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教育核心课程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重点是专业建设,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建设。高职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模式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岗位工作过程知识能力需求为主要课程内容,以岗位工作过程为主线序化课程内容,实践证明这种课程实施方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发展
我国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实施首先是从课程建设开始的。我们曾经一度将课程建设的好坏作为衡量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标准,课程建设几乎成为了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全部。但是,在高等教育一片繁荣的“精品课程”建设成果背后,却出现了学校内涵建设过程中重心的偏差,许多问题随之暴露出来。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我们所建设的课程对该课程所服务的专业支撑度不高,似乎是为了建设课程而建设课程。于是在政策引导之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心便转到专业建设上来,开始系统讨论专业定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目标、教学设计、课程评价与考核等问题。这一阶段以“说课”、“说专业”为代表的讨论活动在各高等职业院校积极开展起来。
二、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各高职院校在课程涵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理论强,实践弱。关于“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讨论过多强调理论、理念等理性方面的内容。在示范建设过程中,各示范院校都有一套自己的办学模式,各示范专业也都有一套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有一套自己的课程模式、教学模式。但究其本质其实是大同小异,似乎有玩文字游戏的嫌疑。过分强调办学特色,有将办学特色凌驾于教学质量之上的倾向。
2.雷声大,雨点小。各高等职业院校都在强调课程建设,但是真正扎扎实实开展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举措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每个高职院校关于“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有全面的建设规划,有完整的建设方案,但实际落实情况不到位。
3.单干多,系统少。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建设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评审指标作为指挥棒,以此为标准建设的各门课程互相之间缺乏关联性,未能体现专业框架下课程建设的系统性。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1.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内涵和特点。(1)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方面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职业能力是指在职业的某个岗位完成具体的岗位工作的能力,包括制定工作计划、实施工作计划、检验工作质量三个环节。因而职业能力与单纯的操作技能是有区别的。
(2)以岗位工作过程知识能力需求为主要课程内容,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完成工作过程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工作经验和技巧,因而课程内容就必须与职业活动紧密关联。必须以岗位工作过程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而陈述性的概念和原理知识为辅助内容。
(3)以岗位工作过程为主线序化课程内容,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是以岗位工作过程顺序为主线整合相关知识和技能,使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过程符合岗位工作过程。实践证明这种课程实施方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案例。2011年9月,我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一体化改革与实践项目组成立。截止到2014年12月,本课程改革已开展四轮,课改效果得到了学生及同行的高度认同,进而在机械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专业核心课程中推广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1)依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课程目标。根据专业的主要工作岗位确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熟练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工艺规程设计、机械加工设备操作与维护、加工质量分析、生产技术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培养目标通工艺、精操作、会检验。
(2)以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依据《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目标确定本课程的内容包括:工艺编制、机床操作、质量检验三个方面。根据课程内容结合实训基地在制产品,选取四个能代表零件表面加工几何要素的典型零件和一个部件作为载体,将课程内容融入到每个学习情境的每个学习任务中。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
(3)由易到难设计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根据选取的载体,对每一个学习情境,以零件生产过程为主线,编排学习任务。每一个学习情境由若干由易到难的学习任务串联而成,按工艺流程,几何要素不断叠加、难度不断递进、学生工艺能力不断提高。
2011年,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中央财政投入20亿元,实施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以点带面,在示范建设的良好基础上普遍提高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全面质量提升的历史新阶段。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在课程目标定位、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标准等方面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征,能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网络课程的兴起为职业教育改革增添了新的动力,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很多职业院校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多种渠道提高教学质量,在网络课程建设上投入了财力、人力,加快了电子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随着网络课程建设在全国各职业院校逐步普及深入,传统教学观念被刷新,同时网络课程给教师以及学生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各课程教师也努力将网络课程推广到实际教学中,使网络课程的建设取得重大的突破,很多学者也对网络课程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是由于各课程的学习内容的差异以及不同专业学习要求的区别,网络课程的建设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在网络课程建设的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不论是专业教师、技术支持人员,还是参加学习的学生,对于网络课程建设的概念、网络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网络课程设计制作方面等存在认识不足,这影响了网络课程建设的各个方面,关系到现行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职业教育的公益性是指职业教育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只能由人民共同地占有和享用。我国教育具有公益性是法律明确规定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
在公益性的基础上实施网络课程建设有助于彰显职业教育的公共性,同时通过网络可以快速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公益性的网络课程建设将促成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利益共赢。另外,网络化课程建设的发展促进了教育公益性的实现。
1 网络课程建设与职业教育公益性关系探讨
职业教育公益性的核心问题是教育资源的共享,但受限于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和地区教育资源的差异,职业教育的公益性一直没有得到非常好的展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网络课程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之一。目前,很多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是?⒖纬套试聪蛲?络化方向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网络课程的冲击,网络课程建设充分利用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方法,课程教学摆脱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同时网络课程资源具有灵活性和交互性,对职业教育的开放、共享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网络课程建设有效促进了职业教育公益性的实现。
坚持职业教育的公益性有助于课程建设者认清网络课程的意义和地位的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把握网络课程建设的方向,同时公益性有利于提高组织管理机构的重视程度和社会资源投入力度,从而提高了网络课程建设单位和工作者的责任感,促进网络课程建设更加规范、更加符合教育发展的需要。
2 职业教育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网络课程建设的内容定位不明确
网络课程建设是基于互联网的课程建设,所以网络课程必须满足课程建设的必备条件。网络课程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同时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支撑环境,并且网络课程要具备各种多种媒体和信息技术融合的教学课程。具体而言,网络课程不是翻版的文字教材,必须体现网络平台特性,更不是简单的网络课件。由于对网络课程建设的内容定位不明确,大家无法界定网络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网络课件和网络教学资源等概念,把网络课程建设变成了多媒体教材的建设,或做成了各种教学资源的综合体,网络课程建设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网络课程建设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2.2 网络课程重复建设以及网络课程使用率低
网络课程建设充分利用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方法,课程教学摆脱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同时网络课程资源具有灵活性和交互性,对职业教育的开放、共享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为了避免教育经验单一化,一门课程的网络课程建设数量应有多种,同时进行高质量建设。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职业院校都在做网络课程,没有国家层面的统一协调,导致网络课程重复建设,反而不能够体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性。网络课程的重复建设必然导致部分课程质量下降,很多学习者对网络课程产生了误解,网络学习的热情降低,导致网络课程学习中,学生注册量很大,但学习过程统计显示有效学习时间并不多,资源的利用率也很低,同时网络学习更多依靠自主学习,学习过程效率很难得到保障,网络课程克服了空间和时间的控制,但学习效果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
2.3 网络课程的制作和使用偏离实际
职业教育要强调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网络课程建设的优点不能无限放大,不能认为网络课程的应用能够解决一切教学难题,而忽视了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方法的指导、教学过程的设计,这样的话会使网络课程建设只体现在网络形式上。另外,一些网络课程建设完全是为了完成任务或者是在教育发展及网络发展的大环境下被动的产物,导致网络课程的设计没有教学目标,网络课程的制作也不符合课程内容的学习过程及教学过程,课程建设以后,使用、管理和更新也被完全忽略。网络课程的意义在于开放和共享,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学生和老师的交流和互动性必须加强。随着网络课程建设的发展,现在的网络课程在设计上都具备了教学交互这一过程,但网络课程的交互大多还是沿用传统模式,主要体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被动交流,没有形成师生、学生小组等交叉交互讨论的情况。这种背景下的网络课程建设超出教师的精力承受度。同时,网络课程的实际效果又达不到教师和学生的预先设想,偏离了网络课程的本意。
3 基于职业教育公益性的网络课程建设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坚持教学设计和国家职业教育系统导向
网络课程建设也是教学设计的一种,教学设计必须有教学目标的要求,分析教学对象的差异、考虑教学环境及课程特点,同时要运用教育理论与方法,合理地选择和加工教学信息,设计教学过程,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课程的设计要注意分析网络学习环境和对应课程知识特点,突出网络课程建设的优点,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个性化与自主化,同时体现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内容形象化与具体化。网络课程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相关主管部门要做好导向,在相关形式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对课程设计给出一定的规范,同时各个职业院校需要组织团队去合作,关键做好教学设计。
3.2 建立开放共享的网络课程平台
针对重复建设、使用率不高等问题,应建立开放共享的网络课程平台,使资源可以开放共享,从而体现教育的公益性。从网络课程建设角度讲,网络课程建设应区分内容和平台建设,教师只负责课程内容的建设。由于平台的开放共享,教育组织或主管部门需要相应地组织技术团队进行管理维护。从使用角度讲,提供开放共享的网络课程入口,可以促进网络课程的推广和用户访问使用,同时网络课程使用率会得到提升。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理论;实践
一、引言
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随着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评审,各省市、学校也开始了精品课程的申报和评审工作,精品课程的建设数量和质量成为了一所学校课程建设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和评审工作从2003年一直持续到2010年。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提出了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的要求。至此,国家级的课程建设开始了由国家级精品课程向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转型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下,系统梳理现阶段精品课程建设理论,分析课程理论在指导课程建设实践中的作用与效果,对后续课程建设课程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指导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情况。在职业教育课程研究中,“终身教育理论”常常得到最为广泛的认同。该理论认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应当是使学生学会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为此,必须加强普通文化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这一观点反应了人们在多元化时代对确定性的渴求,希望在教育中追求一种稳定的结构。“技术的科学应用论”在课程研究中的应用则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有的研究者认为,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是科学的简单演绎过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当中还有为数众多的理论课程。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认为这种观点存在偏颇。正如教育家布劳迪(H.S.Broudy)所指出的“科学的盖洛与把他们用于影响实际存在的变化之间有一条鸿沟。工艺革新必须介于其中。用玻义耳定律描述气体变化的原理与把这些原理运用于蒸汽机,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十分复杂的工艺。它不仅考虑到气体变化的原理,而且考虑到人的目的。这要求熟知这些原理以及那些构成实际情境的现象。”此外,还有“工作体系理论”“知识的工作结构表征理论”以及“建构主义理论”也在职业教育课程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国内研究情况。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的研究在国内起源较晚,1983年中国与德国开展第一个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由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上海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和辽宁职业技术研究所牵头的“八五”重点研究课题——“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促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验”拉开了现代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论研究的序幕。2006年由姜大源任组长的全国教育规划“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思想研究》课题,则使德国“学习领域”课程理论进入广大职业院校教师和研究人员的视野。在随后的几年中,“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在全国职业院校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课程建设成果也十分丰富,大大推动了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质量的提高。但是,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在课程研究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正在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发展。
三、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现存主要问题
纵观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其研究理论主要有“终身教育理论”“技术的科学应用论”“工作体系理论”“知识的工作结构表征理论”以及“建构主义理论”等职业教育课程理论。在研究的过程中重点关注其在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当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这种研究是一种微观的视角,是上述理论的细化研究,对于丰富这些理论的研究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总结近几年开展各级各类精品课程建设情况。不难看出,其成果十分丰富的同时,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各类问题。其突出的问题在于课程开发随意性较大,课程开发的科学体系尚未形成。以职业教育领域常见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为例,我们指导这类课程的开放需要基于教学情境建构具体的学习情境。需要将工作过程中的学习与课堂中的学习加以整合,这就要求在构建一门课程的学习任务时必须兼顾工作过程的系统性与整体性。现阶段,由于对基工作过程课程理念的研究不够深入,很多课程开发工作即使融合了工作过程理念,也基本是局限于罗列相关内容要素,主要表现在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competence)片面的理解为确定性、重复性和可分解性的职业技能(skills)塑造,严重制约了职业课程体系的变革与发展。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分析课程开发中存在的此类问题,其原因在于该类课程在促进学生能力提升方面的独特性。以汽车技术服务营销专业为例,专业课程目标中既有对学生对相应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的要求,又有对学生在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方面的要求,且这一要求较之在技术类课程中更为突出。此外,在课程的学习情境创设过程中需要对传统职业基础课程进行整合,将诸如汽车财务知识、汽车营销法律法规、消费心理学、营销礼仪等内容与创设的学习情境进行很好的融合。这样的要求无疑增加了此类课程开发的难度,因此在课程开发体系构建中出现了随意性大、课程结构不合理、内容设计不完善等问题。因此,以实践理论为研究起点,并力求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课程建设的课程实践当中。体现了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以“职业”为逻辑起点的本质,为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则显得尤为重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抓手,重视课程建设,不仅要注重课程理论的深入研究,更要注重课程实践中对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因此,可以看出课程建设的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不断的建设和努力,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的探索。
参考文献:
截至2013年,我国高职高专院校1288所,在校生达1000余万人,受众群体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尽管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从总体上讲,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比如,高职学生的社会地位、认可度及收入还不高;作为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其培养质量与职业岗位的要求尚有不少差距;高职教育还没能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在世界日益更新的工业技术发展以及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中,高职教育还没有准备好等。当务之急就是必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加快高职教育本身的蜕变升级,改革才能保生存,改革才能促发展,改革才能出红利,切实提高高职教育“含金量”。坚持职业教育旗帜,科学定位培养规格,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扎实推进内涵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教育的需要、区域经济建设的需要、时展的需要。
二、融入经济区建设,探索可持续发展
(一)着眼未来,精确定位
职业教育是社会变革进步、产业发展升级、分工管理细化的必然产物“,职业性”是其与普通教育最大的区别所在。“职业性”的含义包涵两个层面:一是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现代企业的职业岗位、用人标准和需要服务;二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就业质量。“职业”属性必然要求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培养模式、规格定位等诸多方面都要面向区域、立足行业、紧贴企业,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中原经济区规划》中明确“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学院抓住“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区域“装备制造业职教集团”牵头单位的主导作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立足行业、服务河北、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和“全日制高职学历教育为主,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并重”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中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办学特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院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振兴区域经济、提升装备制造产业做出更大贡献。逐步实现“区域装备制造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区域装备制造技术促进中心、社会培训服务基地”的发展目标。
(二)直面挑战,勇于亮剑
“十”明确提出转变国家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等目标,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机遇。河北省要实现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转变,完成装备制造业由低端制造到高端制造、粗放发展到集约发展,对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高职院校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生源逐年减少,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有待进一步深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够灵活,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完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欠缺等。面对诸多挑战“,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使然,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校企合作”是保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有效实施的最佳途径,只有通过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强化办学特色、提高培养质量、对接产业发展、服务社会需求,增强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能力,才能实现学院的持续发展。
(三)锲而不舍,科学谋略
1.推进校区建设,优化办学条件,夯实办学基础。
为改善育人环境,优化办学条件,学院按照“科学规划,资源共享;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了新校区建设。依托建成的“机电科技园”,全面实施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并重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发挥职教集团优势,积极实施“政行企校”合作办学,整合校内场地、师资、科研等资源,政府搭台,联合企业,吸引区域机电类高技能人才,在校内“机电科技园”,共建装备制造类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吸引区域现代服务企业入驻科技园,培育软件技术开发、计算机应用、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规代服务业工作室、外包企业等;积极面向中原经济区开展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解决先进技术成果与生产一线“最后一公里”问题,为企业优化升级服务。
2.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创新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体制机制,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制度,推进内涵建设,强化办学特色,打造学院核心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实现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专业建设是保障办学、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是学院核心竞争力。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变化,主动适应社会需要,按照专业对接产业的原则,完善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建设动态调控机制;加强专业建设,重点建设为装备制造产业链提供人才支撑的机电类专业群,打造“机电专业群”品牌;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加大在实训、师资的投入;积极拓展与现代服务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课程建设是衡量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为进一步规范课程建设规划与管理,各专业要根据职业岗位标准,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建设,为我们的客户(学生)提供优质的产品(课程)。建立课程改革激励机制,促进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保证实施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引进竞争机制,以项目形式实施课程建设,实行目标管理;积极吸引行业企业,校企共建形成精品课程(国家级、省级、院级标准)、优质核心课程、人文素养提升课程等“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以课程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学院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打造专业师资团队,实施“名师”工程,改善师资现状,适应社会需求和专业变化。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和《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完善“双师”队伍建设机制,制定学院教师发展规划;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规章制度,建立教师再学习和终身学习运行机制,按学院专业发展需求,有目的、有重点地安排教师参加进修培训;教师培训以双师素质培养和知识结构更新的再学习为重点,学历进修为辅助,打造“学习型”专业教学团队;以带头人和领军人才培养为抓手,实施“名师工程”,加大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强师德师风、高职理论学习,着力提升教师、辅导员等队伍的政治素养和职教理念。加强实践条件建设是高职院校彰显办学特色、落实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依托新校区建设,积极探索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组合新模式。围绕课程建设、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和职业岗位标准要求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结合机电科技园建设,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根据专业特色,内外结合,有重点地实施建设,实现校内教学认知实习、模拟仿真实训、生产性实训,校外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衔接与融通;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依托职教集团平台,积极拓展大中型企业开展校企深度融合,满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毕业生就业等人才培养需要;做好论证,提高实训基地利用率,保证实训效果,切实提高办学效能。
3.改革管理体制,拓展社会服务,提高办学效益。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283-02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已从扩大规模发展到内涵建设阶段,而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其中核心和关键的问题。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采取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方式。所谓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是指通过对合作企业相关岗位需求、市场环境、发展前景等进行科学评估预测,在分析学校自身所具备的性质、教学特点、硬件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的资源制定教学目标,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案来组织课程结构,保证课程开发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以下将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为例展开探讨。
一、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为例,《Web应用开发》这门课程在校企合作开发的过程中遇到了以下问题。
(一)学校作为主体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开发在学科课程和项目课程之间摇摆不定。许多学生觉得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在实际的工作中用处不大,这实际上是单纯理论知识与岗位实际能力的脱节,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在学科课程和项目课程之间的摇摆不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①课程开发工作主要由教学专家承担。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来自高校,传统的学科体系已经深深植根于他们的思想中,即使是在课程开发时也力求体现职业教育实际的需要,但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的限制,也会使职业教育偏重学科知识,导致课程内容脱离企业岗位的需求。②课程开发是系统的,技术性很强。比如,教师是否能准确把握一门课程的核心思想,严格遵照项目课程开发的具体要求编写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在设置专业岗位强化训练时是否能对岗位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进行准确判断;项目教学时,项目设计能否覆盖需求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环节如果有一处把握不好,课程开发就无法突破原有学科体系的课程模式。
2.教师缺乏对项目课程的准确认识。很多教师对项目课程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项目课程就是技能训练,实际上项目课程并非将理论知识排斥在外,而是理论与实践的一体。要消除教师的这种误解,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真实的项目课程案例,使教师在理解课程开发结果的层面上真正认识到项目课程的意义所在,或者通过课程专家指导和教师自主学习等途径使教师提升课程开发能力、积极投入到课程开发中去。
3.课程开发进展缓慢。课程开发是个持续性的过程,由于大多数教师都忙于自己的日常教学,教学任务繁重,就出现了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课程开发和课程编制的现象,更没有时间去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尽管有些学校对参与课程开发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但结果却是初期热情高涨,逐步深入后具体的难题使得教师的积极性逐渐减退。
(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1.企业主动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不强。高职院校以职业教育为主体,沿用的是普通高校的办学思想,采用学科体系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企业专家的岗位优势难以得到发挥,工作经验难以融入到课程内容中。另外,除了少数企业因为个体动机愿意参与课程开发,大部分企业,尤其是还不够成熟的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参与课程开发的慈善动机,企业不能从现实的合作中获得利益,使得企业的积极性不高。
2.校企合作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由于缺乏校企合作的互动机制和保障机制,学校教师单方面很难与企业合作,政府也未对校企合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来调节和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持久开展。企业以营利为目的,着重效益,偏重技术,如果不能达到预想的盈利目的,企业的动力就会减弱;而学校以教育为目的,考虑的是学生的专业学习、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培养,这样就产生了利益平衡的问题,如果课程开发与企业要求脱节,不能适应企业的实际利益需求,就会造成校企合作的不畅与短期性。
二、校企合作开发的原则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校企双方总结出以下开发原则。
1.以企业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高职课程建设需由企业提出课程建设的要求和整体构想,包括课程的目标、内容、师资等方面的建设要求。课程建设以企业为主导是校企合作中以企业为中心的必然要求。在课程建设中只有以企业为主导,企业才能提出实际的要求,人才培养才可能真正满足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课程建设必须以学校教师为主要力量,因为教师更加熟悉教育心理和教育教学规律,以“双师”素质教师作为主力军,负责将企业提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要求在课程中加以实现。
2.以满足企业需求为目的,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高职教育的课程以培养学生掌握企业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目的,这是课程建设以企业为主导的必然结论。同时,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它要担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责任,因此知识和能力的传授要遵从认知理论,教师要对企业提出的课程建设要求进行转化,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加入相关的教育元素,同时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使得课程既能满足企业需求又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3.以项目课程为基本形式。高职教育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效果。项目课程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项目课程能有效加强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之间的相关性和贴近度,整合知识、能力与素质,使得课程建设能满足上述两个原则。
三、校企合作开发的内涵
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是学校、企业、课程专家和政府之间的互动。
(一)课程开发主体间的互动
1.学校和企业的互动。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过程中,企业专家面向学校专业课教师发挥咨询作用。企业专家为学校专业教师提供的咨询作用主要体现在他们能为课程开发工作提供真实的岗位内容和必备的职业能力,并为课程内容需要的工作知识和工作经验等细节问题提供咨询。
《Web应用开发》这门课程采用了校企合作共建的模式,按照分工,学院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承担整个课程设计的任务,而企业专家主要承担岗位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工作,教师与企业人员组成研发团队,在人才需求和专业调研的基础上,掌握本门课程涉及企业岗位的工作内容、现状及发展前景。对于企业专家提供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双方进行了详细讨论,确定好了工作领域与课程的对应关系。确定课程的设计思路时,在深入挖掘本门课程对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内容的基础上完成课程设计的依据、课程目标定位等内容,然后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确定课程的内容,包括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在学院教师与企业人员组成研发团队的基础上,以承接具体开发项目的方式,开发项目课程教学资源,包括案例、任务单、实训指导书,继而形成教材、网络课程资源,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构建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2.学校与教育课程专家的互动。课程专家是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工作的指导者,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主要工作体现在:主持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会议,运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和技术指导教师进行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以及对课程开发产品进行检验。课程专家的课程开发能力制约着课程开发工作的整体进度和质量,影响课程开发的最终成果。
3.政府与学校和企业的互动。政府与学校和企业的互动主要是指在校企合作进行课程开发过程中,政府提供的政策指导和激励机制。
(二)保障机制
为促进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互动模式的有效运行,学院为教师建立了充分的保障机制。
1.对教师充分的赋权机制。要实现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就要赋予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利,只有让教师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决策者和实施者,他们才能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课程开发工作中去。
2.对教师有力的激励机制。课程开发工作需要教师具备持久的动力和热情,只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最大程度的调动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
3.对教师合理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的缺失或不合理会严重挫伤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学院实施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将教师课程开发的工作量、工作绩效与评先选优、职称评定、奖金发放等方面紧密结合。
通过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参与课程开发,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和教学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时,真实的实践项目,理论结合实践,让学生充分接触了社会,使他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训练出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与素质,为就业做好了充分准备,实现了学校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的对接,也对学院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通过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将学生在校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与所对应的职业岗位联系起来,使学生具备行业所需的职业能力,更好的胜任岗位,企业也能够招聘到合适的人才,降低了员工培训的时间和费用,提高了竞争力,因此实现了校企合作双方利益的平衡。
参考文献:
[1]徐国庆.项目课程开发主体及角色[J].职教论坛,2007,(8):1.
[2]柴彦辉,刘春生.论十一五期间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区域政策取向[J].职教通讯,2006,(6):12-14.
[3]曾柳宁.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2011,(4):24-25.
[4]伦红山.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的问题[J].机械职业教育,2011.
[5]周俊.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培植路径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8.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8-1959-02
Study on Curriculum Reform of Applied Computer Technology in Vocational College
WEI Yan-jun, YANG Ming-li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hangqi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Shangqiu 476000, 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main question on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curriculum, proposes project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the design pattern of the applied computer technology, studies the general goals and the content of the professional core curriculum, and discusses the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Only tightly arounds the field of expertise and professional job group representation requirements, the curriculum reform will receive actual effect.
Key words: applied computer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reform
课程是将宏观的教育理论与微观的教育实践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无论什么样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培养目标,最终都必须借助这座桥梁才能实现。教育层次、类别的区分,也集中反映在课程观、课程模式、课程内容等之间的区别。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类别特征、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层次区别,也集中反映在其课程体系之中。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引入了能力本位的观念,学习借鉴了国外一些经验,改革了课程内容,增大了实践环节,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整体课程模式和体系上还没有根本的变革[1]。当前我国高职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习国外经验与结合国情的关系尚未处理好;课程体系偏重以学科理论为导向的“知识本位”模式,缺乏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专业化、行业化的职业技能的培养,专业课程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对计算机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介绍不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实践环节上缺乏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和行之有效的手段,由此导致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方面缺乏力度。
1课程改革的思路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主要经历了课程体系构建、核心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三个阶段。课程体系构建是课程改革的基础,本专业根据专业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和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了“IT职业能力培养渐进式”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通过“职业准备课程”、“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和“岗位技能应用课程”逐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在核心课程建设过程中,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模式,坚持“一个模式、两条主线、三个结合”的原则,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2]。
1)一个模式
以工学交替为模式,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交替进行,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理论知识,在学习中完成工作任务,体现“教、学、做”一体化。
2)两条主线
第一条是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过程中活动与知识的关系来设计课程,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实际软件产品生产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知识,每个项目的学习都围绕“网络商店网站”、“企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等典型应用软件产品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第二条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真正以“能力”为主线来设计课程。按照工作的相关性而不是知识的相关性来确定课程设置。同时要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地理解为重复的、刚性的操作技能,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智慧的培养,开发学生在复杂的工作关系中做到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能力。
3)三个结合
一是企业与学校结合。一方面注重引进企业软件产品开发项目资源,将企业软件开发项目分解成教学实践项目和任务;另一方面,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结合,不但组成联合课程开发小组共同进行课程开发,而且邀请企业教师进行教学实施,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气氛。二是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结合。依据程序设计员国家职业标准、企业和软件行业对应用软件开发人员的实践能力要求设置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内容和职业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将实践教学分成基本技能训练、项目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等模块,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贯穿始终。三是知识学习与职业发展结合。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要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重视与学生终生职业生涯发展密切相关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关注学生毅力、自信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发展的愿望的培养。
2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在专业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优质核心课程的确定和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核心课程建设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整个专业课程建设的效果。本专业课程组通过抽调骨干教师深入企业调研和聘请行业技术专家、企业一线专家召开论证会的方式,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多方论证,并围绕工作岗位的需求,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确定了《应用软件开发技术》、《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SQL Server2008数据库应用与开发》和《嵌入式应用与开发》四门课程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并对核心课程提出了建设总体目标为:组建专兼结合的核心课程建设团队,制定各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整体教学设计、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以及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评价标准,并开发出保障教学效果的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核心课程的建设,带动本专业课程教育、教学的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个核心课程改革小组的成员严格按照依据工作岗位定位专业目标、依据工作任务确定课程设置、依据职业能力选择课程内容的原则进行课程开发。课程开发经历了课程定位确定、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项目设计、教学活动方案设计、教学资源开发和教学实施与反馈六个阶段。
四个核心课程小组根据各自课程的特点,结合能力模块,提取出每个课程的专业培养目标,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能力训练、专业技能鉴定有机结合起来,以软件产品开发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际项目为主线,将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突出工作过程,主要考虑以下几个环节所涵盖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需求分析是分析用户需求的过程。主要工作任务是确定待开发软件的总体要求和适用范围,确定相关的硬件、支撑软件的要求、项目决策与解决方案等。
项目计划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的总体工作量进行估计,并结合各自的工作能力和效率对项目的进度进行安排,也是对日后项目进展进行监督的一个依据。
概要设计主要工作任务是模块分解、确定软件的结构、确定模块的功能、设计模块间的接口、全局数据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等。
详细设计主要工作任务是界面设计、每个模块的实现、局部数据结构设计等。
系统实现是将软件设计以程序代码实现的过程。主要工作任务是编写模块代码、调试程序、组件编程、组装系统模块等,并完成用户文档的编写。
产品的是在软件产品的开发基本完成之后,将产品成用户可方便安装或者使用的形式。
3教学实施过程改革
无论是课程体系的构建、核心课程的建设还是教学情境的设计最终都要落实到课程的实施上,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了保证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专门成立了课程改革和质量监控委员会。选派骨干教师,配备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成立核心课程改革小组,并配备充足的教学设备、建立有效的保障体系,保障课程改革的实施,同时,通过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监督教学实施效果。从而使课程改革的成果真正落实到课堂,落实到每一节课当中。
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知识水平、能力水平、认知水平、认知网络和认知特点,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六步教学法。
1)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或“问题牵引”等不同的任务提出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通过案例演示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对于部分实现的程序,教师边分析边实现,由老师讲解关键代码,在后面的环节学生可模仿完成功能实现。教师要为每一章内容精心制作具有动态效果的幻灯片,以及便于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实例代码,随堂演示,条理清晰,并在开发环境中演示实例代码运行效果。教师在示范时应注意编程的规范性,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3)项目实战以仿真软件企业项目组的形式进行。教师分配任务,根据需要成立若干项目组,每个项目组配置一个项目经理(学生担任),项目组成员明确分工,分组讨论任务的实施方案,在小组内部形成明确的任务实施方案后分头实施。不仅能够培养学生适应多种职业岗位的专业技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各司其责”的团队合作精神[3]。
4)任务实施完成后,先在小组成员内部互检并讨论存在的问题,最后与教师互动解决存在的问题。在该环节中进行师生互动,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5)小组成员派代表汇报任务完成情况,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对照考核标准进行评价。
6)教师对学生实施过程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总结,小结本学习情境,布置作业,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安排能力拓展项目。并利用网络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注重学生课后学习过程监控。
4结束语
课程改革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在改革过程中会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走适合自己发展之路,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多层次的职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只有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课程观,理解和把握职业教育课程的真正涵义,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我们的课程改革才会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陈娟.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4):148,150.
关键词:优化;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8-0053-03
随着社会服务需求的增加,一些民营的综合门诊部、中医养生馆、妇婴护理中心等医疗服务衍生机构应运而生,非常需要有关相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护理人员,而当前中等职业护理专业教育内容却很少有涉及课程这方面的课程设计。作为教育内容的具体化,它的发展应符合现代课程的发展趋势。因此,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
一、优化杭州地区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原则
要使中职护理教育在护理人才教育市场站稳脚跟,办出中职教育特有的优势,必须把握用人市场对护理人才的需求结构,不能一味追求“精”和“高”,不能和高职教育、本科教育相提并论,必须根据人才规格的具体要求来调整课程设置,改革课程内容。因此,进行课程设置改革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时展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既充分考虑学生就业的需要。又努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职业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变化,21世纪的职业演变速度将高于20世纪。因此,与社会紧密相关的职业教育课程必须及时反映社会发展、职业发展。
2 坚持职业能力培养。课程改革应以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起点和中心,强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将知识、技能、态度的学习融为一体,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培养,实现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增强就业和发展的竞争力。尤其是护理专业技能形成的实践环节,这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环节。
3 坚持与地域需求相适应。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杭州地区的护理相关行业正在不断衍生和变化,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也渐渐从综合性医院向社区、中医养生、母婴护理、综合门诊等场所转移。笔者在对杭州地区中职护理专业已毕业的学生目前就业单位的调查中发现,在二级以下综合性医院就业的只占20.11%,在社区医疗服务站就业的占15.95%,在中医养生会所工作的占15.36%,在母婴护理机构工作的占13.64%,在综合门诊部就业的占12.03%,在医疗营销机构工作的占4.95%,还有选择到非护理专业相关行业的,占3.1%。所以,课程改革必须体现与杭州地区护理服务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强调以目标岗位群为基点。以“实用、适用、够用”为原则,进行课程改革。
二、优化杭州地区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策略
1 以就业为导向,重新定位培养目标。教育应当首先致力于个性的培养和社会生活的准备,那么职业教育也要具有这个功能。培养目标是学校教学的质量标准,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和表述是进行课程选择的基础。而课程设置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和手段。一方面,人具有社会性,就业是社会对个体提出的要求;另一方面,人是社会的实体,发展是对个体自身提出的要求,因此, “就业+发展”的目标定位,应成为课程重构的出发点。
(1)课程目标需有职业性。职业教育与职业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职业性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上,必须立足于职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培养后备的专门人才,即为学生“就业”做好方向准备。中职护理专业的毕业生除可在公私立医院、医药企业等就业,也可做家政,当特殊家庭人员如慢性病人、瘫痪病人、老年人、产妇和婴幼儿的专业护理人员。故学校在专业设置和专业招生时要深入社会市场做调查统计分析,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力求设置能培养出服务能力和动手能力一流、专业的职业特色突出的高素质人才。
(2)课程目标需有地域性。地域性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上,必须立足于职业教育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文化背景、民风民俗、教育资源等相协调,即为学生的“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培养目标既要满足社会需求,又要满足个人需求,所以专业课程建设要根据动态的劳动市场相对灵活地进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专业课程设置应是一种市场主宰的“需求驱动”模式。因此,杭州地区中职护理专业课程目标的设定必须结合本地区特有的医疗护理服务市场需求,尤其要注意适应服务需求的不断变化。
(3)课程目标需有专业性。专业性是职业高中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将来从事的行业不同。专业性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上,必须立足于职业教育要充分凸现其专业特点,即为学生的“就业”做好技能准备。因此,杭卅1地区中职护理专业的课程改革应该源于专业,在大专业的基础上设置不同的就业方向课程,形成就业能力“1+1”的选择模式。
(4)课程目标需有发展性。发展性是各级各类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共同点,也是教育的特质所在,没有发展性教育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发展性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上,必须立足于职业教育要充分体现其教育特点,即为学生的“就业”做好能力准备。因此,杭州地区中职护理专业的课程改革应考虑到职业发展的需求及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把人培养成为生活的主体、社会的主体,即使人成为能够主宰自我并能动作用与外在世界的“人”,实现人生命的价值,谋求人生的幸福。杭州地区目前中专护理专业的生源主要是应届初中毕业生。如何按照国家制定的培养目标。适应卫生事业发展对护理人才的要求,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合格的中专护理专业技术人才,是现阶段杭州地区中职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2 以能力养成为核心,重新整合课程内容。一般来说。课程内容涉及两大类知识:一类是涉及经验及策略方面的“过程性问题”。“事实与概念”解答“是什么”问题,“理解与原理”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而“经验”指的是“怎么做”的问题,“策略”强调的则是“怎样做更好”的问题。因此,“技能+创新”既是上述因素对课程内容选择的要求,也是“就业+发展”的课程目标在课程内容上的具体体现。
(1)课程内容需有时代性。时代性是社会发展在教育内容上对课程建设提出的要求。学习的本质是知识重组,即将原有的知识结构和学习对象本身的内在结构相互作用。由于中职护理专业课程内容的相对稳定性与杭州地区日益发展的护理服务需求之间的不同步,导致课
程内容滞后。时代性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课程建设的内容选择上,必须摒弃过时的教学内容,增加富有时代特色的教学内容,如涉及母婴护理、中医养生、医药营销等方面的内容。
(2)课程内容需有逻辑性。逻辑性是人的思维方式在教育内容上对课程建设提出的要求。实践表明,事物的逻辑性越强,人就越容易认识与掌握。逻辑性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课程建设的内容编排上,必须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由量变到质变、由低到高的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规律。
(3)课程内容需有情景性。情景性是专业的学科特点在教育内容上对课程建设提出的要求。实践表明,教学内容的情景呈现得越具体、真实、感人,越容易拉近它与学生的距离。情景性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课程建设的内容设计上,必须增添一些典型的鲜活的教学场景。学校要按照职业工作环境来设计和建设,如建成模拟病房、门诊部、社区服务站、母婴护理中心等与实际工作场景相似甚至相同的实训场所,把教学内容也以一个个源于实际工作场景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有亲临工作情景之感,提升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融入企业文化,让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就成为一个准员工。
(4)课程内容需有融合性。融合性是学科的渗透性在教育内容上对课程建设提出的要求。由于知识间存在着相互联系,使得相近或相邻学科中出现了相同的教学内容,导致了学生学习的重复。融合性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课程建设的内容规划上,必须理清知识的脉络,提高学习的时效性。课程内容融合性还须以模块式的课程结构来支撑,因为中等职业课程不仅要满足知识与技能综合化的需要,也要满足职业实践活动和个人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与结构要十分灵活。
以岗位所需的核心技能为中心来设置课程作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点。从国外中等职业课程开发的核心理念来看,“双元制、MES、EBE和单位行业训练课程开发的基本思想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目标模式,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课程开发强调行业向导,课程目标具有明显的职业针对性,不以学科为中心,而是以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实际需要为中心,根据工作岗位具体的任务和技能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培训教材,重视职业分析,强调能力本位,体现了能力本位的核心思想。”
3 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构建模块化、项目化课程体系。从课程论的角度来说,课程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学科设置、学科开设顺序、时间分配、实习实训的安排等。教学实践表明,课程体系构建得越科学,课程实施得就越顺畅。在杭州地区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中, “合格”是指课程体系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符合社会要求,“特长”是指学生在“合格”的基础上某一方面的能力有所突破。因此,它是“就业+发展”的课程目标在的课程体系构建上的具体要求。
(1)课程体系需要整体化。整体化是从功能的角度在体系建构上对学科设置提出的要求。整体化要求我们在课程建设的学科设置上,必须从促进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智力与非智力等方面全局规划。专业性课程模版由于目标明确,内容短小,便于灵活组织合成适合需要的课程。
(2)课程体系需要结构化。结构化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在体系建构上对学科设置提出的要求。认识论研究表明,知识结构越清晰、层次感越强,越益于学生构建。结构化要求我们在课程建设的学科设置上,必须使开设的学科之间形成层次和梯度,合理安排好学科开设的先后顺序和时间分配。笔者认为,对于杭州地区中职护理专业课程的优化设置,应当顾及用人单位护理人才需加强的能力结构,有的放矢,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课程的课时,要与学生职业发展结合起来。应更注重护理专业基础和专业主干课在设置和实施过程中理论知识的基础性、实用性,以及对专业基本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为了以满足行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应适当广泛地开设与护理岗位相关的基础课程作为任意选修课。
(3)课程体系需要个性化。个性化是从学生个性差异的角度在体系建构上对学科设置提出的要求。由于学生在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方面存在差异。个性化要求我们在课程建设的学科设置上,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以及一定的选择材料的自由权。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应充分考虑这一点,应依据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和特点设计不同类型的选修课程。
综上所述,杭州地区中职护理专业的课程改革应实施“就业+发展”的目标定位、“技能+创新”的内容整合、“合格+特长”的体系构建这一课改策略,形成以学生能力建构为重点、以学习领域为中心、以学习模块为内容、以教学项目为载体的中职护理专业新课程结构。
参考文献:
[1]李香群,职业课程设置角度谈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J],北京:卫生职业教育,2008,(1)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建设; 教学创新
作者简介:许利平(1959-),男,四川夹江人,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赵明珠(1980-),女,四川南充市人,乐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立项课题“基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职业汉语教学研究”(编号:CJF10046)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4-0033-02
《职业口才》课程建设课题从2005年12月申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开始,次年获准“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省级一般项目立项(项目编号:06-511-250)。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在学院领导、教务科研处和公共课程部的领导下组成团结敬业、高效进取的教学团队—《职业口才》精品课题组,克服课程建设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经过三年不懈钻研与勤奋实践,按照预定计划,顺利完成课题阶段性研究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实绩,于2008年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
一、课程建设思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外的现代化企事业单位对人才语言沟通能力均表现出高度的重视与需求。现实职场情况显示:求职过程中,沟通能力显得比专业知识更重要。专业知识是进入企业和行业的通行证,然后的工作表现更多取决于一些软性技能—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从目前盛行的就业程序看,应聘、面试、试用等环节中,毕业生的口才应对与交际沟通水平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世纪职业人才更多的是使用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从事技术的应用和开发工作。这意味着既要能胜任当前工作,所学理论必须、够用,又要能适应行业的发展变化,具有转岗自学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层次结构方面分析,高职公共课程应是符合学生实际的高等教育课程,从类型结构上必须处理好人文型与科技型、理论型与实践型的关系。这就强调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注重管理能力、公关能力和表达技能的培养,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应该看到,高职教育从专业设置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与创新,都必须以市场(就业)为导向,服务于专业,发展应用型教育。
结合高职院学生主要来自中、高考考试成绩中低生源群实际,考察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中营销管理、传媒、旅游服务、公关、护理、行政、文秘等技能紧缺性专业建设需求,作为文化公共课,理所应当的为提升高职高专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就业竞争力服务。
(一)课程定位
基于新时期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环境,通过对传统基础课程(语文)的整合、开发和创新,结合上述主要专业类型人才培养需求,建设一门以核心能力为基础,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与应用操作能力的新型职业化公共基础课程。
(二)教学目标
以市场(就业)为导向,服务于学生不同专业,开展人才核心能力应用型教育。培养学生坚定自信的心理素质与良好的汉语口头表达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清楚、生动、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意愿。具体要求能够用较准确和流利的普通话进行交流、交际;能综合运用态势语等多种语言表达技巧,在不同场合发表讲话、演讲,有效地进行社交活动并达成业务工作目标。
(三)教学内容模块设计
《职业口才》课程分三大模块实施教学:
前三章为基础模块。联系方言实际,纠正方音习惯;掌握口语表达的停顿和重音,快慢、升降和语言节奏等技巧;克服交际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拓展思维;掌握叙述、描述、介绍及阐述等一般语言表达方式,形成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的自然转换;熟悉态势语言的运用方法,逐渐培养优雅的言语风格及气质风度。这一模块教学为学生的人际交往奠定良好的语言表达基础。
五、六、七章是技能模块。训练学生掌握口语交际中对于语境的选择、利用、控制和创设。熟悉社会理解与口语听解,解读对象的意义;掌握演讲、答辩、应聘等基本技能;学习幽默、委婉、预设表达和说服、拒绝、安慰、巧妙诉求等表达策略与技法。第二模块训练学生口才社会实践技能。
八章以下是应用模块。根据专业需求训练学生掌握旅游服务、行政管理、营销、医疗护理等技能紧缺性人才业务口才的基本功。第三模块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口才的职业应用技能。
(四)确立常规教学模式
《职业口才》课堂以“活动教学模式”为主。一般情况下每次课(2学时)的教学程序大致为:课前讲练(内容:复习旧课;形式:讲说、讨论;时间:轮训学生5名左右);原理讲析(进行新课);案例讨论(结合图片、音频、视频案例);情景训练(模拟实况);小结;布置课后练习(联系现实、社会热点话题,以互联网为有效工具)。
课外实践以辩论赛、朗诵会、演讲比赛和普通话技能培训为主要形式,每学期在三系部分别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并积极创造条件,联系安排学员参加商业促销、青年志愿者、义工等锻炼口才的社会实践活动。
(五)运用先进教学手段
根据高职高专“两个导向”的办学宗旨,本课程确立了以服务就业、服务专业为前提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口语职业技能的训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核心地位。因此,教学中以理论教学为先导,实际训练为主线,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大量利用数码影视、音像资料进行口才实用示范,在现实、生动的职业情景教学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口才。这一先进教学指导思想在国内职业教育领域尚属首倡。之前国内尚无《职业口才》课程立项,因而具有突出的创新意义和良好的发展推广前景。
二、课程教学实践
我们首先组建了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形成二级梯队的团结敬业教学团队。柔性引进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汉语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生导师谢小庆教授;邀请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演讲口才学会,市保险协会;领导、地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及市人民医院等十多家企事业单位的行家里手任客座教授;并以双师素质或社会兼职教师任主讲教师,均有较强人际沟通实践经历;确保教学教研水平高、教学效果好。
(一)完成课程基本建设
按照课程建设规范要求,课题组集体讨论拟定了课程教学大纲,明确定位,规范教学内容与方式,突出职业教育课程特色。
教材建设方面,课题组教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现实的针对性和行业的实用功能;兼顾教材的系统性和通用性,融入口才学科前沿知识,以编者的创意引领学生的创新。编写出版全国高职高专口才学科的优秀教材《职业口才训练教程》并入选“全国高职高专精品课规划教材” ,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再版。
(二)教法改革
课题组将课程建设的重点放在教学改革之上,根据教高“16号文件”精神,积极引进尝试先进教学理念:建构主义;主体主导论;个体发展论。例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为学习者营造工作任务情境。教师选择行业中有真实意义的内容、时间或问题,进行有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调动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核心能力与职业技能。
在教学方式上着重尝试研究式、讨论式、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并大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职业口才》实践性教学与服务于专业的需要,本课程全程了采用近年来(“后PC”时代)IT行业的高新技术衍生物—数码产品。如:数码相机、DVD、MP3、MP4。这些尖端技术通过电脑辅助,配合目前普通教室配置的29英寸大彩电,表现出功能神奇、操作灵巧、轻小便携、切合课堂教学实际等几大优势。比传统的收音机、录音机、扩音机、CD唱机、录像机、摄像机、VCD等视听类电子教学媒体设备堪称有了质的飞跃。
因为《职业口才》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运用上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开发收集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口语交际资源,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经验世界的教育资源,使课程的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源远流长的一泓活水。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单一的课堂学习转而多方式多途径地发展。教材、教师、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主渠道。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多媒体展示的情景体验及课后在线自主学习,查询检索、分析探究问题,在课堂教学的引导下理解口才学基本原理并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正确步骤。
如此,教学信息载体即向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延伸。课题组在互联网建立了职业口才课程网站(省略:8180/),课程基本文件与学习资料(电子教案、网页课件、习题集和试题汇总)上网;并设置网上论坛、QQ聊天室,与课程同步进行网上辅导答疑,延伸师生互动。
同时,尝试革新课程考核方法。对学生的成绩评定,平时占40%,包括:“课前3分钟演讲”;模拟应聘;脱稿演讲;书面练习(自荐书或演讲稿);课堂重点话题集中发言;口才知识小测验。期终占60%,根据所学生学专业与兴趣特长,进行实际业务(情境)口才交际能力测验。
三、创新职教公共课程特色
(一)形成高职公共课程鲜明特色
《职业口才》课程主要的创新特色可以概括为“三化”、“两性”:
“课程目标职业化”—以第三模块为教学重心,将口才的职业应用细化,专业特色强化;充分发挥高职公共基础课为专业服务、为就业服务的作用。
“课程内容实训化”—由课内到课外的“活动教学模式”。以学生口头实训为主,突破传统教学“三中心”。
“课程形式互动化”—以师生互动为核心教学方式。课内采用数码手段创设实训互动情境;校内通过第二课堂,校外开展社会实践,网上借助论坛和QQ群延伸师生互动。
“学科内容边缘性” —顺应现代学科边缘化发展趋势,综合传统语文基础知识、普通话技能训练、心理学、社交礼仪、口才学原理和当代热门行业的专业语言规范,在多学科的交汇点(语言)进行综合性教学,信息量大,前瞻性强。
“素质教育人文性” —批判性地继承传统语文课的人文教育作用。通过声情画面并茂的情境教学、人际交往礼仪的示范练习和职业操守规范的展示,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做人”与“做事”的人文熏陶,培育其情商(IQ)。
(二)开展横向合作,服务社会发展
团队教师根据不同的教研项目与专业、课程建设的需要,分别前往本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演讲口才学会,保险等行业协会;电器公司、售楼部、市人民医院等十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提供专业咨询与技术服务。柔性引进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汉语专家委员,博士生导师谢小庆教授,就职业汉语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地位及教改研究,包括职业汉语系列精品课程建设、省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教学品牌打造,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结构、专业核心能力技能和社会能力与课程有效性和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程度等问题,进行指导;同时搭建起与北京华美杰尔教育咨询中心的合作渠道,团队教师为国家职业汉语讲学,被聘为教学顾问。
家全国农村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人文社科研究院研究员赵家骥高度评价:《职业口才》精品课程建设主要具备了“定位准确、理念创新、特色鲜明、实效显现、教材实用”等五个方面的教育科研价值意义。香港金马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乐山领地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紫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用人单位一致称赞:乐山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口才》课程的学员们在不同行业都善于运用良好的口才,自我推销,很快适应环境、适应社会;并在工作中表现出很强的语言表达、沟通协调和灵活应变能力。
口才教学是一项古老而又崭新的事业。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口语沟通核心能力,进而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摆在我们高职公共课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职业口才训练?显然是高职教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命题。我们将进一步更新观念,继续《职业口才》课程建设探索,为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2006.
[关键词] 工作过程导向 精品课程 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0-0024-02
目前高职院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是重中之重,而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其核心环节。
一、精品课程的建设理念
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文件精神,在全国高等院校范围内开展精品课程的建设,旨在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推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重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技能,并有所创新,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2008年国家高职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进行了最突出的两点改进:(1)指标体系集中体现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导向设计的建设思想;(2)指标体系突出强调精品课程整体的建设思路。从中可以看出精品课程的建设理念要从课程建设的目的、内容、教学场所、实践技能的培训及实施方法、解决问题等环节体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精品课程的建设。精品课程要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体现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重在职业能力的培养,走进企业主动与行业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和设计,充分体现精品课程的行业代表性、实践性、开放性、示范性等特点;同时也要把握职业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及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2010)》体系中也明确强调,高职院校学生重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在生产实习实训以及实习产品中都能体现出良好的理论与实践相互依存、相互提高并在新技术方面有所创新。因此建设精品课程必须始终坚持把这个思想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做到学以致用。把握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和关键,真正使精品课程成为专业建设的领头羊和排头兵,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性和辐射性,让优良资源共享,提高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向社会输送更多高端技能型人才,从而促进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由量到质的转变,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
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老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这是中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就像录音机一样被动吸收。教学上的互动性和实践性几乎没有,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它主要是“3343模式”,即通过市场调研,从市场需求出发,以行业职责――任务――工作流程的分析为依据,以校企合作开发为关键和结合点,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实现工学结合,从而进行课程开发及教学环节设计的创新。
“3343模式”是指三个阶段、三个步骤、四个环节、三个转换。其中三个阶段是指通过市场调研,对适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从而进行课程改革。在这个环节要解决企业与学校的结合点问题,最核心的问题是课程设置的原则,课程载体的选择,内容的重新构建,课程标准的制定、实施、评价;三个步骤是指通过专业技术课程的开发,调整公共基础课、职业平台课程、职业能力课程、实践实训课程、拓展课的教学时间和内容,全方位、系统地构建保障体系。在这个环节要解决的是专业课程的开发和各课程之间的衔接,把握公共基础课程的内容,以就业为导向,瞄准人才市场需求,从拓宽学生专业知识和延伸专业知识出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目标,培养创新意识,发挥学生特长来构建课程体系,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四个环节是指通过借助企业专家的头脑风暴,对职业工作任务分析,明确学生应掌握的职业能力。在这个环节要解决的是完成课程设置、课程排序、课程教学的设计,制定新的课程标准,学习场所的开发和设计,教学模块的设计及完善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角色要发生根本性变化――“从演员到导演”的转变。通过专业教师对岗位职业能力的梳理和归类,选择合适的载体,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再次通过研讨分析,确认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是否胜任本专业岗位群的所有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最后组织有深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教师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深加工”。即解决“为什么教”、“教什么”、“教给谁”、“怎么教”及“如何评价”等问题;三个转换首先是指从工作任务到实践行动的转换,其次是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最后是从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的转换。即学习目标以专业对应的典型职业工作的实践能力为导向,教学过程以专业对应的典型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行动以专业对应的职业需求为导向,按照这一系统思路开发的教学课程就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在这个环节要解决的是各个转换时的衔接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从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的完整体系来看,它的最大特点是把教、学、做、研这几个方面都包含其中,多方面、多层次调动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精品课程建设更具有特色和示范性
在许多学校的网站上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精品课程的建设,大多数都是把教案、课件、习题、教学大纲、教学录像等放到上面,并没有真正体现精品课程的建设理念,更没有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念贯穿其中。当把某一门课作为精品课程建设时,就已说明这门课程在专业领域具有代表性。把握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建设的核心环节,对课程内容进行详细分析,依照课程学习情境,按照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学习载体,让学生学会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并在职业能力方面得到提高,特别是在按工作过程设计学习情境的过程中,极大地发挥了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协调合作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提高创新能力。这样精品课就会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让生硬、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不仅让学生充满好奇心,同时可以提高他们实践技能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从课程的设置到课程标准、教学活动、教学场景的设计、教材的编制等方面对教师是一种全新的挑战。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再是静态机械地执行预定的课程计划,而是一个动态地不断调整课程计划或实施的过程,甚至是一个再创造课程意义的过程。也把教师从固有的教育体制中解放出来,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课程权利,促使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让教学活动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最大化地提升了课程品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增加教师再学习、再锻炼自身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精品课程的建设离不开教师的全力投入,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更离不开教师的全程把脉。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也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学校在这方面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从人力、物力、财力各个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创造条件组织和鼓励教师进行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研究是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的重要途径,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供合适的实践锻炼岗位,让教师有机会接触新技术、新设备,将新的企业文化带进校园,这样既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又让课程充满时代的气息。
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问题是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建设。当教学模式发生变化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原有的教材和教学资源已不适应现在的需要了。那么教材和教学资源是课程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体现,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应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建设。
因此,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多方受益的过程,使社会、学校、教师、学生达到一种整体互动的局面,这正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
四、结束语
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要体现现代教育理念,既要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又要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和手段,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发挥它的示范性和辐射作用。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做、研一体化,最大限度地体现了精品课程的特色。
[参考文献]
[1] 李时雨,秦传江,姜秀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J].职业教育,2008,(27).
[2] 李学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开发高职课程的3343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9).
[3] 赵文平.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定位[J].职业技术教育,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