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的根本途径范文

创新的根本途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的根本途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新的根本途径

第1篇:创新的根本途径范文

文化创新的途径分为以下6点: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所以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意的意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创新的根本途径范文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所在,是实现高职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只有重视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才能真正办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一、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需要

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它不是培养和造就学术精英,而是以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技术应用型人才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社会运行过程中的具体执行者。这类人才不但懂得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将新的技术创意或工程设计转化为物质实体,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其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职业经验和职业技能的获得。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故而应把实践教学当作高职教育的主体来抓,给实践教学以应有的重要地位。

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根本途径

职业能力是指职业角色从事一定岗位所具备的个体能力结构。职业能力并非单纯的操作能力或动手能力,而是综合的就业能力,包括对职业的认识和规划能力、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以及职业道德品质等。

1、对职业的认识与规划能力

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实践教学是学生了解职业和了解自己与职业的匹配度的最直接和最有效途径。只有在仿真或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学生才会对自己的职业、对自己是否适合这一类职业和这类职业是否有助于自己的长远发展有切身体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仿真或模拟的生产环境,能够对职业能力诸要素有较及时的反应,并对专业教学内容甚至方向进行调整,以保证学生在毕业后与相关职业的对接。

2、通过实践教学可以有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总是经过“理论――实践――理论”的循环往复,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延伸,学生的认知水平也不断提高,对理论的理解不断加深,并掌握其真谛,概括出新的规律,焕发创造的思维和能力。实践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巩固和应用理论知识的机会,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而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和知识。

3、高职教育的主要特色在于它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而技术应用能力的获得,就必须经过实践过程的反复锻炼。即使是有些理论上已经总结的经验和应变方法,学生仍然需要在真实的现场环境中经反复训练才有可能掌握。所以说实践教学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根本途径。

4、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和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在职业道德的教材中的爱岗敬业、诚实守法、做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基本规范以及遵纪守法,尽心尽责,严谨自律、正直诚实、吃苦耐劳、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等基本素养,都要在行为实践中才能得到体现和形成,并得到检验。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实践教学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思想教育环境。在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丰富、感性的题材。以实际内容为载体的教育和引导,使教育变得更加丰富而生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优良品格,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养成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艰苦的磨炼能使学生锻炼出坚强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养成敢于面对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心理素质。

三、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在实践过程中,人们不仅能获得知识、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会伴随着世界观的形成、社会生活基本素质的养成,最终实现了个人能力、个性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充分统一。在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自身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不断地获得知识、技能及道德行为等多方面的提升,不断地积累社会生活经验,逐步养成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素质,这样在教育的根本目的得以实现的同时,也满足了包括人的社会生存、社会适应、社会发展在内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最为有效的途径。

1、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科学态度是指人对自然、对科学本身的基本看法,造就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会受益无穷。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各种实验、实训、实习,都必须尊重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允许虚假和主观臆断。在生产实践中,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严格按照岗位要求,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实践活动,有助于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养成。

2、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有效的沟通能力和团队间默契的合作能力是现代生存的重要方式。学生所参加的实践环节都是要通过一定的劳动组织形式,在某一个集体中进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大多以小组的形式出现。其间能够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取长补短,团结互助,合作愉快。则收获很大,不仅是效率高,完成任务快,而且情绪饱满,身心愉悦,整个人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获得了一种自身价值体现的感觉,接受别人的帮助使得自己进步是一件幸事,而能够帮助别人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以及沟通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大提高。

3、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有效途径。实践教学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思想教育环境。在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丰富、感性的题材。以实际内容为载体的教育和引导,使教育变得更加丰富而生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优良品格,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养成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艰苦的磨炼能使学生锻炼出坚强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养成敢于面对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心理素质。

四、实践教学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选择

第3篇:创新的根本途径范文

关键词:高效课堂 六步教学法 民主 和谐

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主张民主化教学,课堂上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助和谐的关系: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服务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这样的关系有利于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动力。要形成这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就需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是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全国特级劳动模范魏书生老师在教改实践中,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中心,重视科学与民主,创造出的新的教学方法。

一、谈一谈六步教学法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心得。

笔者以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授课为例,谈一谈如何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创设课堂环境的。本框内容结合全国教育改革专家魏书生老师提出的“教师课堂教学十项要求”和“学生十二个学习习惯”(见备注),同时运用“六步教学法”,并以“六步教学法”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六步教学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个环节。)

首先,定向。即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要精心设计,既要包含重难点,又要分高、中、低三个层次,目的是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要尽量简明、容易记忆。这节课我用数量词(3、2、1)的形式给出学习目标“文化创新需要三个途径、克服两种错误倾向、坚持一个正确方向”,并且使学习目标始终出现在多媒体页面右上角,有助于学生加深记忆,明确本节课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

第二、自学、讨论环节是六步教学法的重要体现,通过自学、小组合作讨论,一些较易掌握的知识就不必在课堂上过多研究,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重难点知识的学习探讨上。如: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较易理解,学生通过图文资料很容易就能总结出是立足于社会实践。这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回答这一问题就需要复习上一框题的知识,这样做有利于温故而知新,加强知识的前后衔接。

第三、通过自学指导给出自学问题、学习方法和充分的自学讨论时间。学生在自学讨论过程中出现意见分歧,或是不能解决的问题适当做出标记,留在课堂上解答。解答时也要以学生答疑为主,教师适当引导。本课在学习文化创新的两个基本途径“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和“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时,通过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事例让学生产生共鸣,总结出理论知识,又通过教师介绍我国的原创艺术——杂技芭蕾,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人民的首创精神,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文化创新要克服两种错误倾向,这是本课的难点,我在设计环节时,使用了通过标记重点字词的形式让学生们能更直观的理解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和的区别,又通过实例“连连看”,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点。

通过设置问题“举例说明:社会生活领域和学习过程中是否也需要创新”,开拓学生思维,进行知识迁移,使学生感悟到创新的途径不仅仅可以运用到文化领域,也可以运用到经济、政治、自身学习等方面,由此感受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

第四、自测 。原意是“根据定向指出的重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由学生拟出一组十分钟的自测题,由全班学生回答,自己拿出红笔来评分,自己检测学习效果。”但是根据所学框题内容的特点和难易度,自测可以灵活运用,例如较难把握的框题内容可以把自测变通为检测。本堂课就是由教师设置了低、中、高难度的选择题,对学生进行检测。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先由答对题的学生解答,再由教师适当点拨。记忆习惯是“学生十二个学习习惯”的内容之一,限时记忆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通过一分钟注意、记忆来培养学生学习习惯。还可以通过同桌互考、学生间互问互考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记忆。

第五、自结。下课前,围绕授课内容的重点要有总结,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总结本堂课的知识,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收获。先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座位上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和主要收获,再在好、中、差各类学生中分别选一两名单独总结,使各类学生接收的信息都得到及时的反馈。

最后,留课后作业,老师留的作业不一定同时适应所有的学生,所以要留不同层次的作业,设置必做题和选做题。这节课必做题的内容我设置了练习册中的基础习题,便于学生巩固所学教材知识,为高考夯实基础。选做题可以选择发散学生思维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这样更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二、教师课后反思:

(一)政治课堂“六步教学法”的优点

1、克服了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端,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占据了整堂课的大部分时间。在活动中也是以学生活动为主,这就完全转向了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从而克服了教师满堂灌的弊端。

2、克服了学生课外负担过重的弊端。本教学法重在向课堂要效率,当堂传授,当堂测试,当堂巩固所学知识,打造高效率课堂。

3、克服了教师不认真备课,课堂随意性的弊端,本教学方法要求每一堂课和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精心设计教案,不然作业处理不了,学生掌握不了课堂知识,也就无法进行下一课,进而影响整个教学计划。

4、克服了教学中教师只备教案不备学生的弊端。要提高教学质量,除备好教案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备学生,对学生承受能力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因材施教,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5、克服了片面追求高分而不注重能力培养的弊端。本教学法从思到评,都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正所谓教书育人,不仅仅站在一堂课角度,而是在学生以后做人,完成某一件事,处理某一个问题方面,都注意加强如何育人。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传授中注意了各学科尤其文史类知识的紧密联系,起到相互渗透、相互提高的作用。

(二)“六步教学法”教学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这一模式是主干,不是课堂的全部,即主干部分与枝节部分(课前预习、导入新课、联系、测试)结合起来

2、克服了七个不充分:自学不充分;思考不充分;谈论不充分;提问不充分;质疑不充分;巩固练习不充分;量化评比不充分

第4篇:创新的根本途径范文

[关键词] 农业技术 推广 改革 发展

[中图分类号] S-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037-01

我国是名符其实的农业大国,以世界上相对少的土地养活着最多的人口,由此可见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经济发展的需要依靠农业技术的推广来完善,同时也是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发展所必须的。因此,深化农业技术推广,调整并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增加农业产业收益,是新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目的和要求。

一、发展现代农业技术是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我们将发展现代农业提上议程。在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较低,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的状况下,必须加快农业向传统模式和现代模式的转变,这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因此,发展农业生产力和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必须是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条件上,主要包括,资源利用力、科技支撑力、土地产出力、灾害防控力及社会化服务力,与此同时,要提高农业综合能力,只有不断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

要缓解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发展现代农业。我国作为农业大国,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在需求方面,粮食供给仅达到基本自足状态,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增长出现了持续不可逆转的局面。然而,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因此,只有通过建设现代化农业,加速科技进步,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要促进农民效益持续增长也需要发展现代农业。目前,我国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经营收入和非农业经营收入,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是依托农业劳动生产力实现,因此,应提高质量赠送,降低能耗增收,节约成本增收,从而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收益,但这一切只有依托现代农业技术才能实现。

二、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长期以来,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不强导致农业科技成果率的转化较低,在新的社会注意市场经济体制下,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现存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经不能更好的适应计划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接收程度较低,给农业技术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加之农村地区地理位置的关系,信息落后,消息闭塞,也给农业技术的推广造成局限性。随着农村外出务工的人群较多,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弱妇幼,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技术的能力较差,农技人员下乡组织培训班都存在一定难度,这就导致农业技术的推广面临极多的阻力。

在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缺乏财政的支撑,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不完善,财政对于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力度不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作待遇较低,工作条件较差,由于高学历的人员大多不愿意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一方面使得农技推广人员缺乏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农业技术推广上的人才储备严重不足,专业素质和能力都较低,造成了推广的制约。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得不到实际的成效。

三、农业技术推广改革的对策措施

1.创新推广理念,开拓农业技术推广新思路

我国在建设社会注意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上,在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应从单纯的“以技术为本”到“以人为本”的推广理念转变,实行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依托农产品为农业技术推广支撑,提供优质农资、综合信息、生产技术等为一体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2.创新推广体制,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以现阶段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为主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基础,应建设一个以农业技术推广为主,农村合作经济为辅,农业科技、涉农企业、教育单位广泛参与的改革创新,新型农业技术体系。同时,在财政上保证县乡的农业推广队伍体系,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3.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提高科技转化成果率

在当前农业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成果低下的状况下,应积极探索新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和农技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突出绩效奖励,充分调动农技人员积极性,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将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技术推广纳入考核范围。通过推行人员定编、定岗和聘用制度,以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形式吸纳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提高农技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切实的将农业技术推广开,提高农业技术的成果转化率。

4.创新推广方法,让农业技术广泛深入户

要切实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方法,根据自然条件和工作实际,积极探索符合本地需求的建设模式,确保基层农业科技和人才资源发挥最大效能,从而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速度,确保农业产值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现代技术发展,积极创新培育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利用现代手段开展推广服务,满足农民需要,让农业技术推广真正深入农户。

一直以来,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收效并不大,因此,党和政府应引起高度的重视,从而更好的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农民带来实在收益,更好的促进农业生产化和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海茹.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滞后原因及对策[J]. 科技风. 2009(02)

[2] 国家要求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J]. 湖南林业. 2000(02).

[3] 单凤. 浅谈偏远地区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12)

[4] 陈夏莉.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J]. 广东农业科学. 2011(16)

第5篇:创新的根本途径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情景实验;课外实验;演示实验

实验是探究自然现象和规律的根本途径,是所有自然学科的基础。物理新课改要求一线教师摒弃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概念灌输式教学,倡导共同参与、积极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教学模式,因此,可让学生体验物理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其中物理实验显得尤为重要。这里,我联系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意义进行如下归纳和总结:

一、实验趣味引导,牵引学生注意

如果课堂只是机械的物理概念诵记和规律宣讲,那学生肯定觉得枯燥无味、昏昏欲睡,因此,我在课堂实践中适时精心设计一些新奇、有趣的演示实验来让学生“见证奇迹”,这样课堂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牵引学生的注意力。实验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原理用形象直观的方式引起学生的视觉刺激,从而强化记忆,活跃思维,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1.实验导入,趣味吸引

初中生处于身心飞速发展的青春期,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所以,课堂伊始就可以借助一个简易的物理演示实验来刺激学生的感官视听,牵引他们的兴致,激活他们的思维。比如,在教学“大气压强”时,先演示简易的瓶“吞”鸡蛋、复杯实验等活泼有趣的小实验,当学生被这神奇的现象惊得目瞪口呆时,我就问学生:“瓶口那么紧,鸡蛋如何进去?”“杯口朝下,水为何流不出来?”这样让学生带着满腹疑问驱动他们迅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那么,高效的物理课堂便开始了。

2.联系生活,实验致知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参照学生知识经验,从其认知最近发展区来引导学习,这样才有可能取得良好效果。因此,需要设计契合学生认知的、切近生活实际的小实验,让学生的认知结构与问题情境设置相互回应,这样学生才会产生积极的学习和探索情绪。如:我在讲“内能”时,先让学生通过搓手,再提出:手心为什么会发热?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学生通过手弹课桌,提出:手为什么会疼?讲“压强”时,让男女二个同学比赛顶棍子,由于女同学顶的一端粗,女同学赢,从而提出:女同学为什么能赢男同学?通过分析发现输赢不仅跟力有关而且与受压的面积有关。特别是有一次讲“杠杆平衡”的时候,刚好学校附近有人在建房子,我跟他们借来了一块木板和一些砖头,直接在课室里做了个跷跷板。赢来了学生的欢呼,而这堂课因为这跷跷板,对教学难点也做了很好的突破。

二、规范课堂实验,提升动手技能

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我非常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流程和独立创新的实验技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探索思维。在让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体会如何参照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流程,掌握如何争取使用相关器材。

如学习“电学实验”时,我首先指导学生怎样正确连接和识读电压表、电流表,教会他们借用欧姆定律估算仪表的量度,避免因量程大小估计不准而导致烧坏仪器,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做实验,总结实验数据,规整实验结果。最后,我还把一些小组的实验结果通过幻灯片展现出来,和学生一起讨论并进行总结,让他们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这样学生通过实验不但掌握了比较熟悉的实验技能,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三、倡导课外实验,巩固新学知识

初中教材中几乎每节课后面都有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我就利用教材和初中学生好动手的特点,在课后给学生布置教材上的趣味小制作,让学生根据实验原理自主设计制作方案,如此一来激活了学生的表现欲望,牵引他们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必要时还可结成探索小组,通过分工合作来完成实验或制作,培养团队精神,提升实践能力。比如,让学生从比较熟悉的、简单易行的“纸盒烧开水”“楼梯开关”等课外小实验做起,我还让学生比赛制作自动控制玩具,并评比谁的玩具做得精细,谁的玩具走得比较远。

需要注意的是,课外小实验最好要能体现课堂知识的要点,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能有效巩固基础知识,从而达到合理利用课余活动进行探索认知、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以上是我对物理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意义的归纳和总结。实验是互动的、形象的学习方式,它可让学生亲自体验物理概念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探索物理规律;另外还可以培养学生多动脑,最终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董红卫.做好“小实验”,提高物理教学质量[J].新课程:初中版,2007(10).

[2]朱仕林.谈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物理教师,2011(2).

第6篇:创新的根本途径范文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宝立认为一些学校习惯用功利主义价值观来看待创业教育,强调创业教育教学过程的训练功能,而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教育最根本目的。在教育内容上,关注了课程设置的职业性和技能性,忽视了学生社会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在课程设计上,关注操作功能,忽视人文内容;在学生指导上,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化和熟练,忽视学生观察社会、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以及创业意识的指导。任何教育都既是“学问之道”,更是“成人之道”,创业教育亦应如此。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六个关键词

——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认为,义务教育是强制性、免费性和普惠性教育。一、深刻理解“义务”的内涵,在落实政府责任上求突破。二、准确把握“优质”的标准,在实施素质教育上求突破。三、始终坚持“均衡”的方向,在缩小办学差距上求突破。四、不断强化“改革”的意识,在创新体制机制上求突破。五、紧紧围绕“发展”的目标,在提升现代化水平上求突破。六、切实发挥“示范”的作用,在强化引领辐射上求突破。

提升教育品质呼唤智慧型校长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田慧生认为,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逐步深化,我国的中小学教学实践、管理实践中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面对新的问题,从根本上突破制约素质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品质,需要教育智慧,呼唤智慧型校长大批涌现。对个体而言,智慧是人生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对教育而言,教育智慧则首先体现为教育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智慧型校长应具备这样几个特征:有思想、有能力、有胸怀、有个性。要把这样几种品质集中在一起,并有所表现。乐于学习、勤于思考、敏于实践、勇于创新、善于总结,是智慧型校长成长的基本策略。

为“教育管理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叫好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冯新瑞认为,在我国传统的评价体系中,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系统内部的评价,属于“自己评价自己”,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和制约机制,无法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和公正,公信度不高。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近日,西安市引进的这种新的教育评价体系——第三方评价机构,意味着以后教育水平好不好,不再由教育部门自己说了算,而是由第三方独立机构发挥专业人才和技术优势,对教育进行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的评价。这种评价模式不仅有助于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教育管理评估体系,而且更有助于为行政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信息参考。

优质均衡:有效遏制择校问题的根本出路

第7篇:创新的根本途径范文

关键词:汽车;新能源;节能技术;应用;研究

环境问题与交通问题是21世纪的两大全球性问题,目前,交通能源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能源转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节能技术与汽车新能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节能技术与汽车新能源也实现了结合,主要有以下几种:

1节能技术与汽车新能源的综合应用

1.1太阳能汽车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比较常见的。目前,汽车行业已经成功制造出了光电池,光电池是一种半导体元件,能够在光照射的条件下产生电动势,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太阳能汽车就是利用光电池作为驱动力的一种汽车。太阳能汽车可以使汽车排放量得到有效降低,从而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可以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逐步提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太阳能汽车作为21世纪我国重点推崇的环保车型之一,正在逐渐发展成熟并步入正轨。

1.2氢动力汽车

氢动力汽车是使用氢燃料电池作为驱动力的一种汽车。氢动力汽车的车体内所采用的储气装置的性能非常好,在中空设计多层复合金属的同时,可以在氢气保持液态的条件下,使用氢气燃料作为驱动力,不仅不用扩大机械内部空间与体积,也不需要增加生产成本。若是这种技术能够发展成熟,氢动力汽车排放的是纯净水,因此其是一种在真正意义上实现零排放的汽车,具有储量丰富、无污染等优势。

1.3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BEV)是一种将车载电源作为驱动力的汽车,其主要是利用电机驱动车轮进行行驶。电动汽车的结构简单合理,不会造成排气污染,其电动机发出的噪声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因此,电动汽车对人体的伤害也比较小。电动汽车的关键所在是电动汽车电池,若电动汽车想要得到进一步地发展,就必须要使电动汽车电池生产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是,电动汽车电池的生产有三个要求,即高安全、高容量与低成本,这就导致了电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有很大的难度。如果想使电动汽车得到普及,需要依靠蓄电池,目前人们比较看好的蓄电池主要有钾离子电池、氢镍电池以及钾聚合物电池等。此外,电动汽车的运转部件相对来说比较少,结构简单合理,也更容易保养和维修。

1.4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指的是将电动马达当作发动机的一种辅助动力驱动汽车。一般情况下,混合动力汽车上装有两个(含)以上的动力源,例如内燃发电机、燃料电池、蓄电池等。根据布置方式、控制策略、组成部件的不同,混合动力汽车有很多分类形式。第一,根据混合度的不同,可以将混合动力系统分为微混合动力系统、轻混合动力系统、中混合动力系统以及完全混合动力系统这四种;第二,按照混合动力驱动联结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混合动力系统分为以下三类:首先,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这种混合动力系统中一般有两个驱动系统,即电机驱动系统与传统的内燃机系统,这两个系统既可以单独工作,也可以协调工作驱动汽车。其次,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这种混合动力系统中,内燃机一般会直接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发电机所产生的电能会经过控制单元传到电池之中,电池再将电能传输给电机,电机就会将电能转变为动能,变速机构在电能的驱动下,是汽车向前驱使。最后,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这种混合动力系统的主要特征是电动机与内燃机中都有一套机械变速机构,这两套机械变速机构通过行星轮式结构、齿轮系结构进行结合,从而可以综合地调节电动机与内燃机间的转速关系。

1.5“可燃冰”

“可燃冰”是一种新的能源,“可燃冰”也被称为“固体瓦斯”、“天然气冰”,这是因为其在常温条件下可以释放出天然气。“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混合物晶体,其燃烧值比煤炭、石油高数倍。“可燃冰”作为煤与石油的替代能源,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其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在交通中的应用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但是,“可燃冰”的开发难度比较大,在开发过程中稍有不慎便会引发事故,若是“可燃冰”开发技术发展成熟,这种新能源带来的价值将是不可估量的。

2节能技术与汽车新能源的重要性

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汽车的普及,交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也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而解决这一难题的最根本途径就是实现能源转型。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的汽车保有量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其中,发展中国家汽车保有量的增幅最大。相关专家学者预计,全球汽车保有量至2020年将突破12亿。IEA预计在未来的全球石油能源总消耗量中,交通方面消耗的将会占62%以上。使用量的不断增加使得国际油价日益提高,预计未来国际油价还会继续提高。交通能源在消耗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物质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导致局部污染的重要因素。因此,节能技术与汽车新能源的不断研究与发展对全球性的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节能技术及汽车新能源开发与传统汽车之间的关系

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无论是哪行哪业,想要得到发展就必须有所改变,汽车行业也不例外。传统汽车是节能汽车的前身,对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我国对节能技术与汽车新能源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对重要零件的研发方面较为落后。对传统汽车进行不断改进,实现节能、减排,是当前我国汽车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不仅要研发节能技术与汽车新能源,还应不断对传统汽车进行改进,将创新与改革融合起来进行发展,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传统汽车行业与现代汽车产业的共同进化。此外,还应该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鼓励支持国内企业在海外购买专利或注册专利,为我国在未来汽车行业走向方面争取发言权。节能技术及汽车新能源开发与传统汽车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4结语

综上所述,能源转型是解决交通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应当不断改进传统汽车、创新节能技术、开发汽车新能源,以此来推动绿色交通的发展。

作者:熊安胜 单位:湖北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欧阳明高.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战略与对策[J].中国科技产业,2006,02:8~13.

[2]杨忠敏,王兆华,宿丽霞.基于模块化的节能新能源汽车技术集成路径研究——以奇瑞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8:60~64.

第8篇:创新的根本途径范文

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在这种情况下经济转型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目前一些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规模较大的投资计划,加大投资对于经济转型意味着什么?未来我国应如何加大经济转型升级力度?就此,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

要充分利用经济增速放缓形成的压力,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倒逼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增长点

记者: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经济转型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王一鸣:当前我国经济总体上呈现稳中趋缓的态势,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国内需求实际增速正在回稳。同时也要看到,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牢固,企业生产经营环境趋紧,亏损面和亏损额有可能扩大,经济困难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充分利用经济增速放缓形成的压力,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倒逼企业加快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兼并重组,推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培育新的增长点。当前,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胜劣汰和资源重组的作用,促进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把注意力转到结构调整和创新上来。

记者:经济转型对于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王一鸣:首先,经济转型将为激活经济增长动力创造条件。这一轮经济增速放缓,既受到周期性调整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原有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转型,就要改变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的过度依赖,对资源要素高强度投入的过度依赖,使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激活经济增长新的动力。

其次,经济转型将为更长时期较快增长赢得时间和空间。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加之受需求和供给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再保持过去一个时期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但还应该看到,我国保持更长时期的较快增长仍有许多有利条件,只要坚持扩大内需,坚持创新驱动,坚持绿色低碳,就能重塑经济增长的机制。

再者,经济转型将有利于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由中等收入国家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这就决定了我们不可能重复由低收入阶段向中等收入阶段的发展模式。不加快经济转型,我们就难以克服中等收入阶段面临的特殊挑战,结构性矛盾还会加剧,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将持续强化,经济可能出现大的起落或徘徊。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转型更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

我国经济转型已经取得积极进展,但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矛盾仍十分突出

记者:近年来尤其是今年以来,我国在经济转型上取得了哪些积极进展?还有哪些不足?

王一鸣:近年来,我国主动推进经济转型,取得的进展主要表现在:

一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从需求结构看,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从产业结构看,工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有所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化率突破50%,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从区域结构看,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加快,长期以来形成的“东快西慢”的区域增长格局发生积极变化。

二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支撑作用增强。科技教育投入大幅增长,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

三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十一五”期间,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十五”时期的1.04下降到0.59。能耗强度和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上升的势头得到遏制。

但是,从总体上说,我国经济转型进展还不理想,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矛盾仍十分突出。从根本上说,经济转型进展不理想还是受到体制条件的制约,这主要表现在: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资源配置权过多过大;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非公经济发展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财税、金融和土地制度改革滞后,资源要素价格扭曲,资源环境压力没有完全通过价格信号传递给市场主体。这些问题与不断固化的利益格局相互交织,使经济转型的难度不断增大。由此可见,不突破原有体制条件,不冲破既有利益格局,经济转型就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稳增长要与经济转型结合起来,需要适度扩大投资规模,但投资领域必须符合经济转型的方向

记者: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转型和稳增长的关系?

王一鸣:当前,经济增长尚未完全趋稳,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前一阶段经济增速逐步放缓,有其内在合理性,也有利于减缓物价上涨的压力。但如果经济增速惯性下滑,跌破合理区间的下限,就会因有效需求不足而使企业生产经营面临更多困难,各种社会矛盾就会凸显出来。

与此同时,稳增长要与经济转型结合起来,比如在消费和出口短期不可能大幅提升的情况下,需要适度扩大投资规模,但投资领域必须符合经济转型的方向,通过增量投资带动存量调整,鼓励采用先进技术的项目上马,鼓励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制造业升级和服务业发展,坚决反对以稳增长为名,行发展高能耗高污染的重化工业之实,避免落后产能死灰复燃。

记者:今年以来,各地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不少地方政府出台了数额比较大的投资计划,您如何看待这些投资计划?此举对于经济转型有什么样的影响?

王一鸣:根据媒体报道,最近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数额较大的投资计划,对此应作具体分析。首先,这些地方提到的项目和投资额,很多已纳入各地的“十二五”规划,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重新提出和强调,反映了地方政府期望通过扩大投资稳增长的意愿。其次,这些地方投资计划很多没有明确年限规定,如果分摊到每一年,投资额度并不算大。再者,随着税收增速放缓、土地出让收入下降和清理规范融资平台,地方政府投资也受到融资条件的制约。

对于这些投资计划,应该从两方面看待。一方面,在消费和出口短期不可能大幅提升的情况下,增加有效投资仍然是稳增长的重要条件,但投资结构要符合经济转型的要求,投资总量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另一方面,要避免超越实际需求的过度投资,不能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简单用扩大投资的办法把速度拉起来,这样做不仅现实条件不允许,即使是短期内把速度拉起来了,也往往会造成低效或无效投资,甚至带来通胀风险和资产泡沫,这是与经济转型的方向背道而驰的,也是难以持续的。

深化改革是加快经济转型的根本途径,也是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关键

记者:很多人认为,深化改革是加快经济转型的根本途径,您如何看?当前应该如何深化改革?

王一鸣:经济转型上成效还不明显,一方面是现阶段传统发展方式仍有发展空间,但更重要的方面是现有利益格局和体制机制不足以推动经济摆脱原有路径转向新的发展轨道。因而,深化改革是加快经济转型的根本途径,也是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比如,放宽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商贸流通等领域,就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也有利于推动经济转型。

当前的形势变化,为深化改革提供了时间窗口。应紧紧抓住有利时机,下决心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特别是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这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前提。应该看到,目前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及经济金融领域的一些潜在风险,根源还是市场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在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完善市场机制,减少对市场主体的直接干预,消除资源和要素价格扭曲,促进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微观经济主体的创新潜能充分释放出来。

第9篇:创新的根本途径范文

【关键词】企业工会;工作内容;重要性

前言

实现科学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全体劳动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是要推动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建设。对企业而言,企业工会正成为职工受益、企业发展、社会和谐的新平台,因此,企业工会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从而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工会在日常运转的过程中,其职能工作也会随着企业制度的整体调整而改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工会组织要想从根本上发挥出自己的职能,就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转变自己的工作理念,更新自己的工作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的过程中更好的为企业职工服务。在推动企业发展的同时,还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结实的基础。在此,本文从企业工会的重要性以及新时期企业工会工作内容完善的途径等两个方面出发,针对新时期企业工会工作内容的相关问题,做以下论述。

一、企业工会的重要性

企业工会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基层组织,是企业的重要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是企业工会会员和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工会作为企业职工与企业负责人联系的纽带,不仅关系着企业的日常发展,同时还关系着企业职工的根本权益。因而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面对当前市场经济的变幻莫测,企业的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企业工会在工作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完善自身的工作内容,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职能。

二、完善企业工会工作内容的途径

企业工会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不仅关系着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同时还关系着企业的生产与发展,因而在企业日常管理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完善企业工会工作的内容,使其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更好的为职工服务,在原有的基础上保障职工的利益,在提高职工劳动积极性的同时,还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而在其完善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

(一)围绕大局,把握定位

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紧紧围绕企业为中心,服务党政大局,在加快发展中发挥创造性,在推进改革中增强主动性,在落实维权中提高实效性,在自身建设中彰显先进性。这既是新形势对工会工作的新要求,也是工会组织安身立命之本。由此就需要企业工会在新形势下进行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清楚的认识到企业职工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在帮助员工解决困难的同时,能够不断的加强工会队伍的建设,使企业职工更好的信任工会。这样才能在今后工作的过程中,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的企业制度,才能更好的为企业职工提供帮助与服务。

(二)激活载体,推进创新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所在,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工会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也一样。只有不断的创新、积极进取,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而在其创新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思路创新。工会组织在完善工作内容的过程中,只有在原有的基础上完善自身的工作理念,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以一种全新的工作态度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才能以一种新的标准来衡量工作的实质。其次,重点创新。任何一种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都会有轻重缓急之分,工会工作也不例外。由此就需要工会工作者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准确区分工作的性质,有条不紊的对工作内容进行完善,发挥工会的职能效益。这样,不仅能提高工会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企业的整体管理。最后,创新工会的活动内容。在工会活动内容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工会负责人能够依据上级工会的部署,在新形势的要求下,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制定出完善的发展制度。除此之外,工会组织还应在原有的基础上为基层工会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并对其给予相应的指导。

(三)不断增强工会服务优势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工会作为企业职工与负责人之间联系的纽带,不仅关系着企业职工的日常生活,同时还关系着企业的生产发展。而面对新形势下的经济体制,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充分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强企业的生产效率,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企业工会作为企业带动职工的根本途径,只有增强自身的服务能力,加强职工对工会的信任,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展开工作,才能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而在其增强的过程中,首先,企业工会工作人员要认识到工会工作的重要性,必须在思想上、认识上,以及素质上加以提高,以便在今后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其次,工会工作人员要加强与职工的交流与沟通,以便能及时的了解职工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及时的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与帮助。最后,企业工会工作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在提高自己服务质量的同时,还应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加强法律知识、文化知识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在新时期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更好的适应企业的日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