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评价及改革成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成本会计;教学评价;信息化
成本会计作为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基础,而如何通过成本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提升教学质量,也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首先,推进教学评价改革是深化高职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在高职课程改革中,“轻评价”的现象较为严重,即专业教师往往非常关注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方案、教材等“标志性成果”的开发,没有较好地“回归课堂”和有效地“评价效果”。因此,课程改革只停留在第一环节。长期如此,成本会计课程改革终将是“学科结构活动”的纸上谈兵。其次,推进教学评价改革是促进院校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高职会计教育也开始转型,由原来的重数量规模向重内涵质量发展。所以,教学质量的转型升级必不可少,而教学评价改革又是推动教学质量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最后,推进教学评价改革是实现高校特色办学的重要途径。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竞争力。伴随硬件条件的显著提升,应进一步合理定位办学特色。而教学评价改革也是体现办学特色的重要维度,对后面一系列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改革起到重要引领推动作用。综上,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评价改革的必要性显而易见。
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评价优化路径
(一)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成本会计课程培养目标
传统智能理论是由智商测试发展而来。二十世纪初,《比奈一西蒙智力量表》就是最初的“智商测试”。80年代,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念(七种智能)。经过论证筛选,又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到八种智能。现在,这种理论已成为世界各国改进教育的重要方向。本课题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成本会计课程的多维教学目标,见右图。
(二)教学评价方案重构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9-0000-01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Vocational Computer Examination&Evaluation System
Liu Wei
(Heilongj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Qiqihar16100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the market and industry personnel training,vocational colleg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service for the purpose of employment-oriented,comprehensive step into quality education"approach to the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omputer courses to reform the system and focus on practice Teaching.In this paper,the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school computer system to play a major role in the assessment of teaching practice on the computer way to analyze the situation,so as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students practice skills training purposes.
Keywords:Computer;Course examination;Evaluation system;Reform;
Practice
一、计算机在学校的考试与评价制度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一)在学校考试评价系统中,计算机有效地检验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来说,高职院校充分利用学院现有的教学资源,通过计算机技术自主设计和开发上机考试系统,而不仅仅依靠传统的笔试方式,有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大大提高了考试过程的自动化和科学化。就计算机课程考试与评价制度而言,高职院校利用计算机评分系统通过不同的技术实现了选择题、客观判断题和综合题的自动评分,减少了传统考试阅卷的错误,也杜绝了阅卷不公平的营私舞弊的现象;此外系统不仅能规避在考试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如打开多个考试程序、系统重启、学生考号或姓名异常、考试分数没有正常回收,还对考生信息的验证、考生和管理员的权限、控制试卷被访问的时间、学生成绩上传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设置,保障了考试安全有效的进行。
(三)计算机在学校的考试与评价制度对促进就业意义重大。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知识存在形态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研究性学习也非常强调实践能力、创造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的培养,改变了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内容。计算机在学校考试与评价系统中的应用更加能发挥从业人员素质促进从业人员的就业能力、职业能力转换和适应能力的提高,以满足社会职业信息化发展需求。
二、计算机课程的考试与评价制度的改革与实践
(一)各高职院校要与时俱进,脱离受“知识本位观”影响的传统考试方法。考察对象要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转变为学生实对实践技能的掌握。尤其要杜绝过于教条的试题,如复制操作的快捷键为()。这种试题完全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增加学习的枯燥性,不利于调动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由此教育注重的应用、综合和创新能力很难提高。
(二)增进对实践教学考核方式进行改革。高校职院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计算机实用型专业人才,意识到了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但不应只停留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对于考试制度的改革有利于正确评价一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水平。如有些题型表面上是对实践教学进行考核,实际上只要能记忆实践教学的概念及操作步骤就能够熟练掌握某种操作;另外,要注意计算机操作性质的不同特点,一些简答题或者操作题等题型并不能如预想中的那样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避免学生能熟练记忆各种操作步骤,但一旦动手进行实践操作就可变得束手无策的情况在教学实践中发生。
(三)开发技术,建立计算机网络考试系统。考试系统大都采用C/S结构与B/S结合并存的复合结构,并且提供自动组卷和自动评卷的功能。就计算机课程考试与评价而言,对选择题进行自动评分主要通过逐一比对学生的答案与数据库选择题状态表中的标准答案实现,对Windows基本操作题的自动评分需要搜索考生目录,检查和判断由某项操作结果所要求的文件或文件夹是否存在来实现;而Word、Excel基本操作题的自动评分则依赖OLE技术及VBA编程技术。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还要构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构建试题库和对其管理机制的完善。
(四)根据考核结果,建立课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为培养计算机专业学习者的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对计算机课程考评价制度进行了研究探索与实践。对计算机课程应根据发展性评价理论和多元智力评价理论,可将管理人员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全方位对能体现教学效果的学生态度、知识获取和学习能力进行全程评价。评价方法灵活化,采取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五)运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做好终结性评价工作。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对专业课实践教学质量的终结性评价。通过取得一级计算机应用基础等级证、二级VB或二级VF等编程语言等级证、有关网页制作、PHOTOSHOP的证书甚至获得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NIT)考试等都这些都是对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课程的一个终结性评价,能促进学生职业操作技能的提高,增强其就业能力。
三、结束语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职院及时把握社会需求,跟踪行业动态,在实现规范化教学的同时,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但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考试与评价制度的改革与实践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细致的工作,需要对其不断进行完善和补充。
参考文献:
[1]赵斌,匡丽红.关于高校考试改革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4
[2]庄志宏.基于B-S模式的计算机考试系统开发[J].科技咨询导报,2007,10:14
【关键词】工学结合;职业教育;评价改革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自2004年成立以来,通过主持8项省级教改课题、9项校级教改课题,始终抓住教学改革这条主线,逐步明确了基于工学结合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模式为手段,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与调整,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岗位模块结构,特别注重强调完成综合性工作任务所需的各种关键能力的发展与培养,以增强学生对职业岗位群的广泛适应性。但是,从实际应用的情况看,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评价并没有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为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对教学体系中的各个因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发现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教学改革实践都很贴近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要求,只是在学生学习成效评价体系上,受各种客观环境的影响,仍然沿袭传统体系、方法。由于传统评价体系的导向性作用,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还在围着“应试”打转转儿,基于工学结合所设置的课程与开发的教学内容,因为没有相适应的评价标准与方法,师生都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形成了传统的学生学习成效评价体系与职业岗位能力的考核要求相互脱节的症结,造成新的教学体系难以收到预想效果。鉴于此,我们对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成效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工学结合与学习成效评价的内涵
从1903年英国桑德兰德技术学院的“三明治”教育伊始到世界合作教育理事会正式定名为“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工学结合已经走过百年历史,其内涵发展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现代职业教学理念的工学结合强调的是,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践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从而增强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
学习成效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因此,学生学习成效评价的实质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对其学习过程及结果做出价值判断,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传统的学习成效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评价主体单一,这与工学结合理念存在诸多不相符合之处,因此高职教育在开展工学结合实`的时候,应对学习成效评价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学习成效评价内容的多维性改革
没有目标就没有评价,学习成效的评价内容源之于它的学习目标。由于传统教育强调的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因此学习成效评价主要侧重于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评价内容仅局限于书本的知识,即学生的逻辑、数理智能和言语、语言智能。高职教育提倡工学结合的本质是要通过教育使学生能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其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正如霍德华・加德纳在《多元智能》一书中指出的,人的智力不但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还包括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多个方面,所以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合适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因此,工学结合的培养目标远不止掌握书本理论知识这么简单,其目标具有多维性的特点。
工学结合,首先是要求学生具有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的能力,各种职业技能,实践操作能力等。其次,工学结合还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即对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的了解、认同和承诺,以及主动地学习职业所要求的能力、素质和伦理及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做出规划;再次,工学结合强调对学生各种核心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自我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系统逻辑思维能力、沟通合作能力、计划监控能力、创新能力等;最后,工学结合还强调培养学生的职场智慧,即培养学生在职场中对他人情绪和观点的觉知及理解、对自我情绪的调节,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等。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学习成效评价需通过将企业真实工作场景的内容引入评价过程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关注学生逻辑、数理智能和言语、语言智能延展到关注学生核心能力、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职场智慧以及运用理论知识于实践的能力培养等多方面内容的转变。
在物流管理课程的学习成效评价改革中,我们不再将评价内容拘泥于对理论知识掌握,而是做了多方面的拓展。首先,在课程实践环节,我们将学院各部门和企业真实的物流业务(如学院菜鸟驿站、全院耗材管理中心、顺丰校园店)作为实践内容交由学生操作,通过对学生操作过程及结果的考察,评价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的能力和适应真实工作场景的能力,并藉以考察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其次,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小组合作、相互评价的方式,注重考察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等各种核心能力和职场智慧。
三、学习成效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改革
教育部2006年号16文件明确指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也就是要引导多方资源,特别是企业的资源参与到教学过程。因而,以工学结合理念为指导的学习成效评价应该是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的,是一种开放的评价体系,其评价的主体应是多元的。
以工学结合理念为指导的高职学习成效评价主体多元化改革,需围绕实现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之要义而展开,故评价主体改革首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借助企业这一平台。工学结合理论基础之一的集群理论认为,工学结合是职业学校、企业、政府和其它中介机构等多种要素组成的创新集群,高职院校基于工学结合理念人才培养的过程需通过创新集群整合各种资源,反映在学习成效评价环节则体现为需要企业人员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成为评价的主体之一。其次,要充分尊重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工学结合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评价内容中的部分要素仅靠教师无法做出全面真实的评价,因此需要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自我评价。正如建构主义认为的那样,学习是一个能动构建的动态过程,是在真实的情境里以协作会话的形式自觉主动地去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学习者将“自下而上”取得的日常生活经验与从课堂中“自上而下”获得的知识相联系,不断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总结以评价学习成效,因此学生必然成为学习成效评价的主体。由此可见,在工学结合理念下的高职学习成效评价需要教师、企业人员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一起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
在物流管理课程的学习成效评价改革中,我们构建了由学院各部门和企业物流管理人员、学生和教师三方组成的评价主体结构。学院各部门和企业物流管理人员负责对学生实践环节给予评价,学生通过自评和小组成员相互评价方式对其沟通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加以评价,教师则责课程结束后的综合性评价。
四、学习成效评价方式多样化改革
传统学习成效评价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即在学期或课程结束时通过考试或测验等手段对学习成效做出评价,采用这种评价方式能有效地考察学生对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从而实现甑别与选拔目的,但是却无法准确反映工学结合所关注的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及非智力因素。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是具有多种能力组合的个体,而不是只拥有单一的、用纸和笔可以测出的解答问题能力的个体。标准化纸笔简答类的测验,只能测出智能的一小部分,而且需要的只是分析上下文的技巧。因此,工学结合理念下的高职学习成效评价需要借助终结性评价以外的评价方式来弥补这些不足,所以其评价方式应该是多样性的。
工学结合理念下学习成效评价应该包括阶段性和延续性两个方面,从阶段性来看,评价关注的是每一阶段的学习效果,从延续性来看,评价关注的是发展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也就是说我们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同时也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形成性评价恰好在这方面与终结性评价形成互补。形成性评价是根据教学活动过程中把握到的中间成果来修正教学计划,进行必要的补充指导或者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来安排学习内容的评价活动,它更加关注学习的过程性结果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通过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搭配使用,就能有效满足工学结合理念下高职学习成效评价在阶段性和延续性两方面的要求。通过终结性评价,能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言语、逻辑智能方面做出有效的考察。对于工学结合所关心的诸如学习策略、方法,以及与学习紧密相关却难以通过终结性评价衡量的智能因素,如口语表达能力、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或者学习习惯及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等非智力因素评价则可以通过形成性评价得以实现。
在物流管理课程的学习成效评价改革中,我们的评价实践就是结合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种评价方式。评价分为两部分四环节,第一部分是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课设练习环节和小组成员相互评分环节;第二部分是课程结束后的综合实践环节和理论考试环节。教学过程中的课设练习环节和小组成员相互评分环节采用的是形成性评价,主要考察学生的学习策略、方法,沟通与协调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如对制定仓储物资ABC分类方案的实践评价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对象;再如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的相互打分就涉及到沟通与协调能力等非智力因素为对象进行的过程性评价。课程结束后的综合实践环节和理论考试环节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对物流管理课程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确定学生学习的效果。
五、结语
我院物流管理课程学习成效评价改革实践证明,以评价内容多维性、评价主体多元化以及评价方式多样化为核心的改革,能够弥补传统评价方式的不足,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满足企业和社会对高职专业学生的需求,增强高职专业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实现学习成效评价与工学结合的有机结合,促进高职教育适应时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1.确立培养公民的课程目标
以色列早期课程改革意在培养公民的统一意志和国家精神,增强国家认同感,忽视了个人发展。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交融,以色列政府意识到需建立相应的多元课程体系代替“霸权”社会价值观。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目标定位是:为所有公民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强调课程要具有人文主义态度,个人发展和社会价值同等重要。具体目标有:为市民发展提供信息,以提高市民理解、分析、评价与决策社会和政治问题的能力;培养市民的国际公民价值观,使其享有民利并愿意为民利奋斗;培养市民的行动力;热爱国家,并对国家富有责任感。为实现这一目标,该国教育部在2004年5月启动了“100个基本观念计划”,使学生通过学习100个重要观念形成公民意识。
2.设置多元的课程结构
(1)积极推进核心课程
2000年,以色列高等法院根据教育部的诉求裁定,凡接受国家资助的中小学均需开设核心课程。2002年,霍夫曼(A.Hofman)和施奈尔(I.Schnell)提出国家需要实施代表大众利益的核心课程后,核心课程逐渐代替三分式(必修课、选修课和学校自定课程)的课程结构。2004年5月,以色列政府批准了以德夫拉特(ShlomoDovrat)为代表倡导的教育改革计划。该计划指出,从2005年起所有学校(包括传统教派和宗教学校)均实行核心课程,1-10年级均开设数学、英语、科技、艺术和希伯来语等核心课程。
(2)开设实用取向的科学技术课程
对科学技术课程的重视体现了以色列人对实践能力的重视。2000年以色列教育部采纳了以黑穆哈拉里(HaimHarari)为主席的科技教育高级委员会提出的在各个年龄段开设科学技术课程的意见,并颁布了《以色列中小学科学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此“标准”指导下,学校通过科学课程将科学原理教给所有年龄段的学生,以培养其基本的认知和操作的技能。“标准”要求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手工课,使学生对“制造”有初步的认识;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始学习技术课程,如材料加工、制图、电力和电子等;普通学校在八年级时向学生介绍产品的生产、销售和财经原则;到中学高级阶段,科学技术教育就具有了明显的职业性质。
(3)实现教材的多样化
以色列《国家教育法》规定,教育部可根据75%家长的要求,将教材的25%由家长做出自由选择,但此类教材的财政支出由地方政府或家长承担。学校根据教育部大纲和家长委员会的意见编制教材,教材内容多与地区民族和习俗相关联。教育部只提供多种可选择的教材,教材特别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教师在很大的范围内进行选择,以满足不同地区学生的需要。此外,教师也可自编教材。以色列已改变了强调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的教材内容,教材中减少了对其他民族的忽视,具有多元化趋向。
(4)改革课程设置,关注民族差距
为实现多元化的课程目标,消除民族差距,培养合格公民,以色列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一,课程设置多样化。依据卡茨(Y.J.Katz)的研究,以色列教育部自2007年已致力于为国内各系统提供平等的教育,如关注犹太民族以外的其他族裔的发展。为满足以色列国内各民族及教派的需要,犹太区学校使用希伯来语教学,阿拉伯学校可使用阿拉伯语教学。其二,关注不同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以色列新课程改革关注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尊重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传统,并设置相应的宗教课程。其三,增加教育经费和教育支持。为阿拉伯、德鲁兹和贝都因的学校制订的5年计划中指出,从2008年起为这些学校提供教师和教学设施,每年提供2亿谢克尔供其进行学校建设。
3.建构有效的课程实施机制
(1)建立健全课程实施的保障机制
以色列的中小学课程实施除依托《义务教育法》《国家教育法》《高等教育理事会法》等基本法外,新课程改革还颁布了诸如《患病儿童免费教育法》(2000年)《在学校教授急救知识法》(2001年)《义务教育法修订案》(2001年)等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的法律。这些法律对教育相关事项作了详细规定。
(2)采用学科与模块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以色列中小学采用学科教学和模块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关注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还关注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化和灵活性。分科教学根据学科逻辑性对学习内容进行编排,组成不同的教学科目,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模块教学则先将各学科的知识点分解,再将各知识点按逻辑重新组合为相对独立的单元,通过对冗余内容进行删减和重新组合,可增加学习的系统性。如以色列的1-6年级科学技术课程分为物质与能量、人造世界、信息与交流、地球与宇宙、有机世界人类行为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生物链与关注环境7个模块。学生在学习每个模块时都要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不仅要学习各学科的原理,还要联系模块内不同学科的知识,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3)合理安排课时
从以色列教育部官方网站的中小学课程安排来看,教育部要求学校加大弹性学习时间,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别,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小学阶段要确保学生在六年的学习中有75%的时间安排教授基础课程,有25%的时间由学校安排学生进行适当的自由活动。从2000年起,以色列实行7-9年级一贯制教学,学校制订灵活的课程表,自行安排课程,但要求减少学生学习科目的数量。2004年8月,国家教育文化委员会将中小学每周学习时间从5日半修订为5日,给学生更多的课外时间发展自身的兴趣和爱好。2007年,针对小学和初中课程改革的新视野计划(TheNewHorizonsProgram)要求,教师增加小组教学时间(小学为5小时/周,初中4小时/周)。小组教学60%的时间用于加强学生的基础技能训练,10%的时间用来提高天才儿童的能力。
(4)积极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以色列教育界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学校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色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措施有:其一,扩充教师自。以色列教育部在2001年的教育改革计划中鼓励教师在核心课程的框架下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2004年德夫拉特计划指出,要减少教师数量,提高教师质量。2007年新视野计划要求5年内所有小学教师均需获得大学文凭。其三,转变教师角色。教师是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指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而不是“塑造者”。希伯来联合大学保罗芬伯格(PaulFeinberg)教授在《超越能力——教师作为文本》的演讲中提出,在多元的社会环境中,教师是促进变化和导致变化发生的人。
4.建立全方位的课程评价体系
(1)独特的国考制度
以色列从小学至初中九年间共有2年级、5年级和8年级三次国家考试。小学2年级考试内容为简单的希伯来语或阿拉伯语的知识,小学5年级和初中8年级的考试内容包括数学、英语、科学和技术等核心课程。高中阶段,学生考试按模块单元进行,12年级进行高考,高考考试科目有数学、英语、希伯来语和2门选修课,高考数学和英语不及格的学生可在高考成绩公布的第二个月选择重考。
(2)关注学生潜质的评价方式
2001年以色列《义务教育法修订案》提出,开除学生的唯一途径是经教育部长同意。根据学生存在的差异,学校为教师提供了多种可选择的评估方式,以发展学生不同的潜质。对教师的评价也采用多种途径,在关注教师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参考学生和家长的意见。
(3)开发课程评价工具
2006年以色列成立了国家教育评价与测量机构(TheNationalAuthorityforMeasurementandAssessmentineducation),建立了可靠的课程评价体系。国家教育评估与测量机构根据“学校发展成效测试”(GrowthandEfficiencyofMeasuresofSchools)工具来评价国家课程改革的进度和成效。它主要通过对2年级学生的阅读和5年级和8年级学生的数学、英语、希伯来语和科技等核心课程进行评价来推断该年度改革成效。2010年,国家教育评估与测量机构为教师和校长开发出“学习过程评价服务系统”(AssessmentServesTheLearningProcess),以测量2007年以来新视野计划实施的有效性。
二、以色列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以色列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成效显著,它不仅提升了国民整体素质,而且也为以色列培养了大量的高端技术人才。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供的数据,以色列是改革成效最好的国家之一。以色列课程改革有诸多创新之处,为我国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加强公民素质培养
以色列的课程目标是建立面向包括犹太人、阿拉伯人和宗教组织等在内的所有市民的教育系统,培养社会公民。培养公民素质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我们也应将培养公民作为课程教学的一个目标。
2.积极开展模块教学
以色列教学采用模块教学与分科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兼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教学方式已成为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瓶颈问题,我们可将模块教学作为有益尝试,发挥模块教学内容灵活、能培养综合能力的优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3.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以色列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才有价值,这与中国现阶段重理论轻实践的知识观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国的课程改革应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开设相应的实践课程,及时转变培养模式,促进社会发展。
4.建立多维度的课程评价体系
关键词:专业评估;模式;河海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2-0054-03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包含了学生、教师、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实习基地、教学管理人员等相关要素。国内外高等教育专业评估的理论与实践证明,专业评估是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行之有效的手段。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为进一步做好评估工作指明了方向:“各高校应强化高等学校质量保障的主体意识,构建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评估制度。”因此,校内专业评估是强化高校自主意识,建立健全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切实加强本科专业建设和管理,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一、校内专业评估的目的
第一,有利于各专业了解自身办学水平的现状。校内专业评估强调全员性、全面性、发展性,注重质量建设的过程性环节,全面、客观地考察教学全过程。通过“亮家底”“理思路”“促改进”的实践方式,为各专业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进一步凝练专业特色,提高专业竞争力指明了方向。
第二,有利于高校优化专业结构布局。通过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科学诊断和分析,高校能够准确判断专业设置与产业经济结构的适应度以及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区域和全国的竞争力,促使高校在“合理布局、整体优化,面向需求、强化特色,注重效益、科学定位”的原则下,开展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强化优势特色专业,培育新兴潜力专业,调整缺乏竞争力的专业,形成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结构体系。
第三,有利于高校科学评估各项教学政策成效。通过分析全校专业自评数据、学情调查数据和相关满意度调查数据,高校能够有效检验各项教学政策的合理性和执行效果,明确政策的改进方向,并为合理调控人、财、物等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有利于完善校内质量保障体系。校内专业评估是高校内部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激活高校发展的内在动力,调动高校自我管理、自主参与、自我改进、自我提升的积极性[1],增强适应外部评估的能力,为将来接受外部整体教学评估和专项评估夯实基础。
二、国内外校内专业评估的经验
(一)学情调查
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可的学情调查项目有:美国的全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项目、英国的全国大学生调查项目和澳大利亚的大学生课程体验调查项目[2]。以全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为例,评价的一级指标分为: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学习水平;生师互动水平;校园经验丰富度;校园环境支持度。清华大学史静寰教授引进NSSE项目,分析了清华大学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在5个一级指标的差异性[3]。大学生学情调查以学生学习投入度、学习过程、学习成效为评价内容,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丰富了专业评估内涵。
(二)专业认证与评估
教育部组织的专业认证和住建部组织的专业评估是我国工程教育领域最具权威性的专业评估项目。如专业认证中水利类专业认证一级指标:专业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学生发展,管理制度,质量评价。评价结果分为:合格,完全符合标准(P);合格,达到标准要求(P/C);合格,基本达到标准(P/W);不合格(F)。专业认证和评估的基本工作模式为找问题,找出专业的办学实际与评估标准的差距。专业认证和评估推进了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建立了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体系,促进了工程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国际互认。
(三)专业等级排名榜
近年来社会评价机构对专业办学的影响力逐年增大,社会评价机构以一套或一组指标作为质量度量,各类指标通常都划分为投入指标、过程指标和产出指标三大类[4]。如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专业评价的一级指标分为:办学资源,教学水平,科学研究,专业声誉。该中心将各大学的专业(类)分为五个等级,对高校各专业进行等级排名,受到广大考生和用人单位的关注。
三、校内专业评估的内容
河海大学历来高度重视本科教学评估工作。2005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十一五”期间,学校制定并实施了《河海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实施方案》(简称“彩虹工程”),逐步建立起标准明确、过程控制、评价合理、持续改进的河海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5]。2008年,学校实施了校内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实验教学评估、学生培养质量评估、教学管理评估以及毕业设计(论文)评估等6项校内专项评估工作,为进一步改革、创新校内教学评估的模式和方法积累了宝贵经验。
学校高度重视新一轮校内专业评估工作,多次组织教学院长、本科教学督导、专业认证与专业评估专家、教育学专家、管理学专家进行研讨。通过深入研究国内外专业评估的理论前沿和先进经验,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明确了专家对专业自评报告评价、在校生对教学工作满意度评价、毕业生对专业培养满意度评价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满意度评价四大评估模块,保障了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建立了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新模式。
(一)专家对专业自评报告的评价
专家全面审阅专业自评报告,系统总结专业建设成效、存在的问题,并明确改进的方向。专业自评报告主要依据《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书》《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验收标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等文件精神,开展教师发展、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教学管理和培养质量等方面的评估,全面考察专业建设现状,推进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专业品质。教师发展包含教师培养和教学水平2个维度,主要观测点为:师资结构、教学培训、教学团队、评优评奖、教学满意度等。教学改革包含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成果4个维度,主要观测点为:专业改革、专业教育、课程规划、教材选用、教材编写、教改立项和获奖、教学研究论文等。实践教学包含实验(实践)项目、实习状况、毕业设计(论文)3个维度,主要观测点为:实验开出率、综合性实验、社会实践、校外基地、实习效果、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和质量等。教学管理包含过程管理、质量保障、教研活动3个维度,主要观测点为:教学文件、教学组织、领导听课、同行听课、院督导听课、学情调查、教研组织与成效等。培养质量包含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学习成效、社会声誉4个维度,主要观测点为:专业技能、综合素养、毕业率继续深造率、英语四六级通过率、竞赛获奖、论文专利、就业质量、社会评价等。
(二)在校生对教学工作满意度的评价
对在校大学生开展专业认识、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等方面的满意度调查,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参与专业建设的积极性。专业认识包含专业兴趣、前景期望2个维度;教学质量包含课程体系、课堂教学、课后指导、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5个维度;教学管理包含教学纪律、行政服务、班导师服务3个维度;教学保障包含师资配备、实验设备、教材及学习资源3个维度。
(三)毕业生对专业培养满意度的评价
对毕业生开展培养过程、核心课程、专业技能、综合素养等方面的满意度调查,推动专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培养过程包含课程体系、专业教育、实习效果、毕业设计(论文)、就业教育5个维度;核心课程包含课程重要性、课程有效性2个维度;专业技能包含多项特定专业技术能力;综合能力包含批判性思维、良好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10项综合能力。
(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满意度的评价
对用人单位开展毕业生专业理论知识、工程(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工作态度、团队合作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等方面的满意度调查,了解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收集用人单位需求,鼓励行业用人部门深度参与专业课程设置,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四、校内专业评估的程序与方法
(一)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
校内专业评估涉及专业教师、在校生、毕业生、用人单位、评估专家等众多人员,操作流程复杂,只有建立功能强大的信息化平台才能保障评估工作顺利实施。信息化平台应体现流程化、集成化、智能化等特点:流程化是指系统能满足在线自评、在线调查、在线审核、在线评估等功能,保障校内专业评估工作有序、高效开展;集成化是指系统能实现多角色数据共享功能,如在校生、毕业生调查模块中“本学期课程学习状态”“课外学习活动情况”“毕业生综合能力”等学情调查数据能够自动被专业自评模块读取;智能化是指系统能提供大数据挖掘、统计功能,提升专业评价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二)开展专业自评
一是专业负责人在学习、领会校内专业评估方案后,对照校内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收集相关支撑材料,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填写专业自评报告。二是学院审核专业自评报告数据的真实性。三是专业自评报告经学院审核通过后,在全校公示,接受广大教师、学生监督。专业负责人还需为在校生、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提供专业核心课程清单和相关专业技能明细。
(三)实施在校生、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评价
教务处组织开展在校生对教学工作满意度评价,并与就业指导中心一起做好毕业生对专业培养满意度评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满意度评价工作,并最终提供各专业三类评价的调查数据。教务处还需汇总整理好校级及以上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成果奖、研究性示范课程、全英文课程、新生研讨课、学位率、毕业率、教师获奖等数据明细,进一步减轻专业自评工作负担。
(四)注重专家评估
专家遴选的标准为:一是专业相近。评估专家必须是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二是教学管理经验丰富。评估专家必须是从事过系主任、教学副院长等教学管理工作的专家。三是专家多元化。每个专业安排2―3名专家进行评估,其中至少1名为校外专家。教务处统一组织专家开展专业评估工作,专家通过网络查阅专业自评报告,依据专业评估指标体系逐项评价,并撰写专家评价意见。
(五)形成专业评估分报告
专业评估结果实施分类指导,学校将专业竞争力等级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强竞争力专业,是指获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点的专业。强竞争力专业是学校的优势专业,是吸引考生和用人单位的“拳头”产品。强竞争力专业要能体现“领头羊”作用,应获得更多、更高等级的教学获奖和教学改革项目;应大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应高质量通过教育部和住建部的专业认证和专业评估;应大力拓展国际化教育,开设了全英文课程、本科生中具有一个月以上海外学习经历的学生比例高;应有较高的毕业生继续深造率等。第二类为新办专业,是指毕业生不足三届的专业。新办专业应具备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且执行良好;师资队伍结构应合理,能够胜任教学工作;实验、实习条件应有保障;学生、用人单位满意度好等。第三类为一般竞争力专业,是指除强竞争力专业和新办专业之外的专业。一般竞争力专业应有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能够主动适应和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应有强化学生专业认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具体措施;专业建设应取得一定成效,有省级及以上教学改革项目或奖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内外各项教学培训,有一批教研成果;就业率达90%以上等。教务处与学院共同分析评估专家、在校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评价数据,依据各专业的竞争力等级,明确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对应对策,并最终形成单个专业评估分报告。
(六)形成专业评估总报告
学校从全校层面汇总专家、在校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评价数据,采用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分析学校在专业建设中的成效、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供对策和建议,并最终形成校内专业评估总报告。
五、校内专业评估的成效
2012年,河海大学组织57个本科专业开展了校内专业自评工作,3906名在校生、3610名毕业生、311家用人单位参与了问卷调查,邀请了校内外67位知名专家在线评审,了河海大学本科教学专业评估分报告和总报告白皮书。本次校内专业评估构建了利益相关者协商共治的长效机制,评估主体多元化,评估内容多样化;打破了评价结果唯分数论制约,而是根据专业竞争力不同等级给予专业相应指导,激发了专业在校内专业评估中的主动性,变“要我评”为“我要评”;建立了学校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常态化的联系机制,使专业面向社会发展实际培养学生,提高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建立了循环评估和后继评估机制,完善了校内常态化监测的教学评估制度。
参考文献:
[1]宋彩萍.高校专业内涵建设自主评估框架维度甄别与建构[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
[2]史秋衡.我国大学生学情状态与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12,(2).
[3]史静寰.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5).
关键词:高职院校;优势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培育
一、建工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背景
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正在开启新一轮改革开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根据自治区十二五规划,全自治区城镇化水平将由2011年的45%,提高到2015年的52.5%,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60%左右,目前及未来10年,自治区城镇化建设处于加速上升时期。未来数年广西需要新增大量建设行业的高技能人才,据建设厅预测,广西建筑业施工领域高职建筑技术类专门人才的年需求将达8000人以上,并将逐年增长。然而,目前广西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却较低,远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建筑业对人才的需求。
本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办历史已有50余年,为广西城镇化建设输送的毕业生是广西同类专业中最多的,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2004年开始实施以项目为载体的工学结合的“2+0.3+0.7”人才培养模式,2006获批为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目前已经建成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三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四门校级精品课程、一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根据自治区政府的要求,要建设一批适应广西“14+4”千亿元产业、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急需专业和获得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优势专业,2011年7月,本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申报广西优势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获得批准。但是,根据对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该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师队伍、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等方面尚有不完善和脱节之处,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以后几年,按照地方政府规划及建设市场要求,要强化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才能满足地方建设的需要。
二、建工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理念与目标
紧密结合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核心战略的广西现代化建设以及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需求,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教育理念;引入职业资格标准,构建以项目驱动、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以岗位技能考核为重点的质量评价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强化校企深度融合的“工学结合、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全面进行专业和课程一体化建设,计划经过2-3年,达到专业办学活力明显提高,办学水平整体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增强的优良效果,将该专业打造成办学特色突出、办学优势显著,引领广西同类专业,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广西名牌专业。
三、建工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改革措施与预期成效
实施“定方案、建机制、联企业、优团队、强课程、重实训”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全面进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实现该专业及课程一体化从优质到精品的提升和跨越。
(一)定方案
改革措施是实施“大专业、多方向、宽口径、活模块”人才培养方案。从2011年秋季起进行专业大类招生,将原有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监理专业、基础工程技术专业合并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完成前三个学期的系统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第四个学期按“志愿+就业”的原则选择专业方向,按施工、内业、监理、测量、钢结构、设计六个专业方向分别设置有灵活的、与岗位对接的课程模块,以实现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机结合,满足用人单位订单培养和零距离就业需求。预期成效是形成一套得到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认可,在全自治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成熟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建机制
建立相关的互动保障机制。在教师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方面,建立与此挂钩的“双师型”教师职称评聘机制,建立校企双方相互兼职的激励机制,同时建设经费稳定化、奖励制度化。在实习、实训教育体系建设和运行方面,强化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管理机制,实施“分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实践教学标准,同时按岗位完善和编印更加合理的《顶岗实习手册》。在学生考核评价方面,以岗位技能考核为核心,按照“五个结合”即“知识考试与技能考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分数评价与素质评价结合”、“技能考核与技能鉴定结合”、“学校考核与企业评价结合”,构建“多元考核、企业评价”的考核评价机制,引导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与实践接轨。
(三)联企业
在已有“由本学院牵头,和建设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单位共同成立学院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和“已与21家区内大型的建筑企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协议”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校外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与建筑企业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学校和企业作为两个教育主体,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形成比现有合作更有深度和广度的紧密型的教学、科研、技术服务及培训、学生就业的“四位一体”校企合作平台。
(四)优团队
改革措施是进一步强化“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把专业教师队伍打造成为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
1.大力支持专业带头人培养。通过国内进修、出国访学、专业培训、学术交流、本行业有代表性的企业挂职实践,加强对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同时选拔专业带头人助理一名,引进企业兼职带头人一名。
预期成效是综合培养校内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助理、企业兼职专业带头人,建立一支梯队型、复合型的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带头人团队。
2.加强骨干教师培训。分批选送到相关院校对口专业进修、在职攻读专业学位、企业挂职实践、技术兼职。预期成效是经过2-3年,在已有骨干教师的基础上,使其余教师全部成为教学骨干。
3.全面提升教师“双师”素养。外引内培,引入行业能手担任专职教师、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和培训。安排中青年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挂职顶岗,熟悉生产过程,参与项目开发、经营管理和课题研究等,拓展和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每学期选派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7至9名参加脱产实践,或不少于1个月的企业实践,实践能力达到培养计划考核要求。预期成效是经过2-3年,专任教师获得相关专业工程系列技术职称或考取相关执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到65%以上;90%以上的专任教师达到“双师”型教师要求。
4.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选聘行业能手参与课程建设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指导青年教师等。预期成效是经过2-3年,兼职教师和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1.2∶1,建成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五)强课程
在进行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总体规划、同步建设,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制度和机制、措施保证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同步提升。建好课程开发框架体系,为实现本专业所有核心及骨干课程全部与实践接轨升级优化奠定基础,达到“建筑市场决定专业、专业选定课程、课程为建筑市场服务”的一体化目标。
改革措施是构建“三个平台、两个系统、十种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注重特色教材建设。以建筑工程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为主线,搭建能力递进的“三个平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础平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应用平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管理平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相辅相成的“两个系统”:理论教学系统和实践教学系统,依此进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教材建设;三个平台、两个系统的建设以培养十种能力为宗旨,即专业识图能力、建材应用能力、基本构件计算能力、施工管理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安全管理能力、施工测量能力、质量检测能力、资料管理能力、软件应用能力。达到以下预期成效。
1.形成课程设置与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对接,具有工程性和职业性的“三个平台、两个系统”的专业特色课程结构体系。构建由《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工程》、《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技术》、《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法识读》、《钢结构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测评与资料管理》等9门主干课程组成的工学结合项目化课程群。
2.将现有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建筑工程测量》、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建筑施工技术》、《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识读》建设成为本专业具有全国示范性的特色课程,将现有的校级精品课程《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房产测量》、《建筑结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测评与资料管理》建设成为本专业具有自治区示范性的特色课程,将《建筑力学》、《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设成为校级特色课程,至此,本专业的骨干课程全部升级优化。
3.在已有自编教材的基础上,编写6本“十二五”规划教材:《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识读》、《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地基与基础工程》、《工程质量测评与资料管理》、《钢结构施工》。
4.利用虚拟技术开发单体建筑教学软件,三维动态展示基础构造及施工、上部构造及施工、钢筋构造详图,参与自治区和国家的教学软件大赛。
(六)重实训
1.完善实践教学模式与标准。完善由课程项目实训、综合项目实训和顶岗实习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按员岗位分别编印、完善《顶岗实习手册》,完善网上实习管理平台,形成行之有效的顶岗实习组织与管理模式。
2.乘新校区建设之机遇,加强校内实训教学基地建设。迁建建筑技术实训基地;扩建普通测量实训室、材料试验实训中心、DY国际-学院工程设计部;新建监理工作室(已与建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签约)、钢结构实训基地、混凝土实训基地(企业投入100万)、数字测量实训室(计划对外开展测量服务)、防水实训基地(已与金雨伞防水装饰有限公司签约共建)、基坑支护实训基地、地基与基础模型实训室。建成一个集教学、科研、岗位培训、技能鉴定于一体的校内综合仿真实训中心。
3.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在现有21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分别在自治区内和区外各新增5个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
四、建工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
在学院专业建设的发展规划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已列为学院重点发展的龙头专业。在2011年7月,通过评选,本专业获批广西壮族自治区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唯一的“优势建设专业”项目。
(二)组织和制度保障
成立由学院教学副院长及系部各主任、专业负责人组成的建工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项目建设的领导与管理,专人负责、责任到人,保证建设按计划进行,确保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如期实现。为了严格执行学院的科研教研相关制度及规定,围绕本建设项目,还将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及办法,如项目目标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项目建设年报告制度等,从组织和制度上保证建设项目能够规范有序进行。
(三)资金保障
自治区和学院将给予本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专项资金支持。按进度和资金预算,严格管理,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建设预算,做到专款专用,对各建设内容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论证,合理使用各项经费。
(四)过程管理
在本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强化全过程管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检查和监督各项目的建设进度,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按半年度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将项目建设年度进展情况、资金预算及有关材料汇总形成年度总结报告,及时上报学院和自治区教育厅,定期接受上级的中期检查和有关部门的监察、审计,确保如期完成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关键词:双语教学;旅游接待业;教学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背景下,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所培养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次,开展专业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院校顺应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1]。2001年,教育部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对高等院校进行双语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2010年,教育部又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积极鼓励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3]。自此以后,各大高校为适应高等教育新形势,积极响应教育部文件要求,陆续在各专业培养计划中开设了专业双语课程。但目前,专业双语课程开展的水平参差不齐,如何有效、高质量地推进双语教学,是高等院校面临的一大难题。旅游接待业是旅游管理类专业的4大核心课程之一[4]。2019年,扬州大学在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中开设了旅游接待业双语课程。本文基于对旅游接待业课程双语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建设双语教学的思路与对策,旨在为优化与推进高校双语课程教学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旅游接待业课程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为准确分析旅游接待业课程的双语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2021年1月,本文通过问卷的方式对扬州大学旅游管理类学生进行了有关旅游接待业课程双语教学的课后调查。其中,共发放问卷109份,回收问卷106份,问卷回收率约为97.25%。之后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旅游接待业课程双语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双语教学模式单一
旅游接待业是旅游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开设的学科基础课,课程内容紧扣社会背景和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具有知识面广、内容丰富、实践性及灵活性强的特点。然而,双语教学不仅涉及专业知识的讲授,还涉及专业单词的讲解、句子的翻译与分析,这就使得教师在课堂上仍然采用传统的以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灌输式教学法讲解传授知识,而忽略了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因此,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约有42%的学生认为目前的教学模式略为单一,并建议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增加一些趣味性的互动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二)双语教学对象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决定双语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相同的教学内容、采取相同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授课。然而,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效果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5]。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约有71%的学生虽然已经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但英语应用能力不佳,难以熟练地运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另外,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明显不如读写能力。通过对“是否能理解双语教学的课堂内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分析得出如图1所示结果,22%的学生能完全听懂英语教学内容,34%的学生能听懂大部分内容,21%的学生能听懂大概一半内容,13%的学生只能听懂一小部分内容,10%的学生完全听不懂。有的同学因为听不懂教师讲课,逐渐丧失学习兴趣,产生畏难情绪[6];有的同学因为要花费精力学习英语,影响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以至于越来越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节奏和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使课程双语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双语教材建设落后
优秀的教材是双语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然而,针对旅游接待业这门课程,目前国内尚未有相关的双语教材,中文教材的建设也处于起步阶段。国外已有出版相关的外文教材,但其在教学结构、讲解方法、体系等方面都与中文教材存在较大差异,加上英文原版教材高昂的价格,使目前国内的双语教学只能依托中文教材、双语课件以及双语资料。这一现状难以满足双语教学的需求。
(四)双语教学评价模式的单调
由于双语课程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目前高等院校中还未形成完善的考评体系来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双语教学成效[7],仍然以传统的期末试卷方式为主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期末考试的试卷虽然已经采用中英文相结合的方式,相比以前以中文为主的试卷已经有了一定的优化。但数据分析显示(见图2),23%的学生对课堂的考核评价方式表示满意,45%的学生对课堂考核评价方式没有满意程度上的偏好,32%的学生表示对双语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不太满意。有些学生仍然采取考前临时突击的方式学习,觉得短时间内的应试压力过大。由此可见,以试卷为主的传统考核方式强调了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另外,传统考试方式并不能全面考查学生应用专业英语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能力,同时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也存在很大欠缺[5-6]。
二、旅游接待业课程双语教学建设思路
(一)建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首先,为确保所有同学都能准确理解课堂内容,跟上教师的授课节奏,在旅游接待业课程教学中计划采用中文和英文相结合和相交叉的灵活讲授方式。具体来说,对于简单易懂的知识点,以英语讲授为主,而对于复杂和重要的专业知识点,在英语讲授的基础上运用中文进行进一步讲解。其次,要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8]。教师可以采用课堂提问、分组讨论、个人展示等多种互动方式,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灵活运用专业英语的综合能力,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最后,教师应该结合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前沿,将最新的行业知识融入双语教学课堂,通过学习国外原版的专业资料,让学生更加灵活地掌握专业英语在行业中的应用方法[9]。
(二)运用多种手段提升学生英语水平
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是阻碍学生双语课程学习的一个基础性因素。因此,为克服这一基础,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英语综合能力和水平。例如,教师可以针对课程的重难点内容提前制作好双语课程的教学辅助视频,并上传到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对课程重难点内容进行补充学习。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一些地道的英语学习资料,努力提升学生的基础英语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建立课程学习交流群,一方面与学生分享一些英语学习的书籍资料,另一方面方便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为学生答疑解问。总之,教师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从而提升双语教学成效[10]。
(三)加强双语教材的建设
针对目前旅游接待业双语教材匮乏,英语原版教材不适用等问题,课程教学团队应大力加强双语教材建设,进一步提升双语教学成效。课程教学团队应考虑到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课程的建设现状,学习借鉴国外优秀经典的专业教材,自编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双语教材,确保双语教材的难易程度、内容设计方面更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6]。
(四)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
为确保双语课程评价模式的有效性和全面性,提升学生的获得感与成就感,旅游接待业课程需要改变传统以笔试为主的单一模式,采用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模式[11]。目前,高等院校还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因此,课程教学团队需要对自身情况进行调研考察,不断探索,形成最适合学生的评价标准。基于对旅游接待业课程授课对象和授课教师的调研考察,建议将期末笔试试卷的评分占比降到50%,而另一半的评分由课堂表现10%、小组作业20%、个人演讲10%、个人作业10%构成。通过对课程评价模式的改革,锻炼学生的课堂表现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逻辑思维,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8]。
三、结语
旅游接待业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双语教学的实行适应大学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需要,不仅有助于促进课程内容和体系的完善,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和专业能力。本文基于对学生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总结出旅游接待业双语教学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以及教学评价模式单一等问题。针对每一个问题,本文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双语教学的建设思路。今后,旅游接待业课程双语教学还需要克服种种难题,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在双语教学改革中取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张同利.加强高校双语教学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7(5):90-92.
[2]宋党育.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高校双语教学:以“地球科学”双语课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1(1):88-91.
[3]李娟.新媒体技术在藏汉双语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研究: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2013(2):113-118.
[4]韦夏婵,许霞.基于“结构-发现”理论的旅游管理专业社会实践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以《旅游接待业》为例[J].旅游论坛,2021(4):111-119.
[5]王天晓,时小燕,雷凯健.研究生生物化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49):81-82.
[6]黄利亚,罗振兵,李清廉.工科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实践与思考[J].高教学刊,2017(14):69-70.
[7]刘颖,许南.高校转型背景下双语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6(3):106-113.
[8]高洁,张德升.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双语教学有效性的反思与重建[J].教育探索,2016(10):61-64.
[9]张卫华,李冬媛.高校双语教学现状及经验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160-164.
[10]刘建东.美国明尼苏达州汉语“沉浸式”教学模式及其启示[J].社会科学战线,2017(10):277-280.
关键词:Flash课程改革;专题活动教学方法;成效
中图分类号:TP391.41
《Flash影视动画制作》是高等职业院校影视动画设计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如何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学到更多的技能知识,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成了相关教师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1]。笔者结合职业院校实际的教学经验,并且针对该课程学生现状对教学方法、课堂设计、评价考核方法改革进行了尝试。
1 专题活动教学法构建
Flas短片制作过程一般分为:前期策划阶段、角色与场景设计阶段、动画制作阶段、后期处理阶段、影片五个阶段[2]。根据教学内容,每一个Flas短片项目,可以构建一次或多次专题活动。专题活动教学法构建中心思想:构建课堂中学生“想、议、做、讲、评”五个主体活动,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代替传统教学主体教师。
1.1 学生欣赏,项目引出
构建思想:体现学生“想”的主体活动,意在加强学生思维锻炼,进行创意设计。根据Flash影视动画项目内容,要求学生思考并进行创意设计,或互联网搜索相关动画影片。教师根据学生创意或搜索的精彩影视动画,导入Flash影视动画项目。
1.2 学生讨论,分析实操
构建思想:体现学生“议”的主体活动,意在加强学生沟通力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Flash影视动画项目,教师讲解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任务需求、分析制作步骤主要操作技巧、制作出项目结果。
1.3 提升难度,小组完成
构建思想:体现学生“做”的主体活动,意在加强实操能力,进行团队合作。根据Flash影视动画项目,布置类似或新项目,并小组组内实现。小组按任务分:负责人、展示人,开发人。
1.4 分工有序,展示作品
构建思想:体现学生“讲”的主体活动,意在满足学生表现欲望,增加学习兴趣,加强团队合作,团队沟通表达能力。
1.5 全体参与,互评作品
构建意图:体现学生“评”的主体活动,意在集体参与,赢得荣誉,提高学习积极性。
2 专题活动教学法应用
根据专题活动教学法构建思想,阐明该教学方法各环节的改革应用过程,以“‘人间处处有真情’影视宣传片”课堂教学为例。
2.1 学生欣赏,项目引出
内容:通过展示一系列贫困山区学生学习图片,引起学生思考贫困大学生资助问题,并引出“人间处处有真情”影视宣传片项目。学生进行创意设计,或网络搜索相关影视短片,参考编写创意剧本。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引起学生共鸣。结合实际应用情境,引出项目。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课时安排:2课时。
2.2 学生讨论,分析实操
内容:提炼项目任务制作需求,分析讨论相关专业知识及其制作技巧,实操项目内容。包括:角色人物元件、场景转换、动画设计等。
设计意图:讨论关键制作需求,分析制作技巧及注意事项,分析讨论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
课时安排:4课时。
2.3 提升难度,小组完成
内容:小组按任务分:负责人、展示人,开发人。设置拓展项目“京北职院处处有温情”,分小组进行实现。以原有“人间处处有温情”Flash影片为基础,加入京北职院元素,还可以自主创意设计。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理论应用实际,灵活应用专业知识及其团队沟通协作能力。
课时安排:4课时。课下时间,或者课堂上机剩余时间。
2.4 分工有序,展示作品
内容:负责人组织组内展示人,开发人,进行制作ppt,并展示ppt和作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表现欲,增加学习兴趣,加强团结协作,沟通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2.5 全体参与,互评作品
内容:构建并应用“集体投票订乾坤”评价方法评定作品排名。学生展示情况、作品情况采用多元评价方法,教师评价每组,学生评价其他组,学生评价本组。
设计意图:全体参与,提高学生参与度,学生能公平、公正评价作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时安排:1课时。
3 专题活动教学法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在高职《Flash影视动画制作》课程教学的改革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
在教师方面,课堂教学过程对教师掌控课堂的能力要求较高的问题。在以上构建应用专题活动教学法与“集体投票定乾坤”评价方法中,虽然都是要求学生的个人努力向上,但是对于教师课堂引导学生、控制时间、帮助小组解决疑难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教师在进行专题活动前,要全面熟悉各种Flas制作方法技巧,以及美工基础训练过程所遇专业难题,制作技巧,并预先估计学生组内不同角色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中能够激励学生,不要使学生在时间的作用下丧失激情。
在教材方面,该课程相关教材都是大同小异的问题。教材基本上都是从Flas制作软件介绍开始,然后进行绘图、时间轴、补间、元件、库、Action Script 脚本语言讲解。在选择的时候尽量选择较多大型案例,基础知识穿插在案例中的教材。便于开展“专题活动”教学法,并且收到较好效果。
总之,《Flash影视动画制作》课程教学的改革过程中肯定会或这或那的问题,但是我们要勇于探索,勇于只要不改革,才能不断的进步,教学方法就会越来越适合提高学生课堂效果。
4 专题活动教学法应用的初步成效
4.1 构建应用“专题活动”教学法,学生快乐自主学习
“专题活动”教学法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职业能力为目的。《Flash影视动画制作》课程应用了专题活动教学后,学生展示欲望强烈,表现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加强了组内分工合作,便于学生能力互补、沟通解决问题,使得学生因学习而快乐,从而课堂良性发展。
4.2 构建应用“投票定乾坤”学习评价方法,科学评价学生学习
《Flash影视动画制作》课程尝试了“投票定乾坤”学习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应用了“教师评价每组,学生评价其他组,学生评价本组”的多元评价体系。从而可以科学评价学生学习,增强了评价考核的公平公正性。而且学生自己考核,对考核的公认度大大提高,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
5 结束语
本文构建了以“想、议、做、讲、评”为中心思想的专题活动教学方法,并应用到具体实例中,通过本次课程改革后,学生踊跃参加各种比赛和获取职业技能证书人数大大增加。期为高职院校影视动画相关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唐慧妮.高职院校Flash课程教学方法思考[J].教育战线,2012.
[2]先锋教育.Flash影视动画制作与案例教程[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张红兰.高职Flas制作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职业教育,2013.
(广州市番禺区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广州 511400)
【摘 要】结合当前人才需求情况和中职电子专业课程教学现状,以《智能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课程为例,开展工学结合模块化项目课程教学模式及评价的探究,详细分析课程的内容设计、教学的具体组织实施及教学评价方式。
关键词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教学评价
作者简介:蔡建聪,男,广州市番禺区职业技术学校,讲师,主要从事电子技术应用方向的教学与研究。
0 前言
在工业4.0即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升级加快,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创新。由多门技术融合成的智能控制应用日益广泛。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中职电子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其培养目标应从培养“简单技能”型转向“复合技能”型,加强培养学生技术技能、职业素质和创新意识,增强创造附加价值的能力,为建设创新型智慧城市、企业智能生产及技术改造提供人才需求及储备。为此,我们结合实际积极进行课程改革,紧跟科技发展态势,适度超前,根据职业岗位及中职学生认知发展需求,设计开发了《智能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课程,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则,以单片机应用技术为核心,融合传感、机械技术等知识,整合为工学结合模块化项目课程,它重在应用,力求体现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旨在培养学生智能控制技术应用能力。该课程不仅是首批广州市建设精品课程,也是2014年广东省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项目。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着重进行课程教学模式和评价方面的具体实施研究,旨在有效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1 研究背景
1.1 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由单片机技术、传感技术等相互融合形成的智能控制技术,在工业控制、智能装置、嵌入系统、物联网和智慧家居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电子产品设备日趋微型化、多功能化和智能化。高新技术融合,职业技能由“简单”变得更为“复合”,广州市作为电子、轻工业和房地产业重点发展的城市,急需复合型智能控制应用技能型人才。
科技的高速发展,带动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极大提高,岗位分工被灵活、整体化和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综合任务所替代,这对就业人员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工作中的计划、决策和分析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均需在真实的“工作情境”和整体化的“工作过程中”获得,而传统的课程模式很难承担此任。以单片机应用技术为核心,融合传感技术、机械技术等多门知识,优化整合的《智能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工学结合模块化项目课程,力争在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和评价创新上有所突破,更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 我校相关课程教学改革历程
我校长期开设单片机等相关课程,积累较丰富的课改经验。
第一、二阶段(1997~2003~2007年):处于学科体系,分设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技术、机械基础等课程,主要有验证、制作等技能训练。
第三阶段(2008年~2011年):跳出学科体系,对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造。在单片机课程教学中,按照工作过程展开,采用理实一体项目教学,通过“小项目”制作实现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第四阶段(2012年1月~)建设广州市精品课程:打破学科体系,以单片机技术为核心,融合传感、机械技术等知识,优化整合为《智能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工学结合模块化项目课程,采用“大项目、能力递进式”教学模式。
第五阶段(2014年11月~)建设省数字化课程资源:结合市精品课建设进一步完善课程资源建设。
1.3 以往教学实施情况分析
过去单片机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按“小项目”的形式设置,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完成一个个独立“小项目”的编程制作来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首先,在微观上看,的确体现了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形成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概念,但在实际的工作岗位或生产活动中,往往并不是只完成一个简单的“小项目”如流水灯或数码管显示电路的制作,它需要融合众多“小项目”才能称作完成一个项目的开发或产品的制作。再次,单片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很多产品项目中,已经融入了传感技术或机械控制的内容,知识复合程度高,能否选择合适的学习项目将内容融会贯通并应用于实际十分关键。另外,过去的教学评价主要以项目形式考核,考核较多的是学生完成某个项目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水平,而对学生平时的表现、小组协作能力等情况的考核则较少。因此,须对该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及评价方式作适当的调整,要考虑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发展性,选择合适的项目载体承载课程的内容,项目载体既包含课程所学的知识,又是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让学生能真真实实地体验完成一个实际项目的工作过程,对工作形成整体的认识,获得工作过程知识,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培养职业素质。
2 研究理论依据及主要目标
2.1 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下,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主动获得的。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能力是多元的,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有多种能力构成。因此,应根据教学对象因材施教,教学评价指标、评价方式也应多元化,注重对不同人的不同智能的培养。
2.2 主要目标
2.2.1 有效实施工学结合模块化项目课程教学模式,验证课程开发成效
通过对该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的研究,探索与实践工学结合模块化项目教学模式,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提高教学有效性。同时,希望通过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进一步验证课程开发的成效,并在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中起引领示范作用。
2.2.2 完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建立完善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设计有效、可行及易于操作的教学评价表,充分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及职业素质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3 课程的具体实施
3.1 课程教学项目整体安排
3.1.1 课程内容整体规划
该课程以单片机技术为核心,融合传感器、机械技术等多种知识,不仅注重基本知识和实操技能的学习,还注重实际的应用,更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创新及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相应职业能力,转化成学习项目,选择具体“大项目”载体,例引进投篮游戏机项目对接动漫游戏产业,引进智能家居项目对接建设智慧城市的定位。课程以多种知识的有机融合设计成初、中、高三个模块,注意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微观结构如图1所示。
3.1.2 课程内容的组织设计
(1)模块一为初级阶段(入门):采用“大项目主导,小项目内嵌”的教学方式,整个教学围绕一个完整的大项目(如投篮游戏机),学生通过逐步完成每个小项目进而完成整个大项目也即课程基础部分的学习。
(2)模块二为中级阶段(应用):通过对完整的功能任务书的分析及框图设计,完成项目的制作、安装与调试等。如以智能小车或智能机械手作为学生提升的项目载体。突出实用性,以单片机为核心,加大传感器、机械等知识的融合度。
(3)模块三为高级阶段(拓展):主要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将关键知识点、技能点拍成微课,以多媒体、网络的形式进行学习和实际操作。因智能控制综合技术应用较强,例如智能家居里就用到多种传感器(光、热、湿、气、位移、红外)、太阳能和机械等知识,在教学中注意知识的融合性和拓展性,适度介绍新知识新技术及单片机应用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项目载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实际进行调整。同时还应适度加强真实生产项目的教学。另外,在中、高级阶段的教学中,应注意“分类定制”,采取分层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处境和需要,使各类学生均学有所长,为学生的职业成长和发展服务。
3.2 项目实施的过程
加强校企实训基地建设,为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提供保障条件。基于单片机产品典型工作过程,不同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训练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价”展开,学习功能分析、设计、编程、仿真、装配与调试等多种知识技能,体现完成工作任务的行动过程。在完成每个项目的工作任务中,行动导向,任务引领,学做结合,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按照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教学过程的系统化设计并组织实施。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一个工作项目实例,六个教学步骤”的“一项六步”法。所谓“一个实例”是每个模块的教学都以一个实际项目为引领,“六个步骤”是指每个项目教学中,分六个阶段进行,如图2所示。
3.3 课程的具体实施
3.3.1 教学组织形式与要求
一般采用小班教学。将一个行政班划分两半,用另一门项目课程如《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配合,学生按项目课程轮换学习。采取“全体大班导学,项目小组训练,个别针对辅导”的操作形式。
3.3.2 教学组织实施过程
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做中学,学中做,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在完成每个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得不同的工作过程知识,培养一定的职业能力。
(1)模块一:“初级”阶段的课堂教学结构
采用“大项目主导,小项目内嵌”的模式,当完成全部的“小项目”后,再整合“小项目”,逐步完成“大项目—投篮游戏机”的安装与调试。
每开始一个小项目前,先下发工作任务书,然后进入“六步骤”教学:项目引入、明确任务、制定计划、任务实施、任务评估和任务拓展等。在任务实施中,重点加强该项目知识点及实操技能的训练,采用“虚拟仿真+任务制作”方法,实施“四环节”步骤:即①电路分析设计;②程序编写与仿真;③电路实物调试;④终端装置安装与调试。具体的课堂教学结构如表1所示。
(2)模块二:“中级”阶段的课堂教学组织
中级阶段的课堂教学结构主要由功能任务分析、查阅资料、电路框图设计、绘制电路图、制作及调试电路、程序编写与调试、完成产品等步骤进行,如以智能小车或智能机械手为项目载体开展。
(3)模块三:“高级”阶段的课堂教学组织
该阶段为拓展、进阶阶段,主要通过微课视频,以多媒体视频播放、网络学习等形式来拓展学习,引领学习方向。如以智能家居系统为项目载体,开阔学生视野,拓展思维,提高自我创新意识,了解科学技术发展新动态,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4 教学评价的关键点与主要操作方式
(1)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过程考核由项目负责教师在项目教学中进行,结果性考核在课程结束后统一组织考核。根据项目的完成情况和各小组成员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的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过程考核根据回答问题、学生作业、平时测验、技能竞赛、出勤等,综合评价学生成绩。评价主体由师评、组评、自评构成,成绩比例为70%、20%和10%。考核配分如表2所示。
(2)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5 主要成果与成效
5.1 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优化课程教学结构
通过分析职业能力,重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以单片机技术为核心,融入传感、机械技术等知识,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同时选择合适的项目载体(如投篮游戏机)承载课程内容,集“趣味性、综合性、实用性”于一体,按“分类定制”原则设计成“初、中、高”三个层次。“大项目主导,小项目内嵌”组织教学内容,开发了项目教材,为课程实施工学结合模块化项目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供了前提条件。
5.2 实施工学结合模块化项目课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有效性
加强教学环境条件建设,设置工学结合学习场景,实施“大项目、能力递进式”教学模式,精心选择生产生活中的典型实例,以简单有趣的产品入手,在一个完整的“大项目”中设计不同的“小项目”,学生逐步完成一个个“小项目”的工作任务即能完成整个产品的制作。一般采取“全体大班导学,项目小组训练,个别针对辅导”的操作形式,“大班”、“小组”、“个别”,统分结合,形式多样,注重实用,分散难点,将知识点融入到生动形象的各项任务操作中,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开展第二课堂,设置学生创作园思维点子库,完善教学资源库,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鼓励勤于思考大胆创新。以各级技能竞赛为推手,进行较深层次的“竞赛式”教学,利用学生间差异性与合作意识进行互动,激发学生潜能。组织学生企业顶岗实习,在实际工程环境中亲历生产过程,体验企业文化,培养职业能力。近年来学生在省市技能竞赛中取得良好成绩。
5.3 完善以能力为本位的多元评价模式,促进学生进步
实施分层、分类、分项目考核,注重学生“心智技能”方面的评价,将第二课堂、技能竞赛和顶岗实习表现等纳入综合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及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既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水平,也评价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团队协作能力等,以自评、组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学评价方式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效果。以能力为本位,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使评价更加客观有效,促进各类学生进步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今后“首岗适应”或“多岗迁移”就业、升学及创业等打好基础,为学生职业生涯多元化发展服务。
6 结束语
本文以《智能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为例,结合实际开展工学结合模块化项目课程教学模式及评价方面的研究,进一步验证课程开发和建设的成效,为其他课程的改革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