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文化的核心范文

教育文化的核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文化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文化的核心

第1篇:教育文化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思想教育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当代中学生是祖国建设的生力军,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正处于波动期,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发展和定格阶段。如何提升中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应成为全体施教者面临的共同课题。对于当代中学生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走进教材,迈向课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中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同时,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包含的思想观念、礼仪制度、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丰富的内容,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因此,我们对中学生进行核心价值体系的培养,应该要把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首位。它是中学生思想教育的养分,也是中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源泉。就如何从传统文化教育入手,提升中学生核心价值观。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提升教师队伍素养

师者重在传道。特别是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教师必须用自身文化魅力和道德艺术水准来影响感染学生。率先垂范,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一是在学习方面,教师应以《论语》《道德经》《古文观止》《中华传统散文精选》等经典名著为主,从中汲取精华,了解其艺术价值,并贯穿于教学实践,从而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二是要内化学习内容,教师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将点滴收获汇聚成文,形成自己独有的东西,创建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提升自身素质。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岗敬业的模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编写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教材

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均编写了符合自己实际的校本教材。我认为校本教材的宗旨应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应该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基本载体,并结合地域传统文化特色,突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教材内容应由浅入深,以具体事例到理论体系,内容应以诗歌、美文、绘画、书法、礼仪道德为主,通过吟咏诵读,让学生在轻松与不经意中接受经典熏陶,吸收现代精华,达到“润物细物声”之功效,提升学生整体素养,以此对中学生进行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教育。

三、将传统节日文化纳入教育教学体系之中

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文化内涵。传统节日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伦理道德、生命情趣和生活方式,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中学生思想教育的宝贵资源。在活动中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使节日的重复性转变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凝固剂,从而牢固树立中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四、把校园“隐性文化”作为提升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

校园“隐性文化”是指学校中客观存在的、常常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各种因素,如校园文化建设,各种文体活动等。一是学校要设置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让学生全方位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二是开展经典诵读、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文艺会演等活动,让学生对中华文化产生浓厚情感;三是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校园网、橱窗、板报、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广大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熏陶和修养;四是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墙的作用,墙壁内容多以典籍国粹、四大发明、华夏精神等为主,让墙壁说话,让环境唱歌。使其与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新思想、新观念有效融合。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学生审美格调和情感,引导学生健康发展;五是利用国旗下演讲、重要集会、庆祝活动以及各种纪念日之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活动。

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2篇:教育文化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16-04

目前,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呼声越来越高。鉴于此,高职院校要倡导“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培养学生“做事”的本领,也培养学生“做人”的修养。课程是完成高职教育目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因此,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定位及培养目标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

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培养目标:一是让高职生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精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文化精神,促进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觉,并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二是让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领悟美的真谛,培育他们欣赏美、体验美、鉴赏美的意识,升华他们对生活美、艺术美的追求。三是让高职学生掌握人文知识,进而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四是通过人文知识、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高职生“做人”的自觉。所谓“做人的自觉”表现在以下几点:善于自我和谐相处,善于与人和谐相处,善于与物和谐相处,即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特征

就课程性质来说,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民族性和本土性。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因而,本土性与民族性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显著特征。

就课程目标而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唤醒和引导学生身上的“人文需要”,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说自然科学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社会科学课程的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则是把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人。

就课程的知识性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常常通过量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活动的实施,保证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保障。因为高职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才有可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和精神。所以,构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教学保障。

就课程结构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层次性、拓展性。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一门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组成。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功能,主要侧重于高职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文化传递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层次性体现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的层次结构中,每一层次都有较明确的课程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传授的是高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其核心是精神及中国文化在各个领域的体现和积极作用。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所谓伦理,就是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即如何做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高职学生“做人”的自觉意识,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文学欣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拓展课程。通过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因为文学是通过文学形象陶冶人的情感的,所以,文学教育对于人的个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中华美学”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更高层次的拓展课程。本门课程是上升到美学的理论高度研究美,重在通过美育塑造学生的人格。美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理性力量,使学生达到情感与理性的完美统一。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对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情感是需要培养的,尤其离不开美的陶冶作用。美育是以美的形象为手段,激发学生美的情感,使他们的精神感到自由、愉悦,情感得到升华,进而使心灵得到净化。美育在丰富学生情感的同时,还给他们以理性力量。美育之可贵不仅在于它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体现了人性的更深沉的理性,因而也具有最大的广泛性。美育通过审美活动使学生的理性渗透于感性的个体存在之中,让他们获得情感与理智的满足,从而达到情与理的高度融合。

就课程类型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适宜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一种“反思性的知识”,具有个性化、隐喻性和多质性。如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的理解,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这就体现出人文知识的个性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最忌“灌输”和“绝对化”,应采用讨论课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真诚、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验、移情、理解和对话中反思,感悟人生的真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构建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大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或制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最基本的元素。其基础性决定了它的重要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都会指向课程。

课程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所谓显性课程是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与一定的学科、实践相联系的育人媒体,它包括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①“所谓隐性课程即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和学校领导的风格以及与学校文化系统相通的社会文化等”。②

隐性课程的资源皆隐含于学校文化之中。这些资源是以暗示的形式传导的,关键在于用心去体验和情感投入,效果具有长期性、间接性。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整体课程的两个部分,但从逻辑学意义说,它们在内涵上是不相容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课程整体。首先,二者并非是主从关系,而是相互对立、相对独立的两个课程领域。其对立性是指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独立存在的一种课程形式;其次,二者是一个互动的转换关系,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显性课程中潜含着隐性课程的成分,隐性课程强化着显性课程的效果;再次,二者是一种相互补充关系,只有当二者相互认同、彼此支持时,才能共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是一个包含着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内的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养成过程。因此,本文所探讨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概念,是指广义上的课程概念,其包括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和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与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一起构成一个全面、正确、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其中,显性课程由核心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构成;隐性课程由活动课程、网络课程、柔性课程等构成。

一是以外显为主的常规结构形式,就是指常规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即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形式,即在教学计划中以课程科目形式出现的课程编制方案。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是以主干课程为纲,辅之以相关课程。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学制所限等原因,笔者认为,可设置一门核心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侧重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设置“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选修拓展课。

二是内隐的非常规结构形式,即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结构形式无固定的模式,所谓课外活动、讲座、参观、学校环境等都属于这种形式。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规范高职学生的举止行为、价值观念、精神世界。这是一种通过潜移默化方式间接影响学生的教育形式。

要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中的体验相结合。而这种实际活动是在某种环境、某种氛围中进行的,因此,只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互配合,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构成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结构由一门主干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构成。

主干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公共必修课程,笔者建议将课程命名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十六讲”,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精神的讲解,侧重领悟中国传统思想,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独立于“行”以外的“知”,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让高职学生在文学欣赏中愉悦性情、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开阔思维。文学欣赏课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的过程。因此,“文学欣赏”的教学内容不必涉及太多的文学欣赏方面的理论知识,重在作品欣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在享受、体验中达到课程的培养目标。为此,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教学内容或教材的选取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古典诗歌,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学生诗性的智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诗性智慧表现为感情的凝聚、直觉想象和境界的升华等方面。因此,要从人文精神出发拓展诗性思维,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诗性的无处不在,并把它最终落实到做人的基点上。因此,我们呼吁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从人文思维的角度,借助于“诗性的智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性美”和“知性美”。

其次,选择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因为《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之作,它巨大的艺术魅力和没有结局的残篇给读者带来太多的想象空间。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没有读过《红楼梦》,那就是一种不可原谅的遗憾。据调查,我们的高职学生绝大多数没有读过《红楼梦》,或对《红楼梦》了解甚少。当然,通过几节课的学习,不可能让高职学生对《红楼梦》有全面的了解或较深的认识。但我们的课堂教学永远都只是一种引导和启发,通过课堂引导、启发,把学生引进门,最终还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自我提高。“文学欣赏”课通过对《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认识《红楼梦》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水平。

“中华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更高层次的拓展选修课。人文素质教育中,审美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审美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的。

教育家先生曾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并终生以推广美育为己任。在当时与蔡先生持相同或相近看法的人还有梁启超、王国维等人。在晚年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时,也一直强调:“提出美育,因为美感是普遍性的,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见,美感是超越性的,可以破生死利害的顾忌,在教育上应特别注重。”之所以要用美育代宗教,是因为对中国人而言,倡导美育比倡导基督教要现实得多,因为几千年来中国人虽然有精神信仰,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上帝存在。

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视审美教育的,在儒家那里“乐教”和“诗教”占有重要地位。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涉及音乐评论,这些评论都很深刻。台湾学者徐复观认为中国古代教育是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并且认为:“礼乐并重,并把乐安放在礼的上位,认定乐才是一个人格完成的境界,这是孔子立教的宗旨。”③徐复观认为儒家是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而这种“为人生而艺术”主要表现在音乐方面,同时也表现在诗歌方面。在《论语》里,孔子多次强调学习《诗》的重要意义。儒家认为只有通过“乐教”和“诗教”辅之以“礼”,才能培养出温柔敦厚的完美人格。而道家则不同于儒家的将人格视作对仁义的归依,而把人格看成对包括礼义在内的世俗之物的超越,主张在回归自然、天人合德中实现人格的独立自由。在中国历史上儒道两家是互补的,共同滋养着中华文化的灵根。李泽厚把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归结为一种“乐感文化”和“实用理性”。他认为:“儒家不是宗教但却包含着宗教的热情,虽然不是哲学但却包含着哲学理性。它培养了一种人格、操守、感情、人生理想、`生活态度。”④

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实际是在延续儒家的审美教育传统。“如果说宗教对人类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产生一种神秘感和美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生物表示体贴和怜悯,那么依著者之见,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⑤因为当今中国人的伦理价值真空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所以,我们在今天重提“以美育代宗教”,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也是我们提倡高职开设“中华美学”的目的所在。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人文性,奠定其成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的基础。明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建立科学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合理分配学分,保证充足的学时,配备良好的师资,进行严谨的教学以及严格的考核等制度设计,是大学人文教育成功的基础。

注释:

①②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2-84页

③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④李泽厚:《世纪新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页

⑤林语堂:《中国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1页

参考文献:

[1]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40-349.

[2]谭卫平.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63.

[3]胡炼.美育的素质教育功能及其对学生人格的完善[J].经济师,2008(1):121.

[4]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5]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6]李泽厚.世纪新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第3篇:教育文化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多元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引进来和走出去,经济全球一体化及信息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种文化,各种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相互激荡,融合加剧,多元文化的格局使得当今高校大学生的核心价值教育形成环境变得很复杂,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挑战与机遇,如何改革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培养适合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变成高校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摆在我们面前。

一、当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现状

1.价值观选择更趋多元化

改革开放在赋予人们更多物质选择的同时,也使得人们有了更多的精神追求。个人的价值选择不再像过去那样,只为国家、为社会努力进取的单一选择,而是既要国家安定,又要个体幸福,既要顾全大家,也要快乐自己。现在的学生个人选择会考虑自身及外界因素。

2.个体本位意识加强,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个人本位”意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深刻地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上很多孩子从小是父母溺爱的对象,更少考虑到外界尤其是社会责任。大学生的这种价值选择要及时进行纠正,予以正确的引导。

3.价值主体更趋功利倾向

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开始抛弃虚无的精神假设,不再沉浸于对理想的幻想,他们更愿意扎扎实实、掷地有声地做些实事。他们更关注与自己实际利益密切的理想目标的实现。他们尊重和服从国家利益,但不希望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他们愿意为社会、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但也看重自己从中有无实惠;他们憧憬未来、勾画蓝图,但首先考虑自己置身其中的价值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价值观念被削弱了,开始慢慢关注现实生活,追求更多的物质回报,在社会交往中对目的性和获取实际利益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人伦道德和人格修养的重视。

4.缺乏诚信意识,公德意识淡漠

实用主义泛滥,大学生按照符合自身价值标准进行价值行为的选择。考试作弊、剽窃、投机行为屡见不鲜。事不关己,独善

其身。

二、多元化文化视野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1.文化多元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有着积极影响

首先,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丰富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多元的社会环境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其次,多元化拓展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路和思维。多元化有助于高校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采取更有说服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使得价值观教育更具有活力。最后,多元文化的交汇,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文化多元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又有着消极影响

首先,使得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着价值认同的危机。一方面强调马克思理论系统的教育,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怀疑这一理论的情绪。价值选择上存在着困惑彷徨的情绪,丧失了基本的价值判断。特别在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不稳定,精神家园迷失。其次,多元化带来多元的价值评判体系,使得大学生无所适从,容易引起行为方式混乱和是非不分。最后,多元化使得教育对象更具复杂性,多元化强化了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意识,削弱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导性。

三、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

在当今各种文化思想融合激荡的时代,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和引导,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批判腐朽的思想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对国家和民族的兴旺、社会的和谐进步,无疑有重要意义。

1.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价值观形成

坚持以引领大学生思想。是唯一被实践证明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体系,要切实将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思想信仰。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大学生意志。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全民族的共同理想和追求。要求大学生明确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坚持社会理想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

坚持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促进大学生进取。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思想根基,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是强大动力。要求大学生了解历史,珍惜现在,共创未来。

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大学生操行。多元化价值道德观中,以此规范大学生言行,从我做起,从小做起,摒弃不良思想道德观念,培养崇高人格品行。

2.坚持以课堂教育巩固大学生价值观教学阵地

学校要坚持改革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将最新的热点问题融入教学之中,把书本知识和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趣味性和思想性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感染力。

3.坚持以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创新促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

形成

将价值观的教育从课堂扩展到课外,扩展到社会大课堂之中,抓模范,树典型,采取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双向交流和思想互感相结合的方法,将教育内容渗透到教育对象所处的文化、娱乐、服务和管理等日常生活环境中,两者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实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4.坚持以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创造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温床

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学资源,会潜移默化地对在校学生发生作用。要建设一种自由、活泼、向上、温暖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文娱活动、学术研讨、专业竞赛、讲座交流、社会实践等校园文化载体拉近师生距离,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学会处理个人与国家、自己与社会的各种关系。

总之,当前多元文化环境迫切要求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应该改变传统教育观念,通过多途径、多方式将此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引导其系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造就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本领过硬的优秀人才,使其真正成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成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王会玲,白江涛,龚理.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的探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1,28(02).

[2]许燕.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社会取向[N].科学时报,2006.

[3]李志星.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第4篇:教育文化的核心范文

[论文关键词]水利高职院校 水文化 教育途径

水乃生命之源、人类之母,润泽万物,孕育文明。中华文明发源于水资源丰富的江河流域,人们在用水与治水的活动中创造了灿烂的水文化,留下了卷帙浩繁的水文化遗产,这些都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服务于水利建设一线、为水利改革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的水利类高职院校,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水文化教育的重要使命。

一、水文化及水文化教育的内涵

水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加以研究,是1988年10月在蚌埠召开的淮河流域治淮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水文化是水与文化的联姻,有着丰富的内涵,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诠释。文中的水文化主要是指广义上的水文化,即全社会以水为载体共同创造的与水有关的科学、艺术及制度、习俗等在内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从文化形态上看,水文化表现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文化建设的前提和载体;精神文化是全社会及水利行业长期创造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水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水文化教育即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实施各种水文化方面(包括各种形态的水文化)影响的教育,以把其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在水利高职院校开展的水文化教育,教育对象具有特定性,受教育环境有着天然的优越性,施教者具有相对的专业性。这为水利高职院校实施水文化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水利高职院校水文化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水利高职院校开展水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已有研究表明,河海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南昌工程学院是本科高校中水文化教育研究和实施的先行者,高职院校中浙江水电专科学校、安徽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水文化教育的效果相对显著。但整体来说,水利高等院校能够卓有成效地实施水文化教育的并不多,多数院校尚未构建起完整的水文化教育体系。

(一)开展水文化教育,是教育内在规律的必然要求

学校是传授知识、传承文化的场所,优秀的文化也是培育人的重要手段之一。人类灿烂的水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和当今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院校加强水文化教育与研究,培育高品位、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既是建设“人文校园”的重要内容,是建设校园和谐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充分利用水文化资源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容、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的重要形式。水利高职院校承担着为水利建设一线输送人才的重任,开展水文化教育对培养21世纪现代水利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水文化教育,是水利专业学生素质提高的要求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教育。在水利高职院校中,对学生实施水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水利情怀和“献身、求实、负责”的现代水利精神,培养学生“兴利除害,造福人民”的行业思想、“科教兴水”的行业职责。加强水文化教育与实践,实行文理科相互渗透、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相互交融,既可以拓宽水利水电类专业的学科领域,提高专业学习兴趣,又可以向人文社科的研究方向拓展。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水利工作发展提供全面的高素质人才。水文化教育的开展,能够进一步增强水利事业接班人的认同感、归属感,既能承接历史,又能面向未来,既能凝心聚力,又能居安思危,使广大学生始终以水利发展为己任,积极投身于全面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中。

(三)水文化教育的开展,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提升的需要

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水文化教育是水利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水利高职院校的主流价值观和办学方向。加强校园水文化价值体系建设不仅有助于彰显学校的水利特色、提升校园的人文氛围,更是确立一种育人理念、营造一种育人环境。水朴实无华、平淡无奇,却因其自由而富于力量的秉性被看做是理想人格的象征,并被广泛地用于喻人、喻性、喻德、喻道。在先哲那里,水不再只是一个自然现象,而被赋予了人的精神意义,并上升为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为政之道有“拯救黎民于水火”,交友之道有“君子之交淡如水”,修身之道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为人之道有“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水利院校的学生需要具备献身、求实、负责的水利精神,水的这些品质恰恰可以成为水利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把水文化与水利学校文化结合是再恰当不过的。例如,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上善若水、学竞江河”,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校训“博于问学,笃于务实”、办学宗旨“弘扬水文化,培育水利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校训“守诚、求新、创业、修能”,南昌工程学院校训“自强不息、格物致知”,无不蕴涵着水利精神。

(四)水文化教育的开展,有助于科学利用水资源

人与水的和谐相处,是水文化概念提出的初衷,所以说人水和谐是水文化的核心。只有深入了解水,人们才能亲近水、保护水、爱惜水,从而实现人水和谐。水利院校学生是水利行业的后备人才,通过水文化教育要让他们懂得科学治水原理和人水和谐理念。例如,都江堰布置无坝引水枢纽,调节水流的“鱼嘴”分流工程。通过水文化教育,要让他们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研究表明,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0座。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水困扰。通过水文化教育,要培养学生“爱水、惜水”的情怀和“亲水、乐水”的情操,提升其环保意识,促使其科学地利用水资源。

三、水利高职院校水文化教育的内容

开展水文化教育是水利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的结构具有三个层次,“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纽带,精神文化是灵魂”。水文化教育则主要是围绕物态水文化、精神水文化和行为水文化而开展的。

(一)物态水文化使文化显于形

物态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比较直观的水文化,大致包括水形态、水环境、水工程、水工具等。水的不同相态寄托了人类的各种情感,古代的诗人词匠常常临水而歌、临渊赋诗;水环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的耕作需要水的灌溉,人们的饮食需要水的调和;水工程和水工具则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反映了人们改造自然世界的成就。水利高职院校要充分运用天然的水以及水利人创造的水工程、水工具等,将其作为水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把所学的文化理论知识与物态的水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加深其思想认识,鼓励他们为成为新一代水利人而努力。另外,水利高职院校还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把水利工程搬进校园,建设仿真水工建筑群。例如,黄河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技术实训基地建造了一座人工堆砌的瀑布,飞流直下,甚为壮观;浙江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则四面环水,校园内有河道,图书楼是水电站造型,体育馆是流水型设计。这些有形的水文化足以让学生耳濡目染,幻化于行。

(二)精神水文化使文化化于心

精神水文化是水文化的核心,是人们在长期的水务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心理积淀和一笔精神财富,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相对的稳定性。精神水文化主要包括水哲学、水精神、水文艺、水著作、水风俗等,是水利人在长期亲水、管水、治水等实践活动过程中悟出水的启示而形成的作品,并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积淀为水利人的精神,演变为现代水利精神,即“献身、求实、负责”。这些著作抑或是水利精神在无形中激励着代代水利人,使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水利事业。因此,精神水文化尤其是水著作、水文艺应该成为水利高职院校水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激励学生为现代水利事业而努力,使学生能够内化于心,形成一种向上的力量。

(三)行为水文化使文化融于性

行为水文化是人们在从事水事活动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水文化,是人们在日常的饮水、治水、管水、用水、亲水等方面营造起来的的文化。例如,学校进行的水利教育,水利工程建设和水资源、水工程管理中的治水文化行为、管水文化行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爱水、亲水、惜水及人水和谐的文化行为等。水利高职院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深刻的水文化教育,培养他们水利工程行业治水、管水的技能,使他们在日常行为生活中养成亲水、爱水、惜水的习惯。通过行为水文化教育,培养学生上善若水的性情,使他们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岗位上,都能以水文化为指导并且贯彻始终。

四、水利高职院校实施水文化教育的途径

(一)充分利用学校独具水利特色的校园环境

水利高职院校在学校建筑和校园景观上要充分体现水文化,既展现出水文化的历史,又充分体现现代水利技术,并且充分利用校园已有水利设施建筑实训场和水利模型,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在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中耳濡目染水文化的历史变迁,沐浴古代和现代水利人的丰功伟绩,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将水文化作为水利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开展爱校爱水的活动以及与水相关的文化文艺活动,在校风校训中融入水文化。通过水利先哲的传世作品和伟大形象、校园内有特色的水文化符号等隐性教育,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水利精神的熏陶。

(二)发挥教育科研对水文化教育的主力作用

高职院校学生的课内外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要坚持将水文化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进行宣传,高度重视水文化宣传推广活动。校园文化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的正式的知识文化传承教育以及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即课内文化教育与课外文化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它有着内化于心的行为上的约束力,注重学生品质的提升。

要落实水文化教育,首先,要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作用,在课堂中开设水文化系列选修课程。例如,《水与艺术》《水与人类文明》《水与社会》《水与地域文化》等。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要结合中国几千年的治水实践,在学生心中播下扎根水利、发展水利的种子,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水文化行为习惯。另外,水利高职院校应组织力量编写相关的内部实用型教材,加强教材建设;建立水科学研究所,组织科研团队,深入开展水文化研究,构建水文化教育研究的师资队伍。全院师生齐心协力,将水文化教育落实在行动上。

其次,要高度重视水文化教育的宣传,积极发挥课外教育的作用。每年新生入学时,举办以水文化为主题的新生入学教育,以水利知识趣味问答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向大一新生灌输学校博大、深厚的水文化特色教育,为学生开启大学生涯意义重大的第一课。在每年的“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中,策划规模较大的水利百科知识竞赛,使学生切身体会开展水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在学习的基础上将“献身、负责、求实”升华为自身的精神境界。为促进学生对水文化的深刻认识并付诸行动,还应鼓励学生自己创办水文化创意研究室,由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大量极具特色的水文化产品并向社会宣传。

(三)注重培养学生献身水利的精神

水利高职院校要充分重视榜样的示范作用,培养学生对水利事业的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一方面,可以邀请一线水利专家和优秀的校友现身说法,使学生了解水利行业的艰苦和伟大,使作为未来水利人的他们对“水”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参观水景观、考察各流域水利工程、采访杰出水利人,增强他们对水利工程的感性认识。另外,还要经常组织、开展各种以水文化为主题的研讨会,让学生参与水资源调研、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及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等一些实践考察活动,让他们切身感悟水利工程的重要性以及水利事业的责任重大,培养学生知水、乐水、爱水的博大情怀。

第5篇:教育文化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长三角 区域文化 区域创新系统

上海文化、浙江文化和江苏文化均属于江南文化,基本特征非常相似,正所谓文化相通。这些相似的内容构成了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基本特征。长三角区域文化在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正是由其基本特征决定的。合作创新是长三角区域文化的核心、精髓和灵魂。长三角区域文化主要是通过创新主体对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发挥重大持久、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一、长三角区域文化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关系

本文论述的区域文化主要是指具体地域的人在长期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积累、积淀而形成的思想理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态度、生存精神、道德信仰、行为准则等。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不过是一种强化人的生存的机制。当然,它是对作为其载体的人影响和作用最重大的强化机制。文化几乎成了人生存与发展的唯一依靠。我们根本无法想象今天的人能够摆脱文化而生存下去。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文化是价值认同的思想基础。

考察沪苏浙三地文化发现,基于开放包容、务实诚信的合作创新是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长三角区域文化的核心、精髓和灵魂。而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创新。因此,长三角区域文化对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就具有重大而持久的影响。这正是本文特别强调从区域文化的视角研究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根本原因。长三角区域文化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关系,在本质上主要是地域文化和创新主体的关系,是文化与人的关系。

一方面,长三角区域文化塑造着长三角区域创新主体的创新文化素养、创新文化底蕴、创新文化意识、创新文化精神及创新文化境界。另一方面,长三角区域创新主体推动和促进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发展,丰富着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创新内涵。文化浸润、潜行于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所有活动细节中,但它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稳定、富有生命生机活力的精神体系。文化是依靠内在的生命机制自然发育、自然生长的,一种文化的成熟、成型需要漫长的时间。制定、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是追逐文化速成、文化速效的做法,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也违背了文化的本性,很容易也极可能会伤害文化自身。文化发展战略充其量适合于物质层面的文化。当前流行的“浙江精神”、“江苏精神”,不过是浙江文化、江苏文化的意识形态化的表述方式。其实,我们能做的只是尊重文化内在本性,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继承并发扬已有的区域文化历史传统,吸收和借鉴区域之外一切有益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文化养分,进而创新区域文化。

创新文化对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具有重大持久的影响。所以,不应把文化仅当做普通的环境要素,对文化的本质、地位和作用需要重新认识。创新文化的主要特质包括容忍失败、宽容叛逆、敢冒风险、崇尚创新等。优秀的创新文化不是三天两日就能够成就的,也不是几个人振臂一呼就能确立的。优秀的创新文化是一个区域内各阶层人士长期以来共同探索、不懈追求、锐意进取的结果。它既是历史的产物,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长三角区域在开展创新的过程中,政府对创新行为的大力支持;产学研之间的合作创新;法律体系对创新行为及成果的保护;教育培训机构对创新精神的大力弘扬、对创新意识的不断强化、对创新人才的大量培养,这些都反映了该区域优秀的创新文化的丰富内涵。它们将提升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水平,使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具有持久强大的内生性比较竞争优势,对其他区域创新系统具有显著的引领和示范效应。

二、江南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江南”的概念“江南”既是一个自然地理区域,又是一个社会政治区域,更是一个文化区域。在历史上,“江南”始终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地域概念,也来没有一个公认的界定。近代所说的江南,通常是指今天的苏南和浙江一带。1992年长江三角洲经济协调会的15个组成城市(上海、南京、扬州、镇江、南通、泰州、苏州、无锡、常州、杭州、湖州、宁波、嘉兴、舟山、绍兴),与明清时期的“江南”所包括的地区相比较,其行政地域的主体部分(指苏南的苏州、常州、镇江、南京,浙北的杭州、嘉兴、湖州以及上海)几乎完全重叠。由此可见,今天的“长三角”是由明清时期的江南各府发展而来的。

(二)江南文化的主要特征

以吴越文化为底蕴和渊源的江南文化,是以苏南的苏锡常、浙北的杭嘉湖以及上海为核心区域的长三角地区人民通过千百年来的积淀、融合、凝聚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江南文化是世世代代江南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和繁衍生息的精神动力。从吴越文化到江南文化到今天的长三角区域文化,一脉相承,但也有明显的阶段之分。吴越文化古朴刚野,但也柔雅;江南文化柔弱文雅,但也烈性。正是南方的吴越文化吸收、融合了北方中原文化的一些成分才形成了江南文化。江南文化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在不断的融合与扬弃中建构起内涵丰富的文化体系,至隋唐其主要内涵已渐趋稳定。

江南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1.崇文重教。江南地区历来崇文重教,吟咏成风,鸿儒巨子层出不穷,明清时期则登峰造极。江南人温文尔雅,知书达礼,讲理性,善思考,守秩序。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使江南地区人才辈出、社会进步、经济繁荣。

2.诚信合作。江南人诚实守信,善与人处,把诚信合作视为安身立命之本和商业经营之道。江南地区地域相连,人缘相亲,联系密切,来往频繁。在此基础上,诚信合作造就了江南地区的繁荣繁华。

3.谦和礼让。江南人不仅重文,而且重商。懂经营,善交易,在商业活动中谦和礼让,即使与人争执,亦柔声细气。这种品德使江南人不仅赢得了良好人缘,而且抓住了宝贵商机。商人追求和气生财;官人显得和蔼可亲;文人崇尚平和淡泊;长者具有高风亮节。

4.求精务实。江南人在农事上精耕细作,在经商方面精打细算,在传统手工制作上精雕细刻,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精益求精的态度。江南人崇尚务实,反对空谈,脚踏实地,进取向上。

5.融合开放。独特的水乡环境,优越的海陆区位,使江南人具有开放的胸怀和融合的气度。江南人虚怀若谷,宽容大度,像水一样随形就势,灵活亲和。千江百川归人大海。江南人拥有大海的胸襟和气魄。

第6篇:教育文化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校园文化;音乐欣赏

李岚清曾说过:“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使生活更有情趣,思维更有创意,工作更有效率,领导更有艺术,人生更加丰厚。希望大家都成音乐的爱好者。”[1]近几年,音乐欣赏已在全国高校大学生中悄然兴起,很多高校都已开设音乐欣赏课程,但其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音乐欣赏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加强艺术教育, 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已经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主题。音乐欣赏课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它以音响、聆听、体验、审美为教学手段,融文学、艺术、历史、自然、心理等多学科知识为一体,让欣赏者从中获得美育的艺术教育形式。这对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思想行为、美好的道德情操及塑造健全的人格等都具有积极、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3]。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普及高校音乐欣赏的目的是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体验和鉴赏音乐的能力,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和谐与健康的发展。

高雅的、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教育、鼓舞青年一代,通过音乐欣赏树立崇高理想,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大学阶段是青年基本确立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通过音乐这种青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向广大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欣赏人类音乐艺术精品的同时,得到高尚思想品格的熏陶,从而奠定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

二、音乐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现象。其中精神文化建设尤为重要,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而音乐欣赏又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音乐是活生生的艺术,美好的音乐可以净化人得灵魂,表达思想,是深层次精神世界的产物。在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欣赏是提高当代大学生文化素养、实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引领着当代大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吸纳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对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可谓功不可没。但音乐欣赏在高校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如何实现音乐欣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途径:

1、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高校文娱活动是大学生才艺展现的舞台,许多大学生在这里实现了自我的价值,从而树立了自信,不但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而且实现了自我。受耳濡目染的影响,学生们跃跃欲试,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等方面更加积极主动,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形成,为校风建设奠定了基础。而音乐在其中发挥了最为主要的作用,音乐是文娱的基本构成元素,正是有了音乐,才有了大学生情感的表达,精神的升华。

2、舒缓积极的校园铃声。校园铃声作为上课、下课的信号,常常单一而且刺耳,往往会破坏学生渐入佳境的学习状态。如果校园铃声不再以刺耳的噪音作为提醒的方式,代之以优美的音乐声,对舒缓学生情绪、稳定上下课秩序有巨大的帮助作用。比如上课的信号音乐采用较舒缓一些的,下课的信号音乐采用较快速些的,用音乐取代噪音,让优美的声音传入学生的耳朵,可以减少学生烦躁情绪的发生,有利于校园秩序管理。

3、优美动人的课外音乐。课外生活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营造校园文化的主要渠道,如果利用课外的校园广播在不同时段输送优美的音乐,无论是对学生课余生活的丰富,还是对学生紧张精神的舒缓,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例如,早餐时,播放我国民间轻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让学生有个好胃口。上午第一节课前和下午第一节课前播放一些轻松活泼的歌曲,疏缓学生紧张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中午下课和下午下课期间播放一些优美宁静的歌曲,让学生的心灵从紧张烦躁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获得平静。

4、积极庄严的校歌。校歌是学校校风的表现形式,而校园文化建设重在校风建设。校歌的内容是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学生潜移默化形成的整体的道德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好的校歌具有深刻的感染力,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校歌的传唱催人奋进,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

总之,校园音乐能让学生沐浴在美育的校园文化里,自然中增进学生对校园的感情。让学生在音乐中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在音乐中汲取人类大爱的情操,关注苦难,心生同情,与人友善,保护环境及与自然和睦共处等高尚的情怀。

音乐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音乐的魅力是不言而喻的。推行素质教育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音乐欣赏是其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岚清.音乐笔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周成祥.高度重视农村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D],2008.3

[3]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大学音乐欣赏教学新思考[C],2009,1

[4]胡树祥.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导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5]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复旦大学的改革与探索[M],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

第7篇:教育文化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文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文化认同对于塑造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是一个人对集体文化的认同,是一种个体受到所在群体的影响,是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自愿融入。文化认同的最重要的是对一种文化所包含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认可。文化与价值之间联系密切,价值通常需要以文化为载体才能有效地影响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思想,一个社会形成价值观,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化认同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个体选择特定的文化理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实现价值认同对文化认同的至关重要,在实现前者的基础上后者才可以真正被实现;反过来,自愿的接纳和支持某种文化,才会有文化自信,然后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实现文化认同是最终想要达到的目的,在此过程中也会帮助个体强化价值观。真正有意义、有效果的价值教育必须必须以认同为基础,帮助个体融入群体,形成对文化的自我认知、和选择。如果缺乏文化认同,价值观教育很难进行。

2 新媒体促进主流文化传播

利用新媒体促进文化传播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从而在诸多文化冲击和思想交锋中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中国的主导价值观地位,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引领力和统摄力。

首先,在国际层面上,新媒体对主流文化的宣传,可以增进海外学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性认知,在互动过程中,逐步修改及塑造其身份和利益,加深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帮助其抵御海外不良思想的侵蚀,增强其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尊自信心。此外,通过新媒体,也可以将中国现代化的成熟的思想体系展示给全世界,增强世界对中国的理解,增进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可与认同,从而有利于掌握时代话语权,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形象。其次,通过新媒体与主流文化在国内的互动,使国内民众更容易深化对主流文化的认知与认同,从而有助于增进国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推动民族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形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强大合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心理基础。

3 新媒体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感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被解构,从而也令原有的文化生态被改变。新媒体以其传播多渠道、接收多形式的特点使其能够最大限度的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建构起一个在世界范围内的多领域、多层次的文化空间,开启了一个突破时间、空间的文化交流模式。其承载的丰富文化资源以及共享平台给主流文化认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空间,并以区别于传统媒体的特点对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产生愈发深刻的影响。

一定程度上,新媒体在互联网社会中传播文化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仅可以传播文化,也对文化进行了再创造,成为信息处理和发散的中心。在今天文化交流高度密切的环境下,使用新媒体来创建和拓宽一个思想共通的空间,给了人们进行思想交流和增加认同感一个平台。人们的生活无时无刻离不开新媒体,文化的传播和接受也在随时随地进行,人们接受巨大的信息量,文化对其认知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新媒体以提供一种虚拟空间和增强现实的文化影响为翼,以本土传统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为思想来源,以图像、文字和音频为话语形式,提供全景和更灵活的互动环境,从而逐渐塑造一种新的话语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主动进行文化活动的条件和场所,激起大学生表达情感和诉求的欲望,促使大学生进行更多的文化参与行为,从而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调整其思维方式和行为结构,形成和增进大学生的文化认同。而且凭借其动态化、多重化、个人化和自我反省的性质,双向互动、自由点播和去仪式化的特点,进一步推动文化认同从物质内涵向形式内涵、从外显认同向内因认同转变,进而推动大学生行为模式、思考方式和价值观的重塑和增强。

新媒体对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新媒体更好的连接了本土文化空间和全球文化空间,不仅传播了本土文化,也使大学生更易接触到广阔的外部世界,这使得大学生的文化身份更具有流动性;另一方面,丰富多样的新媒体技术也使大学生更易接受这种方式下宣传的本土文化,引起文化共鸣和增强文化认同。

4 利用新媒体促进大学生的价值观的认同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建构可以通过一系列方法得到加强,包括简历特定的网站,运用多种教育渠道,社会舆论,以及完善的社会机制等途径以弥合实然与应然的差距,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互动平台动态了解掌握大学生的“思想脉络”。

2.加强校园网站建设,启用网络互动平台,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信息。丰富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染力。

3.以主题宣传网站占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网络阵地。完善话语机制增进大学生的认同。

第8篇:教育文化的核心范文

一、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传授给学生各种知识技能,而是要从小激发并唤醒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能够由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所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并在这个过程中充分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到预设的情境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教学理念发生了变革,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这就要求老师要从传统的教学思想束缚中走出来,借助技术优势实现教学工作的创新。翻转课堂指的就是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重新的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转移到学生身上,在这种模式下,课堂内的时间学生能够更加专注于主动学习知识,共同解决问题。老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也可以在课下通过网络和其他同学讨论,并查阅相关的资料。翻转课堂让学生更大程度的参与到学习当中去,让学习更加的灵活和主动,这一模式正是互联网催生的产物,也是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融合过程中最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例如在讲解二年级下册《丑小鸭》一文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播放《丑小鸭》的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从“丑小鸭”到“白天鹅”蜕变的过程,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丑小鸭因为丑而受到欺负、害怕、孤单的心情,并能够体会到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之后惊喜的心情。学生同样可以在课下借助信息技术搜集安徒生的其他童话故事,感受其写作的特点,并体会童话说明的道理,实现自主学习。

二、借助信息技术拓宽阅读面,促使学生自主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就是要拓宽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从小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多读书才能够有更多的积累和感悟,借助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为自主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

(1)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网络教学,有利于维持学生的阅读兴趣,网络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习惯以及学习方法创设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同时,网络教学还能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图文并茂且有声有色的阅读材料更加符合小学生的阅读情况。例如在讲解《桂林山水》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可以借助网络上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和视频播放给学生,从感官上让学生体会桂林山水的情况。这样能够更好的维持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网络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将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能够借助网络的优势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堂上利用网络实现广泛阅读,学生可以自由的吸取知识,既提升了阅读能力,又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但是需要注意到是,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哪些信息是可以借鉴的,而对于不良信息一定要严禁学生观看学习。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并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在获取知识的时候,学生可以借助自主探究、合作共赢的方式进行学习。

例如在进行二年级下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时,需要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除课文中提到的辨别方向的方法之外,还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呢?于是学生就会怀着好奇求知的心情上网查询,通过网上阅读,他们能够知道通过年轮辨别方向,年轮疏的一面是南方,年轮密的一面是北方;还能够知道自然当中蚂蚁的洞穴一般朝向南方。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能力,并帮助学生养成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学习意识。

第9篇:教育文化的核心范文

科学和人文的结合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潮流。我们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应以化学教学内容为载体,以人为本,自觉推进化学的科学思想与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机融合。在多年的化学教学实践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化学教学中融合科学思想与人文教育,是新课标推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在预设中重视人文教育

化学新课标确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知识为本位的教法,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应确立与新课标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先进理念,把人文教育融入化学教学中。在备课中,教师要把各知识点的人文教育目标提炼出来,想好这节课可以给学生渗透什么样的人文精神。例如,《空气》这一课,涉及了当代社会难题之一――空气污染和环境保护问题。我通过网络搜索到空气污染的多个触目惊心的画面:烟雾中的城市、烟尘粉尘污染、农田大气污染、小炼油厂、土法炼焦、市区垃圾焚烧、光化学烟雾等,同时把世界近年发生的典型空气污染公害事件向学生介绍,使学生对全球空气污染状况和危害的严重性有了深刻认识。

二、在体验中感悟人文教育

体验是教学过程的显著特征,化学课程中的体验可以是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探究或社会实践,可以是观看教师演说、演示实验或录像资料,也可以是过去储存积淀的经历的唤醒和激活。许多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同时伴随着情感体验、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并且培养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例如,结合“水的净化”对学生进行水资源保护的教育;结合“化石燃料的燃烧”对学生进行环境污染的教育;结合“二氧化碳”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有关“温室效应”的利与弊的教育等。通过这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事件,使学生触“境”生感,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提高环境道德价值观。

三、在实验中渗透人文教育

化学实验本身存在着物质与物质、物质与现象、现象与现象、物质变化与变化等诸多关系、充分挖掘化学实验中的人文教育因素,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特别是在演示实验中,教师要起到表率作用,注意每一个细节。如;每次使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结束后,我都及时对尾气进行处理(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不直接排放,以免污染空气。总之,通过化学实验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学生人文教育的内化过程得以进一步继续和发展,这种教育的效果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其他形式的教育无法代替的。

四、讲述化学史,熏陶人文精神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穿插讲述科学发展观、发明的历史及科学家的奋斗故事,让学生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例如有英国学者认为,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创造,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与化学相关的有四大发明中的造纸、火药,南北朝陶弘景发现的焰色反应,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司母戊鼎,近代的侯德榜制碱法,世界上首次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核糖核酸等,通过介绍上述成就,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热情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制定策略,凸显教学过程的人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