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设计可行性范文

城市设计可行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设计可行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设计可行性

第1篇:城市设计可行性范文

关键词:士官院校 形成性 考核

一、士官院校形成性考核的概念

(一)时代背景

士官院校学员知识功底差,学习积极性不强,很少反省自己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很少有针对性地进行补缺。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一直比较被动,学习能力、学习动力比较欠缺,这就要教员对他们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并经常性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士官院校在组织形成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不能有效地根据士官院校不同类型课程的性质与特点选择适宜课程考核的类型,合理选择课程考核的方法和特点;

二是不能根据能力素质要求合理设置考核项目中的分数构成比重,造成考核结果缺乏有效的指导性;

三是不能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清晰的考核标准,考核手段单一,内容片面,考核过程实施随意。

(三)定义

形成性考核是士官院校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在学员课程学习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学习状况进行评价,是对学员学习过程的全面评价,能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员学习的状况及能力形成的过程。

二、形成性考核的内容结构与方式

(一)内容结构

形成性考核的内容结构指构成高职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内容要素及其排列组合的比例关系。

1.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及教学过程

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2.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内容结构

基于以上分析,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内容应涵盖学生学习过程的各方面,应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三方面。

(二)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方式

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方式较多,按照类型划分,主要有平时作业考核、平时课程学习表现考核、阶段性成绩测验考核、专门设计的课程大作业考核、实践性作业考核等。

三、形成性考核的内容结构与方式

(一)内容结构

形成性考核的内容结构,即指构成高职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内容要素及其排列组合的比例关系。确立高职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内容结构,必须从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内涵出发,结合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体系及教学过程特点进行研究,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结果。

1.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及教学过程

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这是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2.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内容结构

基于以上分析,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内容应涵盖在学生学习过程的各方面,应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三方面。

(二)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方式

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方式较多,按照类型划分,主要有平时作业考核、平时课程学习表现考核、阶段性成绩测验考核、专门设计的课程大作业考核、实践性作业考核等。

四、士官院校专业形成考核设计

士官院校形成性考核内容应涵盖学员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不能有所遗漏或偏颇,见表1。

参考文献:

[1]张备.士官教育理论与实践[M].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8.

[2]李永峰.浅谈士官任职教育的改革[J].新一代,2010 (10):76.

[3]叶澜.教育研究及方法[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4]王海芳.学生发展评价的操作与案例[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第2篇:城市设计可行性范文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 可持续性 城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滨水区的规划与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城市尚在组织和编制滨水地区的概念性规划和城市设计,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的滨水城市设计经验,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我国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与西方国家在背景、目标和运作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西方国家城市滨水区开发的动因是以传统产业的衰退和第三产业的兴起为特征;而目前我国滨水区的规划与建设大多出于城市空间的快速拓展和城市形象的塑造等原因。因此,不能生搬硬套国外的规划概念和开发模式,而应充分研究和挖掘地域文化的特质,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滨水区域城市设计理念和方法,引导我国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和建设走向成功之路。

二、城市滨水区的意义

1 城市滨水区的生态意义

城市滨水区是典型的生态交错带。两种不同类型的自然环境的交界地区被生态学家称为生态交错带(Econtone)。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交接处,具有两栖性的特点,并受到两种生态系统的共同影响,呈现出生态的多样性。因此,万物竞生、物种繁多、食物链复杂,与城市整体生态系统息息相关。

在城市滨水区由于水陆下垫面的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与反射程度也不同而产生凉爽、清晰、湿润的“水陆风”对改善城市小气候有积极的作用。河流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生态廊道之一,自然状态下的河岸带常表现为连续分布的绿色植被带。“水为万物之源”,作为城市的命脉,滨水区维护着城市生命的延续,不仅承载着水体循环、水土保持、贮水调洪、水质涵养、维护大气成分稳定的运作功能,而且能调节温度湿度、净化空气、吸尘减噪、改善城市小气候,有效调节城市的生态环境,促使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滨水区通常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绿色生命线,是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2 城市滨水区的城市职能

城市中的水体是城市生命的所在,工业革命以后,城市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现代工业、交通业和仓储业为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大多是“赖水为生”。虽然当时对滨水地区的环境造成了极其严重破坏,但却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即使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滨水区给城市提供了灌溉、运输、排涝之利,并能作为游泳、钓鱼、赛艇、滑水、溜冰等水上活动的娱乐场地。此外,水上交通也能减缓公路的拥挤,成为城市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更主要的是,水体的水质、水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生产、生活和未来的发展。

3 城市滨水区的景观价值

在自然景观方面,由于江、河、湖、海的冲蚀作用,滨水区常常形成沱、坝、滩、沮、洲、矶、渚等特殊形态的场地而成为城市中重要的景观。除此之外有丰富的水文化,不同地形的滨水区有着形形的神话传说,不同民族、不同对水表现出不同的神秘感。因此,滨水区不单单只有物质景观,更多的是人文景观。

人们除了维持生命需要的水之外,还有观水、近水、亲水、傍水而居的天性。水滨地段以其景观、环境、情趣上的优势为人们所向往,“水滨公有”、“亲水为公共权益”等希望水滨重新回到市民生活怀抱的呼声日益高涨。而开放空间是构成人们对城市意象的重要元素。滨水区是城市中主要的开放空间,由于其所处特殊的边缘位置,往往具有城市的“门户”和“窗口”作用。与城市其他地段相比,滨水区同时履行着一些特殊的职能——是城市居民基本的活动空间,是表现城市形象的重要节点,往往也是外来旅游者观光开展活动的场所,因此,滨水区的景观往往是某个城市风貌的缩影。

三、论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性城市设计

滨水区游憩规划是以滨水开放空间为对象,以闲暇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优化生活结构、提高滨水开放空间的生活价值为目标。

可持续发展政策必将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这种形势下加强滨水区游憩理论与规划研究,使游憩理论渗透到滨水区各项规划建设中,这对提高城市滨水区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和提高城市宜人性必将起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滨水区规划与开发应留有足够的宽度

城市的滨水区规划与开发应留有足够的宽度,必要时甚至应该人为的拓宽。因为在城市中,河流、滨水就是自然的代表,是它们把自然的气息引入城市,要保证足够的自然气息,就要使滨水带有足够的宽度,留出的宽度不是用来修很多机动车道路的,而是把它变成绿地、湿地,实际上就是扩大城市中自然的因素。例如,在闽江两岸进行景观规划时,其现状是从河岸到后面的建筑只有一二十米宽,为此,规划时把它的危房和临时建筑拆掉,将滨水用地进深扩大80—100m。

另外,从景观形象角度来分析,城市中的滨水地带,这些带状空间是自然的、生态的,可以驻足停留并欣赏的。尤其在当今及未来高度人工化的城市中,人们对于自然的因素会更加偏爱。一条河流作为一个城市形象带来的作用绝不亚于一条大道。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考虑,我们也需要强化滨水地带的作用,也需要预留更大的空间。

除此之外,滨水区土地的增值潜力巨大。从水岸至两侧腹地,越近水岸地带地价会越高,所以事先要多预留出来,其对周边地块的增值效应将更加巨大。另外,城市滨水区往往作为城市远期发展的预留用地和缓冲用地之一,宜严格控制。

2 掌握滨水区游憩发展特征,充分发挥滨水区的游憩功能

如今,城市滨水区游憩发展与规划表现出三个特征:一是专门化的游憩空间日益增多,类型日趋多样,游憩开发不断升温,各类滨水主题园如雨后春笋,滨水度假区发展也很迅速;二是滨水区商业的游憩功能开发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三是滨水区体育活动场地太少。滨水区游憩规划仍然缺少系统性、结构性,滨水公园规划模式单一,盲目性较大。

滨水游憩用地规划的实质是合理组织滨水区游憩活动空间,建立一个高效、和谐的人地系统,一方面保护滨水区风景资源,另一方面实现滨水区应有的游憩功能,包括康复、社会文化、经济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

康复功能:旅游者回归自然,解除精神紧张和疲劳状态,以恢复和增强体力、积蓄能力,或进行疗养性治疗;

社会文化功能:对于旅游者,增长知识,扩大视野,满足好奇心和精神需求;对于滨水风景区,保护滨水区文物古迹、古建筑等文化景观,地域景观发生变化,对地方社会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人的思想意识转变等。

经济功能:对于旅游者,通过体力和精力的恢复和积蓄,提高行为能力;对于滨水风景区,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滨水区地方经济发展,提高收入。

生态保护功能:包括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是滨水区风景资源能够持续开发利用的关键;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文化生态,是滨水区风景区重要的观赏资源,而且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其微观结构与宏观的空间氛围都应加以保护。

四、结束语

城市滨水区的更新在不同国家、不同城市所表现的方式和追求的目标不尽相同,但比较一致的是,都对滨水区的环境质量给予高度的重视,通过不同层面的城市设计,从宏观到微观,对滨水区的形体环境建设进行控制和引导,以创造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

参考文献

[1] 翁奕城.论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性城市设计[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S1)

[2] 上海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暨修建性详细规划[J]. 上海城市规划. 2009(05)

第3篇:城市设计可行性范文

从课程设计与课程之间的时空联系角度探索课程设计教学,提出“并行—综合型”课程设计的新形式,即利用课余时间,与课堂教学并行进行,综合本学期多门课程内容的课程设计,如下图所示。这种新形式的课程设计能够更好地与学生所学的各门课程进行交流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转化和综合设计能力的提高。希望通过对这种新的课程设计模式的探索,促进和加强课程设计与学期内课程的联系性。(图1)“并行—综合型”课程设计模式以杜威“干中学”教育哲学和后现代教育学的基本观点为理论基础。基于上述的教育观,杜威提出了“干中学”的教学方法论原则。“干中学”也就是在实践中学习。著名的CDIO工程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就是杜威的“干中学”。因此,“在设计实践中学习设计、学习设计创新”是指导“并行—综合型”课程设计试验研究的基本思想。如何组织和建立“干中学”的环境、贯彻“干中学”呢?后现代教育学的基本观点认为:教学过程应从教师“教”为主体转变为学生“学”为主体[7],学习过程是一个自组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强调师生/学生间的对话互动性、课程信息的丰富性、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性、思维的反思性、研究结果(问题答案)的开放性和可能性,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开放的自组织平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转化和提高。这个基本教学观念在当前教育学研究热点“学生学习性投入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8]。因此,在教学的各个层面上,建构一个开放的、具有自组织特性的学习平台是指导以工业设计专业为范例的“并行—综合型”课程设计试验研究的基本原则。

二、教学试验实践

为了验证“并行—综合型”课程设计模式的可行性,对其进行更加优化的改进,我们选择一门课程设计,按照与本学期课程并行的方式完成课程设计任务的试验,并在期末按原计划安排“串行—综合型”课程设计完成相同内容的课程任务,通过对两种课程模式教学效果的比较,从而更加客观、直接的分析“并行—综合型”课程设计模式的优缺点及可行性。

(一)“并行—综合型”课程设计的时间、人员、教学内容及教师指导方法设计

为了选择合适的学生安排适宜的课程设计时间,避免“并行—综合型”课程设计模式对学生的课余生活产生影响,在本校学生范围内使用问卷星网络问卷平台进行了一次匿名的问卷调查,了解本校学生的课余时间利用现状。在参与调查的220余份问卷中,35%的学生为大学三年级学生,总体认为课余时间适中,可以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其余三个年级的反馈信息显示由于所处的大学阶段不同,其相应的学习、社会实践的压力各不相同,基本上不太适用本次的课程设计试验要求。通过此次问卷掌握的数据结合对工业设计专业三年级学生课程安排时间的具体情况,确定了“并行—综合型”课程设计试验的教学对象为工业设计专业大学三年级学生,教学时间为第二学期第9周至11周。具体安排如下:在工业设计专业三年级学生中,按等距方式抽取12人,即男女各6人,其学习成绩正态分布,分成并行组6人、串行组6人;以产品模型制作课程设计为试验课程,对这12名学生布置相同的设计题目、安排相同的教师和相同的辅导时间长度,并行组完成时间为3周(9周至11周),串行组(6人)完成时间为1周(在学期末集中进行)。“并行—综合型”组学生本学期学习的相关课程有设计表现技法、设计程序与方法两门相关专业课程。因此课程设计的内容设定与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相结合,设计表现技法课程作为有力补充,构成此次课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整体。针对并行组可能存在精力较为分散的情况,在课程设计的管理方式和辅导方式上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善,以求提高或加强学生时间的利用率,改善此问题。并行组指导教师在三周内要求学生的模型制作内容与所上课程的设计作业相结合,由设计表现出发,推敲设计细节,考虑模型制作的材料与工艺选择,强化课程设计与理论课程间的联系。指导教师与理论课程教师相沟通,理论课程辅导时侧重模型制作方案的指导,使学生集中精力完成由设计到制作的整个过程。

(二)分析与总结

在两组试验对象分别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过程中,采用访谈法、观察法、问卷法、焦点小组法对这12名学生的课程设计中实际体会及收获进行信息搜集和数据整理。并行组6人均认为并行制课程设计增加了与老师交流的机会,自己学习的知识更加系统和连续,在模型制作、草图表现及设计程序与方法三个课程的内容衔接与整合上有较大收获,能够体会设计流程中各环节的作用与意义;在时间分配方面,其中1人认为占用课余时间较多,相应学习压力变大,其余5人感觉课余时间利用充实。串行组6人完成状态与以往课程设计相似,学习压力较小,有充分时间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指导教师对于两组同学完成课程设计任务的态度和水平给出了相应的意见。从成绩来说,并行组学生成绩更高,可以看到模型制作过程中,设计、表达、实现的全部过程;串行组学生效率不高,进度较慢,有3人最终突击完成制作任务。本次试验对象分布均匀,试验研究方法合理有效,数据分析清晰,成绩评判客观。通过并行组与串行组试验的比较,在学生对于相同知识掌握的程度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方面并行组优势较为明显,不足之处在于对学生平时课余时间安排有一定影响,但是却很好的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本次课程设计试验较为成功,并行组达到预期效果,对于今后课程设计模式的调整探索了一条新路。

三、结语

第4篇:城市设计可行性范文

关键词:微型课程;自主学习;终身教育;学习情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208-04

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非正式学习和微型学习倍受欢迎,微型学习以其便捷、快速、微量的特征体现了较强的适应性。同时,微型学习的发展,对传统的课程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成人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自主学习,即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制订学习计划,自己选择学习策略,自己安排和管理时间,自己控制和评价学习的一种学习过程。微型课程对成人自主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成人教育课程设计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成人在职自主学习的学习情境,提出微型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设想。

一、当前成人教育课程设计对学生自主学习的适应性问题

早期成人教育的课程开发基本沿用了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无鲜明的特色。1999年电大开展开放教育试点以来,与开放教育相关的教学改革开始侧重于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及教学方法、考核方法上的创新,但并没有在本源上对成人教育进行专门的课程设计。以至于教学改革的结果并不理想,比如面授课到课率低、网上资源的点击率低、网上实时教学形同虚设、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可以说,部分学生的真正学习行为并没有发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在于应付各种各样的教学安排、作业及课程考核。当然,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学生本身工学矛盾严重、学习动机不纯(较强的学历需求)、学习能力较差等,但笔者认为,这与成人教育课程设计的缺失有一定的关系。我国现行的成人远程教育课程设计很多带有浓厚的传统教育课程设置的烙印,有些甚至照搬普通高校课程的内容和框架,并未体现成人远程教育的特点,不符合远程教育的要求,无法适应学员自主学习的需求,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诸如学习时间不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条件不好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学习效果和积极性,从而导致他们对远程教育产生失望和抱怨,大大降低了成人远程教育质量。

当前,国家开放大学的各项建设正在开展,成人教育也面临着功能性转变,学历教育不再是成人教育的唯一职责,终身教育成为成人教育新的使命,非学历教育将是成人教育的主体。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环境也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使原有的课程设计表现出较大的不适应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程设计不适应成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情境。成人自主学习情境,主要是成人学习面临的客观环境,包括学习时间、学习条件等。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情境之一是工学矛盾严重、学习时间碎片化。相关数据分析显示,45%的成人学员周工作时间在40个小时以上,26%的学生周工作时间为固定的40小时,另有29%的学生周工作时间低于40小时。除工作之外,上下班、照顾家庭、社会应酬、娱乐等日常生活内容也占用了工作之余的大部分时间,这决定了成人在职学习只能利用工作、生活之余的闲暇时间来进行学习,这些时间是零碎的、分散的时间,不适宜进行有深度的思考和系统的知识学习。而现有的约定时间地点的面授教学、网上实时教学很难以适应学生的需求,而且,每节课固定的时长也为学习者带来了较大的学习障碍。

成人学习的第二个情境――新的移动学习方式正悄然兴起。网络和移动终端使得学习随处、随时可及。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全年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42.1%,其中18岁以上成人网民占网民总数约80%,2012年中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20.5小时。同时,移动互联网也蓬勃发展,各种移动终端,如手机、Pad、移动终端越来越多,2012年,通过笔记本电脑上网的网民为45.9%,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增速较快,从2011年的69.3%上升至74.5%。且2011年3月~2012年9月间我国移动互联网流量增加了10倍。教育是信息的传播,而现有的成人教育资源很难适应移动学习的需求。

2.课程设计不能适应学习者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学习需求个性化、差异化不仅体现在生理方面,如由于性别、年龄、身体、体能和感知等方面引起的差异,也可能体现在心理方面,如由知识结构、智力类型、兴趣、爱好、动机、情感和意志等方面引起的差异。这些差异必然引起每个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差异,可能表现为学习内容的差异、学习方式的差异,甚至学习兴趣的差异。如果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时间统一,学习方式单一,则会使成人学习者不适应,学习压力加大,面对学习比较焦虑,自主学习信心不足。远程教育者必须重视并适应这种个体性差异,并尽可能使得课程设计能够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3.课程设计不能兼顾非学历教育或非正式学习的需求。现有的成人教育课程沿袭了传统高等教育的课程,主要是针对成人学历的教育设计、学习资源、教学组织、课程考核等设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而在终身学习背景下,学习需求可能是非正式的、随机的、即时兴起的需求,可能只是针对某一个问题的解决。在这方面,现有的课程设计显然难以适应。

可见,终身教育环境下,要求课程具有形式多样化、灵活性等特点,要求课程满足学习者在短时间内掌握某个学习内容或技能的学习需求。

二、微型课程在适应成人终身教育及自主学习等方面的意义

(一)微型课程的特点

微型课程应该是相对于传统普通课程而言的一种新课程理念。传统的普通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以学科知识为主,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根据初学者的认知习惯,重视知识学习的先后顺序。而且,传统的普通课程体系僵化,资源开发缓慢,新的知识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才能被纳入学科体系,难以适应不断更新、不断扩大的知识学习需求。因此,微型课程不仅从形式上,而且从内容上都不同于普通课程。从形成上看,微型课程主要适应微型学习,因此微型课程应该是内容短小、精炼,媒体形式多种多样,能灵活适应各种学习方式。从内容上看,微型课程为了适应更广泛的、灵活的、即时的需求,它的内容来源应该包括一切可学习的知识,既包括学科的知识也包括能被描述、传递、认知的技能等专题性的知识。从学科方面来看,微型课程是学科课程微型化的结果,即把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块化、项目化、知识点化,形成相对独立、短小的学习单元。而专题型知识则包含了更新的、新增的知识、技术等,或是生活中的热点。所以,微型课程并不强调系统性和逻辑性,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丰富的微型课程资源。具体说来,相对于传统的普通课程而言,微型课程有以下特点。

1.微型课程的内容在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微型课程内容来源于所有被学习者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只要这些知识和技能能被描述、传递、认知,都是微型课程的素材和依据。而传统课程一般仅从属于学科,而且外在于学习者,并凌驾于学习者需求之上。

2.微型课程是动态的、即时的。微型课程因为容量小、开发时间短,任何新增知识都会很快纳入微型课程的学习内容,所以微型课程是动态的、不断被充实和丰富的。而传统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相对静态的。

3.微型课程之间相对独立。微型课程是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既可以被包装整合为较为系统的学科知识,也可以作为独立学习单元,适应成人的补充性学习,知识关系相对比较松散。而传统课程重视课程之间严密的逻辑关系。

4.微型课程内容简短、精炼,学习时间短。微型客程容量小,针对性强,需要较少的时间投入。而传统课程内容多,学习时间较长。

5.微型课程表现为包括各种媒体的全媒体资源。微型课程的表现形式主要不是教材,而是电子文稿、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适应数字化学习、移动学习等灵活的学习方式。而传统课程最主要的媒体形式就是教材。

所以,笔者认为微型课程应该是基于学科的或专题的,内容丰富、时间短、媒体多样,能广泛适应各种学习需求的学习对象。

(二)微型课程在适应成人终身学习及自主学习等方面的意义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就是要构建一个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广泛的学习状态。其中,人人可学要解决的是对学习内容的需求满足问题;时时可学要解决的是学习时间的匹配问题;处处可学是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的适应问题。根据微型课程的特点,微型课程在以下几个方面均表现出对成人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适应性。

1.微型课程能适应不同个体的差异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由于微型课程来源于一切可以学习的知识,且不断地进行动态更新,保证了学习资源的足够丰富,能适应“人人可学”的需求。

2.微型课程能适应微型学习的需求。由于微型课程短小、精炼,学习时间短,成人学习者可以利用工作生活的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实现学习时间的匹配,适应“时时可学”的需求。

3.微型课程能适应移动学习的需求。微型课程更多地表现为数字化多媒体学习资源,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学习者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适应“处处可学”的需求。

三、基于知识点的微型课程设计

知识点一般是知识系统中相对独立的最小的学习单位。按知识点为基础进行微型课程设计,可以使微型课程的容量尽可能缩小,学习时间缩短,充分适应学习者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微型学习的需求。基于构建成人终身学习体系的需要,微型课程设计必须考虑课程的内容、课程资源媒体以及学习方式。以知识点为基础的微型课程设计如图1所示。

这种基于知识点的微型课程设计思路如下。

1.以学习者为中心。这对于教学设计至关重要。切实考虑成人学员的学习情境,才能从方便学习者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把对学习者的服务和支持放在第一位。

2.知识的系统性与松散性相互结合。知识的微型化只是为了适应学员对碎片时间的利用,以及方便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个性化选择学习内容。但作为学习资源,应该保证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单纯零散的内容很难保证学习者系统学习的需求。

3.基于远程网络学习、移动学习的全媒体资源开发。现代社会网络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已经不断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伴随人们工作生活的主要状态。终身学习要符合成人学生的学习情境,因此决定了必然要选择以网络和移动终端为媒介的学习资源。同时,资源的形式要融合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增强用户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兴趣。

4.学习者依据自身需求自主学习。微型课程设计的最主要目的是适应学习者的需求,包括对学习内容的需求、学习时间的需求、学习方式的需求。成人学习者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这些知识基础对于每一个成员来讲,千差万别,每位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完全是自主的、即时的,学习时间、地点也不可能固定,这就决定了要由学习者自己决定学什么、什么时间学、怎么学。

以知识点为基础的微型课程设计,创新了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的课程理念与课程模式,充分考虑了成人学生的工学矛盾及个体性差异,并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移动、微型学习需求,可以为下一步国家开放大学的课程建设提供一种借鉴。

参考文献:

[1]陈义勤.网上人大远程学习者学习困难调查与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8,(8).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3]聂然,李盛聪.成人远程学习的特点与课程设计[J].继续教育,2004,(12):72-73.

[4]陈联,芦丽君.成人远程教育课程设计问题探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6):224-225.

[5]李可夫,王爽.微型课程的概念界定[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62-63.

[6]罗丹.微型课程的设计研究――以“老年人学电脑”课程为例[D].天津大学,2009.

第5篇:城市设计可行性范文

[关键词] 造型设计基础 设计教学 课题选择 思维方式

一、引言

设计基础课程通常是绝大多数学生真正涉足设计领域的起点,针对后期的综合设计而言是一个个必不可少的构件,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连贯性也证明了设计基础课程的不可或缺性。工业设计教育是由设计基础课程和专业设计课程共同构筑的。造型设计基础课程又是设计基础课程的核心课程,也是向专业设计课程过渡的重要环节。造型设计基础课程与专业设计课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是设计基础课程能否顺利地向专业设计课程过渡的关键所在。尤其在思维方式上,可以说两者是一脉相承的。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个不小的挑战。

二、造型设计基础课程发展脉络

在包豪斯成立的时候,伊顿设计了系列的以平面视觉为中心的课程,称为设计专业基础课。国内的设计基础课程包括素描、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基础图案、图形设计等等。就三大构成而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设计专业也不断细化,三大构成作为所有设计专业(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室内设计、环艺设计、服装设计、展示设计、珠宝首饰设计等)的主要设计基础课程,显然已经跟不上设计专业多方位发展的要求,“构成”在研究“形态”时常常将相关因素分割开来考虑,从而导致在实际运用中无法综合处理“形态”的诸多问题。其次,“构成”对材料的材性、工艺性等研究的不够深入,以致造型最终成为过于追求形式的“花架子”。

针对上述状况,国外的设计院校已经意识到构成课程不可能顾及所有的不同的设计专业的缺陷,已经走在前面做了教学课程的调整。国内工业设计教育工作者通过出国学习,逐渐意识到这一点,随后既结合目前国际上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并融入我国的特色,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教学体系。就工业设计专业而言,整合三大构成为一门以培养设计思维方式为核心的新的课程――“造型设计基础”课程,新的教学理念不拘泥于教学的最终结果,特别强调造型的中间过程,注重学生观念的更新及对方式、方法的掌握,并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正确的评价体系,为最终向专业课过渡奠定牢固而坚实的基础。有的学校称之为“造型设计基础”课程(有的学校称之为――“产品基础形态设计”等,内容相似,名称不同而已)。此课程从根本上弥补了三大构成的不足,她紧紧围绕“形态”这一中心,综合研究结构、材料、工艺、色彩、肌理等因素与形态的有机联系,力求扬长避短,各尽所能。并且在课程创新思维的培养上更加生活化、现实化、具体化。

三、造型设计基础课程之现状

经过两年的教改实践及学生反馈信息情况表明,教学效果不太乐观。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课题训练,着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此特意安排一些课题设计:形的语义设计、方式定义设计、纸坐具设计、鸟巢设计等等;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利用人的本能的好奇心、刺激感,启发灵感,挖掘潜在的智能,抛弃传统的、偏见的、经验的约束,从而养成好的的设计思维方式。但是有些学生认为作业的最后形式和立体构成没有什么两样,作业相比立体构成而言,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的文字游戏而已。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设计学生生源现状

目前的初、中等教育严格地讲,几乎没有设计教育,因此,大部分新生就暴露出如下问题:

(1)设计观。无论艺术考生还是理工科入学的新生,要么将设计等同于艺术,要么将设计等同于装饰,要么对设计一点也不了解。

(2)艺术观。认为写实性表现是天经地义的基础,“画得好坏”就决定设计能力。

(3)形式意识。由于某些影响,或将其理解为“工艺美术”的美化手法,或毫无认识。

(4)问题求解观。认为解决问题的途径非此即彼,不去寻求两个以上的途径。

尤其是理工科院校,招生来源文理兼收,学生对设计的认知度本身很脆弱。如果“三大构成”和已经整合了三大构成的造型设计基础课程同时存在,有些课程设计内容相近重复,学生对课程设置产生疑问是理所当然的。

2.与专业设计课程的关系有待改善

设计基础课程是专业课程的重要衔接课程,两者的关系理应十分密切。不顾两者的联系强行地将其分割开来,彼此孤立地进行授课,设计基础课程对专业设计课程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由于认识的差异,“三大构成”依然是我校和有些设计院校的设计主要课程,对科学新兴的造型设计基础课程没有足够的认识,有弊病存在在所难免。尽管现状如此,整合工业设计教学计划和界定造型设计基础课程内容依然必要。

四、改善教学模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方式

1.课程引导

在特殊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应给学生讲解工业设计教学大纲的整体思路和框架,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整体清晰的认识。由于我校“三大构成”还在授课,强调的要点一方面要肯定积极的因素,同时对于“立体构成”要有中肯的讲解;另一方面,对于造型设计基础课程的开设,要正确的引导,它是设计基础课程,同时也做到了和设计专业课程的无缝衔接,并告知学生该课程的要求和课程进度安排。

2.课程目的

造型设计基础课程是设计课程中具有指导性质的课程,我校在大二开课,课程的目的需要学生对产品形态诸多因素的理解和认识,并熟悉诸多产品物质因素(色彩、肌理、质感、结构、材料、工艺等)形成产品存在的依据。根据“造型概念”,在展开相关方案过程中,探讨整合材料、构造、形态之间关系的可能性。

3.课程内容(教材选定清华大学出版社邱松老师编著的《造型设计基础》)

以教材章节为主导讲解(可以制作课件教授),通过对色彩、肌理、质感、结构、材料、工艺的认识,做相关的思考和作业训练。从而提高材料的材性、材型和结构特征,以形成“产品造型”概念。

4.创新教学,对作业要求方式做调整

课题设计除了造型设计基础教材上的作业模块训练以外(形的语义设计、方式定义设计、纸坐具设计、鸟巢设计等),教师认真分析了课后学生反馈的教学效果信息,在作业训练方式上做了大胆的调整,48课时分配为:12课程教授基本理论课;12课时学生外出调研,并整合调研报告;12课时在多媒体教室,学生以毕业答辩的方式介绍外出调研资料,以PPT形式呈现;最后的12课时对整个作业做讲评,由于每个年级的状况都是不同的,根据学生掌握课程的情况,回顾课程并拓展知识面,以便和后面的专业设计课程有一定的衔接。

5.系列作业之一举例

综合造型研究作业――“柳州之桥”

作业目的:

柳州的美丽,在于有一座中心岛,城市以小岛为中心发散建设,有山有水,还有十几座姿态各异的桥梁。

通过学习“造型形态基础”课程,请选择三座大桥,从外观、色彩、材料、结构、工艺技术、细节处理、连接方式等方面进行调研,训练设计师综合“造型”的各种因素分析能力,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培养好的设计思维方式。

作业要求:

分组(三人)作业。

选择三座大桥分别进行调研。

整理资料,以PPT形式进行演示答辩。

五、结束语

刚开始上造型设计课程,平常的作业总是在教室课堂完成,很多学生为了完成作业而做作业,而且做完作业之后也不明白为什么做,在思维方式上几乎没有太大的感受。但是造型基础课程,就是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和正确的设计思维方式,树立设计师的思想模式,并且还要学生认知该课程和设计专业课程是紧密衔接的关系。在改进作业之后,学生走出去感受身边的事物,感受到课堂和生活中设计的关联,设计无处不在。首次使用PPT课件来演示自己的调研报告,开始认识了图表设计和版式设计。对设计专业有了切身的感受,提高了学习设计专业的兴趣。通过同学们的反馈信息,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鲁晓波,严扬.2001清华国际工业设计论坛暨全国工业设计教学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第6篇:城市设计可行性范文

关键词:技能型课程;教学模式;课程定位;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李永飞(1978-),男,河北永年人,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讲师;赵巧芳(1976-),女,河北永年人,华北科技学院机电系,工程师。(河北?廊坊?0652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华北科技学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网络编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061-02

华北科技学院将应用型本科作为自己的办学定位,符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当前的人才需求实际。应用型本科作为一种面向行业培养应用能力较强的实用型人才的办学模式,与传统的面向学科的学术型本科有根本性的区别。[1]它的人才培养目标更侧重于专业应用能力而非专业理论基础。技能型课程则是衔接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实习实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其课程定位决定了它应当采用一种不同于传统的理论型课程的新的教学模式。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技能型课程的定位

专业课程是构成专业教学计划的基本组成单位。在整个专业教学过程中,每门专业课程都有自己明确的定位,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起到独特的作用。根据课程性质可以将专业课程分为理论型课程和技能型课程两个基本类别,有部分课程属于理论和技能兼有的性质。

1.技能型课程与理论型课程的区分

理论型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本专业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和掌握基础的专业术语、概念和原理,为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奠定理论基础。课程教学主要以讲授原理性知识和开设验证性实验为主。

技能型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强调对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为学生进入行业特定领域从事专业工作做好准备。课程教学应该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及相关技能学习为主。

从上述分类可以看出,技能型课程与理论型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都有较大的区别。

2.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由于受传统的学术型本科教学多年来的影响,目前大多数的应用型本科学校在实际教学中,仍在大量地沿用旧有的教学模式。而学术型本科因其面向学科的特点,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1]其教学模式比较适合于理论型课程的教学。但用于技能型课程的教学,则往往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技能型课程中所涉及的内容一般都比较庞杂、分散,是为了解决工程项目中的实际问题而累积起来的一系列技术应用的集合,而课堂教学的形式决定了在有限的学时内往往无法完全顾及技术应用所关联的全部知识点。因此采用旧有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只能学到一些零散的知识点而无从了解知识体系的总体结构及内在连贯性,更谈不上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技术应用型的知识点在理解难度上不深,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即使学生能够努力坚持课程学习,也会由于在学习过程中缺少成就感而逐渐丧失学习的主动性。

二、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对于技能型课程,有必要对它的教学模式进行针对性设计,以更好地体现其课程定位,实现专业教学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

1.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在技能型课程中,需要对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进行重新定位。

在传统的理论型课程教学模式中,实践教学,即课程实验环节,主要是用于对课堂所讲授的原理进行验证或简单地应用。所以实践教学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课程实验中做什么内容取决于课堂教学中讲了什么内容。

而在技能型课程中则正好相反,课堂教学应该为实践教学服务。大多数技能型课程在学时分配上实践教学学时要占到总学时的将近一半,基本可以按照一次课程教学配合一次上机实验来开展教学活动。此时,课堂上讲什么内容应该取决于实践教学中要做什么,要用到什么内容来组织。因为实践教学环节才是培养应用能力、完成课程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

2.教学内容的组织

明确了课堂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的关系之后,可以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应用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学习掌握技术应用的知识。所以,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工程项目案例,作为贯穿课程始终的一条主线。然后,将项目的解决过程分解为若干个任务,把一次课堂教学和一次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教学单元,解决一个任务。再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设计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的选择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能够在实验教学中完成本次教学单元的任务。这里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两种形式。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案例作为教学材料,对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专业知识进而提高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2,3]这里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供解决类似任务的项目案例,结合实际应用讲解相关技术及应用方式,要求学生先模仿、后创造地去解决问题。

(2)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具体任务为教学活动的主线,在问题动机的强烈驱动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探索和学习,完成既定任务,培养学生的能力。[4,5]在实验教学中,为每个教学单元设置了一个明确的任务需要完成,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模式设计实例

下面以“Java Web应用开发”课程为例,进行教学模式的设计。

1.选择工程项目实例

选择《新闻系统的开发》作为本课程的工程项目案例。该项目的功能包括前台的新闻浏览和新闻查看,以及后台的新闻管理和用户管理,基本涵盖了课程教学大纲所指定的所有知识点,而且难度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灵活设定。

2.根据学时分解任务

本课程总学时为56学时,其中课堂教学30学时,实践教学26学时。其中课堂教学的一次课和最后一次课分别为课程概述和总复习,其他课时正好组成13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由一次上课和一次实验组成。

因为项目的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都作为已知条件直接提供给学生,所以实际的项目开发进程主要是系统功能的实现。结合课程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点要求,将新闻系统的项目开发分解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原型系统开发,第二个阶段是功能模块重构,共由13个任务组成。第一阶段包括8个任务,分别是UI设计、UI样式定义、客户端验证、服务器端编程基础、JSP基本语法、表单提交、用户身份认证和数据库操作;第二阶段包括5个任务,分别是Servlet基础、MVC模式、框架的实现、基于框架的开发和项目。

3.根据任务设计课程内容

这里以第7个教学单元即第7次任务“用户身份认证”为例来说明一下课程内容的设计。本次的开发任务是实现用户身份认证功能,即新闻查看等前台功能可以直接使用,而新闻管理等后台功能则需要使用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之后才可以使用。

在Java Web应用开发中,用户身份认证功能是使用内置对象session来实现的,因此,本次教学单元以实现用户身份认证功能为目的,以session对象的应用为主要教学内容。围绕session的工作机制,需要了解cookie对象、URL重写功能,这些知识点共同构成了本次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4.针对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

本次教学单元使用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实际案例的代码来讲解相关知识点,在实验教学中则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开发任务要求。比如,第7个教学单元的应用能力要求是开发实现新闻系统中的用户身份认证功能,主要是对session对象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一个基于session实现的猜数游戏程序,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很好地演示了session对象的应用方法。学生在上机实验时,一方面有明确的开发任务,另一方面也可以参照课堂教学实例来完成开发。

四、教学实施中的注意问题

在按照所设计的教学模式实施技能型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要兼顾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由于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根据所选的工程项目来组织的,这样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在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上就不能得到保证。为了避免学生学到的知识缺乏系统性,一是在第一次课程概述时要把课程知识体系的总体结构告诉学生,二是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强调所讲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这样使学生能够对课程知识体系的总体结构有清楚的认识,也为学生之后进一步深入学习打好基础。

2.要有合格的师资力量

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首先要具备相应的应用能力。这就要求从事技能型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同时还要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工程项目案例,并进行合理的任务分解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3.要选用合适的配套教材

课程采用一个工程项目贯穿整个课程教学,作为教学组织的主线,这就导致学生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只是针对所选的工程项目,在培养应用能力的同时影响了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前面提到要通过对知识体系的介绍来兼顾完整性,但同时要有合适的配套教材,作为学生课下了解课程所未涉及知识点的途径,才能真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4.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

实验教学是实现应用能力培养的主要环节,虽然给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开发任务,但决不能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置之不管,让学生自行面对完成任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全部问题。要对学生进行实时的指导,并对在指导过程中发现的超出学生能力的典型难点问题及时地给出参考实现方案。

五、结束语

教学模式决定了一门课程的总体设计和具体实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技能型课程中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系进行重新定位,以面向应用能力培养的新思路来组织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活动,满足了学院的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的需要,为同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2):57-60.

[2]吕俊玲.论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1,

(21):162-163.

[3]喻问琼.案例教学法在实践运用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1):46-47.

[4]杨洪雪.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及过程设计[J].教学与管理,

第7篇:城市设计可行性范文

一、展示设计课程的概述

(一)展示设计课程的内容

展示设计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重要课程,它也是一门融合了多种学科、艺术、技术的学科。展示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展示空间设计,比如空间设计、空间分割的方法等、展示照明设计、展示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新技术(影视、多媒体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商业展示设计、橱窗展示设计等等。

(二)展示设计课程在环艺专业当中的教学设置特点

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展示设计课程主要基于环境艺术设计,同时又和其他学科紧密相连,由于其综合性较强的特点,为整个环艺专业的教学活动带来了一定考验。环艺专业的展示设计课程,在设计程序上和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相关联,也和人体工程学、行为心理学、广告学、装饰材料学、技术学、环境学等学科知识相关联,因此,作为环艺专业的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环艺展示设计课程的特点,注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使得学生所学的展示设计知识,能够在未来的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

二、展示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

传统的展示设计课程教学,主要是依据教学大纲,然后对手绘设计、电脑效果图设计、成品模型设计三方面的教学内容进行训练。其中,手绘设计主要是教师让学生大量临摹一些比较优秀的设计案例,这种教学模式比较侧重于学生的绘画能力;而电脑效果图是学生在电脑上,利用计算机软件等多媒体技术,临摹一些比较优秀的设计案例,该教学模式比较注重对设计软件的训练;第三种教学模式,是对建筑模型进行制作。在模型制作时,由于部分学生缺乏对市场的调研,以及工程项目的实际勘察、测量,使得制作出来的模型无法应用于实际生活。这三种实践教学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展示设计缺乏一定的实际操作性,不利于学生展示设计水平的提升。针对这种设计缺陷,高校环艺设计专业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教学方法,提高展示设计课程的教学效率。

三、展示设计课程教学的创新性探析

一方面,学生在进行展示设计的时候,对相关理论知识缺乏一定的了解和熟悉,使得学生在学习展示设计课程时,容易引发些许问题;而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对展示空间的界面设计比较陌生,进而学生的动手能力就会变低。针对这种情况,环艺专业教师在进行展示设计教学中,应该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科学合理的安排相应的训练课程,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上的提高学生的展示设计能力。

(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环艺专业展示设计教师在进行展示设计教学时,应该注重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进行理论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将理论知识贯穿于每一类实践教学现场,充分发挥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的指导作用。

(二)项目化实践教学方法

在进行项目化实践教学的时候,首先应该对优秀的展示设计方案进行临摹,把设计制作步骤逐一分解,仔细临摹,并且注重课程总结,在案例临摹之后,要注重技能型实际项目的实践,主要有以下环节:1.确定产品展示设计的明目。2.提出设计思路。3.绘制设计草图。4.绘制项目施工图纸。5.绘制电脑效果图。6.书写设计说明。7.明确项目各环境的整体流程图等。在项目化制作过程中,教师还应该要求学生对相关项目进行调研、参观,要求所制作的展示设计项目要在实际生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结合自己的环艺专业教学经验,从案例教学和模型制作教学两种教学模式对项目化实践教学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1)案例教学法

展示设计从早期的理论教学开始,到实践性教学这个过程,都是以图纸绘制方案的形式来展开的。传统的图纸绘制,对于环艺专业学生而言,比较熟悉,学生通常需要掌握CAD制图、3DMAX这两种绘图软件,便能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在图纸上绘制出来,然而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得学生觉得设计比较枯燥乏味,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展示设计的热情;而另一方面,许多展示设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在一个假设的空间形态中进行设计教学,使得学生在进行设计练习时,全凭大脑想象,无法设计出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得以使用的设计方案,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学生设计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运用比较优秀的展示设计案例进行课程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的设计活动中来。首先,教师可以带学生进行项目的市场调研,让学生自己测出相关数据,这样就会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将自己放入真正的工程项目中,主动联想自己在设计当中会出现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设计出来的方案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同时,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的时候,也可以按照实际工程项目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将展示设计和社会市场情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展示设计能力。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还要注重对设计界面的色彩、装饰形态的设计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平面设计水平。

(2)模型制作教学法

模型制作教学法,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的创作水平,一方面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由于模型制作自身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教师要为学生制作模型提供一个宽松的制作环境,比如教师可以只规定一个单位尺寸,让学生自由选择模型制作的材料、制作方式;同时,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搭配,这种方式有利于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通常情况下,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学生主要会面临以下这些问题:1.分组制作时,教师要注重检查各成员小组的分工是否合理,小组成员是否能够给完成分工的任务,顺利完成制作;2.将平面设计变成立体模型的可行性;3.制作材料的选择。教师作为展示设计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帮助他们完成模型制作。学生的模型制作前期,应该考虑到具体的分工任务,然后将分工情况报告给指导老师,教师再根据汇报情况进行分析,权衡每个学生的特点,尽量做到分工合理,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完成模型制作。学生在进入正式制作环节时,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所设计的图纸是否合理,尤其是模型的平面设计图,图上所有的尺寸,必须精确,不能有丝毫的偏差。图纸尺寸的精确无误,是模型能够制作成功的重点。有部分学生比较粗心大意,在构思成形之后,就开始搜集材料,确定相应比例,而忽视了相关细节,使得模型在制作到一半的时候,无法继续下去,或者制作出来的模型比例不正确,这都是忽视图纸设计造成的。通常情况下,只有按照正确的比例尺制作出来的模型,才能和图纸以及原本的构思一致。图纸绘制准确无误之后,学生才能进入详细的制作环节。在制作环节中,学生首先要面临的,就是制作材料的选择。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尽量选择容易操作、经济实惠的制作材料,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铁丝来做工程空间承重部分的骨架,用卡纸做模型的界面。教师在学生制作模型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

四、结束语

第8篇:城市设计可行性范文

关键词:教学现状;网页设计;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338-01

一、中职“网页设计”的教学现状

中职网页设计教学现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在网页设计教学中,通常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关注的是向学生灌输了哪些知识,但缺乏企业项目的实践经验,很难结合社会的需要,更难把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市场信息带入课堂,同时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其次,中职学生的特点是自律性差,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习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只关心自己有没有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不会自主的进行进一步的深究;另外,考试过于传统、课程安排不合理等因素制约了学生学习的效果。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旨在提高中职网页设计教学质量,培养面向企业的技能型人才。

二、《网页设计》课程的特点以及存在问题

第一,教师专业技能水平有限,缺乏实践教学能力,缺乏企业项目的实践经验。

第二,中职学生的特点是自律性差,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目的不明确。

第三,成绩考核方式过于传统。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实施项目教学法,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一系列措施进行有效地避免和解决。

三、项目教学法的由来

2003年7月德国联邦职教所制定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它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这里的能力涵盖了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动作的社会能力等几个方面。

项目教学法的核心追求是: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主导地位,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学生具有较高的积极性。

四、项目教学法在“网页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设计原理。将项目教学应用于网页制作课程后,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完成一个完整的网站项目为载体,根据项目的大小,它的实施过程需要若干周的时间。由于一个完整的网站项目,其实施周期往往较长,里面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较多,会让学生觉得无从下手。所以,在细化到每一节课的教学时,需要将大项目依据它的实施流程和功能模块,划分成若干个子项目。教师在进行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时,将学生需要掌握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融入各个子项目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完成每个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网页制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每次课堂既要做到讲授内容精炼、难度适宜,又要保证学生的上机练习时间。让学生边学边练,及时接收学生的反馈信息并对教学进度进行调整。在布置练习题目时应区分难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随机抽查部分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根据检查的结果对练习题目进行难点和易错点的讲解。

2、引入项目管理方法。在实际的网站开发过程中,项目的管理者要对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和进度控制,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教师作为项目经理,要监控学生在每节课上按时完成子项目的内容并进行阶段验收。如果发现学生不能按照进度要求完成任务,要及时发现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技术指导。阶段验收通过后,学生可以按照项目进度表进人下一个子项目的制作。在所有的子项目完成后,教师要对整个项目进行验收、评价和打分,评分可以依据阶段验收和最终验收两个部分。

3、综合全面评价学生。网页设计课程技能操作性强,能熟练操作网页设计工具、能制作出一个漂亮的网页、能对别人制作的网页做出自己的评析远比分数来得重要,这个评价标准不仅要让教师记在心中,也要在学生中形成抨价氛围,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教师和周围同学的肯定,是学生能持续主动学习的最强大的内在驱动力。

五、结束语

网页设计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应有别于一般的基础理论课程。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其关键在于通过对教学内容及实验内容的合理安排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并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从事网页教学的教师应该勤于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奉献,力求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实践的探索,项目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9篇:城市设计可行性范文

在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改革中,文章提出了水泥材料综合性实验课程的设计思路。对其教学效果的分析显示,采用综合性实验不仅能够实现预设课程目标,同时还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开发其创新性思维。

关键词:水泥;综合性;实验课程;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TV3-4; D642.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3)04011403

综合性设计是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相关的研究也较多:张爱玲[1]将平行实验组调整为交叉实验组来增强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钟佝[2]通过调整实验比重来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项目;刘先锋[3]采用模块化设计安排不同的专业教师讲授其擅长的相关知识;杨枫等[4]提出将实验与科研和实际工程结合,以增加实验的设计性、研究性和创新性;宋旭艳等[5]探索以激发学生创新和自主能力为目标的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杨医博等[6]开发交互式学习课件来提高实验效率;余跃心等[7]探索分组实验、共享结果的教学改革;高英力[8]提出实验与理论共融的教学模式;杨鼎宜等[9]将实验分为基本和开放式两类,并分别设置必做和任选项目;米文瑜[10]强调在真实情境下开展实验的重要性;丁铸等[11]则通过“挑战杯”等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与开放实验室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程朝霞[12] 开发对比型、创新型、环保型及计算机型实验项目。笔者针对水泥的细度、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及混凝土的成型与强度测试等实验内容,设计了综合性实验课程,并对这一实验教学改革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一、普通实验安排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般把水泥的“细度和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胶砂及混凝土成型”、“胶砂及混凝土强度”等实验项目各安排2个课时。因为“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实验操作时间较长,全部完成初、终凝时间的测试至少需要3 h,而“安定性”项目要在成型一天后再蒸煮试样3.5 h,才能进行结果测试和评价,所以,对土木材料类专业的学生,通常会增加课时来完成整个实验过程;而对非材料类的相关专业学生,则将该部分实验中的后期结果测试及评价方法以讲解的形式来代替实际操作。所用的实验材料一般采用市售的42.5P.O水泥、标准砂以及普通混凝土粗、细集料。

由于常规采购的均是安定性合格水泥,学生无法看到最重要的安定性不合格水泥的实验结果;另外,学生只做一种水泥材料的细度、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及强度等实验,没有其他材料的相关性能对比,从而对所得性能指标的印象不深,最多仅通过胶砂实验对水泥的“强度等级”或“标号”等概念有所理解。

相关标准对各操作环节都有详细规定,所以学生完全可以对照书本自主完成实验。教师在实验开始前的讲解内容一般包括对实验仪器的使用、安全性、数据处理和结果评价等,有些实验教材中也会详细列出具体步骤。如果照本宣科讲述这些内容,课堂比较单调,无法吸引学生;一些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教师常常通过引用工程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水泥厂如何“批量”开展这些实验操作,施工单位对水泥原材料的基本性能指标如何复检等等。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实验项目的重要性,但对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本身并没有直接作用。

二、综合性实验设计

通过对实验内容的综合性设计,即让学生按照标准方法去完成一个小型研究项目,不仅能够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还可以加深其对实验操作规范的认识。

(一)实验目的

按照标准方法检验和评价不同材料的有关性能,让学生在掌握相关实验方法的同时,了解其应用价值,并加深对实验结果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

(1)细度(筛余及勃氏比表面积)和真密度;

(2)标准稠度用水量和凝结时间,材料配比如表1;

(3)安定性,分别采用合格及不合格水泥;

(4)胶砂、混凝土成型及强度测试,实验配合比分别如表2和表3;

(5)课时安排如表4。

第一项实验4个课时可连续安排,但以同一天完成为宜,以便最后一次进行强度测试的2个课时,刚好与其相隔4周的时间;第2项实验中凝结时间耗时较长,可以选择用讲解代替结果检验的方式,也可连续多安排2个课时,直至学生测出最终结果。考虑到有些水泥即使延长2课时时间仍不能达到终凝状态,可以安排每组同学留下一人继续完成实验;第3项实验中包含第2项实验内容的延伸,所以应安排在第2项实验的第2天进行。

三、课程特点

(1)实验工作量增加。通过同组学生分工协作,仍可以在原有验证性实验课时内完成。

(2)实验成本略微提高。各原材料容易获得且价格便宜,所以增加的费用较少。

四、课程效果

将综合性实验设计应用于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程,与以前采用验证性实验设计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课程目标顺利实现

该实验课程的基本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和了解相关实验方法,尽管增加综合性实验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获得不同材料的相关性能差别上,但为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学生能主动认识到严格执行各种实验规范的重要性,从而对具体实验内容的掌握更加牢固。

(二)学习兴趣有所提高

在验证性实验课程中,学生提出的多为简单的操作问题,而采用综合性实验设计后,学生思考的问题出现多元化,并且涉及更多的学术性问题。

比如:在细度实验中,过去学生的问题是:如何清除负压筛筛盖上粘附的粉体?为什么“勃氏仪”可以通过时间参数来评价颗粒细度?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学到一些动手操作方法或了解一些实验原理;而现在的问题是:为何不同粉体在筛盖上粘附的程度不同?“勃氏法”都适合什么样的粉体?勃氏比表面积与筛余之间有数学关系么?等等。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学生知识得以扩展。比如,不同粉体颗粒的吸附性是不同的;像硅灰那样特别细的颗粒无法通过“勃氏法”和筛余方法来精确评价细度;勃氏比表面积与筛余虽然都是表征细度的参数,但其意义和适用场合存在差异。

再如:在密度实验中要求采用煤油或柴油作为溶剂,以防止水泥因在其中发生水化反应而影响测试结果。在综合性实验设计中增加粉煤灰和矿渣粉两类材料后,学生会提出可否直接用自来水作溶剂。因为他们知道这两种材料不会与水直接发生反应。可见学生已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中。

此外,通过综合性实验中的砂浆强度测试,加深了学生对粉煤灰、矿渣粉等火山灰材料的“活性指数”概念的理解,了解了实验及评价方法,并且可以延伸学习一些实际工程对这些材料的应用知识;同时,通过胶砂与混凝土强度结果的对比可以发现,虽然其水胶比一致,且粉煤灰或矿渣粉替代水泥的比例一致,但按照强度比得到的“活性指数”并不对应。通过解答这些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水泥混凝土材料的强度不仅取决于胶凝性,还与内部结构有关,材料化学与结构学科的进步都能促进混凝土材料的发展。

(三)开发创新性思维

与验证性实验相比,虽然综合性实验的具体内容变化不大,从表面上看只是增加了几次重复操作,但实验中得到的一些对比评价结果,能引起学生对材料问题的更多思考。如:既然粉煤灰及矿渣粉在测试密度时使用的溶剂可以是不同的,那么,是不是其他类型材料测试方法的变化更大?气体密度如何测试?含封闭气孔的固体是不是先要测量出孔隙率才能进行密度测试?既然粉煤灰或矿渣粉的细度越细则其活性越高,是不是可以将其深加工成超细粉,从而更多地替代水泥和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等等。学生通过探讨这些问题,将引发更多相关问题的思考,其中不乏一些有意义的想法,甚至有一些连教师也无法确定的选题。对此应鼓励学生按照其想法进行研究,优秀者可推荐其通过“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ISTP)等形式开展深入研究。

五、结语

本文针对传统水泥材料验证性实验课程的不足,设计出综合性实验课程。通过两种实验课程的对比可以看出,采用综合性实验不仅能顺利实现预设课程目标,还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参考文献:

[1]张爱玲.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 科技信息,2011(17):109.

[2]钟佝. 高校《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现状及改革构想[J]. 科技信息,2011,35:316,330.

[3]刘先锋.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模块化教学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2(9):90-91.

[4]杨枫,罗才松.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改革实践[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108-109.

[5]宋旭艳,郜志海,韩静云.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综合型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科技创新导报,2011,27:194.

[6]杨医博,刘庆志,施贤真,等.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交互式学习课件的研制[J]. 高等建筑教育,2008,17(3):127-129,130.

[7]余跃心,袁启旺.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2008,17(l):114-117.

[8]高英力.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理论与教学模式的构建[J]. 高等建筑教育,2010,19(3)83-85.

[9]杨鼎宜, 肖鹏, 沈新元.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 高等建筑教育,2011,20(5):136-138.

[10]米文瑜.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设计的优化[J].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9,6(1):115-117,121.

[11]丁铸,孙坤,刘伟,等.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组织与实施[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116-118,128.

[12]程朝霞.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室开放实验项目的改革与探讨[J]. 实验室科学,2009(4):184-185.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design of cement materials

ZHU Hongbo, LI Chen, YAN Meizhu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1804, P. R. China)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