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系统分析理论范文

社会系统分析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系统分析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系统分析理论

第1篇:社会系统分析理论范文

【关键词】社会分层理论;农村留守儿童;半养状态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农村劳动力自20世纪80年代持续至今,已成为拉动城乡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独特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使得农村务工人员只能“城乡两栖”,也因此产生了的留守儿童群体,可以说留守儿童是“打工经济”的产物。近年来,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特殊境遇群体――留守儿童,不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方面都倾注了不少的关注和扶助。教育改革、企业改革等举措使大量留守儿童能够在其双亲的身边成长,但是父母为最大限度的获得资本方对其时间、精力付出的补偿,导致对儿童精神支持、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缺位,使摆脱留守境遇的儿童又处于半养状态。

二、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中极其重要的社会现象,也可以说是任何社会都会出现这一现象,因而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领域,也是社会学最重要的理论传统之一。“分层”一词,原本是地质学家用来分析地质结构时使用的名词,特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许多社会学家发现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着众多的不平等:在人与人之间,在群体与群体之间,也像地质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因而将地质学上的概念借用来分析社会结构,逐渐形成了“社会分层”这一社会学理论范畴。社会分层,指的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的过程。社会学家们提出了各具风格的分层理论和模式,用以描述现实社会差异和现象,解析不同社会层次上人的社会表现,预测不平等现象的发展趋势,干预和影响社会政策的制定。其中,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的“三位一体”(多元)分层理论对分层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三位一体”简言之,即财富、权力和声望三者分散却不分离,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相比之下其更像是一种无形的资本。

从现实中可以看到,大量农民从农业劳动中转移到城市参与其他各类职业 ,形成了不同利益要求和地位的阶级群体。但是大多由于缺乏财富、声望、权力而处于社会的边缘,越是在社会的边缘就越是要飞蛾扑火般的改变现状,更直接的说,在市场领域中每个人都是追求自我的特殊利益,也可以理解成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社会地位谋财、谋权、谋誉,这也是广大农民工群体最根本的诉求。在这种情况下儿童的权益保障就容易被忽视,这也侧面反映出社会中经济秩序、法律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缺失。

三、社会分层理论分析农村儿童半养状态

(一)“三位一体”中支持经济因素在农村留守儿童半养状态中的主导作用

韦伯提出划分社会层次结构的三重标准:经济标准―财富,社会标准―声望,政治标准―权力。在现今的社会中,这种社会分层标准仍然是契合的。社会分层中经济因素的作用显得愈发突出,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这既是农民迫不得已选择的结果,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绝大部分农民家庭可支配的社会财富少的让人难以置信,农民难以单靠在家务农就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为了谋财、谋权、谋誉,而将自己的孩子带到务工所在地。相对农村而言,儿童的物质需求能得到更多的满足。以此同时,却忽略了对儿童的关怀,儿童与父母互动的时间和方式不合理,导致亲子关系的疏离和残缺。

(二)法律秩序的重要性

法律秩序构成法律内在运行的最后一环,是按照法律规范的要求、通过主体的法律行为、建立法律关系最终达到的社会生活呈现制度化的有序状态,从而实现法律调整社会生活,维护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等秩序的目的。由于农民工群体受到学术界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与扶助,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成功突破了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须在原籍所在地高考、各地教材的选用、异地教育费用高昂等制度形成的壁垒,农村留守儿童跟随父母到异地后,在集体(托儿所、学校)教育方面受到了较为健全的保护。但是在儿童的半养状态下,家庭教育的功能呈现弱化,往往是儿童进行精神上的自我监护。家庭教育是儿童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基石,它的功能是集体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力量所不能替代的。

(三)社会维度的影响因素

韦伯认为:大多数情况下,在相同地位的群体可能会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其他社会成员的进入进行封锁,从而来保障自己已拥有的资源和优势。农民工家庭进城务工后生活条件得以改善,但与大多数当地居民相比社会资源水平仍处于劣势,儿童的消费水平、外在形象等外显特征存在差距,这样使得家庭中的儿童与其同辈群体之间存在隔离。由于半养状态所导致的亲子关系的疏离或缺失,儿童无法采取适当的方式来缓解和发泄,长此以往,则儿童会出现心理障碍、认知偏差等问题,对其成长与发展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四、结语

民工家庭中处于半养状态的儿童成人之后很容易在各方面表现不佳,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家庭边缘化的代际传递。如何缓解和消除这一社会现象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问题。韦伯的分层理论描述垂直的社会地位差异的同时,更强调横向的互动与认可,他认为这样可以有效缓解社会分层下不同阶级的利益冲突,也为缓和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了理论框架。我们可以通过健全现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为民众特别是农民提供公平谋生的机会和平台;进一步深化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为民众提供平等的身份,享受平等的权利;扩大民众的政治参与,为民众提供制度化的表达利益诉求的便捷通道等等,来保障农村群体的生存、生活,稳定社会秩序,以在此基础上缓解留守儿童问题的半养状态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对韦伯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的理解

[2]马小兵.浅谈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三位一体”理论.[J]沧桑.2010

第2篇:社会系统分析理论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电力系统分析;教学改革;实践

一、引言

应用型本科是以本科教育办学定位为标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的高校新型教育模式,既强调“实践能力”,又强调“创新能力”。电力系统分析作为电气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如何来体现应用型本科特色,培养技能型和岗位型人才,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素质”;二是“能力素质”。知识素质主要表现为:专业知识面要宽泛,专业知识深度不宜过高,公式和定理的推导、证明适当省略,注重结论的应用性;能力素质主要表现为:强化操作技能和规范,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突出应用特色,注重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目标,并围绕地方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突出应用型特色作为教学改革的前提,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改革的目标。《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作为电气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它不但有大量的理论概念和基本计算,而且工程应用实践性较强,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线性代数、电路基础、电机与电气控制、电力电子等课程的总结,也是工厂供配电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在电气工程专业教学和应用型本科培养高质量、高素质学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些年,随着电力系统行业的智能化程度的快速发展,对电气工程专业应用型学生培养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也就对《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提出了更高的定位,原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电力行业建设的需要,不能体现应用型教育的发展特色。

二、《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兴趣不浓:《电力系统分析》课程部分内容抽象、公式多、计算多、系统性和逻辑性较强,学生学习缺乏兴趣,“教师教”和“学生学”都很困难。

2.教学内容没有与时俱进。电力系统行业更新速度较快,教材中的内容虽然也在不断有新版本出现,但无法充分体现近十多年来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和前沿动态。

3.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单一。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没有普及。首先,现有《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在教学上理论性强,内容上有大量的矩阵计算和矢量电路图形,所以用传统的板书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教师也必须在课堂上占用大量时间进行公式推导和画图,教学效率较低,教学效果偏差;其次,《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工程实践较强,实际的电力系统结构和运行方式仅靠讲授来体现,无法更直观、更形象地将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4.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应用型本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模式偏重于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缺少实践环节。

三、《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思路和方法

(一)教学思想的更新

在教学思想上,必须牢固树立“突出应用特色,注重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以应用型本科教学为培养模式。在教学形式上,摆脱单一化的形式,让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参与实际系统开发,提取系统的运行数据和拓扑结构。培养学生面对工程实践的应用能力。促进教学研究互相结合,使学生更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知识。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

为了适应应用型本科教学,针对《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所应体现的知识和能力素质,我们对课程的教学内容作了调整和优化,并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具体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修订人才培养设置,压缩理论学时,增加实践内容,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是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出发点,所以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同时,让学生实际参与整个电力系统的构想、设计、运行和优化,使学生的实际工程训练能力得到提高。

2.增加辅助教材,充分了解学科前沿。

在选用课程的教材时,采用规划教材为主,增加辅助教材编写。通过辅助教材可以全面了解本行业国内外的科研成果。重点是将理论内容穿插在实践课中讲授,让学生从实践中去深入了解目前本行业发展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这样能有效的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同时考虑到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为本地区的电力行业服务,在电力网介绍和潮流(包括简单潮流和复杂潮流)计算讲解的时候,多以实际电网系统运行状态为例,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3.增加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对《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把知识点进行整体性回顾。《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包含两个课程设计:一是潮流计算方面,它是电力系统很重要的计算,根据给定的电力系统的运行条件,确定稳态运行时各参数的一种计算,可以分析研究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时的各种问题进行检验和预知。通过这个课程设计,学生对稳态分析过程有一个全面性的了解,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一是短路计算方面,为了避免发生短路而正确选择和设计系统上的电气设备和继电保护装置,通过进行短路计算可以降低发生短路的后果,让学生对发生短路时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前进行分析总结,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手段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中传统的板书式教学很难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用讲授法根本无法描述清楚实际电力系统具体运行情况,学生理解上也存在困难。为了提高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吸引学生兴趣,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配合板书教。

首先,在公式推导时沿用板书教学的优点,吸引学生主动思考,整个推导过程全程参与,有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其次,在讲授比较抽象的内容时结合多媒体演示,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和生动化,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用多媒体结合板书教学在《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仿真模拟教。

为了使电力系统潮流变化等进一步形象化,呈现动态的变化过程。用计算机仿真动态模拟教学可以更生动直观的表达,还可以将仿真软件直接贯穿到学生的课程设计中,在对知识易于理解和掌握的同时,增加学生熟练话的程度,全程参与工程实践,这是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效果。

3.网络教学。

为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将《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包括教学大纲、教案课件、电子教材、参考资料、实践指导、习题集及答案、授课视频等,通过公共账号上传到网络,让学生提前预习、熟悉和了解,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课后还可以有效的复习回顾。另外,为方便学生学习,还设置了在线辅导、答疑和网上自测等网络交流平台。教学资源上网后能较好地解决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对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提供了一个有力支持。

(四)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

为让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根据内容不同,让学生通过自愿组织成立学习小组,每小组全程参与教师的科研内容,利用查阅资料、提出方案、实验数据分析处理、论文撰写等环节,使学生不但能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拓宽了工程实践视野,提高了工程创新能力。从现在开始,培养他们独立动手的工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应用型本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十分抽象,且电力系统的控制,十分复杂、宏观,学生无法凭想象来建立起知识体系。

1.组织学生参观周边发电厂、变电站以及一些工矿企业的电力设施,并邀请电力行业一线工程师讲课,定期安排学生实习,让学生对电力网、控制系统、变电站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较深入的认识,有助于对理论教学的展开;

2.其次,通过加大《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实验,尤其是与实践密切联系的等值电路、潮流计算和对称电路以及不对称电路计算的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基本计算方法的应用;

3.另外,建立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和实验台,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动态模拟仿真,灵活的设置故障条件,分析稳态和暂态行为,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将实践教学结合软件仿真进行实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可以更直观、生动地阐述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使电力系统分析不再是抽象的理论,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四、总结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作为应用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形成有应用型特色的课程体系,切实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美燕.专升本转型背景下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以电气工程学院为例[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5,27(2):92-94.

[2]朱晓萍.应用型本科电工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8):83-85.

[3]陈瓂华“.电力系统分析”多媒体教学实践与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194-195.

[4]刘世林,张晓东.应用型本科“电力系统分析”教学内容与方法探讨[J].课程教材改革,2013,(44):87-88.

第3篇:社会系统分析理论范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方案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了会计管理领域,给会计应用系统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开创了会计领域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使得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强大、效率极高,但同时使得会计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对会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除了需要有扎实的会计业务知识外,还必须具备充分的信息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社会需要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

会计信息化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综合交叉系统论、管理学、IT技术和会计学的边缘性学科。《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会计信息化系列课程的核心课程,是在学习《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设计思路的一门课程,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方案设计能力的课程。然而实际教学中,重应用操作轻分析设计,在分析设计课程教学中主要采用老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理想,达不到培养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目的。

一、《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对象计算机基础薄弱

《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会计专业、审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的学生,从学生的知识结构看,计算机基础普遍比较薄弱,直接从计算机角度去讲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从而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枯燥

《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开发方法、各个模块(如账务处理、工资、固定资产等)的基本需求分析、基本功能结构设计、代码与库文件设计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思路等,从计算机的思维方式安排的《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会计专业、审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的学生来讲这样的教学内容显得很枯燥。

(三)教学方式落后

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老师讲授各个章节的知识点,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单纯、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最后老师讲得很累,学生没有积极性和参与性,又影响老师的讲课激情,从而引出恶性循环。

(四)教学效果不理想

从课堂表现看,学生课堂中被动的听老师讲解,课堂气氛很沉闷;从学期成绩看,学生只是机械的去记忆一些知识,没有体会和理解分析和设计方法的灵活运用;从学习后反馈看,学生普遍反映没明白这个课程到底学到了什么。

二、项目教学法在《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中运用的必要性

(一)项目教学法介绍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2003年7月德国联邦职教所制定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目前,项目教学模式在某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如德国、新加坡)已经非常流行。

项目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二)项目教学法在《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中运用的必要性

《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涉及到财会理论及实务知识、计算机知识、管理科学、信息系统开发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点,而是一种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需要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做具体项目中去培养会计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能力。项目教学法中的项目案例具体充实,并把会计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点应用到具体项目开发和设计中,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同时采用课堂讲解、学生案例讨论、上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学生参与性很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用项目教学法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法下的不足,因此项目教学法在《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中运用显得很有必要。

三、项目教学法进行《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案设计

以下从授课对象、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考核四个方面来阐述教学方案的设计。

(一)授课对象

《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授课对象为会计专业、财务管理、审计等专业,考虑到授课对象的专业基础和今后的工作发展,本课程培养学生的目标不是具体的专业开发人员,而是使用者、管理者、评估者、参与开发人员等,在参与开发时,能够和专业开发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并提出的明确的需求,根据这个培养目标需要选择合适教材,需要调整传统模式下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选用《会计信息系统:商务过程方法》作为主要教材,该教材主要商务过程出发来考虑会计信息的分析和设计,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且该教材案例很多,这也非常符合我们要用项目法进行案例设计和讨论的要求,把国内的有关会计信息系统的资料作为参考教材。原先从计算机角度出发注重单个模块如总账、工资产等子系统的基本需求分析、基本功能结构设计、代码与库文件设计、程序设计等教学内容作调整,调整为站在会计人员的视角,从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出发,讲解信息技术的应用。

(二)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教学计划中安排总课时32学时,课内讲授20个课时,案例讨论4课时,上机8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会计信息系统:概念和工具,内容包括第一章至第四章,讲授各章基本知识点,并结合案例进行应用。主要内容包括会计信息系统介绍、商务过程入手进行事件分析、会计数据系统的描述、风险和控制分析。每次课后布置案例题目,学生分组选定的案例,课后完成案例题目并要求制作PPT,在第一部分内容结束后进行一次集中课堂讨论。

第二部分:理解和开发会计系统,内容包括第五章至第七章,开发设计数据模型、查询和报表的设计、窗体的设计等,能用数据库软件(如ACCESS)进行开发实现,并安排8个课内上机实践。第二部分结束后安排一次课堂讨论。

第三部分:业务循环,主要指第八章内容,包括获取循环和收入循环,是把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知识进行综合,由于课时比较紧,可以在获取和收入循环中任选一个课内讲解,另一个课外自学。

第四部分:会计信息系统的技术与开发,主要指第九章内容,介绍一些技术和开发方面的内容。

项目案例是项目法的核心内容,学生把所学的各知识点应用到项目案例分析设计中。项目分配时需要把班级人员进行分组,3~4人组成一个组,准备3~4个案例,每个案例分配3~4个组进行讨论案例。如下表1列出各章节内容和分组案例(取4个案例,每个案例有4个小组负责为例)的关系情况。

(三)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摒弃传统的单一的老师讲解方式,采用半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包括三大部分:课堂讲授、案例讨论、上机实践。课堂讲授安排20个课时,先讲授基本知识点,然后结合案例把知识点进行应用。案例讨论课内安排4个课时,学生分组选定项目案例后,课外小组讨论完成并制作PPT,课内讨论时小组代表发言、其他组进行评论并总结等。上机实践课内安排8个课时,用ACCESS进行上机实践。以学生为主、老师引导的半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既不会因封闭而枯燥,也不会因全开放而放养,这种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深得学生喜爱。

(四)教学考核

教学考核从多方面来考虑,具体见下表2。

总之,项目教学法在《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中的运用,通过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进行具体案例中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对老师来说,用项目教学法教学,不再是唱独角戏,由主角换成配角,做指导和引导;对学生来说,学生成为主角,参与整个项目的分析与设计,大大的提高了学习积极性,通过学习商务过程出发分析事件、制作活动图、进行风险和控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上机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分析设计能力,通过项目分组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通过课堂案例讨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项目教学法在《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运用,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不再是简单的会计业务操作员,而是具有一定复合知识和综合能力,从而达到培养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美]弗雷德里克•L•琼斯,达萨拉撒•V•拉玛.会计信息系统:商务过程方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5.

[2]周晓慧.项目驱动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2007,9.

[3]米青,杨延军,王霄峥.“项目导向教学法”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09,2.

第4篇:社会系统分析理论范文

[关键词]过程提示 信息需求获取 认知局限

[分类号]G203

信息系统是为用户开发的,用户的需求就是系统的目标。人们普遍认为,获取用户信息需求对一个信息系统的成功开发至关重要。可是,用户在最开始时往往不清楚或无法表达自己确切的需求,系统分析人员在信息获取方面也缺乏足够的经验,这些原因共同导致信息需求获取不充分、不准确。这样,信息获取过程中的问题就显现出来,并值得系统开发人员去关注。

1 信息需求获取中的用户认知局限

信息需求获取指从用户的需要、想法及期望中分析、抽象、综合、提炼出用户对系统的真正需求的过程。信息需求获取需要用规范的描述方法正确、全面的记录成文档,以构成需求模型。需求模型的建立是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需求获取则是建立需求模型的基础。需求获取的过程有很多难点,比如过于宽泛、复杂的“问题域”造成的系统分析人员的理解错误,分析人员自身能力、经验不足造成的信息需求获取不完整以及分析人员与用户之间的沟通交流障碍等。

1.1 信息需求确定与信息需求获取

信息需求确定(IRD)是信息系统开发最重要的环节,无论是在采用传统的结构化方法还是现代迭代方法的系统开发环境中,需求确定对于信息系统的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信息需求确定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①信息需求获取,即系统分析人员向用户或相关人员获取其对系统的需求;②信息需求描述,即用标准化、规范化的语言描述用户需求;③信息需求验证,即系统分析人员与用户讨论,识别并确定真正需求。

其中信息需求获取的方法有询问法、观察法、文献法等。询问法是在系统分析人员与用户的交流中实现的。Cough-lan认为:只有创造一个有利于交流的环境,才能使这种交流更加有效。一般情况下,系统分析人员负责引导询问过程及查找相关资料,通过营造开放的交流环境促使询问的成功。传统的询问方式是利用Couger提出的5W1H法向用户进行直接询问。而Browner则认为,基于提示方法的间接询问方式能获得更充分、准确的信息。但是目前学者们对于究竟如何进行恰当的提示,以及何种因素会对提示的效果产生影响等方面仍缺乏深入研究。

需求获取对系统分析人员的能力要求很高,分析人员获取用户需求的能力部分取决于其对“问题域”知识的熟悉程度以及自身对复杂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帮助分析人员构造问题、获取与组织信息,并将之转化为一套准确的、完整的信息需求系统。但是,即使有足够的“问题域”知识和强大的解决问题的技能也不能保证需求获取的成功,这正是受到了认知局限的影响。

1.2 认知局限对信息需求获取的影响

信息需求获取主要面临三个基本问题:①人类作为信息处理器的自身局限性;②信息需求的复杂性;③用户和系统分析人员交流过程中的障碍。其中人类作为信息处理器的局限对信息需求获取的影响往往被忽视。人类的信息行为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产物,它由信息心理活动决定,因此我们可以从认识论的角度,将认知局限分为4种类型。

1.2.1 短时记忆局限 短时记忆的最大特点是其保持的容量是有限的。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的时间很短。复述是短时记忆存储信息的方法,可以防止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发生遗忘。对信息需求获取而言,系统分析人员和用户可能因为短时记忆的局限只考虑到部分时间内的部分信息。

1.2.2 长时记忆局限 长时记忆是一种有利于存储和检索的记忆,它的信息是以有组织的状态被贮存起来的。尽管其存储容量几乎是无限的,但人们从长时记忆中回收和利用信息仍有一定困难。受到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的影响,系统分析人员往往容易只留意到现有的进程、以往的经验或最近的信息。

1.2.3 倾向性局限 这种局限来自于联想记忆搜索模型,指人们在评价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时更倾向于利用更容易记住或形象化的信息。虽然这种认知方法在大部分时候是有效的,但会造成对较近发生或印象较深事件的倾向性。在这种倾向的影响下,系统分析人员可能依照最近的或较成功的系统开发项目经验进行信息需求获取,从而限制当前需求获取的广度和深度。

1.2.4 总体判断性局限 在解决问题的初期就已经具备相当信息量的情况下,人们容易做出总体判断,随后获取的信息则用来对总体设计的结构进行调整。通常情况下,根据总体设计做出的调整会少于根据其他基础做出的调整。获取信息需求时,系统分析人员常常根据现有进程做出总体性判断,然后围绕其进行微小但不充分的调整,以致难以找到需求获取的其他路径。

2 基于过程提示的信息需求获取原理

在系统分析时,对数据和过程建模相对要容易些,因为这时强调的主要是系统形式。但如果要真正了解现实系统、理解系统的组织,就要把人的认知因素包含在模型中。过程提示正是通过软科学的方法,依据心理学中的认识论和争论理论来构造的,它是一种比直接询问(如5WIH)更注重与用户进行深入、细致交流的信息需求获取方法。

2.1 过程提示的设计原理

信息需求获取过程中的认知局限不仅存在于系统分析者中,也存在于用户身上。任何用户毫无例外都有着一定的信息意识。所不同的是,用户信息意识彼此差别很大,即使是同一用户在不同时期也具有不同的意识状态。当外界刺激用户时,用户便会产生信息需求。由于刺激强度、用户信息意识和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差别,信息需求将处于不同的认识状态,其中部分需求可能是潜在的。对于认识到的需求,用户将做出反应,产生满足需求的行为;对于用户的潜在需求,也将在外界作用下转化为行为倾向。

心理学家希尔加(Hilgard)曾用内驱力理论来解释生物控制现象,我们可以将这一理论用于研究用信息心理一行为控制。如果用ER表示用户的反映潜力或行为,HR表示用户反应的习惯强度,D表示内驱力,V表示信息刺激,K表示诱因动机,则有ER=HR*D*V*K(式中任何一项为0,反应都为0)。上式说明,用户的信息反应和行为除取决于习惯强度与内驱力外,还取决于信息刺激及诱因动机。如果习惯强度和内驱力一定,则完全取决于信息刺激与诱因动机。

信息刺激具有相当广泛的涵义,它是外界对用户的信息

激发。对于用户来说,信息激发随环境改变而变,在不同环境中,用户表现出的诱因动机是不一样的。诱因动机则表现为信息对用户的“引诱”或者用户对信息所抱的希望。它取决于用户的信息素质、专业水平以及精神状态。过程提示对直接询问方式的改进正是通过对ER式中信息刺激(V)、诱因动机(K)的改变提升用户的反应潜力,提示用户充分意识到本身的信息需求,将用户因能力、知识和水平的局限难以表达的需求转化为表达出的正式需求,从而实现更有效的信息需求获取。因此,在利用询问法进行信息需求获取时,系统分析人员应该问一些能够引发用户思考并产生疑问的问题,以此来刺激人们的认知能力,突破认知局限。问题既可以是上下文相关的,也可以是上下文独立的。其中,上下文独立的问题尤其有用,因为它们方便适用于不同情况,过程提示正是基于上下文独立问题的一种信息需求获取方法。图1将一般的直接询问和过程提示两种需求获取模式做了一个基本的比较:

直接询问:用户认知用户表达系统设计者的认知

过程揭示:经过程揭示的认知改善后的表达系统设计者更为清楚的认知

图1 过程提示与直接询问的比较

2.2 过程提示的应用过程

过程提示在信息需求获取中的应用原理如图2所示:

整个信息需求获取的过程如下:

2.2.1 用户的认知 用户的认知状态决定了其表述的方式与内容。通过过程提示方式的各种问题可对用户的认知情景进行拓宽和挖掘,刺激用户的思维使其不仅仅局限在短期记忆或者自己熟悉的事物范围内,使得系统设计者进行目的描述与需求分析时将会更加明确用户想法。用户认知状态的改善对整个系统开发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作用。

2.2.2 用户的表达 用户的表达即是通过语言对自己的认知状态进行表现。在系统开发的初级阶段,系统分析者首先需要对用户的表达(包括目的描述和需求描述)进行记录,然后才能在需求提炼后结合自己的知识展开需求分析。用户表达的语言则受自身知识水平和表达水平的限制,经过程提示后用户的表达内容比直接询问更能对系统设计者的分析产生帮助。

2.2.3 系统分析者的认知 在听取并记录用户的表达后,受知识结构差异、理解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分析人员对用户所理解的系统目的及需求可能会产生偏差,这种偏差会对之后的系统设计造成不良影响。而由过程提示策略设计的问题,对用户提问后所收集到的回答将最大限度地消除这种影响。

2.2.4 系统分析者的操作 此时分析人员就需要根据不清楚和不完善的理解对过程提示的策略和问题进行改良,然后重新对用户进行提问。在所有目的和需求比较明确、充足的情况下,开始进行目的分析和需求分析,为系统构造做准备。

以上几个过程在逻辑上环环相扣、密不可分,并且相互影响和制约,它们共同对系统设计的初步分析打下基础,使系统定位能够最大限度地达到双方所期望的程度。

3 基于过程提示的信息需求获取实现

过程提示不同于常规的信息需求获取方式,它需要对用户心理进行剖析并按照严密的流程对用户提问来获取需求。基于过程提示的信息需求获取要求在了解设计原理与应用方面之后对提示模式、流程以及策略进行详尽的设计以实现其功能。

3.1 基于过程提示的信息需求获取模型

基于过程提示的信息需求获取模型可归纳为图3所示的模型结构:

该获取模型在逻辑上分为三层结构:

3.1.1 制定层 该层是过程提示模型中最核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通过筛选对用户的初步提问提炼出其中难以解决的部分,并针对这些部分制定一系列的提问策略。在对策略分类归纳以后根据具体情况使用不同策略对问题进行设计,且经改进后的问题将被重新设计再对用户进行多次提问。

3.1.2 交流层 系统分析者通过初步提问和问题设计后的多次提问获取用户的需求。此时,用户在认知层面上经过提示后对问题进行严谨的回答并且针对模糊的问题与系统分析者进行沟通。该部分是制定层与改进层的一个枢纽,体现了分析人员与用户的交互性。

3.1.3 改进层 主要是在获取用户回答内容后发现其中的问题,通过对提问策略和问题的修改对问题进行再设计。改进使得用户的回答更加易于系统分析者理解,修正了过程提示的设计缺陷以使双方交互性进一步得到完善。该层在过程提示模型中起辅助作用。

模型中的三层结构相互支撑,相互依赖,逐步将过程提示进行完善以获取最有价值的用户需求。获取的过程不仅克服了设计和使用双方“问题域”的障碍,还增进了双方相互的理解,使用户和系统分析者从对所开发系统的不明确状态和彼此的不了解状态尽快地转移到正常的工作状态,提高需求分析的效率。

3.2 过程提示策略及其影响

过程提示模型中的制定层和改进层是影响需求获取质量的重要部分,因此过程提示策略的制定与问题的设计成为整个模式中的关键性步骤。表1列举了过程提示的4种策略及针对每种策略设计的问题举例。

3.2.1 总结与反馈 总结与反馈对于克服短时记忆的局限是很有效的。信息要在短时记忆中保持活跃就必须不断得到重复。系统分析人员要求用户概括他曾说过的话,或提供摘要给用户供其考虑,就是一种形式上的重复。同样,提供反馈使用户再次思考相关问题,也能使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活跃。该策略使分析人员和用户能够重新评价获得的信息,对提高信息需求获取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有很大帮助。

3.2.2 重复提问 重复提问可以减少长时记忆局限带来的问题,通过不断激发用户的长时记忆来增加信息回收和重构的可能性,同时它也是一种验证现有信息的手段。对易获得事件和确定事件的倾向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长时记忆的检索,重复提问则能促进这种检索。通过重复提问重新审视信息需求,不但能够验证需求的有效性,还可能发掘需求获取不充分的地方,使其更加深入和准确。

3.2.3 情景设想 情景设想策略指系统分析人员提供给用户一个设想的情景,用户不只是单纯的记住它们,而是把其中的过程和结果形象化。这种形象化的策略往往可以引发用户表达出潜在的需求,并要求用户把自己置身于未来并解释可能发生的情况,使用这种策略能够帮助用户对自身信息需求进行更丰富的表达。情景设想能帮助加强长时记忆,减少对较易联想事件的倾向等。通过这种策略系统分析人员往往能够获取出不同的或潜在的信息。

3.2.4 失败性假设 失败性假设策略的关键在于逆向思维,它是对几乎为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该策略的使用能有效克服人们对易回忆事件和确定事件的倾向。具体来说,它能有效防止人们根据现有信息做出总体判断,并迫使分析人员考虑各种不同的观点。此外,这种策略可能迫使分析人员重新验证或判断现有信息,从而建立一个完整、准确的信息需求集合。

第5篇:社会系统分析理论范文

关键词:信管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042-0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是一门综合管理学、系统科学和信息科学为一体的交叉性新兴学科。按照教育部1998年7月6日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解释,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从该专业正式诞生至今已经历了15个年头,而这15年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信息化变革。一方面,社会对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很多崭新的、具体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信管专业自身的交叉学科性质及各种历史原因使得各高校对信管专业发展方向、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一直没有一个统一认识。这使得信管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着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现阶段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结合多年来教学改革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现阶段信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各高校信管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需求和就业状况的调查,我们发现:一方面,在整个社会对信管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爆炸性增长的局面下,各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招聘不到满意的信管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大量的信管专业毕业生却由于找不到对口的工作而不得不改行做其他工作。这一状况反映出现阶段信管专业人才培养出现了严重的供求失衡现象,存在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现阶段我国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信管专业的定位还模糊不清。我国的信管专业是将原有的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和林业信息管理五个专业合并而成的。从该专业正式产生至今,关于该专业的学生培养方向、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等问题大家一直争论不休。很多高校还是秉承1998年专业合并以前的老路来组织信管专业的教学。目前我国的信管专业各派纷呈,没有统一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统一的专业人才价值认同。这一状况的直接结果就是很多信管专业的学生对专业培养方向不明确,不清楚自己到底应从事什么职业。其次,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由于信管专业是一门综合管理学、系统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性新兴学科,对其课程体系设置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认识。目前很多高校的信管课程设置只不过是信息科学、管理科学、数学、运筹学等课程的简单堆积和拼凑,很少有高校开设系统科学方面的课程,更不要说开设能将这些基础课程融为一体的交叉性应用课程了。信管专业学生普遍感到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过散,难以构成专业知识结构。此外,目前各类企业应用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和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已日益成熟,如何分析、设计、开发与管理这些应用系统也应成为信管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但是这些课程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第三,课堂教学内容陈旧,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作为信管专业基础的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和系统科学都在快速发展变化,而信管专业的课程内容很多还停留在十几年前。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习的技术和理论,尚未走出大学校门有的便已老化被淘汰,不再具有实用价值。第四,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信息管理人才缺少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不符合社会立即派上用场的需要,社会普遍抱怨信息管理教育太偏重理论,以致培养出的人才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胜任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胜任工作。

二、关于信管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根据现阶段社会对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结合现阶段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为了扭转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所出现的供求失衡局面,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笔者结合多年来信管专业教学改革的经验,提出信管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路,以供同行专家参考指正。

1.明确信管专业的定位,进一步调整优化信管专业课程体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是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现阶段对信管专业人才需求的主体是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的信息管理部门及各类信息管理类软件的咨询、实施、设计、开发和销售型企业。所以,各高校要结合自身的特点,以这一需求为依据重新确立信管专业的定位,调整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为了保证信管专业毕业生能在上述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各高校必须结合自身对信管专业的定位进一步调整优化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在信管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的设置无疑是最重要的。但是,目前各高校恰恰是在信管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分歧最大。依据现阶段用人单位对信管专业毕业生能力的要求,结合现有的工作成果,将信管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类课程、核心专业类课程和专业选修类课程四大类。专业基础类课程包含三个方面:①管理类课程。要在企事业单位中有效地实施信息管理就必须要求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对企业或组织的功能、业务处理过程、环境、特点和文化等有所了解。可以开设:管理学理论、企业管理理论(包括市场营销、生产和运作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内容)、业务流程管理等课程。②信息技术类课程。掌握信息技术是成功开发和使用信息系统的基础。信管专业学生必须熟悉计算机软硬件、通讯技术、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了解信息技术构造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该类课程要加强实用技术和新技术的比例,强调信息技术对管理活动的支持作用。这方面涉及的课程有: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和网络基础、软件基础(包括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基础等方面的内容)、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等课程。③系统与建模类课程:信息组织与管理要将无序的信息有序化必须应用系统论的方法才可能取得成功。各类信息系统,如企业应用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等,都是复杂的系统,对它们的分析与设计必须应用“全局优化”系统分析方法。所以,信管专业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至关重要。此外,为了在进行信息组织、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工作过程中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必须要使用各种不同的系统分析建模方法和工具。可以开设:系统理论、系统工程、UML基础等课程。核心专业类课程包括:信息管理类课程,该类课程主要介绍信息的内涵和作用、信息从无序变有序的方法和技术、信息高效处理的方法和技术等内容。可以开设:信息管理学、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与应用、知识管理基础等课程。信息系统类课程,信息系统类课程是课程体系的核心,可分四个阶段设置课程。第一阶段,信息系统概论,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发展方向;第二阶段,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强调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使用和维护等;第三阶段,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的管理,包括信息系统的质量保证、成本估算、进度控制、风险分析与管理、文档管理等;第四阶段,典型信息系统原理,介绍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等典型信息系统基本理论和发展方向,使学生掌握典型的信息系统的工作机理。专业选修类课程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作好准备。相对于核心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就显得非常灵活和多样化。可设置一些涉及管理信息系统方面新兴的、前沿性课题和应用性课题,如“Internet中的信息、技术和经营活动”、“移动互联网基础”、“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案例”、“信息安全”、“供应链和物流管理”、“SAP系统”、“ORACLE应用基础”、“.NET编程基础”、“J2EE编程基础”等。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知识的构建过程。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需要学生自己构建才能获得知识。引导信管专业学生自我学习首先必须让学生理解自己要学习什么,也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这一知识体系就是信管专业学生所需的知识构建的基础。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可以采取如下两个途径:首先,从整体上考虑,可以重新组织一门《信管专业导论课》作为信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次,教师在具体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理解学习本门课程的重要意义、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特别要讲清楚本门课程在信管专业学生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培养信管专业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还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自学,并且把自学内容也纳入学生成绩考核的范围。培养信管专业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注意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查找新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3.加快信管专业教材建设的步伐。教材是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目前信管专业教学内容散乱落后与缺乏优秀的信管专业系列教材是密切相关的。只有不断地加快信管专业的步伐才能改变这种现状。信管专业教材建设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首先,必须要注意整套信管专业教材内容体系的建设,信管专业作为管理学、系统科学和信息科学融为一体的交叉学科的特点应充分体现在整套信管专业教材内容体系之中。此外,教材内容体系的安排要和本科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其次,在具体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根据信息化社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选择迎合发展需要的新技术和新理论作为教材内容,注意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第三,在现阶段信管专业合适教材缺乏的情况下,应鼓励教师广泛阅读相关的教材,比较选择相对合适的教材。在此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和扩充,积累教学素材,为相关专业的教材编写打下基础。

4.强化实践环节。由于社会对信管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许多用人单位对信管专业毕业生都提出了很高的动手能力要求。此外,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性质也决定了信管专业毕业生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强化信管专业的实践环节可包含如下几方面内容:首先,学校可以和一些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管理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安排时间让学生进入这些部门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不断学习,以此来增强学生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第二,信息技术的教学要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适当增加上机时间,设计既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又能激发学生动手兴趣的实验内容;可改变传统的笔试考核的方法,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做一些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程序或小系统,以此作为考核的依据。第三,由于信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是企事业单位,应创造条件使学生了解这些组织所使用的典型信息系统。可以聘请一些资深的信息主管来介绍典型信息系统应用的现状和当前发展趋势。当然,最重要的是狠抓实验室建设,构建若干典型信息系统的模拟环境,通过这些系统使学生了解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工作特征、与人的相互作用等知识,为学生分析、设计、开发和管理这些典型信息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高度重视毕业设计,利用毕业设计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构建其知识结构,同时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管专业的毕业设计首先要强调选题的合理性,学生毕业设计的内容一定要覆盖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及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主要过程和技术,这样才能起到将所学内容融为一体的目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2006年开始出现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局面,我们通过系统分析找到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信息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到2010年,信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开始出现逐年好转的局面,现在信管专业成为一个高薪热门专业。本文是对这些年信管专业教学改革经验教训的系统总结,希望能给广大同行带来新思路。可以预见,随着信息社会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社会对信管专业人才培养必然会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培养更多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的信管人才,我们必须不断地反思和调整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有一点必须要强调,即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遵循“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这一原则不断地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滕佳东.工商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3):33-35.

[2]何永刚,黄丽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07,(12):42-43.

[3]钱进,叶飞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现代情报,2009,(4):62-66.

[4]梁昌勇,顾东晓.信息管理类专业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2):96-98.

[5]卢志平,陈朝晖.主动实践理念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J].现代情报,2009,(1):4-9.

第6篇:社会系统分析理论范文

关键词:电力系统分析;试题库管理系统;自动组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117-02

目前在高等学校的教学体系中,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主要采用考试与平时考核结合的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必须肩负起考试命题和对考试成绩统计和分析的任务。传统的人工命题方式存在诸多缺点,如:工作效率较低,准确性和规范性较差,产生大量的重复劳动等[1]。《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试题库系统完成了网络式试题库开发平台的设计,服务器端使用Windows 2003 Server作为系统平台,数据库选择SQL Server 2000客户端采用Windows XP作为系统平台进行开发。采用简单易操作的Word文档存储试题,利用JAVA语言对组卷系统进行程序开发,实现了试卷的随机抽取,命题覆盖面更广,准确性和规范性显著提高[2]。

一、试题库管理系统平台的建立

(一)试题库管理系统功能

建立一个能自动抽取试题、自动组卷及下载试卷的试题库管理系统,应具有如下功能:

(1)同时存放试题及相应的标准答案,根据组卷要求,能够快速准确地随机抽取试题,试卷和标准答案同时生成。(2)试题多样,涵盖选择题、是非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多种题型,难度可选。方便地对试题库进行增加、删除、备份、导人及导出等维护工作。(3)能对试卷进行添加、删除、修改等维护工作;对试卷进行预览、自动排版、下载等操作;可以对试题包含的题目统计和分布。(4)教师通过个人账号进行登陆试题库管理系统,保证试卷的保密性。系统具备完善的帮助、操作提示和错误提示等。

(二)试题库系统的结构设计

根据对试题库管理系统功能的分析,设计了命题管理,组卷管理,自动组卷三个模块。命题管理包括用户登陆、密码管理、数据备份;组卷管理包括试题库的各种管理,可以实现浏览试题内容、录入新题、删除试题、试题信息的配置与修改;自动组卷可以根据试卷参数设置生成试卷,按照系统设置的试卷模板样式自动进行试卷的排版并生成Word文档,试卷的浏览、修改、存储和打印可以在Word中非常方便地完成。还可实现试卷预览,调整试题分数,试题信息统计等功能。

二、试题库项目的设计

(一)《电力系统分析》试题的特点和要求

《电力系统分析》是高等院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和“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和“电力系统暂态分析”两部分,学时量很大。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与电力系统生产过程密切相关,考试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理解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命题过程中,要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教材为范围,使试题覆盖全面;试题难度适中,试卷中70%左右为容易题,20%左右中等较难题,10%左右为较高难度和深度的试题,主客观题对不同难度的题目有所体现,能够体现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题型要丰富,客观题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名词解释。主观题以考查知识的综合应用为主,包括问答题、计算题、设计题和综述题等,应以主观题为考点;题量要适度,试卷应保证有恰当的题量,一般按120分钟考试时间设计试卷;题目要贴近生产实际,根据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试题库中的题目应着眼于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实际问题,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试题库项目的设计

教师可以通过通用的试题库输入和操作界面,在“创建试题”窗口中选择题型,重点等级,试题性质,参考分数,所属知识点,难度等级和适用对象等约束条件后输人试题和相应的参考答案,直接存入Word文档中。还可以对已输入的试题进行修改;按照不同约束条件,如难度等级,所属知识点,对已输入的试题信息进行统计;检查错误信息,使教师能够方便的进行试题库的管理。

1.入库试题的字段:(1)试题编号:自动生成。(2)试题内容:文本+图片。(3)重点等级:分为3级 普通内容―重点内容―核心内容。(4)难度等级:分为4级。1―4 难度逐级升高。(5)试题性质:分为7类。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综合应用―创新能力。(6)适用对象:分为3类:专科―专科、本科―本科。(7)题型编号:分为7种 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计算题―设计题―综述题―其他,其中1~5为客观题,6~9为主观题。(8)知识系列:按该课程的知识体系及其层次(章、节、知识点),细分为若干个知识范围。用x.y.z.n为每个知识范围设置标记,组合试卷时,用此标记防止出现重复的内容。例如:2.3.1.10,表示第2章、第3节、第1小节、第10个知识范围。(9)试题分值:单选题≤1分、多选题≤2分、填空题(每空≤1分)、名词解释≤3分、问答题4~12分、计算题5~12分、设计题10~20分、综述10~20分、4级难度试题(每题≤10分)、3级难度试题(每题≤15分)。(10)评分标准和答案:文本+图片。(11)历史记录:前次考试未用―前次考试用过(该字段与教师无关)。

2.每门课程的题库要求:

(1)主观题总分值的比例≥60%。(2)重点与核心试题总分值的比例≥70%。(3)试题难度总分值的比例分布:4级≤10%、3级≤25%、3级+4级≈35%;2级≤40%、1级≤50%、1级+2级≈85%。(4)题库的总分值≥1000分。

3.组合试卷的约束条件。

(1)主观题总分值的比例≥60%。(2)重点与核心试题总分值的比例≥70%。(3)试题的知识编号不能重复。(4)覆盖面≥70%(知识体系)。(5)难度约束条件:按难度分为5级:A-E级。

三、主要模块介绍

(一)试卷定义模块

在新建试卷之前,教师通过定义试卷界面对试卷名称,适用对象(包括本科和专科学生),卷面总分,试题覆盖面,试题难度等级,主客观题及重点题比例和适用班级,学期进行选择和填写。抽取成功的试卷中将显示试卷名称,适用班级和使用学期等信息。同时教师需根据教学考试要求完成对试卷题量的设置,包括题目数量,题型和分值。确认提交后,系统将自动显示试卷设置题型和各类题型分值。待教师确认开始抽题后,系统进行自动组卷工作。

(二)试卷维护模块

完成组卷后,教师可以对试卷明细进行查看,可以实现对试题内容的查看,选择替换或保留试题,还可以调整试卷分值分配,试卷预览,按照试卷模板样式生成试卷。若对所抽取的试卷不满意,可进行重新抽取。生成试卷后,教师可以方便地下载试卷和答案,并进行打印。

(三)试题总结模块

试卷成功抽取后,教师可以对试卷信息进行查看。试卷信息包括;主客观题目比例,试题性质涵盖分值,重点题比例和各难度等级试题所占比例。

四、结论

结合高等院校《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特点,完成了对试题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本系统采用Word文档存储试题,具有自动组卷、试题浏览、试卷维护、下载输出、系统帮助等模块,操作方便,界面友好,实践结果表明本系统可以从库中抽取多套满意的试卷。利用该试题库完成的试卷,经任课教师审阅通过,近20个专业班级在考试中使用,学生考试成绩符合正态分布,能够正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试题库系统的开发,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使考试更加规范化,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兰英,梁波,孙朝云.高校课程考试自动组卷算法的研究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09,(16):86-88.

第7篇:社会系统分析理论范文

[关键词]物资管理 信息系统 构建

中图分类号:D9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6-0083-01

作为一个制造型企业,物资管理是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一环。在企业内,物资根据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需要所进行的流动,就构成企业物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直接受到企业物流是否畅通和合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日益信息化,信息作为一项重要资源在企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将效益建立在管理和信息之上。所以,依靠计算机技术对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研究和开发,在企业内开展信息化物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物资管理水平。

一、目前制造业企业在物资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如下问题

1.不能及时获得库存信息

企业的生产运作对于各种零部件的现时库存量信息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受种类多、数量大等因素的影响,零部件库存量的核算工作就显得费时费力又容易出错,进而对企业的生产和运转产生影响。

2.库存信息不准确

当前的库存管理采用的是库管员随时跟进物料出库、入库单对库存信息进行修改的管理模式。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由于零部件的多种类多数量而影响到库存记录的准确性,为了不断纠正库存记录与实际库存的误差,就要求库管员定时不定时地开展盘点工作,这无形中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3.无法及时了解生产用料情况.

根据所下达的工单不同,生产线实际对各类零部件的需求不同,而送料员往往根据个人经验向用料点补充材料,相关配套的发料、用料记录往往处于缺失状态。这就造成生产线在产生实际生产需求时才发现缺料的情况,直接造成生产用料秩序的混乱,对生产用料的实际情况无法进行准确反馈。

4、零部件供应偶尔不及时

在传统的制造企业中,生产零部件无法及时供应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产需求,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所以,要改变当前的发展模式,亟需对企业物资管理模式进行重新研究和开发,构建先进的物资管理系统,从而使得企业的管理水平得以全面提升。

二、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1.库存物资管理

库存物资是指为了保证将来的生产目的而暂时处于闲置存储状态的生产资源。制造企业的生产流程通常是:原材料采购-机械加工-产品装配-产品销售。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企业生产的原材料和产成品在企业的原材料库、成品库以及各类生产单位中均以库存的形态存在。但这些以库存形态存在的物资实际上是企业的资金,是企业用流动资金转化成的原材料和产成品。直到产成品实现销售转化为流动资金,这些库存物资将固话企业流动资金。企业进行物资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企业最佳库存量的管理,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以及顾客需求得以满足的前提下,实现最小量的库存物资与最低成本的统一。

2、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l)面向管理决策

在学科研究上,继管理学思维方法及管理决策行为理论之后,管理信息系统成为管理应用的一个新发展,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服务于管理决策,应用的目的就在于及时向管理决策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2)综合性

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个综合性管理系统有助于对组织的全面管理。组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对所建立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各个子系统进行开发和应用,以实现运用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管理功能。通过运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综合管理,有助于更高层次管理信息的产生,进而服务于管理决策。

(3)人机系统

企业引入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目的在于辅助决策者进行决策,因此该系统的应用必须是人机相结合的。在该系统中,各级管理人员既以系统的组成部分而存在,又可以对系统进行使用。因此要根据这一特点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开发,对系统中人和计算机所处地位和作用进行准确地界定,使得人和计算机的长处在该系统中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

(4)与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系统

如果缺少了现代管理方法的引进和采用,而单纯地运用计算机系统替代手工管理系统提高处理速度,仅仅能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并未充分发挥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要充分发挥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就必须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将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与思想融入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展和应用之中。

(5)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体现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其理论基础主要产生于运筹学、决策理论、管理理论、应用数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等相关学科之中,这使得该学科的理论有着鲜明的边缘性。

三.系统分析与总体设计

系统分析指的就是对系统的逻辑分析,其主要目的在于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及方法以原信息系统为基础对问题进行识别、调查、系统化和可行性分析,从而形成一套新的逻辑系统方案,其着重解决“做什么”这一问题。简言之,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下一步的系统设计提供基础准备工作。通过对原信息系统问题的识别和分析,找出当前系统存在的关键问题所在,同时通过对其数据流程和业务流程的分析找出其在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在此基础上设计新的逻辑系统模型。也就是通过对现行系统的研究分析找出其缺陷所在,进而对症下药,不断对系统进行完善。总之,新系统的设计和完善离不开对原信息系统的分析环节,离开这一环节,新系统的设计必然遇到种种问题,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可以说,系统分析及其内部的功能分析对于新系统的开发和完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系统分析,对新系统的信息和功能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明确,设计出新的逻辑模型,对系统“做什么”这一问题作了回答。接下来的“怎么做”就需要系统设计来完成。系统设计是系统的物理设计阶段,被认为是继系统分析之后的系统开发中第二大重要步骤。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根据系统分析阶段所形成的系统分析报告设计新系统。在这一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主要有:在保持系统总体模型以及科学合理设计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目标系统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完整性、一致性、可变性和简单性等特性。对于人、财、物的投入要科学合理,达到综合效益最佳。整个系统设计工作是由上向下的,首先是对总体结构的设计,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深入设计,最终具体到每一个模块。系统的总体设计就是以系统分析为前提,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安排整个系统的实现规划、数据存储规律、软硬件配置、系统划分等因素。

结论

当前,物资管理已被多数企业视为继“降低成本消耗”和“扩大产品销售”两大利润源泉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而广受重视。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入发展的今天,传统上被视为企业利润源泉的降低成本和提高销售已难以完全适应企业发展对利润的需要。而在企业生产中占据关键地位的物料成本及物资管理对于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效益方面可以发挥巨大的空间和作用。因此要求企业加强对企业物资的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马振东.企业物资管理的可追溯性探讨[J].现代商业.2010(06)

[2] 邵明伟,康铁兰.现代生产型企业的物资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03)

第8篇:社会系统分析理论范文

【关键词】 中医医学 思维 发展

1 现在中医思维

现在中医与西医所走的道路是一样的,都在朝着现代化的道路前进。但中医药学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走按照自身发展规律的道路。

1.1 中医教育 根据目前中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设想如下。第一点,完善知识结构,科学设置课程。遵从中医学理论体系,改变现有知识结构,科学设置中医课程。中医学体系是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的体系,其知识结构应该包括中医学文化、哲学思想和医疗技能。第二点,调整中西医课程在医学教育中的比重。中医院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和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也应以中医课程为主,把中医知识结构中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其余可安排为选修课,这样学生的思维翻跟头可能更加深入化。第三点,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积极开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或讲座,中医教师授课除了传授中医的基础知识外, 还应将中医的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认识论、方法论等理论特色贯穿于始终。第四点,加强中医经典著作学习。第五点,提高学生中医临床实践技能。

1.2 科研方面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思维方式进行科学研究。无论是中医基础研究还是临床研究,大多采用现代医学的实验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运用现代医学思维方式,主要从微观角度寻找中医理论的客观依据,验证中医理论的正确性。最终导致中医研究西医化,研究成果西医化,不能真正应用于中医临床.其次,应着重采用具中医特色的临床实践研究,通过临床实践的验证,不断地校正相关的理论和认识思路。中医实践思维应贯穿于中医科学研究的始终。

中医学自古就重视人体实验, 临床医学是中医学的核心, 理论升华来源于临床, 新药开发来源于临床, 所以人体实验应当是未来中医研究的重要手段。再次,从哲学方法角度对中医理论进行研究。中医学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其影响包含着许多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整体观为其主线。它不同于西方医学,不具备西方还原论的基础,因此不适合用还原法对其进行研究,只能考虑运用中医自身的方法来研究,这就离不开对中医方法论的研究。现代的人们大多致力于中医生命现象的研究,如组织、结构、细胞、分子、基因等微观物质结构,却忽略了中医思想方法的研究。

2 革新中医思维

2.1 建立现代中医系统一思维 现代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现代的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甚至有人提出现代的医学模式应当是生物-自然-社会-心理的医学模式。医学的性质已不再仅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而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种科学。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必须转变原有的医学思维方式。中医学现代化是中医发展的趋势,如何使中医学既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又不背离中医学自身的轨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继承、发扬自身优势和特色基础上,勇于创新,建立现代中医系统论思维。

2.2 发展系统分析方法 把整体研究与分解研究统一起来,全面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是医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方向。现代系统论的系统分析方法实现了这种发展。中医学由于其自身思维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更应建立中医系统分析方法。所谓系统分析,是把研究对象作为系统,按照系统观点,立足于整体,在不分解整体的前提下,对系统的环境、结构、功能及其各个部分、方面、要素、关系进行分析,全面揭示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找到有效地调节整体和整体内各部分的机制和规律。它的特点是:不分解系统整体,保持系统整体的完整性;对系统整体及其各部分的属性、功能、特征、关系等进行分析,认清细节;获得的是透视式的全面认识,整体是完整的,细节是清楚的。

3 实践中发展中医

从中医学的发展史来看,其理论的每一次发展与飞跃,都是以临床实践的需要为动力而引发的。历代医著都是医理和临床紧密结合的产物,中医学的理论大家也必然是临床大师。中医理论与中医临床学科也没有截然的学科界限,它们之间的联系很难割裂开来,中医理论源于临床,临床实践是中医理论发展的重要依据。

第9篇:社会系统分析理论范文

关键词:大系统理论;学科分化;学科结合

中图分类号:N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0-0071-02

一、大系统的基本理论

(一)大系统的共性

现代社会日趋信息化、网络化、系统化,在工程技术、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各领域出现了许多复杂的大系统,(见图1)。

图1 大系统一览

图1中大系统具有以下共性:(1)规模庞大。大系统包含的子系统(小系统)、部件、元件甚多。通常,而且大系统占有的空间大,涉及的范围广,经历的时间长,具有分散性。(2)结构复杂。大系统中各子系统、部件、元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复杂。一般情况下,大系统中不仅包含有人,还包含有物,具有“人-人”、“人-物”、“物-物”之间的多种复杂关系,是主动系统。(3)具有综合功能。通常,大系统的目标是多样的(经济的、技术的、生态的、社会的……),因而大系统的功能应该是多方面的(经济管理、质量控制、环境保护……)、综合性的。(4)涉及因素众多。大系统是多输入、多输出、多变量、多目标、多参数、多干扰的系统。其中有“人”的因素,还有“物”的因素,不仅有技术因素,还有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具有不确定性、不确知性。

这样的大系统极需人们去探索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大系统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发展条件。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在国内外有许多原本从事控制理论、运筹学、系统科学方面研究的专家、学者纷纷转向大系统问题的研究,在大系统理论的研究上取得了进展:(1)大系统模型化及模型简化;(2)大系统结构分析与综合;(3)大系统最优化;(4)大系统稳定性;(5)大系统多级递阶控制;(6)大系统分散控制。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时域数学模型(代数方程组、微分或差分方程组),通过分解-集结或分解-协调方法,将控制理论中的多变量控制理论、最优控制理论、稳定性理论等,和运筹学中的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等加以综合和推广,用于大系统的分析与综合。

近年来人们在大系统理论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但也遇到了一系列难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主动性(Activity)。大系统往往是“主动系统”(ActiveSystem),包含有“主动环节”―“人”,例如,操作人员、控制人员、管理人员等。在大系统分析和设计中如何建立“人”的数学模型?如何考虑人的因素?(2)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大系统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例如随机性、模糊性、对象特性漂移或结构和参数摄动,难以用传统的数学模型进行描述及控制。(3)不确知性(Uncertainly-Known)。大系统通常是信息不完全、知识不充分、数据不精确的系统,难以用准确的数学模型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和设计。(4)维数灾(CurseofDimensionality)。大系统的状态变量的数目较多,数学模型都是高维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工作量随维数增高而迅速增长,导致所谓“维数灾”。(5)发展中系统(DevelopingSystem)。通常,大系统的控制过程较慢,过渡过程时间较长。在控制中作用进行期间,大系统本身也处在发展当中,系统的结构和参数、目标和环境条件、系统特性和功能也处在变化当中,这种“发展中系统”难以用常规方法进行控制。(6)分散化(Decentralization)。大系统包含了许多子系统,而各子系统往往是分散化的,分布在不同地方。这将使信息和控制分散,形成“非经典信息模式”,基于“经典信息模式”的控制理论和方法不一定适用。

(二)大系统控制论

控制论是关于机器、生物中的通信和控制的科学,是一门典型的横向学科,是自动控制、计算技术、通信工程、神经病理学、神经生理学、数学等有关学科相互结合而形成的新学科,突破了工程技术与生物科学之间的传统界限。

为了解决大系统分析、设计和模型化的难题,在结构分析方面提出了控制系统信息结构“能通性”的新概念及分析方法,用以分析大系统的控制信息结构特性;在结构设计方面,提出了最经济控制、最经济观测以及分型能控性、分型能观性等新概念;在大系统模型化方面,提出了广义模型化的构想,在数学模型、知识模型、结构模型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大系统的广义模型,提出了多重广义算子、多层状态空间、广义知识表达网络等新方法。在对待“维数灾”问题,提出了启发式优化、启发式动态规划、自觉习非线性规划、启发式线性规划等新方法。

二、大系统的应用

(一)大系统智能控制

关于控制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经典控制理论”,主要采用传递函数模型、频域分析与综合方法。第二阶段为“现代控制理论”,主要采用状态方程模型、时域分析与综合方法。第三阶段有两个发展方向:(1)大系统理论。控制理论向广度方向发展。(2)智能控制理论。控制理论向高度方向发展,提高控制系统的智能水平。智能控制为复杂大系统提供了新的控制方法和技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为实现大规模、远距离的大系统智能控制提供了新条件、新环境。

(二)大系统智能管理

现代计算机管理系统是具有多层次、多方面、多阶段的综合管理功能的,人机协调的、智能化、集成化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智能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已在多行业、多部门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中获得广泛应用,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普及,在分布式人工智能与管理科学相结合的基础上,可开发更大规模的分布式智能管理系统,形成大系统智能管理系统。

(三)大型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学科领域中应用广泛的重要分支,是典型的知识工程系统。为了解决大系统应用需求的综合性与专家系统的专业性之间的矛盾,需要研究开发多专业、多学科的大型专家系统,其关键技术包括:广义知识表达、灵活推理方法、综合知识库、自组织推理机。

三、大系统理论的发展前景

理论是在生产实践中产生,反过来以用来指导实践的。随着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加上现代管理软科学技术的发展,大系统理论将会日臻完善,应用天地会更广阔。

参考文献:

[1]涂序彦,王枞,郭燕慧.大系统控制论[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2]朱道立.大系统优化理论和应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3.

[3]王元放,周宏农,敬忠良.“系统的系统”的综述[J].系统仿真学报,2007,19(6):1182-1185.

[4]朱明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大系统技术接口标准发展综述[J].航天标准化,2006,3: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