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线上教学的问题和措施范文

线上教学的问题和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线上教学的问题和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线上教学的问题和措施

第1篇:线上教学的问题和措施范文

一、数学学科线上教学

(一)教学方法

2月3日,在区电教中心的组织下,我们进行了网络在线直播培训,通过培训我们掌握了网络直播及人人通的使用方法,这为我们今后的线上上课提供了指导和帮助,虽然没有教室和教学的硬件设施,仅一台电脑和手机我们也要坚守这份工作的使命。在线上教学初期,我校数学教师“微信”、“人人通空间”“一起小学”三个客户端相结合,学生在微信进行语音签到及导学案、微课的接收,在人人通进行体温填写及计算题的“习惯养成”,在“一起小学”进行练习检测。教师通过“微信”及“一起小学”批改作业。随着线上教学时间的推移,经各位领导商议后决定,可以进行直播授课。从刚开始接触“钉钉”软件到线上给学生教学,从不熟悉迷茫到线上教学中的收获,我们深深认识到了,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教师首先牢固树立信息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紧跟时代的脉搏,更何况认清形势认真完成线上教学任务。

线上授课开始时,教师保证提前几分钟签到,保证听课学生人数,做到每位学生不掉队。授课时教师的语言应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并举一些具体例子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的提问应有针对性,对于学生的解答教师应做出恰当的评价,多以鼓励为主,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适时强调重点和难点,助学生总结知识点,提醒学生做笔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授课节奏。

(二)教学效果

1.对于重难点内容,通过反复重学,反复思考,来帮助彻底的理解和掌握。   

2.在线学习能很好的实现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进度,根据自己的需求、知识背景、个人喜好、学习风格来选择学习内容,有效地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从而提高个人的学习效率。   

3.由于不能和老师面对面,学员对老师的依赖心理大大减弱,学员会慢慢培养起“学习得靠我自己”的观念。这实际上是促使学生确立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出现的问题

1. 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要求较高,缺少老师的现场指导和约束,容易走弯路。   

2.网络交流不如面对面交流来得直接,也较为花费时间,而且容易让学员产生依赖心理,认为听不明白还可以重学,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下降。   

3.对于在离开老师视线,而且家长知识水平的限制,学生课上课后监督环节有很大漏洞。

(四)改进措施

1、提醒孩子在一个安静的场所学习,与学生互动,努力让课堂生动、丰富,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致。

2、与家长及时沟通,适时监督孩子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其朝努力上进的方向发展。

3、课前检查网络通讯情况,确保网络畅通。

4、通过随机点名提问方式与学生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夸奖学生,让学生乐于参与。

二、语文学科线上教学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学科的性质,在广阔的资源中寻找最适合学生学习和接受的方式,为此我校语文教师采取了“一起小学学生”、“微信群”、“希沃白板”、“人人通空间”相结合的模式,利用“希沃白板”制作微课,重点讲解教学难点和易错点,并将微课链接发到微信群,学生可以重复观看;利用“一起小学学生”、“人人通空间”里的优质题库,为学生选取预习和课后引导巩固习题;利用“微信群”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同时也通过资源转发等方式,为学生推荐优秀微课和PPT。

(二)教学效果

“停课不停学”期间大量用户扎堆聚集在教育类网站和教育类APP,导致网络比较卡,制约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效果。部分学生由于条件限制,使用的是父母的手机或父母淘汰的配置较低的手机,在线上教学时,往往会因为电话来电或卡顿造成学习中断。线上教学教师不能直观看到学生的学习的纪律、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抛开上述问题,线上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很容易投身其中。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1、有时网络卡顿,教学有中断。教师找出是自己网络问题还是学生网络问题,如果是自己问题,联系网络公司解决。如果是学生问题,联系家长,指导家长解决孩子网络问题。

2、小学生自主学习较差,如果布置的是文字,或PPT学习,则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改善措施:布置的是微课或实时小视频教学则学生积极性较高,学习效果也更好。

3、布置的作业分为网上完成作业和纸上完成作业,个别同学作业完成比较拖拉,老师在批改纸上完成的作业时批改比较耗时。改善措施:为了学生的眼睛健康,教师尽量给学生留纸质作业,给学生分组,建立小组群,在小组群里教师便于监督学生完成作业。

三、英语学科线上教学

2月10日前期,我们已经紧锣密鼓,做好网上教学的各种安排,建立微信群,让家长下载App,自主备课,挑选各种优秀的教学资源,制定网上教学计划,到学校取回任教学科的课本和参考书等。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

线上授课我们利用微信区、人人通选用了优质的授课资源给学生,包括区教研室安排的每个年级的骨干教师发送的资源,微信公众号的资源,“一师一优课”等优秀的教学案例,学生和家长反馈较好。3月15日前后,街道教委又安排每个学校利用固定时间进行学校的教研,我们响应上级的安排,积极组织各个年级的英语教师进行教研。针对近期网上教学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研讨。我们研讨教学进度,探讨学生上网课时可能出现逃课的情况该如何避免,学困生上网课能否跟上进度以及有些学生的单词错误发音在线纠正存在困难的情况进行教研。后来我们调整了教学方式,4月20日起,所有教师尽量采用钉钉直播授课,因为所用软件可以统计学生的在线时长,可以避免给一些逃课的学生打开手机,人不在身边,这样的互动方式老师可以更全面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教学效果

老师在备课、上课方面下了较大功夫,课堂授课高效,利用直播,以不同的游戏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大部分家长对线上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线上教学的时间可能稍有些长,教师要做到精讲。布置的线上作业学困生不能及时完成,需要老师与家长进行沟通,督促学生完成作业的上传,也有的同学反复督促仍然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学校复课后我们老师也会对线上教学的成果进行进一步的摸底,进行查漏补缺,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复习。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1、教师无法把握学生的听课状态,师生交流互动有限。观看微课时看不到每个学生,无法看到学生的听课状态,无法对学生进行较好的课堂管理。另外,在线教学,学生发送语音时,学生发送音频老师们逐个听完,虽然进行了点评,但是觉得同学们浪费了宝贵的等待时间,不纠正又没法进行下一步课文的学习。

2、近期使用上学期的课表上课,学生有时不能签到,同时线上教学战线的拉长,加上大部分家长的复工,不能很好地监督学生,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差,学习的积极性有所下降,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

针对这种问题,学生不在老师身边,老师们也尝试了各种方法,最大限度地做好“停课不停学”工作,及时主动与家长联系,课上为了更好地监督学生,直播授课时多给予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把每次直播的时长给课堂参与率低的同学家长,查找原因。线上作业上传不及时的同学老师每次授课时进行再次提醒。

四、其它学科线上教学

第2篇:线上教学的问题和措施范文

[关键词]线上学习;有机融合;国防教育;高职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2-0106-02

军事理论课是增强青年学生国防观念与意识、民族认同感、爱国主义精神,了解军事理论基本知识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由于建校时间普遍较短、师资队伍相对紧缺等制约因素,在开展军事理论课教学方面与普通本科院校有较大差距。如何克服外部环境制约、瓶颈与困难并采取有效措施尽快跟上时代步伐,适应新时期国家及教育相关部门对大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开展军事理论课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新措施是高职院校相关教育教学部门当前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混合教学即融合线下课堂面对面教学与线上网络教学等,突出教学效率与实效性,被认为较之单纯的课堂教学或线上教学有更高的教学效率且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在其他理论或实践课程的教学中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解决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师资不足、提升教学效果等的潜在有效途径。因此,本文拟基于混合教学理论,结合军事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内容以及我院教学实践经验,尝试对高职院校开展军事理论课混合教学进行探讨与分析。

一、军事理论课应用混合教学的原理与模式

(一)基本原理

混合教学区别于其他教学类型的基本原理是其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不同教学信息传播途径的甄别、分类与有机整合,特别是对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或教学活动的优化组合与融合,以达到投入资源最少产出效益最大的教学效果。教学活动的不同信息传播途径对不同的信息类型或内容在传播的效率、质量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与适宜性,如线上教学活动可同时面对几百、几千甚至几万的听众,教学效率较高,但是也存在情感传递的不足以及难以开展互动与讨论等教学环节,教学质量受到限制。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并整合线上、线下各自的教学优势是开展军事理论课混合教学研究的核心命题。

(二)应用模式

李克东等提出混合学习的主要应用模式有四种:(1)技能驱动模式,即自定步调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在线指导相结合;(2)态度驱动模式,即面对面的课堂学习与在线协作学习的结合;(3)能力驱动模式,即学习者与教师在线共同活动以获取隐性知识;(4)Barnum和Paarmann模式,即基于Web的教学信息传输,面对面加工,形成一定的产品以及协作扩展学习等过程。笔者认为以传递国防意识以及相关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的军事理论课更适合于采取“态度驱动模式”为主其他模式辅之的混合教学应用模式,即先通过面对面课堂教学,讲授课程概况及线上学习任务,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线上学习态度与行为,随后通过线上教学活动或自定步调的自主学习(微课)以及若干次的面对面加工、产品形成和协作扩展学习等以推进意识、知识的形成与巩固应用,最终达成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军事理论课混合教学的目标与内容

(一)目标分类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2006修订)中(以下简称“教学大纲”)的军事理论课教学目标以及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认为,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第一,了解军事基本理论知识与技术;第二,正确认识当前国际政治、军事关系与问题;第三,增强青年大学生国防观念与意识、民族认同感、爱国主义精神。

第一个目标属于认知类目标,第二个目标属于能力型目标,而第三个目标属于情感性目标,这就决定了它们的最有效或最适宜的教学途径也有所差异。同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个教学内容往往融合了多个教学目标,如讲授我国国防时既可让学生了解我国国防发展的历史脉络与知识,也在此基础上阐述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进而提升他们的国防意识。一般而言,教学目标总是在达到第一、第二个的基础上才能较好地实现第三个目标,实现第一、第二个目标是实现第三个更高、更内在性目标的基础和保障。因此,认知类目标如军事基本知识等首先可以通过线上教学方式得以达成,而更高层次的目标如国防意识与爱国主义精神适宜于通过线下面对面的教学或互动、协作扩展式活动等方式进行。

(二)内容划分

在“教学大纲”中规定军事理论教学的内容主要由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和信息化战争等五部分组成。从教学内容的达成目标来看,第二、第四、第五部分内容属于第一个教学目标的范畴,而第一、第三部分内容属于第二个目标的范畴;其中,第三个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整体五个部分内容或前两个目标的实现程度。从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来看,第三、第四、第五部分的内容往往配有更多的图片、视音频或动画等,其教学内容及形式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趣味,更倾向于可通过多媒体、线上教学方式进行。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分配上把第一、二部分作为线下面对面教学的内容主体,而把第三、四、五部分内容作为线上教学内容的主体。当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重新排定教学内容的顺序,以满足军事理论课混合教学的实际情况。

三、军事理论课混合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第3篇:线上教学的问题和措施范文

关键词:在线教育;课堂教学;融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

一在线教育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

(一)线上教学给传统教学带来的影响

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教学有其突出的特点,首先艺术设计专业本身是一个考验设计者创新能力的专业,因此在艺术设计教学方面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线上教育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其突出的优势,其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同时帮助学生收集素材,为学生的设计提供灵感和设计元素。在现代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技术不断革新,数字化网络也带动着教学领域的各方面改革,拓宽了艺术设计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当今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完善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教学体制,丰富相关的教学资源。近年来,教育工作者通过深入研究探讨建构主义的相关观点,产生了在线教育的教学理论,并将这种理论逐渐运用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上逐渐推广和实践。对于课堂时间的安排,教师们不应该把时间全部浪费在教学内容上,而是应该让学生主动组织安排相关活动并使用相应的解决策略。比如通过听音频、看视频以及阅读电子资料等网络方法完成课前自主学习,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把自己的困惑以及收获和同学老师分享交流,达到所需的教学效果。这和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同,这种模式中,老师以及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已经互换,课堂的主导核心变成了学生,而老师只充当组织者以及协作者。学生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去查找需要的学习资料,这种方法也可以提升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这种学习方式是一种碎片化的认知学习行为可以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碎片化时间,发掘学生潜在的学习时间,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二)信息化是教育的有效手段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行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来落实教育改革,以完善教育领域体制。受到资源条件的约束,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信息化进程受到了阻碍。但在国家政策的不断扶持下,职业教学体制的信息化程度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越,仅用几年时间就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硬件到云端的巨大转变。在对高职教育信息及其改革方面,其相关的要求和标准也会相应地提高。教育工作者在面临改革时的首要任务是将网络信息与实际的操作相结合,精准的定位教学的方向。在实际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操作过程中,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做好提前的调查和总结,通过完整的体系建设弥补教师经验不足所产生的问题,并且还要注意学生的发展特色,将教育计划细化,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身的特色。将大数据的信息作为基础,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来选择其发展的方向。

(三)新时代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

网络的飞速发展在给学生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所以在艺术设计教学实验时也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培养和辅导,要让学生学会选择,根据相关的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教会学生使用艺术设计专业类型的软件,制定出属于个人的学习计划和安排,提高学生基本的学习技能。借助这次教学改革,再利用网络的便捷性,能够让学生全面的了解课程知识,深入的探究最新的设计思想理念,可以保证学生与社会保持同步。课程教学的方法可以选择图文同步,这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高职院校在线教育和课堂教学融合的实践

短小精悍和使用灵活方便的线上课程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发展的重点,而且线上课程的制作成本并不高,所以很多的一线教师比较青睐于线上课程。另外一个方面,在线上课程的推广方面,一些学校提供了良好的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作为媒介。如今,在中国的高职教育范围,已经出现了新的在线教学的形式,效果显著引人注目的当属慕课以及线上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MOOC等慕课形式在中国高职院校被广泛推行,拥有很高的影响力。但是,在学分认可、身份认证、制作成本、社会认可、教学模式和长期效应等方面,很多问题出现在慕课的教学实践中,而且不宜解决。如何在高职院校中推广在线教育,使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完美融合,是目前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

(一)教师方面

教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既负责组织课堂,也是课堂的实施者以及主导者,同时也负责传授教学内容。在线教育的出现正逐渐颠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线上教育不再是以老师为主,而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导者,教师只组织和协调课堂氛围。但新模式并不是说要削弱教师的作用,而是要求教师们要做得更好,例如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课程中,对于各种信息化技术的掌握,还要懂得在大量学习资源中寻找合适的资源。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个性化教学十分重要,教师在运用线上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在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内容,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出发,对课堂内容进行灵活调整。至于学生成绩的评定,不能仅仅依靠一张试卷,而是要通过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来考核评价,给出合理的成绩,同时收集学生在线上学习的相关资料,作为评定成绩的参考。所以,教学改革的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素质高低,要想快速顺利地进行教学改革,拥有强大的专业知识储备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学好现代化信息技术,方便开展网络课程建设和在线教学。

(二)学生方面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收集资源并进行自主学习是学生必备的技能,学生要将学习变成无所不在无时不能的习惯。在上课之前,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自主学习,了解个人的时间安排以及真实学习能力,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有选择学习。学有余力的时候,再进行补充性的拓展学习。无法理解的要整理笔记,上课时向老师提问,这样学生的疑问就能够得到有针对性的讲解,同时教师可以以设计为主题将这些问题作为课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和传统课堂相比,学生所了解到的知识已经不仅仅来自教师,在线教育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主动获取知识,学习时间也由学生灵活掌握,平时生活中就可以利用排队、坐交车以及睡觉前等时间使用手机进行碎片化的在线学习,这样便可以使以往单一的课堂学习过程变为动态、多元性的学习过程,提升学生对艺术设计的理解,丰富学生的设计经验,使艺术设计教学更加个性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网络教学平台

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作为教师以及学生沟通的媒介,在当今社会,网络教学平台普遍存在于大部分高职院校,实施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的主要措施就是建构网络课程体系以及改造校网络教学平台。由于艺术设计专业本身的特点,学生主要不断在网络中寻找新的设计元素,只有充满灵感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应当提升网络课程平台的资源更新速度,而目前众多高职院校的网络教学平台资源更新速度不快,而且功能单一,更新教学资源的能力也很差,无法更好地推广在线教学。因此,我们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完善校网络教学平台,丰富在线教学资源。在中国,线上课程已经逐渐渗透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其会逐渐替代原有的课堂录像。呈现出教学内容的形式多种多样,课程质量逐渐上升的趋势。对于艺术设计课程而言,老师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各自特点,运用针对性的信息化教学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平台在在线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既是学生学习的平台,也是教师沟通学生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教师帮助学生规划学习并考核学生,不断丰富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的内容。同时要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对校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改善,让在线教学更加便捷,使线上教育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

三结语

线上教学现在还处在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阶段,在线教学以及课堂教学内容如何合理安排,学生通过校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课堂前后的教学活动如何有效推行等问题还需要通过不断地思考实践对其教学平台进行完善,真正颠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在线教育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

作者:马娜娜 单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第4篇:线上教学的问题和措施范文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课程

食品安全面临的首要问题即食源性疾病,其发病率可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食品安全水平的直接指标,是食品安全问题最直接的表现方式,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成为食品安全领域和公共卫生领域共同的重要任务,必须运用流行病学专业知识与技能。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在食品学科中进行具体应用的分支学科,在食品安全相关事件处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华中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利用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对食品安全与卫生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及评价。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课程涵盖大量的概念和公式,实践性强,学习难度较大,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授课经验要求较高,教学中需要丰富的案例和充分的讨论,仅依照教材开展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国内外教育研究与实践者为了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已经探索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E-Learning的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受到普遍关注,并在众多的课程中进行了大量研究。混合式教学的核心在于整合各种教学模式和学习资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形成师生的良性互动和学生的自主高效学习。在食源性流行病学课程中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能够为提高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现实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多种形式的优质资源,采取混合教学模式对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课程进行探索实践,教学效果获得提升,为今后开展进一步的教学改革和建设相关平台提供参考。

1优化教学资源,改革教学设计

流行病学教材及课程均是针对医学专业而建设的,目前缺乏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的系统资料,学生对各种资源也缺乏甄选能力。为避免该现状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首先,教师广泛搜索和查看流行病学在线课程,确定一门流行病学MOOC为主要在线课程资源,并为英语基础好、有深造意愿的学生推荐一门英文MOOC,以便后续实施进阶性教学。网络课程及医学院校教材的内容并非完全契合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教学计划,教师在推荐MOOC资源的同时还要制订学习指导计划,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熟悉、了解的章节内容,为学生精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提供明确指引。其次,教师精心选择了现场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病学调查等教学视频、案例资料,自编部分教材,使学生能够得到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更为密切贴合的理论指导。最后,教师紧扣课程教学大纲,将各章节学习要点及要求详细列出,并分别链接到相应的学习资源,如教材、MOOC、自编教材、视频地址等渠道,编写学习手册(handout),明确每次课程的任务和重难点。通过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为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提供充足可靠的资料。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的实践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经验,在教学设计层面转变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革新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1]。在进行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设计时,教师结合对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分析,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方面对教学目标进行分类阐述,确定各章教学和学习的重难点。在知识层面,注重由真实问题引发学习要求,结合学生自己收集到的食源性疾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重要概念及方法特点,为后续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夯实基础。在能力方面,借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确定下来的食源性疾病调查研究实践,运用课程相关知识进行食源性疾病分布特点描述、病因分析与推断并提出防控建议,检验学习效果,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将不懈探索的科学精神、为人民健康负责的职业担当、团结共进的协作能力等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应用到课程学习与实践活动当中,使学生不仅在专业上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同时在思想道德修养上也获得成长。在改革现有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教师团队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目的,采用基于课堂环境的讨论辩论式学习和课下真实任务驱动的研究性学习等形式,围绕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学习活动进行整合设计。以雨课堂为主要载体,完成课前自主学习的任务单布置,网络学习资源和预习课件,课中试题能够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可通过弹幕发送未理解的知识点,然后完成课后自测、研究性学习成果评价等任务;以多媒体课件和文献节选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素材,增加动画演示环节和案例解析及问答互动设计,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混合式模式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和灵活切换[2],将线上学习资源的碎片化知识点通过课堂里的启发和讨论从逻辑上串联起来,侧重讲解“为什么”“如何做”等深层次内容,使学生融会贯通,再辅以课后的在线测验、问卷调查,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进一步熟悉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2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实践

雨课堂以PowerPoint这款教学中最常用的软件和师生均熟练使用的微信为基础。作为混合式教学的一种工具,雨课堂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联系且不增加教与学的负担。在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团队充分使用雨课堂的预习、随机点名课堂问答、随堂考试、弹幕、课后测验及研究成果评价等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使教师能够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调整,优化过程考核。具体实施过程中,课前,教师通过雨课堂当次课程的学习手册、预习课件、MOOC链接及相关文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要知识点和基本概念,鼓励学生提出疑问,促进学生思考。课中,教师先借助3个左右的选择题及简答题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把握课堂教学进度和重点内容,发现需要特别关注的个别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为后续进行针对性学习指导做好准备;结合课件与文献指导学生深入学习流行病学方法学、设计原理与实施原则,通过案例讨论、文献评析等方式强化流行病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讲解课程的难点内容后,及时布置相关的拓展练习题,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增强学生注意力,提高对课堂的关注度;学生可使用弹幕功能提出需要进一步讲解的知识点或发出自己的疑问,教师要及时给予解答或组织讨论,以利于学生真正掌握。课后,教师根据课堂授课的实际情况,经由雨课堂自测题、案例分析汇报、文献汇报、研究方案设计等作业,帮助学生把握自己的学习效果,不断复习巩固课程知识。在疾病的分布、病因及推断、预防策略与措施等章节,学生通过课前布置收集各自感兴趣的食源性疾病真实案例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在课上分享,可组织小组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引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热情,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加深对相关概念及理论的理解并为实践应用打牢基础。在食源性流行病学暴发调查等章节,教师通过雨课堂在课前推送案例资料及学习任务,在课上讲解调查步骤等理论知识,播放案例视频,模拟调查现场,在课后指导学生依据各小组讨论确定的食源性疾病自主设计调查方案开展实地或网络调查研究,完成结果判断和汇报交流,学生身临其境应用所学知识,教师实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及时调整安排后续的教学任务。通过评阅课程布置的文献阅读报告、研究设计、调查报告等作业发现,学生在作业规范性、批判性思维、理论联系实际等各考核环节的成绩都较以往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雨课堂提交课程作业时,教师可在系统设置时间限制,使学生无法延迟完成,促进其按时完成复习、讨论、调查等任务;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作业并按时提交之后,可以在线查看他人的作业情况,当教师完成作业批改之后,学生也可以在线了解到他人获得的成绩及教师点评的内容。这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较难实现的实时相互监督和自评互评环节使学生各项任务的完成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教学内外的师生互动也以混合式模式进行呈现。课前预习阶段,学生将遇到的疑难困惑提交至课程群,形成自主学习反馈,主讲教师要利用网络进行解答和针对性指导,有共性的问题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重点解析。课中,学生可以利用雨课堂随时在存疑的课件上进行标记并发送弹幕,教师得到提示后根据问题的种类或性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鼓励和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索问题答案,对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深入探究能力进行锻炼。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能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3],并在此过程中体会批判性思维与自我反思及评价的作用。面对面的师生交流更利于基于问题探究和案例研讨的学习方法革新[4]。课后完成作业期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自发进行朋辈学习及相互评价,线下线上交流频繁,非常利于学生完善自己的学习成果并进行高效传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多回归线上,学生在雨课堂讨论区提出问题或发起讨论,教师及课程助教和学生一起作为讨论组成员参与其中,并根据讨论中出现的问题或错漏及时进行释疑、引导和总结,帮助学生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概括和深度理解。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过程性学习评价,对表现优异的同学提出表扬,激励其继续努力并带动全体同学;对表现欠佳的同学进行点对点辅导,既要及时关注其学习效果,又要对其自尊心进行保护。通过探索实践发现,在课程中,师生互动力度增强,学生自主高效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学生反映课程主讲教师较为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重难点会进行详细讲解,通过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注重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帮助学生发现学习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有利于过程性考核,教学方式新颖。

3结语

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课程概念多,研究方法种类复杂,学时相对较少,缺乏对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以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输出为主,虽然也运用了Flash、音频、视频等技术手段作为辅助,但教学效果仍然欠佳,学生主动参与度低,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充分灵活利用和整合各种新颖的教与学范式,并尝试较深层次地融合各种教学策略,完成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转变,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并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提高了教学效率,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实施混合式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业水平、不同发展方向开展个性化指导,将课程高阶内容和最新科研成果到学习平台,学生可按照自己的需求和能力选择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为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实现了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不仅对学生提出了高质量学习的要求,也对教师提出了高质量教学的要求。在线教学实践的引入要求教师先要提升自身能力,学习和熟练使用在线教学工具与课程平台,能够科学选择各种网络资源,合理组织高效的在线讨论,对教师的能力完善要求是持续的。教师要真正贯彻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这一准则,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投入更多的精力设计和组织教学,充分发挥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各自的优点,确定线下课程和线上课程的学时分配,高效且统一质量地完成在线学习辅导,在未来的课程改革中建设课程网站,设置讨论课,开展优秀作业自评与互评,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提高在线教学环节的水平之后,教师仍需要持续提升自身整合优质教学资源的能力和更高水平组织及驾驭课堂的能力,充分利用翻转课堂、问题中心教学法等为保障线下教学质量做好充分准备。教师要同时重视学生的个体学习和总体学习的能力,以提高全体学生学习能力为目的,最终实现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丹.疫情防控背景下形势与政策课线上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8(03):87-91.

[2]徐长永.后疫情时代“高等数学”混合式教学初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01):62-64.

[3]刘雄伟,刘畅,俸婷婷,等.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推进《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改革[J].广东化工,2021,48(01):185-186.

第5篇:线上教学的问题和措施范文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互联网+;多维融合

一、概述

育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也是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从教育育人视角分析,个体的才智、理性、能力、品格的发展要素与高等教育的实施模式密切关联[1]。以适应高质量发展阶段课程建设为目标,分析现行“互联网+”教学模式下专业课程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影响因素,从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的认识、专业课程知识点重新梳理、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专业课程教育中的缺失、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等方面入手,结合大学专业基础课的特点,研究对策办法,制定措施,反复实践论证,最终摸索构建适合大学专业课教学且能提高学生核心价值观、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融合专业知识、互联网、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融合的评价体系。

二、研究对象与背景

本文选取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物理学”课程为实践范例展开研究。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势必受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深刻影响,需及时分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变革,又因“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快,大学生对信息获取广而多,但大学生尚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自我控制力弱,缺乏去伪存真的能力,缺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化。基于此,重塑“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和行为,让线上线下教育模式深度融合,开展各种以互联网和移动技术为手段的新型授课形式,构建“互联网+”的创新教育模式势在必行。当下“互联网+”线上线下教育体系融合方面主要存在“四化”问题严重,思维培养偏移时代特点,“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文化教育、品德教育、思维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多维路径有待开辟等。

三、研究内容

(一)为适应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高质量,因势利导,构建“互联网+”教学新模式

把传统课堂的转移至线上,诸如雨课堂平台、腾讯QQ群课堂平台、优慕课平台、中国MOOC平台、微信公众平台等社交软件,利用网络课堂中的课件模块、微课模块、在线作业模块、测试模块、形成性评价模块等同步开展预习、学习、答疑、测评。课前教师利用网络平台上传专业知识课前预习资料、思考题、核心知识点微课、复结、复习自测,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互联网+”相融合,不仅拓宽了学习空间,亦解除时间束缚,可随时随地交流、互动、探讨。建立“互联网+”教学模式不仅互动性强,而且形式灵活,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摆脱“空间+时间”的双重束缚,对于本就学业繁重的医学类学生可谓一举数得。能够较好地实现“互联网+”传统教学优势的融合,及时追踪、反馈、调整,可增强教学实效,为物理思维及创新能力培养奠定成功基础。

(二)适应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高质量,跨界融合,构建“互联网+”新体系

在互联网+教学模式构建基础上,实施物理教学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从而实现德育培养的策略,课前:按照教学大纲,梳理知识点,精心设计;课中:从复习、导入、讲授、讨论、小结、实验、作业各环节找准切入点;课后: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求知欲与获得感。根据“医学物理学”课程包括的认识论基础、方法论,如验证、基本概念、逻辑规则、还原论等科学思想,数学、建模、调制、对应等原理,提炼与“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契合点。比如,在动力学内容教授过程中,可将动量定理与质量互变规律结合,制作精品课程制作脚本或微课程脚本,利用多种平台教学优势,发挥线上平台的最大功效。

(三)适应高等教育教学路径的高质量,推陈出新,构建“互联网+”视域下课程建设的新路径

以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为例,“医学物理学”授课专业主要为临床、影像、康复、智能医学、检验、医管专业,专业知识需求的不同要求我们根据专业知识矩阵,制定多层次、多级教学目标,从学生的角度审视问题,结合“互联网+”教学特色,做好知识引入,创设物理情景,精心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切入点,可以是小故事、小视频、美图,也可以是教学重难点、知识点微课程,也可以是物理学最新创新成果或者科学家轶事,或者是学生的优秀毕业设计、优秀竞赛设计作品,或者合作企业最近产品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让学生通过质疑—辩论—释疑的手段增强学习自信。在此过程中可以用形象、逻辑、正反向、迁移、批判等思维方法,生疑发问、追根究底。课堂教学可采用PBL、OBE、CDIO、探究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体验参与式教学、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如图1所示,着重体现教和学两方面的探索性。同时结合物理实验,物理实验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亦可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与日益发展的高科技相适应。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实验原理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通过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培养学生科学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科学计算,通过项目式实验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处理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深化实验改革,将演示实验变为学生自己动手,将验证性实验变为综合设计实验,增大设计性实验的占比,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

(四)适应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高质量,建立与思维能力培养教学相符合的评价体系

增加与物理思维与创新能力相关的测评。引入开放性题型,引入形成性评价体系,在理论课堂上主要根据线上预习的反馈情况做重难点知识的讲解,根据重难点内容设置线上作业、线上讨论、线上项目、线上论文等。并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做教学反思,并把上述部分的成绩做加权求和作为最终成绩的一部分,权重比例设置视专业不同而设置不同的值,比如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同学由于没有实验课程,便可适当增加权重值,临床医学专业的同学由于已有部分实验成绩,且实验也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则设置形成性评价权重值时可酌情减少,以示公平。挖掘学生潜能,尊重差异,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结课后,不定时设置访谈、问卷调查等,收集学生的真实想法。同时形成性评价主要依据物理学习过程的综合表现,力求反映学生真实状态,动态监测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过程,并将中学物理教学从以教授物理知识为主转化至以物理观念形成为主。

四、多维融合教学模式效果CIPP评价体系构建

(一)C评价

分析“医学物理学”“互联网+”为主体的课程定位与教学平台,判断新型教学模式能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时间空间的限制,为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大学生提供了更优越的学习途径。同时,要检验此种教学是否能运行良好、是否是适应教育发展趋势的创新模式,学校是否具备一系列线上平台资源的软硬件条件,“互联网+”为主体的教学资源建设是否具有顺利开展的条件。

(二)I评价

综合评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方案、课程结构和课程资源,“互联网+”主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内容是否是多样化的,是否广泛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可以让不同发展规划的学生有更多模块课程资源的选择;课程结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否尊重学生接受能力差异化特征,是否可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章节与内容;是否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空闲时间自主选择学习时段;课程资源投入方面是否考虑学生学习设备与学习环境受限等问题,是否与资源投入平台,如:机房、实验室等具备大量电脑的主管职能部门沟通到位。

(三)P评价

通过“互联网+”云平台对课程实施过程全方位跟踪记录,将学生的参与率、学习过程数据以及教师线上线下辅导工作全程记录下来,有效利用智能医学工程学院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实训中心的平台与技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信息化、数字化,对分析结果归纳、分析,从而获取教学实施的全方位立体性记录,从过程评价实施过程中发现课程设计是否存在问题,为新型教学模式的评估与修正提供数据支撑。

(四)P评价

在上述环节评价结束后,将“互联网+”混合式教学的效果与预期比较。采用学生自评、教师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调查问卷、成绩分析、线上评估、线下测试等多种形式对结果进行评价。拓展评价内容、拓宽评价范围、加深评价深度,客观公正地评价实施效果,并根据分析反馈评价数据对背景与投入做出有效修正。

结语

第6篇:线上教学的问题和措施范文

[关键词]教学质量检查;教学随访;实践教学;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1]成人高等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办学形式,如何提高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一项紧迫任务。[2]2009年北京市教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北京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京高教23号),首次对北京地区成人高等院校的质量建设问题提出明确要求。我校以此为契机,对以往教学质量检查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于2011年构建出“三三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即三条教学质量监控路线,三级教学质量管理网络和三个阶段教学监控内容。[3]近年来,随着成人教育教学的变化,我校加强教学管理内涵式发展,在教学质量检查工作上有一些新做法。

一、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完善管理服务

教学质量检查始终坚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管理和服务理念,服务教师和学生是我校实施教学管理和服务的根本目标和方向,也是以管理、服务、检查、监督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动力源泉。为更广泛地听取学生意见,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完善管理服务,我校建立了“随访探需求、检查评实效”机制。(一)教学随访全面了解学生需求。“随访”一词常用于医疗领域,是指医院对曾来就诊的病人以通讯或其他的方式,定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指导患者康复的一种观察方法。[4]教学随访就是在开学后,对学生继续追踪、查访。学期初,学生对教学安排、服务保障、班级管理要求等方方面面的适应恰恰在此时感受比较鲜明,并且由于尚在开学初期阶段,学生们对存在问题的改善解决,往往怀着特别高的期待和希望。教学随访的进行正是安排在这个阶段进行,早于期中整体教学质量检查的启动。开学第三周,各年级全班次开展教学随访,按照“随访实施有计划、随访时间有安排、随访内容有要求、随访记录有规范”的工作思路,全面了解学生对本学期各个教学环节的适应情况,了解学生需求,寻访学生建议。(二)中期检查全面落实改进实效。在教学随访后,认真梳理汇总教学随访中的学生意见和建议,对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反馈给有关教学系以及任课教师,教务处会同教学系和任课教师展开商讨和协调,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有效可行的调整和改进措施,并且积极配合教师及时跟进、认真落实。而对于调整改进的实效,我校将在期中教学质量检查的学生座谈会上,通过认真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核实调整措施的落实,评估落实的效果,并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巩固整改实效。(三)总结提炼阶段反馈评估提升。教学质量检查结果的分析和反馈是检查工作的关键和意义所在。评价的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证明,而是改进。教学质量检查工作结束后,我校会对各渠道、各方面收集的信息进行汇总。对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机房教室设备、教学服务、班主任管理等工作做正式书面反馈。最后,对教学质量检查工作进行科学系统的全面总结,形成工作报告,促进工作不断提升,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总之,教学质量检查中,我校始终坚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教学值班时间深入班级教学随访,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特别是对学生反映的教学问题,及时做出回应和改进,解决学生的疑问,起到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中的作用。逐步在教学质量检查工作中建立起新的联动机制,形成了“随访探需求、检查评实效”良性新循环动态机制,为我校教学管理服务的调整、改进开启了最佳时间窗,避免了“期中问题期末追,调整改进马后炮”的被动局面,为教学质量检查工作的实效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保障。

二、以过程监控为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实践教学是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近社会的重要环节。为更加贴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我校自2013级开始启动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加了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各专业教学计划内实践课的内容和形式的落实已经成为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新特色。同时,我校正式出台了《实践课程实施管理暂行规定》,为实施更加规范的课内实践管理提供了新的标准和依据。藉此,对实践教学的专项工作也加大了相应的关注度和管理力度,力求保障各课程的实践课时有“时”有“实”,既有计划课时,也有作业报告实物记载,真正做到严格落实到位,不走过场。(一)抓好实践课方案核查。实践教学的方案设计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学期初,我校对教师上交的所有实践教学方案进行审核,重点检查教师落实《实践课程实施管理暂行规定》的情况。同时,了解教师实践课业频次、量次及具体内容要求等,为实践课实施阶段的跟进和督查做好准备。(二)跟进实践课安排布置。根据以往的经验,任课教师对实践课内容的安排相对滞后,而学生对实践课作业的完成也存在严重的拖拉、延迟,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期末各课程实践课作业过于集中,学生倍感负担沉重,严重影响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速度;任课教师不能及时回收学生作业,作业成绩统计汇总无法按时完成。在教学质量检查过程中,首先对教师实践课布置及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其次在学生随访及座谈会别就实践作业的内容、作业量,以及完成形式、时限要求、实践效果等各个方面,和学生进行广泛交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提升实践课业内容的实用性。同时,对学生反映比较集中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各教学系,由教学系对所有任课教师提出统一要求,力求使实践课的落实更加规范化。(三)做好实践课成果展示。学期末,我校按照文件要求,对上交的实践教学成果材料进行清理,并组织实践教学实施成果展示活动。实践成果展示活动也作为我校教师教研活动之一,由校长主持、学术委员会参加、全体任课教师观摩、主讲教师演示。要求任课教师展示方案设计、实践教学的过程资料,介绍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做法,总结实践教学中的特色和亮点,分享实践教学的感受和体会。成果展示有助于教师加深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和认识,互相学习借鉴实践教学创新做法,不断加强实践教学规范,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总而言之,实践教学的落实严格按照我校《实践课程实施管理暂行规定》要求,注重过程监控,认真填写《实践课设计及进度检查表》,从在随访中了解、在检查中落实、在实施中跟进等多个维度全方位监督,确实做到实践有内容、跟进有规范、落实有实效。

三、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严格管理措施

严格管理措施是教学质量的客观保障,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服务意识是方向,在教学质量检查过程中,质量保障是目标。在管理措施上下功夫,在质量水平上才能有提升。本着以检促改的原则,教学质量检查中对教学管理重要环节进行了重点强化。(一)严格班级考勤管理。对于以面授为主的课程,学生到校学习是我校开展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前提。因此要严格考勤管理,保障课程出勤率。班主任从请假管理上入手,明确要求学生严格执行请假条制度,学生缺课要提前向班主任提交请假条,有事临时缺课缺勤的,事后必须补交请假条并亲自到班主任处消假。严格的请假制度对建立严谨的班风,培养学生自律的良好学风,都起到了积极的正向引导作用。另外,主动与学生所在企业工会联系,定期向他们通报学生的出勤等情况,开创了一个校企共管的学生出勤管理模式。最后,设立并张贴月班级全勤榜,对学生克服困难坚持出勤给予正面的鼓励和宣传,在班级管理中起到很好的作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出勤积极性和出勤率。(二)坚持教学值班制度。教学值班是对教学过程监督管理的常规措施,严格教学值班的管理环节是维护教学秩序的重要保障。首先,认真落实教师课前签到制,在值班记录中记载教师到岗及离岗时间,保证教学计划课时的圆满执行不缩水。其次,严格执行教学值班管理规定,课前及时到岗,课间认真巡视,对各班的学生学习状况和出勤情况密切关注,与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进行沟通,及时了解缺课情况,关注学生未到课的原因,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工学矛盾,主动为学生提供调班听课的有效信息,帮助学生克服困难,顺利完成课业的学习任务。(三)加强师生互动交流。我校大部分成人学生面临着家庭、职场、学习等多重压力,学生渴望在学校环境里得到关怀、理解和鼓励。首先,班主任课上主动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各种心理及行为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同时利用QQ群、微信群等学生常用的社交媒体,加强线上的师生情感沟通。其次,建立班级的线上管理模式,班主任在群里及时调停课事宜,简单明确方便快捷,并且在群里督促未到课学生,在对缺课学生实施督促的同时,对其他同学也起到警示纪律的积极作用,一举多得有实效。最后,任课教师在班级群里课程资料、布置课程作业和要求、解答学生问题,使课程从内容的落实到作业的完成都落实在线上平台,一定程度实现了教学资源的网络化,为进一步推进教学资源的全面优化提供了实践经验、奠定了基础。

作者:濮苏安 李桂芳 吕爱玲 单位:北京市西城经济科学大学

参考文献:

[1]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EB/OL].,2016-12-28.

[2]廖胜文.构建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思考[J].继续教育,2012(2):21-22.

[3]赵艳生,李桂芳.成人高校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思考与实践探索[J].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1(1):13-15.

第7篇:线上教学的问题和措施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208-01

生物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学科,但是,受各种各样因素比如教师传统观念、学生学习兴趣等的制约,目前我国初中生物教学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加之一些学校硬件设施有限,使得教学不能很好的展开。为有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本文提出了下列一些措施,希望能给相关教育工作者一定的借鉴。

1.不要让自己输在起跑线上

俗话说得好"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于教育者来说更是如此,由此可以肯定起跑线是多么的重要"。生物"这一学科对初中生来说,是新开设的一门学科,学生对它充满了好奇,充满了神秘感。那么,能否让学生在起跑线上就能对"生物"这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决定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初决定因素。因此,在生物的第一堂课非常重要。第一节课教师首先要注意教师自身的仪表及言辞,给学生一个身正、学高的第一印象;其次教师要做一下自我介绍,最好再给学生介绍一下教师的过去,比如:教师的求学之路、教学生涯等等,让学生充分了解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师的智慧之美、拼搏之美、进去之美,为建立师生之情奠定基础;最后,教师要介绍一下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生物学科有一个初步的轮廓了解,最好在介绍一下生物学科中有趣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科的学习不是枯燥乏味的,最好结合生活实际中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突出生物学科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为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奠定基础,鼓舞学生学习的士气。

2.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内在的兴趣,是最好不过的动机,是学习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经常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的浓厚兴趣,学生才喜欢学。首先,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时要注重教学言语表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积极思维,学得兴趣盎然;其次,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创造一种真诚、关心、促进学生发展的气氛。有的学生常常因为喜欢某些生物教师而爱好生物课,学习十分认真。再次,教师先通过多种途径创设与教材有关的情景,如用语言描绘情景,挂图再现情景,实物演示情景,练习巩固情景等,然后再依靠和利用学生的情绪体验,使学生不仅在这种优化的环境中乐学,掌握和运用知识,达到智能统一,又促进其认知与情感,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动手与动脑协调和平衡发展,最后,让学生体验成功。初中学生对于经过自己努力而获得的知识,往往倍感自豪、亲切和兴奋。体验成功是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契机,能把学习心灵渴望变成自觉行为,也是战胜困难、养成自信心和恒心、努力奋斗的诱因。

3.积极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优化结合。比较常用的有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引导发现法、自学辅导法、实验法、情境教学法等。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均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要发挥课堂教学的最佳效率,就必须发挥每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克服其劣势,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与组合,使方法结构协调、合理,各种方法优势互补,长短相济,立体结合。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变学生机械接受知识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把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得以张扬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怀疑意识、批判意识。课堂中,给学生留一个思维的空间,也就给了学生消化、吸收、发现、驰骋的广阔天地。在有限的知识探索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思考力、理解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4.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要实施问题情境教学

在初中生物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问题情境创设能够有效地引发初中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进而产生对知识进行认知的需求,使初中生能够产生学习生物的心理倾向,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的动机,问题情境在初中生物教育教学过程中是一种最简单更加是最常用的方式方法,问题情境教学主要讲问题作为载体,使得学生能够在释问过程中以及生问过程中产生实施自主学习的动机和动力,进而在初中生物课堂教育教学中创设问题的情境必须要围绕整个教育教学目标开展,以便能够促进学生实施定向性学习,要求初中生物教师实施教育教学必须要提出一些具有思考性的价值,并且要具有一定思维性的跨度,在创设问题情景以后必须要给初中学生提供充足和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创设一个生活情境,促进初中学生实施目标指引性学习,只有身为生物学习人员的初中学生才能够正确并且清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形成,并且在初中学生得到自身所期望的学习成果的时候,初中学生的学习才能够是成功的学习。

5.结语

总之,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是整个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关键,也是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作为生物教师,我们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勇于突破、勤于探索,不断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程开明.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3,S2:2-1.

第8篇:线上教学的问题和措施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

课堂提问对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科学合理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1]。如果课堂提问的方式或者内容不恰当,则会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使学生产生不良的厌学情绪,不利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对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有效性的策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但深入,我国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了一定的改观和进步,但是在课堂提问环节仍然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缺乏课前准备

目前,部分初中数学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往往在课前不会做足够的准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凭借着自己的经验教学,对初中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随心所欲地去讲授,因此在提问的环节往往也比较随意,使提问的内容没有一定的章法,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授课思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2. 题质量较差

课堂提问是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深入理解的有效手段,但是有一部分数学教师往往把课堂提问当作教学的唯一手段,设置了大量的问题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而对于这些问题背后的价值没有做深入思考,导致课堂提问的问题数量很多,但质量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身心疲惫,却学不到关键的数学知识,不利于发挥课堂提问对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作用。

3. 忽略反馈环节

课堂提问的反馈环节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它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所暴露出来的数学知识的薄弱之处和数学逻辑的欠缺之处,对于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论基础有很大的帮助。然而目前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往往忽略了课堂提问的反馈环节,认为课堂提问结束就万事大吉了,这非常不利于课堂提问作用的发挥。

二、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针对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要进一步采取积极的措施,不断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切实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

1. 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

快乐的课堂氛围是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有效性的必要环境。只有在快乐的课堂氛围里,学生才能主动参与课堂提问,因此教师必须要注重营造一个快乐的课堂氛围。比如,在初中几何《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部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开始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射击运动员在瞄准射击的时候要用手托住枪杆来保持稳定?”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快速导入到快乐的课堂氛围中,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2. 多联系现实生活

初中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多联系现实生活,这样能够使学生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认同,并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和自身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在初中平面几何《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来启发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平面几何。例如小鸟在电线上就是点在直线上,小鸟飞到天空中去就是点在直线外。这样的例子既贴近生活,又活泼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提问要面向所有的学生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使课堂提问面向所有的学生,不能存在厚此薄彼的现象;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提问中来,不能只向少数学生提问。如果教师只向少数的学生进行提问,那么其他学生就会被孤立在课堂之外,非常不利于整体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初中数学的课堂提问一定要把机会公平公正地分给每一名学生,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4. 将游戏运用到教学中来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避免学生对初中数学产生厌恶情绪,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游戏以恰当的方式引入进来。为此,在课堂提问的环节可以对游戏加以高效利用来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和检验数学知识。比如在《循环小数》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拍节奏的游戏来学习有限循环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比如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一个节奏:×××,然后让学生拍出来,然后再将这个节奏永远拍下去,学生就会在游戏中感受到有限循环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的区别。

第9篇:线上教学的问题和措施范文

关键词 大学物理实验;信息化教学;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0-0136-03

1 前言

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实现网上辅助教学和网络化、智能化教学管理,满足学生自主选课、自助实验、有效利用实验室资源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可以看出,实践类课程教学和管理的发展趋势必将是高度信息化,以及实现信息化教学和管理模式下的全面开放、自主[1]。

作为进入大学后第一门实践类课程,大学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创新素质培养、科研能力训练的基础课程。要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依靠高层次的信息化实验室建设,秉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实施开放、自由、民主、灵活的信息化教学[2]。军械工程学院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信息化教学条件和教学模式存在很多问题,这也代表了很多院校目前的状况,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实验教学开放程度不够 实验室开放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手段。实验室全面开放要求实验的内容、时间和空间都能对学生开放,但是由于开放实验教学的特点,在传统手工记录的管理方式下,实验室组织和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繁重和复杂,教师工作量大,效率低下。军械工程学院大学物理实验室目前采用的是自制的开放选课管理系统,由于相关硬软件设备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欠缺,学生只能在指定时间内针对指定的实验项目进行选择,还不能实现全时段、全内容的开放。要实现实验教学的全面开放,首先要从教学组织模式上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建立基于网络的开放式教学管理系统,为实验预约、仪器管理、师生交互、成绩评价等各个方面提供信息化辅助。

学生自主学习平台资源缺乏 信息化教学模式,秉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旨在利用信息化手段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给教师营造一个指导教学的平台。而目前很多院校和军械工程学院类似,大学物理实验室门户网站还不能做到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的自由、开放、互动平台。学生的课前预习还停留在预习课本、填写实验报告的传统方式上,无法对实验环境建立直观认识,导致学生在实验操作时无目的性、无针对性,缺少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学习环节。因此,必须在校园网的环境下建立融合虚拟仿真实验的课前预习及自动评判系统,使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检验、评估,及时了解预习中存在的不足,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准备。

学生学习效果评判环节不完善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一般都是小班教学,课时较多,教师批阅实验报告工作量大,特别是其中的计算演算等机械过程,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效率,急切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实验报告的批改效率。其次,目前所采用的考核方式不完善。由于实验仪器和考核时间的限制,目前采用的是分批分实验项目考核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弊端:一是学生参加考试的时间有先有后,二是考试项目难易程度无法做到一致,难以做到客观和公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增加考试灵活性,采用虚拟仿真考试自动评判系统,线上线下相结合,多方位、多层次地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信息化教学条件建设

实验室信息化改造和建设是开展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硬软件基础,必须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秉承开放性、可操作性、安全性等原则,经过调研和讨论,认为信息化建设重点从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虚拟仿真实验预习自动评判系统、实验报告和考试自动评判系统三个方面开展,其中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是最复杂、投入最大的一个板块,也是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重点和亮点。

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 开放实验室是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训练科学研究能力的场所,其实施的重点是“开放”和“管理”。开放,既要实现实验室时间、空间的全方位开放,又要实现实验仪器设备的开放,使学生能够通过主动思考、探究完成实验过程。实行充分开放的同时还要加强管理,通过教师远程控制等管理模式,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确保实验设备的完好率。

开放实验室实行全天候开放,学生受权后即可在网上自主预约实验时间和实验项目。负责管理和辅导的教师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查看学生的实验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学生顺利进行实验。开放实验室管理最大的困难是安全问题,包括学生人身安全和仪器完好性,所以要求学生在预约实验之前,首先要利用网络虚拟仿真实验预习系统进行预习,只有完成虚拟仿真实验操作程序并通过评判的学生才可以进行预约,否则预约不成功;还可以在实验之前,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形式进行安全知识学习,并充分了解实验项目相关注意事项,确保实验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

以虚拟仿真实验为核心的预习自主评判系统 实验课程的预习比理论课程更加重要,一是由于每个实验项目所涉及的知识范围较广,除了物理原理外,还可能涉及电学类、机械类、材料类等知识点;二是实验课程是以实验仪器和操作为主的实践类课程,只了解相关理论知识还不够,还必须能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但是目前学生基本都是通过课本进行预习,这种方式适合理论课程的预习,缺少了实验仪器和操作的预习这一重要环节。针对这个问题,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虚拟仿真技术的优势,一台电脑、一个软件就可以建立一个直观的实验环境,学生除了可以利用它进行课前预习,还可以进行课后的复习和拓展学习,打破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预习自主评判系统包括虚拟仿真实验软件、思考题、课后拓展和自主评判等板块,学生可以利用此系统进行自主学习和科学研究的训练。

作业及考试评判系统 学生课后完成的实验报告直接反映了对实验的掌握程度,对数据处理、实验结论的分析理解能力。但是核对学生数据与结果的正确性这个机械的演算过程,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如何在保证作业批改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有了信息手段之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利用建立的电子实验报告库,烦琐的数据核对过程就可以通过作业评判系统来完成,不仅速度快,准确性也高。教师只负责对实验结论等主观题进行评判,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同时,还可以建立考试自动评判系统,既可以考查学生对实验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可以结合虚拟仿真软件进行线上模拟操作,弥补当前只采用实物操作考核的方式所带来的偶然因素[3]。

3 信息化教学模式探讨

信息化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旨在利用信息手段促进教学改革。依托大学物理实验室网络教学平台、实验预习评判系统(含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自动评阅系统及相关的线上教学资源,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建立大学物理实验室开放式教学管理系统的实施方案,探索信息化管理模式。采用虚拟仿真实验等自主预习评判系统加强学生主动思考和科学探究能力。采用实验报告和考试自动评阅系统,将教师从烦琐的作业评判中解脱出来。此外,针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开展分级式教学方案研究,并加强微课在教学中的作用。

开放实验室教学是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重点,院校要在无法改变教师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就必须依靠信息技术手段。大学物理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包含软件和硬件的配套建设,操作简便,人机交互性能好。通过使用该系统,学生能够利用网络预约操作时间、地点和机位进行自主实验;教师则通过监视器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同时,系统还设置了预约关卡,有效减少盲目操作而导致的仪器损坏和安全等隐患。该系统的建设将会极大地提高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进程。同时,鉴于学生能力层次差别较大的现状,借助于教学系统和微课等手段,实施依据学生基础和能力进行的分级教学模式,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实验目标,学生根据自身能力进行选择,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做到因材施教。

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问题

1)线上资源的建设要充分考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特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有针对性地实施信息化教学;

2)从课程门户网站、开放式教学系统、预习系统、考试系统等各个方面体现分级教学、因材施教,依据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层次进行线上、线下结合的分级式教学模式;

3)在教师人员紧缺的现实困难下,探索如何利用信息手段实施实验室全面开放,以及建设前的论证和工作准备,确保能够有序建设,保质保量地开展开放式信息化教学;

4)依托信息手段,使考核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能够多层次、全方位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做到客观公平。

4 结束语

一直以来,大学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直到近几年,随着创新型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实践类课程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实践类课程的实施和管理更需要信息手段的支持。因此,信息化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将是一个不断进化、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教师应该持续不断关注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何祖明,江兴方.独立学院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5,18(2):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