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工程调研报告范文

网络工程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工程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工程调研报告

第1篇:网络工程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 计算机网络技术 专业建设

2011年7月25日,笔者学校获批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改革发展示范建设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重点支持建设专业。对此我们信息与服务应用技术系扎实地开展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活动,制定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一体化课程体系,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教学教研能力、德育工作和职业指导能力,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签订了多个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协议书,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并加强对一体化教室与工作站的建设,有力地推进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示范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一、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建设工学结合运行机制

学校成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计算机网络技术分会,充分发挥广西计算机学会的指导作用,加强与广西三通网络发展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的沟通联系,充分调动企业参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明确校企双方责任。与广西天问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建设了网络组建与管理、网络工程布线2个校内实训基地(工作站);与广西三通网络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实现企业、学校、学生的“三赢”。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网络组建及应用等八门学习领域课程。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深入课堂,为学生开展专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就业教育等专题讲座,建立学生实习“双导师制”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德育辅导员,共育、共管、共同评价学生。

二、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011年11月,学校成立了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分会,就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等多方面加强校企合作。为了制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1年8月、2012年2月学校分别两次组织10位教师到企业开展行业企业调研活动,采取实地参观考察、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网络调查等方法,对计算机行业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调研,随后起草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并与行业企业专家召开了2次专家访谈会,编写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学校成立由企业专家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小组,对南宁等城市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的36家典型企业和广西计算机学会进行2次调研,收回《实践专家职业发展阶段调查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相关专业企业调研表》共90份。

2012年3月18日,组织由行业企业专家参加的实践专家访谈会,邀请来自全区各地的15名企业实践专家和行业专家参加。确定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办公设备维护与维修、网页设计、静态网页制作、网络组建及应用、网络建设与管理、综合布线、宽带安装与维护等8个典型工作任务。2012年12月,与实践专家共同完成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络组建及应用》《网页设计》《综合布线》4门一体化课程学习情境设计与学习工作页的编写,现已由出版社出版,构建了一体化课程体系。

四、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

为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学校聘请了广西三通网络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主管蒋拓等7名实践专家为兼职教师,其中4位实践专家到校担任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专业课教学工作。引进了李扶忠等4名具有三年以上企业实践经验的高技能人才到校担任教师。2012年上半年安排3位老师到(广西)润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挂职,参与企业管理和项目施工,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五、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加快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1.共建校内实训室

(1)一体化教室(工作站)建设。我们在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及职教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一体化教室(计算机硬件与网络设备维修工作站)的建设。

一是设计一体化教室(工作站)教学区。改变原有实训室布局,使实训室能满足理论教学、学生小组讨论需要;设置小型宣传层架,用于展示学习小组学习文化及成果;设置信息检索区域,配置电脑、打印机、资料柜等设施设备,配套相关工具书,为学生信息检索提供便利条件。

二是建设一体化教室(工作站)实训区。根据不同的实训课题,配备相关实训设备,创建真实的工作环境,实行6S管理。

(2)其他工作站的建设。学校与广西南宁迅时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天问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完善和建设网络组建与管理、网络工程布线、网站应用开发、办公软件应用、电子商务工作站等5个工作站,以岗位技能的要求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以企业项目开展技能训练,以“三方融合、三级递进”的人才培养方式,逐步建成集完成工作项目、技能学习与行业认证为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基地,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与实训能力。各工作站的建设内容及主要功能如下。

一是网络组建与管理工作站。2012年1月10日学校与广西南宁迅时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学校投入24万元、企业投入32万元设备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网络组建与管理工作站,满足局域网组建、网络互连、网络安全、路由器配置与管理、交换机配置与管理、网络操作系统安装与维护、数据库安装与维护等项目实训。

二是综合布线工作站。2011年12月6日学校与广西南宁天问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学校投入资金25.89万元,企业投入10万元,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网络工程布线工作站。能满足网络工程布线的设计与施工图的绘制、信息点的计算与配置、项目实施与实践等实训需要。

2.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实现“三共三双”

(1)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为实现校内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与校外实训实习相衔接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2012年学校分别与广西南宁天问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南宁迅时科技有限公司、广西三通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广西)润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实现了校企合作。

(2)共育人才。与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校企合作,采用工学交替的方式,在合作企业有工程项目需要时,安排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赴企业进行实训实习。目前,已累计安排学生赴广西南宁天问科技有限公司实训实习15批,共计120人次,赴广西迅时科技有限公司5批,共计30人次,通过工学交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了校企间的双赢。

第2篇:网络工程调研报告范文

IT行业继续升温,60%的人想入行

据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人员有步入IT行业的想法,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人群:一类是在校的学生,面对毕业的强大压力,很多学生期望选择一个好的发展方向,并获得一技之长来谋划自己的未来;一类是大学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高校培养的计算机毕业生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在经历了求职的尴尬后,缺少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开始从新定位自己的职业道路,而IT行业强大的用人需求和发展前景,是吸引他们的主要原因。

另一类想要步入IT行业的人群是在本行业的发展遇到困境谋求转行的人员,这部分人群在经历了几年的工作之后,往往发现自己并不很适合现在的领域,所以期望能够从新选择一个技术含量和职业发展前景更好的行业,而IT业则成为众多人的首选。

实用型软件人才最热门

“您对IT行业的哪方面最感兴趣?”调查过程中,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软件,此外,网络工程师是在选择比率上仅次于软件工程师的第二大热门职业。

由于IT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软件人才需求量猛增,而供应上的不足,导致我国长期存在软件人才的供应缺口。近几年,虽然以高校计算机专业和IT职业培训为主体的供应渠道向市场输送了众多的软件人才,但与真实需求相比,我国软件人才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据有关媒体报道,我国软件开发工程师缺口每年在20万左右,并且,这一数字每年还在增长。

实用型软件人才的炙手可热也从各大招聘网站公布的热门招聘职位中得到了印证。在51job网站,软件工程师持续几个月位居热门招聘职位榜首。国内一家从事信息检索软件开发的企业,通过51job提供了近50人的软件人才招聘计划,“面对软件人才的'一将难求',虽然我们一再降低应聘门槛,但时间过去了近三个月,我们的招聘任务仍然没有完成。在目前软件人才十分抢手的大环境下,要招聘到合格的软件人才确实不很容易。”该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向记者抱怨说。

软件工程师的供不应求,也使其薪资水涨船高。据专家预测,软件人才的平均年薪达到了8万元左右。

IT培训趋向品牌化,教学、就业成两大关注点

步入IT行业首要的是具备专业技能和相应工作经验,在自身不具备这方面素质的情况下,很多人选择了参加IT培训来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行业经验,而选择什么样的培训机构成了众多求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在调查什么样的培训机构最吸引你时,多数被调查者对培训机构的品牌、师资教学、就业最为关注。

业内人士介绍,仅在北京市,涉及IT培训的机构就超过1000家,但许多都是规模小、实力弱、规范度差的中小培训机构,真正形成品牌优势的培训机构目前屈指可数。据国际著名调研公司IDC最近的调研报告显示,在2005年,IT培训市场高度集中,前10名IT培训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一半,而我国著名的IT培训机构北大青鸟APTECH更是以27.3%的市场占有率占据了1/4强的市场,遥遥领先于第二到十名。据了解,截至目前,北大青鸟APTECH累计培训学员达到20万人次,其培训的ACCP软件工程师的许多学员毕业后被摩托罗拉、微软、西门子、SINA、华为、联想、SOHU等知名企业聘用。北大青鸟APTECH也因此成为我国最大的IT人才培养基地。

链接:ACCP软件工程师培训

ACCP软件工程师是北大青鸟APTECH最早推出的一个IT培训项目。这个项目是从软件王国印度引进,并进行充分本地化的一个培训项目。ACCP软件工程师是目前我国市场上培训学员最多的一个IT培训项目。

面向人群:主要面向中专(含高中)以上学历、18岁以上、有志在IT行业寻求发展的大众,实行“低入口,高出口”的培训模式,目标是培养实用型软件开发工程师。

第3篇:网络工程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下岗职工;下岗职工岗位定位;计算机技术需求

在当今社会,下岗再就业一直是社会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联合国把保障下岗职工再就业作为全球性的工作,一再呼吁各个国家一定要作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一些比较发达国家也纷纷将下岗再就业工作作为各自的头等大事。而我国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所以下岗再就业问题也变得十分严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后,一些企业也相应的转变了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成了市场经济。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计算机技术以经应用到了各个领域。所以,企业要发展,就要引进大量的计算机技术人才。

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建设进程已经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2013年,是国家实施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年,信息建设是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措施。我们要把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首要位置,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纵观中国现有企业,按行业类型划上分,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类:第一部分: 支柱产业。1、IT行业2、化工3、汽车制造。第二部分:装备产业 。1、机械工业2、仪器仪表 3、发电与输变电设备。第三部分:新兴产业。生物技术 2、制药 3、新材料 4、光电子 5、纳米 6、新能源 7、环保。第四部分:都市产业。1、食品和农产品精加工 2、印刷与包装 3、钻石珠宝 4、化妆品及洗涤用品 5、服装服饰 6、纺织:服装面料、针织品、床上用品等 7、轻工:家具、皮革制品、 文化用品等。服务行业划分:1、商业零售业2、物流业 3、会展业 4、金融业 5、餐饮业娱乐业;6、旅游业 7、房地产业 8、广告业9、信息咨询服务业

下岗职工对计算机需求实质上是企业对计算机需求,根据下岗职工的特点及企业性质把计算机人才分为如下几类:

第一、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在攻读更高学位后)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二、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对他们的主要要求是技术原理的熟练应用(包括创造性应用)、在性能等诸因素和代价之间的权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等。

第三、从事应用型(信息化类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工作。对他们的要求是熟悉多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从技术上实施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和配置。

行业发展离开不计算机技术,据资料表明:在今后每年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将突破100万,而每年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仅有8万,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供不应求。就下岗职工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契机,然而下岗职工大多都是年龄跨越大(25到60岁不等),文化层次不等,下岗后心态不同,这就造成了再就业难的问题。学习实用性计算机技术,是再就业首要问题,30岁以上下岗职工,正当年富力强,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有挑战性的课程,例如:计算机硬件网络工程、动漫设计制作、高级软件开发等;30岁至50岁的下岗工,可以选择一些短平快的课程,如硬件组装与维修、数字监控系统;对于一些女性下岗职工,可以选择一些办公软件,如OA(办公自动化,即office automation)、平面设计(photoshop\corelDRAW)、家庭装饰(3D MAX、CAD),有兴趣的也可以尝试一下视频编辑、网页制作(网页三剑客应用),对于50岁以下的下岗职工,大部分文化水平偏低,接受能力较慢,所以学一些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可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其乐融融。再有企业转制后,对用工上,也有了新的要求。据资料调查表明,有83%的企业在招聘上都要求懂计算机技术,据2012年全国企业人才招聘会上的调查资料表明,在找到就岗位的下岗职工中,有33.7%的原因是因为在下岗后,参加了地方及各级政府组织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中学习了计算机技术。

就中国来说,IT产业在过去5年经历了年28%的增长速度,是同期国家GDP增长速度的三倍,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已进一步增强,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所以在企业的发展规划中,计算机行业正如雨后春笋般的兴起,这就造成了计算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目前计算机的应用日益普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办公、商务、网络、军事、科技、教育、财经、娱乐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行业对计算机人才大量的需求,使广大下岗职工有了自己舞台。

50岁以下的下岗职工,等于一辈子都工作在岗位上,可以说兢兢业业,突然下岗了,无事可做,想再就定呢,一是由于年龄的问题,二是由于单一工种工作时间长,没有其他的技能,很难就业。虽然国家给下岗职工一些优惠政策,但也是无济于事,所以难很难走出下岗的阴影,久而久之,积劳成疾,造成一大部分下岗职工,或多或少的产生了抑郁病,少言寡语,不爱交流,不能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对于这部分下岗职工,他们急需找到一个能够让们开心快乐的途径,而计算机正是他们很好的朋友,通告计算机网络功能可以拓宽他们交际圈,可以使他们身心健康。通过运用计算机,可以促使他们脑细胞再生,预防老年综合症的产生。

综上所述,无论从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上,还是从生活上,都对计算机技术有所需求。下岗职工,只有学习和掌握了计算机技术,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愿计算机技术这把金钥匙,彻底打开下岗职工的心门,为下岗工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氛围。

第4篇:网络工程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 中职计算机;软件应用;企业兼职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4-0004-02

21世纪是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的时代。近年来,中职学校的信息化有关专业已由当初的所占专业比重的5%发展到如今的75%,由此可见社会对计算机初级应用人才的需求之大。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所提到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更是表明了国家对中职教育的肯定。面对新的机遇挑战,职业教育应该如何把握发展的良机;面对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教育又应如何做出改革,是目前我国计算机中职教育所面临的大问题。

1 计算机中职教育现状

信息化背景下,我国的计算机正以网络化、专业化、行业化的方式快速发展,社会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人才。有关数据表明,我国软件初级应用人才和计算机网络应用人才上存在结构性短缺,因此,中职计算机教育存在一定的优势。但如今,中职计算机教育所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与社会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1.1 专业设置不合理

目前的中职计算机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大模块:计算机基础知识;多媒体的运用;网络管理应用;计算机软件编程。中职教育是以推送优秀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机构,与企业对计算机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完成紧密对接,是职业学校的一种先进的办学理念。但通过调查发现,80%的中职计算机毕业生都是在从事计算机销售、计算机输入以及文秘等技术含量低的计算机工作,而计算机系统维护、硬件维修、网络管理、多媒体制作等行业的中职计算机毕业生则较少。那是因为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软件编程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占据了中职教育教学的很大比例,而多媒体应用、网络应用管理等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则不被重视。

1.2 人才培养模式较为落后

中职教育的特点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但很多中职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都是重视理论的学习,在向学生授课时过于注重知识的系统化,没有以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导向,需要重新对人才培养进行定义。

1.3 教学条件不理想

由于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中职计算机专业的硬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目前的中职计算机硬件设施下的教学,还不足以满足信息化背景下日新月异的计算机发展需要。同时,很多的中职计算机教师并没有计算机相关行业的职业经验。在授课的过程中,由于教师大学教育思想尚未转变,以至于中职计算机教学中重视理论而忽略学生的实践操作。

2 信息化背景下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改革

2.1 以就业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

把计算机专业的就业方向细分为办公文秘、网络工程技术、网页制作、软件开发、多媒体技术、平面设计、三维动画、硬件维修、数据库应用。学校应该就目前的计算机专业的就业方向对计算机专业进行细分,从而确定相应的专业化培养模式,明确各自的知识和技能架构,争取培养出专业化、行业化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

初级的软件应用型人才和网络管理维护人才是中职学校培养的重点。目前的初级软件应用人才的需求和供应之间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另外,据国家信息部门统计,我国从事网络建设、应用和网络服务的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和供应面临严重短缺的局面。中职计算机教育专业设置要以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方向,培养出高质量的计算机技能型人才。

课程的设置要重视实用性。计算机基础知识等课程理论性过强而实用性不高,教师应该对其内容进行删改,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以够用、实用为理论教学原则,侧重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近年来,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中职学生生源基础薄弱是不争的事实。很多软件编程语言都需要厚实的数学和英语基础。学校应该为这类专业开辟专门的编程学习班,供一些有需要和兴趣的学生学习,而不是要求学生集体学习这类型的课程。

另外,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动画制作软件Flash、辅助设计软件AutoCAD以及其他视频处理软件、声音处理软件等,这些软件的运用应该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这些类型的课程可以采用“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实践课”的课程结构:在专业基础课中突出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使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为专业技能课打下基础;在专业技能课中突出专业实操,巩固专业理论;在实践课中突出专业实操,熟悉相应操作,掌握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

网络管理和建设仍然少不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相互作用。在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学校应该设立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网络管理和建设的学习中,专业实操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应该完善计算机专业的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上机学习和上机操作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2 改善教学条件

中职计算机的教学条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硬件设施,如学校计算机基础设备等;二是软件,即师资。硬件设施是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要求学校及时对教育设施进行更新、升级,以满足学生实践的需要。据统计,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中职学校在读学生数目庞大,但与中职学生相匹配的教室却跟不上发展。而且,中职学校的学生与教师的比例达26:1。除了数量短缺外,中职教师的师资质量也堪忧。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师资主要来源于刚毕业的大学生,其技能操作和实践能力的薄弱已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才的培养。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兼职型教师只占目前中职教师的14%。中职教育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一个教育机构,这样的特殊性就要求从事中职教育的教师不仅要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良好的教育水平,还要拥有丰富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能。

想要培养既有经验又有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就少不了国家和教育单位的引导和协调。

首先,教师应该正视自身的不足,通过自学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其次,学校应该与相应的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期让教师到企业进行实习和实践,增加其实践经验,提升专业能力。同时,通过到企业的学习,教师能够更好地与高速发展的计算机行业接轨,使教育能力更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企业兼职型教师是目前解决中职教育中师资实践经验不足的最好的方法。

另外,学校应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招聘一些企业兼职型教师,填补师资力量薄弱的不足。

3 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

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学生更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因此,学生除了在学校进行理论知识和专业实操外,还应该到企业进行实习。计算机专业是一个专业更新速度极快的专业,学生若局限在学校的学习中,很容易与社会脱节。因此,学校应该积极为学生创建条件,与企业进行沟通,定期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通过到企业的实习,学生能够了解项目开发、实施的全过程,提高专业能力,巩固专业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我国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缺口非常大。中职教育应该把握目前信息化的优势,重新对教育进行改革,通过对陈旧的课程进行重新设置,改善教学教育环境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培养出真正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优秀学生队伍。

参考文献

第5篇:网络工程调研报告范文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ining system is the core of the professional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e should design the reasonable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highlight the core, namely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ability,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adapt to the need of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hands-on ability, adopt variety of course form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cultivate software technology talents who meet three conformity degree.

关键词: 高职;软件技术;培养体系;职业岗位能力;构建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oftware technology;training system;professional post ability;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P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5-0262-02

1 指导思想

高等职业教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已经占据了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江苏这个教育大省而言,全省110多所高校中,高职占70多所,在校生人数也接近一半。相对普通本科专业教育而言,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是指面向职业岗位而开发的一组结构严谨有序的教育与培训课程,是具体的教学产品,学生可以从专业中学到一系列的技能或获取一定的知识。特别是对于工科性的专业而言,主要是“技术性专业”。这是因为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这类人才与一定区域的市场、职业、行业、产业,以及技术有着更直接、更紧密的联系,其专业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因此也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和开放性。这就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内涵为依据、以技术含量为参考、以学科专业的交叉复合来把握专业的设置。

高职教育技术专业的知识构成不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它主要是由与职业岗位技术工作密切相关联的有关知识、和与职业范畴相关联的两类知识体系所构成,为了满足或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所必须接受的教育与训练的需要而设置的。因此,技术专业知识更应强调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应用性。IT类专业的定位和设置主要考察其是否具备了以下三个要素。

1.1 具有前瞻性。具有前瞻性特征的特色优势专业,应该是有生命力的、前景广阔的专业,是能充分显示其人才培养的周期性(较长期的需求),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现代产业发展趋势和新兴主导与国家支柱性产业的那些专业。

1.2 具有技术性。所提供的课程架构在理论的完整性、深刻性、前沿性方面要弱一些,但在技术应用能力的学习培养与训练方面则应明显具有优势(相对本科和中职)。技术型人才要以掌握技术理论为主,对成熟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的程度应较高,应有较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并能运用智力和技能完成工作任务。对前沿性的技术发展和运用一定要有了解,以备增强现实课程的学习动力,特别是重要的技术理论课程。同时也使未来的进一步学习和深造有了方向和基础。

1.3 具有示范性。有特色专业的示范性应具有独特的专业建设理念和创新的专业建设策略:在人才培养的规格上,定位要准确;在人才培养的途径、手段和方法上,要有创新,尤其是体现实践性、主体性、开放性(或者称为教、学、做)三合一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设计、课程体系、知识和技能的组成结构上,重视理论与实践并重,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并重,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并重。

软件技术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应体现以下基本原则:

1.3.1 明确人才培养定位 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软件编码与应用专业仍以技术应用性人才为培养目标,要有明确的职业岗位针对性,培养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需要的能胜任该职业岗位工作的技术应用性人才。

1.3.2 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依据 坚持产学结合的培养途径,将满足企业的工作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以职场工作环境为背景,全力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探索和建立根据企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的机制,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规模,开发、设计产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方案。

1.3.3 以综合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 以科学的劳动观与技术观为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技术发展、劳动生产组织变革和劳动活动的关系,充分认识职业和技术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劳动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以能力为本位构建专业培养方案。从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一般可分为能力领域、能力单元两个层次,并依此确定专业核心能力和一般专业能力,重点突出学生技术的运用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形成系列课程链路,形成以技术应用能力或面向工作过程的能力为支撑的专业培养方案。

1.3.4 适应行业技术发展,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关注、紧跟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及时更新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主流技术和成熟技术,了解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实现专业教学基础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1.3.5 以应用为目的,构建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计中,一般可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两部分,理论课以应用为目标,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专业核心能力对理论知识的要求,形成有技术应用特点的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应有多种形式,如:实验课、实训课、实习课、工程训练课、技术训练课、项目训练课……鼓励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融为一体的课程形式。科目课程提倡问题中心范型。课程方案原则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通用技术课程,第二阶段为专业培训课程,原则上不设学科类基础课程。专业培训课程须在通用技术课程平台上实施,两阶段课程应有机衔接,使课程之间具有连贯性和递进性。原则上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在一年半时间之内,专业培训课程应不少于半年。专业培训课程主要进行岗位实践训练或进行相应专业核心能力的技术培训,并要求取得有关的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以使学生在毕业时确实具备相应的上岗能力。

1.3.6 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要根据各地经济技术的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要力求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学生就业的不同需要,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2 培养目标

面向IT行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计算机软件编码与应用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精通一门程序设计语言,了解软件项目的开发流程,能够从事计算机初级编码或开发、软件调试及技术服务与软件销售等工作的技术应用性人才。

3 职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计算机软件公司等IT行业从事各类信息管理系统的初级软件编码、多媒体制作、网页制作、网站管理与维护、计算机系统应用维护、技术支持、以及软件的销售工作。还可以从事办公自动化、业务软件的使用与维护等工作。通过2-5年的锻炼、提高和深造,可以成为网络工程师、平面设计师、广告设计师、软件设计师等。

4 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表1)

5 培养方案框架(图1)

高等职业教育直接依存经济发展,直接为经济建设提供适应需要的人力资源。我国在推进信息化的建设的过程中,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更加关注IT职业教育的发展。IT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不断推进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教学改革。按照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对于社会变革的反映,无论表现在教育思想的更新,还是教育方法的改革,最终都要聚集于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改革。课程构建和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日益发展壮大的IT类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抓住课程构建这个突破口,培养高质量的人才,适应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中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中国铁道出版社.

[2]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经验汇编(第一集).中国铁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