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工程的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字】网络;远程培训;教育资源
前言:在进入21世纪这个知识与科技的大发展时代中,由于传统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所以网络的远程培训成为了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基础,这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也是教育界所面临的新任务,由于传统的教育存在着自身的缺点和弊端,基于网络的远程培训教育资源登上了教育的舞台,由于网络自身的灵活性以及多样性,所以这样的教学更容易吸引学生被学生所接受,把发展网络教育作为全世界的共识。在网络时代到来之际,远程培训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本文从网络的角度出发,对建立在网络之上的远程培训教育资源共享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一、分析网络远程培训教育的现状
从我国推行终身教育的制度来分析,基于网络的远程培训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极大,网络的远程教育模式的发展和学习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先如今据调查发现已经有超过70所的高校已经运用网络的远程培训来进行教学,在网上注册的学员也早就超过了400万人,各大学校都把网络远程培训教学作为教学的重点,在现代远程培训的教学建设过程中,各个作为试点的院校都是在电信网路、卫星电视网络以及计算机网络资源的环境基础上对远程培训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是现今远程培训教育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缺少统一的规划管理、在资金与技术的投入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还缺少教育资源建设的有效支持,所以在实施上,网络的远程培训教育共享机制受到了一些限制,所以在以上问题出现之时,有必要对网络的远程培训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1]。
二、分析网络远程教育培训共享机制的影响因素
(一)政府的政策
在理念上应该树立校内网络的远程培训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基本观点之上,把交互、开发与协作三者之间的教育资源的共享作为基本的理念。架构良好的组织体系,把认证体系、技术规范、实施平台以及共享方式这四个方面有效的结合,在开发的过程上应该从网络远程培训的教育资源共享的实际出发,对技术的投入及资源的经费进行合理的处理分配,这样才能实现在网络远程培训教育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沟通,从不断的创新方式与资源的基础之上建立新的培训资源库。政府也应该加强网络的远程培训教育资源共享的管理与保护,使网络远程培训的教育资源共享理念能够真正得到实施与发挥,具体分析网络远程培训教育资源共享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相关的政策与规范,这样才可以进一步的发挥其共享机制的作用。
(二)构架组织体系
即使在好的理念与政策的支持下进行网络远程培训资源的共享机制,但是如果不能给予良好的组织体系进行架构的话,那么网络远程培训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积极作用则很难很好的发挥出来,对于网络远程培训这种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是一种系统化的教育过程,在很多参与者发挥作用的同时,也会有很多因素制约其发展,所以在发挥出组织体系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必须以构架组织体系作为其支持,具体的做法如下:在政府部门成立相关的领导小组,在通过培训机构和学校的支持与引导之下,将具体的培训细节进行划分,从而发挥出网络的远程机构培训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作用[2]。
(三)有效结合认证体系与共享方式
在网络远程培训的教育共享机制之下,应该把认证体系、技术规范、实施平台与共享方式对其进行支持,在借鉴国外远程培训的教育发展的经验基础之上,进而确立正确的远程教育培训的标准,所以说在认证体系与共享方式有效结合的基础之上,可以极大的影响网络的远程培训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良性发展。
三、网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以及对策研究
(一)网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
基于网络的远程培训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是一套完整的网络教育培训体系,这套教育体系需要的实施者进行共同的努力并积极地投身到这次建设之中,才能进一步推动新的教育模式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比较散乱的资源提供者之间构建良好的关系与组织机构,这样做可以实现结构的优化,并且充分发挥其网络远程培训的教育资源的共享,在优化资源的情况之下,构建网络远程教育培训的交易平台,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形成成员之间的合力,进而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教育秩序。
(二)针对网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的实施对策
协调好网络远程培训教育资源的共享中学校、专业与个人层面的关系,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有序化,进而为网络教育的市场的构建进行完整并且良好的秩序体系,对于协会组织的层次主要分为:一是学校方面。学校应该对不同的类型进行分类,然后发表具有声明的研究项目与实践活动,让远程培训的教育内容涉及到各个方面;二是专业的方面。对于不同的专业进行专业划分,在专业内部进行信息交流与合作;三是个人的方面。由于个人的职业不同,所以涉及的范围不同,使其各类从业人员之间进行良好的经验交流,并为建立正常的秩序打下坚实的基础[3]。
结语:综上所述,网络远程培训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化的动态过程,为改变落后的传统的教育模式,创立新型的教育模式即网络的远程培训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的模式,按照网络远程培训教育资源的科学合理性计划入手,进而建立良好的教育资源培训的共享秩序。本文从网络的远程培训教育培训资源机制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探讨了网络远程教育培训共享机制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对策研究,进而引出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人们对网络的远程培训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关注,这为促进我国远程教育的不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珍芳.高校专业网络资源库建设探析[J] .电化教育研究,2007,(5):62-67.
关键词:网络工程;自主探究;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l引言
目前,高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对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网络工程人才不相适应;其二是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探索,特别是网络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形式等问题需要研究,学生实际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其三是现有的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材料不能满足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要求,教材理论性强而且知识陈旧,不能反映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现状。据笔者调查研究,网络工程人才的供求出现了三个不平衡的现象,其一是企业及社会对网络工程人才的需求量大,但能满足社会需要的毕业生少;其二是高校IT相关专业的毕业生量大,但能够顺利就业的人数少;其三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多,但毕业后能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能力弱。这就造成了网络工程人才需求两个方面的困难,一方面用人单位求贤若渴,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困难。
2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岗位分析
网络工程人才是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网络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网络技术人员,他们能够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工作。一般的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岗位主要包括网络设备销售、网络售前工程师、网络工程项目经理、网络施工员、设备调试员/设备测试员、售后技术支持人员、售后培训服务人员、行业方案咨询师和网络系统维护人员。
网络设备销售的基本职责是探寻客户需求、及时与售前工程师沟通项目信息、负责IT产品的行业销售、搜集项目信息、传递产品和方案价值。
网络售前工程师的基本职责是配合网络设备销售人员与用户沟通信息,分析用户需求并制作技术方案;配合客户经理完成与用户的技术交流、技术方案宣讲、应用系统演示;配合市场人员完成应用系统演示,撰写产品宣传资料;配合合作厂商开展技术交流。
网络工程项目经理的基本职责是按照合同的要求组织施工团队,明确施工技术文件要求,监督设备安装和调试,参与关键性设备安装和调试,监督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组织网络测试和网络验收,书写项目总结报告和整理项目资料。
网络施工员的基本职责是按照项目规划,负责网络项目现场施工,负责向项目经理汇报项目进展,按照施工图纸进行设备安装,按照工程施工图纸,进行线槽、桥架的安装,线缆铺设,施工前耗材和器具准备,施工后器材管理,工具归位,填写工作日志,能处理工作过程各种突发事件,配置、调试IP通信设备。
设备调试员/设备测试员的基本职责是明确施工技术文件要求,配置、调试网络设备,安装网络软件,设备故障排除,测试网络,评价网络质量,验收网络工程,网络系统维护,配置、调试IP通信设备。
售后技术支持的基本职责是排除网络故障,及时响应客户应急要求,与客户和同事保持沟通协调,具有较强客户服务意识,能完成各种服务文档撰写,配置、调试网络设备,配置、调试IP通信设备。
售后培训服务的基本职责是收集客户信息,建立客户信息库,制定培训方案,规划培训课程,组织培训,配置、调试网络设备,设备故障排除,收集客户反馈意见。
行业方案咨询的基本职责是探寻客户需求,及时与售前工程师沟通项目信息;配合客户经理完成与用户的技术交流,技术方案宣讲、应用系统演示;配合市场人员完成应用系统演示,撰写产品宣传资料;配合合作厂商开展技术交流。
网络系统维护人员的基本职责是收集企事业单位信息化需求,分析需求并制定实施方案,配置企事业单位的网络设备与服务器,保障单位网络与服务器系统的稳定快速运行,制定企事业单位网络信息化制度,配置、调试IP通信设备。
3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
自主探究立足于建构主义及主体教育的理论,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主动探究科学问题的实践活动为策略,使其理解并尝试研究自然规律所经历的探究过程,并在其原有的基础和水平上一层层地建构、累积新的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体验做科学研究的酸甜苦辣,解决问题是贯穿这一过程的主线,而学生知识的主动构建则是最终的教学目标。基于这种教育理念而建立的教学方式具有实践性、开放性、主体性、灵活性等特点,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温馨的土壤。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养成善于独立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创新精神,为今后的自主学习和独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该模式主要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基本原则,所以必须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不同教学环节有所不同,但一般都遵循的程序是创设情境,确立目标,激发动机;自主探究,掌握新知,提出疑问;反馈交流,启发导学,解疑释难;强化训练,总结巩固,迁移应用。该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特点。它是一种把教与学有机融合为一体的高效教学模式,非常适合于培养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带着问题学,并且总是处于动眼看、动手做、动脑想的积极的思维状态,在不断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了新知识和提高了能力。
4网络工程自主探究式模式设计
网络技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发展迅速,这就要求高等学校一方面要准确的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并根据培养方向传授给学生网络工程应用型各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即使全部掌握了现有的网络理论知识和网络技术,也并不意味着能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新的网络技术和知识不断产生,网络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需要自主研究和探索解决,只有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发现问题并不断的解决问题。探索出一条以提高学生理论知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网络应用型创新人才自主探究式培养模式,是提高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笔者以建设一个校园网络为例,构建了一个网络工程实践性教学环节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并在学生毕业实习的环节加以应用。按照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一个一个环节的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网络工程岗位角色,完成整个网络工程的咨询、网络工程设计、网络设备的模拟采购、网络施工、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网络运行维护和提交网络工程文档,直到网络工程的验收全过程。
4.1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笔者创设的问题情境是我校校园网络的第一期工程,网络覆盖了学校两个校区的所有办公楼、实验楼和教学楼,涉及到网络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也涉及到网络布线、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还涉及到网络供电和网络安全。真实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探索热情,该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密切相关,强调学生对网络工程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
4.2成立小组,分工协作
将两个班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系统集成企业并选出一名研究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组长扮演网络工程项目经理的角色。组长组织全体组员一起讨论学习的目标、研究问题的方法、研究问题的进度(包括小组各个成员的进度安排和整个小组的进度安排)和每个成员的分工情况,包括一般的网络工程岗位人员,即网络设备销售、网络售前工程师、网络工程项目经理、网络施工员、设备调试员/设备测试员、售后技术支持人员、售后培训服务人员、行业方案咨询师和网络系统维护人员。
4.3自主探究,制定网络实施方案
教师扮演用户角色提出网络建设项目的实际需求,事先准备好并提供网络工程项目的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楼网络信息点的分配原则和一些与网络工程相关的客观条件限制,然后指导各个学习小组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问题解决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网络设备、服务器、网络线材的型号、性能和功能特点,由各小组自主探究甚至实地考察网络工程施工现场。
各个组员将各自收集到的资料汇总,相互之间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交流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选出最优的问题解决方案,最后利用文字处理工具、电子文稿制作工具和网页制作工具将最终的方案表示出来,完成网络拓扑和实施的具体方案。
教师组织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体学生汇报本组的网络工程解决方案,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营造一种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民主和谐的气氛。
4.4模拟实施,安装调试,测试运行
各小组按照各自的网络工程方案组织实施。在实验室中,学生利用已有的设备搭建一个模拟平台,包括模拟室内外布线、各种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安装调试,同时通过网络设备接入到校园网络中去,进行实际的运行,并测试网络的功能和性能是否能达到设计的标准和要求。
4.5验收汇报、总结评价和反思
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指导各个小组写好研究日记,让他们及时记载研究情况、发现的新问题和研究的进展,真实地记录每个成员的体验和感受,为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教师组织每个小组提交全部过程文档,并再次组织每个小组向全体学生汇报本组的网络工程实施过程、全部工作和网络安装、调试运行的结果,各小组之间再次进行评价。教师要求学生对研究探索的过程进行反思,思考自己从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协作学习的能力和自己对小组做出的贡献等。
关键词:网络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训
青岛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在原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技术方向的基础上组建了网络工程专业。在组建该专业时我们对市场做了充分调研,并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等规范[1-3],结合我院原有的办学资源,制定并多次修订本专业的培养计划,特别对实践环节进行了反复的论证,并参考了兄弟院校的一些做法[4-6],制定出了相应的实践环节教学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取得了许多的经验和体会,下面做一简要介绍。
1网络工程专业实践环节建设思路
根据《规范》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我院将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标基本定位在“信息技术”型人才,需要考虑基本理论和原理的综合应用,特别是要侧重实践和工程化。但同时网络工程专业又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通讯相关的交叉、边缘专业,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应该同时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技术的基本知识和网络工程专业的工程技能,使得毕业生就业可以从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软件开发、网络应用等几个层面进行,从而为学生将来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基础(即学科基础课程应涵盖硕士生入学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全部内容)。
本专业培养计划由通识课、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平台课、专业课(包括必修课、方向选修课及专业任选课)等组成,因此实践教学体系应做到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三个层面”的有机结合。应结合专业特点与社会需求,认真研究并改革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比例;改革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模式,加大与生产、科研、社会实际结合的力度;改革实习、社会实践环节的设置,加强校企合作,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活动和相关社团活动。
总之,实践教学体系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必不可少的重要过程。
2网络工程专业实践体系的具体内容
从学科平台角度来看,网络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两大部分(如图1所示)。
(1) 学科实践技能。包括:
学科基础实验及课程设计――帮助学生完成基本的学科实践技能,涉及到的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字逻辑、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一级学科平台实验及课程设计――帮助学生完成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学生所必备的实践技能,本部分同本学科的其他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以下简称3个专业)的学生掌握的内容基本相同,设置中同时考虑实验和课程设计,某些课程还同时设有实验和课程设计环节。涉及课程有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概论、软件工程等。
(2) 专业实践技能。包括:专业平台实验及课程设计――针对网络工程专业的特点,体系上分为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电子商务、网络程序设计等几块。
从课程形式形式上来看,可划分为以下几个系列(如图2所示)。
(1) 实验系列(以下课程均包含实验内容):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网络管理、网络程序设计、网络信息安全技术、Web系统与技术、网络系统设计与规划、数据库系统概论、软件工程、网站规划与实现、电子商务、J2EE企业级开发技术、网络互联技术、Intranet组建与管理、计算机网络协议分析。
(2) 课程设计系列:计算机程序设计(C)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C++面向对象课程设计、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3) 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包括校园网维护实习、网络施工实习等)、毕业实习。
(4) 实训:专业方向综合实训、网络应用实训。
(5) 认证培训:包括CCNA、CCNP、网络安全认证等(可选)。
(6) 毕业设计: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同时也为今后工作作好准备。
在课程与学时数上,以学科基础建立学科基础平台课,以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设立专业课,并辅以选修课作为专业课程的补充。根据“基本技能初步综合技能高级综合技能创新技能”的梯度模式,设置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实训,外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同时全程一直设有开放实验。其中,必修与选修学时占总学时的19%,加上公共基础课与学科基础课中的实践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1%。
在课程性质上,属于核心或主流技术领域的教学内容,采用必修课;属于新兴技术领域的内容,采用选修课;属于能力外延扩展或深度提高的教学内容,采用课外的开放实验。
3网络工程专业实践体系的建设与管理
3.1实验室建设
我院原有计算机硬件实验室、组成原理实验室、软件机房,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新建了网络实验室,综合布线实训室正在组建中。
3.1.1网络实验室
网络实验室有4组网络工程实验的设备,每组由4台路由器4台交换机和8个计算机组成,每组4人,总共每次可容纳32名学生。实验室还配置了实验管理平台,学生通过访问控制管理服务器可实现对网络设备的实验配置,实现在多个网络实验设备之间的平滑切换。教师可通过访问控制管理服务器对每个试验组进行方便、快捷的监控和管理,无须手工线缆插拔,以保证设备端口的使用寿命。
网络实验室承担的教学任务有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管理、网络系统设计与规划、网络互联技术、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计算机网络协议分析、网络程序设计、Intranet组建与管理等课程及课程设计、网络工程实训、网络应用实训、开放实验室、毕业设计等。
3.1.2综合布线实训室
综合布线实训室主要承担网络布线、网络测试、工程实习实训等课程的学习。综合网络布线是网络工程教学的一部分,是必须通过实践环节才能够真正掌握的教学环节。“网络工程实训”、“网络施工实习”等环节就在本实验室完成。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工具使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实训锻炼”培养学生按规范进行预算、设计、施工、测试、竣工等工程设计的习惯。学生只有养成了按标准进行工程实施的习惯,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2实践基地建设
目前我们已经和学校网络中心合作,以校园网和网络中心为实习基地,开展校园网络的维护、管理和应用工作。同时我校正在进行新校区的建设,其网络建设工程也是相当繁重的,我院正在与校方协商,让学生参与到校园网的建设当中。我们还与青岛本地较大的网络公司建立了良好联系,定期介绍学生到他们那里实习。
3.3实训基地建设
我院主要与青岛软件产业园建立了实训基地协议,学生在那里主要进行网络应用、网络程序开发等方面的实训。目前已完成了多批次的实训任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4资格认证
目前,国内计算机方面的资格认证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革,大大增加了对实践能力的考核。因此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参加一些资格认证方面的培训,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又可获得某一方面的资格证书,为将来走上社会提供一个更好的机会。
3.5师资队伍建设
如果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师工程实践经验较少,或者工程能力较弱,那么学生的培养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加大培训力度。为了锻炼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我们派教师到水平较高的高校参加某些课程的培训,派教师参加企业的专向培训,还鼓励教师参加在全国召开的与网络工程有关的各种会议或培训。目前部分教师获得了CCNA、国家网络安全工程师等资格认证。
(2) 科研融入教学。鼓励教师将科研融入教学,让学生能紧跟社会的发展和学科的前沿。网络工程专业教研室组建了“网络安全技术”、“网络规划与设计”和“无线自组网技术”等科研小组,便于集中精力从事专门领域的研究工作,促进教学。
(3) 加强“双师型”师资的培养。我们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既能担任教师,也能担任专业技术人员。即“双师型”教师应同时拥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技术职务证书”。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让教师积极参加纵向、横向项目的申请和开发研制。专业教师要积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在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训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真题真做,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同时安排专业教师到青岛市软件产业园进行定期实训,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专业技术培训,考取专业技术职务证书。
3.6开放实验室措施
课堂上的学时毕竟有限,老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将所有的实践环节全部照顾到,同时,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也不同,因此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完不成相关的实践环节。为兼顾好、差两类学生,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网络实验室”和“网络布线实验室”以开放实验室的形式向计算机学院的所有学生免费全天开放。只要学生有学习的兴趣,我们就提供实验环境。
4网络工程专业实践环节特点
本实践体系主要有以下特点。
(1) 本专业的办学理念为注重理论、强调实践,突出能力,面向社会 ,采用“理论+实验+实战(实训)+综合设计”等多级强化教学模式。
(2) 充分利用校内,最大化利用校外资源。充分发挥实验设备、实验室的潜能,选取尽可能多的课程在实验室教学。和学校网络中心合作,以校园网和网络中心为实习基地,开展校园网络(主要是学生宿舍)的维护、管理和应用开发工作。与青岛软件产业园等实习、实践基地联合,实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工程实践应用密切结合。
(3) 最大化利用课堂外时间与资源。由于网络工程专业的工程特性,要取得很好的成效难度更大。应用层次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仅仅靠计划学时内的实验、课程设计等环节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在课堂外花更多的时间进行编程能力、实践能力的训练。为此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环节设置,给学生提供具体的任务要求和必要的条件,例如开放专业实验室、建立科技活动室等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条件。
(4) 分阶段渐进式教学。实践教学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本技能实践,第二阶段为专业技能实践,第三阶段为校内外工程化训练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划分体现了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要求,遵循由易到难、由认识到应用、步步推进的原则。最后所有学生通过毕业设计环节完成对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理论+实践)的总体检测和评估。
(5) 层次化、模块化教学。从学科基础、专业平台、专业方向、专业选修等层次、模块组织实践体系的教学。每门课程的实验部分都包括基础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同时对于有重要实践要求的课程采用实验与课设兼顾的方式。为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我们特意设计了一个综合课程设计,它涉及的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程序设计等。对于每一个专业方向(主要包括网络应用、网络工程、无线网络等),我们都设计了一个5周的综合设计。这样可以使我们的毕业生在今后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用户的需要,可从事网络工程的规划、设计、开发;开发基于网络的计算机软件;从事信息网络安全工程的设计和维护等。
5总结
目前我们已在实践体系的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果,针对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构建了由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节具体体现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建设了相关的实验室和基地,提出并实施了有关的执行和管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与改革中,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实践教学:(1)继续组建新的实验室,如信息安全、协议分析等实验室;(2)选取部分实验教学比重较大的课程进行一体化教学,即将实验室作为课堂,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提高教学效果;(3)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管理,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规范[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 施晓秋.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工程实践课程体系构建[J]. 中国大学教育,2008(12):35-37.
[5] 肖锋,唐俊勇,容晓峰. 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12):180-182.
[6] 吴怡,蔡坚勇,洪亲. 论网络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体系及改革方案[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3):87-92.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for Network Engineering
LI Dao-quan, XUE Wei-hua, JIANG Mei, ZHANG Jun-hu
(College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Qingdao 266033, China)
实践教学的硬件环境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计算机相关专业都是实践性要求比较高的专业,但同其他专业相比,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境要求更高,除了需要配备PC机,更重要的是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这些设备具有专业性强、价格高、更新快、管理难度高等特点,所以很多院校的网络工程专业配备的实验室都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如我们学校的网络实验室每次只能容纳28个学生做实验,并且实验内容只能局限于局域网组网、VLAN的配置、静态、动态路由等基于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网络实验。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相关实验都只能简单介绍,老师自己也没有条件动手做实验。针对这种硬件条件严重不够的情况,很多学校也积极采取措施,如利用各种仿真设备来代替硬件设备组建模拟的实验环境,这样只需要足够数量的PC机就能解决大多数的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深受硬件教学条件不足的院校欢迎。目前我校也在积极探索这种教学模式,但这种教学模式也存在弊端,那就是学生自始至终都不能接触到真实的网络设备,缺乏真实感,学习兴趣不高。
专业实习不够规范和实用专业实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近距离接触工作岗位工作环境的实践教学,好的专业实习会让学生学习到很多实际工作经验,增加就业筹码,但目前很多学校的专业实习只是一个过程,比如我们学校前几年的网络工程专业实习是让学生自己出去联系单位,很多学生找的实习单位都是与网络工程不相关的,这样的实习效果可想而知。因此,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在部分应用型学校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实践教学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但这些问题又不能在短时间能得到很好的解决。2以考证促学、以考证促就业教学模式的提出面对以上的这种现状,学生该怎么办,企业该怎么办,而我们的学校又应该怎么办?学生的做法是报考各种培训、考证,用各种证件增加找工作的筹码;企业的做法是在招聘的过程中认可应届毕业生的各种证书。那么学校的做法又应该是什么了?我校针对这一情况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以考促证促学、以考证促就业的教学模式。具体做法如下:在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时候就把网络工程师相关的考证介绍给大家,让大家有目的的学习,同时结合我们学校学生的能力、实验条件和经济条件推荐大家考NCIE(国家网络工程师认证)中的第三级。并将网络工程师的基础知识融入到平时的网络工程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中,使网络工程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能满足网络工程师考证所需的理论知识,并在网络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加入与考证相关的实验训练。通过几个学期的认真学习和准备后,大部分同学都愿意报名参加国家网络工程师认证考试,且通过率很高。表1是近几年的我校参加国家网络工程师认证考试情况统计表。该表的具体情况可以从我校的网络工程精品课程网站查询。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参加网络工程师认证考试的热情逐年增加,通过率也越来越高,另外从我们就业情况看,这部分通过了网络工程师考证的学生都找到了比较满意的网络工程相关工作,并且能很快适应和熟悉网络相关的实践操作,有的同学还在工作后再参加了思科和华为的相关认证,在提升能力的同时找到了更满意的工作。
以考证促学、以考证促就业教学模式的组织形式
以考促证促学、以考证促就业的核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考证,并结合考证的需求制定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内容,以下是结合我校的实践经验总结的具体组织形式。
1选择适合自己学校学生能力的认证。目前受到广泛认可的网络工程方面的认证主要有以下五类。国家软考办的网络工程师认证。是由国家信息产业部与人事部联合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共设初、中、高三个级别,网络工程师属中级考试,考两门:基础知识、应用技术。[2]NCNE(国家网络工程师认证)。是信息产业部国家信息化工程师认证考试管理中心与美国国家通信系统工程师协会合作的认证考试。网络工程考试共分五个等级,即网络管理员、助理网络工师、网络工程师、高级网络工程师和高级网络专家。华为系列认证。华为公司网络产品认证培训体系共分为三级,初级、高级、专家级。是我国第一个走出国门的IT认证,在全球近一百个国家得到推广。思科系列认证。思科认证是由网络领域著名的厂商--Cisco公司推出的,该认证有三个层次,分别是CCNA--(CiscoCertifiedNetworkAssociate)思科认证网络工程师、CCNP--(CiscoCertifiedNetworkProfessional)思科认证资深网络工程师、CCIE--(CiscoCertifiedInternetworkExpert)思科认证网络专家,级别依次提高,只有通过前一级别的认证考试,才有资格参加后一级别的认证考试。[3]Novell系列认证。Novell公司是世界上最具实力的网络系统公司,主要有CNA(NOVELL授权网络管理师)教育资格认证、CNE(NOVELL授权网络工程师)和MasterCNE(NOVELL授权高级网络工程师),目前NOVELL的CNE授证已经成为IT行业的标准。这五种不同的认证在考察的知识点、能力、费用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别,学生通常在开始学习相关专业课的时候对这些认证的考试内容不是很明白,因此也就不知道应该如何选择,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综合情况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考证机构。比如中山大学与思科学院合作,提供思科各个级别的考试培训,软硬件条件都很好,因此中山大学主要鼓励学生参加思科的认证。而我们学校则根据学生的实际经济能力和实验教学环境选择国家网络工程师认证考试的第三级,该级别的考试费用低,难度适中,考试内容贴近企业要求,虽没有思科、华为等证书的含金量大,但企业认可度也还比较高。
2将考证内容融入课堂教学目前,网络工程的认证考试主要分知识水平考试和实践能力考试两方面,知识水平考试包含了网络相关的各种知识,如计算机网络,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等相关的课程,相比于我们平时对这些课程的要求,网络工程师考试的要求会更广更全面。因此,如果能根据网络工程考试的要求来制定这些课程的教学大纲,一方面会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另一方面也会增强学生知识面的广度与深度。因此,我们学校在制定网络工程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的时候都考虑到这些考证对基础知识的要求,而不是随便参考别的学校或者按照老师自己的理解来制定。表2是我校修改前后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示例。从该示例我们可以看出,相比以前的教学大纲,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内容也更全面,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3将考证操作内容融入实验教学实践知识考试是任何一种网络工程认证考试都很重视并且难度较大的考试,需要具备比较广且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如何组织实验教学,使有限的实验教学条件能尽量满足考证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学校的教学经验是有条件做的实验在设计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实验要求时都充分考虑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的要求。表3是我校修改前后的VLAN配置实验要求示例。没有条件做的实验操作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仿真软件设计实验,如可以利用思科的模拟工具软件PacketTrace,它是目前最接近真实操作环境的CISCO路由器、交换机的模拟程序,其主要功能有:灵活地设计仿真实验环境;根据自己设计的拓扑图来配置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提供丰富的设备库。利用该软件,结合考证的操作要求,学生既可以在课后熟悉各种网络命令,又可以设计出实验环境所不能满足的实验。已有的网络设备与模拟软件的结合可以完成考证所需要的各种实践知识考试,为进入企业后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和岗位需求奠定基础。
以考证促学促就业的意义
以考证促学促就业的教学模式在我们学校已经实践了4年,从学生和企业的反馈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模式在我们这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提升教师素质,加强师资建设如果把考证纳入到教学的范畴,那么考证就不仅仅是考学生,其实也是在考老师。要指导学生,老师必须要了解考试信息,了解考试大纲,考试题型,进而指导学生。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会学到很多书本上不能学到的知识,特别是实践操作能力,这点恰恰是我们专职老师的弱项。[4]
2参加考证,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很多大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抱怨学生一届不如一届,学习积极性差,学习能力差,以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现在的学生。在笔者看来,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随着大学扩招,生源质量的确是在逐年下降,近些年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上都不能与之前的相比。第二,现在招收的学生都是90后,这部分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独立能力和自我规划能力都较弱。第三,大学的学习环境与高中相比发生的很大的变化,并且大学对考试要求不是很高,及格就行。因此,面对这种环境下,自觉性差、不善于规划的学生往往在大学迷失方向,整天觉得无所事事,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应该怎么学,于是很多学生沉迷网络,浪费大学四年美好时光,到毕业的时候才觉得后悔。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老师也应该积极适应这种改变,而不是一味的抱怨,生源质量不够高,教学条件不够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把教学做的更好,如果针对这部分同学能像高中一样,给他们一个方向,让他们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比如通过英语4级、网络工程师考试等等。有了这些明确的目标,那些自觉性差、规划能力差的学生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了。
3获取证书,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学历已经不是能力的标签,有技术、有能力才是企业选择人才的标准,但面对应届毕业生,同样的课程,同样的经历,拿什么作为判断能力的标准,在没有统一标准的情况下,拥有各种证书的同学具备更多的优势和就业机会,因此,指导学生获取证书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作为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够获得一种或者几种证书无疑更具有说服力,因为这些证书的获取需要一定的能力和知识积累以及实际操作经验。
关键词:网络工程;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3-0000-01
The Network Architecture of Practice Teaching on the New Situation
Wu Ji’an
(Shandong Career Development College,Jining272100,China)
Abstract:In today's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teaching should respond to the demands of the times,architecture,network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from the new system,to cultivate a community rich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applied Network talent.
Keywords:Network engineering;Practice teaching
就目前来说,在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如何适应时代需求,培养掌握网络及其相关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如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丰富学生的实践知识和提高实际动手能力,适应社会对应用型网络人才的要求,使学生们真正能够胜任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管理与维护工作,是我们努力探索并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教学内容
众所周知,网络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计算机网络软硬件基本理论和技术,从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应用、计算机网络管理和维护、网络系统设计开发与集成的高层次网络工程专业技术和科研人才。通过实践教学,网络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应包括:各种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Web应用、网络数据库系统的集成和开发以及相关的科研、设计、调试、维护运行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二、对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
在目前的新形势下,根据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构建一套完善的、高质量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工程化实践教学贯穿教学过程的各个教学环节,包括大型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一)实施项目引导教学,采用案例来讲解知识点。网络工程的实践知识获取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仅靠理论知识学起来比较吃力,而且枯燥无味。学习理论和开发实践的比例应该1∶2,而且是交叉进行,这样才能较快地掌握一个知识点。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既掌握操作步骤,又掌握理论知识。
(二)采用任务驱动,注重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多设计一些有意义的例子,由浅入深,逐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学习程序的快乐,学习程序的重要性。
(三)提倡思维方式、程序算法的多样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观点。教师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大胆思维,鼓励学生动手上机操作,在上机过程中会有各种问题产生,然后与学生一起来分析问题的产生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在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获得收获,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
(一)教学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工程实验室建设规划依据专业发展和教学大纲要求,进行科学论证;实验室建设立足现实,适当超前的原则进行;并根据实验项目和实验学生数,做好设备型号、设备套数的规划,在配置实验设备时,尽量采用当前国内主流设备。
1.实验室建设满足不同教学要求的网络实验,将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灵活的扩展。教师可利用实验室平台的相关专用教学设备,模拟前沿的网络技术实验,搭建网络工程环境。
2.学生通过在网络实验室中的实验学习,更形象、更深入地掌握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应用、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等相关的网络知识,培养实际网络的设计能力、管理能力和安全部署能力。结合当前网络工程的典型应用,模拟真实环境,加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技能的培训,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实践性网络教学的师资问题。就当前而言,“双师型”师资匮乏是实践教学的软肋――“双师型”教师是为了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正确定位,有机结合,适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理念而提出来的。
网络工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情况:
1.知识结构错位,许多教师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热衷与偏好理论教学的倾向。
2.教学过程错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两拨人,不能融合沟通,造成各自为政的教学局面。
3.知识传导错位,两种课型被人为割裂与肢解,知识传授陷怪圈和盲区,造成实践需要的理论知识没讲或少讲。
(三)实验课程。我们知道,网络实验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而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则是网络实验教学的基础。
实验课程体系架构是否完善,是决定能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在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时,充分考虑其工程特点,多方位考察社会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要素,并以此为依据考虑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规划和设计。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特别注意与校内实验室在工程实践环境上的互补,选择好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综合的工程实践环境。
四、结语
综上,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教给学生的理念是把每个小程序都编写出来,从最简单的开始,同时由于教师经过了企业的直接培训演练,更加清晰地了解一个企业需要怎样的IT人才。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强烈追求,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不但基本上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对软件开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他们以后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反映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因此,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学生们掌握了近代通信网络的基本理论及网络工程的实用技术,理解网络协议体系、网络互联技术、组网工程、网络性能评估、网络编程与管理等相关知识,能够从事网络编程、网络规划、组网设计、网络工程设计与建设、网络运行维护及管理、网络安全防护和性能分析等工作。
参考文献:
[1]赵佩佩.谈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2,2
中图分类号:G642
摘要:针对地方二本高校在培养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以怀化学院为例,重点对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设计、课程规划与考核、与其他计算机类专业关系以及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等方面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探讨,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给出相应的探索性意见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地方二本高校;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0 引 言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各行业对计算机相关技术的日益依赖,计算机类人才需求呈专门化、交叉化趋势发展,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络平台的各行业应用需求迅速蔓延。目前,社会对计算机相关技术的需求主要表现在: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系统工程、网络通信和计算机安全等领域。因此,在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方面,其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化,根据《教育部2014年高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分为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两大类,其中计算机类基本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和数字媒体技术6个专业;而计算机类特设专业包括智能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电子与计算机工程3个专业。计算机类专业的日益细化,表明社会对计算机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广,要求越来越专门化。
网络工程专业需求背景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络的社会需求,同时,高校在培养人才上也有意识的把网络工程方向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个专业方向课程,引导学生学习网络工程领域方面的知识。1998年网络工程专业被国家教育部列入本科专业目录,开始招收该专业的本科学生。网络工程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网络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等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网络工程实际问题,可在信息产业以及其他各行业部门从事各类网络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系统研究、教学、设计和开发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网站《全国高校信息综合查询系统》,2014年我国已有258所普通本科院校(不包括独立学院、高职高专等院校)开设网络工程本科专业,开设该专业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别是广东(20)、湖南(17)和河南(17).10所以上的高校有13个省份,985或211高等院校有34所。从网络工程专业在全国的分布情况来看,其主要分布在华中、华南和华东地区,由此表明该专业的开设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对该类人才的需求趋势。
网络工程专业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专业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专业,其实用性强,服务面广,未来发展空间大,但对于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全国各类高校关注的重点和讨论的热点。不同院校针对本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方向制定了不同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于985或211高等院校,其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类型考虑较广,文献[4]提出把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分为3个层次:科研型、工程型和应用型,该培养模式较适合于具有学术性研究的985或211高等院校。从目前各类高校网络工程专业设置分布来看,近半高校为二本类地方性本科院校,此外还有独立学院、高职高专等各类院校160多所。对于非985或211院校,在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上多趋于面向社会需求的网络工程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1 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2014年4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表示:鼓励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同时在今后新设本科学校和更名大学时要明确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办学定位。从国家层面上看,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已经提出采取多项措施并举,力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作为地方二本类高校,如何培养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是我们现在亟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尽管现在很多高校已经就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与实践,但目前一些重要的问题仍然十分棘手,其主要体现在以下问题。
(1)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设计问题。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合理安排与考量问题。
(3)与其他计算机类专业的区别及关联性问题。
(4)以就业为驱动的学生基本能力培养问题。
(5)以创新为目标的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问题。
这些问题是地方二本类高校在培养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只有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特色的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
2 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既能体现出一个专业设置的好与坏,也能表现出一个专业的办学特色。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设计是培养符合社会特定人才需求的根本与基础,也是成功发展该专业的重要基石。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相辅相成,在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设计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既要考虑内部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又要考虑外部的社会需求驱动。各高等院校根据其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人才培养模式也各不相同,特别是地方二本类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多定位为培养应用技术类人才。2007年,怀化学院提出“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强调对学生的公共能力培养、专业能力培养和发展能力培养;同时在这种人才培养大框架下,为适应社会需求,网络工程专业首先在怀化学院提出“3+1”、“2+2”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网络工程专业强调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其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怀化学院近5年来在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情况和经验,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设计上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与深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从以往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经验方面,应把眼光放得更远,从更长远规划着手,高度凝练专业方向,注重学生能力培养,面向社会需求形成一套符合该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如5年一规划和两年一微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较为稳定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成长;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学与管理人员从中更好地发现、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今后制定更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提供宝贵经验。
(2)从人才培养途径方面,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通过入学教育、课程见习、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等途径,增强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创新意识,制定出一种“稳基础、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
3 课程规划与考核
专业课程规划与考核是我们为社会培养合适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在最初申报专业时就应该做充分的调研,了解该专业的社会需求以及对社会的推动作用。作为地方二本类高校,我们在培养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时,要以本地为中心,向周边地带辐射,培养适合以本地为中心的专门化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促进本地及周边地带的科技、文化和经济发展。在课程规划设置上,怀化学院网络工程专业课程已做过多次修改,公共能力培养和专业能力培养两个模块比较稳定,但主要体现在发展能力培养模块。针对社会对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侧重点不同,我们需要培养满足社会所需的特定类型人才,如网络规划型、信息安全型和网络管理型人才,这也正是发展能力培养模块所存在的必然性。在课程考核方面,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将课程考核分为3种模式,考试、考查和认证,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采用考试方式;对于偏重实践实训性的实用性课程采用考查方式;而对于一些培训类课程或行业类技术采用认证方式。
近年来,我们在网络工程专业课程规划与考核上做过许多尝试性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学习效果和知识掌握上看,得到了学生较好的反馈信息,但目前还面临一些问题。
(1)对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通过多种途径引进一些双师型教师,或者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将行业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等技术人员请进学校,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甄选专业课程,避免出现课程之间内容重叠或模糊现象、课程内容过于陈旧现象、课程体系设置不严谨现象等;在课程规划与设置时,往往因为教师参与过少、调研时间仓促、探讨不够深入等原因,出现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的现象。
(3)考核方式应该采取多样化,考试可通过纸质方式进行,也可采用无纸化途径进行,充分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资源,开发在线考试系统来实现无纸化考试;而对于课程考查,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比如开卷考试、网络规划、网络程序或小型应用系统开发、撰写论文和调查报告等,通过多种考核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
4 与其他计算机类专业的关系
目前教育部公布的计算机类本科专业共9个,其中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4个专业,有关部门不限制开设这些专业的院校类型,且特别受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二本类院校的青睐。地方二本类应用型院校对于这些专业在人才培养定位和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在人才培养研讨会上,如何把这些专业清晰地区分开,如何设置不同专业相关课程,如何培养与该专业一致的应用型人才,如何突出它们各自的优势,这些问题通常会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近几年来,由于很多考生不能清晰了解各专业的主要区别,在招生过程中很多学生通常会选择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怀化学院网络工程专业2009-2013年实际招收到的人数分别为:81、50、61、43和50,招生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如何区别网络r程专业与其他计算机类专业,以及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是我们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对于地方二本类院校,针对学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以及在师资力量上所表现的薄弱性,在考虑计算机类各专业的关系时,既要抓住它们的共性,又要严格区分它们的不同点,认真规划各专业的课程体系,明确学生未来的就业去向,符合社会对各类人才的具体需求,建议如下。
(1)高度凝练不同专业的共同课程。目前怀化学院有3个计算机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和软件工程,在公共能力培养和专业能力培养这两个模块中,可以考虑设置这3个专业具有共性的一些专业基础课程。尽管这3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但它们都具有相同的专业理论基础,均可设置相同的专业基础课程并特别适合在地方二本类院校实施。一方面可以避免培养出畸形人才,比如在网络工程专业原培养方案中没有考虑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工程等核心课程;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师资力量。
(2)突出各专业在发展能力培养模块上对专业方向课程群的设置。对于网络工程专业,在专业方向课程群上要形成一种体系,既要考虑与计算机类相关的理论课程,又要考虑与网络通信类相关的理论课程,同时,也要考虑面向社会需求的网络管理、网络规划或网络安全等方向课程设置,还要避免在方向课程设置上与其他专业的重叠性。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不仅要培养面向社会需求的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而且也要注重拓宽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
5 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网络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其强调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也是许多地方二本类院校开设该专业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就要以就业为驱动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以创新为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怀化学院已毕业的两届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看,大部分学生选择去IT企业、小部分学生选择对口事业单位、另有少量学生选择公务员或读研,就业情况较为乐观,这表明我们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期探索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初步肯定。但我们在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工作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以就业为驱动,加强实践性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尽管我们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大量实验课时,课时数已经达到教学计划总课时的25%,但很多实验等实践性项目较为陈旧,有的项目与课程理论知识点脱节,有的项目没有结合最新技术或实际工程应用,因此项目设计不仅要结合理论知识点,而且还要结合前沿技术和学生可能的就业需求等因素。②以创新为目标,重视学生课程设计、项目实训、学科竞赛、专业培训和毕业设计,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目前,在创新环节上面临的问题是相当一部分学生热情不高,没有被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课程设计和项目实训环节。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对学生积极引导、有效监管,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增强综合实践能力。③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为学生进入对口企业参加培训或顶岗实习提供更宽的途径。我们已经在校企合作方面做了阶段性工作,前期工作争取每位大四学生能在相关计算机企业进行技术培训或顶岗实习,通过校企合作提升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并且大部分学生能够找到比较称心的工作。在下一阶段,我们希望为该专业学生找到更多与专业对口的企业从事专业培训和顶岗实习,一方面进一步强化该专业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另一方面更加明确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为社会培养有特色的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
21世纪,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工具,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快捷性等特点满足师生自主构建知识。技能,从而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网络自身的先进性,基于网络的教学也要在先进的理念下展开教学实践。对网络工程学科培训教学技能时,培训者要对培训对象介绍相关的教育理念,如:让培训者清楚掌握学习的理论知识,清楚学生需要什么,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展开教学设计。使用微格教学主要包括:准备环节、训练环节、反馈环节等,设计准备环节主要包含理论学习、确定目标、编写教案等;教学训练环节则由微格时间、自我观摩、全体观摩等环节;反馈患者主要有自评反馈、互评反馈、总结修改等。
1.1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指导老师上课的时候,要合理运用网络资源,使用部分网上可见资源或学生创作的课件进行演示,把课件演示和讲解合理结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认识到网络工程学科是现代重要的信息源,从而情怀学生对信息意识的认识。在开展微格教学之前,必须学习微格教学的各项理论内容。如:微格教学理论、语言教学方法、课堂观察法等等,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学生对微格教学有相应的认识,实际使用时方可游刃有余,也方便观看分析他人的训练结果。
1.2制定合理的目标
为了能够获取最佳的训练效果,每次展开训练只针对网络工程学科某一个技能进行培训。老师向接受训练的学生详细讲解本次教学技能训练的具体名称、目标和相对应的要求,同时,老师向学生讲解这种教学技能的构成要素、主要功能和操作要点,让学生更加清楚的掌握本次受训的概念和类型。如:网络工程学科内《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这个科目实践性强,对技术有极高的要求,若使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学生只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无法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2.编写教案
设定好本次微格训练的目标后,对本次教学制度相应的教案,教案主要由教学目标、内容、教学对象、重点难点及教学媒体等相关内容。同时,教案中要标注讲授课程分配的时间及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根据网络工程学科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具是编写教案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教具进行制作时,要严格按照讲授内容的要求进行,从而与微格教学各个环节更好地配合。
3.微格实践环节
微格实践这是教学最重要的环节,参与训练的学生根据相应的内容,每位参与训练的学生轮流扮演老师的角度,小组其他成员扮演学生。以10—15min为规定实践,每位小老师在授课之前均要简要说明本堂课程讲述的内容,从而明确本节课堂教学的目的,方便学生之后进行观摩、反馈和自我评价。
4.再现和观摩环节
微格再现这一环节把教学训练与评估反馈进行连接,是一种教学的反馈过程。为了提升参与训练学生对需要培训技能的感知能力,录制完成之后,小组各个成员与老师一起观摩,由指导老师依照实际教学情况给予相对应的指导。
5.评价反馈环节
完成微格再现这一内容后,我们一般授课的规律是让学生先进行自评反馈,从教学的实施、教学技能的掌握等方面展开一一的分析,随后由指导老师和小组的其他成员展开互评反馈。具体评价的过程中,有些学生碍于同学情面不敢真实的说出实话。为避免出现这种事情,可以把成绩和积极评论进行挂钩,让所有学生都积极的发言,从而帮助受训学生发现并解决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其提高效率坚实的基础。
6.总结
【关键词】 网络工程生命周期 课程改革 项目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3(b)-0038-02
1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1.1 背景
2010年12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召开201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提出,“十二五”期间,在加快通信业创新转型方面,要求加快3G和光纤宽带网络发展,加快TD-LTE研发和产业化并开展区域性试验示范;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推动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加快业务推广和网络建设改造,推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加强电信市场监管,强化互联互通和资费服务监管。在互联网管理方面,强调“安全”环节,要求加强码号、域名、IP地址、网站准入和接入服务管理,做好网络信息安全顶层设计,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加强IPv6、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强调,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建设覆盖城乡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启动物联网建设布局,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柳州市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网络覆盖面的增加、新城区的开发、旧城区的改造等等因素,网络工程的工作量会逐年稳步增加,因此对网络工程方面人才的需要量在未来几年也会随之稳步增加。
1.2 意义
1.2.1 打破当前网络专业教学中的学科体系,使教学真正适应中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1.2.2 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制定培养方案,建立起一套以网络工程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体系。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开发出以网络工程生命周期为核心的递进式项目教学的实施方案。
1.2.3 提升网络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及相关专业技能。
2 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2.1 预期目标
通过按照网络工程生命周期实施教学的递进式项目化网络工程课程改革,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针对网络工程有选择性地构建教学内容,为网络工程方向教学服务,培养网络工程施工、网络管理、系统管理等技术岗位专业人员,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能力,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门化方向学生就业质量。
2.2 主要内容
(1)充分进行市场调查和人才需求调查,研究并明确作为网络工程实施、网络管理、系统管理等技术岗位专业人员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应具备的职业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打破学科体系,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设计若干个网络工程项目,以项目为核心整合所有知识、技能、态度、方法,制定出网络工程方向递进式项目教学的教学方案及课程标准、实训指导书。
(2)会同行业专家研究制定在各项目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考核的方式及评价标准。
(3)从本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工程方向2010级开始进行递进式项目教学的实践,研究并总结适应递进式项目教学的典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4)整合教师资源,组建并培训一支能进行该递进式项目化教学的教师团队。
2.3 研究重点
(1)制定网络工程方向递进式项目教学的教学方案及课程标准、实训指导书。
(2)制定在各项目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考核的方式及评价标准。
3 课程改革的实施
3.1 第一阶段:调查阶段
到网络企业调研、分析网络工程施工、网络管理、系统管理等技术岗位专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养、基本职业能力;到网络工程专门化方向毕业生就业单位调研、分析毕业生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的不足;撰写调查报告和递进式项目化教学的可行性报告。
3.2 第二阶段:制定草稿
结合前期调查信息及查阅有关资料,研究确定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工程方向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养、职业道德、基本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打破学科体系,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设计若干个网络工程项目,以项目为核心整合所有知识、技能、态度、方法,制定出网络工程方向递进式项目教学的教学方案及课程标准、实训指导书。
3.3 第三阶段:评审定稿
邀请行业专家、教育专家共同对教学方案、课程标准、实习实训指导书进行论证和修改,研究制定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确定实施性教学方案及其标准、实训指导书。
3.4 第四阶段:实践教学
在本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2010级开始进行的按照网络工程生命周期实施递进式项目教学的实践,在实践中整合教师资源,打造进行递进式项目教学的教师团队,总结适合于递进式项目教学的典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以及团队管理模式,制作并收集教学资源包。
3.5 第五阶段:实习推荐
进一步联系单位和推荐学生到相关公司进行项岗实习,并与用人单位建立紧密的联系,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和优化和完善该教学体系的信息。
3.6 第六阶段:项目总结
对项目进行总结,整理相关文档,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递进式项目化教学体系。
4 预期成果及保障措施
4.1 按照网络工程生命周期实施递进式项目教学的课程改革的项目总结报告。
4.2 教学方案,课程标准,实习指导书,学生考核方式及评价标准,教学资源包。
关键词:网络工程;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14-0095-04 中图分类号:G642
1 网络工程专业现状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20世纪对人类社会影响最深远的科技成就之一。目前我们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三网融合”和物联网的建设与发展,如何培养和培养什么样的计算机网络人才是时代和社会给高校提出的迫切任务。网络工程专业是一个很新的专业,2012年教育部正式将其列入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而在此之前仅是一个目录外专业,所以还没有统一的专业规范。最近几年,全国已有近300所高校开设了这个专业,绝大部分高校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上拆分而来(少量是从通信工程专业、电子工程专业发展而来)。各所学校对这个专业的定位、培养规格、培养模式都不尽相同,通过调研和分析,我们认为,已开设网络工程专业的院校归纳起来可以分为4种类型:一是重点大学,如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它们是以理论研究为主;二是军事院校,如国防科技大学、理工大学,它们注重网络攻防方面的研究;三是高职类院校和独立学院,它们培养纯应用型网络人才;四是普通本科院校,这类院校的网络工程专业起步较晚,也最复杂,目前还没有形成比较鲜明的培养特色。
2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思想
以往,高校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以教育部的专业规范为参考,借鉴同类院校相关经验,这样就使得每个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几乎没有什么特色。尤其是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学科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总想制定大而全的方案,认为作为本科生首先要有扎实而全面的学科基础,重理论而轻实践。这样的后果就是学生往往空有理论而实践动手能力不足,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
为了办好甘肃省第一个网络工程本科专业,天水师范学院进行了几年的调研和分析。一开始还是走的老路,分析借鉴了国内各类大学的网络工程专业,后来慢慢意识到这样做对一般性地方本科学校来说存在很大问题,往上走理论比不了高一层的学校,往下走实践能力比不了高职院校,甚至很容易把我们的学生降低到高职层次。近年来计算机相关专业就业形势不好,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又去一些培训学校,经过培训后再就业。
认识到这些后,天水师范学院开始转变思路,在高校调研的基础上,再去企业和培训学校调研,特别是到锐捷、H3C等大型网络公司进行调研,搞校企合作,把他们的培训课程融入到我们的人才培养中来。通过调研,发现企业作人才培养的时候完全是从实用性出发,市场用什么他们就教什么。这是一种市场化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直接胜任实际工作。于是,我们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以实用性为主、兼顾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网络工程培养方案。学生在学习了必需的理论基础之后,融入企业的实训课程,引进企业模式、文化氛围、工作环境和技术资源,按照现代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和管理运作模式的职业情境要求建设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且能对现有知识进行拓展,具有一定的技术研发能力,比高职的学生要高一个层次。
3 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
教育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3个方面,其中知识是基础、载体和表现形式;能力是技能化的知识,是知识的综合体现;素质是知识和能力的升华。如何实现以知识为载体,加强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提高,是大学本科教育的应有之义。
大部分高校开设网络工程专业时,正是国内企事业单位网络工程项目建设蓬勃发展的时期。当时,人们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主要侧重组网工程的建设者、网络系统的管理与维护者。随着时间的推移,用人单位对组网的需求速度放慢,而对用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对网络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还要求对网络进行优化、安全管理等。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越来越快,不断有新技术出现并应用于实际,这就要求网络工程本科毕业生不但要有扎实的技术基础,还要有快速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技术研发能力。
对于天水师范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学生,我们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来培养,因此我们把培养目标定为: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扎实的理论基础,适应性强、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及团队意识、具有终身学习能力,能在网络(包含计算机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设备制造企业、网络服务提供企业、网络设备集成企业、网络应用系统开发企业中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方面的应用开发和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4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的实现要靠课程体系的支撑,在此次课程体系的设计中,我们大胆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以应用和就业为出发点,设计全新的课程体系;坚决删掉原有的一些理论性太强、过时的、和应用联系不是太紧密的课程;增加企业中正在应用的新技术课程,突出应用性的课程,力争一门专业课程支持一种或几种具体的企业应用。
4.1 设计思路
在广泛了解与深入分析计算机网络相关工作内容的基础上,确定学生就业岗位,归纳相关岗位所需职业素质及专业能力,按照“理论+实践+职业技能+案例”的设计思路,构建基础课程、案例课程、应用课程和设计课程相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理论课程学习让学生掌握相关网络知识的理论内容,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实践课程让学生对每个理论知识点加深理解和掌握;职业技能课程主要包括岗位职能课程和职业素养课程,让学生提前了解行业企业用人所需的职业技能,提前让学生对自己职业进行定位;案例课程主要通过网络工程项目将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进行融合,让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的应用场景及不同行业企业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
4.2 职业能力分析
高等教育理念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为主导转移到以“能力培养”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这是大学教育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前提和根本。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应该围绕着职业能力,设计的专业课程要能体现对职业能力的培养。网络工程相关就业岗位有:售前技术支持(核心岗位)、网络架构师(相关岗位)、系统集成工程师(核心岗位)、售后技术支持(核心岗位)、系统工程师(相关岗位)、系统管理员(核心岗位)、网络工程师(核心岗位)、网络管理员(核心岗位)等。表1列出了部分岗位的描述和素质与能力要求;表2列出了对能力与素质的总体要求。
4.3 专业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体系由基础课程、案例课程、应用课程和设计课程构成,如图1所示。
基础课程主要是专业技术知识。基础理论教学教授路由交换理论知识、安全理论知识、无线理论知识、存储理论知识、IT运维理论知识、操作系统知识及数据库知识等;基础实践教学由学生依据实验指导进行每个基础知识的实践验证,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案例教学是将真实的网络工程项目移植到课堂教学中,完全按照网络工程项目的实施流程和行业企业运营流程进行教学。课程根据网络项目的进展分为项目调研和设计、网络项目实施、项目测试和验收3个阶段;按照行业企业运营流程分为网络运维和管理、模拟公司业务流程两个阶段。在项目调研和设计阶段,首先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总结,并学习相关行业背景知识、岗位职能课程和职业素养课程,学生根据岗位课程和素养课程,确定自己在项目中的角色,由院校教师确定团队人数和团队成员,由团队举行第一次项目会议选举项目经理,并记录会议内容;然后确定团队标志、口号等相关事项。团队在项目经理的带领下进行项目需求分析、业务分析,最后制作设计方案,并撰写投标书。由企业导师或院校教师组成评标委员会,对每个团队的项目进行评标并打分。在网络项目实施阶段,经过岗位职能课程和职业素养课程的学习,由院校教师组成监理组,对项目质量进行监督。在这个阶段,学生进行角色选择,项目进入实施阶段。项目测试和验收阶段,经过岗位职能课程和职业素养课程的学习,由院校教师和企业导师组成监理组,对项目质量和验收资料进行审核。网络运维和管理阶段,经过岗位职能课程和职业素养课程的学习,使用网络管理系统对公司的基础网络、应用部署及业务平台进行运维。模拟公司业务流程阶段,通过对不同行业企业(企业ERP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电子商务网站、社区医疗系统)的业务管理平台调研,了解行业企业的工作及运营流程,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提前进行定位。在最后评比阶段,由院校教师和企业导师组成评比组,对项目进行评比打分,评标分数与评比分数之和就是该团队总成绩,对优异的团队成员可予以奖励等。
应用课程主要提供模拟行业企业运营的业务流程,学习行业企业的运营机制,包括企业ERP系统、电子政务系统、购物网站、社区医疗系统和IPv6架构系统服务应用;根据对业务系统的了解,学习不同行业的应用服务,不仅需要业务系统应用平台的管理,还需要进行系统服务应用平台的构建与管理。
设计课程是在应用课程基础上开发应用开发接口,学生根据业务流程的理解,对不合理的流程进行完善。
职业素养课程、岗位技能课程和特色教学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5 结语
社会对网络工程人才的需求在增加,要求也在提高,而且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招生形势对一般性地方高校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高校必须适应时代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搞校企联合,不断修正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级网络人才,这样才能做到以出口带动人口、以就业带动招生。
参考文献:
[1]曹介南,蔡志平,朱培栋,等,网络工程专业与计算机专业差异化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23):139-142
[2]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能力构成与培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3
[3]田生文,邹海林,杨洪勇,网络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2(5):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