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影视产业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肉鸡产业已成为北票的龙头产业,为进一步了解肉鸡产业基地经营情况,本人于2008年6月份对北票市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进行了走访,详细调查情况如下:
一、肉鸡产业化发展概况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龙头企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带动力不强。蛋鸡生产龙头企业规模小,产业链不完善,拉动力不够,导致鸡雏供应不足,肉鸡饲养规模与加工能力不平衡,需要扩大养户数量、扩大规模饲养程度。
二是经营方式比较落后,农民大多还没有摆脱传统饲养方式的束缚,饲养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不高,饲养工艺、技术水平比较低。主要是科技意识有待提高。
三是小区建设标准化程度不高,设施不完善。有的对防疫卫生、病害物污染处理设施建设认识不足,病害物和粪污未进行有效处理,污染了水源和空气;有的建筑布局和建筑结构不合理,不利于畜禽生长环境条件控制。这些均不适应畜牧业优、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
四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仍需要完善。我市动物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后,基础设施和社会化管理、服务功能得到了加强,但由于新纳入的人员大多来自其它行业,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技术服务能力还达不到要求。基础实施不完善,市级化验室建设、区域所仪器设备配置,还没有达到省市的要求,距其他县市还有一定差距;综合改良站建设还是空白,需要加大力度解决。
五是资金不足。这几年政府工作力度和资金支持力度都不断加大,但在产业化建设中,水电土地资金等方面制约因素仍很多。三、发展肉鸡产业的几点做法
为推进全市肉鸡产业大发展、快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主要采取如下做法: 二是坚持用工业化的历年谋划肉鸡产业发展,不断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步伐。北票市的肉鸡产业化生产主要是“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近几年来,全市狠抓龙头企业建设,重点支持和鼓舞宏发等畜牧龙头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企业产业化生产链不断完善,密切企业及合作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带动力,促使农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肉鸡产业化经营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现在宏发公司总占地40万平方米,企业有员工100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0人,资产总计2.04亿元,是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
三是大力发展肉鸡设施养殖,不断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肉鸡养殖基地建设是肉鸡产业化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高,首先需要饲养规模的升级,因此,围绕市政府确定的畜牧业发展总体思路、发展定位发展原则开展工作。具体工作中,要强化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抓龙头、抓基地、抓大户并重,积极发展畜牧专业基地乡镇、专业小区和规模养殖大场大户。去年新建肉鸡规模化饲养场5个;发展肉鸡养殖大户500余户,增加肉鸡规模饲养能力850万只。2008年,进一步采取一系列鼓励措施,肉鸡小区增加30个,规模饲养户增加800户,饲养总量可增加800多万只。通过建设这些养殖基地,切实提高了设施畜牧业发展水平,把基地打造成为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
关键词:采编业务 编目外包 数据质量 应对 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197-02
1 研究背景
业务外包(Outsourcing),也称资源外置、资源外包,是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工业企业的一种创新经营管理方式,20世纪末引入我国图书馆界,随着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图书馆的采编业务外包经历了10余年的实践和发展,编目业务外包模式已经被大多数图书馆所接受,但外包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2 业务外包的由来和优势
2004年,教育部下发了修订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其中高校图书馆的量化标准C提出了“普通本科院校人均图书要达到80册/生,年进书量3册/生”的硬性要求。为此,许多学校加大了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经费的投入力度,而图书馆则以此为契机,对图书馆各项工作进行了梳理、整顿,使图书馆的面貌焕然一新。然而图书馆由于长期经费不足而导致馆藏资源量、人员配置均无法达标,馆藏资源量短期剧增的同时,图书馆编目人员编制却相对固定,从而造成了文献资源量增速过快,即编目任务急剧增长与编目人员人手短缺之间的矛盾。将图书编目业务外包,有效地缓解了这一矛盾。
(1)传统的图书编目工作既有图书分类、编目、典藏等较为专业且技术性强的工作,又有贴磁条、条码、索书号标签、加盖馆藏章等简单的基础性加工工作,这部分工作多为重复性强的机械劳动,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编目业务外包后,馆员可全心投入到数字资源建设与维护、信息资源共享、文献传递、参考咨询等更高层次的工作中去,更好的发挥图书馆在高校教学与科研中的作用。
(2)外包书商具有规模经济、效率高、经营成本低等优点。一般外包商提供的数据价格也较优惠,大大降低了编目成本,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从图书采购到入库流通的时间成本。而在经费上,编目外包节省了从联机编目数据库下载数据的费用,使这部分经费得以投入到馆藏资源建设的其他方面,提高了购书经费的使用率,所以图书馆选择编目外包也是一种必然趋势。
(3)外包使编目人员拓展了工作范围。由于外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编目人员的工作量,图书馆可将编目人员缩减下来,用于提高高层次服务,如读者服务、参考咨询、数字资源建设等业务上,促使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增长。
3 编目业务外包的问题
编目业务外包在给图书馆带来低廉便捷的服务的同时,其在图书的前后期加工、书目数据著录、典藏入库、数据审核等环节所产生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1)外包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流动性大。图书的分类、编目和典藏是图书馆的基础性工作,相较于阅览室或流通前台,对编目人员的要求更高,除了要具备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而大部分外包编目工作人员既无图书馆学专业背景,也谈不上图书馆学专业素养。外包商的招聘门槛低、收入不稳定等因素,造成外包人员流行性很大,影响了外包合作馆的数据质量。
(2)编目业务外包中前后期加工的问题。
(3)馆藏章。作为馆藏图书的第一道“门面”,馆藏章应盖在书名页居中的位置,颜色清晰醒目,无模糊或重叠,虽然我馆为各个书商提供的馆藏章的规格都是统一的,但每个书商盖的馆藏章的质量多多少少都存在问题,歪盖、漏盖、错盖的现象频频出现。
(4)图书条码。每个图书馆都对条码的粘贴位置有统一要求,但外包人员经常同时服务于若干不同细节要求的图书馆,时间短压力大,使得他们对细节处理得过且过,导致有的条码在书名页,有的在第一页,条码位置忽上忽下等诸多问题。
(5)索书号标签。相对于前文所提的馆藏章和图书条码,索书号标签因为是直接贴在图书外部的书脊上,读者进入书库便一目了然,所以对其所在位置的要求更加严格,但外包的后期加工仍或多或少存在上架之后索书号标签所在位置高低不齐的现象,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上架图书的整齐美观。
4 编目数据质量问题。
(1)Mark数据款项著录信息错误,或描述不准确。这是编目外包数据问题最突出的部分,以中文图书书目数据的正题名著录项200字段为例,正题名因手误输入错别字或错误词组,键盘操作过快导致夹杂多余文字,正题名在数据保存之前未生成拼音项;副标题未著录;英文并列标题拼写错误或未著录;文献类型未体现;多卷书卷期著录不全、不规范、甚至未著录;著者项,著者为古人,只著录名字未著录朝代,或著者为外国作者,只著录名字未著录国别,著者为2~3人却只著录第一作者名字等诸多问题。
(2)Mark数据款项缺失,数据不完整。由于书商之间的竞争越加激烈,许多书商以缩短图书的外包周期来吸引客户,这就导致部分图书无编目数据或只进行简单编目就被送入馆内,节约时间成本的代价是编目数据质量的下降。同时,由于目前外包编目人员为了缩短工作时间,主要采用数据套录的方式,而套录源数据系统与采购方图书馆编目系统不一定一致,这就导致套录数据与编目系统不匹配,由于书目数据修改起来较为繁琐,有些外包编目人员贪图省事直接保存。
(3)多卷书著录信息不准确。《CALIS中文图书著录细则》中明确指出,多卷书著录应遵循集中著录与分散著录的原则,如年鉴等,一般采用集中著录的原则,但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分散著录的原则。例如:各卷期有其独立检索意义、且在主要信息源上处于显著位置的题名的多卷书可以分散著录。而外包人员经常无视这些规则,本应集中著录的多卷书却分散著录,如同一本年鉴,未经就直接按普通图书来做,也未给出多卷书的索书号,导致典藏后与馆藏已有文献不匹配;应分散著录的多卷书只在200字段将分卷标题著录为正标题,却未在相应字段添加丛编题名;有些多卷书的分卷题名也具有检索意义,按CALIS细则要求应在517字段提供各分卷的题名检索点,但因为要逐条添加,考虑到时间成本,外包编目人员便直接忽略。
(4)图书分类不正确导致典藏到错误书库。多卷书分类错误是外包编目人员在分类方面最容易产生的问题,由此导致图书典藏入库后要退回编目室返工。
(5)数据审核问题。图书馆由于编目人员短缺,即使外包部分中文图书给书商,现有编目人员仍有西文编目等工作任务,并没有专门的数据审核人员,这就造成数据审核无法变为常态,数据错误信息反馈慢等问题。
5 应对措施。
(1)选择优质书商进行合作,建立和履行有效的合约。选择合适的外包商是图书馆成功进行采编业务外包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因素之一。综合公司信誉、业绩与资质、公司的整体实力与服务、价格折扣率、到书率、数据质量、加工的合格率等多方面因素作为评估标准,选择合适的外包商进行合作。同时,重视与外包商建立和履行有效的合约,并制定有效的惩罚机制,在合同中要明确规定外包商应严格遵循并执行的编目规范,约定出错率范围及相应的改进和惩罚措施,要求外包商保证编目人员队伍的稳定等。
(2)制定图书外包的具体工作流程,规范外包编目细则。外包人员在进行拆包、验收、敲章、贴条码、贴磁条等前期加工时,要严格按照合作馆的规范要求;编目数据保存之后,应先提交编目总审校审核,审核通过部分进入典藏环节,未通过审核的数据要发回重新修改,再审通过后才能进行典藏。衡量一个图书馆编目数据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就是图书分类和主题归类的准确性和高度一致性,为了避免出现同一类书类号前后不一致的现象,索书号应该由本馆审校人员分配,以保证馆藏文献资源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6 设立专人负责数据审核,严把质量关。
(1)审核前后期加工质量。这一环节所需工作人员不必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只需要认真、仔细、责任心强即可很好完成。这一环节既可让外包人员到馆完成,也可由图书馆指定专人来完成,无论哪种方式,图书馆都须做好相关约束和规定。
(2)编目数据的审校。在开展编目外包业务之前,为保证书目数据的质量,图书应设置数据“总审校”岗位,并交由资深编目人员承担。总审校在收到外包人员所提交的数据后,应逐条仔细审核Mark数据,并与本馆规范数据相比较,重点关注外包数据的著录信息是否完整,款项信息是否正确,款目信息描述是否准确,主题标引是否规范,索书号是否正确,多卷书的索书号是否与本馆已有文献相匹配等,发现问题及时修改,或与书商沟通解决。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接受了编目外包这种新型的服务方式,在给图书馆带来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在编目具体环节中产生了各种问题。在未来,如何解决外包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如何与外包商建立有效的合约,并促使其履行约定等将是图书馆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而外包商也应专注于图书馆配套业务的经营,为图书馆提供更好、更完善的配套服务,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学华.对本科教学评估中关于图书馆文献资源馆藏量指标的再思考[J].资源建设,2007(3):58-60.
[2] 金蕾.浙江省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编目外包情况调查分析[J].科技信息,2012(6):464-465.
[3] 唐淑娟.编目业务外包的理性思考――以石家庄铁道大学图书馆为例[J].河北科技图苑,2012,25(6):69-71.
这家来自莆田的投资基金,之前名不见经传,但投资金英马后即引起很多关注。记者调查后了解到,福建九华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以莆田市政府下属的福建湄州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主要发起人,以国有参股的形式吸收莆田地区甚至福建民间富余资金,于2007年12月26 日发起设立的注册资本为1.6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公司。该公司2008年4月份完成了第一次增资扩股,注册资本增至4.57亿元人民币。
2008年10月底,福建九华向全国公开招聘总经理,最后赵剑奇过关斩将成为九华的CEO。赵接手公司后迅速开展投资项目筛选工作。赵剑奇之前对影视行业毫无接触,经过中间人介绍,在去年4月与金英马的总裁滕站见了面。
初次见面,滕站给赵剑奇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对这个行业很执着很热爱,而且这么多年了,滕总在影视行业里把根扎得很深,他对影视剧的制作把控根本不成问题,但如何运作一个未来的上市公司,他还不是很了解。”赵剑奇对记者说。
双方初次见面十分投缘。赵剑奇说:“在和金英马接触中,我发现他们这个团队非常团结。他们专注做产品,缺的就是资本这个翅膀。有了今天这个底子,再加上资本助力,并以上市公司为标准进行管理,公司大有可为。”
“我们开始会看很多财务数据和产业报告,但到后面这些就都不重要了。投资最后实际上要看人,看看这个团队能不能沟通,能不能发展,领导者能不能做大公司。我们认为滕站就是那个能把金英马带上市的优秀管理者。”赵剑奇说。
4个月后,双方完成签约。福建九华与金英马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注资成立新公司――金英马影视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新公司注册所在地是福建。
赵剑奇表示他们对金英马是战略性投资,给了金英马很大自由,包括财务自由。
福建九华给金英马带来的不光是钱。
熟悉资本运作的赵剑奇表示,目前的金英马仍然不够丰满,单纯以影视制作业务上市不能突显其价值。“说实在的,按照金英马的经营状况,今年就可以上市,但它的市场价值还可以挖掘得更充分。”于是福建九华决定围绕金英马做一系列影视产业上下游的投资和收购。“我们正在寻找一些上下游的公司,一些优质的坯子,未来金英马上市时可以对它们进行并购。这样可以让金英马更丰满。”
在福建九华的规划中,公司在其他领域投资的企业,都可以和金英马联动起来,赵剑奇向记者举例说:“比如我们投资了不少轻工产品、制鞋企业、古典家具企业等,这些企业未来都会成为金英马影视产品植入广告的投放客户。目前金英马正在成立整合娱乐营销部门。”同时,九华还可以在银行信用担保以及贷款上给金英马带来实质帮助。
关键词:高等教育 动画教育 专业走向 就业危机
踏着国家发展文化产业日益铿锵的鼓点,中国高等动画教育取得了惊人的发展。自2007年起,动画专业大规模扩展,开设动画专业的院校从几十所发展到几百所乃至上千所。《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底,全国开设动漫专业的本专科院校1279所,设置动漫专业1877个,发展势头可谓壮观,成为动漫教育大国。然而,《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给在轰轰烈烈发展中的动画专业当头一棒。该报告对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亮出了就业红牌,并称之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动画专业当仁不让地登上了2010年前10名亮红牌专业的榜首,2011年动画专业再次“荣登”红牌专业榜首。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教育部于2011年11月22日下发通知,要求高校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为何一个新兴的与国家产业政策相吻合的朝阳专业,仅历经不到10年的兴旺后即将面临被市场淘汰?客观地说,动画专业学生成为就业弱势群体在我国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高校专业设置不当是造成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缺乏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难道真是动画专业设置不当造成的就业不达标亮红牌的尴尬局面吗?其中,最让人不解的是,我们看到了另一些学者研究成果报告的内容:“随着中国动漫产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动漫人才特别是创意设计人才的需求量激增。在短短几年时间中,动漫企业从数百家发展到了56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了20万,动画片年产量超过了22万分钟。每年都有300家以上新的动漫企业注册登记,中小动画公司的员工规模一般为10~30人左右,因此每年至少有万人以上进入到动漫行业就业。在招聘网站上公开岗位招聘告示的各种动漫影视制作公司、游戏公司和软件公司也是数以万计”。一方面企业在轰轰烈烈地产业发展中需要大量的动漫人才,另一方面教育界在不断地被告诫动画专业就业率的不达标。由上我们不难看到,国内动漫产业发展中的人才需求和高等教育中动画专业学生就业率形成了一半火焰一半海水的强烈反差。研究高等教育中动画专业的走向,反思动画专业的兴衰,成为当前高等动画教育研究迫切的事。
1 动画专业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1.1 发展文化产业的国策必然需要动画专业培养产业支柱人才
2009年国家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强调了加快文化产业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动漫产业是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产业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成了高等教育中动画专业的一项必然的重要任务。动画教育是动漫产业发展的基础,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此,随着中国动画产业不断纵深发展,与产业政策匹配的高质量合格动画人才的培养问题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动画教育的重要课题。动画是一门融合文学、美术、影视和科技等多元成分的综合艺术,是一项系统的艺术工程,需要完整的产业链条作保障,更需要完善的教育体系来支撑。而高等动画教育是培育动画专业人才的系统工程,在动漫产业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动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原动力。近年来国产动画在质量和数量上的长足进步,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动画产业迅速成长的趋势。动画产业发展带动动画专业人才需求,动画教育的重要性和动画专业发展的必然性得以突显,只要国家产业政策不改变,动画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会源源不断。全方位培养一批富有创造力、具有文化内涵、懂策划、善经营的动画产业人才,已成为当前动画教育研究的重要着眼点。
1.2 区域动漫产业发展必然需要动漫人才
随着国家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目标的提出,各级地方政府纷纷把文化产业作为本区域的支柱产业来推动,尤其对本区域动漫产业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扶持,不论是融资,还是税收政策及产业定位都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各地动漫产业发展逐步走入正轨,呈现出令人向往的美好前景。地方动画企业逐渐由“加工—制作”动画的生产模式向“创作—生产—发行”的模式转换。在动画的生产模式转换过程中,必然需求大量与动画产业链相匹配的策划、创作、制作、生产(包括衍生产品)、推广、发行等人才。也就是说,区域动漫产业发展必然对地方高等院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需求,并期望高校能培养更多符合动漫企业要求的相关人才,这种需求使得动画专业的发展成为必然。
2 动画专业为市场淘汰的可能性
市场化产业化是中国动画发展的必然选择,研究动画专业就业率成为近两年红牌老大的原因不外乎与下列问题关联:招生规模和教学资源不匹配,培养体系、培养质量与市场用人需求严重脱节,学科发展和专业设置的盲目性等,也是导致往后动画专业最有可能被淘汰、停办的主要原因。
2.1 盲目扩大招生,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教授对《中国经济周刊》说:“今年,可以说是影视产业资本市场最为活跃的一年,标志着中国的文化产业进入了真正的资本运作层面。”
影视混血儿诞生
继2003年12月17日保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控股北大华亿之后,资本在影视文化产业中的操控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当时,这一事件被称为中国文化产业最大的并购案。直到2004年,中影华纳横店影视公司的成立刷新了历史。
10月14日,中影集团、华纳兄弟和浙江横店集团三方在商务部批准的第一时间,联合向外界了三家共同组建中国首家中外合资影业公司的消息。
经国家广电总局和商务部两家主管部门批准,中影集团、华纳和横店集团分别以4:3:3的比例持有公司的股份,涵盖了外资、国资和民资三种不同资本形式。公司主要业务将涉及投资、制作、发行和推广华语电影及电视电影。
众所周知,时代华纳是世界最知名的电影娱乐公司之一。广电总局下属的中国电影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影业公司。而横店集团则是完全意义上的民营企业,因为其在影视文化产业近30亿元的投资,以及由它主要运作的亚洲最大的影视外景拍摄基地和中国首个影视产业实验区,才得以在影视领域声誉鹊起。
实际上,中影、华纳和横店三方的合作计划早在2003年的8、9月份就已开始酝酿。但在当时,外资进入中国电影制作环节还是,因此,这个“混血儿”迟迟无法降生。去年12月,广电总局颁布规定,允许投资者成立中外合资的电影制作及发行公司,为外资以合资的方式进入中国拉开了一线生机。
在经过一系列的股权商讨之后,今年7月,三方在北京签署了初步的合作协议。10月10日,广电总局和商务部又联合了《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再次明确了放开外资进入中国电影行业的权限。有了明确的依据,三方的合作开始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几历周折,中影华纳横店影视公司才得以成立。
目前,时代华纳主要有六大业务:美国在线ISP、电视和广播部门、有线电视部门、出版、影视娱乐以及音乐。而其影视部分在中国的发展无疑走在了最前面。
时代华纳一直看好具有13亿人口的庞大的电影消费市场,对进军中国市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2003年,中国整个广电系统的行业总收入仅为600亿元人民币,还不及西方一家大的影视公司一年的收入。票房统计显示:中国平均每人每年花在看电影上的钱还不到0.8元。“这两个数字说明两点:中国的电影市场才刚刚起步;同时,可以拓展的电影市场空间无限。”华纳中国公司董事、总经理Ellen Eliasoph说,这恰恰为华纳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中等收入阶层开始逐步增加其在休闲和娱乐方面的投入,但高质量节目的制作并未随之跟上。而合资公司的成立,使得打开中国这块有利可图的市场成为可能。
8年前,时代华纳开始试水中国,却因为投资领域限制而无法立足中国电影界。随着中国改革的逐步推进,时代华纳终于把握住了机会。
Ellen Eliasoph表示,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进展。截至目前,外资公司仅被获准在一次性的基础上面向中国市场合拍影片,这就意味着每个合拍项目均须经历一套冗长繁琐的审批程序。而根据新的模式,合资公司的拍摄项目将享受与中国国产影片相同的审批程序,即在影片的剧本和最终样片获得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后,将被获准发行其制作的电影。这对于华纳而言亦属首次。此外,合资公司还将获准制作电视电影。
另外,掌控下游也是华纳电影产业链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华纳兄弟已在中国建成多家影院,并拥有上海和南京4家影城的多数股权,华纳兄弟目前计划在明年底以前再开12家影城。就在中影华纳横店影视公司正式获得商务部批准的前一天,10月13日,华纳与金逸合作的北京新中关国际影城落户中关村地区。
对华纳而言,一旦获得自行制作和发行电影的权利,它将可以在中国迅速建立从电影创作、制作、发行到放映的一整套完整的产业链。
民企星美完成跨行业组合
在中影华纳横店影视公司成立的半月之前,一家中国的民营企业完成了其以资本运营为纽带的跨媒体产业集团正式组合。与中影华纳横店影视公司的高调宣传不同的是,这家公司选择了不事张扬的方式来庆祝成立。
它就是星美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有媒体把它称之为文化市场中的“资本大鳄”。而张晓明教授却赞道:“星美是战略投资者,而中国文化产业需要这样的熟悉资本运营的战略投资者。”他认为,星美是在不断地买进卖出寻求最佳的产业组合。
星美集团总裁郝兵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传媒只有与资本结合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郝兵说,从2001年9月到现在,星美仅用了3年的时间,就迅速完成了其文化传媒的整体框架。按照他们新的业务构架设计,原有30多个公司,重新编组为七大业务集群,分别是影院建设与院线发行、内容制作与频道运营、音像发行与连锁网络、报刊出版发行、广告策划与媒体销售、网络数字媒体、影视基地与租赁服务。每一业务集群由一个核心公司统辖业务规划、管理、运营,集团本部成立运营管理总部、财务管理总部、综合事务管理总部,以财务考核为主线,垂直管理7大核心公司。星美在香港的三个上市媒体公司,形成海外业务群。
在每个业务集群中,都有一条贯穿上下游的产业链条。在电影领域中,星美在加速渠道收购建设。星美影院建设发展公司董事长任建宏说,今年院线和影院建设占到星美投资额的50%,“面对2005年中国院线市场新一轮的洗牌,我们必须在今年内完成从影片发行、到院线、到影院、到后产品的内部产业链,巩固现有院线,联盟新的合作伙伴”,任建宏说,“同时,我们已经开始建设一条数字院线”。以星美成都西南影都、北京世纪金源影城开业为标志,星美的影院版图又形成了两个旗舰。世纪金源影城位于北京最大的高尚社区之一――北京世纪城,据说装修渠超五星级。而今年5月份进入上海大光明院线,被成为是星美占据华东优质市场的重要一步。
影视放映渠道方面有和中国电影集团合作的中影星美电影院线,在全国拥有37家高档院线,这其中包括北京唯一的一家五星级影院华星影院以及上海的三家五星级影院;影视制成品方面的发行渠道拥有曾经是文化部直属的上海中录音像有限公司;影视基地方面通过并购飞腾制作获得了位于北京郊区的北方最大的影视基地;知名艺人姜昆的鲲鹏集团也在星美的囊中;另外还有星美广告、演艺经纪等数不清的公司。一位知名的业界人士曾经说,这些公司都是许多资本垂涎的“难啃的骨头”,一些项目和公司能够买下来,星美的能量不可小觑。
星美的战略有三个显著的特征:一是用资本的手段,快速完成资源积累;二是以股权为骨架,形成传媒产业链,建立传统媒体之间的、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之间的跨媒体整合经营机制;三是最终以资本为助力,完成产业对接,进入数字娱乐传媒的发展时期。并购――整合――跨媒体经营――产业与资本对接,这就是星美的基本发展思路。
郝兵认为,“星美有三个制胜的砝码:一是拥有了完成资源积累的时间优势――比其他人提前两年完成产业链建设,二是我们拥有了在中国的文化产业改革中通过实战积累起来的判断力,三是我们的资本平台基本搭建完毕,这是我们的信心所在。”
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认为,星美传媒做的是一个产业价值链的工作。它在做网络、通路和渠道之外,还在做内容。保证自己的价值产出有一个完美的链条效应。他认为,如果产业价值链的上中下游都受制于人的话,其反应速度就会比较慢,协调成本也相对来说比较高,就不能适应现在以高速率变化的市场环境,不能在瞬息万变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如果所有的价值链环节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可以实现规模化竞争,实际上这是一种必然,也是未来传媒领域集团化发展的一个样板。
同时喻国明也认为,在这样的操作中存在很大的风险。投资者本身必须拥有雄厚资金实力,要搭建一个整合的价值链条,资金准备如果不足以支撑的话,就会很成问题。此外,价值链条的搭建对于运作的经验和能力是有较高要求的,在整个链条的每个领域都会面临专业性的挑战,整合能力所带来的好处完全能抵消某一个专业的经验不足。
合作成为市场主流
根据中国社科院文化产业报告课题组的研究表明,2004年,新画面、保利华亿、华谊兄弟公司、世纪英雄等非电影行业的民营企业,仍然是中国电影产业中的主角。目前的这些民营企业,特别是原来那些行业外的具有国有、民营多种所有制形式组合的大型媒介企业,还加快了产业合并的步伐。如中信文化传媒集团,采用了一系列市场运作手段,进入电影制片、电影发行、电影媒体、电影基金、电影奖项等10个产业环节,与卫星通讯、有线电视网、城域网、宽带网、光纤骨干网等网络运营系统相呼应,正在形成集内容、品牌、渠道、网络以及资源于一体的经营态势 。其他,如保利华亿集团也进行了电影、电视、娱乐等多种领域的整合。这些企业未来将成为中国电影领域真正的主导力量。
而这种产业链条的形成,大多是通过合作和并购的方式获得。有业内人士透露,无论是境外还是国内的电影制作机构,均对成立合资公司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中影董事长杨步亭在谈论与华纳、横店的三方合作时道出了其中原因,“此次的合作代表了一支真正的‘梦之队’三方是各自领域中的领头羊,把各自资源的优势结合起来能达到最有效的互补。”中影能够提供它的市场优势,但同时也能从与世界最顶尖的影视制作公司学到更多。合资所能带给中影的所有利益,对横店集团来说同样适用。
从赛迪集团(即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简称CCID)的发展实践看,其发展壮大的历程就是一个以行业资源为中心,围绕行业提供信息服务、与行业共同发展的历程。
近20年来,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广泛运用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我国信息产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其产值居国内各工业部门首位,已成为中国第一支柱产业。信息产业是中国工业行业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自存在之日起,其技术与市场竞争就与全球市场同步,包括与全球同步的市场要求及与全球同步的市场化运作环境。这种市场化的运作环境,促使IT厂商对品牌的强烈需求,对市场行销的强烈要求。同时,广大读者对信息科技这一新兴领域具有强烈的兴趣,由于信息传播渠道有限,IT媒体成为了沟通厂商和渠道、厂商和用户、渠道与用户的重要传播手段,成为了IT厂商传播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应用最直接的通道,成为了广大用户获取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的最有效和最主要的介质。IT行业又是一个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不断推出的行业。这为IT专业媒体提供了不断的内容来源。信息产业发展速度快、市场空间大、附加值高,但又竞争激烈,这就使IT企业的广告费用投入较大,为IT媒体持续提供了广告收入的源泉。
CCID顺应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求,将自己定位为“科技信息集成服务提供商”,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了“媒体是一种商品,报业是一个产业”的创新观念,树立了市场化经营与产业化发展的理念,不断发现市场、服务市场,充分发挥科技媒体的作用,不断创新推出IT媒体与信息产品,为IT厂商、经销商、用户搭建桥梁,满足科技爱好者和IT消费者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的信息需求,成为IT产业价值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CCID建设行业资源中心和信息服务平台的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依靠数字技术,建立整合的资源运营体系
数字技术的发展是一场深远的革命,每一次传媒的变革都和技术革命密切相关。早在1996年,CCID便开始建立了集报纸(《中国计算机报》)、网站(Info Web)、光盘(info CD)三位一体的技术运营体系,以报纸媒体为基础,以Info CD多媒体光盘和Info web网站为扩展,实现三者之间内容共享,充分发挥各自媒体优势,最大程度地增强媒体影响力。一是建立数字化内容实时制作、管理、及访问平台,在报纸新闻采编系统基础上加以扩展,包括内容管理系统和报纸电子化平台,配以全文检索功能,以及内容数据库管理、安全权限分配等,把报纸内容以全真版面形式实时地进行和管理,并提供互联网和光盘内容的全文检索。实现了报纸、光盘和互联网三者之间内容共享。二是面向网络读者扩展互动服务功能,在报纸电子化的基础上,扩展了面向网络读者的服务,可以进行实时IT重要会议的网络直播,提供了和读者交互的窗口等功能。三是面向光盘读者扩展服务服务功能,以内容管理系统提供报纸内容为基础,配以光盘全文检索技术,面向光盘读者提供服务。
今天,媒体的生产和经营已经从传统走向数字化。面对新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CCID立足于从传统运营向数字化运营模式转型,对媒体业务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建立以信息化、数字化为导向的内容生产、发行、广告及“1+1”业务协作体系,着力于多种介质、多种信息的整合传播,建立数字化信息运营服务体系,搭建数字化信息资源平台。
首先是信息资源及内容生产的整合。过去行业媒体所依赖的是报纸内部控制的单向采编系统。在数字化模式下,CCID采用网络等新技术,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实现读者、传播者和采编融合的双向信息生产。集团的16个报刊共有600名编辑,近十个研究机构,还有几百个研究人员,通过统一的数字化生产体系,将各种信息进行分类和整合,根据不同的媒介特性生产所需的信息,分别编辑为报纸版本、电视版本、网络版本或手机版本等。同时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深加工,针对客户的特定需求提供更高价值的数据服务。
其次是服务的整合。过去,读者在阅读报纸时,基本上是一对一的被动接受共性信息服务。在数字化模式下,CCID致力于满足各种专业化、个性化的信息定制需求,实现与读者一对多,乃至多对多的信息服务。通过数据挖掘系统,识别、跟踪、发现报纸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消费行为,从单纯的内容传播服务扩展为包括定向直投、专家型研究、广告效果评估等在内的多元化服务方式。
第三是营销的整合。过去,报业机构了解读者的需求主要依赖于发行。通过技术运用,CCID采用寻找用户的低成本市场营销模式,通过网络、手机、多媒体等多种营销手段,进行商机挖掘,同时改进服务或增值服务。
挖掘专业信息附加价值,提供信息产品集成服务
CCID充分发挥在行业和专业方面的资源优势,提供科技信息服务“解决方案”。
CCID通过600名编辑记者以及近十个研究所的几百名IT研究人员,采集并生产经过数据深加工和信息纵深挖掘后的“有价值的信息”,其中每年专业报刊信息传播量达24000万字;大型专业信息数据库超过100个、信息上亿条;每年的市场调查、市场监测、市场分析和咨询报告达1000余种。这些专业信息对IT企业客户、职业人士、广大读者和观众来说都是具有“必读性”的高价值的市场信息、产品信息和技术信息,为客户和读者带来了高效的商业价值,实现专业信息的高附加价值。
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建立全方位的行业信息覆盖能力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信息产业还是一个狭义的概念,主要指计算机市场。计算机行业的兴起需要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媒体,CCID因应市场需求创办了《中国计算机报》和《中国计算机用户》杂志这一报一刊。随着市场的发展,计算机行业不断从行业本身向其他行业用户及大众消费者市场发展,CCID又相继创办了《中国电脑教育报》、《数字生活》杂志等媒体。随后,信息产业的范围从狭义的概念(计算机市场)逐步拓宽,实现了计算机、软件、电子以及通信市场的融合,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和市场。CCID在此过程中逐步发展(包括合并)了《软件世界》、《中国电子报》、《通信产业报》、《世界电子元器件》等媒体,初步建立覆盖整个IT产业的媒体信息传播服务体系。
随着媒体传播事业的发展,读者群体进一步“分众化”。产品供应商、经销商、消费者、专业人员、行业用户等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阅读需求,针对不同的分众群体需要提供专门的媒体。在确立《中国计算机报》作为覆盖广泛读者的综合性大报权威地位的同时,CCID通过《电脑商报》、《网管员世界》、《开放系统世界》、《视窗世界》等媒体不断加强了对“分众”读者群的服务能力。
当前,随着中国信息产业及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企业应用和大众消费成为IT媒体的传播重点。CCID不断探索专业媒体发展规律,制定了“定位窄众化、内容纵深化、报刊网络化、传媒数字化”的“四化”战略,以及以细分市场、多次传播、多重营销为重点的“1+N”模式,推出了新的细分媒体,服务产业中的新兴市场和热点领域。如《中国计算报》面对信息化细分行业市场,推出《电子政务参考》、《中国信息安全》、《存储世界》、《中小企业信息化商务周刊》等。细分市场专刊已经发展成为媒体业务新的增长点,取得了经营成功。
目前CCID拥有《中国计算机报》、《中国电子报》等16个报刊以及若干细分专刊、特刊,媒体业务覆盖包括计算机、软件、电子、通讯、家电、信息化建设等细分行业在内的,涵盖供应商、经销商到消费者的全线IT与信息化产业领域。集团平面媒体单期出刊1600多版,单期发行量超过100万份,年出版总量超过6000万份,覆盖读者超过1000万人,在中国信息产业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以信息资源为中心,建立多次传播和多重营销的能力
在多元化传播格局下,媒体的核心资产不再是报刊、网络等“传统”或“新”的媒介形式,而是媒体的品牌和内容。“专业媒体”的范畴不只是报刊,而是以专业信息为基础的集成媒体,既包括报刊,也包括同一品牌的其它媒介方式,“专业媒体品牌”=“专业内容”+“专业服务”。CCID以专业内容和品牌为中心,针对不同的目标受众,通过报刊、网站、手机等多种渠道,进行精准定位的多次传播。
CCID原来的媒体业务主要是报纸和杂志,为了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建设立体媒体传播途径,CCID在1996年开始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专业内容提供平台InfoWeb,并以此为基础在2000年成功融资900万美元建立了赛迪网。以后又相继发展了赛迪影视、赛迪电子出版等业务,将媒体业务覆盖到包括报纸、杂志、网络、影视、电子出版、图书等各种介质,建立了以IT为主的多种媒体复合传播格局,扩大对客户和受众的服务范围,减少对单一媒介的依赖。
当前,CCID紧紧把握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机遇,以报网结合为重点,推进数字化发展,实现包括平面媒体+网站+ePaper+手机报等多种渠道的多次传播,推动中计在线、通信产业网、网管员世界等网站改版,增强了互动性。通信产业报社开通了手机报、二维码业务,开展移动增值业务;电子出版社开展了手机广告(即时传媒)业务;赛迪网开通了全网移动IVR业务。
CCID以精准的数据库信息为基础,根据客户及市场需求,提供公关策划、展览展示、会议论坛、教育培训、数据情报、咨询顾问、产品及技术评测等多种增值服务,深入挖掘行业信息资源及品牌的附加价值,形成了专业化整合信息服务的能力。集团旗下的赛迪顾问、赛迪数据、赛迪评测等企业都已成为业内知名的信息服务品牌。
在会议营销方面,CCID通过其积累的庞大行业资源,每年举行数百次会议、论坛等活动。集团承办的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国家信息化办公室主办)、中国游戏产业年会(新闻出版总署主办)及主办的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中国IT市场年会、计算机用户年会、中国信息安全大会、中国工业设计年会、等众多特色活动已经成为行业盛事,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收益。
4月20日,英雄互娱(439127)公布其重组完成后的首年度财报,2015年公司净利润1980万元。紧接着第二天,公司披露2016年一季度财报,当季实现营业收入1.83亿元,净利润高达1.31亿元。
4月22日,英雄互娱以160元/股高价完成两笔交易。以该交易价计算,这家成立于2015年6月的公司市值已突破200亿元。2015年7月以82元/股定增价入股的王思聪,手中掌握的市值都已翻番,更别提早期入股的红杉与真格(附表)。
2015年6月,英雄互娱以移动电竞概念吸引了众多PE圈与游戏圈的大佬,借壳完成新三板挂牌。为其投入重金的不仅有中国电竞代言人王思聪,更有红杉资本沈南鹏、华兴资本包凡、真格基金徐小平以及游戏界新贵莉莉丝的王信文,最新又有影视界的华谊兄弟加入。
华谊兄弟斥资19亿元成为英雄互娱的第二大股东,并签署了对赌协议:从增资开始到2018年,对每一年的净利润都有一定的要求。第一年(2016年)承诺的税后净利润不低于5亿元,以后是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增长20%。在上一波资本游戏热中,上市公司并购游戏企业签对赌协议成为惯例,虽最终几乎没有能够实现的,但对赌双方在火热的行情中均能有所获益。按照2016年一季报推测,英雄互娱首年5亿元净利完全可期。
借移动电竞打破手游垄断局面
英雄互娱是移动电竞概念的发起者,其创始人兼CEO应书岭认为,手游行业已经从前几年爆发的蓝海逐步成为红海。英雄互娱率先从手游红海进入电子竞技蓝海,依托对重磅移动电竞产品的支持,全面布局电竞赛事,通过整合移动电竞的优质内容和各渠道环节,打造游戏研发、游戏发行、电竞赛事组织、电竞直播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游戏公司。公司旗下的“英雄联赛”(HPL)为大东亚地区目前最大的移动电竞赛事。
不过,英雄互娱目前的利润主要来自《全民枪战》和《天天炫舞》两款产品,应书岭表示:“2016年还将以游戏产品的营收为主要盈利模式,2016年二、三季度还将出现很多类似《巅峰战舰》、《抢滩登陆3D》等S级的产品,希望由此带来更多的现金流和稳定持续的收入。”
2015年移动游戏市场集中度持续增强,渠道、人才、IP等优质资源不断流向大型企业。事实上,自2013年底莉莉丝旗下《刀塔传奇》异军突起之后,游戏市场再无小企业逆袭的情形,马太效应凸现。据游戏工委的《2015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 2015 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514.6 亿元,而这其中,腾讯获取的收入高达213亿元,网易的收入则为77亿元。
随之,移动游戏领域的投资放缓,而英雄互娱的横空出世,正是基于其在手游的基础上提出了移动电竞产业概念。在应书岭看来,“未来视频内容的产出将有超过1/3来源于互联网体育,而移动电竞是互联网体育的核心内容产出,赛事是内容核心驱动力,这将为移动电竞产业带来极大利润贡献。”应书岭表示,未来3年,移动电竞赛事的收入将有可能达到英雄互娱总收入的一半。
2015年10月,英雄互娱集结行业顶尖厂商及电竞行业上下游24家游戏产业领军企业成立“中国移动电竞联盟”,该电竞联盟涵盖了整个移动电竞生态链,由王思聪出任第一届联盟轮值主席,参与的企业包括昆仑万维、完美世界、巨人网络、莉莉丝以及奇虎360、百度、小米、UC、熊猫TV等,显然是除了腾讯、网易外行业的最强联盟。
电竞产业体育化运营
2016年2月,英雄互娱宣布,旗下的产业投资基金已投资游戏视频内容提供商ImbaTV,同时将其更名为英雄传媒。
ImbaTV由原游戏风云知名主播伟荣-117、宏圣-BBC、凌翔-海涛等联合创办,是以《刀塔传奇2》游戏为中心的原创性内容供应平台。2015年获得1亿元的B轮融资,由毅达资本旗下紫金文化基金领投,普思资本跟投,A轮投资方红杉资本与创新工场继续跟投。
根据公告内容,双方将会在移动电竞赛事、电竞手游运营、电竞游戏推广等众多领域进行战略合作,英雄互娱的全产业链移动电竞生态又向前推进一大步。
关键词:动漫;SWOT分析;对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动漫产业已经开始成为朝阳产业之一,同时也是今后具有非常大潜力的产业。纵观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和韩国等都已重点发展动漫产业,政府鼓励和支持其发展壮大。我国的动漫产业要紧跟市场步伐,不断分析当今所处的环境,熟悉自身发展优势,明确劣势,不断摸索,在发展中进步,在学习中成长;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外国产业对我们的倾销,给国内的发展提供机会不断增强自身能力,加强人才储备,调整产业结构。
下面是卡龙动漫公司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卡龙动画公司被文化部认定为首批重点动漫企业(全国18家,其中江苏2家)。卡龙动画公司是江苏省唯一一家“双重点”动漫企业。卡龙公司的动画制作水平已达到国际水准,
2.公司拥有一支强大的团队,可以覆盖整个过程,包括创意设计、生产组织、市场营销,同时还具有设计、生产二维、三维、二维无纸动画片和3D动画的能力,团队规模、团队素质和生产规模等都位居前列。
3.软硬件制作设备国内领先,在国家动画产业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指导和扶持下,公司通过搭建和运营国家二维无纸动画公共技术平台,力争获得技术能力的提升,并成为国家级四大动漫服务平台之一,也是目前国内最先进、规模最大的二维无纸动画公共技术平台。
二.劣势:
1.公司目前缺少高效的营销团队,不能很好把生产制作好的动画片给漂亮销售出去,同时还在不断摸索动漫营销模式,由于某些概念推出时间的先后而错过品牌的塑造。
2.三维动画、FLASH动画设备和制作软件的投入成本高
目前卡龙公司的动漫片和动漫电影所采用的制作技术二维动漫(包括Flash技术等)。动漫片《云彩面包》采用的是“二维+三维”,其中三维部分应用在动漫片中大部分场景。动漫项目的设备,软件等制作成本高,资金投入大。
3.衍生产品开发簿弱。动漫形象创意和塑造是产业链的源头要拓展利润空间,就需要重点在品牌授权、形象授权、衍生品开发等环节多思考多总结,同时在动漫作品创作开始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市场环境等因素,做好营销计划,把工业界和产业界相结合,推出一些新概念,设立预计赢利点,目前公司对衍生产品的开发还属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实现完整的产业链。
三.机会:
1.国家、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税收优惠、文化基金扶持及项目资金扶持,有了这些优势,公司创收利润的空间更大。
2.中国实施动画片黄金时间政策。
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电视动漫片播出管理的通知》,自2006 年9 月起,全国各级电视台所有频道黄金时间全部留给国产动漫,尤其是在一些动画频道、少儿频道都有明确要求每天国产动画片的比例必须在动画片播出总量中高于70%。这一动画黄金政策,有利于推动国产动画片的发展,因此中国动画播映体系形成,给我们国产动画片有了发展的空间。
四.威胁:
1.盗版猖獗。
动画片有电影和电视剧,就电影来说,五块钱买张盗版碟就把影院卖几十块钱一张票的片子看了,确实会让不少人打消进影院的念头。电视剧的盗版分流了电视台的收视观众,导致收视率下降,也导致电视剧作品的音像以及网络播出市场无法健康发展,从而影响了动画影视剧制作的利润。
2.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
动漫产业具有以下三大特点:高投入、高利润和高风险性。作为一种资本密集型产业,其前期的动漫形象创意和塑造投入需求大,其中包括找编剧、写剧本、做出成片到联系播出等环节,前期投入功亏一篑,构成巨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动画片从创意到播出回收成本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 3.来自海外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目前的国际动漫产业,欧、美、日、韩呈争先态势,大批国外的动画片涌入中国,与国外的作品相比,公司在创意方面还是缺乏,内容还有些幼稚,人物不够鲜活。本来中国动漫产业发展要比日、美等国家落后几十年,因此公司要制作好的动画片必须要有精湛的创作团队,并鉴介国外的经验才能立足国内市场,不被外国动画片所取代。 --!>
五.对策
根据SWOT分析方法,我们分析了卡龙动漫公司所面对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此我们给出四点对策,希望可以使卡龙动漫公司不断发展,并在行业中立足不败之地。
1. 合理规划
通过对动漫行业的调查发现,卡龙动漫公司首先要对自己的发展做出总体规划,结合自己的优劣势,找出自己的特色,错位发展,通过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逐渐建立起合适自身发展的产业链。
2.提升原创
凭借政府的扶持和优惠,卡龙动漫公司要充分利用外部环境,走精品路线,并实施走出去战略,打造我们的民族品牌,提升中国动漫的原创能力。
3.人才培养
应理性分析中国动漫人才需求现状,明确各层次动漫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专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践能力的建设,培养真正与动漫产业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4.规范管理
加强与动漫产业健康发展相适应的各类法律法规建设,加强有效监管,保护知识产权,为国产动漫的发展创造一个管理规范、法律法规健全的外部环境。
结束语
根据卡龙公司的SWOT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作为常州地区的龙头企业,具有原创、媒体、技术、生产等优势,在动漫行业发展格局中举足轻重,但又存在着产品单一,投入成本较高,知名品牌缺少,营销从员缺乏,衍生产品开发簿弱等问题,有鉴于此,卡龙公司应加强规划,整合优势资源,加速人才培养,构筑动漫人才高地,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开拓发展模式,完善动漫产业链等。(作者单位:常州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动画专业高等教育现状
1.1动漫教育大国
20世纪50年代初,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开办的动画科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动画教育,1959年上海电影专科学校成立,其中设立了动画专科,之后的中国动画教育一直处于小范围的传帮带的教授,直到20世纪90年代,北京电影学院开办的动画专业成为我国唯一一家动画学历的教育机构。2000年以后动漫教育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大规模上动画专业的具体的时间是在2007年以后,截止2009年年底的数据显示,全国开设动漫专业的本专科院校1279所,设置动漫专业1877个。[1]以我校为例,我校是2002年开始招收动画专业学生的,在河南是第一批本科动画专业,2006年第一届动画专业学生毕业,几乎都有很好的工作,很多人甚至以本科毕业生的身份进入高校,从事教育工作,属于特殊的急需专业人才,还有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目前我校涉及动画专业的院系有三个,艺术设计学院市开设动画专业最早的部门,保持每年两个班共50人的规模,已有本科毕业生300余人。另外有国际教育学院开设的动漫设计制作专业,属于对外合作办学,与韩国启明大学合作,在国内是三年专科学制。例外在软件学院,招收有游戏设计专业,以动画游戏技术为主。
1.2专业分置单一
很多院校开设的相关专业都叫做动画专业,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在本科层次的教育中,叫做动画专业,在专业教育中叫做动漫专业,其实课程设计相差无几,几乎都是动画专业的基础课加上不同专业方向的细分课程。以中原工学院2009年的动画专业培养目标为例,可以看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这样的培养目标在办学初期,比较符合“重基础、宽口径”的就业要求,什么课程都教了一些,但是都不精通,只是熟悉了动画制作的流程。比如二维动画设计共5周的时间,课程的要求是合作完成一部3分钟左右的动画短片,在这个过程中,工作是有细分的,比如一名同学负责分镜、一名同学负责原画、一名同学负责动画和后期。在结束课程的时候,会有动画短片诞生,有些质量还不错,但是在每个技术环节的要求距离动画公司的要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下面的表格是2009级动画专业培养计划,在这个计划中包含了4年本科教育涵盖的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限选课,都属于必修课的范围。随着网络媒体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动画”一词的所指比以前要拓宽很多,“动画”成为一个更宽泛的概念。包括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网络动画、多媒体、数字媒体艺术、动画特技、游戏设计、漫画创作,甚至是动画营销与管理,基本上都可以作为这一学科的归类。可以说,动画这个概念可大可小,但是在现在,技术的细化,越来越多的要求动画专业教育进一步细化,培养更为专业的人才,这样的目标不是一定要放在研究生教育的层次,对于本科生自主创作的引导和就业的帮助,都有深刻的意义。[2]那么,在本科教育的专业设置中,对于专业及专业方向的细化也应该提上日程。甚至在学科分类中,2011年新的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动画专业是归类在电影学中,而非艺术设计学科。在专业的发展中,中国的动画已经不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动画,而是新技术、新理念综合在一起的新学科,要培养更具最新专业技能的人才。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作为我国较早开设动画专业的高校,已经着手进行这方面的改革。
1.3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异
以一个本科动画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例:本科学生具备扎实的动画专业基本知识、创作经验以及熟练的专业技能,毕业后可以胜任动画导演、动画设计、电脑动画创作,在专业影视制作单位、动画制作机构、影视媒体单位、动画培训与教学机构,从事影视编辑、影视片头创作、动画教学和动画研究等工作。高校的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具备扎实的动画基本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基本知识指的是动画理论,专业技能指的是技术水平。但是在高校的动画教育中,教师的来源基本是刚毕业的硕士,社会工作经历很少,自己都没有在企业流程上经受过磨砺,在技术的问题和制片管理上,基本上是纸上谈兵。我们是在培养导演吗?但是企业需要的更多的是技术工人。在新的数字环境下,无论是数字媒体的硬件还是传播途径与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单体的受众,不可避免地被各种新的信息装置和工具所包围和改变。[3]高校的专业培养要考虑到服务受众的变化来修正,甚至是这个专业的门类过几年也许会归类到另一个新兴的大门类之中,服务的行业等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2动漫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方向
在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动画专业成为挂了红牌的难以就业的专业之一,这对于一个全国高校争先上的新专业来讲,未免有些滑稽和残酷,但是事实上,得到政府大力支持的动漫产业正在走向理智的、合理的发展轨道。在北京开动画公司的多数企业都尴尬地开始以培训求生存,这个行业不可能永远靠政府的补贴和培训来生存,它必须有自己的造血能力,并且在短时间能走上正轨才有可能活下来。产业的状况如此,盲目扩大的教育就显得过剩了,尤其是专科教育,一个学校一年招生6个班150人左右,对于教材出版业也许是好事,对于企业来讲,这些并不专业的学生甚至连鸡肋都算不上,唯有大力宣传推广动画培训,收取高额的培训费用,以培训养片子,把高等教育培养的成果再次回炉,使他们在某个技术方面有所擅长,专门从事这个工作流程的制作。甚至在高校招聘人才时,要求也越来越细化,比如要求是三维动画专业方向、精通渲染等等,可见技术更新对于专业发展的影响。
2.1动漫基地的产品与现状
据统计,自从2004年广电总局成立首批9个国家动漫基地以来,截止2010年,分别由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授权建立的国家级动漫基地(含教学基地)为文化部6家,广电总局29家,新闻出版总署14家,科技部6家,另外,国家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还在浙江宁波授权建设了一个国家动漫游戏原创产业基地。同时,地方级动漫基地发展也十分迅速。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全国共有28个以上地方级动漫基地。各地的动漫基地都有比较优厚的扶持政策,使得很多小公司得以生存。但是对于基地的管理和产品的推广,都还在摸索阶段。小的制作公司比较重视作品,但是管理和推广几乎没有人力的投入,使得有很多很优秀的作品得不到推广。目前看到的很多系列片比较商业化,几乎可以说是商业运作的产品,而不是作品。#p#分页标题#e#
2.2技术全面与技术专长
我国的动漫企业很多是由做国外代工动画发展起来的,其实没有做过动画企业的企业家可能会对这一专业更有信心,我国现在大手笔投资做动画的人士大多数来自于其他行业民营资本的持有者。做动画多年的人都知道,动画制作的周期很长,一个系列片最快也要一年以上,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没有效益。新生的企业希望招到两个方面的人才,一方面是技术全面的导演,另一方面是具有技术专长的人才,当然,对于后者的需求比前者要多很多。
3高校在动漫产业链中的作用与问题
3.1人才的培养与输送
在加拿大和日本,动画专业很少作为本科学制的层次来开设,一般都是两年甚至一年的培训性质的课程。在我国的国情下,作为应用学科的动画专业有本科、硕士甚至中国传媒大学还有博士这个层次。所以,对于高校的要求就比较高,明确了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既要培养有理论支持的高素质人才,又要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区域性人才培养不饱和的情况下,本省企业很难留出比较高素质的人才,以我们学院为例,较高质量的毕业生基本都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就业,虽然那里就业压力很大,但是他们觉得可以有发展的机会。相比而言,我省的动漫企业对于人才选择的余地比较小。及早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可以使学生与企业在校期间建立起工作关系,使学生有机会了解本省的企业工作模式,为本省企业留出优秀人才做出铺垫。
3.2区域性理论研究及决策建议
高校除了教学任务外,科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师能够比较客观地分析和建议区域性动漫产业的一些问题,比如地方文化与动漫产业之间的关系和弘扬问题,大区域内动漫产业的优势问题等,高校有义务和责任来完成这些调研,并提供决策建议。如积极促进本地教育机构与国外动漫教育机构联合办学,支持学校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并给予补助,推动动画艺术教育资源与相关艺术教育资源的整合。建议政府设立动漫人才专项培养经费,用于扶持和奖励优秀教育培训机构等等。
3.3问题所在
首先,高校缺乏实现行业标准的设备条件,人才培养的专业技术标准无法与行业生产技术要求对接。其次,高校与企业之间缺乏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闭门造车”的人才培养方式造成校企之间无法对接。最后,培养人才的原创能力不强,使动漫产业缺乏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