存在不规范之处。再加上分子生物学检验对实验操作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应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使其不断进步。首先,带教老师必须从最基本的实验操作出发,边操作示范边讲解相关知识,重点强调操作要点和关键步骤,指出注意事项并说明原因。然后让学生实际操作,带教老师在旁给予指导,并当场纠正操作中出现的错误,让学生记忆深刻。通过操作示范和指导,带领学生逐步完成规定的实验操作项目。此外,带教老师应尽量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加强对学生的监督,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项目的检测操作步骤和操作规范,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准确的检验结果是检验医学的生命。检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会对患者诊治产生影响,甚至引起医疗纠纷。分子生物学检验是繁杂有序且细致的工作,从标本接收、标本前处理、DNA提取、扩增分析到报告发放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得有误。因此,带教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的质量控制理念。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需要根据岗前教育的内容,对各个操作环节的影响因素进行细致分析,并向学生讲解相应的质控措施,重点说明标本质量判断标准、实验操作规范、仪器设备校准、质控参数设定、结果处理、报告审核与签发等内容。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带教老师应做到“放手不放眼”,对学生严格要求、持续关注,一方面保证检验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工作习惯。

4科学考核,严把实习质量

在学生实习期满时,应按照要求对其进行考核。本实验室对实习生分子生物学检验的考核内容包括如下两方面。(1)基本操作考核:实习生需独自完成规定标本的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带教老师根据学生的操作流程、操作规范程度、检测结果准确性进行打分。(2)理论考试:内容涉及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实验室分区、标本采集及保存、质量控制、常用检验项目的简要操作流程或项目检测的临床意义、污染预防措施等。通过考核,带教老师能了解实习学生对实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对实习学生掌握不佳的知识点再加以指导,为保证实习质量把好关。

5引导学习前沿知识,培养科研思维

由于教材更新一般都滞后于学科的发展,因此为了弥补分子生物学教材和临床实践应用脱节的缺陷,带教老师还应尽量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相关前沿知识,提倡学生广泛搜集、阅读文献和专业书籍,使学生能够了解最新的学科进展。当然,这对带教老师也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为学生做好表率。此外,学生实习期间还需完成毕业论文,对于承担毕业课题指导任务的带教老师而言,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如果条件允许,带教老师可以让学生参与相关科研课题的研究,使其能够在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通过搜集、整理文献巩固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新的研究进展;通过实验设计熟悉和掌握多种实验方法;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提高科研写作水平。科研和教学相辅相成,既丰富了分子生物学带教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6小结

第6篇: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知识范文

在《蒙药学》的学习与教授过程中,个体就是授课教师及学生本人,由于教师对《蒙药学》学习的重要性及在教学方法上还仍不够好,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忽视学习。学生自身问题主要体现在:不感兴趣、不求理解、不去记忆。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及学生本人发挥各自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学生要时刻加强学习。

2《蒙药学》教学方法的几点探讨

2.1结合蒙医药专业特点

针对性教学蒙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工作主要将从事于临床工作。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加强蒙医基础理论知识的渗透,多阐释蒙医理论知识与蒙药药性、功效、应用之间的关联性,药物间性味及功效之关联性等,特别要加强蒙药临床应用相关知识的积累,得以使学生学以致用。蒙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药物检验、医院药房抓药、制剂室制药、药厂生产、销售、研发等药学相关工作。但是,医药不分家,很难想象一个完全不懂医学知识的药学工作者能将药学相关工作做的尽善尽美[5]。因此,在注重蒙医基础与理论知识,如蒙药药性、功效及其临床应用的学习的同时,还应要兼顾药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例如讲解各单药的来源、性味、功效及临床应用的同时要向学生交代该单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及相关现代药理作用等。总之要让学生了解蒙药学相关重点知识外还要知道基本的药学知识点。

2.2形象化表达,联系实际,结合现代药学相关知识,加深理解

《蒙药学》教科书各章概述中的定义、总功效、临床适应证的介绍及各单味药的性味、功效与主治等知识的介绍对学生学习具有指导意义,但学生往往对其中的蒙医术语较难理解。因此,老师在讲解中应尽量用通俗易懂、形象化的词语表达,使抽象难懂的蒙医术语变为学生容易理解的身边现象,引导学生真正领会药物的功效。另授课时应注意结合现代药学相关知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药物的功效作用,加深理解。

2.3强调联系推理、归纳与比较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药物,学生常感到力不从心,内容多而找不到规律,记忆困难。授课教师可采用联系推理、归纳与比较的教学方法,前后联系,总结归纳各章节药物或同一章节间各味药,将分散的内容系统化,整体化,引导学生掌握《蒙药学》学习方法,便于记忆。

2.3.1加强前后联系与推理蒙药学具体药物的学习是以药性味为基础,功效和临床应用为学习的重点。蒙药基础理论认为,药性偏寒凉的药物多具有清热作用,多用于热性病证的治疗,药性偏温热的药物多具有温中、驱寒等作用,多用于寒性病证的治疗。苦味药物一般均具有解毒功效,甘味药物一般具有滋补功效。这一定程度上说明,许多药物的药性味与其功效和临床应用之间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利用好这种逻辑关系,在推理中学习记忆蒙药,则能使药物被记得更牢靠更准确。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注重这种推理的讲解,从而使学生学的更牢靠更准确。

2.3.2加强归纳与比较教学方法[6]《蒙药学》有药物数量多、药物之间联系点少、药物容易混淆、难于记忆等特点,利用比较的讲授方法,可使这些教学内容相互联系,形成系统,使同学们清楚药物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升华对药物的认识。如:在《蒙药学》中止泻药物与致泻药物间的药性、功效的对比,在止咳、化痰平喘同一章节药物中比较同一功效药物间药性与味的对比且抓住共同之处,即主要功效,先串起来,再相互之间比较,在比较中学习。在比较的基础上,结合归纳,可使同学们对不同作用和应用的药物进行归类,从而可避免因药物过多而学习起来容易混淆的弊端。

2.4注重实践教学

《蒙药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因此,蒙药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相结合,对学生进行药用植物(动物、矿物)等实物标本的认识、野外采药实习、实验等各个环节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们认药能力,使枯燥无味的理论更加生动化,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蒙药的兴趣和爱好。

2.4.1参观蒙药标本室与药用植物园教研室应组建蒙药标本室,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蒙药学》中各章节重点药物(包括原植物动物及药材)的认知培养,有条件还可以自己建立药用植物园组织学生自己种植栽培。

2.4.2组织学生参与野外采药实习学期末或暑假组织学生,去往野外,带领学生采集新鲜药用植物,加强学生认药能力,并要求学生每人自采自制蒙药材标本,采药结束后可对每位参与采药实习的学生进行认药考试,检验学生的认药能力。

2.4.3组织学生参观当地蒙药厂、医院蒙药制剂室及药房课间可组织学生参观当地蒙药厂或医院蒙药制剂室,除学习掌握蒙药材加工储藏的基本方法外还可了解到蒙药材炮制方法。另外,可参观医院药房,向学生们介绍医院日常药房的工作流程,能够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及工作氛围。

2.5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5.1教师时刻要提高自身素质《蒙药学》这门课程中部分讲解的内容要涉及到《蒙医基础理论》、《药用植物》等几门课程的相关知识,因此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一定要在了解这几门课程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更好地进行《蒙药学》的教学。

2.5.2积极调动学生学习情趣,重视感性教学《蒙药学》中对于具体单味药的学习,学生往往开始很有兴趣,但学了几味药下来,顿时感到内容枯燥重复,学习兴趣下降。因此,在教学中如何结合多种方法,使学生有兴趣学,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首先可利用多媒体中图片,将蒙药原植物、动物、矿物的生态、药用部位、药材饮片图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结合图片,还可介绍一些有趣的相关知识,如冬虫夏草的名称由来等。其次利用药趣医话,积累的大量宝贵蒙医药史料和民间故事,从中提取有用的素材用于《蒙药学》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原本枯燥的药物功效。如通过一些形象比喻描述一些常用蒙药的蒙文名、别名的来历可加深印象,将原本枯燥的药物,融于生动的比喻中,有利于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掌握和记忆药物,自然提高了学习兴趣。

2.5.3设问引导思考,启发学生思维大学生的心理逐渐走向成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营造出热烈而又民主的学习氛围,调动和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通过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思考性、承上启下的问题,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而学,从而调动学生“学”的主观能动性,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结语

第7篇: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循证护理模式;支气管哮喘;效果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0.041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指有多种细胞(如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本病能够引起反复发作的咳嗽、胸闷、气促、喘息等症状[2]。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即“以证据为基础的护理”, 指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用科学证据制定个体化、科学地护理程序从而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3]。此方式由传统的经验护理模式转变为依靠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的护理模式,是目前最新的护理实践标准,是发展护理研究实践的重要方法[4]。为了推广循证护理模式在临床应用,总结其护理作用效果,笔者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选取其中40例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效果显著,现将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 21.5~76岁,平均(43.6±10.5)岁;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19~73.5岁,平均(40.4±9.7)岁;诊断标准参照由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2002年制定《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5]。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长短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统一治疗方法。此外,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而对照组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

1.2.1循证问题评估患者情况,根据临床特点在尽量满足患者和家属要求基础上,确定循证问题, 如避免诱发因素,指导饮食起居,增加对疾病相关知识认识,改善症状情况、了解雾化吸入、锻炼问题、心理护理问题、药物服用时间问题等。

1.2.2循证支持依据循证问题,寻找循证支持,进行系统文献检索, 并组织人员对证据进行科学地、有效实用地评价, 将最终取得的证据结合专业知识和患者需求,制定具体合理的实施计划,并进行人员统一培训,最后实施循证护理措施。

1.2.3实施循证护理措施依照循证护理思维模式,制定可行有效科学的护理方式促进其在护理工作中综合运用,它的主要内容有:(1)进行知识宣教,帮助患者了解掌握支气管哮喘的相关知识,如常见的诱发因素、如何避免诱因、避免方法等,主要的临床表现及和治疗措施。(2)运用心理学方法、技巧,采用关心、爱护、热情、开朗的沟通方式,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建立医患互动机制,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克服消极心理,培养自我调节等技能。(3)实行患者的个体化护理,记录患者个体的诱发因素,掌握相应的规避措施。(4)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吸入止喘药及激素类药物,帮助其掌握控制、缓解支气管哮喘药物的使用方法,增强治疗依从性,令患者认识到持续用药的重要性。(5)做好病情的自动检测,如使用峰速仪测定呼气峰流速,并根据所得结果调整用药剂量,通过监测手段和结果掌握患者的具体情况。(6)帮助患者制定合理、个体化的锻炼方案,循序渐进,逐渐增强体质,注意部分患者会在运动后出现症状加重,要调整运动量,避免诱发哮喘发作。(7)帮助患者采用舒服的半卧位或者坐位,仔细观察详细记录患者的呼吸、哮鸣音和血气分析等情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请患者家属、同事、朋友等协助参与对患者的管理,及时提供所需的帮助,进行全面照顾和支持

1.3评价指标对两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症状改善情况、雾化吸入掌握情况和住院天数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应用 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单因素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资料,结果所示,观察组在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症状改善情况、雾化吸入掌握情况所得数据均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细胞介入和参与的气道炎症,常在年青时发病,容易在春秋季发作,是种较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以呼气性困难为特点,症状停止后同常人无异,反复发作,无法缓解,可能会逐渐发展成为肺心病、肺气肿[6-8]。循证护理主要由科学合理并且拥有实用价值的护理研究依据,实施循证护理的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患者的相关疾病和问题等因素共同构成,其目的是充分运用科学证据,制定合理治疗方法措施达到治病救人的目标[9]。在医学日常工作中不能仅凭临床经验、惯例和一般理论就实施治疗,而应当遵循科学证据和原则办事,这是循证的意义所在。循证护理主要有5个步骤构成[10],(1)发现临床实践中问题,并将其简单化、具体化,提出方便实施解决的提问。(2)通过检索和浏览文献找出具体提问的理论证据。(3)结合实际操作通过科学方法评价证据的有效性以及可操作性。(4)把获得的证据和循证人员所拥有的临床专业知识、经验及患者需求结合,制定科学、具体、个体化护理计划。(5)实施循证护理措施,通过各种反馈来评估效果。实行循证护理的相关人员应具有不断学习、自我教育的素质,应当自觉接受专题讲座等继续教育,熟练掌握循证护理知识以及护理的实践方式,方便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为患者提供服务。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实施循证护理措施后其在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症状改善情况、雾化吸入掌握情况所得数据均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充分显示了循证护理在临床应用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模式有助于增加患者掌握防治哮喘知识,提高症状缓解率,减少住院天数,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林秀兰,张小吉.循证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2(3):21-23.

[2] 张旦娇,贺尚平.循证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9,5(05):137-138.

[3] 郑东英,王丽娟,何杏兰,等.循证护理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9,7(32):65-66.

[4] 程玲.循证护理在老年哮喘病人饮食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9(11):57-59.

[5] 谢晓铿.循证护理的理论在老年哮喘患者饮食护理教学中的探讨[J].医学文选,2006,11(3):498-499.

[6] 朱凌云,陆佳红,张静华.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实践[J].齐鲁护理杂志,2006,5(11):1062-1063.

[7] 周文琦,高彦阳,雷建华,等.中西医结合循证护理对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效果研究[J].河北医药,2011,2(10):1576-1577.

[8] 闫玲,闫辉,闫秀杰.吸入普米克联用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1,2(2):43-44.

[9] 牟玉兰,朱鑫华,霍婷婷,等.循证护理哮喘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08,6(S1):56-58.

第8篇: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法医学;问卷调查;教学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168

法医学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证据学科。我国法医学专业教育开办至今已30年,不仅医学院校开设了法医学专业课程,政法公安院校也开设有部分法医学课程。不同专业的法医学教学目的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安排时要做到目的明确、特点突出。[1]我们通过对实习返校的法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毕业生对法医学主干学科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实习单位对毕业生专业技能的基本要求,以期指导教学方式的改革及教学内容的安排,提高我校法医学专业培养质量,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1資料与方法

11资料

问卷调查对象为广东医科大学实习返校的2013届、2014届法医学专业本科生共133名,其中男生76名,女生57名,实习单位为广东省各地级市和福建省晋江市公安局及分局。

12方法与统计分析

被调查对象以不记名方式填写调查问卷,问卷主要涵盖学生实习工作与专业课程的相关性、各类型鉴定的工作量、实习的心得收获、毕业后的就业意向、尚需强化的专业知识等共16个题目。所得数据应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卡方检验。

2结果

发出调查问卷133份,回收133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各问题统计结果:一是835%的学生认为实习期间积累了实际工作经验,增加了简历分量,782%的学生学会了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880%的学生与同事相处融洽;二是805%的学生觉得实习工作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关性强,940%的学生认为法医病理学及临床学知识运用最为频繁,586%的学生认为法医物证学知识最为薄弱有待加强;三是820%的学生希望毕业后能到公安局一线岗位工作,仅38%的学生选择尝试与法医学无关的工作;四是男、女生分别有447%、596%参与临床检案量超过100例;882%的男生实习期间参与了超过10例尸体解剖,145%参与了超过50例DNA鉴定,474%的男生通过实习锻炼,熟练掌握了解剖操作技能;而女生参与法医病理工作较少,421%参与了超过50例DNA鉴定。男、女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和表2。

3讨论

法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科学,法医学毕业生应该掌握法医鉴定的基本技能,熟悉法医现场勘验及鉴定程序。[2]因此,法医临案实习是法医学专业培养的重要环节,目前有关法医临案实习情况的调查少见报道。本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专业实习积累了实际工作经验,增加了简历分量,并学会了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这也充分说明实习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各级公安部门的技术队伍不断壮大,一线法医工作者在数量及学历水平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分工更加细致明确,以往一名法医同时负责痕迹检验、DNA提取、病理解剖等多专业工作的情况有所减少。本次调查显示,男、女生参与法医临床检案的数量均比较多,而男女生参与尸体解剖及DNA鉴定的检案数量存在较大的差异,男生更多被安排参与现场勘查及法医病理检验工作,女生则主要参与DNA检验等实验室工作,这直接导致实习完毕后男生对尸体解剖技能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女生,也客观反映出用人单位对于不同专业工作内容的性别要求。对于男、女生实习科目不均衡这种情况,需在实习前对学生做适当引导,并与实习单位进行沟通,以满足本科生掌握法医学主干学科基本技能的要求,同时在此前提下,对男、女生的法医学科目考核做些适当的侧重。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认为实习工作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关性强,其中法医病理学及临床学知识运用最为频繁,反映我校法医学专业课程教学能较好地与实践相结合。[3]法医学学生对法医基本技能的掌握必须建立在大量的实践教学上,[4]以书本理论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及用人单位的需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实际案例与理论结合的方式,[5]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主动思考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调查显示有较多学生认为法医物证学知识很薄弱,难以应对工作需要。法医病理学、临床学及物证学是法医学专业的主干学科,其中,学习法医物证学需要掌握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学生基础较差,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可适当增加学时数及实践操作,弥补学生的薄弱环节。经调查,820%的学生希望毕业后能到公安局一线岗位工作,因此法医学专业本科生应该有针对性地安排公务员考试相关课程,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为此我们已开始给法医学本科生最后一学期开设公务员考试的相关培训课程,并提供报考公务员的协调指导工作,有效提高了校法医本科毕业生公务员录取率。

参考文献: 

[1]袁丽法学专业法医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0(6):104-106 

[2]刘勇法医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2013(2):90-91 

[3]陈锐,赖小平,唐剑频,等非法医学专业学生对法医学课程的认知调查[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12,30(1):111-112 

[4]陈瑶清,李剑波多媒体在法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法制与社会,2010(20):224-225 

[5]张奎,刘莉,余舰,等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法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5):944-946 

第9篇: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知识范文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mastering situation of the knowledge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s in the nurses in our hospital,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so as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training and management in our hospital. Methods The knowledge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s in the nurses was assessed. Results The average score was (39.50±2.53), and the score rate was 66.83%. The level of passing was met while the excellent standard was not achieved.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score were mainly educational level and the professional title. Conclusion The management on the nursing staff with relatively low educational level and low professional title in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our hospital should be enhanced.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organize some cultural activities, increase the way to obtain knowledge, and invite some experts and professors to carry out th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o as to apply the knowledge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s mastered by the nurses into clinical care.

[Key words] Osteoporotic fractures; Nurses; Hip fractures; Osteoporosis

骨质疏松症是骨质量、骨密度下降和骨强度减低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严重者,在日常活动中受到轻微外伤即可引起骨折,这种骨折称之为骨质疏松性骨折又称脆性骨折[1]。国外研究者调查发现:60岁以上老年人中有一半曾发生过骨折,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且骨折引起的死亡率也在逐年增多。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数量增加迅猛。医院专家研究发现,我国因骨折导致的经济负担高达100亿元,因骨质疏松性骨折导致的花费金额已超过50亿元[2,3]。如果不及时干预,因骨折造成的经济损失将再增加30%以上。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知识宣传和引导,护士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护士不仅要为老年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更重要的是给老年人讲清楚引发骨折疾病的原因[4]。本研究旨在分析其影响知识掌握因素,为我院培训及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更好地让护理人员为老年人宣讲如何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间在我院上班、并持有护士执业证的32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所有护士知情同意愿意配合研究,排除参加工作时间小于1年或不愿意参加此次研究护理人员。本研究经医院学术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方法

1.2.1 现场问卷考核方法 经文献记录参考,形成初期问卷和试卷,并经我院领导和医学专家检验内容实用性和一致性,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形成正式问卷,该问卷内容效度为0.942,Cronbach’s α系数0.674。问卷包括:(1)护士一般资料情况;(2)知识部分有60项条目,包括饮食方面和运动方面等,其中单项选择题40个、多项选择题20个,总分60分。多项选择题为选择“不知道”或答错计0分、选对一项计1分,单项选择题选“不知道”或答错计0分、选“是”或答对计1分,按照达到总分数80%(48分)以上为优秀,总分数的60%~80%(36~48分)为合格,总分数60%(36分)以下为不合格。(3)获取相关知识途径。

1.2.2 半结构式访谈 18名护士及护理管理者通过随机选取方法,由研究者逐次进行访谈。应选择安静不易打扰的地点进行访谈,依据半结构式访谈提纲,根据情况对提问顺序、方式、题目灵活调整[5,6]。访谈时首先取得被访者的信任,要耐心倾听,不予被访者引导和暗示,当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时进行追问,深刻理解被访者的观点,注意观察被访者心理变化及肢体语言,访谈全程做好录音和实施笔记,每次访谈时间为45~60 min,样本量的最终确定以资料达饱和为准。

1.3质量控制

调查员的选择应经过专业培训且考核合格,调查员在调查问卷结束后现场抽取15%的问卷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正[7]。访谈由经过培训的研究生进行。访谈资料在结束后24 h内将录音整理成文字稿件,文字稿件由两名研究生仔细阅读,对稿件内容熟悉后分析整理,为提高其准确性,整理好的内容由受访者本人再次确认[8-10]。

1.4统计学方法

反复回顾全部个案资料,访谈资料分析采用现象学7步资料分析法和多因素分析法,数据分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统计整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F检验和t检验,以P

2结果

2.1 护士一般资料情况

发放问卷320份,收回320份,回收率100%;从参加问卷320名医护人员中随机抽取18名半结构访谈人员,其中护理管理人员6名,护理人员12名,见表1。

2.2护士知识得分情况

骨质疏松性骨折知识考核,320名护士平均得分为(39.50±2.53)分,得分率66.83%,见表2。

2.3 护士知识得分单因素分析

研究结果发现:影响知识得分的因素主要是年龄、婚姻状况、文化水平、职称、月收入等。两者比较:在文化程度上,本科学历与大专学历比较差异明显(P

2.4护士知识得分多因素分析

以护士知识总得分为因变量,自变量是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α=0.05、β=0.10),得出影响相关知识得分主要因素是护士文化水平及职称,见表4。

2.5 护士获取知识途径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士的知识获取途径主要为报刊杂志和网络,见表5。

2.6护士半结构式访谈知识得分影响因素

半结构访谈后总结出两方面问题:(1)护士知识得分较低的主要因素为缺乏专业全面的培训和指导;(2)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时间概念,把学习当成负担,培训缺失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相关考核及奖励制度约束,见表6。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