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稻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范文

水稻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稻病虫害识别与防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水稻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第1篇:水稻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范文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识别防治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025

水稻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据记载至少已经有七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是禾本科作物当中比较古老的一个作物,所以水稻在我国栽培面积大、范围广,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1 稻蓟马

1.1 识别

稻蓟马是水稻常见虫害之一,已发生情况不同危害水稻的蓟马种类也不同。稻蓟马一般体型都比较小,通常来讲,雄性体型率小于雌性体型,不过但从大小上也不容易区分,因为雄性和雌性的大小可能只差0.1毫米左右,多数稻蓟马大小在1毫米左右。

1.2 防治

预防建议选择抗虫害品种,平衡水肥,注重田间管理。对于稻蓟马的防治主要是在稻苗期,平均每667O使用2000倍稀释的45%果乐乳剂喷洒,并加入150g尿素一起喷雾,能够促使秧苗的恢复。

2 水稻纹枯病

2.1 识别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常见和主要病害之一,也有人称其为云纹病,该病受高温天气影响较大,所以在南方更容易发生,但是北方也不能忽视该病,该病在苗期至穗期都可以发病,发病后会产生病斑并逐渐扩展成云纹状,甚至会导致叶片腐烂,严重影响植株发育。如果植株穗颈部受害,还会导致植株抽穗困难,直接造成减产,所以该病不能忽视,一定要引起重视。

2.2 防治

预防该病要做好选种工作,选择抗病害能力强的品种。同时注意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栽培,注意菌核的打捞和处理。药剂建议使用50倍稀释的25%三吐酮可湿性粉剂,150倍稀释的35%纹枯利可湿性粉剂每667O喷洒大约60K的药液,在喷洒过程之中,着重喷洒水稻的下中部位。

3 稻恶苗病

3.1 识别

水稻恶苗病又称水稻徒长病,可以发生在水稻的各个时期,但是一般苗期发病较多,苗期发病表现出稻苗细长,叶片发黄等症状。还容易出现根系不发达,甚至苗枯死的现象。如果防治不及时后期还会影响水稻抽穗,直接造成产量下降,影响农户经济效益。

3.2 防治

注意把好种子质量关,杜绝使用带病种子。选择抗病品种,注意田间管理。一旦发现病株,要及时的予以清除,稻恶苗病的防治在与对于稻种的处理,可以使用50℃的温水以及1200倍稀释的15%401抗菌剂或者1800倍稀释的402抗菌剂对种子进行浸泡杀菌。

4 稻瘟病

稻瘟病也是水稻常见病害之一,和稻恶苗病一样能够在水稻生长的任何时期发病,对水稻危害极大,菌原始稻瘟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其余如水稻抗病性、气候、病菌异变等原因也与稻瘟病的发病有着密切的联系。

5 结束语

在整理水稻生产的过程当中,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水稻病虫害问题往往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性问题,如果处理的不及时或者不妥当,不但给农户带来生产上的负担,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甚至还影响了水稻的经济效益。所以切实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十分关键。笔者建议还是应该本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开展水稻生产工作,保证水稻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亨强.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对策[J].农技服务,2015(12).

第2篇:水稻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范文

一、病虫害高发原因

1. 不同的水稻熟期为病虫害发生起到了“寄主桥梁”作用 近年水稻抛秧、机插、免耕、直播等简化技术的迅速推广,导致水稻播期不同、收获期不一,为病虫害发生提供了有利的“中间桥梁”条件,给其存留、传播和高发提供了大量的基数群。

2. 不良的施肥习惯导致病虫害加重 通过全县农民施肥习惯调查发现:现在种田施用有机肥的农户极少,只占调查人数的1.5%,其他的均为不施有机肥只施化肥。在化肥施用中,所有农户都会施用复合(混)肥+尿素,但施用复合(混)肥+尿素+钙镁磷肥的农户仅占15.8%,施用复合(混)肥+尿素+钾肥的农户仅占34.2%。从以上调查数据可知,该县农民施肥习惯是:有机肥施用极少,氮肥施用足,轻施磷、钾肥。结果导致水稻植株生长嫩绿、易倒伏,结实率低、产量不高,嫩绿的禾苗不但给害虫提供充足的食物,而且极易诱发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各种病害,加重病虫害发生。

3. 常规稻品种种植面积大,品种退化严重 据调查,永丰县水稻杂交种子全年销售约25万余千克,常规稻种子销售不到1.5万千克。杂交稻按每亩大田用种量2千克计算,可种植水稻约12.5万亩。全县种植早稻42.3万亩,推算可知常规稻种植面积应为29.8万亩。而根据全县常规稻种子销售量计算,常规稻品种更换率仅为1.3%,造成品种退化严重、抗性减弱。

4. 不当防治方法降低了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目前,留在农村种田的多为妇女和老人,由于受知识和体力的限制,病虫害防治现状很不乐观:一是防治时期不准;二是打药时间不统一;三是农药使用方法不正确;四是区分病虫能力较差,常常错过防治适期。

二、综合防治措施

1.尽早更换栽培多年退化严重的品种,积极推广抗性强、品质优、产量高的“超级稻” 一方面要引导农民注意常规稻品种选用,指导他们正确“提纯复壮”,保持常规稻优良种性。另一方面利用超级稻比常规稻增产、增效优势,大力推广适宜该县种植的淦鑫203、淦鑫688、五丰优T025等抗病超级稻品种,尽早更换香优早、黄华占、湘早籼一号、农香98等栽培多年、产量低、抗性差的品种。

2. 改进栽培技术与管理方式,着力推行“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是以最适宜的最少作业次数,在最适宜的生育时期用最适宜的物化技术数量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技术成果。近年来,该县在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内进行了大量试验和示范,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技术采用科学量化水稻栽插基本苗、施肥量和品种穗粒结构,准确运用叶龄数确定最佳晒田时间和水分管理等,有利于改变过去的不良栽培方式,提高水稻健壮栽培水平,从而减少病虫为害。

3. 研发高效测报仪器设备,提高病虫测报准确性 目前,县、乡级植保单位测报手段和设备比较落后,特别是一般农技人员只能靠“手摸、眼看、鼻闻”的判断和自身的植保经验得出结果。这样的测报结果往往存在较大误差,从而影响了水稻病虫害最佳防治时机。对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高效预测预报设备的研发工作。

4. 积极推广绿色植保技术,压低病虫害基数,减少发病率 生产中,要大力推广水稻科学栽培技术,提高植株本身的抗病虫能力;提倡耕沤冬闲田和收割后的早稻田,稻田养鸭、养鱼治虫等实用技术;科学利用“天敌”和微生物来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结合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种粮大户粮田建设、新增千亿斤田间工程等项目的开展,利用安装杀虫灯、性引诱剂等高效、安全措施来诱杀害虫。

5. 建立病虫害专业防治组织,提升植保防灾减灾能力 实施统防统治,积极引导,重点扶持和壮大一批信誉好、服务好、技术好、受群众欢迎又有发展活力的专业防治组织,是解决目前留守在农村的妇女和老人防病灭虫困难的有效方法,也是提升植保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手段。让专业化组织按照“统一监测预报、统一防治方案、统一组织实施”的原则防虫治病。并对专业防治组织的骨干成员集中进行病虫害防治知识、施药器械使用和维修技术培训,使受训人员达到“一有四会”标准,即有综合防治意识,对主要病虫害会识别、会调查、会决策防治,对施药器械会使用维修。通过培训和指导,提高专业防治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确保防治效果和服务质量。

6. 科学利用化学药剂防治 化学药剂防治必须把握“时机准、药对路、用量足”的原则,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时机准就是要掌握两个时机。一是最佳防治适期,即要掌握防治标准的具体时间适时用药。如钻心虫、卷叶虫以孵化盛期(2~3龄)为最佳防治期;稻飞虱百丛低龄若虫1000头以上为防治适期;纹枯病病丛率达15%以上时为防治适期。二是要掌握好施药时间,即以阴天或晴天傍晚为最佳施药时间,晴天中午高温期不能施药。

药对路就是选对药剂治病虫。如钻心虫用30%阿维·杀虫单乳油100毫升/亩等防治,卷叶虫用48%毒死蜱100毫升/亩或25%丙·辛乳油50毫升/亩等防治,稻飞虱用25%噻·异乳油100毫升/亩或2%吡虫啉50~80毫升/亩等防治,稻瘟病用75%三环唑50克/亩或4%春雷霉素100毫升/亩等防治,纹枯病用12.5%井·蜡芽100~150毫升/亩等防治。不同药剂应交替使用,当几种病虫同时发生时,可选择能混合的药剂一起喷洒。

第3篇:水稻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范文

1生产现状

1.1品种方面

近10年大可乡种植的水稻品种为楚粳系列、合系系列、云粳系列。2006年以来,随着全县优质稻品种的示范推广,大可乡逐渐调优水稻品种,提高粮食优质率,通过示范推广优质稻品种,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向改善品质、增加效益转变;2011年大力推广优质稻楚粳27号、楚粳28号,示范种植云粳30号,品质结构得到优化[1-2]。存在的问题是丰产、优质、抗病品种单一,新品种引进示范工作滞后,品种更替慢。合系39抗病性丧失,对叶瘟、穗瘟均较感病;合系41因连续种植,抗病性也有所下降,适宜种植的抗病品种不能及时就位[3];随着水稻种子市场化程度提高,种源增多,有的农户无法识别,盲目选种,良种化率降低。

1.2育秧方面

大可乡水稻种子处理技术较为成熟且应用广泛,推广施保克、水稻包衣剂、壮秧剂Ⅱ、旱育保姆等药剂,通过药剂浸种、拌种或包衣能防治或减少种传和土传病虫害,省工节本效益好,受到农民欢迎。1996年引进水稻旱育稀植浅插栽培技术进行试验取得成功,1997年在全乡大面积推广,目前旱育秧面积达95%以上,该技术省水、省工、省种,而且大大提高秧苗素质,增强其抗逆性,减少了病虫危害,降低了农药用量,既提高了水稻产量和品质,又减轻了农田污染、节约了生产成本,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是各项水稻生产技术中成熟实用、增产潜力大的一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旱育水管问题,其次是有的秧床施肥不足、不均[4];有的播种量大,造成秧苗素质降低、带蘖少;有的盖膜时间过长,导致伤根烧苗,膜期通风炼苗不充分,揭膜后环境适应性差。

2000—2002年,示范推广水稻塑盘育苗摆秧栽培技术,累计示范推广水稻塑盘育秧15.16 hm2,该技术选用561孔塑料秧盘育苗摆栽,解决了旱育稀植难以化解的浅插问题,避免了抛秧栽培存在的不规范、不均匀等问题[5]。存在的问题是出苗不整齐、盘面秧根串绕、根系下扎多而长,秧苗素质偏弱;加之整田质量及水分管理条件不好,群众未持续采用,现在塑盘育秧仅在应急储备育秧时采用。

1.3栽培方式

2002—2006年,示范推广水稻多样性、蜂巢式栽培技术,累计示范推广810 hm2,该技术选用高秆品种阿庐糯与大可乡主栽品种合系24、合系39等间作,育秧时按主栽品种和间栽品种的不同生育期调整播种日期,实行分段育秧,早熟的迟播、迟熟的早播,使不同品种能够同期成熟收获,移栽时双行拉线对空栽,栽成正六边形。多样性优化栽培与净栽相比,能有效推迟和减轻病虫害特别是稻瘟病的发生危害,既减少了农药用量、保护了农田环境,又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2010—2011年,借力高产创建活动,推行水稻栽培技术集成化模式,配套应用水稻旱育秧、壮秧剂、配方施肥、蜂巢式栽培、精确定量栽培、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累计完成水稻高产创建26.67 hm2,辐射带动186.67 hm2,其中核心区9.33 hm2,平均产量10 314 kg/hm2,较非示范区增加1 326 kg/hm2,增幅为14.7%;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明显提高了水稻生产水平,增加了水稻种植收益。存在的不足:行之有效的栽培措施推广速度慢,优质高产集成技术覆盖率不高,除物化技术外,其他技术的实际执行情况离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的技术具体到田间还处于口头宣传状态,真正被采用还需要长期不懈的示范推广。目前,蜂巢式规范化条栽得到全面推广,多数群众自制钢筋式栽秧耙拉绳条栽;同田多样性混栽没能持续推广应用,主要原因是农户认为育秧、移栽、收割麻烦。

1.4施肥方面

大可乡一贯宣传推广水稻科学施肥的理念和做法,以项目实施带动施肥水平的提高。2000—2001年,实施平衡施肥项目,采集了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20份送上级技术部门化验分析,然后按照上级技术部门拟定的四平衡优化施肥配方,落实到田块,其中,推广使用水稻专用复合肥19.6 t、硅肥7.4 t、硫酸锌0.25 t;平衡施肥技术的推广,提高了群众的科学施肥水平,逐渐扩大水稻专用复合肥的使用面积。2008—2011年,实施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首先是在全乡范围内采集有代表性的土样286个,报送县农技总站进行分析检测,并对取样地块农户施肥情况和土壤立地条件详细调查;其次是选择有代表性的田块进行“3414”肥效试验;第三是按照县农技总站提出的施肥配方抓好示范落实,其中使用本县配制的大可乡专用水稻配方肥(9-9-7) 30 t;累计示范推广水稻配方施肥技术266.67 hm2,平均稻田施用纯氮比常规减少54 kg/hm2,增产696 kg/hm2,综合增效768元/hm2;通过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农户转变了施肥观念,改进了施肥技术,减少了不合理施肥,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达到了节本增收、保护环境的目标。存在的不足是,非示范区农户习惯上按老办法施肥,一是有机肥投入不足,有的几乎是零投入,稻田有机质缺乏;二是基肥多在田耙平、移栽前表施,利用率降低;三是偏施氮肥、有的不施钾肥、锌肥,分蘖肥施氮过重;四是前期集中施肥,分蘖过盛,群体过大,无效分蘖增多,中后期养分不足,成穗率、千粒重下降,产量降低。

1.5灌溉方面

大可乡稻田灌溉水源主要为库塘蓄水,自流灌溉为主,抽水灌溉为辅;全乡共有小(一)型水库4个,小(二)型水库10个,小塘坝14个,总库容863.1万m3,正常年景蓄水560万m3,稻田灌溉定额按6 450~9 000 m3/hm2计算,水稻生产用水215万~300万m3,占蓄水量的38.3%~53.5%;2009年以来,因连年干旱,每年蓄水量均不到计划量的50%,在保证人畜用水和育苗用水的前提下,近3年水稻种植面积剧减,2009—2011年水稻种植面积分别为333.50、146.67、206.67 hm2;受水资源不足及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等条件限制,大面积间歇灌水难以做到,以水调控技术难以实施,如果撤水将难以复水或增加投入成本,降低种稻收益。因此,部分稻田从移栽到成熟各个生育期均有水层覆盖,使水稻根系发育差,植株不健壮,易早衰,结实率不高,抗病力下降;部分稻田有栽秧水无充足保苗水,稻田自然落干过早,若旱情不能及时解除,将严重影响水稻生长;完全靠等雨栽秧的稻田常错过最佳节令,产量较低。

第4篇:水稻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范文

关键词:武汉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5-3083-03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Specialized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Crops Diseases and Pests in Wuhan

ZHU Bo-hua1,LONG Yun-tian2,ZHU De-xiong3,TANG Shao-yun1, ZHANG Kai1, WANG Shuang-ning1

(1.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Station of Wuhan City, Wuhan 430016,China;

2. Wenhua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China;

3. Soil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Station of Huangpi District, Wuhan 4303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meanings, current status and problem of specialized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crops diseases and pests in Wuhan, proposals for faster and better development have been put forward in the aspects such as policy support and multi-channel investing capital; focus on supporting to cultivate a dominant forc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to promote healthy development; strengthening technical support to enhance service ability; expanding business scope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ct.

Key words: Wuhan; crops; diseases and pests; specialized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tatu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提升病虫灾害防控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产业安全,促进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植保理念的重要支撑。随着现代都市农业和“富裕、和谐、秀美”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武汉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不断探索新机制、新模式,将进一步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

1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重大意义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由具有一定植保专业技能的人员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服务组织,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手段,对病虫害防控实施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现阶段适应农村新形势发展需要的社会化服务方式,是“十二五”植保工作的重要任务。

1.1是应对农作物病虫害不断发生变化的态势,促进农业稳产、丰产的需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耕作制度的变化,农作物病虫害呈多发、重发的态势。武汉市地处南北过渡地带,气候多变,种植结构多样化。近年来,水稻“两迁”害虫、二化螟、纹枯病、玉米螟等重大病虫在武汉市发生范围广、危害重,西瓜病毒病、稻水象甲等检疫性病虫也传入武汉市,严重威胁武汉市农业生产安全。而这些病虫的防治时效性和防治技术要求高,仅仅依靠单家独户的分散防治是难以做到的,只有通过专业化防治组织实施统防统治,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控制病虫危害,提高防控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害危害损失,保障农业稳产丰产[1]。

1.2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促进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

随着城乡统筹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生产者老龄化和女性化的问题日益突出,对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力不从心,难以做到科学安全、经济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特别是在病虫害大发生年份,防治工作尤其难落实。这种现状为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提供了很大的市场。推进专业化防治,采用先进、高效的植保器械,不仅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防治效果,而且可提供新的就业渠道,实现机手增收。

1.3可以促进科学用药,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武汉市目前农业生产仍以农民承包种植为主,多数农民缺乏相关的植保知识,盲目、大量用药现象十分严重,这不仅破坏农业生态环境,而且易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推进专业化防治,实行农药“统购、统供、统配、统施”,可提高农药使用效率,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农药残留,实现安全、科学、合理用药[2]。

2武汉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现状

武汉市农业发展方向为“两型”农业和现代都市农业,长期以来都很重视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自2005年以来,武汉市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不断总结统防统治工作经验基础上,整合购机补贴及家园建设行动项目资金,积极探索专业化防治组织社会化服务新机制、新模式,着力构建重大和外来有害生物应急防控机制,大力开展专业化防治试点示范,并按照典型示范,带动发展的思路,逐步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取得了显著成效。

2.1专业化防治组织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市有各类专业化防治组织252个,其中机防队225个,机防队员2 310人,补贴购置机动喷雾器12 383台,覆盖作物包括水稻、油菜、棉花、玉米、蔬菜等,服务覆盖面积达30.08万hm2以上,其中全市水稻机防面积达60%以上。专业化防治杀虫效果达95%,防病效果达85%以上。据测算,水稻实施专业化防治比农民自主防治的效果提高15%以上,防治效率提高80%,平均减少2次用药,每公顷节省农药费用270元,节省人工费用450元,增加稻谷产值600元以上,平均每公顷水稻增产节支增收1 320元左右,全市增收13 728万元以上。

2.2专业化防治的组织形式

目前武汉市专业化防治组织主要有5种形式:一是应急防控型。以街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为主体,组建应急防治模式,在防治关键时期开展应急防治;二是村级组织型。以村委会为主体,组建集体防治模式,为本村或周边地区病虫统一防治服务;三是专业合作型。以协会、合作组织为主体,组建协会服务模式,对加入组织的农民提供优惠服务和对其他农民开展有偿服务;四是大户主导型。以农产品基地龙头企业或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为主体,组建产业基地服务模式,主要服务生产基地,兼顾周边地区;五是配套服务型。以农药经营企业为主体,组建经营实体配套服务模式,建立群众植保机防组织。

2.3专业化防治组织的服务方式

武汉市专业化防治组织本着“服务为主,自愿互利,合理收费”的原则,不断完善服务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采取承包防治,通过阶段承包或全程承包等方式,由机手带药实行“五统一分”(即统一测报、统一时间、统一药剂、统一方法、统一收费标准,分户防治),收取一定费用,每公顷按150~180元收取;二是采取代防代治,农民出药,机手施药,收取代治费,每公顷按90~120元收取;三是自防自治,购药、施药由龙头企业、种粮大户自己解决;四是统防统治,在应急防治的关键时刻,由政府统一调度,开展应急防控和救助防控,不收取任何费用。

3武汉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病虫害专业化防治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武汉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总体来看仍处于起步阶段,专业化防治组织发展不稳定,统防统治规模小,覆盖率低,防治对象大多限于水稻等作物,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资金投入不足

病虫害防治需要的植保器械前期投入很大,而病虫害属于生物灾害,具有突发性、暴发性、成灾性,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收益小、风险大,加之自身属于微利行业,经济基础还较薄弱,因此存在严重的经费不足问题。

3.2队伍不稳

虽然武汉市机动喷雾器数量达12 000多台,机防队达225个,但注册的专业化防治组织少。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性强,劳动强度大,施用农药风险大,每年就防治几次,时间短,收入少,队伍稳定难。

3.3防治风险大

由于病虫害防治受多种因素影响,不确定因素影响大,风险难把握。并且部分农户对病虫害达标防治认识不清,对防治效果要求过高,时常出现防效纠纷问题。

3.4大面积统防统治少

一家一户的农业经营模式制约了病虫专业化防治工作的开展。有些农户存在惜本思想,不愿接受机防服务,只有在人手实在不足的情况下才聘请别人进行防治,使专业化防治工作大面积连片开展难度大,影响了专业化防治效率。

3.5技术力量薄弱

由于各乡镇农技中心实行“以钱养事”,技术人员少,职能多,田间调查时间难以保证,技术宣传、田间指导显得滞后,而村级没有农技员,使得机防组织适期防治、科学用药难度较大。

4武汉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发展对策

随着现代都市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武汉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将建设专业化防治组织作为植保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这将是推进武汉市专业化防治发展的良好契机。

4.1争取政策支持,多渠道投入资金

一是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专业化防治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要争取固定的、长期的地方财政投入来扶持和稳定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发展。二是积极争取各级政府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继续争取上级业务部门专业防治的项目和武汉市农村家园建设农作物病虫防控项目的支持。协调有关部门从农机购置补贴、新型农民培训、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等相关涉农资金中,重点支持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建设。与有关保险部门协商,争取办理专业防治有关保险。三是鼓励社会资本投入。采取措施,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中来。要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合力,缓解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的资金困难,促进专业化防治组织快速发展。

4.2重点扶持,培育主导力量

围绕武汉市优势农产品基地和板块基地,以农民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采用资金、技术、物资等扶持方式,积极引导、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农药经营实体、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及其他经营服务组织创办专业化防治组织。因地制宜发展一批具有特色、满足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多元化、专业化防治组织,培育一批信誉高、服务优、防效好、有活力的专业合作组织,重点扶持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运行机制、实行规范化管理、有发展规划、队伍稳定的植保专业合作社。一是落实有关政策。从植保器械、药剂、技术、信息等方面大力扶持,完善其服务方式、运行机制,拓宽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增强发展活力,使之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稳定的病虫害专业统治队伍,成为武汉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的主导力量。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建立示范区,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专业防治的优势、做法和典型,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重视,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专业化统防统治,为大力推进专业化防治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三是制定激励机制,重点对专业化统防统治先进单位及组织给予专项奖励。要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方法,全面推进武汉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4.3规范管理,促进健康发展

一是帮助专业化防治组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内部管理,规范运作,使其尽快走上合作社制度管理和公司模式经营之路[3]。按照“十有”标准建设(即有注册登记、有章程、有规章制度、有组织牌匾、有办公咨询场所、有联系电话、有专业机手、有高效施药机械、有病虫发生信息栏、有示范区),实行“四上墙”(即服务公约、服务方式、收费标准、机手姓名及联系方式上墙)。在植保服务上,实行动态管理和建立跟踪服务档案[4]。二是建立监督机制,对专业化防治服务过程进行监督指导,规范服务行为。三是健全防效认定机制,避免防治中出现纠纷,促进专业化防治组织健康发展[5]。

4.4强化技术支撑,提升服务能力

植保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机制,与专业化合作组织建立紧密的业务指导关系,提高其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制定病虫害防治预案。选择本地种植面积大、易于开展统防统治的农作物为重点,按照“统一监测预报,统一防治方案、统一组织实施、统一防效评估”的原则制定防治预案。二是适时提供病虫害预报和防治技术信息。在防治适期前3~5 d将病虫害预报和防治技术信息传递到专业防治组织,并在重大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实地指导。三是引导专业化防治组织加快引进和推广先进、高效的机械,如担架式喷雾器、电动喷雾器、太阳能杀虫灯等。四是办好技术培训班。对专业化防治组织骨干成员集中进行病虫害防治知识和施药器械使用及维修技术培训,使其达到“一能三会”标准,即:能维修机动喷雾器、会识别病虫、会正确施药、会检查防治效果。

4.5扩大经营范围,促进可持续发展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周期短,季节性强,专业组织不能常年开展经营服务,可采取自立、兼并或联合其他合作社或组织等形式,通过向农户提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技术服务来增加效益,如充实到农机专业化组织,可以从种到收实行机械化作业;充实到农药经销企业,可以实现供药、防治一体化;充实到农技服务中心,达到既开放卖药,又现场治病,可以实现病虫测报、田间防治一条龙服务。通过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才能稳定专业化防治队伍,有经济实力提高病虫防治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对重大病虫害的防控能力,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产业安全[1]。

参考文献:

[1] 向子钧.湖北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之思考[J].中国植保导刊,2011(1):42-44.

[2] 黄光鹏,黄文九,贾雄兵.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组织形式与发展思路探讨[A].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粮食安全与现代植保[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15-19.

[3] 冀菊梅,郝兆宏,染晓青,等.洛南县植保专业化防治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A].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粮食安全与现代植保[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23-25.

第5篇:水稻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范文

简代洪

(叙永县农业局 四川省叙永县 646400)

摘要:随着我国蔬菜作物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病虫防治工作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因为蔬菜作物在种植及食用方面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开展病虫防治工作必须考虑到安全的原则。通过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确保蔬菜质量的安全,对蔬菜作物的病虫害进行有效的控制。

关键字:蔬菜作物;病虫防治;方法策略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我国各地加强了对蔬菜作物结构的调整,并且在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中蔬菜作物占据着重要位置,并且为了丰富我国的蔬菜作物品种还从国外引进了新的品种。我国从国外引进品种丰富我国的蔬菜作物品种但是也为蔬菜作物的病虫害的产生与交流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因此对蔬菜作物的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面对蔬菜作物存在的各种病虫害问题工作人员如何采取有效的策划成为各地面临的重要的问题之一。

一、蔬菜作物病虫害的特点

相比麦子、水稻等大宗农作物,蔬菜作物在栽培的方式、品种方面都与其不同。蔬菜作物的播种期、生育期都不同,再加上蔬菜在反季种植时大棚的温度、湿度不一样,因此在病虫害很容易发生并且发生的程度有着非常大的差异性。蔬菜作物在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病虫害现象,而且一种病虫都有可能对多种蔬菜作物产生危害性,蔬菜作物可能同时发生多种病虫害的现象。目前我国的蔬菜作物品种种类繁多,常年发生的蔬菜的病虫害有一百多种,因此需要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病虫害给农民带来的损失,同时提高蔬菜作物的产量。

二、 蔬菜作物病虫害防治面临的问题

(一)防治水平、专业技术人员水平有待提高

在蔬菜作物实际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由于受到农业技术人员较为短缺、机构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的限制也影响病虫害工作的进展。一般在农村的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可以安排的工作人员很少,并且还负担着除了防治工作的其他工作,监测、报告都需要工作人员完成。虽然我国目前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广大的农村还需要进行病虫害工作的继续推广及完善。

目前我国农村从事蔬菜作物病虫害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是从麦子、水稻等大宗农作物病虫害识别调过来,对蔬菜作物的病虫害的防治、发生的具体规律知识了解很少,这些人员由于缺少专业的蔬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经验也就延误了病虫害的防治方法的研究,因此针对工作人员还要进行专业的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

(二)蔬菜作物的防治工作开展较晚

我国的蔬菜作物的防治工作相对较晚,工作人员对蔬菜作物的病虫害发生的具体情况及发生的时间、规律都还不清楚,一是缺乏有经验的教授或者前辈带领因此在具体的蔬菜作物的防治工作中也是慢慢探索慢慢总结规律;未形成完整且有效的病虫调查与测报体系,收集的数据缺乏必要的可比性及科学性。而且未对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制定一定的等级划分标准,仅根据有限年份的调查资料来确定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未采取完整且行之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由于蔬菜作物的病虫防治要求的技术含量高,尤其在选用农药方面,一旦使用不当,便极有可能使得残留的农药含量过高,进而发生食物中毒现象。当前,工作人员大多采用外地或书本中的经验和技术,缺乏亲自实践,还未能充分了解一些蔬菜病虫药剂的作用与特性。

三、防治蔬菜作物病虫的方法策略

(一)加强植物检疫力度

目前我国蔬菜的生产已经查明的黄瓜黑星病、南美斑潜蝇、瓜实蝇、番茄溃疡病等对蔬菜作为危害性极大的有害生物,通过在蔬菜种苗的引进过程中,检疫相关部门要严把质量关,确保引进的蔬菜质量不会发生重要危害性问题。通过加强蔬菜的检疫还能及时有效的控制危险性生物的蔓延,确保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农业的生态安全。

(二)严格检查遵循蔬菜质量安全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有着紧密联系,而蔬菜作物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人们通常是食用新鲜的蔬菜,未对其进行加工,而蔬菜也不具备储存期与降解农药的过程,因而对农药的使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此种情况下,必须围绕产品安全来开展蔬菜作物的病虫防治工作,切不可马虎行事。

(三)保证施用农药的时间在安全间隔期

蔬菜收获之后应该及时送到消费市场,时间间隔不宜过长,一般是一两天之内,最长也不会超过十天。为了确保消费者安全食用蔬菜,蔬菜病虫害管理者在使用农药时一定避开安全间隔期。为了减少食物中毒的情况,在进行农药喷洒时部不要在安全间隔期内减少较大浓度农药的残留。通过在蔬菜的安全间隔期内进行用药,当然还需要考虑到农药的功能、特性和品种,注意用药时的温度等多方面的因素确保安全。

(四)使用低残留、低毒的农药

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药研究及发展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更多的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为蔬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提供了有利的支持。除了坚持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还需要加大安全使用农药的力度,让更多的菜农意识到正确、安全使用农药的重要性,向广大的农民号召使用更加科学的低残留、低毒性的生物型农药,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也能确保人们食用蔬菜作物是安全的。

结语:在经济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蔬菜作物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食用的基本要求,各个部门都要加强蔬菜作物的质量安全可靠性,通过不断的研制出新的病虫害防治方法,降低蔬菜作物的农药残留度,通过采用生物、物理等多种综合的有效方法解决蔬菜的病虫害问题,提高蔬菜作物的产量满足人们的需求。

参考文献:

第6篇:水稻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范文

关键词:水稻 病虫害 防治

一、 水稻病害防治方法

1.稻纹枯病

对发病稻田,应掌握孕穗期病株率达30%-4%时施药。药液要喷在稻株中、下部。采用泼浇法,田里应保持3厘米-5厘米浇水层。施用井岗霉素时,最好在雨后晴天进行,或在施药后两小时内不下大雨时进行。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100毫升-150毫升,或井岗霉素高浓度粉剂25克,任选一种,对水100千克常规喷雾,或对水400千克泼浇。

2.稻白叶枯病

水稻叶部的一种细菌病害。病原菌是原核生物界的水稻黄单胞稻致病变种。病菌从根、茎、叶部的伤口或水孔侵入稻体,在维管束的导管中繁殖危害。苗期和分蘖期最易受害。秧苗叶片多表现叶枯症状。在感染品种上多出现急性凋萎症状,病斑青灰色水渍状,病叶迅速卷曲凋萎,在抗病品种上产生褐色枯斑。病菌的发育适温26℃-30℃,在病残体上越冬,稻种亦可带菌,经风雨传播。氮肥过多和低洼积水田发病早而重。台风暴雨后,病害常在感病品种上迅速扩散。防治措施:选栽抗病品种、防止稻田淹水是防病关键,并结合药剂防治。

3.稻恶苗病

又称白秆病,系水稻地上部的一种真菌病害。病原菌是子囊菌亚门的藤仓赤霉菌。无性态为半知菌亚门的串珠镰孢。从秧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病。病株徒长,瘦弱,黄化,通常比健株高3-10厘米,极易识别。病株基部节上常有倒生的气生根,并有粉红霉层。病菌发育适温25℃左右,种子带菌。选用无病种子或播种前用药剂浸种是防治的关键措施。

4.稻矮缩病

病害可在虫体内增殖,并经卵传到子代,该病毒寄生范围广,病株矮缩,不及正常高度的1/2,分蘖增多,叶色时暗绿,叶片僵硬,叶鞘上有黄白色与叶脉平行的继续的条点,偶有散生的。分蘖期和苗期受害的病株矮缩,不能抽穗。抽穗后感染的,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病株根系发育不良,大多老朽。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大。防治传毒介体昆虫是防病的关键。

二、虫害防治措施

2.1稻苞虫

以迟中稻田为重点,掌握低龄幼虫盛期,每百丛水稻有虫10头-20头时施药。亩用90%晶体敌百虫75克-100克,或50%杀螟松乳油100毫升-250毫升,或BT乳剂150毫升-200毫升,任选一种,对水75千克-100千克常规喷雾,或对水5千克-7.5千克低量喷雾。

2.2稻飞虱

应掌握小若虫高峰期,每百丛虫量达1500头以上时施药防治。药时应注意先从田的四周开始,由外向内,实行围歼。喷药要均匀周到,注意把药液喷在稻株中、下部。使用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克-25克,或25%优乐得可湿性粉剂20克-25克,或20%叶蝉散乳油150毫升,任选一种,对水75千克-100千克常规喷雾,或对水5千克-7.5千克低量喷雾。

2.3稻苞虫

稻苞虫又叫卷叶虫,常常几年发生一次,导致水稻大幅度减产。成虫为赤褐色的蝴蝶,幼虫危害水稻,稻叶被害后,残缺断落,严重时仅留叶脉,稻丛象刷锅帚一样。特别是水稻孕穗期被害后,幼虫吐丝把稻叶缀合在一起,形成稻穗卷曲,无法出穗,影响产量。

防治方法:1、每亩用2.5%敌百虫粉2公斤喷粉或甲六粉1公斤加细土10公斤撒毒土。

2、用90%晶体敌百虫150克加水80~100公斤喷雾。

2.4稻蓟马

防治方法:由于稻蓟马很小,一般情况下,不易引起人们注意,只是当水稻严重危害而造成大量卷叶时才被发现,因此,要及时检查,把稻蓟马消灭在幼虫期。每亩用40%乐果乳剂1500~2000倍液,秧田和大田施药后,都要保持水层。防治稻蓟马后要补施速效肥,促使秧苗和分蘖恢复生长。

2.5三化螟

形态特征:成虫前翅呈三角形。雌蛾前翅淡黄色,中央有一个黑点,腹部末端有一束黄褐色绒毛,产卵后脱落。雄蛾前翅淡褐色,翅尖至内缘中央附近有一斜带,中央有一个黑色点,外缘七个黑点。卵块长椭圆形,中央稍隆起,覆盖黄褐色绒毛,卵块内卵粒,中央三层,边缘一、二层。幼虫 体为乳白色或淡黄绿色。腹足不发达。蛹初为黄白色,后变黄绿色,雄蛹触角长达翅长的7/8,后足伸长达第七或第八腹节。雌蛹触角长达翅长的1/2,后足伸长达第六腹节。

发生特点:成虫口器退化,白天静居在稻丛中,黄昏开始活动,有强烈的趋光扑灯习性,夜间交尾和产卵。在产卵时有选择生长嫩绿茂密的水稻产卵。秧田卵块多产于叶尖,大田卵块多产于稻叶中、上部。雌蛾一生可产卵1~5块,卵粒100~200多粒。

2.6稻病毒病

防治方法:1、滴油杀虫。每亩滴废柴油或废机油400~500克,保持田中有浅水层20厘米,人工赶虫,虫落水触油而死亡。治完后更换清水,孕穗期后忌用此法。2、撒毒土。每亩用1.5公斤乐果粉、2公斤湿润细土撒施。3、用药喷施,用40%乐果乳剂0.5公斤加水800~1000公斤喷施。

2.7稻纵卷叶螟

幼虫稍大便开始在水稻心叶吐丝,把叶片两边卷成为管状虫苞,虫子躲在苞内取食叶肉和上表皮,抽穗后,至较嫩的叶鞘内危害。严重时,被卷的叶片只剩下透明发白的表皮,全叶枯死。

第7篇:水稻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范文

一、寒地黑土绿色物产中的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1.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黑龙江省地大物博,寒地黑土绿色物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的重要商品粮基地。正因为如此,也是有害生物生存栖息,分享绿色资源的良好之乡。据统计我省每年仅粮食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就达9500万亩,大发生年则更多。其中大豆病虫害主要有孢囊线虫、根腐病、灰斑病和食心虫。大豆孢囊线虫常年发生面积在1000万亩,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可达50%以上;大豆根腐病在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的可达30%;大豆食心虫主要危害籽粒,影响品质,一般减产10%~15%。其它主要病虫害有玉米丝黑穗病、玉米青枯病、水稻稻瘟病、稻曲病、水稻恶苗病、立枯病、小麦赤霉病、地下害虫、玉米螟、蚜虫、粘虫等。

2.实施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策略取得的成效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在寒地黑土绿色物产中的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研究领域取得研究成果100多项。首先,基本摸清了一些有害生物的动态规律。近些年来,针对大豆、玉米、水稻、小麦四大作物的主要病虫草害进行了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研究,对其18种病害和5种主要虫害、四大作物不同栽培制度田间杂草的群落演替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基本明确了影响其发生消长的关键因子,为综合防治奠定了科学依据。其次,有害生物得以有效控制。不同年份、不同区域有害生物造成危害不一。近几年的草地螟、水稻稻瘟病等大发生,由于防治措施得力、及时,构成大危害的仅限于局部。可以说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在控害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寒地黑土绿色物产中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1.预防为主的原则体现不够,重治轻防,且在防治过程中过多依靠化学防治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病虫草害防治方面收效甚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综合防治就是要突出预防为主的原则,强调在做好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合理施用农药,减少施药次数、浓度和范围,以保护农田中大量消灭害虫的天敌;通过农业技术措施控制害虫的发生数量,以减轻或防止它们的危害;创造不利于病虫孳生和繁殖的条件,使病虫找不到“温床”和“土壤”;培育和使用抵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种子和苗木。同时为防止病虫的传人和蔓延,直接杀灭病虫的措施也还是必要的,但它只是综合防治中的一个环节。即使在采用直接杀灭病虫的措施时,也充分考虑不要影响那些预防性的因素,以免削弱它们抑制病虫的作用。然而,在农业生产实际应用中确实存在重治轻防的问题。大多以“治”为中心,

“治”的原则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在技术措施组装上,实际上的重点是以化学防治为主,而预防为主的原则很难体现。另外,要做到预防为主,单靠一家一户的农民是难以操做的,它需要各级植保部门及时对有害生物的灾情发出预报,不断地向农民提供预防相应有害生物的技术措施。

2.有害生物发生面积越来越大,防治难度加大

由于气候反常,耕作栽培制度、水肥条件改变及病虫草鼠自身的变异与适应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病虫草鼠害的发生与危害不断演替,呈日趋严重之势。如近些年来在寒地黑土地上新发生或加重的病虫害有大豆疫霉根腐病、水稻粒黑粉病、稻小菌菌核病、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玉米丝黑穗病、小麦白粉病、马铃薯疫病、温室白粉虱、蔬菜斑潜蝇等。农田杂草种群演替加速,难防杂草危害越发严重,增大了化学除草的难度。如稻田的稻李氏禾、匍茎剪股颖、三棱草。旱田的鸭跖草、野藜、刺儿菜等,这些杂草的有效防除有待进一步研究。

3.农田病虫草抗药性日趋严重,且长残效农药常引发药害

由于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病虫草对多种农药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尤其对杀虫剂和除草剂的抗性问题更为突出。棉蚜对有机磷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增长了几十倍,对菊酯类杀虫剂产生了几十倍乃至2万倍的抗性。蔬菜害虫抗药性问题也很严重,小菜蛾对各类杀虫剂均产生了抗性,个别地区对溴氰菊酯的抗性水平曾超过万倍。杂草抗药性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全球已有百余种杂草,近216个杂草生物型对多种类型的化学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我国稗草、看麦娘等5种杂草对百草枯、丁草胺、杀草丹、绿麦隆等产生了抗性。东北地区玉米田因长期使用阿特拉津,恶性杂草马唐对其抗药性逐渐上升。

近些年来寒地黑土地区大面积使用普施特、豆磺隆、广灭灵、甲磺隆、阿特拉津等长残效除草剂,这些除草剂用量小,成本低,杀草谱广,对防治草害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在土壤中的残效期长,有的可达2~3年,连续多年使用,在土壤中逐年积累,当进行轮作时,对后茬敏感作物造成药害,导致减产或绝产。

4.生物防治前景好,问题不少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生物防治发展迅速,在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农用抗生素、昆虫激素和生物技术诸多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应用于有害生物防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防治面积1998年已达2700万hmz以上,生防对象有20多种农作物病虫害,生物农药制剂的品种也不断增加,生物防治技术已成为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目前生物防治尚存一些不足之处。诸如,防治对象过于狭窄,防效不够稳定;有益生物体的发生在时段上需要与防治对象的发生紧密结合,对环境条件要求较严;有些天敌长期人工培育会降低它们的生物活力,失去寄生强度;产品生产工艺落后,与国际标准有距离;剂型贫乏,仅限于菌粉、悬浮剂、可湿性粉剂和高含量粉剂及原粉等剂型;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比难于迅速奏效。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

三、寒地黑土绿色物产中的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发展趋势

1.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农业的发展要求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必须减缓自然资源的衰竭速度,持续和维护资源再生,从而得以实现既兼顾当前利益又不损害长期发展的目的,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社会的、经济的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其宗旨在于提倡农业的清洁生产,发展可替代的能源,减少能源消耗,开发善待环境的产品和技术,减少农业污染,促进与环境的和谐及资源再生。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各项措施必须服从可持续农业的需要,与其它农事操作相配合,将作物的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与作物的综合营养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从保护作物到保护农业生产体系。它要求在开展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时,既考虑到防治对象与被保护对象,也要考虑土壤、生物资源、能源、农事活动等整个农业生产体系中的组分;既要考虑到当时有害生物的发生与危害,也要考虑到未来有害生物发生动态与防治的生态风险分析;既考虑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也要考虑不致于破坏后代赖以生存的资源基础和环境条件,建立一个可持续的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管理体系。

2.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农业有害生物的化学防治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其他植保措施相比,具有适应面广、操作简易、规模巨大、作用快速、效果显著等优势,尤其是当某种有害生物即将爆发成灾之时,化学防治往往是唯一可选择的有效措施。在21世纪,发展安全、高效、环境相容性好的农药及农药使用技术将是世界范围内的趋势,电子控制喷雾技术、电子识别喷雾技术、循环喷雾技术、密闭灌注系统等高新技术在发达国家施药技术上将得到广泛应用。根据目前我国的国情,应发展适合我国特点的安全、高效、精准施药技术。用安全高效精确的施药技术替代常规粗放的施药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提高劳动效率。

3.发挥生物防治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中的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消费层次的不断提高,人们希望吃上“放心粮”、“放心菜”、“放心果”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因此,生物防治显得越发重要。

生物防治在以整个作物系统中生物群落为调节单元的基础上,通过保护利用本地的有益生物,改善和增强有益生物的利导因子,恢复人工生态系统的良眭循环,或引入、增殖与散放外来天敌,建立新的制约因子,促使益害生物种群达到某种生态平衡,从而可长期有效地压抑有害生物爆发与危害。这是解决这种外部化学能源的投入与自然资源持续想矛盾的最佳方法,也是缓解化学农药所带来的危害的有效技术措施。

第8篇:水稻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范文

关键词:气候变化;粮食生产;影响与适应;敏感性;脆弱性;暴露度;恢复力

中图分类号 X196;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4)05-0025-06

一般认为,敏感性是指气候变化对系统的正负两方面影响程度,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脆弱性是指系统易于遭受气候变化(包括与气候变率和长期气候变化有关的极端事件)不利影响的程度及其恢复能力,它随着系统所受到的气候变化的特征、幅度、快慢以及系统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而改变,是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1]。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即粮食种植制度和布局、产量和品质等对气候情景的响应程度。在相同的气候情境下,响应的程度越大则敏感性越高。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是指粮食生产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且无法应付不利影响的程度水平,关注的是可能受到威胁和侵害的结果而非原因。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显著,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敏感性区域特征复杂而明显[2]。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农业种植和养殖在长期栽培和驯化过程中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远远低于野生动植物,农作物和家畜家禽对气候要素变化更为敏感[3]。IPCC 第五次评估报告不仅进一步明确了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也更清晰地表述了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1]。种植业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气候变化引起了作物生育期、耕作制度等的改变,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更加严重,给全球粮食生产系统和粮食安全带来风险和压力。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目标之一。

1 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大量观测资料及研究成果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对作物生长发育、种植制度和产量品质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利弊并存,但负面影响更多[4-6]。区域变暖延长了作物适宜生长季,温度升高加快了作物发育速度, 缩短了实际生育期,大部分作物表现为全生育期缩短[6-7]。30%的农业气象站点观测到整个生育期(播种到成熟)和营养生长阶段(播种到抽穗)呈缩短趋势,水稻的移栽、抽穗和成熟期总体提前,随着温度升高,许多作物的种植界线向高纬度和高海拔移动[8-10]

作物产量已经对气候变化显示出较强的响应。1980年代以来的气候变暖对东北地区粮食总产增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的粮食总产增加有一定抑制作用 [11-12]。由于生长季内积温增加,促进了作物产量提高[12]。1951-2002年间全国粮食总产量每10年大约增长3.2×105 t,其中小麦、玉米表现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显著[13-14]。但是雨养农业比灌溉农业更易于遭受极端事件的影响,并且水分供应难于与热量资源匹配,限制了增产潜力的实现[7]。气候变化通过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给作物品质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包括改变碳含量和养分摄入量。CO2浓度增高,谷物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小麦、水稻等降低10%-14%,大豆降低1-5%。与氮含量相同,矿物质含量也有相应程度的降低。极端气温和CO2的协同增加了水稻垩白度,降低水稻加工品质[14-15]。

气象灾害与病虫害也呈现出新的变化。全国每年由于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1 000 多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3%-6%[16]。影响中国农业经济的最为严重的是干旱,其次是涝渍。2000-2007年间,每年干旱和洪涝的共同作用会使收获产量损失相当于5万hm2的播种面积。气候变暖对越冬病虫害有利,病虫害侵扰的耕种面积大约由1970年的100万hm2增加到2005年的345万hm2,每年因病虫害造成的粮食减产幅度约占同期粮食产量的9%[5,15]。

2 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2.1 作物布局与生长季

气候变暖将延长作物的适宜生长季,缩短作物的实际生育期。如果气温增高l℃,水稻生育期日数平均缩短7-8 d,冬小麦平均缩短17 d左右,玉米平均缩短7 d左右,但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如果气温增高2℃,水稻生育期日数平均缩短 14-15 d,小麦平均缩短 34 d[16-17]。随气温升高,主要作物品种布局也将发生变化。比较耐高温的水稻品种将在南方占主导地位,还将逐渐向北方稻区发展;华北强冬性冬小麦品种,将被半冬性或弱春性的冬小麦品种取代;东北地区玉米的早熟品种逐渐被中、晚熟品种取代[3]。气候变化将使西北地区复种指数继续增加,复种作物适宜区海拔高度将升高 200 m 左右,复种面积将扩大 4-5 倍[18]。到2050年作物三熟制的北界北移500 km,从长江流域移至黄河流域,目前大部分两熟制地区将被三熟制地区所取代,而两熟制地区将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区的中部[9,19]。在仅考虑热量条件的基础上,假设品种和生产水平不变,2050年一熟制区的面积将由现在的 62.3%缩小到 39.2%,三熟制区的面积将由目前的 13.5%扩大到 35.9%,二熟制区的面积基本保持不变 [19]。

2.2 作物产量与品质

作物产量和品质是反映粮食生产系统质量的核心指标。虽然气候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气候变化影响作物产量稳定的风险在增加,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威胁将继续扩大[15]。产量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依据方式、情景和作物等的不同而不同。王馥棠在三种平衡GCM模式(GFDL, MPI和UKMO-H)产生的2050年气候变化情景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三种作物模型(ORIZA1水稻模型,CERES-wheat和CERES-maize模型) 模拟出了作物产量的变化范围[19](见表1)。除春玉米存在轻微增产的可能,其他作物均呈现不同幅度的减产,雨养春小麦下降幅度最大,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最强。

温度升高及昼夜温差缩小不利于作物品质形成,大气中CO2 浓度增高也对品质造成负面影响。二者的交互作用对不同作物品质的影响尽管不同,但负面影响居多,并直接影响营养品质。比如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冬小麦、水稻和玉米品质均有所下降[22-23]。CO2浓度倍增环境下,冬小麦籽粒粗淀粉含量增加2.2%,而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却分别下降12.8%和4%;玉米籽粒氨基酸、直链淀粉、粗蛋白、粗纤维和总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大豆籽粒粗蛋白含量下降0.83%。在温度和CO2浓度均增加的环境中水稻籽粒蛋白含量降低,高CO2浓度使稻米的垩白率、垩白度极显著提高,整精米率极显著下降,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明显下降[24-25]。

2.3 极端天气事件和病虫草害

未来北方大部分地区将持续暖干化,短期内干旱强化的趋势不会根本缓解。亚热带地区将面临高温、热害和伏旱的不利影响。同时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的频率将有所增加。CO2的影响不仅与C3、C4类型有关,还与作物品种有关。同样在CO2 浓度增高200 ppm试验中,不同品种水稻产量增加幅度在3%-36% 之间[25]。FACE研究还表明,CO2的影响还因温度、水分和养分供应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大气中CO2与O3、温度、土壤水分、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协同影响也非常重要,作物的病虫害地理范围将向高纬度地区延伸,病虫害发生频度和危害程度将更为频繁和严重[26-27],温度升高还将造成杂草蔓延[15]。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现象的加剧,增加了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导致了粮食生产系统的不稳定性增加,同时需要增加杀虫剂的使用,提高了粮食生产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15]。

3 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和风险分析

脆弱性指系统易于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程度及其恢复能力,是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讨论脆弱性至少需要关注四个方面,即敏感性、暴露度、恢复力和适应。敏感性多是系统本身特性所决定的,与恢复力含义相近,但恢复力强调影响后的反应;暴露度既涉及系统本身也与外界因素相关;适应能力则更强调外界干预。

由于中国气候类型多样,农业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征,与自然生态、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对气候变化的反应不同,但均表现出较强的敏感性[28-29]。农业生产系统具有相当高的复杂性,对环境要求表现在综合性和系统性上。比如东北地区并不是单单因为热量资源的改善,就可以带来作物产量的明显增加。其中水分供应以及水热匹配至关重要,只用综合条件满足需求,才可以实现最大产量潜力[7]。一般而言雨养农业的暴露度明显高于灌溉农业,中国目前灌溉农业约占三分之一,大部处于雨养阶段,这也是受干旱、洪涝等极端事件影响损失严重的主要原因[30-31]。总体上粮食生产系统对温度、降水等指标的均态变化响应幅度较小,适应能力较强;但是对极端事件的响应和适应程度不一样,事实上也非常复杂[32]。未来粮食生产系统的脆弱性主要是面对极端事件的影响,特别是在减小暴露度和提高适应能力两个方面。减小暴露度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不仅源于保证耕地面积数量的需要,还由于提高耕地质量的需要。所以适应能力建设需要不断完善,不断加强,对气候变化而言,粮食生产系统的适应能力建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受到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事件冲击之后,系统本身的承受力、抵抗力以及应急措施是恢复力的直接表现。目前大多作物生产的恢复力不强,既与作物生产系统内部要素有关,也与人为调控能力有关。作物生产上可以从作物品种本身和环境条件两方面着手加以改进,把作物抗逆性选择、田间管理措施改进包括到应急对策中,也是提高适应能力的措施和手段。

4 降低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脆弱性的建议

4.1 加强对敏感性的评估能力建设

科学准确地评价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前提条件,对于制定合理有效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以来,敏感性和脆弱性问题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尝试利用指标、模拟等不同方法和手段开展研究,或者利用农业统计产量定量反应 [29-32]。然而,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研究方法和指标对敏感性和脆弱性进行评估。一方面由于粮食生产系统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又是渐进的,而其引发和强化了的极端事件又缺乏内在的规律性,气候情景以及社会经济情景存在不确定性,加之研究方法和手段还不够完善,案例研究和评价模式都不够充分。因此,要完善和改进各类评估指标体系和模型,创新和发展评估方法和工具,结合实地观测和案例研究,科学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与敏感性,识别和降低研究中的不确定性。开展作物品种抗逆性、生长发育、光合效率、产品形成与品质特性,作物种植制度和布局,农业灾害、病虫害等科学问题研究,提高人类对气候系统及其变化的认识,提高气候变化影响及相应领域敏感性的认识。

4.2 加强粮食生产系统适应能力

对于粮食生产系统而言,加强适应能力建设是紧迫的、急需的要求,是减小脆弱性的有效措施。适应能力的增强,客观上减小了农业系统的暴露度,增加其恢复力。适应可以在多个层面上进行[33]:一是对已有的农田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增强对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加强对天气气候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测和响应能力建设,做好防范措施, 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灾害和气象灾害的脆弱性[34]。二是通过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有计划地选用抗旱涝、抗高低温和抗病虫害等抗逆品种和新品种。充分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热量资源增加、复种指数增加等优势,避免干旱、高温热害等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因素,进而改进作物布局,科学合理确定种植制度。对于原有种植作物,也要针对气候变暖现象,适当调整播种期。三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改造老化农业灌排工程设施,采用新的排灌措施,灌溉系统和方式,推行畦灌、喷灌、滴灌和管道灌等灌溉技术,高效利用灌溉水。四是综合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加强粮食生产系统和其它系统及领域的交互影响的辨析与识别,开展农业及相关科学问题的试验研究,进一步开展粮食生产系统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影响和适应研究,包括各生产要素以及加工、分配、零售和消费模式等非生产但同样重要要素的气候影响和适应[7]。

4.3 加强自然和社会系统体系和功能建设

粮食生产是第一产业,与社会经济系统关系密切,更与自然生态系统紧密相连。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粮食生产条件的改善,从而降低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暴露度,增强恢复力,有利于粮食生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35]。一是加强粮食生产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的推广,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步伐,在单一技术发展的同时,建立和完善适应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机制[34],使适应气候变化不同主体的资源、技术、能力等得到优化配置,使各种单项和分散的相关技术成果得到集成,降低农业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二是通过立法、行政、财政税收等方式,积极推进农业保险,探索农业政策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风险分担机制,加大社会宣传和领导,采取政策激励措施等,创造良好的社会保障机制和反馈机制[33]。三是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等措施,减少粮食生产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源,增加粮食生产系统固碳减排能力,提高其碳汇库容潜力,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应对病虫害和杂草害时,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维护,使用高效低毒无污染的新型农药,开展生物防治,发挥自然天敌对病虫害的调控作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IPCC.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of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Ⅰ to the Fou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2]刘彦随,刘玉,郭丽英.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4):905-910.[Liu Yansui,Liu Yu,Guo Liying.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Coping Strategies in China[J].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2010,18(4):905-910.]

[3]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委会: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R].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11.[Compilation Committee of the Second National Assessment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 The Second National Assessment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R].Beijing:Science Press,2011.]

[4]Piao S L,Ciais P,Huang Y,et al.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Water Resources and Agriculture in China[J].Nature,2010,467(7311):43-51.

[5]吕军,孙嗣,陈丁江.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旱涝灾害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9):1713-1719.[Lv Jun,Sun Siyang,Chen Dingjiang.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al Drought and Flood Disasters in China[J].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2011,30(9):1713-1719.]

[6]王鹤龄,王润元,赵鸿,等.中国西北冬小麦和棉花生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1):258-264.[Wang Heling,Wang Runyuan,Zhao Hong,et al. The Respons to Climate Change on Winter Wheat and Cotton Growth in Northwest of China[J].Agricultural Research in the Dry Areas,2009,(1):258-264.]

[7]谢立勇,李艳,林淼.东北地区农业及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应对措施[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19(1):197-201.[Xie Liyong,Li Yan,Lin Miao.Response and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of Agriculture and Environment in Northeast China[J].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11,19(1):197-201.]

[8]云雅如,方修琦,王丽岩,等.我国作物种植界线对气候变暖的适应性响应[J].作物杂志,2007,(3): 20-23.[Yun Yaru,Fang Xiuqi,Wang Liyan,et al.Adaptive Response on the Limits of Cropping System to Climate Warmer[J].Crops,2007,(3):20-23.]

[9]杨晓光,刘志娟,陈阜,等.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Ⅵ.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的可能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1,44(8):1562-1570.[Yang Xiaoguang,Liu Zhijuan,Chen Fu,et al.The Possible 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 on Cropping Systems in China VI.Possible Effects of Future Climate Change on Northern Limits of Cropping System in China[J].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2011,44(8):1562-1570.]

[10]贾建英,郭建平.东北地区近46年玉米气候资源变化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2009,30(3):302-307. [Jia Jianying,Guo Jianping.Research of Corn Climate Resources Change During the Past 46 Years in Northeast[J].Chinese Journal of Agrometeorology,2009,30(3):302-307.]

[11]Liu Y, Wang E, Yang X, et al. Contributions of Climatic and Crop Varietal Changes to Crop Production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Since 1980s[J]. Global Change Biology,2009,16(8):1-13.

[12]方修琦,王媛,徐锬,等.近20年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水稻增产的贡献[J].地理学报,2004,59(6): 820-828.[Fang Xiuqi,Wang Yuan,Xu Tan,et al.Contribution of Climate Warming to Rice Yield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J].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4,59(6):820-828.]

[13]Wang J X,Robert M,Ariel D,et al.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hina’s Agriculture[J].Agric Econ,2009,40(3):323-337.

[14]Tao F,Yokozawa M,Liu J,et al.Climatecrop Yield Relationships at Provincial Scales in China and the Impact of Recent Climate Trends[J].Climate Research,2008,38(1):83-94.

[15]丁永健,穆穆,林而达.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影响与脆弱性[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2:288-303.[Ding Yongjian,Mu Mu,Lin Erda.China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mpact and Vulnerability[M].Beijing:Meteorology Press,2012:288-303.]

[16]居辉,许吟隆,熊伟.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J].环境保护,2007,(11):71-73.[Ju Hui,Xu Yinlong,Xiong Wei.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e in China[J].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07,(11):71-73.]

[17]肖登攀,陶福禄.过去30年气候变化对华北平原冬小麦物候的影响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20(11):1539-1545.[Xiao Dengpan,Tao Fulu.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Winter Wheat Phenology in North China Plain over the Past 30 Years[J].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2012,20(11):1539-1545.]

[18]张强,邓振镛,赵映东.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8(3): 1210-1218.[Zhang Qiang,Deng Zhenyong,Zhao Yingdong.The Impact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e in Northwest China[J].Acta Ecologica Sinica,2008,28(3):1210-1218.]

[19]王馥棠.近十年来中国气候变暖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J].应用气象学报,2002,12(6):755-765. [Wang Futang. Advances in the Impact of China Climate Warmer over the Past Decade[J].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2002,12(6):755-765.]

[20]Xiong W,Conway Y,Xu Y, et al. Future Cereal Production in China: Modeling the Interaction of Climate Change, Water Availability and Socio-Economic Scenarios[R].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hinese Agriculture-Phase II Final Report,2008.

[21]Xiong W,Conway Y,Xu Y,et al.National Level Study: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ereal Production in China[R].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hinese Agriculture-Phase II Final Report,2008.

[22]王春乙,郭建平,崔读昌,等.CO2浓度增加对小麦和玉米品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作物学报,2000,26(6):931-936.[Wang Chunyi,Guo Jianping, Cui Duchang,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CO2 Enrichment on Wheat and Corn Quality[J].Acta Agronomica Sinica,2000, 26(6):931-936.]

[23]蔡运龙.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农业的脆弱性与适应对策[J].地理学报,1996,51(3):202-212.[Cai Yunlong.Agricultural Vulnerability and Adaptation under Global Climate Change in China[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1996,51(3):202-212.]

[24]谢立勇,林而达.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对稻、麦品质影响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3):659-664.[Xie Liyong,Lin Erda.Research Advances in the Effects of Elevated CO2 on Rice and Wheat Quality[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07,18(3):659-664.]

[25]杨连新,王余龙,黄建晔.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7): 1331-1337.[Yang Lianxin, Wang Yulong, Huang Jianye.Research Advances in the Impact of Free-air CO2 Enrichment on the Growth of Rice[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06,17(7):1331-1337.]

[26]Naidu R,Kookana R S,Baskaran S.Pesticide Dynamics in the Tropical Soilplant Ecosystem: Potential Impact on Soil and Crop Quality[C]//Seeking Agricultural Produce Free of Pesticide Residues.

ACIAR Proceedings Series,Yogyakarta Indonesia, 1998,85:171-183.

[27]霍治国,李茂松,王丽,等.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0): 1926-1934.[Huo Zhiguo,Li Maosong,Wang Li,et al.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rop Pests and Diseases in China[J].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2012,45(10):1926-1934.]

[28]孙芳,杨修,林而达,等.中国小麦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4): 692-696.[Sun Fang,Yang Xiu,Lin Erda,et al.Study on the Sensitivity and Vulnerability of Wheat to Climate Change in China[J].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2005,38(4):692-696.]

[29]熊伟,杨婕,吴文斌.中国水稻生产对历史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J].生态学报,2013, 33(2):509-518.[Xiong Wei,Yang Jie,Wu Wenbin.Sensitivity and Vulnerability of China’s Rice Production to Observed Climate Change[J].Acta Ecologica Sinica,2013,33(2):509-518.]

[30]陶生才,许吟隆,刘珂,等.农业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1,7(2): 143-148.[Tao Shengcai,Xu Yinlong,Liu Ke,et al.Research Progress in Agricultural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 Change[J].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2011,7(2):143-148.]

[31]吴绍洪,潘韬,贺山峰.气候变化风险研究的初步探讨[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1,7(5):363-368.[Wu Shaohong,Pan Tao,He Shanfeng. Primary Study on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Research on Climate Change Risk[J].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2011,7(5):363-368.]

[32]潘根兴,高民,胡国华,等.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9): 1698-1706.[Pan Genxing, Gao Min, Hu Guohua,et al.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e Production in China[J].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2011,30(9):1698-1706.]

[33]潘家华,郑艳.适应气候变化的分析框架及政策含义[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 20(10):1-5.[Pan Jiahua,Zheng Yan.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n 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0,20(10):1-5.]

第9篇:水稻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范文

8月14日广积屯村植物诊所成立以来,焦海霞每周定期为菜农免费提供半天“坐诊”服务,开出的“处方”不仅详细记录病虫害发生情况、症状描述,同时给出涵盖农业管理、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方法,以避免农户过度依赖化学农药的习惯。

考虑到“北京是典型的都市型农业,广西是典型的山区型农业”,今年在农业部的支持下,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CABI)分别与北京市植保站、广西兴安县农业局植保站成为合作伙伴,首批在中国建立了9个试点“植物诊所”。据北京市植物保护站高级农艺师肖长坤介绍,“植物诊所”类似医院模式中的医药分离,“植物医生”可借助专业设备为染病植株进行“诊断”,从而引导农民更富智慧地培植农作物。

“植物诊所”:只开药方不卖药

5月19日,国内首家“植物诊所”在广西兴安县开诊,此前CABI的工作人员在周边村落张贴了多张“植物诊所”开诊的宣传海报,听说当天有CABI英国中心的“洋博士”坐诊,一位家离诊所30公里的种植大户也带着染病作物样本前去求诊。

CABI的前期调研显示,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已有类似“庄稼医院”、“植物医院”的项目,但多数已经停办。肖长坤认为,目前农技推广从乡镇至农户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突出,以西红柿常见的脐腐病为例,初发病时,果实蒂部会出现圆形不规则的水浸状绿色斑块,这其实是一种生理性缺钙病症,防治关键是要促进西红柿对钙的活化和利用,“但实际上,80%的农民会首先询问村镇农药商店的老板,在诊断不清楚的前提下,盲目购买、喷洒大量农药,既不能解决农作物病况,还浪费钱,且容易造成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

“植物诊所”的出现有效改善了农户盲目使用农药的习惯。在这里,受过专业培训的“植物医生”借助专业的植物病虫害诊断设备,通过诊断病样或到田间现场察看,给出针对性防治方案,避免防治的盲目性。“比如番茄的叶霉病,有时是因为不同季节的温度湿度造成,本来不需要用药,但农民一着急也会胡乱用药,随着温度、湿度的改变,番茄自然康复,但是农民却误以为是打农药的效果。”

据设点在北京延庆县康庄镇小丰营村的“植物诊所”的“植物医生”谷培云介绍,“植物医生”只开“药方”并不卖药,只是根据诊断结果给出合适的用药建议。谷培云说:“正确识别病虫害这一步很关键,识别后得判断来源,开‘处方’时,我会优先考虑采用低毒的农药。”

与农户交流之后,谷培云将填写一张打印出来的“处方记录笺”,具体内容包括植株的发育阶段、受害部位、首次发病时间、作物受害比例、症状、田间分布等。处方上需要填写的项目较多,个别地方的植株病况还要到田间地头补充诊断才能完成。

针对不同农业基地或农户在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生产技术方面的不同需求,“植物医生”还将开具绿色、有机农业生产可以应用的防治处方,以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

“植物医生”开出“大处方”

目前,北京、广西两地共培训了27名“植物医生”,其中北京17人。肖长坤说,北京首期6家“植物诊所”试点分布在延庆、密云和顺义3个区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蔬菜销售市场或农药销售店等农民集中地点,为周边的30多个行政村提供病虫害诊断服务的“植物医生”普遍是有多年植保经验的基层农技人员,其中有区县植保站工作人员,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还有来自农民田间学校的辅导员。

46岁的“植物医生”谷培云就是一名区县植保站工作人员,今年5月和7月,谷培云和韩永茂等17名“植物医生”接受了两次为期3天的专业培训。培训过程中,CABI的工作人员一直向他们强调非化学治疗,即遇到病例时,“植物医生”不能首先想到农药,而要更多地考虑生物防治、耕种措施和物理防治。即便不得已使用化学农药,也要尽量选择低毒的和专一性强的。项目把一些诊所设在农药店旁,希望农民在诊所获得正确指导后,再购买合适的农药。谷培云说:“开‘处方’时我需要适当顾及周边服务,选择农户在村镇的种子供销站或农药商店方便买得到的、性价比相对高的农药。”

和传统的农技人员不同,“植物医生”面对的不仅仅是病虫害问题,还涉及整个植物健康问题,以及品种、栽培管理以及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多类问题。“诊断”中,谷培云还会根据诊断结果为农户针对性地开具防治“大处方”,除了农药,还包括科学的种植方法以及相应的农业管理、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措施,以改变农民单一依赖化学农药的意识和习惯。

通常,“植物医生”每周定期为农民免费提供“坐诊”服务半天,由于平时区县植保站的工作较多,一个月里谷培云会到“植物诊所”转几次,平时更多得靠地方的农业合作社成员为农户诊断植物病害。她不在诊所时,农户们也会打电话向她求助。谷培云解释说,“植物诊所”相当于“社区医院”,可以看“小病”,北京市植物保护站综合实验室相当于“综合性大医院”,可以解决疑难杂症。也有农户向谷培云抱怨说就诊不够及时,靠电话交流又难以确诊。还有农民建议,植物诊所应该在4—11月期间尤其是农作物病虫害高发季节增加开诊次数。

对此,CABI的工作人员万敏解释说CABI目前在世界其他国家设立的“植物诊所”也遵循每周一次或每两周一次的开诊时间。“我们的医师都是兼职的。如果每天开诊,人力、物力的消耗会很大。我们的宗旨就是用最小的投入,让本身已有的体系深入到农民中。”

有效构建病虫害网络

由于目前“植物诊所”项目尚处于试点阶段,运营体制还有待完善。考虑到移动的诊所能够深入到田间地头服务,肖长坤说:“如果人员和资金配备到位,能够实现‘流动的诊断车’,那是比较好的方式,此外,在诊断设备上或有进一步完善,比如为‘植物医生’配备平板电脑等。”

在北京的植物诊所,以谷培云为例,还是靠手写纸质的“处方记录笺”。理想状态下,诊断后,“植物医生”填写诊断结果及防治建议后,所有诊断信息会自动生成电子数据。这不仅便于管理、考核医师的工作,还可以分享当地病虫害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便利。

据CABI的工作人员万敏透露,CABI已在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22个国家开展了“植物智慧”项目,该项目包括“植物诊所”以及为植物医师及农民提供百科全书式服务的“知识库”等内容,以期构建一个全球病虫害防治系统。

在全球其他较为完善的“植物智慧”项目中,CABI已经积累了100年的知识库中,使用者可以根据植物病情在数据库平台上进行自我诊断。比如谷穗腐烂,“植物医生”可以在谷穗分类中查找腐烂症状,与图例进行对比;初步确定病虫害原因后可以点击防治方法,来自世界范围的相关防治方法就会呈现在使用者面前。这些数据一方面来自CABI之前的知识积累,另一些则来自国际水稻研究所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等相关国际研究机构。

肖长坤介绍,目前除了试点植物诊所,北京市植保站还将与中国农科院蔬菜所合作搭建“北京市农作物病害智能诊断与决策平台”,通过智能查询、远程在线咨询和专家会诊等模式为京郊植物诊所的植物医生提供技术支撑,切实解决植物病虫害诊断和防治难题。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