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产业化工作汇报范文

农业产业化工作汇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产业化工作汇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产业化工作汇报

第1篇:农业产业化工作汇报范文

##县农业产业化暨结构调整工作汇报

##县总面积1580平方公里,总人口36.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6万,占全县总人口80以上,是个传统的农业县。近年来,我县注重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始终把培育高附加值、强牵动力的龙头企业作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全力扶持,常抓不懈。全县现有农业龙头企业34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县级龙头企业6家,基本形成了年糕、米粉、罐头、风味食品、竹制品五大系列的生产格局。今年1—10月,全县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2.5亿元,上缴税金1460余万元,出口创汇570万美元,带动农户近2万户,增加农民收入900余万元。我们的做法主要是:

一、依托资源建龙头

##农业资源丰富,有耕地31.7万亩,年产粮食近20万吨,是我国百个商品粮

基地县之一;木竹资源优势突出,有毛竹林14万亩,毛竹蓄积总量2100万株,居全市第二;食品工业基础扎实,曾是全国食品百强县之一;地方特产众多,年糕、扣肉等传统食品在周边省市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农业结构调整上,我县以市场和经济效益为导向,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提出“依托资源建龙头、建好龙头促调整”的思路,重点发展粮食深加工、传统食品开发、罐头及木竹加工企业,目标是实现“三个万吨”,即万吨米粉、万吨年糕、万吨罐头。经过几年的努力与发展,以上目标已基本实现。我县米粉年生产能力现已接近万吨规模,其中大型米粉生产企业有紫文、双明两家,产品全部出口;一定生产规模的年糕企业有二十余家,其中大禾食品公司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产量在4000吨左右;罐头生产企业柏林、顺源公司年产值分列省内同行业第一和第三,产品以水果、竹笋罐头为主,全部出口,我县已成为华东地区继浙江黄岩之后的第二大罐头出口基地县。此外,竹制品、扣肉、风味食品等加工企业发展势头也十分看好。

二、办好基地稳龙头

稳固的生产基地和充足原料保障,是龙头企业持续发展的强力支撑。策应龙头企业

发展的需要,我县结合实际,经过充分论证,于20__年提出重点建设20万亩优质稻、10万亩毛竹丰产林、100万羽鹅鸭、80万只中华草龟、5万亩优质果品“五大基地”。目前,“五大基地”发展目标已全面实现,其中优质稻基地达43.7万亩、中华草龟养殖规模已突破100万只,在此基础上,我县新建了芦笋、肉牛、蘑菇、生猪等基地。在基地建设中,我们注重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农产品生长特点和生产现状的不同,扬优成势,合理布局。如葛溪、漆工、中畈、湾里、朱坑等乡镇为重点的优质稻种植区;以南岩、弋江、花亭、龟峰等乡镇为重点的果蔬种植区;以沿江乡镇清湖\朱坑为主的鹅鸭养殖区;以山区乡镇叠山、旭光、三县岭、漆工、港口等为重点的笋竹两用林和食用菌种植区等。二是市场导向原则。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县在发展壮大原有“五大基地”的同时,不断为基地建设增添新的内容。如20__年,我县在##、南岩、朱坑等乡镇新建了100余亩芦笋示范基地,在港口镇扩建了万余平方米蘑菇种植基地,扶持壮大了葛溪乡福林良种牛调拨养殖基地,目前该基地拥有良种种牛、肉牛200余头,发展农户散养肉牛100余头。三是民企双赢原则。我县通过“企业 基地 农户”的模式,实行订单化生产,强化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较好的解决了“农产品卖难”和“企业原料供应难”的双重矛盾,实现了企业和基地农户的“双赢”。今年,我县大禾公司与葛溪、漆工、南岩等乡镇农民签订了2万亩大禾谷生产合同;柏林、顺源罐头厂与圭峰等乡镇农户签订了4000吨水果、1200吨竹笋和100吨荞头的生产合同。

三、搞活流通兴龙头

我县坚持市场带动战略,突出“搭建销售平台、创新营销手段、激活民间流通”三大举措,实现了龙头企业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一是搭建销售平台。一方面,内建市场。引资5000万建设了城北综合贸易大市场,使之成为我县农产品聚散中心;引资8000万筹建赣东北贸易广场,着力培育农产品等专业批发市场;为展示、销售##农特产品,我县还在县城建立了一批土特产专营经销点。另一方面,外组网络。帮助企业在国内各大中城市设立营销网点,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如我县大禾公司在国内14个省市建立了销售网络,产品出口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东南亚等地。二是发展会展经济。县里每年拿出一定的经费,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各种展示会、展评会、博览会,帮助企业树品牌、扩影响。仅20__年,政府牵头组织龙头企业参加会展和考察培训就有9次。同时,在县内举办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宣传、推介我县名优特产品。在去年成功举办“##县第一届春季农产品展示展销会”的基础上,我县今年又举办了“江西·##首届农副产品展示展销会”。三是激活民间流通。我县成立了年糕、竹业、畜禽、药材、花卉等流通协会13个,组建民间流通组织40多家,并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身流通领域,为企业提供科技、信息和销售服务。

四、配套服务扶龙头

农业结构调整和龙头企业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包办不行,企业单干也不行,只有各级领导干部实实在在地关心支持、各部门通力配合,才能取得成效。从我县来看,主要是做好了以下几项服务:

(1)加强组织领导。县领导每人负责联系一家龙头企业,建立“一个项目、一支队伍、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问题,可向县主要领导直接反映。版权所有

(2)政策资金倾斜。强调“谁有能力谁牵头,谁能牵头扶持谁”,通过财政贴息贷款,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如支持柏林罐头厂扩建,使其生产能力达到万吨;帮助紫文米粉厂争取到国家农业开发资金扶持,新建现代化标准厂房,引进先进生产设备。

第2篇:农业产业化工作汇报范文

一、基地问题卡住了产业的块头

问题简析:近三年,××*中药材基地以每年建设====-====亩以上的规模速增,其增长速度仅次于××*基地。到去年底,××*中药材面积已达=.=万亩,占特色农产品基地总面积的==%,主产区药农人均面积达到=亩以上。笼而统之,基地面积确实形成了气候。但是,与基地密切相关的两个现实问题不容回避:一是种植分散、品种杂乱。目前,规模在===亩以上的种植大户××*不到==户,大部分药材仍然处于零星种植的原始状态。品种方面,××*既种植本地药材==种、大宗药材==种,也种植引进药材==多种,品种多而杂,科技含量停留在较低水平,没有形成本地的优势产品和拳头产品,缺乏带动力。二是关键品种的发展受制于人。虽然丰溪、向坝等乡镇采用“野转家”解决了部分种源问题,但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资料,没有建成规范的药材良种培育繁殖基地,许多市场前景看好、销售价格较高的药材种子全靠外购,引进成本高且遭遇“品种壁垒”,要想扩大销路好、见效快的基地规模,引种买苗只得任人叫价。

破题建议:一是稳控基地规模,根据××*的土地容量,药材面积控制在==万亩以内为宜,不必在基地数量上盲目贪大。二是合理调整品种结构。加大传统品种选育和品质开发力度,以优质优势品种为突破口,推动生产要素向名、优、特产品聚集,力争把杜仲、黄连、玄参、冬花、川乌、独活、桔梗、柴胡、白附子等优势特色品种发展到药材总面积的==%。同时,抓紧外引进品种的本地化工作,尽快摆脱对良种种源的依赖状况。三是按照一乡一业,数村一品的要求,合理配置资源,着力培植一批药材大户、大村、大乡、大镇、大场,实行连片开发,聚集规模效益,打造基地板块,以适应国际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市场准入制度为目标,逐步提升产业化水平。

二、销售问题堵住了增收的盼头

问题简析:药材不同于其它农产品,卖不出去就是废草(根、皮)一堆。在拓展药材销路上,各地各部门想了很多办法,见到了一定成效,龙头企业和营销能人在药材销售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云浩药业集团已在工业园区划地==亩,筹建中药饮片加工企业;××××××有限公司也在××*设办事处、药材收购部,并把兴建中药饮片加工企业的计划列入发展方案;已涌现出××*镇的××*、××*,××*乡的××*等经销大户,每人年均药材经销额达===万元以上。但是,卖难的客观事实也大量存在,去年,约有==%的药材积压在农户家里,甚至约有==%积压在基地里没有采挖、采摘;有的药农迫于生产成本回收的压力,不得不低价出售,蒙受经济损失,农民靠种药增收的希望落空,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与此相对的是,除国内中药材市场容量只增不减外,还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巨大的中药材市场。欧盟对中药材进行了统一立法,允许药店销售植物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中草药已合法化;美国政策也放宽了对中草药的管理办法,正在对中草药进行立法,把草药作为治疗药物列入医疗而不再仅仅是作为对营养补充剂和替代药物。这些都将为中药材进入市场提供了广阔前景,也必将推动××*乃至全国中药材产业的迅速发展。

破题建议:一是积极筹建××*药材协会,在此基础上,指导××*、××*、××*等药材种植重点乡镇和国营农林场筹建分会,将营销大户、经营能人和经纪人组织起来,依托协会的整体合力,突破销售难题。二是推动建立药材原产地营销网络体系建设,尤其要启动黄连等品种原产地保护及gap认证的申报,培育原产地各类专业小市场,消除进入国内大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障碍。三是开展网上销售业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多途径与国内各大中药市场和制药企业广泛建立合作关系,特别是加强已经落户××*的××*药业、××*药业等制药企业的业务联系,真正实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形式,推行订单农业,确保农民利益。

三、项目问题短住了发展的势头

第3篇:农业产业化工作汇报范文

同志们:

这次鹤峰现场办公会,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视。鹤峰县在我州率先进入由农业经济主导型向工业经济主导型转型,尤其是工业支柱产业和企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困难和问题,这不仅对鹤峰而且对全州来讲,都是一个必须应对和解决的新的课题,对鹤峰乃至全州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考验。昨天,我们参观了鹤峰的企业和工业园,今天听了鹤峰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汇报,州直各部门根据鹤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问题都作了明确的表态,最大限度地支持鹤峰县经济社会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鹤峰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土家族文化的高峰,改革开放以来,鹤峰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辉煌

鹤峰县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是一块文化的厚土。在历史上这里曾出现过“田氏”作家群,这里曾诞生了民族英雄陈连升,这里是领导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这里诞生了以李传锋、王月圣等为代表的鹤峰作家群,是恩施州少数民族作家群的主力军,他们这些文学艺术成就,代表了恩施州文学艺术的高峰。

鹤峰不仅创造了土家文化的辉煌,而且在改革开放尤其是建州以来的20年,又创造了经济发展的新的辉煌,有一组数据可以足以说明:全县生产总值由1983年的6333万元发展到2004年的116232万元,增长18.35倍,财政收入由1983年的488万元增长到2004年的8016万元,增长16.4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3年234元增长到2004年的1618元,增长6.9倍,三次产业结构比由1983年的64.0:12.5:23.5调整为2004年的37.7:39.7:22.6,尤其是二产业上升了27.2个百分点,率先在全州实现了由农业经济主导型向工业经济主导型的转变。基本构建了以水电工业、药化工业、绿色食品加工工业为先导产业,以矿产、建材为接续产业的特色工业体系,逐步进入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尤其是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鹤峰人敢为人先,冲破了姓“资”姓“社”的思想束缚,思想解放走在全州前列;打破姓“计”姓“市”的思想桎梏,以市场经济为基本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走在全州的前列;冲破姓“公”姓“私”思想障碍,推进民营化走在全省全列;推进“公司+基地+农产”的模式,农业产业化走在全州前列;以水电、茶叶、磷矿等优势资源为依托,走具有山区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涌现了八峰、长友、华龙、世为等一批在恩施州乃至在全省有一定影响、成长性强的企业,工业化走在全州前列。可以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历届鹤峰县委、县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加快发展,敢为人先,真抓实干的结果,州委、州政府对鹤峰的发展是充分肯定的。

二、鹤峰县率先进入经济转型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务必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快建设山区经济强县

第一,鹤峰县要认真研究经济转型时期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为全州县域经济发展探索一条新路

当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进入经济转型时期,尤其是由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转型时期,往往是经济体制矛盾、经济结构矛盾、城乡结构矛盾、社会矛盾管理体制矛盾等各方面的矛盾交织和凸显的时期。鹤峰县要认真研究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要认真研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尤其要重点研究国家的金融政策和土地政策,要认真研究产业发展问题和支柱工业发展问题,研究wto政策和产业外向化问题,研究县域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以工业化带动产业化,推动城镇化的问题,研究三次产业互联互动协调发展的问题,研究政策支撑的问题,研究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等等,总之,在经济转型时期,要从战略和方向上把握,从战术和措施上应对,为全州县域经济发展探索一条新路子。

第二,在经济转型时期,鹤峰县要以坚持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快鹤峰经济社会发展

有什么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本区域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影响,鹤峰县作为我州率先进入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县,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六大一强”战略,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防止和克服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片面地理解为放慢发展,把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简单地理解为平均的、没有重点的发展,把“重农亲民”错误地理解为重农轻工、重农抑商,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肤浅地理解为“好人主义”等四种错误倾向,始终坚持在加快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统筹协调发展。

鹤峰县要按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要求,把握好“五个统筹”,一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努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二是要统筹区域发展。鹤峰既要统筹以县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发展,又要立足于湘鄂边区统筹协调边区区域经济发展。三是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既要统筹经济,又要统筹社会事业的发展,实现共同进步。四是要统筹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既要坚持以人为本,又要遵循自然规律,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目标。五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尤其要创新体制,吸引国内外先进生产要素,加快鹤峰经济发展,为建设小康鹤峰打牢体制、产业、基础设施、人文四个基础。版权所有

第三,鹤峰县要大担探索,开拓创新,在体制创新上实现新突破

要打破一切束缚经济发展的桎梏和枷锁,使各种经济“细胞”活跃起来。一方面,要加快企业的制度创新,在企业推进股份制改造,建立“归属明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建立起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产权单一或一股独大、作坊式生产和家庭式管理的问题,使鹤峰处于成长关键期的一批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建立“政企分开、高效透明、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同时,加快建立公平竞争、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市场体系,使每一个企业在发展中找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现”的感觉。

第四,鹤峰县要争创一流环境,在对外开放上要走在前列

鹤峰在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发展方面,一直走在全州前列,外贸出口占全州的一半以上,具备快马加鞭的条件。要紧紧抓住国内外生产要素重组、产业转移以重大机遇,努力加快鹤峰对外开放的步伐。要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又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软环境建设方面要争创一流,要按照“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工作标准的国际化、社会服务功能化、行政服务规范化、资源配置市场化和产业发展集群化”的要求,创一流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大力招商引资,不仅要“引进来”,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注重其内涵发展,还要“走出去”,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向境外拓展,扩大外贸出口。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把鹤峰建成全省重要的外贸出口基地。

第五,鹤峰县要把结构调整作为推动县域经济裂变的根本性举措,在民营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等方面走在全州乃至全省的前列

鹤峰要把优化经济结构作为全局性重要举措,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几个主要环节: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壮大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以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求为原则,加快调整所有制结构,大力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三是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努力调整产品结构,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经济效益。四是以城乡协调发展为目标,逐步调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突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用政策、法律、市场机制等多种手段,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一是要坚持走山区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经济发展要走在全州乃至全省的前列。鹤峰工业发展有较好的基础,已经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特色资源开发为依托,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产业转移,具有山区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尤其是在水电工业、药化工业、外向型产业等发展上走到全省前列,当务之急是制定支持工业化发展的政策,把水电工业、药化工业、绿色食品加工业做大做强,尤其要下力气培植以磷化工业为主的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加快建成100万吨以磷肥、磷饲料为主的磷化工业基地,成为全州乃至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版权所有

二是要下大力气推进民营经济的发展,使民营化走在全州乃至全省的前列。当前,鹤峰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如何上档升级的问题。当务之急是推进民营企业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破家庭式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做大做强一批优势企业,增加一批上市企业。

三是用谋划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使农业产业化走在全州前列。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以大龙头带大基地,建大产业,创大效益。尤其是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一批元公害农产品基地。

第六,鹤峰县要弘扬创业文化,以创业文化推动全民创业

全民创业局面的形成,需要创业文化去推动。鹤峰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了钱多当大老板、钱少当小老板、人人想当老板的创业文化,这种创业文化必须大力弘扬,要想让更多的优秀创业者脱颖而出,关键是要形成一种创业文化氛围。要通过创业文化的建设,在群众中播下创业致富的思想种子,培育群众的市场意识,积极引导他们摒弃依赖政府、守土恋家等各种不思创业、不敢创大业的落后观念,倡导勇于吃苦、敢为人先、从零做起的创业精神,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在鹤峰的土地上充分涌流。

三、州委、州政府将加大对鹤峰的支持力度,坚定不移地支持鹤峰的经济社会发展

这次鹤峰现场办公会,鹤峰提出系列请求解决的问题,州委、州政府和州直相关部门进行了认真地研究,对每个问题都进行了答复,总的原则是体制机制问题,鹤峰要用改革的办法加以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州委、州政府全力支持,尽可能的解决。如何支持鹤峰发展,我不再重复答复意见,我只强调三条原则性意见。

第一,州委、州政府将高度重视、关注和支持鹤峰县的经济转型,每年尽可能地为鹤峰解决几个影响鹤峰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第二,逐步探索和建立支持鹤峰发展的政策机制、投入机制,在项目布局、信贷支持、城市建设、交通建设等方面向鹤峰倾斜。

第4篇:农业产业化工作汇报范文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2008年上半年,全市各级财税部门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各项决议,大力组织财政收入,严格收支管理,不断深化改革,强化监督检查,认真落实各项财政政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财政收入大幅增长,重点支出得到保障,公共财政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力度和保障作用明显增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依法理财水平不断提高。我们认为,上半年,全市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截止6月底,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31.7亿元,占年度预算的63.4%,较上年同期增长30.6%,增收6.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6亿元,占预算(18.5亿元)的68%,较上年同期增长32.5%,增收3.1亿元;市本级收入完成5.5亿元,占预算的65.8%,同比增长31.8%,增收1.3亿元。财政收入提前一个多月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开创了10年来财政收入的最好水平。

上半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7.9亿元,占预算的53.7%,较上年同期增长38.4%,增支7.7亿元。其中,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完成5.3亿元,占预算的52.7%,较上年同期增长41.9%,增支1.6亿元。

一、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主要特点

(一)财政与经济协调发展,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均有所加快,增速在全省位次比去年同期普遍前移,大部分指标增速位居全省中前列,经济的健康运行促进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同时各级财税部门坚持依法治税,加强重点行业征管力度,大力清缴欠税,堵塞收入漏洞,做到了应收尽收,确保了财政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全市财政收入在去年高增幅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

(二)收入结构不断优化,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上半年,财政收入较上年增长32.5%,主要得益于税收收入。全市税收收入完成9.3亿元,增长37.1%,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由上年的63.7%提高到今年的73.7%,提高了10个百分点。增幅仅次于商洛,位列全省第二。财政总收入占CDP的比重由往年的不足8%提升到10.5%,比上年高出2.6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市财政收入在保持总量稳步增长的同时,质量也在进一步提高。

(三)支柱产业稳定增长,拉动收入增长效果明显。1-6月份,全市七大支柱产业均保持了不同程度的增长,推动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38.6%,较上年同期提高了20个百分点。其中,煤炭行业产量销售增加,入库增值税2.96亿元,增长94.5%,成为财政增长的主力军;化工行业产销两旺,入库税金7,231万元,增长53.4%;医药行业增长强劲,入库税金5,985万元,增长52%。

(四)第三产业活跃发展,为收入提高作出突出贡献。上半年,我市地方主体税之一的营业税大幅增长,全市累计入库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9.3%,增收1.2亿元,占到税收增收总额的48%,拉动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个百分点。

(五)财政支出进度加快,重点支出得到保障。上半年,全市财政支出完成27.9亿元,占预算的53.7%,较上年同期增长38.4%。重点支出项目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等较上年增幅分别为22.1%、50%、122.2%、64.7%,无论是支出进度还是支出增幅均有所加快。财政支出快速增长有力保障了新农村建设、“民生工程”、市政重点项目等各项重点支出的需要,有效的促进了全市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存在问题

通过对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调研,我们认为,上半年我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无论是收入的数量质量,还是财政支持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力度都是历年来最好的。但从全年情况看,我市在财政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与措施制约我市经济的发展。突出反映在:一是由于国家对土地和信贷的闸门控制更严,导致项目建设用地和企业融资更为艰难,不利于新项目的引进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二是国家税率的调整影响我市财政收入的增加,其中:企业所得税税率的调整使全市减少收入近2,000万元,利息税税率下调影响个人储蓄税也在2,000万元左右;三是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影响我市纺织行业利税的增加。

(二)重点企业税源萎缩,规模企业正在建设。目前我市三个重点税源企业,彩虹集团、石油助剂厂和渭河发电厂因油价倒挂、原料涨价、企业成本上升等因素致使利税大幅下滑,严重影响了市本级收入的增长。而多晶硅、二甲醚、子午轮胎等一大批规模企业正在建设之中,仍未投产见效,对税收的贡献在明后两年才能逐步显现。

(三)县区发展不够平衡,财政改革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从财政增长幅度上看,有的县区完成任务较好,特别是长武县已经提前半年超额完成了全年的任务,而有的县区则刚过半。从收入结构上看,部分县非税收入比重过高,财政增收基本上靠非税收入拉动,收入结构极不合理,且有继续增长的趋势。加之债务负担沉重,使财政运行风险加大,许多政策性配套资金难以落实。部分县区财力明显不足,支持地方经济增长的大型稳固财源少,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另外,部分县财政改革的步伐不快,部门预算尚未全面铺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仍未启动,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财政支出增幅较快,支出压力不断加大。突出的反映在:一是推进西咸经济一体化进程投入压力增大。几年来,市财政从各种渠道已先后投入10亿多元用于西咸经济一体化的总体规划、道路管网和景观绿化建设。总投资9亿元的兰池大道今年将开工建设,也给财政支出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二是5.12汶川大地震后市政府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抗灾减灾,而灾后重建仍需大量资金的投入。三是“民生工程”支出资金缺口增大,为落实下达的配套资金任务,我市需筹措资金4.3亿元,新增支出3个多亿,这对市县两级财政构成了很大的支出压力。

三、几点建议

为了确保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针对上半年全市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现提出以下建议和意见:

(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体,要不断提高税收收入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坚持把财政收入“做大、做强、做实”。各级政府要树立科学的收入增长观,正确处理好收入规模与收入结构、收入质量与增长速度的关系。要做实财政收入,不能为了追求财政收入的高增幅,而加大非税收入的比重。此外,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增加来自第三产业、规模企业的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份额。

(二)准确把握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各级政府要研究、利用好政策,制订好措施,建立好机制,抓住国家继续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与地质灾害防治等投资机遇,按照“争取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在加大争取一般转移支付时,大力争取中省资金对我市重点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倾斜力度。力争使我市的财力性补助和重大项目投入不断增加,为我市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另外,各级财税部门要深入学习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新的耕地占用税条例,高度关注增值税、资源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等制度的改革,认真测算各项税制改革对我市财政收入的影响,及时研究应对措施。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财税增收能力。一要继续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经济综合效益水平。各级政府要利用现已形成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名优农产品生产基地,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农产品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换,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产品增值和财政、农民增收。二要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要立足全市资源优势和行业基础优势,促进重点行业的优化升级,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实施名牌战略,积极开拓市场,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努力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突出拉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对税收贡献率高的产业或行业,培育新的经济和税收增长点。三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大兼并、重组、联合力度,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提高产业聚集度和整体竞争力,力促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开拓效益财源,努力壮大财政总量。四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做大做强地方旅游、餐饮、商贸业的扶持与发展。结合咸阳历史文化资源丰厚的现状,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整体上讲,旅游资源仍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今后应在景区建设和管理水平、在国内外客源市场的开拓及旅游商品的开发和规模销售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带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提高三产占GDP的比重和税收贡献份额。通过产业、产品结构调整,逐步降低低税率产业比重,提高高税率、高附加值产业份额,增加财政收入。

第5篇:农业产业化工作汇报范文

工业强县是关系全局的重要战略,工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为开好这次工业强县暨招商引资大会,昨天下午,召开了县委常委、副县长联席会议,专门听取工业和招商引资等有关工作汇报,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县委书记卓晓静同志在省委党校学习,非常关注这次大会,做了重要指示,提出了具体要求。今天会上,表彰了一批先进单位、先进个人;镇、镇、开发区、地税局、凯龙电气等五个单位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每年我们都安排乡镇、县直单位和企业的先进代表上台发言,但今年与往年不同,过去每年都是、等乡镇,这些乡镇一直做得较好,大家总感觉他们有基础,我们不好学习,但是今天上台发言的镇、镇,他们都不是工业基础很好的镇,镇是县城所在地,像其他城关镇一样,主要以服务业为主体,没有自己的工业和发展工业的平台,但是现在工业发展平台已具雏形,值得关注;历史上,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在农业为主的年代有过辉煌,进入工业社会后,给人的感觉只是一个大镇、穷镇,因为它只有农业,没有工业,但现在镇,还有其它相当一部分乡镇,正在转变,在做发展方式的转变,在选择新的发展路径,所以有典型意义。地税局是条条单位,一个条管单位能在招商引资、服务工业发展方面身体力行,走在前列,我们块块单位还有什么理由不做得更好。县开发区也有很多好的企业,包括卫康、华业等,他们都上过台,但今天上台发言的是一个新的、即将正式投产的企业——凯龙电气,上半年在国家电网招标中签订将近1亿元的供货合同,这是近期落户企业的代表,以实实在在的开工、建设为工业经济发展加油。刚才,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徐岩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对2011年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安排部署了今年工业强县和招商引资工作任务,我完全赞同。希望各级各部门认真领会会议精神,结合各自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把工业强县的口号喊得更响

今天大会主题非常明确,就是推进工业强县、抓好招商引资。近几年来,发展很快、变化很大,县城变化很大、农村变化很大,旅游、特别是天柱山旅游的变化很大,工业、特别是县开发区的变化也很大,乡镇园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为什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招商引资。在我县,这几年抓招商、建平台、强产业,工业经济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去年,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工业经济总量实现新提升。去年五大产业总产值达到110多亿元。在提出五大产业概念的时候,最多的才20多亿元,最少的才4亿多元,但是通过几年来的发展,最大产业已经发展到37亿元,第二大产业接近30亿元,最小的也发展到10亿元,总量得到了提升。全县私营企业发展到1784家,全部工业实现产值168亿元,同比增长31.3%。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27家、增长55.54%,二产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提高了2.8个百分点、达到57.1%。二是招商引资规模实现新突破。前年我县获市工业振兴先进县。去年又在全市招商引资考核中名列第一,实际利用县外境内资金57.58亿元、境外资金584万美元,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53个,当年在建投产和新开工的亿元以上项目17个,引进的项目涵盖工业、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三是园区建设开创新局面。我县作为市、省为数不多的拥有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县,县开发区11.9平方公里已初步建成,有150多家企业,基础设施基本到位,关键是征地,关键是项目落地,关键是推动建设、推动开工、推动投产、推动达产。2011年,县开发区新开工项目26个、新投产项目26个,项目基本做到了即签即落。作为新筹备的省级开发区,是一个新的发展平台,由两三平方公里发展到5平方公里,落户企业77家。包括在内的9个乡镇工业区,近几年都取得实质性进展,现在总面积达到8平方公里,有192家企业落户。工业总量、招商引资的新突破,园区发展取得的新成效,是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在座企业家辛勤工作的结果,没有在座企业家的努力,经济腾飞就没有基础。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政府以及在座的县级班子成员,向全县工业和招商战线的同志们,向所有在投资发展的企业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我县工业经济发展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也还有很多问题。总量不够大,企业规模不大,大企业比较少,高科技的企业不多,工业总量扩张不够。我县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工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总量不够,它是一个数量问题,但是讲数量,不是不讲质量,要同时讲质量,要好中求快。目前我县工业发展有一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怎么对待工业、怎么对待招商引资,是一个值得在座所有同志思考的问题,所以讲要把工业强县的口号喊得更响。讲到工业强县,大家会条件反射地想到另一句话:旅游兴县。怎么看待的发展战略,怎么看待工业和旅游的关系,也是今天大会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县域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就是发展方式问题,讲到发展方式就涉及发展战略,在我县有很多发展战略,在这些战略里面,基本战略就是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工业和旅游是腾飞的两个翅膀,只有这两个翅膀对称地发展,我们才会飞得更快、更高、更远。不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也具有发展工业的良好条件。工业和旅游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为什么这么讲?大家都知道天柱山从资源层面来讲是我县最大资源。所以,要紧紧地抓住旅游、抓住天柱山。旅游兴县是什么含义?有很多含义,它首先是说旅游是我县最大的特色资源。如果不是放眼短期,而是放眼今后五十年、一百年,旅游是我县形成特色的长久的立足之本。但为什么不讲旅游强县,而讲旅游兴县,这是因为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现实地位所决定的,旅游业是目前众多产业支柱中的一个。从根本上来讲,旅游业是富民产业,要富民、要奔小康,就要紧紧抓住旅游业。天柱山周边,县城周边,比山区老百姓富裕些,除了交通便利外,旅游带动就是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旅游能带来人气,没有旅游业,人气就不会这么旺,服务业的成长也就没有这种宽厚的根基。有规模的商业综合体是八县(市)最多的之一,也与旅游有很大关系。城市建设是八县(市)最好的之一,也是与旅游联系到一起的。旅游业不仅仅对商业、对城市发展有很大影响,对工业发展也有很大影响。为什么很多企业家到来投资,这与旅游之都、旅游目的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你这个地方更有人气、更有品牌效益,更有发展潜力。所以,旅游业是一个富民产业,是兴县的关键因素之一。那么工业强县呢?人类社会发展要经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农业社会,第二个阶段就是工业社会,我们现在就是在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关键阶段。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谁违背这个发展规律,谁就会被淘汰。一个地方发展有很多标志,但GDP和财政收入是两个主要标杆。这几年的发展,主要就体现在GDP和财政收入总量的增加上。不是GDP大县,因为人口比较少,经济规模相对比较小。宿松GDP一直排第四,一般比我县多15亿左右,这是历史形成的。我县发展快,就体现在GDP的追赶上,我县去年GDP接近100亿,宿松比我们多10多亿。今年我县GDP肯定会加入百亿俱乐部,达到110多个亿。工业发展对GDP到底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有一组数据能说明问题:2009年工业占GDP的份额是36.44%,2010年是39.83%,2011年是50.72%。那么GDP是由谁贡献,主要动力又来自于哪里?2009年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39.49%,2010年是55.88%,2011年是63.32%,所以讲工业强县是有根据的,如果我们不紧紧抓住工业,大力发展工业,县就强不起来。从财政收入讲也是这样,在农业社会,我们没有优势,我们耕地不是最多的,农业产业化不是搞得最好的,基地规模也不是最大的,所以在那个年代,宿松、望江都在我们前面。那么最近10年呢?我们站到了第一方阵,为什么?大家知道,宿松、望江过去是农业大县,宿松基本没有工业,望江以棉花为主体,后来我县工业比他们好,赶到了前面,但是随着这两个县对工业发展的重视,大家看到宿松开发区发展非常快,所以,我县在第一方阵里是“追兵已近、标兵已远”,桐城、怀宁、枞阳就是因为工业特别是几个大企业,远远地把我县抛在后面。宿松只是到了2010年财政收入才与我县拉大了一点,以前都是2000万左右,最多3000万,为什么?就是因为那几年他们工业发展上来了,后期我县坚定不移抓工业,2010年财政收入比宿松多4600万,去年多8300万,慢慢也在拉大,但是望江也好、宿松也好,他们工业是在不断地成长,我县面临的形势还很严峻。从即期角度讲,我县不抓工业,在第一方阵就站不稳脚跟,就要被淘汰,会立马掉出第一方阵。所以,保住第一方阵位置要紧紧抓住工业、抓住招商引资。只有这样,才能够均衡发展,才有可能崛起、赶超,就像刚才有的乡镇负责同志发言时讲的一样,“抓发展、必须抓招商,快发展、必须抓工业。”所以,必须把工业强县的口号喊得更响,才有希望,要喊出我们的希望,喊出我们的方向,以行动来确保目标的实现。

二、进一步做大产业,做强企业,建好工业园区

工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今年工业经济工作,在全面落实好会议精神的基础上,要更加突出产业、企业、园区三个重点。

一要全力做大产业。以产业发展统领工业发展,是我县推进工业化的“牛鼻子”。我县已成立五大产业工作组,按照“十二五”末的目标,要打造医药化工和机械机电制造两个百亿产业,另外三个产业分别达到50亿元、40亿元、30亿元。今年,医药化工产业计划实现产值45亿元,机械机电制造37亿元。医药化工产业,目前有24家规模企业,但是亿元产值企业只有6家;机械机电制造产业,有30家规模企业,亿元企业有11家;纺织服装产业,有22家规模企业,亿元企业有7家;轻工制刷产业,有4家亿元企业;农产品及旅游工艺品加工产业有4家亿元企业,这体现出做大产业的艰难。只有每一个产业都有一大批亿元企业,所谓的“产业”才真正称得上产业。医药化工产业,今年力争实现50亿元产值,如果达到50亿元,到2015年,打造百亿产值就没有问题;机械机电制造产业,今年也要努力实现产值40亿元。

二要做强企业。工业“十强”、“二十佳”企业是按税收来确定的,2011年工业“十强”企业实现税收7872.55万元,“二十佳”企业,即前30名企业的后20名实现税收3156.88万元,这30家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税收的份额相当大、接近四分之三。但是这些企业纳税最多的也只有2000多万,桐城、怀宁纳税最多的有几个亿,去年太湖铝业公司纳税也有3000多万、比我县纳税最多的还要多。如果我县有一批千万元、几千万元甚至是超亿元的纳税大户,的发展就更加有基础,就会进一步提速。所以,做大企业航母非常重要。怎么来做大企业?要以实施新一轮“骨干企业翻番”和“大企业大集团培育”两大计划为抓手。今天会上,奖励了部分翻番企业,有的企业翻番,体现为税收翻番,产值没有翻番,但只要税收实现翻番就认同你翻番、就给你奖励,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做大企业、推进企业发展的决心。希望华业香料、海南卫康、精科机器、华茂纺织、凯龙电气、奥力欣制药、钟南人防、优丽斯新型建材、天柱酒业等企业或项目加大推进力度。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华业香料,已进入上市辅导期的第三年,如果顺利,到2013年就有望上市,县委、县政府对华业上市高度重视,分管县长是扑下身子抓,希望企业认真做好自身工作,今年一定要尽快开工建设万吨香料园,力争投产,同时围绕上市要求做好每一项工作。要通过华业上市,来实现工业、大企业上市的突破。我县有一批企业具备上市潜力,也要像华业那样,超前谋划,制订方案,进行股份制改组,为上市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涉及到上市企业,我县将按照市里要求,谁实现上市、奖励300万元,并给予其他相应政策支持,希望各位企业家抓住机遇。

三要全力打造工业发展平台。我县有两个省级开发区和8个乡镇工业聚集区。关于县开发区工作,要按照年初工作会议要求,抓好落实。关于乡镇工业聚集区建设,各地都抓得非常紧,希望大家抓得更紧一点,县里支持乡镇工业区发展的政策不变。

三、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招商选资,转型发展

一要强势招商,加大引资力度。抓发展,就要抓招商。为什么?大家都知道,中国目前所处的阶段,是向工业化中期过渡的阶段,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没有投资,就不可能发展。投资分两块:一块是政府投资,另一块是招商引资。政府投资主要是用于民生、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少部分用于支持国家鼓励发展的工业。在范围内,我县是争取国家无偿支持工业发展项目最多的县,在座很多企业家都争取到了,最多的有1000万元左右,还有一部分有四、五百万元,一、两百万元,几十万元,但是总体数量还是非常小。工业发展每年投入都有几十个亿,从哪里来?很明显,只有通过招商引资,从市场来。抓发展就要抓招商,抓招商就是抓发展,要牢固树立这样的理念。招商引资是现阶段发展的主抓手,无论是发展工业,还是发展旅游业、现代农业,都需要招商引资。县域经济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实际上主要就是招商引资的竞争。招商引资是县域经济竞争的主战场,哪个地方招商引资搞得好,哪个地方经济发展就快。在范围内,各县的比较也是这样的,那几年,望江、宿松“冒”上来,现在经济发展比较好,都是因为招商引资。所以,大家要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紧紧拎在手上,坚持招商引资,坚持一票否决制度,坚持招商引资在整个考核中占50%的权重,继续实行离岗招商,确保完成年度任务。

二要牢固树立五个意识,坚持招商选资。一是规模意识。要招大引强。产业转移,我县是首选地区之一,机遇扑面而来,好项目要牢牢抓住,不好的项目引过来也落不了地。好项目,首先就是规模大,规模不大的不能招。所以,今年招商引资政策调整了,原来200万元就算你完成任务,现在最少是500万元,如果这一点不能落实,那么你招来的项目不利于发展或者难以达到促进发展的目的,就要淘汰。所以,要招大项目、招规模企业。第二,500万元标准是针对所有招商对象的统计门槛而言的,开发区单个项目入区门槛还要提高,过去是1000万元,后来提高到3000万元,现在很多省级经济开发区是亿元以上,从来看不能低于5000万元,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有投资强度和税收要求。关于招商引资奖励,每两年搞一次,但不是什么项目都奖励,要修定标准,前提是达产,其次投资至少亿元以上,3亿元以上、科技含量高的还要重奖。第三,招商局、审计局、县开发区等单位,要联合组成专家队伍,对所有企业投产、达产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要做专业审核。二是科技意识。虽然是劳动力大县,但是如果把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是不行的。现在,开发区企业缺工问题开始凸显,很多企业招不到人,这是一个全国性问题。老一代农民工年纪大了,新一代农民工大部分上过大学,这些人在大城市里安家落户了,有学历的劳动力越来越少,代价也越来越高。不仅仅工业企业,服务业也是这样,全力大酒店员工月工资在1500元左右,而市区也就1200元左右,但作为旅游区,就业岗位需求量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只是把眼光盯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下一步会影响引进来的企业,它不能发展,我们也没有税收。所以,要引高科技企业,特别要在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型材料产业引进上下功夫,真正实现从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引进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三是环保意识。是旅游大县,讲旅游就意味着要注重环保、保护生态。旅游是以风景观光型为主体、以生态游为主体,环境保护不好,还能搞什么?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以生态优先取代过去的经济优先。实现这个历史性转变,只有牢固树立生态意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怎么落实环保意识?大的理念是生态优先,具体来讲就是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坚决不招禁止类项目,严控限制类项目,大力发展绿色企业、生态企业、高科技企业以及规模大的企业。四是税收意识。发展企业,干什么?是为了落实工业强县政策,落实工业强县体现在哪些方面?主要体现在GDP和财政收入上。讲财政收入就是讲税收,如果招引过来的企业,没有税收或者税收很少,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给人家一个发展平台?人民也不会答应。大家知道,我县开发区土地,成本起码20万一亩,出让给工业企业实际上仅几万元。为什么这样做?就是支持企业发展,就是希望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就业,增加税收。很多企业家做得不错,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也还有极少数企业家,纳税意识不强,把在产生的税收转移到外地。所以,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不在本地注册公司的,税收不在本地上缴的,要限制你、制约你、处罚你。讲纳税,不是说要征过头税,因为企业是纳税主体,是履行法定义务,你发财、我发展,你只要按照国家规定来履行义务就行,也会适度涵养税源,支持企业发展,帮你做大做强。今天早上,我再次认真看了一下120多家规模企业纳税情况,认真地做了统计,在这里面,有20多家企业纳税是在40万元以下。作为规模企业,怎么讲得过去?这与我们的发展不对称,与你的品牌不对称。我们为什么每年奖励工业发展,就是把税收作为引导的基本前提,引导企业家做大做强,引导企业家为社会做贡献。五是效率意识。这几年,我县招商引资做得很好,创新了很多方法。今后招商引资绝不能像很久以前其他县一样,搞大规模的政治招商、大团队招商,去搞形式,那样没有效益。要提高效率、增强针对性,怎么做到有针对性?就是要坚持产业招商、项目招商、委托招商和重点招商,这是基本原则。提高效率意识,还有一点就是在招商过程中要牢固树立落地意识、开工意识、投产意识。前天,在政府例会上详细听取了县开发区汇报,去年以来签了20多个项目,这20多个到底开工了多少?投产了多少?已经开工的就要做到尽快投产。招来的企业,我们工作必须跟上,要抓紧盯梢。最近几年,我县有少数招商引资来的企业,迟迟不动工,动工也是马拉松,后来证实是资金不足、没有钱。没有钱怎么办?在本地找一些小老板凑份子。这样的企业,县开发区要明确专人,根据国家法律和政策,认真兑现合同,坚决予以清理,该收回的土地坚决收回。如果不做这方面工作,我们就失职,就会对不起全县人民的期望,对不起发展的要求。县开发区还要成立项目推进办公室,各招商组都是项目办公室成员,实行联动。

四、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创优发展环境

抓工业、抓招商,最根本的是要抓环境。企业家选择环境是用“脚”,你这里环境好,他就走到你这里来落地;你环境不好,他就走。所以,有人比喻市场经济和招商引资属于“候鸟经济”,哪里有适宜环境,哪里就落下一片;如果没有持久的良好环境,就是落下来也还要飞走。所以,要把环境建设作为抓招商、促工业的第一保障,要用真心、用真力,抓紧抓好。在这里,重点强调两点。

一要强化大局意识。前几天,纪委、监察局牵头召开了企业家座谈会,一共提了几十条意见,其中有的就涉及大局意识。招商引资是一盘棋,全县发展是一盘棋,各单位都是这个棋盘中的一员,都是棋子,千万不能把部门利益凌驾于整体利益至上,千万不能为了单位多收费就破坏招商环境。希望与这块相联系的部门,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认真搞好服务,特别是金融、气象、环保、测绘等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在过去的基础上,把服务工作做得更好,涉及到收费要就低不就高。各有关单位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真心服从大局、服务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