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伤急救基本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创伤发生率逐年增高,已成为我国人群最常见死亡原因之一,在45岁以下人群死因中居首位。当前,道路交通伤和高处坠落伤等高能量致伤因素是创伤主要致伤原因,导致多发伤和创伤危重症发生率高,增加了创伤救治难度,以致多发伤和创伤危重症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一直居高不下[1-2]。
创伤不仅严重影响我国居民身心健康,而且社会负担极其严重,成为我国重要的卫生和社会问题,每年造成的直接医疗费就达650亿人民币,而随之的康复及早死、残疾或功能丧失更是消耗着巨额的费用,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 我国创伤医疗救治特点、现状
(1)严重创伤患者有三个死亡高峰 第一个死亡高峰于伤后数分钟,约占死亡人数的50%,这部分患者在现有医疗技术条件下难以救治;第二个死亡高峰出现在伤后1~3 h,约占死亡人数的30%,大多数死于创伤失血性休克,如抢救及时,可免于死亡;第三个死亡高峰出现在伤后数天或数周,约占死亡人数的20%,死亡原因主要是创伤后脓毒症和感染,其发生原因主要是低氧血症和脓毒症等严重病理生理紊乱未得到及时纠正。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创伤发生后1 h内患者若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救治,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创伤患者的早期死亡,也能明显降低创伤后脓毒症和感染发生率,将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反之,病死率将大大提高。因而创伤发生后第1小时又被称为“黄金1小时”[3-4]。
(2)严重创伤的临床特点要求创伤救治的及时性 目前国内大多数地区城市,尤其是边远及农村、山区、矿区等的创伤医疗急救时间长,难度大,以致严重影响救治的质量。有些地区不同程度存在急救网络划分不够合理,急救到达时间长,院前和院内急救的衔接环节断链等问题。另外,不同系统的各种救治体系和网络之间不能衔接,造成救治脱节和资源浪费。
(3)创伤救治的整体性 需要多学科的合作与整合:即综合权衡各系统损伤的救治,提升效率和减少误诊和漏诊。创伤救治涉及院前急救与生命支持、急诊医学、危重症监护和外科各亚专科(创伤外科、普通外科、骨科、神经外科、整形外科等)等多学科和部门。由于创伤救治对于时效性和整体性的要求远远超过其他非急诊患者,尤其需要在短时间内高效整合院前急救体系、急诊室、重症监护室、手术室和外科各亚专科医师协同工作,需要迅速调动大量资源。因此,一个良好的急救体系是由快速的院前急救(含现场急救)和统一的院内急救两部分组成。尤其是在重大灾难面前,现场急救显得格外重要。因此,严重创伤的临床特点要求创伤救治的整体性与时效性,即综合权衡各系统损伤的救治,缩短院前和院内确定性治疗的时间,提高救治效率。而现阶段,院前与院内常常没有关联,各自为政;120独立设点而不在医院设点设站(而医院也不是按人口分布来布局);大多数院前急救资料缺失;严重创伤,尤其是多发伤在院内也因多学科会诊、转科或伤病救治的矛盾而丧失了最佳时机。
3 建立区域性分级创伤中心,提升创伤救治水平
传统的创伤救治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整合创伤救治所需的各种资源,建立综合性创伤中心,打造创伤专业化救治团队,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室复苏与救治、急诊手术、术后复苏和监护治疗、二期确定性手术治疗以及后期康复治疗有机结合在一起,开展创伤一体化综合救治,有利于提高效率,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5-9]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创伤医学在国内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相比其他传统外科学科,存在发展时间短(以笔者所在医院为例,作为国内最早开展创伤一体化综合救治的医院之一,成立创伤外科专科也仅仅22年);专业定位不清;专业人才培养不规范;专业队伍不稳定;创伤ICU建设滞后等等问题。
目前国内许多医院成立了创伤中心,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重庆市急救中心等等,具备有固定的专业创伤外科医师,能开展常规的创伤急救手术和创伤后危重症的治疗,显著提高和改善了严重创伤患者的预后。而这样的中心建设对医生、对医院的要求较高,很难在全国大范围展开普及。
当前,随着创伤发病率的逐年增加,创伤救治在各地市县乡镇医院外科日常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日常工作多由骨科医生或神经外科医生承担,缺乏统一、规范的学科建设标准和医生培训制度,对创伤患者的治疗沿袭会诊制,分科治疗,其弊病在上文已述及;同时,未建立创伤患者分级救治制度,不同级别医院创伤诊治范围不明确,不同级别医院就创伤患者的转诊未形成制度,往往建立在医生个人之间联系的基础上或由家属自行决择,致使常常丧失最佳抢救时机,影响了创伤救治效果的提高。
目前,在我国区域性创伤中心分级救治尚未建立,专业化创伤救治中心未普及和完善,不能根据患者伤情进行及时的急救和合理的分流。而上述两者间的矛盾给我们提出了问题,如何在目前有限的医疗资源下,合理安排,提高创伤救治率。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7,10-11],区域性创伤中心分级建设不失为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
借鉴美国创伤中心分级制度,并结合我国人口分布和医疗资源的具体情况,可以建立三级创伤中心,并对各级创伤中心的职责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作出制度性的规定。
(1)以创伤救治工作开展较好的三甲医院为依托,建立一级创伤中心。一级创伤中心应为创伤患者提供最高水平的救治,开展创伤基本和高级生命支持,急诊复苏(包括心肺复苏、抗休克、气道管理),能在短时间内为患者提供所需的外科学各专科诊疗(包括神经外科、矫形外科、普通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等),拥有设备完善的重症监护室;接受下级医院转诊患者;为下级创伤中心提供咨询、会诊、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开展创伤救治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能承担创伤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在所在地区开展卫生宣教。能对下级创伤中心进行评估和准入许可。
(2)以创伤救治工作开展较好的地市级医院为依托,建立二级创伤中心。二级创伤中心应能开展创伤基本和高级生命支持,急诊复苏(包括心肺复苏、抗休克、气道管理),能在短时间内为患者提供所需的外科学各专科诊疗(包括神经外科、矫形外科、普通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等),拥有重症监护室;为三级创伤中心提供咨询、会诊和技术指导。二级创伤中心应与一级创伤中心建立制度化联系,就人员培训、转诊患者等达成协议。
(3)以县级医院和部分技术力量较强、创伤救治工作开展较好的乡镇医院为依托,建立三级创伤中心。三级创伤中心至少应能提供抢救生命所需的必要救治,如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气道管理、急救复苏、普通外科治疗和基本重症监护治疗等。与一级或二级创伤中心建立制度化的固定联系,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将患者转诊至一级或二级创伤中心。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在每个乡镇建立三级创伤中心,目标是使创伤患者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必要的基本救治和生命支持治疗。
同时,为了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并不是每一个医院都必须要建立创伤中心,通常100万至200万人口可以建立一个一级创伤中心,100万以下人口可以建立一个二级创伤中心,各个医院应该具备三级创伤中心的救治能力。
120等院前急救与创伤中心同为创伤救治体系的组成部分,应在创伤中心设置站点,其职责不应仅仅是转运患者,应在人员培训、患者病情评估等方面与各创伤中心建立制度化工作联系,定期就院前急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提出改进措施,使院前急救与院内创伤救治衔接得更加紧密。
国内外大量临床实践经验都表明,完善的创伤救治体系能显著提高救治效率,改善患者预后。在德国,自1969年开始建立完善的创伤急救体系以来,交通事故病死数从1970年的20 000例以上降至2011年的4000例,而且随着一个现代急救系统的建立,公民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由于创伤造成的人员生命损失和社会经济损失已居各种疾病之首,在我国创伤救治还是一个年轻的新兴学科,创伤急救体系还不完善,各地发展模式和水平有很大差异,也并不是每一个医院都需要去建立创伤中心;因此,在政府医疗体系建设和学会工作中,需统筹规划和推动建立区域性创伤中心,避免走弯路,节约医疗资源,以提高创伤救治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正国.多发伤的救治[J].中华创伤杂志,2004,20(1):1-3.
[2]王正国.创伤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0,5(3):185.
[3]白祥军.重视多发伤的临床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2008,24(2):86-87.
[4]杨帆,白祥军,唐朝晖,等.4519例多发性创伤院内救治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7,29(4):471-477.
[5]DuBose JJ,Browder T, Inaba K,et al. Effect of trauma center designation on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J]. Arch Surg,2008,143(12): 1213-1217.
[6]Scarborough K, Slone DS, Uribe P,et al. Reduced mortality at a community hospital trauma center: the impact of changing trauma level designation From Ⅱ to Ⅰ[J]. Arch Surg,2008, 143(1):22-27.
[7]Trunkey DD.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rauma care in the United States[J]. Clin Orthop Ralat Res, 2000, 374(1):36-46.
[8],白祥军. 严重多发伤分级与分科救治模式的预后分析[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0,5(9):801-804.
[9]白祥军,裘法祖. 建立创伤外科专科,提高多发伤救治水平[J]. 中华创伤杂志,2004,20(12):709-710.
[10] Leppaniemi A. Trauma system in Europe [J]. Curr Opin Crit Care, 2005, 11(6): 576-579.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多发性骨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144-01
创伤性休克是指挤压伤、骨折、严重损伤等创伤引起的休克,引起休克的原因包括体液损失、酸碱失衡、强烈的疼痛感刺激、血容量偏低、组织分泌物的毒性作用等。创伤性休克合并多发性骨折属于严重创伤并发症中常见的一种,治疗不得当可能引起患者病情加重,骨折部位容易发生不可逆性损伤,甚至因为大出血导致死亡。因此,创伤性休克合并多发性骨折患者需要接受及时、高效的抢救护理措施。为了研究高效护理在创伤性休克合并多发性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将我院2011年来收治的30例创伤性休克合并多发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基本护理、心理护理和针对性护理。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来收治的30例创伤性休克合并多发性骨折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9名,女性患者11名,患者年龄6~57岁。引起创伤性休克合并多发性骨折为:交通事故19例,高处坠跌5例,挤压3例,钝器2例,其他1例。患者经诊断,均符合创伤性休克合并多发性骨折。
1.2 急救护理方法
1.2.1 早期判断:创伤性休克合并多发性骨折与受伤原因和受伤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咨询患者家属和目击者了解患者致伤原因和部位,初步判断患者伤势。同时观察患者的骨折症状,比如大腿肿胀、畸形;是否存在内出血的体征,比如腹肌紧张、上腹部压痛等。必要时可以借助X线、B超、腹腔穿等检查手段进一步确认患者伤势。
1.2.2 有效护理:妥善安置患者,观察患者表情和神志、周围循环、皮肤色泽温度等;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和脉搏等基本生命体征;采用仰头抬颌法来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面罩或者鼻导管供氧;如果口腔内存在异物,则需要及时清理,以确保气道通畅;对骨折部位予以止血、固定、包扎,防止二次损伤。
1.2.3 术前准备: 抢救创伤性休克合并多发性骨折患者的关键是进行及时、有效的急诊手术。创伤性休克合并多发性骨折患者多会内出血,所以抢救此类休克的主要方法是封闭伤口控制出血[1]。对于有急诊手术指证的患者,在做好抗休克治疗的同时,需要做好急诊手术的前期准备,比如配血、备皮、药物试验等,并配合手术室和麻醉科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展手术抢救患者。
1.2.4 抗休克治疗:抗休克治疗的根本途径是短时间内恢复患者的有效循环血量。休克时间较短的患者,可以经由补充血容量进行救治;高龄休克患者在血源短时间内无法及时供给的情况下,需要补充平衡液。当休克指数(脉搏/收缩压mmHg)≥2.0时,可以判断为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此时处于严重的血容量失衡状态,体内有可能存在实质性脏器破裂、创面外渗、血液损失、血管断裂等液体损失;休克同时引起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改变、大量血浆外渗等[2]。有统计数据表明:休克指数=0.5时,血容量接近正常或正常;休克指数=于1时,丢失的液体量占总数的20%~30%(1000mL~1500mL);休克指数1~2时,丢失的液体量占总数的30%~50%(1500mL~2500mL)[3]。医护人员可以依据上述指数自行评估并科学控制输液量。
1.2.3 心理护理:创伤性休克合并多发性骨折患者大多是因意外事故受伤,加上创伤引起的出血、疼痛和正常生理功能障碍,患者会产生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比如恐惧、痛苦、愤怒甚至是绝望。此时医护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鼓励宽慰患者,稳定患者的情绪;同时运用自身娴熟的技术救治患者,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增加其对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为危重患者提供全程陪护,正确指导患者避免意外的发生,保证救治的顺利进行。患者家属在面对此类突发事件时,也会产生冲动复杂的心理反应,因此医护人员也需要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辅导。家属希望医护人员运用高超的医术救治患者,所以在配合治疗的时候会带有干预性的行为,比如扩大、曲解、隐瞒病情;有时候也会将其对肇事者的负面情绪转加到医护人员身上。对此,医护人员需要耐心向家属解释,解答家属的疑问,及时通知家属病情进展,并让家属配合医护人员的救治。对家属进行心理护理,不仅可以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可以增进护患沟通,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3 讨论
近年来,创伤性休克合并多发性骨折时有发生,已经成为危险人类生命安全的一大隐患。导致创伤性休克合并多发性骨折原因包括:胸部外伤引起的血气胸,腹部外伤引起的肝破裂、脾破裂,骨盆骨折、粉碎性四肢骨折和其他严重创伤等。对创伤性休克合并多发性骨折患者开展急救,要求医护人员必须有高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熟练的急救技能和丰富的急救经验。临床上,创伤性休克合并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急救护理工作有争分夺秒的要求,对患者创伤部位进行快速、有效的各项急救措施,于此同时为急诊医生的治疗打下良好基础。
在急救护理过程中,不仅提供生理护理,也需要对情绪有波动的患者和患者家属提供心理护理。稳定患者的情绪,鼓励宽慰患者,消除患者的恐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对于患者家属,需要解答家属疑问,及时告知家属患者的病情进展,增进双方沟通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2011年来收治的30例创伤性休克合并多发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急救手段、基本护理和心理护理。通过早起病情判断、严密观测患者体征、提供抗休克治疗和开展心理护理等手段,30例患者都取得良好的抢救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宏娣. 创伤性休克合并多发性骨折的急救护理[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 26(14): 1926-1927.
宁夏青铝股份职工医院外科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 751603
【摘 要】目的:探讨儿童多发伤的急救护理要点,以提高儿童多发伤的急救护理水平。方法:对我院2008 年1 月至2014 年5 月急诊接诊的多种外伤至儿童多发创伤患者45 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治愈39 例(86.67%),死亡6 例,其中2 例为严重创伤性休克,在急诊科抢救无效死亡4 例,1 例术中死亡,1 例术后死亡,死亡率13.33%。结论:科学、有序、规范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能使儿童多发性创伤患者得到及时、准确、有效的急救处理,为争取进一步抢救时间、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多发伤;急诊救治;护理要点
多发伤是指机体在单一机械致伤因素的作用下,同时或相继造成2 个或2 个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至少1 处损伤可危及到生命的创伤[1,5]。多发伤的儿童大多病情严重,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这对创伤急救技术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要求[2]。
做为急诊科的护士,对病人实施快速、准确的分诊,科学、有序、规范化的紧急处理是从事急危重病护理的护士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为探讨儿童多发伤的急救护理要点,提高儿童多发伤的急救护理水平,现将我院2008 年1 月-2014 年5 月急诊接诊的45 例多发伤的儿童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 例,男性31 例,女性14 例。年龄3-14 岁,平均年龄7.2 岁。致伤类型:交通事故57 例,高空坠落伤16 例,生产安全事故8 例,其他6 例;受伤部位:腹部损伤中2 个以上脏器损伤24 例,合并颅脑损伤9 例,胸部损伤、肋骨骨折11 例,四肢、骨盆骨折及胸腰椎骨折或脊髓损伤10 例。受伤至入院时间在0.5-3 小时。
1.2 急救护理
1.2.1 快速准确进行伤情评估
护士简要向相关人员了解有关患儿致伤工具、致伤方式、受伤着力点等情况,并迅速监测生命体征和意识进展程度,记录准确时间,协助医师检查等。
1.2.2 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呼吸创伤患儿大多伴有呼吸道梗阻,尤其是有头面部及胸部损伤的患者,常因舌后坠血液、痰液、呕吐物阻塞气道导致呼吸困难层至窒息[3]。因此,需要吸出呼吸道内分泌物或放置口咽通气道,防止舌根后坠,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给氧,必要时予气管插管正压通气。
1.2.3 稳定循环,控制外在出血
快速评估并记录患者的脉搏、血压、有无创口及严重出血。对于有严重外伤出血的患者应及时予加压包扎止血,准确记录出血量,立即建立两路以上的静脉通路,穿刺困难者需进行深静脉置管或静脉切开。遵医嘱抽取血标本检验血常规、血生化、出凝血时间、备血或配血等。
1.2.4 密切观察神经系统
包括意识状态和瞳孔的变化。通过瞳孔的改变可以快速判断创伤后是否有颅内压增高和脑病形成意识状态的改变也可以判断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本组有9 例患儿出现意识障碍,予紧急行头颅CT,并请外科医师会诊后有6 例紧急转诊至有条件急诊开颅手术的医院治疗。
1.2.5 心肺脑复苏
依据美国心脏协会2010 版心肺复苏指南,进行心肺复苏。对患儿立即进行心脏按压,位置两连线的中点,下压深度胸廓前后径的1/3,频率至少100 次/ 分。
迅速清理气道,使用儿童简易呼吸器支持呼吸,吹气量以胸廓起伏为准,胸外按压比例30:2,氧流量10 升/ 分,同时进行气管内插管。迅速建立2 条静脉通路,按每公斤体重20ml 生理盐水30-60 滴/ 分钟输入[4],并给予肾上腺素按每公斤体重0.01mg静脉间断推入。
1.2.6 详细记录患儿的病情、各种辅助检查结果、治疗及护理措施
按时间顺序进行动态、客观、详细记录以上情况。本组45 例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和护理措施都详细记录在急诊抢救患者护理记录单上,住院或手术患儿接受继续治疗和护理,急诊抢救患者记录单也一同送往相应科室,归入病历保存。
2 结果
本组治愈39 例(86.67%),死亡6 例,其中4 例为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在急诊科抢救无效死亡,1 例术中死亡,1 例术后死亡,死亡率13.33%。36 例创伤患儿经急诊积极救治后送手术室或住院前生命体征平稳。
3 讨论
多发伤的患者抢救关键在于伤后10mni 内(白金时间)给予救命性治疗伤后lh 内(黄金时间)给予准确诊断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救治措施。尤其在多发伤患儿大多病情严重,发展迅速,死亡率高,这对急诊科护士要求熟练掌握创伤急救技术的技能。
3.1 急诊科护士要熟练掌握多发伤患儿的评估方法
创伤患儿的急救评估按4 步进行:
(1)快速初次评估;主要是判断意识、呼吸、大动脉搏动。如如患儿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稳定生命体征(急救处理、紧急复苏)。
(3)再次详细评估: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在一定水平,做交叉配血,完善B 超、CT、化验等相关检查,做好术前准备。
(4)初步治疗及确定治疗[5]。
3.2 急诊科护士要熟练掌握创伤急救流程及急救专科技能
对于重症多发创伤的患儿,护士要掌握抢救流程,如迅速评估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包扎、止血、液体复苏等,做到与医生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同时要熟练掌握婴幼儿的CPR 技术、静脉穿刺技术、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导尿、胃管置管术及配合医生气管插管等技术应熟练掌握,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平时科室应加强科学、有序、规范化的急救技能训练,如科室组织培训新版心肺复苏模拟训练、学习“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练习儿科穿刺技术训练等。
3.3 急诊科护士要熟知常用药物药理学知识
在抢救严重创伤患儿时,常用到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急救药品,护士要对急救药品的规格、用法、用量、副作用,疗效观察等熟知。科室利用早交班时间进行提问,提问用药常识,并定期进行考试,使护士能牢固掌握急诊科抢救常用药品的药理学知识。
3.4 做好物品管理, 使抢救物品完好率100%
如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等,保证电量充足,性能完好;除成人用品外,还应备好儿童用的抢救器械,如各种型号的气管插管、胃管、导尿管、吸痰管,简易呼吸器等,保证依据不同年龄患儿选择不同的器械;急救护士每班检查仪器设备的性能,护士长、仪器管理员每周检查仪器设备性能的完好性,使之处于备用状态。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场所,任何突发状况均可能出现,面对的不同的就诊人群。因此,在一体化急救过程中,急诊专科护士发挥应有的护理角色功能,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对危重患者救治成功至关重要[5]。通过总结对儿童严重创伤的救治经验,制定科学、有序、规范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能使儿童多发性创伤患者得到及时、准确、有效的急救处理,为争取进一步抢救时间、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正国. 多发伤的救治[J]. 中华创伤杂志,2004,20(1),1-3.
[2] 许峰. 儿童多发性创伤的急救思维和处理原则[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12):897-899.
[3] 林小玲. 严重创伤的急救进展[J]. 全科护理,2009,7(10):2602-2603.
[4]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2007)[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8,8(8),129-134.
[5] 牟宝华, 叶志弘, 马卫星等. 严重多发伤160 例整体化急救策略的护理配合[J]. 护理与健康,2013,12(9):848-850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5-0078-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5.041
各类严重致死性创伤死亡率极高,在大量的研究中发现,严重创伤患者发生率逐年升高,且多合并休克的发生[1]。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繁荣,车祸、锐器伤以及高空坠物均可以导致严重性的创伤性休克[2]。严重外伤患者由于涉及到人体的重要脏器的功能,若得不到正常的气体交换会导致休克的发生,严重影响着人体的循环和呼吸系统,若救治不及时就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3]。因此伤后的及时救治是保障生命的重要措施,院前急救与护理干预对于促进和恢复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何提高实施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4]。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1月-2015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收治的创伤并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采取院前急救与未采取院前急救的效果差异,旨在总结院前急救及护理干预的经验,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收治的创伤并休克患者295例,其中颅脑创伤13例,胸部创伤38例,腹部创伤17例,创伤性骨折98例,皮肤软组织挫裂伤129例,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的休克,创伤指数≥17分。根据入院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45例,由家属送入医院就诊,未行院前急救处理,男72例,女73例,平均年龄(46.25±10.23)岁;观察组150例,由笔者所在医院120急救收治入院,男77例,女73例,平均年龄(42.48±9.6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为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创伤并休克患者;年龄20~70岁;创伤指数≥17分;依从性强,愿意接受本临床研究。排除标准:有严重其他系统疾病和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的患者。
1.3 干预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入院后,按照急救抢救外伤性出血休克流程进行抢救,运用常规干预方法,对患者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病情变化时随时进行处理。
1.3.2 观察组 采取院前急救的措施,到达现场后根据“评估现场伤情―呼吸道管理―固定止血―建立静脉通道―止血药应用―液体复苏―转运监护”的顺序进行。其中评估休克与判断伤情是急救人员到达现场之后根据“简明的伤情分类法”和“五步检伤法”进行评估和判断伤情,通过两次以上的检查法尽量减少漏诊的发生。急救医护措施:首先应当给予呼吸道的管理,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以利用鼻导管法或者面罩法进行吸氧管理,其中氧流量维持在4~6 L/min,另外严重时可以给予面罩球囊通气法或者直接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给予患者进行积极的抢救。本研究中鼻导管给氧法的有128例,面罩给氧的有137例,器官插管的有30例。循环支持:外伤的患者应该首先给予止血,本研究中压迫止血的有40例,加压包扎的有65例,止血带止血的有58例。另外还要及时的建立静脉通道:留置静脉针头,建立多条静脉通道。药物的使用:包括止血药物的使用,止血敏、止血芳酸等。本研究有93例患者采用了止血药物,及时给予复苏液体,如晶体液与生理盐水。及时转院,在转院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对休克昏迷的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环境安静,必要时可以使用镇静剂和镇痛药物,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心电监护,保暖,全程监护入院。
1.4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和分析两组创伤并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及费用。
1.5 评价标准
抢救的评价标准参照《急诊医学》进行评估,好转: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恢复;稳定:生命体征趋于正常,意识恢复;恶化:生命体征不稳定[5]。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抢救情况比较
观察组经院前抢救后病情稳定和好转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恶化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急诊费用和住院费用比较
观察组的急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创伤休克往往是一种严重的直接危及患者生命的外伤,多见于车祸、重物压伤、坠落及自然灾害等,其病情较为复杂和严重,在交通和工业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外伤合并休克的发生率越来越高[6]。最重要的表现为全身血液循环系统的障碍,导致重要脏器血流量的灌注不足,以至于发生缺血缺氧,代谢功能障碍等严重的综合征,患者在外伤之后意识一般均较差,存在开放性的出血患者较多,因此对于该类患者的院前急救显得尤为重要,应当积极的维持机体的循环和呼吸,尽量减少失血,进一步阻止休克病情的加重[7]。根据近年来的医学创伤休克技术的更新,发现急救过程中处理时期的选择与处理方法的选择对抢救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研究发现外伤休克的救治黄金抢救时间为30 min,对此应当尽可能的提高有效地护理措施的利用率,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对于昏迷的患者应该做好伤口的处理,首先确保患者气道通畅,必要时要建立人工气道,同时辅以氧气吸入,以保证患者心、肺、脑等重要脏器功能,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方式建立静脉通路,及时补足血容量和急救药物。对于院前急救的目标就是要保证其基本生命支持,维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建立静脉通道,积极抗休克并安全迅速转运[8]。笔者所在医院长期的急救经验和相关文献报道均显示,及时有效地院前急救有赖于以下的几个方面,首先应当合理的安排急救人员,医护人员的相互配合,分工必须明确,且救治人员的业务水平对抢救的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需要由从事急救工作时间较长经验更为丰富的医护人员组成;同时医护人员的心理素质也至关重要,外伤合并休克的患者一般病情较重,事故现场惨烈,若医护人员心理素质不过硬就会导致慌张、紧张等反应,影响救治的效率;急救设备应当齐全,保证药物和设备的万无一失,防治救治过程中由于设备和药物缺失导致的抢救失败[9]。
近年来意外所导致的创伤越来越多,多发伤已成为常见急重症之一。基层医院往往是抢救严重多发伤的第一场所,如何提高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是基层医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在急诊科进行抢救工作是挽救严重多发伤患者生命的关键所在,而积极有效的护理对抢救工作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1,2]。
临床资料
本组多发伤患者56例,男37例,女19例;年龄15~56岁,平均年龄35岁。其中交通伤30例(53.5%),斗殴伤12例(21.4%),坠落伤10例(17.9%),挤压伤4例(7.1%);其中伤2处者35(62.5%)例,3处及以上者14例(25.0%),合并休克者22例(39.3%),合并昏迷者8例(14.3%)。
治疗护理结果:本组接诊时立即吸氧或气管插管,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快速加压输血输液,边抢救边检查,明确伤情,确定手术或保守治疗。急诊手术是治疗严重多发伤的基本措施,一般待休克纠正后再进行手术,但在抗休克治疗无效时应急诊手术。
急诊抢救与护理
评估患者伤情:对病情急、危、重、复杂的多发伤患者,在实施有效的医疗措施保证生命安全的基础上,要快速评定伤情,确定分类,组织专科抢救。早期及时的手术即“黄金1小时”的概念,第一时间抢救措施的正确与否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急诊护理:在急诊急救过程中,患者整体伤情重,病情危急,这种情况下往往急救应优于急诊,遵循“抢救先于诊断和治疗,优先处理致命性损伤的原则”。护士应积极配合医生按创伤急救顺序进行抢救:①开放气道:清除气道异物,加压吸氧32例,气管插管18例,气管切开6例。②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必要时行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迅速进行液体复苏,快速扩容、抗休克或脱水降颅压并配合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③心肺复苏11例。④控制出血,及时处理活动性出血。
后续护理:加强病情监测和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呼吸、脉搏、血压、瞳孔、意识、尿量、出血量,并详细记录结果,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心理护理:近年来随着抢救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心理护理越来越重视,在抢救中大部分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迫切要求得到最佳治疗和护理,尤其对意识清醒的患者,心理护理应贯穿在整个急救护理中[3]。给病人心理上的支持,使病人恐惧紧张的情绪得以调整。
结 果
本组56例经急诊抢救,死亡8例,收入病房48例;2例就诊时心跳呼吸停止,抢救无效死亡,入院后5小时内死亡6例,宣布抢救无效。
讨 论
严重多发伤是指单一损伤因素造成的2个或2个以上解剖部位(根据AIS-90版所指9个部位)的损伤,凡ISS评分(创伤严重度评分)>16分者,定为严重多发伤。多发伤的发生率高,发病者大多为青壮年,具有伤情危重、伤情变化快、休克发生率高、漏诊率高、常须同时进行不同部位的手术、处理棘手、并发症发生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4],因此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保证,护理工作在抢救严重多发性创伤中起着重要作用,护士除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高度责任心之外,还必须掌握有关多发性创伤的基本理论知识,在抢救中应争分夺秒,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操作,及时解除威胁患者生命的症状,为进一步救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可把并发症和残废率降到最低点。
参考文献
1 张连阳,姚元章,王韬,等.多发伤早期救治中64层螺旋CT的应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14).
2 包灵智.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附236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5).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病人;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705-02
创伤性休克是严重创伤的常见并发症,创伤性休克是指同一患者同时或相继遭受外力,如车祸、高处坠落、挤压撞击、爆炸、打架、刀刺等,引发多处解剖部位或脏器的损伤引起。创伤性休克的特点是伤情重、变化快、重要器官生理功能紊乱,病死率高,有突变、多变、易变的特点。抢救创伤性休克,必须优化急诊救护程序,做到抢救迅速、及时、准确、得力,以提高抢救成功率。2011年6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了50名重度创伤性休克病人,现将急救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36.3岁,全部为复合伤,其中颅脑外伤合并多发性骨折20例,胸部复合伤合并多发性骨折25例,腹部复合伤合并多发性骨折5例;交通意外伤4例。高空坠落伤8例,锐器伤7例,其它伤21例。肝破例7例,肝破裂并发肋骨骨折8例,脾破裂72例,脾破裂并颅脑损伤11例,受伤时间2-36小时不等。
2 护理方法
2.1 控制出血
在创伤中,因大出血引起的休克占首位。应立即找出失血原因及部位并迅速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制止和减少大出血,如局部压迫、止血带止血、加压包扎等。同时立即给病人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或行中心静脉插管,一条用于补液,另一条用于输注药物。以保证胶体、晶体、各类药物及全血的输入,保证中心静脉压的测量。建立静脉通路,迅速补充血容量。增加有效循环血量是抢救创伤后休克的重要措施之一。快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直型套管针,不上肝素帽)输液、输血,扩充血容量,维持循环稳定,确保维持液体快速输送,如外周静脉循环差可同时做深静脉穿刺置管。液体的复苏遵循先晶体后胶体的原则。中度休克患者在30min内快速输入平衡液1000~2000mL,中分子右旋糖酐500mL;重度休克在30min内输入平衡液2000mL以上,血定安1000mL。保证静脉道畅通,根据血压情况调节滴数。有明显大血管活动性出血时用橡皮止血带止血,加压包扎,抬高损伤部位的肢体。气压止血带止血,上肢压力33. 25~39. 90kPa、下肢压力53.20~66.50kPa。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上肢不得超过1. 5h、下肢不得超过2h,注意轮流松带,以防肢体坏死。密切观察记录出血量,做好交班。输液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及尿量变化,当血压回升大于90/60mmHg,心率减慢到100次/分以下时,适当减慢输血、输液速度,避免发生肺水肿及心衰。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颅脑外伤、内脏出血、肋骨骨折或血气胸病人大多有血块、痰液或胃内容物误吸,导致呼吸道阻塞,应立即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氧,以减轻组织缺氧状况,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避免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立即解开(或剪开)患者的胸罩、衣裤,按急救程序ABCD法检查,即A(airway气道)有无堵塞,B(breathe呼吸)深度和频率,C(circulate循环)脉搏、血压、末梢循环, D(Drugs药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充分给氧,必要时面罩高流量吸氧。患者多伴有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必须吸引或用手清除口腔及鼻咽部的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沙子及泥土、假牙等,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以防止误吸。对舌后坠者用拉舌钳拉出并固定。对于呼吸衰竭者做好人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准备,并备好呼吸机,调节参数,协助医生行气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及时给氧,开始氧流量一般5-6L/min,持续吸氧一般氧浓度不宜超过40%,流量2-4L/分,以后再根据病人的呼吸情况和血气分析结果调节氧浓度和给氧时间。
2.3 止痛
疼痛引起的休克仅次于出血,要及时确认引起疼痛的原因并对症处理。按医嘱应用有效镇痛剂吗啡5~10mg,杜冷丁50~100mg;通过谈话、听音乐、深呼吸等心理疏导的方法转移病人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降低病人对止痛药物的依赖;操作轻柔、准确、细致,尽力避免疼痛的刺激。
2.4 观察指标
2.4.1 意识水平及表情变化。快速准确评估伤情。力争在最早的时间内迅速评估伤情,包括瞳孔、神志、呼吸、血压、脉搏、四肢温度、伤口出血、四肢活动情况等,快速对患者的病情作出初步判断,同时通知值班医生。创伤早期,机体代偿能力尚好,全身血液重新分配,脑供血得到相对保证,呈轻度缺氧状态,病人意识清楚,表现为紧张、兴奋、烦躁不安。随着脑血流灌注不足逐渐加重,病人由兴奋转为抑制,表情淡漠、精神萎靡、应答反应迟钝、意识不清甚至昏迷。对烦躁者,除积极抢救治疗外,应妥善保护,必要时可作适当约束,以免坠床或误拔治疗管道等;对于吵闹不合作者,应想到是病理现象,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温和、耐心地加以抚慰;病员表现意识模糊,应贯彻保护性医疗制度,避免在伤员面前汇报或谈论危重病情,增加恶性刺激,对昏迷者则按昏迷护理常规护理。
2.4.2 皮肤色泽、温度、湿度的变化。早期因循环血量减少,皮肤苍白发凉,特别是口唇、甲床由红转为苍白。随着血流缓慢,缺氧加重,皮肤、黏膜发绀及灰白,四肢湿冷。到后期皮肤出现淤斑及出血点,则提示有DIC发生的可能。
2.4.3 心率、血压的变化。大多数失血性休克病人,心率增快多出现在血压降低以前,心率在120次以上。创伤早期,血压仅表现为脉压差减小,随着休克的加重,血压逐渐降低,严重创伤病人甚至来诊时已经测量不到血压,应密切观察心电示波的心率变化,5~10min测量一次血压。
2.4.4 尿量的变化。尿量是肾脏灌流状况的反映,也是判断休克极为重要的指标,对创伤性休克病人应立即留置导尿管,便于观察记录尿量。抢救中一般均需留置导尿,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和尿量,了解有无泌尿系统损伤及损伤程度。
2.4.5 中心静脉压及周围浅静脉充盈度的变化。中心静脉压显示右心房和胸腔大静脉的血压。下降表示静脉回心血量不足,上升表示补液量过快或心功能损害。浅静脉瘪陷表示循环血量不足,充盈提示病情好转。心脏泵功能监测,通过监测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CVP)及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时发现纠正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
2.4.6 呼吸、SPO2的变化。创伤性休克病人呼吸频率增快,频率增加,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及方式,同时注意SPO2的连续变化,如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SPO2
2.4.7体温的变化。体温显示体温中枢的恒定作用。休克时血管收缩体温往往偏低,且肢端和的温度差大于正常值。温差的大小可作为判断周围循环灌注状态的参考。
3 结果
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2011年来收治的5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急救手段、基本护理和心理护理。通过早起病情判断、严密观测患者体征、提供抗休克治疗和开展心理护理等手段,50例患者经抢救存活48例,都取得良好的抢救效果,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96%。
4讨论
现代社会中,交通事故及其它各类意外创伤不断增加,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各种严重创伤会导致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措施正确和时间及时与否,对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4]。
创伤性休克的患者,病情危重,发展迅速,处理原则是抢救患者的生命、预防并发症,要求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首先处理呼吸道梗阻、活动性出血等紧急情况,防止和避免损伤,护理人员要具有丰富的临床抢救经验和熟练的技术操作,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生命指证,定时测血压、脉搏和记录意识、表情、瞳孔、周围循环、CVP等情况;随时检查并保证患者输液、输血、导尿等各管道通畅,严格无菌操作,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和病情变化,对休克的患者置无菌尿管,记录每小时尿量,观察尿的颜色和测尿体积、质量,以评估休克的程度和肾功能,为诊断提供依据,在做好休克护理的同时,做好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整洁、安全的医疗环境,有利于机体的恢复,提高了治疗率,杜绝了并发症的发生。
近年来,创伤性休克时有发生,已经成为危险人类生命安全的一大隐患。导致创伤性休克原因包括:胸部外伤引起的血气胸,腹部外伤引起的肝破裂、脾破裂,骨盆骨折、粉碎性四肢骨折和其他严重创伤等。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开展急救,要求医护人员必须有高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熟练的急救技能和丰富的急救经验。临床上,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工作有争分夺秒的要求,对患者创伤部位进行快速、有效的各项急救措施,于此同时为急诊医生的治疗打下良好基础。
在急救护理过程中,不仅提供生理护理,也需要对情绪有波动的患者和患者家属提供心理护理。稳定患者的情绪,鼓励宽慰患者,消除患者的恐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对于患者家属,需要解答家属疑问,及时告知家属患者的病情进展,增进双方沟通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参考文献
[1] 肖建芬. 严重多发性创伤225例急救护理总结[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1, (02): 133-134.
[2] 熊红喜, 高玉兰. 腹部严重多发性创伤休克患者术前的急救护理[J]. 吉林医学, 2013, (02): 363.
1 院前急救流程
采用DC护理技术,旨在规范护理流程,缩短急救各个环节的时间,使伤者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确定性治疗,为后续院内救治赢得宝贵时间[2、3]。
1.1 接诊出诊 接到呼救电话后迅速完成对呼救信息的采集与核实[4、5、6],立即通知当班医护人员、救护车司机出诊,带齐相关药械[7], 1-5分钟内出车[5、7、8、9]。以最快速度赶到急救现场。
1.2 现场评估
1.2.1 环境评估 以排除二次事故隐患,迅速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带[4、9]。
1.2.2伤情评估 刘小伶[5]按照D(危险程序)、R(各种反应)、A(呼吸通畅)、B(有无呼吸)、C(循环生命支持)程序检查伤情。刘永明[10]按照A(气道是否通畅)、B(呼吸:呼吸的节律、频率及胸部是否损伤造成的呼吸困难)、C(循环:脉搏、血压、末梢循环、大出血)、D(神经系统:意识、颅脑损伤及脊柱脊髓创伤)、E(肢体活动:骨折、畸形、伤口出血)进行全身情况评估。莫凤珍等[4、11]按照神志―气道―呼吸―循环―运动进行伤情评估,要求充分暴露伤员各部位,以免遗漏危及生命的重要损伤。要求在1min内用“听清、看清、问清”方法评估病情[5]或完成意识状态的判断,及依据足背动脉、桡动脉、股动脉、颈动脉的搏动和张力初步判断血压的大致范围[12]。郑艳玲[9]采取视、触、听的方法迅速预检患者,即观察受伤程度、意识、瞳孔、呼吸、皮肤颜色、表情等;触肢体温湿度、打动脉搏动;听有无声音及声音又无嘶哑。
1.3 检伤分类 检伤分类是提高现场急救成功率的关键[13]。依据伤员伤情的严重程度佩戴伤情卡,红色为立即救治,表示伤员有生命危险需立即进行紧急处理;黄色为紧急救治,表示伤情严重但相对稳定,允许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处理;绿色为延期救治,指轻伤员,不需要紧急处理;黑色指无救治希望者或死亡者[4、14]。
1.4 现场救护 遵循“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4]或“先重伤后轻伤、先止血后包扎、先复苏后固定、先救治后转运”的原则[5]。
1.4.1 划分收治区域 对群伤者实施划分区域收治,A区收治妇产科伤员;B区收治骨科伤员;C区收治胸外、普外科伤员;D区为ICU;E、F、G区收治尚未分类的伤员,利于伤员的救护及查询[14]。
1.4.2 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 维持心脑肺基本功能,预防多脏器功能衰竭。如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电除颤、开通静脉通道等[4、9]。
1.4.3 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呼吸及充分供氧 及时清理呼吸道,加压给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4、9]。
1.4.4 不同损伤部位的应急处置技术 外伤出血迅速包扎止血;骨折给予固定;颅脑损伤,注意保护头部防止脑疝发生;颈椎损伤立即戴上颈托,避免再次受伤;开放性颅脑、腹部损伤,脑组织或内脏脱出时,不予还纳,应用无菌器皿覆盖包扎;锐器插入腔体或肢体,不易拔出,应妥善固定,急送医院手术取出;开放性胸部伤,立即取半卧位,胸壁伤口封闭包扎,张力性气胸者立即穿刺排气;出现反常呼吸者,立即加压包扎[4、9、10]。
1.4.5 再次进行伤情评估 进一步判断伤情发展情况,预见性采取应急措[4、10]施。
1.4.6 给予保暖,防止体温过低[4]。
1.4.7 心理疏导 稳定伤员情绪,积极配合救治和运送[4、11]。
1.5 安全转运及途中病情监测 按“先重后轻” [15],“轻、稳、快”安全转运[5],途中维持正确,妥善固定各种管道,保持通畅,严密监测病情,确保治疗的连续性[4、7、15]。
1.6 无缝交接 确保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紧密衔接。
1.6.1 及时向接收医院通报伤情,做好救治准备[4、7、15]。
1.6.2 院内快速进行伤情交接[4、7、15]。
2 急诊科救护流程
创伤后60min是“黄金60min”,应遵循“边抢救、边诊断、边治疗”的原则[16]。李水莉等[17]采取“边诊断、边救治,再诊断、再救治”的思路。王力等[18]在严重创伤救护中,复苏、伤情诊断和紧急处理同时进行。林喜爱等[19]对群体创伤者,按创伤评分法分诊,分区域安置,监测生命体征,佩戴伤情卡,实施V(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给氧)I(输液、输血扩充血容量)P(查测心泵功能)C(紧急控制出血)抢救措施,护送检查、入院或手术等流程进行救治。唐群英等[20、21、22]按“初步判断伤情―呼吸管理―循环管理―系统体查―采取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各项护理措施的链式创伤复苏流程。孙激等[23]按快速评估病情―迅速转入抢救区―专科化急救措施―确定性救治方案―全程急救专业监护与救护技术―检查、心理护理等急救流程。以达到快捷、全面发现对生命威胁最大的创伤,快速进行救治,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的目的。
2.1 快速全面评估伤情 林瑞琼等[24、25、26]按照A(气道是否通畅,有无梗阻及梗阻的性质和原因)、B(呼吸:有无呼吸及呼吸频率和深度)、C(循环:心跳、血压、末梢循环、四肢体表有无明显出血)、D(神经系统、意识状态)、E(肢体活动、有无畸形)或(脊柱、脊髓)流程评估伤情。张晶等[27、28]按A(气道有无堵塞)、B(呼吸动度和频率)、B(出血:体表主要出血部位)、C(循环:脉搏、血压、末梢循环)、S(感知觉:意识、刺激反应状态)程序评估伤情。王力等[18]按①看意识、面色、表情、姿势、呼吸、瞳孔、伤处状况等;②问受伤时、伤后时间、伤员感觉、处理情况;③查摸脉搏和四肢皮肤湿冷度。测血压、脉搏、呼吸等,剪除衣物,全面查体,对严重创伤者采取CRASHPLAN检诊法进行检查,反复检查有无多系统损伤。张建波等[12、22、29]在积极处理的同时,按“C(循环)R(呼吸)A(腹部)S(脊柱)H(头颅)-P(盆腔)L(四肢)A(动脉)N(神经)”顺序检诊。并充分暴露躯干和四肢,以及时发现致命伤[22]。
2.2按伤情分类标记、分区救治 应用可视化方法进行伤情分类,可提高信息传递效率[2,30]。分区管理使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检查和救治,使不同患者得到相应的诊疗[31]。季萍萍等[32、33]将轻度创伤标记为绿色,伤者病情较轻,意识清醒,对检查积极配合,反应也灵敏,生命体征平稳,一般处理即可,安置在各诊室;中度创伤标记为黄色,伤者只要在短时间内得到及时处理,一般不危及生命,否则伤情很快恶化,安置在抢救室;重度创伤标记为红色,伤者随时有生命危险,安置在抢救室;死亡者标记为黑色,伤者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安置在太平间或闲置角落。郑艳玲等[9、34]将Ⅰ级(危急)伤员安置红区(抢救区),Ⅱ(紧急)伤员安置黄区(清创治疗区),Ⅲ级(普通)伤员安置绿区(普通诊区或急诊大厅)。
2.3准确执行抢救程序
2.3.1 张晶[26]按照V(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I(输液抗休克,防止休克的恶化)C(紧急控制活动性出血)S(多功能监护)O(手术)程序救护。郑艳玲等[9、35]按照V(保证气道畅通,保持正常通气和给氧)I(输液、输血扩充血容量及细胞外液,防休克或恶化)P(泵功能的监测)C(控制出血及骨折复位固定)程序救护。李水莉等[17]实施气道处理维持呼吸循环处理并控制出血评估神经缺损彻底暴露伤者检查背部及全身AMPLE病史采集护送手术室及住院详细记录的急救流程。温世玲等[36]采取A呼吸道管理;B循环系统、生命体征监护的管理;C静脉通道及抢救用药,配合医师行各项诊疗操作;D各种检查、术前准备、与相关科室联系的抢救程序。
2.3.2启动生命绿色通道,缩短急救时间 取消常规就诊程序的多余环节,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快捷的检查、救治[15、26、31]。批量危急伤员每人指派专职医生护士全程负责检查治疗,并指派高年资医师指导;紧急伤员有专门急救小组负责,急救组有一定数量的医生、护士和搬运人员组成,并有高年资医师指导;普通伤员在普通诊区候诊,预诊护士定时监测生命指征,如有伤情加重及时提高分诊级别[26、37]。
2.3.3做好术前准备 配合医师进行诊断性操作,做好配血、血气分析、备皮、留置导尿管等[26、38]。
2.4 针对性心理护理 多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掌握心理状况,积极主动地获取患者潜在的服务需求信息,以便进行心理支持和预见性护理[17],并做到抢救技术娴熟、沉着冷静、忙而不乱、快捷有序[39]。使之积极配合救治。
2.5 伤员分流 做好转送手术室和病房前准备,提前与接收科室取得联系。转送时危重伤员专人护送,搬动动作轻稳,保持各管道通畅和输液速度。并做好病情、治疗的交接[26]。
综上所述,院前、院内急诊科急救是为后续救治创造基础条件。创伤救护流程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均以缩短抢救时间、抢救半径,利于抢救生命为前提,使伤者在第一时间得以准确的伤情判断及最佳的救治,避免了盲目性和随意性,为后续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因此,科学规范的救护流程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然而要使救护流程得到有效的运行,有赖于充足的急救资源、高素质的急救队伍及先进的科学管理做保障。
参考文献
[1]周秀华.急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7.
[2]何发群,孙梅芹,杨晓媛,等.损伤控制在严重地震创伤院前急救护理流程中的应用[J].西南国防医药,2010,20(5):539-541.
[3]张聪介,徐全高,王群英,等.院前急救流程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23(6)(上半月板):6-7.
[4]莫凤珍.严重多发伤规范化院前紧急救护流程的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8):1325-1326.
[5]刘小伶. 急救护理流程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7):1232-1233.
[6]刘晓玉,刘川,陈抗侵,等.群体性突发事故院前、院内急救护理管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12):50-53.
[7][张卫青,卢佩,张伟.护理流程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7):63-64.
[8]赵小斐,张红娟,李冬梅,等.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5):36-37.
[9]郑艳玲.应急预案急救护理流程在抢救成批车祸伤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2008,14(5):105-106.
[10]刘永明.基层医院急诊外科病员院前急救流程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8)83-84.
[11]陈丽芳.成批交通事故创伤的特点及院前院内急救[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1)68-71.
[12]张建波,马俊勋,何忠杰,等.创伤急救白金十分钟―快速判断伤情启动创伤小组[J].中国急救医学,2006,26(5):339-341.
[13]颜明治,程彬,赵兴吉,等.城市突发大型灾害事件的院前急救[J].中华急诊学杂志,2005,14(2):171-172.
[14]丁小萍,于冬梅,李舒玲,等.地震伤员的早期紧急救护[J].护理杂志,2009,26(2):70-71.
[15]刘勇.交通伤院前急救及转运923例临床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9,14(2):144-145.
[16]冯贵新,黄小平,郭迎胜,等.多发伤创伤急诊救治216例[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0(4).
[17]李水莉,李颖,刘慧,等.高级创伤护理在创伤急救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7):23-24.
[18]王力,侯云生,张新亚,等.规范和简化急救流程在严重创伤救护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5,19(8):699-700.
[19]林喜爱,高金姣,杨林霞,等.急救护理流程再造在群体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8,8(8):29-36.
[20]唐群英,刘小伶,乐胜.链式流程管理在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22(22):2036-2037.
[21]张燕,张文媛,杨作勤.链式复苏护理流程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1,26(2):20-21.
[22]蓝英,黄柳妮,江汉花,等.优化创伤链式流程在急救护理中的运用[J].当代护士,2009,(7)学术版:55-57.
[2]孙激,屈纪福,文亮,等.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的探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4):444-445.
[24]林瑞琼,张英俭,林小红,等.创伤急救护理程序在严重创伤病人中的应用[J].中原医刊,2006,23(18):49-50.
[25]孙海晨,许宝华,邵旦兵,等,多发伤急救流程的优化[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5):29-30.
[26]任燕,顾艳.严重多发伤急救护理流程的应用体会[J].交通医学,2008,22(5):587-590.
[27]张晶.9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J].医学信息,2011,24(4):2158-2159.
[28] 蔡爱敏,朱燕.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0):1885-1886.
[29]朱晓红.标准化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8):500-501.
[30]王曼,宋雁宾,张红,等.批量伤员医院内急救相关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08,15(9):33-35.
[31]谢仁青.护士首诊责任制在抢救成批病人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3):251-252.
[32]季萍萍,沈秀琴.成批伤员的急救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9):108-109.
[33] 贲艳丽,周萍,摆凤兰.突发事件急诊转运流程的优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8):1226-1227.
[34]顾纪芳,庄则华,钟媛,等.急诊批量伤员接诊流程的优化[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4):308-309.
[35]王艳梅,杨玉梅,王慧,等.应急预案护理流程在颌面外科抢救大批量“7.5”事件伤员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12):1843-1845.
[36]温世玲,刘天惠.严重多发伤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7):142-144.
[37]孙海晨,邵旦兵,王慧娟,等.批量伤员急救流程的优化[J].创伤外科杂志,2009,11(2):104-106.
1 现场急救
现场急救是抢救创伤性休克的关键环节之一,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1 迅速搬运患者,使之脱离危险区。在抢救现场停留的救护车上,都配有功能良好的担架。一般在尽量不改变患者的情况下,将患者移上担架并不十分困难。但遇成批伤员抢救或不能使用担架的狭窄地带、山区、塌方或火灾现场,就要依靠救护人员协助患者移出危险区并搬运到救护车上。现场急救时,发现患者的身体还在某些物体的重压下,或随时有受压或被致伤的可能,应迅速搬运患者至安全地带。
1.2 快速、准确、全面地对伤员进行检查,以最快的速度做好对原发伤的急救,尽早发现休克,及时抢救。在大批伤员中,必须优先抢救危重伤员,不可忽视“安静”患者,记录好受伤的部位,注意复合伤。维持好抢救秩序,充分发挥现场急救车的作用,不能把急救车仅当运输车使用。
1.3 做好现场止血、止痛、包扎及运送伤员。
1.3.1 止血 在创伤中,因大量出血引起休克者居首位。所以,现场急救人员应迅速止血。常用的方法:①指压法;②止血带法;③加压包扎法;④填塞止血法;⑤止血钳或结扎止血法。同时要严密观察压迫部位血运情况,防止肢体坏死。
1.3.2 止痛 疼痛引起休克仅次于大出血,所以必须及时处理疼痛,一般肌肉注射吗啡5~10 mg或盐酸派替啶50~100 mg,但要注意抑制呼吸的副反应,如创伤合并呼吸困难者禁用。
1.3.3 包扎固定 对开放性的伤口应严密包扎,以免发生继发性感染,骨折的伤员包扎同时固定可以减少骨折端的活动,防止进一步血管损伤加重或发生休克。
1.3.4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早改善缺氧状态,彻底清除呼吸道内血块、分泌物及异物,喉头水肿或昏迷患者,舌后坠可用舌钳,同时给予氧气吸入。氧浓度不宜超过40%,流量为2~4 L/min。
1.3.5 转运 转运病员应在休克恢复后进行。一般主张血压稳定1 h再搬运。如果有继续出血倾向的病员,应在抢救的同时,争取手术室抢救。
2 抗休克的护理
2.1 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并将下肢抬高,这是抢救休克的最佳。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此种符合生理要求,能保持呼吸道通畅;脚抬高能增加四肢血液回流心脏,同时能增加心排出量,增加脏器的灌流量,在没有输血的条件时,这一措施可增加回心血量300 ml。忌头低位,尤其有颅脑损伤或胸部损伤时,以免增加颅内出血及影响呼吸。
2.2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 创伤性休克,主要矛盾是以失血为主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因而最重要的是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输入足量的血液、血浆及体液。
2.2.1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通过静脉穿刺建立静脉通路,尽量不做静脉切开,因为静脉切开创伤大,易感染,同时拖延治疗时间。穿刺部位,多选用四肢静脉。最优选用颈外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肘静脉、大隐静脉、股静脉等都可选用。
2.2.2 输液速度 轻度休克,在1 h内输入500 ml;重度休克,一般在15~30 min内输入1000~1500 ml平衡液。抗休克的补液量和速度主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及其对治疗的效果而定。
3 病情监护
休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必须在抗休克治疗的过程中,始终严密地监护病情。
3.1 神志 休克早期,脑缺氧尚轻,神经细胞反应兴奋。伤员表现烦躁、焦虑,当休克加重时,收缩压降至20 kPa时,神志由兴奋转为抑制,常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3.2 呼吸 大部分休克患者伴呼吸频率及幅度的代偿性增强。当呼吸加快、变浅或呼吸不规律,或出现呼吸困难时,应注意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
3.3 血压 休克早期,血管代偿作用,血压不一定下降,因此,必须密切注意血压变化,应每10~15 min测量一次。
3.4 脉搏 休克早期脉搏细而频,一般超过100~120次/min。大多出现在血压下降之前。休克晚期脉搏极其微细、缓慢,甚至不能触及。
3.5 观察皮肤黏膜和肢体温度及发绀程度,判断微循环状态,预防DIC发生。
3.6 尿量 观察尿量是纠正休克的一项重要指标。尿量不足25 ml/h,提示肾功能不全,少尿或无尿应预防急性肾功衰竭。
对抢救室的利用情况患者就诊时间:排除慢性病临终状态入院和发病时间不详的患者,184例患者中有明确发病至就诊时间的163例,患者就诊时间最短5min,最长49h,平均48min。就诊时呼吸、心搏停止者35例。就诊抢救室行心肺复苏失败及放弃抢救者136例占73.9%,从就诊抢救室进入相关科室抢救无效死亡者48例占26.1%。死亡病例在抢救室平均治疗时间由高到低依次为急性呼吸道感染(平均86.2h)、急性脑梗死(平均68.6h)、急性脑出血(平均58.3h)、恶性肿瘤(平均57.3h)、上消化道出血(平均26.4h)、心血管病(平均21.9h)、中毒(平均8.6h)。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在急诊抢救室所需要的时间明显高于恶性肿瘤、上消化道出血、心血管病、中毒(P均<0.05)。另一方面,急性脑出血和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急诊抢救室的时间明显高于上消化道出血、心血管病、中毒(P均<0.05)。
使用呼吸机及胸外按压情况死亡病例中使用呼吸机者156例占63.4%。呼吸机使用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上消化道出血(72.2%)、心血管病(60.9%)、急性呼吸道感染(57.1%)、急性脑出血(53.6%)、急性脑梗死(50.0%)、恶性肿瘤(22.2%)。胸外按压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上消化道出血(61.1%)、心血管病(58.7%)、急性脑梗死(41.7%)、急性脑出血(33.3%)、急性呼吸道感染(25.0%)、恶性肿瘤(11.1%)。恶性肿瘤患者呼吸机使用比例明显低于上消化道出血、心血管病、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脑出血、急性脑梗死(P均<0.05)。恶性肿瘤患者胸外按压比例明显低于上消化道出血、心血管病、急性脑梗死、急性脑出血(P均<0.05);与急性呼吸道感染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60岁以上组死亡人数较≤60岁组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以上心血管疾病、急性脑出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脑梗死、恶性肿瘤比例高于<60岁组(P均<0.05)。61~80岁组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病比例高于40~60岁组,与>80岁组无显著性差异。>80岁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比例高于其年龄组(P均<0.05),见表1。
本研究结果显示,急诊抢救室前三位的死因由高到低依次为心血管疾病、急性脑出血、急性呼吸道感染。脑血管意外、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等是我院急诊科常见患者死亡原因。近年来,心脑血管意外患者逐年递增,且有年轻化趋势[1]。本研究同时发现不同年龄组死因也有差异,10岁儿童主要死因为先天性疾病等;<40岁人群的主要死因为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41~60岁主要为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61岁以上为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因此,如何降低危重患者的病死率是急诊科医生一直关注研究的问题。
加强院前急救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就诊时间最短5min,最长49h。而就诊时呼吸、心搏停止者156例,就诊抢救室行心肺复苏失败及放弃抢救者占73.9%。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目前人们的急救意识淡薄,急救知识和技能匮乏,面对突发急诊或意外事件不能正确处理。故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加大院前急救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急救能力。②120急救网络不完善,需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120急救系统的认识。当发生意外情况时,由家属或身边的人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专业的救护比提供私人运送更为重要。“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大脑”,120接到求救电话时,通过电话指导自救,并迅速出车,到达现场后病情估计与抢救护理应同时进行。③部分患者入院时基本信息及病史不明,从而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应建立居民急救系统,完善居民档案,将会对急救提供极大的帮助。④院前急救与到达院内后抢救的衔接不充分。医院应开通绿色通道,做好危重患者到达医院的一切急救准备,等待病情稳定后进一步住院治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