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龄前儿童心理学范文

学龄前儿童心理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龄前儿童心理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学龄前儿童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居住区 儿童活动场地 规划设计

引言:随着广州市居住规划的日益成熟,各大楼盘都努力营造了宜人尺度的规划空间,并设置了儿童活动区。但笔者走访了多个居住小区,发现多数儿童活动场地面积狭小,活动内容还停留在单一的砂池+滑梯、跷跷板之类的器材,少数楼盘甚至把成人健身器材与儿童器材混建,儿童缺乏安全独立的活动场所。可见规划设计中对儿童这个特定人群的活动场地设计,还没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希望从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探讨如何为孩子营造出安全、合适、快乐的户外活动空间。

1. 对儿童生理心理分析

根据儿童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证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收身体发育影响,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把童年时期划分为三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直觉运算阶段(2~6岁)、具体运算阶段(6~12岁)。[1]

居住区常在人口以老人和学龄前儿童为主。学龄儿童使用户外活动场地多数集中在寒暑假,可见集中活动场地设计要重点考虑学龄前儿童的日常使用要求。本文因限于篇幅,重点探讨低龄婴幼儿(0-6岁)的活动场地规划设计。

2. 0-2岁儿童活动空间的设计

(1) 0-2岁儿童场地设计

0-2岁儿童活动能力有限,其活动场所宜布置在临近住宅的组团园林内,并与高龄儿童活动场所区分开设置。场地内应有阳光直射,且位于背风位置。在植物遮阳处设置大人桌椅,并设置婴儿大小便处和换尿布处。

(2) 0-2岁儿童场地活动设施

此阶段儿童正处于爬行和学步阶段。

a.在平缓位置设置环形爬行道,铺面平整干净,设置红、黄等鲜艳颜色,刺激儿童的视觉发育。爬行道可设置缓坡或开放式路障。(图1)

b.针对学步阶段幼儿,可设置环形500~600高栏杆或扶手;周围地面不宜采用粗糙、坚硬地面。(图2)

c.设置适合此年龄组并低于2米高的开放滑梯。(图3)(图4)

3. 2-6岁儿童活动空间的设计

此年龄阶段儿童活动能力加强,开始逐步学会模仿、探讨、思考。其大脑发育由具象思维发展到逻辑思维,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得出:“儿童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游戏是促进儿童认知的主要形式和手段,能促进儿童心理发展和感觉、思维、语言、直觉、记忆等能力,培养运动技能,同时也是儿童最初认识社会和了解周围生活的途径。”

Moore等人总结良好的游戏场特性有五项设计指标:近便性、安全的挑战、变化多端且明晰、进阶挑战和弹性。[2]而仙田满则指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游戏空间及设备室“游戏循环系统”,其特征是(1)必须是一个循环的游戏,有明晰的动线;(2)游戏过程必须安全且有丰富的变化,允许儿童体验各种各样的挑战;(3)游戏过程需有象征型的高点;(4)游戏过程须提供能让儿童感到“眩昏”的地方;(5)游戏过程中须提供不同大小的团体可聚集的空间;(6)游戏过程绝非单一路径,而有其他路径;(7)游戏过程是整体性,但不是封板的,有多个出入口。[3]

据上理论,可总结出根据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游戏空间原则为:安全、近便、整体、可循环、多样、不固定、挑战性。

根据儿童游戏心理和活动特征,可划分为体力型游戏、群体游戏、智力型游戏三种。相应可以把活动场地划分为:

(1)体力锻炼场所

a.综合游乐设施:传统体力型游戏注重锻炼儿童的体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如设置各种固定运动器具如滑梯、跷跷板、秋千、平衡木等,多数为固定主题或单一游戏内容。(图5)

然而学龄前儿童正处于想象力、创造力高速发展时期,不需要特定主题。建议在传统器材基础上增加难度,如增设攀爬网绳与爬行隧道连接、设置多个方向多种途径连接高低落差、设置滑梯凹凸面提供逆行爬上滑梯、滑梯底部预留儿童玩抓迷藏的高度及变化路径等,实现游戏的多样性。(图6)

b.在远离车行道处,设置缓跑径(单车径)。围绕儿童活动区或分区间设置环道,赋予一定坡度,高低起伏,增加骑行难度和乐趣。既使各个游戏区环环连接,也是各个游戏区的缓冲带,避免互相干扰,符合整体、可循环性原则。

c.游泳区:儿童游泳池宜邻近成人泳池设置,水深不宜大于1米,在儿童泳池设置滑梯、喷水池等游乐设施。(图10)

(2)群体活动场所

a.设置平整广场:提供儿童玩模仿游戏、玩滚轴滑冰、跳绳、集会等互动的场所,并在场所内设置简单舞台(采取防坠落措施)。预留放映露天电影、主题舞会的设备,周边设置合适儿童尺度的座椅。(图7)(图8)

.草坡区:干净并有一定坡度(大于5%)、长度草坡,可为儿童提供嬉戏、攀爬、翻滚场所。

c.种植、饲养区:附近提供浇水、种植、饲养工具,让儿童参与种植养护动植物,利于爱心和责任感的培养。(图9)

d.砂池:爱玩砂是儿童的天性,可配合各种玩具,激发儿童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砂的粒径不宜太小,以免入眼,可在周边设置水池,用于塑造各种砂的形状。

e.戏水区:结合园林景观设置深度小于300mm的蜿蜒小溪或戏水池,通过养殖小鱼、小蝌蚪、乌龟给孩子提供接触大自然的机会。

a.儿童迷宫:可通过种植300~1000mm高的绿篱,营造迂回曲折的迷宫空间,设置多个出入口和交汇处,利于锻炼儿童的方向感和空间感。(图11)

b.不以固定结构、固定环境设置的游戏场所,提供可躲藏小空间,可开启关闭的小屋。或提

供废弃轮胎、泡沫积木、秋千、钢管、轻质砖石、废弃家具等可以根据个人想象,构建出多种游戏器材,更富有挑战性。(图12)

4. 实践探讨

笔者参与广州市某居住区规划的园林设计,其中儿童活动区结合二层架空层设置,约4600平方米。整个二层平台划分为迷宫区、泳池区、种植区、运动区、休息区、砂池、游乐设施区等,并以木栈道把各区连接成有机整体。临近游乐区,设置座椅供成人照看儿童,并结合景观设置便利的洗手间。(图12)

功能分区设计从实用性出发,既考虑良好天气下室外空间的实用,也充分考虑酷暑、寒冷、雨天等不宜室外活动天气时,儿童活动空间的使用需求,设置室内儿童活动区,包括运动区、阅览区和休息区。

细部设计上,迷宫区可采用约0.9米高的绿篱分割,设置多个出口。绿篱上局部预留0.5x0.5的洞口,方便儿童钻到不同区域,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和多样性。长颈鹿通道临近迷宫区设置,既便于两个游戏区的连续,又自然形成迷宫区的围合界面,体现温暖和庇护感。通道架空设置,高低起伏,产生丰富的内外空间。材料上采用绚丽的马赛克饰面,提供非凡的想象空间。

第2篇:学龄前儿童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心理疏导;宣传教育;鼓励

1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对患儿的心理疏导

1.1医生在治疗前对患儿及家长的诱导

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起到了主导性作用。儿童口腔科医生掌握了治疗口腔疾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负责制订和实施治疗计划。与其他口腔科医生能全身心投入到治疗中不同,儿童口腔科医生在治疗过程中还应时刻关注患儿的情绪及心理变化,应有一定的心理学及教育学知识来作为补充。口腔科四手操作的开展,让医生能更加专注的治疗,护士也能帮助医生稳定患儿情绪,及时传递治疗用品,观察患儿情绪变化,这种一医一护的治疗模式在儿童口腔诊疗中不可或缺[1]。学龄前儿童心智还不成熟,情绪不能自控,但如果能正确引导,可以达到治疗前的心理诱导。医生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治疗,应尽量做到让患儿主动配合,不能强制性束缚,否则会造成患儿心理上的伤害。这种伤害会一直影响孩子对牙科治疗的认知,也会间接影响周围的孩子,从而牵扯到其它方面的治疗,所以说,儿童口腔科治疗主动配合的益处远大于暴力性的强制束缚。医生应掌握行为诱导方法,即讲解-示范-演示[2]来达到预期效果。3~6岁儿童正处于乳牙列阶段,是孩子的第一套牙齿,初次就诊多数是第一次经历牙科治疗,所以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孩子的情绪及认知。临床工作中,有时受到患者多,环境乱的影响,医生会忽视对患儿耐心引导的过程,这样的治疗不算是成功的治疗。在治疗前,医生应向患者耐心讲解治疗过程,演示需要的操作,用孩子能理解的话语进行诱导,比如告知孩子手机是给小牙刷刷牙,牙里面有小虫子,用手机给他抓出来。让孩子适应手机运作的声音,演示每一个器械的用法说明,告知小朋友治疗动作会轻轻的,仔细听孩子的诉求,并给予恰当的鼓励。只有一点点通过恰当的语言与情感的交流,才能及时消除患儿紧张焦虑的情绪。也可通过沟通过程,使医护人员与患儿之间建立信任与依赖关系,进而使患儿主动进行治疗。同样医生对家长的引导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患儿家长由于自己的生活阅历及文化水平的不同,对口腔科的治疗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行为表现及话语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初次就诊,医护人员通过自己的检查,孩子及家长的主诉,会制订合理的治疗计划,并向家长告知。在此过程中,应尽量避开孩子。比如牙髓炎引起的疼痛,治疗方法应是立即开髓,这就会产生一过性的剧烈疼痛。若这样的话语被小朋友听见,会加剧其本身紧张的情绪。小朋友年龄的原因,不能完全理解治疗的必要性,所以,家长在这其中就要起到引导作用。被告知患儿的治疗方法,时间,刺激强度,以及治疗的必要性后,家长通过对孩子性格的了解,对其进行仔细耐心的告知。往往家长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会比医护人员更加顺利。这样和谐的三者关系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2医生对不同患儿口腔治疗合作程度的处理态度

通过临床实践中的观察,患儿对口腔治疗的合作程度可大致分为四种类型。(1)配合型。此类患儿较为听话,能跟医生进行很好的沟通,对口腔治疗没有过多的恐惧,能理解家长及医生的询问,主动配合治疗。医护人员只需在治疗前耐心的鼓励,在治疗中告知每一步的过程及时间,患儿便可听话的配合治疗,这是儿童口腔治疗最佳状态。(2)条件承诺型。相比配合型的患儿,此类型孩子会反复强调自己的担心顾虑,这就更需要医护人员有足够的耐心来对其讲解和安慰。如在治疗过程中不许医生安放手机,反复强调疼不疼之类的话,要求家长在其治疗后买喜欢的玩具,这种类型的小朋友需要医生用温和的态度对其承诺,鼓励,耐心讲解,多数情况下可以完成治疗。(3)被动型。此类患儿从外表上看较为乖巧听话,多偏于内向,没有过多的话语,会主动躺在牙椅上,不说话,不哭闹。当对其进行治疗时,动作上却有意与医生的要求背道而驰。时而听话时而躲避,对刺激的敏感值降低。此类型患儿多把恐惧感表现在内心,此时医护人员应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与态度,通过讲解,演示,慢慢建立友好关系,信任程度,当孩子适应诊室环境,从自己内心消除恐惧感时,便可配合治疗。对待这样的孩子,耐心亲和最为重要。(4)冲动型。此类患儿在没有进行治疗前就会不停的哭闹叫喊,发脾气,听不见去任何人的话,情绪十分激动。这样的孩子多数在家中比较溺爱,任性顽皮,遇到这样的情况,首先家长应配合医生稳定患儿情绪,医生应用相对强硬的话语进行教导,说明治疗的重要性。同时带其参观别的小朋友的治疗过程,增加其信心。在治疗过程中应做好防护性固定措施,以防突然的冲动行为造成伤害,尽量快速高效的完成治疗[3]。

2家长对孩子的心理疏导

2.1治疗前的认知教育

家长对口腔科治疗的认知往往会通过行为和语言间接影响患儿。比如家长有较为痛苦的牙科治疗史,有时会在一言一行中传达给孩子,让本来对看牙没有行为概念的孩子,在内心就有了疏远跟恐惧。所以家长作为治疗前的第一位疏导人,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口腔保健观念并给孩子普及口腔科的知识,对孩子进行耐心的讲解。树立良好的口腔观念,鼓励孩子生病要勇敢的接受治疗。学龄前儿童处在接触新鲜事物的阶段,应对其鼓励引导教育,绝不能恐吓,威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带领孩子到医院进行治疗前的体验,可以从熟悉诊室,医护人员开始,慢慢的进行简单的口腔检查,当孩子自己开始从内心消除恐惧时,后期的治疗将会更加顺利。

2.2治疗中的鼓励安慰

医护人员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治疗上,而患儿情绪的稳定就需要家长的配合。临床观察,有的小朋友需要家长在其旁边进行陪伴,家长可在一旁紧握宝宝的手,给予安全感,并不断鼓励,告知进程,孩子会增加其治疗过程中的信心。有的小朋友家长在其旁边反而更加拒绝治疗,这样家长可适当回避,医护人员就要担当起更加重要的责任。总结来看,对待不同的孩子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行为的疏导最终都是辅助治疗顺利进行。

2.3治疗后的支持鼓励

一般的小朋友在接受治疗过后都会心情低落,这时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可以在语言上对其进行支持鼓励,比如像你是最棒的,真勇敢,你可以跟你的小伙伴讲解看牙过程啦之类增强其信心的话。也可以带其吃一些好吃的,告诉孩子只有牙齿健康才能吃更多的东西,来教导他保护牙齿的重要性。总之方法很多,要因材施教。

3社会宣传对孩子治疗前的影响

3.1幼儿园

学龄前孩子多数处于幼儿园阶段,一天中多数时间小朋友都在互相交流,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某个小朋友曾经的治疗体验会通过言行举止传递给其他小朋友,这样幼儿园老师就是正确引导孩子的最重要引导者。首先老师本身应具有良好的口腔科知识及文化素养,本身起到带头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认知保护牙齿的重要性,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拒绝糖果及碳酸饮料,从小养成好的习惯。其次,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小朋友观看口腔宣传片,普及保护牙齿对身体的重要性,以及有病早治疗的必要性。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及文字说明,让小朋友了解认识口腔治疗的器械,治疗过程,从而使接受治疗时对整体的诊室环境不陌生,也能更快的适应环境。当每个小朋友通过良好的教育能主动保护自己的牙齿时,预防比治疗更加有意义。有学者调查研究显示,309例儿童牙病患者,其中3~6岁儿童牙科畏惧症发生率为85.29%,学龄儿童为72.38%,两者比较证明年龄越小,牙科畏惧症发生率越高[4]。所以说,加大保护牙齿的宣传教育力度,较少低龄儿童患龋的风险。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幼儿园应联合医院组织开展对孩子牙齿的检查活动。许多小朋友在一起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会有榜样作用。医生用口镜给小朋友进行口腔检查,不会产生疼痛感,从而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也能及时发现口腔问题,尽早治疗减少疼痛。第一次良好的体验会给孩子留下较好的印象,在以后的治疗中也不会产生抗拒心理。医院也可以组织孩子参观口腔科的诊室,通过观察医护人员的示范,相互交流,减少以往孩子对穿白大褂医生的恐惧。

3.2诊室环境

学龄前孩子还处在幼年阶段,会被一些好奇的事物所吸引,诊室的环境也会对孩子的内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诊室内可放一些孩子感兴趣的动画片及儿歌,也可播放牙科治疗宣传片,屋里布置一些有趣的卡通图案,让诊室环境更加温馨,分散孩子的注意力[5]。也可准备一些小礼物鼓励配合治疗的孩子。总的来说,所有的行为都是辅助孩子能顺利安全的完成治疗。

3.3社会活动

无论是学校还是医院或是某些医疗机构,都可以定期组织一些社会活动。例如宣传牙刷及牙膏的选择,Bass刷牙法的现场指导,对刚刷过牙齿的小朋友进行菌斑显示实验,用显示结果来进行更加直观的口腔卫生宣教。

3.4提高家长口腔保健意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模仿家长的行为习惯,从而获得自己对口腔知识的认知。近年来幼儿患龋率大大增加,跟家庭环境,经济条件,文化素养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调查显示,文化程度越高的家长,对孩子口腔保健的意识和认知就相对比较高。所以今后应加强对文化程度低的家长进行幼儿口腔健康行为的教育和引导[6]。希望通过努力在今后的儿童诊区不在听到孩子害怕的哭喊声。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疏导也应越来越受重视。

参考文献

[1]胡蓉.四手操作在儿童口腔门诊手术中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11):73-74.

[2]樊林.学龄前儿童牙科诊疗行为特点及治疗方法探讨[J].广东牙病防治,2011,19(7):369-371.

[3]易黔林.儿童口腔疾病治疗前的心理分析及心理诱导的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07(21):2347-2348.

[4]秦德川,高爱兰.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心理、行为特点及防治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7):69-70.

[5]范爱洁,包金娥,柴银薇.心理疏导在儿童牙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4(5):114-115.

第3篇:学龄前儿童心理学范文

当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思想意识的提高,对为儿童群体服务的室外游憩空间重视度也逐步地提升,很多城市纷纷改造或新建了儿童公园。区别于传统的“沙坑+滑梯”单调的娱乐设施添加模式,现代儿童公园出现了很多新的需求,如何抓住“儿童的口味”,引导儿童进行主动性的娱乐和探索,是儿童公园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然而,对于儿童这类特殊的群体,要想进行专业的沟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只有主动关注儿童的心理,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行为特征,设计相符合的游乐主题空间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目前,如何结合儿童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进行儿童公园的相关设计,我国学者没有进行过系统性的研究。本研究试以儿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分析和掌握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行为特征,探讨如何创造一系列符合他们心理行为特征的儿童公园主题空间。

一、儿童心理学

(一)概况

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的发展心理学分支。儿童心理学在儿童教育、儿童医疗卫生、儿童文艺、儿童广播电视等社会实践领域中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同样,儿童心理学对儿童公园的设计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研究儿童心理学的学者非常多。中国主要有陈鹤琴、黄翼、朱智贤等,他们对中国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1]国外更是注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赖尔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他的著作《儿童心理》于1882年出版,被公认为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在儿童心理学史上,第二个有较大影响的人物是美国的霍尔,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之后比较著名的还有瑞士儿童心理学大师让?皮亚杰及新皮亚杰主义相关学者,另外法国当代心理学家H.瓦龙也是一位在心理学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2]

(二)不同年龄分组的儿童心理行为特征

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生理、心理、行为特征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活动内容和方式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因此把握好不同年龄组的心理行为特征是儿童公园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下面主要依据法国当代心理学家H.瓦龙研究的年龄分期、特征和其他相关资料以表格形式归纳整理如下[3-6] (表1):

二、福州儿童公园主题空间调查与分析

儿童公园是儿童游戏场之一,由于其公园性质,它区别于其他儿童游戏场的特点主要有:场地比较完整,自然生态环境较好,空间安全性相对较强,具有由道路进行连接的多个游戏主题空间。

(一)儿童公园的概况

福州儿童公园位于福州市北郊新店镇片区,莲花峰山脉延伸缓坡地,东与规划中的福州市绿化工程处停车场和花鸟市场相邻,南面有闽越古城遗址以及大片的居住区和科技园区,西面为刚刚建成开放的福州动物园,北面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八一水库和斗顶水库,周边人文气息浓厚,自然环境优越。福州儿童公园是以“榕树下的童年”为主题,分为六个子主题空间,分别是活力园、艺术园、极限运动园、戏水园、小伙伴园和游乐园。目前,极限运动园已经施工完毕,但没有对外开放;游乐园正在施工,在其安全的区域设有临时性的气垫床,其他主题空间都已对外开放。该公园地处郊区,按照场地领域的使用频率,属于偶尔的范围(occasional range),即儿童偶尔会光顾出没的领域,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使用率高,公园里单独游戏的儿童非常少,基本上都有大人陪同。

(二)儿童公园主题空间的儿童活动情况调研与分析

儿童的心理活动虽然是内隐的,但外在活动是外显的,哪些主题空间符合儿童的心理行为特点,广受儿童欢迎和喜爱,是可以通过现场调研和分析的。本调查以三个时间段即2010年10月3日上午10点、2010年10月23日下午3点、2011年2月30日上午10点进行观察调研,表格调研数据结果取以上三次调研数据的平均值(表2和表3):

从以上两个表格可以分析得出:儿童比例为34.9%,监护人比例占65.1%;儿童公园中不同主题空间儿童数量分布有所不同,活力园和小伙伴园中的儿童数量最多,各占到35.8%和27.8%,其他主题空间儿童数量分布由高至低依次分别为戏水园、游乐园和艺术园,各占到15.3%、10.9%及10.2%(图1);而儿童公园中的儿童年龄分组分布具有较大差异,3~5、6岁的儿童占了50%,12岁以上的儿童仅占4%(图2);儿童的活动方式以玩沙、滑滑梯、玩各种简单器械为主。

三、儿童公园主题空间创造的优化措施

综上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儿童公园主题空间的创造上,可以从心理行为的差异性、主题空间的创意性和成人休憩空间生理融入性等几个方面采取优化措施。

(一)充分考虑儿童年龄分组的心理行为差异性

深入儿童心理学,可以清楚地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具体有哪些差异,相对而言,六岁以下的婴幼儿期倾向于有监护人陪伴的户外娱乐休闲活动;幼儿期开始喜爱创造性的手工及活动型游戏等;童年期则更喜欢具有竞技性和创造力发挥的游戏,户外需求量大;青春少年期更加倾向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独立性也增强。调研中发现婴儿期儿童的比例为17%,所占的比例也不少。这个时期的儿童活动能力不强,大多数是成人抱着或借助手推车带他们游览公园,与监护人有着亲密的依恋关系,但婴儿也开始以抓、握、爬、行的方式探索世界,设计中应适当设置能够锻炼儿童初级感知的主题空间,如以水、泥、沙、土、草等要素组成的公共互动性的主题感知空间,且应该离主入口、管理房、厕所等设施比较近,同时应结合座椅等设施设置换尿布操作平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设置简易的哺乳室。

幼儿期儿童的比例高达50%,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活动能力大大增强,活动时间也相对延长,为此,福州儿童公园主要为这个年龄段配置的活力园和小伙伴园两个主题空间中儿童数量分布也较高,分别占35.8%和27.8%,而戏水园由于秋冬季节池水已放干,亲水性没法体现,仅占15.3%。但调研发现,活力园和小伙伴园两个主题空间中放有3个沙坑、4个滑梯,内容上与普通居住区附近的儿童游戏场所差不多,没有独特性。笔者认为,设计中应适当增加感知自然,激发想象与活力,刺激儿童听觉、触觉、视觉等全方位的主题空间内容,如涂鸦墙、卡通造型大积木、体验速度的坡道、听风筒等。这个阶段是儿童创造力和想象力高速发展的时期,应该多为他们提供引导性、启蒙性的主题空间,而不应再重复“沙坑+滑梯”的模式。

童年期儿童所占比例也相对较高,约29%。通过调查得知,6岁以上儿童普遍感觉在该公园中没有什么有趣的项目。福州儿童公园中与该年龄段儿童有关的主题空间主要有三个:游乐园、极限运动园和艺术园,游乐园尚未建成,临时放置的气垫床还吸引了10.9%的儿童;极限运动园暂未开放;艺术园的主题空间设计又太过单调、平淡,缺乏吸引力,在艺术园中游戏的儿童比例是全园最少的,仅占10.2%,还不如游乐园临时放置的气垫床有吸引力。因此,设计师在考虑这个阶段儿童主题空间时,应安排激发儿童追求创造性、竞技性、科学性的主题空间内容,如各种球类竞技活动、科普科学小组、体能拓展训练区、器械体育设施、彩弹射击等主题空间和活动内容。

少年期约占4%,数量最少。这个时期是儿童期与成年期之间的过渡期,该年龄段的孩子独立性增强,以学习为主导活动,公园中可适当设置供他们开展文化、体育和脑力思维拓展等活动的主题空间,如兴趣小组、科学实验室、图书馆、电脑房、军体训练等。

可见,儿童公园设计时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心理行为特征,配置相应的主题空间内容,使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公园中都可以体验与其他游戏场地不同的游戏内容,启迪心智,激发想象,勇于创造。

(二)加强主题空间创意性

上述调查研究显示,福州儿童公园的主题空间内容还是偏单调,创意、吸引力和教育性不足,缺乏激发儿童创造性的游戏空间。同时,福州儿童公园虽然是以“榕树下的童年”为主题,但该主题在公园空间中如何创意性地诠释,却没有得到很好地体现。各子主题空间的创意性、艺术性也比较薄弱,这也是为什么对六岁以上儿童缺乏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求新、求奇、充满幻想是儿童心理的显著特点。[7]因此,不管是从整体空间布局上还是各个子主题空间的具体设计上,儿童公园应适当添加激发儿童创造力和开发智力的主题空间,并且力求趣味、艺术地把创意主题内容诠释出来。

(三)合理融入成人休憩空间

福州儿童公园地处郊区位置,游人交通工具需依赖私家车或公共汽车,所以儿童基本上是在节假日或周末由父母陪伴而来,一般一个儿童都有两个成人陪伴,有的甚至有三个成人陪伴,也有少部分是一个人陪伴。调研显示,儿童比例为34.9%,成人的比例却占到65.1%,成人与儿童数量之比接近1∶ 2,成人多于儿童。而在公园中的儿童游戏设施旁,往往缺乏必需的成人休息座椅,因此成人基本上是处于站立状态,有的场地设置过于狭小,甚至连站立的空间都不够,因此大部分成人只能站在草坪上。可见,在儿童公园中合理融入成人休憩空间也是设计中应该考虑的因素,特别是在学龄前儿童的游戏空间中,由于儿童对监护人的依恋更强,成人人数比例更高,成人休憩、看护空间的设置更应该得到重视。

第4篇:学龄前儿童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儿童情感;互动设计;儿童玩具

中图分类号:G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318-01

一、儿童心理成长特点对情感互动玩具的设计要求

(一)以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为设计的出发点。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比如学龄前的儿童与上小学的儿童其身心发育就有着明显的不同。那么我们在情感互动玩具的设计上就要根据这些不同而有所考虑。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来说,如果玩法太难,那么他们就可能不会理解,也就对玩具失去了兴趣。反之,对于上小学的儿童,若玩法设置太简单,与其理解水平不相符,他们也会失去兴趣。所以,好的互动玩具应该是儿童的年龄与玩具的玩法处于相对应的水平上。

(二)玩具设计中儿童情感体验要素分析。儿童的情感发展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儿童情感的发展随年龄增加而不断分化,是一个由低级的、简单的情感向高级的、复杂的情感发展变化的过程。新生儿只有两种情绪:偷快和不愉快。六七个月的儿童出现依恋感。到3岁前儿童情感的社会性成分增多,并有了羞耻感、同情感、嫉妒,责任感则刚刚萌发。学龄前儿童的情感已相当丰富,初步具有了成人所有的情感体验,道德感已进一步地发展,理智感突出地表现为好奇和好问。不同的阶段儿童所能感知的情感也是不同的。

(三)情感互动性过程和结果都应该是积极的。互动玩具的典型代表是电子互动玩具,比如现在市场上所出现的智能语言遥控互动玩具、智能互动语音对话玩具等等。这些玩具也就是儿童与玩具之间互动的典型代表。从“寓教于乐、健康成长”的角度来看,这些玩具基本上满足了这个要求。

二、儿童情感体验层次

(一)形态与情感体验。玩具的形态通常分为自然形态和抽象形态。抽象形态是在自然形态的基础上,发挥了设计师的主动性与独创性,在仿真人物、动物或者其他事物的基础上,加进自己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创造一个不同于“仿真玩具”的“抽象玩具”。同时,融合了人的情感以及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与理性的分析。最后创造出一个不同于“写实形态”的“抽象形态”。自然形态的玩具设计是“做得和真的一样像”,其标准是介于实物本身是与不是之间,甚至是完全杜撰出来的形象。玩具设计也要遵循最基本的出发点,特别是儿童的需要与爱好。否则,抽象到无法欣赏和明白的地步,这样的玩具是没有市场的。随着科学、数码技术、娱乐、游戏、动画、漫画等迅速发展,儿童的需求与偏好也在日新月异,抽象的玩具设计正在逐渐成为主流。

(二)色彩与情感体验。色彩在情感表达上给人非常鲜明而直观的视觉印象。色彩在儿童玩具设计中具有先声夺人的艺术魅力。儿童玩具设计应以儿童情感需求为基准,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对儿童来说,由于儿童的感色能力还没有发育成熟,只能感受一些单纯的色彩刺激,所以,儿童需要的色彩为少色性,总的倾向为单纯、明快、鲜艳、柔和。

(三)声音与情感体验。儿童很容易被声音吸引,在玩具的过程中通过声音的嵌入,引起儿童的兴趣,好奇以及愉悦感。儿童玩具中声音分为三类:情境性的背景音乐,基于操作反馈音,警告音和提示音。根据不同的玩具不同玩法,有必要选择性地嵌入各种声音。

(四)体验生活情境性。这是指模拟社会生活情境性活中的事、物及场景从而对引导儿童了解社会,体验人生有促进作用的特性。许多玩具的产生都是源于儿童模仿成人生活的本能性冲动。芭比的设计打开了小女孩们的视野,她们可以通过芭比感知到幼儿园以外的世界,让她们与芭比一起体验生活的各个层面。从海滩女郎到政治家,芭比变化万千的形象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她们希望自己在长大后也能像芭比一样。通过这种娃娃,小女孩可以意识到她们能够实现的任何梦想。这样“生活情景性”的玩具设计使芭比以一个活生生的形象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中,满足了孩子内心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深得儿童的青睐。

三、儿童情感互动玩具的设计原则

(一)创新性设计原则。创新是任何设计工作的核心与灵魂。任何的设计活动都希望能够在某些方面有一些创新。对于包括玩具在内的所有产品设计中,所谓的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概念上的创新,概念上的创新基本上是一种理论性的创造,具有宏观性的、普遍性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的创新是指工程技术或者说具体细节与操作上的创新,这涉及到具体的材料、外观、功能运作、色彩、加工工艺等方面的创新。而我们现在大多数的创新就是这一类的。

(二)生态设计原则。生态设计是指“在生态哲学的指导下,运用生态思维,将物的设计纳入‘人——机——环境’系统,考虑满足人的需求,从而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既实现社会价值又保护自然价值,促进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一般来说生态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绿色产品设计的材料选择与管理;产品的可拆卸性设计;产品的可回收性设计。

四、儿童情感互动玩具的设计要素和方法

(一)情感互动要素。“情感互动”是儿童互动玩具最基本的要素,情感互动玩具绝对是未来儿童玩具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尤其是现代儿童玩具在高科技的帮助下,出现的人工智能互动玩具更是成为了高科技玩具领域的佼佼者。

(二)安全要素。众所周知,玩具是儿童成长中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既然是工具,那么安全要素的缺失将对儿童造成非常不利的后果。

(三)技术要素。从设计学的角度来看,“设计师即使有最绝妙的方案,离开可行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手段也只能是海市蜃楼。因此,技术要素是将设计构想变为产品实体的关键的因素”。日新月异的现代科学技术为设计师提供了设计新玩具产品的可能条件,玩具设计也使得许多的技术成果转化为具体的产品。

五、结语

玩具的最终价值归结于它的娱乐功能和教育功能,进行娱乐式的教育,从教育中获得快乐。教育是促进儿童获得积极的情感互动体验,儿童玩具的设计应该以儿童的情感互动体验为出发,对理解儿童与玩具互动中物境与情境的情感体验,能帮助儿童设计师更好地有目的地、有意识地设计玩具,更好地实现其教育功能,激发儿童的各种情感。

参考文献:

[1]陈能林.工业设计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B.C.穆欣娜.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第5篇:学龄前儿童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心理状况;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当前在我国儿童的心理问题成为了影响儿童正常发育和成长的重要问题[1],在儿童时期的心理问题会一直延续,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有超过50%以上的心理问题是来源于学龄前期,其中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会对儿童以后的成长和发育带来非常不良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学龄前儿童的心理问题给予重视,及时的对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和行为干预,从而保证我国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育。下面本文选取抽取的1000例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究,现资料统计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抽取的1000例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年龄3~6岁,平均年龄(4.23±0.28)岁。分别从我市10所幼儿园抽取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调查。

1.2研究方法 在调查之前,先对儿童家长以及儿童说明调查的目的以及整个调查过程,希望能够获取最真实的调查结果,同时得到儿童的积极配合,保证整个调查过程的顺利开展,在调查过程中需要将一些注意事项及时的告知儿童及其家长[2]。然后根据儿童的真实情况,由儿童家长来进行问卷填写。

1.3调查内容 在调查过程中,主要是对儿童的年龄、性别、出生日期、年级、饮食营养状况、是否是独生子女、抚养人、受教育方式、家庭基本情况比如家庭生活环境、家庭经济状况、父母亲职业、文化程度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和记录填写[3]。

在上述基本资料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儿童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儿童的社会方面、情感和意志方面、生活方式、认知能力等几个方面展开详细的问卷调查过程[4]。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基本情况结果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全部回收,且回收问卷全部有效,都能够纳入到调查统计过程中。一共抽取了1000例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性儿童540例,女性儿童460例,男女比例为1:0.85。

2.2 1000名学龄前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结果分析 在1000例学龄前儿童中,其中存在一方面或者是多方面心理评分不及格的儿童都视为是心理不健康儿童。经过调查后发现有在抽取的1000例学龄前儿童中有超过27.00%的学龄前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中社会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结果是24.00%,情感和意志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结果是12.00%,生活方式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结果是17.00%,认知能力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结果是15.00%。

其中男性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结果是27.78%(150/540),女性儿童的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结果是26.09%(120/460),两组结果对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岁儿童一共是250例,检出率是34.00(85/250);4岁儿童一共是250例,检出率是24.00(60/250);5岁儿童一共是250例,检出率是20.00(50/250);6岁儿童一共是250例,检出率是26.00(65/250)。3岁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结果最高,明显高于其他3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结果,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我们应该重视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针对其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对策来改善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儿童健康成长[5]。本文选取抽取的1000例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究,结果发现抽取的1000例学龄前儿童中有超过27.00%的学龄前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中3岁儿童一共是250例,检出率是34.00(85/250);4岁儿童一共是250例,检出率是24.00(60/250);5岁儿童一共是250例,检出率是20.00(50/250);6岁儿童一共是250例,检出率是26.00(65/250)。3岁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结果最高,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结果,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参考文献:

[1]孙力菁,姜艳蕊,杨友,等.上海地区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03:248-251.

[2]何悦.学龄前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疼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

[3]吴斌,林希,陈晓冰,等.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A].达能营养中心(中国).达能营养中心第六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达能营养中心(中国),2003:5.

第6篇:学龄前儿童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古筝;兴趣;

21世纪,一个文化日益开放和多元的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尤其教育领域中在素质文化教育方兴未艾的大潮流下,越来越多的孩子走上了艺术探索的道路,在这些求学的孩子中学龄前儿童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在学前期,早期教育的影响和自身言语系统的初步发展促使儿童的自觉性逐渐发展。从这个时期起儿童就已经形成了最初的个性倾向,而且这种倾向在他的一生中都会保留它的痕迹。因而它在人类心理的发展上具有一定的作用。所以父母选择在很小的时候就培养儿童综合的素质是非常明智的举措。通过学习音乐,学习一门乐器,学习古筝来培养儿童的能力,发展儿童的个性,这将使孩子终身受益。

学一门乐器,学习古筝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长期以来我作为一名学生在学习古筝的过程中深深的体会着、感受着那份苦与甜,与此同时我又充当了另一种角色—教师,积极的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几年来,我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利用课余时间做了一些家教,在这些实践活动当中我获得了许多直接的经验,体会着各种感受,品味着其中的乐趣。同时我常鼓励自己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对于处于个性倾向发展期的儿童,我个人认为最主要的是先激发他学习古筝的热情而更主要的是看他有没有兴趣。

“兴趣”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是一个既简单有复杂的问题。所谓兴趣是指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其基础是生活的需要。对于有兴趣的活动人们会较积极的参与,效果也较好,反之则不然。古筝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种新鲜事物,比较容易产生兴趣,因此我也认为兴趣是儿童学好古筝的一个关键,是一种不断探索的动力。

很多家长和同学都问过我一个问题,兴趣从何而来?如何能让孩子产生兴趣?我认为兴趣的产生有两种,一种是自发的,也就是儿童自己对某些事物比较感兴趣,倾向性较强,这是一种客观行为;另一种是培养的,只要创造出一种环境和氛围来,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但应该说这种兴趣不一定稳定。兴趣的发展又有着不同的程度。最初的兴趣,对于儿童来说属于“有趣”这是的兴趣不一定专一,也不稳定。可能是暂时的。随着兴趣的发展“有趣”会变成“乐趣”,这样的兴趣就比较专一,稳定了。此时便不会觉得学习很苦,却把其当作一种趣事。在家长确定孩子是否学琴的时候一定不能忽略这个问题,由于当时儿童年龄较小,自己独立判断事情的能力较差,因此,开始也许是儿童对眼前这个乐器—古筝的一种好奇心,于是便弹了几下,又对奇异的音响产生了直接的兴趣,也许就是有趣了,这也是孩子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就不想学的原因。当然,如果是一个有天赋的孩子那就另当别论了。

那么兴趣是如何培养的呢?我认为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培养兴趣应该和他们所感兴趣的事物联系起来,在他们喜欢的过程中慢慢培养。对于学前期孩子,大部分还处于贪玩的阶段,所以我认为培养他们的兴趣就应该从玩着手。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增强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发展思维和想象力,从而提高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就家长方面而言,应该给孩子创造更多,更好的环境。如在家中常放些儿童感兴趣的音乐剧、音乐故事、儿童歌曲等,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带孩子去音乐厅听听音乐并且要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孩子能够在音乐的环境中不断成长起来。

在学习古筝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兴趣,那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一个5岁的小女孩,除了学习古筝外还要学习唱歌,学了一段时间古筝后觉得不喜欢弹琴了而更喜欢唱歌,我就引导他说弹琴和唱歌是可以相辅相成,互相帮助俄。于是在学习古筝练习曲《卖报歌》和《北京的金山上》时我就把歌词标到谱子的下面,先开始他还不可以流畅的边弹边唱,经过我和他妈妈的鼓励她不仅对弹琴又感兴趣了,歌唱的也很有进步。后来他还经常拿一些儿歌来让我给她标简单的谱子,用古筝弹奏。用这样的方法调动了他的积极性。现在他经常是主动要求练琴有时还弹着琴带着她妈妈一起唱儿歌。再如学生刚脱离练习曲接触到具体的一些曲目时会很不习惯,因为练习曲一般都是有规律的,而曲目刚开始弹的时候不太容易掌握旋律就变得较难了。有些孩子也因此丧失了兴趣,为了然儿童觉得不枯燥我又用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来引起他们的兴趣如《北京的金山上》,这就是个初学曲目,曲子一共分两段,一段是高音区演奏一段是中音区演奏,我把高音区段落让学生想象为一个藏族小姑娘高亢嘹亮的歌唱,中音区较浑厚的音色让他们想象成藏族小伙子或者是这个小女孩的父亲或爷爷歌唱的,两端都有不同的特征,再加以故事情节,学生很快就有兴趣了。最后竟然也可以把两段不同的曲风把握的特别的好。

综上所述,兴趣是儿童学习过程别重要的一个环节,当然上文所提到的一些情况是有针对性的,对于不同的儿童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找事物发展的自身规律,使儿童能够在快乐中轻松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教师和家长的耐心和正确引导,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更艰巨的任务。

人类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儿童在音乐方面的教育更加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古筝幼儿教育者们也因此任重而道远,在儿童古筝教育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更加完善幼儿古筝教育,也能为幼儿古筝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欣 郝和平等主编 《幼儿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年8月第一版.

[2]朱智贤 主编《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年修订版.

第7篇:学龄前儿童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心理护理;不同年龄;儿童患者;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3-158-04

随着近些年我国大众生活水平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再加上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护理模式也从以往的单一化模式逐渐向多层次、多元化护理模式转化,将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提供给患者。所谓心理护理,就是护理工作者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心理学技能与理论,采用现代化护理手段,对一切消极影响进行有效控制,以帮助住院患者能够以最佳状态接受疾病治疗。儿童是医院儿科病房的主要护理对象,只有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住院儿童心理特征加以了解,才能制定与之相适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也才能将人性化心理护理的效果体现出来,便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转。本研究为分析与探讨不同年龄段住院儿童患者临床护理中对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作用,回顾性分析120例在我院儿科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以下为具体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120例2013年9月~2015年1月在我院儿科病房住院的患儿,根据不同年龄段将其分为四组,其中30例6个月~1岁婴幼儿,16例男性,14例女性,平均年龄为(0.7±0.5)岁,其中6例患儿为疝气,9例患儿为感冒性发烧,8例患儿为荨麻疹,7例患儿为过敏;30例1~3岁幼儿,17例男性,13例女性,平均年龄为(2.0±0.5)岁,其中7例患儿为疝气,8例患儿为感冒性发烧,6例患儿为荨麻疹,8例患儿为过敏;30例3~7岁学龄前儿童,15例男性,15例女性,平均年龄为(5.0±1.0)岁,其中10例患儿为疝气,5例患儿为感冒性发烧,8例患儿为荨麻疹,6例患儿为过敏;30例7~14岁学龄期儿童,14例男性,16例女性,平均年龄为(10.5±1.5)岁,其中11例患儿为疝气,13例患儿为感冒性发烧,4例患儿为荨麻疹,10例患儿为过敏。各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性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入院后,初步评估所有患儿的心理状态,住院治疗过程中和患儿家属一同对患儿行心理护理干预,护理14d后对所有患儿实施心理评估,可将患儿心理状态进行四种类型的评定,即:(1)安静型。患儿配合治疗;(2)紧张型。需要对患儿解释清楚后,才勉强配合治疗;(3)恐惧型。在安慰、诱导以及哄骗等情况下接受治疗;(4)抗拒型。强制状态下接受治疗。其中后三种是不良心理。不同年龄段住院患儿的心理护理方法为:

1.2.1创建舒适、温馨的儿童病房将患儿比较喜欢的一些图画粘贴在病房墙壁上,贴不同的卡通图像,尽可能缓解患儿负面情绪,提升其心境愉悦感。

1.2.2不同年龄段的心理护理干预(1)6个月~1岁患儿的心理护理。主要是提升患儿对护理人员的亲切感与熟悉度,护理人员首次与患儿接触时,应该站在患儿亲属面前与其玩耍,逗其开心,以让患儿慢慢熟悉护理人员,并主动向患儿父母咨询患儿的生活习惯,比方说活动、喂养和睡眠等。通过整体护理干预方式集中进行护理与治疗,以降低对患儿所形成的心理刺激。(2)1~3岁患儿的心理护理。主要是消除患儿治疗中的恐惧心理,入院时,避免强制性对患儿行各种治疗操作,比方说,对患儿生命特征进行测量等。应该在患儿睡眠或者心态平静后操作,尽可能满足住院前患儿的生活习惯与爱好等,护理人员应该主动接触患儿,并称呼患儿的爱名,患儿,创建尽可能亲密的护患关系,以此将患儿对护理人员的恐惧感消除掉,依照患儿认知与理解程度,行相应的疾病治疗,通过易懂、亲切的语言,与患儿配合做小游戏,并在游戏结束后表扬患儿。(3)3~7岁患儿的心理护理。主要是诱导鼓励患儿,依照患儿理解程度,对其讲解护理与治疗的方法、目的及配合方式等,以取得患儿的理解与合作,表扬合作主动的患儿,基于患儿天生的模仿特征,树立主动配合治疗患儿的榜样,以个别带动整体的方式,对患儿行心理护理干预。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通过多样化方式主动接触患儿,对其护患情感进行培养,比方说看图画、做游戏或讲故事等,以消除患儿的紧张、焦虑情绪。(4)7~14岁患儿的心理护理。该年龄段的患儿具有比较强的可塑性,有着独立心理与成人感,护理人员应该采用认同、暗示以及鼓励等方式将患儿治疗的勇气激发出来,鼓励患儿克服焦虑、紧张等情绪,增强治疗中的自制力。并向好奇心重的患儿解释治疗的方法和目的,及时表扬患儿的进步和合作,耐心回答患儿疾病治疗中的问题,从而消除患儿的负面情绪,维护治疗过程中患儿的自尊心,依照患儿承受能力与病情组织一些活动,比方说,绘画、讲故事以及读书报等,这样不仅有助于缓解患儿紧张情绪,同时还有助于增强患儿和护理人员的亲密感,鼓励患儿接受朋友或者同学的慰问,对其自卑、孤独情绪的消除有很大帮助。

1.2.3患儿家长参与患儿心理护理

因为一些患儿病情比较重、病情变化快,而且病程比较长,所以患儿家长很容易出现抑郁、失望以及焦虑等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该主动开导患儿家长,积极鼓励家长主动参与患儿护理干预计划中,并对家人所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同时还应该向患儿家属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与治疗成功病例等。

1.3观察指标

对护理前后四组患儿的心理状体进行观察与对比,并对比组内儿童患者治疗护理前后的心理变化。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调查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0.O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均采用%表示,用x2检验,P

2.结果

对各组患儿行相应护理后,所有患儿的不良心理状态都得到有效减轻,而且患儿安静状态比心理护理干预前高,与护理前相比,7~14岁患儿与3~7岁患儿接受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态变化差异性不明显,6个月~1岁、1~3岁、3~7岁、7~14岁儿童患者护理后的安静情况变化比较明显,x2=4.2857,P=0.0384;x22=4.1542,P=0.0488;x2=5.8134,P=O.0159;x2=4.6886,P=0.0304,与护理前相比,6个月~1岁、1~3岁、3~7岁、7~14岁儿童患者护理后的紧张情况变化均不明显,x2=2.4107,P=0.01205;x2=O.0000,P=1.0000;x2=1.8750,P=0.1709;x2=0.5229,P=0.4696,与护理前相比,6个月~1岁、1~3岁、3~7岁、7~14岁儿童患者护理后的恐惧情况变化均不明显,x2=0.0750,P=0.7842;x2=0.3556,P=0.5510;x2=O.0000,p=1.0000;x2=0.6469,P=0.4212,与护理前相比,6个月~1岁儿童患者护理后的抗拒情况变化比较明显、x2=4.2857,P=0.0384,与护理前相比,1~3岁、3~7岁、7~14岁儿童患者护理后的抗拒情况变化均不明显,x2=O.0000,P=1.0000;x2=O.0000,p=1.0000;x2=0.8727,P=0.3502,见表1。

3.讨论

第8篇:学龄前儿童心理学范文

2少儿馆员阅读指导知识储备调查结果及简要分析根据美国于1997年提出,1999年修订的《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馆员资格》中对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馆员的专业资格提出的几项条件〔5〕,笔者总结出少儿馆员在阅读指导方面应具备的四个方面的知识,包括“有关用户群的知识”、“沟通技巧”、“策划及组织活动的能力”以及“专业素养与发展潜能”。有针对性地设计了问卷,作为开展调查的主要工具。通过网络调查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笔者对100余名公共图书馆青少年阅览部及少儿图书馆读者服务部的馆员们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2.1样本分析被调查的106名少儿馆员来自全国的19个省或直辖市(如北京、上海、江苏、湖南、湖北、安徽等),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其中,有42位是本科学历,39位是硕士学历,拥有这两类学历的人数占样本总数的76.4%。从学历层次及分布来看,比较符合少儿图书馆阅读指导服务的人才需求。从学历的专业分布来看,拥有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管理、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学历的馆员有58位,占被调查人数的54.7%,他们在信息检索策略、信息服务、馆藏发展以及儿童教育与儿童心理学方面具有其中某一领域较为专业的知识,更有在少儿阅读指导方面取得较好服务效果的潜力。

2.2有关用户群的知识用户群的相关知识主要指的是了解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阶段特征、了解并界定少年儿童的阅读需求、为他们创造愉快而便利的阅读环境等。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被调查者中有38.7%的人认为儿童开始阅读的最佳年龄在2~3岁,34.9%的人认为是4~5岁。而认为0~1岁为开始阅读的最佳年龄者仅占14.2%,也有12.3%的人认为少儿开始阅读的最佳年龄是6~8岁。而在2011年度的中国儿童阅读调查报告中显示,在0~3岁的孩子中,82.18%每天都有阅读需求;4~6岁的孩子中,78.35%每天有阅读需求;7~10岁的孩子中,69.82%每天有阅读需求。通过这个百分比,我们可以发现,孩子年龄越小,“我要读”的阅读愿望愈强烈。〔6〕在国外,科学家们经过科学论证,一致认为,儿童开始阅读的最佳年龄为0~12个月的婴儿期。如英国的“阅读起跑线”(Bookstart)计划是世界上第一个专为学龄前儿童提供阅读指导服务的全球性计划,他们为0~12个月的婴儿专门设计了婴儿包,是印有“阅读起跑线”计划的标志的帆布挎包。这个挎包通常由健康访视员在婴儿出生后的第8个月进行规定检查时带给幼儿的父母。〔7〕德国的教育家也认为,阅读应该从出生开始。从孩子出生,在德国就有诸如塑料书、布之类的书籍,可以带进浴缸,也可以在床上翻阅着柔软的质料来翻看图画。〔8〕在美国,儿童阅读更是受到了政府的极度重视。刚出生的婴儿就可以拥有自己的硬板书(board-books),在摇篮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9〕但从这次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少儿图书馆员认为儿童开始阅读应在2~5岁之间,比较起英美等发达国家所倡导的从0岁开始阅读,在认识上呈现相对的滞后性,这种认知不利于馆员们在实践中对少儿的阅读指导发挥正确和积极的作用。被调查对象中,认为少儿最喜欢的读物为童话故事、图画书、益智游戏类有87人,占总被调查人数的82.1%;认为少儿最喜欢的读物是手工类和认知类的有16人,占样本总数的15.1%。持这两种观点的人占被调查人数的97.3%,与2011年度的中国儿童阅读调查报告中“最受少儿欢迎的读物类型”调查结果相比较是非常吻合的。说明对于少儿的阅读喜好,少儿图书馆员的认知是符合现状的。与此同时,倾向于为少儿推荐童话故事、图画书、益智游戏类读物的有62人,占58.5%;推荐手工类、认知类读物的有14人,占13.2%;推荐科普百科类、励志成长类读物的有23人,占21.7%;推荐艺术类、传统文化类的有7人,占6.6%。从这两组数据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少儿馆员倾向于为少儿推荐他们喜爱的读物类型。但同时,推荐科普百科类、励志成长类、艺术类、传统文化类则上升到30人,占样本总数的28.3%,从某种程度上表明少儿馆员对于科学文化知识普及以及艺术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在新型的阅读方式(如数字电视、网络阅读、电子书等)对少儿的影响方面,106位被调查对象中,有7人认为这些对少儿没有任何影响,他们还是爱看传统的纸质图书;有32人认为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儿童们也喜欢利用网络进行阅读;有65人认为有很大影响,他们爱看电视胜过看书,有的甚至只看电视而不看书;还有2人表示不了解。调查结果与2011年度少年儿童阅读调查报告中“动画片以35.45%的比例成为孩子们喜欢的阅读形式之首,传统书籍以18.79位居第二,电脑位居第三”的调查结果基本相符。对于少儿图书馆员在少儿阅读指导过程中给予其指导,96位被调查者认为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87位被调查者曾有意识地去了解婴幼儿及少儿的心智和身体发展情形,以期更好地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及心智发展情况为他们提供优质的阅读指导服务,有19人否认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针对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情况,75人表示会在少儿利用网络阅读时及时对少儿开展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但有31人没有开展过网络道德教育。这表明大部分少儿图书馆员比较清楚地知道少年儿童在阅读过程中容易遇到各种障碍,认为需要根据其身心发展状况提供相应的指导。

2.3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技巧在少年儿童阅读指导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包括界定与传达儿童需求、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否拥有主动聆听的技巧等等。本次问卷调查中,在“认真聆听或了解少儿阅读需求并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图书馆领导或其他工作人员反映”这一问题上,67位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是这样做的,还有39位表示从未有过这样的行为。在少儿阅读的过程中给予他们必要的协助,回答少儿提出的相关阅读问题,并为不知道如何挑选读物的少儿进行“如何挑选书籍”的指导方面,有82位会给予孩子们帮助。这两组数据表明大部分少儿馆员对于少儿阅读有主动服务和沟通的意识,但在与少儿进行沟通并获知少儿阅读需求方面,少儿图书馆员还需要进一步培养这种主动沟通的意识。另外,有83人表示他们致力于培养少儿从小具备利用图书馆的习惯和态度,为少儿喜欢到图书馆“看书”和“会看书”进行阅读宣传和指导工作,23人则表示没有。这表明大部分馆员比较明确自己在少儿阅读指导中的角色和定位,并正在为之努力。少儿图书馆员的沟通技巧还表现在应尽量避免与少年儿童、家长及同事等发生任何性质的矛盾,以及如果出现矛盾,如何有效而和平地化解矛盾上。当被调查者被问及在阅读指导或其它阅读服务中是否与少儿、家长、工作同仁或社区民众之间发生过矛盾时,106份答卷中有105份该有效答题,有27人表示曾发生过矛盾,78人表示未发生过矛盾。调查结果表明,少儿馆员的沟通技巧在总体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

2.4策划及组织活动的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阅读活动,是激发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体验阅读带来的成功与喜悦感的一项重要活动形式。少儿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也常通过组织知识竞赛、阅读经验交流、亲子阅读、征文等活动来推广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少儿图书馆员策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所起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因为优秀的活动策划者和组织者往往能使活动本身更充满吸引人的元素。少儿图书馆员策划及组织活动的能力主要指的是依各年龄层儿童发展兴趣来设计和推广阅读活动、提供符合社区需求及图书馆目标的阅读推广活动等。本问卷主要针对少儿图书馆员策划和组织宣传阅读重要性及方法的活动、阅读推广及阅读经验交流活动、网络阅读基本技能及网络阅读习惯培养等活动的知识和能力而设计。在106位被调查对象中,56人曾策划、组织或参与过符合社区需要及图书馆发展目标的趣味阅读活动、阅读推广活动和阅读经验交流活动。53人曾策划、组织或参与过宣传阅读的重要性以及为少年儿童讲授阅读方法的活动。68位被调查者通过策划和组织活动,让少儿掌握网络阅读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如辨别、查找、使用、整理等,并养成良好的网络阅读习惯。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少儿图书馆员通过策划与组织各类阅读活动积累了相关的知识与经验,但也有不少少儿图书馆员从未参与过组织与策划阅读活动。因此,少儿图书馆员的组织与策划活动知识和能力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2.5专业素养与发展潜能从“专业素养与发展潜能”角度来看,主要考察少儿图书馆员是否具备对阅读发展趋势、新技术使用、儿童发展及教育相关领域的知识,是否能对用户及其阅读要求保持客观的态度,以及是否了解保护用户隐私,个人专业发展生涯中继续教育与相关培训的重要性等。在106位被调查者中,仅42人表示自己浏览过一些较权威的儿童阅读网站以及中国图书馆学会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推荐的少儿阅读书目,并结合本馆少儿读者的实际需要推荐给他们。表明只有小部分少儿图书馆员会跟随社会的发展为少年儿童提供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书目,而大部分的馆员做得还远远不够,甚至不具备这种意识。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总体情况较为乐观。91人表示会为与其沟通过的少儿或家长隐私保密,5人表示不会,8人表示也许会保密,2人表示不知道自己是否会为其保密。阅读指导方面的继续教育与相关培训对于少儿图书馆员在个人专业生涯发展中的作用是很大的。但在106位被调查者中,只有21人表示曾接受过有关儿童心理学、少儿早期阅读教育理论等方面的继续教育或培训,而大多数被调查者(86人)表示自己没有接受过此类培训或继续教育。这说明我国的继续教育与培训还处于缺位状态,没有达成规模效应,不利于少儿图书馆员的自身发展和自我实现,更不利于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对少年儿童阅读作有效的指导。对于“阅读指导知识中,哪几类知识最为重要”这个问题,有76人认为阅读指导方面的“如何教与学”的知识最为重要,48人认为策划和组织活动的知识最重要,89人认为掌握儿童心理学的知识最重要,86人认为沟通技巧方面的知识(包括沟通语言的选择、沟通技巧的使用等知识)最重要,29人认为图书、情报、教育学等专业知识最重要。我们得出结论,大部分少儿馆员认为对于阅读指导,各类知识的重要性从重到轻依次排序如下:儿童心理学知识———沟通技巧方面的知识———阅读指导(如何教与学)的知识———策划和组织活动的知识———图书、情报、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对于被调查者最缺乏哪些类型的知识,40人认为自己缺乏阅读指导方面(如何教与学)的知识,48人认为最缺乏策划和组织活动的知识,76人最缺乏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43人最缺乏沟通技巧方面的知识(包括沟通语言的选择、沟通技巧的使用等知识),18人认为自己最缺乏图书、情报、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其中,儿童心理学知识是认为自己最欠缺的知识,其次是策划和组织活动的知识、沟通技巧方面的知识、阅读指导方面(如何教与学)的知识、以及图书、情报、教育学等专业知识。有关少儿图书馆员的专业培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主要包括正规的大学教育、继续教育、短期培训班、在职培训等。本次调查中,27人表示愿意通过正规的继续教育(如教育学、心理学、文学教育等)来增加其阅读指导技能,44人选择在职的培训(如专业会议、专家讲座等)方式,20人想通过短期培训班的方式来增加其阅读指导技能,有14人愿意通过其它方式,如与其他馆员之间面对面交流等方式来做到这一点,还有1位被调查者未表明自己的态度。这说明在职培训(如专业会议、专家讲座等)是最受大家青睐的培训方式,正规的继续教育与专业短期培训班也较受大家欢迎。

第9篇:学龄前儿童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家庭功能;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背井离乡涌向城市,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农村,由父母或者亲戚抚养照看,因此形成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

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达2342万,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占38.37%,比2005年的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757万,增幅达47.73%。

“父母外出,子女留守”这种现象的出现,对农村的家庭结构、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情感等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孩子成长的主要场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学龄前留守儿童,在成长的关键时刻,不得不面对父母缺失,接受家庭结构、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情感的变动。那么,家庭功能的弱化会对留守儿童造成怎样的影响呢?目前已有的研究少有针对学龄前留守儿童,而研究方向主要也是集中在家庭结构、

家庭经济、家庭的教育功能弱化对其社会化的影响,从家庭的抚养、情感交流功能弱化方面探讨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利用社会学、心理学理论探讨家庭功能弱化对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1.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特殊时期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

面对城乡二元制的户籍、教育、医疗等壁垒,使大多数农村孩子无法跟随在父母身边,而留守在农村,形成农村留守儿童。

目前学术界对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尚未统一,主要争议焦点在“儿童年龄”的界定和留守期间的界定。有的学者认为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在外打工,由亲人或受托人照顾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6~16岁)的未成年人。有的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留在原籍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的18岁以下的子女。而本研究的学龄前留守儿童主要指的是0~6岁的儿童,这部分儿童尚未达到入学年龄,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出外务工,而将他们留守于农村上学、生活。

2.家庭功能

“家庭功能”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70年代,对其概念的定义说法不一。概述而言,对家庭功能的定义可归为两类:第一类是运用家庭功能的具体特征来定义。如Beavers用家庭的关系结构、反应灵活性、家庭成员交往质量和家庭亲密度、适应性来表示一个家庭的功能;Olson认为,家庭功能是家庭系统中家庭成员情感联系、家庭规则、家庭沟通以及应对外部事件的有效性;第二类以Esptein和Skinner为代表,主要从家庭完成的任务定义家庭功能。他们认为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为实现这一基本功能,家庭系统必须完成一系列的任务,如满足个体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需求,适应并促进其家庭成员的发展,应付和应对家庭突发的各种事件等。

3.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的重要内容,心理学家英格里希(H.B.English)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者在那种状态下,能做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状态,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陈炜鸿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一书中,将心理健康界定为“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学术界对心理健康的界定各持己见,本研究将心理健康界定为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的

状态。

三、家庭功能弱化对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学龄前留守儿童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阶段,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其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以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为基础,对其日后的意志力、品质、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自主性与适应力的形成都有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儿童心理健康形成的初始环境,是儿童获得早期生活经验、形成最初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的主要场所。家庭的所有因素都会给个体心理健康带来影响,如家庭结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以及家长的人格特征,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可能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

1.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对学龄前留守儿童学习与行为习惯形成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龄前留守儿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龄前儿童在家庭的教育中学习掌握生活技能、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培养优秀的品质和高尚的行为。而学龄前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的外出,受到的家庭教育时间也相应减少了,例如,有的父母双方外出,对于隔代监护人来说,他们本身就是弱势群体,需要他人的关心和照顾,再加上本身文化素质较低,教育方式缺乏有效性。有的一方外出,另一方留守家中,又要承担沉重的家务农活或者照顾几个儿童,根本无暇顾及学龄前留守儿童的教育。

社会学家认为,父母双方对其孩子的教育是缺一不可的,因为父母双方的教育内容是不一样的。同时在隔代监护的家庭中,由于监护人的受教育程度低,对现代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的方式不了解,因此,对学龄前留守儿童的教育是放任,在他们的观念中,只要小孩能吃饱喝足,不生病长大就可以了,很少关注孩子的亲情需求,心理需求和行为发展,更没有科学辅导和有效引导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得学龄前留守儿童的教育内容单一,道德品质出现问题,行为习惯养成不良。

瑞士学者让・皮亚杰将儿童道德意识的发展分为“他律阶段”和“自律阶段”两个阶段。他律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服从权威来获得基本的道德意识。那些处于“他律阶段”的留守儿童在习得基本社会行为规范的关键阶段,父母双方或一方的缺位使他们失去了可靠的权威。权威角色的失效致使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社会规范的识别和对价值标准的遵从处于盲目和混乱状态,对其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规范意识与法律意识等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2.家庭情感功能的弱化对学龄前留守儿童个性和心理行为的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孩子在幼年时期如果缺乏父母的教育、抚养和亲情,他们的性格、个性都会受到影响。在富有情感中成长的孩子,成年以后性格开朗乐观,善良正直,富有同情心,易获得幸福感的体验;在缺乏情感中成长的孩子,成年后易形成个性冷漠自私、缺乏爱心和责任感。

学龄前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长期得不到面对面的交流和情感体验,产生了严重的亲情饥渴,有的孩子甚至认为父母抛弃了自己,或者有寄人篱下的感觉。长时间的情感饥渴,导致儿童丧失基本的心理归属和心理依恋,使亲子关系变得冷漠,成年后便会对他人及社会也是一种冷漠的心态。同时,由于看到其他非留守儿童与父母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自己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会逐渐产生一种自卑感。学龄前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每天都会遇到不一样的事情,而这些问题无法得到父母的帮助和解决,就会产生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的产生会让他们不愿意与别人交流,随后也会出现孤僻、寡言、郁闷、内向性和逃避。

四、学龄前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途径

学龄前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出现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持久性的特点,因此,解决学龄前留守儿童问题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形成不仅是社会的原因,也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原因,需要各方力量、各种资源一起综合解决。“从实质上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集中地体现着城乡一体化这一社会转型中多种矛盾和冲突的、综合性的未成年人教育问题,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城市发展与乡村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状。”从长期来看,需要国家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来解决;从近期来看,则需要家庭、学校、社区共同配合来解决。

1.家庭方面

(1)家长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当前大多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都是由于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对孩子期望较少,只关注孩子的吃饱问题,却不太关注孩子的教育和情感体验。因此,家长急需改变这些陈旧的观念,应当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并将这些理念融入自身的行为中,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2)善于选择监护人,注重与孩子的情感沟通。笔者认为,学龄前留守儿童年龄尚小,需要母亲的亲自照料和抚养,所以认为,如果不能把父母都留下,尽可能地留下母亲监护。如果实在情况特殊的,请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监护。

(3)长期保持与孩子的情感交流。据有关资料显示,有的外出务工的父母,一年或者几年才回一次家看孩子,电话交流也甚少。因此,外出务工的父母,要增加回家的次数,每个星期需和孩子进行电话交流,交流的话题也不要局限于学习,可以多关心孩子的生活、人际交往等情况。

2.学校方面

学校是学龄前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的第二个场所,一般孩子在3-6岁,会进入幼儿园上学。学校要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多交流孩子各方面的表现情况,互通信息。学校要多开展较丰富精彩的户外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也要增加与其他孩子的合作和交流,让孩子能感觉到温暖和爱。另外,学校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排除孩子的心理隐患,增加情感投入,弥补孩子的情感缺失,使他们感到拥有快乐感和幸福感。

3.社区方面

学龄前留守儿童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的责任。但是,就我国当前教育的现状来看,社会对儿童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机构太少,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基层很少或没有相关的儿童少年的社区教育组织,使得农村学龄前的教育与成长在社区教育中尚属空白。因此,动员社区力量,共同来关爱学龄前留守儿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