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外教育史知识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原称“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求教育的一般原理。它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综合性的研究成果。教育学原理是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为其他二级学科提供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为研究各级各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教育学原理是整个教育学考研的基础,占分比重达到1/3,要想在考研中夺得高分,必须要对教育学有一个整体的理解,那么这个理解来自哪里呢?对教育学原理的整体把握是理解教育学的基础。同时,教育学原理与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都有相应的联系,涉及到了教育学的各个分支,是认识整个教育学的前提,因此,对教育学原理的把握是整个教育学考研的重中之重。
我们可以把教育学原理整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教育学以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教育学的发展阶段;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本质说、教育的起源说、教育的发展历程等。第二部分,教育对人和社会发展。包括教育与生产力、政治、文化、科学、人口等的相互关系;教育变革的相关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人的个体性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包括教育目的的概念、主要理论、培养目标;教育制度的概念、我国的学制、现代化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四部分,课程和教学。这一部分是教育学原理的重头戏。主要包括课程的相关定义和类型学说;课程计划、目标以及实施、评价等;还包括教学的相关定义和各种理论流派;教学过程、模式、原则以及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第五部分是德育和师生关系。这一部分包括德育的概念、过程、原则、方法和德育途径和各种德育模式;教师的概念以及劳动特点,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师生关系的特点和师生关系建立等内容。
二、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是教育学综合统考重头科目之一。针对中外教育史,重在抓线索——考生要特别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纵向上,要理清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生的脉络,横向上可以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进行对比,帮助理解。同时重分析——研究历史的作用往往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现在,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切不可孤立地学历史,而应注意分析和评价,同时注意积累分析评价的思路及要点。
中外教育史的内容脉络非常清晰,主要有六部分:中国古代教育、中国近代教育、中国现代教育、外国古代教育、外国近代教育、外国现代教育;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去把握。比如按照地域可以分为“中国教育史”(前三章)和“外国教育史”(后三章);也可以按照时间分为古代教育(一、四章)、近代教育(二、五章)、现代教育(三、六章);还可以从内容的角度分为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用这两条线索来引领中外教育史的复习。
针对中外教育史,复习方法指导为:
1.从宏观到微观:由于这部分内容属于历史性内容,因此考生一定要理清时间发展的顺序,树立回溯历史的整体感。建议考生在复习时采用讲解或口述的方法。复习的思路:整部分——各章节——各知识点。
2.理清知识的层次:知识的层次既体现了知识在整个教育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也指明了考生复习时应当倾注的关注程度。所以理清知识的层次很重要。按照学习层次的要求我们将其具体分为识记和理解两大类。复习时各个知识点应当把握到什么层次,做到心中有数。
3.注重比较和联系:由于是教育史,这里需要特别提醒考生: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纵向上,要理清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生的脉络,横向上可以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进行对比,帮助理解。也需要考生在解答习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发现,找到更多的可比较的“点”。
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介于心理学与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以及学教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并据此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要包括:1、教育心理学概述 2、心理发展与教育3、学习及其理论解释4、学习动机 5、知识的建构、技能、品德的学习 6学习策略理论。其中,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学习的基本原理(包括联结派、认知派、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理论、学习策略理论、智力理论与创造性的培养和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是重点章节。
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复习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实验事实;二要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三要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并能够运用其来说明和解释有关的教育现象,解决有关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教育心理学算是教育学大综合中较为抽象和难懂的一个部分,在复习时建议大家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和一些教学案例来体会和理解各种原理。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大家可以采用,即“树形图法”。在复习时,可以选择一本较有代表性的教材(较的是北师大出版的由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通读全书后,理出主要线索。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哪几大方面的问题?每一个大问题下又涉及到哪些主要内容?每一个内容中关键的知识点是什么等等。依据这些问题,可以画一个树型图,帮助你理解“树干”与“树枝”、“枝叶”等的内在关系。然后,依据这一树型图,再参考其它书目,对这一图式做作一步的充实完善。
四、教育科研方法
教育科研方法具有1、内容繁杂,知识点多,彼此独立的特点;2、注重程序性和操作性;3、应用性,强调与实践问题的联系;4、教材的多样性和观点的差异性的特点。因此学习教育科研方法,需要基本概念有精确把握的基础上,与实际联系起来,通过案例的来学习,同学们可以自己找一些教育研究的例子,亲自分析评价,将概念放到一个具体情景中体会。
1.理解基本概念:对教育科研方法而言,很多概念都比较抽象,一些概念本身就较难理解,死记硬背就更不容易实现了。较好的方法是联系实际,将概念放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去体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内容 学生 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2.059
Abstract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reflect?students’ subjectivity in elementary education reform, which is natural result after changing traditional education, also is essence of new course reform. Students’ subjectivity in curriculum contents mostly concerns students’ life, also shows characters of expansiveness and research. To ensure students’ subjectivity, we must change traditional opinion on knowledge, break the rigescent knowledge system, and expand space and time by walking out from the limited classroom. We also need to give more speaking right to the students to show the fairness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
Keywords elementary education; course contents; student; subjectivity
1 课程内容中学生主体性体现的意义
追溯中外教育史,“钟摆”现象似乎是热心教育改革的教育家们不可规避的事实。学生作为人的影子在教育史上时隐时现,看不见学生的教育注定是失败的。时下,我们的社会、教育部门等都在呼唤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中学生主体性体现是课改的实质和关键。
2 告别传统教育的必然
传统教育是看不见人的教育,我国自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都在强调“双基”, 希望通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完成人才的培养。在课程内容中体现更多的是知识点的序列,很多教育人都相信只要讲解到位,线索明晰的知识结构是可以被学生理解和掌握的,背诵、默写、复制到卷子上都不成问题。
无学生的课程内容造成了无人的教育,无人的教育致使“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成为一句空谈。警醒于人才培养的缺失,反思传统教育的弊端,只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把学生看作人,看作正在发展中的人,看作具有特殊性的人,我们的教育才会充满温情,以数字和符号演绎的知识点才具有意义。走出传统教育的阴霾,彰显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是个大写的“人”才能站得住脚。
3 新课改的根本体现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是基于教育中无人的现象而展开的,课程作为教育的手段,课程内容作为课程的核心,在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改革的重点,课程的意义在于学生,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指向,课程内容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也会促进课程以人为本的走向。
课程内容中学生的主体性是新课改以人为本精神的根本体现,影响课程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自始至终显现。在课程编制环节,我们倡导集体审议,其中有别于传统教育的是学生也以编制者的身份建言献策,但大多时候,学生和其他编制者的互动是非面对面的,是借助课程内容完成的;在新的课程目标的设计中,新课改主张三维课程目标,而这需借助课程内容实现,没有满足学生兴趣需要的,没有学生参与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设计的如何完美都将落空;课程实施是课程内容的实际展开,新课改倡导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观,打破n程、教师、学生线性的关系,改为两两交叉互动的关系,如果要保证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成功,必须在课程内容中给予学生一席之地,否则学生发出的声音是失去依托的,也是毫无意义的;课程评价是判断课程内容实际效果的手段,课程评价在逐渐地走向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之路,这也是与课程内容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相一致的,只有课程内容中有了学生,课程评价的对象和主体才可见学生。
4 课程内容中学生主体性体现的主要特征
4.1 课程内容的生活化
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不要单纯追求学科的逻辑顺序,而是强调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容。基础教育是为国民素质打基础的,只有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体现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命世界的结合,才能发挥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在人的发展中基石的作用。艰深、晦涩的知识点形成的知识结构是外在于学生的,我们不能寄予用花样繁多的教学方法完成学科结构的内化,这无疑是用糖衣裹着炮弹的做法。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彼此关注促进了学生的真正成长,课程内容也因此找到了存在的意义。总之,在学生的个人成长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也只有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满足其最近发展区需要的知识结构才有价值。
4.2 课程内容的拓展性
课程内容的形成在从形式到实质地对学生发生作用时,学生的知识意义的个人建构是关键。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学生在完成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强调赋予知识以个人意义外,还要整合错综复杂的知识结构,以便于学生习得知识的网状结构,既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提高,走出狭隘的线性知识体系,强调学生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和其他学科建立联系。
目前的问题是大多数的教师仍纠缠在原学科知识的讲授,帮助学生理清章节点的顺序,掌握学科知识结构的前后贯通。所以,我们在化学课上听到的只是化学术语,在物理课上听到的只是物理语言,在数学课上听到的就只是数学声音,等等。学生的学习之路是越走越窄,在追求满足单一学科兴趣的同时,令学生费解的问题越来越多,可有价值的问题却少得可怜。
4.3 课程内容的研究性
课程内容并不是静态的、符号性的,课程内容的动态性和生成性在于它的研究性特点。课程内容具有预设性的一部分应给学生留有研究的空间,适当引入前沿性的知识,学生通过对前沿性知识的研究,有助于学生形成个人研究问题的观点、态度和方法,谋求在更高层次上获得知识结构和经验积累,这就要求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及时更新内容,把握学科研究的最新动态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弱课程育人的滞后性,使今天的课程更好地体现超前性。课程内容中非预设的一部分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共同体――教师和学生在充分的互动中,学生的知识经验被调动起来,通过质疑和阐述个人观点,学生的研究意识、习惯、能力也发展起来了。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课程是研究性的课程,当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课程内容面前时,课程对学生的个人意义及课程内容中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淋漓尽致地彰显出来了。一直以来,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倡导交给学生确定性的知识,在高等教育阶段再教给学生问题,可我们目前面临的尴尬是基础教育的学生“没有问题”,高等教育的学生也是“没有问题”,长期的无问题式教育,致使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提不出问题,习惯了默认,也习惯了沉默。高等教育的问题要在基础教育中解决,课程内容的研究性特点是这一问题解决的关键。
5 课程内容中学生主体性体现的策略
5.1 改变传统的知识观,打破僵化的知识体系
课程内容等同于知识、等同于知识的载体形式――教材的时代正在成为过去。本体的知识观是从知识的产生过程来讨论知识的,它是就知识论知识的;而主体论的知识观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知识的,钟启泉在2007年出版的《课程论》中这样界定知识:“知识是激起学生终身发展的愿望并要求学生以多种方式学习并获得人生意义的有效信息”。课程内容的形成如果走本体论知识的路线,呈现在学习者面前的就是线性的、严密的、逻辑性强的僵化的知识体系,这就像枷锁一样束缚了人的发展。当然我们不能抹杀了课程内容设计者在进行内容设计时也会从三个来源进行权衡,其一就是学习者的兴趣和需要,可较之社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人的发展在预设的前提下就显得那么微弱,而且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课程内容的三个影响因素中也是最难把握的。
只有观念先行一步,改变本体论的知识观,确立主体论的知识观,课程内容在选择和组织时打破僵化的知识体系,知识的逻辑顺序永远服从于学生的心理顺序,课程内容中学生的主体性才会显现。同时,主体论的知识观也是动态的知识观,师生面对的课程内容均是不确定的、境遇的、文化的,等等。师生也是课程内容的设计者,解构、重构知识体系和完善课程内容是师生行使设计者的权责所在,也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都会得以提高。
5.2 走出封闭的课堂空间,延伸有限的课堂时间
传统的学校教育主要是借助课堂完成的,“老三中心”之一的课堂作为教学主阵地是传统教育的主要特征,教育者曾理想地期望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空间能取得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但是狭小的课堂注定演绎不了成功的教育之歌。传统的预习和复习环节虽然走出了课堂,但并没有做出有效的延伸。教师在预习和复习指导时也是简单布置学生去看看课文,牢记段落大意,或是给出几个问题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答案,等等。这恰恰从反面夸大了预设的课程内容的作用,弱化了学生在课程内容面前的主体性。真正让学生去做的不应单纯是从文外获得问题,文中找到答案,而主要是文中发现问题,问外探讨答案,甚至是没有定论的,这才是预习和复习要做的事。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相关知识经验,帮助学生养成在课前做一些问题卡片等的习惯,课后查找资料,再进一步补充、验证。有限的课堂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学到的也是有限的课程内容,无限的课堂时间和空间将把学生带到无限的知识殿堂中去。
5.3 交给学生更多的话语权,体现师生平等
新课改除了强调学生做得多之外,学生还要说得多,说得有条理,在说的过程中透出智慧,提高思维的技能,让学生正确、流畅地表达自己,同样是学生作为课程内容主体性的重要体现。学生的经验是课程内容之一,经验的历程和表达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课程内容没有给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也不提倡学生说得太多,对学生的经验并不予以关注,而经验体系是课程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经验进行关注就必须赋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
学生在课程内容面前的沉默是教育的悲哀,学生就文本展开的质疑、讨论是师生平等的体现。话语权从教师手中转到学生手中,有助于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人的地位,在完成知识的个人意义建构时,在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言语时,知识就生动了。
【关键词】传授知识 培养能力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3-0029-02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中国自古以来对教师职责的定义,作为高等教育的教学,更应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教学目标。围绕这个教学目标,如何采用更适用的现代教学方法,探索更适合本课程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 何为教学方法
通常认为: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对此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是指具体的教学方法,从属于教学方法论,是教学方法论的一个层面。教学方法论由教学方法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具体方法、教学方式四个层面组成。
第二,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教授法必须依据学习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但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在教法与学法中,教法处于主导地位。
第三,教学方法不同于教学方式,但与教学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技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由一系列的教学方式组成,可以分解为多种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教学方法是一连串有目的的活动,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而教学方式只被运用于教学方法中,并为促成教学方法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服务,其本身不能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二 现代教学方法的特点
什么是现代教学方法?通常认为,现代教学方法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对而言的,可把现代教学方法归纳为四点:一是为了表达现代教学目的而采用的师生之间活动的形式;二是传递现代教学内容的手段;三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途径;四是现代教学工作方式的总和。
通过对现代国内外较著名的、影响较大的一些教学方法分析,一般认为现代教学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
现代教学方法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可以说,发展学生的智能是现今教学方法的时代特色,现代教学方法不仅是为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服务的,而且更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智能。
例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的“发现法”之所以风靡全球,是因为它适应了发展学生创造精神与能力的时代要求,即使对“发现法”并不完全赞同的人,也承认它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益的。
2.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相结合为基本特征
中外教育史上已有过的许许多多教学方法,有的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的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现代教学方法既重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由于现代教学方法是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它强调教学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学生自身对认识的需要。
3.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教学方法,按其本义,理应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两个方面。但长期以来,只讲教的方法,不讲学的方法。实践证明,忽视学法,教法也就失去其针对性,会减弱其实效性。
现代教学方法的运用中,既有教法的要求,也有学法的要求,两者相结合,强调要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习,现代讲授法要求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好讲授的内容,而且要使学生同时掌握教师讲授的思路及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4.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心理活动来说,首要的是认识活动,而在进行认识活动时,必然会有情感的伴随。正如赞可夫所批评的,传统教学对于学生的情绪是忽视的,他断言:“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当学生自己有所发现的时候,会产生兴奋感、自豪感,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对学生将是一种极大的激励。
5.对传统教学方法适当保留并加以改造
近年来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传统教学方法受到激烈抨击。但是,传统教学方法并没有被完全抛弃,因为新教学方法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万能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也不是一无是处。
三 教学的目的:“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
在课程教学中,“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应是:传授知识是基础任务,培养能力是最终目标。
《随机信号分析》课程是通信类专业的基础课,如何在教学中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标,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改革教学方法。
首先,要体现教学的基本功能,即“传道、授业、解惑”。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首先应能学习到随机信号理论的基础知识。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在较短的课堂教学中接受和掌握好随机信号理论的基本理论。
其次,我们的教学方法要能体现教学的最终目标,即培养能力、培养人才。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来讲,其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高低,必须首先是从随机信号理论知识掌握的角度来体现,对随机信号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好,也就无从谈起能力的提高。《随机信号分析》课程教学中所培养的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对实际的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中能灵活运用随机信号理论知识的能力,包括运用随机信号的思想来分析各种信号、传输信道、通信系统(电路)的能力,善于联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的学习,应该不仅能学到随机信号理论知识,而且应该能得到能力的培养。
四 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1.要求教师重视研究学生学习需求的层次规律
教师不应只关注学生是否记住和传承了自己讲课的内容,还应把握住学生对学习要求的更高层次需求,那就是要教会学生们“学会如何学习”,使学生们在教师的讲课中不仅能记住和传承知识,而且能善于归纳总结知识和内在规律,学会将产生的新的情况纳入已有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发展知识和技艺。
2.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
要求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的转变,积极从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正确认识学生对学习需求的层次变化,“对症下药”,因时因地因人施教。
3.要求教师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俗话说:名师手下出高徒。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如果教师本身不具有扎实的专业及其相关知识和良好的专业素质,讲课索然寡味;或者虽然教师本身科研水平很高,但讲课不能吸引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学生还是会对随机信号理论不感兴趣。
要实现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就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具备良好的学术水平,努力研究和改革教学方法,掌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潜能的本领。教师在学习中不仅要关注本专业领域的知识,还要重视相关专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
五 围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经验总结
任何教学方法的确定和选择,都以其教学目标为依据和指导,围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我们对采用的教学方法做一总结。
1.按教学大纲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按教学大纲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进行备课和讲课,而不是单纯地按教材讲课,这是重要的一环。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师教学的纲领,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
要实现按教学大纲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进行备课和讲课,就要求教师要大量阅读专业书籍和相关学科书籍,积极从事科研,把握与教学大纲有关的背景知识、前沿知识、边缘知识、交叉知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
2.认真备课,围绕重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教师备课的认真程度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教学目标的实现息息相关,每节课要讲授的中心和知识点是什么、怎样围绕重点实施教学活动,教师应当心中有数,调度自如。
由于《随机信号分析》课程牵涉到概率论、通信理论、电子电路、通信系统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对授课内容的延伸可以很好地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同时对学员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除了授课内容的外延,如何进行外延、何时进行何种内容的外延,都是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这就像演戏前的准备:组织什么材料、例题或案例、怎么铺垫、怎么设计悬念、提什么问题、用什么形式提问、什么时候提问、怎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怎样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怎样推出等等,在备课时都应围绕中心和知识点精心设计和选择材料。
3.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完好地表达教学内容
所谓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是指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该用的时候就用,不该用的时候就不用。
教学手段的运用是为了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教学手段主要是采用电子课件,将课件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4.师生充分交流,讲课中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的余地,鼓励学生质疑
要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必须在课堂上有师生的充分交流,使学生由被动听课的地位向主动参与讲课的方面转化。
我们认为首先要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改变过去讲细、讲透的教学方法。
《随机信号分析》中的基础概念和数学公式较多,概念和公式的讲解可以通过讨论归纳的形式来进行;教师在讲课中结合实际的通信系统或电路例子,提供思路,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的余地,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活力,引发学生理解、探索、发现以及想象和表现欲,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足够的能动活动,以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民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特征。
5.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充分施展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
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师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它是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的重要媒介,也是展现教师教学魅力的工具之一。教师在讲课中自信从容、语言清晰、语音优美、逻辑严密、层次分明,可以使学生在美的语言下受到感染和熏陶,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
参考文献
[1]鲁洁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