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人际交往理论范文

心理学人际交往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人际交往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学人际交往理论

第1篇:心理学人际交往理论范文

关键词:案例;高职生;落单;人际交往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80-01

我们都知道,大雁是一种候鸟,它们在秋季迁徙的时候,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变化为“一”字形,好多文人墨客写过优美的文句赞美过大雁的这种行为。但有时,我们也会发现有个别掉队,落单的大雁,显得非常的孤单和悲凉。那么落单的大雁会有什么后果呢?科学上对此有解释:大雁南迁是要靠很多大雁共同产生的上升气流才能有足够的能量南迁,光靠一只大雁是很难的。所以落单的大雁很容易在半路冻死,根本到达不了温暖的南方。

人类是一种群居的动物,人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友谊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友谊可以满足一个人爱和尊重的需要。纯真的友谊是学习和生活的调味剂。每个人都有归属的需要,你会将自己归属到某一个团体,如一个宿舍、一个班级或一所学校。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你会觉得心情愉悦,情绪稳定,能够保持一个乐观的生活态度。即使是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你也可以很容易找到值得信任的人诉说。

有心理学人士做过调查显示,在一个班集体中,一般都会有1-3名落单的人,他们比较难融入班集体中,显得形单影只,抑郁寡欢,有的甚至不能正常完成学业。那么如何帮助高职生中的落单的“雁”呢?下面我通过一个案例,把有关这方面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案例基本情况

戴同学是我班的一名比较低调的女生,学习态度认真,在班级言语较少,为人实在,与本班其他女生相比,有比较明确的是否观念,正义感较强,尊敬师长。有一天,她情绪很激动的跑来我的办公室,哭诉道:老师,我不上学啦,她们都对我不好,都不理我,我不想上学了……。我没有批评她,而是很耐心的稳住她的情绪。细心的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我很想帮助这个在人际交往方面出问题的孩子,让她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健康快乐的生活和学习。

二、帮教过程

1、从各方面了解情况:

(1)从母亲那了解到的信息:她母亲说她在家也很少与她主动交谈,初中时她朋友也不多,而且交往也不深。从小到大,家里人对她很宠爱,她也比较听话,家里人也从不违背她的意愿,有时比较任性。

(2)从同班同学那了解到的信息:该同学比较特立独行,与人交往方面不主动,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不善于主动与人交流,对同宿舍同学的事情不关心,行为上与同宿舍同学的一致性较少,所以在同宿舍中,没有要好的朋友,班级中也很少有人与她说话。她比较压抑自己,有时思想比较极端,行为上有些冲动。

2、帮教具体过程

(1)与家长联系和沟通,了解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情况,争取家长的配合,家校共同教育和帮助她。

针对其与父母交流少的情况,希望其父母多抽出一些时间陪陪她,在家主动多与她交谈,尽量倾听孩子的心声,以此来了解孩子的思想,多参加一些家庭外事活动,交与她一些待人接物的技巧,与外人多交流。

(2)争取来自同龄人的力量与帮助。

与该同学同宿舍的同学谈话,并且希望大家主动与她交往,在生活与学习方面多关心和帮助她,对于她的缺点与错误希望大家多宽容些,以适当的方式告诉她和教育她。教室里,我安排一名性格与品行均较好的班干部与她同坐,并希望她各方面多帮助和关心她。对此,我还特意开了一次关于人际交往的主题班会,同学们也从这次班会中,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

(3)对她进行人际交往技巧的指导。

我定期和不定期的找她聊天,谈话,鼓励他多与同学交流,从自己的内心走出来,对同学们关心和感兴趣的事,适当参与,关心同学的感受。对于她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与她一起分析,找出原因,转变她原来的一些思想,对她进行人际交往技巧的指导。让她明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要过分计较个人得失,多看别人的长处,待人热情诚恳,乐于助人,但也要注意方式和方法。遇到问题要善于沟通,懂得谦让等,多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多考虑别人的感受,做一个受别人欢迎的人,等等。我还要求她主动参加一些宿舍和班集体的活动,让她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一些与人交流的技巧和方法,真正融入到集体生活当中。

三、帮教结果

通过一段时间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该女生各方面进步很大,与宿舍舍友和班级同学相处融洽,做事情和与人交往变得越来越乐观,脸上经常洋溢着微笑,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今年还主动要求参加学校运动会1500米和800米的比赛,而且获得了好成绩,她在比赛期间,同学们都为她加油呐喊,到终点有几个同学还为他递水,搀扶他,问寒问暖,场面很感人。

四、案例思考

1、要重视高职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人际交往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说服能力、指挥能力和应变能力等。卡耐基指出:一个人的成功,15%是靠个人的专业知识,85%是靠人际关系和处事能力。所以说人际交往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第2篇:心理学人际交往理论范文

旅游心理学是旅游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是将心理学的原理和理论运用到旅游工作当中去指导实践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从目前旅游心理学的教学内容来看,普遍注重原理和理论的讲授,与实际旅游工作的结合不够紧密。在学习过程中,不能通过各项教学环节的实施,体现对学生心理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目前的课程评价机制主要还是以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作为主要衡量标准,这势必造成学生平时不努力,到考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若将评价标准贯穿到整个课程学习的全过程,这将对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专注力起到一定作用,从而有助于高职高专旅游专业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锻炼与培养。

课程改革思路

“旅游心理学”课程改革的思路是:从职业岗位群特点分析入手,明确职业能力,构建课程内容,组织实施课程教学,建立与能力培养相衔接的课程考核方式,加强心理训练,将政策支持、师资建设和教学条件作为课程建设的运行和保障机制,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心理学认为,人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于人的活动。因而,我们将旅游心理学教学设计成以体验性学习为主的教学,引入团体心理训练和项目引导教学,将过去以“学科体系为系统”的课程改革为“行动体系课程”,并将其作为这门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课程教学在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下,强调旅游者心理、旅游服务心理和员工心理素质培养等内容,利用精心设计的与理论知识相配套的实践活动,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并发展出符合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的职业能力。这样不仅能够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用性,而且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的接轨。在内容的选取上,打破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体系为导向的课程结构,构建了“3+3”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内容体系。理论教学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设计了由旅游者心理、旅游服务心理和旅游企业员工心理三大模块构成的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设计了项目引导教学、团体心理辅导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三个层次。

课程改革的创新

按照旅游过程及服务岗位特点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实现能力、知识和素质三结合为不同理论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做中学,避免以往灌输式的被动学习。依据旅游专业职业能力发展要求,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主要由3大部分构成:旅游者心理、旅游服务心理、旅游企业员工心理。每一部分均有不同理论知识的侧重,但是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解决问题、信息处理、自我学习、数字应用等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至始至终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特别是第三部分“旅游企业员工心理”篇,以人为中心,注重培养一般旅游从业人员与管理者的人际技能和抗压、抗挫折的心理能力,安排了人际交往和心理保健内容,这是基于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而安排的内容。将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融入课程内容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课程内容的设置把团体心理训练等内容纳入本课程教学中,与针对专业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形成互补,使职业心理素质的养成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修养素质。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对传统教学中的理论过多的现状进行改革,构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互配合的互动教学模式,在实践课程下设计相对独立的项目引导教学体系和团体心理训练,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素质能力培养的结合,把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贯穿于项目实践教学全过程。学生可根据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实培养实践的基本技能方法及创新能力。在课程组对该门课程所进行的革新和探索过程中,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项目式学习模式和团体心理训练等实践课程内容的加入,对于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产生了积极作用。下文以团体心理训练和项目引导教学为例,详细介绍了在实践课程中以这两种教学模式为核心的革新和探索。

以团体心理训练和项目引导教学为核心的教学革新和探索

团体心理训练及其在教学中的实践

团体心理训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或方法,通过团体成员的互相观察、学习、体验,促使个体在团体心理训练过程中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和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增进适应能力,以预防或解决问题并激发个体潜能的助人过程。[2]个人在一个团体中的心理能力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因此,具备一定的群体心理能力对于个体来说十分必要。如何将团体心理训练的内容融入“旅游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中,使之契合培养目标呢?课程组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对此进行了如下尝试。在旅游企业员工心理这个模块当中的重点内容是旅游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对此,教师在讲解理论之前构建了与之相关的团体心理活动。名为“信任之旅”[3]的团体训练活动,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训练内容之一,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导入课题。该步骤的目的是通过活动前简短的交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可以这样导入: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每天都在与人打交道,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沟通是建立人际关系的第一步,在不同的情境中怎么做才能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呢?第二,活动开始。(1)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每组6~8人。(2)选择有一定阻碍的盲行路线,准备眼罩。学生两人组成一组,一位做“盲人”,一位向导。“盲人”蒙上眼睛,原地转3圈,暂时失去方向感,然后在向导的搀扶下,沿着指导者选定的路线,绕室外活动。向导在此期间不能讲话,只能靠肢体接触给同伴提供指导,共同完成,此过程的重点是体验信任与被信任的心理感受。(3)互换角色进行游戏。(4)活动要求:在活动过程中每一个同学都要体会自己的心路历程。第三,交流感受。(1)每位同学在小组中谈自己在活动中的心理历程,交流处于“盲人”、向导角色时的感受与体会活动过程。(2)回忆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经历,交流彼此的感受与体会。(3)让学生自愿上讲台和全班同学分享谈自己在活动中的心理历程,交流处于“盲人”、向导角色时的感受与体会,总结出人际交往关键词。(4)活动的重点:引导学生分享过程中信任感的变化,在非语言环境下是怎样理解、沟通、帮助同伴的。第四,学习理论知识:人际交往的内涵,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第五,课后自我强化训练:练习语言表达,学会倾听;写出收获和感悟。团体心理训练通过学生在特定活动中的互动来进行自我探索,通过与周围人的比对,能够自发引起对自我的反思和对存在问题的求知欲,团体心理训练之后的讨论和教师的引领总结非常重要,这是对学习的深入挖掘及升华的过程。#p#分页标题#e#

项目引导教学及其在教学中的实践

“基于项目式学习”即Project-based-learn-ing,简称PBL,它强调运用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从真实世界中的基本问题出发,通过组织学习小组扮演特定的社会角色,并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基本做法是:针对课程内容设计出一个个学习单元———项目,每一个项目围绕着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而展开,学习者以合作的方式来分析问题、搜集资料、确定方案步骤,直至解决问题。作为这种学习活动的结果,学习者通常要形成能表达自己的理解的实际产品,比如报告、模型、多媒体演示软件、网站等。[4]下面以模块一“旅游者心理”这部分内容当中的任务四———旅游者的人格为例来举例说明。课程中的任务四主要学习的知识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人格的含义以及代表性的人格理论;能力目标要求能够运用所学人格理论来分析旅游现象、进行旅游营销。在此目的的导引下,我们创设了如下项目式学习内容:第一,创设情境。假定你是旅游企业的工作人员,需要营销你们的旅游产品,你将如何运用所学的人格理论来向旅游者传递信息?第二,操作示范。教师讲解人格理论。第三,独立探索。让学生进一步通过查阅资料来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消化示范项目的解决要点,为解决练习项目打下基础第四,确定项目。(1)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每组6~8人。(2)选择要推介的旅游产品。(3)利用适当的方式针对不同人格的游客来进行旅游产品的宣传营销。第五,协作学习。活动要求每一个同学都要参与讨论,通过把见解与大家分享,达到思想碰撞、相互启发、团队进步的目的。第六,学习评价。形式不限,各个小组通过各种方式向全班汇报研讨结果,根据汇报情况进行评价。项目式学习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主动投入到项目构建和问题的解决当中来。学生在汇报研讨的过程中总是让人惊喜不断,有采用情景表演的方式通过全组成员对不同人物惟妙惟肖的扮演来诠释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有的采用PPT演示的方式来汇报;有的还制作了视频等等。学生们在通力协作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的领悟,而且团队协作、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

第3篇:心理学人际交往理论范文

【关键词】 教育程度

【Abstract】 AIM: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self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of military personnel in field army. METHODS: Nine hundred and fortynine soldiers were assessed by Self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urvey (SCCS) and common data forms. Ttest, correlate analysis, oneway factor analysis, multifactor aggression analysis and path analysis were used in statistics. RESULTS: ① The percentage of those who were selfinconsistent and incongruent was 1665%.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selfexperience inconsistency and self flexibility compared with those of other army units.② Soldier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of selfexperience inconsistency than noncommissioned officers. Officer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of self flexibility than noncommissioned officers and soldiers. ③ The scores of selfexperience inconsistency in oneyear soldier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overfiveyear soldiers. ④ Self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were influenced by educational level, personal relations and parental rearing styles.CONCLUSION: The self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in military personnel can be improved by enhancing their educational levels and personal relation abilities.

【Keywords】 self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educational state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parents;education

【摘要】 目的: 考察野战部队自我和谐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自我和谐量表》和自编的一般资料表对949名野战部队军人进行问卷调查,通过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对军人自我和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① 从总体情况看,自我和谐低分组有154人(1623%),中间组有637人(6712%),高分组有158人(1665%).与其他部队相比,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和灵活性上有显著差异.② 士兵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上显著高于士官,干部在自我的灵活性上显著高于士兵、士官.③ 一年兵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上显著高于五年以上兵.④ 对军人自我和谐的影响路径中,有4条显著路径: 文化水平、人际交往、父母教养方式直接影响自我和谐的发展;父母教养方式通过影响人际交往而间接影响自我和谐.结论: 可从提高军人的文化程度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增强野战部队军人的自我和谐.

【关键词】 自我和谐;教育程度;人际关系;双亲;教育

0引言

自我和谐(self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是Rogers人格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Rogers认为个体的功能就是维持各种自我知觉的一致性,以及他对自我与经验两者的协调.当个人认识到知觉的自我与实际的自我之间有了差距时,他便处在不协调的状态,而体验到内心的紧张[1].为了维持自我和谐,个体就会采取各种各样的防御方式,这样就为心理问题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显然,Rogers把自我的不和谐看成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已有军人自我和谐的研究文章[5,6],但在军人成长过程中,哪些因素最为影响自我和谐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对某野战部队官兵自我和谐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考察,旨在对军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参考,以更好地提高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整群抽取某野战部队官兵约1000名进行调查,获得有效问卷949份,有效率约为949%.被试均为男性,年龄16~38岁,平均年龄(2215±423)岁.其中士兵476人,专业士官336人,军官137人.测试时,身体健康,均否认有精神异常既往史和家族史.

1.2方法

① 采用王登峰根据Rogers有关自我和谐概念的阐述而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SCCS)[2,3].本量表共有35个题项,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3个分量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包括对能力和情感的自我评价、自我一致性、无助感等,主要反映对经验的不合理期望.自我的刻板性主要反映个人较为古板、僵化,不能根据事情的变化作出一定的改变.自我的灵活性则与自我的刻板性相反.SCCS采用Likert五级记分制.经对大学生的测试,量表有较高的同质性信度和预测效度[2].② 自编的一般资料调查表.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军龄、级别、兵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家庭气氛、集体气氛、部队管理、干部态度、人际交往状况、工作训练情况等.除年龄、军龄等资料外,均采用多选一的方式,由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问卷采用集体测试,统一指导语.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采用SPSS100 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主要统计方法有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

2结果

2.1官兵总体自我和谐情况把自我和谐的“自我灵活性”反向记分,然后3个因素分值相加即得总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和谐程度越低.总分平均为8866 ±1436.根据段建华以低于74分为低分组,75~102分为中间组,103分以上为高分组进行划分[3],低分组有154人,约占总人数的1623%,中间组有637人,约占总人数的6712%,高分组有158人,约占总人数的1665%.

转贴于  2.2官兵自我和谐各分量表分析由于自我和谐目前无常模进行比较,因此把自我和谐各分量表与王鲁豫调查的一般部队自我和谐情况进行对比[4](Tab 1),结果显示野战部队军人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上显著高于一般部队军人(P

2.3不同军事职业自我和谐各分量表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军事职业军人之间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和自我的灵活性上有极显著的差异.Scheffe多重比较显示士兵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上显著高于士官,干部在自我的灵活性上显著高于士兵、士官(P

2.4不同军龄自我和谐各分量表的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军龄军人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上差异显著.Scheffe事后多重比较显示1 a兵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上显著高于5 a以上兵(P

2.5自我和谐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把总分与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自我不和谐与自身文化程度、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气氛、集体气氛、人际交往有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以总分为因变量,把相关显著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这样有3个变量进行方程,文化程度、人际交往和父母教养方式.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对此进行路径分析.结果如Fig 1.由路径系数可以看出,在对军人自我和谐的影响路径中,有4条显著路径: ① 文化程度对自我和谐的影响.② 人际交往对自我和谐的影响;③ 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我和谐的影响;④ 父母教养方式影响人际交往,并间接影响自我和谐.

3讨论

本研究从总体来看某野战部队自我很不和谐的人占了总人数的1665%,与一般部队相比,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更强,而自我的灵活性方面却较差.说明某野战部队官兵在自我方面的和谐程度偏低,这可能与野战部队对官兵的特殊要求有关.他们是从事战争、应激等工作的部队,在军事训练和工作要求上比一般部队更为严格.过于严格的训练可能使官兵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难以一致,而自我的不协调和不一致,可能会出现适应不良、焦虑、恐惧等情绪问题,因此应把自我和谐作为重点进行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同时也提示应把自我和谐高分组的官兵作为重点人群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预防和干预.

士兵与士官、干部在自我和谐方面表现不同.总的来说,干部、士官比士兵的自我和谐程度高,一个原因可能是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所致.干部、士官的年龄一般比士兵大,对自我能力的认识和情感的评价更为客观,也能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关于这一点也可从不同军龄自我和谐的差异上获得证实.本研究结果显示,1 a兵与5 a以上兵相比,自我与经验方面更不和谐,同时对自我的认识较为刻板,不能灵活变通,再加上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导致情绪上冲突更为激烈.研究表明,自我反映个体看待世界的方式[1].因此对官兵应注意进行自我和谐和自我灵活性方面的教育,减少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从而促进心理健康水平.

人格不仅影响人的态度和行为,也影响人的工作绩效[7].对青年官兵来说,自我和谐这种人格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心理健康不仅增强军人的适应能力,也能增强其应对能力[8].本研究表明,影响军人自我和谐的因素主要有自身文化程度、人际交往、父母教养方式.路径分析表明这3个因素对军人自我和谐的影响主要有4条,其中3条直接影响途径,包括自身文化程度对自我和谐的影响;人际交往对自我和谐的影响和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我和谐的影响.还有1条是间接影响途径――父母教养方式还可以通过影响人际交往的好坏间接影响自我和谐.本研究结果提示,要提高军人的自我和谐,增强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就需要从这4条途径加以教育、培训.在部队虽然不能直接干预父母的教养方式,但可以从军人的文化程度和人际交往关系这两个角度进行培训.提高军人的文化程度,能够增强对自己的合理而客观的认识,促进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一致性.促进军人的人际交往,不仅可以避免孤独寂寞,还可以促进心理正常发展,使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良好的自我认识和人际交往可以促进个人的自我和谐的发展,进一步增进心理健康.但如何实施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这需要我们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珀文.人格科学[M].武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1-305.

[2] 汪向东,王希林,马红.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4-317.

[3] 王登峰.自我和谐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1):19-22.

Wang DF. Construction of scale of self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J]. Chin J Clin Psychol,1994;2(1):19-22.

[4] 王鲁豫. 某部队军人自我和谐及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2;11(5):545-546.

Wang LY. The analysis of self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and relevant faotors on personal[J]. Chin J Behav Med Sci,2002;11(5):545-546.

[5] 甘景梨, 吕存生, 杨代德,等. 综合性心理训练对军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2):206-207.

Gan JL,Lü CS,Yang DD,et al.Study of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training on army men[J]. Chin J Behav Med Sci,2004;13(2):206-207.

[6] 王鲁豫.某试验部队战士自尊和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2;20(5):355-357.

Wang LY.Self esteem mental health and relevant factors analysis of trial army[J]. J Prev Med Chin PLA,2002;20(5):355-357.

[7] 李云波,米霞,孙汉友,等. 军队优秀医学人才人格特质的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21(6):145-147.

第4篇:心理学人际交往理论范文

论文摘要:大学德育人际环境在本质上是一种人际交往与人际心理氛围以及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 象,表现出人际环境的文化特征,这就是大学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本质特征、文化形式特征、文化结构特征和文化功能特征。

大学德育人际环境是指围绕在大学生周 围,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 、发生作用的一切人际关系因素的总和,它是大学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德育人际环境在表现形式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人 际交往与人际心理氛围以及共 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表现出人际环境的文化特征。

一、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本质特征

人既是文化的存在,也是社会的存在。处于共同体之外的无论什么人都不是一个人。费希特曾说过:“只有在人群中人才成为一个人。如果人要存在 ,必须是几个人。”回把人放到与他人的关系中来研究,即需要研究他所处 的社会以及该社会的文化。人只是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同他人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只有人创造的特定形态的文化才能决定人们社会关系的内容和性质,因此只有“文化”才能准确地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揽括在内。鉴于人与文化的互动构成人的社会关系这一点 ,有学者甚至认为 “我们可以说,人 、社会、文化一开始就是三位一体地出现的。人虽然有先天道德本性,但也表现为社会文化的本质”。

从个体社会化的角度看,德育就是要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即个体如何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掌握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它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只有经过社会化才能使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圈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很多,其中人际环境是重要因素之一。人际环境对于个体的影响,是通过各种直接或者间接的途径进行的。一方面,离不开个体的自主的 、积极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与之有关系的其他个体及团体的相互作用而实现。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与个体社会角色的教育或者学习,实际上就是掌握并遵循社会交往的道德规范,实现社会生活环境的秩序与和谐。从社会(主要指政府)对德育目的设定来看,德育就是要培养适合一定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特点的公民,其前提是事先已经设定了公民的素质与道德品质的标准。德育就是培养受教育者这些素质与道德品质。两者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是他们有共同的指向。

这个指向就是实现国家的秩序与和谐 和实现社会生活环境的秩序与和谐 。不管从个体社会化还是国家设定德育目的来看,两者都不能脱离一个核心的东西就是道德与思想政治规范。道德规范与思想政治规范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一个社会的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而这恰恰是德育人际环境的本质所在。

二、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形式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形式特征可以归结为共 同的价值观念、和谐的心理氛围与道德行为规范。共同的价值观念是指在大学校园中,由无数大学教师、学生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在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价值理念与价值特征。这些价值观念的外延比较广泛,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如教师的教育教学观、人才观、知识观等,学生的学习观、生活观、消费观、荣辱观、纪律观等,还有师生关系的理念。虽然在大学校园中,具体到个别的教师和学生的身上 ,这些是有一定差异 的,但是形成这些共同的价值理念,对于大学的德育活动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而且,在大学德育活动中,大学生也容易接受大学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念,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与道德品质。

和谐的心理氛围是指在德育活动 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非学校内的个体与群体 的交往实践中的心理状态与态度等。心理氛围往往与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具有紧密的联系。首先,在师生关系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立状态,这本就是一种心理氛围的表现。而在我国古代,孟子就强调 ,“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却出现相反的情况,由于目的差异、经验差异与知识水平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很少形成融洽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疏远,因此教师的教学、个人的人格魅力与学术水平等对学生影响很小。另外心理氛围与情绪一样,还具有弥漫性。某一个大学生生活在不 良心理环境中,就 自然会产生心理保护机制,甚至形成个人的心理封闭与对外的敌对心理。这样 的心理氛 围还能影响到周 围的其他学生的心理状态,甚至是教师心理状态 ,导致在整个教育情景中,产生不良的人际关系。而在良好的人际心理氛围中,就会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保证德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道德规范本来就是人类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约束作用的文化遗产。道德规范首先是一种约束机制,它的作用是对大学生形成制约,指导大学生形成 良好 的行为习惯,同时道德规范还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的追求 。由于有比较多的关于道德规范的性质与作用的研究,这里我们不再作过多的讨论。

三、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系统的文化结构主要表现为德育模式 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取 向。简单说 ,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是由教师、学生与非校园内的社会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系统 。德育环境系统中的文化环境是有特定意义的,它指大学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的财富的总和。德育环境中的文化环境是一种纯粹客体性文化,其存在方式与内容是由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 中形成的。而德育人际环境却是由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与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其结构最大特征在于自主性。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 ,往往会根据环境的变化选择人际交往的对象与人际交往的方式,这就是说德育人际环境是不断在变动的过程之中。我们说德育人际环境具有文化属性 ,并不是把它归类到德育环境中的文化环境这一类别中。

大学德育的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种开放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结构内部的要素不断吸收外界的信息,不断地完善德育活动场域内涵 ,使德育活动更具有实效性;二是德育主体随着时间推移会发生变化 ,处于中心地位的大学生个体完成学业后离开大学校园 ,则对于该个体来说,大学德育活动结束 ,而且人际环境系统在吸收外界信息后,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也会适当地引导整个系统内涵发生变化。另外作为德育对象的大学生个体所朝夕相伴的大学生个体、正式群体乃至非正式群体都会通过不断地改变自身进而完善组织的功能,而且交往对象的变化也会导致人际环境系统各要素的关系状态发生变化。

四、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功能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于大学德育来说 ,就是校园文化。西方研究者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群体成员处理周围事情的方式 ”,它包括群体的标准、价值、信仰、礼仪和传统,它是学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的,是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首先是潜在的规范作用。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校园环境和全校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它是在学校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的。就学校来说,各个学校,尤其是历史悠久的学校,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已的特点和传统,这些特点和传统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会被历史地承袭下去,形成一种环境气氛和集体舆论。逐步形成以学校群体的荣誉感、自豪感和集体的意志作风为主的环境氛围和集体舆论,从而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产生教育作用,以潜在的规范性影响着每个成员的行为,使生活在这个群体中的成员不断调节自已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接受这种环境熏陶;使一些不能适应这种环境要求的人和事,受到群体的批评甚至谴责,而改变原来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培育出各类优秀人才来。

其次是非强制性 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是非强制性的。校园文化对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习惯具有潜在的规范性,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它通过特定文化心理氛围的熏陶和有 目的地传播信息及文化知识内容,以主动地选择代替简单地全盘接受或盲目斥责,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虽然对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习惯具有潜在的规范性,但除了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外,一般来说,它并不具有强制性,而只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再次是个性发展的塑造作用。在 良好的校园氛围和校园环境中形成的群体需要、目标对受教育者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激励总是 由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引起的,对大学生来说,大学时期正是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形成的时期,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制约其人格及“三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会给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打上深刻的烙印,具有持久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伟强.高校德育人际环境刍议[J].职业与教育,2006,(35).

[2]转引自[德]米夏埃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I.张乐.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20.

[3]冯青来.文化与教育——教育理念的文化哲学沉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4]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9.

第5篇:心理学人际交往理论范文

师德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却不是一个容易透视的话题。师德现有的定义很多,但没有一个定义能够被所有的人们所认可,因为任何定义都有其自己独到的理解,同时也都有其不完善的地方。本文只提出笔者所主张的师德概念,即:师德是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待学生,对待自己,对待知识的态度和观念,这种态度和观念最终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始终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是一种教学教育资源。这种资源有其自己的作用机制,在教学活动中有自己的落脚点。

二、师德的作用机制

在现实教学活动中,我们很容易看到这样的事实:同样一门课程,不同教师授课,学生反映他们的收获是不同的。背后的原因,有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不同,也有师德水平的不同。

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艾伦指出:“我们都承认,有效的教学远非只是教材加上呈现教材的技能,在这之外的东西最好叫做品格技能。诸如尊重学生,移情理解,真诚和认可等品质,都在这一标题之下。”

艾伦所指出尊重学生、移情理解、真诚和认可等品格技能,在我们国家,常常被归属到师德的门下,这种资源从课程上划分又被归类于隐性课程。

假如我们承认教学活动过程不但是显性课程的实施过程,而且还是隐性课程的实施过程的话,师德品质,作为一种教学和教育资源,从来都没有远离过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即 :他们是“不公开的、非预期的、隐含在学校经验中经常而有效的教育资源”。它的作用在很多时候没有办法评价测量,但在教学实际中所发挥的实际功能,却事实存在,它们的作用机制,其实质是隐性课程的作用机制。

三、师德的落脚点

心理学人格研究成果显示,人格从来不曾与人们的社会角色相隔绝,不曾与复杂的人际关系相隔绝。所以,如果我们承认师德是构成教师人格的一个部分的话,我们只有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在教师和学生的相处中,把握师德。也就是说,我们只有观察他们如何理解知识,如何对待学生,如何看待自己,才能把握师德的品质。而这种观察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表现为大学教师的“知识观”“学生观”和“教师观”这三个方面。

1.大学教师的“学生观”是师德的落脚点

具有良好师德品质的教师,懂得在教学活动中,把学生看作是应该得到尊重的学习主体。

有人把中国的教育比喻为“马斯特罗床”(马斯特罗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强盗,锯人或拉人与床同长),在这张床上,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被削足适履地弄成一个规格,以便完成教育模式。在这种教育模式在近几年不断遭到批判的时候,就引发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研究。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谈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时候,到底要尊重学生什么?

(1)学生是应该得到尊重的学习主体

关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研究,笔者发现研究成果表现为两种研究旨趣。一种是以“知识教学的完成”这一教学目标作为研究线索,强调学生作为主体的参与。另一种研究旨趣表现为以“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调教学活动中的人文关怀。

关于第一种研究,从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再到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无不强调并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参与意义。

另一种研究旨趣表现为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调教学活动中的人文关怀。隐含的逻辑是:学生不仅需要学科知识,还要有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人格培养。卢梭的浪漫自然主义和罗杰斯的无条件积极关注教学模式等,都是这类研究的经典之作。

在现实中,我们可以发现,具有良好师德品质的教师,无不把尊重学生贯彻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他们调查学生的学习基础。因为他们明白:“教育心理学归纳为一条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他们鼓励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中,因为他们明白教学过程中的认识活动与人类的知识探究过程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教学过程不应当把知识作为现成的结论教给学生,而应当让学生通过探究发现知识。可以说发现法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一个具体的教学情景。这些在笔者看来是对学生的最好的尊重。也是具有好的师德品质的最好表现。具有良好师德品质的教师,总能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做到尊重的学生的主体地位。

(2)学生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对话者

具有好的师德品质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会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对话者,而不是一个纯粹的观众。

后现论所提倡的对话精神,在一些领域确实为我们提供了透视某些问题的途径。就教学活动来说,在我国,教学活动走出了“为阶级斗争服务”的误区,正在走出“工具说”以及后来的“价值说”的误区。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教育已经回到科学知识和人文关怀对话交融的境地,已经回到师生人格对话的境地,已经回到多元教学理念和多元价值观念沟通对话以求进步和发展的境地。对话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对话更加是一种精神,在这一“对话”过程中,教师的师德水平是制约或发展这一过程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师德遭人反感,师生对话难于畅通;师德得到学生赞誉,对话的平台所站的高度,对话的内容,对话所引发的理解水平,更加容易有积极的结果。

2.教师的“教师观”是师德的落脚点

具有良好师德品质的教师,总是能够结合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角色给予适切的定位。

(1)教师是影响学生自尊水平的重要因素

具有好的师德品质的教师,通过教学活动,总能成为提高学生自尊水平的促进者。

“自尊是指你对自我概念的评价。其实质是你是否喜欢你所认为的这个自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人都有尊重的需要。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尊重和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养。具有良好师德品质的教师无一不是信任、尊重和热爱学生的。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自尊是影响学生学业的因素,教师就应该成为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的工作者。

在中国,教师行为对于学生自尊的建立尤为重要。为什么这样说呢?我国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强调群体意识,靠别人给自己定位”。在这样的主流文化环境中生存的学生,无疑更加需要接收到来自教师对自己的肯定、鼓励,从而提高自己的自尊水平。

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比如“教师善于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少些全盘的否定,多些真诚的鼓励,是帮助学生建立高自尊进而帮助学生具有好的学业成绩的最好的帮助”。笔者的一个学生曾经讲述过一个这样的事情,他说他刚进大学校门的时候,英语口语很差,以至于上外籍教师的课成了他的心理负担,当时班里有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口语好的学生在练习口语时是不愿意跟口语差的学生搭伴的,所以在外籍教师的口语课堂上,他经常成为被“遗弃”的孤独人。很快,外籍教师看到了这个现象,就坚持在课堂上做他的口语练习的伙伴,坚持不懈鼓励他,帮助他。经过两个学期的持之以恒的努力,他的英语口语成绩得到极大的提高。我至今记得他给我说的话:“我的外籍教师不仅给了我英语口语的技能,她对我可以进步的相信,对我和别人一样具有学习英语的能力的相信,是对我人生的最好的礼物。相信的力量是巨大的。它使我有了自信,她就是我的天使。”这些发自肺腑的言辞,应该引起我们对师德的内涵的思考。

(2)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人际交往专家

具有好的师德水平的教师,在与学生相处中,是能够赢得成功的师生交往的人际交往专家。教学工作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教师应该为成功的师生人际交往作出积极的努力。StanleyJ 在描述未来的教师形象时强调的第一条就是教师首先应该一名人际关系的专家。他说“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出色的人际交往专家”。

师生关系是对学生学业的影响一个因素。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赞可夫在《和教师的对话》中明确指出:“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重要一点是要看师生关系如何。因为师生关系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师生关系冲突,会引起学生甚至教师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上的好恶。学生对教师所教学科的学习,不论是从学习兴趣上,还是所要下的工夫上,都会打上折扣。这也是我们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

3.教师的知识观和知识建构观是师德的落脚点

(1)教师的“知识观”是师德的落脚点

教师怎么看待知识?怎么理解知识的构成因素?这些问题归结为教师的师德确实有其隐蔽性。其实挖掘下去,是教师工作所站的平台,最终也是一种态度。比如:有的教师把知识理解为只是一些写在教科书上面的文字符号,而有的教师则更赞同文字符号只是知识的载体,是师生从事教学活动的中间媒介。他们理解到知识是过程、方法和价值的统一。 站在后一种对知识理解平台上的大学教师,理解到知识只能是作为学生思考的材料,知识的作用是通过知识学生发展自己各种水平的新的理解,使学生获得理性的自主能力。

(2)大学教师知识建构观是师德的落脚点

教师知识结构合理,具有随时获取知识的开放品质。相反,如果教师的相关学科知识贫弱,教师的知识场阈狭窄,很容易会陷入“解释学循环”,常常遭遇无法抵制的质疑。一个对自己教学工作负责任的教师,他们不会允许自己的知识面狭窄、单一。他们明白相关学科知识的意义在于两点:一是为本学科搭建相应的支持平台,使得本学科知识不只是禁锢在一个狭隘的场域里的没有发展前途的死的东西。比如,讲解“课程”的教师,如果没有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课程”也就成了死的东西。讲解“管理学”的老师,如果没有经济学的知识做平台,管理学总显得无所依据,管理的意义变的异常单薄。因为没有相关学科知识对所学习的某一学科专业知识的透视,专业知识论述容易会陷入“解释学循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专业就是壁垒。有时候是阻碍自身发展的壁垒。任何一门学科,如果不向其他学科开放,都必然走向死路一条。有了相关学科知识,才能够走出专业,再回到专业,从而使专业有所发展。二是从伦理学来看,教师相关学科知识的意义也举足轻重。在美国曾经有这样的一种说法,一个不懂经济学、社会学的法学家,有可能成为一个社会的公敌。也有人说,一个不懂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教育学学者永远只是一个乌托邦,一个空想家。所以,相关学科知识的意义不仅意味着专业知识的宽泛与深刻,还意味着专业伦理的观念。大学教师这里,相关学科知识尤其显得重要。

对待工作敷衍了事的教师,很难在知识建构上作出积极的努力。一个师德水平高的大学教师,不会允许自己的知识面狭窄、单一。他们会围绕自己的专业知识,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之丰满、合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态度,是师德的落脚点。

第6篇:心理学人际交往理论范文

(1.2.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650000)

摘 要:从理论背景方面,简要介绍了传统德国心理学及经典精神分析的核心思想对心理动力学理论形成及发展的重要影响。理论核心方面,着重论述了心理动力学理论关于内在冲突的基础思想。最后在诊断焦点方面,就过去经验对当前行为影响作用的诊断重点进行初步总结。

关键词 :心理动力学;心理动力学诊断;心理主动性;心理诊断;心理治疗

1理论背景

继承了Spinoza的哲学基础发展起来的德国心理学与源自Descartes二元论的英国学派形成了强烈对比。随着对Kant体系中主动心理学的进一步阐述与修正,整个19世纪的德国对心理学的讨论也都设定在心理主动性的假设中。20世纪在整个心理学界乃至文学、哲学及艺术等领域拥有巨大影响力的精神分析,鲜少与其他心理学表述有共同之处。但其对心理的主动性、动力性、自我生成的实体的重视及强调,无疑与传统德国的主动心理学联系密切。精神分析的理论体系稳固建立在心理过程的主动模式之上,对人格的解释极其依赖于心理主动性。即使随后发展而来的新精神分析学派中,心理动力性仍然处于主要地位。

精神分析的伟大贡献之一则在推动并发展了心理治疗。虽然经典精神分析在如今临床已很少使用,但在精神分析运动中发展出的心理治疗理论层出不穷。心理动力学治疗的概念就是来自Sullivan学派[1]。Sullivan将人格或自我看作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认为各种“动力”和驱动性的社会关系是个体成长为适应性的社会化成人并发展自尊的基础[2]。这个社会关系开放系统也是Sullivan精神病学人际关系理论的核心基础。随着更多学者的研究及扩展,对心理动力学有不同命名,“以精神分析为导向的心理治疗”、“动力性心理治疗”、“内省取向的心理治疗”等,其共同特点是以心理主动性为假设前提。

2 心理动力学理论核心

心理动力学理论在不同学者那里有不同解释,这缘于侧重点和角度的差异。然而核心内容上则是一致的,即内在精神冲突是导致个体焦虑、紧张的根本原因。事实上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冲突是个体生活固有的一部分[3]。纵观其他心理动力学理论,如移情理论、防御机制理论、依附理论以及潜意识心理学、冲突与客体关系心理学等[4],内在精神冲突只是被以不同角度加以阐释罢了。

冲突的产生导致了焦虑,而避免焦虑的办法,不是试图使人格中的某一方面强过其它方面,而是彼此平衡。这种平衡的驱动力(本能)具有主动性。正是由于这种心理的主动性,个体在面对冲突所产生的焦虑时便会启动防御机制。换言之,源自潜意识深层、个体与生俱来的驱动力,自发主动地为自我不断尝试识别恰当的方式来释放本能提供所的能量及动力,以达到人格的动态平衡。正如Jung所说,人格的核心目的是寻求达到人格内部意识与潜意识力量的平衡[2]。这种主动朝向平衡的欲望,既是人格发展的动力也是内在精神冲突的原因。

因此我们说,心理动力学理论的共同核心是精神决定论,心理内部力量的性质和强度起决定作用[5]。人格的发展取决于个体对本能驱力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具有两种表现形式:基于内,即个体内部人格平衡过程,表现为个体对内心不同部分之间冲突解决的主动寻求,自我往往自发趋向能够使各部分要求得到调节的方向,从而形成特定的防御(认知)模式;基于外,即个体自我—客体关系平衡过程,表现为个体与环境、他人互动的关系模式,且个体总是主动寻求能够让自我体验到安全、满足的行为模式。

3 心理动力学诊断焦点

就心理治疗而言,心理动力学关注的是个体当前行为表征和期待模式如何受到过去经验的影响,从而改变那些不适应的人际感知方式(移情)、认知模式(防御)以及人际交往模式[6]。其诊断焦点是过去经验对当前行为的影响。

在心理主动性的驱使作用下,个体总是试图维持人格的动态平衡。人格平衡必须通过可接受的方式释放能量来维持,因而焦虑起着重要作用[2]。不是所有焦虑都会引起个体痛苦,适当的焦虑与适应有关,具有生存价值。人与人的不同在于,大多数正常人的焦虑体验能够对个体朝向安全、满意的平衡状态起促进作用,并发展出具有适应性的防御机制;而少数被焦虑情绪所困的人,其防御机制往往是不成熟、不适应的,然而心理主动性的本质并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这样的结果则是个体会继续投入更不适合的防御机制企图遏止冲突。

个体生活经历中某个精神动力冲突的出现都可能会使心理发展受到障碍[7]。因此,心理动力学治疗十分看重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潜意识冲突在起病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治疗者需要通过解决求助者生活中某个或多个关键冲突来使其有所改变。于是治疗中,对疾病过程中动力的理解、明确内在冲突以及对防御机制的分析都显得尤为重要。涉及到的内容通常是潜意识层面的,但仍然可以运用不同技术来得以明确。此外,对个体当前行为模式的分析同样重要。

在明确个体内在精神冲突的同时,也需意识到,这些冲突的形式受到个体早期经历的影响是深刻的。这些经历涉及:情绪和愿望;人际关系;自尊调节;情绪表达(防御机制及认知模式)。而这四个方面反映了四种心理动力学视角:自体心理学、客体关系、自我功能、内驱力[8]。其共同基本思想均认为,不论障碍多么严重,人际关系应始终在治疗范围之内;并且凭借对人际关系模式的分析,使内在冲突能够显现并获得治疗[1]。

源于客体关系理论的依附理论认为,婴儿跟母亲(或照料者)之间早期的互动经验会逐渐演变为一种工作模型[9]。这种无意识的工作模型包含着幼儿对自己和他人关系的知觉方式和反应倾向,并参与主客体相关的感受、期待、情景和习惯性人际互动,最终形成持久内化的客体关系模式[10]。许多实证研究指出,个体早期经历(如早期创伤、不安全依恋、不良教养行为)及个体特征性认知是导致个体人格障碍的病因学因素[11]。早期创伤体验到的情感,往往在人际关系中通过无意识的认同过程被传递,最终导致自体和客体分化失败[12]。

临床对于心理动力学治疗的运用及方法各有不同,大体上可以呈现出两种划分:支持性心理动力治疗;冲突为基础的心理动力性治疗。但其基本观点相同:其一,每种治疗形式都以生活冲突为基础;其二,所有治疗核心都围绕内心冲突的现实检验及相互关系的模式。因此,心理动力性治疗的目的在于了解人格的冲突并藉此改善症状,而非改变人格[1]。

4 小结

心理动力学理论的重要前提建立在心理主动性假设之上。这使得个体自我对人格动态平衡的趋向力量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这个核心思想,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来看待个体心理的发展:内在各部分之间保持平衡是个体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前提,失衡的原因是内在精神冲突的失控,失衡的主要表现则是不成熟、不适应的防御机制;外部自我与客体间关系的良性稳定同样是个体身心健康的关键,关系失衡缘于人际互动以及环境互动的冲突,表现在不适应的人际关系及行为模式。个体早期经历对这两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综上,就动力学心理诊断而言,明确过去经验对当前行为(行为、情感、认知及幻想)的影响是诊断焦点。同时强调个体生活事件的回顾应与现实相结合。增强理解个体防御机制和移情反应(尤其当他们发生在心理治疗关系中),从而阐明个体生活的特征性问题,基于此带来行为上的改变。

参考文献

[1] S.O.Hoffmann, G.Sehtissler. 什么是心理动力学/精神分析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施琪嘉,译)[J]. 德国医学,2000,17(4):195-198.

[2]詹姆斯.F.布伦南. 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第六版)(郭本禹,魏洪波等,译)[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185-193.

[3]Charles S.Carver, Michael F.Scheier. 人格心理学(第五版)(梁宁建等,译)[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91-193.

[4]蒋文晖,肖泽萍. 心理动力性心理治疗在焦虑症中的应用[J]. 上海精神医学,2008(2): 110-111,120.

[5]陆晓星,劳恩荣. 精神分裂症的心理社会治疗:国内研究10年回顾[J]. 医学综述,2013,4(8): 1441-1443.

[6]李玉焕等. 心理矫正对社区非监禁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J]. 精神医学杂志,2013(5): 344-347.

[7]陈晓英. 短程动力学治疗抑郁症1例[J]. 上海精神医学,2005,17(4): 228-229.

[8]Robert J.Ursano, Stephen M.Sonnenberg & Susan G.Lazar.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简明指南(林涛,王丽颖,译)[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9]Bowlby J. A secure base: Parent-child attachments and health human development[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8.

[10]江光荣. 心理治疗关系之作用机制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2003,11(5): 555-561.

[11]凌辉等. 人格障碍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1): 135-139.

[12]赵冬梅.心理创伤的治疗模型与理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3):125-129.

Brief of psychodynamics and psychodynamic diagnostics

—— based on psychological initiative

TANG Yi- ting1YOU Xiao2

(1.2.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management,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China.)

第7篇:心理学人际交往理论范文

关键词:口腔医学;基层;医疗岗位需求;职业能力

我国是口腔疾病的高发国家,而目前我国的口腔医学教育和口腔卫生事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且地区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基层地区的人们仍得不到正规有效的口腔医疗卫生服务。因此,高职医学院校为社会基层培养高素质的口腔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符合现阶段中国国情,是解决当前基层口腔卫生需求问题的重要举措。但由于各种原因,高职医学院校口腔医学专业在教学模式上普遍存在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高度模仿五年制本科、口腔基础和专业课程课时不足、教学内容应用性不强、教学手段单一落后、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致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岗位适应性差,动手能力不强,难以适应基层工作岗位的需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医学教育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具有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1],如何培养符合现代和未来岗位需求的医学人才是高职医学院校不可回避的问题。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系在深入行业基层调研的基础上,基于学生未来就业的基层口腔卫生服务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开展三年制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教学改革研究,现就基层口腔医学人才需求调研、职业能力分析、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探讨。

1基层口腔医疗人才需求调研

为了使我校开设的口腔医学专业能够更适应行业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课程教学适合实际岗位需要,本着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调研组深入珠三角、粤西地区以及周边市县区,对63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口腔医学专业人才需求、工作任务和流程、职业核心能力、岗位知识与技能需求、行业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调查,调查对象主要包括社会用人单位负责人、临床一线工作者、相关行业企业负责人、人才市场上有关企业的招聘人员、我院历届毕业生等,采取了个别访谈、参观交流、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进行调查。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是基层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口腔诊疗中心、个体牙科诊所等,主要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修复和预防工作。基层口腔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人才需求的重点是熟练掌握口腔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技能、各种义齿的设计和制作技能、各种牙齿的拔除技能等,能与病人进行融洽的沟通,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具备获取专业领域新技术、新方法的创新精神与能力等。调研组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明确基层口腔卫生服务单位的岗位人才需求现状,在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和社会岗位群发展变化的情况下,基于学生未来就业的基层口腔卫生服务岗位工作过程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提出并分析了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2基层口腔医疗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能力是指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从事口腔疾病临床诊疗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笔者将其归纳为专业技术能力、社会综合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3个方面。

2.1专业技术能力

专业技术能力是岗位职业能力的核心和基础,是高职教育的重点内容。

2.2社会综合能力

社会综合能力是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适合其生存环境的公众化言行举止的一系列社会行为能力[2],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毕业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需要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生活和工作中处理医患、同事、上下级等各种人际关系时,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毕业生在具备一定专业技术能力的基础上,社会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工作发展。

2.3可持续发展能力

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掌握了具体岗位现有专业技能,并且能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而进行自我知识更新,使自身潜力不断释放、技能不断提高的能力[3],包括自学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即使目前的知识技能“管用、够用、实用”,将来却不一定。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知识,还要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今后如何生存和发展。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仅局限于向目前某一岗位群输送人才,而要立足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岗位的不断变化,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为其后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基于基层口腔医疗岗位需求的教学改革

为提高口腔医学生的基层口腔医疗岗位职业能力,我校口腔系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工作,探索符合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求的三年制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1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系与行业专家和社会用人单位代表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生质量标准中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与技能、交流与沟通技巧、社会综合能力、自学能力、人格修养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校企共同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在实训资源整合、课程体系、教材、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技能考核等方面全方位合作、全过程参与,深入参与专业建设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使口腔医学专业与当地产业和行业企业的发展相适应。

3.2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开发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

我系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基于基层岗位工作和技能需求构建课程体系和制订教学计划,打破以学科理论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以职业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为中心进行课程整合和优化,以实际临床应用为目的,以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突出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使课程体系不再是五年制本科的压缩版。

3.3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我系根据社会需求和岗位需要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综合运用PBL教学、CBL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把知识点划分为一个个临床工作任务或问题,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一般为2~3天)自己翻阅教材、查询资料,进行思考、分析、归纳、解答问题后,上交作业。上课时教师进行提问和互动,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最后教师循序渐进地推导、讲解,归纳知识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自己寻找答案和分析思考,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彻底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透彻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有效培养了自学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4设置模拟临床情景的岗前综合性实训课程,培养专业综合能力

我系依据职业岗位技能需求,基于临床工作过程,将口腔医学专业各门课程中的所有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优化整合,构建口腔医学岗前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口腔病史采集和临床检查、疾病鉴别诊断、制订诊疗方案、综合病例分析、综合病历书写、常见病病例汇报、综合性强化实训、医患关系和沟通技能等,包含了与口腔基层卫生服务岗位工作相关的全部专业知识和能力。该课程模拟临床接诊病人的情景,在口腔模拟实训室采用“接诊病人—病史采集—专科检查—病症分析—鉴别诊断—诊疗原则—操作实训—病历书写”的实训教学模式,在加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使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顶岗实习实现有机衔接与融通。

3.5医学人文教育贯穿专业人才培养全程

我国医学模式已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现代口腔医疗卫生服务更多地关注人的心理状态、生存状态和社会因素[4],这就要求新时代的口腔科医生不仅有精湛的医术,更具有高度的人文关怀意识、高尚的医德与良好的服务态度[5]。我系将医学人文教育渗透人才培养全程,把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等课程内容融入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言传身教地灌输“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理念,强调临床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各种口腔病人的心理特点以及医患沟通技能。我系积极开展各种医学人文主题活动、口腔社区义诊和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使口腔医学生早早树立人文关怀意识,提高他们的医学人文素养,使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3.6加强学生对医患沟通的学习,树立现代社会医患关系意识

近年来医患纠纷日益增多,权威报道称80%的医患纠纷与医患沟通不到位有关。因此,强化医务人员的沟通意识、培养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是减少医患纠纷的关键,而将这一内容的学习提前到医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对医患纠纷的发生更能起到预防作用。所以我系积极举办医疗法规、医疗案例、医患沟通方面的专家讲座和学生演讲比赛,并要求专业课教师在讲述某一疾病的同时讲述诊疗该疾病容易发生的一些医患纠纷案例,并教会学生一些常用的医患沟通技巧,使其懂得预防、避免和处理医患纠纷。

3.7早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强化职业服务和创业意识

除校内实践教学以外,我系强调早接触临床、早接触社会、早接触病人,从第一学期开始就开展课间社会实践活动和寒暑假社区见习,如开展社区口腔健康调查、常见病义诊咨询、口腔健康宣教等活动,提高学生口腔岗位工作技能和社区卫生服务意识。另外,我系自2012年开始在口腔医学专业中开展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民营口腔诊所创建与经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周边口腔社区诊所开展行业调研和社会实践,深入了解民营口腔诊所的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和经营管理模式,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口腔诊所设计和模拟经营管理训练。创业训练项目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了创业能力,并有效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8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网络教学资源

我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和开发精品课程网站、微课学习平台、师生交流平台、校园网习题库等数字化(网络)学习资源,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微课是指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课堂内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6]。我系自2014年开始开展微课教学,教师将每个知识点或口腔操作技术制作成5分钟左右的微课视频,放在学校微课平台及精品课程网站供学生下载到个人电脑或智能手机上学习,学生可充分利用课余的“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微课视频可重复观看,是一种不受时间和地点等条件限制的方便高效的教学资源,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3.9重视实践技能考核和过程性考核,使教、学、评有机结合

我系采用过程性考核、期末实践技能考核及期末理论考核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过程性考核指分阶段对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考核,平时成绩包括每次解决问题的成绩、病例报告成绩和学习态度,占课程总成绩的40%。过程性考核的目的不在于成绩本身,而在于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渴望评价和积极参与评价[7],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期末实践技能考核参照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方式,采用客观结构化能力多站式考核方式,占课程总成绩的30%。

4结语

我校口腔系始终坚持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目前与未来口腔基层职业岗位需求的原则,开展行业人才需求调研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根据市场需要开设专业,根据专业岗位技能需求设置课程,根据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式,建设医教结合的“双师型”专任教师队伍和职业氛围浓厚的口腔医学实训基地,校企全方位合作、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和教学的各个环节,逐渐形成符合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求的三年制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自2008年起,委托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构,开展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研,为教学质量管理、招考办法改革、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调整创新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调研数据证明,我系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改革工作切实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社会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毕业生符合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岗位需求,成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口腔医学专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娜,宋锦璘,邓锋,等.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口腔临床医学本科综合教学模式的初步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92-93.

[2]肖放鸣.高职学生社会能力培养探析[J].教育探索,2010(8):32-34.

[3]崔德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途径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9(5):44-45.

[4]张轩,余占海,殷丽华.口腔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教育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4,19(4):740-741.

[5]赵弼洲,余占海.口腔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和思考[J].医学与哲学,2010,31(10):72-73.

第8篇:心理学人际交往理论范文

关键词: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260-02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学者所进行的多项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发生率一直保持在20%~30%的水平[1]。军校学员具有军人和大学生的双重身份,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参战人员要承受高强度的体力和精神负荷,面临更强烈的心理压力,要求具有高负荷的心理承受能力、抗心理疲劳、干扰能力等心理素质。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军校学员良好的心理素质,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军校学员良好心理健康的任务刻不容缓。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不少院校或个人承接了一批国家级、省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方面的研究课题,同时出版和发表了一批军校学员心理卫生方面的著作、教材和学术论文,开设“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校也越来越多。目前的科研、教学、实践的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领域在逐步拓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已有不少研究,而且国内有著作将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进行了详细地总结,如姚本先、方双虎(2002)[2]、陈家麟(2002)[3]。在这两本书中介绍了许多专家学者对心理健康标准的描述。例如,国外有马斯洛和密特曼、斯柯特、科尔曼、阿卡夫、罗杰斯等;国内有黄坚厚、张春兴、王极盛、郑日昌、林崇德、吴增强、刘华山等。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陈家麟将心理健康标准总结如下:(1)智力发展正常;(2)情绪稳定乐观;(3)意志品质健全;(4)行为协调适度;(5)人际关系和谐;(6)人格完整独立。

尽管在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标准上研究者还没有达成完全一致的共识,但综观上述观点可发现,军校学员的心理健康要素包括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自我意识水平、情绪调控能力、挫折耐受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良好的个性品质、环境适应能力等。这些探讨,对于我们了解和把握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标准,对军校学员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识别或诊断并进行干预矫正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军校学员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青年期,生理发育已基本成熟,而心理的发育介于成熟与不成熟之间。从军校学员心理发展与生理发育不协调的角度来看,必然导致很多矛盾冲突的出现,由此会给军校学员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

目前,国内关于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不胜枚举。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发现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学习、人际交往、择业、情绪情感、人格特点、自我概念及自我意识、外界环境及休闲活动、心理辅导及治疗、一般心理健康测量。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研究起步较晚,比较注重一般心理健康测量。但是随着国家和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日益关注,党和政府相关政策的颁布,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研究不仅数量上有所增长,研究领域也由一般性的心理健康测量发展为更专业、更系统、更深入的研究。焦虑、抑郁、压力、应激、认知方式、心理障碍、学习、人际交往、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问题一直都受到广泛关注 [2,4~14]。

三、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研究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理论探讨。这些探讨强调通过改善和营造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外部环境以及提高军校学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来解决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许多研究认为,认真开展军校新学员心理健康普查,做到有问题及早发现、及早预防和治疗,针对军校学员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及专题讲座;建立和完善军校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档案,重视军校校园文化建设,启发军校学员辩证地看待分析所面临的问题或挫折,是解决军校学员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方法与途径。二是干预研究。这些干预研究方法主要有:心理测量法、临床症状诊断法、心理咨询、访谈法等,其中又以心理测量法和问卷调查法居多,而真正通过测量评价后,针对军校学员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性的研究和维护性研究还很少,这是今后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研究和教育要努力的一个方向[15~17]。

四、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

从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始之初就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众多学者在研究中尝试不同模式在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以各种教育理念、心理学说、人文科学观点为支撑,以本校实验为依托的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方法、途径、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地浮出台面。梅清海等在全军50多所院校心理教育实验的基础上,概括出“两渗透”、“三全式”、“四贴近”、“五位一体模式”[18]。

“两渗透”教育模式旨在发挥军校课程教学优势,提高心理教育效果:将心理教育渗透于政治理论课教学,增强军校心理教育的“高度”效应;将心理教育渗透于专业课教学,扩大军校心理教育的“广度”效应。

“三全式”教育模式旨在构建一个从入学到毕业、从教师到学生、从校内到校外的全程贯穿、全面展开、全员参与、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心理教育体系:把提高军校大学生心理素质作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军校心理教育管理机制,形成军校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医护人员、学生相互结合的教育合力,把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心理咨询、日常管理统一起来,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帮助学生维护心理健康,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实现全面发展。

“四贴近”教育模式旨在以影响军校学员重要心理因素为突破口,强化教育效果:(1)贴近时代,建立以网络为载体的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平台。这个心理教育平台应该具有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和攻防兼备的教育职能;(2)贴近社会现实,切准军校学员的心理脉搏;(3)贴近军校大学生心理实际,注重解决心理问题。通过多渠道普及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们认识青年阶段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增强心理上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修养、自我保健、自我调节的意识和能力,掌握心理训练的原理和正确方法,了解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调适模式,为培养其良好心理品质打下理论知识基础;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准确掌握和及时报告学生的心理情势;对于一些有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要积极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以解除心理痛苦;积极预防心理疾病;(4)贴近军校培训目标,着眼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以认知品质、情绪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性格品质等为主要内容的良好心理结构;培养以战斗力为标准的心理能力。

“五位一体”教育模式旨在确立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和稳定的人生价值观、健全的人格、合理的认知结构、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意志品质等军校学员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1)心理教育与德育相结合,在德育中吸收心理教育因素,以心理教育强化军校学员思想品德教育效果;(2)心理教育与智育相结合,在智育中吸收心理教育因素,以心理教育提升军校学员智力发展水平;(3)心理教育与军事技能教育相结合,在军事技能教育中吸收心理教育因素,以心理教育推动军校学员军事技能的学习;(4)在体育中吸收心理教育因素,以心理教育促进军校大学生提高身心素质 [19]。

参考文献:

[1]张金彦,王建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1-347.

[2]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7-25.

[3]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4-25.

[4]刘婷.当前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0,(1):63.

[5]林维丽.军校学员心理应激应对方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张凡.军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比较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李俊丽,梅清海,丛建波,邵秀巧.军校大学生个性、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4):282.

[8]张静,王筱枚.军校大学生学习策略的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5):425.

[9]钱永才,龚渊文.军校大学生学习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2):33.

[10]白雪亮.军校学员郁闷心理分析与防范[J].中国青年研究,2007,(8):69.

[11]王京京,于宏.军校大学生抑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7):50.

[12]曹守莲,石沙泉.军校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8,(3):307.

[13]王海民,刘学敏,吴振峰.410名军校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杂志,2005,(2):701.

[14]王浩,苗丹民,朱霞.军事择业大学生与军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对比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2):801.

[15]张茂运.对军校学员人生格言的调查及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3,(2):63l.

[16]颜宪军.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实践与探索,2005,(6):267.

[17]韩向前,汤家彦,解亚宁,荣.军校独生子女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1,(8):467.

第9篇:心理学人际交往理论范文

【关键词】高校;心理咨询;朋辈心理咨询

1 心理问题在高校教育中表现突出

现今高校中出现的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急待提高。根据2004年7月4日《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而且,大学生心理问题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同时,另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因各种心理障碍引起心理疾病而休、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大学总休退学人数的50%左右,而大学生由于自卑、失恋、受挫等心理因素自杀已占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1位。

对于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从我国教育界非常得重视,多数高校从学校的角度成立了心理门诊和心理咨询中心,在学生集体中成立了心理协会,同时,利用学校的网络,集会等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心理方面的教育。然而,现有的方式并没有完全消除心理问题在大学校园中的蔓延趋势,缺乏自主性,依靠填鸭式的心理教育模式是其中主要的因素。在出现心理问题后,学生往往很难走入心理门诊去参加咨询,或者对学校的心理教育漠不关心,由此,笔者认为,在进行其他心理教育的同时,也有必要引入自主心理教育模式――朋辈咨询,通过培养一批具有相关心理知识的学生,利用同辈、朋友之间的心灵倾诉,从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的目的。

2 朋辈心理咨询及其特点

格雷和霆多尔(Gray & Tindall,1978)对“朋辈心理咨询”定义为:“非专业工作者作为帮助者所采取的人际间的帮助行为。”苏姗(Sussan,1973)认为,朋辈心理咨询是指受训和督导过的学生向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尽量少或者不给建议,提供倾听、支持以及其他帮助的过程。另有学者认为,朋辈心理咨询是指受训或督导过的学生向前来寻求帮助的年龄相当的学生,提供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人际帮助的过程;我国学者陈国海认为,朋辈心理咨询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互相给予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帮助的过程。

朋辈心理咨询是人们为了摆脱心理困境而需求外部帮助的一种重要方式,与专业心理咨询相比较,具有以下的特点:

①自发性:以群体或集体方式生活的人类,在个体自身无法克服心理困扰时,往往会主动寻求外部帮助,是人来心理互助的一种本能行为。②文化性:咨询者和被咨询者都受各自社会文化的制约;③义务性:从源头上来说,朋辈心理咨询是一种利他的行为,这也是区别于专业心理咨询的显著特征;④亲情性和友谊性:一般地说,朋辈心理咨询只发生在亲人、

熟人和朋友之间,而不发生在陌生人之间;⑤普遍性:一般而言,当人们遇到心理问题时,首先求助的对象通常是自己以及他们周边的朋友,而非专业心理咨询机构。

3 现有高校心理咨询的种种不足

3.1 高校心理咨询在咨询的广度和深度上的存在局限

高校心理咨询广度指两个方面:一是它的咨询内容要广。它不仅仅包括心理健康咨询,还包括学习咨询、职业咨询;不仅是障碍性咨询,更重要的是发展性咨询。但目前,大多数高校比较注重的是心理健康咨询,注重障碍性咨询。而在学习、职业咨询方面,在个人成长咨询方面做得不够。二是它的咨询对象要广。高校心理咨询的对象应该是全体学生,但由于人力、物力以及能力的限制,大多数高校只能重点关注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对其他学生顾及较少。从普遍情况看,目前高校心理咨询的质量并不高,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3.2 高校对于心理问题的认识存在偏差

从高校的角度,学生工作者没有认识到心理咨询是医学中一门专有的学科,它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本质的不同,而将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等同起来。从而回避心理工作专门的理论和技巧,不能采取客观、中立的态度,甚至觉得一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是“觉悟低、品德差”,对来访者进行批评和教育,从而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事与愿违。

3.3 学生对于心理咨询的认识存在误区

虽然从社会和学校的角度,已经很大范围的宣传了心理疾病以及带来的相关危害,但是,据调查,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了解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五个等同,把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病,从而否认和回避;把心理咨询师等同于窥见内心,从而不敢向心理咨询师透露自己真正的心理活动;把心理咨询等同于无所不能,当咨询一两次没有成效之后就心灰意冷;把心理医生等同于救世主,缺乏自身参与,从而消极被动,推卸责任;把心理咨询等同于思想工作,并不认为心理问题需要严谨的理论基础和严格的诊断程序。

3.4 病理化的医学治疗模式占有统治地位

在目前,“病理化倾向”的医学治疗模式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心理咨询员对被认为有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诊断后,便开始实施咨询计划毫无疑问,许多学生已经从这种“病理化”导向的治疗方式中受益,但他们不得不被贴上诸如“精神疾病”、“行为能力缺失”、“学习能力缺失”等负性标签。对病理的强调意味着学生似乎出了问题,其结果往往是降低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使得他们更加难以调整力量面对那些需要解决的困难。

4 朋辈心理咨询在高校心理咨询中的作用

4.1 可以弥补高校咨询广度和深度上的局限

作为学生集体的一份子,高校恰当地安排从事朋辈心理咨询的学生数量,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在每个学生周围形成相关的群体,同时,通过适当的举措使得各个群体间之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共同进步,从而在将心理咨询渗透到整个学生群体之中。另一方面,咨询者和被咨询者年龄相仿,背景相近,学历相同,从而他们更能够深入到对方的心灵深处,达成共振,朋辈心理咨询的范围从心理健康咨询向学习咨询、职业咨询、恋爱咨询、人际关系咨询等各个方向延伸,从障碍性咨询跨越到发展咨询。从而,能够大大提高高校咨询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咨询的效果和效用。

4.2 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可以调度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心理互助”符合学生的实际心理需要,是根据青少年进人青春期后的心理特点而开展的。青少年学生往往喜欢向同龄人打开心扉、相互交流、倾诉烦恼。专注的倾听,合理的劝导,理智的分析,真诚的安慰,在很多时候会有助于身陷困境的人恢复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脱离过激情绪,重拾信心,作出合适应对。而倾听者在助人的同时,升华了友谊,改善了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也促进了“助人一自助”的良性循环。同时,也能够使得学生抛弃对心理咨询固有的偏见,从而科学合理的认识心理咨询在生活中的作用,积极进行心理的干预和治疗。

4.3 有助于学生自助、互助技术的掌握

近年来很多人在不断改变对自身潜能的看法,越来越能够驾御自己的身心。无论是在药物治疗上,还是在心理治疗上,人们日益摆脱对专业的无知,更有一种“自己来做”的冲动和愿望,通过学习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生活质量和解决自身问题。在美国,一些专家预言,在21世纪的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将兴起“自力更生”的热潮,也就是说自我改善的途径、自助和互助团体、自我控制程序将日益普遍。更多人将掌握问题解决、作业布置、交际技能训练、录像、想象技巧、行为调节、行为契约、生物反馈、放松等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方法与技巧。同样在我国,许多人乐于帮助他人,但常常苦于找不到帮助的要领,根本无法介入,即使能够介入,收效也甚微,颇有无可奈何的感叹,因而渴望了解更多的助人理念和技巧。通过学习和研究朋辈心理咨询,有助于学生掌握某些心理咨询知识和技能,改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提高人际沟通、情感交流的能力。

4.4 是专业心理咨询的重要补充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学生多方面负担过重,造成部分学生身心健康状况每况愈下。而舒缓学生在情感、就业、学习、人际交往中产生的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仅靠上几节选修课和心理老师的一两次辅导是远远不够的。朋辈心理咨询员在学习了一定的心理咨询知识和技巧后,学以致用,帮助身边的同学解决心理问题。朋辈心理咨询能提高学生自我调适的能力,对学会关心别人、接纳别人、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生存都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如香港大学心理学博士崔日雄所说“一个朋辈心理咨询员的作用不亚于一个心理学专家!”朋辈心理咨询是对于专业心理咨询不可或缺的补充。

参考文献

1 陈国海,刘勇.心理倾诉――朋辈心理咨询.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2 陈建波.焦点解决学校心理咨询新视角.教育导刊,2005:3.

3 朱旭东.心理咨询存在五个误区.北京日报,2004,1:14.

4 陈济川.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5 张文凯.高校心理咨询步履维艰症结分析.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