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的沟通技巧范文

护理的沟通技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的沟通技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理的沟通技巧

第1篇:护理的沟通技巧范文

方法:通过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技巧,有效处理儿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结果:护士的沟通技巧对患儿家属满意度影响差异度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儿科优质护理过程中应用沟通技巧,有效减轻了患儿痛苦,增加了患儿舒适度和配合度,提高了家长的满意度,有效实践了优质护理服务。

关键词:儿科 优质护理 沟通技巧 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322-01

2011年11月我科结合儿科的特点,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从改善就医环境,改善服务态度,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儿科收治的患儿年龄小、自主意识差、疾病可变性大,护理操作琐碎、家属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较高,易发生医疗纠纷。护士既要配合医生医治小儿机体上的疾病,又要顾及家属的情感要求,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应用沟通技巧与患儿及家属有效沟通在儿科优质护理中极为重要。

1 优质护理与沟通

1.1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务实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1.2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构成人际关系的基础。沟通是儿科护理中的重要技能,通过沟通不仅能完成有效的护理评估,而且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解决患儿的健康问题[1]。

2 沟通问题

2.1 与患儿沟通的特点。

2.1.1 语言表达能力差。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儿,语言表达能力不同。年龄越小,词汇量越少,表达能力越差。婴儿只能用不同音调、响度的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幼儿吐字不清、用词不准确,不仅自己表达不清,也使对方难以理解。

2.1.2 缺乏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儿对事物的认识逐渐从直觉活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逻辑思维。对自己及周围事物缺少正确的认识和估计,容易影响沟通的进展与效果。

2.1.3 模仿能力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随着小儿智能发育逐渐完善,他们喜欢模仿成人的一言一行。

2.2 与患儿家长的沟通特点。

2.2.1 焦虑和紧张。因小儿患病,家长常有内疚、焦虑的心理。入院时对疾病缺乏认识,对环境的陌生感引起的紧张和焦虑[2]。家长反复询问病情,担心预后、住院产生的经济负担;盼望医生护士能“药到病除”、“一针见血”,当现实与盼望不能统一时,则会产生焦虑和不满情绪。这些情绪也可引起患儿的不安。

2.2.2 怀疑和不信任。对治疗方案的怀疑;对医务人员由于性别、年龄、言语、动作、着装等外在表现,引起对对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的不信任,希望得到一个肯定的回答。

2.2.3 缺乏安全感。关注其他相同疾病患儿的预后,尤其是危重患儿的家长,表现为担心、悲观、要求转院;由于心疼孩子,对各种注射和侵袭性检查产生恐惧,表现为不敢看或不给注射、检查。

2.2.4 依赖感。家长认为患儿住院了,对自己缺乏信心,生怕自己的动作会伤及孩子。其日常生活上的照顾也依赖护理人员。

3 沟通技巧的对策

3.1 与患儿沟通的技巧。

3.1.1 交谈技巧。初次接触患儿及家长主动自我介绍,亲切询问患儿的乳名、年龄、幼儿园、住址等患儿熟悉的生活与事情。同时鼓励患儿做自我介绍或提出问题,避免只面向家长询问,而形成替代沟通的局面。使用其能理解的言语,如:“我来听听你的胸部,需要解开衣服,要我帮忙吗?”,而不是“我来查体,你要不要解开衣服”。

3.1.2 非语言沟通技巧。亲切和蔼的情感表达,如微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虽然它是无声的,但却是最能沁入人内心的东西。护理人员合理掌握应用微笑服务,把微笑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3]。不论是患儿刚入院还是出院做宣教时,或是在做各种诊疗操作时,护士恰当的微笑能使患儿及家长觉得被尊重,感到温暖,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对婴幼儿来说,抚摸与目光接触等非语言流高度敏感。护士利用怀抱、抚摸向患儿传递“爱”的信息;谈话时与其保持同一水平,并目光接触,适当应用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身体倾向前)更有利于情感交流。

3.2 与患儿家长的沟通。

3.2.1 鼓励交谈。在儿科护理中,就是以满足患儿各种需要为目的而开展优质护理的。由于患儿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有限,对家长的沟通变得尤为重要。针对焦虑、紧张心理,护士可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和病区设施,患儿的主管医生、主管护士,如需要帮助时可以找谁。主管护士与家长的交谈最好以询问普遍性的问题开始,如:“孩子现在怎么样?”,让家长在轻松的气氛下谈各方面的内容,护士因此会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实践优质护理。

3.2.2 观察技巧。观察包括看和解释。患儿家长不能或不愿意语言交流时,观察可作为信息的主要来源。如焦虑和紧张、怀疑和不信任、缺乏安全感,都可以通过观察来发现,并针对性的进行解释,表明护理人员对家长真诚的关心和感兴趣。

3.2.3 恰当的沉默。温暖、关切的态度,恰当的沉默同样会给家长非常舒适的感觉。既可以给家长长时间考虑他的想法,也可以让家长感受到护士在用心听,建立良好信任关系。

3.2.4 对家长依赖的对策。利用家长对护士的依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但不是将家长原本能够进行的对患儿日常护理工作全部交给护士来做,而是帮助家长独立进行日常护理。

3.2.5 换位思考。感受他人所想,尽量以对方的眼光看待整个过程。避免阻碍沟通的因素产生,如要有良好的形象,会讲方言,对自身操作水平自信,主动将检查的步骤和方法告诉家长,注意信息适量,随时澄清谈话内容。

4 讨论

通过对患儿和家长的有效沟通,解决了家长对医疗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疑问,能够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并影响了患儿的心理,使患儿易于接受护士的护理,愿与护士进行交流,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有效减轻了患儿痛苦,增强了护患关系,提高了家长的满意度,有效实践了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崔焱.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第四版,75

第2篇:护理的沟通技巧范文

人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护患沟通是指护士与病人及家属之间的沟通。护患间的沟通有助于护士及时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给患者提供正确的信息,减轻患者身心痛苦,取得患者的理解与支持,以达到提供治疗护理效果的目的,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一 护患沟通时应注意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技巧。

实施整体护理后,护士在各方面加强学习,沟通意识增强了,在患者入院的那一刻起,便开始了护患双方的沟通。护士的身体姿势、面部表情、声调速度、手势眼神等都影响沟通的效果。一个护士端庄的仪表、文雅的举止、得体的语言及整洁的服饰往往会给病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得到病人更多的信赖与配合。如果给病人的第一印象很差,病人会对护士的工作缺乏尊重和支持,使双方的沟通陷于困境。当护士面带微笑地接待病人时,可使其消除对医院的陌生和恐惧感,增强对护士的信任,相反如果护士板着面孔,一副冷冰冰的样子,则会增加病人的紧张感,病人会认为护士难以接近,加大了护患间的隔阂,为以后的沟通留下隐患。

(1)语言性沟通:护理实践中沟通的主要方式是交谈,护士与病人交谈时应多用安慰、解释、鼓励的语言,这样会给患者带来愉,切忌采取简单、生硬的语言,应根据不同的谈话对象采取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使不同的谈话对象均有所收获,谈话的内容应有针对性。根据患者来院的时期,选择不同的内容。如病人入院时给予详细的入院介绍。住院期间根据所患疾病的不同时期应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向其讲述需了解的知识。如疾病各阶段的健康宣教,各种检查,手术前的注意事项,所服药物的应用及副作用等。这样可增加病人的信任感。

(2)交流方式应多适用开放式、疏导式,进行交流,启发诱导病人谈出有价值的问题,才能及时解决,防范于未然,曾有一位乳腺癌的病人,在手术前,宣教时,护士发现这位病人心理负担很大,通过自己的疏导,病人说出了担心术后对丈夫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护士立即与这位丈夫进行交流,解除其思想顾虑,病人也愉快的进行了手术,手术非常成功,术后这位病人能够主动的配合治疗及护理,很快就康复出院了。这就是有效护患沟通很好的例子。

(3)书面沟通是增进护患沟通的重要手段,详细的健康宣教材料能使病人对自己所患的疾病做到心中有数,并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病人争求意见表的使用可促进护理工作的提高,住院需知,出院指导等都能增进护患的了解。

(4)当护理技术尚存在缺憾时,完善的语言沟通和优良的服务态度是弥补缺憾的重要手段。曾有一位护士给病人做静脉输液时,连续3次穿刺都没成功,可病人还愿意让她继续为他做治疗,为什么呢?因为这位护士非常耐心与病人进行沟通,做了许多解释工作,病人表示理解并愿意接受她。第4针顺利穿刺成功。如果这位护士没有很好的做好沟通解释工作,那她的护理就遇到了难题。

2 非语言性沟通

(1)护患沟通也应适时应用沉默的技巧,不要以为沟通必须依赖说话,而在沉默时感到不舒服,有时沉默是金可给患者思考的时间,反而令人感到舒适与温暖。尤其在患者有焦虑时或对有些问题不愿回答时,能保持一段时间的沉默,对方会感到你很能体会他(她)的心情,真心听取并尊重他的意见。

(2)触摸可以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轻轻的抚摸能达到移情的效果,在不适宜用语言表达关怀的情况下,可用轻轻的抚摸来代替而使不安的患者平静下来,对视力和听力不佳的患者,抚摸可使对方引起注意而达到加强沟通的作用。

(3)作为一名护士,应经常深入病房查看病人,护士可通过非语言表示对病人的支持,可以通过眼神表示倾听病人的叙述,可以摸一下病人的皮肤,帮病人拉一拉被角,都是对病人的一种无声的安慰,病人会感到很温暖,很踏实,对你就会有好感。愿意听从你的意见。工作起来你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 熟练的技术、丰富的医学及护理知识是进行沟通的基础。

护理工作是以一定的医学护理知识为基础,所实施的护理计划对减轻病人疼痛和疾病的愈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熟练的技术、丰富的医学及护理知识是赢得病人信任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是促进沟通的基础,护理人员应意识到病人的信任可减轻其恐惧和不安的心理。在工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意通过加强自身的知识技术水平来培养良好的信任关系。

三 护士与家属及陪伴的沟通能促进护理工作。

第3篇:护理的沟通技巧范文

肝病门诊是病人流动性很强的治疗场所,是医院的一个大窗口。病人经过挂号,就诊,检查,取药等过程后,身心疲备至极,病人或者家属容易把就诊过程中的不满发泄到护士身上。因此,掌握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是每个肝病门诊护士必须具备的素质。

1 护理沟通的概念

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1]。护理人员承担的是给予帮助的角色,患者则是被帮助者。护患沟通是护患之间建立治疗性关系的重要手段。

2 护理沟通技巧

2.1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护士要有美的良好的外在形象―仪容、仪表、服饰、精神状态等,这些都会给病人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护士淡妆上班,以热情,饱满的精神面貌和清晰悦耳,亲切高雅的谈吐,优美协调的姿态,合适的着装,端庄朴实的行为举止给就诊者得体的称谓,以便在沟通过程中易被产生被接受的亲切感。

2.2 注意语言沟通

肝病患者的“肝火”旺,情绪容易激动。在工作中,护士准确而亲切的语言是护患交流的重要手段。交流时,语速要适中,过快会让病人感到没有诚意,过慢会让病人感到反感[2]。治疗肝炎类病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例如,当病人对药物疗效产生疑问时,会表现出不满的情绪和过激的语言,护士要用清晰流畅的语言配合医生耐心解释,并给予安慰。另外,在候诊时,病人多,护士要多观察病情,对老弱危重者给予适当照顾,给予心理安慰,争取得到患者的理解和宽容。同时在候诊过程中针对不同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指导,如对其所患疾病,用药目的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用药的注意事项等,并随时解答病人的提问,要善于问病人“我解释清楚了吗?”而不是“你听懂了吗”?缩短医患之间的距离。

2.3 注意非语言性问题

护患沟通中,患者的目光,表情,反应可以反映出很多的临床信息,如恐惧、紧张、胆怯等,护士要善于用手势,动作,身体姿势和言语配合传达的信息,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对不愿讲话的患者,适当的沉默比言语催促更有效。如对老年患者或小孩子,适当的抚摸,检查后为患者整理一下衣服等,会让患者感到善意和关怀,从而达到心理上的沟通。

2.4 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融洽护患关系

护士要有“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理念,不断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并进行换位思考,经常与患者交谈,询问,了解患者的真实感受,期望和要求,以及期望被满足的方式,以便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另外,我们不对疗效作出不现实的承诺。同时尊重就诊患者的隐私权,对他们的资料保密,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对予自己不太清楚的问题留给医生去解释。

参考文献:

第4篇:护理的沟通技巧范文

关键词:护士;护理;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529-01

护理操作作为一项基础护理工作,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护理工作质量,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随着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及患者需要得到人性化服务心理需要的进一步提升,给护理操作质量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我院及其他医院普遍存在护士在护理操作中缺乏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介绍我院培养护士护理操作中的沟通技巧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1 护士在护理操作中缺乏与患者、家属沟通问题的分析

1.1 长期的护理操作模式的影响,护士只是机械的完成护理操作。

1.2 护理人员缺乏对护理操作中沟通重要性的认识,认为只要高质量的完成护理操作,就会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忽视了患者的感受。

1.3 护理人员缺乏沟通的技巧,没有沟通方面的理论知识,不知如何与患者、家属沟通,缺乏沟通的信心。

2 构建我院护士护理操作中沟通技巧培养模式并实施

针对上述问题,我院在培训护患人际交流及沟通艺术的基础上,制定了构建我院护理操作中沟通技巧培养模式并实施。

2.1 第1阶段;进行人际交流及沟通艺术理论知识的培训。

护理部组织对各科护士长进行护患人际交流及沟通艺术的培训,各科护士长对护士进行培训,护理部对护士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作为考核护理人员的一项指标。

2.2 第2阶段:设计新的护理操作程序图。

2.2.1 方法:抽调2名资力高的护士长设计护理流程图,以一个科室为试点逐项进行试行,然后再修改,直到问卷调查患者满意率达98%以上。

2.2.2 设计思路:新的护理流程图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原护理流程不变,增加操作前告之,操作中患者配合,操作后的嘱咐三个步骤及评价。即(1)操作前先自我介绍,然后介绍操作的目的、过程、可能出现的不感适和如何请患者配合(2)操作时观察、询问患者的实际感受, 及时给予鼓励,并调整下一步操作的力度和速度,关爱患者(3)对患者的配合表示感谢,对患者的努力给给予肯定,并叮嘱注意事项。

2.3 第3阶段:进行护理操作中沟通能力的培训。

选四项最常用的护理操作即密闭静脉输液技术、氧气吸入技术、气囊留置导尿技术、胃肠减压技术,护理部选派四名护士长进行操作讲解、示教科。护士长用1个月的时间负责对本科护士进行培训,然后以竞赛的形势进行全员公开考核,考核时其他护士可以观摩,以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考核后评出护理操作明星予以表彰。

3 效果评价

通过在护理人员中进行人际交流及沟通艺术的培训,设计新的护理操作流程图,并以点带面选四项进行新护理流程进行培训,提高了全院护理人员操作中的沟通技巧。

4 体会

4.1 人际交流及沟通知识的培训,改善了护理人员的精神面貌,建立了护士在护理操作中沟通的信心。

4.2 良好的护理操作中的沟通,减轻患者紧张的心理和不适感,患者能够很好地配合操作,提高了护理操作的成功率。

4.3 使患者得到了人性化的服务,提高了服务质量,融洽了护患关系,使护士的劳动得到患者的认可。

第5篇:护理的沟通技巧范文

【摘要】:探讨护理人员与儿科门急诊患儿及家长的有效沟建通技巧。对儿科门急诊患儿及家长心理特征的分析,根据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沟通技巧,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效果,促进患儿的康复。

【关健词】:护士患儿家长心理特征沟通技巧

沟通是一种能力、也是现代医患关系的奠基石。就目前医院的情况来说医患沟通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有文献报道80%的医疗纠纷与服务态度和医患沟通不当有关[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观有了新的认识、对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有了更高的要求,医疗服务理念也转向“以病人为中心”。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减轻患儿身心痛苦的需要,是促进护患之间的理解和支持提高护理效果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一[2]。现根据门急诊患儿的心理特征采取有效沟通技巧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门急诊患儿的常见心理特征

1.1陌生恐惧感:门急诊患儿特别是首次就诊的患儿及家长对环境的不熟悉、对就诊程序的不了解、对医生护士的专业水平持怀凝抵触的态度、加上对患儿疾病能否治好的担心都产生强烈的陌生恐惧心理。

1.2焦虑烦燥感:由于就诊的程序及医院科室的细化,做各项检查时需要家长带着患儿在不同科室之间往返排队等待,加之对患儿的担心以及患儿因生病不舒服而哭闹不休,门诊就诊环境的嘈杂都易使患儿及家长产生焦虑烦燥感。

1.3患儿家长对诊断治疗护理的期望值过高:由于独生子女的普及以及独二代的出生患儿在家庭中成了祖孙三代的生活重心.,一位患儿生病全家倾巢而出赶往医院。每位家长都迫切希望"立竿见影""药到病除"对医生的诊断要求及时准确立马见效,对护士打针输液更是要"一针见血"对所有检查希望一次就明确诊断。

1.4怀凝心理:由于迎近几年来社会及医院各方面的原因医务人员在社会公众面前信任度下降,因而造成患儿及家长对医生护士的治疗及护理服务产生疑虑不信任。

2有效的沟通技巧

2.1语言交流是护理人员与患儿及家长沟通的重要有效的措施

2.1.1礼貌亲切的迎接性语言:"良好的语言能给病人带来精神上的安慰"[3]。见到患儿及家长进入科室,候诊护士应主动迎上前用得体的称呼接过病历初步预检分诊、测量体温、按排就坐候诊,并亲切告之请稍等,消除患儿及家长的紧张恐惧陌生心理,取得患儿及家长的好感。

2.1.2当患儿诊断完毕时候诊护士应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及时耐心地指导患儿及家长如何交费、如何联系检查或住院科室等。如需门诊输液的患儿、与同事做交接及时给患儿做皮试等。在此过程中与患儿及家长之间语言互动取得患儿及家长的认同。

2.1.3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护士应采用得体的称呼、恰旦的交流方式与患儿及家长交流。如对年龄大的家长可称呼大伯、大爷、奶奶、大妈等,对患儿则可称呼小宝贝、小帅哥等。与年龄稍大的患儿交流多用夸状性、鼓励性语言。如对小女子孩可以说“哟、今天你真漂亮!小蝴蝶结好美噢!来阿姨看看小手好不好?”对男孩子则可以说“小帅哥今天好勇敢!我要告诉其它小朋友你是最勇敢的”等等,取得患儿的配合。与家长交流则多用安慰性语言,如您不用担心我们会尽快给宝宝治疗的、这病会有好转的等等,取得家长的认同。

2.2注意非语言交流枝技巧的配合:

儿科门急诊护士在给患儿冶疗与护理的过程中还应掌握一些非语言沟通技巧的配合使交流更加通畅有效。

如面对患儿时应面带微笑、不时抚摸患儿的头部或身体、拉拉小手等,用肢体语言传递给患儿我很喜欢你的信息,消除患儿的恐惧感。面对家长应采用顷听家长的诉说,并配合顷诉内容采取或同情或微笑的表情与眼神以及一些简单语气词,如“哦是吗?真的咳喘很励害啊!”“不用担心啦!听医生的吧”向家长传递我与您一样为你的宝贝担心的信息。在治疗与护理中用过硬的专业技术为患儿服务进一步取得家长的信任。

3护理体会:

门诊就诊及治疗的患儿与医护人员接触时间短暂、受就诊环境、排队候诊时间、以及焦虑、烦燥、担心等心理的影响易与门诊医护人员发生医患纠纷及投诉事件。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针对门诊患儿及家长的普通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沟通技巧迅速消除患儿及家长的陌生、恐惧、烦燥、焦虑感,及时用精湛的医疗护理技术为患儿服务,取得家长的认同与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糸完成各项医疗护理任务,促进患儿康复,减少护患纠纷与投诉,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总之,护士在新的医学模式中学会运用一些护患沟通技巧,对于提高护理质量、融洽护患关糸、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素萍:沟通艺术与构建和谐护患关糸的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08.40(1)65-66

第6篇:护理的沟通技巧范文

目前护患之间主要的沟通方式有语言式沟通、非语言式沟通和抽象式沟通。要根据不同年龄和性格类型的患儿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

2、护患沟通技巧

2.1、和家属的沟通技巧

真诚、尊重和平等是护患沟通的基本前提,作为护士要设身处地的站在患者家属的角度去着想,要从心理上同情和理解家属的心情。

2.1.1、避免在谈话开始时使用闭合性问题、如:“是不是”、“有没有”,或命令式语言如:“不要”、“不能”等,从对患者疾病康复有利的方面劝说,冬天,很多家属开窗通风怕孩子受凉再感冒,致使孩子病情加重,而不予配合,这时就要从对孩子疾病康复有利的方面讲,空气质量不好对孩子病情恢复不利,同时也增加了输液反应潜在的危险性,另外通风前同病室家属相互沟通,把孩子盖好,不要在风口处;病房暖气片上时常会有晾晒尿布、衣物的情况,这时就要和家属讲这样做会增加交叉感染的几率,使用一次性尿裤就可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他们都能够很好的配合。

2.1.2、经常和主管医生沟通,责任护士应全面了解患儿的病情和患者所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有些药物的药理作用有几个,具体用在个体患者身上利用的是那个作用应了解清楚,避免和医生的告知的不一致而导致家属的误解。

2.1.3、经常深入病房向患儿家属详细解释病情及治疗方案,尽量做到使家属对患儿的疾病和治疗心中有数,能够正确的对待病情变化和不良的预后,减少误解的发生和不必要的纠纷。很多孩子在用了抗生素之后会出现腹泻,要提前和家属沟通告知,避免事情出来了再解释有些被动。

2.1.4、经常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实际需求,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2.2、树立良好形象、

作为护理人员要保持仪表端庄、言行举止得体,容易给患儿和家属留下良好的印象,也容易取得家属和患者的信任。要主动向患儿和家属介绍自己,并介绍整个病区和科室的基本情况使患儿和家属对病区产生归属感和信任。

2.3、技术操作的沟通技巧、

大多数患儿对于静脉扎针输液抱有恐惧心理,因此常常苦恼而不配合治疗。部分家属对于患儿使用头皮静脉输液不理解,抱有排斥心理,要向家属详细解释使用头皮静脉输液的必要性。作为护士要有耐心,具有娴熟精湛的穿刺技术,遇到不顺利的状况要保持从容的情绪,心平气和的和患儿及家属进行沟通,必要时将患儿单独送至房间进行操作。要尽可能使用安慰性和鼓励性的语言争取患儿信任和配合。基础护理是作为护理人员最基本的操作技术,也是衡量护士基本素质的重要指标。因此一定要先练就过硬的技术本领,争取操作时“一针见血”。

2.4、塑造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

对于患者来说,一个干净整洁、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作为护理人员,要时刻保持病房干净卫生,可以增加适当的游戏设施,使用暖色涂料等。舒适的环境有助于缓和护患和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便于沟通的进行。

2.5、保护患者隐私、

保密原则是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操守之一,在工作之余不要提及关于患者的任何信息,体现人文关怀。

2.6、催款的沟通技巧、

患者住院经常会遇到欠费情况,这是就需要护理人员及时催款。由于患者家属通畅对此类话题较为敏感,在催款时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切不可傲慢无礼、语言粗暴。每日定时发放一日清单,对于即将欠费的患者家属要提前通知,以免因为欠费而影响治疗。

2.7、学会倾听

倾听是重要且有效的沟通技巧,在现代社会尤其重要。大多数家属因孩子患病而合并巨大的心理压力和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作为护理人员要换位思考,充分理解患者家属的心情,对家属的倾诉甚至不满要耐心倾听,并从中发现其潜在的需求从而给予适当的心理辅导和安慰。

2.8、加强护士自身素质建设

由于患者和家属自身的生活习惯、文化差异和民族信仰等不同,对疾病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面对这些千差万别的家属要达到精细的服务水平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护士自身的素质建设对于良好的沟通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护士要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充实自我,除了资深专业知识意外,还应该关注自然、人文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3、小结

第7篇:护理的沟通技巧范文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骨科2013年6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08例患者,男性64例,女性44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8.3±5.3)岁;根据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相应护理,及时向患者讲解治疗期间注意事项、治疗方法、治疗目的、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等,稳定患者情绪。密切注意患者治疗期间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有效处理。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的饮食护理、运动指导等。观察组护理期间采取护患沟通技巧。

(1)掌握患者心理特征。为了保证护理人员能够充分发挥沟通效果,需保证护理人员能够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资深护士可以向经验较浅患者讲述骨折患者常见不良情绪,多数患者因肢体疼痛、活动障碍、自理生活能力降低等原因,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护理人员在掌握相应情绪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2)情感沟通。沟通期间给予患者必须情感关怀,仔细倾听患者主诉,尊重、关心、体贴、支持、鼓励患者,沟通期间声音轻柔、语速、语调适中,及时发现患者异常情绪表现,立即疏导。同时向患者讲解具体成功案例,引导、教育患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

(3)形体语言。护理人员合理运用非语言沟通方式,给予患者肯定、鼓励的眼神,注意手势、表情,面带微笑,可触摸、拥抱,以形体语言给予患者鼓励和肯定。

(4)帮助患者建立相应社会支持系统。患者突遇伤害后,特别希望得到家长的照顾和关心,护理人员可允许家属、亲戚朋友探视,给予患者心理必要的支持和安慰,减轻患者治疗期间的孤独和痛苦,以此促进患者康复。

1.3观察指标

依从性:根据患者治疗期间用药、饮食、治疗、护理、锻炼等情况进行判断,以百分制计算,分数越高依从性越好。以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分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以百分制计算,分数超过52分则为焦虑和抑郁。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依从性、情绪状况对比,观察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情绪比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第8篇:护理的沟通技巧范文

[关键词] 沟通技巧;临床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7-8517(2011)13-0071-01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包括意见、情感、观点、思考等的交换过程,以此取得彼此间的了解、信任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护患间的沟通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向患者提供正确的信息,是实现护士为患者服务,减轻患者痛苦的具体体现。正确运用语言性及非语言流,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倾听的技巧

倾听并不单纯是护士听听患者的语句,而应“整个人”参与进去,并且观察、了解患者的非语言行为所表达的信息。

1.1 参与与患者保持适当距离,一般保持在0.5-1米距离较为适当,保持放松、舒适的姿势,全神贯注的倾听并与患者保持目光交流,避免注意力不集中的动作,给对方以及时的反馈和适当的鼓励。

1.2 核实核对自己的理解,已经获得或给予反馈的,在核实时给予短暂的停顿,以便患者纠正、更改或明确自己所说的话,运用核对的技巧,可以协助护患建立良好的关系。

1.3 反映将对方所说的全部内容,回述给对方,使对方明确你已理解他的意思。

2、语言沟通技巧

语言沟通是使用语言或文字进行的沟通,是护患之间主要的沟通方式。

护士在患者的心中往往享有很高的声誉,患者有很多话愿意问护士,而护士在与患者的交谈中可以更好地了解病情,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则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护理顺利执行。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不仅要对自己语言本身负责还要对语言产生的效应负责。所以使用的语言就因是亲切、温暖、善意、礼貌的语言,不能使用影响护患关系的直、快、粗的语言,应注意说话的态度、语气、方式,创造和谐融洽的气氛。而选择适当的时间和良好的环境,也是体现语言沟通效果的重要因素。集体沟通可以采取工休座谈会的形式。对于病情特殊的患者,需采取不同方式、方法给予关怀和交流沟通。

3、非语言沟通技巧

非语言沟通是指举止、行为、表情的沟通,与患者交流时要保持目光的接触,以示尊重和诚意,要耐心倾听,不要随意打断。要适当的反应,表示对交谈感兴趣和鼓励。因此非语言交流在护理工作中也非常重要。

表情:微笑是护患交流时最常用的表情,它应无声,可体现尊重、友好的情感。目光:要求护士目光要亲切舒适、轻松。触摸:是非语言交流的特殊形式,是补充语言沟通向他人表示关心的一种重要方式,但要应用恰当,防止产生误会。

4、沟通技巧的注意事项

第9篇:护理的沟通技巧范文

【关键词】护士;护理;心理

心理护理是通过护士的语言、行为、表情、态度等影响患者的心理,使其处于接受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核心,贯穿于临床护理的全过程。在新的医学模式下,心理护理中的沟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分非语言性和语言性两条途径来达到沟通的技巧,建立和改善医患关系,较好地解决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及心理问题,起到药物起不到的作用[1]。在临床工作中,护理工作者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通过语言性和非语言性的联合应用,不断实践、摸索、总结、提高沟通技巧。

1护士的基本素质

1.1政治素质

护士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热爱护理工作,献身护理事业。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处处关心患者才能做好心理护理。

1.2业务素质

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是科学实施心理护理的指南,心理护理的成败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士是否较好地掌握了心理学理论和技术[2]。

1.3心理素质

护理人员自身情绪的稳定对患者情绪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护士热情服务,举止文雅,态度和蔼,操作认真,无形中给患者一种温馨和心理安抚,通过非语言达到心理护理目的。

2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能使护士在短时间内赢得患者的好感和信任,这对日后护患关系的建立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接待新入院患者时,护士必须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仪态和服饰等。面带微笑接待患者是进行沟通的首要条件,微笑可使患者消除陌生感、恐惧感,增强对护士的信任,缩短护患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3]。首先在与患者交谈前需要自我介绍,说明身份姓名和职责,这样能使患者感到亲切、平等、消除紧张情绪。这时护士的一句话都会作用于患者,即使一字之差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其次在与患者沟通时尊重患者是前提,不允许护士以床号代替姓名的称呼。

3与患者沟通技巧

语言是沟通护患感情的桥梁。美好的语言不仅使患者心情愉快,感到亲切温暖,并且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交谈时要耐心倾听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感受,尽量使患者感到你在帮他。与患者沟通要有技巧,可利用技巧语言,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目的。与此同时,在重点宣教一些就诊程序,让患者在愉快的心情中接受医院的就诊程序。这样一来患者就会觉得你很亲近,有什么事他会主动找你谈,我们只有热情接待指导,无形沟通,使他们不知不觉也会尊重你、接纳你,使你的工作得到患者认可。现代护理模式要求护士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其中语言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4]。

护士的目光、表情、体态是语言交流的必要补充,护士可通过目光、面部表情对患者的痛苦表示同情、关怀,使患者产生一种信任感和安全感。亲切、友善的目光,可以给患者带来良好心境,甚至可通过目光来稳定患者情绪。

4护患关系重要性

护士要改变过去旧观念,认为患者来院看病是来“求医”,因此对患者爱理不理,态度冷漠,遇到不快大声呵斥,这都会使患者产生不愉快和不信任感,有偏见,甚至看不起护士。我们要时时处处将自己换到患者的位置,从患者立场出发去认识他们、理解他们,使患者感到亲切而富有权威性。护士不仅要以端庄的仪表、和蔼的态度、娴熟的技巧出现在患者面前,而且要患者的理解和支持。

5总结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应该说是一门艺术。要掌握这门艺术,需要护士不断学习沟通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沟通技巧,以满足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和需要,使患者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程丹丹,王国珍.医护人员语言在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中的运用策略[J].当代医学,2009,15(11);32.

[2]暴秀兰.整体护理工作中的心理学应用[J].当代医学,2010,16(7);21.

[3]侯卫洪,刘丽敏,王超,等.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J].中外医疗,2010,29(3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