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范文

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

第1篇: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信息技术;分析思考;建议

英语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不容小觑。英语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所以,对于英语的教学,越来越成为初中教学的重中之重。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对于英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听说读写样样不能少。那么,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其完美的应用于中学英语教学之中,推动英语教学改革呢?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整合的意义和重要性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整合,顾名思义,就是把现代的信息理论、技术和方法等等融入现代教学过程之中,从而开创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我们应当从之前的“哑巴”英语的教育模式中跳出来,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资源、多媒体等等先进的技术设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给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更多更优秀的学习资源,从而培养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整合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信息技术也是提高初中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手段。

二、在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整合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1.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水平有待提高

在如今,现在的课堂已经不再是之前的“私塾”讲堂,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现在的教师是学生们学习的指路明灯,对学生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主导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接受自己的角色变化,并能够掌握精髓,对学生的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由之前的被动式教学、填鸭式教学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式教学、积极型教学。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也是截然不同。社会在进步,后一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才更能适应社会的潮流。所以,在这个立场上来讲,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接受自己角色的转变,同时要在知识和信息的海洋中给自己“充电”,否则很容易被社会淘汰。[1]

2.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观念有待改变

对于学生来讲,学生应当培养自己对学习的兴趣性以及自觉性。因为新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只起到了引导的作用,课堂已经由之前的被动式教学转变为了主动的学习。所以学生要意识到这一点,提高自己的自觉性,变被动为主动,只有这样才能掌握知识学好英语。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确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前提是要掌握基本方法,只有掌握了基本方法才能体验它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这其中又有一个重要问题,在掌握了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要培养自觉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为网络世界的信息是良莠不齐的,作为学生应当杜绝那些不良信息,让技术应用只为自身的学习和更好的发展所服务。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整合过程中对教师的一点建议要求

1.改变传统思维,树立新观念

首先,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必须摒弃之前一些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观念以及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之前的一些教育方法可能并不能完美的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所以,教师的观念必须与时俱进,要从自己的思维角度转换一下,接受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新时代,创新是关键,任何事物的发展进步都是一个摒弃“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有点高。作为教师,思想不能迂腐,同时要掌握现论知识,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要习惯信息理论知识。习惯是很可怕的东西,任何东西熟悉以后就能变成习惯,但是对习惯的摒弃也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过程,所以这个思维的转换对于教师来说还是有点困难的,所以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学习现代信息理论知识,让现代信息理论知识充斥自己的大脑,培养新的习惯,渐渐遗忘旧习惯。[2]

2.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

信息时代的发展速度不是常人可以想象的,只有不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在信息时代生存下来。那么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如何完善自身显得尤为重要。这就不仅要学习,还要掌握。不仅要学习现代信息理论知识,还要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方法等等等。在了解的基础上要求掌握,因为作为教师,只有在掌握这些东西之后,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在完善自身之后,还要学会如何利用先进的设备来教育学生。教师只有掌握了信息理论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在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整合中发挥重要作用。理论与技术绝对不能分开,二者的地位是相同的,缺少任何一部分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3]

3.关心学生,激发学生积极性

学生也是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整合问题中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因为课堂转变,对学生也产生了不通的要求。以前是填鸭式的课堂,现在的课堂氛围是自由而活泼的,所以学生的自觉性也变得尤为重要。在改变教学风格的同时要观察学生的接受能力、感兴趣程度等等,同时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英语这一课程,信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多面型人才,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多方面的培养。比如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掌握等等。这些对于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

总结

总之,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整合在如今的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创新课堂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它能转变课堂模式、改变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方面更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是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初中整体应以教学水平的重要方法。所以,作为教师,应当致力于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整合这一过程,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作为学生应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自身的学习情况。

参考文献

[1] 李正花.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1) .

第2篇: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范文

关键词:教学理念;求知欲望;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所需

一、更新教学理念,凸现学生主体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纠正对计算机作用的认识偏差和兴趣偏差,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计算机学习和使用的轨道上来,计算机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教学的功能和意义,充分重视并发挥课堂教学效率,正确引导学生在操作和实践过程中,获得正确认识和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另外,计算机教师也应该从教学入手,利用教材内容和拓展内容充分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例如我们可以多使用课件类、游戏类教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使学生在教学中感到兴趣。例如在小报制作这节教学中可利用了AUTHWARE课件来教学,并且让学生参与制作,并把学生的作品上传至局域网展示给大家看,放一周看各个作品的点击率,这样不仅让学生自己去欣赏自己的作品,同样也可以展示给其他的同学,带动他们热爱学习计算机,另外其家长感觉自己的小孩的作品能上网(感觉好像发表一样),从而家长也会支持他们学习计算机。

二、灵活运用教材,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对于农村中学生,由于对计算机接触较少,所以他们对信息知识了解也很少,从而导致了他们对信息技术的错误理解,以致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程度不高。所以我们要灵活运用教材,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并不是等值对应,由于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设施的短缺以及教学的时间安排较,加之学生对信息了解的少,所以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速度就比较慢。理解的也不很透彻。如果我们每堂课安排较多的知识内容,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适当安排课程内容,最好减少理论知识所用的时间,多增加一些学生上机实践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我们要做到尊重教材与灵活处理教材相结合,比如贵州版的信息技术第三册第八课下载免费软件,由于农村学生对这方面接触的少,他可能会不理解也不会下载。我们可以列举一些农村学生常见的比如QQ、QQ游戏、CS游戏、360杀毒软件等,从而使学生产生兴趣,因为这些软件是学生特别想要与娱乐相关。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在生活和娱乐中处处有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强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模式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有着鲜明的特点,即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和极富创造性,明显的时展性。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认知理论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在老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老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灌输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教学媒体不再是充当灌输的工具,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讨论交流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的工具。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任务驱动式、主题式、研究学习式、探索式、分组协作式等多种形式,其中任务驱动式是正在蓬勃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我们贵州省的信息技术课教材就是基于这种教学模式编写的。我想我们信息技术课教师只要切实转换自己的角色,从“领导者”、“传授者”这种权威的角色中走出来,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当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评价者、学习者,那么我们既能上好信息技术课,也能完善自己。

四、培训专职教师,提高教师素质,保证教学所需

第3篇: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范文

一个已经形成了自己学习曲线的人,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是难上加难,所以在我们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的贯穿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让德育工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让我们的孩子迈好人生第一步,让未来的社会多一份安定和谐。

1.与时俱进,德育为先

李岚清同志曾经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涉及的问题很多,情况也比较复杂,我们既要有全面系统的政策导向,又要紧紧抓住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他提出,要突出抓好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是四个方面:一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二是改进和加强德育;三是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四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德育建设都被鲜明地提到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环节的位置上。 可见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德育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2.德育主要是养成教育

让小学生从小养成懂得守纪律、关心他人、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不怕困难、勇于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而这些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我个人认为,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

3.德育教育无处不在

第4篇: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范文

一、与时俱进,更新德育观念

李岚清同志曾经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涉及的问题很多,情况也比较复杂,我们既要有全面系统的政策导向,又要紧紧抓住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他提出,要突出抓好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是四个方面:一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二是改进和加强德育;三是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四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德育建设都被鲜明地提到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环节的位置上。 可见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德育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那也要改革。

课程改革要求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既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又体现时代的要求,使我们明确意识到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样是一大基本任务,而且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完善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品德素质,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促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是中小学德育的根本目标,可见德育是一个直接关系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者,首先就要与时俱进,更新德育观念,明确在新课程中德育的内涵。在新课程中,对德育、德育课程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要改变一讲到德育,总是偏重于政治教育,甚至在政治与德育之间划上等号。而应该认识到, 德育不能离开政治,这是毋庸讳言的,但是,政治不能涵盖德育,更不能替代德育。德育是以育人为背景的比政治有着更丰富更广阔的内涵,从根本上讲,德育和德育课程就是要教会受教育者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凡与做人相关的思想、观念、规范,都可称之为德育。

二、加强领导,坚持德育为首

学校工作坚持德育为首,已经喊了很多年,可在工作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确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往往只喊在口头上,而实际工作中没有引起领导的重视。

在新的课程实施过程中,首先就要从理念上改变,要把德育工作确实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要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成立德育领导小组,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要为德育工作提供有效保障。要改变评价体系,不能以教学质量一方面来考核,要把德育工作优先考虑。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对人的培养,学校的各方面工作都要体现以“德”育人,为育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转变角色,注重以身示范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主要是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师。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要真正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要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不可独断专行,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过去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要是以说教为主,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按教师的要求做。在新的课程实施中,教师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要成为这个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如何来当好这个“首席”呢?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那么我们教师首先就要树立教人求真的思想,一要知道自己的角色位置,并认真当好这个角色,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二是作为“首席”就要作好表率作用,加强学习,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在各方面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是应当辛勤耕耘,以身立教,把社会道德素质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我要求。

四、融于生活,活动丰富多彩

过去的德育活动主要是教育工作者采取说教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德育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道德教育的基础是人对人的理解 ,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多少道理,使他去遵守多少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在长期生活中形成基本的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因此,我认为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开展德育活动,要改变以往说教、灌输的方式,要把德育融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倡导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地方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受到教育、受到熏陶,逐步形成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实现德育培养目标。

第5篇: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范文

陕西省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首先是由于它是全面提高质量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强教育先抓质量,强质量先抓课堂。课堂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载体和主要阵地。课堂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没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纵观中外教育教学改革,无不是把课堂教学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把课堂教学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加以改革。其次,在当前突出地强调课堂教学改革,又因为我们的课堂教学现状不适应质量提升的要求。应该说,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强调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全省以“聚焦课堂”为主题,以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实现“有效教学”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改革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取得了较大成绩,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各市县及学校在继承传统、学习借鉴先进模式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实践和创新,形成了许多符合素质教育思想、各具特色的经验、做法和亮点,涌现出许多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教改典型。

同样的课堂,不一样的精彩

去年年底,陕西省教育系统在宝鸡召开全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之所以在宝鸡召开,主要是宝鸡市在推动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中,具有鲜明的特色:一是行政推动力度大。在宝鸡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宝鸡市教育局将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采取了行政主导、强力推荐的工作方式,科学实施“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建立了行政、教研、师训、督导“四位一体”的推进机制,建立了年终考核、经费支持、以奖代补、多元评价、宣传表彰的保障机制。2012年、2013年宝鸡市用于教改的资金均超过1000万。这种以行政为主导、多方跟进配合的工作机制在全省具有示范意义。二是整体推进力度大。宝鸡市的教改实验,是市域整体规划分步实验推进。全市12个县区都参与了改革,实验校达到573所,占全市中小学总数的63%,覆盖各个学段。这给全省带了一个好头,给省上在市级层面推进课堂改革提供了启示和借鉴。三是探索改革力度大。宝鸡市牢牢抓住“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这一核心问题,把学习的自还给学生,初步探索出了适合自身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较好地回答了在课改环境下中小学课堂教学“改什么,怎么改”这个关键问题,提升了市域范围内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在全省具有示范意义。

西安:科研探新路,改革奏强音

多年来,西安教育系统以教育教学研究为中心,以教科研课题为依托,以教师培训为抓手,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课改工作已进入到从常态化到特色化的纵深发展阶段,呈现出课堂教学高效化、校本研修专业化、资源开发多元化的特色。积极推进校本研修工作,在近期召开的中小学校本研修推进工作会上,确立首批中小学校本研修实验基地学校30多所,举办了“西安市首届校本研修论坛”,编辑出版了《西安教研》校本研修专刊,成立了“西安市中小学校本研修专家指导组”,通过专题培训、专家指导、校级交流、骨干培训等形式大力推进校本研修工作。西安市在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咸阳: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积极、稳妥、求实、创新地开展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及与之相关工作,把“三课”(课程、课堂、课题)作为课改工作的主要内容,明确中小学新课改工作主要应该“做什么”;把“三分”(分步推进、分层要求、分类指导)作为课改工作的基本策略,明确市县级中小学教改应该“怎么做”;通过“三机”(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保证工作的通畅、落实,增强课改工作的活力。在“三课”、“三分”、“三机”的“333”总体架构下,把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作为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把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把校本研修作为落实课程改革要求的转手,把学科教学管理作为课程实施有序进行的保障,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课程改革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延安: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

审时度势,主动作为,积极改进,近期在宜川县召开延安市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现场会,推广宜川中学的课改经验,把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确定为今后的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积极总结与推广宜川中学经验,特别是在探索构建“两个自主”、践行学生发展理念方面,敢于大胆尝试、有效突破,为学校内涵发展注入活力。推行学校精细化管理。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校长,重点在管理。要求市县级中小学校长率先垂范,发挥带头作用,并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履职情况进行平时考核和年度考评,实现教学过程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第6篇: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范文

教育类事业单位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在现有事业单位中规模最大、分布最广,全省事业编制近半数集中在教育领域。以教育类事业单位为着力点,推进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体系建设,是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按照中央关于优先发展教育的有关精神,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我省重点加强教育领域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建设,陆续推进各类学校机构编制标准的制定出台。2011年修订完善了全省中小学教职工机构编制标准,2012年制定出台了高等学校、公办幼儿园机构编制标准,2013年印发了中等业学校机构编制标准,2016年出台了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特殊教育学校机构编制标准。通过制定和完善机构编制标准,规范了教育类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推动了教育编制资源的合理配置。

总的来看,我省教育类事业单位编制标准体系主要体现了三个特点:

一是以服务教育发展为导向。上述机构编制标准的制定和出台,始终立足省委省政府“科教兴鲁”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职业教育发展、高等教育改革、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实际需要,加强编制配备和资源调剂力度,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2011年、2016年我省两次调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上调核编比例,完善核编方式,实行班师比与生师比相结合,为保障基础教育编制配置、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提供了支持;2012年省属高等学校根据编制标准重新核编,共核增编制2万余名,2016年中小学重新核编,新增编制9000余名,充分体现了机构编制对教育发展的保障作用。

二是以规范编制管理为核心。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是制定出台机构编制标准的首要目标。通过制定标准,对各类学校机构设置、编制核定、领导职数等事项逐一规范,改变了机构编制领域长期存在的经验式管理模式,实现了编制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我省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教学校等机构编制标准,在全面分析同类学校编制状况、人员配置、课程设置、教学特点等编制配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等地区差异因素,确定了各类学校的核编比例,体现了编制总量控制与精简效能的结合与统一,在满足教育事业需要的同时,也确保标准现实可行、便于操作。

三是以实现教育公平为根本。合理配置机构编制资源是教育公平的支撑和保障。通过制定和实施机构编制标准,实现教育领域事业机构编制标准全覆盖,努力推动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的三个公平:城乡配置公平、地域配置公平、一般学校和特殊学校配置公平。2011年我省修订中小学机构编制标准,在全国率先实现核编比例上的城乡统一,对农村学校和偏远地区中小学按照5%的比例核增编制,着力推动编制资源向农村中小学倾斜。在地域配置上,各地实行统一的编制标准,鼓励各市在市域范围内动态调整编制资源,通过重新核定编制,实现编制资源的地区配置均等化。通过健全完善标准体系,规范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机构编制管理,调剂补充编制资源,保障不同类型的学生享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

第7篇: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范文

[关键词]提升;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绩效

我国自2001年《教育信息化十五发展纲要》以及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浪潮,在经费投入、建设规模、软硬件平台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从建设转向应用,以应用促进发展”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现阶段的主题。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深入,硬件环境的大投入与应用效果的低产出已成为当代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焦点矛盾,如何对区域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投入与产出进行绩效评价,找出制约不同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引导、监督和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发展,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研究的核心问题。

一、社会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所能,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后台支持

提高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应用绩效,需要全社会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一是从政府及主管部门层面,加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积累基础资料,掌握总体状况,加强动态监测,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资源,搭建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提高管理效率,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二是在学校管理层面,制定符合实际的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加快实现学校教学与管理的信息化,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互联互通,促进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三是在技术支持及应用指导层面,有关部门要建设和完善教育管理信息及技术支持服务系统。建立专门数据库,对信息化设施、资源现状和应用等进行动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力求以数据为依据、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指导建设;开展远程技术指导,确保各级学校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加强指导,促进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二、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充分发挥人的智力因素的作用

人才工作非常关键。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2010年全国电教馆长会议上指出:“全国电教馆系统要在教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把教师培训工作特别是教师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任务抓好、抓实。”所以要把人力资源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解决好基础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问题,充分发挥人的智力因素的作用。为此,要加强管理队伍的培训。要加强各级管理者的信息化素养培训,培养一支具备较高信息能力的管理队伍;制定教师信息能力培训规划,出台学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考核标准,开展新一轮学科教师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和能力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为信息技术人员队伍创设更好的工作条件,在任职资格、人员编制、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明确政策支持;努力改善中小学校网络管理人员的任职待遇,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坚持以资源建设为重点,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应用

在以计算机为主要媒体的现代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如果没有软件,所有的硬件都是一个躯壳,所以我们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定位在软件的开发、研制与应用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致力于发挥教师的群体作用,鼓励教师开发一些适合自己进行日常教学的软件,鼓励教师人人参与课件的制作,提高全体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教育软件的开发要以可操作性、实用性、便捷性、效率性为基本开发准则,切实使软件成为提高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绩效的重要载体。

四、以课堂为舞台,以服务教学为中心,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学校教学中,信息技术只有“走进课堂、服务教学、面向学生”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在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基础上,强调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运用到课堂和学习中。如基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和写作, 超越课本的社会课程探究学习方法, 基于互动学习工具插件的数学和科学教学的计算机模拟和仿真学习方法, 网络环境下基于话题的英语学习等。但信息技术毕竟属于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是为教学内容提供服务的,是提高教育效果的重要媒介手段和工具,所以,只有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才能实现信息化应用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第8篇: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范文

探究性学习,就是以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是通过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习能力和科学品质、实现多维目标的学习。它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其主要特点是问题性、过程性和开放性。

一、问题性

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起点和主线,也是探究性学习的归宿,问题是这种学习方式的核心。能否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关键。传统的课堂教学首先展示的是教学目标,探究型课堂教学首先展示的是问题,而教学目标就包含在问题之中,并且是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去实现的。这里提出的问题,必须切合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本课教学内容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并能大面积覆盖的问题。或者是这样的一、二个问题,或者是多个问题的序列;在序列问题中,往往也只有一、二个核心问题,其它问题或者是为核心问题作铺垫的,或者是核心问题的拓展和延伸,也就是说提出的问题要比较集中,问题序列的呈现要有逻辑性。问题可以由教师预设,但更多的时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这样,探究和解决这些问题更能成为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产生和始终保持探究的兴趣和内动力。总之,问题的“质”决定着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二、过程性

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同时经历两个过程,一是知识生成的过程,二是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这个过程和方法是探究性学习最为关注的。作为探究目标的问题一经确定,就要依据问题的内容性质和学习条件来构建探究的过程、选择探究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学习过程,但与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只不过常常是被简约化了的。有的科学家的一项发明创造,经历了许多次的实验和许多年的功夫才获得的,学生尤其在课堂上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全部经历过。探究的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发展和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探究性学习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求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探究的过程是一个多感官投入的过程,是外动和内动相结合的过程。用眼观察、用耳倾听、用手做一做、用脑想一想,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方法,每一个方法形成一个环节过程,所有的方法形成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尤其是思维过程,是探究性学习中应着重指导和训练的。

第9篇: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范文

[关键词]我国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 述评

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重点学校制度凸显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紧接着是“应试教育”催生了择校热,最后是“教育产业化”使择校浪潮涌现出来。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把择校现象作为一种社会“顽症”进行研究。国外有关择校的研究,为我国择校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我国研究者初步探索了我国择校现象的内涵、现状、原因、结果、对策、理论等。本文结合国外有关择校问题研究的一些文献,同时主要立足于国内,从以下几个方面梳理择校的核心问题。

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市场化“放大了”择校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等国在教育领域引进市场机制,实行家长自由选择学校的教育制度,试图在整体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于是,形式多样的择校现象日益成为人们关注与研究的焦点,如特许学校、学券、磁石学校等。我国义务教育市场机制的推出,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下在教育领域的实验。在我国转型期这个大环境背景下,社会对教育市场机制的作用与价值缺少理性的判断,使得择校在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日益冲击着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

(二)择校政策及制度比较脆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日趋突出,治理择校问题的政策也不断出台。从1986年至今的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1995年起的治理义务教育择校乱收费政策,2001年至今的关于流动儿童“两为主”政策,2001年至今的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政策,这些政策逐渐由表及里,触及到择校问题的实质,但因政策执行不力,效果不明显。这些择校政策按“禁止择校”政策价值取向可以分为以分择校、以分和以钱择校并存、进入政策议程并禁止择校、经审批允许择校、严禁择校、触及根源但政策目标有所退缩等六个阶段,这些政策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自身虚弱性、滞后性、配置政策缺失、被替换执行等问题。

(三)择校冲击着教育公平底线

择校与教育公平之间的关系,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适度的择校能够保证教育公平。在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实条件下,保证儿童就近入学的大前提下,实施有差别的收费择校政策,可以提升教育效率和质量,促进教育资源的流动,体现有差异的教育公平。同时也有利于流动人员子女的入学,促进社会阶层的合理流动。另一种观点认为择校有损教育公平。择校打破‘就近入学’原则,导致义务教育机会不均等;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导致牟利性寻租行为,更加加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程度,拉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影响了学校的合理布局和均衡发展;加大了“应试教育”而削弱了素质教育,违背了基础教育的基本精神;也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甚至是还出现了一种悖论:教育公平受到了冲击,但依然有大部分弱势群体为自己的子女选择学校。

(四)择校能否提高教育质量尚无定论

择校能否改变教育质量这一核心问题,是择校问题存在以来就有较大争议的。在美国,针对择校能否改变教育质量的研究就非常多,支持者和反对者都给出了似乎令人信服的结论,但在一定程度上都无法有效地驳倒对方的观点。支持者认为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择校可以加大公立学校之间的竞争,促进公立学校改革,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反对者认为教育市场化只是一种政治理想行为,会导致新的官僚制度、成本增大、教育公共性衰退、家长和学生消费者身份定位,经济思维定势等,对教育质量提升没有实质性帮助,只能诱发学生和学校发生更大的分化等。目前我国还没有对“择校是否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只是在如何有效疏导“择校热”问题上下功夫。

二、解决择校问题需要综合治理

我国是采取限制择校的国家,针对该政策也发生了一系列争论。在理论上,从人权来看,择校体现了公民的教育选择权;从人的差异来看,择校追求有差异的平等;从义务教育发展来看,择校是相对的动态平衡。在现实中,由于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以及优质资源的供求矛盾突出,我国的择校现象越演越烈,因此择校追求有差异的公平存在其合理性。我国政府采取“堵”与“疏”相结合,但“堵”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在认识择校产生的根本原因的基础之上,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对不同类型的择校加以“疏导”、分而治之。关于如何缓解择校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思路:

一是制定严格的“禁止”择校的政策,尤其是对当下实施严格的择校收费治理政策,遏制利益相关者的择校利益冲动,从而规范当前的择校行为。

二是增加教育投入,弱化重点学校制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使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倾斜,努力创建特色学校。

三是推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从出口上缓解择校压力,并以此为契机建立缓解择校的长效机制。

总体来看,国外发达国家有着悠久的择校历史。对于择校能否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整体质量,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有较大的争论。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研究给我国很大启示,就是要面对国情、面对现实。我国择校研究存在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窘状,受教育公益性的影响,我国长期在禁止择校政策的引导下,大多处于一种回避择校现象、力图消除择校问题的立场进行研究。这实质上是没有完全面对和正视现实,不可能提出有效解决择校问题的思路与对策,很难找到突破口。所以,要试图发掘问题背后的深刻原因,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丁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政策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1.

[2]吴丹英.义务教育“禁止择校”政策嬗变(1995~2010)[J].上海教育科研,2010(10):16-20.

[3]董辉,卢乃桂.从“指令”到“行动”:择校治理政策的实施[J].教育发展研究,2010(22):1-6.

[4]李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合理性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07(10):37-40.

[5]陈・巴特尔.我国“择校”现象的教育社会学阐释[J].中国教育学刊,2011(5):5-7.

[6]李醒东,李换.义务教育择校:质疑、归因及合理性辩护[J].教育导刊,2011(2):32-35.

[7]许丽平.择校:“堵”还是“疏”――一种基于分类法视角的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7(18):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