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行业发展前景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酒店行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获得了广泛的发展空间,这说明酒店的发展与经济实力是分不开的。未来,酒店行业与电子商务行业同样具有相当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将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多数本科及专科院校将酒店管理作为一个新的专业开设。现代的企业管理中,专业化程度日益深化,酒店行业作为具备发展潜力的行业,同样不容忽视。
2008年金融危机由金融界波及到实业界,酒店业作为与金融实体关系最为密集的产业,受到影响在所难免。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已蔓延至亚太地区,酒店经营者在08年下半年已开始感到经营压力。持续了数月的金融危机,通胀、油价上升导致的交通成本上涨,让不论是消费旅游还是商旅出行的人们都收紧开支。消费旅游和商旅客人的减少使得产业链上的酒店业面临寒冬。
2酒店发展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分析
2.1国内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带动了酒店行业的兴起及稳步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政治、经济稳定,对于酒店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未来,国内外企业看准中国稳定的发展步伐,众多的外资企业进军中国,带动了商务式酒店的发展,为国内经济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2.2居民收入的提高,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
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背景下,居民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对于服务业的需求开始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酒店行业不再单纯地提供饮食、住宿的场所,而开始转向多功能型的发展,例如商务型,旅游型的酒店管理。
2.3酒店业内需市场逐步扩大
酒店业应顺应国家扩大内需的号召,各大酒店尤其是高档酒店,调整客源结构,瞄准内需市场,缩减开支、降低成本,练好内功。酒店消费需求有一定的刚性,应抓牢商务市场,开发散客旅游市场。从长远来看,酒店业的发展前景光明。
3酒店行业与商务、旅游业的发展分析
酒店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商务的发展和旅游业的推动,因此将酒店与商务、旅游结合分析。肇庆是以旅游业为基础的城市,众多酒店进驻,旅游业将会给酒店行业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商务的发展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进一步发展的行业,以七天连锁商务酒店为例便可以说明商务酒店的发展与商务的发展是离不开的,酒店行业在进行产地规划时,必须考虑商务及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4国内酒店行业发展的弊端及劣势
①当前国内由于现代化发展步伐落后,现代企业管理不完善,因此遭到国外酒店行业的影响导致难以塑造国内酒店行业的发展道路。
②消费者总体素质是影响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内酒店的客户关系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还落后于发达国家。
③长期的工业化导致了在短时间内难以向服务行业转型,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相互矛盾。
④单一的生产规模,管理方式是现代酒店管理营销的重大弊端。
5酒店营销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5.1专业化的培训团队
专业化的培训团队主要体现在现代企业管理专业化逐渐深入的背景下,需要更为专业的培训队伍,为酒店行业提供相应的人才,主要优点在于:企业无需投入过多的资金进行内部培训,可以规避内部员工管理的松散,相关的团队培训能够为企业提供最为专业的员工;缺点在于:企业内部信息并不明确,员工进驻之后需要一定的磨合期。5.2顾问型企业的发展由酒店邀请外部顾问进驻企业内部进行员工培训,为企业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培训,以适合企业内部文化的员工,其缺点在于企业的内部信息容易丢失,酒店企业与顾问公司之间难以达成相互信任。
5.3 “管家式”顾客服务型
针对日益严峻的竞争,酒店管理服务都不可避免的在酒店员工内部进行企业管理,酒店行业将为每个房间的旅客提供一对一的服务,将针对客户的需求提供最完善的服务,同时提供系统管理。现代科技的发展带动了服务业,企业需要长期的发展客户,客户关系管理便是其中的一个环节,需要巨额的成本投入,但同时可以建立长远效应。
5.4多元化酒店管理
作为酒店发展的未来趋势,酒店服务不再是单一的模式,而应该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从以前单一的饮食、住宿,转向旅游、休闲、办公、购物、健身等多元化形式为主题,建立长期的客户服务。
6酒店产品设计策略
酒店产品设计需要一个宏观的发展背景,如同企业战略,只有在制定好企业的发展战略的前提下,才能逐步的为企业产品设计规划做出战略部署,酒店产品设计属于对企业管理的实地工作,顾客是上帝,同时,员工是服务上帝的天使;那么企业发展必须考虑到两个因素:①员工的工作热情与责任是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②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工具,酒店产品设计规划在以上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温馨、洁净的酒店布置。酒店必须给予客户洁净与卫生的条件,国内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脉的需求,单一的住房将会遭到淘汰,因此这是企业发展的首要原则;网络工具的使用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今已经有众多酒店企业利用网络平台,对酒店进行宣传,与此同时,企业在网络平台上选择适合的消费人群,并提供服务更方便。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购物市场的不断繁荣,互“联网+”为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环境的影响,“互联网+”冷链物流仍存在认知度较低、发展较缓慢等多个问题的存在,本文提出“互联网+”冷链物流存在的一些问题。相信在未来,利用“互联网+”冷链物流的模式可以拓宽冷链物流公司的发展空间,实现冷链物流公司的创收,推动冷链物流的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 冷链物流前景
现如今,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营销促生的新商业模式对经济增长和企业竞争力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B2C电子商务网站的蓬勃发展,网上购物作为电子商务的一个形式正式得到应用。由于生鲜产品的产品特性,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利用传统的物流运输方式不仅成本过高,也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与品质,更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互联网不但延续传统物流行业的及时性、跨越性、双向沟通等特点。以及在物流行业应用中凸显的低运营成本和高库存周转率等表现,形成了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因此基于“互联网+”的时代下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前景分析以及冷链物流行业的品牌塑造成为该项目的研究重点。利用互联网+冷链物流的模式可以拓宽冷链物流公司的发展空间,实现冷链物流公司的创收,推动冷链物流的现代化发展。
一、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状况
(一)国家对冷链物流的认识度越来越高
早在“十二五”规划中已经出台了很多有利于冷链物流发展的各种政策,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等,使冷链物流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政策推动的双重作用下,国内食品冷链物流将继续在物流行业发展中占据政策优势。
(二)法越来越严,标准制定越来越完善
国家出台了越来越多的法律法规支持冷链物流的发展。如国家发改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出台推动了冷链物流市场的发展,《规划》兼顾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特点,放宽冷链运输车辆的城市交通管制,合理确定运输车辆的载重量;支持冷藏运输车辆跨区域加盟,在车辆审验、车辆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持。
(三)资金投入越来越多
国家对于冷链物流行业的资金力度支持原来越大,这是物流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同时冷链物流是保持产品竞争优势的一种手段,一个能保证温度的低温产品要比一个不能保证温度的产品更受零售商的青睐。
(四)冷链网络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进入21世纪后,我国一些的冷链物流体系已初步建立和运作起来。2005年首次构建成全国范围的低成本鲜活农产品运输网络,贯穿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鲜活农产品跨区域长途运输提供快速便捷的主通道,使我国冷链物流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五)生鲜食品行业的进入给冷链物流带来巨大需求
目前我国内生鲜品年总产量约7亿吨,冷藏速冻食品年产量超过2500万吨,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食品冷冻冷藏企业超过2万家,从业人员250万人左右。全国冷库容量约900万吨,冷藏车保有量约4万辆,越来越多的加工食品进入流通领域,引起了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广泛关注,可看出冷链物流前景广阔。
(六)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转战冷链物流
目前,国内冷链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一些原本不以冷链为主营业务的物流企业纷纷转战冷链市场,同时零售终端对供应商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在不断提高正规冷链的需求。
二、“互联网+”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冷链物流行业将面临一个大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速达25%以上。这种增速主要来源于两点:一是需求量继续增大:同时三大类易腐产品年冷链物流率增长率达到2%-2.5%;二是政府政策的推动:政府政策的制定给冷链物流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我国饮食结构基本稳定,冷链对象的六类农副产品的产量增速基本保持历史平均增长。随着消费升级,部分细分种类农产品的冷链流通比例将呈现增长态势:水果:地方特产和热带水果等小宗品种的流通难以实现规模化,流通成本高,冷链需求量大。水产品:冷链需求比例大。应以冷链方式流通的品种是海水产品和深加工鲜冻内陆水产品。肉制品:冷鲜肉增长是主要动力。目前我国热鲜肉仍然占据主要市场,而冷冻肉作为国家储备性资源占比不会变化太大。乳制品:低温奶占比增大提升冷链比例。随着冷链渠道的完善,巴氏奶和酸奶的增速较大。预计2015年达到常温奶的份额将下降到70%,冷藏乳制品占比达到25%以上。速冻食品:维持较高增长。随着家庭市场的进一步扩容和业务市场的发展,维持18%左右的增速将是大概率事件。冷链食品将正处于高速成长期,由于政策推动,食品消费升级等多重正向拉动,常温类农副产品的冷链比例会逐步提升,冷藏冷冻类产品的规模会加速增长,预计在2025年达到19亿吨。
冷链产品都具有一定的保质期,具有易腐性。中国冷鲜产品腐损率居高不下,长期以来,我国冷鲜产品中,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中的腐损率很高。传统的物流行业已经无法确保将物品完好无损的送至客户手中,而随着网络群体的扩大,借助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对冷链物流的需求会随之增大。但在现阶段下,互联网+背景下的冷链物流仍存在一些问题。
(1)投入成本较大。物流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而冷链物流成本更是逐年增加。一个物流公司想开拓冷链物流的业务,不仅需要专业的设施设备,还需要大型的冷藏库,专门的配送人员,高效的配送方式,许多公司都会面临资金问题而不敢去尝试。同时,现在大多数人对冷链物流的认知度不高,特别是城镇乡村。而对于城镇乡村来说,配送距离较远,冷链设施配套不齐全,无法满足物品运输的要求,无法安全的配送。
(2)冷链技术发展滞后。目前中国冷链设备制造整体发展状况和技术水平并不是很乐观。以冷藏车为例,和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相比,我国人均冷藏车保有量差距很大,而且中国的冷藏车配置也相对偏低,很多都是保温车而非带有制冷系统。所以,中国的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3)冷链系统标准化有待完善。据统计,分布在不同行业和部门的冷链物流标准已达近200项。但是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是由部门、地区条块分割管理,制约了冷链物流各相关行业标准化之间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4)信息化水平低下。冷链物流不同于普通物流,其硬件水平和货物运作要求较普通货物具有较强的刚性,对于信息化的配置和运营人员的管理水平、应急处理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中国整体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而冷链运输行业的信息化现状更是不容乐观。
三、“互联网+”背景下冷链物流的发展
首先,冷链物流有效保证了产品的保鲜程度,并减少了生鲜食品的货损程度。冷链物流是对生鲜食品所需的温度严加控制,尽量保证产品保鲜程度不会在运送的过程中出现变质,是一种延长保质期的有效运输方式。只有保证了生鲜产品的质量,才能实现产品的长期的销售。其次,时代在发展,物流的\输效率也在提高,运输方式的多元化发展提高了冷链物流的效率。提到生鲜电商,我们最先想到,也是最常用的就是顺丰优选,空运陆运多种运输方式相结合,为全国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新鲜产品。再次,冷链物流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为降低了产品的浪费程度。产品的保质期是很有限的,特别是生鲜产品,但是冷链物流的运送保证了生鲜产品所学的文帝,有效的保证产品新鲜度的。第三,如今,“互联网+”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网络营销促生的新商业模式对经济增长和企业竞争力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B2C电子商务网站的蓬勃发展,其发展涉及到的领域十分广泛,但是目前大部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的状态。而产品本身易变质的特性,要求电子商务必须重视与冷链物流的有效结合,在其保障下,提高销售质量和水平,从而获取消费者的信任。所以,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冷链物流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四、结束语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冷链物流企业不断向标准化和专业化方向进步。互联网在物流行业应用中凸显的低运营成本和高库存周转率等表现,形成了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因此基于“互联网+”的时代下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前景分析以及冷链物流行业的品牌塑造成为的究重点。利用“互联网+”冷链物流的模式可以拓宽冷链物流公司的发展空间,实现冷链物流公司的创收,推动冷链物流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学工.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J]. 综合运输,2010,(04).
[2]郝书池.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前景及对策[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07) .
[3]谭兆涛.浅述我国冷链物流的现状与提升[J]. 肉类工业,2010,(03).
[4]刘敬严,赵莉琴,李占平.新常态下“互联网+”物流业发展转型分析[J]. 物流技术,2015,(11).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结构 产业结构 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 广东各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概况
随着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广东高职教育也有了迅速的发展,学校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专业设置与学科大类也在不断增多。以进行自主招生的高职院校为例,截至2010年广东省有15所,其专业基本覆盖大部分高职院校设置的类别:建筑、机电、化工、艺术设计、电工电子、计算机、国际贸易等,提供学位4660个。到2012年试点自主招生的高职院校增加到了18所,其专业以理工类为主。据统计分析、归类《招生专业目录》:截至2011年,在广东高职和中专院校设置的专业中涉及的学科门类在教育部所颁布的学科门类的比例为100%;而招生规模居前三的学科门类分别为文学、工学和管理学,开设的专业超过365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学、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在广东高职和中专院校的发展中逐渐成为优势专业学科或专业群。
2 广东产业结构现状与调整趋势
近几年来,广东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是以产业结构为核心的。产业结构的格局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二产业所占比例在逐年增加,而第一、三产业的比例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以新能源汽车、LED、高端电子信息产品为代表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在先进制造业中开始发挥领头的作用。这些新兴产业,如: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等的税收增速在2012年上半年远远高出全省平均增速幅度8.5~16.3个百分点。在制造业领域,广东主要以玩具、陶瓷、电子为主的密集型产业开始逐渐向以装备制造、汽车、医药、LED、飞机等为代表的现代化高新产业转变。《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从目前到2020年,以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主体产业圈将是珠三角建设的重心所在,以便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发展集聚化以及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体系。
3 广东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适应性分析
3.1 行政干预不当
广东高职教育的成就显著,然而改革的阻力也很严重,主要表现有:计划性指令依然存在,自主招生的政策不能很好地在高职院校落实;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造成公共服务政策落实力度不够;没有建立和发展省级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和服务平台供企业和行业参与职业教育,使得学校与企业、行业的联系疏远,设置新的专业不是以严格的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为依据,只是注重自身利益的得失。如:不重视社会需求大但需要高投入、经济效益低的专业。以广州为例,对有一定市场需求和居于传统优势的产业,包括造纸、钢铁、造船等,对与其相应的专业设置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忽视市场需求状况而大规模招收投入较低的短线专业。
3.2 专业设置盲目
高职院校盲目设置专业,首先是因为忽视市场化因素,对包括自身条件、产业政策以及劳动力在内的地区性战略经济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力度不够,使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明确,缺乏较为长远有效的规划,大批培养供过于求的专业人才,却未将某些市场急需的人才纳入计划培养体系内,导致劳动力市场出现人才结构供求失衡的现象。其次,因各高职院校普遍受“小而全”思想的影响,设置专业时只注重扩大规模以获取短期利益,忽视建设特色和品牌专业,导致很多专业重复设置,浪费资源。
4 广东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改革设想
4.1 增大宏观管理与调控评价的力度,建立与完善职业教育市场
有关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了解各专业人才就业的情况和求规模的变化,并依据学校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情况、就业率、办学质量等教学教育资源的综合状况,优化与调控专业结构的布局。例如,根据广东省当前产业结构实际的变化情况,各高职院校要调整和限制那些学生就业率和产业需求低的专业;鼓励发展特色专业,扶植第一产业需求大的专业,发展第二产业急需的专业;着重培养汽车检测与维修、数控、模具、机电一体化技术等高技能人才,重点投入建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并强化对其考核,加大发展高端制造类专业的力度,提高职院校建设专业的水平。
4.2 以产业合作为建设专业的指导理念,增强产业结构和专业结构的适应性
从本质上讲,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教育。课程开发、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的目标是满足市场需求,使专业方向与职业方向紧密联系,使职业分工和社会生产的实际更加贴近。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要提高产业结构适应性的最好选择就是产学合作。一方面,通过集团化、多元化办学机制鼓励企业与社会团体参与教学的活动。另一方面,同行业和企业联盟,积极主动了解和适应市场。与用人单位合作并且长期开展专业调研,在设置专业前充分分析市场的变化情况,了解其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并及时将这种需求与调整专业结构相结合。另外,在企业教育培训和再就业教育中,也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的优势作用,实现校企合作之间的良性互动。
4.3 建立集群式优质化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培植专业生长点
大大小小不同的产业群形成了某一经济区域的产业结构,因此,要发展区域性经济需要建立集群式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服务产业集群是布局和调整专业群的目标,对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的研究能够明确区域内各行业发展的重点,把握其发展方向,合理预测未来发展的态势。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实际情况,寻找并确定一些行业,特别是潜力很大的朝阳产业作为建设和发展专业群的背景和依托,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优势和特点。
5 结语
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关注政府在产业结构政策方面的改革,以此在管理制度,尤其是执行层面上来对专业结构进行较为完善合理的优化和调整。只有这样,高职教育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高职毕业生才有更为畅通的职业道路。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招生办公室.广东省201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3] 王凤基.广东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14:121-123.
[关键词]大宗商品物流;煤炭;现状;问题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4051
1引言
11大宗商品市场发展现状
111国际发展现状
随着虚拟网络的发展,国际大宗商品融合了最新的技术,并且几大发展较早的发达国家掌握着大多数商品的定价权,掌握了多数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动。起步早,基础设施完善,工厂效率高,物流结合上下游开展,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就煤炭而言,国际上有一大半的煤炭来源于澳洲,澳洲的煤炭质量高,因为煤炭的收入加强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更加加强了煤炭的生产,出口到世界各地。
112国内发展现状
从1953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大宗商品的生产流通都是由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开展的短期或者长期的计划来实施的。
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只要有了计划指标,即使大宗商品的生产厂家越生产越亏,也不会影响到生产企业的成本,劳动员工的工资。而对于下游企业而言,他们只关注是否可以拿到和计划指标相对应的原材料产品,所以只要有了计划指标,工厂就可以正常生产。同样因为有计划的支持,很多人们日常生活的消费品的运输都有政府统一安排调配,相应地大宗商品的仓储也相同。
就拿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小麦为例,小麦的种植和运输费用成本往往高于收购价,但是政府采取了补贴政策,采用高买低卖的方式和运费优惠的政策,使种植小麦的农民不至于田,保证了商品的生产和运输成本。
改革开放后,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宗商品的发展受到了“双轨制”的影响。这些我们的上一代比较有深刻的回忆,以前的各种大宗商品都需要靠票获得,比如粮票、邮票、煤气票等,小时候经常听家长说以前的事,就算有钱,没有粮票也无法拿到米做饭吃。那个时期的大宗商品对外贸易,大宗商品的生产,流通都受到国际金融管理部门的资金管制,使得当时的中国大宗商品物流发展比较落后。因此当时的大宗商品的交易方式、交易品种、物流的发展远远不能和现在相比。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同时科技也处于世界领先,可惜大宗商品市场起步晚,定价权缺失。我国大宗商品起步晚,基础设施相比国际比较落后,生产效率还需要提高,同时物流运输方面没有和上下游一体化,效率偏低。例如我国的煤炭资源分布不均匀,而且需求走低,导致价格下降,我国煤炭需要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产品的质量,从而提高需求。
12大宗商品物流发展现状
121国际物流发展现状
国外的大宗商品物流体系比我国发展得更加完善,它们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完成了物流过一体化,即在一个高层物流管理领导的指挥下,统一所有的物流功能和运作,将采购、储运、配送、管理等每一个领域组合成一体化的组织单元,形成物流一体化的框架。这个物流体系一体化的运输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运输的费用,而且统一管理可以使得各个部门总体成本最低,还提高运行效率,如果部门分别各自管理,各种方式的采取就不会站在总体的利益方面考虑。
随着虚拟网络的发展,物流组织也开始融合了虚拟网络的技术,它是以联动物流组织在网络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联合物流专业化资产,共享物流过程和完成共同目的为基础特征的管理模式。虚拟网络突破了原有物流组织的边界开始超出实体来协调物流的运作,以最小的组织来实现最大的物流权能。
最后以实现客户的最大价值作为目标,利用当前最新的创新技术作为基础,利用网络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作为支撑平台,使得全供应链共赢,为各环节服务提供价值,最后成为减少流通环节、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
在国际化的物流程度中,国际上的大部分物流并不依靠人工,大多国家的人口并没有中国这样密集,他们的人工费相当地高,如果全靠手工根本支付不起那么高的人工费。除了一些高级的定制,其他的生产过程中,更多地需要自动化。这也包括在整个大宗商品物流体系中,一切的运作都依托于高科技的自动化技术。
122国内物流发展现状
近年的我国大宗商品和物流发展从品种的多少、运输的方式都有着巨大的进步。在运输过程中,我们有铁路公路海运,对于大宗商品来说,可以基本排除了空运,因为运输费用太过昂贵。中国虽然人多力量大,但是地大,很多地方都是没有完善的运输设备。比如西部的铁路公路就不会像东部那么完善,虽然现在实施“一带一路”,但也不可能快速发展西部,所以运输设备不够完善是中国物流发展的障碍。
在我国,东部经济最为发达,但是在整个国家中,东部的资源并不是最多的,西部存在丰富的资源,然而西部的资源大都没有开发,也就意味着西部的资源都是安置在那里,并没有去动用,久而久之自然是存在资源没有利用的浪费现象。
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由于自动化程度低,导致这个成本过于高,运费也是很大一块,由于铁路不够完善,中国70%的物流都是依靠公路进行运输。在整个国家中,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也导致整个国家物流成本过高。比如新疆的棉花运送到东部,当运输到东部时,就会空车进行运回,导致运费加倍。
2大宗商品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大宗商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211缺乏现代物流管理体制
在中国,特别是江浙沪地区,社会物流的发展及科技程度已经极为先进了,甚至能够称之为一种“中国速度”。但是,我国的大宗商品聚集地一般在较为偏远的地区,由于大宗商品各具特性,其物流的发展也并不像社会物流一般顺利。大宗商品相关企业的物流很多都是由企业内部消化,第三方物流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与运用。物流作为企业的附属产业,企业缺乏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手段和内在动力,虽然其管理体系虽然相较从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企业在这方面的信息技术更新缓慢,有限的物资和技术水平导致企业无法跟上现代化物流的发展。
212成本居高不下
由于大宗商品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并且企业内部解决需求等各方面原因,大宗商品物流无法很好地整合物资进行统一运输从而降低成本。在大宗商品物流中,对于物流成本的结算并没有一个专业的规范,这就如同“冰山理论”所说,在进行物流成本的预算时,会忽略很多影响最终物流成本的因素,从而使得物流成本的预算与实际物流成本有很大的出入。成本的计算误差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盈利预算等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不论是对于大宗商品企业还是物流企业来说都是一大隐患。
煤炭行业发展混乱,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行业机构进行制约,因此,行业之间的信息获取期限较长,容易出现重复运输的情况,这就导致物流成本会急剧增加,并且第三方物流没有很好地发展也导致对于物流成本的收益分析不足,也没有专业的人员和机构对物流成本进行正规核算,计算方法的不标准,会导致物流管理效益难以体现。在运输过程中,成本的费用不仅是一地到另一地的物流费用,更要算上运输过程中的公路费、损耗费、时间成本等。
213物流技术手段落后
我国大宗商品行业发展落后,其相关的物流产业发展也相对滞后,许多的新型技术并没有很好地运用到产业链当中,并且,信息的分散使得寻找适合于中国大宗商品物流的物流体系难以形成。相较于从前,我国现如今在物流产业上已经存在了很大的进步,社会物流已经基本上可以向全自动化靠拢,大宗商品物流的相关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还远远无法达到国际水平。适用于我国大宗商品物流发展的技术还需多加探索研究。我国的国情与其他国家不同,并且存在着许多的特殊地形,这就使得我国在物流方式上也需要符合我国的发展现状进行整改。
214污染及损耗严重
大宗商品品种多样,其中包括重金属、农产品、工业产品等,农产品对储存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运输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损耗,而其中以发展较为落后的煤炭产业为例,煤炭现阶段的物流仍然止步于人工阶段,最主要的还是铁路运输方法,但是煤炭在运输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和污染是现阶段的物流技术无法解决的。煤炭在运输的过程中会存在飞煤的现象,不但会造成煤炭的浪费,更是造成了运输路段的环境污染和空气污染,在很多情况下,这一类的污染及损耗也应该算入物流成本的一部分,因此就大大提高了原本的物流成本。
215服务功能单一
大宗商品的物流不同于其他的物流模式,其基本职能不仅包括包装、运输、配送等。在现今的物流服务中,最主要的职能还是装运和运输,相关的物流加工服务还没能很好地产生和运用,虽然已经有此类的物流公司的建立,但是大都相对分散,如若要成立相关的加工服务,相对成本又会加大。所以能否在服务和成本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至关重要。
22大宗商品物流对策
221完善管理体制,引入现代物流理念
现阶段大宗商品物流无法得到很好的发展的一大阻碍就是没有形成适合中国发展的完善的大宗商品物流管理模式,现在仍有一些企业还是延续着传统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这就对物流发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在“电商”平台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企业的许多管理模式和对外输出的运输模式都将会产生巨大的变化,为了融入现代经济环境,应该采用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接受现代化的物流理念,对产业进行整改。
222建立完善物流成本考核系统
首先对于相关的专业人才应该多加吸纳,对于相关的专业知识也应该多加学习,再结合以往的物流运输经验,以制定出完善的物流成本考核系统。一套完善的成本考核系统能更加精准地确立物流成本的预算,从而调整相关的收费标准,从而使企业能够更大限度地使得利润最大化。
223与国外相关企业进行相关交流学习
国外的大宗商品物流行业发展相较于中国先进许多,在技术方面,中更应该向国外的先进技术多加学习,借鉴其管理运输模式,在此基础上加以整改,制定出适合于中国现阶段发展的物流管理模式,以交流学习的方式来促进中国大宗商品物流的发展。
224建立大宗商品物流平台
在大宗商品物流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会有重复物流的情况发生,这不仅使得物流成本增加,运输的产品也会因为运输途中的消耗和时间成本而提高产品本身的生产成本。建立相应的大宗商品物流平台,可以使上下游企业及时地获取物资信息,得到信息共享,实现地区内贸易,降低物资成本,也能很好地解决重复物流这一问题。
225提升加工服务水平
大宗商品物流的基本职能包括了包装和产品加工,所以在物流过程中可以对运输的相关产品进行一些基本的加工再进行运输。由于有些加工需要一定的基础技术和设备,如果由托运企业进行自行加工成本会提高很多,如果在物流过程中可以进行统一加工,托运企业可以降低成本,物流企业则能够得到更多的收益,这是一个双赢的方法。并且在物流的过程中及时地提供物流信息,以便上下游企业可以对此作出相应的应对决策。如果能信息互通,相互合作,形成大型的相关物流企业联盟体系,则更有利于对服务功能方面的提高。
226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
促进建立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产业,大宗商品行业与一般的社会物流产业有一定的差别,因此还是需要建立专门的第三方产业,运用相关的专业人才,对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寻找降低物流成本的办法,从根本上发展大宗商品物流产业。
3前景分析
随着大环境的改变,大宗商品物流市场的运营模式将会有很大的改变。店库分离才是将来大宗商品物流发展的大趋势。由于土地、交通、地产资本流入等种种因素的限制,仓储的成本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现如今的土地购置成本已经无法支撑起正常的运营。
现如今“互联网+”的电商模式正在不断地发展当中,为了适应这一社会经济的大趋势,大宗商品电商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及成长,但是大宗商品电商领域又由于设施、环境等各类因素的影响还未产生一种好的经营模式。
大宗商品发展速度不断增加,因此物流产业的相关发展也需跟上步伐。随着大宗商品产业在我国的地位不断提高和我国对大宗商品定价权缺失问题的重视,大宗商品物流产业的相关企业将有极大的发展前景。作为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物流产业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大宗商品行业。石油、稀有金属、矿产等作为重要的国有储备力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国际地位,在相关的大宗商品产业国家也将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因此在物流产业方面也能够得到“看不见的手”的调节扶持。
在未来,我国的大宗商品产业将会渐渐在国际上站稳脚跟,现如今的产业结构还是更倾向于国内的物流贸易,但在之后,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将与国际接轨,形成成熟的国际贸易,大宗商品物流也将展开国际方面的服务,其前景可谓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1]汤珂积极争取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J].红旗文稿,2014(18):18-20
[2]大宗商品物流最优解[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4(10):5
[3]陈汉明我国大宗商品物流业态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2):4-6
[4]蒋伶俐构建中国现代煤炭物流体系的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3
Abstract: Wind power is a new energy industry. There is a big wind energy reserve in China with wide distribution and a great potential for wind power.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growing support from the goverment, China's wind power industry is developing rapidly. In this paper, the wind power industry development situation in Zhangjiakou region is investigated from the bank credit policy, loan conditions, risks, etc, and some targete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关键词: 风力发电;风能资源;行业贷款;风险
Key words: wind power generation;wind energy resources;business loans;risk
中图分类号:TM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5-0009-04
0 引言
风能属于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随着煤炭、石油资源的大量消耗,全球生态环境逐渐恶化,风能资源便作为一种能够节本降耗、改善生态环境的低成本、高效益的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对风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渐形成一类遍布全球的风能市场。我国幅员辽阔,蕴含着丰富的风能资源。仅陆地上的风能储量约6~10亿千瓦。近几年来,世界风能市场每年都以40%的速度增长。预计未来20~25年内,世界风能市场每年将递增25%。目前风力发电成本已经下降到1980年的1/5。随着技术进步和环保事业的发展,风力发电在商业上的竞争优势将更加明显。
1 风力发电概况
1.1 我国近几年风力发电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约10亿kW,其中有2.53亿kW源于陆地(陆地上离地10m高度资料计算),另外的7.5亿kW来自海洋。截止2009年底,全国新增风电装机10129台,容量13803.2MW,年同比增长124%,累计风电装机21581台,容量25805.3MW,年同比增长114%。“十一五”期间,我国的风电产业迅速扩张,五年内连续翻番。到2010年末,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4473.3万千瓦,栖居世界之首,风电并网容量达2956万千瓦。
中国风电行业发展比较迅速,但与国际风电行业的发展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国家对该行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因此不论是优越的节能效果,还是持续见涨的效益,都为风力发电开辟了良好的市场前景,也势必成为银行业务发展新的增长点。
1.2 河北省及张家口地区风电行业现状
河北省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全省风能资源总储量7400万千瓦,陆上技术可开发量超过1700万千瓦,近海技术可开发量超过400万千瓦。主要分布在张家口、承德坝上地区,秦皇岛、唐山、沧州沿海地区以及太行山、燕山山区。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电力“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到2010年底,河北省风电装机容量约为300万千瓦左右,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6.4%。《河北省电力“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按照“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发展思路,坚持“统一规划、集中开发、电网配套、统筹消纳”的原则,积极推动风电向产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张家口地区和承德地区风能储量丰富,应看准这一点,在这些地区建立风电基地,努力推进张家口百万千瓦风电基地二期工程150万千瓦和承德百万千瓦风电基地100万千瓦投产运行。另外,要积极推进近海风能的开发与利用,在秦唐沧沿海及海上建设风电基地,利用海上的风能资源发展分散式风电。特别强调了加强省内电网建设、加强500KV主网架建设以改善张家口地区风电送出状况。规划到2015年,基本建立新能源产业行业标准体系,新能源(不含水电,下同)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5%,比2010年提高2.6个百分点。到2015年,全省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6565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占省内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比五年前7%的基础上提高到15%。其中,风电装机容量达到了900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达7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也实现了30万千瓦。规划还制定了中长期目标,至2020年,全省风电规划装机1643万千瓦,其中陆地风电1573万千瓦,滩涂潮间带和近海风电70万千瓦。
张家口市风能资源储量达2000万千瓦以上,可开发量达1100万千瓦以上。2007年,张家口坝上建立起全国首座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两年第二座风电基地也见雏形,装机总量也达百万千瓦。目前,张家口风电产业已累计完成装机容量280万千瓦,并网273多万千瓦,初步形成了风力发电、风电装备制造、运输、安装、维修一条龙的风电产业链条。计划到2020年张市风电装机总容量预计将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风电基地之一。
2 金融机构对张家口地区风电行业信贷支持情况
随着张家口地区风电装机容量的不断扩大,风电企业不断增多,各金融单位对张家口地区的风电行业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信贷政策上都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措施,金融机构在张家口地区风电行业上的竞争日趋激烈。
建行张家口分行对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有着较早的准备,从2003年起,即向张家口首个风电项目:0.985万千瓦的长城风电场提供了信贷支持。随着风力发电行业的快速兴起,该行加大了对风力发电产业客户的营销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止2011年5月底,该行存量风力发电贷款项目17个,累计向风电行业投放贷款超过了45亿元,余额达到43.45亿元,全部为正常贷款,为该行的利息收入、存款规模、中间业务收入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对风电行业发展的前景分析
3.1 行业前景
发展风力发电是实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同时风力发电具有其它能源不可取代的优势和竞争力,我国政府对风能开发利用在肯定原已取得的成绩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十五”期间风力发电的发展目标。国家经贸委强调,发展风力发电能源是我国能源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要求各地从促进电力工业的结构调整、减少环境污染、推进技术进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高度切实作好此项工作。在国家整体能源战略的规划下,张家口地区的风力资源优势能够更加充分的体现出来。未来十年,张家口地区风力发电的装机容量按照规划可以达到1000万千瓦,贷款需求超过700亿,相当于张家口地区的“曹妃甸”,前景十分广阔。
3.2 风险可控
3.2.1 政策风险
风力发电项目投资成本大大高于火电,市场竞争力弱,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和持续性对风电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政府非常重视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为其发展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主要包括风电场就近上网,电量由电网企业全额收购;风电场增值税减半征收;实行招标电价制度等。
我国现行的风电上网电价包括招标电价和核准电价,经过国家特许权招标的风电项目执行招标电价;高于5万千瓦的项目需要国家发改委批准;其它项目由地方政府批准,执行核准电价。从实际执行看,核准电价比招标项目电价一般要高。同时,国家发改委《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征求及意见稿)中,对全国风力发电标杆上网电价做出了最新的设定,其中张家口市的风力发电标杆上网电价为0.54元/千瓦时。
3.2.2 接入系统滞后的风险
风能资源一般都远离负荷中心,如果电网建设跟不上,风电就难以发展,因而国外都把风电发展纳入电网规划,要求电网超前建设,为风电接入创造条件。据我们多渠道了解,虽然华北电网对张家口地区的新能源电力接入没有整体的的规划,但电网的实际建设并没有滞后于新能源项目的建设进度。2010年,在张家口地区的张北、尚义、康保三个地区各新建220千伏变电站一座,沽源新建了500千伏变电站一座,以上变电站均已经投入运行,加上原有的变电站,目前实际接入能力已经超过300万千瓦。而且已经提前推进了张北解放站500千伏和尚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前期工作,大大提高了电网的接受能力,降低接入系统滞后对张家口地区风电发展和项目运营风险。
2010年8月,国家电网出台了《国家电网“十二五”特高压投资规划》,主要内容是:加快特高压交流同步电网建设。到2015年,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网”,还将建成11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到2020年建成以“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为中心,东北特高压电网、西北750千伏电网为送端,联结各大煤电基地、大水电基地、大核电基地、大可再生能源基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未来5年内,特高压的投资金额有望达到2700亿元,这较“十一五”期间的200亿元投资,足足增长了12倍多。《规划》中所提到的特高压工程的“三纵”是:锡盟―南京、张北―南昌、陕北―长沙输电通道,其中的输出点张北正是我行支持的风电项目重点分布地区。为支持新能源发展,打通河北张家口坝上地区千万千瓦风电外送通道,国家电网公司将斥巨资建设以张家口市为起点的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供电部门将用42亿打造张家口市坚强智能电网,特高压变电站、特高压线路首次在河北省亮相。
3.2.3 设备运行稳定性风险
目前已经运行和在建的风电项目所使用的设备主要分为进口设备和国产设备。其中进口设备主要为美国GE1500型风机和西班牙Gamesa850型风机,由于上述风机技术成熟,因此运行十分稳定,维修率低,但造价偏高,一旦需要维修,其零部件的采购周期长,维护成本也较高。2007年后,张家口地区的风力发电场主要采用了国内制造的风机设备。主要包括:沈阳通用GE风机、大连华锐风机、东汽风机、运达风机、金风风机、安迅能风机和三一风机等。以上风机已经完全国产化,而且其主要技术均出自欧美各大风机研发机构,技术也相应成熟,且市场供应足,造价和维修成本均比进口风机低,而且国内风机更适合张家口这种冬季气温低、大风时间长的地区使用。缺点是目前主要使用的1500型风机在国内运行时间较短(最长的机型只有5年,进口风机在10年以上),常年运行数据短缺,具有一定不确定性。但就目前运行的数据来看,均达到或超过了设计要求。由此可见,设备运行风险很低。
3.2.4 电网运行风险
电网公司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可能对风力发电量进行限制从而对风电企业造成风险。从目前的情况看,张家口作为三类风场区域,目前国家已经确定电价0.54元/千瓦时,对于该电价下的风电场电网公司从未有过限电行为,同时随着电网公司输电网络的不断扩大和优化,风电对于电网的冲击力越来越小。
3.2.5 风能资源风险
主要表现为风电场的建设地区的风速变化,气象局在地面监测的风速从30年的平均风速4.0米/秒,降至了近10年3.1米/秒,风速呈下降的趋势。根据目前运行风场的实际测风数据显示,张家口地区风力发电场风机的轮毂高度最低为50米,最高在82米,50米-82米高度的风速在7.5米/秒-10.8米/秒,即使按照地面的20年风速下降20%测算,20年后该高度区域的风速为6米/秒-8.64米/秒,依然符合风力发电所要求的风速(可用风速为3-25米/秒)。而且随着风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对风速的要求逐步减弱,比如:目前国产华锐3000型风机在30米/秒的风速下依然可以满功率工作。基于以上分析,张家口风力资源在近20年内发生实质变化的可能性较小。
3.2.6 风力发电不稳定性对电网造成的冲击风险
风力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与电力系统需要实时平衡之间的矛盾,是长期困扰风电并网的重大难题,需要通过常规电源的调节和储能系统平衡。新型的大规模储能技术,可以使得电力系统对风电、光伏发电的有功功率进行一定的调度,从而有助于将不稳定的风电、光伏发电转化为高质量的电能。在张家口当地,风力发电已经形成规模,但风力发电的有效时间段多集中于夜间,而太阳能发电集中在日间,因此,两种发电形式同时存在,形成了互补,对电网的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以其清洁、源源不断、安全等显著优势,成为关注焦点,在太阳能产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促进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09年7月,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决定综合采取财政补助、科技支持和市场拉动方式,加快国内光伏发电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并计划在2-3年内,采取财政补助方式支持不低于500MW的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国家电网公司下属的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示范电站有限公司已经在张北的大河乡开始建设50万千风力发电、2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0万千瓦储能的风光储输示范项目,将为该行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数据和参考。
4 未来对张家口地区发展风力发电行业的思考与建议
4.1 风电项目运行的经济性分析
从整个电力系统来看,假设在没有风电时的电网负荷全部由火电组承担,电力系统处于规模经济状态,其边际成本较低。风电并网后,由于增加了旋转备用的火电机组容量以应对风电的随机波动,确保电网的稳定与安全,从而使火电机组的运行效率降低,边际成本提高。可见,风电运行成本就是风电投资成本基础上加上风力发电所引起的成本变化。只要风力发电所引起的成本变化是减少的,风电项目运行的经济性就优于风电投资的经济性。一般来说,在风电产业发展的初期,由于上网风电比例较小(小于电网负荷的5%),现有电网不需要做大的调整就能接纳风电并网,风电并网不产生太多的附加成本,风电项目的运行的经济性表现的更加明显。
4.2 政府对风电行业的政策引导
风电投资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风电价格大于风电投资成本,从而保证风电项目投资能够取得较好的回报。就我国目前现行的特许权招标制度下,风电投资的经济性并不明显,但从长期来看,风电产业具有很好的发展潜能。随着风电规模的不断扩大,风电设备价格下降的空间还很大,风电项目投资的经济性有望得到明显改善。风电项目运行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节能减排的环境贡献之和大于风电上网的附加成本上,因而政府对风电投资采取相应的补贴政策是必要的。在风电发展初期,政府应充分运用价格补贴、保护电价等多种政策手段,将风电项目运行的经济性转化为风电项目投资的收益,以克服风电项目投资过高与风电投资价值的矛盾,促进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为其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主要包括风电场就近上网、电量由电网企业全额收购、风电场增值税减半征收、实行风电标杆上网电价等。据悉,近期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大型风电企业和大风机研发制造的扶持政策,该政策设计财政投入、税收优惠和金融扶持等几方面,有望近期出台。
近年来,张家口市委、市政府抓住国家加大新能源开发扶持力度的有利时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审时度势地将风电产业作为全市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陆续出台了多项强力扶持政策,并全力争跑大型风电开发项目,先后引进了国电、华能、国华、龙源、大唐、中节能等国内风电开发领域的大公司、大集团。尤其是2007年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项目正式在张市坝上地区实施;2009年第二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张市正式启动,张家口市成为全国首个建设双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地区。2010年12月,张市还出台了《张家口市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纲要》,对风电产业的未来发展进行科学而详细地规划,计划2013年全市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00万千瓦,而到2020年我市风电装机总容量预计将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风电基地之一,建设国内“风电名城”就在不远的将来。
4.3 信贷投融资支持
风电产业的技术要求高,资本密集度大。因此,对这一产业的投融资制度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具体包括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强银行的支持以及积极发挥BOT、能源基金、股票等市场化融资方式的作用。目前,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风电领域的上市公司较少,直接融资还没有成为风电产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近年来,随着我国风力发电行业的高速增长,我国的风电市场一度成为世界投资资金热衷的投资对象。2007年,全球风电投资中15%的份额投向中国风电市场,投资金额高达340亿元。尽管如此,我国风电行业资金缺口仍然很大。我们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融资作用,允许各类投资主体按市场经济原则投资风电场建设,政府通过政策性银行向风电项目建设提供优惠贷款。在充分发掘国内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辟国际融资渠道,共同促进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
张家口地区风电项目建设所需资金来源除了自筹资金和很少一部分财务公司贷款外,基本上全是金融机构贷款。目前金融机构不仅在信贷政策导向上明确优先支持张家口地区的风电行业,同时在金融产品上切实为企业减少投资成本。如付款保函、理财产品、银承支付贷款对接等产品,在为企业降低财务费用、加强风电设备商合作等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
随着张家口地区风电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地方政策的大力引导,张家口的风电产业已经逐步形成规模,金融机构对张家口地区的风电行业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金融机构在张家口地区风电行业上的竞争日趋激烈。首先,在张家口地区投资建设风电的客户大多数国有大型集团客户,有着很强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是各家金融机构争相营销的对象。其次,由于风电项目投资资金需求大、周期长,贷款需求旺盛,各级金融单位在利率上都给以一定的优惠政策,同时针对张家口风电行业的特点推出了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有效的解决了张家口地区风电企业的融资问题。但是由于张家口地区风电行业融资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银行贷款,所以极易受到国家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在今年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情况下,张家口地区风电企业的融资问题比较明显,银行贷款难度加大。为解风电企业燃眉之急,建行张家口分行通过信托产品、理财产品、票据和固定资产贷款的搭配,在不提高企业融资成本的前提下,有效保障了该行所支持的风电项目的正常建设。
同时,张家口市委、市政府为了解决风电企业的融资问题,促进风电行业的健康发展,积极引导各金融单位加大对风电企业的扶持力度,要求各金融单位:
4.3.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促进张家口风电产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风电是可再生能源产业,具有前景好、技术要求高、资本密集度大等特点,资金的投入直接关系到整个产业的发展状况。各金融机构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市风电项目建设的发展目标,积极加大信贷投入、优化信贷结构和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把金融支持的着力点放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上,正确处理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认真贯彻国家有保有压的货币信贷政策,为张家口经济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4.3.2 完善信贷管理体制,有效传导货币政策
各金融机构应积极与政府和企业沟通信息,加强合作,共谋发展大计。要增强贷款营销观念,简化审批手续,尽快建立信贷业务审批限时服务制度,增强对市场的反应能力。要规范、高效参与货币市场业务,改善资产结构,增强信贷能力,降低企业的筹资成本,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同时,各金融机构要严格执行国家的货币信贷政策,避免无序竞争,对违规金融机构,有权部门应随时监管,并给予行政处罚。
4.3.3 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风电项目的信贷投入力度
一是各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全市风电项目和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信贷投入,优化信贷结构,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十二五”期间,张家口市将以国家大力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契机,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600万千瓦,风电项目投资将达到300亿元,其中银行贷款约占整个行业资金总需求的一半。金融机构在未来五年中,将对风电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可再生能源产业而言,由于产业模式正在形成中,在技术、生产等环节还存在着成本过高等一定的风险,因此,各金融机构在规避风险的同时,要积极支持风电产业的发展,推动全市由高耗能、高污染向清洁能源生产的方向转变,使资源优势真正成为经济优势。
二是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必须认真执行人民银行外汇信贷政策,落实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对风电产业的进出口贸易、引进外资和企业"走出去"发展等方面的外汇信贷支持力度,充分运用国际结算、贸易融资、进出口信用担保等业务手段,积极开拓新的外汇业务品种,支持我市风电产业于世界先进的技术接轨。
4.3.4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推进区域金融生态建设
人民银行系统要加强面向群众和企业的征信知识和金融知识宣传,充分利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进一步挖掘系统信息资源,加强对风电行业和企业贷款情况的分析,不断提高系统应用水平。积极推广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规范其运行,鼓励开办相关金融服务创新品种,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4.3.5 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整体联动,推动全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各县市区政府应积极向银行推荐和介绍当地好的风电项目和企业,支持银行加强对信贷项目的考察和论证,促进银行信贷投入更好地符合国家信贷政策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应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信用环境,积极为金融部门增加信贷投入创造条件。要将企业偿还银行贷款的情况作为企业领导班子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不重合同、不守信用、恶意逃废金融债务、长期拖欠贷款不还的企业主要领导和责任人,加大惩处力度。工商、司法等有关部门要帮助银行追索、处置贷款债权,切实解决银行贷款清收“胜诉容易、执行难”的问题。
在国家整体能源战略的规划下,张家口地区的风力资源优势能够更加充分的体现出来。在这种形式下,我们应尽最大的力量,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发挥我行产品优势,抓住风力发电这个发展迅速且具有很大潜力的行业,为张家口地区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谭忠富,邓强,龙海.我国风力发电存在的问题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关键词】包装机械;自动化;智能装备
引言
商品包装是物品进入流通领域的必要条件,而包装机械是为商品进入市场提供保护、促进销售及提高附加值而完成生产过程的技术设备,是实现产品包装的主要手段。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各行业生产自动化要求的提高,包装机械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包装设备在食品、饮料、医药、化工、家用电器、造币印钞、机械制造、仓储物流、建筑材料、金属制造、造纸印刷、图书出版等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几年,受下游行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趋势、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包装设备在生产和物流环节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高度自动化、高效化、智能化、节能化的包装设备逐渐受到下游行业青睐,传统的包装设备逐步与现场总线技术、传动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自动识别技术和安全检测技术相结合,现代化的包装设备应运而生,未来包装机械行业前景十分广阔
1 包装机械行业概况
1.1包装设备产品分类
包装设备分类方法较多,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按包装工序进行分类。按照工序分类,包装设备主要可分为成型装填封口系列设备、捆扎码垛缠绕系列设备、贴标打码系列设备、智能包装生产线及其他设备五类。
(1)成型装填封口系列设备是完成包装容器的固化定型、将产品按预定量充填到包装容器内、对包装容器进行封口并装箱等过程的设备,主要包括各种纸箱成型机、灌装机、装盒机、套袋机、热缩机、封箱机、封口机等。
(2)捆扎码垛缠绕系列设备是完成产品或包装件的外包装工艺并将其按设定的规则进行堆积的包装设备,主要包括各种捆扎机、码箱垛机、码瓶垛机、卸箱机、缠绕机等。
(3)贴标打码系列设备是完成将实物标签粘贴或将电子标签、文字图案喷涂标识在产品包装上的包装设备,主要包括不干胶贴标机、热熔胶贴标机、激光打码机、打码贴标机等。
(4)智能包装生产线是指能连续完成多项包装工序的机器组合,是连续实现多个包装功能的有机集合,满足了现代化大生产中无人化、柔性化、智能化、集成化的生产需求,并可实现自动检测、监控、追溯等功能,便于生产管理。目前,智能包装生产线已经成为了我国包装机械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1.2作用及优势
(1)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了生产时间。例如对于封箱、捆扎、码垛工序,目前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双通道封箱机的封箱速度已达到80箱/分,全自动捆扎机的捆扎速度可达到1.2秒/道,码箱垛机的码垛速度为60,000瓶/小时。此外,自动化的包装设备能够实现连续化生产,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有效保证产品的包装质量。包装设备可根据被包装物形态、大小、质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使得包装后物品规格相对一致,保证包装质量,符合集合包装的要求。
(3)实现手工包装无法实现的包装操作,如真空包装、气调包装、泡罩装盒等包装设备实现了食品、药品等商品的自动化无菌、气调保鲜包装的要求。
(4)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例如生产过程中的装箱、装盒等包装工序,仓储物流中的捆扎码垛工序,动作单调、频率高,耗体力,使用装箱机和装盒机等包装设备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5)有利于对工人的劳动保护。对于某些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产品,如粉尘严重、刺激性、放射性、易燃易爆、生产储存环境严苛的产品,例如农药、民爆产品等的包装,采用传统包装方式容易影响健康,危害生命安全,无人化包装成为这类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
(6)可降低包装成本,节省贮运费用。对松散产品,如瓶装水、食品、邮件等,采用自动化包装设备完成装填、封口、捆扎、码垛、缠绕等一系列包装工艺,可大大缩小包装物体积,节省包装材料,同时起到提高货位利用率和运载率,减少物流费用的作用。
1.3应用领域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各行业生产自动化要求的提高,包装机械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包装设备在食品、饮料、医药、化工、家用电器、造币印钞、机械制造、仓储物流、建筑材料、金属制造、造纸印刷、图书出版等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包装行业发展现状、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2.1市场容量
从包装设备需求额分析,全球包装设备的需求已从2004年的241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28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7.31%。预计未来仍将以5%左右的速度保持增长,到2019年将达到445亿美元的需求规模。
图1 全球包装机械行业市场需求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食品与包装机械工业协会统计数据
从全球市场需求来看,食品、饮料、医药和化工行业是包装设备最主要的下游市场。2009年食品、饮料、医药和化工行业对包装设备的需求分别约占包装设备总需求额的43.4%、17.7%、12.5%和7.6%。尽管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包装机械行业需求仍然实现增长。
未来几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包装设备销量的增长将成为全球包装设备发展的推动力,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包装设备的需求将构成世界最大的市场之一;亚洲其他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例如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对包装设备的市场需求也会获得较大的增长;而在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尽管包装设备的市场需求增长速度低于发展中国家,预计未来仍将获得反弹。
中国包装机械行业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包装机械在我国属于新兴行业,起步较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机械工业中的十大行业之一。2006年至2013年,我国包装机械行业市场需求从182亿元提高到56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7.68%。
图2 我国包装设备市场需求以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中国食品与包装机械工业协会统计数据
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带动了国内消费增长,2006年至201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7.64万亿元增加至26.24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6.68%,为食品、饮料、医药、化工、家用电器等包装设备下游行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同时,随着居民消费能力、健康意识的提高,新包装材料、包装工艺和包装样式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因素,为国内包装设备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此外,随着我国人力资源成本增幅较大,部分地区出现用工荒现象,2006年至2013年期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从24,262亿元增加到93,06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1.17%。劳动成本上升的外在压力迫使企业调整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和机械设备代替人工,通过自动化生产提高劳动效率,从而消化劳动成本上升的不利影响。通过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企业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实现规模化生产,巩固并提高市场份额。
2.2行业利润水平变动趋势及原因
国内包装机械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市场竞争比较充分,行业利润率总体水平稳定,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和市场,利润水平各不相同。少数具有较强研发能力和技术积累,具备品牌优势、规模优势的企业才能不断地为市场开发出新产品、提供功能多样的包装单机设备及智能包装生产线,服务于中高端市场,平均利润率相对较高。相反,大多数企业在产品较低端、同质化较高的竞争领域,由于供应商众多,企业规模较小,竞争激烈,并且多数从事某一领域的单一产品,综合化、集成化程度不高,使得大多数包装设备生产企业的利润率相对较低。
2.3行业竞争格局
包装机械行业是涉及多学科、跨领域的综合行业,由于其下游行业使用环境、生产工艺、包装材料、被包装物形态各异,供应商须根据客户个性化的需求量身定制相应的包装单机设备或生产线。德国、美国、意大利等制造业发达国家生产现代化水平位居全球领先地位,其包装设备以产品序列全、更新速度快、领先的研发设计能力、先进的加工制造能力获得了国际范围的品牌影响力。以德国克朗斯、德国博世、德国KHS等为代表的国际知名包装设备企业,通过提供大型、成套、高精度的单机设备和智能包装生产线,占据了世界包装机械市场的主导地位,也占据了我国高端包装设备市场的主要份额。
由于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经验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国内从事包装设备生产的企业大多数规模较小。截至2010年末,我国共有包装设备制造企业3,600多家。根据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统计,截至2014年2月,规模以上企业共计259家,其中中型规模以上企业24家,国内包装机械行业中生产规模大、产品档次高的企业为数不多。数量众多的本土企业由于研发能力不强或者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稳定性差,主要生产低水平、功能单一的包装设备,市场竞争力普遍不强。随着包装设备下游行业现代化加工
和规模化生产的要求不断提高,该类企业将难以满足包装设备高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智能化的发展要求,在低端市场的竞争压力将日益加剧。
3 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3.1有利因素
3.1.1下游行业发展迅速,带动包装机械需求
包装机械下游应用广泛,主要服务于食品、饮料、医药、化工、家用电器、造币印钞、机械制造、仓储物流、建筑材料、金属制造、造纸印刷、图书出版等众多领域的生产加工和仓储物流环节。近年来,受益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消费升级,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升以及消费意愿的增强,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高速增长,2006年至201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68%,并将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6年至2013年期间,我国的食品、饮料、医药和化工行业销售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21.67%、21.32%、23.43%和20.81%,包装设备作为下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下游行业中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均得到大幅提高,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3.1.2产业政策大力支持
包装机械行业直接服务于企业的生产过程,以及产品向消费领域转移的仓储物流环节,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包装设备尤其是高端包装设备的自主研发及产业化一直是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发展对象,重点向着高效化、柔性化、大型化、个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3.1.3技术水平不断成熟
我国包装机械行业起步较晚,发展初期在研发、设计、生产等方面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下,在下游行业良好发展形势的刺激和带动下,包装机械行业经历了从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到自主创新的过渡,如今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术和产品体系,取得了多项技术成果,在工艺流程的自动化程度、产品的适应能力以及成套的供应能力等关键领域实现了较大的技术突破,部分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际领先水平。长期以来,以智能包装生产线为代表的高端包装设备主要依赖从国外进口,而国内包装设备技术水平的提升已逐步改变这种局面,进口替代效应初步体现,部分产品开始出口到德国、美国、意大利等制造业强国。
3.2行业前景广阔、市场容量巨大
除食品、饮料、医药、化工行业外,包装设备还被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造币印钞、机械制造、仓储物流、建筑材料、金属制造、造纸印刷、图书出版等众多领域,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安全性的重要力量。以家用电器领域为例,受益于国家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补贴等政策鼓励、资金投入、财税优惠等多个方面的扶持,同时随着技术、生产体系进一步完善,家用电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并保持快速发展态势。2006年至2013年期间,家用电器批发销售收入从1,888亿元增长至8,44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3.85%。家用电器单位价值较大,并且在运输过程易受到损害,自动化包装设备可以有效减少其生产和物流过程中的破损率。以电视为例,如今电视已经进入平板甚至3D平板时代,屏幕较为脆弱,性能稳定的自动化包装设备将有效保障其包装及仓储物流的安全。包装设备在造币印钞领域也有深入应用。我国的造币印钞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负责实施,是国家法定货币生产企业,生产自动化、精细化程度高,在检重、定位、光边、裁条、装袋、封签、残次品剔除、图像检测处理等方面采用先进的包装设备来替代人工,设备主要向国内外的高端供应商采购。
国内消费支出的增长、人力资源成本的提高、规模化的生产要求和对新产品的需求等有利因素都在刺激国内包装机械市场的发展。同时,包装设备所具有的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降低包装成本等一系列特点,促进其在下游行业领域生产和仓储物流过程中的应用,使其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关键词: 网络广告优势前景
据CNNIC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披露,我国网民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宽带用户达到3.2亿,占总网民数的94.3%。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也已达到1.55亿。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在经济危机中逆势上扬,达到8788万。数量庞大的网民构成了一个规模可观的受众群体,使网络广告业有了赖以发展的基础。据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和中国网络评价中心的调查报告表明,中国的网络广告市场规模会不断扩大,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网络广告是一种趋势,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谁还愿意沉浸在冗长的电视连续剧上?谁还愿意从头到尾看完厚厚的报纸?什么媒体能做到只花央视几秒钟广告的费用而覆盖几千万人群?什么媒体能结合声效、动画、游戏、影视、论坛……来给广告主一个完美的广告创意和反馈效果?只有网络!
一、什么是网络广告
网络广告是以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为传播空间,存在于各个网站,并通过上网者的点击链接广告主网页,广告主据此向上网者传播商业信息和其他信息的新型广告形式。2网络广告发轫于1994年的美国。当年10月14日,美国著名的Wired杂志推出了网络版的Hotwired(省略),其主页上开始有AT&T等14个客户的广告Banner。这是广告史上里程碑式的一个标志。我国的网络广告起步较晚,中国的第一个商业性的网络广告出现在1997年3月,传播网站是Chinabyte,广告主是Intel,广告表现形式为468×60像素的动画旗帜广告。美国Intel公司和IBM公司是国内最早在互联网上投放广告的广告主。
二、网络广告的主要优势
互联网以其优越的传播特点为广告业展示出广阔的市场空间,网络广告不可避免地会与传统媒体发生一些碰撞。网络广告与传统广告媒介相比,由于含有更多的技术成分,使它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
1.传播范围广,无时空限制,更有利于获取理想的广告效果。
目前全球网民已超过10亿多,中国也超过了3亿,并且这些用户群有不断加速发展壮大的趋势。网络广告的传播范围广泛,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络把广告信息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这些网民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是网络广告的受众,他们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的Internet上随时随意浏览广告信息。另外,传统媒体如报纸广告、杂志广告、电视广告、广播广告、户外广告等都具有强迫性,都是要千方百计吸引受众的视觉和听觉,强行灌输到受众的脑中,受众不管喜不喜欢,愿不愿意,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些信息,几乎没有选择是否接受的权利。而网络广告则属于按需广告,具有报纸分类广告的性质却不需要受众彻底浏览。网络广告的交互性使受众享有主动选择的权利,受众在网络上主动寻找适合自己需要的信息,这样就节省了时间。网络广告则变传统媒体广告形式操纵顾客为服务顾客,因此网络广告属于非强迫性的“软性”广告。这些效果,传统媒体是无法达到的。
2.更高效便捷地与目标消费者沟通。
传统的广告媒体一般的传播模式是一对多,属于大众的、单向的传播。广告的对象往往被动地接受广告信息,极少有选择的自由和余地。这种大众化沟通模式将受众放在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广告主利用各种媒体,以相同的时间、相同的方式、相同的内容刺激受众的视觉、听觉器官。企图将有关的信息和意象硬性地灌进受众的脑海,劝诱目标受众成为购买者。即使受众受到广告的影响要采取行动,也不能及时与广告主实现双向交流,这种交流中的时差与延误,会降低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而网络广告则是一种推拉互动式的信息传播方式。网络传播采用一对一的传播模式,以分类商品信息的方式将相关产品所有的信息组织上网,等待着消费者查询或向消费者推荐相关的信息。消费者成为交流的主动方,他们在某种个性化需求的驱动下主动、自由地去寻找相关的信息、浏览公司的广告,遇到符合自身需求的内容可以进一步详细地了解,可通过电子邮件、网络电话、网络传真等向该公司询问各类有关问题,得到满意答复后,可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实现商品购买。网络广告的即时交互特性使得广告传播成为“一对一”的个体沟通模式,提高了目标顾客的选择性,使客户在虚拟的空间里得到“真实”的感受,可以“体验”产品、服务和品牌,这是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
3.价格更加低廉。
网络媒体的广告售卖价格比较便宜。传统广告的投入成本非常高,其中广告媒体费用要占到宣传总费用的近80%。他们空间有限且价格昂贵,不论购买空间多大,按宣传的成本和时间计费,空间越大,广告篇幅越长,收费就越高。网络广告无需印刷、拍摄或录制,在网上广告的总价格较其他形式的广告价格便宜很多,网络广告的平均费用仅为传统媒体的3%,并可以进行全球性传播。因此网络广告在价格上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4.内容更丰富、效果更直观性。
传统广告由于受到媒体时段和版面等因素的限制,很难展开详尽的内容,他们多用画面、音乐等在受众的脑中创建某种印象,从而引发某种联想、情绪,促使受众采取行动,而对产品本身的信息提供则放在次要位置。而网络媒体则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拥有极大的灵活性,非常丰富。一个站点的信息承载量一般可大大超过传统印刷宣传品。不仅如此,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编程技术的提高,网上广告可以集文字、动画、全真图像、声音三维空间、虚拟现实等为一体,创造出身临其境的感觉,既满足了浏览者搜集信息的需要,做到“轻轻一击,一目了然”,又提供了视觉、听觉的享受,增加了广告的吸引力。
三、网络广告现存的不足
就目前来说,网络广告还存在一些缺陷。网络广告与生俱来的优势在于网络本身,但正是网络广告的载体局限了网络广告自身的发展。目前,国内各大门户网站广告大量堆积的现象非常严重:首页、频道首页和正文页都遍布“地雷”;弹出式广告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浮动式广告满屏飞舞、让人眼花缭乱。这种现象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网民对网页的正常浏览。在2004年1月份21CN进行的一次网站调查中,95%的网民认为各大网站的网络广告干扰了他们正常的信息阅读,并表示反感。网民并不喜欢网络广告,自然使许多企业不愿意在网络上投放广告。
由于收入水平、上网人群、广告可信度等不可控因素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网络广告在我国的发展。当前我国的网络广告还正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许多困难,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都亟待进一步成熟。外部条件如互联网的建设(稳定性、传输速度等)需要加强;公众对互联网的熟悉、技术掌握程度与电脑的普及程度都有待提高;公众上网所需费用还未达到公众能够普遍接受的程度,等等。内部条件则有网络广告的管理法规尚未完善;网络广告制作、维护公司整体素质不一、水准良莠不齐等。这些难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网络广告的迅速发展。诚然,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特色及功能,但网络广告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媒体广告。真正的网络广告活动,是善用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结合所产生的惊人效力。网络广告与传统媒体广告完全可以互补与合作。
四、网络广告会更美
据英国互联网广告局(IAB)2009年10月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上半年的网络广告开支上扬4.6%至17亿英镑,首度超越电视广告。IAB表示,网络广告已取代电视广告,成为全英第一大广告媒体,目前网络广告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3.5%,超出电视广告1.6个百分点。在我国,2008年中国网络广告收入达到170亿,比2007年增加了60.4%。而2009年,尽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网络广告发展有所减慢,但中国网络广告市场收入仍将达到216.4亿元,同比增长27.2%。可以相当有把握地说,中国网络广告这一块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
现实地看,我国的网络广告业仍然还处于未被完全开发的状态。未被完全开发也就意味着将会被充分开发,并有机会更加繁荣。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特色及功能,网络广告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电视或平面媒体。广告主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填补长年来广告营销上的漏洞,建立与消费者之间真正的贴心的朋友般的互动关系。这样也建立起一种新的媒体联动关系,无论对双方媒体,还是对广告主都是赢的局面。可以断言网络的广告的前途将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7.
[2]张建华主编.广告学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