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基沉降修复技术范文

地基沉降修复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基沉降修复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基沉降修复技术

第1篇:地基沉降修复技术范文

关键词:公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桥头跳车

公路运输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运输形式,其建设质量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行车安全性及舒适性是验收公路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行车安全性及舒适性主要由施工中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及桥梁连接处施工质量所决定。桥头跳车现象是我国省级以下公路常见问题之一,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公路路基沉降与桥梁地基沉降系数不同所造成。针对这样的问题,我国公路桥梁建设施工单位及研究人员不断对公路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进行研究,找出了桥头跳车现象的解决办法。为了更好的分析公路与跳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首先要对桥头跳车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解决办法。

1.公路与桥梁连接处“跳车”现象的原因分析

找出公路与桥梁连接处跳车现象的原因是解决跳车现象的关键。产生公路跳梁连接处跳车最主要原因有不均匀沉降、刚度突变和车速与车辆本身的抗振性能等几个方面。其中以不均匀沉降为最主要原因,我国公路路况调查显示,产生公路与桥梁连接处跳车的最为主要的原因是柔性道路与刚性结构物之间的连接处发生不均匀沉降,产生错台所致。找出原因,然后根据这一原因进行相关的调整,调整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等,才能最终解决这一影响公路行驶安全性的跳车现象。

2.针对公路与桥梁连接处跳车现象的施工设计

刚性结构的桥梁与路基、路面的组成材料、刚度、强度、胀缩性等存在差异,且桥头连接处受力时易形成集中应力,在车辆荷载、结构自重、自然因素作用下,桥梁与道路同时发生沉降,但两者的沉降量有很大差异,道路的沉降量远大于桥梁的沉降量,形成错台,导致行车时发生桥头跳车。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施工前的设计阶段,要详细勘测路基情况,针对软土路基、冻土路基等不同路基进行不同的工程设计与施工设计,解决桥头跳车现象。

2.1针对桥台与路堤间的沉降差导致桥头“跳车”现象的原因分析与设计

传统公路与跳梁连接处的施工中,在桥台施工中其基础一般都作了加固处理,沉降量很小。建成后的桥台沉降可视为零。而路堤填土因其固有的压缩续变性质,即使经充分压实也难以避免因土基固结等因素造成的沉降,需待通车较长一段时间后才能趋于稳定。台后路堤的沉降量主要由天然地基沉降和填土沉降两部分组成。在路堤自重和车辆垂直荷载及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路基填料逐渐被压缩,孔隙率降低,密实度逐渐增大,从而在一定期限内产生路堤填土沉降。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设置桥涵构造物应允分考虑台背填方路基的地质情况、填方高度、路堤长度、填料来源及路堤沉降等问题,选择恰当的桥涵位置、跨径及桥台后部防护工程,尽量避免大河面小跨径桥涵。通过科学的设计减少桥头跳车的情况发生。

2.2针对排水不畅及填土流失,连接部路基沉陷导致桥头“跳车”现象的设计重点

在桥涵与路堤的连接部位存在的缝隙,雨水会沿缝隙渗透,下渗水对桥台对土类填料易产生浸蚀和软化,特别对填方体压实不够,易产生侵蚀和软化,降低强度,导致填方体变形。在外部车辆荷载冲击作用下,必然造成桥头路基沉陷。针对这样的情况,在工程设计初期,要详细勘察路堤情况,针对路堤情况进行公路排水设计,通过科学化的排水设计,减少填土流失,减少路堤沉降,减少桥头跳车情况的发生。

2.3采用新的施工设计方法,杜绝桥头跳车现象

试验表明搭板设置可以使在柔性路堤产生的较大沉降逐渐过渡至刚性桥台上,使车辆通过时跳跃现象大为减少。因此在施工中是要注意桥台搭板的设置。同时为了避免二次跳车现象的出现应在搭板的尾端加设一段浅埋的变厚式埋板,其长度一般取3~5 m,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也可将与搭板连接处的路面板改为变厚式板。当然影响影响路面桥涵连接质量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这还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判断而定。通过对工程的设计改革,以及施工方式减少桥头跳车现象。

2.4公路与桥涵连接处的设计标准分析

目前我国路桥分别有各自的设计指标,这就导致两者之间的差异使得连接处容易出现“跳车”现象。根据《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容许工后沉降为:桥台与路堤相邻处≤10cm,一般路段≤30cm,两者不同。设计时对桥下地基地质研究比较仔细,往往是将桥台基础置于承载力较高的土层上,并对基础进行布桩或扩大基础等予以加固处理,故沉降量较小,而台后填方段地基未进行加固处理,碰到软土又难以处理彻底,引起土基固结压缩,产生沉降差。根据观察和对驾驶人员的调查表明,在高速公路上,当错台超过1.5cm时,就会出现跳车。 因此,在对应两者的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针对两者的差异进行必要的分析,充分考虑到可能使连接处产生“跳车”的因素,在设计时将这个可能降至最低。

3.关于已经产生桥头跳车现象连接处的修复设计与施工重点

加强路基控制是解决桥头跳车主要控制措施之一,在进行施工前要对施工方式方法进行有效的设计,以减少路基沉降、、提高路基刚度,减少桥头跳车现象。通过对台背回填处理施工方式、台背回填压实方式、回填材料的选择与设计等方法,减少公路与桥梁连接处跳车现象。对于已经产生跳车现象的桥梁连接处,可以采用新的修复方法进行修复,但是在进行修复前还要对连接处的修复进行一定的施工设计,以保障修复效果。利用现代修复技术可以有效的修复“桥头跳车”,“混凝土注浆加固台背填土快速修复技术”是修复技术中比较成熟的一种修复方式。“混凝土注浆加固台背填土快速修复技术”是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加拌水泥而成的浆液,在跳车的桥头50米至70米处即开始打上间距为1.5米至2米的梅花桩式孔,每个孔直径约7.5厘米,深度从十几米至二十几米不等,再向孔里灌注这种新材料浆液,以增加土质强度,增强地基的承载力。针对路面沉降情况的不同,梅花桩式孔的深度、距离、孔径都不相同,要根据勘察结果进行设计,计算各阶段的应力,最终确定修复方案。

结论:

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跳车现象是我国公路常见病害之一,对于跳车现象的防治,一方面要从设计着手,通过对勘察数据的详细分析,确定最佳施工设计方案,减少路基沉降,减少跳车现象。另一方面要从施工着手,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各个质量控制点的控制与加强,确保施工质量,提高路基、桥台的抗压能力。同时还要对施工各个阶段的施工方式方法进行设计,通过合理的施工设计,确保施工质量。通过多方面的有效结合,减少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跳车现象。

参考文献

1.刘佳 《公路、桥梁设计与施工》建筑资讯2007.12.

2.江波 《公路与桥梁工程病害防治及检测修复实用技术大全》1999.7长春出版社

3.王辉 《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设计》 桥梁工程 2007.9

第2篇:地基沉降修复技术范文

消防及循环水区主要由循环水泵棚、循环水池、冷却塔、消防泵棚以及消防水罐等组成。水泵棚桁架以及消防水池均为桩基础。部分小型设备为天然地基。其主要病害表现为:消防泵棚以及循环水泵棚的柱下为桩基,而棚中小型设备为天然地基,差异沉降过大导致地坪严重开裂、倾斜。产品储存区。产品储存区主要由油罐、球形气罐以及各种泵棚组成。圆柱形油罐荷载较大,基础为满布的桩基础,球形气罐的基础为环形梁下均布桩基础,气罐中部设备管道亦布置了桩基。各种泵棚中设备为桩基础,但泵棚架为柱下独立基础。该处的地基基础病害主要表现为:管道开裂、气罐地坪开裂、泵棚柱下沉以及地坪开裂。输气首站。输气首站是海底输气管道到生产厂区的接入点,该处的管道承受较大的压力,一旦发生意外将严重影响到终端的安全与生产。正因为如此,终端维修部门已经对其进行了局部的维修,其病害主要表现为:高压输油管道倾斜、开裂。其他。高杆灯是厂区的主要照明设备,由于杆身较高且直接坐落于天然地基上,地基的大幅沉降已经引起高杆灯的倾斜。

由于厂区内地层沉降仍在继续发展,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将会加剧设备及装置的安全隐患。下面针对不同破坏形式的建筑、设备、管线提出具体的加固处理措施。输气首站燃气管道处理措施由于输气首站燃气管道直径较大,受地面不均匀沉降影响较为严重,应断开管道与地面的刚性连接,可采用如图1所示的可调伸缩阀进行调整支撑高度,维持管道均衡受力,避免管道因地面过大的不均匀沉降而拉裂。对于连接大门与首站之间的长距离燃气输送管道,可选用下列措施处理地基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方法一:如图2a)所示沿燃气输送管道埋设方向将管道挖出,设置成管沟,可减轻地基土对管道的压力,管道架于管沟内,下铺级配良好的粗砂作为褥垫层,粗砂应当分段斜夯并向上产生挤压效应,并在铺设时因地制宜分级抬高垫层,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管道柔性,吸收地基的沉降位移。如有条件,还可将管道按每10m~20m距离间隔设置一段长度1m~2m的软管,可有效减小长跨度管线由于不均匀沉降所引起的过大挠曲。方法二:如图2c)所示沿燃气输送管道埋设方向将管道挖出,设置成管沟,在管沟外每隔10m~20m设置小型槽钢吊,钢吊底座应采用可调伸缩阀用以调整支撑高度,这种措施可有效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对长跨度大直径燃气输送管道造成的过大下拉应力。与下沉量相当的钢板并焊接牢固使损害的横梁复位,然后在横梁裂隙处加焊两块工字钢加固,以增加钢横梁的整体刚度,有效地阻止裂隙的进一步发展,增强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维持钢架的整体稳定。管线处理措施1)机械设备与管道连接处。图5为设备与地下管线连接示意图,对于没有条件设置钢梁的地下管线,在管线与设备接口处,应将刚性管线换成柔性软管,允许接头发生适当位移,可有效减小差异沉降对接口造成的过大拉应力。2)办公楼地下水管。当室内外地基差异沉降过大,影响到地下水管、排污水管及地下电线与办公楼的正常使用时,应在这些管线接入处进行处理,可扩大管线引入口预留孔孔径,加装钢管套,套管内填入柔性材料在管道出露地面段可加装多球橡胶伸缩节,这些措施均能有效减小地基不均匀沉降对管线造成的过大下拉应力,钢架与钢架间管道处理措施1)可利用桩基钢架沉降较小的特点,在相邻钢架之间架设工字钢梁,将管道悬吊于工字钢支架上,这种措施可有效减小由于不均匀地面沉降对地下管道产生较大的下拉应力。储油罐地基加固稳定凝析油储罐基础产生了较大的沉降,且沉降有仍然发展的趋势,需采取加固措施。可在基础四周采用高压旋喷桩[5]对地基土进行注浆加固,提高土体强度,从而达到减小沉降的目的。如图7所示,注浆时应注意避开储油罐桩基础。1)混凝土基础或板面开裂。因沉降导致的混凝土基础或板面开裂,可将其与桩基承台断开,重新浇筑新基础,铺设时应在距桩基承台5cm以上留有空隙,在预留的空隙内可回填中密砂或其他柔性材料。这样可以使混凝土基础在后期沉降过程中整体均匀下沉,有效避免因承台的阻扰而产生的承受不均匀沉降。2)室外台阶和地面散水断裂。对于办公楼主要破坏为室外台阶破裂和地面散水断裂破坏,可重铺设修复,修复时应注意和办公楼应适当预留部分空隙,允许散水层和台阶发生整体沉降,可减小破坏情况发生,同时应注意台阶浇筑时应绕开桩基承台。3)高杆灯倾斜。由于高杆灯对于不均匀沉降较为敏感,重心容易发生偏移,为安全起见,建议采用钢丝绳拉接固定。

该吹填土工程基础病害主要是由于不同基础形式之间过大的差异沉降所造成,场地工后沉降尚未稳定,持续的工后沉降对设备及装置基础产生了各种危害,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加以治理,另外,需加强场区监测监控,建立场区安全预警预报系统,使项目的安全生产得到真正保障。

作者:王道峰 周小鹏 单位: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交通学院

第3篇:地基沉降修复技术范文

关键词:混合结构,房屋地基,地基沉降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developed rapidly, but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also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with i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mixed structure building foundation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uneven settlement harm, and based on this, for producing accident reason is analyz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the relevant analysis.

Keywords: mixed structure, the building foundation, and the foundation settlement

中图分类号:TU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当前建筑工程仍然存在着很多质量问题,有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浪费国家财产危及人民生命安全。在工程建设中常常遇到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问题,这一问题一直影响着工程的使用。许多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等建筑物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缝,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1,2]。本文主要分析了混合结构房屋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危害相关问题。

2 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对混合结构房屋的危害

建筑物通过基础把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轴向力)传递给地基,地基产生的反力作用在基础底面上。只有当其与轴向力平衡时,才能保证建筑物结构的稳定与完整性。如果因某些原因造成基础下局部地基土发生剪切、下沉、土层滑移等变位,破坏了轴向力与地基反力的平衡,地基与基础之间就成松散接触或不接触,建筑物将出现不均匀沉降,结构内部将产生附加应力。此时,基础的附加应力可近似于悬臂端。附加应力为剪切应力和负弯矩。松散接触的一侧将受到建筑物

荷载(轴向力)产生的剪切应力作用,从而造成局部结构体系产生竖向相对位移,结构受到意外的应力(应变)。当结构抵抗不住应力(应交)时,将会出现剪切破坏,常见的如墙体产生的剪切裂缝;紧密接触的一侧受到旋转力矩(负弯矩)作用,对建筑物竖向结构体系产生附如斜拉应力。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裂缝,系结构性破坏裂缝,所造成的危害,轻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重者墙体渗水和灌风,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造成房屋使用者心理上的不安;严重的会引起墙倒屋塌,出现伤人事故和财产损失。

3 混合结构房屋不均匀沉降事故原因分析

下面对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混合结构房屋墙体开裂进行深入分析:以往工程事故表明,混合结构房屋由于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造成的损伤破坏主要来自三大方面的因素,即地基、房屋结构本身及人为因素[3]。

(1)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①建筑物邻近有基础施工或其它机械设备振动,地基因震动而产生压缩变形,局部下沉;②建筑物邻近有大开挖工程,固水土流失,造成地基滑移或沉陷;③建筑物邻近地面大量堆积重物,使得土层压密变形。带动地基沉降:④建筑物邻近有交通要道,地基常年受到车辆振动而引起振密变形:⑤建筑物未经正确验算,改建加层,变更使用,增加荷载或超载,造成基础承载力不足引起不均匀沉降。

(2)混合结构房屋本身的原因

房屋的全部荷载最终通过基础传给地基,而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其应力是随深度而扩散,深度愈大,扩散愈大,应力愈小;在同一深处,也总是中间最大,向两端逐渐减小,也正是由于土壤这种应力的扩散作用,即使地基地层非常均匀,房屋地基应力分布仍然是不均匀的,从而使房屋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在地质较好、较均匀,且房屋的长高比不大的情况下,房屋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差值是比较小的,一般对房屋的安全使用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但当房屋修建在淤泥土质

或软塑状态的粘性土上时,由于土的强度低、压缩性大,房屋的绝对沉降量和相对不均匀沉降耋可能都比较大。

(3)人为因素

(1)勘察方面的原因。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勘察工作是工程设计的基础,为设计提供有关水文、地质等方面的数据数据。如工程未勘察就进行施工,或勘察数据错误,这些都会给工程造成严重后果。具体体现在:忽视勘察资料的作用,勘察工作粗糙,资料不精确。(2)设计方面的原因。①任意确定基础:设计者盲目照搬另一建筑物的基础设计图作为该建筑物的基础设计,由此造成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致使建筑物倒塌。②估算代替计算:结构没有按有关要求进行精确计算,上部荷载是凭经验估算的,基础底面积设计过小,基础边缘最大压力高出地基土容许承载力。因而部分结构及基础破坏,引起整体倒塌。(3)施工方面的原因。由于基础是埋入土中,其问题不易发现,属隐蔽工程。

4 整治对策思考

4.1 对不均匀沉降导致房屋开裂的整治对策

对于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开裂的措施来说,对于新建工程,必须首先确立重在设防的指导思想。概括起来,预防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裂缝的主要措施有:1、合理设置沉降缝。在房屋体型复杂,特别是高度相差较大时,应设沉降缝,沉降缝应从基础分开,缝宽不得少于10cm,最好是三缝合一,施工中应保持缝内清洁,应防止碎砖、砂浆等杂物落入缝内。2、加强上部的刚度和整体性,提高墙体的抗剪能力,调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不宜将建筑物设置在不同刚度的地基上,如同一区段建筑,一部分用天然地基,一部分用桩基等。必须采用不同地基时。要妥善处理,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3.加强地基验槽工作,发现有不良地基应及时妥善处理,然后才可进行基础施工。

4.2 对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开裂的治理措施

对于已经发生的沉降事故,除个别确因结构或构件“元气”大伤而完全失去挽救价值外,多数均应经过适当整治,使建筑物完全或部分恢复功能而继续使用。整治处理。首先应对因沉降发生严重变形或损坏的结构、构件、进行矫正、修复、与此同时,大多尚须对地基进行以消除湿陷,加密固结、或以提高承载能力,减少变形等为目的的适当处理。其次大部分沉降,特别是不均匀沉降,都在墙面或构件表面,留下了大大小小的裂缝。处理这些裂缝,不仅是为建筑物外观美化的

需要,更主要是为了不留隐患。为了阻止不均匀沉降的继续发展,而进一步加剧混合房屋结构墙体裂缝的开展。必须对不均匀沉降房屋所处地基和结构构件进行维修加固。加固一般可从地基和结构两方面入手,具体有以下措施:(1)地基处理,混凝土灌注桩架梁法,钢管桩加梁法,三重管旋喷桩定向旋喷法,桩底架梁托底法等等。(2)结构修复加固在经过结构矫正复位和地基处理后,应采取适宜的方法,及时地对上部结构损坏部分进行加固、修补,恢复建筑物正常使用功能,以实现安全承载的目的。上部结构处理包括裂缝的处理和砌体承载力的处理。

参考文献:

[1] 鲍剑锋. 新建房屋地基沉降的控制与处理[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7(6)

第4篇:地基沉降修复技术范文

[关键词]软地基;住宅;给排水管道;施工

引言

由于地上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都设计有桩基础,故不会沉降,但当室外地基沉降和下陷时,给排水管道由于受到地基土壤的拉力会跟随土壤一起下沉,建筑物或构筑物伸出室外的管道在出墙处受到室外土壤的作用力所产生的弯矩直接施加于给排水管道;施加力随着室外地面沉降的加剧而加大,当给排水管道受到地面施加的作用力超过其极限时,便产生弯曲变形甚至断裂现象。

1、软地基处理概述

软地基处理设计时,应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必要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以增加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变形的适应能力。对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宜按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选择代表性场地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加固效果,同时为施工质量检验提供相关依据。经处理后的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而需要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零,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1.0;在受力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验算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对受较大水平荷载或建造在斜坡上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等,地基处理后应进行地基稳定性计算。地基处理后,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应满足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并在施工期间进行沉降观测,必要时尚应在使用期间继续观测,用以评价地基加固效果和作为使用维护依据。

2、问题的提出及施工方法

由于工程所处的区域为软土地区,淤泥层较厚且地下水位较高,除了建筑物投影面积外的软土地段,如果全部进行软基处理,面积近80000m2,不仅成本巨大,同时因工期限制也难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项目部提出给排水管抗软土下沉施工方案。

我们在总结以往几个楼盘施工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将所有的室外化粪采用井点降水固化地基,排出管道采用管道过渡井接法补偿室外地基沉降对排水管道的破坏,给水管道出墙处增加不锈钢波纹软管,室外构筑物如地下生活水池、消防水池、游泳池、大门牌坊、水景水池等大型景观工程等,均需进行桩基础施工。

在化粪池基坑开挖前,先进行井点的平面布置,考虑化粪池基坑宽度

3、给排水管道施工

由于建筑物基础采用桩基础,桩直接打入强持力层,因而建筑主体结构不会下沉。但是,由于室外地坪系软土地基,其沉降量较大,根据相邻楼盘竣工后3年的实测数据,约有2O-45cm的沉降。由于该工程给水管是在建筑物首层楼板下吊装出户,而室外排水管则敷设在软土地基下,室外给排水管道下陷会造成室内给排水管下拉,管道很容易在最后一个固定支架处或出墙处造成破裂或拉断。此外,室外排水管与检查井、化粪池、隔油池等构筑物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沉降差,很容易造成管道接口的松脱或破裂。因此,地下给排水管道必须采取适宜的措施加以保护。

3.1管材的选用

为了增加管道自身的抗裂强度,尽量选用一些强度高、韧性及弹性好的管材。该工程给水管和室外消防栓管选用PE管,管道连接方式采用电熔连接,因为热熔连接的管道在冷却后有一定的收缩产生内应力,当地下管道受到地基沉降的外力时不容易拉裂;排水管选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双壁波纹管。以上产品均具有连接可靠、耐腐蚀、高韧性、耐老化等优点。

3.2给水管道的敷设

为了避免给水管道在入户前造成接口破坏,施工时采取不锈钢波纹软管的接管方式,人户前设置做补偿。波纹管长度在800-1800 mm,由管径大小决定。例如管径DN50mm的,取波纹管长800mm;管径DN200mm的,取波纹管长1800mm。不锈钢波纹软管安装处做长方型管井,波纹管事先弯曲成s形,以便留有足够的余量(最大补偿量为350mm)。由于管井较长,太多不利于绿化,故将井盖做成两部分,靠近建筑物处做成600mm*600mm的不锈钢井盖以便于检修,余下部分采用混凝土井盖并埋深200-300mm,上覆土可以绿化。

3.3室外排出管道的敷设

室外排水管(PVC-U管)在检查井与建筑物或构筑物处的连接采用增加1个过渡井的办法解决沉降补偿问题,补偿量按250mm设计。过渡井的做法是:过渡井靠近基础墙处一侧井墙,按排出管的外径 110mm或160mm砌出110mm*360mm或160mm*410mm空洞,排出管安装时套上300mm*500mm*0.3mm的镀锌板封堵此处空洞,镀锌板处用粗砂回填压实,保证镀锌板贴紧过渡井外墙,不至于使泥砂落人过渡井内。当室外地基沉降和下陷时,过渡井受到地基土壤的拉力跟随土壤一起下沉,因过渡井上方预留了250mm的空间,故排出管不至于被下沉的过渡井的井墙压扁或压破。需要注意的是,镀锌板不能太厚,薄一点的镀锌板在随过渡井下沉时可以自然弯曲翅起。如果镀锌板太厚、硬度过大,当过渡井下沉时顶到硬物反而会有一个向上的作用力把出墙管向上托起,会造成排出管反坡而影响排水的流畅。

3.4软土地基管道基础的做法

当槽底处于地下水位以上时,基底可铺垫厚度≮200mm粗砂;当槽底处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基底分两层铺设,下层铺设搅拌混凝土用的粗骨料4.75mm碎石层,铺垫厚度≮200mm;上层铺粗砂或石屑,其厚度≮100mm。此外,化粪池、隔油池等构筑物的结构形式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以防沉降不均匀造成箱体开裂,导致污水外流影响小区周边环境。为防止化粪池、室外检查井、阀门井、隔油池出人管不均匀沉降造成管道拉裂或脱落,在接管处增加管道基础,施工时可先在管沟铺设100mm厚的素混凝土垫层后,再做粗砂垫层基础。

4、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锈钢波纹管不能直埋,要做管井并预留足够的伸展空间,当室外地面沉降时,不锈钢波纹管不至于被回填土卡死。

(2)移交物管时,要与物管工程部维修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不锈钢波纹管应定时检查,每年最少需检查1次;当发现不锈钢波纹管接近拉直时,要及时进行调整。对于雨污水排出管的过渡井,当室外沉降时有可能将镀锌钢板压至变形,当遇雨天时,管井外的泥土会通过缝隙随雨水流入管道造成堵塞。

(3)化粪池采用井点降水固化淤泥的做法需采用专用设备并由专业人员施工,一般的建筑施工企业无力承担,如果外包的话成本又太高,工期也难于控制。

(4)给水管安装不锈钢波纹管的补偿量按350咖考虑,从使用情况看,基本满足要求,未出现更换波纹管的情况;但过渡井补偿量按250衄考虑,有个别沉降量大的地方补偿量不够,要重新修复。

(5)给水管安装不锈钢波纹管和排出管增加的过渡井,在移交物管后要定期检查,局部沉降量大的地方的过渡井可能需重新修复,会增加物管企业的维保费用。

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在进行软土地基给排水工程施工时,除了应用总结出的一些工作思路和实施方案,还应该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第5篇:地基沉降修复技术范文

关键字:楼房建筑 裂缝 防治 防水施工

建筑工程的质量是保证建筑实际居住安全的重要保证,楼房建筑作为人们居住的主要场所,一旦出现质量事故,会给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并且对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其对于楼房建筑的质量也变得尤为重视,要求在不断的进行提高。但是在目前的楼房建筑施工过程中,其质量并不能完全的满足现阶段人们的需求,裂缝问题以及漏水问题的存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并且裂缝的存在给楼房建筑的结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削弱了建筑的安全稳定性,在抗震性能上也会有所降低,所以减少楼房建筑的裂缝以及漏水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楼房建筑施工中的关键关注点。

1、楼房建筑裂缝成因分析

1.1温度因素

在楼房建筑的使用过程中,温差的存在是造成开裂问题的主要因素,在建筑的墙体出现受热不均现象的时候,就会由于温差出现变形现象,最后造成墙体出现开裂现象,开裂的程度与温差的大小成正比,温差越大,开裂问题越严重。

1.2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也是造成墙面裂缝的主因之一,其在软地基的建设区域发生较多,在软地基中,由于地面土质较为松软,所以在建筑建成之后,很可能会出现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最后导致墙体受到不能承受的剪切力,如果超过施工材料的刚度,最后就会导致墙面出现裂缝。这种裂缝在出现之后,会由建筑物下方向上方延伸,并且指向与地基沉降较大的部分保持一致。

1.3设计因素

在楼房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虽然会制定防裂的措施,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并不能保证设计与规范互相符合,所以就不能保证设计可以在实际的施工中得到完美的发挥。而且设计本身存在偏差的问题也较为严重,对于建筑结构荷载以及截面尺寸考虑不当等都会在成设计与实际不符。

1.4施工因素

(1)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对于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不能符合相关规定要求,在实际的施工完成后,就很可能出现由于刚度不足,引起裂缝问题出现。

(2)在进行不同强度的砌体混合施工的时候,如果没有将其进行合理的搭配,很可能在施工最后出现,由于砌体材料强度、吸水率不同,造成墙体裂缝问题的出现。

2、楼房建筑墙体开裂防治措施

2.1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

在发现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出现裂缝问题之后,应该在刚刚出现,还不严重的时候,及时的进行裂缝的稳固修复。在修复的时候可以应用水泥砂浆以及树脂砂浆等进行裂缝的填充,并且处理中可以施工水泥灌浆封闭保护的处理方法进行裂缝修复。全面的增强建筑的刚度,尽可能的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剪强度。在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对于地基的建设,要在基槽开挖之后,进行全面的检查,一旦发现软地基,要及时的进行加固施工,避免建筑施工结束后造成裂缝问题出现。

2.2温差防护措施

(1)建筑物的屋面板受到阳光辐射较多,吸收的热量也多,因此,应在顶面板处增设空气隔热层或选用保温性能良好、导热系数小的材料作为保温层,对层面板的温度的进行有效控制。

(2)在屋面板的保温隔热层或砂浆找平层应分别设置分隔缝,间距不得超过6m,缝宽应不小于30mm。在墙体圈梁与屋面板的接触面处设置水平滑动层,材料可采用橡胶片或两层油毡夹滑石粉。

2.3加强对浇筑施工的控制

(1)在施工过程中,可在墙体混凝土的拌合水中加入冰屑或地下水来降低拌合温度,如果外界环境的温度较高,可在施工现场用幕布、草席等对露天砂石进行覆盖,以避免或减少阳光照射,同时在施工前用水对其进行降温处理。

(2)在混凝土构件内部预先设置冷却水管,通过冷水循环加快混凝土内部热量的散发,减少混凝土因冷却凝土产生的热量,保证墙体混凝土强度及良好的和易性。

3、楼房防水施工技术

在现代房屋建筑屋面防水工程的施工时,采用的材料大多数都是卷材防水材料,卷材屋面防水是一项各环节联系紧密的系统工程,从工程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管理到工程竣工、验收再到后期的维护,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致使屋面出现漏水、渗漏等问题。

3.1基层施工

钢筋混凝土屋面板面施工时,要求安放平稳牢固,板缝间必须嵌填密实。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板面应刷油一道或铺设卷材作为隔汽层以防止室内水汽渗入保温层,采用油毡铺设隔汽层时应满铺,搭接宽度不小于50mm。

3.2保温层施工

保温层采用的材料,可分为松散保温材料或整体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的含水率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设计要求时,相当于该材料在自然风干状态下含水率;憎水性胶结材料不得超过5%,水硬性胶结材料不得超过20%。松散保温材料应分层铺设,适当压实,每层虚铺厚度小于150mm,压实程度与厚度应事先根据设计要求试验确定,保温层压实后不得在上面行车或堆放重物。

3.3找平层施工

屋面找平层的做法。找平层施工前应清理干净基层,彻底清除结构面上的松散物,并将底层洒水湿润,浇筑时,应用滚筒和尺方滚、压、赶、使其密实,在水泥初凝前压实抹平,水泥终凝前完成收水后应二次压光,并及时取出分格条,养护期不得少于14d,经干燥后方可铺设防水层。

3.4分格缝的设置及做法

防水层的分格缝应设置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防水层与突出屋面的交接处,并应与屋面板缝对齐,其纵横间距不宜大于6m,深度宜贯穿整个防水层厚度。使防水层因受到温差、砼干缩结构变形等因素影响所造成的防水层裂缝,集中到分格缝处,以免板面开裂。普通细石混凝土和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水层分格缝宽度宜为20-40mm。

4、结论

楼房建筑的裂缝问题存在给建筑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在对于楼房的建筑进行施工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减少裂缝问题出现的几率,并且一旦发现裂缝出现,要及时的进行维护和修复,同时分析其成因,避免在下次施工中依旧出现此问题。在建筑的居住过程中,一旦发现裂缝问题对于建筑结构造成了严重的皮怀,要看情况对于裂缝进行修复,必要时可以进行拆除返工,不能由于怕麻烦,任其自生自灭,一旦忽视修复工作的进行,很可能造成严重的事故出现。并且在建筑施工的时候,要做好建筑的整体防水工作,对于易发生漏水的屋面以及地下室等区域要进行重点的施工,为确保楼房建筑的质量以及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6篇:地基沉降修复技术范文

【关键词】地基;不均匀沉降;原因;防治

目前,人们赋予房屋建筑工程不同的价值和特点,工程的建设在满足居住需求的同时还需要保证工程的质量。因此,在建筑的造型和布置上都需要呈现出一定的灵活性特点。建筑设计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美观性,所以,这一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地基沉陷问题比较常见,所以,需要加强重视,在降低沉降程度的同时发挥设计的价值。

一、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

1、工程地质报告反映不明确

在实际的地基施工之前,需要对地质情况进行勘察,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需要对工程的主要特点进行详细地了解,这样才能做好设计和施工工作。其中勘察的因素应该包括土层状况,地下水水位分布等等。设计工作中应该将这些因素充分体现出来,这样才能保证施工工程的准确性。但是在实际的施工工程中往往会出现地质报告的失误或者是不科学性。不仅造成了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还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造价。

2、设计方面的原因

建筑工程离不开设计,设计工作进行的好坏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建筑物的设计工作没有结合实际的工程需要或者是建筑的特点来进行,那么展现在实际的工程建筑中也会无法达到业主的需求。出现工程病害问题多样,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地基的设计和施工,由于地基的设计方式有很多种,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优选,但是如果设计工作不到位,很容易出现地基的沉降问题。可见设计方面产生的问题比较严重。

3、施工方面的问题

在建筑墙体砌筑的过程中,要对砂浆以及灰缝的规格和标准进行强调和控制,如果砌砖的强度不达标就会影响到建筑的施工工作,如果通缝较多会直接影响到基础的稳定性,由于墙体和地基的连接程度较强,一旦某个部位出现了病变就会增强地基的不稳定性。可见,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式是必要的。

二、设计措施

1、建筑措施

在进行房屋建筑的过程中,其平面形状不能太过花哨,其所受的应力种类比较简单,整个工程需要呈现出一定的整体性。另外工程建筑中,要尽量避免出现阴角数量过多的现象。另外,建筑物的高度越高,其稳定性就越低,所以,要根据建筑工程的相关高度来对施工裂缝的问题进行调整,同时还需要对高度的差异来对建筑措施进行及时调整,主要是保证施工的灵活性和多边形。

2、设置沉降缝

对于房建工程说,沉降缝的设置也需要选择合理的位置,具体来说,一些部位最宜设置沉降缝:

(1)建筑平面形状转折部位宜设置沉降缝;

(2)建筑的高度和不同部位的荷载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差异部位可以进行沉降缝的设置;

(3)长高比过大建筑的砌体结构或者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适当位置;

(4)任何建筑下部都存在着地基土,其压缩性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于这一问题可以进行沉降缝的设置;

(5)建筑的结构和基础可能会存在着严重的不同,在这些位置可以进行沉降缝的设置。

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沉降缝和伸缩缝之间的区别进行判别,这样才能保证施工工程的明确性,沉降缝就是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的整个高度,可以将建筑工程进行明确的划分,沉降缝和地基的性质以及稳定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保证沉降缝两端的建筑地基结构,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案。其中包括挑梁基础和双墙方案,这两种方式格局特色,在实际的施工中可以有效的应用。这也是保证地基稳定性的重要做法。

三、结构措施

在进行地基结构和建筑结构的选择时,需要充分考虑到结构特点以及材料的自重等等方面。在实际的建筑中可以采用架空地板,而不是采用填土的方式。在地下室的选择中也需要采用自重较强的材料和基础。对于各种荷载情况进行计算和调整,要保证其宽度和深度设计的科学性,要尽量减少地基的沉降量,同时还需要选择较小的基底压力。

另外,还需要对建筑物的比例进行控制,建筑物的长度和高度是影响建筑刚度以及稳定程度的重要方面。所以,进行比例的调整还可以对地基的稳定性进行调节。但是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对这一问题加强控制,尽量降低其变形程度。具体来说,建筑的长度和高度比需要控制在2.5-3.0的范围内,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建筑的弯度,减少房屋的裂缝现象。

四、地基和基础措施

1、多层住宅的地基基础设计必须以控制变形值为主,设计单位必须进行基础最终沉降量和偏心距离的验算;

2、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建筑物沉降变形控制要求的,必须采取技术措施,一般可采用打预制钢筋砼短桩;

3、同一建筑物尽量采用同一类型的基础并理置于同一土层中。

五、主楼和裙楼的地基不均匀沉降防治措施

1、减小主楼沉降的主要技术措施

(1)采用压缩模量较高的中密以上砂土或砂卵石作为基础持力层,其厚度一般不小于4m,并均匀且无软弱下卧层;

(2)主楼采用整体式基础,并通过采取适当悬挑等技术措施,适当扩大基础底面积,减小基底总压力,从而减小基底附加压力;

(3)当采用天然地基效果不明显或经济型不好时,主楼可采用地基加固方法,以适当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沉降量;

(4)当采用地基加固方法效果仍不理想时,主楼可采用桩基础,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沉降量。

2、适当加大裙楼沉降的主要技术措施

(1)裙楼基础采用整体性差、沉降量大的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不宜采用满堂基础;

(2)当地下水较高时,可采用独立基础加防水板或条形基础加防水板,防水板下设置软垫层;

(3)应严格控制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的底面积不致过大。

六、结束语

总之,地基产生不均匀没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带给建筑物的影响较大,对建筑物的破坏是难以修复的。但是能在设计、施工等各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不均匀沉降的产生。

参考文献:

第7篇:地基沉降修复技术范文

关键词:房屋建筑;裂缝;成因;措施

前言:现代建筑不仅仅追求的是质量,房屋的形态和美观也成为了当代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一大要求,可是,由于设计和施工方面的问题,很多房屋建筑都会出现严重程度不一的裂缝现象,不仅对建筑物的质量和功能发挥产生影响,还对房屋建筑的美观造成巨大影响,因此,进行建筑裂缝成因分析和防止是十分必要的。笔者从事相关工作,对此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在本文中谈论了造成房屋建筑裂缝的几大重要因素,提出相关控制和改善措施,以求推动房屋建筑综合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一、房屋建筑中裂缝产生的几大主要因素

房屋建筑出现裂缝的原因很多,我们在经过认真分析和总结后,发现设计、材料选用和施工质量这三个因素对房屋建筑裂缝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笔者将对这三个因素进行逐个分析:

1、由于墙体干缩出现的裂缝

水泥浆中的水分由于蒸发而出现干缩,这种干缩裂缝一般在混凝土养护后的七天总有时间内出现。由于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混凝土表面的水分损失严重,混凝土表面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形,而混凝土内部的湿度变化没有外部那么大,水分损失较小,从而使内部约束了混凝土外部的干缩变形,从而出现墙体裂缝。

2、由于气温温差剧烈变化所导致的裂缝

房建各部分的的温度差异,使房建自身出现了温度不协调而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在钢筋混凝土平屋盖砖混住宅里较为常见,以八字形和水平缝、垂直缝呈现。砼在浇筑之后会产生水化热,这是砼表面会产生应力的重要原因,使砼的内部温度开始升高,盛夏的时候烈日当空,导致房屋不同部位的温度有较大的差异,从而使房屋建筑非常容易出现裂缝。对于房建而言,由于温差所产生的裂缝有如下特点:裂缝的走向比较混乱,毫无规律性可言,大多数裂缝是中间密集两边较为稀少,大面积的砼外表面较大的温度变化是引起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这种裂缝可能会造成钢筋生锈,对整个房屋建筑造成较大的影响。

3、由于设计不当、施工质量不高导致的裂缝

对于房屋建筑而言,设计阶段对于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很多裂缝产生的原因都是由于设计阶段不合理造成的,设计阶段时,工程师们没有结合房建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工作,并没有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温度和湿度等条件,房屋工程的刚度不符合相关标准的需要。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多企业对材料选用和管理并没有予以高度的重视,对原材料的管理力度不足,导致很多劣质材料应用在施工中,没有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监督和控制,也是裂缝形成的重要原因。

4、由于冻胀而产生裂缝

所谓的冻胀裂缝,指的就是由于地基土冻胀、女儿墙渗漏冻胀等产生的裂缝。在温度在零度以下时,地面上的水分就会结冻,与此同时,地下的水分也会发生上移,地基内部会出现剪应力与拉应力,从而造成房建裂缝引起渗漏。

5、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所导致的裂缝

由于地基密实程度不同,地基不均匀的现象在房屋建筑中是经常存在的,与此同时,在进行基础设置时,如果桩的布置不满足相关标准,也会造成地基沉降从而产生剪应力或拉应力,当这两种应力超过房屋建筑的承受能力使,就会使房屋建筑出现裂缝。

二、相关控制和防治措施

1、控制墙体温度,防止由于温度改变而产生裂缝

首先,要规定合理拆模的时间,当气温快速降低的时候进行墙体表面的保温工作,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变化而出现裂缝,其次,要将水管埋设在混凝土中,利用冷水进行降温,再次,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要采取措施把碎石冷却,使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有所降低,最后,在温度高的天气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一定要减少浇筑的厚度。

2、规范房建设计和施工质量,采取全面的质量控制

在设计阶段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制度进行设计,才能保证房建工程的质量和功能,由于工程设计直接影响到墙体的稳定性和受力状态,设计人员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才能保证墙体的质量;在材料选用阶段,要进行严格的材料检测,对于质量不过关的材料,一定要坚决杜绝使用在施工中,做好这一环节,才能使材料放心的使用到施工过程当中;在施工时,特别是瓦工砌筑时,一定要对墙体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要确保灰缝均匀饱满,厚度适中,砂浆也要符合标准。只有对这三个阶段进行全面控制,才能确保房建工程的质量,最大化程度降低裂缝出现的概率。

3、要积极的预防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地基不均匀沉降所造成的裂缝对于房建而言危害巨大,对于这种裂缝,我们要积极采取预防的措施,要使各种施工工作都标准化,监督严格化。如果没有地质勘查资料,一定不能让其进行房屋建筑的设计,对墙体出现裂缝的部位进行排查,如果确定是由于地址不均匀沉降所造成的裂缝,一定要对软土地基和不均匀地基进行合理的处理,在研究地基加固和补救的方案时,一定要把上部结构处理也考虑进去,才能使地基加固的效果达到最佳。

三、砼裂缝的相关控制措施

作为建筑工程中最普遍的一种建筑材料,砼的质量对于房屋建筑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如果房建出现裂缝,砼的质量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防止砼裂缝,我们一定要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砼质量控制。目前,控制砼质量的措施有以下几种:

1、进行砼外表的养护和修复。这种办法比较适用于砼裂缝隐蔽的地方,可以提高耐久性和房屋建筑的美观性,但是,这种办法智能对于裂缝程度较小的裂缝,对于大的裂缝,这种方法并不适用。

2、利用注入法进行修复。 可以将粘度较低的环氧树脂,利用一根注入管与电动泵注入到裂缝当中,并且对裂缝的其他位置进行修补工作,实现砼裂缝的有效控制。

3、利用填充法进行控制和修复

如果砼裂缝的宽度较宽,并且深度较浅时,可以利用填充法对其进行修补。将裂缝凿成V字形状,把水泥砂浆和沥青等材料向裂缝内填充,以达到填充法修复砼裂缝的目的。

结束语:总而言之,房屋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造成房屋建筑出现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措施的制定时,一定要从造成裂缝的不同因素入手,对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制定相关对策,保证房屋建筑的整体美观性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承志・建筑混凝土[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495-496.

[2]王宗昌.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百问[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203-215.

[3]彭圣浩.建筑工程质质量通病防治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480-505.

第8篇:地基沉降修复技术范文

关键词:房屋地基;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危害;

中图分类号:TU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建筑工程仍然存在着很多质量问题,有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浪费国家财产危及人民生命安全。在工程建设中常常遇到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问题,这一问题一直影响着工程的使用。许多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等建筑物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缝,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本文主要分析了混合结构房屋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危害相关问题。

1、房屋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危害

1.1 房屋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会出现漏水引起裂缝

房屋地基沉降产生的直接性危害就是出现房屋漏水、墙体裂缝。我们都知道地基对房屋是多门的重要,房屋的全部荷载能量都是由基础传给地基的,如果整体房屋设计的长高比较大,整体的刚硬度和稳固性又比较差,而对地基又末进行加固处理,那么墙体就可能出现严重的裂缝。时间久了就有可能造成坍塌的危害,墙体裂缝和漏水问题是目前房屋建筑商存在的多数问题,如果采用合理的措施,减少地基的沉降,就可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房屋地基沉降而引起墙体裂缝,虽然有时候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设计合理,施工中对工程的质量进行严密的监管与排查,这些裂缝是可以从根本上得到控制的。而当房屋地基沉降之后由于地下水位就会相应发生变化,地下水位的升高,就会使上下管道渗漏,地表水就会渗入地基,最后造成房屋漏水,如果不及时修护,使房屋长期遭受浸泡,不仅居住不方便而且时间久了也会造成房屋的坍塌危险。人们的基本生存地方都无法保证那么其它层面的东西也就不足一提。那么当房屋出现这些问题后需要及时的维修,当楼面裂缝发生后,就应该在楼地面和天棚进行粉刷对裂缝进行处理,然后再进行装修。

1.2 危急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如果因某些原因造成基础下局部地基土发生剪切、下沉、土层滑移等变位,破坏了轴向力与地基反力的平衡,地基与基础之间就成松散接触或不接触,建筑物将出现不均匀沉降,结构内部将产生附加应力。此时,基础的附加应力可近似于悬臂端。附加应力为剪切应力和负弯矩。松散接触的一侧将受到建筑物荷载(轴向力)产生的剪切应力作用,从而造成局部结构体系产生竖向相对位移,结构受到意外的应力(应变),当结构抵抗不住应力(应变)时,将会出现剪切破坏,常见的如墙体产生的剪切裂缝;紧密接触的一侧受到旋转力矩(负弯矩)作用,对建筑物竖向结构体系产生附如斜拉应力。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裂缝,系结构性破坏裂缝所造成的危害,轻则影响建筑物的美观,重则墙体渗水和灌风,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造成房屋使用者心理上的不安;严重的会引起墙倒屋塌,出现伤人事故和财产损失。

1.3发生不均匀沉降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

此外,不均匀沉降还会引起房屋其它结构性问题,常见的有:水平结构体系因发生相对位移,产生额外的应力变形,造成结构构件承载力不足,以致出现险情;改变了建筑物结构构件设计要求标准,设计受力状态构件在已变化了的应力状态下工作出现强度不足;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导致竖向结构体系倾斜。

2、整治对策研究

2.1 对不均匀沉降导致房屋开裂的整治对策

建筑物结构形式也就是荷载的调整,基础面积越大,建筑层数越少、对沉降的抵抗力越大。 对于新建工程,必须首先确立重在设防的指导思想。概括起来,预防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裂缝的主要措施有:1)合理设置沉降缝。在房屋体型复杂,特别是高度相差较大时,应合理设置沉降缝或后浇带,沉降缝从基础分开,缝宽不得少于10cm,尽量将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三缝合一,后浇带宽80-100cm,待主体工程完成60天后采用高一级的混凝土浇筑后浇带。2)加强上部的刚度和整体性,提高墙体的抗剪能力,调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不宜将建筑物设置在不同刚度的地基上,如同一区段建筑,一部分用天然地基,一部分用桩基等。必须采用不同地基时,要妥善处理,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建筑物发生沉降,尤其是不均匀压缩沉降,除和地基及荷载两个主要因素有关外,还和建筑物本身(包括基础)的整体刚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建筑物及其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地基压缩变形,与该建筑物自身刚度大小的关系不可忽视。一般的说刚度大的建筑物,其沉降比较均匀;比较柔弱的建筑物,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和墙体裂缝。3)基础形式的选择。一般情况下,筏板基础和箱型基础抵抗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强,桩基础其次,条形基础和独立基础最弱,设计的时候应该根据房屋形式,地基情况,综合经济性,选择最合适的基础形式,以减少裂缝的产生。4)加强地基验槽工作,发现有不良地基应及时妥善处理,然后才可进行基础施工。

2.2对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开裂的治理措施

对于已经发生的沉降事故,除个别确因结构或构件“元气”大伤而完全失去挽救价值外,多数均应经过适当整治,使建筑物完全或部分恢复功能而继续使用。整治处理。首先应对因沉降发生严重变形或损坏的结构、构件、进行矫正、修复、与此同时,大多尚须对地基进行以消除湿陷,加密固结、或以提高承载能力,减少变形等为目的的适当处理。其次大部分沉降,特别是不均匀沉降,都在墙面或构件表面,留下了大大小小的裂缝。处理这些裂缝,不仅是为建筑物外观美化的需要,更主要是为了不留隐患。为了阻止不均匀沉降的继续发展,而进一步加剧混合房屋结构墙体裂缝的开展。必须对不均匀沉降房屋所处地基和结构构件进行维修加固。加固一般可从地基和结构两方面入手,具体有以下措施:1)地基处理,混凝土灌注桩架梁法,钢管桩加梁法,三重管旋喷桩定向旋喷法,桩底架梁托底法等等。2)结构修复加固在经过结构矫正复位和地基处理后,应采取适宜的方法,及时地对上部结构损坏部分进行加固、修补,恢复建筑物正常使用功能,以实现安全承载的目的。上部结构处理包括裂缝的处理和砌体承载力的处理。

2.3后期监测

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设置沉降观测点,通过科学的监测建筑物的沉降变形,及时发现问题,以便采取有效的手段解决。

3、结语

总之,混合结构房屋目前是我们采用较多的结构形式,同时,也是发生质量事故较多的工程结构。但只要各方均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付诸实施,裂缝的有害程度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房屋竣工后,使用单位不应随意改变房屋的使用功能,增大使用荷载,应防止地表水、管道漏水渗入地基。只要正常使用,定期维护,就可以防止和减轻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带来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常全明,周华,向晓莉等.浅析库水升降对汉源县大树条带房屋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0,(16):323.

第9篇:地基沉降修复技术范文

关键词:地基加固 , 静压桩托换,顶升纠倾,

中图分类号:TU746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概况

福州市某单位大楼建于1982年,总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片筏基础。该建筑建成后由于在上部结构和填土荷载作用下,深厚淤泥产生长期固结沉降,且附楼西边的筏板搁在主楼的桩基础上,同时受应力叠加作用和场地东边原有池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使建筑物向西倾斜。根据 2007年5月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提供的倾斜观测资料,该楼东南头角向东倾斜率为 13.5‰,西南头角向北倾斜率为 9.0 ‰,整幢楼呈由西南向东北方向的整体双向倾斜状态。其向东及向北倾斜率均已超过《危险房屋监定标准》(JGJ125―99)规定的危标准7‰的标准,该建筑物各点倾斜率见下图1。由于该建筑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或破坏,结构上已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参照部颁的《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中的有关规定,经综合评定该建物已属于危房,经业主方邀请有关专家认证后认为:拆除重建同样的办公楼约需 225 万元 ,而纠倾加固只需约 50 万元 ,且施工工期短 ,所以决定采取纠倾加固处理。

图1 顶升前垂直度数据图

2 纠倾方案选择

2.1 顶升法纠倾设计

本工程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合预制楼板装配,根据该工程上部结构刚度较弱的特点 ,须先对地基及上部结构进行加固 ,然后采用基础梁上托换结构顶升的办法。顶升前 ,在顶升面上部加做一道水平向封闭顶升梁 ,顶升梁的截面和配筋根据上部荷载计算 见图 2 。顶升时 ,结构的受力特点相当于倒置弹性地基上的墙梁 ,其上部荷载通过墙梁经千斤顶传递给基础梁 ,然后传递至地基。

图2 顶升梁设计图

顶升点的数量根据千斤顶的荷载设计值经计算确定 ,然后根据千斤顶位置设置顶升洞 ,对顶座和顶升梁底受力点采用专用垫块和钢板加强 ,对千斤顶底面下至基础梁面以上的砖体采用凿槽后做成混凝土短柱 ,顶面放置铁件 ,以防顶升时结构构件局部承压破坏 ,本工程选用额定工作荷载为xxx kN 手动螺旋千斤顶 ,取工作不均匀系数为 0.8 ,则每台千斤顶设计顶升力为 xxx kN。现本楼顶升梁底以上结构总重为xxxxkN ,取千斤顶安全系数为1.5。经按各墙体段的荷载进行计算 ,本楼共布置千斤顶xxx台。

2.2 各点顶升量的确定

各点顶升量 Hi一般包括三个数值:

1 建筑物已有不均匀沉降的调整值 Ha :

2 根据使用功能需要的整体顶升值 Hb :

3 地基土剩余不均匀变形预估调整值Hc (本工程已考虑地基加固 ,故 H c=0。)

则由式 H i= H a+ Hb + Hc ,可得各点的顶升量 Hi 。

3地基加固方案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方法有多种 ,如基础扩大和加固、锚杆静压桩、预压桩或灌注桩、注浆等。根据该工程地质报告所提供的各地层岩土性状 ,考虑到该楼不均匀沉降和倾斜仍在继续发展的现状 ,拟对该楼的地基采用锚杆静压桩托换加固。

本工程的场地土层自上而下主要为:淤泥、亚粘土、中粗砂含碎石粘土等,其中淤泥锚杆静压桩的极限摩阻力标准值为15~20kpa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3000kpa,中粗砂含碎石的极限摩阻力标准值为30~35kpa,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 8000kpa,粘土的极限摩阻力标准值为20~25kpa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 3000kpa,中粗砂含碎石层包括中粗砂含碎石夹层和中粗砂含碎石持力层。 综合考虑场地地质条件和该建筑物的实际情况,拟采用锚杆静压桩如下:桩身混凝土强度为C30,桩身断面为250*250,本工程共布桩66根,最长桩长24米,最短桩长18米,平均桩长21米,单桩设计承载力为250KN,压桩终压力为400KN,锚杆静压桩的制作及施工按建筑标准设计《锚杆静压桩》DBJT13―24。

4 施工简介

严格按下列顺序进行: 处理与本楼相关的搭建梁板地基基础锚杆静压桩托换加固 上部结构加固 顶升梁施工 千斤顶设置 设置顶升标尺 上下部结构分离 试顶升 顶升实施结构分离处连接 其他修复及装修。

锚杆静压桩施工时掌握压桩力及桩长双控的原则 ,打桩时按沉降量大的到沉降量小的顺序进行。封桩用 C30 早强微膨胀混凝土浇筑桩孔 ,并用震动机振捣密实 ,经养护后回填土方。

锚杆桩打完,地基得到了加固后进行顶升梁分段施工,施工前应在各段设置钢筋砼支承芯垫,间距0.5m,梁分段长度不大于1.5m,且不大于开间墙段的1/3,并应间隔进行,等该段达到强度后方可进行邻段施工,主筋应预留搭接焊接长度,顶升梁施工时应设置砼倒入口中,等顶升梁强度达到30%时方可进行凿除。

本工程采用整体顶升的方法进行,施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2006年9月1日之前进行顶升前的准备工作、顶升梁的施工、顶升设备安置、顶升前测量,2006年12月17日进行整体顶升纠偏;2006年12月20日开始对建筑物进行结构连接及修复,顶升过程中,应保证各顶升点按设计要求,保证整幢建筑物受力均衡,为防止局部出现受力突变(集中),每次的最大顶升量不得超过20mm,顶升时应同步进行。顶升达到设计高度后应立即在墙体交叉或主要受力部位用垫块稳住,并迅速进行结构连接,顶升高度较大时应边顶边砌筑墙体,千斤顶应在结构连接完毕,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分批分期拆除。

建筑物顶升时设置水准仪和经纬仪观测站 ,以观测建筑物顶升纠倾全过程;在每个支承点上设置顶升标尺 ,并建立统一的指挥系统 ,保证千斤顶同步和按设计要求控制每次顶升量。

图3 顶升后垂直度数据图

此工程顶升加固施工均符合国家规范、规程要求和符合设计要求 ,纠倾后的该办公楼倾斜率控制在 1 ‰以内;经使用一年后 ,未发现不均匀沉降 ,质量较好。

5结语

1 本工程地基下沉倾斜实属危房 ,经采用静压桩托换地基加固补强 ,控制地基稳定后进行顶升纠偏是成功的。

2 顶升纠偏结束后倾斜率减小至 3‰,满足规范要求 ,竣工后至今 1年多 ,经回访、观测 ,地基稳定 ,使用正常 ,未发现地基下沉和结构墙体开裂现象。实践证明纠偏技术效果可靠。

参考文献:

[1]JGJ 125 - 99,危险房屋鉴定标准 [S].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