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在农业上的体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生态农业示范观光园;现状调查;存在的问题;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0.3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1)09-1920-05
Analysis of Status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Beidaihe Jifa Eco-agricultural Tourist Garden
SUN Xiao-gang1,HAO Li-qun1,WAN You2,ZHANG Guang-chen1
(1.College of Horticulture,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118,China;
2.Qingdao Linglingyi Landscaping Works Limited Company,Qingdao 266101,Shandong,China)
Abstract: Beidaihe Jifa eco-agricultural tourist garden was the first national 4A-grade scenic spot in eco-agricultural tourist. It had certain representativeness 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ardens of the country. Based on high-tech agriculture, it combined appreciation, participation, entertainment and human interest, and played sound role in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science popularization and sightseeing. It became a good place for people to relax and understand high-tech agriculture. Some shortcomings in garden function, outdoor landscape, service facilities, programmes and seasonal limitation were summarized based on field survey. Suggestions for overcoming the shortcomings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eco-agricultural tourist garden; survey of status quo; existing problem;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随着我国农业体制改革、市场经济体制进程的加快,农业科技园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成为现代农业的一个亮点,在农业科技示范和新品种展示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农业科技园作为我国观光农业园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也逐步被人们认识并接受,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但目前一些农业科技园建设存在着功能定位不准确、没有形成特色等问题[1]。北戴河集发生态农业示范观光园,依靠高科技农业,在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新品种展示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以“绿色文化、花园农业”为宗旨,提高观赏性和娱乐性,成为生态农业旅游观光4A级景区,在我国农业科技园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进一步探讨我国农业科技园的发展现状,我们于2010年10月4~6日对北戴河集发生态农业观光园进行了实地考察,并随机对园内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01份),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该园区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据此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该园区的发展以及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提供参考。
1园区现状
北戴河集发生态农业示范观光园于2000年6月被正式批准为生态休闲景点并对外开放,占地面积100 hm2,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年综合收入
5 500多万元。园区突出体现市场供应、示范推广、旅游观光、素质教育4种主要功能,其平面图如图1所示。
热带植物园种植着热带、亚热带的大型植物百余种,在此可看到开花的槟榔树、果实累累的椰子树和造型别致的人心果等。
四季菜园采用基质和水培等先进的栽培技术,以及立柱式、墙壁式、牵引式等立体种植方法种植各种蔬菜,形成“蔬菜树”、“水上菜”等奇特景观;四季瓜园采用箱式、槽式等基质无土栽培方法,栽培了数十种世界著名的瓜类,形成五彩斑斓的奇瓜长廊;四季果园里种植着从热带到温带的各种果树500多株,近50个品种,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各种果树开花、结果,游客还可亲手采摘购买时令水果;四季花园生长着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150多个品种的观赏植物,是一个四季常绿、四季开花的“植物王国”。通过对高新技术的利用以及园艺新品种的展示,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示范和科普的目的,同时满足了游客旅游观光的需求。
农家动物园园内饲养农家畜禽30余种,不但均有特色,而且具有同类品种的先进科技代表性,并且园内设有动物表演,集科普教育、生态养殖、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
民俗大院包括“院中园”和“室内表演展示”两大部分。“院中园”以雕塑和可参与活动的形式,展现我国北方农村主要的传统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劳动场景。“室内表演展示”以各种手工业生产表演形式,展现农产品加工及传统手工业生产劳动场景,并展出大量传统的生产和生活器具实物,让人们品味悠久古朴的农村民俗文化,启迪人们思源思进,起到了一定的科普教育作用。
园区内蔬菜、果品采摘区为游客提供了采摘蔬菜、水果的场所,让游客有了较高的参与性,百花园、百果园、百树园等让游客在观赏的同时,对各种树木花卉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园区在娱乐活动区设置了蹦极、戴河第一漂、滚筒、惊险桥等娱乐活动项目,设置了游客服务中心、集发大宅院、别墅区、绿色农家饭庄、小吃一条街,让游客可以在观赏娱乐的同时,得到方便的服务。
2园区建设的不足
2.1科技示范和科普功能
科技示范、科普教育是农业科技园区主要的两种功能。目前,很多园区尤其是部分政府部门建立的园区,在休闲观光的功能上投资力度偏大,出现了只有观赏、娱乐价值但不实用的诸多范例[2]。根据随机调查,在该园区建设上也多少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在201名游客中,仅有2人为农民,而其来园目的也是休闲娱乐,并且除了39人,即占调查人数19.4%的游客在来园目的中选择了“了解高新技术”一项,其余的游客主要选择的是观赏、娱乐和参与性活动方面的项目(图2)。由此可见,园区虽然在科技示范、科普教育方面有所建设,但客观上对人们尤其是对农民的吸引力还远远不够,偏离了农业科技园建设的方向和初衷。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2环境景观
农业科技园内功能内容和景观形式是吸引游客的两大要素。据调查(图2),来园游客中,67.5%的游客选择“欣赏风景等观赏性活动”作为来园目的,而相当一部分游客对园区内的植物、水体、建筑等景观并不十分满意。
2.2.1植物景观该园区植物景观,除了展示区的观赏植物、果树和蔬菜以外,主要是道路两侧和公共空间的绿地,而在这些空间中,绿化植物树种较为单调,乔木多为垂柳、榆树等少量树种,其余除正门入口处的月季园及利用一串红、矮牵牛等宿根花卉摆放造型外,全园室外基本无开花植物。植物配置上,层次和色彩搭配欠缺,基本没有灌木、地被类植物。总体上看植物景观效果一般,调查结果上也显示这一问题。
植物景观方面主要是针对植物种类丰富度和色彩搭配两个方面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表1、表2),园区内植物种类单调,植物配置效果欠佳,没有达到游客满意的程度。
2.2.2水体景观水体的设计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部分,并且更要重视亲水性设计。园区内水体主要为戴河部分,在部分区域设置了飞越戴河、蹦极、水上吊索桥等活动,但是对于部分人群特别是儿童限制较多,也不能达到真正亲水的目的;除娱乐性水体以外,没有景观性水体,从而降低了水体的观赏性及参与性,并且调查显示(图3),129名游客在水体类型、娱乐性、水体景观效果特别是水质方面(占64.3%)表示不是很满意。
2.2.3 建筑景观园林建筑包括亭、台、楼、阁、榭、舫、廊、桥等单体建筑以及园灯、雕塑等园林建筑小品。它不仅具有造景作用,还可以满足游客休息的需要。园区内单体建筑仅有一处亭子布置,而且由于其周围游乐设施的停用而无法利用,也导致园区内建筑景观效果欠佳、休息设施种类单调和不足,游人对建筑景观方面普遍不满意。
2.3服务设施
据观察,园区内休息设施种类单调、数量较少,主要包括娱乐区设置的树池座凳、摇椅,部分道路边缘设置的座凳;垃圾桶数量较少、标志牌的标志性不强,同时这些服务设施的景观性也较弱。通过调查统计,在休息设施和其他服务设施方面,分别有102人(占被调查游客的50.7%)、106人(占被调查游客的52.7%)表示不太满意,认为在数量、类型等方面需要改进。在休息设施方面,主要问题为类型、数量,38.3%的游客认为类型单一、48.2%的游客认为数量较少(图4);在其他服务设施方面,标志牌标志性不强和垃圾箱数量不够是游客选择最多的两个方面,分别占39.6%和47.2%(图5)。
2.4项目设置
目前,项目雷同、相互模仿现象是我国许多观光农业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3],观光农业园集中于观光采摘、垂钓等活动,旅游项目因缺乏特色而失去吸引力。该园区的项目设置也基本上为这些内容,无明显的特色。
另外,该园区内活动没有很好地体现“农”的特色,园区内参与性活动中与“农”相关的活动主要为蔬果采摘,其余参与性活动则为蹦极等收费娱乐项目,使游客感觉好像是进了游乐场,曾经开设的体现农趣的活动也未能保持下来(如戏水摸鱼活动,现已停办、场所已干涸),偏离了农业科技园的主题。
2.5季节局限性
根据调查统计(图6),第一次来园人数(即只选择“十一”为来园时间的人数)为81人,来园次数为两次或两次以上为120人,在这些游客中,除选择“十一”作为来园时间外,选择“五一”、“暑期”、“周末等闲暇时间”的游客大体相当,分别占30.8%、25.8%、39.2%;而春节来园游客则最少,仅占4.2%。由此可见,农业科技园最大的季节局限性在于冬季。
3建议
3.1增强科技示范和科普教育功能
可借鉴国内外一些好的发展经验,如以色列针对干旱和沙漠化的生产条件建立的多个以沙漠农业和节水农业为主体的试验示范农场[4];山东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在示范基地内,积极进行先行探索并试验推广的大棚滴灌无土栽培、二氧化碳气肥工厂化育苗等106项新技术,提高了蔬菜的抗病能力[5]。
在集发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内,结合本地区农业特点,探索适用的先进农业技术并进行示范推广;在园区内设置科技示范教室,对先进技术的具体流程等进行展示示范等。同时园内所有植物特别是展示的新奇品种,尽量挂牌标明科、属、种、产地、分布及栽培特点等;引进的先进技术也应将名称、特点等详细标明,真正起到科普的作用。
3.2遵循景观规划原则,加强室外景观营造
3.2.1植物景观单一的农业景观和农业生态科技不能满足游客休闲的多样化需求,如果能够同时展示丰富多彩的自然生态景观,观光农业园才能真正体现其无穷魅力[6]。在植物的选择与搭配上,考虑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地被植物的有机结合,并在各个功能区中合理配置,成为园区农业景观的有力补充和点缀,体现地方风格,形成园区特色。
可在百树园适当增添色叶树种,如槭树类树种,在道路两侧增加灌木或草花地被,如红瑞木、菊科花卉,以提高植物层次和色彩丰富度。还可以利用植物造型体现主题,如农家动物园及其附近,可将植物修剪为动物造型来体现主题。
3.2.2水体景观对于戴河植物配置,可在滨水位置和水中种植菖蒲、芦苇、荷花、睡莲等耐湿和水生植物,提高水体的景观性。在亲水性方面,可在水体的岸边设计广场、亲水平台、台阶、栈道等,创造亲水空间,从而让人们轻松地从事赏景、休闲娱乐等活动。
3.2.3园林建筑观光农业园建筑造型,应与农业环境相融合,体现农家气息。建筑材料尽可能采用当地的自然材料,如田间石材、木材等,这样不仅有助于加强建筑物与周围场地的联系,又能体现浓厚的地方特色。建筑小品在材质、色彩、规格上要体现纯朴的“农”的气息,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有机结合,美化和暗示整个园区的文化气质。比如利用戴河,在岸边或水中设置草屋茶室;在水中或岸边设置农具雕塑;在林下或路边放置小品,如农产品形状的雕塑。这些设置不仅能成为一景,增添园区的趣味性,又可给游客提供休息的场所。
3.3改善服务设施
在园林设计中,人性化成为必需的考虑因素,它是指从人的各种需求出发,将对人的关怀、对人性的尊重、对人的需求的满足贯彻到设计的始终,融入到设计的整体和每个细节,真正使空间实现“为人而设计”[7]。服务设施的完善是将人性化设计融入到细节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园区内,满足休息设施的多样性、舒适度以及适度的开放与私密性,如可根据儿童的心理,将座椅设置为蘑菇形等;设置清晰、醒目、引导性强的标志牌;垃圾箱等设施在方便的同时结合园区性质增强美观效果,如设计成玉米等农产品的形状。
3.4开辟独具特色、参与性较强的“农味”活动
在园区活动设置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设置适合不同年龄、不同类型游客游玩的项目。另外要开发独具特色的参与性活动,使园区更有吸引力,如法国园区中利用其闻名世界的葡萄酒,让游客参与到葡萄酒酿制过程中[8],就是其独具特色的项目。
园区内,除提供对农作物、农产品的采摘外,还可让游客参与如干果的制作等多种体验活动;游客可以自己动手,根据各个季节的农事特点,参加农田管理,让游客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与快乐。还可进行花卉赏析,拿自己参与日常管理收获的农产品参加各种展评活动等。还可以举办农村趣味运动会等活动。
3.5突破季节局限性
3.5.1突出展示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是北方冬季农业生产的重要形式,可在园区突出展示各种园艺作物无土栽培模式,包括基质栽培和水培;各种先进园艺育苗技术,如组培育苗、扦插育苗等;节水灌溉设施和技术,如滴灌和微喷灌技术等;新、优作物品种的种植等实用性技术[9]。
3.5.2增加冬季农业技术培训活动可在冬季等农闲时节,与农业推广部门合作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定期开办知识讲座,现场讲解,示范先进技术的具体操作过程并让农民参与其中,真正达到示范推广的目的。
3.5.3根据条件增加冬季景观和活动项目打造独具特色的“室内公园”。可以在观光温室内,将蔬菜、花卉、果树与水体、廊架等园林景观要素相结合,打造“室内公园”,开辟室内观光空间。在园区内设置溜冰场、冬季民俗游戏场(打雪仗、滑冰车等)等场地,增强园区吸引力。
4结语
北戴河集发生态农业观光园自建成以来,较好地发挥了展示、示范、科普、游览等方面的作用,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良好场所,并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在其建设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以期对该园区及其他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使农业科技园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更突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志文,唐文金.农业科技园区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680,7716.
[2] 杨其长.我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功能定位、技术背景与战略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1,3(3),14-17.
[3] 陈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农村科技,2007(11):41-45.
[4] 丁小伦.国外农业科技园类型[J].世界农业,2002(9):35.
[5] 王欧,吴文良.生态农业与特色型园区的发展――山东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发展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03(6):36-38.
[6] 张灵.现代观光农业园景观设计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7] 赵生华,刘辉,石平,等.以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促进城市公园的建设[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592-595.
[8] 张晴,罗其友,刘李峰.国外农业休闲功能及对中国农业的启示[J].世界农业,2008(10):38-40.
1、 农业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需要。农业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特殊性决定了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必要性。一是随着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农业实现从温饱型向效益型转变的过程中,农户生产的分散性与大市场、小规模生产经营与现代化农业生产以及农业社会效益高与农户效益低的矛盾也日益显露出来。除此之外,农业具有分散性和受地域差异影响的特点,农业高新技术很难直接进入规模小、分散性强、自然环境条件差别很大的农户之中,这需要通过建设农业科技园区的办法,把最新的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引进园区内进行试验,深入研究,转化成农民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学得起、用得上”的实用技术,从而实现农业高新技术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目的。二是农业高新技术能否真正推广应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取决于农业技术的最终使用受益者,最务实、最讲求实际、极注重经验的劳动者——农民。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新事物都不能强迫农民接受,只能通过示范的力量,以事实说服他们,让他们自愿接受,而农业科技园区则通过示范作用,让农民亲眼见到农业高新技术所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从而自觉应用新技术。三是农业项目的开发研究多以探索超前研究为主,其成功率、可开发性及市场应用发展前景很难把握,加之农业本身的弱质性,受自然因素制约,周期性长,具有较大的风险。这种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不是一家一户农民所能承担得起的,在客观上需要一个中试和转化基地,而农业科技园区正是适应这一需要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
2、 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农业科技园区功能体现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大大拉近了科研与市场之间的距离,科技人员可以亲自到生产第一线了解高新技术及市场需求方面的信息,从而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由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过程。具体体现在农业科技园区的基本功能上:一是试验效应。通过在园区内对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进行试验示范,摸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运行模式,找出成果转化的限制因素,从而总结出适合当地条件的行之有效的高新技术转化运行机制。二是示范推广效应。农业新成果、新技术一旦获得成功,农民看到了效益,就会争相采用,从而起到了不推自广的作用。三是培训教育效应。通过示范、参观博览、现场培训造就一批具有一定科学水平、了解市场信息的高素质新型农民,从而加快高新技术成果在农业中的应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提高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的构想
1、 搞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规划。坚持从实际出发搞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规划,提高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建设农业科技园区,既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注重超前性、示范性和先导性,又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贪大求洋,不搞花架子和形式主义。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农业高新技术的成熟度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从加速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农业产业化结构升级和调整的高度出发,制定不同地区农业科技园的发展规划。作为科技园区的主要内容,予以重点突破,避免雷同重复建设。一是在园区摆放上,要选择一些农业科技力量雄厚,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基础好,有独创性技术新成果的地区,作为农业科技园的选项区,发挥区域优势,完善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发展格局。二是研究的方向应体现超前性和示范推广性,在技术水平和生产适用的两个方面为21世纪农业发展提供成熟的模式。
2、 明确科技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科技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提高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建设农业科技园区的主要目的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带动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更好地指导农村和农业工作。因此,在建园方向上,要按照“农科教、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园模式。在指导思想上,要以高科技成果转化为先导,以“高效益”作为农业科技园的发展前提,以示范、创新和技术辐射为纽带,牢固树立农业科技园为实现我市农业综合开发持续发展、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村建设持续发展服务的思想。要注重农业科技园建设与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结合,与开拓市场结合,与壮大龙头企业结合,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结合,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农民对农业高新技术的多样化需求。要本着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来选择合适的项目。
3、 选择高效的农业项目。以市场为导向选择高效的农业项目,提高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从科技园区达到高效稳定发展的角度看,在选择项目上必须面向市场,选择高效的农业科技示范项目。一是选市场潜力大,技术成熟,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二是选经过专家论证,且经过中试进入产业化推广的项目。除此之外,首先还要考虑投资的项目所生产出的产品是否有市场需求和消费。其次,要考虑该项目是否适合当地的气候和生态条件,第三要考虑产品开发前景,必须对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行市场预测分析,以减少项目失败的风险。
(一)农业科技企业市场导向的文献研究
市场导向(Marketorientation,MO)从20世纪中期成为了现代企业营销管理的核心思想之一[1],现已经成为国际上比较热门的学术研究领域[2]。Slater&Narver(1994)[3]和Kohli&Ja-worski(1990)[2]分别开发了市场导向的测量量表MKTOR、MARKOR。之后,AtuaheneGima(2005)[4]、AtuaheneGima,Slater,andOlson(2005)[5]、BakerandSinkula(2007)[6]、Kahn(2001)[7]、KyriakopoulosandMoorman(2004)[8],张婧和段艳玲[9][10]等学者对企业市场导向和营销绩效关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发现市场导向对于企业产品的市场营销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市场导向的不同维度对于企业产品的市场营销绩效的效应会随着研究环境、样本差异等方面的不同而表现出多种不同的结论。笔者认为,上述研究缺少农业科技企业方面的具体研究和样本。说明企业市场导向能够影响企业的内部活动和营销策略,但是企业市场导向影响营销策略的途径和机理,即这种影响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通过何种方式加以影响等,需要进一步研究。农业科技企业的市场导向就是通过农业科技企业的组织文化和行为去引导企业的员工更好地理解顾客的需求、竞争活动以及市场趋势等,从而帮助农业科技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以及更好地为农业科技企业的营销活动服务。核心是反映了农业科技企业对于市场的态度,市场导向较好的农业科技企业会将消费者的需求放在首要位置,从消费者的角度指导企业的运营,故市场导向较好的农业科技企业,其品牌营销也会较好。因此,市场导向是影响农业科技企业品牌营销的重要因素,这种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农业科技企业的市场态度、市场理念等方面,并且是决定性的和深远的。根据市场导向的研究,笔者认为,农业科技企业的市场导向主要体现在顾客导向、竞争者导向、市场信息处理以及职能协调等方面。顾客导向是农业科技企业需要不断关注顾客需求的变化,并通过自身产品的改进与开发从而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竞争者导向是农业科技企业关注竞争者的动态,并基于顾客的需求提供差异化和多元化的产品,以避免与竞争者形成同质竞争;市场信息处理是根据顾客导向与竞争者导向需要搜集企业现有与未来的顾客需求与竞争者相关的市场信息并在各部门间进行传播、转移和扩散,并在企业层面上对市场需求信息作出反应和合理决策;职能协调即农业科技企业的各个相关职能部门基于市场导向的愿景和目标,为实现顾客导向、竞争者导向以及市场信息处理等的通力合作和协调。
(二)农业科技企业市场导向对品牌营销策略组合的影响机理分析
本文根据沈鹏熠和胡正明(2008)[11]的品牌营销理论,结合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环境分析,笔者认为,适合农业科技企业品牌营销的策略主要包括品牌形象策略、品牌定位策略、品牌延伸策略以及品牌关系策略。这四个品牌营销策略组合从不同视角促进农业科技企业品牌营销。根据经典市场营销理论、整合营销传播理论(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IMC)的核心思想,可以探讨农业科技企业市场导向对品牌营销策略组合的影响机理。消费者行为理论揭示消费者行为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这决定了农业科技企业的品牌营销也是一个系统性与持续性过程,需要企业提供全方位、持续性的资源能力包括市场导向的保障。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是关于营销传播计划在营销中进行营销传播渠道的战略整合。它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整合营销、战略、财务、技术等方面的资源,即市场导向能影响农业科技企业品牌营销的整合范围和程度,从而影响农业科技企业品牌营销策略的选择和效果。品牌形象策略主要聚集于农业科技企业的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动态变化的形象和影响力。这要求企业不断更新品牌形象。农业科技企业可以通过顾客导向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同时,从消费者那里获取有价值的市场信息,然后通过市场信息处理分析消费者对于企业品牌形象认知的变化,再通过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的职能协调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从而基于市场导向提出企业品牌形象更新的解决方案。这说明农业科技企业的市场导向对于品牌形象策略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品牌定位策略的核心是企业的品牌定位与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相互匹配。农业科技企业通过顾客导向了解不同消费群体的具体需求,通过竞争者导向掌握竞争者在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方面所实行的战略措施,在此基础上,农业科技企业进行市场信息分析,全面掌握同类产品的市场细分、市场竞争、市场机遇等方面情况,然后通过职能部门的协调合作,分析出农业科技企业产品在市场细分中的产品定位,从而选定农业科技企业的目标市场,进行差异化品牌营销。这说明农业科技企业的市场导向对于品牌定位策略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品牌延伸策略是收益与风险并存的行为。农业科技企业通过顾客导向服务消费者的同时,了解企业的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定位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更多期望,未来发展方向等。然后,农业科技企业进行市场信息处理,分析出目标消费者对农业科技企业品牌的具体感知,以及适用的产品类型。最后,农业科技企业通过职能协调统一各部门对企业的品牌认知,从而有利于农业科技企业制定正确的品牌延伸策略,最大化品牌收益,最小化品牌风险。品牌关系策略是农业科技企业处理好品牌与品牌、消费者与品牌、产品与品牌、营销者与品牌、其他利益相关者与品牌等关系。农业科技企业通过顾客导向和市场信息处理可以较好地处理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通过职能协调可以较好地处理品牌与品牌、产品与品牌、营销者与品牌等相关的品牌关系,通过竞争者导向可以帮助企业处理好品牌与竞争品牌的关系。因此农业科技企业的市场导向对农业科技企业实行品牌关系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基于吸收能力的农业科技企业市场导向与品牌营销策略关系
吸收能力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学术概念。Laneetal(2006)[12]认为,吸收能力与知识资源的获取、消化以及应用等密切相关,是企业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之一。Cohen&Levinthal(1990)[13]认为,企业吸收能力就是企业识别、评价、消化和应用外部知识资源的能力,而且企业的吸收能力是企业员工个体吸收能力的集合,这个定义已被广为接受。Laneetal(2006)[12]着眼于企业未来发展思考,进一步提出企业吸收能力是根据不同的情景而进行探索性学习识别评价并理解掌握企业外部有价值的新知识和应用性学习消化、应用、创造企业新知识的双重能力。Cohen&Levinthal和Laneetal提出从识别评价、消化和应用三个维度对吸收能力进行测量,强调企业对获取与消化知识的应用;Zahra&George(2002)[14]则提出了获取、消化、转化、应用四维度测量观点。两种测量方式各有千秋,在现有文献中,大多数实证的文献都倾向于使用三维度的测量方式,但是近年来也有一些学者采用四个维度的测量方式[15][16]。综合企业吸收能力相关研究,本文认为农业科技企业吸收能力是企业识别、评价、消化和应用内外部知识资源的能力。根据Cohen&Levinthal(1990)[13]的观点,本文认为农业科技企业的吸收能力主要是农业科技企业员工的吸收能力的集合。因此,本文对于农业科技企业吸收能力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企业员工的个体吸收能力,主要探讨农业科技企业员工个体的吸收能力对于农业科技企业相关活动的影响。只有农业科技企业的员工具有识别、评价、消化和应用企业内外部资源的能力,农业科技企业才会具有这种能力。换言之,农业科技企业的市场导向如果不能被企业的员工识别、评价、消化和应用,那么农业科技企业的市场导向就不能体现在企业具体营销策略选择和实施过程中,从而不能发挥应有效用。这不仅是农业科技企业客观情况的真实反映,同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四)假设的提出
YuDingetal(2012)[17]的研究已经证实了农业科技企业的市场导向对品牌营销的四个策略组合具有重要的影响。上文也分析了这种影响的机理。这种影响发挥作用的途径是什么?本文引入研究农业科技企业吸收能力概念,阐述农业科技企业市场导向对吸收能力的影响作用和农业科技企业吸收能力对品牌营销策略的影响作用,并揭示吸收能力在这种影响中的作用。农业科技企业市场导向涵义中的顾客导向、竞争者导向、市场信息处理、职能协调等都需要农业科技企业员工的参与,企业员工参与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的过程。根据Laneetal(2006)[12]的观点,吸收能力是企业员工根据不同的情景而进行探索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的双重能力的体现。因此,本文认为农业科技企业动态能力对农业科技企业员工的吸收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可以提出以下假设:H1:农业科技企业市场导向对吸收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根据Cohen&Levinthal(1990)[13]的观点,企业吸收能力即企业识别、评价、消化和应用知识资源的能力,并且企业吸收能力是员工个体吸收能力的集合。由此可见,农业科技企业的吸收能力是企业员工吸收能力的集合,企业员工通过识别、评价、消化和应用企业内外部知识资源参与农业科技企业制定并运用品牌营销策略,从而让农业科技企业的品牌营销策略更适合农业科技企业的市场环境。因此,本文认为农业科技企业的吸收能力对品牌营销策略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基于此,可以提出以下假设:H2:农业科技企业吸收能力对品牌形象策略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H3:农业科技企业吸收能力对品牌定位策略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H4:农业科技企业吸收能力对品牌延伸策略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H5:农业科技企业吸收能力对品牌关系策略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回顾分析相关文献,本文认为农业科技企业市场导向先影响农业科技企业员工的吸收能力,然后企业员工通过已有的吸收能力对企业制定品牌营销策略产生影响作用。也就是说,农业科技企业吸收能力在农业科技企业市场导向和品牌营销策略的关系间具有一定的桥梁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6:农业科技企业吸收能力在市场导向与品牌形象策略之间具有中介作用;H7:农业科技企业吸收能力在市场导向与品牌定位策略之间具有中介作用;H8:农业科技企业吸收能力在市场导向与品牌延伸策略之间具有中介作用;H9:农业科技企业吸收能力在市场导向与品牌关系策略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二、问卷设计与研究方法
(一)引入吸收能力的农业科技企业动态能力与品牌营销策略关系理论模型
本文已阐述了农业科技企业吸收能力在市场导向中对品牌营销的四个策略组合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构建引入吸收能力的农业科技企业市场导向与品牌营销策略关系的理论模型。
关键词 农业科技 传播 媒介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媒介理应成为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传播中的一个重要路径,但在浙江省欠发达地区农业利技传播中媒介发挥的作用并不理想,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不小的落差,因此对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传播中媒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媒介的特征
通过对衢州、丽水、台州、温州、金华等五个地区的龙游、云和、仙居、苍南、磐安等21个县的70余个欠发达乡镇农业科技传播媒介进行调查。并采用走访乡镇负责人与农户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45份,问卷有效率为94.5%。调查对象为农户户主,对象的选择采取随机方式,问卷采用无记名形式。根据调查显示浙江省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传播中媒介存在以下三个显著特征。
1、内需与内虚的并存。目前,媒介在浙江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科技传播中处于“内需”和“内虚”尴尬境地。根据对浙江省欠发达地区传播媒介的使用情况所作的调查资料显示,在欠发达地区55%的村民渴望通过媒介传播农业科技知识、脱贫致富。与这种强烈需求相对应的现实是,媒介对农业科技传播的弱化,这种弱化首先是数量上的不够。目前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仍然主要依赖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但报纸对农业科技传播不容乐观,《2007中国科普报告》指出:党报科技新闻报道占版面比例为7.5%,晚报仅为1.9%,科技报的比例最高,为25.3%,显然关于农业科技传播比例更少。在这种大环境下,尽管欠发达地区地方报纸是农业科技传播的主战场,但农业科技报道平均占版面比例仅为9.4%。这种传播容量的不够同样反映在电视上,农业科技节目少,播出时间短,在对农林科技信息媒介来源的调查中,中央电视7台的《农广天地》、浙江公共新农村频道、中央电视7台分别排名前三位,而7台是央视唯一的半农频道,在中央电视台400多个栏目、日播出近270小时的节目中,对农节目栏目总数不到10个栏目,日播出不到5小时。浙江公共新农村频道是专业的农业频道,在浙江省9个频道近230个小时的120多个节目中,对农业科技报道不到5个节目,日播出不到2小时。较小的播出量与浙江欠发达地区农村市场有着较大的落差。其次是质量达不到要求,不能够很好的吸引农民。在对媒介农业科技传播满意度的调查中,不满意的占54%。
2、核心路径与周边路径的错位。媒介要成为农民的忠实朋友和青睐对象,就必须了解农民对信息的接受习惯和处理方式。农业科技传播的信息是说服性信息,个人对说服性信息的接受、处理方式,查德-佩蒂和约翰・卡西欧认为有两种路径,对信息详尽分析或严密思考是在走核心路径,否则就是在走周边路径。①目前媒介对农业科技传播是以核心路径接受方式展开的,采取专业性较强的科教片和记录片、或讲座等形式进行传播,反映了媒介主观上美好愿望,希望农民能使用核心路径方式接受与处理科技信息,对其进行积极思考并根据已知道的信息对它加以权衡,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但实际情况是恰恰相反,农民对科技信息接受更多是依赖周边路径,而非核心路径。由于欠发达地区农民初中文化程度占了70%左右,农民知识的局限性决定了其具有十分突出的信息接受制约性,对信息接受与处理只能使用非详尽分析或缺少严密思考的周边路径。另据对浙江省欠发达地区传播媒介的使用情况所作的调查问卷发现,在新闻节目、农业科技知识、娱乐节目、和其他节目的多项选择中,农民关注内容的排序分别是:第一位新闻节目占72%,第二位娱乐节目占27%,第三位农业科技知识占20%,其他占3%。这些数据间接证明农民对科技信息缺乏主动的接受性,对科技信息的接受更多依赖周边路径。
3、媒介供给与农民需求脱节。需求决定供给,农业科技传播取决于农民的需求。调查表明,农民目前最迫切需要的农业科技信息依次为:栽培管理新技术占30.8%,农产品加工销售市场信息占16.3%,养殖新技术占15.0%,动植物新品种占19.2%,其他农机农药等占18.7%。在与农民的交谈中,发现农民不仅关心的是科技能否带来基础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更关心增产后农产品的加工、包装、流通的技术,同时更渴望经济作物的增收技术。可见,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已拓展到新品种、栽培技术及市场供需信息等方面。但是,面对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欠发达地区媒介未能及时跟进农民的需求,农业科技信息主要是化肥农药,分别排在农业科技传播的第一位和第二位。显然,欠发达地区媒介更重视“科技需求”,而不是“农民需求”,导致媒介的农业科技传播与农民的科技需求脱节。
媒介这种一厢情愿传播,一方面使所传的科技信息无的放矢,另一方面,受众急需的科技信息却求助无门,媒介不能充分实现传递科技信息与教育的功能。由于媒介在农业科技传播中未能充分把握农业的特殊性及农民需求的变化规律,导致媒介要么不加辨别地传播,所传播的信息并非是农民“欲知”的农业科技信息;要么不加阐释地传播,使农民无法消除“应知”农业科技信息的不确定性,而一知半解削弱了农民对农业科技信息的“应知”的积极性。
二、媒介的制约因素
上述的浙江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传播中媒介的三个特征,追根求源是媒介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遵循资本逻辑。媒介在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传播中的缺位与其遵循的资本逻辑有着直接的关系。市场竞争法则使其认识到:媒介的生存、发展需要赢利,赢利更多依赖广告商的支持,失去广告商的支持,也就失去生存、发展的机会。而广告商看中消费市场,尽管农村有9亿人口的消费市场,但农村生活购买力、消费水平等几大指标远远的低于城市。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刚刚解决温饱问题,有的甚至连温饱都成问题,农民有限的消费能力得不到广告商青睐,农业科技传播自然也得不到媒介的厚爱。媒介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媒介受资金的限制,不愿拿出更多的时间、版面,尤其是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不愿增加投入,因此农业科技传播往往难以在数量、质量上得到保障,这种“赚钱”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思维极大的挤压了农业科技在媒介的生存空间。
政策支持乏力。缺乏倾斜性的政策支持,是制约农业科技传播的因素之一。由于一直缺乏将农业科技传播作为公益事业推进所需要的相关政策支持,农业科技传播一直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在欠发达地区农民最喜欢的电视媒介中还没有形成固定、专业农业的节目,无法培养农民的收视习惯。同时大多数农业科技类报纸和农业电视节目面临资金
紧张的生存危机,使得媒介的农业科技传播缺乏追求生动、活泼的热情,制作比较简单、粗糙。电视的农业科技传播以传统的科教片为主,仅仅把从农业专家处获得的科技信息直接“移植到”节目中,报纸也只是呆板、枯燥、专业化的把科技信息写出来,缺乏人文关怀。尤其是欠发达地区一些农业科技专业网站虽已建立,但缺乏更新与维持。这些只能算是对农业科技信息的记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业科技传播。这种核心路径的传播方式不利于农民对信息的接受与理解。得不到倾斜性的政策支持,农业科技传播自然不会受到媒介太多重视。
传播人才匮乏。农业科技传播人才的匮乏,是农业科技传播缺乏吸引力的重要原因。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媒介缺乏一批既懂传播又懂农业的专业人员。从事农业科技传播者的专业背景多是社会、人文学科,这样的学科背景导致传播中的三缺:一是缺乏对农民的了解。传播容易理想化,使其无法准确掌握农民的科技“应知”与“欲知”的需要;二是缺乏农业科技素养。缺少对农业科技规律的理解,对农业科技的传播模式是简单的“反映式”,处于农业科技信息“搬运’’的低级水平,还不能对农业科技信息进行“领航”;三是缺乏农业科技传播的热情。与其他的领域传播相比,农业科技属于冷门传播,不太受重视,传播者也很难积极、主动地与农业科技专家、农民进行交流,尤其在农科专家与媒介之间缺乏一个负责交流与合作的组织机构,传播者很难直接获得农业科技的一手信息,容易产生供需的脱节。加之在待遇上与其他热门领域传播者相比相差很多,导致农业科技传播者队伍也一直不稳定,农业科技传播的队伍很难积累起经验,培养出成熟的农业科技传播者,提高农业科技传播的质量。
三、媒介的有效实施
媒介是农业科技的重要传播器,农业科技传播媒介的有实施依赖于媒介传播路径的改革。
1、政府支持。农业科技传播是在政府主导下,自上而下推进的。政府的支持程度决定了媒介对农业科技传播的重视程度。政府的支持首先来自政策支持。各级政府将农业科技传播纳入媒介规划,制定政策法规,对农业科技传播力度大的媒介予以鼓励;其次构造、完善专业的农业科技传播媒介,采用财政补贴、成立专门基金等方式加大对农业科技传播媒介的资金、设备、人员投入,使农业科技传播的节目、报道固定化、精品化,媒介真正发挥对农业科技的传播作用:最后,针对媒介中缺乏农业专业素质较高的从业人员这一状况,各级政府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和媒介机构进行合作,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媒介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农业科技素养。同时,政府指定在一些大学教育机构中开设农业科技传播专业,为农业科技传播培养专业技术力量。
2、媒介树立公共服务优先的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介当然要考虑经济效益,但是利润最大化被媒介放在首位,容易产生对农业科技的忽视。事实上,农业科技是一种公共技术,不仅以增加生产收入或降低生产成本等方式为农民带来显著经济效益,而且体现了长远的社会效益,它通过新技术运用实现整体经济增长,媒介最终也将从中受惠。显然,媒介只有更好体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媒介树立社会效益第一的思想和公共服务优先的观念,发挥媒介独特的传播优势,坚定长期坚持农业科技的传播理念。
3、媒介传播从粗糙型转向精致型。当农业科技信息通过周边路径处理时,更依赖科技信息本身以外的因素影响。这也意味着媒介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其传播方式需从粗糙型向精致型转变,而转变依赖注意力与亲和力的提高。
注意力是提供接受动力的引擎。在注意力短缺的科技传播中,媒介通过以下两种传播方法使农民注意力聚集于农业科技信息。首先,借势方法。运用媒介内生优势,农业科技传播应及时抓住广受关注的新闻、事件以及人物的明星效应等,结合新的技术在传播上欲达到的目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相关活动。②其次,造势方法。运用媒介外生优势,通过策划、组织和制造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形成媒体报道的热点,发挥议程设置的功能,吸引农民的兴趣与关注。。其中策划活动和广告是常见的形式。策划活动指为传播农业科技而组织策划的一系列宣传活动,如举办科技知识竞赛、新技术的比赛、农业科技节等活动,以吸引媒体和农民的关注达到扩大科技传播范围和力度的目的。广告是提高农业科技注意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广告最终实现普遍接受的传播效果。目前媒介上的广告被各种商业性经营广告垄断,农业科技的广告少之又少。因此,媒介在承办农业科技广告业务时,不可能以盈利为目的,收费标准上要和商业广告区别对待,给予一定优惠。
亲和力是农业科技传播人文关怀的体现,其核心是传受双方平等的思想。即农业科技传播消除传受双方距离感,从农民的视角出发,符合农民的特点又满足农民需要。农业科技传播中的亲和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凸显“亲”。“亲”本质上是一种态度,体现的是对农民的关怀。为培植农业科技传播中的“亲”,在语言上,地方媒介可用方言的优势传播农业科技;形式上,以地方性、趣味性包装农业科技信息,播出上,选择农民的最佳时段;其次凸现“和”。“和”要求农业科技传播中出现农民的声音和身影,如邀请农民参与媒体的农业科技传播的制作等,使农民直接参与农业科技传播,参与越多,越能引发主动地思考和询问,开启了反馈和进一步咨询的渠道,农业科技传播更有针对性,效果更有效。同时也调动农民对科技传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实现农民科技信息接受从周边路径向核心路径的转变。
4、媒介发挥其辨别和阐释功能。对农民而言,只有当一项科技成果能满足其需求时,才会主动采纳应用。因此,媒介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农民对于科技需求的水平和层次的分布情况。根据调查发现欠发达地区农民普遍喜欢环保节能型、省工节本型技术。这也折射出农民对技术的需求受成本、材料等因素影响,其中费用因素是影响技术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新技术的费用取决于以下3个因子:新技术的投入费用,投入一产出时间越长,技术运用的成本越高,技术采纳的阻力越大;新技术风险通常具有开拓精神,对技术信息有充分理解的农民,其风险度就小;为惯性阻力,当新技术同原有技术相比方法、材料差距很大时,就会抑制新技术的采纳。
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科技传播中,媒介只是单纯的技术传播,忽略了与技术相关的配套传播。上述三种因子分析表明,媒介在技术传播的同时,还需要进行“有偏传播”才能使农民更好地掌握新技术的全部实质内容,即对技术进行辨别,对技术外的三种因子的阐述也是媒介应有的职责。媒介的这种职责在农业科技传播中以三种方式进行:直接偏向传播、间接偏向传播和重叠依赖偏向传播。
直接偏向传播要求考虑投入因子。当科技投入费用过高时,农民对科技的需求受到极大的限制。而农业技术在运用中往往表现出投入产出周期长、见效慢、成本高的特征,这意味着除了明湿的长期效应,农民更容易关注费用低、见效快的短期作用,即农民对科技存在短视的问题。因此,媒介的农业科技传播内容直接偏向费用。传播除了突出长期报酬外,应偏向对费用不确定性消除的传播,媒介一方面反映农民资金短缺的困境,积极寻找解决费用的途径,另一方面具体地告诉农民降低费用的渠道,如政府有哪些补贴。企业可给予什么资助,或对新技术银行贷款的优惠条件等,帮助农民解决资金的后顾之忧。
间接偏向传播需要考虑风险因子。农业科技采纳具有风险性。一方面,农民普遍因循守旧,不愿进行风险性大的投资,且农民采用周边路径的方法处理科技信息,很难据此进行积极的思考、对新技术信息缺乏充分把握,从而使风险度值变大;另一方面,农业受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影响,新技术增加的新投入无形中加大了新技术运用失败的最大损失值。间接偏向传播针对风险因素,媒介偏向与技术配套的服务信息的阐述,其内容包括建立农业风险补偿基金,解决农民独立承担科技的风险;或开办农业生产和科技应用保险,转嫁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风险和科技应用风险等。
重叠依赖偏向传播关注惯性因子。任何一项新技术既具有异质性也有同质性,特别是环保节能型技术由于异质性多导致农业生产改进幅度增加,资源重叠使用的可能性相对变小,R值增大阻碍技术的接受。显然农民对农业科技的接受取决于资源重叠率。资源重叠率高的技术农民容易接受。因此。在重叠依赖偏向传播中。首先媒介对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进行辨别,偏向传播资源重叠高的技术,其次对资源重叠率低的高效、优质技术,从同质性的部分展开佯播,由同质性漫漫扩散到异质性。
注释
① [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54页。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
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宗旨是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强农业抗灾能力,保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如何使农业开发工作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如何更大限度地发挥农开资金的扶持效益,我认为,必须要在规划立项、扶持方式、成果运用、产业发展四个方面做好文章。
一、在规划立项上体现更科学开发。规划立项是做好农业开发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长期以来,我们农业开发工作把土地治理、水系建设、节水灌溉、综合配套作为重要任务,无疑是对的。但是随着“三农”的发展以及各乡镇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的不同变化,农业开发的任务和内容也应随之调整,在规划时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做到在项目规划设计时不能只顾眼前,更要兼顾长远,要从大农业、新农村的宽视野高角度来规划项目区,使之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推动万亩连片良田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二是要与高效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农业开发做的就是农业丰收的文章,必须把扶持高效农业发展作为规划选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商则商、宜加则加,充分发挥扶持作用,为之配套、为之添力。三是要与规模经营、集约生产相结合。我办今后三年将以白乐镇、桃花镇为中心,连同吉家庄镇、常宁乡、柏树乡一并考虑,率先在东半县规划建成集中连片3~5万亩的农业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大型核心示范区。同时指导农民用足用活用好国家土地使用权流转政策,引导项目区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组织,集中千亩以上连片良田,发展集约规模经营,并学会运用现代营销手段,实施社会化生产,切实达到增产增效。
二、在扶持方式上实现更科学开发。长期以来,农业开发资金扶持方向一直存在一些误区,之一是公共财政资金不能支持个体企业,只能面向全体农民;之二是农业开发资金主要是扶持粮食生产,不能从事其他生产,包括设施农业等;之三是农业开发资金主要是做工程搞水利配(来源:文秘站 )套,不能从事其它活动。今后,我们将逐步打破这些误区,使农开资金不仅可以涉足各种高效现代农业项目,也可以涉足设施农业补助或是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近年来,我们提出在土地治理项目区要发展农业园区,通过支持建设丰产杏扁园、县科技园、桃花蔬菜基地之类的农业园区,转变生产方式,带动周边农民生产发展,我认为就是一种很好的扶持方式。
三、在科技成果运用上实现更科学开发。我们扶持农业开发项目必须与现代高科技运用紧密结合,一定要使用好有限的科技经费,真正地与农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对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指导项目区农业生产。近年来,我们以张家口农业科技院校为依托,在白乐镇等项目区引进“张杂谷1号、3号、5号”谷子新品种三个,示范推广种植亩以上,实现了亩增产100公斤,亩增收超300元的良好效益。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在科技成果运用上下功夫,要学习借鉴山东的先进经验,加大对农民群众科学技术方面的指导服务,在科技推广上做到“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实现我县的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1.浅析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障碍
在我国,由于农业生产者数量庞大,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虽然广播电视、报刊等传媒在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最主要、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仍然是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与农业生产者面对面的沟通。然而,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农业科技信息持有者尚未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和传播特点,农业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传递者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传递机制,加之由于近年来面对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原本效果不错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与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新技术大量涌现的新形势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的问题日趋严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其次是科技传播渠道建设障碍,我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发展很快,但网上资源匮乏,因此网络用户稀少,加之用户入网费用的提高,进一步限制了网络信息的开发。同时,农业信息网络技术水平低,信息交流方式落后,传递速度缓慢,信息时效性不强,也大大限制了信息网络作用的发挥。加上普遍无偿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现象,使得成果拥有人(包括成果转化开发单位和各级推广组织)的经济利益不能得到切实保障,严重者甚至无法收回成本。从而形成一个怪圈:免费或过低的收费,将使科技成果与信息的供给者血本无归,而过高的收费又往往造成潜在用户的流失使得新科技无法得到推广。加强农业推广工作是科技转化的前提。
2.创新科技转化的对策
对于怎样提高创新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当前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进一步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是有效提高科技转化的重要手段。进行制度创新,改革农技推广项目的拨款制度,建立推广项目的基金管理制度建立公开公平的农技推广项目招投标竞争制度,改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和个人发展条件,解决其长远发展的后顾之忧,以调动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使农技推广工作得以发展进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快农业科技推广的新生力量的扶持及建设,以弥补了政府农技推广部门的不足,填补农业科技推广的一段真空地带。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以农民专业协会为代表的民间科技推广组织的作用,积极扶持、促进其健康发展。在建立扶持政策的同时还要为涉农企业等中介组织提供良好的政策空间。融技术、产品、服务于一体的中介组织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将技术成果、技术转化、技术应用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交流与利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效率。结合国情,注重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统一,采用多种信息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传播农业科技信息。并要加快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通过政府和民间、国内和国外等多种投资渠道,加大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的投融资力度,促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网络化,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在线推广。在信息传播中建立并实施信息的准确、规范,实现标准化和统一性的有机结合,避免无效和错误信息的出现。导致农业生产者对信息产生不信任而使科技成果的应用受阻。
3.有利于科技转化的因素
农业经济多样化发展(传统的粮食开发机制转向大食物开发机制,传统的种植业二元结构机制转向三元结构机制,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转为“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传统地耕地资源开发机制转向多次增值的现代化农产品制造业机制。)必将为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带来新的契机,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带来强大的需求之风。而在近期举行的“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战略专家座谈会”也作出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建设,以依托科技中介这一“红娘”,为科研成果与“三农”牵线搭桥的决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培育一批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的农业科技中介机构,造就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红娘”队伍,初步形成开放功能完备和高效运行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以满足各类农业科技创新活动需求。解决中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整体市场尚不成熟,农业科技中介机构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政府管理封闭使技术信息流动不畅、科技成果缺乏实用性、小农生产形式与科技成果推广相矛盾、中介机构的能力和认识不适应市场需求、资金不足等。科技中介的大规范建立也将为科技成果的转化起到推动作用。
基于都市农业多功能性 推进农业园区化发展
蔡建明 韩 非 张菲菲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和逐步步入城市社会,都市农业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必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立足国情,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必须走农业园区化道路,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农业园区作为都市农业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形态。农业园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都市农业的空间组织单元,已经成为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载体和有效模式。
都市农业的概念
“都市农业”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大体始于20世纪30年代,由日本学者青鹿四郎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成为城市时代新型农业发展的一个崭新理念。当前国际上普遍认为都市农业是指位于城市化和半城市化地区的一种综合农业经济行为,包括从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到食品安全监管和休闲体验的整个经济过程。它具有比乡村农业更强的多功能性,体现在生产(多元和高效经济并存)、生活(弱势群体参与和和谐社会构建)、生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优美环境重建)和生情(自然景观教育和健康文化创造)等诸多方面,县城市社会经济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良好切入点和城市地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因此需要被有效地纳入到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中来。由都市农业的概念可以看出,它与乡村农业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区位、经济系统和多功能性三个方面。其中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使其具备了发展从一产到二产到三产乃至四产的广阔前景。
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
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可从复杂的图1中得到体现。从图1可以看出,它几乎影响到整个自然和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具体说来,它的主要功能体现在如下几大方面:
1、生产功能:提供农副产品,促进食品安全
由于紧邻城市,可以充分利用其雄厚的技术、资本和市场信息,都市农业的生产功能通常更具有现代化和孵化示范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通过合理布局生产保障型产业,在城市周边生产特种粮食、蔬菜、肉禽蛋奶等常规农副产品和开发名特优、鲜活嫩农副产品;调整并优化种植业结构和养殖业结构;提供新鲜、卫生、安全的蔬菜、水果、花卉来满足中心城市人们不同层次的物质需求。除此之外,都市农业还可通过与其他产业的结合,生产加工出诸如清洁能源、医用农业疫苗、转基因动植物等高新产品和在严格监管下的更安全健康的食品。
2、社会保障功能:拉动就业,增加收入
都市农业能够通过延伸产业链为城市增加就业机会,优化城郊的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值和农民增收。在发展中国家,都市农业还能为城市贫民提供基本的生存保障或通过补贴家用,提高他们的营养供给。同时随着都市农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及城乡互动,它已经成为一项“永不过时的夕阳产业”,或称为“都市朝阳产业”,为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吸引了大量的就业和投资。
3、生态保障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都市农业是城市区域的当然生态保障,其功能主要体现在:
(1)增加绿地。充分发挥都市农业洁、净、美、绿的特色,在都市开辟城市森林,创建公用绿地,充当都市的绿化隔离带;
(2)维持生态平衡。合理利用都市农业资源,可增加物种的多样性,营造优美宜人的绿色景观、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3)防御灾害。除防止城市环境污染以保持清新、宁静的生活环境外,都市中预留的农田还可在灾害发生时(如地震、SARS等),成为市民的避难空间,减轻受灾程度;
(4)预留空间。可在防止城市空间过度蔓延的前提下,为未来城市扩展预留弹性空间,实现城市合理有序的空间发展。
4、旅游健康功能:建设田园城市,为都市居民提供新的休闲、娱乐方式
除一二产业功能外,都市农业还可以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生产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乡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乡村空间出让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发展第三和第四产业,即发展传统服务业和以体验为主的休闲业。也就是说,它不仅可为都市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从事农业旅游等活动,还可以为居民提供新型休闲的场所与机会,通过参与和体验农业生产活动,减轻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使其达到舒畅身心和强健体魄的目的,提高生活品质。
5、教育功能:认知体验农事劳动,了解传统的农耕文化
都市农业可以让城市居民,特别是青少年就近接触农业、体验农事劳动和农耕文化,在回归大自然的过程中受到了教育,了解农业的生产过程,体会农家生活的乐趣和艰辛,使其更加珍惜和热爱生活。除此之外,它还可以与学校和社区进行合作,打造青少年教育基地,培养其热爱劳动的思想观念。
6、示范辐射功能:推广农业科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都市农业还可通过会展、基地示范和培训等手段对周边区域产生示范辐射功能。它至少能在农业科技和思想观念两个方面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带动作用。一方面,都市农业依托城市的经济实力、农业基础和技术优势,在农业科技开发和推广方面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都市农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制度将对周边农民和相关企业起到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创新能力的作用。
世界农业园区化趋势及我国农业园区化发展现状
通过从历史背景、组织形式、生产特点、营销与物流、功能作用和扶持政策等方面,对美国、荷兰、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都市农业发展的比较研究,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世界农业发展越来越趋于园区化,即乡村地区的大中型农场化和半城市化地区的园区化。园区化有利于应用工业化的技术和管理成果,实现农业生产的专门化和规模化,同时开发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
我国在都市农业发展中,也出现了大量众多类型的农业园区,仅各类农业科技园区就多达4 000多个,其中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
区1个,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36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区等600余个。当前我国农业园区发展中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1、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可持续发展理念不突出
目前我国部分园区受上级政府的干预过多,运作效率低,未建立现代化企业组织模式,农业产业化水平很低,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
2、建设资金不足、缺少相关政策扶持
与国外相比,我国农业投入的补贴远远不足。据有关资料显示,日本对农业投入补贴大于70%,美国大于55%,荷兰等欧洲国家介于30%~40%之间,而我国农业投入补贴大大低于30%。由于农业基础投入过小,园区投资效益偏低,示范带动作用有限,后续发展能力受较大影响。
3、园区科技转化丰低,市场推广能力不强
据测算,我国技术进步对衣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9%,而一些发达国家已达到70%~80%,农业生物技术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进程也相差5~10年。
4、缺乏科学规划,功能定位不强
我国农业园区在建设初期,由于缺乏科学、务实的规划作指导,导致园区功能定位不准确、发展目标含糊,“盆景效应”、“形象工程”等重政绩轻实效的不良现象频繁出现。
5、经营主体不明确,管理机制不完善
由于部分园区经营管理机制和管理体制并非完备,存在产权不明晰、机制不规范、债务不清和资产约、束力不强等问题,从而出现了“只进不出”、“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没有经济效益。非但起不到示范带动作用,反而成为当地的负担。
我国农业园区化发展对策
1、做好科学规划和园区功能定位
在建设农业园区之前,要根据园区的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及其所处区域的社会经济条件来对园区进行科学的规划,并依据其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行功能定位,明确其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从一开始就将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纳入到园区的战略和空间规划中来。这是奠定农业园区总体格局的核心。
2、进一步完善农业园区的管理体制
通过借鉴国外农场农园管理中的多利益群体参与模式,建立起“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指导委员会+协会促进+项目企业化运作+经营服务市场化”的组织运作模式。这是保证农业园区高效运行的关键。
3、引入多种经营组织模式
农业园区的经营模式可以包括以下组织形式:“公司+农户”、“园区+企业”、“园区+企业+农户”、“园区+企业+协会”等。各地的农业园区需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的特色经营之路。这是农业园区能力建设的保证。
4、拓展农业园区的多元功能
最为重要的,农业园区的发展要依托城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市场资源和政策等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开拓其多功能性,使其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形态,更好地服务于城市。这是确保农业园区可持续盈利的根本。
结论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和逐步步入城市社会,都市农业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必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纵观世界农业发展的大势,园区化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发展模式,因为它不仅有利于专门化生产,提高效率,还有利于通过基础设施等资源共享,实行规模化生产,发挥产业聚集效应,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农业的整体竞争力。立足国情,我国都市农业发展也亟须走园区化道路。为此要基于都市农业多功能性,大力推进农业园区的建设和健康发展。
嘉宾背景链接:
关键词:农业投入;绩效评价;综述
现阶段,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绩效如何?国内许多学者基于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对此问题展开了研究。本文基于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经济绩效、结构绩效、社会绩效、生态绩效及这些绩效的横向和纵向差异等问题,就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一、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总体经济绩效
多数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财政支农支出总体上呈现显著的正面效应。魏朗(2006)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西部12个省的1999~2003年相关数据,得出财政支出对农业gdp的平均贡献率为18%。该学者(2007)利用c一d生产函数框架对1999—2003年我国各省农业经济增长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确实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与其他要素相比,财政支农支出的平均贡献率占重要地位。刘宏杰(2008)基于1952—2006年的财政支农数据,运用var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理论分析财政支农支出对第一产业的带动作用。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明显促进第一产业的发展,且这种积极影响呈递增趋势,对第一产业增加值的贡献份额持续上升,最高达26.7%。孙红霞(2008)运用时间序列动态协整分析技术和相关模型,通过对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gdp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后发现,政府每投资1单位的支农支出,农业增加值平均增长约1.65个单位。总之,上述研究主要侧重于财政投入对农业增加值或农业总产值的影响。
现阶段,如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确保粮食安全受到理论界和决策层的关注。黄小舟、王红玲(2005)基于1980—2002年的相关数据分析发现,财政支农资金每增加1亿元,农民纯收入将增加1.519元。陆文聪、吴连翠(2008)运用1978—2005年的国家统计局数据也得出类似结论。张元红(2000)对财政支农支出波动与粮食生产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发现两者波动明显同步,1979—1998年间,粮食产量年度增减指数与财政支农年度增减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达0.45,20年中,两者变化方向一致的年份多达17年。
有些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绩效不容乐观。姚耀军等对农业财政支出与农业gdp增长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发现,尽管财政净支出呈递增趋势,但我国农业公共支出作为政策工具对促进gdp增长是失败的。温涛等运用经济转型以来的实际数据,对我国财政支农投入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1978—2002年间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的增加并没有成为促进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王文普等(2008)基于我国1978—2005年的农业产出和财政农业支出数据,运用var模型和vce模型发现,财政对农业的总支出对农业经济的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
二、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结构绩效
结构绩效主要反映不同类型的财政投入对农业产出影响水平的差异。在这一问题上,多数学者倾向于选择财政对农业投入的产出弹性来反映各项财政投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贡献。李焕彰和钱忠好(2004)利用1986—2000年的数据,通过生产函数法计算出财政的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支出和支农支出对农业gdp的弹性分别为0.25、0.36和0.35。李琴等(2008)也进行过研究,但得出的结论与李焕彰等人有所不同,前者计算出的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林水气象等部门事业费的产出弹性为0.93,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产出弹性为负值,这些观点与李焕彰、钱忠好(2004)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的弹性为负而农业科技支出的弹性为正的结论完全相反。王文普等人(2008)的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对农业支出的各部分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存在很大差异。其中,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林水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对农业经济存在不利影响,农业基建支出长期产出效应为正但短期效应却为负,农业科技三项费支出的系数虽然为正,但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其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效应都不显著。刘涵(2008)利用多元协整方程对1980—2006年我国财政支农支出构成与农业产出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其基本结论与王文普等人恰恰相反,认为支援农业生产和农林水利气象部门的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农业产出均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只有农村救济费一项对农业产出的弹性系数为负。
财政资金从投入到开始发挥功效需要一个过程,可能会存在一个滞后效应的问题。据财政部农业司的估测,“支援农村生产和各部门事业费”投入滞延期为3年,“农村救济费”投入滞延期为2年。樊胜根、张林秀等(2002)用调整r2方法,确定农业科技的滞延期为7年、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资投入政策研究的滞延期为6年。上述学者的研究忽视了这一点。侯安石(2004)根据农业司和樊胜根等人估测的延滞期,对我国1980—2001年各项财政农业投入对农业gdp的弹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滞后3年期的支援农业生产和各部门事业费的产出弹性、滞后6年期的农业基本建设投入的产出弹性、滞后7年期的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投入的产出弹性在统计上均不显著,而滞后2年期的农村救济费产出弹性统计上显著为正。何振国(2005)基于1990—2003年的相关数据,运用c—d生产函数分别分析了各项财政投入对农业gdp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同时兼顾了财政对农业投入效应的滞后性。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投入对农业gdp和农民纯收入的影响在滞后期限和作用方向上是一致的,但前者的弹性系数总体高于后者。孙文祥等也进行了类似研究。他们利用1978—2000年相关数据得到的回归估计表明,支援农业生产及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上的支出每增加1%,分别可带来第一产业增加值0.7770%(当年)、0.2986%(滞后两年)和0.0916%(滞后两年)的提高,这些财政支出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效应的滞后期与何振国的结论基本一致,但弹性数值总体低于后者的分析。
三、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
学术界在探讨财政支农绩效时,绝大多数学者将重点都放在了经济绩效方面的研究(如农业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事实上,农业是一个集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及文化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产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外部性,不能忽视其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张元红分析了财政支农支出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增幅与自然灾害(以受灾和成灾面积衡量)的变动趋势在多数年份并不一致。但不能因此完全否定国家财政支农政策在减缓自然灾害方面的积极作用。从长期发展角度考察,国家的财政支农支持了很多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气象等事业的发展,这些都对我国农业抵御自然灾害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侯荣华利用财政对生态建设投入的增减变动与生态环境改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了财政对生态环境的效应。相比之下,侯石安(2005)对财政投入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研究较为系统。其主要贡献在于结合相关数据度量了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其对社会效益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扶贫、促进农民就业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其对生态效益方面的研究主要考察了财政投入与造林面积及水土流失面积之间的关系,基本结论是财政投入有利于增加造林面积,但对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作用不显著。
四、财政对农业投入绩效的横向和纵向差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特征显著,各地的财政支农强度和支农资金管理水平客观上也存在差异,进而可能会导致财政支农资金运作绩效的横向差异(即地区差异)。胥巍等(2008)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采用1978~2005年的经济数据,对我国东、西部财政支农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对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西部地区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更为显著,无论短期还是长期的财政农业支出,对刺激西部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都较为重要,而东部地区的长期性政策则更为有效。魏朗(2006)对西部各省财政支农经济效应的研究表明,财政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西部各省相对稳定,且该贡献率在各省间的差距较小。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众多要素中相对稳定的一种因素。魏朗(2007)的研究还表明,财政支出对农业经济的绩效与农业在地区产业竞争上的优势有关,财政支农支出的平均贡献率在农业劣势地区高达63%,位居第一,在农业优势地区仅11%,位居第二。
财政支农绩效的差异不仅体现在不同地区之间,而且体现在不同层级的政府之间(也即纵向差异)。孙文祥等(2005)等通过对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的相关回归发现,中央与地方财政农业支出效果刚好相反,中央财政支农支出对第一产业增长的贡献显著为负,对农业的财政支出每增加1%,可导致第一产业增加值下降1%;而地方财政的支农支出则可导致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提高,对农业出增加1%,可使第一产业增加值提高1.365%。李琴(2006)也认为,地方财政投入的效率较高,其产出弹性为2.04;中央财政农业投入的产出弹性为负,表明中央财政投入的效率较低,并从信息优势、可能的寻租行为等方面分析这种差异背后的机理。
【关键词】福建省;农业机械化
0.引言
在资本主义侵入农业之后,农业机械化得以发展。根据历史记录分析,各国农业机械化一般地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发展[1-4]:(1)在19世纪中叶到末叶出现半机械化,它的特征体现在农业机械是通过使用畜力牵引的简单农业生产。(2)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出现基本机械化,它的特征体现在农业机械是采用普通拖拉机牵引的农作物作业。(3)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出现综合机械化,也可称之为高度机械化,它的特征体现在拥有了先进的农业机器后,广泛的应用于农、林、牧、渔各业的各个环节上,及其产前和产后部门,使农业得到更大的发展。(4)20世纪80年代至今,由于电子计算机在市场上的广泛存在及应用,农业也增加了对电子的应用,农业机械化正慢慢的步入自动化发展。但不少地区受思想文化、政治、经济和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还是有多数地区的机械化水平未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1.福建省农机发展及存在问题
从福建省总体发展情况看,近10年来综合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由《福建统计年鉴-2011》可知,2001年至2010年,第一产业(农业)人均GDP由原来的651.11元增长至1363.67元。2010年福建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206.16万千瓦;自走式机动割晒机达到556台;联合收割机预计达到4411台;农业机械使用机耕地面积、机械播种面积、机械收获面积分别达到908.68千公顷、25.77千公顷和222.74千公顷,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1.135%;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稳中趋好,死亡人数越来越少。
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其存在问题,受思想文化、政治、经济和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导致有多数地区的机械化水平未能得到有效的发展。问题如下:(1)开发的经费不足,宣传力度不够。这样无法积极开发及推广有关农业的创新科技、无法增强设施农业的装备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最终失去了各个方面生产能力及市场竞争力;(2)新型农机机具、新型技术无力引进,试验示范等工作难以开展;这样无法提高如耕种、灌溉、植保等设施园艺生产作业机械装备和温室智能化环境控制装备等农业装备的水平,以致于无法改善农业生产的环境,从而有效大大地提高劳动强度;(3)基层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难以向更多的农民群众展示推广项目的经济效果,而且过于依赖上级领导的思想,使得推广进度慢,周期长。这样无法提高标准化规模化的养殖工艺装备的成套化水平,对工程防疫设施设备配套要求无法按比例得到提高,使得达到100%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和成套化的养殖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要求成为一场空话。
2.拟解决问题
从农作物的生产、收集、播种、灌溉、养护、收获、再生产一系列环节,都是农作物机械化和农业科技化发展的关键。农机化的有效发展,最关键在于农作物的机械化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拟解决方法如下:(1)根据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以今后五年农机化科技化发展为指导思想,按照“自主创新、加速转化、提升产业、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理论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应用理论相结合的研究,着重关注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三者相结合;(2)要把对农机化技术的供给能力进行有效提升,并且一步步改善对农机化的科研条件,不断健全农机与农艺的融合及把产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创新机制,不断提高和培养农机化科研人才队伍的素质为目标;(3)加强健全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有效突破农作物机械化的关键技术,同时探讨农机农艺相结合,产学研推相结合,从而改善农机化科技保障条件,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技术转化能力,为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技支撑;(4)大力宣传和推动政策扶持计划,保障必要的经费投入,同时加强各方联合协作,完善创新新机制。
3.结论及展望
本文针对福建省农机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法,力争在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突破,在提升农机化发展质量上取得新发展,在推进农机化科学发展上取得新成绩,为促进福建省现代农业跨越发展上作出新贡献。也希望更多的研究人员投入探讨和研究农业机械化过程,更多经费投入到农业机械化进程。各级相关人员大力学习相关政策及知识,进一步理清农机化发展思路,细化工作过程,用更加宽阔的视野转变农机化发展的方式,开拓眼界、调整思路、开阔胸襟,抓好落实,为农业机械化推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社潮.长春市政府出台加快农机化发展意见[N].中国农机化导报,2008-09-15(02).
[2]蒋亦元,汪懋华,何堤,等.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区域农业机械化卷(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