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语文的性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语文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225-02
大学语文,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公共基础课,具有极强的基础性、实用性、人文性和综合性,是对大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因此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和大学生后续发展的需要,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明确课程性质与定位,转变课程设计理念
目前,关于高职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与定位,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一)工具课。将大学语文视为其他课程或学科的语言基础,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为学好专业课和训练专业技能服务。(二)文学修养课。在提高学生语文基础能力的基础上,兼顾学术修养的培养,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学生的学术意识,为启迪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奠定基础。(三)人文教育课。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目的,把人文精神、人文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等纳入到教学体系中,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认知自我。(四)高等语文课。将语文课升华为文化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继,并与社会现实相联系,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和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来看,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还需要健全的文化知识结构,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以及健康的心理和体魄。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课程设置必须依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要兼顾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实用性、人文性和综合性,既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也要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素质底蕴。课程设计理念应当依循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后续发展为根本,实行素质培养与能力培养并重,注重人文精神建树、职业素质培养和语文能力培养,将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的精神素养、转化为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选用或编写适应性强的教材,重组课程教学内容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选用或编写教材、组织教学内容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效果。选用或编写教材、组织教学内容要有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要突出教学内容的层次感和连贯性。
在选用或编写教材、组织教学内容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应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中要充分体现出来。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要真正起到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职业写作能力和语言交际沟通能力的作用。具体来说,文选部分在突出文学性,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还应突出思想性,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职业写作和口才训练部分要适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便于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应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需求。高等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要突出职业素质教育,注重统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综合发展,以满足学生后续发展需求,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三)应适宜高职大学生的现状。高职学生人文知识较贫乏,综合素质普遍不高,语文能力与人文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因此,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现有水平,要把学生的实际需要放在首位,加强阅读、写作、口才等实践能力的训练,但也不可忽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总而言之,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所选取的教学内容,不能是高中语文的简单延续,要符合人的成长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既要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帮助学生实现自我适应、自我发展,满足学生将来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由于大学语文课程学科性质的特殊性,很难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其即时的能力目标,再加上受功利观念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难真正引起学生重视。因此,改革教学方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对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教学方式虽然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但由于过度强调字、词、句解析,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达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开展与课程教学相关的文化活动和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主、自愿地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其课程学时在高校中也被缩减的最为严重,现有学时常常根本无法满足教学需要,更不用说要达到课程教学目标。因此,大学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上,还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积极开辟第二课堂。
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不是简单的运用某种教学方法或是技术手段,而是要构建一种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及手段,要求做到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第二课堂相结合,课前准备与课后参与相结合,课内讲评与课外答疑相结合,强调诱导启发,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突出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基础性、实用性、人文性的同步实现,要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紧密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文化品位。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制定科学的考核体系
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最为直观的标尺,也是检验课程教学改革效果的试金石。对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评价学生学习成效,对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以及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学语文的考核方式包括考试和考查。无论采取何种形式,最常见的就是用一纸试卷来进行检测,考试内容无外乎语文基础知识、文本理解、字词解释及文体写作,题型也多为选择题、填空题、阅读题和写作题。而这只是一个极为简单的标尺,只能衡量学生某方面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无法衡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优劣;只能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效,却无法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课程考核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大学语文的考核,应当是对学生语文能力及人文素质的全面考核,而不能仅靠一个简单的分数给学生的学习情况下结论。因此,课程的考核内容需要涵盖学生平时学习的状态,参与课程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以及体现学生基础能力的笔试和口试等方面。只有从多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才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状态。
五、总结
大学语文课程因其特有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在训练大学生的语言能力,陶冶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等方面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在新形势下,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选取和组织教学内容,构建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制定全面、公正的考核体系,有效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是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魏娜.走与专业相结合的高职大学语文教改之路[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2]赵齐阳,王茂春.基于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高职大学语文改革[J].西昌学院学报,2013(1).
[3]吴洁.议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路径与途径[J].教育界,2012(1).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课程价值取向;多元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14)02-0061-0007
1、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经历了和正在经历着外语课程基本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和转型,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王守仁,2010)。但是,随着我国实施从“本土型国家”向“国际型国家”的战略转型,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日趋加快,大学英语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亟待解决。一方面,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网络和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了课程的生态系统(陈坚林,2010),目前相关的教学模式改革还在试点之中。另一方面,探索大学英语课程内容改革的呼声和讨论也已“浮出水面”。近年来,围绕是否要坚持基础英语教学,还是走ESP或者是EAP的道路,甚至是尝试全英语教学,抑或是否要建构“大学英语通识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等方面的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参见蔡基刚,2012;文秋芳,2012;杨惠中,2012;蔡基刚、廖雷朝,2010;王哲、李军军,2010;吴鼎民等,2010)。为此,大学英语课程定位和发展方向的问题显得格外突出,不少学者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问题提出质疑,要求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准确的定位(蔡基刚,2006;束定芳、陈素燕,2010)。可以说,大学英语课程又一次走到了改革的“十字路口”,甚至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蔡基刚,2013)。
以上这些议题的出现,表明大学英语课程研究正在逐步走出过去单一和微观的课程、教材和教法研究的传统范式,开始关注大学英语作为高校重要课程体系之一的校本特色和内涵发展等政策层面研究,对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进行积极有益的思考,这为进一步推进大学英语改革打下了基础。从国际课程改革的经验来看,新的课程政策出台之前,必须经过科学调查和系统论证,鼓励课程研究者、执行者和参与者在理论上和实际课程教学中开展广泛研究和分析。目前大学英语课程研究遵循建构主义课程理念,并进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置和设计探索(Nunan,2001),实际上都是沿袭泰勒(R.w.Tyler)开辟的课程研究的科学思路,也就是致力于课程编制的方法和技术(夏纪梅,2003),关注语言课程目标和课程评价标准的分解、细化和操作(Graves,2005)。这种课程研究方法主要解决课程过程和内容等具体问题,但是这种课程研究思路对于课程的价值、定位和标准是否合理,却很少予以论证,即便论证也往往流于形式地研究课程目标或是教学要求等具体操作层面,缺乏深入和全面的对课程本质的思考。以大学英语课程大纲为例,近三十年来,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始终没有本质的变化,对课程目标和定位的表述模糊,缺乏准确性和指向性,没有“与时俱进”。蔡基刚通过比照我国大学英语课程发展历史上的三个大纲后发现,这三个重要的课程政策文本缺乏具体清晰的使用工具目标,只提人文素质培养和打基础的字眼(蔡基刚,2010)。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历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对课程的本质思考是缺位的,这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高等教育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以及与走向大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是极不相称的。
从西方课程政策和课程理论的发展历程看,一方面,由于受到实证主义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影响,20世纪60-70年代的公共政策研究侧重于政策过程和政策内容领域研究。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实证研究范式的日趋式微,现代政策科学理论开始强调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功能,政策分析研究逐步集中在政策伦理和价值观等问题上,融入人文关怀因素。另一方面,随着课程研究哲学传统的逐步恢复,课程价值理论在课程理论和教育哲学中的地位迅速提高,而课程价值已经成为课程的核心和关键(施良方,2009:284)。
事实上,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不在于解决大学英语究竟该选择“怎么教”和“教什么”的问题,而是必须弄清楚“为什么”要选择的问题。时下,大家对于“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到底应该如何采取具体的步骤和方法,还一时难以达成共同的认识,还没有令人信服的结论”(束定芳、陈素燕,2010:207)。不少学者认为,面对社会各界针对英语教育此起彼伏的批评和质疑,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外语的性质、功能和地位,重新论证国家的外语教育政策(陈国华,2010;韩宝成,2010)。那么中国大学生为什么要学英语,也就是大学英语课程存在的合法性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而又直接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和仔细研究,因为它直指决定大学英语课程生死存亡的核心,点中了问题的要害。因此,站在战略高度,从价值维度思考我国大学英语的命运走向,从国家利益、社会发展、教育变革和人才培养的高度审视大学英语课程的价值,从而进行统筹规划,科学构建走向大国的中国大学英语教育发展战略,可以说是一个较为明智和现实的选择。2009-2010年,相关教学指导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较为全面的大学英语课程调查(王守仁、王海啸,2011),但遗憾的是,这次大规模的调查没有涉及大学英语课程的价值这一根本问题。在转型时期,我们完全有必要“追问”:大学英语课程的价值取向究竟何在?
2、课程价值理论概述
在课程理论中,课程不仅具有“领域”(scope)维度,即对教与学的规范,也往往被比作是“赛程”或是“疗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课程也具有“时序”(sequence)的维度,是指为学生选定的教学内容,还指这些内容在时间上的安排,也就是对教与学进程的规范(钟启泉,2006:252)。但是,现代课程理论认为在日益形式化的课程编制模式,以及拘泥于课程和教材本身的研究之外,课程同时还具有第三个维度:价值维度。从课程社会学的观点看,课程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来自学校和课堂之外的社会因素和价值观的影响(施良方,2009:284-285),在这样的情境下,课程的价值取向就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回避和忽视的领域。因为课程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进程的规范,都涉及一般的和具体的价值观和标准。因此课程的价值维度指的是课程抉择和实施中隐含的价值取向,其实质和核心是教学内容对有关各方的意义,它既指教学内容的价值标准,又指教师对所教内容的价值取向,还指这些内容对学生的实际价值或意义(黄向阳,2010)。西方课程价值理论主要关心的是“什么学习领域最有价值或者较有价值?有什么价值?”(施良方,2009:285-286)。 课程中的“知识传授”至今被许多人认为是教育的主要目标,甚至是教学的逻辑起点。但是“知识”无法用以代表学校课程的全部学习内容。因为在全球化时代,在信息急剧增长的现代社会,知识的总量以及知识的增长速度,迫使每个社会成员必须终身学习或终身接受教育,才能生存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对知识的增长需求已使社会逐渐演变成一个学习化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和课程就成为终身学习或终身教育的准备,是个体养成终身学习的态度和习惯,掌握各种学习方法和策略,具备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的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所以现代课程观下的课程抉择,与其考虑“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不如探讨“什么学习经验最有价值”(ibid:286-287)。基于这个观点,本文将探讨大学英语课程在这个理论框架下的价值维度,审视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这一根本问题。
3、大学英语课程价值的多元价值取向
基于课程价值理论,根据课程的价值客体以及课氍价值主体(个人和社会)的辩证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探知大学英语课程的价值:
3.1 大学英语课程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首先,从课程价值客体即知识传授视角看,大学英语课程的知识价值呈现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取向..无论课程价值理论过去关注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还是现在的“什么学习经验最有价值”的问题,其实质是围绕课程的使用价值――什么知识或是经验对于学习者的现实生活和人格建构最具有重要的价值――提出的(钟启泉,2006:452453)。在我国从本土型国家向国际型国家转变的重要时期,大学英语课程的使用价值是极其重要的。李岚清同志(2003:347)指出:“大力提倡和推进学习外语,当前主要是学习英语,也要鼓励学习其他语种。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更是民族复兴的需要。”然而,饱受诟病的传统大学英语课程的症结在于这种“使用价值”的弱化或者丧失,取而代之的是其“交换价值”。在批判课程理论看来,学校课程知识的弊端之一就是其“交换性”。所谓“交换性”是指学生学习课程知识出于交换动机,从而能够直接地、确凿地为考试和升学派上用场的知识(钟启泉,2009:452)。在大学英语应试课程价值取向下,“知识的掌握”成为求得考试成功的手段。这种只有“交换价值”的大学英语课程价值取向的必然结果就是,一味适应学生的考试需求,无休止地扩大“应试能力”的教学。在全球信息化时代,应试化的大学英语课程无法为广大学生现在或是未来的学习经验和人格塑造提供有益的“使用价值”,它所提供的价值是狭隘的。对于不少中国大学生来说,大学英语课程学习对他们来说,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大学外语课程由于过于重视其交换价值,忽视课程知识的实质使用价值,从而必然沦为“空心课程”(冯燕,2006),降低了自身知识的科学性和学科地位。吴宗杰(2009)曾对我国外语学科的发展发出警告:(拘泥于语言基本功学习的)外语教育不再是通过语言去认识世界,而是通过语言去制造自己,外语教育的人文精神和东西方沟通能力就此丧失,这就是今天外语学科危机的来源。同样,大学英语课程如果依然为学习英语打好基本功,而不是为了使用它,使英语学习经验为学习者未来发展服务的话,大学英语课程的未来是令人担忧的
3.2 大学英语课程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
其次,就课程的价值主体之一――个人而言,在人本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潮相互影响下,西方课程理论对于课程价值始终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方面,从实用主义角度看,人们往往把课程视为手段,其价值出个人的外在目的赋予;另一方面,从人本主义视角看,课程本身就是目的,因为其具有个人发展所需的内在价值(施良方,2009:287)。美国德鲁大学教授、著名哲学家托马斯?马格奈尔也明确提到了教育中这两种不同的价值,他认为在课程学习中,工具价值(instrumentalvalue)就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的手段价值,比如:达到或实现某个实际目标或是找到一个理想工作;但是工具价值分为关注学习成果和作为学习任务的工具价值两种。在他看来,工具价值同时存在于课程学习的任务和成就之中,只把工具价值限定在作为成就的课程学习上,而没有考虑作为任务的课程学习价值,是一个严重的错误(2004:25)。大学英语的工具价值一方面体现在个人的英语技能是全球化时代跨文化沟通的重要素养之一,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现状赋予了大学英语课程具备积累和提升学生国际化素养的工具价值。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大潮之下,英语作为大多数科学和专业领域最主要的交流语言,对于国际化创新人才和高层次卓越人才培养来说,英语能力是通晓国际规则、熟悉国际学术规范和开展国际对话的重要任务技能之一。因此,大学英语的工具价值在于外部世界对学生英语能力的现实任务期待。然而,偏重应试的大学英语教学过于关注英语课程的成就(抑或是考试分数),忽视甚至无视英语学习的经验和过程,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英语作为任务和经验被取消或大大减少,作为任务的工具性价值没有实现。
内在价值在于课程学习对于学习者个人的自身价值(显性或隐性),课程的内在价值是指人们之所以选择课程学习,是出于某种与课程活动的功用价值或职业价值有别的理由,即出于课程活动自身的理由,例如为课程学习者提供运用其技能、判断力、敏感性、分寸感等机会(施良方,2009:288)。更为重要的是,课程的内在价值在于课程知识或是经验不仅具有重复性价值和应用性价值,还具有联想性价值和解释性价值(黄向阳,2010)。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大学英语课程的内在价值:例如,通过科学系统的词汇学习,大学生可以在阅读外报外刊时认出它们,并且读懂意思(即重复性价值);能够用较为流利的英语与他人交流对话(即应用性价值);同时,当他凭借英语能力欣赏国外影视作品的时候,由此可能产生对于不同文化的跨文化比较意识(即联想性价值);如果他能够在网上自学国外一流大学的英文开放课程(如MOOC网络课程)或是网络国际论坛(例如TED论坛),从而为其专业或是人生发展增长见识,拓展国际视野,这就是大学英语课程可以体现的“解释性价值”。传统的课程价值观往往只看到“重复性价值”和“应用性价值”,而没有注意到更加深刻的“联想性价值”和“解释性价值”。而大学英语课程知识或是经验的联想性和解释性价值可以使课程无论从长远还是近期来看,都是有价值的。 由此可见,国内目前关于大学英语课程发展方向的讨论,其实质是关于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问题。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价值明显存在,这一点是无需否认的。问题是大学英语课程必须摆脱浮躁的社会心态和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注重并突出以学习任务和经验为主的工具价值,同时兼顾并充分发掘其丰富的内在价值,特别是注重大学英语课程的“联想性”价值和“解释性”价值。
3.3 大学英语课程的社会价值和战略价值
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公共课的基本属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课程的价值主体不仅仅是个人价值本位的,还是社会价值本位的。课程价值理论认为,“社会本位”课程的价值主体是社会,其价值应当具有普遍适应性,既能反映社会要求,又与学生个人发展相一致(施良方,2009:291)。因此,大学英语课程的社会价值就是要以社会需要为依据,论证课程在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社会意义,而且也要阐明实现这种可能的个人条件,将个人的课程价值与社会和国家的价值取向融合一致。
回顾历史,大学英语课程的历次改革都是与国家命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以开放和发展的姿态展现在世界面前。1978年,许国璋提出当时外语教育的任务就是:以外语为工具,学习世界上的科学文化知识,为我所用(许国璋,1978)。他的这一观点也是对当时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价值取向的积极思考。在改革开放初期,大学英语课程的价值取向就是直接汲取国外先进文化和科技的作用,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创新中发展进步,坚持取长补短,为我所用的价值观。当时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为国民经济建设和“三个面向”培养了一大批懂外语、服务四化的现代化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为培养科技人才的基本英语能力和语言基本功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学英语课程进入到一个空前的变革转型时期。之所以要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除了众所周知的“费时低效”弊端,以及“应试英语教学”泛滥等原因之外,一个深层次的根本原因,就是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由于大学英语课程的价值取向不明,或者是价值偏失,乃至价值异化,无法满足国家和社会高速发展的现实需求,严重制约了国家外语能力的拓展。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关键就是要站在时代高度,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出发,全方位重建和确立课程的价值取向,并以此来指导和统率课程内容和课程过程的变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020)》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战略目标。从这个意义上看,大学英语课程的社会价值具有时代所赋予的战略意义。它的战略价值就在于通过深入彻底的课程改革,将国家和社会发展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客观需求与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主观需求相融合,积极改善教育质量和效率,使大学英语课程能够在全球化背景下,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语言应用能力,学生的语言知识结构、思维结构和价值观念得到综合发展,提升人才的国际化程度,增强人才的国际竞争力,争取国际话语权,传播和推广中国文化价值观,从而实现国际理解,走向世界的目的,为新时期国家“走出去”战略架设国际交流渠道。
综上,我们从六大方面基本可以回答在转型期“中国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英语”以及大学英语课程存在的合法性这一根本价值问题。在多元价值取向观照下,传统的、单一的大学英语课程显然无法实现和承担这些价值使命,新时期大学英语课程的价值本质要求对课程进行系统设计,凸显内涵和特色,实现多元价值取向。
4、大学英语课程的多元价值取向建构
从公共政策学角度看,政策的价值对于政策内容和过程都具有统率作用,具有核心地位(Hogwood&Gunn,1984)。同样,在国家外语教育政策研究中,价值维度也是政策分析的关键(沈骑,2011)。因此基于大学英语课程多元价值取向,课程的价值重建和价值整合势在必行。笔者拟提出一个适合不同类型和层次高校借鉴采用的多维课程价值分析框架,以利于各校进行课程设计和价值整合,凝练大学英语课程内涵,彰显个性化创新特色。
4.1 EGP课程的价值重构
EGP课程是指传统的基础英语或是综合英语课程,即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其交换价值(各类外语考试和证书)毋庸置疑,但应当予以弱化,减少考试的社会权重和对正常教学的负面反拨效应。如果对应试教学加以价值引导,重构EGP课程的使用价值和工具价值的话,那么这类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是无可撼动的,特别在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千差万别的现实状况下,基本英语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还是不可缺少的。同时,EGP课程同样具有一定的内在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于衔接中学英语教育,提升全民外语能力以及培养大学生日常外语生活技能,都具有一定价值。这也是大学英语课程存在的基本合法性和合理性。因此,无论课程内容如何变化,大学英语以语言能力提升为主要目的这一基本价值不容质疑。
4.2 EIC课程的价值提升
EIC课程是指跨文化英语系列课程,即English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这类课程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学生跨文化国际理解和交流能力,增强其跨文化沟通与交流能力,这类课程不仅对学习者具有使用价值、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也可以为中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走出去”战略服务,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战略价值,应当予以拓展和价值提升。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的大学英语通识课程的提法,其实质就是EIC课程。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大学英语课程可作为实现通识教育的手段和途径(陈坚林、顾世民,2011),然而单靠大学英语课程是无法承担并实现高校通识教育的任务的。大学英语作为一门或是系列课程,在跨文化沟通和国际理解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但这并不是高等教育领域通识教育的全部,因此,大学英语也没有必要“通识化”。当然,在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系统开设一些培养文化素养,促进国际人文对话的EIC课程,更能体现出外语教学的人文思想。 4.3 EOP课程的价值确认
EOP课程是指职业英语课程,即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它属于广义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是为职业或领域人才提高英语沟通技能服务的课程。相对来说,此类课程适用于高职高专和一般应用型本科高校,同样也适用于各校的涉外专业,其课程价值主要体现在使用价值等社会实用层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出校园,而不是继续留在“象牙塔”里面深造,因此,以面向职业和使用价值为目标的EOP课程大有“用武之地”。另外,从外语能力角度看,EOP课程对于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和社会外语服务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社会价值,应当确认EOP课程的价值,并将其与EGP课程进行课程整合设计。
4.4 EAP课程的价值构建
EAP课程即EngI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部分学者习惯于将EAP课程理解为“学术英语”,这可能会引起歧义,影响学界对此类课程价值的认同和接受。笔者认为,对应于“职业英语”而言,将EAP理解为“学院英语”或是“学业英语”似乎更为合适,因为在国外高校,EAP是满足英语能力不足的学生提升大学阶段各类学习和生活所需基本英语能力的课程,如英语演讲、辩论、学术写作,甚至包括如何做文献检索,如何记笔记等语言课程,其实质是在学院派的环境中的“生存英语”课程。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之下,EAP课程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适用于所有高校。其次,在信息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内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实现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加入MOOC课程学习行列之中,虚拟世界的学习更需要EAP课程提供学习指引。此外,如果学习者有出国深造或是对外交流需求的,EAP课程也具有交换价值(留学考试,如托福和雅思考试);最后,EAP课程在帮助学生通晓国际学术交流规范和规则,提升学术交流能力方面价值明显。更为重要的是,与以上提到的课程类型一样,EAP课程是目前我国大学英语师资可以胜任或有可能胜任的课程价值较高的新课程类型,应该将其确定为未来改变大学英语现状的重要方向之一,构建EAP课程的真正价值。
4.5 ESP课程的价值诉求
ESP课程是指狭义专门用途英语,即English forSpecific Purposes,也就是指学科英语,是为各专业学习,包括工程、自然、人文和社会学科专业学习服务的英语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提高理解专业英语术语、基本概念和基础文献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如工程英语、医学英语、航空英语等课程。此类课程适用于行业特色鲜明的重点高校和研究型高校,对师资要求较高。ESP课程对于创新性国际化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多重价值,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和学术国际化的重要支撑。从课程价值看,ESP课程设置就是对接专业对学生英语水平的具体需要,当年许国璋先生也认为适应各学科的分科英语是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方向(许国璋,1986)。但是近年来关于ESP课程价值的争论不断。争论的本质就是大学英语课程政策各利益群体的价值诉求不一,这里不仅有教师群体的价值阻抗,也有相关教学指导机构和出版机构的价值主张,但课程最终价值取舍的唯一标准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以专业为服务对象,课程决策者需要据此做出课程的价值调适和判断。不过,考虑到我国高校多样化的现实状况,目前能够完全胜任ESP教学的师资还很有限,各校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ESP课程需求调查,在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对ESP课程进行价值引导,结合学生的现实需求,在部分有能力开设ESP课程的院校或是院系进行试点,也可以将EGP或是EAP与ESP进行课程整合,循序渐进,逐步推广。
4.6 EMI课程的价值耦合
EMI即全英语教学(English as Medium 0f Instruc-tion),是指运用英语直接进入专业课程讲授,涉及教学语言的改变(束定芳,2011)。因此,严格来说,EMI课程并不属于传统以语言教学为主要任务的大学英语课程范畴。目前EMI课程主要是在留学生教育、一些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以及部分研究型高校的部分课程体系之中。开设EMI课程的价值倡导动因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国内迄今已有34所高校设有全英语授课的专业,每年都吸引了一大批国外留学生来华求学。EMI课程开设无疑代表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较高要求,具有多重价值。以上海为例,市教委从2009年起开展“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建设,目前共有221门课程当选,涉及9个学科门类。当前EMI课程急需破解的难题主要在于师资的缺乏。由于EMI对于专业师资的外语能力要求较高,现有师资来源主要是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和外籍教师。可以设想的是,随着教育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各校还将继续扩大EMI课程体系,将面临师资供不应求的局面。此外,考虑到学生外语能力不均衡现状,许多学生直接进入EMI课程可能会跟不上。而大学英语课程与EMI的价值耦合性主要体现在:第一,衔接性课程,EMI课程对学习者外语能力要求较高,大学英语课程中的EGP、EAP以及ESP课程可以发挥课程衔接作用,提升学生对EMI课程的适应能力。第二,兼容性课程,在一些人文社科专业中,EMI和EIC课程以及部分ESP课程具有高度相似兼容性,部分优秀英语教师可以直接充实到EMI课程团队之中,通过课程设计开发,满足EMI课程对师资的需求。第三,互补性课程,如何将外语教师的语言优势和专业教师的学科知识整合,是目前国际外语教学领域研究的新课题。近年来,欧洲高校非常重视CLIL内容与语言整合教学,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模式就是一个典型(Gomez,2013)。这种教学模式以语言教师为主,与专业教师一起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程,适用于外语能力有限的专业师生,兼顾语言和专业知识学习,实现专业师资和外语教师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对于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具有较高的现实价值,可以理解为对ESP课程的“优化版”,不失为破解EMI课程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当然,在我国,由于外语院系长期与专业院系接触不多,传统的学科和专业隔阂一时难以打破,要推进互补性EMI课程需要依托学校层面的组织和协调,实现跨学科、跨院系大刀阔斧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才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053-02
目前,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种类多、数量大,在各种课程的定位上混乱不堪。大学语文课程的在物质文化与功利主义的驱使下,逐渐丧失了其人文关怀和人文教育。如何在教育中实现学生学习技能与文化素养的双重提升,是高职语文课程教育的首要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实施以大学语文为代表的基础人文学科的改革迫在眉睫。
一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发展现状
1.发展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意义
大学语文具有职业性、人文性和母语性三个重要特征。在职业性上,因为高职教育的立足点是就业,因此所有课程的设置都应当以围绕就业为中心,大学语文课程也不例外。现行的高职语文教材是谢海泉主编的《高职语文》,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上,通过各种独有人文魅力文章的选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在人文性上,大学语文不仅富含深厚的人文传统和积淀,也为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理想发挥着正确的引导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最后,大学语文还具有母语性,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是唯一的母语教育课程,对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家园的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在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能实现学生学习母语的历史使命。
2.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高职院校存在着是否需要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问题,在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上存在着定位模糊的现象。就内容而言,一般性的语言表达是高职语文课的基础,割裂了书面语和口语的联系;在教材的选用上,将高职语文和专业牵强附会地融合在一起,割裂专业和人文之间的有机联系。其次,就评价体系而言,存在着教学论和课程论的评价矛盾,评价内容和形式上,单一的试卷考核限定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思维水平。在长期封闭的发展模式中,大学语文的教学发展举步维艰,实施课程改革很有必要。
二 实施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建设
当代社会是一个物质发展迅速的社会,自我、空虚、冷漠成了现代人的通病。实施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就是要在语文课程教育中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以“关乎天文察时变,关乎人文化成天下”的概念,强调学生人文气质和修养的培养。通过学习,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习优秀民族文化的热情。
2.有利于学生道德意识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审美能力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实现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审美教育是大学语文学科建设的最优途径,不仅能实现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也能内化学生对自我的审视,在感知力、理解力和想象力等多种思维的创造中,培养学生认识美的能力。
3.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创新是时展的核心,它也同样作为教育的核心而存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教育培养的重点内容。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改革,能在教育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课程改革的同时,紧紧抓住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个维度。使高职的语文教育从被边缘化的位置上挣脱出来,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力武器。
三 课程改革视域下,高职语文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
因此,在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实现自身人格面貌和精神气度的提升,在完善自身人才定位的同时,以实现高职学生在社会发展上的准确定位。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应从以下内容,考量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标准。
1.丰富的知识储备
在知识的储备中,包含基本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以及熟练的语言技能。在这三个维度的考量中可发现,语文课程改革并未忽视语文工具性的基础性地位。在语文知识的掌握中,汉字音形义、基本语法、篇章修辞、结构知识依然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语言积累中,我国规定常用的汉字字数为87019个,通过背诵大量的文字材料以及阅读知识的累计,能加深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最后,在知识的储备上还包括熟练言语技能的掌握,在识字能力上,学会运用电脑进行基本的输入法操作;在阅读技能上,具备总体掌握细节解构的能力。
2.深厚的文化素养
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素养,在正确的道德情怀、人生态度、价值观的指引中,形成多元化的文化价值思维。在高尚道德情操的建设中,本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的原则,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操守。在审美情趣的培养上,尊重学生在文化教养、心理基础以及生活环境方面的差异,为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培养提供指导。“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语文课程改革是为社会提供全面的人才,通过良好环境的营造,为人才提供健康成长的平台,形成学生高雅的言谈举止。
3.活跃的创新思维
教育部在《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大学语文的教育目标,是在立足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策略的改进、教学情境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完善,让学生养成独立发现问题以及调查与思考的能力。通过学生与教师的协作,激活大脑的兴奋基因。在这个过程的培养中,要注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掌握,在开放式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对创新能力的体验和再创造。
四 课程改革视域下,高职语文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探究
高职院校的学制年限一般是三年,在众多专业的设置上,偏向工科专业的建设。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语文课程改革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增强人文素质,将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相结合,实现自身能力的优化,也能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时代核心,是民族发展的动力。
1.更新教育理念,培养创新意识
语文教师是人文意识的实践者和创新者。在《忆江南》中曾有诗云:“修养莫迟迟,光景斯须如梦里”,可见教育理念更新对学习者学识品德的重要作用。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达固有的知识技能,也要传达学生热爱语文、创造语文生命的理念。同时,教师要注重自身的言传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语文素养最正确的表达应是教师自身的节制行动。
语文是承载了一个民族文化的精神载体,在这种传承中,学生能感受到自身和历史的某种固然联系,通过自身历史责任感传承意识的增强,能实现学生受教育理念的转变。在高职语文中,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探索精神、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怀等,表达了一个民族中具有爱国精神的政治家,在面临人生道路选择时,将探索和创新作为自身行动的准则,这对学生理解爱国主义,在理想目标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在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在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中感受诗人进行人才创新与变革的呐喊,通过这些诗歌的教育,使学生树立落后就要挨打的责任意识,使他们的学习理念产生变化,在强烈的责任感中进行创造与创新意识的更新。
2.改进教学策略,激发创新品质
传统的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上采用的是“灌输式”“填鸭式”教育,这种教学模式在影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语文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能力的培养,在遵循教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实施人文教育的有效培养,激发学生进行创新的品质。
首先,要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教学,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在多媒体的运用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试听感受。教师在教学课件的运用中,要注意教学材料的时代性,及时更新教学实例,增加课堂和时代的联系,在富有趣味和多样化的课堂策略培养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其次,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善,传统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必须被摒弃,在综合运用讨论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核心是培养其在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这种话语权的外化表现就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如通过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思想动态,在锻炼他们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更深入广泛的关注。通过诱导学生建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活跃其思维活动,形成良好的创新品质。
3.改革教学情境,增强创新体验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的信任关系,依赖于安全和谐课堂氛围的创造。因此,在教学情境上,为学生塑造一种活泼的发展环境对于其探索心理的形成具有推进作用。
首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进行质疑。质疑是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是形成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其次,在教学中,要从社会和生活中选取合适的材料,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在讲解“弃妇”这一形象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古代和现代作品的对比,认识这一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塑造特点。《诗经・氓》中展现的是封建制度下妇女嫁夫随夫的无奈,《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表现的是封建制度压迫下弃妇以生命为代价进行的反抗。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变化的原因,能形成学生不同的创新体验。最后,在教学情境的设置上,要让学生和教师设置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相融合。如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更快地融入作品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一些情感性较为饱满的诗歌中,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同时,通过多媒体教具的运用,让学生观看与教学相关的影片,使学生更快地融入学习中。如在《再别康桥》的教学中,可以进行配乐诗朗诵,让学生在如诗如画的情境中体会诗人的情怀。在这样一系列的体验中,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延伸,能使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熏陶。
4.完善课后评价,激发创造潜能
语文教育属于母语教育的范畴,高职教育中的语文教育具有技能型高和综合性强的特点。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必须转变原有的评价模式。建立“大语文”的评价观念。在教学评价中,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名著的学习,在开阔的学术视野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如有人说“出淤泥而不染”,又有人说“近墨者黑”,通过开展学生的课后讨论,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合理的评价,使学生养成多方位、多侧面思考事物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五 结束语
关键词:网络文化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实效性;挑战;实施策略
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的高校招生工作逐渐发展完善,我国大学生群体得以不断地扩充,高校教育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而同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却受到了网络文化环境的挑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越来越难以得到有效地提升。作为辅导员,更应针对这种情况,策略性地应对网络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造成的挑战,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1 网络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分析
在网络文化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始逐渐受到更多的挑战,高校如何在积极应对网络文化环境的挑战来推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获得有效的实施,成为高校教育工作关注的重点。具体而言,网络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造成的影响大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首先,网络文化在当今时代的大幅度发展,给作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人员——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目前,大学生普遍倾向于使用网络进行交流沟通或者是娱乐学习,传统的诸如走访宿舍、班级会议等教育形式有时不再能及时地与学生产生有效链接,有时还会因为其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等的滞后性而引起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因此,作为辅导员,在当前时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在网络环境中实施,要学会使用高科技网络信息平台,以及其他的一些先进技术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微博、飞信、QQ群等等。而且,当今网络环境是瞬息万变的,辅导员还必须具备极高的创新能力以及应变能力,才能够真正应对网络文化环境来及时有效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
再者,网络文化环境对于辅导员的挑战,还体现在它使得大学生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育遭到了一定的阻碍。网络文化环境给大学生带来了良莠不齐的信息,大学生的辨别能力以及抵抗能力都处于较为薄弱的状态,加之大学生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以及先进观念,大学生在网络文化背景中极有可能诱发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的错误转变,从而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而且,大学生的法制观念不足,无法达到对于“自由”含义的真正把握,可能会在网络环境中实施一些违法的行为而触犯法律规定,从而使其自身的思想政治受到挫伤,导致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难以实施。
2 网络文化环境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的策略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不断加速,网络文化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普遍地占据大学生的生活,对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等造成不可避免的影响。因此,作为辅导员,一定要积极应对网络文化环境的挑战,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的有效性。而在网络文化环境背景中提升工作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高校要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就必须从教育人员的角度出发,通过提升教育人员的综合素质,达到教育主体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推动。首先,高校可以组织辅导员有针对性地去了解当今时代的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带来的挑战,引导他们明白使用新的教育方式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实施的必要性。再者,高校还要针对于网络文化环境的转变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人员队伍,然后对这些人员进行有目的性地系统地先进教育理念以及现代化技能培训,帮助这支专业教育队伍的综合素质得以有效提升,从而推动他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作用的有效发挥,同时也挖掘出他们对于其他教育人员积极应对网络文化环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带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让辅导员更职业化、专业化。这样一来,辅导员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一定可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实现。
2.2 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以及道德氛围。
在网络文化环境下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还应该通过在校园内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以及道德氛围,实现对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高校应该健全校园的网络文化设备建设,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以及完善的网络法律意识,通过网络交流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分辨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从而减少网络文化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不良影响。再者,高校还可以通过优秀网络文化环境的构建来编织一种潜在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氛围。比如,辅导员们可以通过网络给学生推荐一些有教育意义又有趣味的电影及视频等,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中通过自我感悟达到对于自身道德素质的提升;或者是辅导员们通过在学生常用的网络上平台上粘贴一些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帖子等,使学生的每一种网络行为都被笼罩在道德氛围中,从而推动对于学生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
3 结语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在一段时间内一定会持续将受到网络文化环境的更多影响,因此,辅导员一定要加强对于此种影响的重视,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争取通过积极地使用网络信息工具来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 张瑜,冯务中. 虚拟与现实: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范畴[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 2008(10)
基金项目:全国家庭教育科研课题(2011-2015 年)“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研究”(课题编号:Z20122003);2013 年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培育项目“参与式教学方法在思政课中的综合运用”。
一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的研究视角与方法知行关系理论认为,知就是认知,是指人的思想政治观念。它是人们对于某种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认识和评判。
行就是行为,是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行为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情感和意志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有目的的行动。要想改变人的行为必须从人的认知态度入手。
考试是考查学生学习效果、教师讲课效果的重要手段。考试诚信是大学生人格健全、道德高尚的重要表现。培养诚实守信的大学生是高校教育的责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明确提出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加强诚信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为了比较直观地反映出在校大学生的考试诚信的真实情况,我们对内蒙古工业大学在校的共三届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从自2011 年10 月到11 月,调查对象包括2008 级、2009 级、2010 级的部分在校大学生。调查采取了分层抽样调查法。调查对象涵盖了该校化工学院、能动学院、外语学院等全校14 个学院,再按相同比例对每个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发放等量问卷,分别占发放总人数的33.7%、34.1%、32.2%。调查使用了无记名形式,共发放问卷1100 份,收回1092 份,回收率99.2%,其中有效问卷1058 份,有效率96.18%。2011 年11 月学校总人数23660 人,抽样比例为4%。
二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在问卷设计时,根据研究需要将问卷分为思想观念和行为表现两个大的方面,自主设计了50 个问题。为了比较好地反映出大学生在考试诚信方面的行为表现和认知态度,我们在设计问卷时,分别对大学生就考试作弊的认知和行为一共设计了两道题。
(一)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的行为表现
从行为角度考察,调查显示,在考试中,有34.1%的学生从来没有作过弊,而65.9%的学生或多或少地有作弊行为。有过作弊经历的大学生占到被调查者的一半还要多,这个调查结果是惊人的,说明考试不诚信问题在当今的高校校园里是非常突出的。调查数据见下表:
(二)大学生对考试诚信问题的认知态度
大学生是如何看待考试诚信的呢?我们来看看大学生是怎么想的。在回答“你对考试作弊的看法”时,调查结果显示:37.6%的学生坚决反对作弊,其他大学生则表示可以理解或者赞同作弊。其中坚持考试作弊“有违道德观,坚决反对”占了37.6%,虽然是比例最高的,但不到总数的一半。
有34.4%的大学生选择“可以理解,学生压力大”,反映出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明白应该诚实考试,不该作弊(即知),但是在实际行动上却反映出明知不对而为之,对作弊行为表现出更多理解,更包容的态度。
16.4%的大学生选择了无奈,不作弊会吃亏。这暴露出高校管理环节的一些漏洞。考试成绩是大学生在评优、评奖学金、入党、保研等环节上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大学生还是比较看重考试成绩的,学生间的竞争在所难免。一些学生通过作弊提高成绩后,在评优等奖励时占了便宜,会引起不良影响,“榜样”会引起他人效仿。当没作弊的学生看到其他学生考试不诚信不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得到好处,如获得奖学金、评上优等生,便会产生不公平感,不作弊会吃亏的,这会引发认知与行为的矛盾,在这样的心理影响下会使作弊之风气盛行。
还有8.4%的大学生选择了“只要不被抓就行了”,存在侥幸心理,也给学校管理者敲响警钟。
另外,以上两个调查项目的比较,即从行为表现与认知态度的对比发现,此次被调查的大学生对“作弊”的认知(表2)与行为(表1)在数据上显现出了一致性:37.6%的人坚决反对作弊,34.1%的人回答没有做过弊,主观反对作弊的人数与实际没有作弊经历的人数多相差3.5%,有差异,但差异不明显。这说明,被调查大学生在填写本调查问卷时还是实事求是的,也反映出本调查数据具有一定的可信度,我们应该对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抱有积极的态度。
总体而言,在校大学生的考试诚信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大学生关于考试作弊行为的认识和态度呈现了多元化的的特点,而且给予作弊行为更多的理解和宽容,有必要对这些现象做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三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外部原因
1 从国家社会层面看,诚信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当今中国处于转型时期,传统道德规则面临挑战,现代道德规范的形成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冲击,人们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化,社会成员之间的诚信度下降,反映出道德意识上的个人功利主义观念。但即便是市场经济也是一个讲诚信的经济,坑蒙拐骗等不正当行为也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所不耻的。另外,网络、大众传媒又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一些大学生考试抄袭作弊提供了物质条件。从现有诚信制度体系分析,具体制度暴露出种种漏洞,社会公平、公正遭到挑战。
2 从高校层面看,学校内部考试诚信体系不健全。近年高校扩招,高校教育遇到新挑战,正经历着“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日常管理跟不上,考试环节存在漏洞,作弊成本低廉。对于考试违纪的学生,学校迫于就业分配等压力,往往网开一面。不良校风影响大学生诚信的态度与行为。校风是学校风气的简称,它包括教风、学风以及学校积淀的传统文化和学术探索氛围,是学校精神的重要体现。教师作为道德“知”的传授者,要想使学生知而后“信”并践行,教师自身的言行非常关键。如果教师的言行有悖道德要求,学生自然无法“信”,更无法谈及“行”了。
3 从家庭教育看,存在家长对子女诚信教育缺位的现象。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子女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言传身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对子女的思想行为观念起着很大的作用。然而,一些家长更多地重视子女的学习成绩和毕业后的工作去向,对于思想行为方面的教育明显不足,有的甚至将自己在工作生活中的功利主义、金钱主义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灌输给子女,从而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产生了不一致的现象。
(二)内部原因
内部原因主要要从大学生自身寻找。此次调查发现,上世纪80 年代出生的人数占到被调查对象的15.50%,而90 年代出生的学生占到被调查对象的84.50%,说明自2008 年入学至今,“90 后”已经成为高校在校大学生的主体。他们大多数从小物质条件优越,备受家长宠爱,学习管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方面较以往的大学生要差一些。一些人经常旷课、逃课、长时间上网、过度消费等。他们一方面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有极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另一方面,自我感觉良好,甚至有些自恋,接受自我意志力锻炼的机会有限。在校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末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没有完全成熟,出现意志力不强、存在侥幸心理等都属正常。其中部分大学生意志力薄弱,受投机取巧、急功近利、随大流等心理驱动导致失信行为。在竞争压力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一些大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可能会弄虚作假,不择手段。“小群体”的存在让大学生产生归属感,然而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人生观、价值观处于不稳定时期,如果交友不慎也会造成不良后果。
四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途径的思考
诚信问题属于社会道德领域的范畴。社会道德要“内化”为个人道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大学生关于诚信的认知到诚信行为的转变需要一系列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知行不一致的现象出现。然而,诚信之风的形成,诚信行为的养成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更需要通过道德约束来形成。因此,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对策应该从法律制度和道德,自律和他律相结合来思考。
(一)社会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诚信的传统美德,国家完善信任制度体系的建设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非常重视“信”,《论语·为政》中讲“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一个要想得到他人的信任必须自己讲信用。《论语·子路》讲“言必信,行必果”。意思是说出的事一定得具有可信度;说过的话必定会去做,言与行一致。社会中存在的不利于诚信的负面因素不会短时期内消失,所以,一方面通过“立”,即宣扬、树立正面的道德规则;另一方面,要通过“破”,即批驳、批判有违诚信的不道德言行。发挥大众媒体的优势,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意识形态。诚信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之一。社会诚信还得落实到个人,人人诚信则社会诚信。
人是环境的产物,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是大学生践行诚信的外部有利条件。大学生常用的作弊手段之一就是夹带缩印资料。曾经看到过内蒙古某高校校园内的一家复印社,在学生进入考试周后立一个告示:“谢绝缩印”。这件事反映出该复印社主人的良知,如果社会环境都如此,何愁没有一个诚信的社会?
国家是人民意志的代表,因此,国家有能力也有责任为诚信之风的形成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诚信的建立需要道德和法律双管齐下。目前,我国已经搭建了“全国个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其中专门设置了“大学生诚信档案”。平台强调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目的在于通过“真实记录在校表现,使真正的优秀大学生能够感受到“守信者受益”……也让“失信者受戒””,主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肆意逃课、违反校规、论文抄袭、捏造成绩、助学贷款违约、肆意编造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获得各项奖励、伪造社会实践活动……”[1]这反映出我国在推动大学生诚信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然而,存在的不足在于诚信档案并不完整,不能涵盖所有毕业和在校的大学生,以及如何保障有大学生个人诚信记录的客观性等问题仍很突出,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二)学校层面:健全高校内部考试诚信制度体系
1 为了配合国家“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设,高校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大学生诚信管理体系。对所有在校大学生建立个人诚信档案,真实记录和跟踪大学生在校的诚信表现,为客观评价大学生诚信基础资料。以建立个人诚信档案为契机,对学生进行考试诚信意识的教育。
2 建立和完善学校考试诚信监督、执行等规范体系。制定严格的监考制度,完善各个监考环节,弥补监考环节的漏洞。配套监督制度、奖惩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举报制度等。诚信教育中坚持奖惩并举,鼓励与约束并用的原则。建立和健全行为规范是预防和矫正不规范行为的有力保障。从知行关系看,个别学生考试作弊的行为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惩戒,可能会使该种行为再次发生,或者产生联动效应,引起他人效仿。反之,如果正确的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或鼓励,可能会因为没有及时强化而减少再发生的几率。所以,一方面奖励要公正。对于真正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好成绩的学生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并加以宣传,树立正面的榜样。另一方面必要的惩罚必不可缺。对于考试中违规、失信的学生给予实事求是的惩处,根据具体违纪情节给予相应的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惩处。当然,无论奖励还是惩处都要坚持实事求是以及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
3 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标准,改革考核方式。考试成绩不能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专业成才,精神成人”是高校育人的目标。学校教育要把德育放在突出地位,积极探索学生评价标准,改革考核方式。长期以来单一的闭卷考试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无论公共课还是专业课的考核方式都面临挑战。考试方式多样化,增大平时成绩的比重是目前考试改革的突出特点。例如,实行开卷或半开卷考试方式,大幅增加能力测试和基础知识的扩展和应用,避免了单一笔答不容易全面考核教育教学效果的弊端。而平时成绩比重的增大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积极性。实践教学增强了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以及对思想品德的考量。
4 发挥教育者的诚信示范作用。专职教师、辅导员、行政人员等做诚信的榜样。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对任课教师进行持续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提升教师整体道德水平。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学校要制定配套制度对任课教师进行定期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教师要以身作则。例如,教师在教育学生不能作弊的时候,首先自己不能在学术上弄虚作假。
(三)家庭教育层面:家长以身作则,诚信示范
有人说,父母是原件,家庭是复印机,孩子是复印件。然而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复印,家庭教育可以超越复印,家庭也可以是创新的复印机。家长是大学生坚守诚信的榜样,所以,父母首先要做诚信的好表率。父母言传身教,表里如一。同时,要积极应对特殊家庭增多带来的新的挑战。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念的冲击,越来越多的离异、单亲家庭出现,再加上大量农村务工人员涌入城市,出现了许多农村留守儿童。针对这种新的问题家长应该尽最大的可能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多抽出时间与子女在一起,注意子女的思想、行为。对于高校来说,学校应当承担起责任,运用正确的思想政治行为观念,对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进行特殊的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给予更多的关爱。对存在心理障碍问题和思想行为偏差的特殊学生,学校还应该提供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教育以及心理辅导。
(四)大学生自我意志力的锻炼与培养,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意志力往往表现为一个人为达到预定目标所付出的努力和坚持。知向行的转化过程中如果缺乏意志力,会使正确的认知向行为转化过程中发生扭曲。意志力强就会在周围环境被不诚信笼罩时洁身自好,能够不随波逐流;在遇到考试难题时依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不弄虚作假。所以,无论家庭还是学校都应该有意识地增强对大学生意志力的培养与锻炼,并加以正面的引导,消除急功近利、投机等心理。例如,家长要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创造机会有意识地使之面对挫折,增强为实现目标不折不扣的能力,而不是降低标准更不是包办代替。家庭生活中,父母要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拖地、洗碗、洗衣服等。学校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新生的军训是一个被保留下来的很好的锻炼意志力的方式,但是要拿捏好一个“度”,避免流于形式,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制定训练的强度、形式、时间等。
诚信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诚信教育是国家、社会、高校、家庭德育的重要内容,塑造诚信的大学生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硬件设施
新闻学专业本身实践性强,教学目标设置必须要让学生掌握好采写编评、摄录剪辑等操作技能。因此,培养目标是否能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持实践教学环节的硬件设施建设,硬件设施落到实处,学生进行技能实训的条件就能具备,学生的技能提升空间就大,毕业生的就业率就较高,完备的教学硬件在新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质量保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纵观国内外高校新闻学本科教育,美国高校的新闻学教育媒介社会化程度相当高,为学生配备了齐全的实践操作设备,既有能独立发行运作的报刊、电台和电视台,也有计算机信息网与采编实验室,还有通讯社的供稿专线。而我国211、985综合性大学的新闻传播学专业也非常注重专业教学平台的硬件设施建设与传媒业界实际操作平台的衔接性,在媒介融合大背景、大趋势之下,着力为学生建立跨媒体、可融合的多功能一体化实践平台。如南京大学为新闻学专业学生设置了拟态媒介环境,建立了采编出版中心、财经新闻研究中心、传媒培训中心等,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建设,为学生提供校内仿真的新闻传播实验基地。对于部分新闻学实践硬件设施建设不完善的高校而言,可以与当地媒体建立合作关系,以此弥补硬件设备不足的问题,安排学生到报社、广播电视台、网站或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不同岗位进行实际操练,使学生在一线工作中检验所学的专业知识,衡量自身的技能水平,从而发现存在不足,提升业务操作技能。
2 学生因素
学生在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中不仅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关键载体,同时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在高校新闻学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因素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
其一,动手能力欠缺。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招生选拔制度决定了基础教育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学生在小学、初高中学习阶段一直都是被动学习者,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相当欠缺,这将直接导致学生在大学阶段依旧按以往的习惯学习,只是一味的记背理论知识,不愿意从事实际操作,而这与新闻学专业的特性和媒体实际需求大相径庭,严重影响了新闻学本科的教学质量。
其二,学习兴趣低下。据调查,制约本科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即是兴趣,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原因很多,主要表现在自身和教师两方面。一方面,学生在高考填报专业时由于尚未形成对未来的职业规划而盲目性很大,缺乏对新闻学专业内涵、专业设置、未来就业方向等的理解,在入校后表现出对新闻学专业学习缺乏兴趣,我国大多数高校对学生重新选择专业则有诸多限制条件,学生只能在不高的学习情绪中学习。另一方面,在新闻学教育教学中依然未改变教师占主动、学生处被动的教学状态,而专任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态度、业务技能水平等大大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新闻学的课堂上,专任教师精神面貌差、操作能力低、没有责任心等必然要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其三,学习动力不足。在新闻学本科阶段,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主要有几方面原因:首先,学生进入新闻学专业学习后,由于缺乏对专业的基本认知而对大学学习生涯不能合理规划;其次,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最大差别就是学生的竞争意识大大减低,高校对学生的成绩好坏没有强制性要求,无论成绩是否优异,学生基本都可以顺利毕业,且取得学历、学位,这将直接导致学生缺乏危机感。
3 教师因素
教师在整个教育活动中作为主要实施者,影响着教学质量。教师队伍的质量,决定着高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应用型大学影响本科新闻学教育质量的教师因素主要有几方面:
第一,技能型教师缺乏。应用型大学师资队伍建设面临最关键的问题不是学历不足、职称比例低的问题,而是缺少能站在传媒业态前沿,将对业界一线的深入理解融到教学中的高水准业务型教师。
第二,教学理念落后。应用型大学新闻学本科教学中,仍是以专任教师为中心,以理论知识讲授为目标,这与应用型大学的定位与新闻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完全相悖。只有以学生为中心,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第三,教学投入不足。应用型大学新闻学本科教育中普遍存在教师教学投入不足的问题。由于传媒业界发展速度快,新闻学教育内容更新快,但教师在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质量考评等方面不投入较多精力进行准备,更不愿下到传媒单位挂职锻炼,而将大部分精力用于搞科研,这将直接导致优质师资力量不足,从而影响教育质量。
第四,创新能力不强。技能型教师是新闻学实践教学实施的核心要素,也是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推动者。这就要求专任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全面的知识体系,而且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对课程内容进行全方位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造力,从而更好地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4 教育管理
制约应用型大学新闻学本科教育管理质量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即是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的因素。
一方面,教育理念落后。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学本科教育必须树立大传播的教育理念,使毕业生不仅有新闻传播的专业知识功底,还要兼具多学科的知识储备。而当前的新闻学本科教育中,除国内有影响力的新闻院系能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之余,拓展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内容比例。可见,培养全媒体应用型人才必须按照基础理论根基牢、实际操作技能强、创新思维方法活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操作能力。
另一方面,实践课程力度不强。应用型大学新闻学本科阶段的教育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而多数地方高校对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只是通过单一的实习来实现。这将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减少实践技能提升的机会。对于新闻学专业而言,可以有效利用校企合作模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着力通过实训、实习、创新创业训练三个模块贯穿起来,联合培养学生。
综上所述,应用型大学新闻学本科教育如何有效提升办学质量,有效推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建立一套科学系统、行之有效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构建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之前,需要有效解决新闻学硬件设施建设,关注教师、学生两个主体,同时加强教学质量管理。
关键词: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3)04—0049—04
人才资源是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竞争的核心因素之一,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发展的希望。大学生作为国家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问题备受各方关注,是教育研究领域中一个常论常需的重要研究课题。
虽然自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果,提高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还存在不少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脱节的状况,这主要是由我国的社会状况、教育体制以及大学生的生源特点影响所致,因此,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仍需进一步地提高与加强其实效性。相对于普通高校的文理科大学生群体来说,体育专业大学生具有其自身特点和特殊性,目前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研究存在着普遍性,而缺乏针对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研究。可见,研究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具有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黑龙江省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哈尔滨体育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佳木斯大学体育学院、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500名体育专业大学生和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300名综合性院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人文素质教育方法论、管理论等相关著作,并结合有关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成功案例的评述,对近几年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情况进行理论分析和阐述。
1.2.2 问卷调查法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72份,有效回收率96.5%。回收问卷后,对有效问卷进行编码整理,建立数据问卷,并再次对问卷的信度进行了测试,此次问卷的信度达到了0.851,说明此问卷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可以进行相应的统计处理。
1.2.3 访谈法 通过与学生访谈,了解大学生的一些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看法和态度。获取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为论文的写作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1.2.4 对比分析法 将其他专业的文理科大学生与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进行对比研究,找出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关键所在。
2 结果与分析
2.1 黑龙江省体育院校大学生与综合性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的对比分析
体育院校大学生既有普通大学生的共性,也具有不同于他们的特性。由于受其专业特点、招生方式及上课形式的多样性影响,使他们在思维方式、行为表现上都与其他专业大学生有着明显的不同。通过对体育院校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找出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不高的关键原因,更加有针对性地研究提高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的对策,从而在实践上切实有效地提高体育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从表1、2和图1可以看出,体育院校学生和综合性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及各子素质水平有差异。综合性院校大学生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创新素质上都高于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院校大学生只有人际交往素质高于综合性院校大学生。
2.2 黑龙江省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不高的原因剖析
首先,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在校园中,学校是对体育院校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而在学校这一平台上人文素质教育又分为课堂教育和校园文化教育。人文素质课堂教育包括各种文化基础课及思想政治教育课等课程,它是教师通过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对学生有目的地讲解特定的教育内容、施加影响的过程。其目的是完善他们的人格,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掘他们的内在潜能。虽然目前高校人文素质的课堂教育已系统化,但是对于体育院校的学生来说,这一系统化的课堂教学体系(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并不完全适合他们的接受程度,这是由于入学前体育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普遍低于综合性院校的学生所决定的,再加上人文素质课教师对体育专业学生个性特点缺乏必要的研究,以及对于将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的认识不够深入,因此严重影响了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上述可见学校教育的不完善是影响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原因。
其次,体育院校大学生不仅属于学校的一份子,同时也是社会成年人的一份子,因此,社会信息对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建立,使当今社会信息的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已经超乎人们的想象,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信息网。而这种社会信息网络对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既是一种机遇,也是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关注社会信息爆炸给体育院校大学生带来的负面效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由于信息交流的障碍越来越小,社会敏感问题直接暴露在他们面前,使得社会经验尚不丰富、政治鉴别力不强的大学生群体产生扭曲的价值观和消极的人生观。第二,来自网络媒体的冲击,尤其是体育院校大学生作为接受社会新奇事物最快的群体,他们既接受了网络媒体中积极的内容也接受了网络中消极的内容。第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观念的滋长,继而导致了人文素质的下降。
再次,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综合性院校也相继开设了体育专业。各高校在招生上存在激烈的竞争,造成生源文化基础素质降低,导致各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综合素质较低,自我约束能力不强,认知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学生问题复杂多样。体育院校大学生对文化基础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但比较重视专业课的学习,思想活跃,感性意识强,抽象思维较差,对新生事物感兴趣,但往往只有三分钟热度,缺乏意志力。他们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与文理科大学生相比,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
2.3 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2.3.1 完善学校课堂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1)规划课程设置:体育院校术科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特点。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训练背景,导致了文化课学习的时间很少,这部分学生往往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习,文化课基础教育要弱于综合类院校,因此要在人文素质教育上考虑学生的这一特点,选择适合体育院校学生的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有的放矢。以黑龙江各体育学院为例,目前有83%学校正在进行新的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根据专家的建议,其中将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艺术欣赏、音乐欣赏等)适当地增加到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使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更加合理。除此之外,学校还增加了关于人文知识课程的比例,加强了通识教育的力度。
(2)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人文素质课的主导因素,确定了教学目标才能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它引导着人文素质课的每个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包括教学的总目标和教学的具体目标。对于体育院校大学生来说,除通过各种文化理论知识的传授及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外,还要利用众多的术科教学、利用术科教学本身特点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体来说,在各科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包括文化修养、道德修养、意志品质、审美情趣和创新思维等五个方面。如在网球、太极拳等教学中确定文化修养、道德修养的目标,在田径、游泳等教学中确定意志品质的目标,在健美操、体操等教学中确定审美情趣和创新思维的目标。
(3)重塑教学内容:对于体育院校大学生来说,要在人文素质课课堂上收到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成果,就要牢牢把握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和时代特点,以教材体系的基本思路和逻辑框架为前提,重点分析他们的心理状况及对他们思想和行为的主导,深入了解他们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重新梳理并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根据体育专业生源的培养模式、思想状况、心理特点等实际状况,编写适合他们的教材,这样才能体现教学的针对性与差异性。另外,在术科的教学中渗透具有人文素质教学内容,教师要把各种体育专业课的人文内涵充分挖掘出来,丰富专业课的内容,使其更加生动,让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相关的人文知识、精神达到双丰收,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伦理水平。如在太极拳的教学中渗透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及道德修养。
2.3.2 利用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教育环境 要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不仅要加强高校教学设施、教学载体等硬件条件以及教师素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软件条件之外,还要注重加强高校育人环境的建设,大学校园是高校日常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开展的具体活动场所,校园环境的教育力量往往比正面的直接教育渗透性更强。一方面,学校不仅要从校容校貌等物质层面上优化校园环境,还要从管理和制度等精神层面上塑造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体育大学生自身的专业优势,使体育院校大学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地参与者和建设者,积极组织开展各式各样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2.3.3 改善社会环境配合学校教育 首先,应挖掘社会环境的教育资源,因为蕴含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社会环境可以弥补高校校内人文素质教育的局限性,扩大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达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的双赢效应,高校可与社会组织(革命纪念馆、名人故居、各类博物馆、展览馆等)开展广泛合作,建立社会教育基地,通过这些社会教育场馆使他们深刻感受到中华文明的灿烂,我党革命精神的崇高,人民艰苦奋斗的艰辛等等。这些社会教育资源还能够给大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的机会,增长社会阅历。
其次,利用社会环境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完善社会环境。对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来说亟待改善的环境主要有两个领域:第一是网络环境。网络媒体是与大学生有关的媒体中最难控制的,它不仅对大学生的诱惑性最大甚至使许多学生产生网瘾,难以自拔。高校应加强校园网络的监控,并严格筛选网络内容,将不利于大学生思想和身心发展的信息隔离出去。第二是社会娱乐场所。由于体育院校大学生大多家庭条件优越,他们已成为社会娱乐消费的主力军,许多娱乐场所营业的定位都指向大学生群体,尤其是体育院校大学生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爱热闹,使得商家将娱乐场所开在大学校园周边,严重影响育人环境。针对此种现象,高校应该和市政、工商等部门加以沟通,在校园围墙外一定距离内清除这些娱乐场所,还学校宁静清新的育人环境,纠正学生的生活风气,利用社会环境的优化强化校园环境及风气的提升。
3 结论
(1)体育院校学生和综合性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及各子素质水平有差异。综合性院校大学生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创新素质和人文素质总分都高于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院校大学生只有人际交往素质高于综合性院校大学生。
(2)造成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较低的原因:第一,校园人文素质课程的内容设置与传授途径,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二、社会环境对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三、扩招导致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大多文化知识基础较差,思想道德综合素质较低,自我约束能力不强。
(3)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对策包括完善学校课堂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利用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教育环境、改善社会环境配合学校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问题是一个随社会进步不断发展的课题。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改变。提高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必须用心去思考、用爱去包容、用实际行动去感化,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新途径,突出时代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莉,游战澜,等.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0):11—13.
[2]黄力艳.体育教学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J].体育科技,2002,23(2):31—33.
[3]刘良惠、张先华.教育观念的革命[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11—13.
[4]曲宗湖,杨文轩.域外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2—114.
[5]张宏伟.全国体育类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12:33—34.
[6]葛柳.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37—39.
论文关键词:母语教育;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目前,在母语教育必要性的讨论中,普遍谈及的有两个原因:一是母语水平降低影响了大学生的基本技能评价甚至是就业前景,其严重程度日益显现;二是语言的竞争是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最重要的一部分,汉语教育是强国战略之所需。这样的认识自然是正确且尖锐的,而如果我们将母语教育的目标设定得更久远些,从更广阔的时空视野来考量,则将开辟另外的角度,看到母语高等教育不仅关乎受教育者语文技能的加强,更关乎一代代人生命质素的全面提升和人格的全面发展;看到母语高等教育不但是民族、国家强盛的需要,更是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存亡的关键。而这些,正是由语言的基本性质和母语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是我们重视母语高等教育的根本因由。但是,就在很多人要保存自身的本土文化、发扬自己传统的过程中,却出现了母语危机。母语危机是目前语文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重要课题。
母语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而大学语文教育应当是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形式。母语教育,它承载着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是民族精神的载体,这是背景,是审视大学语文的角度。母语教育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具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汉语素质的养成,对语言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二是审美功用的发挥,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审美文化素养;三是注重民族特性,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塑造民族风骨。
大学语文教育应立足于基础汉语素质的养成。在这一层面上,它的性质就是基础性和普及性的,注重语言文字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它的内容要能够针对大学生在语言和文字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但如果把大学语文仅仅局限在实际应用上,那也不科学。大学语文里面所有选出的文章都是典范的,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都是优美的所以大学语文还有一个审美的功能。要通过大学语文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充分领略大自然的壮美,感悟人世间的人性美。在审美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和谐的心态与健全的品格。大学语文如果沿着更深层次走下去的话,它还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特性的重任,它能够明确在当代文化中民族文化具有的独特价值内涵。
所以,大学语文有责任通过教育帮助学生建筑一个精神家园,加强民族文化的认同,塑造民族成员百折不屈的精神风骨。真正的中国人能够抛弃地域空间的局限而建筑共同的民族精神家园,将这种精神扎根于心,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淡化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也不会忘记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如果大学语文教学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留下了“根”的文化记忆,帮助他们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形成一种民族认同感,那就是很大的收获。一个无法完美使用母语的人,永远无法达到语言间的和谐沟通,无法达到自如的境地;一个不能自由使用母语的民族其人文涵养是空白的,是无法独立于世界的。母语还对其他学科有支撑作用,对大学生成才有支撑作用。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师;专业移植;对策
大学语文作为通识课程,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按照自己所学专业或所担任的专业课程来讲授大学语文,于是就导致了大学语文教师经常犯的毛病:专业移植。
一、大学语文教学中“专业移植”现象的表现
(一)随意选择教学内容,破坏教材编排体例
大学语文教材往往容量很大,内容很丰富。而大学语文课每周只有2~4节,可供教师选择的余地很大。于是教师常常按照自己的专业,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来上课。这种情况更多发生在新进教师或兼职行政人员身上。新进教师,尤其是非师范专业的新进教师,因为还没有完全掌握课堂教学规律,缺乏必要的教学技能,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掌握还没有经验,所以他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或自己熟悉的内容来完成教学任务。而兼职行政人员往往有很多其他的工作任务,上课也无非是完成职称评定要求的工作量而已,他们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利于轻松完成教学。对于多年担任专业课的教师来说,驾驭课堂是不在话下的,但他们往往会将更多的时间放在研究课题上,不愿在此花费过多的时间。于是,古代文学教师就完全选择古代文学作品来讲,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文学课老师就全选小说、散文来讲,作家生平、作品分析、社会意义、历史地位一一道来;语言课老师就说文解字,教师讲得风生水起,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大学语文全书选文数量确实远远超过课时量。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陈洪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下称陈洪版)为例,全书有选文67篇,其中现代文26篇,古代文16篇,诗歌21首,西文汉译4篇。再如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陈思和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实验教程》(下称复旦版)分十二单元,每单元五篇文章,共有选文60余篇,涉及古今中外经典作品以及文章写作知识。这样的排列和容量保证了教师充分的选择自由,又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但这样的内容是需要组合的,比如陈洪版现代文、古代文、诗歌、西文汉译的比例是26:16:21:4,具体到一个学期,按每周2节课安排,相应的比例也应该是8:3:4:1。也就是说,对于同一文体,具体课文可作一定选择“。大学语文课程不同于中文专业课程,它要面对全体学生;它不是简单的写作训练,也不是文学体裁和文学史知识的压缩本,更不是思想文化的启蒙讲堂,甚至也不应画地为牢地界定为纯粹的文学鉴赏;而应该是程度不同地包含了上述内容。”[2]如果只选择单一文体,显然是违背选编者意图的,且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也就达不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
(二)违背大学语文课程性质,肢解课文
还有的教师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缺乏正确理解,没有重点难点,没有教学目标,一味追求课堂上的“和谐”,甚至取悦学生,投其所好。于是正史野史、大报小报、网络影视剧一起上,追求“三点”式教学:看点、笑点、兴奋点,唯独没有重点。结果是课堂上热热闹闹,一下课却什么也没有了。有一位教师上《李鸿章办外交》一文,两课时,共80分钟,用了70分钟介绍李鸿章其人逸事,最后十分钟才点出本次学习的内容是《李鸿章办外交》。讲张爱玲的《天才梦》时,由于对张爱玲的情史非常感兴趣,最后将本课演绎成了“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故事。由于学识与功夫不到家,教师对所占有的资料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无法迁移运用,作通盘考虑,因而也就不能提炼概括,只有不加选择地用许多无序的原始资料与知识来填充课堂与学生的头脑。这样的讲解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而且容易哗众取宠,引发不良学风。
(三)脱离学生专业需要,一面千人
对于大学语文的学习目的,不同专业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需求。外语专业的学生学学语文更注重的是母语与外语在表达方式、语言习惯上的对接,希望通过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加强自己的专业运用能力。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一般来讲文化底子薄,又比较重视专业而忽视文化学习,他们希望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使自己在理解歌词、理解专业艺术知识等方面有所收获。“有很多理工科学生,他们专业能力很强,但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却相对薄弱一些,其中不少学生还存在完成实验报告和毕业论文的困难,即使勉强写出来,也往往是条理不通、词不达意。”他们“希望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语言能力、应用写作能力和文学修养方面的提高”[3]。由于大学语文教材是面向所有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所以并不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要,它没有考虑到各专业的特殊性,也没有考虑到各专业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差异。比如,目前国内尚没有一本专门针对外语专业学生编写的大学语文教材,也缺乏对艺术类专业学生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所以学生认为学学语文对专业学习作用不大。其次,教材内容偏重古代、忽略现当代,与学生存在时代距离,这自然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进而厌学。再次,现行教材思想素质教育的倾向太过明显,强调语文的人文性、文学性,而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教材中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知识几乎为零,学生在学习中无法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自然也就缺乏学习热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学语文教师能够利用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可选择的特点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及时增补一些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内容,大学语文应该还是会受到大多数学生的欢迎的。但非常遗憾的是,负责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还在继续漠视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继续对文化底子薄、文化学习兴趣差的学生讲着自己熟悉的高深的“现代汉语”“古代文学”“古代汉语”“文字学”“修辞学”等。就这样,大学语文彻底地被学生“抛弃”了,大学语文教师也彻底地被学生“拉黑”了。
二、转变大学语文教学中“专业移植”现象的对策
(一)明确目标定位,找准重点难点
为什么要在非中文专业学生中开设大学语文课呢?学界对此的表述各不相同,但各方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即“帮助修课学生改善其语言文字的表达、交流与沟通能力”。要达到大学语文的这个教学目标,不是某一门古代文学课或现代汉语课所能承担的,所以“大学语文课程所体现的这种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文章及文学作品的鉴赏,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健康;一是通过对各类文章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体认,提高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2]。前一个目标是隐性的,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才能见效;后一个目标是显性的,可以立竿见影。笔者认为,这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在此基础上,大学语文教学也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出阶段性目标,甚至具体目标。具体到每一节课,可以体现为教学重点难点。比如外语等文科类专业的学生,文化底子较为扎实,可以把汉语的知识与汉民族的文化等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对于艺术类的学生,知识的传授可立足于“精简、好懂、有用”的原则,把能读懂一般现代文,能文从字顺地表达情感,能写简单的应用文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对于理科的学生来说,应把提高实用写作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大学语文教师只有真正理解这一宗旨,才能胜任大学语文课的教学。
(二)提高综合素质,力求共同进步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通识性课程,它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所以负责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不仅应是一个“专家”,更应该是一个“通人”。大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有专业文化知识,还要有语文教学论的相关知识,掌握大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现在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育没有稳定的教师队伍,兼课教师多是“各自为阵,专业移植”。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应该搭建一个供大学语文教师交流的平台,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经常性地开展一些集体备课、专题讨论、公开教学等教研活动,使大学语文教师也有学术前途和归属感。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师还可通过参加学术会议,与同行切磋交流,扩大自己的视野。
(三)加大考核力度,促进成长成才
“无专业、无考核、无检查”的“三无政策”是造成大学语文教师“专业移植”现象的又一客观原因,这一原因又引发了教师主观上的不重视。所以,如果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把教师教学大学语文的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明确新进的中文教师必须先上好大学语文课才能进一步上专业课,那么这些政策势必引发教师对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视,进而引起对教材教法的研究,提升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四)巧借“专业优势”,指导开展课外活动
根据大学语文教师经常由“文学课教师”“汉语课教师”“写作课教师“”普通话教师”担任的特点,故可借助社团、学生会等团体力量,经常性地开展针对非中文专业学生的语文活动。比如非专业的“朗读比赛“”写作比赛“”演讲比赛”“汉字书写比赛“”微信微博写作赛”“辩论赛”等,由大学语文教师担任指导、评委。这样既可以营造大学语文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可以使大学语文教师在活动中了解学情,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学生也可以通过比赛得到锻炼,逐步形成语文能力。
(五)自编校本教材,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在目前没有可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需要的大学语文教材的情况下,大学语文教师可以发挥团队优势,结合本专业的需求,结合各校文化特色,自编大学语文校本教材。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促进学生学习,进而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效率。
作者:韩世姣 单位:上饶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建波.加法与减法的辩证法———兼谈大学语文教师的专业修养[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