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就业状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内容分析法 就业状况 调查报告
一、研究的目的
高等教育正在走向普及化和大众化,大学生人数不断在增加,因此高校毕业生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情况成为了一项高校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这关系着学校的声誉和质量。为了更合理地分析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研究者将根据内容分析法分析《毕业生就业协议书》,这种文本资料包括用人单位的名称、通讯地址等基本信息,研究者还可以通过现代网络技术收集协议单位性质、工资水平、地域类型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对比有利于了解学生专业情况,毕业生就业去向。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本研究以南京市某高等院校二级学院的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者随机选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研究对象,这是一种整群抽样的方法。[1]这种调查方法有利于详细了解特定专业的就业状况,所得出的数据更加具体和实用,可为所带班级的班主任提供实时数据,但所获得的样本数量少、分布不均,代表性比较差,需要在实际中就行纠正。
三、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以内容分析法为基础,内容分析法以客观存在的文字记录为主要研究对象,它将能用语言表示而非数量表示的文献转化为用数量表示的资料,并将分析结果用统计数字描述。内容分析法具有系统性、客观性、定量性的特征,其根据一定的操作步骤对文献资料进行量化处理后,再进行定性的分析以得到结论,从而尽量避免个人分析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并且其他研究者根据研究的过程可以进行重复的验证。[1]在实践中,研究者以招生与就业指导部门收到的《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为分析基础,主要收集毕业生的姓名、用人单位名称等信息作为第一类项目;同时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以及国家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对用人单位进行了行业分类,根据用人单位经济成分内部的生产关系对用人单位的经济类型进行了分类,根据江苏区域划分标准,对协议单位地域类型进行了分类,这些根据客观标准制定的项目作为分析单元。
四、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一)专业及就业情况分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制为四年,以培养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工程素养的人才为目标,要求其专业的毕业生掌握扎实的计算机软、硬件专业理论,熟悉主流软件开发及管理工具或典型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工具,具备较全面的系统软、硬件开发能力,同时有一定的开拓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其人才培养与“长三角”地区信息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就业适宜在信息产业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研发、项目管理、IT服务、移动终端开发、数字家庭与智能家电软硬件设计与开发等工作。
从对就业协议书的统计来看,2012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共有毕业生68名,其中截止目前共收到毕业协议书60份,其协议就业率为88%,这种协议就业是指毕业生通过高校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就业协议,领取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报到就业为准,协议就业率基本可以反映一个学校专业的就业质量,达到了一般院校的就业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协议就业率还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协议单位所属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析
依据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国家统计局起草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本标准采用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进行划分,基本涵括国民经济活动。[2]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研究者把毕业生的协议单位进行了分类,表1显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有32.4%的毕业生从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有22.1%的毕业生从事制造业;还有5.9%的毕业生从事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通过分析表1,研究者发现大部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时都能够找到与之对口的计算机类的就业岗位,一些毕业生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这些公司主要以计算机软硬件销售、开发、服务、咨询以及网络安全设备的安装与维护为主体的科技型公司;或者一些毕业生以电子元器件制造为主的制造业工作。这两类学生占到了就业人数的50%以上符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同时,也有毕业生在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工作,这些产业虽然和他们的专业相关性不大,但这些行业具有工作强度不大、工作自由等特点,所以也有较多毕业生从事此产业。其次,研究者发现该专业的毕业生毕业时能够进入公务员系统、事业单位的人员较少,这受到这些单位招聘时间较晚、周期较长的影响,即使有同学被录取,因还没正式签协议,他们这类人员就按未就业进行处理的,所以未就业人员比例有一定的比例。
(三)协议单位经济类型分析
企业经济类型亦称“经济成分类型”,指国民经济的所有制构成,是反映一个国家基本经济状况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数据,经济成分的划分为观察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提供了一个更为准确、全面的工具,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重要基础。通过分析毕业生协议就业单位经济类型的分布,研究者可以找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阵地”,为接下来的毕业生就业作出借鉴。通过观察表2,研究者发现有58.8%的毕业生进入到私营经济领域,这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阵地”,通过访谈研究者发现他们就业时主要以参加招聘会或者以网络投递简历的方式进行,通过面试和简单的笔试就可以进入相应岗位,相当其他经济类型来说就业更为简单、灵活,同时有些毕业生所进入的私营经济企业是自己家庭或者亲戚开设的公司,就业相对容易。股份制经济所占比重为10.3%,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等经济类型所占比例都不足6%,所占比例较小,这说明毕业生到这些经济类型的企业就业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和企业的工资水平、社会地位、资源均衡等方面的因素是相关的。
表 2
(四)协议单位地域类型分析
1994年江苏省九次党代会确定了区域发展战略。省政府在制定“十五”计划时,依据区域发展现状,对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作出了新的界定。[3]苏南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五市,苏中包括扬州、泰州、南通三市,苏北包括徐州、盐城、连云港、淮安、宿迁五市。这种划分是根据省内的自然、社会、经济、历史影响而划分的,而其经济差异较其他方面则更为明显,其协议单位地域类型也将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表3显示协议单位地域在苏南的占61.8%,协议单位地域在苏中的占16.2%,协议单位地域在苏北的占7.4%;而在生源地地域方面,苏南的占39.7%,苏中的占39.7%,苏北的占20.6%,从而明显发现毕业生在向经济发达的地区迁移,尤其向苏南地区则更为明显,这和这些地区的就业机会多、就业环境好等方面是分不开的。
五、结论与建议
(一)加强专业建设,促进学生就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与专业,是随着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而设立,相对其他专业来说,其就业面较广、劳动力需求较大,但调查发现毕业生还是有一定比例的人员不能在其对口的专业就业,这受到毕业生专业知识、就业能力和就业心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学院和毕业生必须根据就业形势调整就业方式、方法,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高等院校的教务部门应深入分析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设置专业,改善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习到扎实的基础知识,形成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自学生入学起就开始进行有关专业教育,并科学有序地贯穿整个大学期间,形成一批具备就业指导能力并热衷学生教育工作的就业指导人员为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劳动力市场分析以及就业技巧指导等一系列课程,在理论和实践中给予学生指导。[4]
(二)接受社会现实,提高学生就业心理承受能力
现在的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他们期望毕业后能够到大城市、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去工作,对工资、福利待遇有较高的要求,希望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然而面对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往往事与愿违,冷酷的现实往往给他们迎头一棒,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在求职过程中常常表现出忧心忡忡、烦躁不安的心理状态。[5]就业与指导部门要组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就业心理辅导,让学生走出就业误区,正确认识自我,择业定位不要太高,也不能妄自菲薄,把择业期望放得过低;同时,学生自己要培养健康的职业心理,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参与竞争难免会遇到挫折,但学生不能一遇到挫折就消极、低沉。
(三)丰富学生知识面,拓展就业领域
所谓专才是指在某一个专业领域具有较多专业知识,较熟练专业技能的人才;而所谓通才是具有广阔的知识平台,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多种技能的人才。[6]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与学”,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是其中一方面,随着大学学习的深入,他们学习的专业知识也将越来越多,而当其毕业后进入社会时他们对专业知识需求量会相应减少;如果出现暂时或不能就业的现象,这时毕业生就业应选择其他一些不对口的工作去做,做到“先就业,后择业”,这时他们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将与其专业无关,所以高校毕业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学习一些其他专业方面的知识是相当必要的,这有利于拓宽自己的就业面,拓展自己的就业空间。
参考文献
[1]卜卫.试论内容分析方法[J].国际新闻界,1997(04)p55-56.
[2]方宽.统计研究[J]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的沿革及与国际标准的比较,2002(7)27-31.
[3]沈山.江苏省经济地域划分与空间组织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3):6-8.
[4]崔海涛.构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9(5):102-103.
关键词:高职高专 计算机专业 学生就业 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c)-0207-01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就业压力一直存在,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教育在不断扩招,尤其是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人数不断上升,这样导致学生毕业后行业竞争力上升,就业压力增大。计算机行业作为新兴行业,它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是当前我国该行业却面临着许多的问题,比如相关企业找不到合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同样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又找不到自己理想的企业。这样就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影响到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而影响到我国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影响我国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水平。
1 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当前我国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学生就业压力在逐渐上升,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数量上升,使得毕业学生竞争压力增大,最终导致学生就业难度上升。据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高职毕业生已经达到280余万人,而计算机专业已经成为难就业的专业之一。除此之外,市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企业开始裁员,同时还进行相应的制度改革,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更高,使得该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难度大大上升。当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较差,计算机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不强,计算机的编程能力不高,从而无法满足社会计算机人才的实际需求,这也是使得该专业学生就业水平较低的原因。
在高职院校中,大部分学生只是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认识不够充分,也没有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在毕业后应聘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责任意识薄弱,工作中不能够严格按照企业制度要求进行,企业在选用人才时会对他们失去信心,进而造成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加。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学校比较重视实践,但是理论知识水平较差,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在选用人才时也会对其保留,使得学生失去就业就会。
2 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对策
2.1 提升学生的就业意识,做好职业规划
当前我国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上过于重视理论知识,但是对于学生职业规划的培养相对比较薄弱,这就使得学生对自己的 职业认识不足,在毕业后不能够明确自身的就业方向,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就业质量。因此,在高职高专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职业规划内容进行重视,加大对学生职业教育,将就业意识贯穿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保证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市场、了解就业,提升职业规划的有效性及合理性。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对学生进行职业现状、职业需求讲解,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得到自身与职业发展需求的差距,设定有针对性、有时效性的职业能力提升方案,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职业的掌控者。学生要根据教师讲解内容形成系统职业规划方向,依照设定基础严格落实各项内容,将自身优势放大,全面彰显自身价值。高职高专计算机学生如果不能对自身特点、优势进行展现,那么很难得到一份与专业、能力、价值相符合的职业,导致学生就业难度大大上升。
2.2 树立正确培养方向,细化职业教育
能力水平和职业素质是提升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质量的硬性指标。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将两者双管齐下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培育效益,为学生职业发展建造一条康庄大道。高职高专院校在进行计算机专业学生教育的过程中要严格依照用人单位标准对学生实施技能教育和素质教育,要确保教学目标与职业需求相匹配,形成人才定向传输。随着职业发展的不断完善,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学生专业英语、编程技术、软件设计技术等愈发重视。因此,学校要严格控制上述课程教学体系,加大人力和物力资源支持。学校要在单纯知识教学技术上细化教学内容,设置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严把教学考核,严禁考试抄袭,确保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专业硬性技术,能力和素质双双达标,保证学生能够胜任岗位需求。
2.3 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提高学生就业意识
在当前我国就业压力不断上升的状况下,高职高专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意识,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学生的就业质量。首先要培养学生相应的竞争意识,学校可以积极展开竞争教育活动,比如开展模拟招聘会、模拟职场等活动,让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意识到就业的竞争力,并且还要端正自身的就业态度,为他们以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教师需要加强学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自身专业的知识结构、市场要求不够了解,在就业时往往处于一种盲目状态,因此通过专业教育,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对本专业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在学习中能够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进而在就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2.4 做好学校与企业合作,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计算机作为一门技术要求较高的专业,它有着自身的特点,尤其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需要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这样才能为企业提供更多合格人才。但是当前我国许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较少,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出的人才不能够很好的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这样导致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学校要加强对企业的合作交流,及时调整课程设置,让自身培养出的人才能够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提高学校与企业的接轨程度,促进我国IT行业的良好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院校在进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时,需要结合市场需求来进行,不仅需要提升学生自身的就业意识,同时还要建立与企业良好的合作机制,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好保障。
参考文献
[1] 凌小平,周亨炉.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2(27):103-104.
[2] 徐莉.提升高职计算机专业网络方向学生就业能力思考[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3):296+298.
(阜阳师范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摘 要:大学生就业问题牵涉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多个领域,是极其复杂的一项系统工程.与其他院校相比,地方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既具有共性又具有自己的特性问题.本文以近几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问题为抓手,分析地方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由此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机制,对于促进地方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充分就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 :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199-04
基金项目:安徽省重大教学改革项目资助(No. 2014zdjy083 )
1 研究背景
从1999年开始,普通高校的招生规模逐年增加,高等教育也随之从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渐转变为大众化教育.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尤其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据官方统计,截止到2013年7月,在1983所普通本科院校中,有500多所高校设有计算机类本科专业,专业在校生规模近50万人,加上其他众多的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全国总共大约有80万左右,专业规模和毕业生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因此,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式和矛盾日益突出,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面对如此残酷的就业压力,高校又该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如何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及时调整办学策略?如何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灵活的制定合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等,这些问题都是高校需要面对的困难,需要行业企业专家全方位、多角度深入探讨的问题,尤其对于地方普通师范院校,相对于其他工科院校来说,由于其自身发展中计算机专业基础的薄弱性,就业问题尤为突出.为此,地方高师院校要善于及时分析业市场需求和调查毕业生就业状况,及时调整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2 师范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成因分析
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生,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专业,目前社会需求量很大,但普遍存在同质化、无特色、与用人单位需求脱节等问题.而师范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面临的竞争则更加激烈.
一是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途径单一,根据目前的就业情况,企业大多不愿意招师范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本科生进高校的难度比较大,基本上是面向中小学、部分职业类院校、民办学校和私立学校,选择范围窄;
二是近几年随着各类初等教育学校扩招态势逐渐减缓,教师需求量减少,东部沿海开放城市或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城等地,教师资源呈饱和或超饱和状态,本来初等教育中计算机教师需求量就比较少,现在则几乎处于停招状态;
三是随着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国家鼓励优秀的非师范类毕业生到教育系统就业,允许非师范类毕业生考取教师资格证,加上各地市招聘教师都实行“逢招必考”,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学生在教育就业领域内公平竞争,这使得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由上可知,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2.1 毕业生自身原因-毕业生就业观尚需改变
我们研究过程中发现,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中,有不少学生就业观念陈旧、功利化趋势明显、期望值非常高.在他们眼中所瞄准的是南方沿海一带的大单位、他们所需要的是高工资,他们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是工作轻松,不能经常加班甚至不加班.毕业生很少从自身的能力、价值、特长等方面考虑问题.对社会的职业状况,人才市场需求缺乏了解,对个人择业目标,甚至对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择业过程中,往往出现盲目性、无序性和从众性.很少有毕业生选择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小单位做起.不是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而是凭着设想蓝图,计划一步到位,致使错过一些好的就业机会.
2.2 学校教育的原因
(1)专业培养与用人单位理念和标准不一致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IT行业对计算机方面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但用人单位大都希望应聘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有参与课题或项目研发的经历,精通一到两种主流开发语言.但很多学校采取的还是传统的教育模式,采用的也是陈旧的教材和课程体系,强调“厚基础、宽口径”以及知识体系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以及动手能力的提高.其结果是学生理论知识没有学好,实践开发经验和经历也没有,难以满足社会需求.有调查发现,业界正在使用的平台、工具和专业技术,课堂上根本没有涉及到,很多学生闻所未闻,更不要说应用了.
(2)缺乏“品牌优势”
近几年,用人单位在劳动力市场日趋饱和的同时也逐步提高了就业门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注重高学历、注重“品牌优势”,因此毕业于名牌、重点院校的大学生,具有比较明显的品牌优势,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而一些普通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相对而言处于弱势.由于普通地方高师院校社会影响较小,学科建设较为薄弱,所培养的学生在短期内难以在就业竞争中获得较大优势,在教育系统的认同度较其他知名师范院校来说相对较低,同等条件的毕业生,其社会评价自然要向知名师范院校倾斜.
(3)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轨
“课程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的载体,是决定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因此高校课程体系设置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就安徽省内的部分地方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来看均存在诸多问题.首先,课程结构比例失调.据调查,省内多数院校的课程设置中,专业理论课比例过高,约占总学时的80%,而实践课程所占比例很小.其次,专业课程设置口径过窄现象仍旧存在.尽管目前省内许多师范院校为适应形势变化和市场需求,积极构建“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具体专业课程的设置却缺乏针对性.最后,作为地方高师院校来说师范教育特色不够突出.“师范教育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职业教育,其职业性的集中表现在于它的‘师范性’”.然而,安徽省许多高校过于注重学术性,教学实践课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所占比重较小,教育实习时间较短,形式单一,对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2.3 社会的原因
(1)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时间差
从整体来看,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型期及战略性结构调整时期,由此带动各行业都处于调整阶段,其中包括信息产业及软件业.但是高校对人才培养有一定周期,特别是信息产业,发展速度在各行业中是最快的.高校在接到市场新的需求信号后,根本来不及培养与之完全相适应的人才.近几年开设计算机专业的高校骤增,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行业产业提供的技术岗位本身就存在总量不足问题,再面对大量不符合市场需求的毕业生,结果就造成计算机专业人才就业率的大幅下降.
(2)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因此,构建一个完善高效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安徽省目前基本上所有高校都相继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但存在许多不足.首先,就业指导课的质量令人担忧.安徽省高校从事就业指导教育的教师多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和行政管理的人员,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和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在授课过程中多是照本宣科,与现实脱节.这在一定程度上难以保证就业指导课的授课效果.其次,就业指导课教学安排的课时少.据统计,目前安徽省高校开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从学时分配来看,低的为10个学时,高的为24个学时,其中理论课占80%~90%,实践课仅占10%~20%,课时量的不足加上缺乏实践性,致使就业指导课并未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 提升我国计算机类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目前我国计算机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强,在提升的过程当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形势非常不容乐观.这些问题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我国的国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必须积极地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进我国计算机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对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有着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而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是单方面的努力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这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完成.
3.1 政府:完善相关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工作
(1)加大信息产业发展力度,制定和落实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
政府要创造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制定明确产业发展战略,在税收、贷款和投资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积极扶持信息产业的发展.政府需要大力支持软件业的发展,将软件出口业列为国家的特殊发展对象,可以为软件科技园区量身定制发展规划.
(2)切实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政府应联合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一要健全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加快人才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强化人才市场公共服务功能,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政策咨询、就业推荐、人事等服务.二要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的建设.政府与学生个体和高校不同,它掌握人才需求最全面的信息,因此政府应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必要的市场信息和就业政策支持,健全就业信息网络,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统计监测预警系统和对就业市场的预测系统,对我国经济现状及走势,对就业态势做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作为制定就业政策和就业指导的必要依据.
3.2 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和加强实践教学
如前所述,解决大学生就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以及整个社会的积极促进,大力配合,多措并举,多管齐下.
(1)面向社会需求,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确立多层次人才培养规格
对地方高师院校而言,要想促进该专业毕业生顺利就业,首先要深入转变观念,促使学生社会职业选择的多元化.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师范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单一化的状况,不但要培养素质过硬、职业技能高的教师,而且要为学生成为其他职业类型的应用型人才创造条件.毕业生不但能在教育领域内实现就业,而且还能将其它企事业单位作为就业的主渠道.这是提高地方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就业率的关键.
(2)创新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创新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多样化的关键.学校应结合学科整体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要求,本着理论与技能并重的原则,构建和优化整个学科核心课程体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注重课程之间的融通和衔接,确保学生有扎实的基础和科学的知识结构,奠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一门课程,在保证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广度、深度、侧重点、学时等都应有所不同,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为保证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和实用性,学校应定期修订培养方案,同时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紧跟专业技术发展的前沿,及时将科研成果、教改成果、校企合作的成果引进教材,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本专业领域的主流技术和前沿成果.
(3)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建立适应创新教育的实践平台
学校应根据市场需求,按照实践能力培养的客观规律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建立适应创新教育的实践平台.
第一,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形成科学世界观,培养能力,发展思维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在新的培养计划中将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并行设计,增设独立的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和专业综合实验,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在实验教学内容方面,应改变以课程设置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在专业实验教学中设立“开放式、研究型”实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索能力、辨析能力和探索求知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第二,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应加强校内实验室的建设,已建成的校内实验室应全部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利用各类实验资源完成课程实验、创新项目及技能竞赛等.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应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扩展校外实践基地,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学校可以与企业签约,合作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也可以与职业教育机构进行课程合作,学历教育中的部分专业课程用职业教育机构的课程,或共同开发培训项目、学历教育专业,以增加毕业生的技能.
第三,推行双师型教育.地方高师院校应该加强教学队伍的“双师结构”建设,能够积极有效的吸引行业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参与学科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指导专业教师及时跟进一线用人部门对本专业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的能力需求,学校应能帮助落实专业教师定期到相应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双师结构”的组成,应主要由学校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组成,以专业建设作为开展校企合作的工作平台,开发、设计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3 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理念,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1)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充分认清自己并对自己进行合理的规划,树立终身事业生涯发展观.现在的很多大学生根本就没有听说过“生涯规划”这个概念,更不用说去实施了.其实,职业生涯规划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于理解,只要大学生能够对自己有个基本的认识,学会规划的方法,就能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是学生人生的新起点,所以大学生在入校时就应该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2)提升自身的社会知识
不断地加强自我教育,完善自我,这不是外力所能左右的.在当前的教育中,学校和家长几乎都把学习作为学生的唯一要务,淡化了对学生的社会化教育,导致现在很多的大学生连最基本的礼节都不懂,到了大学还要学习“幼儿园”的知识,这使得大学生对将来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没有基本的认识.受当前教育环境的影响,学生只知道学习,对其他的外在环境基本不清楚,如果在大学期间不能好好“补习”,在就业的时候,他们就会措手不及,甚至害怕进入社会.所以大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除了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外,多参加学校的社团,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认识和了解社会,提升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3)积极提高自身素质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得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更是在不断地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就业竞争力的强弱将影响着大学生个人及其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影响自身就业层次和薪资水平的高低,影响以后在社会中舞台的大小.因此,大学生要努力学习,提高能力,早日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4 结论
综上,要提高师范类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率需要政府、高校及毕业生个人的多方努力.学校应承担更多的教育、协调及改革责任.各地方高师院校应结合办学定位及发展战略,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不断探索、实践适合本校的应用学科发展的思路,强化社会服务功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特色鲜明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志峰.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14(2):68-71.
〔2〕徐艳萍,姜雪梅.云南省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11,9(2):102-105.
〔3〕刘琨,胡新颖,孙艳茹,等.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化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13):123-124.
〔4〕任珊.浅谈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职业教育,2011(3):145-146.
【关键词】电子商务;就业;教育
一、前言
中国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可以追溯到1998年,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专业。关于电子商务的就业现状、培养电子商务人才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电子商务教学中注意的问题,前人已做过一些研究。如吴秀红等(2005)认为,招聘单位提供给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常有:网络运营经理,主管、网站策划,编辑、网站推广、网站开发、网站设计、网络营销员、外贸电子商务、电子商务项目开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电子商务教学科研人员等。从以上招聘岗位看出,招聘单位并不是要求应聘者具备各种才能。站在招聘者的立场,更喜有专业特长和个人核心竞争力的电商人才,尤其是具有实践经验的“零距离”的专业应用人才。这样的人才往往技能突出、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对于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吴秀红等认为,电子商务培养目标总体上比较宽泛,以“万能”为应用目标,所以很多毕业生不能准确定位应聘的行业与职位,他们泛泛的简历也不能引起用人单位的关注,从而失去面试的机会。有时即使获得面试机会,由于缺乏实际的专业操作经验,同时也不了解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对于企业提供的职位缺乏工作方法和经验,使他们很难应聘成功[1]。罗应机等(2005)强调仿真模拟实训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性,指出可通过建设校内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及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和组建创业园达成[2]。
田苗(2006)基于电子商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遭冷落,就业率远低于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的现状提出高校电子商务教学应注意的问题:(1)明确培养目标,适当进行专业调整;(2)激发教师学术研究,提高理论教学效果;(3)多种形式结合,加强实践教学效果;(4)正确引导,使学生明确职业定位等[3]。王建花等(2006)提出,虽然电子商务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也日益递增,但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及在读生都遇到了问题。针对问题,王建花等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即多证培养模式,其中的多证包括:国家认证项目的职业资格证书(含中国电子商务师认证,国家信息化培训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认证等),企业认证项目的资格证书(含思科认证,SUN认证等),行会认证(含国际电子商务师认证,物流师认证等)[4]。
朱美芳(2007)指出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平均就业水平问题的关键在于院校教育现状与企业需求有差距。针对该问题,需要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教师努力学习以与时俱进;学术勤练内功以提高自身素质等[5]。吴肖云等(2007)通过分析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及就业现状,结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指出了电子商务专业就业的新渠道。其中指出的应对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应对策略主要包括:(1)转变高校人才培养观念,注重市场需求导向;(2)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3)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5)加强就业指导的专业性等[6]。杨艺等(2007)针对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严峻的就业形势,从多方面提出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1)明确人才需求特点,突出专业特色和优势;(2)调整专业知识结构,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3)整合教育资源,构筑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平台[7]。
胡桓(2009)将南京工业大学2005-2008年本科毕业生作为样本,对其毕业去向、就业地点和就业专业相关性等方面做出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升本科生就业能力的主要途径,主要包括:(1)推行通识教育;(2)借鉴职业培训模式;(3)整合教育资源等[8]。王进东等从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条件和高校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方面的分析对比,提出电子商务专业改革的一些对策,包括:(1)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理论教学模式;(2)加大课程整合,优化理论教学内容;(3)“双证制”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4)电子商务专业考核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等[9]。
王法涛(2010)分析了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结合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核心能力的基本方案:(1)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强化课堂教学;(2)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动手能力培养;(3)开展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并针对方案提出了具体措施[10]。
南洋(2012)认为,整个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的需求是既要懂得电子,又要懂商务,并称这种人才正是社会所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必须掌握扎实的计算机基础、信息知识基础和经济管理基础才能拓展好的就业渠道。
前面对电子商务就业及教育问题的研究只是针对就业问题或教育问题本身进行分析,而没有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因此,结合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探讨其就业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二、电子商务专业就业状况
笔者所在的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是教育部于2006年4月12日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工为主,经济、管理、文学、理学、艺术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本科独立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成立于2008年,隶属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原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个方向,在2009年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2012年为第一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年。
下文中2012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专业即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参考。统计数据中包含两方面的数据:一方面为各专业初次就业率;另一方面为总体就业率;由于初次就业率更能直观地反映出各专业的就业率状况,本文中选取该数据作为分析电子商务专业就业率的主要依据。
下列三个图是2010年-2012年三年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9个主要专业(车辆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英语等)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
从图1中可以看出,电子商务专业所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所有专业就业率排名中是靠后的,低于除车辆工程、工商管理外的其他专业。
从图2中可以看出,电子商务专业所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所有专业就业率排名中是靠后的,低于除自动化外的其他专业。
从图3中可以看出,电子商务专业所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所有专业就业率排名中是靠后的,低于除自动化、工商管理和英语外的其他专业。
从三年的就业率来看,电子商务专业所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率均处于后列水平,这是值得反思的。另三年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0.67%、91.89%和96.95%。从中可以看出该专业的就业率在逐步上升,但整体就业率仍低于其他大部分专业。虽然说就业率不是衡量大学教育成功与否的主要手段,但较低的就业率也说明了一定的问题。
三、电子商务专业相应教育问题探析
笔者在电子商务教研室,从事电子商务相关课程的教学。对导致电子商务所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率低的原因及可能改进的措施尝试做出分析:
一是课程设置还有改进的空间。电子商务专业是要培养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和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具有利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的能力和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方法改善企业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电子商务高级专门人才。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有所平衡,又要有所侧重,又要突出电子商务专业的特色。这就需要在电子商务方面老教师的指导下,充分的讨论,进而设置出更为合理、科学的课程安排。
二是实验室设备需要完善。如果说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完善所需的软件,那么实验室设备则是相应的硬件。特别是电子商务专业侧重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上机课较多。而计算机设备与计算机相关专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三是师资力量需要通过引进和培训进而得到提升。师资力量的高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只有重视师资力量的提高,才能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具体的做法包括引进有经验、有素质的电子商务方面人才,及对现在的电子商务方面的教师进行培训,进而在整体上提高电子商务专业的整体素质。
四、结论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年轻的专业,如何在改善其教育状况,从而提高其就业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状况,指出该专业在课程设置、实验室设备、师资力量等方面还有待完善的空间,希望能对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完善提供借鉴,进而对其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吴秀红,付达院.看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析电子商务教学[J].科技信息,2005(18):150-151.
[2]罗应机,陈平昌,刘丽君.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应注重仿真模拟实训[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5):94-96.
[3]田苗.从就业现状谈电子商务教学应注意的问题[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3):64-66.
[4]王建花,张利.面向就业的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11(6):142-145.
[5]朱美芳.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2):76-78.
[6]吴肖云,刘丽君.东盟,电子商务人才就业的新渠道[J].福建电脑,2007(3):19-20.
[7]杨艺,代春艳.从学生就业反思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J].高教论坛,2007(3):32-34.
[8]胡桓.提升普通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就业力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9(30):186-187.
[9]王建东,李进伟.新时期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09(23):179-181.
传统的教学多以“灌输式”为主,从教学整个环节来看,教师已经决定一切。教师仅满足于发号和施令,学生却习惯于听从和顺从。存在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手段单一、教学质量不稳定、教学互动性很差、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程度很低等弊端,不利于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对技能的形成。上课时教师主宰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则处于被动的位置接受知识,课堂气氛沉闷,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表面上参与教学活动,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被动式的参与。教师居高临下地看待学生,很少考虑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共同管理能力。
2开展实例教学、行业导向教学的必要性
实例教学,是一种互动式、开放式的新型教学方式。首先,实例教学在进行过程中必须要有周密的策划和准备,需要有特定的案例,这些案例要符合生活要求,能引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其次,实例教学要结合一定理论知识,要有针对性,能使学生经过讨论或争论后明白案例所表述的内容。而行业导向教学则坚持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坚持以“小而精、小而专、小而强”为努力方向,坚持以办行业满意的专业为目标,突出重点,创新工作,深化开展教学改革,按照“了解专业满足行业需求现状、增强专业自身建设、理清专业建设思路”的总体要求,进行了专业的行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状况专题调研调查,例如近几年,我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每年都走访我市各企业对计算机人材的需求,对毕业生从业做市场调研,使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除上高校外都能跟市场对接,对口就业。通过对市场进行就业调研,从而产生对专业结构调整。通过研究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专业的主要问题与解决策略,制订了专业发展规划。
3开展实例教学、行为导向教学的优越性
3.1促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传统的教学只引导学生如何去做,未能生动活泼的引导学生如何去思考、去创造,缺乏交流和讨论,通过开展实例教学和行为导向教学,学生在学习上有讨论有争鸣,每位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产生一种超越自我的内动力,通过对比他人,学生有一种不服气动力,交流可以取长补短,交流可互相促进,交流能达到互相激励的效果,使学习不再成为负担,而是一种交流,是一种讨论的过程。
3.2引导学生既重知识又重能力开展实例教学、行为导向教学,引导学生由注重知识变为注重能力培养。学生对书本的知识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更加注重理解、分析能力形成和培养,更加注重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去解决问题。实例教学正是由此而产生,由此而发展和形成的。这也体现素质教育观对学生素质和技能培养的要求,使学生通过知识学习转为技能的形成和培养。
3.3重视互动在实例教学和行为导向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教和学的互动,学生通过案例和教师的引导、分析来解决项目,加深对知识结构的理解,通过互动交流,教师能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促进学生有学习的愿望,形成以需求为动力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把传统的“要我学”转变为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我要学”,鼓励学生产生质疑,把新技术新教法引入到实例教学和行为导向教学中,教师有把学生教好学好的动力和愿望。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操作性和实用性,整个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符合素质教育对学生培养的要求。例如在《网页设计Dreamweavercs4》使用框架布局页面教学中,先由教师通过案例解释框架的概念及其应用,演示如何建立和调整框架布局网页,然后给出项目“摩托车俱乐部网页”,要求学生以框架来布局这一网页,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这一项目,最后由教师对各位学生在操作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和解决。项目解决了,学生理解了框架的作用,能合理的利用框架布局网页。
4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开展实例教学、行业导向教学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计算机教学;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00-001
一、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多年来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基本上是仅凭感觉走,教学上并没有一个清楚的定位。学生学完之后很多人抱怨没学到东西,因为到具体工作时还经常什么都不会干;学生也认为在职业学校学三年还不如在培训班学习一两个月的动手能力强,造成了不少的学生流失;用人单位也有着同样的不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们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
从就业状况看,统计数据表明(见计算机应用专业初级人才岗位比例表),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80%以上)从事计算机销售与技术支持、数据录入、办公文秘等岗位的工作。在计算机专业人才链中,处于最低位置,在局域网维护与管理、多媒体制作、网站管理与维护、软件编程等岗位上工作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相对较少。而实际上,这些岗位非常需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具有很大的发挥作用的空间。这一切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课程如何设置?
从用人单位上看,由于计算机的软硬件更新都比较快,用人单位并不要求学生学得特别多,而是要求基础比较牢固,很多用人单位反映学生基础较差,体现在工作中简单的数据计算都不能完成。这可能与在中等职业学校这三年学习中,语数外这三门基础课基础打得不牢有关。另外,计算机中一些最常见的简单的故障也不能排除,硬件方面知识太少,最基本的安装与维护都不懂。这与部分学校没有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有关。还有就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用机操作习惯,如有单位反映有些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经常一边吃零食,一边操作计算机。
用人单位对计算机方面人才必须掌握的课程,一般根据单位性质不同而各有所不同,以下为各课程被选中的比例:计算机操作基础:94.53%,网络基础知识:59.70%,数据库原理与使用:58.71%,计算机安装与维护:43.78%,网络管理与应用:41.79%,多媒体技术:30.35%,计算机原理:11.29%。
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
计算机课程如何设置才科学呢?我们从学生、教师和社会需求三方面来进行分析。
职业学校的老师们经常感叹最多的就是:现在学生的素质越来越差,一届不如一届。当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较差,学习内驱力弱,认知水平和能力弱都是我们要面对的现实。但是我们仍然要仔细深入地去了解学生,应该了解学生的哪些方面才有助于课程的设置呢?我个人认为应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了解他们报计算机专业的目的是什么。二是了解学生的兴趣。
课程设置确实要照顾到学生的兴趣。但我们并不是在办兴趣班,最重要的是我们在为社会培养人才,因为我们是中等职业学校。所以,课程设置最重要的依据还是社会需求。从调查结论分析,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要想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必须掌握以下核心知识技能:微机操作与维护、局域网组建与维护,数据库应用、平面设计、网页设计、网络技术与Internet、快速准确的文字录入与处理技能。
从课程设置我们可以看出,时代对计算机教师提出相当高的要求。他们不但要“学会学习”、“学会动手”,而且还要了解、熟悉他们所教的学生。但教师并不是百宝箱,学生要什么就有什么,社会需求需要什么教师就可以教什么。作为计算机教师,他们肩上的担子也相当沉重。所以这就要求职业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及时的培训,以适应所设置课程的教学。
三、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方案
课程的选择,应当根据所学的专业,分层次地进行。我们将课程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兴趣)课程三类:
1.基础类课程
属于“扫盲”性质,所有学生都应该学会的,如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XP,office2003,计算机病毒知识,Internet使用常识等等。
2.专业类课程
对于与计算机关系较为密切的专业,可开设相应的提高类课程,使学生在与专业相近的方向上能有所发展。如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应用、平面设计、计算机组装与硬件维修等。
3.选修类课程
这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选修一门或更多的专业以外的课程,以使将来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多一分优势。
四、成效显著
计算机专业从成立之初的30台微机,发展到目前拥有多媒体微机500余台。全部实现光纤上网,设有电子阅览室、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等专用机房;学生人数增长了十倍。这与我们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有很大关系。
以本地人才需求为目标,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增加实习实践课程,我们的毕业生很快就成为劳动就业人才市场的香饽饽,不到就业时间,学生就被抢订一空。
事实证明,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对方经济为宗旨,及时调整办学思路,更新课程设置,就能使学生立于不败之地,就能够使职业学校越办越红火。
参考文献:
[1]武秀春.《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计算机教育,2005.2期
关键词:高职、软件课程、教学方法、项目开发模式、应用型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已经越来越迫切,计算机专业以高就业率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眼中,高职计算机技术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然而,根据教育部统计,近年来,我国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年年走低,根据最新《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的统计数据,中国2008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最低专业中,计算机专业高居第二位,而且,真正无法就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绝大部分来自高职院校。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目前大多数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还不能适应社会和技术发展的需求。如何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做好计算机专业教育,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探讨了高职计算机软件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教学现状,同时对解决办法作了一些探讨。
一 目前高职计算机软件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虽然目前的高职计软件课程教学基本上都采用了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但仍然是以书本知识的讲授为主。同时由于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毕业直接分配到学校任教,缺乏软件工程实践经验,教学只能从书本到书本,照本宣科。上机实践一般也只是教材上独立的小例子,不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这些都使得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导致该专业毕业的部分学生不太能适应软件技术岗位的工作。其次,各门软件课程孤立教学,各自为阵,没有科学地形成系统,没有主线和目标,学生尽管在单独的课程中掌握了相关知识,但在实际应用中无法横向联系,知识不实用,可扩展性差,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大打折扣,难以满足计算机专业岗位的需求。
二 教学对象
火爆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我国高校扩大招生的背景下顺应潮流开设了计算机专业,有的还成立了高职计算机学院,广纳生源。随着招生人数的逐年递增入,学分数递减,生源素质不断下降。绝大多数学生是高考成绩不理想才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他们基础不好,学习成绩、方法和态度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进入学校后只有一少部分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认真学习,大部分学生只在进入学的头几个月或每门课程的开始阶段能够认真学习。这都加大了高职计算机专业软件课程的教学难度,如何来达到教学目标,就需要高职计算机软件教师付出更多心血和技巧。
三 根据培养目标结合学生实际安排教学计划、教学方法
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一般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及相关领域的应用技术工作。为达到这一目标应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使课程之间连贯形成体系,有主有辅,明确辅助课程中哪些是为主要课程服务的要重点讲解。同时由于高职计算机软件学生与计算机本科生相比侧重的是实际动手能力,因此在教学计划安排上应适当删减不重要的理论部分,加大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来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全面、深入的掌握课程内容,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同时还必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应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采取让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讲授课程内容。这样才能获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
四 软件项目开发模式的引入
高职计算机教育必须突出“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的教学思想。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软件课程的教学中引入软件项目开发模式,做出适合学生能力的相应调整才能达到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宗旨。
4.1 以项目完成为目标的学习
在课程前制定出课程的应用目标,选取适合学生的实际项目,对该项目按完成顺序进行划分,并对项目中所使用的知识点进行划分、整理。整个课程围绕该项目的完成顺序来进行,在课程中分阶段演示项目,对项目中的知识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解,对关键或难于理解的知识点,要选择具有代表性,应用性很强的小例子来进行演示并讲解实际使用技巧。当讲授完该部分所需使用的知识点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这部分的项目内容。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并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当课程结束时,该项目也完成了,即使有时学生的项目不够完整,那也是让他们受益匪浅的。
4.2 项目开发与课程设计相结合
软件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而又往往因非正式授课而容易被轻视,将软件项目开发与教学体系中的课程设计相结合,先将软件开发案例从需求分析到框架形成,开发实施、测试及维护等整体讲授给学生。再让学生以项目小组为单位进行选题、分工合作,自主完成。让学生以一种在工作岗位完成项目开发的角色进行课程设计,以后他们在工作中就会心中有数,不再会感到束手无策。学生也能从项目开发的学习中逐步积累相应的开发经验。在课程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做好课程设计指导书。由于学生没有实践经验,指导教师就要事先准备好对学生课程设计的指导书,首先要摒弃传统给出一个主题的做法,而是让学生根据所能熟悉的行业自主选题,这样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发散地思考。另外,还要对项目中所使用的编写规范,文挡格式进行制订,使学生养成好的编程习惯。
做好需求分析。需求分析阶段是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但由于不具备相应条件,不能让学生到社会应用一线做调查工作,指导教师可以先掌握题目的需求,然后让学生模拟调查,将需求用一种模型来表示。
项目分析设计及项目实施。根据需求进行项目的系统分析设计、建立数据库、编制应用程序、数据入库等。
测试及维护。强调培养学生的测试能力,要求对每个模块进行单元测试和边界测试,让学生体会测试能很容易消除一些隐患。它能培养学生的软件技术职业素养。
验收总结及文档。整理项目各阶段所产生的文档,结合学生学习的特点,还需每个人写出学习全过程的心得总结。
关键字 高职 就业 统计
一、天津市高职院校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1.高职教育持续发展,就业率提高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在迅速扩大,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日前公布的数据,截至到2005年,我国共有高职院校1091所,高职院校在校生849万,占全国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54%。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总数已经超过了本科在校生,成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第一大群体,截止至2006年9月,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00万人,其中半数生源为高职毕业生。
天津是全国高职教育的发源地,是教育部认定的高职教育改革试验区。自1999年至今,天津高职教育取得长足的进步。目前,全市高等职业学院达到27所,高职高专在校生超过10万人。2005年全市应届毕业的大学生中,本科生达到3.4万人,高职毕业生更高达3.5万人。在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中,有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9个,市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0个。天津职业大学为国家重点建设示范高职院校,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高级护理专业为国家级精品专业,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实践基地为国家级实践基地,还建立了由6所基地校组成的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天津市高职毕业生毕业率显著提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高职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61%,天津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2004至2006年分别为86.77%、88.03%和86.59%,全市200万产业大军中的40%是来自职业学校的学生。
2.专业技能成为影响毕业生就业的核心因素
根据2004年对全国337所高职高专院校共计110个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调查结果,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制造类的平均就业率维持较高的就业水平,其中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则分别保持100%、99%和97.7%的高就业率,“重技能,轻学历”成为高职就业的基本理念。
“双证书”教育是高职院校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策略,在天津市被调查的110个专业中,实施“双证书”制度的专业覆盖率为70%左右,就业率排名前10位的专业几乎全部实施了“双证书”制度。
3.就业渠道和方向多元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多元化的经济格局业已形成,新的经济格局对传统的就业去向和渠道提出新的要求。根据资料统计,中小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城镇就业总规模的75%左右。由于择业意识、社会舆论、用工制度、待遇保障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到中小企业、基层单位、西部地区就业一直是个难题。随着我国经济布局的转移、宣传力度的加大以及用工制度的日趋完善,毕业生的去向逐渐拓宽。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从2004年天津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走向看,大多数毕业生走向了三资企业、中小企业等非国有企业。如天津青年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到国有大型企业就业的仅为10.7%,而到三资、民营企业就业的却高达86.1%。天津职业大学毕业生到非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达50%,而到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只有15%。天津滨海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中,仅三资企业就达38个,而国有企业仅有20个。高职教育合理的市场定位,客观反映了市场机制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加速了毕业生人力资本的社会回报,缓解了高素质劳动者的就业流向分布不均衡的矛盾。
高职高专毕业生走进用人单位的渠道也逐渐拓宽,除传统的人才市场外,通过日趋完善的订单培养、校园招聘、专业招聘、网络招聘等多种需直接见面的方式大大缓解了高职就业的压力。
4.高职人才需求持续升温
2005年天津职场高职毕业生仍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对一线的操作人员和懂操作的基层管理人员的需求很大。根据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态势和天津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10年,天津市一般技术工人的需求可达1159878人,年均增长率为0.02%;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将达到321865人,年均增长率则高达9%。未来几年内天津市对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将大大高于一般工种,这为培养高职技工的高等职业院校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天津市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分析
1.高职毕业生就业基本状况分析
自2003年迎来全国高校扩招后的首个毕业生就业高峰年后,高校毕业生呈快速增长的态势。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了21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接近50%。200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快速增长至280万人,其中毕业研究生16万人,本科毕业生124万人,高职高专毕业生140万人,与2003年相比,毕业生总数增加68万人,增长32%,其中,研究生增加4万人,增长33%;本科生增加32万人,增长35%;专科生增加32万人,增长30%。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攀新高达到338万。从2003年至2005年,高校毕业生总数三年间增长了60%以上,其中,高职毕业生的增长速度为80%,增幅最为显著。
天津作为北方的经济重地,整体的教育水平也有了飞速的提升。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重要一环的高职教育,无论是在教育水平,还是在就业质量上都有着显著的提高。天津市高职教育及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其中,高职毕业生总数,从2002年的0.95万人,增加为2006年的4.33万人,4年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46.1%,而反映着教育质量的高职就业率也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根据2007年初步统计的数据,全市高校毕业生的总数为10.43万人,高职毕业生为4.8万人,比上一年增加14%。
表1 天津市教育及相关数据
时间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GDP(亿元) 2051.76 2578.03 3110.97 3697.62 4337.73
毕业生总数(万人) 2.62 4.1 5.17 6.92 8.20
高职毕业人数(万人) 0.95 1.96 2.48 3.34 4.33
高职就业率 84.67% 85.05% 86.77% 88.03% 86.59%
资料来源于天津市统计年鉴及天津北方教育网
2. 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相关与回归分析
高职教育的任务应定位于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各类高级技能型人才,高职的发展与各类经济指标有着重要的关系。根据表1的统计数据,可以计算GDP(天津市国内生产总值)、GST(高校毕业生总数)、PGST(高职毕业生总数)、PER(高职就业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利用SAS统计分析软件的分析结果如表2、表3所示。
GDP(天津市国内生产总值)、GST(高校毕业生总数)、PGST(高职毕业生总数)三者之间保持着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均达到99%以上,达到高度正相关的水平,且其P检验值均小于0.01,拒绝其相关系数与0无差异的假设,即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是显著的。PER(高职就业率)与其余三者的相关系数R处于75%左右,属于基本相关的水平,且其P检验值均超过0.01的显著性水平,达到了0.1以上,因此无法确认其对应的相关系数是显著的,即PER(高职就业率)与其余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较弱。究其原因主要包含两个,一是高职就业率自形成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与其他三个指标的快速增长不相匹配;二是高职就业率在近年的确没有明显的提高,表明高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与社会的现实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表2 Correlation Matyix
GDP GST PGST PER
GDP 1.0000 0.9980 0.9966 0.7670
GST 0.998 1.0000 0.9966 0.7830
PGST 0.9966 0.9966 1.0000 0.7377
PER 0.7670 0.7830 0.7377 1.0000
表3 P-Values of the Correlations
GDP GST PGST PER
GDP 0 0.0001 0.0002 0.1302
GST 0.0001 0 0.0002 0.1173
PGST 0.0002 0.0002 0 0.1547
PER 0.1302 0.1173 0.1547 0
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也形成了对应的人才需求,最小平方法拟合PGST与GDP的直线回归模型,及相关的图形如图1所示。
PGST=-1.9017+0.0014 GDP
图1 高职毕业生总数与天津国内生产总值拟合直线模型
转贴于 拟合模型的Mean Square(均方差)为0.0149, R-Square(可决系数)为0.9933,Adj R-Square(调整后可决系数)为0.9911, 即PGST的变动有99.11%可由GDP解释,说明GDP对PGST的影响非常重要。模型显著性检验Prob=0.002,即模型整体是显著的。在模型的参数检验中,GDP(自变量)参数的检验值T=21.0780,Prob=0.0002, Intercept(截距)参数的检验值T=-8.6064,Prob=0.0033,即拒绝模型参数为0的原假设,说明模型整体及相应参数均是显著的。
3.性别与就业状况的统计分析
在高校毕业生中一直存在着男生比女生好找工作的现象,这种“性别歧视”在高职毕业生中也广为流传,为了验证这个规律,现随机抽取天津职业大学作为典型单位,对其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天津职业大学是天津职业院校中的龙头院校,是全国最早进行高职教育的院校之一,其整体的毕业生水平一直处于较高水平,2003年毕业生总数为1461人,2004年毕业生总数为1578人,2005年毕业生总数为2532人,2006年毕业生总数为3548人,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6%,最近5年的就业率分别为87.4%,98.04%,98.93%,97.98%,96%。天津市2006年本市生源的性别与就业状况如表4所示:
表4 天津市2006年本市生源的性别与就业状况
男生 女生 合计
就业 1223 1509 2732
未就业 28 18 46
合计 1251 1527 2778
根据上述列联表数据,对性别与就业与否进行独立性检验,假定性别与就业相互独立,计算天津市2006年本市生源的性别与就业的期望值数据eij,如表5所示。
表5 天津市2006年本市生源的性别与就业期望值
男生 女生 合计
就业 1230.29 1501.71 2732
未就业 20.71 25.29 46
合计 1251 1527 2778
卡方统计量Χ2=ΣΣ[(fij-eij)2/eij]=4.745,当显著性水平α=0.01,自由度为1时,临界值Χ2a=6.635, Χ2
参考文献:
[1] 张 磊,李四化,郑 明.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统计分析 [j].上海:复旦学报,2004:
[2] 王桂松,陈敏,陈立萍.线性统计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4] 黄唏建,熊丙奇,翁铁慧.步人大学——学习、生活、就业指导[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设置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教育,以及多种形式的短期职业技术培训。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随着职业教育不断深入和计算机专业的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逐渐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虽然每年中职学校为社会提供大量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但是现实情况是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仍然短缺。这一现象表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脱节,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面临巨大的挑战。而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专业课程设置越来越不适合社会需要。传统的课堂体系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必要的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能力、技巧和操作方法上的训练。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进行-定的优化与整合,本文就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课程设置应向宽基础、活模块方向转变
宽基础的思想首先产生于办学实践的信息反馈。我国的职业教育刚刚起步时,由于当时职业人才紧缺,于是一些培养目标比较单一的专业兴起很快,但办过一两届之后就山现了供过于求、无法就业的现象。实践证明,学生的知识面不宽,毕业后就业门路就会受到限制,这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随着科技进步的思想及企业生产组织形成的现代化,职业综合化已是大势所趋,故产生了与专业覆盖面扩宽相适应的课程设置,专业基础知识面加宽产生了所谓群集课程设置方案。其次,来源于现代社会意识的强化,认识到作为现代就职人员,除传统的政治、语文、数学、体育等基础知识之外,还应具有各行各业通用的基础知识,如能源、安全、法律、质量、信息、职业道德、外语、微机等等。总之,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较宽厚的基础素质,以利于培养综合能力,而在课程编排上,则划分成若干中心,形成多个知识模块,模块之间能相对和互相组合。
二、课程设置应与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现实就业状况紧密联系
统计数据表明,职业教育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80%以上)从事计算机销售、技术支持等岗位的工作。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人才链中处于最低端位置,在局域网维护与管理、多媒体制作、网站管理与维护、软件编程等岗位上工作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相对较少,而实际上这些岗位非常需要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这些岗位上职业学校毕业生具有很大的发挥作用的空间。
因此,在进行课程的设置时,应首先抓住大的,然后兼顾小的,课程的设置上尽量多地向就业面大的方面靠扰;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教育学生不要眼高手低,觉得是基本的能力,就不在乎。要切记,事情都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虽然是大众的工作,但如果在能力上比人更胜一筹,就业机会肯定就会增加一分。要让学生平时多练,能做到所谓的"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三、以学生将来从事工作中出现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课程设置
当前,任务引领式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心,然而不同的学习任务,对职业能力发展的促进程度是不一样的。
职业教育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智力与身心的综合发展的过程,其核心专业课程应当是从工作内容中提炼出来的典型工作任务,它包含了"工作"的方方面面,但并不一定是企业真实工作任务的简单再现,而是教师将其按照"教育性"要求进行"修正"的结果。
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实践,它对人的职业成长起到关键作用。在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课程的设置时,应紧跟市场的变化。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学校还是沿用以前的教材,有的可能有一些小的调整,但一般调整都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如现在的程序设计的教材,尽管现在个人使用的系统早已面向对象了,但还有较多的学校的教材使用的仍是TURBOC,此程序的运行结果是面向用户的,即使学生学会了操作,但与现实的使用却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大部分学校的教师是每门课程专人负责制的执行者,每门课程的讲授都独立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讲授内容既缺乏深度和广度,又缺乏实际应用性;对学生的理解掌握以及本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不够重视,大部分学生在上机实践中不是通过上机操作消化前一课程单元所学的知识,而是机械地按照书本上的程序进行输入操作过程,他们对如何编写程序、阅读程序、程序编写的规范、程序的调试与修改程序根本无从知晓,甚至对编程环境提供的工具也应用不熟。尽管这些学生经过多语言的学习与实践,但最终结果是对程序学习望而生畏,导致走进社会只能从事本专业的最低端层次工作。老师认为学生基础不好,学生认为编程序太难,总的来说,目前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尽管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的,但有些课程的内容只是大学课程的简化,对于理论知识的培养、实用技能的训练相对不足。尤其是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四、课程体系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课程体系中,除了必备的理论知识体系外,还要注重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观念,建立"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思路比结论更关键,问题比答案更有用,体验比接受更有效"的思想;提供更多的方式、线索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收集、分析、整理相关的专业信息,实现专业知识的拓展,将学习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空间;培养他们养成自主学习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良好习惯。
课程体系改革是高职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课程体系设置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在改革过程中会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走适合自己发展之路,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多层次的职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樱之.职业教育适时而行服务浙江转型升级[N].浙江日报(求学求职·高职特刊),2008-12-10.
[2]我国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教育改革调研---信息产业部电子教育中心等单位联合调研结果[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