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投资项目范文

农业投资项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投资项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投资项目

第1篇:农业投资项目范文

我国面临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一些不稳定因素(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差距扩大)已经成为障碍我国社会快速经济发展的瓶颈,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我国社会的改革、稳定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社会评价在投资项目的建设和实施中将显得更加重要。缺乏社会评价,将会使项目的建设和实施留下很多社会隐患,激化社会矛盾和风险,并最终影响经济发展的进程。下面以省某公司采用国内先进技术提取番茄红素的投资项目为例来说明农业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的必要性。番茄红素是21世纪营养保健品市场中令人瞩目的新兴产品,它具有独特的长链分子结构,比其他类胡萝卜素多13个双键,正因为它的特殊生物结构使其具有强有力的消除自由基能力和较高的抗氧化能力,能防止衰老并抗心血管病(1)。同时越来越多的动物实验、细胞培养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番茄红素对预防前列腺癌、消化道癌、肺癌、皮肤癌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在预防前列腺癌方面作用明显,从发展的眼光来看用番茄红素加工制成的产品将成为最佳的保健食品。而我国又是个农业大国,每年番茄产量达1000多万吨,如能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开发番茄红素,今后其国际国内市场潜力将不可估量。该项目是公司与江南大学几位专家联合研究开发,在番茄红素的分离、纯化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掌握了提炼高纯度番茄红素的高科技生产工艺技术,为番茄红素产业化、规模化创造了条件,根据财务分析该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为1.89年,经济效益良好。但一个项目是否能取得预期的经济、财务目标,还要在项目前期准备及监测实施过程中引入社会评价,以规避社会风险,顺利实现经济效益。在农业投资项目开展社会评价,其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当前我国正步入加速工业化时期,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空前膨胀,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也日趋严重。由于长期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环境危机、资源危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的最根本因素。面对当前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我国政府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就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发展项目的选择及战略取向方面,从过去单纯追求财务及经济目标,转变为追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综合性的目标,通过采取新兴技术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不断地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所以必须重视投资项目社会评价工作,努力建设低投入、低排污、可循环的项目,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以达到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保护自然与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的全面持续发展。而社会评价正是强调从全社会的宏观角度考察项目对社会带来的贡献与影响,评价项目对社会发展目标的影响,即对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资源节约、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等相关问题。所以对农业项目投资的社会评价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工具。

2有利于保证投资项目与所处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为实现项目的其他目标提供社会保障基础,进一步提高项目投资的效益。通常认为,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很多抵触之处,两者很难兼顾。其实不然,任何投资项目都是在特定社会环境、社会背景下投资建设的,因此项目能否成功(即财务目标、经济目标或环境目标能否实现),与项目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因此项目建设与社会环境是否协调,对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也至关重要。因而对投资项目不仅应进行财务与经济评价,还必须以国家的社会发展目标来衡量项目的利弊得失,选择社会可行并与社会环境相协调的项目,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提高经济效益。我国过去由于忽视项目与社会环境的关系问题,项目建设中往往与当地社区发生种种矛盾且不能及时解决,对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据报道,世界银行曾对其资助的57个投资项目进行过检查,结果发现其中30个项目是与社会协调,这些项目的平均收益率达到了18.3,而其余27个与社会不协调的项目,其平均收益率只有8.6,差距高达一倍以上。可见,从长远看开展项目社会评价,对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不仅没有负面影响,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有利于对投资项目进行全面评价,趋利避害,促进国家社会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任何一个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除了形成一定的经济效益外,客观上还会形成社会和环境效益。通过对投资项目社会评价,可以消除项目可能导致的各种不利影响,降低社会风险和成本,改善弱势群体的社会地位,增加项目投资的社会效益,从而使得社会评价成为项目评价方法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过去忽视投资项目的社会评价工作,教训是非常深刻的。例如,由于没有进行社会评价,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设计中,许多隐含的社会、环境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这样项目建成后,由于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引起周围居民不满,结果造成项目不能顺利开工生产。有的水利项目建设中对移民安置问题安排不妥,导致移民生活水平下降,对社会影响较大。又如,一些在少数民族地区建成的扶贫项目,由于在项目方案的设计阶段没有安排当地居民的广泛参与,即没有很好地吸纳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居民对搬迁的住宅建 设不满意,项目工作机构撤离后,居民又搬回原来的住处,违背了项目建设者的初衷。这都是因为缺乏社会评价工作,在项目的建设和实施中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情况出现,使得项目投资建设的目标难以实现。可见,对投资项目只作经济评价,不作社会效益评价,对我国社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甚至会留下不可挽回的缺憾。

相反,由于实施了社会评价为项目的建设运营带来明显效果的案例也不胜枚举。例如亚洲开发银行提供贷款支持的大连市城市供水项目,由于充分考虑了项目的实施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积极要求广大市民参与项目规划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对于工程实施可能带来的不便,积极与广大市民沟通,包括水价的上调这类敏感问题,均取得全市人民的理解和支持,保证了项目的成功实施。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重视投资项目的社会评价工作,是我国应对未来发展战略调整及社会经济变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十分迫切。在“十一五”规划中政府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而本文提到的项目采用了双溶剂提取技术使溶剂充分接触红素而提高提取率和红素质量,而且可生产出微胶囊包埋的红素粉剂,填补了国内在该项领域的空白,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适应了国家战略发展的要求,不仅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还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开展社会评价是完善项目评价理论及方法体系的必然要求

第2篇:农业投资项目范文

近年来,随着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投资不断扩大,从要本上改善了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使农民得到真正国家的扶持。由于种种原因,程序复杂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在 “高压线”管理制度下,各种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就以2006年-2009年的高标准棉田建设项目为例,从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基建项目申报前期的可行方案没有建立优选方案库。各县都希望多争取国家资金的支持,领导的侧重点放在编制方案的形式和项目资金下达方面。往往在申报项目的前期,只需提供一些地域性的基本资料,委托工程咨询资质机构编写,建设单位对可行性方案的内容不作客观的论证,直接上报到项目的审批部门。没有达到方案的优选,造成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随意变更建设内容和实施地点现象屡有发生。

(二)重建轻管,按照实施方案项目建设地点全部选在农民的田地里,按照技术要求高标节水的主管道使用寿命为15年,投资完工所形成的固定资产,经验收合格后移交给乡(镇)政府委托其管理,原建设单位退出该项项目工程的建设舞台。农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转移,闲置,毁坏、变买等现象,资产管理出现脱节,无疑造成资产流失,一系列的后续工作无部门和相前政策作支撑。

(三)监理管理不严。一是对监理单位的资格审查认识不到位,导致项目建设现场管理跟踪不到位,致使监理单位及相关责任人有机可乘,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以种种理由换人,工作量太大等关因造成监理力度不足,甚至混水摸鱼,不能独立履行监督职责。二是监理人员由项目审批主管部门内定,建设单位缺乏对监理单位和人员的制约措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时有发生。责任心太差完全忽视建设单位委托的权利和义务,监理资料不完整不规范,有的监理人员甚至根本不记监理日志,不做小结,为了应付检查翻抄施工日志,与施工单位合伙随意变更的工程内容和工程量违规签证,材料进场把关不严,出现规格不达标的问题。

(四)法人终身责任制落实起来困难。一是项目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实行项目法人终身责任制,真正做起来偏差太大。责任人的管理经验不足,随意变更项目的内容及规模,一旦事实成立,造成的变更程序不符合规定等问题,仅是在检查的过程中提出,并不作任何的奖惩,以致引发施工及项目实施的建设期延长等损失由谁来买单。二是项目负责人调离岗位,似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遗留的问题未解决怎么办。三是一个项目有几位领导都参与,如何来划分责任和权利。

(五)农业项目后绪管理缺乏考核的标准。一是项目完工交付使用前的考核仅仅是指标的评分,在考核指标内容、项目设定以及权重设置等方面表现出无相关性、不科学合理,随意性突出,常常仅仅体现领导意图,且绩效考核体系缺乏严肃性,任意更改,难以保证政策上的连续的一致性。二是项国家支农项目投下来了,地方按部就班的实施完成,一交差就算工作大功告成,并没有从深度和广度考核它的价值,验收仅限于专家级成员的意见,没有农户的意见,不能从广度考核出项目的各种效益。一昧的照搬别人的经验,也没有从技术深度挖掘出适合地区的复合技术,是否能带动农业技术的更新,缺乏一套长效的管理机制纳入考核标准。

(六)建设期间的利息收入只冲减待摊投资。建设期间项目资金在专户产生的利息支付用于支付帐户管理费、工程款汇款手续费待摊投资项目,没有按要求抵消工程建设款,不符合相关规定。只能说明地方过于依赖中央投资。

二、对应的建议

一是注重项目可行性方案的申报内容,建立优选方案库,经过专家论证择优录取,达成双向选择。

二是加强项目工程养护管理。对于国家投资的项目工程在使用期内,应该组织管理单位加强定期的统计摸底调查,分片区划分责任加强管理。建设单位移交资产的同时把施工单位的相关的管理维护事项也一并移交。除了在行政上加强监督管护之外,适当的将管护推向市场化运作。

三是严格监理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监理的工作日志内容完整,真实合理,小结明了简单,用数字说明一切。严格执行可行性方案,控制不合理的设计,内容变更和增量签证。虚增工程量和随意调高设备、材料的价格。督促监理单位配合建设单位做好对项目质量、进度、造价的控制,工程签证分级审批。对于弄虚作假的施工单位,经核实所有的签证无效或者按规定扣减工程造价。

四是法人责任终身制责任明确,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对本辖区农业建设项目的实施负领导责任。项目建设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对项目申报、实施、质量、资金管理及建成后的运行等负总责。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法定代表人按照各自职责对所承建项目的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

五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估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加强项目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建设进度和资金的合理、安全使用,提高投资效益。 以扩大生产能力或新增工程效益、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能力为主要目的而实施的

六是建设期间的利息收入与财政拨款性质相同,根据《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通知(财建〔2002〕394号)第十二条,建设项目在建设期间的存款利息收入计入待摊投资,冲减工程成本。如若在建设期间发生的手续费等从地方自筹资金或者办公经费中列支,中央投入的专项资金及派生的存利息保证项目建设支出。

为保证农业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的有效运行和发挥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需引起重视,一定要减少国家投资成本,提高投资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因地制宜的建立一套高效良好的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第3篇:农业投资项目范文

农村墙体广告供应商

通俗解释这个项目,就是投资5万元,在农村承包一些街道、路边、道路交叉口、高层建筑等可以喷绘广告的墙面,然后按平方出租给城市的一些广告公司或者一些需要打开农村市场的产品企业,从中赚取差价。

农村墙上刷标语打广告,成本低,见效快。在农村墙上刷广告标语,只需要付涂刷的成本,场地费用很低甚至都不要。农村墙体广告结合农村的生活方式,一传十,十传百,效果非常好,甚至比电视播出效果好,深受一些企业的喜爱。所以,目前在农村,用5万元投入,做农村墙体广告的供应商。做好了是一年有可能挣到30万的。

农村建筑材料专业运输

目前投资5万元,可以按揭买一辆小自卸货车,专门运输一些建筑材料,这样也有可能一年赚到30万。农村自卸小货车,也就是帮助一些工地或者自己盖房子的农户,拉点红砖,沙子,石子等方面的建筑材料。

投资这个项目,一个是本人有一定的交际能力,另外有一帮在农村搞基建的朋友,这样干起来就比较靠谱。只要一辆自卸车,自己看,保证基本上每天有货拉、有活干,那么,想一年挣30万,应该是很轻松的。毕竟现在是新农村建设时期,这方面的需求也很多。

农村建筑工程施工队

这个方面需要有建筑行业的基础,投资5万元以内,购置一些简单的设备,就可以在农村组建一个工程施工队,这样想一年挣到30万,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早期农村建房大都由房主个人设计并组织施工,安全性和工艺都不能达到要求,而现在很多都是由专业的施工队来做。

另外还有农村政府工程这一块,现在也是鼎盛时期,像什么农村危房改造、道路工程、农田水利、扶贫工程等等,都需要这方面的合作。由此可见,目前在农村,专业的农村建筑施工队的需求一定很强烈,这一领域,也能让一部分农村创业者赚到盆满钵满。

农村流动舞台演出车

这个项目在农村也能挣到钱,投入5万以内买个二手车,完全就可以干起来。因为现在的农村,就是红白喜事多,各种各样的庆典也多,什么老人祝寿,乔迁新居,孩子满月,婚丧嫁娶等等,都需要热闹,都需要一些演出参与。

在农村投资这方面,不需要你拥有多少多少乐理知识,会唱什么歌,会什么才艺,你只需要购置一套流动舞台车,再把能说会唱的乡村艺人的电话号码放在电话本里,有事电话,无事发个微信聊聊。固定的投资,无限的收入,没事发个抖音什么的,免费的演员,还能挣一份收入。所以说,这个项目在农村,一年也是有可能挣到30万的。

第4篇:农业投资项目范文

重大投资项目是支撑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对于调整优化我市产业结构,增强我市产业带动能力,培植经济发展后劲具有重要作用。为认真做好重大投资项目策划工作,争取更多的重大投资项目落户我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工作重点和责任单位

重大投资项目是指投资万元以上的项目。主要包括重大产业发展项目(重点是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点是交通、能源和水利基础设施项目)、重大民生和社会发展项目(重点是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推动社会产业化发展的项目)、重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项目(重点是汉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循环经济综合利用、重大环境保护项目)。

重大投资项目按照涉及行业,由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作为责任单位,开展策划工作(工作重点和责任分工附后)。

二、加强组织领导

重大投资项目策划工作由市重点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另行发文,办公室设在市发展和改革局)统一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重大投资项目策划工作,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形成主要领导承担第一责任,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工作专班扎实推进的工作格局。

三、严格工作要求

第5篇:农业投资项目范文

首先,欢迎各位韩国朋友光临这次新闻会。下面我代表中国山东****市人民政府,对****市市情、投资环境、投资项目作一介绍。(稍停,翻译)

****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山东省南部地区,辖6个县级区(市),面积4550平方公里,人口365万,处在北京至上海两大城市的中间地带。作为新兴工业城市,****现已成为中国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建材和煤化工基地。(稍停,翻译)

我想告诉在座的韩国朋友,****在发展投资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是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功能齐全。交通便利,高速公路和铁路与北京、上海、福州等大城市贯通,世界最大的京杭大运河从我们市经过,周边有三个机场,毗邻青岛、日照、连云港三个出海港口,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航运网,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配套设施齐全。商贸中心、星级宾馆及文化娱乐设施一应俱全。设立了海关、商检;开办了外汇结算、存贷与调剂、国际航空快运和集装箱外运等涉外业务。(稍停,翻译)

二是资源蕴藏丰富,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我们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已探明矿产资源36种,主要有煤炭、石膏、石灰石、石英石等。现已开发利用17种,其中煤炭地质储量24.7亿吨,煤质优良,是发展煤化工的理想煤种;石膏地质储量4.4亿吨,是中国主要产地。我们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和农业资源,全市土地总面积近700万亩,可用水资源总量达10.7亿立方米,是中国北方的富水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就座落在这里。我们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是中国商品粮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同时也是淡水产养殖基地、畜牧业基地和干鲜果品基地。(稍停,翻译)

我们拥有大批熟练工人、技术工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劳务价格投资成本相对较低。我们还拥有世界最大的石榴园和国家级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有美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旅游资源。(稍停,翻译)

三是工业门类齐全,对外合作领域宽广。****已初步形成以煤炭、建材、纺织、机械电子四大产业为支柱,同时拥有冶金、化工、卷烟、造纸、橡胶、食品、医药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我们建有国家水煤浆气化工程中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气化炉技术。机械电子产品达3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磁性材料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生产基地。造纸工业年产量100万吨以上。玩具制造业的生产规模和出货值,均居山东省前列。(稍停,翻译)

四是投资环境优越。我们市先后成立了经济环境投诉中心、外商投资服务中心和行政审批中心,加大了环境整治力度,为投资者营造了比较宽松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服务环境,****正在成为最佳投资环境的城市。为保证外来投资者获得最大程度的收益,我们在财税、收费、土地使用、人才引进、户籍迁移、子女入学等方面制定了非常优惠的政策。(稍停,翻译)

下面,我向各位韩国朋友介绍和推荐一些重点经济合作与投资项目,供韩国朋友选择和洽谈。(稍停,翻译)

****市投资贸易领域广阔。在农业方面:主要有动植物优良品种繁育;蔬菜、花卉无土栽培;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及综合利用;先进农业技术开发及推广;水产品生态养殖等。

重点投资项目有:乳制品加工项目,总投资580万美元;年产5万吨果汁项目,总投资630万美元;16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总投资1470万美元。(稍停,翻译)

在能源建材工业方面:主要有低热值燃料及再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热电联产;利用煤矸石或劣质煤发电。特种水泥和日产5000吨以上旋窑水泥;新型墙体材料、保温材料、防水材料及建筑密封材料等。

重点合作项目有:水泥熟料干法生产线项目,总投资4800万美元;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总投资5700万美元。(稍停,翻译)

在冶金、化学工业方面:主要有炼焦;新型精细化工;煤化工系列产品;有机合成中间体;高浓度磷复肥、钾肥及各种专用复混肥料生产等。

重点投资项目有:年产1.2万吨三聚氰胺项目,总投资1100万美元;年产4万吨氰尿酸联产复混肥项目,总投资4000万美元。(稍停,翻译)

在机械电子工业方面:主要有数控机床及各种专用机床制造;运输设备的设计与制造;农业机械设备制造。

重点投资项目有:数控万能铣床项目,总投资340万美元;LY-A型汽车燃油泵项目,总投资150万美元。(稍停,翻译)

在轻纺工业方面:主要有纸浆、纸和纸制品生产;高档织物印染和高技术后整理加工;产业用特种纺织品制造;高档服装面料、装饰品及系列服装生产等。

重点投资项目有:年产20万吨白卡纸项目,总投资7600万美元;高档大豆纤维生态服装生产线项目,总投资630万美元;棉纺织设备升级改造项目,总投资1250万美元。(稍停,翻译)

在生物医药及新材料工业方面:主要有生物活性饲料及肥料生产;生物酶制剂生产;药用生物工程新技术开发;新型药物制剂及辅料生产;各种专用材料、功能材料及新型材料制造。

重点投资项目有:真菌免疫多糖CSF制剂项目,总投资568万美元;大豆功能因子提取项目,总投资1080万美元。(稍停,翻译)

在旅游及服务业方面:主要有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型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等。本次重点推介的投资项目有:微山湖湿地红荷旅游风景区项目,总投资5950万美元。(稍停,翻译)

水煤浆技术开发,煤炭气化、液化;电子元器件生产,IT产品制造;废弃物综合利用及环保设备制造;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的产权转让、参股控股和各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新城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及经济园区开发建设;高等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及特殊教育等,也是我市对韩招商引资的重点。(稍停,翻译)

对上述投资项目和投资领域,我们都经过了全面深入的市场调查,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很大的发展潜力,投资回报率高,特别推荐给各位韩国朋友,供各位韩国朋友参考,欢迎洽谈投资。(稍停,翻译)

第6篇:农业投资项目范文

关键词:农村资金金融

农村是泛指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要素、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广大区域,包括小城镇和乡村,在这一范围内的资金的融通便构成了农村资金运行的主要内容。农村资金运动是整个社会资金运动的源头。资金运动产生于最初的极少剩余产品的交换,在工业革命后,随着产品的极大丰富,资金运动也伴随着产品交易场所的变换而转移到以城市为主的资金运行上。但农村资金运行的作用对整体社会资金动作依旧不可忽视。

一、农村资金运行的特点

首先,农村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均具有季节性。农村主要以经营农业为主,所以资金的运行亦依靠农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其次,资金供给与需求具有稳定性;再次,农村资金运行的封闭性要求。农村资金运动虽是有融合于社会总体资金运动的趋势,但在目前我国农业基础地位不牢、建设不力的形势下,农村资金仍需封闭运行,以维护农业资金的正常需求;最后,资金运行中的外逸性和剩余资金的高沉淀性。由于农业利润率较低,造成了资金的逃逸;资金运用方向单一,引起了剩余资金的相对沉淀。

二、农村资金运行中的问题

在当前我国农村人口仍占绝对比重的形势下,强调农村资金运动的效率具有现实性,通过发现资金运行中的问题并予以解决,对加速资金运行速度、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并最终加快实现农村的城市化具有重大意义。

(一)以农哺工的资金运行模式对控制农村资金外流有弊而无益,严重限制了农村资金在量上的增长在建国初期,由于工业基础的薄弱和当时的特殊国情,国家将建设的重点放在了工业建设上,农业的基础地位出现动摇,农业所生产的产品通过计划分配主要用于支持工业建设,以农哺工的模式对当时的工业基础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支持作用。然而,农业是很脆弱的产业,同时也是很重要的产业,因此急需大量资金的投入。一方面,农业的现代化需要大量资金;另外一方面,农村的城市化建设亦需资金支持。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这种以农哺工的局面却未得改观,这突出的表现在工、农产品的剪刀差上。这种定价倒挂的以农哺工的资金运行模式导致了大量农村资金的外流,使得原本脆弱的农村资金运行系统更加脆弱,难以维持农业的基础地位。

(二)“费改税”后的税收制度不完善,造成资金的继续外流国务院决定自2000年起开始在安徽省进行“费改税”试点,试点已经有一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依旧不够理想,仍存在着随意增加税种的现象,甚至还出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严重遏制了“费改税”效用的发挥。

“费改税”后的税制的不完善,让税收负担难以减下来,农民负担依旧过重,农业利润率很难提高,使得本来少之又少的农村资金纷纷逃离,因此,必须完善税制,稳定税收,以便让农村资金能固定在农村范围内,并通过优惠税率吸引外部资金来支持农业及农村相关产业。

(三)资金的运用缺乏正确引导

农村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在如何开发农村市场方面,理论界与实业界均以投入资金来试图开发出其潜力,但投资者在实际投资时,资金的运用缺乏正确的、有力的引导,资金运用失误较多,运作效率低下。

第一,在小城镇建设方面,片面注重城镇商业职能水平的提升。的确,商业职能是小城镇的主要职能,以便发挥小城镇聚集商品、交换商品而提供场所的作用,但过分注重小城镇商业作用,必然会淡化其他城镇职能水平的提升,如文化职能、信息职能等。

第二,重复建设,不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资金运用的项目效益和社会效益低下。由于在农村的投资受到信息等方面的限制,资金运用时,缺乏合理的自然市场配置和政府的调控引导,在投资方向上容易出现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的单一化趋势。

第三,不注重加强信息设施建设、电力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造成了农村产业发展中的瓶预产业的出现,严重压缩了农业相关产业和其他产业发展的空间。

(四)投资项目的投资与投资项目所需环境的投资在选择中出现矛盾

任何一个项目,均需要有合理完善的投资环境,但不同的投资项目所需的项目建设环境是不同的,对环境建设的投资量也同样不等。如对传统农业的投资所需的基本投资环境的投资量与城镇商业街建设所需投资环境的投资量便不同。一般的,传统产业所需环境的营造投资量较少,但同时传统产业的利润率也相对较低,而资金运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本身的增值,即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因此,投资项目本身的投资和投资环境营造所派生出的项目投资便产生了矛盾。

在上述两者出现矛盾的情况下,投资者会根据利润率的高低而选择项目,而放弃项目投资环境营造的投资。目前,农村资金量有限,农民负担虽在“费改税”后有一定程度的减轻,但若将投资环境的营造所需投资转嫁给农民,又势必增加农民的负担。

(五)农村信用社及驻农村各商业银行资金运用效率低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运行难以封闭

农村资金运行有着特殊的规律性,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也有着区别于城市金融体系的特点。农村金融体系主要由农村信用社、商业银行(主检是中国农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组成,即通常所说的“三匹马拉一辆马车”。农村资金运行的季节性强、周期稳定,相对于城市金融机构而言,资金运用的风险较小,但同时资金的利润亦较低。这就要求农村各金融机构必须注重资金的投向,努力提高资金的利润率。但在人员素质、可选投资项目、投资条件等不利条件的限制下,资金运用的总效益低下,甚至出现了社会效益和项目效益为负的情况。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运用按规定应采取封闭运行的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资金漏损率较高,本应投向农业的各专项资金不能到位,造成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不良资产年年增加,从而间接影响到农村的发展,出现农村资金需求与农发行的资金供给脱节现象,同时还导致了各种非法高利借贷现象的出现。

(六)不注重对人为资本的投资,进入“人员素质下降——社会经济发展滞缓”的死循环危险区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重要联系,亚当·斯密早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就有所提及,但由于受到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单独研究人力资本还没有太大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作为对培养知识载体的各环节的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便显得很有必要。但在农村,由于人力资本投资被误认为是一种高投入、低产出的投资,所以在人力资本投资的各环节的资金量很难到位。

根据凯恩斯的投资乘数原理,一单位的投资将会产生数倍于原始投资量的投资总量。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将对经济增长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人力资本投资本身有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与其他产业投资相比,人力资本投资有着更广的相关产业,从而产生更大的投资总量。但农村不注重人力资本投资的现实,将严重滞缓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并最终制约农村城市化进程。

三、针对出现的上述问题的几点对策

发现问题的木的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笔者在提出以上六点农村资金运行过程中的问题的基础上,拟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全面分析农产品定价因素,提高对农业投资的回报率,从根本上阻止农村资金的外流

在工业品的定价过程中,主要考虑到的是两点:一是生产成本(主要采用机会成本进行预算);二是适当的利润。农产品的定价也可采用类似的定价模式。但在我国,农产品具有区别于工业品的特殊性。第一,农产品的生产所依托的土地资源在我国比较稀缺,土地成本较高;第二,农产品生产的效率较低。由于技术水平、劳动者素质等的限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生产率显得较为低下;第三,农产品的生产具有很大的战略意义,因此有必要降低其对外依存度;第四,目前我国农业资金流动的单向性,迫使农业回流资金的使用成本上升;第五,农业生产的主体在目前其他行业利润率较高的情况下,从事农业生产有着较高的机会成本。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原来我国农产品在定价上单纯偏向与国际价格接轨的做法是存在重大失误的,所有有必要重新确立农产品的定价模型。笔者认为在重新定价时应考虑以下几点因素:首先是较高的土地成本,应与价格成正比;其次是生产效率,其高低应能平衡农产品的价格,在定价模型中作用不具体体现;再次是农业生产者的机会成本,与价格成正比;再其次是返流回农业的资金使用成本,与价格成正比;最后是对农产品的对外依存度,应与农产品价格成反比。模型如下:P=α(L+C+K)(1-β)。其中P为农产品价格,α为系数,L为土地使用成本,C为机会成本,K为资金成本,β为对外依存度。

(二)完善并稳定“费改税”后的税收体系

“费改税”的推行,正如前面所说的,的确降低了农民的负担,但是仍有不少税种应予取消或降低税率(见前表1),税收体系的完善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加大对基层政府的监管力度,严格控制税收项目的增加和税额的增长;第二,提高基层干部对税费改革的认知度,避免出现税种和税额的随意增减,切实达到减负的目的;第三,加强群众的舆论监督,设立省级直接举报制,真正做到“有举必查、有错必纠”。做到以上三点的同时,还要稳定完善了的税制,以提高投资者对投资回报率的期望值,最终实现农村资金在总量上的增长。

(三)加强政府对资金投向的引导力度,尤其是基层政府的引导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实现投资后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

资金运作的目的即是能取得最大利润,实现自身的增值,而传统农业利润率较低的现状,对资金的外引能力很低,因此,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应予引导。首先,政府可以采取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来填补农业利润率与平均利润率的级差,以确保对农投资能获取至少最低社会平均利润,实现遏制农业资金的外流倾向;其次,采取政府直接投资的办法,降低投资者对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所具有的不安全感;最后,政府可采取行政干预的办法,确保产业结构的优化,防止项目的重复建设。

(四)全面分析投资与产出关系,提高投资质量,增加产出量

投资与经济增长间并不是单纯的函数关系,并非投资量的增长就一定会实现经济总量的增长或产出的增加。我国经济学研究者们在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特殊国情和经济运行中的多重因素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增长模型,即Y=I(1+d-q)(1+f)(1+j)(1+m)(1+e)。式中的V表示社会平均的资本——产出比率,d为重置投资与净投资的比例,q为重置投资时资本质量的提高率,f是投资形式的改变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m表示区域分配资金合理化的作用程度,e是其他对经济增长起作用的因素,主要是投资项目的选择等。

上面的经济增长模型,尽管是针对社会总体经济增长而提出的,但它同样适应农村的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笔者认为对农村追加投资必须注重以下几点,以提高投资——产出比。第一,提高重置投资在净投资中的比重,实现原有投资项目的升级;第二,实现投资的多样化,避免重复建设,破除单纯的追求规模的意向;第三,注重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第四,合理选择投资区域,避免出现产业发展过于集中在小城镇的现象;第五,合理选择投资项目。

(五)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提高资金运行效率

农村金融机构除了应首先提高职员素质外,还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合理规范,加强监管。农村信用社应充分体现其服务社员的作用,加强民主管理意识,完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并加快畅通的结算渠道建设;商业银行应以利润为中心,以其雄厚的资本支持农村和小城镇建设,并支持大中城市夕阳产业的转移,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消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运用一定要封闭,确保投资于农业的资金能及时收回,以充分体现其资金运行的政策性。

另外,农村资金运用还要把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摆在首位。因为只有人员素质得到提高,农村资金运行过程中的问题才能得到最后的真实解决

参考文献:

[1]张敦富.《投资环境评价与投资决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杜两省.《投资与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3]李玉江等著.《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区域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4]庞晓鹏.《中国农村民间合作服务组织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第7篇:农业投资项目范文

(一)环境治理原则

生态重建主要是针对过度开采自然资源的被破坏的环境进行环境治理与保护,自然资源的开采与利用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带来的效益很难用货币来衡量,所以,如果生态遭到破坏很难用有效的措施进行补偿。政府在财政与税收的政策上一定要强调,资源型生态重建过程要对环境进行治理保护,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环境治理与保护的财政税收的政策防患于未然。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大部分资源开采后都不会在短时间内再生,所以这些资源如果过度开采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所以在对资源进行利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必须保证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政府可以通过相关政策的实施,积极落实对生态环境的合理保护,通过相应的政策大力引导生态重建的投资项目。

二、资源型城市生态重建的财政政策体系建设

生态重建也需要很多资金的支持,这是资源型城市生态重建面临的重点问题,在这方面,城市的财政政策必须发挥积极的作用,对资源型城市的生态重建制度必要措施。

(一)加大资源型城市生态市建设的财政投入

首先政府要大力宣传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将生态重建的具体项目加入城市发展的项目中,并且要将生态重建需要的资金纳入财政支出的分配中,使生态重建得到必要的资金支持,因为生态重建需要开展众多项目对环境进行治理,比如污水的治理,环境监督局等等机构,生态的重建还需要种植花草、树木等植被,并且需要相关人员对其进行必要的维护,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时,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财政的结构,建立引导的资金,政府在投资项目中的收益可以分出一些用于生态重建,或者缩小其他项目投资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支出,这样都可以节省出一部分资金用于生态重建的投资计划中,这些生态重建的投资计划也可以为城市的财政带来相对应的收益,因为只有生态环境得到了良好的保护与治理,才能推动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政府积极引导鼓励对生态重建的投资,积极筹集生态重建所需的资金,资源城市的生态重建既需要建立污水治理单位,也需要建立回收、治理垃圾的机制,是需要长期投入的投资项目。所以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外国的大小企业,也不论是什么体制下的企业,政府都要鼓励它们为环境保护、生态重建做出贡献,大力对这些项目进行投资,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也是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对造福人类做出的有益贡献。

(二)增列环保支出预算科目

由于生态遭到的破坏的时间不长,一开始政府没有看到过度开采资源带来的生态环境的恶化情况,所以在国家的财政预算中并设立出环保保护的项目资金。在生态遭到破坏后,政府只能把财政预算中多余的资金用作生态重建,这样使得生态重建的项目落实的并不好,很多项目由于资金不足,都暂时搁置了,所以如果不把环保的项目纳入政策预算的话,就不能很好的计算出生态重建项目需要的具体资金,同时也利于对生态重建进行必要的监督,而想要做好资源型城市的生态重建计划,就必须保证它在财政预算的收支中占有一定数目的份额。再有了资金的保障下,生态重建计划就可以建立出很多投资项目,比如预防治理水污染、工业污染等治理项目,增设环境保护设施的项目,绿化土地美化城市的资源项目,这些项目的投资都可以很好的为生态重建做出积极贡献。在资金的控制上,政府财政部门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这些资金的流向,对资金的使用和涨幅情况做出相应的了解与监督,这样才能使资源型城市在财政政策支持下的生态重建有秩序的开展。

(三)优化支出结构

政府的财政政策支持,主要是经济上的大力支持,也可以通过发放大量的生态产品为主要手段,生态重建可以带来长期的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态重建除了可以使我们的环境更加美丽,也可以使我们居住的环境更加健康,是一项长期受益的投资项目,财政的预算由于要考虑到很多方面的支出,所以这种情况下,财政的政策主要是支持对其的投资引导,其次是经济补贴形势的支持,由于下中国是农业大国,环境对农业的影响很大,所以生态重建的重点是大力改善土地资源,使得农业可以更好的发展,促进农业快速稳定的发展,使我国的农业越来越发达。在投资上,我国主要侧重的投资项目是生态产品的治理性修护、生态产品的创造性改善以及生态品的维护与保护等方面。

(四)设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专项资金

对自然资源的开采与开发需要很多的机器与设施,一般都是大型的机械,而这些机械花费的资金也比较多,所以资源型企业一般可用性资金都比较少,所以无法积极的进行企业的经济转型,这时就需要政府部门作出大力的支持,利用财政政策建立专项资金,使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变为资源型城市,并且为生态重建的具体措施提供资金的供给,保障其更好的进行转变。政府在进行财政支持的时候,应优先考虑那些率先建立资源开发补偿、衰退产业援助的机制。政府对于那些资源枯竭型城市要首先设立财力转移支付,这些资金主要用作社会公共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投资贷款等项目,在生态重建的过程中,不同的重建程度需要的资金数目不同,并且不同的重建设施、材料金额也不一样,所以具体的拨款数目要根据不同的进度与需要发放。不同的项目需要的资金不同,但在使用的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监管,避免浪费用滥用。

三、资源型城市生态重建的税收政策体系建设

(一)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改革现行资源税

现有资源税的设计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的经济与社会政策背道而驰。资源税应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视野下重新定位,站在生态环境建设的视角下,外部性成本的补偿还应包括后代获得资源能力损失的补偿,真正体现可持续发展观。

(二)开征生态税

严格地讲,我国目前还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税。因此,我国实施生态税制的第一步可考虑将现行的一些宜于以税收形式管理的环保收费项目纳入征税范围,根据环境保护的需要逐步设立生态税。

(1)环境污染税。

在资源型城市环保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有必要改排污收费为征税。

(2)水污染税。

对直接或间接排放废弃污染物和有毒物质而造成水体污染的活动或行为从量征收。

(3)大气污染税。

主要包括二氧化硫税和碳税。

(三)建立真意义上的环境税

从概念上说,环境税是指对开发、保护和使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污染、破坏和保护程度进行征收或减免的一种税。征收环境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环境资源的定价,改变市场信号,降低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同时鼓励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行为。

四、结语

第8篇:农业投资项目范文

关键词:财政资金;项目投资;市场经济;方向选择

财政投资最能体现国家意志,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增加了多少生产能力和公益设施建设,而且体现为一种经济杠杆,可以直接或间接集中社会资金进行重点配置来解决经济结构问题,引导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向,是实施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的重要工具。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资金的项目投资方向不应该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它只能是投向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些重大项目。

一、对社会投资项目的分类

在讨论我国财政资金项目投资方向的最适宜领域之前,可先对我国整个社会投资的分类做简要的分析。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投资大体可分为三大类别:

1.对竞争性项目的投资

竞争性项目是指投资主体公平参与竞争,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项目,它是完全受市场调节的盈利性项目,项目建成后提供的产品是“私人产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其价格完全通过市场竞争形成。该类项目的范围是根据其产业性质确定,它是竞争性行业在投资领域的表现形态。竞争性行业一般指那些产业发展比较成熟,行业盈利率较高,经济效益决定于市场供求的产业部门。就我国目前而言,主要包括:一般加工工业;建筑业;商业、餐饮、仓储业;咨询业;金融、保险(商业性部分)以及其他行业等。

2.对基础性项目的投资

基础性项目的范围也是根据其产业属性来确定的。一般讲,基础性项目是指那些从属于基础产业和部分支柱产业部门的投资项目。基础性项目为生产过程提供“共同生产条件”,部分具有或主要具有“公共产品”的一般特征,即具有公用性、非独占性和不可分割性,其投入资金数量巨大,建设周期较长、投资回收缓慢,而又关系着国计民生,市场机制在这方面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具体包括:农、林、牧、渔体利。气象等基础设施;能源工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地质普查与勘探;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

3.对公益性项目的投资

公益性项目是指为整个社会提供公共性产品和服务的项目。这些产品和服务基本上属于“纯公共产品”,市场机制在这些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上根本不发挥作用。主要包括:国防建设投资;党派、团体等设施的建设;政府、公检司法等政权设施的建设;基础教育、文化、卫生、国家体育、广播电视等设施的建设;城市道路、管网的建设;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等等。

以上三类投资只是大体的划分,实际上,在具体分析和操作时,各类投资在外延上有时互有交叉和重叠。

二、我国财政资金项目投资的最适宜领域

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资金项目投资方向选择的最适宜领域是什么呢?尽管这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问题,在此不可能逐一涉及,但根据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历史经验,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实践和取向,笔者认为,在上述三类投资项目中,公益性投资项目应该是财政资金项目投资方向的重点;基础性投资项目主要是利用财政投资,积极引导国内社会资本和外资参与投资;对于竞争性投资项目,财政资金应彻底退出。但对于一些支柱产业的重点项目和高新技术研发项目,财政资金可以有选择地给予扶持。由于三类投资在外延上的交叉和重叠,财政资金的具体投资方向及投资方式应主要从以下几个领域来加以考虑:

1.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领域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的、典型的形式,莫过于各种形式的公共基础设施。所谓公共基础设施,包括为社会经济正常运行所必须的、由国家或社会投资所形成的各种软件和硬件。一般来说,诸如各类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农田水利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等,都是在财政资金项目投资方向选择时,应予以优先考虑的合适领域。然而,所谓财政资金项目投资方向的最适宜领域,并不意味着国家在这方面,也采取过去那种包投资、包建设、包经营的做法。恰恰相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基础设施项目,如地铁、公路等项目的投资来源,应以政府的财政资金做引导,鼓励和吸引各方投资的参与。如可以利用BOT、TOT的方式吸引国内外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开发和运营。这样不但可以减缓政府财政资金的压力,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该类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效率。

2.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

基础产业是对那些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基本承载作用的产业群体的总称,它们构成了国民经济赖以运行的物质基础。就我国现阶段而言,基础产业一般应包括农业、能源、邮电通信等部门。其中,农业是基础产业中的一个特殊的产业,它为人类生存提供最基本的条件,为国民经济其他产业提供原材料和产品销售市场,同时,它也是一个既有自然风险又有市场风险的弱质产业。当前我国农业的物质基础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农业比较利益较低,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同时,由于农产品属初级产品,在需求方面的弹性较小,经常保持相对稳定,而供给方面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具有很强的波动性。这种供需不平衡状态的经常发生会破坏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而这又是难以通过市场来解决的,因此,财政资金应加大对农业项目的投入,改变对农业投资比重偏低的状况。而邮电通信业作为财政资金投向的选择之一,重要的是用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的投入。目前经过财政资金的大量投入,我国的邮电通信业已具备了坚实的基础,这更有利于社会资本的介入。就能源项目而言,财政应着眼于调整能源结构,重点对一些稀缺资源的开发利用项目以及易于独家垄断的资源供应项目进行投资。

新兴产业是指以高科技研发为依托,能带来高附加值的,为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就业机会的、标志一国国民经济未来发展水平的产业群体总称。新兴产业的发展,往往由中小型风险企业开始。因为这些企业在发展的初期,风险比较大,又没有足够的资产作抵押,往往难以得到银行贷款,要使其迅速发展起来,一方面需要政府为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则需要政府给以财政资金的支持。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政府支持新兴产业的方式并不是投入大量的资金,而是要利用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为这些项目的投资积聚资金,如设立风险投资基金等。但这并不是我国目前的以财政资金为主的风险投资公司(或基金),而应是社会资本(含居民储蓄)为主要资金来源的风险投资公司或风险投资基金。

3.重要的资源开发领域

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从国内外的情况来看,适宜于财政投资的资源开发领域,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重要的自然资源及大规模的国土开发

重要的自然资源及大规模的国土开发主要包括:对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稀缺资源的开发利用项目;具有某些自然垄断特点,即宜于独家垄断,以保证取得良好的规模经济效应,使社会公众能享有最低生产成本的资源开发和供应项目(例如城市供水、供电和煤气);以及大规模、有计划的国土开发项目。国外诸如美国对其南部、西部及山地各州的长期开发,国内如对我国中西部广大地区的开发等等,都是财政资金的项目投资应予重点考虑和确保的。尽管这些方面的巨大投资需求不可能由政府单独承担,但政府对上述投资和筹资的义务与责任,则是始终不可推卸的。

(2)人力资源开发投资

人力资源开发投资是重要而典型的财政投资,主要是指教育。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各国政府可以说都毫无例外地参与了教育这一公共产品的提供。除了极少数的私立学校(主要是教会办的学校)以外,各种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投资,很大程度上是由各级财政分别提供的。之所以如此,首先是教育具有极大的所谓“外溢性”作用,即对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有着广泛的、决定性的影响,教育水平的提高将使整个社会普遍受益;其次,从社会再分配和宏观调控的角度来看,财政资金投资于教育,有利于缓解各阶层的收入差距与分配不公现象,通过公共教育,使社会成员均可享受到国家提供的教育机会和权利。从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财政对教育的投资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着很大的差距,所以我国的财政资金项目投资应适当向人力资源开发领域倾斜,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

(3)智力资源开发投资

智力资源开发投资主要指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研发方面的投资。历史地看,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科学技术的研发活动,经历了一个从科学家的个体性研究发展到主要由国家进行统一协调的过程。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日渐增强,政府越来越成为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组织者和经费的主要提供者,国家财政亦逐渐成为政府对科学技术领域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条件下,政府的智力资源开发投资已成了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经济效益、增强一国经济竞争实力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宏观调控手段,也是一项单靠私人部门、个别企业或社会团体难以胜任的国家公共事务。

第9篇:农业投资项目范文

[关键词] 环保投资;投资主体;环境效益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5- 0018- 02

1 前言

近年来,我国环保投资力度不断增加,根据中国环境规划院的研究,初步估算 “十二五 ”期间环保投资需求约为3.1万亿元,与“十一五”期间环保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 1.35%的比例基本持平,年均环保投资为 6 200亿元左右。在政策推动下,我国环保产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将保持年均 15%~20%的增长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2年全国环境投资治理总额较上年同比增加 23%,2007年同比增长 32%,分别为“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投资增速最高的年度。 2012年环保投资进入快车道,预计总投资 6 0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 25%。

这些数据都显示了我国环保产业将会迅速发展,同时也意味着投入环保产业将获得更多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随着环保投资的不断增加以及环保产业的迅速发展,各类环保投资项目也在迅速增加。所谓环保投资项目,是指将一定数量的资金或资产投入到环境保护方面,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以获得一定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主要包括:水处理类项目、固体废物类项目、废气粉尘类项目、噪声控制类项目、放射性与电磁波污染类项目、洁净能源类项目、绿色农业类项目、生态保护类项目等。

环境保护投资是一种社会公益性投资,投资的目的不是为了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为了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用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评价方法来评价环保投资项目,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不合理性,难以体现环保投资效益。本文在分析环境保护投资特点的基础上,介绍环保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方法。

2 环境保护投资的特点

(1)环保投资是以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往往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为主要投资目的,而环保投资项目的效益主要表现为投资项目对国家、地区和社会群体共同利益所作的贡献。

(2)投资主体多元化。保护和改善环境单纯依靠国家投资是行不通的,一个国家的财力毕竟有限,因而客观上需要开辟其他投资渠道。目前,我国的环保投资主体主要包括:

1)国家主体。国家通过预算下拨环保资金,主要用于重点污染源治理、区域污染防治以及环境保护科研等方面。

2)地方政府主体。地方政府(省、地、市、县等)进行的环保投资,主要用于解决区域环境问题。

3)企业主体。企业为解决自身的生产活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或为实现某种经济利益而解决周围的环境问题所进行的投资。

4)个人投资主体。在现阶段,由于市场准入、投资风险等原因,个人投资主体很少。

5)国外投资主体。我国加入WTO后,随着与国际环保合作的加强,利用外资进行环境保护的工作将会得到不断发展。

环境保护投资项目的投资主体极其广泛,既可以是政府投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也可以是企业投资(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甚至是个人投资。投资项目的兴办者、投资者、受益者往往具有分离的特点,一般由各级政府举办,由多级政府通过税收等方式筹集资金,真正的投资者为纳税人,受益者为全国或某地区社会各阶层人民。这一特点明显不同于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的三位一体化。

(3)环境投资包含直接目的和间接目的,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环境投资主要包括防治投资、城市环境基础设计投资、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投资、环境保护产业投资和环境保护建设投资(包括管理、检测、科研和宣传教育等投资)。

(4)环境投资最终形成自然资本存量。环境投资活动将机器设备、材料等物质生产资本投入到自然再生产中,其结果形成自然资本存量,从而保证社会物质再生产持续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是自然资本的核心。

(5)环境投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表现为一种特定的投入产出的经济活动。

3 目前环境保护投资项目财务评价的局限性

目前,社会上普遍采用的环保投资项目评价方法为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是从企业的角度,根据国家现行价格和财税制度的有关规定,分析测算拟建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费用和取得效益,考核项目的获利能力、贷款清偿能力、抗风险能力以及外汇平衡等财务状况,从而判断拟建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和合理性。此方法不适合环境保护投资项目。环保投资项目属于公益事业投资项目,投资的主要目的是谋求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增进社会福利,而不是谋求盈利。因此用评价生产经营性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方法对环境保护投资项目进行评价显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反映环保投资的真正效益。所以应该采用客观反映环保投资项目效益的新方法。

4 评价环保投资效益的方法

目前,评价环保投资效益的主要方法是效益分析法。此外,还有其他评价方法,如收益―成本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本文着重介绍效益分析法。

效益分析法包括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大指标。

4.1 环境效益

获取最大的环境效益是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环境效益是由达标基数、维持系数(亦称持久系数)和强度因子共同决定的。其量化公式为:

环境效益(E)=达标基数+维持系数+强度因子

达标基数――项目建设运行达标基数,达标为1;

维持系数――达标运行维持年限,每年取0.1;

强度因子――治理项目高于环境标准的百分率。

一般,水、气、噪声治理设施的使用寿命均可维持在10年左右。因此,环境效益的标准值为2~2.5,数值越高,环境效益越好,反之亦然。

4.2 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一项反映投入与产出关系的指标。一般来说,污染治理项目的经济效益往往差异很大。如果是水、气、噪声的污染治理,主要表现为投入,获得较大的环境效益,而产出表现即经济效益则不明显。还有一些治理项目,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不相上下。为此,可将治理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两类。直接效益是经过治理收到的节能、节水、降耗、利用等经济效益;间接效益是治理后减免的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经济效益的量化公式为:

经济效益(Ec)=(直接效益+间接效益)/投资总额

Ec的标准值为1,Ec越大,经济效益越高。

4.3 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是一个维护社会安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社会效益是由软因子和硬因子两部分组成。软因子是整体环境质量对社会形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事实证明,良好的环境条件不仅会使人们表现出愉悦的心情和风貌,而且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软因子量化却不易,将治理投资与其直接联系起来,进而建立一个有机的相互关系则更难。在此,权且将对环境质量有直接重要影响的水、气、噪声三要素的区域治理达标情况进行重点考虑,间接性地建立起软因子与环境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即:软因子=区域性污水达标排放率+区域性废气达标排放率+区域性环境噪声达标率。硬因子是指污染项目治理后,仍出现投诉,说明该治理项目没有取得应有的社会效益。因此,社会效益的量化公式为:

社会效益(S)=软因子-硬因子=(污水达标排放率+废气达标排放率+环境噪声达标率)-重诉率。其中,环境噪声达标率可通过选点抽样监测取得。

主要参考文献

[1]佘艳.基于费用-效果分析的社会公益性投资项目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