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世界文化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传播;电视选秀节目;全美超模大赛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5-0051-04
一、引 言
亚文化(Sub Culture)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青年亚文化,是指在青年群体中存在的,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它以显著区别于主流文化的风格和样式表现出来,为社会上处于从属地位的青年所接受,其主要特征是边缘性与抵抗性。
二、《全美超模大赛》青年亚文化的跨国传播模式
基于1948年由美国政治学家H.D.拉斯韦尔提出的,后广为引用的“5W”大众传播基本模式,构建出以《ANTM》体现的青年亚文化跨国传播模式:
(一)《全美超模大赛》的传播者
《ANTM》大赛由2003年开始在美国UPN电视网络播放,第三季开始每半年举办一次。2006年由于UPN和WB电视台合并成The CW电视台,由第七季起改为The CW播放。CW电视台针对当今年轻的收视群体,成为了唯一一家针对18~34岁年轻观众的电视台。
目前《ANTM》选秀节目已经成功打入中国市场,第15季由CCTV2播出,第17季奇艺被授权高清转播,第18季、19季优酷被授权高清转播。
(二)《全美超模大赛》的传播内容
《ANTM》通过模特选秀节目的电视语言表达出的青年亚文化是传播内容。在《ANTM》是特定符号代码与实践的复杂结合,符号与风格之间进行着编码与解码的过程。正如伯明翰学派霍尔等人所说“风格问题,更确切地说是一个时代的风格问题,对战后青年亚文化的形成至关重要”[1],传播内容需要以“风格”为核心问题界定。根据伯明翰学派迪克・赫伯迪格的亚文化研究路径,整体而言,《ANTM》中的青年亚文化体现出明确的风格:在现代女性高度自觉情况下,以原有的、青年热爱的亚文化社群风格为蓝本,凝练出兼容并包的审美倾向和个性展示。由于它并不是单一青年亚文化的表现,而是多元化文化的凝练,使传播内容在传播受众中具有普适接受性。
风格指向了一个方向那就是抵抗,作为“风格”的功能丰富了传播内容的内涵。抵抗源于社会结构矛盾、阶级问题、与之相应产生的文化矛盾,与中国青年群体的部分需求同源。那些在现实社会中被支配性逻辑所贬低或诬蔑的亚文化群体通过互联网结成的人际关系网会更具凝聚力,亚文化内部成员在强烈的认同感召下,结成一个同呼吸、共患难的“我们”。
(三)《全美超模大赛》的跨国传播渠道
1.互联网媒介为主的小众传播
观看《ANTM》的中国青年人无疑是一个经过界定小众群体,传播者至少是网络技术的先锋、英语熟练、对于美国文化有兴趣与向往的一部分人,符合小众传播对于受众的界定。小众传播的特点大致可以归结为“内容更加专门化,接受者更为自由、主动,更富有选择余地,传播者更加关心和了解接受者的各种需要,利用互动的新型媒介进行传播的传收双方,都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等。[2]”《ANTM》在从美国到中国的传播运作中实际上走向了小众化趋势,它主要就是靠互联网媒介这一非正式渠道传播。小众传播注重受众的反应,这是个双向互动的影响过程。字幕组网站通过获得受众的反馈来决定传播内容的。这种传播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改变了媒介与受众之间的传播关系和话语环境。受众由简单的旁观者、被动的接受者变为参与者、选择者。个人在互联网平台上选择自己关注的话题,表达观点、制造议题,而在这时传统媒体形式又开始介入,传统媒体的介入,又引起了新一轮的讨论。如此循环,属于互联网的议程设置模式正在形成,即:
2.人际传播
《ANTM》必然也会以“口口相传”的人际传播模式存在,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任何人的生存都离不开和他人之间的交往。青年受众会将其推荐给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以求获得更大范围的讨论。在这个模式中每个人同样也是信息的发出者,又是信息的接收者,即在影响别人的同时,也受到他人的影响。或者说,这是互联网传播模式植入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当普通人收看《ANTM》时又会重新回到互联网中去,加入该传播模式。
(四)《全美超模大赛》青年亚文化在中国的受众
观看《ANTM》的观众成为青年亚文化的传播受众,根据理论分析可知这部分受众多为青年人,并且会通过互联网形成并加入青年亚文化集群,并且壮大该青年亚文化社群。《ANTM》借助于电视选秀节目这一视觉文化形态,用符号形成风格完成了意义、、身份认同的承载体与激励体的“伟大使命”。青年人在抵抗中加深认同感,利用互联网,聚合成社群,它形成了这样的一个集群模式:
符号、风格与《ANTM》之间形成编码解码的相互关系。ANTM通过互联网传播给中国青年受众,受众通过互联网产生认同感,并通过产生青年亚文化社群,社群在这一效果下不断扩大,进而影响中国青年,中国青年中的一部分受到影响而成为中国青年受众,并继续循环反复下去。
1.认同感
青年亚文化群体渴望找到同类,找到属于自己的集体风格,这既是青年人在青春期的心理特征,也是现代社会自我认同危机突出的表现。《ANTM》的风格从多个方面提供给中国青年缺失的认同感。《ANTM》提供了一种青年亚文化的视野:一切都可以成为审美的对象。象征死亡的吸血鬼、滴在揉皱了纸张上的鲜血、鼓噪刺耳的音乐、犯罪现场的受害者、一句刻薄的评判……《ANTM》将一切可能导致青年认同的反常美学现象收纳进来。《ANTM》争取到最广泛的女性受众的认同,充分说明“娱乐选秀节目的火爆,实质上是当今的受众们特别是女性受众的审美价值观强烈的影像化诉求。[3]”
超模的“越轨行为”被节目解读成独特“个性”的展示。第5季中Lisa曾经在镜头前小便,自称“Lisa妈妈”对别人说教、口无遮拦、认为自己唯一的缺点只是近视,公然与评委顶撞,在房间里醉酒并谩骂。但是她的这种傲慢、自大的个性却成为她的“标志”并被挑选出来参与17季“全明星赛”最终夺冠。青年人从Lisa身上感觉到了一种身份,“这种身份是那些‘正派社会’给违背了令人尊敬的准则和期望的越轨者贴上的标签,被贴上标签,就是接受一种社会身份,接受一种社会生涯的可能性,这种社会生涯违背了‘体系’的规则和惯例。[4]”但被社会标记为“越轨”的情景、身份和职业恰恰是青年亚文化群体中的成员所具有的共性,他们的“越轨”在群体中成为“常规活动”给他们同舟共济的感觉。
中国青年将《ANTM》当作一个遍布认同感的环境,无论兴趣多么迥异、品位多么独特的小众人群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归属。他们加入这个环境中,以此来逃避现实与压力。
2.互联网平台
当新媒体给予平台,青年亚文化就有了进一步滋生、传递、扩散的土壤,其话语权通过融入、影响、改变主流文化得到实现。在网络世界中,用户可以丢掉现实世界里的包袱和身份,去承担新的角色,从而体验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更多”机会。网名是虚拟的“自我”,与精神的和身体的“自我”相分离。在网络世界的亚文化集群当中,虚拟的自我比现实的自我更加强大,凭借互联网强大的传播力量获得了话语权。
互联网这一现代传媒手段的丰富运用给予了青年亚文化表达自我的开放性空间,为青少年群体性的自我认同提供了必要的手段、资源。因为在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有着自由的互动空间,青年亚文化群体可以探索从前被当作威胁、被严格控制的意识倾向,充分表达个体认知的感官体验和情感需求,在自己创造的审美世界中尽情释放主体意识[5]。
3.社群
《ANTM》以模特为核心吸引力,构建了专属于自己的一个符号体系,以符号作为“局内人”和“局外人”的标识完成身份认同的通关密语。基于此,《ANTM》爱好者在青年聚集的SNS网站形成社群,比如豆瓣网的ANTM小组,人人网的ANTM公共主页,百度的ANTM相关贴吧。在其中,还进一步发展出“字幕组”亚文化群体。事实上,“字幕组”和贴吧之间无形当中形成了一种经验和表意的断裂,即在青年亚文化当中,开创者和追随者的区分一直是必要的,这种区分会有一套复杂精细的身份体系,用于鉴别一个亚文化集群当中的头面人物和平凡的成员。青年亚文化在团体内部表现为合作与支持,在团体外部则是竞争与对抗。这种对抗不仅表现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还会在亚文化内部区分出群体。
(五)《全美超模大赛》青年亚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效果
青年亚文化传播在群体内达到的效果大多是偏向于正面的,而对于整体社会而言效果趋于负面,在警惕负面影响的同时,青年亚文化“反哺”功能的荣光尤为突出。《全美超模大赛》中的青年亚文化在青年亚文化群体内的传播效果主要包括:为孤寂的中国青年提供群体归属感,为青年人提供了全新的角色认同,满足中国青年的表演欲,作为负面情绪宣泄的出口,和带动成员更加深入的认识、理解、融入社会及其运行模式。而在社会上的传播效果则包括:过分抵抗主流文化,争夺话语权,公众“窥私”与“从众”心态普及,西方消费主义思潮泛滥,社会群体意识引发冲突,不利于社会稳定和青年亚文化的“反哺”功能。
(六)青年亚文化的消解和收编
在电视节目的传播过程中主流文化会对青年亚文化从意识形态与商业两方面进行收编。第一种意识形态的收编方式中,主流文化会通过将亚文化界定为违准则,对亚文化进行边缘化弱势化,来对亚文化进行强烈的抨击。较为聪明的媒体会选择性地报道亚文化群体温和的一面,加以“他们本质也是正常人”的解释,忽略亚文化群体中不同于主流文化的部分,或将这一部分的重要性抹杀掉,来去除其差异性,它们看似解构了精英阶层的话语权以及传统媒介的霸权,完全站在草根的层面,从另一个“小众”的视角来实现并最终完成整个亚文化的收编。
相对于意识形态收编而言,商业收编显得较为隐秘和微妙。商业收编力量可以通过“长尾效应”渗透到青年亚文化社群之中。以在节目当中出现的各种亚文化服饰为例,经过《ANTM》的传播效应,这些原本限定在个别亚文化集群中的服饰会成为主流社会中普通受众追逐效仿争相购买的对象,伴随着激增的市场需求,大幅度提高其产量。在这一过程当中,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亚文化服饰当中难以被普通群众接受的符号和信息将被替换掉而成为一种对消费者友好的服饰风格。商品和市场无处不在的触手一方面对亚文化服饰进行了广泛的传播,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将亚文化服饰归入潮流和时尚的范畴内。而很不幸地是,时尚会使得任何一种亚文化在时尚当中自行消解,从而成为一种主流文化。这是与篡改作用相辅相成但比其更加强大的一种收编方式,它利用了资本的力量将主流文化的国境直接延伸至亚文化的疆土之上。
一、世界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1、文化形态呈多元化并存融合状态
随着世界各国交流越来越频繁,使世界文化形态出现多元化融合并存的特征。从目前世界文化现状可以看出,现代东方文化已经与传统东方文化发生了很多变化,融合了西方文化中的诸多元素;而现代西方文化与古典西方文化也大有不同,其中渗透了大量的东方文化元素。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受古代东方技术的启发而发展,同时东方国家现代化发展又反过来借鉴了西方的先进文明。西方现代诗从我国汤匙中得到启发,改变了英式诗歌的句法与诗法,开创了西方意象派诗篇,而我国的现代诗歌又受西方影响。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世界文化一直处于多元化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
2、民族文化意识加强并建立起全球文化意识
20世纪以来,世界文化逐渐从欧洲中心逐渐向世界多中心发展,建立起了全球文化意识,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各民族逐渐融为一体。经济、政治的全球化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世界各国的思想、文化、理论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
3、文化研究与历史研究相结合
世界文化的多元并存特点以及全球化意识的建立,使得东西方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交流与碰撞,使世界文化向着新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文化研究逐渐与历史研究相结合,人类的历史文化研究开始向着宏观总和的方向发展。
二、当今世界文学的发展趋势
世界文学的发展表现在从民族文学主义的狭隘观念逐渐转向了更加广阔、宏观的世界文学观念。当今世界文学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特点:
1、民族文学向世界文学发展
当前世界文学的发展正处于民族文学向世界文学转型的一个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中,文学交流活动逐渐向世界性发展,国际性文学组织、团体陆续出现,对于文学创作的视野扩大与思想激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学的交流与渗透中不断发展,各国对外来文化、文学的接收使得民族文学的圈子得到了扩展。
2、现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兴盛与世界诗学的产生
现代文学批评的兴盛是世界文学发展的另一特点。西方文学批评的发展经历了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批评、历史主义―实证主义批评以及文学―美学批评三个阶段,批评的对象逐渐从作品向读者发生了转变,开始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以及读者的反应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文学批评的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促进了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以及“平行研究”以及“接收研究”的发展,对比较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贡献,同时还促进了世界诗学的产生。世界诗学的萌生以及现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对比较文学观的建立有促进作用。
3、世界文化与文学联系加深
文学的产生受人类社会文化的影响,从20世纪以来,世界文化中的各个学科与文学相互影响渗透,使得文学在内容以及形式上都出现了变化,并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三、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的比较文学观建立
1、世界意识与民族意识相结合
比较文学研究者需要站在世界的高度,并用世界性的眼光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要树立起世界意识,并具有全球性文学观念,倡导比较文学中的世界精神,使民族文学向世界文学方向发展。在建立世界意识的同时,要加强民族意识,进行比较文学研究时首先要立足于民族文学,以民族文学的发展促进世界文学的发展,同时民族文学吸收外来文学中的精华,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只有世界意识与民族意识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建立起比较文学观。
2、文化意识与文学意识相结合
从比较文学的命名可以看出,其研究对象是文学。所以,比较文学观的建立应该以文学为基础,以文学分析作为主要研究方法。而文学与文化的关系日益紧密,使得文学的研究与其他文化学科之间的融合越来越多。因此比较文学的研究要求文学意识与文化意识相结合,以文学意识为主,以文化意识为辅,突出文学性。
3、比较意识与诗学意识相结合
摘 要:世界遗产委员会每年在全球进行的世界遗产申报与评估实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负责世界文化遗产评估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专家不可避免地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存在一些误读。本文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方的申报材料与ICOMOS的评估材料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造成误读的几个根本原因。并提出,我国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应考虑到文化差异对申报工作的影响,尽量从“他者”角度来认识自身的文化特征,把申报材料的编撰置于国际文化背景下,使中国的世界遗产实现跨文化认同,促使更多的遗产申报成功。
关键词:ICOMOS;跨文化;误读;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误读”,就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乐黛云,200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每年在全球进行的世界遗产申报与评估实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联合国专家对申报国遗产的一些误读,其中对文化遗产的误读更加常见,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误读尤为突出。这种误读,使得负责世界文化遗产评估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专家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产生认识偏差和不足,从而使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价值被低估,申报成功机率降低。为此,笔者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和评估材料为范本,从跨文化角度对这种误读进行分析,提出产生误读的四大原因,希望能引起人们对此类问题的深思。
一、世界文化遗产的评估与申报
世界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全世界范围内确认的具有非同寻常的普泛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以及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4类。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能否列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公布的《世界遗产名录》,关键在于是否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遴选标准。根据2005年2月世界遗产中心公布的《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的第77节规定,凡被列入《世界遗产》的文化遗产,须至少符合下列1项标准(见表1),并同时符合真实性和完整性标准。
每年一度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与审批,主要是由ICOMOS根据各国递交的申报文本和ICOMOS专家的实际考察,出具评估报告(Advisory Body Evaluation),由世界遗产委员会最后审批确定。报告一般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申报国陈述(Justification by the State Party),第二部分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评价(Evaluation by ICOMOS),其中有品质(Qualities)、比较分析(Comparative Analyse)、ICOMOS对未来行动的建议(ICOMOS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action)、简要描述(Brief Description)、建议(Recommendations)等。ICOMOS专家对我国历年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看法在这些评估报告中得以集中体现,同时他们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些误读也在此反映出来,本文对这些误读进行的跨文化解析就是建立在分析这些评估报告的基础上的。
二、误读产生的原因
1. 东西方审美观的差异
西方人崇尚人工美、形式美,强调整齐、对称、均衡,推崇圆和正方形等构图形式,注重个性与秩序,试图用程式化和规范化的模式来确定艺术美的标准与尺度,这种美学思想长时期左右着西方的建筑、雕刻、舞蹈和戏剧等艺术。中国人崇尚自然美、情趣美,注重意境、神韵的营造,“不求形似求生韵”(徐渭语),追求以形写神,追求主观情感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的艺术效果。东西方审美观的差异使得西方人很难理解、认同、欣赏中国的许多文化遗产,由此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产生一些误读。
ICOMOS专家对199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园林的误读就属于这种情况。在评估报告中,ICOMOS对苏州园林的总体评述如下:
苏州古典园林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和营构建筑,创造出容天纳地的山水写意园。苏州园林依据老子和庄子的玄奥理论,模仿自然景色布局,以满足中国人理智与情感上的需求。园林充分利用天然地形,创造出迷宫般复杂的布局和一连串的视觉刺激。
这种描述反映的是一种典型的西方人眼里的苏州园林,只看到苏州园林的形式美(labyrinthine layouts),看到园林“悦目”(visual surprises)的一面。而苏州园林所隐含的“意境”――即一切要素洒脱自如,既不追求对称,也没有任何规矩可寻,相反却山水环抱,曲折婉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相融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真正意境,ICOMOS的评价中却只字未提,即看不到其“赏心”的一面。这种误读就是由于东西方审美观的差异造成的。
2. 东西方言语表达方式的差异
汉语语言由于受到中国人直觉、模糊性思维方式的影响,在表达方式上具有流散、疏放、重意合不重形合的特点。这种言语表达方式的特点使得中方世界遗产的申报材料里充斥了不求精确、模糊华丽的词藻,而非具体、精确、有特征的描述。频繁使用“大概、差不多”等模糊概念的字眼,随意使用“天下第一”、“无以伦比”等夸张的言语,大量使用形容词和各种修辞手法,极力渲染。但是,华丽的文风和词藻由于体现不出地方特色,所以对于偏好逻辑性、精确性思维的西方读者,这样的申报材料令他们觉得“过于浮夸、空洞无物”,显得罗嗦、累赘,“美”不忍睹。1996年申报的丽江古城中方的申报材料就存在这样的问题。申报材料是这样描述丽江的:
丽江古城是一座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它集中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风情,体现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本质特征。流动的城市空间,充满生命力的水系,风格统一的建筑群体,尺度适宜的居住建筑,亲切宜人的空间环境以及独具风格的民族艺术内容等,使其有别于中国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建设祟自然,求实效,尚率直,善兼容的可贵特质更体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城镇建筑中所特有的人类创造精神和进步意义。它的存在为人类城市建设史的研究、人类民族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在西方人眼里,这是一种空洞无物、模糊不清、茫然不知所云的陈述,难怪ICOMOS专家在未来行动的建议(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action)中这样说: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遗产预备清单》上古城的众多数量,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建议中国方面提供一份中国历史名城的比较分析,简要地说明预备清单上的那些古城被选上的原因以及提议将其申报为世界遗产所依据的标准。
3. 中国深层文化本身的博大精深
从现代系统论的观点看,文化的结构有3个层次:表层文化、中介文化和深层文化。物质文化、科技文化属于表层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属于中介文化,而文化精神、文化理念、文化价值观、道德伦理、等属于深层文化。这3个层次的文化中,表层文化最易把握,一般误读的情况比较少,中介文化次之,而深层文化是最难把握的,出现误读的时候比较多。中国文化,由于本身更注重深层文化的发展,加之5000年的积累与沉淀,尤其精深、博大。作为博大精深的中国深层文化复杂载体的中国文化遗产,自然也难以解读。土生土长的中国学者都感到难以把握中国文化遗产的深层内涵,对ICOMOS专家来说更是勉为其难,所以,ICOMOS专家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误读就不足为怪了。
ICOMOS专家对我国1997年申报的平遥古城不能准确解读也是这种原因造成的。
ICOMOS对平遥古城的总体描述是:
平遥古城建于14世纪,是保存完好的中国汉民族城市的杰出范例,它的城市结构展示了汉帝国五个多世纪的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的演化过程。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那些与银行业有关的雄伟建筑,与这些建筑相关联的是平遥是19、20世纪整个中国的金融中心。
ICOMOS专家看出了平遥古城在古代的商业地位,也看出了“平遥古城建于14世纪,是保存完好的中国汉民族城市的杰出范例”,但无法把握更深层次的东西。实际上,平遥古城的意义绝非仅止于此。其价值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平遥古城是依据汉族传统“礼制”规划建设起来的,无论是建设选址、建筑风格,还是殿堂配置都是儒家文化思想在建筑上的集中反映。平遥古城区是由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蚰蜒巷构成的,街巷格局中轴对称,经纬交织,井井有条,主次有序,反映出儒家的等级制度思想。左以文庙及魁星楼为首的文系建筑,右以武庙为首的武系建筑,体现了“左文右武”的儒家崇文重礼思想。以城内南大街为轴,上首城隍庙,下首平遥县衙,东西相对称,体现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城墙上的3000个垛口,72座敌楼,象征着孔子三千弟子及七十二贤人。 (2) 平遥古城的总体布局是仿照古人康乐永寿的图腾吉祥物神龟设计的。平遥号称“龟城”,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乌龟乃长生、神灵之物,象征长寿、财富,以及神力,这种仿生布局凝聚着古人对平遥城坚如磐石、安然无恙、永世长存的希冀。
这种隐藏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背后的深层文化含义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不好把握了,对于西方人,更是难上加难。
再比如ICOMOS对我国2000年申报的皖南古村落的总体评价是这样的:
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保存完备的拥有复杂供水系统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
可以看出,ICOMOS专家看到了皖南古村落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 也认识到中国的村落也是文化遗存的重要场所,具有相当重要的文化意义:“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保存完备的拥有复杂供水系统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
但是,西递和宏村两个村落建筑的价值远不止这些,宏村的“牛”形仿生规划反映出的中国古人图腾崇拜,西递村的船形布局反映出的中国民间风水文化,对于西方专家来说根本无法理解。而这恰恰是我方提出皖南古村落符合标准Ⅱ的根本原因所在,标准Ⅱ强调的是在一定区域内,对城镇规划景观设计产生的影响。实际上,皖南古村落的仿生景观设计和风水模式布局,对后来的村落布局、规划产生了重大影响,但由于ICOMOS专家对中国图腾崇拜和风水文化缺乏了解,使得皖南古村落的文化价值没有被全面认识到,而判定皖南古村落不符合标准Ⅱ。这种误读给我们留下很多遗憾。
4. 中国人民对某遗产所怀有的特殊情感
一个民族对自己本族的遗产往往怀有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本族集团成员对它很容易理解,另一民族文化集团的人们却不易察觉,误读就容易产生。 以长城为例,长城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抵御异邦入侵、众志成城的象征,西方人常常无法理解这一点。美国灵智广告公司为飞利浦精英移动电话设计中国市场商业广告时,以中国长城为背景,以一位精英人士“坐”在长城上,用飞利浦移动电话通话为创意。此创意也被做成户外广告,在中国投放。然而不久,此广告就受到中国人的不满,最后被中国政府下令撤销。该广告的失败之处在于外国人没有充分理解长城作为一个象征性文化在中国人心目中的意义和地位,中国人对长城所怀有的特殊情感,因而就未能预见“坐”在长城的画面会引起中国人的反感而受到抵制。
ICOMOS对长城是这样评价的:
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1368~1644),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建筑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ICOMOS专家看到了长城的军事、历史和建筑艺术价值,却忽略了中国人民对长城所怀有的特殊情感。长城绵延万里、巍峨壮观、气势磅礴,充分展示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是中国人民坚强意志和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的象征,是民族心灵的寄托和归属,“你知道长城有多长? 它一头挑起大漠边关的冷月,它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表达了中国人对长城的深厚情感。这是ICOMOS专家所无法体会和明白的,因此误读的产生就在所难免了。
三、结论
2004年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通过了《凯恩斯决定》的修改草案,规定自2006年起《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每年只可申报两项世界遗产,其中至少要有1项是自然遗产,这意味着今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难度显著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分析ICOMOS专家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存在的误读以及误读产生的原因,从而减少误读,提高申报成功机率,实现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跨文化认同,促使更多的遗产申报成功就成为一件意义重大而紧迫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乐黛云.跨文化之桥[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3] 晓勤.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规划保护方案保护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关世杰等译.世界文化报告2000:文化的多样性 冲突与多元并存[R].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Advisory Bodyvaluation[EB/OL].http:///archive/advisorybodyevaluation/437/438/440/441/705/778/779/812/911/1001/1002/1004/1039/pdf.2004-09-19.
A Cross-cultural Analysis of ICOMOS Experts’ Misreading of Chines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s
XIONG Guan,FEI Xuejun,YAO Baorong (School of Tourism,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Xi’an 710128,China)
关键词:世界文化史;主体性;趣味性;生动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1-0145-02
《世界文化史》是我院开设的一门自修课,共20个学时,1个学分,目前由教师讲授第一堂课,引导学生通过课外自学的方式来完成整个课程的学习。因此,从整体上来看,教师的第一堂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授课效果直接影响学员对本门课的兴趣及其后续学习的状况。笔者结合自身讲授《世界文化史》的实际情况,认为讲好本门课的第一堂课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中,只有学生发挥了主体性作用,他们才能真正走进课堂、融入课堂。在讲授文化这一概念时,考虑到其过于抽象,学生很难直接把握,所以笔者就以文化的表现形式入手,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呢?学生对此问题非常感兴趣,他们给出了各式各样的答案:音乐、舞蹈、人物、建筑、饮食、节日习俗、语言、服饰、生活习惯……在对学生的答案予以肯定的基础上,我们开始了文化之旅。
文化之旅的第一站是节日。当问及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时,学生们踊跃回答: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清明节……
当ppt上展示春节图片时,学生们都非常兴奋。很多人都表示,这是一个全民性的节日,一个举国欢庆的节日,同时也是最令人期待的节日。一般从小年开始,各家各户都在为春节做准备:打扫房子、准备器具、洗头沐浴等等。除夕,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年饭,长辈们给小孩“压岁钱”,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守岁”。到了十二点的时候,鞭炮齐响,迎新年的活动达到。从初一开始,各家走亲访友,庆祝新年。当谈及年夜饭的内容时,南北方的同学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而南方通常会有火锅和鱼。吃火锅意味着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年年有余”。南方还有一些地方过春节要吃年糕,象征着收成一年比一年高、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第二个节日是元宵节。学生们纷纷谈道:节日时间是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的习俗是看元宵晚会、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等。
第三个节日是端午节。有学生提到:它是汉族人民为纪念屈原的节日。这一天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叶,赛龙舟等习俗。关于粽子的口味,学生们更是争先恐后地回答:竹叶粽、甜茶粽、火腿粽、艾香粽、莲子粽、松仁粽、豆沙粽、蛋黄粽……
第四个节日是中秋节。时间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大家都要吃月饼。月饼有四大流派:广式、潮式、京式、苏式。月饼的类型有冰糖、芝麻、豆沙、火腿、双黄莲蓉、伍仁瓜子、叉烧等等。
列举了中国的一些节日之后,笔者又用ppt展示了几个西方的节日。有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等等。这些节日全部由学生来讲解:圣诞节的时间是每年的12月25日。12月24日是平安夜。大部分天主教的教堂都会在12月25日凌晨举行弥撒。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东正教的圣诞节时间是每年的1月7日;情人节是每年的2月14日,这是一个关于爱、浪漫的节日。在这一天,男女要互送礼物表达爱意,礼物包括鲜花、巧克力、贺卡等等;愚人节也称万愚节、幽默节,时间是每年的4月1日,这一天的共同活动就是捉弄别人,如果上当了就是“四月愚人”。另外,还有个约定俗成的规定:开玩笑只能在中午12点以前;母亲节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它最早起源于古希腊,而现代母亲节则追溯于美国,这一天母亲们会收到礼物,最适合在这一天献给母亲的花是康乃馨;父亲节最早起源于美国,是感恩父亲的节日,时间是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文化之旅第二站是建筑。笔者用ppt展示了一系列建筑的图片,有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自由女神像、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德国黑天鹅堡、金字塔、宙斯神像、法洛斯灯塔、巴比伦空中花园、阿提密斯神殿、罗得斯岛巨像等等。学生们纷纷踊跃讲解各个图片:罗马斗兽场在意大利,是古罗马帝国的自由民、奴隶主等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的场所,它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从外观上看,它是圆形的,俯瞰却是椭圆形的,此建筑基本可容纳9万名观众;比萨斜塔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是罗马式的建筑风格,它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斜的,而是后来慢慢变倾斜的;自由女神像坐落在美国纽约市海港内的自由岛的哈德逊河口附近,代表了自由和民主,是美国的象征。它是法国为了纪念美国独立100周年送给美国的礼物;埃菲尔铁塔是巴黎最高的建筑物,也是巴黎的地标之一。铁塔建立之后,巴黎市民曾多次想拆除它。因为他们觉得巴黎是浪漫之都,整个城市都是低矮且富有情调的建筑物,而处于市中心的埃菲尔铁塔,就像一个庞然大物,非常丑陋。事实证明,此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它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吸金的建筑地标,每年的旅游收入达到15亿欧元;凯旋门位于意大利米兰市古城堡旁,拿破仑为了纪念一场战役的胜利而下令修建的建筑,它代表了法国军队战无不胜;卢浮宫以前是王宫,居住过50位国王和王后,现为卢浮宫博物馆。它是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其余两大博物馆是大英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共收藏有艺术品40万件;德国黑天鹅堡是德国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设计的,他受歌剧的影响,构想了传说中白雪公主居住的地方,整个城堡给人以仙境的感觉;金字塔不仅存在于埃及,美洲也有。它是世界建筑奇迹之一,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本身有着太多的未解之谜。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宙斯神像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室内雕塑,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即是神像所在的宙斯神殿;法洛斯灯塔纯粹是为人民生活而建,不带有任何宗教色彩,它的灯光照耀着港口,保护着海上的船只。它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巴比伦空中花园: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了波斯国公主为妻,王妃思念树木繁茂的故土,整天郁郁寡欢,国王为取悦王妃,下令兴建一座高达25米的花园,层层种植奇花异草,并修建了灌溉设施。从远处看去,这个花园就像悬在了空中,所以叫作“空中花园”;阿提密斯神殿因阿提密斯是希腊的月亮和狩猎女神,此神殿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物;罗得斯岛巨像位于爱琴海东南部的罗德斯岛上,它只存在了五十六年便因地震而消失。
二、引入视频,增加授课的趣味性
在世界文化史绪论的授课中,如果单一讲解各种理论知识,就会造成整堂课毫无活力、死气沉沉,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适时播放一些小视频,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在讲文化的特点之一继承性与创造性之前,笔者播放了一个时长1分19秒的关于旗袍的小视频。该视频配合各式各样的图片生动形象地讲解了旗袍最初是满族人的服装,宽松肥大,便于骑射;民国时期,由于受到西方审美观念的影响,旗袍变得越来越紧窄。这种以视频的方式介绍旗袍的演变过程,就比教师单纯地用文字来表述其演变在效果上强很多。很多学生看完这段小视频之后,很快就总结出了文化的继承性与创造性这一特点。
为了让学生总结出世界文化史的特性,笔者引入了热播剧《甄传》的片段,这是一段孙俪饰演的甄表演惊鸿舞的场景。在音乐的配合下,舞蹈非常唯美,学生们完全陶醉在其中。这就为之后他们理解世界文化史的多元性和一体性奠定了基础。
三、增加事例的讲解,增强授课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在世界文化史绪论的讲解中,理论性的知识点比较多,这些内容一般比较抽象,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教师多举一些鲜活的事例使授课更加具有形象性和生动性。
例如:笔者在讲文化的特点之一民族性和相似性时,没有直接用ppt展示这一特性,而是展示了一些国家的国花。如:日本的国花是和樱花,马来西亚的国花是扶桑,尼泊尔的国花是杜鹃花,老挝的国花是鸡蛋花,缅甸的国花是龙船花,印度尼西亚的国花是毛茉莉,新加坡的国花是万代兰。在事例的基础上,笔者总结:基本上每个国家都有国花,这是文化的相似性,而每个国家的国花都各不相同,各个国家都是选择适合自己国家形象的花来作为国花,因此又表明文化具有民族性。
在讲文化的时代性和稳定性之前,笔者举了一个例子:科举制创始于隋朝,终结于清朝,在隋朝至清朝的这段时期,科举制一直存在,具有稳定性,清朝之后,科举制就消亡了。以事例的方式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在讲述世界文化史的特性之前,笔者引入了《甄传》在美国上线的例子。众所周知,该剧深受国人喜爱,可是在美国上线后却反响平平,评分只有2.5颗星,不仅如此美版《甄传》的英文预告片最后一句总结道:“一个女子,对抗整个大清国,紫禁城一个不屈的灵魂”这让我们中国人目瞪口呆:难道到了美国,《甄传》就变成《一代女皇・甄》了吗?事实证明美国人没看懂。举完这个例子后,笔者又举了另一个例子:一个法国留学生看到她的中国同学穿了一条漂亮的裙子,于是对她的衣服称赞不已,中国女同学说:“哪里,哪里,随便穿穿。”这让法国同学疑惑万分,裙子明明很漂亮,怎么说不好呢?举完这两个例子之后,笔者反问道:美国人为什么看不懂《甄传》?中国女同学为什么不说自己的裙子好看?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文化具有差异性,多元性。很显然,这种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推导出世界文化史特点的方法远远比直接告诉他们结论在效果上好很多。
参考文献:
[1]裔昭印.世界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冯天瑜.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一、本体与传播之间话语的转变和构成
民俗文化想要实现在大众传播语境下完成话语的构成,其要点之一就是在本体与传播两者间进行转变与二次构成,而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话语主体的转变。话语主体在传统的民俗文化中既是主导方又是决策方,同时还兼具传播者,在民俗文化的发展中主体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而大众传播的产生,使该主体既可以是实际的参与人员,也能作为单一的传播人员,不需要直接参与文化活动。话语主体的改变使得民俗文化在记录方式、传播体系、整体意识形态与经济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较大的转变与二次构成。民俗文化的话语从本体向传播转换,代表民俗文化本身传播的手段、进行接受的主体与形式也开始发生变化。这种转变与构成让民俗文化得以在时间与空间中,拓展自身的内容与形式,以保证每一个阶层和年龄的人群都能够接受并传承民俗文化。
二、民间与主流之间话语的共存和交融
民俗文化来自于民间,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与劳作中积累下来的精神和艺术财富,因此,自然带有强烈的民间本土的话语。然而,民间文化是需要社会的不同阶层与领域的认可和接受才能对其进行传承、发展、传播。因此,民俗文化在社会生活中需要不断地重新进行构建,以满足每一个时代的主流话语特征。大众传播媒介在大众传播语境下的作用与意义,已无法单纯用“工具”进行衡量,其在现代与传统的文化信息传播之间构建平台,并推动民俗文化在大时代的要求下展现其主流话语特性。大众传播想要实现民俗文化的话语从民间向主流发展,首先要打破其社会组织形态,将民俗文化从单一的民间管理上升到国家的政治政策中,以大众媒介作为平台,使民间文化成为国家主流意识语境中的一部分,从而达到其主流话语的旨归,构建话语在民间与主流两者中灵活转换的通道。
三、历史与现实之间话语的共通和交互
既记录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工作、发展和变革,又承载当下社会文化的特点与气息,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这就是民俗文化的内涵,所以民俗文化在进行话语构成时,必须将历史文化与现实价值进行融合研究。民俗文化的变迁总伴随着历史的更替,民俗文化中记载的农耕作业、岁时、生产以及婚丧习俗等都反应了不同的历史文化特点。可见,我国民俗文化其话语特点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继承性以及统一性,这与历史的发展维度相一致。民俗文化将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以及表现形式客观地进行记录与展现,同时又与当下人们的生活、工作紧密切合,并经常随着人们的主观意识、行为发生变化,甚至使其话语发生重新构成。从另一方面而言,民族文化的内容、表达形式、作用与意义都随着现实的语境变化而变化,其话语更带有突出的现实特点。
四、国内与世界之间话语予以统一
“民族的即是世界的”这一口号最能完整诠释民俗文化身上蕴含的世界意识,增强本民族文化的综合软实力,同世界文化与精神相统一成为民俗文化话语构成的关键要点之一。因此,作为承载着我国传统艺术的民俗文化,其话语构成既要扎根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突出中国特色,又要紧随世界文化的发展与流行,在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间构建平台,实现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完成这一步需要我国民俗文化借用大众传播语境的力量,将其与世界话语相统一,使其既带有本民族特色传播符号,也纳入相应的国际需求,从而推动我国民俗文化与世界各民族共同分享交流。
五、结束语
关键词: 《功夫熊猫》 “他者”文化身份 非殖民化
1.引言
随着美国梦工厂出品的《功夫熊猫》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先后播出,其在世界各国引起强烈反响,掀起新一轮“中国热”、“功夫热”和“熊猫热”。本文在介绍影片内容与成功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影片中对中国文化身份改写的主要手段和内容,并由此反思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问题:在文化交流中如何保持本国文化的基本特色,并不断发展壮大。
2.《功夫熊猫》的成功因素
《功夫熊猫》从头到尾都充斥爆笑的喜剧因素,是一部典型的梦工厂作品,在幽默、中国元素、中国功夫、配音、争议、励志、场景、音乐、播放效果等方面做足了文章,使该电影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本电影的成功因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拿捏精准的商业切入点。张艺谋导演认为武打是当今国际电影界能够接受中国的唯一方式。梦工厂敏锐地觉察到中国文化的市场,武术这种非常形式化的文化符号能够迅速被包容。《功夫熊猫》在选取题材时,将西方人眼中具有中国文化烙印的中国功夫和熊猫相组合,寻找亚洲文化新的商业元素。
(2)令人惊艳的美工效果。《功夫熊猫》在保持东方韵味的背景下,将传统的汉字、手推车、四人轿、鞭炮和针灸等中国国粹尽显无遗,并在美工处理时表现出高超的处理技术,使中国人在观看该影片时无不赞叹好莱坞令人惊艳的美工效果。
(3)东方外衣西方内核的剧情。中国化演绎极具隐蔽性,究其核心依然是美国文化的精神内涵。影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虽然走中国特色的发展路线,但随后的故事则完全是美国式的故事风格走向,将东方文化的外衣和西方文化的内核进行了有机结合,展现出了全新的剧情设计,吸引了东西方观众。
3.“他者”身份改写和非殖民化在《功夫熊猫》中的体现
文化入侵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非常关注的话题,因为它关系到本国传统民族文化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如何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西方文化的这种“非领土扩张化”可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给人们带来文化体验转型的同时,对本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世界文化的发展与交流促使后殖民文化成为杂合文化[1]。文化非殖民化是指在文化交往中设法消除殖民主义的消极影响,改变西方全面优于东方的集体无意识,抵制西方文化的侵蚀,抹去西方文化殖民和文化霸权留下的印迹,改变东方文化受压抑和无声的地位,恢复东方文化应有的地位和权威[2]。文化非殖民化的核心理念是提倡多元文化并存,促进文化公平交流。《功夫熊猫》保留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熊猫、功夫等元素,一定程度上是西方文化非殖民化的体现,同时植入了西方英雄主义的精神内核,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身份进行了改写。在本部电影中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电影中对中国元素的大量使用显得极其自然,说明美国梦工厂确实下工夫研究中国文化和儒家思想,使观众不得不佩服西方制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熟识和灵活应用。兼具西方电影的特点和精神,由此可以看出西方文化工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态度转变为深层次了解中国文化以表现美国内核。
(2)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人们的心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而此时的西方文化工作者适时加大对中国文化了解并加以应用,使中国人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接受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自《功夫熊猫》上映以来,社会各阶层对其的反应和评价,可以看出该影片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这不仅仅是对梦工厂制作方的肯定,还是对西方非殖民化方式转变的肯定,非殖民化正以更隐蔽和被人们更乐于接受的方式蚕食输入国的传统文化。
可以看出,该部电影无处不体现出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身份的改写,成功地运用了多种手段打造出了一部经典动画片,使西方国家的文化非殖民化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了新的发展。
4.反思
梦工厂出品的《功夫熊猫》让我们又一次品尝了西方精神文化内核东方文化外表的饕餮大餐,在欣赏它的成功的同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在世界文化冲击和非殖民化侵入的条件下,中国传统文化将何去何从,在世界文化交流过程中该如何保持自身特色而不在世界文化大潮中迷失自己。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是必须引起重视的。
(1)对外来文化输入的态度。长期对外来文化的“拿来主义”,容易形成盲目的崇洋的心理,对本国传统文化来说这是致命的打击,如何转变现在的这种心理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多年以前的鲁迅先生就给出了明确的答复,但实行起来却显得比较困难,问题出在国家政策对文化的支持和引导,仅仅依靠国家的文化监管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大力倡导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改变当前多数人盲目的崇洋的心理,引导国人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优越感。
(2)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从外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引用效果可以看出我国传统文化深厚魅力,但国内的文化工作者却鲜有类似成功作品问世,这不得不引起文化工作者的深思。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保持自身特征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外来文化,都需要国家政策的制订者和文化工作者共同努力。
(3)对外进行文化交流。交流是当前国际的热门话题,交流可以促进双方的发展,实现共赢。同其他交流内容一样,当交流的双方存在实力差距时,交流就会出现所谓的“殖民化”问题。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如何将其输出,形成文化间的交流是当前我国文化工作者需要重视和努力的方向[3]。
5.结语
上述问题是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在继承和发展过程中遭遇的典型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我国当前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它们关系我国传统文化的生存。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中不至于迷失自己,才能在对外文化输出时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色,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永远屹立在世界文化之林。
参考文献:
[1]Ashcroft Bill,Gareth Griffiths,Helen Tiffin.The Empire Writes Back[M].London:Routledge,1989:195-196.
关键词:文化多样性;对外汉语教育;价值取向
目前我国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办了500余所孔子学院,在国外学习汉语的学生将超过1亿人。①在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探讨新时期对外汉语教学的价值取向,对提升对外汉语教育在沟通中国与世界、改变世界文化观念、促进世界文化和谐共处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外汉语教育的语言研究角度分析
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也有人认为语言是自然物理现象;有人认为语言是物质的,也有人把语言看作是精神的。笔者认为,从社会功能的角度看,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以及人类间相互进行交流的最明确、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一)语言教育对象
对外汉语教育开展过程中,教育对象的不同是区分其与其他科学的最显著的特征。现阶段对外汉语教育教学对象存在两个特点,其一,对外汉语教育的教学对象全部为国外人士,包含成长在国外的外籍华人,而我国其他学科的教学对象多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相比于外国人、华侨以及华裔这些不懂中文、不了解中国文化的教育对象,其他学科的教学对象,包括汉族、少数民族以及部分拥有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对我国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意识形态以及政治等价值形态了解程度较深,因此其他学科在教学工作的开展中,教师和学生针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能够形成一定的共识,从而达到增进彼此交流、促进课程教学工作开展的目的。而对外汉语教育的教学对象对我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以及历史情况知之甚少,教师在汉语教学开展过程中除了要克服语言不同的障碍外,还需要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地方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增进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提升对外汉语教学质量。例如汉语中言简意赅的成语,教师面向中国人进行成语讲授时,只需要根据历史情况,向学生介绍一下成语中含有的故事发生的年代,学生便能基于自身对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联想出成语故事发生的场景,从而很好地理解成语的内涵。第二个层面,在学生掌握汉语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之上,对外汉语教学还应当进行中华文化、历史、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教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了解中国文化不仅可以提升基础汉语知识教学的开展质量,还能让外国学生透过语言认识到中国文化,因此在对外汉语教育中增添中国文化的教学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语言教学目的
从宏观上讲对外汉语教育属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但其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外汉语教育目的不能够按照针对中国学生教育而制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来进行汉语教育工作。②根据对外汉语教育课程开设的初衷,并结合现阶段我国的国情以及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应当是:为全世界各个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国外汉语人才,让其在国际文化教学中发挥沟通的桥梁作用,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也让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三)语言教学内容
为实现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开展目标,对外汉语教育的教学内容应当在汉语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涵盖汉语言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讲授,只有这样,对外汉语教学才能培养出促进世界文化交流的高素质汉语人才。首先是汉字的教学,汉字属于象形文字的一种,而其他文字如英语、拉丁语以及意大利语等均属于字母文字,两者之间差距较大,在对外汉语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每一个汉字的象形演变向学生进行教授,让学生的思维从字母文字转变为象形文字。其次,语言规则,虽然世界语言体系的基本语言规则相同,每一个规范的句子都包含主、谓、宾三个主要成分,但在具体的语言应用过程中,汉语的语法规则又和其他文字系统大相径庭,让学生通过汉语语法的学习掌握句子结构的变化,才能为后续语言教学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语言情境的教学,汉语中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会表达出不同的含义,甚至相同的语境下,不同的表达语气也会影响他人对于句子本意的判断,因此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便是让学生学会在不同语境中使用合适的表达,避免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
二、对外汉语教育的价值取向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全球文化也逐步实现世界化,多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当今文化多样性发展的现状。在文化多样性的大背景下,研究对外汉语教育的价值取向,首先应当构建和谐包容的教育价值体系,只有这样对外汉语教学才能够满足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认同的需要;其次应当尊重每一种文化,倡导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同时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个体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让世界文化更加绚丽多彩;最后还应当树立扬弃的文化观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赋予每一种文化新鲜的血液,避免其被时代所淘汰。
(一)构建和谐兼容的价值体系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逐渐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样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在狭小的地球村落中,存在着二百多个国家政权以及数千种地方文化,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十分明显,因此现阶段世界上文化冲突不断。而中国文化向来以包容著称,倡导人心为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人间和美、世界和平的理念,一直在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而努力,这种在文化多样性背景下倡导文化包容、推进世界和谐的做法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③在对外汉语教育中,教学对象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外国人,教学目标是为全世界各个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汉语人才,让其在不同文化之间构建起沟通的桥梁,因此,对外汉语教育应当构建和谐兼容的价值体系,让不同的文化、价值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尊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尊重其他文化的观念,成为世界文化使者,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二)倡导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人的意识是由生长的环境所决定的,当今世界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环境,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都不尽相同。人是文化价值的承载者,不同的人群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因此在现代对外汉语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不同文化的发展,克服对不同文化的偏见,避免用自身的眼光去评价其他文化,从而让拥有不同价值观念的学生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这也是文明社会每一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多种多样的文化价值形式才构成当今丰富多彩的世界,在对外汉语教育中倡导多元化的价值取向能够让不同文化在同一空间和同一层面上相互交流和融合,保障每一种文化的健康成长。与此同时,倡导多元化的价值取向能够使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在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得到提升和引导,从而让对外汉语教学的价值取向获得每一位学生的认可,对于提升对外汉语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三)尊重个性发展的价值取向
在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开展中,尊重个性发展的价值取向体现在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是指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程度以及个人性格尽心引导性教学,尊重个性发展的价值取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演变。教学工作的开展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学生是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主角,对外汉语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实现世界交流的宏伟目标最终还是要回到培养个人的发展层面上来,而尊重个性发展的对外汉语教育价值取向将教学开展定位到每一个学生,从学生自身情况出发,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并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合理引导,以塑造出文化多样性世界中怀有文化多样性思想的鲜活的生命。在文化多样性背景下,尊重个性发展的对外汉语教育价值取向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三、结论
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与世界贯通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 作为线路文化遗产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新疆北庭故城、高昌故城、交河故城、苏巴什佛寺遗址、克孜尔石窟、克孜尔尕哈烽燧等6个遗产地成为新疆首批世界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又是中国与西方政治、文化、思想和技艺交流的重要通道,是中国、印度、希腊三种主要文化的交汇桥梁,在世界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经济贸易上,中国的丝绸是东方输往西方的最重要的商品之一,当然还有其他种类繁多的货物,有从东方运往地中海的贵金属和宝石等,以及从西方贸易到东方的棉花、纺织品、玻璃、红酒等。除此以外,还有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出产的优良马匹也从此条线路销往东西方。
与此同时,佛教也沿着丝绸之路从印度传播到东方,甚至远达日本,以及西方的土库曼斯坦等地区。沿着丝绸之路传播的还有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从地中海、祆教和摩尼教从波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科学技术成就、医药知识、农作物种植等也沿着丝绸之路得以传播。
新疆首批6个遗产地获准进入世界遗产
“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是指“丝绸之路”东段由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独特性的遗址点串联而成、并具备突出普遍价值的跨国系列文化遗产,属文化线路类型。它作为“丝绸之路”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公元前2世纪至16世纪期间东亚古老文明中心的中国的“中原地区”和中亚区域性文明中心之一“七河地区”之间建立起直接的、长期的联系。是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古代亚欧大陆间以丝绸为大宗贸易的、开展长距离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交通大动脉,是东西方文明与文化的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以中国长安/洛阳为起点、经中亚向西到达地中海地区、向南延伸至南亚次大陆、南北宽约3000公里的区域内,是人类历史上交流内容最丰富、交通规模最大的洲际文化线路。在中国境内包括了分布于黄河中游地区,河西走廊和天山南北3个文化地理区域的交通路网。
丝绸之路东起西安(洛阳),经中亚、西亚直达欧洲,穿越27个国家,全长近8000公里,中国新疆段2600多公里,约占全长的三分之一。这次申遗项目涉及的新疆6个遗产地分布在天山南北,在历史不同时期都曾发挥过区域性重要作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高昌故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以东约30公里的三堡乡,北距火焰山南麓的木头沟沟口(胜金口)约6.5公里;东距鄯善县城55公里;北距阿斯塔那古墓群3公里;东北距胜金口石窟7.5公里。高昌故城是高昌历史上的政治、文化中心,曾是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西域最大的国际都会、宗教中心以及亚洲巨大的印刷中心之一,同时也是“东连东土、西通西域、南扼丝路、北控草原”的交通枢纽之地。作为中心首府的高昌城,是历史上政权交替、文化交融、中西交通、多教并存、商旅辐辏之重地。
故城遗址主要包括城墙与建筑基址,其中外城城墙相对完整,内城城墙大半缺失,城门遗址大都毁坏;现存地表可见的建筑遗迹占地面积约40公顷,为故城遗址面积的20%左右;基址保存状况普遍较差,仅少置基址保存了较完整的形状。外城城墙平面轮廓呈不规则方形。周长5440米,围合面积198公顷。残存的墙基厚9~12米,墙体最高约达10米余。墙体为夯筑和土坯垒砌,大多残缺,普遍存在裂隙,可见多次维修痕迹。墙体上留有上下数层木孔,孔内衬方形土坯或生土块。墙体外附墩台和马面。宫城(小城)位于内城城内北部,仅存南、西、北三面城墙。城内北部有一面积约900平方米土台。土台上有塔形建筑遗址。土台西侧有下沉式庭院遗址;南侧正中和西北角有台阶;南侧有大片建筑遗迹。
交河故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西10公里处的雅尔乃孜沟中的一座台地上。台地呈柳叶形,长1750米,最宽处300米,周长约4100米,面积为37.6万平方米,遗存的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台地高出沟底约30米,四周壁立陡峭的断崖就成了交河城天然的屏障,西南边缘残存有城墙遗迹,而在崖壁上开出的豁口,就成了交河城的城门。雅尔乃子沟的西面和北面台地上均有墓地,交河故城沟西墓地为晋、唐时期的平民家族墓葬群;沟北墓地为汉代车师国贵族墓地;雅尔湖石窟位于交河故城沟西黄土沉积地带的河谷西崖壁上,与交河故城遗址隔河谷相望相距仅0.8公里,雅尔湖石窟开凿于公元五世纪间,为交河故城所属寺院。
交河故城地处东西交通的要冲,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整座城市的建筑,利用自然地势,从原生土中或掏挖窑洞、或减地为墙,再辅以少量的版筑干打垒而建成,规模之宏伟,保存之完整,堪称世界之最。交河故城以其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成为人类文明史、人类文化交流史上重要见证。
北庭故城遗址,位于新疆吉木萨尔县城以北12公里的冲积平原上,东临东河坝,西接西河坝。北庭故城遗址是唐代北庭大都护府遗址,分内外两重,平面均呈不规则的南北长方形。内城位于外城中部略偏东北。城的四角建有角楼,城墙外部筑有敌台和较密集的马面,外绕护城壕,外城之北还有羊马城。外出西侧有回鹘寺院遗址。北庭故城形制、布局和构筑特点除具有唐代中原和回鹘时期的风格外,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内外两重城,城外四面环水的布局,这种形制在新疆古城建造史上是非常独特的。
克孜尔尕哈烽燧,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县城西北11公里的盐水沟台地上,克孜尔尕哈是维吾尔语,“克孜尔”是红色,“尕哈”是哨卡,意为“红色哨卡”。烽燧残高13.5米,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6米,南北宽约4.5米。自下而上渐收,至顶残缺。南侧由于剥蚀,呈现一自上而下的尖凹面。北侧尚保存附属建筑坍塌后的土包堆积,原或许可以从此登临烽顶。
烽燧的构筑方式是库车古代土木建筑垒筑得最为古老的方法,四周围板夹之,然后层层夯筑,每层厚10~20厘米不等,每层中再夹以树干、枝杈或中或横以之为筋骨。它对研究古代历史、丝路交通、军事通讯、文化、建筑等学科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7千米木扎提河北岸明屋达格山断崖上,克孜尔千佛洞始凿于公元3世纪,经过公元4世纪中―5世纪末叶的发展,于公元6―7世纪达到繁盛,最后衰落于公元8―9世纪中叶。
石窟开凿在明屋达格山断崖上,自西向东绵延约3千米。洞窟按所处位置分为四个区域:谷西区、谷内区、谷东区和后山区。克孜尔石窟洞窟形制多样:禅修用的僧房窟,礼佛观像用的中心柱窟和大像窟,讲经说法用的方形窟。雕塑和壁画的主要集中在中心柱窟和大像窟。壁画题材内容丰富,主要是围绕释迦牟尼事迹的本生、因缘和佛传故事及弥勒兜率天宫说法等。本生和因缘故事均有100余种,佛传故事也有60多种,被誉为“故事画的海洋”。天相图、天宫伎乐、飞天和供养人也很有特色。克孜尔石窟壁画主要反映的是“惟礼释迦”的小乘佛教思想,晚期洞窟出现了“千佛”等大乘佛教内容。克孜尔千佛洞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晶,它作为丝绸之路在中国新疆境内公元3~9世纪时线路交流的产物,见证了龟兹石窟产生、发展、繁盛和衰落的过程。
苏巴什佛寺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阿格乡栏杆村南2千米,库车河(又称铜厂河)出却勒塔格山口的东、西两岸冲积台地上。两岸寺院遗址隔河相望,扼守山口,北依群山,南眺库车绿洲,形势险要。苏巴什佛寺遗址分为河东和河西两个区域,总面积20万平方米,分为东西两个部分。河西遗址,又称西寺,遗址呈南北向分布,南北长700余米,东西宽190余米。有佛殿、佛塔、僧房、洞窟等建筑分布其间,地面建筑均由土坯垒砌而成。河东遗址,又称东寺,分布于库车河东岸的山梁上。遗址总体南北方向分布,但很不规则。遗址南北长535米,东西宽146米。
苏巴什佛寺遗址于3―10世纪持续沿用,是西域地区保留至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佛教建筑群遗址。它是天山南麓古龟兹地区的重要佛教建筑群遗址,展现了丝绸之路上古龟兹地区长期作为西域佛教传播中心的历史。出土的丝织品、古钱币、器物和文书等遗存,见证了丝绸之路古龟兹地区灿烂的历史文化。
“丝绸之路”申遗历时9年
“丝绸之路”串联了一系列国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引起了沿线许多国家的兴趣,国际组织积极的参与也促进了申遗工作的开展。由于社会发展、文化背景、经济形态等差异,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历经了一个相当长周折,长期的筹备过程磨合这些差异,使联合申报成为可能。
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对话之路:丝绸之路整体性研究”项目。该项目通过组织国际性科考、研讨会、会议等活动,采取跨学科手段以促进与丝绸之路研究相关的课题研究。1990年至1995年间,该项目组织了以丝绸之路为对象的5次国际科考活动,相关主流媒体深入参与了该项目的活动,并积极地向社会报道了活动情况。这一项目引发了世界范围对丝绸之路的浓厚兴趣,从而有人开始考虑将丝绸之路整体或部分地申报世界遗产。
2005年11月,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亚地区研讨会上,来自该地区的成员国会议代表一致通过了将丝绸之路中亚段作为线性遗产申报的计划。2006年8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推动下,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中亚五国共同启动了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在吐鲁番市召开了丝绸之路申遗利益相关者国际协商会议。会议就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相关事宜进行磋商、协调,形成通过了《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吐鲁番行动计划》,正式启动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同年12月,丝绸之路、吐鲁番坎儿井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07年6月17日―19日,国家文物局在乌鲁木齐市召开了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工作会,与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有关的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6个省区代表出席会议,对丝绸之路联合的预备名单的认定初步达成一致。2007年8月,国家文物局世界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对新疆提交预备名单的遗产地进行实地考察,同年12月,国家文物局确定了丝绸之路沿线6个省区共有48处遗产地,新疆有12处遗产地正式列入预备名单(即:交河故城、高昌故城及阿斯塔那墓地、台藏塔、苏巴什佛寺遗址、楼兰故城、尼雅遗址、克孜尔石窟、库木吐拉石窟、森木塞姆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吐峪沟石窟、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墓)。
与此同时,自治区成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专人负责与新疆“申遗”相关的工作协调、资料收集和宣传工作。组织完成了各遗产地的文物保护规划编制、管理法规的修订颁布,开展了遗产地环境整治与基础设施,实施了遗产地的本体保护工程,以及遗产地人才培训、档案建设、申遗宣传等大量的工作,为新疆丝绸之路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国内紧锣密鼓的开展工作的同时,中亚对丝绸之路申遗有兴趣的国家也在联合国的框架下进行了有序的准备工作。2006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会议上,从技术层面讨论了丝绸之路中亚段的申报方式,形成了“丝绸之路概念性文件”。讨论了丝绸之路中亚段和中国段遗产首次申报的策略和时间表,形成了丝绸之路联合申遗最初的概念设计。2007年4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申遗地区研讨会”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5个国家通过了该概念文件。
2011年12月27日,国家文物局在乌鲁木齐召开了“丝绸之路跨国申遗协商会”,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代表研究推动联合申遗工作,并形成《丝绸之路跨国申遗工作备忘录》,建立了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和协调保护管理的有效机制。会议的最重要成果就是中、哈、吉三国以“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作为首批丝绸之路申报项目,在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根据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协商确定的技术路线和我国丝绸之路遗迹的现实情况,国家文物局初步确定了丝绸之路首批申遗的大名单。
2012年,确定了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的计划及时间表,定名为“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确定了第一批33个遗产点的大名单(哈萨克斯坦8个、吉尔吉斯斯坦3各、中国22个)。中国段:陕西省的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张骞墓;河南省的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新安汉函谷关遗址、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甘肃省的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玉门关遗址、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彬县大佛寺石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北庭故城遗址、苏巴什佛寺遗址、克孜尔石窟和克孜尔尕哈烽燧遗址。
列入首批申遗名单的各遗产地先后完成各遗产地申遗文本、管理规划,以及遗产地环境整治、解说、展示方案的编制、报送、报批工作。同时开展了遗产地信息采集的测绘、价值研究的考古勘探、设施建设的方案编制、环境整治的征迁准备等大量前期工作。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作为线路文化遗产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丝绸之路走过了艰辛漫长的申遗过程。新疆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北庭故城遗址、克孜尔尕哈烽燧、克孜尔石窟、苏巴什佛寺遗址等6个遗产地成为新疆首批世界文化遗产。
追溯“丝路”渊源
丝绸之路的提出,最早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的,后得到广泛认同,简称 “丝路”。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历经长期过程,肇始于两汉,兴起于隋唐,衰落明后。
丝绸之路主要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全长8000多公里,而中国境内总长4000多公里,俨然是连接欧亚内陆的交通大动脉。其主干道东起西汉的首都长安(今西安)或东汉的首都洛阳,经陇西或固原西行至金城(今兰州),通过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出玉门关或阳关,穿过白龙堆到罗布泊地区的楼兰。汉代西域分南道北道,南北两道的分岔点就在楼兰。北道西行,经渠犁(今库尔勒)、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至疏勒(今喀什)。南道自鄯善(今若羌),经且末、精绝(今民丰尼雅遗址)、于阗(今和田)、皮山、莎车至疏勒。从疏勒西行,越葱岭(今帕米尔)至大宛(今费尔干纳)。由此西行可至大夏(在今阿富汗)、粟特(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安息(今伊朗),最远到达大秦(罗马帝国东部)的犁(又作黎轩,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另外一条道路则是从皮山西南行,越悬渡(今巴基斯坦达丽尔),经宾(今阿富汗喀布尔)、乌弋山离(今锡斯坦),西南行至条支(在今波斯湾头)。如果从宾向南行,至印度河口(今巴基斯坦的卡拉奇),转海路也可以到达波斯和罗马等地。
1.1文化多样性的定义文化多样性最早被表述为“多元文化”。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多元文化”总结为“各种文化应一律平等,不应因国家大小而有区别,各民族应平等享有文化认同权、社会公平权以及经济受益的需求”。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认为文化多样性能够大力促进世界各国的沟通和改革。2005年10月第3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文化多样性”被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在他们内部及其间传承。通过形式各异的表现形式来宣扬、传播、继承我们的文化遗产,从而文化多样性。另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不断变化改进的艺术生产、扩散、消费方式也进一步体现了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保证人类文话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更是我们人类社会的根本特点,只有文化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才能实现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1.2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意义世界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藏着无尽的宝藏。世界上所有不同国家和民族形形的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都有着异于他人的文化结构,民族文化就是各民族、国家的身份信息,这是区分国家、民族的重要特征。人们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名族文化来感受世界文化的无穷魅力。因此,文化不单属于每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而是归属于世界文化的大家庭。民族文化只有融入世界文化的大海洋才能生生不息、永不枯竭。同时世界文化也离不开各民族文化的融入支持。文化多样性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外人认识了解一个民族的重要方式。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前提是保护文化多样性;同时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对保持世界文化昌盛有着重大意义。我们在持世界各民族文化形色各异、公平竞争的同时,还应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沟通,彼此启发从而促进文化创新。文化多样性保护并不等于否认贸易自由化,而是在贸易自由化中应该强调文化独特性,并保持文化的多样性。这对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以及国家历史的延续发展十分必要。
2贸易自由化和文化贸易自由化
2.1贸易自由化及其意义贸易自由化是指一国对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所采取的限制逐步减少,如降低和约束关税、取消其他贸易壁垒、扩大本国市场准入度等,为进口商品和服务提供贸易优惠待遇的过程或结果。无论是以往的关贸总协定,还是现在的世贸组织,都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自由贸易政策允许货物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在国家价值规律作用下,可以刺激竞争,鼓励发展,提高经营管理水品,促进世界性的分工和贸易发展,扩大市场,同时使消费者得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服务。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必然道路,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要求贸易自由化。贸易活动能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缓解资源稀缺问题,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2.2文化贸易自由化中美文化产品产生贸易摩擦的原因是因为美国要求贸易自由化,中国出于保护文化而采取贸易权限制措施。双方矛盾的表面原因是因为“文化”和“文化产品”概念的界定不清,但深层次原因则在于文化多样性保护和贸易自由化之间的冲突。冲突的关键在“文化产业”双重属性的不同认识。
3WTO法与《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之间的关系
3.1WTO法与《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文化贸易的相关规则
3.1.1WTO法中相关规则WTO法的规范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GATT第4条作为GATT贸易自由原则的例外,世贸组织也是唯一一个在货物贸易和文化产品专门为外地电影所列出的条款。由电影放映配额预留了国内上映时间,这使得各国实施电影“银幕配额”,以保护国内电影业。这一规定允许临时违反国民待遇,从而获得更多国内电影放映时间,与历史背景相符合。(2)第20条(a)款和GATS第14条(a)款都是规定了个单项例外措施的适用方式。两者措辞相似,在效力与适用上是平行的,只是适用范围不同。GATS第14条(a)款明确允许成员方采取“保护公共道德或维护公共秩序所必需的”措施,此外,还加脚注规定“只有社会的某一根本利益受到真正足以严重的威胁时才能援引该公共秩序例外”。其中,“公共道德”和“公共秩序”的界定成为该法案适用的关键。
3.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相关规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设立之日起,一直致力于文化保护,为国际文化多样性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在关于文化发展政策的会议上倡导“文化产品在贸易方面应与其他产品区别对待”。并在2005年《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之后在2009年《着力文化多样性及文化间对话》的世界报告,该报告第一次对文化服务、文化产品、文化多样性做出了具体定义。《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的颁布使得文化价值在法律上有据可循,同时也使得文化保护有了国际法律依据。但是其原则和详细规定都与WTO法相互矛盾,因此公约的出台进一步加剧了文化多样性和贸易自由化的冲突。
3.2WTO法与《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可能存在的冲突WTO法与《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在有关“文化产品”贸易规则的冲突概括的讲是一国或几个国家的权利或义务的冲突。具体冲突可分为以下三类:
3.2.1原则冲突GATT序言部门明确指出在处理贸易与经济问题的关系上,应该以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持续增长、保证有效需求不断增加、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产品贸易和提升资源效率为主要目的。因此WTO解决问题或出台相关经济法规的时候最关注效率问题。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以及市场准入原则都是WTO为了改善全球全球贸易环境而制定的。与之相反《,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则是为了防止世界文化多样性因此贸易自由化过度而受到损害,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延续发展《。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序言明确表示文化活动,产品与服务具有经济和文化双重性质,不能简单地被视为商业性质的一般商品。因为二者的根本目的不一致,因此二者相互符合的内容就十分有限,从而不可避免的会在原则上发生冲突。
3.2.2实体冲突WTO法与《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的实体冲突主要体现在对文化产品的定义上。《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将文化贸易产品定义为:不论是否具有商业价值,都拥有特殊的属性,用途或目的,都能够传递文化表现形式的商品或服务的行为表现《。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对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定义范围明显大于WTO中文化产品与服务定义范围。公约中不用WTO的“商品价值”这一标准来衡量,而根据其能否传递和表达文化表现形式来判断是否为文化产品和服务。从《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的具体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其目的就是通过相关政策规定来防止文化产品被过度贸易化。
3.2.3程序冲突《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规定,当发生纠纷时,应通过谈判来解决争端。而在各方不能通过谈判解决时,可以要求第三方调停或者斡旋。如果上述方法仍不能解决问题,则一方可以通过公约附件中的程序请求调解。而相对WTO来说,诉讼是解决冲突最好的方法。
4《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在WTO框架下的协调适用
如果在当前WTO体系下,想要更好发挥《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对于保护文化多样性所起的作用,有以下方式:一是寻求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如第6条的主要条款简介并入到WTO框架内。把上诉机构的判决引申为“解释国际公法的习惯规则”,从而纳入到WTO框架内。二是采取设立程序性的规定这一比较温和的方式,例如在WTO体系中新增一个“文化贸易总协定”,为《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和WTO规则创造一个结合点,不过这需要WTO的更进一步调整和改善。
5中国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