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影行业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石油行业信息化新技术应用建设思路
一、信息化领域新技术应用特点
(1)市场为多元化市场:信息化市场快速发展,各信息化技术和公司之间竞争激烈,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各类新技术层出不穷。按需求方来说,随着对生产、安全、应急等各方面信息化管理需求的不断提升,需求方对信息化建设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标准。
(2)项目目标大,涉及面广:从一线生产的信息化建设,到石油行业管理人员的各类管理平台,再到各公司企业的多种类应用服务。整个信息化新技术可谓涵盖整个石油行业的生产链,涉猎面广,服务种类跨度大。
(3)新技术存在风险:新技术带来了各类新的管理手段,提升了生产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不确定性,迫于多元化市场的严酷竞争,各技术厂家和掌握新技术的公司往往出于快速占有市场、迅速盈利等目的不断推出“新”技术或所谓的“新”突破,这些风险因素都会可能会造成系统不稳定,一些功能存在漏洞。
(4)市场需求多元,风险承受度低:在新技术的开发应用过程中,一旦发生用户体验不如预期或系统出现漏洞等问题,将引发用户投诉甚至舍弃对新技术的利用。对石油行业来说,轻则影响人员或生产的效率,重则可能引发高危、危险的事故。而对新技术的推广者而言,将严重影响公司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5)专业化服务需求,行业分工趋势明显:在新技术的使用中,需求方对专业化服务及后续的运维升级服务需求旺盛。行业分工趋势明显,即需求方按需所取,提供者发挥所长,提供专业。两者相互配合,带动提升了新技术在行业中的普及率,提升信息化水平。那么在石油行业中,专业化服务需求尤其旺盛,生产类、安全类、应急类、服务类等专业化贴近生产的需求一直存在市场空缺。
原因在于掌握技术的公司或个人,没有油田生产的经验,无法切实将新的技术重新塑造,成为贴合石油行业的有力工具。对石油行业来说,又由于其高危、安全需求高、技术难度大等原因,使得新技术在引入时制造了较高的门槛,使一般的掌握技术的公司,无法轻易跨越这道门槛。造成油田旺盛的需求无法得到切实满足。
二、新技术应用管理方法
对石油行业而言,其有着对新技术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以及体系上规范、严谨的审核流程。针对新技术在石油信息化领域应用的特点,可在管理上有以下三点总结:
(1)客户关系管理:石油行业中的新技术研究人员要成为公司与新技术掌握者间的沟通桥梁,多与管理者和生产者沟通,了解他们的现实需求和迫切需要,同时认真分析和引导潜在需求,发挥专长,努力成为石油行业信息化建设领域的专业顾问。结合了解的最新技术发展方向,将掌握的新技术资源转化为真实的生产、安全、应急、服务类需求,将技术革新转化为新的生产力。
(2)质量控制:新技术存在不稳定性和复杂性,在新的领域应用时容错率较低,且问题不易被提前发现,往往要在项目部署、用户体验后才被慢慢发觉,而这时往往要付出大量的成本来返工和更正。因此除了做好正确的需求和研发调研外,在新技术上对一些关键环节进行反复核查、论证也是绝对必要的。
在新技术的实际应用之前,最好可以搭建一个实测平台,出于油田生产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在排除问题,确保安全的情况,再进行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推广。
(3)服务商资源整合:在新技术的开发利用中,对服务商资源的利用整合至关重要。多家服务商会提供多种不同的技术路线解决方案,这就需要石油行业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有个准确清晰的判断,各家服务商推介新技术的利弊各在何处,是否适应现有信息化建设的需求,能否满足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哪种技术的应用可以创造最大价值、提升信息化的水平。要对各种技术各类方案各个公司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让他们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库,为己所用。
关键词:上海电影;博物馆;展示陈列
中图分类号:G265;J5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016-01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博物馆约有7000多个,并且每年有100个左右的博物馆建成并且对外开放。但从客观上讲中国的博物馆事业与国外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并且我国的博物馆70%为历史类借综合类博物馆,然而具有特色的,专题性质的博物馆数量非常少。
位于上海电影制片厂原址上的上海电影博物馆向参观者展现了百年上海电影的魅力,将电影人、电影事和电影的背后故事生动鲜活的呈现在参观者面前。上海电影博物馆总体面积达1.5万平方米,是一座将展示与活动、参观与体验融为,涵盖了文物收藏、学术研究、社会教育、陈列展示等功能的行业博物馆。对向大家展示上海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以及历史的进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围绕主题,突出体现
行业博物馆与传统的博物馆相比就是具有专业独特性,而这个“行业”就是博物馆的主题。尊重事实是所有博物馆的基石,而展示不是单单去介绍文物的固有价值,而是将这些文物放到行业发展的整个大背景下,展示行业的历史,进步和发展。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探索这个行业的丰富文化内涵,来诠释这个行业所走过的历史路程。
上海电影博物馆作为行业博物馆它的主题就是上海电影,展陈设计就需要围绕电影来展开,包括三千多件有关电影的历史文物展品来呈现电影行业发展的历史,展陈百名具有代表性的上海电影人物,同时通过时事现场工作室来向观众展示电影的制作过程,这也是电影这个行业独特的地方。
二、光影空间氛围的塑造
只有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才会产生丰富的艺术氛围,所以博物馆的陈列形式、材料、表现手段就需要符合博物馆的主题内容。只有在恰当的氛围中,观众才能在大量的史实背景下融入其中,身临其境,去与文物对话,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从而得到精神的满足。
上海电影博物馆的总设计师胡晓云谈到设计理念“上海电影博物馆反映的是上海电影一百年,我们从它的内容来看有人物、实物、照片及有关文字。展示是视觉艺术,采用电影语言;光与影、黑与白电影元素来展示,反映上海电影一百年,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这是上海电影博物馆需要达到的目标,整体设计上要有内容的反映。”。
黑白光影所塑造的整体氛围很容易将观众带入到电影的世界,上海电影博物馆不只是干巴巴的去展示实质性的文物,百名代表性电影明星的照片,利用黑白光影的形式呈现,观众在这个大的空间氛围中似乎真的置身于电影的世界中。
三、行业个性特点的体现
行业博物馆可以发挥行业优势,把传统与现实结合,专业与社会结合、科普与传媒结合。与传统的博物馆的“厚古薄今”相比,行业博物馆更加注重“古今并举”,不仅仅关注历史的展示,宣传,文化教育,同时向观众展示本行业的当下发展现状和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上海电影博物馆展示了上海电影的历史发展,从一代代的演员到科技设备的变更,向观众展示了上海电影从无到有到蓬勃发展的历史进程。同时让观众看到了电影行业中的现代技术,充分展示了行业的特点。
四、创新互动体验
传统博物馆往往都只是展示一些具有历史的文物,参观者只能通过视觉来感受,整个受教育的过程比较乏味,同时也缺少氛围,参观者不能真正参与其中。
上海电影博物馆最大的特点是参观者可以通过互动体验来真切的感受中国电影和上海电影的历史脉络和最新发展。大幅的互动屏,多样的互动装置,拟音工作室等,参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参与体验,比起单纯的走走看看,上海电影博物馆更增添趣味性。参观者不再是被动的去接受教育,而是主动的去学习体验。博物馆调动起参观者的多个感官,带给参观者不同的体验。
五、结语
上海电影博物馆作为一个典型的行业博物馆,运用了现代的展陈设计理念,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数媒手段,营造了一个具有浓郁氛围的电影空间,创造了一个具有震撼力和极富感染力的行业博物馆,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和特征的行业博物馆。
参考文献:
[1]王禹.现代专题博物馆室内设计的思考[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09).
一、综艺电影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一)受众群体广泛
通常情况下,综艺电影都是取自于备受欢迎的综艺节目,这些节目一般都是在各大卫视的黄金时间播出,属于卫视的主打节目。这使得综艺节目在群众的数量上就具有较大优势,有很多重视的观众会对这类节目给予持续的关注。在节目被翻拍成电影之后,这些观众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电影的观众。这种节目的实现播放在很大程度上就相当于电影上映前的广告宣传,一旦知名度高到一定程度,那么高票房自然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明星效应显著
综艺节目的另一特点在于参与的嘉宾都是一些高人气的明星,具有一定的票房号召力,而众多明星的集合更实在一定程度上为综艺电影的上映提供了票房的保证。在节目中观众可以了解到明星们生活中的状态,乃至于吃饭睡觉等小事都会在节目中予以透露,这些细节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国观众的好奇心理。借助于综艺电影这种全新的电影模式,吊住了中国观众的胃口,使中国观众十分乐于掏钱去电影院欣赏影片。
(三)故事情节引人
综艺电影能够取得高票房的另一原因在于故事情节能够抓住观众的眼球。相对于《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来说,之前其他综艺节目之所以没有取得较好的票房收益,很大原因在于故事情节的匮乏,不能够吸引观众。而《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中的每一期节目都是以一个故事或游戏为主线,加以明星互动的特点能够吸引观众对节目进行持续关注。甚至在节目完成之后,观众们还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进而引发观影的欲望。
(四)营销方法得当
兵贵神速,“时间”被电影《奔跑吧!兄弟》视为成功的关键因素,不惜牺牲电视节目中的队长邓超。据悉,《奔跑吧!兄弟》5天完成拍摄,后期到上映不足2个月,片方透露,为了赶上1月30日的公映日期,电影摄制团队几乎是在完成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了“跑男团”原班兄弟集结三亚外,更是邀请了多位曾经出现在电视秀中的神秘嘉宾,加上大电影在游戏设置、闯关环节以及经典的撕名牌环节的全面升级,让现场成了一个庞大的运作体,仅跟随明星拍摄各角度表现的随拍机位,就有120多个。并且这些综艺大电影的上映时间一般都比较固定,都是在春节期间上映,且影片制片方在前期的宣传上十分到位,使得这些影片成了卖座的影片。
二、综艺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的地位分析
从电影史的角度上来看,综艺电影的出现和发展在实质上是对电影行业的扩充和丰富,对于电影行业的长远发展来说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综艺电影属于我国所独创的一种电影模式,能够体现出我国电影的创新精神。但同样的,综艺电影也面临着众多的质疑。就现实情况来说,综艺电影的制作上以及态度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制片方为了能够获得票房上的经济效益,而对电影的质量掌控不严,并且在初始阶段就抱着商业经济的角度去进行影片的制作,缺少了对电影特点的分析和考虑。
三、综艺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
虚拟短片影像馆是使用最新数码摄像机,在有“绿幕”作用的影棚专用背景前拍摄动态人像素材,由智能拍摄系统结合背景进行合成,自动输出各种唯美的艺术照片和艺术电影的影像拍录馆。其中使用的全高清虚拟影像系统是集婚纱艺术电影、儿童艺术电影、写真电影、微电影、个人MTV、广告宣传片制作等于一体的电影专业设备。
产品特点
1.产品具多项专利,技术领先。
智能拍摄系统集专业音频采样、高清视频、实时合成影音、多机位取景等顶尖技术于一身,支持轨道区域进行媒体素材剪辑,具有超强的兼容性、可在三维、二维自由切换。广播级专业黑白色键抠像调整,保证了图像完整、不失真。
2.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
拍摄系统可实时合成,所见即所得,及时刻录,无后期制作,具有应用范围广、经营方法灵活等特点,既可作为主要经营项目,也可作为企业经营中的一项附加增值服务项目,产品适用于专业影音工作室、影楼、婚庆公司、电视台、演艺公司等。
市场分析
随着时代潮流和科技的发展,影像服务行业历经了从黑白到彩色,从人物摄影到人物写真,从艺术照片到艺术视频的过程,现在,动态的艺术电影又成为时代的新宠儿。当前,婚纱电影、儿童电影、微电影、个人MTV等个人影视相关产业应用领域广泛,势必成为最具投资潜力的朝阳产业。
经营条件
开一家智能影像馆,主要的投资便是购买设备。由于拍摄设备的功能型号不同,价位也不尽相同,一台智能拍摄设备最低的购进价格约在2万—3万元。
效益估算
拍摄艺术合成短片,根据技术要求的不同,收费也从1000—20000元不等。以经营者在营业期间签订了20个订单计算,如果每个订单的价位在1000元左右计算,其中又有50%的客户要求再加一些特效、实景拍摄的话,实际价位就在4000—5000元之间。总营业利润即为10单×1000元+10单×4500元=5.5万元。
2016年迈入第四季度, 连续两个季度电影市场的下滑表现, 让与电影业相关的各层面都有些不知所措,关于“拐点”说的争论一时铺天盖地。笔者认为,对于一个逐步迈入市场化、尚未完全开放、还谈不上充分竞争的行业来说,叫什么“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站在这个点上回望,我们发现了过往的哪些问题,能否理性分析其成因。
当观众们接连几个月被一轮又一轮的宣传声势忽悠进影院,然后骂着离场,一种“共识”终于口口相传开来――甭管咋宣传,越来越多的烂片不值得花钱进电影院。“从众效应”显现。作为社会心理学概念,从众效应是大众娱乐和大众消费品的共同特点。每一个“爆款”电影背后的心理学原因正是从众效应,当周围一定数量的人说好的r候,不看、不说好显得不合群;反之亦然,当每个人都说是烂片时,再去购票观看似乎也不太可能。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消费者、中国的观众群,仍处在比较缺乏理性判断能力、缺乏独立个性的消费形态,从众消费是大多数中国人的特点。《泰濉啡扔澈蟮男履1月,飞往泰国的机票空前爆满即是一例,尽管东南亚海岛国家众多,但跟着《泰濉返娜瘸床攀钦道,有多少人认真比较过各景地差别,并分析过自己需求呢?
之前行业风行一种说法――“小镇青年”引领了中国电影的审美口味。现在看来,这种说法是特定时期的特殊现象,而非必然规律。在中国影院建设连续10多年的高速增长下,过去几年间最大的增长空间只能出现在三线以下城市和集镇。这一行政级别的市场人口数量庞大,但之前电影院几乎缺位,当多厅影院进入,看电影几乎成为当地时尚消费标配。“小镇青年”们早就通过互联网接触了很多流行文学和游戏漫画,在他们与现代化电影院亲密接触的初期自然会延续对网文、游戏等所谓IP的热情和口味。
但一方面“小镇青年”也在成长、能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世界;另一方面,票补减少以后的票价体系,对于对价格敏感的“小镇青年”构成影响。倘若电影创作者还停留于前几年的项目选择思维,难免要被市场抛弃。
市场和受众,始终都是变化的,也是可变的。我们暂且相信这半年以来的票房下滑是喧嚣之后的沉寂、是大跳跃之后的整理动作――观众从有热闹就看、逐步学会理性挑选。那么创作者呢?行业里的经营管理者呢?
电影投资者和创作者是时候从简单复制或山寨他人成功之作、赌IP这种过于“结果导向”的思维里走出来,回归到市场营销理念最基本的研究受众需求,研究产品生命周期、研究市场差异化定位的原则下。近几年的票房黑马之作,往往是当时市场里,既在类型或题材上具独特性又符合类型电影规律的作品。喜剧如《泰濉贰⒗寺爱情片如《北京遇上西雅图》,都不是一窝蜂式的跟风产品。
一、迈克尔·波特的五种力量竞争模型简介
附图
资料来源: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 华夏出版社 1997年
企业是在一定行业中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业环境的特点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分析认为,影响企业竞争结构及其强度的五种因素(力量)可分为: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潜在竞争者进入、替代产品的开发、供应商的议价力量、购买者议价力量共五种影响行业竞争力量。
作为一个开放的市场而言,企业面对的市场是一个竞争的市场,从事相同产品或服务经营的企业不止一家,因此多家企业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争夺客户,从而形成企业间的竞争。就电影市场而言,随着院线制的形成,电影企业间的竞争将从原来基本没有,变得越来越强烈。
由于一种产品或服务开发的成功,或由于某种原因使市场的价值得到巨大的发现,会引起许多其他投资者的加入。这些新加入者既可以给该行业注入活力,促进市场竞争,也会给原来的企业带来压力,威胁他们原有的市场地位。由于进入门槛的降低,政策的进一步透明,电影市场的投资价值日渐显现,高达20%以上的投资回报率使电影市场成为投资资本关注的焦点。可以预见潜在竞争者的进入将是院线制发展过程中一个显著的特点。
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或功能相似,能够满足消费者相似的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相互替代,因此提供这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之间就会成为相互的替代竞争者。作为提供精神文化消费产品的电影企业,其替代的竞争者有很多,比如电视传播企业、音像制品行业、互联网、酒吧舞厅等各种大众娱乐场所,这些替代者均构成了对电影行业的竞争。
企业的经营活动需要各种生产要素。提供生产要素的供应商会在两个方面制约企业的经营。一是供应商能否按时按量地提供企业所需的生产要素;其次提供的生产要素成本会影响该企业的利润水平。所以供应商提供生产要素的能力、价格谈判能力的大小以及企业寻找其他供货渠道的可能性,是企业在市场环境中需要考虑的竞争力量。电影发行放映企业的供应商是上一级发行商或制片厂,他们的竞争能力在相当程度上会制约发行放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用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用户的多少、用户的实际购买能力将决定企业经营规模的大小以及企业的获利能力,同时用户的讨价还价能力将会引起同行之间的价格竞争。电影发行放映企业的用户可以是下一级的发行商,也可以是电影院,他们的竞争实力会影响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和调整,随着院线制的发展,作为用户的电影院在院线中的作用将更为显著。
二、传统发行放映机制下的市场运作模型及五种力量的竞争分析(以一个省的电影发行放映业务的基本流程为例)
1.传统机制下的电影市场五种力量竞争模型
附图
(注:从1993年起国产影片可以直接向市县电影公司发行)
2.传统发行放映体制下的市场竞争分析
上图概括了一个省级电影市场在传统的发行放映体制下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所处的竞争环境。从图中可以看出,不论是省级电影公司,还是市级电影公司,均面临着波特理论的多种力量竞争。结合当前院线制改革的实际,重点分析传统发行放映机制下各级电影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状况。
(1)地区市场的高度垄断抑制了行业之间的竞争
传统的发行放映机制下在一个地区只存在一个电影公司,形成了地区市场的高度垄断,所以基本上不存在同行业之间的竞争。高度垄断的行业管理虽然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相互竞争的压力,必然造成企业缺乏改革和发展的动力,各级电影公司安于现状,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要。这种垄断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构成了对电影市场整体利益、特别是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
(2)潜在竞争者的竞争能力难以体现
由于高度的行业垄断造成潜在的竞争者难以进入地区电影市场,这使市场中的既得利益者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虽然从1993年起发行放映机制的改革试图突破垄断,但限于行业内部的重组,潜在竞争者进入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3)替代产品的渗透能力较强
从行业竞争模型可以看出,替代产品的市场竞争战略是全方位的,对各级电影公司以及电影院都产生了影响,对比这几年电视、互联网等娱乐资讯形式的发展以及电影票房的逐年滑坡,可以证明这一点。由于发行放映的各级企业承担的功能均比较单一,没有形成产业化的集团对抗能力,造成替代产品的渗透能力较强,在文化娱乐市场中争得了相当多的一批顾客。
(4)电影院的竞争地位较低
从竞争模型中可以看出下一级发行放映商选择的市场供货渠道单一,电影院没有选择发行商和影片的余地,造成购买者特别是影院的讨价还价能力很弱,自身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
(5)供应商的谈判能力不强
在一个发行垄断的地区市场,影片供应商面对的是单一的发行商,虽然1993年之后国产影片的发行可以跨过省级公司直接向市级发行公司发行,但只是打破了省级公司对全省的垄断,在市级电影市场,影片供应商仍然没有选择的余地;尽管具有较好市场预期的影片因比较稀缺,有利于提升这类供应商的市场地位,但总体而言影片供应商在市场运作中讨价还价的谈判能力还是比较低的。
综上所述,在传统电影发行放映的运行机制下,市场的竞争态势表现为地区发行放映公司处于非常有利的竞争地位,其他三种竞争者的竞争能力较弱,因此地区发行商能够基本控制当地市场,形成行业垄断局面;但就整个电影市场而言,抵御替代品的能力是不强的。
三、院线公司的市场运作模型及五种力量的竞争分析
1.院线公司运作机制下的电影市场五种力量竞争模型
附图
2.以院线公司为运作机制的电影市场竞争分析
院线公司是对电影发行放映经营者的重新组合,简化了中间发行渠道,逐步形成发行放映一体化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实体。这种机制的改变,必然使得原来处于垄断地位的地区发行商的竞争地位发生变化,而且与其他竞争力量的实力对比也发生了改变。
(1)在一个地区市场中形成了同行业间的竞争
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在一个地区出现两家以上从事电影发行放映业务的企业,形成了竞争的局面,由此大大削弱了发行商独家垄断而形成的非常有利的竞争地位。这种竞争对于打破市场垄断,增强市场活力是非常有利的,因为生存的压力迫使院线公司不能走老路,必须更新经营理念,提升营销手段,注重规模和效益的关系,不断改善服务质量,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在院线制形成的初期,由于市场规划还没有系统地建立,各院线公司应注意避免早期市场的恶性竞争,保证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
(2)潜在竞争者的进入门槛明显降低
由于地区市场中竞争机制的引入,降低了其他投资者进入电影市场的门槛。为保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求市场信息是共享的,游戏规则必须共同遵守,这客观上削弱了原有企业的在位优势,降低了潜在竞争者的进入风险;同时为了增强竞争能力,形成规模经济,现有企业会通过资本运作、共享市场份额的方式主动寻求合作伙伴,这也是潜在竞争者“借船出海”的一种途径。
(3)替代产品的竞争能力相对减弱
电影与其他娱乐形式的相互替代竞争,在任何运行机制下都存在。成功的院线运行效率高,针对性强,能够牢牢锁住某个细分市场以获得利润的最大化,因此有较强的抵御替代产品的能力,所以院线制建立后,替代产品在某些细分电影市场的替代作用有所减小。
(4)影院的讨价还价能力得到提高
目前影院与院线公司基本上是契约关系,处于平等的地位,双方通过合同的方式规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改变了原来机制下影院必须完全从属于某级发行公司的状况;同时这种契约关系不是终生制的,影院在合同终止后有选择其他院线的权利,正如图中出现的虚线箭头表示影院可以“跳槽”,因此院线公司有必要处理好与加盟院线的关系,像对待顾客一样,重视加盟影院的满意度。在这个意义上讲,电影院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提高。
(5)影片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明显提高
院线制的出现,使影片供应商(制片厂、影片的全国商等)的竞争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面对的已不是原来铁板一块的地区发行公司,在多个院线之间,他们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院线公司在购买影片时,考虑到竞争对手的存在,在与影片供应商谈判的时候不可能再有原来那种优势的讨价还价能力。影片供应商地位的提高,增加了他们的利益,有利于促进影片创作与生产的繁荣,为电影市场提供更多适销对路的电影产品。但在院线公司刚开始运作的时候,影片供应商应有培育电影市场长远发展的眼光,正确处理与院线公司的竞争关系,充分考虑院线公司磨合期的风险承受能力。
对大多行业来说,“钱多”应该是好事,但对中国电影,“钱多”反而成了一个让很多业内人头疼的问题。“项目少,人少”――“具体明确商业意图和类型的电影少,懂商业类型片的创作人员、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缺少”。
在全面学习以好莱坞为首的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我们在经历2010年后,应该有足够的自信走出一条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商业主流电影的路线,这或许是2010年中国电影创作方面最大的收获──“本土文化信心的重建”。
百亿元票房不必过度关注,如何实现产业升级才是关键。除了不断被作为成功案例分析的《唐山大地震》、《非诚勿扰2》和《让子弹飞》,我们同样可以关注一下2010到2011年几部可以找到复制经验的作品,比如《杜拉拉升职记》、《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武林外传》电影版和《将爱情进行到底》。总结一下他们可被复制的成功元素:原有品牌积累(畅销书、动画片、电视剧)、制作成本普遍不高、跨文化产业全面营销、导演基本不是第一卖座因素、不单纯依靠大明星阵容……“可复制”的元素还有很多,但我认为上述几个比较重要,特别是第一个,关键词就是“品牌”。
“产业升级”换个说法就是“与国际接轨”,对电影来说就是如何跟好莱坞接轨,所以中美合拍片在未来一定是主流趋势。《功夫之王》就是一个很成功的初始案例,后来的《全球热恋》和即将公映的《刀见笑》都是美国福克斯电影公司直接参与出品投资的国产片,而且我们也已经有了《我知女人心》这样好莱坞授权的经典翻拍片,这些都可以看作是2011年中国电影国际化合拍潮流的前戏。
从创作角度,这种合拍模式能最直接有效地刺激到中国电影“项目少,人少”的软肋。随着创作环境的逐步改善,国产电影未来不缺故事创意,缺的是国际一流的专业化人才。
需要与国际化接轨的不仅仅是影片的生产制作环节,而应是全方位的国际化。在数字时代,电影发行和电影营销对于国产电影来说,都正在被重新定义。比如说,随着数字放映机的迅速普及和银幕数量的疾速增加,影片发行本身也正在迅猛地“数字化”──影片数字拷贝正在逐步成为主流发行方式。数字拷贝便捷、经济的特点,已经完全改变了电影发行的策略与方式。而且电影宣传也再也不是传统的举办首映活动,发几次媒体通稿这样的形式,而是将电影宣传合理归位到电影营销大格局中──电影宣传只是电影营销中的一部分。电影营销宣传与互联网紧密相连的特性,会逐步被放大。2010年是微博之年,已经有了太多微博营销的经典案例。其中不乏成功的电影微博营销案例,2011年电影营销应该会继续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有更大发展。
2010年国产电影制片成本的飞涨,特别是明星片酬的飞涨,一次又一次刺激着投资人的心里底线。暂且不说明星片酬飞涨引发的行业弊病(参见韩国电影业过去几年是如何从高峰跌入低谷的),其中一个比较值得关注的是由此导致影片制片成本抬升,进而抬高了多新导演和创作人才进入行业的门槛。一个城市里不能都是动辄几万一平米的高价商品房,也得有足够多的廉价房和保障房。如何让更多新人进入行业,可能投资人没有义务考虑,但却是行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2010年某汽车品牌携手优酷和中影打造的“十一度青春”网络短片计划,似乎对新人而言是一条不错的新路。几乎同时,三星携手新浪和彭浩翔监制的《指甲刀人魔》“4+1计划”也风风火火地展开。两个案例都是广告业联手电影和新媒体的成功案例。除此之外,还应该呼吁更多已经取得市场成功的所谓“大导演”多多担任新人导演“监制”的角色,可惜的是具有这种商业类型片“监制”意识的内地导演少之又少。
之所以强调“内地导演”,并非忽视港台导演和创作人员为国产电影的贡献,恰恰相反,最具市场头脑和商业意识也最甘愿做新人监制的导演,以港台导演居多。而且目前的中国电影主流商业电影中,港产合拍片依然占据着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内地导演因为各种复杂历史原因,目前尚无法挑起支撑内容主流商业电影市场的重任。但2010年的中国电影再次证明,中国电影其实跟电视剧没有本质区别――最能深切的切中国内观众情感要害的一定还是生长在内地的内地导演和编剧。
2016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为455.21亿,增长不到3.3%。观影人次达到了13.74亿次,也就是说,中国人第一次达到了人均观影1次的数字,但与美国、韩国的差距还很大。如果以中国去年455.21亿元的票房做基数,按20%的平均增长率来计算,到2019年,中国电影可实现780亿元左右的票房,超越北美。
看电影市场绝对不能只看票房。票房收入只占北美电影公司收入的30%,其他的70%来自于各种版权销售、点播分账收入、互联网版权收入、DVD收入、衍生品收入等等。而中国的后一部分数字低得可怜,不过,现在版权销售正在迅速地上升。我估计三四年之后,来自版权的收入可能会跟票房持平。
中国电影产业的另一个特点是,市场集中度在加剧,几家龙头C合电影公司、电影售票平台、院线都将在五年之内形成。进入前几名的公司,各自市场份额都会达到10%以上,前几家总的市场占有率会达到80%以上。
目前,前三大电影发行公司都超过10%的市场份额,光线2016年的市场占有率接近25%。十大院线目前总份额是67%,其中最大的是万达,占到13%,但也只有万达超过了10%,这意味着院线面临着兼并整合机遇。网上售票的线上化率已经达到了76%,其中前四大网络售票平台的总占有率在70%以上,猫眼独占40%。
可以说,未来的竞争主要是大公司之间的竞争,但是在大公司周边还会有数以千计的投资、制作、营销、技术服务等专业公司。这些公司未来主要的出路就是跟大公司进行业务合作,通过结盟、股权投资、项目回购等方式,共同组成大约10家左右大的综合性电影集团或者联盟。这些公司既可能来自传统公司,也可能来自新的互联网公司。
另外,尽管很多人唱衰或者反对IP,但是来自于动漫、戏剧的IP演化成电影,是不可阻挡的趋势。2016年,有9部中国影片的票房超过10亿元,其中有7部来源于IP。国产影片未来的竞争,基本上是前二十或者前三十个主要的IP电影的竞争。
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仍然任重道远。以票房来衡量的话,扣除海外华人带来的增长因素,十年来,中国电影在海外的票房几乎没有增长。未来五年,我个人认为也不会有很大的增长。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制造和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不够;另一方面,跟中国电影的审查制度也有关系。
关键词:刍议;城市电影;社会化媒体;概念;营销策略
新媒体时代使电影行业发展拥有无限可能,而作为电影行业发展的重要分支,电影营销也必然得益于新媒体盛行下的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发展。在社会化媒体营销时代,每一个新媒体都将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营销工具、手段,于是,各类不同的新媒体在电影营销方面分别扮演者不同的角色,它们极大提高电影营销效率,共同推动了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与腾飞。
一、社会化媒体营销的相关概念简析
1.社会化媒体。新媒体的发展使新的营销方式、策略以及模式应运而生,而在此背景下,基于社会化媒体的电影营销新平台逐渐建立,并在当代电影发展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继而推动着电影营销朝着综合化、互动性、联动性的方向发展。关于“社会化媒体”的概念,学术界众说纷纭,不一而终,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很大原因是,“社会化媒体”研究领域属于新兴领域,在中国的研究与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因而,概念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的形成倒也无可厚非。但从一般理解上来说,所谓社会化媒体,即是能够给予广大媒体用户以充分自由的参与和活动空间的一种或多种新型的在线媒体。具有平民化、个性化、简单化、传播快和交互性强、开放性强等特点。例如,博客、微博、论坛、播客、MSN、照片共享、视频共享、聊天室、各类社交网站等等都属于社会化媒体。在中国电影行业发展中,社会化媒体营销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集互动、社交、开放、灵活等营销特点于一体,是电影营销的重要手段。
2.电影营销。电影,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商品,而商品要想实现其社会价值,营销是最直接、最重要,且不可或缺的手段。对于电影作品来说,它的价值凝结于拍摄一部电影所耗费的所有人力、物力、财力之中,而只有这部电影能够恰到好处地满足电影观众的一般的、或特殊性的精神文化需求,电影的价值才会逐渐体现出来,人力、物力、财力才能不被浪费。当然,“酒香也怕巷子深”,再优秀的电影也离不开宣传与营销。电影营销是一种展示电影价值、最大限度实现观众与影片心理互动的手段,可行性的电影营销必然极大推动电影事业发展。毋庸置疑,在当今时代,借助社会化媒体推动电影营销策略的创新是中国电影发展的新出路,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二、社会化媒体营销未来的发展态势
1.发展如日中天,势头强劲。据相关研究表明,我国的互联网发展迅速,这样就意味着,中国的网民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猛增长,而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社会化媒体的运用也日渐普及,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例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日在国家网信办新闻厅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上半年新增网民2132万人,增长率为3.1%。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与2015年底相比提高1.3个百分点,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较2015年底增加3656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手机上网使用率为92.5%,较2015年底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73亿,占整体网民规模的24.5%。而在众多的社会化媒体中,手机微博的使用俨然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一大亮点。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社会化媒体发展如日中天、势头强劲,不可遏制。毋庸置疑,社会化媒体拥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而电影行业如果能充分发挥社会化媒体的营销价值,才能将电影品牌更快、更稳、更好地打入影视消费者内部,提升电影营销质量与效率,推动电影行业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2.营销价值凸显,推动电影行业发展。毋庸置疑,社会化媒体是媒体的一种重要形式,故其本身不仅具有一般媒体的宣传与营销属性,还能更直接、更迅速地放大营销功能,做到高质、高效营销。美国流行文化学者史蒂文•约翰森曾提出著名的“放大功率效应”:娱乐节目的传播仰仗的是1%的核心粉丝,这1%会吸引10%的忠实粉丝,10%成为“福音传道者”,他们的热心召唤会引来另外的90%。例如,在美国,80%的大广告客户喜欢通过一种新型的社会化媒体形式——Facebook进行广告营销。在中国,通过社会化媒体开展营销活动的企业虽然难以与美国相媲美,但对社会化媒体关注与应用的影视企业大有日渐增长的趋势。这就意味着,社会化媒体之于电影行业发展作用不可取代。在社会化媒体时代,社会化消费者繁而又繁,比之于相信广告,这些社会化消费着更愿意相信通过微博、博客、论坛、相关评论中具有相同经历的陌生人对该产品的看法和意见。从该层面讲,社会化媒体的网络营销价值日渐凸显,也必定会更加有力推动电影行业发展。
三、城市电影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有效策略
1.强化重视,并巧选社会化媒体进行电影营销。强化重视,巧选社会化媒体推动电影营销是推动电影事业发展的第一步。首先,要在社会化媒体选择与运用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即强化重视。搭建社会化网络媒体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影视企业领导者与管理者,乃至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工作岗位人员的全力配合与支持,即全体人员都要重视社会化媒体营销平台的搭建。其次,一旦做好决定,定要全力以赴。对于城市电影营销来说,企业一旦觉得采用社会化媒体提升电影营销质量,便要做到目标明确、恰当选择、风雨兼程。影视企业恰当的社会化媒体选择、坚毅果敢的营销平台搭建之信念、可行性的营销策略是社会化媒体充分发挥其电影营销价值的关键与核心所在。例如,美国影视公司习惯通过Facebook这一社会化网络媒体倾听影视受众心理需求,并不断改善电影营销策略。在国内也有成功的案例,例如2015年国庆档上映的《夏洛特烦恼》的社会化媒体营销,该片在开拍前后,开心麻花就利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对影片进行宣传,然后在其拍摄期间和上映前后持续发微博造势,特别是上映首日,连续12条微博造势,在热映时,其导演和演员们也在微博、微信和贴吧等自媒体上纷纷围绕该片营销目标行动,引发社会公众对该片进行扩大自发宣传和传播,触动“放大功率效应”,从而取得了口碑和票房双丰收。最后,要做好社会化媒体营销规划。例如,社会化媒体营销主要有哪些部门参与,主要负责人有哪些,投入时间是多少、与其效果为何种等等。
2.巧用“三屏联动”策略巧妙迎合受众心理需求。“三屏联动”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化媒体营销策略,它是我国电影行业的福音。在当代,“三屏”所指并不特别具体,它主要是指智能电视、互联网电脑、智能手机等的多屏客户端,并利用这些客户终端为受众随时随地提供视频、信息等各类的内容需要。而在早期,所谓的“三屏”,仅仅是指的传统电视屏幕、电脑屏幕、手机屏幕三个“屏幕”,传统的三屏明显受时间、空间等的限制,无法做到高效、便捷、高质地实现电影营销。不同的是,如今的三屏联动集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型媒体的优势于一身,并能通过相关专业人员的策划制作,真正实现“三屏”交互融合,打破以往电影营销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局限。再具体一点,三屏联动充分利用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机制,由单一、小范围的营销传播走向了多元、大范围的综合类营销,充分满足了大部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总之,三屏联动极大拓展了电影营销平台,推动了电影营销的广泛、深度发展。
3.社会化媒体的运用要能体现“互动”的营销趣味。运用社会化媒体进行电影营销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体现“互动”的营销趣味。严格意义上来说,社会化媒体本身体现出了一种客观、虚拟的对话与互动,而社会化媒体能否充分发挥其价值,一定意义上取决于这种互动与对话的深度与广度。这也就是说,在进行电影营销时,不能借助社会化媒体进行“一言堂”式的营销,要充分了解受众的各类观影需求,并与其进行深刻而有价值的密切互动,使营销充满了“互动”趣味。诚然,网民在运用手机选择影视作品观看时,对时不时弹出的窗口广告十分厌烦和抵制,而要想引起网民对相关广告的重视,可以通过网络交互平台进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多屏互动、交互式分享以及O2O(onlinetooffline)等技术飞速发展,促使各行业都注重运用“互联网思维”。在电影营销领域,《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小时代3:刺金时代》等一批国产电影就运用到原先仅在二次元文化中出现的“弹幕”技术,在制造与观众的互动同时,更带给电影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一时间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娱乐头条,影片讯息呈爆炸式传播,片方成功实现了影片的快速宣传营销。因此,企业在进行电影营销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关注与抓住“互动”这个基本营销特征,开展多元化网络互动活动。例如,可以设置虚拟的礼物、有奖竞猜、营销对话、提建议、旅行体验等等。毋庸置疑,这些手段让受众充分参与到了营销互动中,极大提升了营销质量。
4.注重反思总结,多途径优化社会化媒体营销策略。在城市电影社会化营销过程中,我们要懂得反思与总结,在反思中明确问题,在问题中学会总结,在总结中优化策略。城市电影社会媒体营销策略的优化是一项大工程,有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采用反思与总结的方式去解决,提高电影营销质量。首先,提高电影票房,推动电影衍生品消费。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最高境界是,不仅促进了电影知名度的提升,推动票房大卖,更能强化电影衍生品的消费。因此,城市电影营销才能够充分发挥社会化媒体营销价值,在提高电影票房同时做到在电影衍生品上多下功夫,极力宣传与销售衍生品,推动电影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做到电影总体效益全面提升。其次,促使社会化媒体营销实现互动平衡。在借助社会化媒体进行电影营销中,不平衡互动现象依然存在。例如,电影营销方不仅要在相应的社会化媒体上(如微博)及时、科学投放电影图片、视频,还应该关注微博转发与留言,并根据受众需求调整营销策略。最后,要做到线上营销与线下营销的同步。就拿购票来说,电影营销商既要做到与各大售票终端合作,促进线上购票,更应做好线下售票,实现二者协调、平衡发展。综上所述,任何形式的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对于城市电影营销来说,只有借助社会化媒体的强大营销价值,才能真正实现电影行业的蓬勃发展。诚然,搭建社会化媒体电影营销平台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而在未来的电影行业发展,社会化媒体对电影营销的价值愈加凸显。因此,城市的电影营销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社会、营销媒介以及受众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和重要。唯有如此,中国电影市场潜力才会更大,电影的质量和票房才能更高。
作者:姚威 单位:福建省南平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参考文献:
[1]李明洁.基于互动的中国电影社会化媒体营销[J].现代商业,2015,26:21-22.
[2]黄伟.社会化媒体发展趋势下的电影营销模式——以电影《失恋33天》SoLoMo营销模式为例[J].时代金融,2012,35:178-179.
[3]刘藩,刘婧雅.当前中国电影营销的关键问题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