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范文

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

第1篇: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资产监管;契合;模式构建

从传统视角来看,财务管理的关注对象似乎仅是资金,而无法针对资产监管有所作为。实则不然,作为资金的实物形态的资产,仍可以在资本循环公式所构建的逻辑下,纳入到财务管理的工作范畴。根据资本循环公式G—W—G`可知,作为价值层面的资金在时间维度上先后经历了采购、生产和销售环节。在这三个环节中,针对资产监管而言则主要存在于第一和第二个环节上,即关于资产的采购和使用方面。从中不难发现,财务管理与资产监管工作间存在着一种契合态势。建立在这种契合态势下的模式,将在拓展财务管理功能的同时,增强单位的资产监管工作质量。根据资产动态管理的阶段来看,还涉及到资产报废处置的问题。但结合本文所关注的焦点,故对于上述问题存而不论。

一、对资产监管工作的内容解构

在抛开资产报废处置问题存而不论的基础上,对资产监管工作的内容可解构为以下两个方面。

1.资产采购监管工作。无论是盈利性组织还是非盈利性组织,若要推动业务开展则需要发生资产采购活动。资产作为实物层面的资金,在采购过程中必然会面临高额的经费支出。从统筹配置的角度来看,若该资产的采购经费超出了单位预算,将影响到其它工作安排。一般而言,做出资产采购申请的业务部门,常聚焦于本部门的工作需要,而无视单位整体发展的要求。此时,单位内部因关系性影响力的存在,则出现了哪个部门负责人“有面子”则能获得申请批准的现象。可见,这种摆脱了资金约束和存在着寻租行为的情况下,资产采购监管便自然流于形式了。

2.资产使用监管工作。资产采购完毕之后,便涉及到资产的使用问题了。不可否认,各单位都建立的有资产使用、维护、保管的规章制度,并也实施了部门负责人的绩效考核机制。然而,受到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影响,上述制度安排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诸如,资产使用效率和维护水平信息,因单位科层结构影响而难以被管理层做获知。这样一来,就可能激励单位基层部门人员实施机会主义行为,最普遍的则是公物私用。

二、解构基础上的二者契合模式定位

以上解构为我们提供了当前资产监管存在的不足,那么建立在二者契合态势下的模式将怎样应对上述不足呢。回答这一问题之前,还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模式定位。

1.针对资产采购监管的模式定位。尽管资产属于资金的实物形态,但单位做出资产采购决策时只看中它的使用价值。这就意味着,建立二者契合态势的前提在于满足业务的需要。根据这一价值判断,模式定位于:(1)资产监管的使用价值定位。首先应满足资产监管的使用价值定位,即根据单位业务发展需要来建立项目采购预算,预算的制定主要围绕着资产的造价来进行。(2)财务管理的资金约束定位。这里的定位则是从单位资产采购的整体视阈上来讲的,即需要根据单位在一个经济年度的总预算,通过财务管理的资金约束功能,实现资产采购结构上的优化。

2.针对资产使用监管的模式定位。资产在使用、维护、保管过程中,其监管职责主要由业务人员开展。上文也已提到,受科层结构和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单位管理层难以获得切确的监管效果。因此,这里的二者契合态势的模式定位于:(1)财务部门针对专项资产的使用开展跟踪考核;(2)财务部门与资产主管部门建立起联动机制,对资产归口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业绩考核。

三、定位导向下的契合模式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并在定位导向下,二者契合模式的构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资产采购方面。针对资产采购中的使用价值位于第一考虑因素,因此需要业务部门根据业务开展需要,向单位管理层提交采购申请。申请书中应详细分析该资产对未来工作的意义和使用计划,并列出资产造价的明细表。单位管理层根据该申请书组织专家给予可行性论证;然后还要组织财务部门人员进行资金配置方面的测算,以免为影响到其它工作开展的经费安排。(2)资产使用方面。对资产使用方面的监管主要包括:使用频率、日常维护、常规保管等环节的内容。由于受资产使用专用性的影响,使得财务部门人员无法切实获得准确的信息。因此,在建立资产制度管理和人员考核的同时,还应成立由财务部门牵头、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的监管小组,从而能通过不定期抽查和定期检查的方式,来督促业务部门有效开展资产使用管理工作。(3)组织结构方面。二者契合态势的优越性还在于,通过财务管理视角为单位资产监管提供优化建议,并全面提升资产的配置效率。正因如此,还需要对二者契合模式的组织结构进行讨论。一般而言,可以设立三级组织结构:以主管单位资产监管的党委为一级,以具体落实资产监管工作的财务部门、业务部门为第二级,以实际完成资产监管的班组为第三级,实施三级责任制。这样一来,就能在组织上保证二者契合模式的运作。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诚然针对本文主题的讨论还可以从其它方面进行,但笔者仍在独特的视角下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四、实证资料

某省财政厅获悉,经过两年的建设,该省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已初步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使用、处置资产管理生命周期的动态监管,并实现统计报告、信息、工作交流等辅助功能。2011年以来,该省财政厅全面推广使用“省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构建“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事业单位”、“省-市-县”纵横贯通的资产管理信息网络平台。依托信息系统开展了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统计汇总,全面摸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量、种类及分布情况。2012年,经历数十次修改完善,按既定方案打造的集资产统计分析报告、管理业务网上办理、资产数据监测预警、资产信息渠道畅通等功能于一体的资产动态监管平成升级。目前,升级版系统目前已在试点单位测试运行,即将全面推广应用。同时,该省还顺利完成了“省级行政事业单位所属企业及文化企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完善和测试,并正着力推进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条形码管理。由此可见,上述动态管理模式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可以使用在本文所探讨的资产监管环境中。不难看出,这样一来将增强二者契合模式下的工作效率。

五、小结

本文认为,建立在这种契合态势下的模式,将在拓展财务管理功能的同时,增强单位的资产监管工作质量。这种模式在构建前需要在资产采购监管、资产使用监管等两个方面进行定位。然后,围绕着资产采购、资产使用和组织结构等三个环节进行措施构建。具体包括:单位管理层根据该申请书组织专家给予可行性论证,然后还要组织财务部门人员进行资金配置方面的测算;成立由财务部门牵头、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的监管小组,来督促业务部门有效开展资产使用管理工作;实施三级责任制。

参 考 文 献

[1]刘晓明.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J].当代经济.2012(1)

第2篇: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范文

(一)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制度不健全、结合层次不高目前,教育部还没有出台高校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具体办法,高校内部也没有具体制度规范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现行高校财务制度无论从框架还是原则都与“办法”的要求相去甚远,虽然教育部2009年下发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征求意见稿)对现行的高校财务制度作了较大的修改,但对双方的相结合问题仍处于原则性的层面,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深层次结合处在探索阶段,难以满足财务管理、资产管理自身发展需要。

(二)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衔接不畅,机构职责模糊高校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行政管理权三位一体,没有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的运行机制。资产的管理职能分别由财务管理、设备管理、房产管理、后勤管理等部门兼任,资产管理的职能分散,缺少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更未形成完整的资产管理体系。在高校资产来源和使用方面日益多元化、复杂化的情况下,如果不确立职责明确的资产管理机构,形成完整的资产管理体系,建立切实可行的资产管理运行机制,必定造成资产管理出现混乱情况,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三)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核算口径不统一 对于资产管理,财政部门按11类核算,教育部门按16类核算;对于财务管理,由财政部和教育部颁发的“制度”则按6类资产核算。不仅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对资产分类不一致,资产管理内部不同主管部门之间资产分类也不一致,而且不同的资产分类之间缺乏明确的分类转换标准。教育部门在要求高校资产管理部门按16类核算资产、财务管理部门按6类核算资产的同时,要求高校按财政部门11类组织清查和上报资产决算报表。由于核算口径的差异,给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结合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也导致资产信息的真实性、可比性大打折扣。

二、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意义

(一)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是由资产管理的性质与重要性决定的高校的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学、科研、行政工作的物质基础,是高校各项事业发展和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保证。加强高校资产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对进一步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降低高校运行成本,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是管理的内在要求 财务管理是高校组织财务活动、划分财权和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资产管理则体现为资产的实物形态的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基础。高校资产与财务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是资产价值量和实物形态的不同表现,二者互为因果。两者的关系表明,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结合是管理的内在要求。一方面,加强资产管理有利于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也就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盘活存量资产,实现财务管理效益,推动财务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资产管理又有其特定的对象,服务于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侧重点是资产价值的管理,而资产管理侧重点则是实物量的管理,二者相互作用,实现对资产的有效管理。因此,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既是加强资产管理、促进资产合理配置、有效使用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的有效手段。

三、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一)健全管理机构,理顺管理机制 高校根据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精神,按照资产管理相关职能权限的划分,成立资产管理处或在目前的资产管理部门内部设置相关的资产管理科室,将全校的所有资产归于资产管理部门监督管理之下,形成“决策管理(学校)、综合监管(资产管理处)、归口管理(相关职能部门)、使用管理(各使用单位)的四级监督管理体系。理顺资产管理与归口管理、使用管理单位的工作关系,形成资产采购(购置或构建)、资产管理、信息管理等为内容的管理工作有效衔接,改变目前资产管理“重购置、轻管理”的思维模式。同时,在财务部门设置资产管理科或资产管理专职会计岗位,加强与资产管理处的联系与沟通,定期核对资产账,充分利用资产管理部门提供的有效信息,通过存量资产的使用效率和安全完整情况的信息利用,加强资产购置计划的预算审核,以有效存量制约年度增量,通过资产处置环节的信息利用,减少直至杜绝资产流失。改变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两张皮”的问题。

(二)加强资产环节管理具体表现在:

(1)资产购置管理。资产使用单位向资产归口管理部门提出年度资产购置计划,财务部门根据综合监管部门提供的使用单位资产存量、资产完好率和资产使用效率审核后,进行综合平衡,报决策管理机构批准后执行;可执行的资产购置预算年中需要调整的项目由归口管理部门报主管校领导审核后报资产综合监管主管校领导审批执行。资产购置预算应保持预算的严肃性和刚性,不得随意突破。资产购置严格执行招投标程序,按照规范的合同文本,完整地填列合同规定的内容,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

(2)资产使用管理。校内各资产使用单位应设置专职或兼职资产管理员,掌握本单位资产的使用情况。资产管理员要随时掌握本单位的资产存量和增量,登记资产的出租、出借情况,及时申报资产的变更信息,实时了解资产的使用状况。单位资产管理员变更时,及时告知资产归口部门和综合监管部门,办理资产移交手续。资产监管部门经常不定期地抽查各资产使用管理单位资产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资产处置管理。资产使用单位根据资产的使用状况和资产报废年限标准向资产归口管理部门提出报废申请,归口管理部门按程序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实物鉴定后报主管校领导审批,资产管理部门根据实物审核明细表,与财务管理部门审核其资产实物与资产数据的真实完整性报资产管理主管校领导审批,并将报废资产数据转入资产管理系统待报废库。资产处置要严格按审批权限执行,对于高校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土地和车辆的处置,货币性资产损失的核销,以及单位价值或者批量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的资产的处置,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规定限额以下的资产的处置报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将审批结果定期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资产处置批复后,应将报废资产进行分类,招标公告,履行招投标程序,核减资产数据。资产处置收入进入学校财务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4)资产信息管理。资产管理部门根据资产购置预算、采购合同、实物验收报告和购置发票等相关资料审查其程序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真实完整,并将资产的相关明细信息录入资产管理系统。在资产信息的录入工作中,力求资产分类正确,信息完整准确,相同资产的名称要求一致。同时,打印出资产验收单和资产条形码标签,并将名称相同、出厂编号不同的大量同类资产(如电脑等),列出明细清单,以识别标签的粘贴。财务部门在处理资产账务时,应将资产验收单编号或资产编号同时录入财务核算系统;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每月进行一次资产账务核对,并将资产验收单编号或资产编号所对应的会计凭证号导入资产管理系统,建立资产编号与财务凭证号的对应关系;年终及时处理资产未达账项,配合财务管理部门编制财务决算报表;在保持基础资产数据与财务相关数据一致的基础上,根据资产决算报告的要求编制资产决算报表。日常工作中,资产管理部门按季度向财务管理部门提供资产购置的预算执行、资产使用和资产处置等情况,同时向学校资产各级管理部门和单位提供相关资产信息。

(三)规范资产管理与财务核算的口径 具体表现在:

(1)统一资产分类标准。随着国家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程度的提高,高校作为非营利组织机构,财务管理从属于公共财政、服务于公共财政管理的要求日益显现。高校执行财政部的分类标准,将教育部的资产16分类标准和现行高校财务制度的资产6分类标准统一到财政部的资产11分类标准上,是高校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制度要求所在。因此,高校应按财政部的资产分类标准,将固定资产分为土地、房屋建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设备、电子产品及通讯设备、仪器仪表、计量标准器具及量具、衡器、文艺体育设备、图书文物及陈列物、家具用具及其他类等共11 大类,并按新的资产分类标准组织资产盘点、清查、核对等工作。同时,建议财政部联合教育部组织部分高校制定出分类标准间的转换关系目录,以便具体实施。

(2)规范资产确认和计量标准。资产的核算对象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财务管理是资产广义范畴,资产管理是资产的狭义范畴。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应根据统一的资产分类标准和高校管理的实际需要,明确规定资产管理(主要为固定资产)的资产核算范围;同时,制定资产核算的价值标准,尤其是价值起点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下,使用时间超过一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如家具等。资产的确认范围和价值计量标准的规范和统一,是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基本内容。

(四)开展资产绩效评价 资产绩效评价是考核监督管理高校国有资产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高校应建立包括资产安全完整率、资产使用效率和资产管理人员考核指标在内的资产管理指标体系。将校内各单位完成工作任务量、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成果与占有使用的有效资产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指标评价的导向作用,引导各资产使用单位强化资产管理的责任,从追求资产的数量转到追求资产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同时,建立和完善资产与预算有效结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资产的绩效评价结果为依据,对单位和个人进行年度考核,并与下年度资产购置预算和工资预算挂钩。以存量定增量,逐步平衡校内各各使用单位占有资产的严重不平等现象,解决资产闲置和资产占用不足的问题,引导各单位增强资产的效益观念,明白资产的使用效益与资金的使用效益同等重要。因此,资产绩效评价工作可以为资金分配、预算安排提供依据,促进资金管理水平提高,有助于提高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水平。

第3篇: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范文

关键词:发电企业 固定资产 财务核算 管理

一、发电企业固定资产的特点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发电企业固定资产有着以下几个特点:

(一)资产价值巨大

可以说发电企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仅仅在基础建设上就投资了数十亿,其中固定资产的价值也非常巨大,固定资产的折旧费仅仅次于燃料成本,可以对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起到重要性的作用,因此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发电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系统性

发电企业是属于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从发电企业连续生产的方面来看,可以将发电企业固定资产的生产环节分解为以下几个环节:风力发电系统、电力存储设备、输变电系统等,这些系统在整个发电企业固定资产生产环节中是必不可少的,任何一个系统都会影响到发电企业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可以看出发电企业固定资产具备了系统性的特点,因此对于固定资产发电企业要进行系统化的管理,不能以点盖面。

二、发电企业固定资产的财务核算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后续管理不够精细化

制造发电企业的固定资产的技术要求较高,操作性非常复杂,这就决定了固定资产使用人的专业知识一定要符技术要求。但在发电企业内部很多员工抱着反正这是发电企业(公共财产)的资产又不是自己的这一态度,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对风力发电设备等固定资产没有做到精细化的使用,造成了固定资产磨损严重,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由于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操作时不够精细,所造成的损失将远远超过一般流动资产造成的损失,其后果将无法挽回。同时,对固定资产设备的非正常操作,将会使电力产品质量无法保证,不但影响发电企业的生产任务,浪费发电企业的大量资金和原料,大大降低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甚至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固定资产使用周期长,它的价值不是即刻就能体现的,只有在发电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渐地转移到产品成本中,通过产品的销售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所以应精细化地使用风力发电固定资产,延长它的有效使用期,才能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使它的价值实现最大化。但发电企业很多员工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虽然固定资产使用时精度有允许误差,但发电企业在安装、使用、维护时没有精益求精,超过了允许误差。而且应用环境也没有达到规定标准,再加上日常保养不到位,使用人员不按说明书进行操作,让固定资产“疲劳运行、超期服役”。甚至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盲目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频率,这种状况缩短了风力发电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期,降低了使用效率,同时也降低了风力发电固定资产的有效贡献率和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后续更新改造项目管理不细致

首先,很多发电企业在更新固定资产决策时,存在对待购置的固定资产信息搜集不足的问题,以至于对新的待购置的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性能、相关税率、市场公允机制及回收价值了解不够多,导致资产收益能力计算不准确,会影响更新固定资产的决策的科学性。例如有些风力发电固定资产虽然性能较好,技术上比较先进,但是由于是新兴的科技产品,质量上会存在一些问题,而且维修维护和保养上,也会有需要一些额外的开支。很多发电企业盲目追求技术的先进,而忽视对其使用保养所需费用等信息的搜集,导致购入的固定资产实际应用效果不佳,白白浪费了发电企业的资金。

其次,发电企业固定资产更新决策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科学性和整体性,缺乏以内部收益率等财务指标为依据的科学计算分析。表现在没有从成本收益角度来分析风力发电固定资产更新是否划算,有的企业只看到了更新风力发电固定资产会带来收入的提高,而忽视保养费用、折旧费用和技术要求所带来的费用,没有进行风力发电固定资产投资内部收益率的测算,没有进行更新固定资产与继续使用旧固定资产的真实内部报酬率比较,更缺乏从机会成本角度考虑固定资产更新是否划算。总之,风力发电固定资产更新相关的财务分析和现金流测算工作不到位,导致风力发电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缺乏理性的、量化的分析,使得风力发电固定资产更新反而使发电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得不偿失。

(三)对风力发电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审监督力度不够

发电企业的领导没有高度的重视固定资产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审部门设置在财务部门之中,这使得内审职能不可能监督财务部门负责管理的固定资产情况,造成审计机构的执行力度不够,又因为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的限制,对风力发电固定资产及相关技术不够了解,导致发电企业的固定资产使用和管理得不到监督制约,很多固定资产的使用信息得不到及时反映。在使用风力发电固定资产中的很多错误、不规范的使用行为不能及时得到纠正。从一个侧面上反映出发电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监督力度还不能够保证。

三、发电企业完善固定资产的财务核算与管理的对策

(一)积极实施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

应做到加强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对使用人员及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实施监管,在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中及时发现问题,了解问题症结,向领导层提出资产管理使用和改进建议,使发电企业的固定资产保值、增值。设立发电企业各职能部门内部的设备管理员,并加强对其进行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对其所在部门设备使用和变动情况的监管力度,定期到管理现场实地了解和查看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和维护情况。组织管理人员有计划地进行精细化使用理论学习,定期对他们进行对于固定资产精细化使用上进行绩效考核,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绩效。

(二)提高更新改造项目决策的科学程度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属于互斥投资的决策类型,应当积极搜集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相关信息,积极采用净现值法和年金净流量法。应做到:发电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时,要注意要购入新的资产还是继续使用旧的资产是两个互斥方案,要对现金流量进行分别考察,再进行价值指标计算,进而得出最终的结论。

根据新、旧设备的未来使用年限是否相同,可采取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决策分析:若新、旧设备的未来考察年限相同,则可使用IRR法或者NPV法来进行判断,具体既可以计算总量,也可以计算差额;相反,若两个项目的使用年限不同,则运用到“不同周期的项目决策”中所说的“年金法”来计算年均净现值。

发电企业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更新决策时,要站在固定资产使用保养等综合角度来考虑问题,要根据新设备是否扩充企业生产能力,增加企业销售收入来选择不同分析方法:如果新设备能扩充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能增加收入,那么分析现金流量就要考虑增加的收入及降低的成本,就可以选择一般的价值指标,可以采用差额分析,又可以采用总量分析。在固定资产更新的时候,若新设备只是简单代替了原有旧设备,没有改变企业的生产能力,不增加销售收入;只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减少现金流出,那么一般通过比较现金流出量的总现值或年均现金流出量来分析。在收入相同时,现金流出量越低越好。

(三)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审监督力度

发电企业应完善内部控制和资产经济效益的审计管理,在人员的任用上坚持使用专业技术过硬、整体素质较强的会计人员,加强内部的审计工作,建立一套切合实际的管理制度,和内部审计考核办法,内部审计部门应设置在董事会下边,直接向董事会汇报,将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纳入内部审计业务范畴。其次,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管理,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就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及时进行评审,必要时借助第三方进行审计监督,出具相关的固定资产使用管理的调查报告等,对于发电企业来讲,要建立严密完善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体系,这对于发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兰翠红.浅谈我国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及其对策[J].时代金融,2013(12)

第4篇: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范文

一、当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医院同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主要体现在管理责任不明确、核算制度存在问题、方法有待优化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当前医院同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1.管理责任不明确

管理责任不明确是造成医院同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中存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同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同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责任不明确。医院同定资产没有统一的部门进行统一的管理,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每个负责部门并没有对于账日进行有效的核查,并且每个科室的负责人也没有进行相应的财产管理工作,因此导致了各项记录的完整性较差。

2.核算制度存在问题

核算制度存在问题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同定资产的购置工作进行过程中,其存在的盲日性往往会导致核算工作整体的可行性和核算执行之后带来的效益都得到很大程度的递减。甚至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购买人的设备整体效益降低,甚至会出现非常严重的资金浪费。医院同定资产管理核算中却没有相应的加速折旧,没有资产减值准备金,造成账面同定资产的严重失真。

3.方法有待优化

方法有待优化主要是指我国部分医院的同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方法存在着许多不科学的方面。主要是因为同定资产核算的模式有待完善,并且同定资产核算的账曰价值浮动较大,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包括历史成本法在内的方法应用效果并不是非常良好。除此之外,方法有待优化还体现在其方法无法长期进行更新,并且也无法促进管理部门进行相应的监督工作和管理工作。

二、当前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的优化工作

当前,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同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的优化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了完善具体制度、明确具体责任、扩大核算与管理范围等内容。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当前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同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的优化于作进行了分析。

1.完善具体制度

完善具体制度是优化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完善具体制度的过程中一元醇财务人员应当注重制定和完善医院的同定资产管理制度。除此之外,在完善具体制度的过程中医院的管理者要像重视医院的医疗技术、医疗服务一样,从各方面对医院的同定资产给予大力支持。举例来说,资产管理部门也要对医院同定资产的分布、使用率、完好度、维修等方面进行详细记录,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医院的同定资产的流失。南于医院同定资产存在种类多、分布广、价值差别大使用部门散的客观现状,所以必须从医院实际出发,建立财会部门、财产管理部门、使用科室“三账一卡”制度,做到财务部门有账,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医院同定资产管理与核算水平的有效提升。

2.明确具体责任

明确具体责任对于优化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明确具体责任的过程中医院财务人员应当注重将科室资产的消耗计入成本核算,将房屋、设备按折旧率计提折旧,计人科室经营成本之中。这样,不仅可以防止科室乱购设备且长期闲置,又可以督促科室及时处理报废的资产,这样可极大地提高医院现有资产的使用率,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医院同定资产管理与核算效率的持续提升。

3.扩大核算与管理范围

扩大核算与管理范围是优化工作的核心内容与重中之重。在扩大核算与管理范围的过程中医院财务人员应当注重将同定资产管理列为所使用科室绩效的考核内容医院的科室作为同定资产的使用单位协助科室提高设备使用率,并且通过这样的考核可以强化科室的增值意识,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医院同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可靠性和精确性的日益进步。

第5篇: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范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资产管理 预算管理 有效结合

2012年以来,重点强调了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重点指出了对国有资产进行改革的思路。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是大势所趋,也必须要引起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有效落实。

一、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的必要性

(一)国家政策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有资产的总量取得了长足增长,在许多行业都具有国际领先地位。但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一直是相对薄弱,这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健康发展是不利的,也与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不符。所以,通过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效结合,提升国有资产的财务管理能力,是行政事业单位遵循国家政策实现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途径。

(二)提升资产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使用效率相对较低,甚至部分有效资产被长期闲置,得不到充分的利用。科学合理的制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效结合,不仅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国有资产的流动方向,还可以有效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并逐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比如通过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结合,就可以充分盘活部分闲置的国有资产,进行出租或者再利用,创造更多的财政收入,并将房租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统筹安排财政支出。通过两者的结合形成财务管理的科学有效。

(三)营造廉洁从业氛围的重要手段

党的十以来,中央持续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在从严治党的高压态势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使用情况也成为审计监察的重点。通过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效结合,可以让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使用更加透明,更加有效,实现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共享共用。于是以往利用国有资产设立“小金库”等的现象就会受到有效的遏制,制止了不法分子投机取巧的违法行为。

二、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中的难点

(一)思想认识程度不够

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的意识中,国有资产的管理是为国家做事情,不是自己的事,不用太上心,采取消极态度应付检查、应付差事。有的甚至认为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进行结合之后会严重影响其单位自身的利益。这就成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过程中的重大阻碍,严重影响改革的进度。

(二)专业管理人员的匮乏

由于长期以来,受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影响,一些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责任心,对资产管理方面工作的不重视,并且他们普遍缺乏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很难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制度,从而在工作中产生一些错误消极的工作意识和态度,严重影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结合。

(三)管理制度不健全

改革的进程总是伴随着政策制度的改变与完善。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薄弱,甚至从国家层面对一些问题缺乏一个很明确的要求和限制,这就导致部分单位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了理解偏差或者钻政策漏洞的情况。因此,没有一个健全完整的管理制度就很难真正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推进深入。

三、对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的思考

(一)加强思想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中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问题,要切实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引导。强调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是大势所趋,不能有消极应付的情绪,应该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将中央的政策方针落到实处。同时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危机意识,如果不能胜任岗位的专业要求,应及时进行调整或者替换,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制定完善的管理结合制度

预算管理是资产管理的基础,资产管理又是预算的根本依据,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因此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时,要充分考虑两者的相互关系,并依据不同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制定。遵循基本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政策方针,制定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指导性制度,从而规范各单位的资产管理行为。

(三)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

有政策就要有落实,有落实就要有监督。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一些问题在短期内很难通过自主转变的方式来解决,这就需要政府相关监督检查部门在财务管理改革中履行监督检查职能。监督检查应该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的前期制度制定、中期具体实施和后期效果反馈三个方面进行,保证其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受控。

三、结束语

国有资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其合理有效的使用是维持国家经济稳定的关键因素。针对之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有效进行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企的基本要求。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应当推行实物费用定额制度,促进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与共享共用,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紧密统一;应当坚持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参考文献:

[1]王宇轩.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J].东岳论丛,2009

[2]林翰文,林火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思考[J].求实,2010

第6篇: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范文

【关键词】消防部队 资产管理 预算管理 策略

一、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对消防部队的重要性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势下,财务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对消防部队来说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消防部队和社会市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多的业务往来和收治项目出现在二者之间,部队装备建设在这一优势条件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随着消防部队承担的应急救援人物越来越繁重,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在传统的资产、预算管理模式下已经得不到有效的满足。其管理模式也已经过时老化,无法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消防部队内部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同时也无法对其资金运动的真实状况进行有效地反映。为了将自身使命更好地完成,促进财务资源综合保障效能的显著提升,消防部队财务部门必须及时革新和发展资产预算资金的管理模式,狭隘的部队内部重要资源已不是其全部[1]。

二、消防部队做好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方向

目前,消防部队的建设发展无法在财务管理方面得到有效的满足,比如,国有资产管理运行机制、管理机制不完善,资产和经费不统一,权责关系不协调等。近年来,在队伍结构和管理模式方面,消防部队出现日益复杂和多样的现象,消防部队的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依据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要求,应运用多元化管理方式进行资产核算的改革。首先,将资产配置标准体系建立起来,并对其进行不断的发展完善,同时将健全的调剂调配机制建立起来,然后将核资参考条例推出来,从而将准确可靠的数据提供给消防部队内控系统;其次,公正、及时地改革预算管理模式,保持公正的账目和明确的资金流向,合理规划资金管理,使其能够对消防部队收支和结余状态进行明确地反应,从而将可依据的凭证提供给消防部队的财务资金运转[2]。

三、做好消防部队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策略

(一)净化内部思想,提高消防部队掌控能力

要想使单位财务工作卓有成效,首先就必须有良好的管理,而做好管理的关键在于人才。单位应该将具有较精的业务、较强的能力和责任心的人员选拨出来,进一步增强资产管理队伍建设,让其在资产管理工作中做到专心致志。通过对基层资产管理人员的系统培训,促进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显著提升。同时,给予财务管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以充分的重视,从而使他们能够对自身的资产管理职责进行忠实的履行。

(二)建立合理的资产资金管理体系

一直以来,重钱轻物、重建轻营思想一致存在于消防部队中,对部队的资产管理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在资产管理方面,给予条款可行性以充分的重视,保证一旦发生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将对应的解决办法拿出来。在积极有效地清查处置好前期资产之后,详细注明资产的来源,将单位资产统一登记入网。在登记的过程中,尽力做到准确和全面,此外,财务管理者还应该加大力度将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建立起来,从而促进不必要争议和麻烦发生率的显著降低;在消防部队资金管理方面,首先要切实有效地规范部队的基础管理,在部队各项经费支出相关标准的指导下将相对合理的标准化体系构建起来。对单位的资金流向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对单位资金进行恰如其分的支配,促进消耗性费用支出的显著降低。同时,依据市场实际形式,对资金资产流向的准确性和必要性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定期的考核,使所花的每一分钱能够实现其价值。此外,给予部队资金周转以充分的重视[3-4]。

(三)推行责任制度,强化目标管理

对多形式、多层次的资产管理责任制进行大力的推行,从而对部队资产管理制度和规定进行有效的健全和完善。有效强化部队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保质保量地完成部队的资产管理工作,并对资产管理的工作成果进行定期的考核,并使其和年度绩效考核挂钩,实行量化评分,从而促进财务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显著提升[5]。

(四)加强培训,提升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消防部队应该将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模式建立起来,二者的有机结合具有较广的涉及面、牵涉较多的问题,极为复杂,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麻烦和挑战,这时消防部队就应该积极培训资产管理人员,对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资产范围等进行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运用奖罚分明的原则对待资产管理人员。通过切实加强培训,将一批懂业务、会管理、具有较强责任心的资产管理人员培养出来,从而为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顺利运行提供良好的人力条件。

资产管理和资金管理对消防部队的利益进行着维护,在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资产管理能够使部队完整、清晰的资产得到切实的保证,从而有效稳定部队内部基础,维护部队日常工作;良好的预算管理能够使部队的收支健康得到切实的保证,从而保持部队平稳的资金运行和外部运作,二者的有机结合对消防部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晓丹.国有资产管理与经营[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266.

[2]崔文波,等.军队国有资产产权管理现代化刍议[J].军事经济研究,2006(03).

[3]聂荣锋.形成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长效机制[J].后勤学术,2009 (01).

第7篇: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范文

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是当前事业单位发展中的两项重要工作,也是提高单位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由于二者的管理内容均与资金有关,所以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至关重要。但就目前事业单位此项工作的开展现状来看,却显得有些不尽人意。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事业单位发展现状出发,对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两项工作的有效结合进行探讨,以此来为日后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促进单位的良性运作。

关键词: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预算管理

一、事业单位机构简介

事业单位是国家机构的一个主要分支,主要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文化、科学、卫生等活动的社会组织,具有服务性和非营利性。就我国目前设立的事业单位来看,大致包括三种类型:一是纯粹的行政机构;二是集行政机构和公共服务为一体的单位;三是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投资公司。换句话说,这三类不同的事业单位分别为行政类、公益类和生产经营类。

二、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特点及问题

(一)资产管理的特点。(1)资金的使用和占有相对来说比较分散,且分布不均匀;(2)资金管理的级次多,最大的已经达到了5级之多,且管理程序较为复杂,操作起来比较繁琐;(3)事业单位的资产具有经营性和公益性双重任务。正是因为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呈现出上述特点,所以管理工作需要做到健全、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单位的发展需求。

(二)资产管理的问题。当前,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呈现出来的问题有很多,首先是账务资金与实际资金不相符,资金记录不明晰,财务管理整体比较混乱。其次是不同地区、不同级次、不同部门之间对资金的配置和管理水平存在差异,导致资金管理效果和质量高低不等,给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带来的影响。最后是资金使用率不高,资产闲置、低价出租、无偿出借等现象十分严重,既降低了单位的资金使用率,也影响了单位的正常运营。

三、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必要性

首先,在单位整个财务管理体系中,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两项内容互为基础和前提,缺一不可。比如说,资产管理若想具有科学性、公平性,最大限度上资金使用率,就必须有合理的预算安排,并以此为依据实现资产配置。反之,预算资金分配是否具备科学性,直接受到资产管理水平的影响。由此可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之间存在这必然的联系,在具体管理工作中,需要将二者有效结合。其次,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效结合也是单位资金管理的需求。目前,由于事业单位类型不同,所以在资金的分布和占有上也有一定差异,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各个单位的资金收益存在差距,导致不公平的现象发生。

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资产配置标准体系。资产配置标准是单位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重要依据,所以政府部门需要根据不同类别事业单位的特点,构建合理的资产配置标准体系。为了确保体系的科学性,在体系建立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对单位的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比如说,单位性质、人员编制以及单位财力等,以此为依据对单位各类资产配置的数量、价格和使用年限等进行说明。这样一来,便可以将单位的资产规模进行合理控制,进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需要有健全的监督体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也不例外。严格的监督一方面可以提高资金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另一方面则可以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其有效解决,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所以,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至关重要。在监督工作开展中,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监察部门以及主管部门要积极参与其中,及时、有效的沟通,相互配合,这样才能够使监督质量得到提升,同时也可以树立监督工作的权威性。

(三)建立绩效评估制度。评价工作成绩的重要指标被称为绩效,它是落实责任的基本依据。在建立绩效评估制度的时候,应该注意资产的取得是否在批准的费用范围内;资产的利用率是否充分;资产使用预期目的是否达到了。只有通过上述三点进行评估,才能够是单位的资产得到合理利用,完整的绩效评估制度才能很快建立,从促使资产使用情况的评估考核逐步开展,推动单位的稳定发展。

五、结语:

第8篇: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预算管理 内部控制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

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呈现出如下特点:(1)涉及范围广泛。事业单位涵盖的服务类型广泛,相对应的业务活动也很多,除了一般的收入支出、资产管理、商品购买等经济活动,还有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执法检查等活动。(2)会计核算体系复杂。事业单位的性质包括企业运营模式和政府运营模式,采用的是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比起单纯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模式,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更加复杂。(3)内部控制侧重点不同。企业的内部控制更侧重于实现经营、战略目标,而事业单位具有非营利性质,更侧重于自身经济活动的风险防范与控制。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常态问题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以部门预算、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为核心的财政管理制度已经建立起来。新的制度规范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规范化发展成为主流趋势,尽管如此,事业单位依然存在着重核算轻管理,突出经费使用,轻视效益分析的各类问题:(1)资金使用效率低。事业单位更多属于公益性质组织,部门预算容易出现不规范情况,没有有效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对于经费收支的考核更多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也就不足为奇。(2)内部控制不到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点就是实现科学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现阶段事业单位存在着内控制度不完善或者不落实的问题。个别事业单位出现了财务岗位权责不清,职能交叉的情况,财务对于单位决策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规范作用。(3)财会人员水平有待提升。一些事业单位欠缺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缺乏系统性,精细化程度不高,财务人才梯队建设相对薄弱,整体人才素质有待提升。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变革策略

(一)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内部控制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要实现科学化、创新化发展,必须以管理实效性和规范性作为重点,对此应科学制定财务管理目标,对“收入―支出―分配”结构进行深入调整,加强财务制度建设,对财务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系统,合理设置各科室的财务管理机制,以保证单位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和效率性。同时要结合自身性质不断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对内部控制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和细化,把财务控制落实到各个部门以及每一个人,将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在支付程序、资金管理、领导决策监督方面切实有效体现内控价值。财务内部控制要随着管理工作的多样性发展而覆盖到更多领域,将所有涉及资金收支的工作及事项都纳入监管范围。事业单位应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效力,充分保障审计监督的独立性、权威性,构建全方位的风险控制体系,提升财务风险控制能力,不断弥补财务管理中出现的漏洞。

(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科学的预算管理有利于统筹安排资金,提升资金的合理化利用水平,并对财务活动进行约束控制。事业单位应改变传统的预算管理方法,充分发挥预算编制的作用,创新采用全面预算管理模式,设立科学合理的预算指标,对收支进行整体的统筹和管理。同时加强绩效考核管理,定期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对于相关人员实施激励和惩罚措施,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确保证预算目标的全面落实。要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做好资产管理至关重要,对此,事业单位应当积极转变资产管理的观念,规范资产管理制度,建立资产管理系统。实际工作中,财务部门要做好资产核算、采购、保管、维修、转让、报废、更新等的账目录入,确保各环节有据可依;建立并健全“三账一卡制度”,做到账账、账卡、账实相符,坚决杜绝资产的少计、漏计、错计;对一些重大研究项目和设备引进,提前进行精确的可行性分析以及效益论证,提升资产的使用效率,避免可能出现的资源浪费。

(三)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加快财会队伍建设

现阶段会计集中核算、财政集中支付已经成为趋势,财务工作有机融入信息化技术对于财务信息准确性和财务管理持续化开展具有积极意义。事业单位应重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加大财务信息化的资源投入,将信息与网络技术引入财务管理系统,完善财务信息反馈系统,畅通信息沟通渠道,为财务风险管理和单位管理决策提供保障。财务管理和信息化渗透重在落实,财务人员素质和能力是直接影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关键性因素。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财务人员管理和教育培训,要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系统性,结合财务制度培训、专业知识培训、技术水平培训、道德素养培训等,增强财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同时也要根据信息化应用和规范化管理要求,进一步掌握内部控制制度、会计集中核算、国库直接支付等制度及方法,强化技能培训,使财务人员能在内部控制管理和日常会计业务中发挥应有作用。

四、结语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步入深水区,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业单位承担着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而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的基础性管理工作,持续有效提升财务管理效能和质量成为事业单位稳步发展的必然选择。事业单位要全面认识财务管理控制,将加强财务制度建设提升到战略的高度,以此构建现代化管理制度,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葛颖霞.现行事业会计制度中的弊端及改进[J].现代商业,2014(36).

第9篇: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范文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高校资产管理方面的现存问题,对深化资产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高等教育学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充足的高校资产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提供物质基础,而目前高校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许多弊病,如资产管理观念淡薄、资产购置使用不合理、管理队伍水平有限等问题严重制约高校资产资源利用的效益最大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等教育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高校资产资产管理对策

一、高校资产概念的界定

《高校学校财务制度》二十九条规定:“高校资产是指高校所占有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根据各种资产转化为货币资金所需时间的不同,将高校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二、高校资产管理现存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大多数属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资产的来源主要包括国家财政拨款、各种营利性收入,接受企业单位和校友的捐献等。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主要执行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对资产一般不进行成本核算,也不实行绩效考核,资产的投入、使用和管理也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约束。

1、资产管理意识不够,管理机构不健全

目前,许多高校虽然成立了资产管理部门,但管理的范围和幅度相差较大,大部分高校对资金管理比较重视,对资产管理比较淡漠;对有形资产管理重视,对无形资产管理忽视;重视采购和使用,忽视管理和资产处置。在认识上,认为高校是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国家对高校的投入不计成本,也没有盈利要求,“大学没有破产之说”导致了高校对资产管理不严,对国有资产的地位和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没有认识到增强学校资产管理,利用好学校资产,让有限的资产效益最大化,进而缺乏系统、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造成资产投资短期行为比较严重,导致资产的浪费和流失。

有些高校的资产管理机构也还不健全,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行政管理权三者仍然不分离,缺少“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管理职能分散。高校目前多实行多头管理体制,学校分设有资产管理处、财务管理科、后勤管理科、图书档案管理科,这些管理部门之间权责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有覆盖,没有形成规范的工作程序和模式,也缺少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管理的某些环节上存在冲突,没有形成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成熟的资产管理模式。

2、资产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大多数从事高校资产管理的人员和教学单位或其他行政管理部门相比较,存在文化程度比较低,知识技能比较单一,做事效率比较差等问题,并且进修和业务培训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使得这个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水平相对下降,跟不上高校发展的需要。

3、资产管理各环节内部缺陷

(1)资产购置方面。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单纯追求规模的扩大,热衷于量的增加是一个突出且普遍存在的问题,采取以外延扩张为主,而不是内涵式的集约化的发展战略,不计算投入-产出比,导致办学效益无法提高。资产购置缺乏计划性和预见性,存在盲目购置或重复购置的现象。高校资产的配置方式中有一种是专项配置的方式,若拨付的款项较多,单位则会过度追求设备设施的高、新、全,导致资金浪费、许多功能得不到开发利用,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而拨付的款项较少,则会产生为了应付上级的任务而采购一些低端产品或出现基础设施的施工质量较差等问题。购置设备时,对设备配置没有认真考究,或者采购人员不了解精密仪器的技术指标,导致购置了技术落后的设备满足不了使用要求而不得不闲置或提前报废。实验室、图书馆的建设缺少预见性,建设呈现重复性、分散性、缺乏通用性。

(2)资产使用方面。资产重置、闲置、没有实现效益最大化。在很多高校中,存在高投资低效率的问题,很多设备闲置,有的甚至长期闲置;学校资金投入学生宿舍的建设,而教学楼的扩建和教学设施的配置落后,资金分配不协调,资金在不同院系间的投入使用比例出现失调,有些院系房屋少而简陋,有些院系的房屋却长期闲置;学校的某些辅助、服务设施原本面向全校的开放,各个院系都可以使用,而有些单位由于资金充裕,为了自身的利益和便利,重复购置,封闭使用,造成严重浪费。

(3)资产报废方面。对于高校来说,固定资产报废处理得及时,可以使学校的固定资产及时更新和投入,例如,教学设备和仪器审核报废而未及时报废,相应的资产管理部门就会根据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情况而没有及时添置,从而使相关部门的教学活动和科研实验无法正常进行;有些资产已报损、报废,同时也购置了新的资产,但没有办理报废手续,其结果是账实不符,有账无物;在报废、报损的规章制度上的漏洞使有些居心不良者有机可乘,冲减资产从中获取私利。

(4)无形资产流失严重。部分高校在进行资产清核时,只重视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的清查和评估,无形资产却没有进行清查和评估,有些高校甚至忽略。据统计,仅北京,挂“清华”名字的企业就有万多家。高校是高科技、版权、专利等的孵化中心,无形资产比较集中,对无形资产的认识和挖掘不够,导致许多无形资产流失,高校失去增值机会。

(5)资产管理手段。部门与部门之间资产管理的手段不协调,财务管理部门多使用现代化手段,而其他部门则相对比较简单,甚至有些部门很多的资产管理工作都是通过手工完成的,计算机网络不能全面覆盖使用,导致不能对所有资产进行信息化监管,各个管理部门之间信息的不对称。

三、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体系的对策

1、强化资产管理的意识,引入市场机制

结束计划经济时期延续下来的淡薄的资产管理意识,对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重新定位,从资产管理人员到具体资产的使用者都要加强资产管理上的认识,以建设资产节约型高校为己任。在计划采购时期,加强采购人员片面或极端的认识,对采购资产的需要程度,需要设备、仪器的技术指标进行充分论证,然后再做决定;对大规模资金投入的项目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并严加审核,防止工作人员职权滥用和寻租行为的发生,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改变传统观念,树立无形资产管理意识,充分发挥学校作为科研基地的优势,为学校创造资金来源。

引入市场管理机制,可以专门设立学校的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由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管理学校资产,实行企业化制度,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达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剩余资金设置学校基金,聘请专业人才进行投资,为学校的资产保值、增值。同时资产经营公司也可以将各部门之间的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实行最优配置,避免重置、闲置和浪费。

2、健全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实施绩效考核

在高校资产管理中,加强预算管理、健全资产登记制度、资产损坏赔偿制度。强化预算管理,根据学院、各部门资金需要和资产配置状况,综合考虑其学科特点、发展状况、学生人数等因素,由专业化资产管理小组进行科学性的预算设计;实践中,独立分开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人员负责编制学校预算,会计核算负责执行学校预算。

实施绩效考核。将绩效考核引入高校资产管理,实施KPI指标管理,建立内部经济责任制和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考核结果与部门负责人的收入适当挂钩,并给予一定奖惩,强化问责制度。通过成本核算和其绩效分析,可以弄清资源配置现状,暴露滥用、闲置和重置资源问题,以便管理和调控;健全资产的损坏赔偿制度,对造成资产的损失、损坏、浪费和严重流失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通过绩效反馈,改进相关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流程和岗位职责,以便更高效的服务于资产管理工作。

3、建设完善的信息化网络平台

借助网络化管理,基于intranet的新一代高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体系,打造资产管理信息化网络平台。在旧的管理体制和系统下,资产管理的所有部门没有一个共同的信息平台,导致了信息不对称和资产清查的困难,因此要推行电算化管理,建立高效的信息系统,各省教育厅研发高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各高校可以考虑自身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特点,综合考虑资产管理过程,包括预算、资金收付、会计核算、财务分析等,有针对性的选购和使用。

4、提高资产管理人员队伍整体水平

重视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其实高校资产管理岗位也需要专业性人才,可以引入总会计师制度,将政策水平高、业务素质好的干部纳入到资产管理队伍中;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目标化的培训,包括岗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学历培训,使得资产管理人员熟练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和软件,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学和财务管理学知识,能用其中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给与管理人员重视和适当的奖励机制,激励管理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完成好资产管理的日常工作;工作实施目标化培训。岗前培训和学历培训业务素质培训,使资产管理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性管理转变。资产管理人员还必须熟知学校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仔细观察,发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并提出解决办法,借助学校提供的各种培训机会,不满足现状、积极进取,从而使得资产管理工作更顺利进行,实现资产管理的目标。

四、结论

本文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浅谈了自己的见解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加强资产管理认识、健全财务管理体制、建设资产管理的网络平台等,以使高校的资产管理体系更加完善,高校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高校资产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刘仿俊:浅谈我国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才智,2009(4).

[2]彭正:略论提高高校资产管理队伍素质[J].经济研究导刊,2009(15).

[3]殷平:高校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