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培养孩子的主动学习范文

如何培养孩子的主动学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培养孩子的主动学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培养孩子的主动学习

第1篇:如何培养孩子的主动学习范文

洋洋上大班了,洋洋妈妈却忧虑起来,孩子就要上小学了,可是对于目前幼儿园的一点点学习任务,洋洋就表现出马虎、丢三落四,这仅仅是漫长学习期的开始,不开一个好头,怎么能养成孩子学习细心的好习惯呢?其实,只要家长有心,这种弱点是可以改正的,也可以培养他们细心学习的好习惯。

首先,选择合适学习的内容与方式。大班是幼儿园与小学的过渡阶段,提前了解小学的学习内容、形式与方法,无可厚非,但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式。不少家长受多年传统教育的影响,把学习定义为“认字”“计算”,于是要求孩子认字、做计算题等。须知,这样的内容和方式完全不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心理学研究证明,单调的刺激最易产生疲倦,疲倦状态下的孩子是很难做到认真细致的。给大班孩子的学习内容应丰富多彩:语言、音乐、科学、画画……有讲有唱有画才能极大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其次,选择合适的学具。有些心急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了解小学学习内容,给孩子买来学具全是黑压压的文字,孩子非常不感兴趣。我们知道,孩子喜欢色彩鲜艳的东西。因此,给孩子的学具也要遵循这一特点,逐渐过渡。开始阶段,给孩子学具应以色彩鲜艳的图画为主,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与爱好;一段时间之后,可以选择图文结合的学具,并且其中的文字要大,数量不能太多,培养孩子对文字的兴趣;只有等孩子的思维方式发生质的变化,即由具体形象思维转换到抽象逻辑思维,他们才可以摆脱图片,接受完全是文字的学具。

第三,学习的时间不能太长。时间越长,孩子的注意力越分散,越容易马虎,长此以往,容易养成马虎的坏习惯。

第四,营造安静、简单的学习环境。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在其学习时间内应有意减少周围环境的刺激,营造安静、简单的学习环境,使其心灵逐渐沉静,发掘对学习的兴趣,以增进专心度,减少马虎、不细心的行为。

第五,亲子共同学习不仅可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有利于孩子养成学习细心的习惯。在亲子阅读中,妈妈和孩子一起用手指着故事内容,你一段我一段,其乐融融:在科学小实验中,爸爸和孩子一起睁大眼睛,密切注视着实验的变化;在音乐欣赏中,一起仔细聆听每一个音符的跳动……亲子共同学习,孩子受益匪浅,家长的善意提醒是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的指南针;家长的表扬和鼓励是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动力,家长自身的良好学习习惯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榜样……

第六,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细心。细心学习的前提是细心观察,应引导孩子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从自己到他人,从家里到幼儿园,从昨天到今天到明天……其次,要培养孩子“有条理”的习惯,物品有条理,生活有条理,行为有条理,久而久之,孩子的思维也有条理。另外,要培养孩子“检查”的习惯。游戏完了,检查玩具是否收好了?画画好了,检查一下是不是有遗漏的……养成了“检查”的习惯,也就养成了细心的习惯,将受益终生。

第2篇:如何培养孩子的主动学习范文

关键词:幼儿教育;提升;动手能力

幼儿教育中儿童动手能力的培养,应当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譬如,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家庭条件等方面。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从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纵观人一生受教育的阶段,幼儿期是最为基础的受教育时期。作为一名家长,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时期,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发展孩子在幼儿阶段的智力水平。现在,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仍然有家长和老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导致孩子从小缺乏动手能力,生活不能自理,创造力和独立性大大降低。针对这种存在的现象,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更改的意见和建议。

一、幼儿教育精介

(一)什么是幼儿教育

所谓幼儿教育,就是家长或者老师在一个孩子3D6岁这个时期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措施向孩子传达一些知识或者培养孩子的能力。

(二)幼儿教育在当下的发展情况

随着时代的进步,幼儿教育的地位在社会上逐渐显现出来。一些早教机构陆续出现,家长们选择让孩子在婴幼儿时期便进入幼儿园进行学习。除了早教机构,幼儿园地以外,幼儿的教育在家庭中的地位也逐渐凸现了出来。譬如,家长开始研究如何让孩子从小时候开始就能够掌握诸多技能。但是,也有一些家长仍然不重视幼儿时期的教育,不管不顾,放任孩子自由成长,造就了孩子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幼儿教育的作用及意义

幼儿的成长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家长和老师在幼儿时期采取一定的方法策略去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有助于孩子全面发展,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够提高孩子的主动创造性,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浅论如何在幼儿教育中提升儿童的动手能力

采取一定的方法在幼儿教育中提升儿童的动手能力,是现代教育理念中最为提倡的一点。那么,如何去真正践行这种观点,作为家长和老师应当怎么办呢?

(一)真正转变思想观念,给予孩子足够的机会

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认为,孩子只有在教室里捧着书本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和受教育,这种观念根深蒂固,长期以来都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大多数家长。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对于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本就是无稽之谈,等孩子长大了一些东西不学自然就会了,不需要刻意的去培养,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在孩子幼儿期间,总是生活在家长的宠溺之中,成为小王子小公主的状态。伟大的学前教育者张家麟曾经提倡人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作为父母,有责任更有义务去挖掘孩子潜藏的某种能力,让孩子真正意义上能够颠覆传统教育观念,去努力尝试新事物,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更多的东西。优秀的父母总是会研究出有利于孩子发展的教育方法,给予孩子更多的机会,让孩子独立动手去完成一件事儿或者一个东西。

(二)精心策划教学活动,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

家长在幼儿教育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样,教师在幼儿教育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教学去策划一系列的活动来培养孩子在幼儿期间的动手能力,是必要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1)依托美术活动去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幼儿园是幼儿的一个成长平台,这里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亲密的玩伴。利用好幼儿园这个平台,能够有效的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除了周末和节假日,幼儿一般都在这个环境下生活着。美术活动是一项颇具有操作力度的活动,能够充分的开发幼儿的智力和想象力,有利于提升孩子的创造力。从幼儿的角度分析,他们对美术也是极其喜爱的。譬如,有些幼儿喜欢天马行空,通过绘画把他们的想法展现出来。有些幼儿喜欢不同的小动物,他们可以通过橡皮泥把各种小动物捏造出来。有些幼儿喜欢折纸,他们可以利用不同的彩纸折叠出漂亮的手工作品。

(2)借助趣味游戏去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巧借游戏去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这是一种极为推崇的方法。幼儿时期,都喜欢有三五个小伙伴来陪伴自己玩耍。幼儿园的教育中,大多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说,游戏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推动孩子的发展,还有利于孩子智力的提高。教师应当致力于对幼儿益智游戏的研究,将游戏中注入能够吸引孩子好奇心的元素,通过操作演练去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抓住孩子的眼球,让他们在玩耍中有所收获。譬如,幼儿园组织进行七巧板比赛的游戏,孩子们利用七巧板拼出各种各样的图案,这一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3)通过户外活动去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户外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譬如,户外体育活动就可以很好的锻炼孩子。教师可以依据幼儿的特点选择安排他们的体育活动。如在阳光和煦的日子里带领孩子们参加户外跳绳、滚圈、拍球等活动,通过户外活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够提升孩子的邮帜芰Α

(三)以劳动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传统教育理念下,一些家长总是认为孩子还小,不能够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有时候不能够帮忙还添乱。但是,学前教育明确的指出,在生活中家长应当多多鼓励孩子参加劳动,在劳动中培养动手能力,从而得到快乐,掌握生活技能。

(四)家长和教师相互配合,共同致力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教育不是一方面的问题,只有家长和教师共同携手配合,才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成果。在幼儿园里,老师应该多注重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家庭生活中,家长也不可以懈怠。只有双方双管齐下,才能真正使孩子的能力得到发展和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是目前教育部最关注的问题,也是众多家长密切关注的教育事项。致力于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独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

参考文献:

[1]张婉莹.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幼教师资补充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第3篇:如何培养孩子的主动学习范文

关键词:蒙氏教育;特点

一、什么是混龄教育

所谓混龄教育,就是把3―6岁不同年龄的孩子放在同一个班内游戏、生活和学习。开设的目的就是扩大幼儿的接触面,有更多的机会和不同年龄儿童相互交往,在这一过程中学习与人交往的正确态度和技能,学会关心、分享、轮流合作等社会行为,为形成积极健康的个性奠定基础。

二、蒙氏教育的特点

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2.“不教的教育”。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入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己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整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0――6岁的幼儿在特定的时期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蒙氏教师总是在孩子“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为孩子提供帮助。

4.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蒙氏教师不以灌输知识为目的,而以启发和诱导孩子自主、独立地探索学习。蒙氏教师又称为启导员。

5.完全人格地培养。蒙氏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建构完善的人格。

6.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蒙氏教育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

7.混龄教育。让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而较大的孩子则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8.丰富的教材和教具。孩子透过这些教具,从自我重复操作联系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摒除单一的奖罚制度。蒙氏教育尊重儿童,培养孩子正在萌发的尊严感。

10.爆发的教学成果。蒙氏教育在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期以爆发的形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发展水平。

三、蒙氏混龄教育的势

1.培养孩子的爱心、同情心,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

(1)在混龄班中开展大帮小、大带小、大教小的活动,培养孩子从小有爱心。由于孩子的年龄差异较大,年龄较大的孩子成了班里的哥哥姐姐,年龄较小的孩子就成了班里的弟弟妹妹,他们在一起生活、学习和游戏,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大帮小、大带小、大教小的情景。在混龄班中开展大帮小、大带小、大教小的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而且还能培养孩子从小有爱心。

(2)与同伴共同分享自己的快乐,培养孩子心中有他人。我们班的孩子天天生活、学习、游戏在一起,就像一个大家庭,幼儿园成了孩子的第二个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高兴快乐的事情,他们有好吃的食品、好看的图书、好玩的玩具、可爱的小宠物,都主动拿到班上一起分享。我们抓住这个良好的教育契机,让孩子把这些快乐的事情与同伴共同分享,培养了孩子心中有他人的情感,他们感到生活在这样的大家庭中非常温暖、非常快乐,同时孩子的社会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3)真诚的爱心和关心,安抚生病的同伴,加深同伴之间的深厚友谊。在我们班级里,孩子们不仅喜欢与同伴共享自己的欢乐,当同伴遇到困难和生病时,孩子们非常着急,惦念生病不能来园的小朋友,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去关心安抚有困难和生病的小朋友,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有的小朋友打电话,告诉小伙伴好好养病;有的小朋友给小伙伴做个小礼物,孩子们的做法使他们之间的纯真友谊更加深厚了。

(4)尊敬体贴父母和长辈,为他们献爱心,增进“长幼”互爱的情感。在我们班里,孩子们不仅懂得爱护班里的弟弟妹妹,与同伴共同分享快乐、关爱生病的小朋友,而且孩子们在家里也知道尊敬体贴父母与长辈,为他们献爱心,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爱情感。

我们在与家长的交谈和“家园联系本”中了解到,班里很多孩子在家里主动帮助爸爸妈妈扫地、擦桌子、洗菜等。诸如此类的事情班里还有很多,当我问起孩子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时,很多孩子会说:“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太辛苦了,所以我们要帮助他们做事情。”从孩子们简短、纯真的话语中不难看出,孩子的爱心在跳动。

2.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1)积极鼓励孩子们学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培养孩子初步的责任意识和自信心。所谓责任,就是分内应做的事。孩子的责任意识,最早是从学做自己的事情开始的。然而,在当今的独生子女家庭中,由于成人对孩子的包办代替太多,孩子的依赖感很强,责任意识逐渐丧失,他们把分内应做的事情,全部推给家长来做,自己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久而久之,孩子的生活不能自理,很难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针对这个问题,我在培养孩子责任意识时,首先从培养孩子学做自己的事情入手,通过“我的小手真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长大了”、“谁的本领大”、“我真的很棒”等主题教育活动,积极鼓励孩子们学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为他们准备环境,创设机会,培养孩子初步的责任意识。

(2)开展关爱他人的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孩子责任感和自信心的形成。在“一帮一、一带一、一教一”的活动中,大孩子经常自觉主动地帮小年龄孩子系拉锁,教她数数,教她拍球,每次户外活动时,大姐姐总是领着小妹妹还时常提醒她说“别去那儿,那儿太危险”,她们就像亲姐妹似的在幼儿园里快乐的生活。

第4篇:如何培养孩子的主动学习范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孩子管教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一生。我作为一名家长,在对待孩子教育方面比别人更胜一筹。因为,我也是一名教师,我接触过各种各样性格不一的学生,也看过许多关于教育孩子方面的书籍。所以在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方面有一些可行之处。

一、耐心教育促进孩子兴趣生成

孩子对任何事物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培养。我作为一名家长十分注重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因为在我这一代,父母大多数生育了五、六个儿女,他们只能管我们的吃、穿,根本没有时间教我们学习,更谈不上培养孩子兴趣。所以,我要在我儿子身上补上这一课。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和爱好,让他参加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记得在我儿子读一年级时,他的业余时间很多,作业基本上可以在课堂上完成。我在他放学时,让他参加了县体委办的武术班,起到了强身健体,增强了免疫能力,身体炼得棒棒的。但是学习武术是比较苦的,每天下午放学都要训练两个小时,天黑才能回家。记得有一次,我早早地来到体委,看他们练习,老师叫学生“倒立”要求数到“一百下”才可以下来。我儿子“正倒立”觉得比较轻松,数到“一百下”就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可是,老师又要求学生“反倒立”也要数到“一百下”,刚开始时,我儿子数到“八十下”,就数不下去了,一边流泪,一边问:“老师,我可以下来吗?”老师说:“不可以”。我儿子又接着说:“我坚持不下来了。”老师说:“老师相信你,你能够坚持做完的。”我儿子终于数到“一百”,脸上露出了笑容。从这件事,给我的启发很大,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只要家长注重培养。故在今后教育儿子方面,我总是这样说:“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我儿子在我的引导下,从不缺席武术班的训练,而且能够坚持做完老师布置的动作,经过一年多的训练,他的身体素质比其他同伴更好,这就是我对孩子兴趣培养的第一个起点。

二、正确引导选择孩子有价值的兴趣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征求儿子的意见,让他选择他所感兴趣的。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他感兴趣的事,他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这在我儿子身上得到了体现。我儿子参加了书法兴趣小组,对写毛笔字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写了一段时间,觉得枯燥无味,写的字又不见长进,想打退场鼓,我跟他讲古代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并时常说给他听:“宝剑锋利,从磨砺出,梅花清香,自苦寒来”。严格要求他,利用业余时间与他同练,终于战胜了他自己,没有妥协。在每年春节和他过十周年生日时,他亲自动手写对联。这在他那年龄是一件比较难的事,让他感到成功喜悦,也更加增强了他对书法的爱好。所以作为家长在对待孩子兴趣方面,不能单只给孩子一支笔、一本书,而应该掌握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正确引导孩子让他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树立信心帮助孩子建立兴趣持久性

孩子的兴趣表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我时常注意儿子的兴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如他先前学过的武术,有时间不经常练习,而让它“靠边站”。我就利用早晨锻炼的时间,让他先跑步,再温习一下原来在武术班所学的动作,活动手脚.这样,他在学校这几年运动会中都取得了名次,这与他参加过武术兴趣班培训是分不开的。

另外孩子的精力与蒸气一样,若能控制就会成为轮船、火车的动力,若让其发展就会造成危害.记得有一段时间,我迷恋看电视剧,没有花时间督促他,他每天要练习的书法也不练了,而且把几天写字的积累在一天完成,敷衍了事,.我发现“苗头”不对了,停下不看了,及时督促他。并加以指导,这样又见长进。因为孩子毕竟年龄小,自觉性很不强,更谈不上持之以恒,所以作为家长不能一时心血来潮,时而管时而不管。这样,就将事与愿违,不便于培养孩子。但对待孩子也不要过分,看到孩子的一点一滴的进步,要及时鼓励及发扬,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我在孩子学书法时,就做到把孩子的作品保存下来,常拿出来让他自己看看,自己比较,体验进步,树立信心。还在适当的场合给孩子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锻炼孩子的能力。

四、支持孩子促使孩子兴趣广泛性

孩子的兴趣就好像孩子的胃一样,生来就已经准备好接受任何“食物”,只是由于经过外界环境长期潜默的熏陶,而对不同的事物表现出的兴趣程度不同而已。家长引导孩子爱读书是每个父母的责任,孩子一旦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燃起求知的智慧之火。这样,你就会为孩子的成功铺设一条阳光道路。我坚持做到每天晚上看完新闻联播,一同和孩子看四十分钟书,养成孩子这种习惯,并且与他沟通,谈论书中的知识,如看《水浒传》,问他有哪些人物,你喜欢上哪位人物。培养孩子读书兴趣,可以改变孩子的气质,也可以培养孩子高尚心灵,作为家长都要竭尽全力去挖掘孩子的兴趣,为孩子营造一个好的氛围。

第5篇:如何培养孩子的主动学习范文

关键词:对话;话题;游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部分孩子的语言发展略显滞后,他们怕说、不会主动地说、与人交流时声音很小。正是这样的情况存在,许多家长便会选择语言表演、朗诵口才等校外学习活动来培养孩子大胆、主动的性格。我的语言表演班中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家长将孩子送来的目的不是要培养孩子成为一名主持人、播音员。更多的是锻炼孩子的胆量,希望孩子在人前敢说、爱说,能够大声说。

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如何在教学中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个人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构筑平等“对话”平台,让孩子敢说

教师与孩子之间应该是互为平等的“对话”伙伴。孩子是活动的主体,与教师对话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如果教师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状态,而是换一种姿势、心态、口吻,相信孩子便不会再恐惧如何把嘴张开。

1.姿势

和孩子交流时,假如我们弯下腰或蹲下,拉着孩子的手,看着孩子可爱的笑脸、纯真的眼睛说话,让孩子感受到你我之间的平等和亲切,他会把自己内心的悄悄话一咕噜地全告诉你。

2.心态

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如果我们洋溢着热情组织孩子们一起嬉戏、玩耍,让孩子感受到老师也是一个爱玩的大孩子,没有了“大人”与孩子间的距离感和神秘感,他们会拥着你七嘴八舌地说;在孩子们的生活活动中,只要你耐心地指导、帮助,让孩子感受到此时的你就像自己的妈妈,他会情不自禁地谈起自己最得意的事儿来。

3.口吻

在学习活动中,我试着和孩子们商量着对话“这样行吗?”“你认为呢?”他会凭着自己的经验,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观点都表达出来。在这平等对话中,师生互动,逐渐沟通、融洽、和谐、愉快,这样孩子们的口语表达才会得以发展,才会敞开心扉地说。

二、选择趣味“话题”内容,让孩子爱说

孩子们的世界到处充满着美的色彩,他们的爱好广泛、他们对身边的许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想让孩子爱说,就要立足于他们的年龄特点,选择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说起。

1.喜欢的动画片角色就是自己的小名

动画片是每个孩子的最爱,动画片中的角色更是让孩子们着迷,甚至一些英雄的角色都是他们崇拜的对象,所以,根据孩子的兴趣,我通常会在第一节课让每个孩子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动画片角色来做简单的介绍,并将他们最喜欢的动画角色确定为自己在课堂上的小名。这个话题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就连一向不爱讲话孩子也能大声回答。

2.每周一题,轻松聊一聊

每个星期的教学活动结束后,我都会留给孩子们一个话题,等到下次课前,让孩子们自由地聊一聊。例如,我的妈妈、爸爸,我的周末生活,我喜爱的小动物;我最喜欢的一项运动等等。这些话题都是孩子们熟悉而感兴趣的。每次的课前一聊,孩子们都显得非常踊跃。尽管,我没有时间要求,但大多数的孩子都是滔滔不绝的。

三、创设新颖“游戏”环境,让孩子大声说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确实,任何一个与孩子稍微有点接触的人都会发现,游戏是儿童生活的重心。所以,运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培养孩子大声说话的勇气是语言表演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1.气息游戏

气息游戏的种类有很多,例如,一口气从一数到二十,然后在从二十数回;再比如深吸一口气由小声到最大声地说出“我最棒”;比赛吹气球、吹纸条等。孩子们都是争先恐后地练习,小脸憋红了,练、再练……胆怯、害羞的孩子很快就会随着大家的热情放松下来,勇敢、大声地把话讲出来。

2.表情游戏

它是一个疯狂的游戏,孩子们经常会为老师的一个命题弄的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刚刚还在表演被蚊子叮的后气愤而又无奈的情景,一会却又为中了大奖而欢呼雀跃。虽然,起初有些内向的孩子还放不开,但几次这样的表演游戏过后,语言表演班的孩子们就不存在有胆怯、害羞的行为了。

3.角色游戏

它是孩子们的最爱。我通常会给孩子们30秒的酝酿时间,来想象模仿一个人物。例如模仿老爷爷或老奶奶时,因为孩子们的表演还很稚嫩,很多时候看得大家都笑弯了腰,但在这时,作为教师的我会趁机介入游戏。告诉孩子们,自信是关键,尽管大胆地表演。就这样,在趣味性的学习气氛中,语言表演活动已悄悄渗透进孩子的心田。

第6篇:如何培养孩子的主动学习范文

儿童的自信来源于他人接受他(她)是怎样的人。儿童需要感觉到无论他(她)是否能满足父母的期望,都会得到父母的接受。如果父母对儿童的喜爱和赞许是有条件的,孩子会尝试取悦自己的父母,去满足父母的期盼,去回应父母的需要,这些行为则会耽误孩子真实的自我、人格、能力和需要的发展。

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父母需要特别关注的点也不同。根据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对人格发展的阶段特征界定,分析每个阶段孩子的特点,给孩子最需要的,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

0岁~1岁:孩子需要培养信任

第一阶段是婴儿期,埃里克森(Erikson)认为儿童需要解决的冲突为“基本信任对不信任”。在生命的第一年,婴儿存在一种强烈的不信任这个世界的倾向。如果母亲能够给予婴儿足够的保护,对婴儿照顾周到,那么婴儿会感到这个世界是可以预测的、安全的,并且充满爱意。这样,孩子便会感觉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会建立对自我的肯定,这是自信心形成的基础。

经常拥抱亲吻孩子,不要把孩子总放在婴儿床/车里:美国最新研究发现,母爱与孩子长大后的情绪发展密切相关。母亲给孩子足以信赖的回应,能够减轻孩子的烦恼,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生,培养应对技能,对他们长大成人后大有帮助。

经常对孩子微笑,不要忽视跟孩子交流的机会:对孩子微笑和轻声言语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对方喜爱自己,不仅使幼儿感到安全,对世界产生基本的信任,而且使幼儿感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充满信心、愉快地探索世界,并能够促进孩子言语能力的发展。

2~3岁:孩子需要自由和独立的机会

第二阶段是幼儿前期,称为自主对羞怯的阶段。该阶段孩子开始行走和学习语言,要求自己探索周围环境,产生了自主的欲求,许多事情都想自己动手,不愿别人干预。如果父母能允许并支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孩子就能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对环境的影响力,逐渐形成自主,自信的人格特点,反之,则产生羞怯、敏感等。

多鼓励孩子做些简单的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先演示如何做一些事情,并且,最好采用边说边做的方式。比如,如何穿衣服,扣扣子等,并给孩子尝试的机会。除此之外,洗手、洗脸、玩具归位等也都可以让孩子做。

用心看待孩子的行为、不要一味否定:此阶段的孩子尤其喜欢亲自尝试做一些事情,如看到新奇的东西要摸一摸,或者摔一摔看看东西的内部构造,父母首先对孩子的目的进行询问,了解孩子的动机、想法,给孩子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给孩子自由决定的空间,不要过分限制孩子的行为:父母要注意多给予孩子自主决定的机会。比如让孩子自己选择衣服的颜色、玩具的种类等:给孩子提供自由活动的空间,尽量减少家庭环境中的危险设备,同时教育孩子如何回避危险。

4~5岁:孩子需要成人的支持和鼓励

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发展自己的想象力,知觉、动作能力也得到较快发展。好奇心、主动探索的欲望很强,善于提出各种设想和建议。埃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是主动性对内疚阶段。

尊重孩子的好奇心,耐心回答孩子的问题:对孩子的问题,妈妈要耐心解答,如果不知道答案,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阅书籍或上网寻找答案,切不可简单粗暴,打击孩子探索的积极性。

重视孩子的学习成果,给予孩子展示自己的空间。父母可以在家中开辟一块空间,专门展示儿童的学习成果,让孩子知道自己受重视,有能力做到想做的事。

第7篇:如何培养孩子的主动学习范文

1.什么是学习习惯呢?

学习习惯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景下自动的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也就是说到了一定时候,孩子会自动地学习。如:儿子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写作业,没有人督促他,他会很自觉地坐在学习桌边掏出自己的书本,一笔一划地写作业,这就是这几个月来他已经养成了习惯,放学一回家,他就会做这件事。

2.怎样引导孩子习惯的养成呢?

孙云晓教授指出: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那怎么说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呢?如培养孩子爱画画的习惯,今天叫他画一只小鸡明天画一只小虫,增加画青草或草地,后天在草地上画几朵花,再后天在天上画白云太阳。这样一天一天的增加,画画的好习惯就自然的养成了。克服坏习惯怎么用减法呢?如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爱动是正常现象。一位细心的妈妈观察写作业的儿子,写作业10分钟还行,10分钟过后,儿子一会喝水,一会撒尿,一个小时不到儿子就出来四五次。这位妈妈看在眼里却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在第二天孩子写作业前给孩子提了个建议:坐下前把该办的事办好,我看你写作业时出来3次完全可以。孩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果真少出去一次;过几天妈妈又提议再减少一次,孩子又轻松做到了。父母的要求依次递减,直到孩子可以集中精力把作业写完,既帮孩子克服了不良习惯,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心。好习惯的养成不在一朝一夕,贵在长久坚持。

有的家长反映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阅读不感兴趣、观察事物粗心、记忆力差等情况,我想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孩子。

2.1 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孩子兴趣的产生往往是在小时候。不同的年龄段,由于各自不同的素质,孩子的兴趣往往有自已的独特性。孩子兴趣的发展和表现,往往是他天赋和素质的先兆。家长要经常问一问孩子的兴趣是什么,要引导孩子不断发展兴趣。那么,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呢?

2.1.1 增强孩子学习的成功感。学习若能给孩子带来快乐,那么孩子一定会喜欢学习,所以我们一开始就让孩子有成功的体验,家长要尽可能一开始就让孩子学简单易懂的知识,这样既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又使他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2.1.2 让孩子明确学习目的。学习目的的教育应该联系孩子的思想和实际,坚持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联系起来,这样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心理学家潘菽认为:“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就可以激起他对学习的积极性,推动他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2.1.3 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孩子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持点,家长应充分利用它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有的孩子把闹钟拆开,有的孩子不停问为什么、家长若不了解孩子的特点把这看成淘气、捣乱,对孩子采取批评、冷淡、不理睬的态度,就会损害孩子智慧幼芽的生长,挫伤他们求知的积极性。另外对孩子的提问要积极回答,如果不会则可告诉他弄明白后再告诉他,但是说到要做到切不可敷衍了事 。如果家长是骗骗他,以后孩子不懂的问题他也就不问了,这样就会戳伤孩子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2.2 养成读书的习惯。书对孩子的影响实在不可低估,书不仅教给他知识,带他认识世界,还对他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性格发展都有正面影响。良好的读书习惯,将使他终身、受益。培养一个爱好阅读的孩子是有法可循的。如每晚睡觉前,看书给孩子讲一个故事,双休日经常带孩子去书店或图书馆看书,首先家长自己要经常捧起书来看,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

2.3 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不要按照你的意愿把孩子的时间安排满,要多留一些时间让孩子自己安排,如果他还小,想不出可以自己安排什么活动,你可以给他多提几个建议让他选择;多鼓励孩子主动探索,不要太多不必要的“不准”;在孩子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干扰他,尽可能不要催促他,更不要跟在孩子身边不断提醒他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在孩子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帮助他,可以多给他提些建议;不要急于把结果告诉孩子,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自己去发现;不要代替孩子做检查作业、收拾书包的工作,也不要养成整天看着孩子做功课的习惯,要让孩子自己去做这些事情。

2.4 培养孩子的记忆力。记忆是知识的宝库,有了记忆,智力才能不断发展,知识才能不断积累。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可以用以下游戏:辨颜色、找物品 、看图说话以上讲了这么多都是组成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些因素以及具体的一些方法,家长在训练或者培养时,要注意的是让孩子集中精力学习,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精神专注,高效率地完成任务。

第8篇:如何培养孩子的主动学习范文

传统美德孝心节俭爱劳动自强爱国志向高远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和积淀了许多代代相传的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历代流传下来的,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它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方面。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不仅包含了古代传统美德,还包含了近代革命传统美德和当代英模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思想经过历史发展,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了传承、弘扬和发展,也使我们后人能得以躬仰和实践。

一、教育孩子有孝心

孝心,作为传统美德,可以促使家庭和睦,温馨幸福。孩子真正培养起孝心,对他是一种前进的动力。真孝敬长辈,就应该听从长辈的教诲,不应随便顶撞,有不同想法应讲道理;真孝敬长辈,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体谅长辈的艰辛,尽可能少让长辈为自己操心;真孝敬长辈,就应该为父母分忧解难,在父母生病时,在父母有困难时,尽力去关心照顾父母、协助父母;真孝敬长辈,就应该刻苦学习,努力求知,让父母少为自己的学习担忧;真孝敬长辈,就应该在离家外出时,自己照顾好自己,注意安全,外出时间较长,应及时向父母汇报情况……总之,真正的孝心要体现在言行上。

二、培养孩子节俭的好品质

现在的孩子多数不懂得节俭,乱花钱、随便浪费的现象相当严重。节俭是一个人的重要品质,很难想象,一个从小大手大脚随便浪费的人能创造一番事业,建设好家庭。新的时代,应该建立科学的消费观念。为了培养孩子节俭的品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教育孩子正确认识钱。要让孩子从小懂得钱是什么,钱是怎么来的,怎样正确地对待钱财,不义之财绝不可取。第二,教孩子学会花钱。孩子消费行为是由被动逐步走向主动的,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应教孩子买东西,如何用钱,如何找钱,如何选择物有所值的物品。教孩子把钱保管好,防止丢失、被窃。随着年级升高,要让孩子学会先认真思考再花钱,而且逐渐养成习惯,避免盲目消费。第三,教孩子学会积累。孩子手里的零用钱、压岁钱应该计划使用,适当积累。必需的东西才买,可买可不买的不买,把剩余的钱存起来。教会孩子在存钱、用钱的过程中,培养节俭的好品质。

三、培养孩子正确的劳动观

让孩子从思想上认识劳动光荣,劳动神圣,劳动伟大。养成劳动习惯,习惯是一种自主、自动的行为,养成劳动习惯的人,不劳动反而不舒服,他们眼里总有可干的事情。这样的习惯不通过长期训练、培养是形不成的。劳动需要动脑子,干什么活有什么样的干法,劳动的程序、操作要领、技巧需逐步掌握。任何劳动,由于技能水平不同,会有快慢、质量好坏的差别。因此,掌握劳动技能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层面。热爱劳动的教育主要通过劳动实践进行,光说不练是不行的。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都应安排,不应光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还要强调“家里的事情主动干”。学校安排的集体劳动,应积极支持孩子参加。双休日、寒暑假安排的劳动量应该稍多一点,最好干些比较复杂的既费体力又费脑力的劳动。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家长必须注意不应简单地把孩子当劳动力使唤,不应把劳动当做惩罚的手段,不应简单地以金钱和物质对孩子的劳动进行奖惩。如果孩子在劳动中有失误,不能训斥和责备。应该重视劳动过程的具体指导,多给予鼓励,让孩子感受劳动的愉快。

四、培养孩子的自强精神

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我们的祖先历来强调,凡是有志气、有道德、有本领的人,必定是自强不息的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历经磨难、艰苦奋斗,创造了伟大的东方文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的祖先历来告诫年轻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即使对老年人也倡导“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和“不须扬鞭自奋蹄”的自强精神。培养孩子的自强精神需要家长与教师共同努力。第一,帮助孩子树立奋斗目标,没目标就没有奔头。每个孩子情况不同,目标要切合实际,孩子每达到一个小的目标,就及时肯定,孩子就增加一分自信,增加一点自强精神。第二,帮助孩子成功,每个孩子都有成就动机,问题再多的孩子,也渴望有成功的机会,品尝成功的喜悦。当帮助孩子订出了具体奋斗目标时,还必须有达到目标的具体措施。在追求成功过程中,遇到困难最需要支持、鼓励和具体帮助,这是培养自强精神的关键。第三,变责备为激励。缺乏自强的孩子,越责备越没信心,严重的会自暴自弃。教育者要转换思维方式,从寻找孩子的缺点为寻找孩子的优点,从否定评价变为肯定评价,从责备变为激励。

五、培养孩子的爱国心

第9篇:如何培养孩子的主动学习范文

关键词:孩子;教育;学习习惯;安排时间;独立思维;反思;阅读

一、培养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有清晰的时间意识很重要。一个学会管理时间的学生,才能更高效率高质量地学习。作为老师,应该适当引导孩子们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学习成绩好得学生必定是学习效率高的孩子,而学习效率的提高有赖于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作为小学老师,可以鼓励孩子们给自己制定时间表,分别制定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我们可以督促孩子去按时间表进行各项活动,并且对其各个阶段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在课业的学习中,指导孩子们做好预习,复习,从而巩固功课。当孩子们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时间,他们主动学习意识也就会增强,不仅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减轻老师的负担。从而实现教学的互利共赢。

二、培养孩子的独立思维意识

教师始终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为孩子包办一切。我们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孩子们仅仅接受老师教授的知识或老师的思想,而是学会学习,独立学习。

“向师性”是指学生都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这尤其在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小学老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意识。让他们的思维意识不依赖老师,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并做出自己的评判。让他们能够做到“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我个人非常赏识著名教育家周弘老师提出的赏识教育,尤其小学生还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因此我们更应该多给予他们欣赏与鼓励,而不是狂风骤雨式的批评。我们要在实际教学中多鼓励孩子,欣赏孩子,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从而增强自信。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课堂上创设恰如其分的情景与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在课堂上能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散发思维,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尤其要引导孩子们打破思维惯性,有自己的见解与认识。

三、要培养孩子的反思习惯

反省是一种难得的品质,具有这种高贵品质并且能很好运用的人,可以说他们具有大智慧,因为他们懂得在新的高度上查漏补缺。马克思的批判主义精神,我想运用到教学中,就是培养孩子们自我批判的意识与习惯。考试是检验学生知识水平以及教师教学成果的方式之一,每次考完试,老师不能简单机械化地讲解试卷,更应该引导学生,做深刻反思,找到类型化的错误与不足之处。要想得到一个全新的自己,孩子们必须认识到短板理论的重要性,不断反省自己的短板所在,从而针对性的改正错误、弥补不足之处,这样才能超越过去的自己,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四、培养孩子们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人文精神的缺失确实成为一种迫切的现实。当下,各种影视文化产品风起云涌,倍受消费大众的青睐,人们不知不觉走入一个读图时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更多地倾向于享受视觉盛宴,而不是书本阅读,即使是阅读也已演变快餐式的浅阅读。

广泛的阅读有利于开阔孩子们的视野,提高孩子们的人文修养。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老师的表率作用非常重要。老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热爱读书之人。自己有丰富的阅读量,才可以择其善者而荐之,给孩子们推荐品味高雅的读物,渊博的知识储备量更有利于使老师与学生产生精神上的共鸣。书籍永远是人类的最好的精神伴侣。因此,培养孩子们的读书意识,能够让他们自觉去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才是教育的最终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