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于学院管理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职教育 旅游管理 教学改革
1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层次定位不清晰
目前很多院校对高职类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层次认识不清,毕业去向定位不准确,导致教学工作的重点错位,将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目的混淆。一些高职院校的领导多年从事本科教育管理,他们对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培养哪一个层次、哪一种类型的人才,不十分清晰。因此,不能正确地把握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在教学管理中更多的以本科教育管理模式去引导,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没有了本身的优势。
1.2 教学管理问题
1.2.1 课程设置方面
一是定位不当,高职院校没有形成适合自己要求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计划不稳定,专业知识结构不符合市场需求。二是学科理论的内容结构、逻辑顺序与岗位实践的渐进过程不一致;三是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以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为例,理论课基本占85%,大大束缚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教学效果也欠佳。
1.2.2 学生实践层次较低
目前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无论是短期的见习还是毕业顶岗实践学习,主要都集中酒店的一线服务岗位,而且也并没有达到轮岗实习,实践学习的内容比较单调,实践学习的层次不是很高,实践学习的单位比较单一。很多的学生的实践学习积极性不高。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在实践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内容缺少细化目标。
1.2.3 校企合作没有深度
目前的校企合作形式主要是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企业看中的是学生的廉价劳动力,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学生的教学工作中,双方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不多。目前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合作单位较多,但学校未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1.3 师资队伍建设不合理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师资应有区别,目前较多学校更注重教师的学历,较少的考虑他们的经历。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较少,只能达到15%—20%。很多高职学校的一线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走上讲台的,他们一般都没有旅游职业经历,对行业缺乏了解,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性相对较弱,不能成为实践教学活动的好导师,这大大减少了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以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11位任课教师中真正有旅游企业工作经历的只有2人。
2 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效果
2.1 清晰定位学生的培养层次
旅游行业本身对一线就业人员的理论水平要求不高,所以高职院校更应顺应旅游市场需求,在学生培养层次的定位上着眼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管理中恰当引导,这样才有利于教师的教学。
2.2 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2.2.1 充分体现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①明确岗位定位,突出能力导向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应以培养旅游企业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以培养职业综合能力为核心,既要注重学生服务技能的提高,又突出对本专业中基层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知识必需够用为度,以强化应用和技能为重点,以技能立业。
②尝试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工作中可以运用的有较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有:角色扮演、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操作示范、管理游戏和实习锻炼,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像我院在全院推广的案例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在教学手段上,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技,让学生通过网络、录像、图片、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学习,了解国内外旅游企业的最新发展动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我院在2007年已在全院每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在全校推行多媒体教学。
③课程内容充分体现地域性
旅游活动是在一个地区发生的行为,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演变具有各自特色。另外学生在就业时也会更多的选择学校所在地,所以在旅游课程教学内容应十分重视地域性。例如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地处青岛,日本韩国游客在旅游市场中有一定比例,因此学校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在教学计划上做了变动,把日语和韩语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使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了市场需求。另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实行双语教学。
④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
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与旅游企业的合作,让他们参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让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旅游管理人员提出建议。在教材编写方面可以与旅游企业合作进行教材开发,使高职学校的教材更适合实际需要。
⑤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在制定实训课教学大纲时应根据旅游行业发展的需要,完善实训报告和实习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特别是实习基地建设。
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学生在学校里就能接受正规的操作训练,同时又能感受到旅游企业氛围。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可以使学生有高规格、稳定的实习场所,学生可以直接接触企业、接触社会,弥补校内实践设备和场所的不足,而且能够使企业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过程,使培养的人才更具有针对性。
⑥在课程考试考核上进行改革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考核可以考虑多使用笔试、口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学生更加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学习。目前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已把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与客房管理纳入了课程考试改革的范围内,采用的形式是笔试与操作相结合,笔试占20%,操作占80%。
2.2.2 以证书导向,推行“多证书”制度
“多证书”制度是指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取得学历证书和各种技能证书。这种制度使高职的教学工作目的更加明确。教师创造性地教;使学生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者转变。我院自2006级开始就对学生推行“多证书”制度,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进行理论学习还要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还要取得相关的辅助证书,使学生在就业时增加了应聘砝码。
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高职要采取措施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 “双师型”、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一是聘请旅游行业管理和企业管理人才担任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利用他们丰富的行业经验指导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二是要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去旅游企业或行业管理部门挂职锻炼,选派教师去国内外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点)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操作规程和服务标准,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三是在进行教师的招聘时,应更加注重应聘者的旅游企业工作经历。
参考文献:
[1]陶红.谈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2]余伯川.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9).
[3]吕芳.谈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以唐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商场现代化,2009,(3).
关键词: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实证研究
中国分类号:G659.21
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大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他们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积极主动地参与高校重要决策与事务的管理,达到促进高校健康稳定发展的目标。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日渐加强,大学生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
丽水学院地处浙西南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从2012年起,学院围绕“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造“最关爱学生的大学”。学院实行书院制近两年来,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我们也从中看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更准确的了解书院制背景下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现实情况,本论文以浙江丽水学院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在该学校试行书院制的背景下对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大学生参与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和应对措施。
一、丽水学院大学生参与书院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一)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为获取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第一手资料,本研究采取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式。于2014年的3月――4月份,历时两个月。在丽水学院主干道随机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30份。问卷设计分为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2种,多项选择题比例的统计数据是每个选项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二)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本次问卷设计围绕大学生参与书院管理展开,笔者将主要分析大学生参与书院管理的意愿、参与内容和参与机制。据统计,参加本次问卷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占49.3%,女生占50.7%。学历分布:本科生占67.3%,专科生占32.7%,问卷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有54.7%的大学生曾经或正在担任学校学生组织的干部。
1.大学生参与书院管理意愿
一直来受传统保守教学理念的深刻影响,我国国内高等院校教学管理者大多认为“学习就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生在校的任务是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增强自己的学识,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参与学校事务管理却与学生的主要任务相反,浪费了学生的时间与精力,大大影响了学业。学生不应该承担多个角色,不应该同时是学习者与管理者的结合体。
2.大学生参与书院管理制度设计
通过调查研究得知,大学生参与书院管理制度化程度比较低,学校几乎没有制定学生参与书院管理的制度,对学生的参与权、参与内容、参与范围和参与途径没有进行明文规定,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就大大降低了。
二、影响大学生参与书院管理因素
关于“你认为影响大学生参与书院管理的障碍有哪些?”一题结果显示,影响其参与管理的因素主要来自三方面:
1.教育管理者层面
学校教育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学生的信任与认同,认为学生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心理不够成熟,操作起来存在很大的难度,因此没有真正接受学生参与管理,从而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忽视了学生的作用。
2.学校制度层面
学校的书院管理制度缺乏学生参与管理的制度保障,管理行为发生的首要条件是制度的完善,由于缺乏合法合理的符合实际的鼓励机制,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学生参与书院管理名不正言不顺,在这种情况下大大削弱了学生参与积极性。
3.学生个体层面
学生参与书院管理的能力不足也是制约学生参与书院管理的原因,虽然有的学生在社团、部门中培养了较强的管理能力,但书院管理具有全局性,有些学生还是缺乏全局性观念,理论与实际相脱节,自身能力不符合书院管理要求,无法适应管理形式,只能退出书院管理这个舞台。
三、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树立新的思想观念
很长时间以来,教育管理者基本上是无视学生对于高校管理所具有的作用,主观上没有接受学生参与的意识,所以客观上也导致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因此,教育管理者要摒除传统思想观念,清醒地看到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保障学生参与管理的权利
健全的制度对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作用,只有构建一个完善的制度和参与机制,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首先应以国家出台的政策为基础,对学生参与管理的权利、范围、途径、内容、参与程序等作出相应的明文规定。其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院校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健全学生参与高效管理制度。
(三) 扩大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内容与范围
注重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调动,学生的参与不应仅仅局限于参与课外活动、社团部门活动、学生服务和宿舍管理等事务,在制定学校规章制度包括学生管理的有关制度时也要确保学生的有效参与,包括对学校高端层面决策的参与:在学校制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教学管理工作者人员变动等多个方面,可以适当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和主体能动性。
(四)丰富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途径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参与本校事务的管理途径比较单一,主要通过学生会、分团委和学生社团等组织参与管理。所以,要不断创新学生参与管理的方式,拓宽参与渠道,比如,学校在做出重大决策前,可以通过网络、问卷、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对老师的教学实绩进行评价;学校在制定长期发展目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管理权限,适当给予学生参与管理的权利;学校可以在网站和校园内分别设立校长信箱,收集学生对学校管理的建议等等。最终,要通过丰富途径增加渠道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自己学校的管理中来,从而为自己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蒋麓.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问题研究[J].科技信息,2011(18):51-53
[2]张梅芬.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实证研究[J].台州学院学报,2010(2):22-24
关键词:校院二级管理 重复建设 行政权力 学术权力
二级管理是目前国内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管理模式,实行这一模式的原因有两点:一是高校扩张后,管理对象增多,学校一级管理的幅度有限,客观上有需要;二是二级管理形式符合现代大学管理体制的要求,是高校管理向“现代化”迈进的一部分,主观上有动机。而笔者再次将其提出,则是因为当前许多高校在二级管理过程中由于权力划分不完全合理,出现了各种问题,需要建立更明确、更科学的权力结构加以应对。
一、校院二级权力分配存在的问题——以教学资源重复建设为例
“二级学院实体性增强后,学院从学校全局出发意识会相对减弱,往往会出现有权无责的现象。学院各自为政、相互牵制,甚至会出现恶性竞争,学院间壁垒森严,导致学校领导权失控、决策权分散、管理失衡。”以教学资源建设为例,从学校角度来看,固然要进行最科学规划,“花最少钱,办最多事”,但在学院层面,往往会出现重复建设,甚至出现建后闲置等问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由于权力结构的配置出现了问题。
1.教学资源重复建设现象分析
许多高校在实行二级管理后,都出现了几乎每个学院都有计算机房、基础实验室、图书资料室等现象,甚至教工活动中心也有重复建设的现象。而且,除了检查的时间外,这些设施的使用效率一般都比较低。
以计算机房为例,一个学院的机房拥有数十台,甚至上百台计算机,而学院的学生数一般为几百或一千左右,也就是说,在保守估计下,基本上是十个学生就拥有一台,按照每天五大节课(一般高校都是两小节课连成一大节)计算,如果要这些计算机满负荷运转,则每个学生至少要两天上一次计算机课。而事实上,高校的计算机课一般都设置在学生需要通过等级考试的一、二年级,学生基数至少减去一半。并且,除了计算机专业,其他学生一周最多能有两节课,课时基数最少减去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按十人一台配置的计算机房,其最高使用率仍低于40%。而学校为这些教学设施、资源的建设支出了大笔的经费。并且,一旦学院拥有这些设施后,根据“能上不能下”“能加不能减”的传统,还必须不停地追加投入进行维护和更新,甚至新增。也就是说,我们在建设、维护和更新的经费中有约60%是用于保障设备的“闲置”。
2.教学资源重复建设原因分析
理论上讲,教学设施的建设权力一般都掌握在学校手里,并没有下放给学院。那么在学校统筹安排之下,为何还有如此多的重复和闲置呢?笔者认为,这不能简单归结为学校有关部门的管理不善或统筹无方,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地分析二级管理后各项权力的关系。
二级管理后,学校的建设权虽然没有下放,但有两个重要权力却掌握在学院手里,一个是建设需要的建议权,即“需要什么”;二是设施的管理权,即“由谁来管”。
“建议权”看似无足重轻,因为学院只能建议,不能决定,学校最终可以不采纳其建议,而实际操作中却并非如此。因为二级管理之后,学校的工作是方向性的,如确定工作目标、规定工作重点等,但具体工作如何开展是由学院自己决定的。也就是说,学校可以规定“做什么,不做什么”,也可以规定“要做成什么样”,但具体“怎么做”是学院的权力,由此,能对“做”的过程中需要什么设施、资源提出建议的,也只能是该学院自身。于是,建议权变成了“唯一建议权”,学校如果不采纳建议,那么就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将“怎么做”的权力收回,亲自实施,但如此一来又回到了一级管理;二是和学院“讨价还价”,要求学院修改建议,但这只是在“量”上的协调,并没有改变学院建议权的“唯一性”。而我们认为,当建议权具有了唯一性时,它实际上取得了决定权的“效力”。
并且,如果出发点仅仅是“更好地完成任务”,那么学校是可以通过协商来解决的,因为在完成任务的角度,校院双方的目标一致,利益也一致。那么,对于上文讨论的计算机房使用率问题,学院层面认识不到吗?显然不是。那么,为什么还要重复建设呢?这就涉及第二个权力,管理权问题。
理论上讲,教学设施的使用权与管理权是可分离的,可以由学院使用,而由学校统一管理,但为了提高管理效率,使得两者之间无缝衔接,同时也为了避免两权分离后,管理方的“机关作风”问题,许多高校选择了将使用权和管理权同时赋予二级学院。表面上这一举措没有问题,而且还“深入推动了二级管理”,但在事实上却隐含着一个大问题:实际所有权问题。按理来说,二级学院的资产都是学院是学校的,学校所有资产都是国家的,但这只是“理论上”的。而在实际中,一旦拥有了管理权,那么,建好的教学设施就成为了学院的“固定资产”,其他部门或教师、学生使用则需要该学院的“同意”并且支付“管理费”。如此一来,由于“谁管理,谁受益”,管理权与利益紧密的结合了起来。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院在教学设施资源方面权力进行了一系列演进,并最终归结到部门利益之上,这也成为了高校教学设施重复建设的最大驱动所在。
二、二级管理权力的重新配置——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区分
笔者认为,在校院二级权力分配中,可以将行政权力的分配与学术权力的分配区别对待。
学校应将行政权力进一步集中,可以成立校一级的实验管理中心、资产管理中心等等,将学校的“软”“硬”教学资源集中统一管理。“行政权力是指行政管理人员及其机关在保证实现学校教学、科研等目标的条件下,依靠强制手段形成的足以影响和支配学校内部成员及机构的一种权力形式。行政权力主要集中在学校的高层,并且自上而下指向包括学术权威在内的全校各类人员。行政权力以等级制度为依托,强调层次性,突出整体性,是一种制度化的权力。”因此,应将其有效集中,以避免“一放就乱”。
同时,将学术权力充分下放,学校掌握监督审查权即可。“学术权力指的是在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下,代表大学最高学术水平的专家学者及其所组成团体拥有的影响他人或组织行为的一种权力形式。学术权力讲究少数服从多数。在客观上,学术权力体现了学术人员和专家学者追求科学、崇尚真理的信条。与此同时,学术权力还保证了学术人员和专家学者的权益以及学术标准的贯彻执行。”学术权力的下放将有效防止出现“一抓就死”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于祯.论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下二级学院权力运行及其规范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1).
关键词:办公室工作; 工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2-128-001
要推动高校的跨越式发展,实现教学科研水平的全面提升,自然而然对高校的行政管理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办公室作为高校各级行政管理的中枢机构,是高校行政管理的综合职能机构,担负着承上启下、协调左右、联系内外的职能,同时又起着传递信息、辅助决策、督办落实的重要作用,具有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等多项职能,是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的保障力量。办公室工作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学校的形象和管理服务水平,影响到学校自身的发展。办公室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决定了它在高校进行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管理重心下移后,将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一新形势下,就需要探讨校院(系)两级办公室如何构建适应学校发展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促进其内部相互协调和功能延伸,从体制机制上整合高校校院(系)两级办公室工作,真正做到信息通畅、资源共享、分工协作,实现管理上水平、服务上档次、业务上台阶、工作有突破,对于促进办公室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树立全新的办公室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理顺管理体制
目前,高校学校办公室与学院(系)办公室按块管理,各自为政,工作、岗位上的交流都很少,不利于办公室工作为教学科研服务。建议高校采取学院(系)办公室由“学院(系)和学校办公室双重领导、以学院(系)为主”的管理体制。提出这一建议主要是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一是发挥学校办公室的辐射和引领作用。学校办公室作为学校的综合协调部门,在工作理念、管理模式、工作机制、服务方法、规范化建设等方面探索出一些比较好的经验和做法。通过这样的体制,可以加强学校办公室与学院(系)办公室的沟通,促进全校办公室的均衡发展;二是系统的整合校院(系)两级办公室的工作,促进其内部相互协调和功能延伸,从根本上打通全校办公室系统工作,逐步实现学校行政管理服务一体化、规范化、专业化,带动全校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逐步实现全校行政管理系统的大融通、大循环。
二、创新工作机制
一是主副岗制。办公室的工作随机性特别大,本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都有自己负责的一块工作,但常常会因为这个人外出、临时出去办事等原因,他负责的这块工作就出现了空缺。一些师生来办事,就需要等半天,甚至办不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议采取主副岗制。每个工作人员在履行自身的岗位职责时(主岗),同时也熟悉、承担着办公室另外一个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副岗),这种安排必须建立在工作需要和个人的素质、优长的基础上。通过这种机制,加强了办公室工作的拾遗补缺和人员的相互了解、密切配合。
二是三三制。办公室工作因为头绪多,常常是做完了这件事,接着又忙别的事,很少有时间能够坐下来思考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完全把自己捆在事务上,这不利于工作的深入开展。建议实行三三制工作方式,即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和精力做预前工作,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和精力做事件处理工作,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和精力做事后的研究总结工作。通过这种工作方式促进办公室人员多思考和总结工作,尽可能把工作做到更细致、更主动、更系统。
三是个性化工作模式。以学校办公室为例,主要负责行政接待、文秘综合和,这三大块在工作性质上有很大差别,只有针对不同的工作性质,采用不同的工作模式,才能更有效率地做好工作。针对行政接待工作,实行方案式工作模式,把能想到的细节都写进方案里,遇到事情按照方案实施,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可操作性;针对文秘综合工作,实行研讨调研式工作模式,事先拟好研讨和调研题目,不定期组织内部研讨和到相关部门了解情况,浓厚研究型的团队氛围;针对工作,实行预前式工作模式,把可能发生的事件通过信息、有问必答等方式,消灭在萌芽中。
四是建立联系制度。为了从根本上扭转学校办公室与学院(系)办公室各自为政,工作、岗位上的交流少的现状,尝试从学校办公室挑选工作人员(以科级以上干部为主),每人负责联系几个学院(系)办公室,加强学校办公室和学院(系)办公室的联系和沟通。同时,可以邀请学院(系)办公室主任或行政干事在适当的时候到学校办公室体验工作,也可以将学校办公室工作人员派到学院(系)办公室挂职锻炼,加强人员之间的交流,增进岗位了解。
应对金融危机,澳大利亚政府保障职业教育质量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第一,通过立法、协议等方式建立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协调与沟通机制,确保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随着金融危机下职业教育发展优先权的提出,澳大利亚近年相继出台三项新协议,用来协调联邦与各州及领地之间的职业教育经费问题,分别是:《国家技术劳动发展协议》《促进年轻人就业的国家合作协议》《生产实习岗位计划的国家合作协议》。
第二,提高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追求质量保障的优秀标准。2011年5月,澳大利亚技能署了对于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在过去20年发展的综合性评估报告《为了繁荣的技能——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路线图》。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建议包括:对那些学习证书Ⅲ以下或基本技能课程的人给予全额公共资助,对于学习证书Ⅳ及以上,给予部分公共资助,由个人和政府共同承担培训成本,还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依据收入的贷款。
这些改革的举措与建议,为澳大利亚不断完善培训机构,提高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不断追求优秀的职业教育保障标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改革、更新国家职业教育和培训课程标准,保证质量的稳定性。培训包是澳大利亚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中重要的官方文件和教学法规。培训包按专业大类划分,全国通用。2009年,澳大利亚政府委员会与国家质量委员会委托相关机构对当前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进行评估,重点检查培训包的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实施情况。
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将以质量为重点。金融危机下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保障制度改革的经验,可从以下方面为我国提供参考。
首先,划定分担责任,增加经费投入,建立有效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保障制度。职业教育办学设施简陋,教学和实训设备缺乏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澳大利亚在完善职业教育保障制度时,首先落实经费的投入问题。例如,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8月,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提出了“把握未来:技能化的维多利亚”一揽子改革计划,分四年共投入3.61亿澳元,加强TAFE学院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帮助学员取得TAFE学院或私人注册培训机构的资助等。受此启发,我国应区别对待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生均经费标准,推动省级政府分类制定职业学校学生人均经费标准,划定举办者和学校分担经费的责任,争取增加更多的财政投入。
Abstract: In this paper,we discusses a oversight mechanis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atus of college officials. It mainly used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s,in order to scientifically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the work-style of college,and then sum up the experience to develop new measures. In our university,under two levels management system of university and college,this method is for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the work-style of college offices.
关键词: 学院机关作风;问卷调查;分析;监督机制
Key words: the work-style of college;questionnaire survey;analysis;oversight mechanisms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5-0162-02
0引言
“十一五”是我国高等学校深化改革与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各高校在学科建设、办学规模、人才培养、队伍建设上都有了新的起色,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试行的情况下,学校管理重心下移,扩大了学院办学和管理的自,作为学院管理的中枢部门――学院机关,担负着教学、科研、组织人事等方面的管理职能,起着承上启下联系学院领导与师生的桥梁作用。学院机关作风如何,不仅集中体现了机关的工作状态、服务效率,而且还反映了学院的办学层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教师对学院机关人员服务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因此,加强和改进学院机关作风建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它对于提高机关整体工作水平,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为使学院机关人员具有过硬的思想作风、强烈的敬业精神、高度的责任意识、优良的服务态度和高效的工作技能。高校人事部门作为人事管理的职能机构,必须对学院机关的作风状态更全面、更准确地把握和加强管理,不断创新思想,探索改善学院机关作风的新方法和新思路。本文主要探讨一种监督机制,首先,制定科学的调查问卷,收集资料;然后,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记分排名的形式把握各个学院机关作风的现状;最后,总结工作科学制定监督机制。下面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
1问卷调查
1.1 目的:旨在了解教师对本学院机关人员的上班出勤、服务态度、服务水平以及服务质量的评价,并做出统计分析,我们将根据分析结果督促学院采取措施、改进不足,使学院机关人员更好的为广大教师服务。
1.2 组织调查机构:河南理工大学人事处。时间:2008年。问卷对象:我校19个学院的教师。评价对象:填表人所在学院的机关人员,包括学院领导、党政办公室、教学科研办公室、学生办公室、团委及资料室人员等。填表人情况:所在学院、出生年份、学历及职称。
1.3 问卷内容
1.3.1 出勤情况:迟到、早退、办事找不到人的经历及原因和出勤情况的评价等;
1.3.2 服务态度:被呵斥经历、官僚作风、厌烦和急躁情绪、推诿现象、接听电话态度、上班时间做其他事情的情况和服务态度评价等;
1.3.3 服务效率:业务及相关政策熟悉情况、传达学校规定通知或者传达信息的及时情况、工作态度评价和办事效率评价等。
以上调查内容除个别内容为填写外,大部分都是分五个等次画“√”,不清楚(不计数)、很好(3)、良好(2)、一般(1)和不好(0)。
1.3.4 学院机关作风状况调查表
2资料整理
3结果分析
表1分析:
①总体来看,我校教师对学院机关人员的服务态度的平均满意度77.64%,工作效率的平均满意度70.95%。②教师对各院系机关人员的服务态度的满意度略高于工作效率的满意度,机关人员的工作效率有待提高。③满意度较高的学院,即“服务态度”和“工作效率”满意度均在80%以上的院系有:数信学院、能源学院和安全学院。④满意度较低的学院,即“服务态度”和“工作效率”中有一项的不满意度接近或8%以上的院系有:体育系、理化系、文法学院和电气学院。
表2分析:
主要是根据教师去学院机关具体办事时的亲身经历和体会而对学院机关人员出勤情况、服务态度、服务效率等方面所做的一些调查。此外还对有无呵斥经历和办事找不到人时的理解程度做了细致的调查。
①我校学院机关人员整体工作状态平均得分为90.09分。得分较高的院系为体育系、计算机学院、资环学院、材料学院和外语学院;得分较低的学院为文法学院、电气学院、安全学院和经管学院。②有8.66%的教师有被机关人员呵斥的经历,建议学院要组织机关人员学习,提高服务意识,坚决杜绝呵斥教师的行为。③在590名接受调查的教师中有300名有办事找不到人的经历,占50.85%。其中,认为大多是由于机关人员旷工的占4.29%;认为大多是由于机关人员到其他办公室聊天或者做其他与工作无关的事的占7.50%;认为大多是由于机关人员家务事请假的占5.36%;认为大多是由于机关人员工作外出的占82.86%。
从数据来看,多数教师在办事找不到人时仍表示理解。但是认为机关人员工作时间不在工作岗位的比例为17.14%,还是略高于我们所调查的旷工、早退或者迟到的比例,说明很大一部分教师对机关人员存在误解。我们建议机关人员在有事外出时,在门上贴上外出原因和什么时候回来的便条,以便消除这样的误解。
表3分析
我们对教师较关心的几项不良现象进行了调查,如有无官僚作风、办事时有无厌烦急躁情绪等等。结果表明学院机关普遍存在这些严重影响机关工作人员形象的不良现象,而且情况较严重。学校应该及时采取监督和惩处措施,使得学院机关人员尽快改正不良现象,端正工作态度和服务态度,提升其在教师中的整体形象。
4制定监督机制
4.1 调查结果在学校办公自动化和校内公告上公布。
4.2 对教师满意度和工作状态得分排名前五的学院进行表彰并对奖励其机关人员;对排名后五的学院提出批评,规定其机关人员的年终考核不能为优秀。
4.3 请学校领导在大会场合进行强调,进一步加强学院作风建设。
4.4 人事部门定期举办讲座,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学习,树立为教学、为教工服务的意识;定期举办岗位培训,以提高工作技能。
4.5 加强考勤纪律,严格请假手续。经常采取电话考勤的方式进行抽查。
参考文献:
[1]孙秀红.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服务学院教育教学[J].中国电力教育,2008,(9):25-27.
[2]胡海魔.关于加强高校机关效能建设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8,(9):47.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成绩管理 问题 建议
高校成绩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务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评价教学质量、反馈教育教学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新型办学机制和管理模式,教务管理工作比较繁杂,成绩管理工作在整个教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学生成绩管理是一个多环节、多元素构成的有机体系,从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任务的安排、学生的选课直到教师阅卷、上报成绩等等,都可能因各种原因在不同环节出现形态各异的成绩管理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主观方面,也有客观方面,有人为因素,也有非人为因素。所以,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解决成绩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于提高独立学院教学教学质量,完善教务管理、保障学生权益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就本人在独立学院做成绩管理工作的一些体验和建议,对此问题作一研究。
独立学院成绩管理出现的问题
一、任课教师在成绩上报时出现的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都使用教务管理软件来进行教务管理,任课教师要通过网络上报成绩。我们学院目前使用的是正方教务管理系统。以此软件为例:在上报成绩时,任课教师需要先设置平时成绩、卷面成绩等各项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和本门课程的计分方式(五级制、二级制、百分制),再输入学生的每项成绩。在每位学生成绩的最后一列都有“备注”一栏,任课教师可以在“备注”中记载学生的考试情况,如:“缺考”、“缓考”、“取消资格”等。如果,任课教师在上报成绩时未在“备注”中记载学生的考试情况,教务管理软件会默认学生参加了考试,总成绩就是按比例折算后的平时成绩。比如:某缺考学生平时成绩80分,各项成绩比例设置为:平时成绩占30%,卷面成绩占70%,若未记载“缺考”,则会自动生成该生的成绩为24分。另外,如果任课教师在上报成绩时,未先设置课程的计分方式,将计分方式是五级制的课程上报成百分制,则会造成最终上报的成绩计分方式出错,等等诸如此类由于操作失误造成的成绩错报、误报问题。
为了规范教学管理,很多高校都制定了《考场情况记录表》,其直接目的就是为了记载学生在考场中的情况。任课教师在阅卷时忽略了《考场情况记录表》中记载的信息,对考场违纪、作弊的学生试卷也进行批阅,并上报成绩。另外,任课教师在网上上报成绩时,错误的记载“备注”中的信息,如学生本身是“缓考”,而错误的记载了“缺考”,若学校规定缺考学生不允许参加补考,这将使缓考的学生失去补考资格。
独立学院的课教师队伍中,母体学校的教师占很大的比例。如果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使用不同的教务管理软件,会使一些原本不熟悉这两种教务管理软件的教师,在网上上报成绩的过程,对软件的操作过程及要求产生混淆,导致成绩上报出错。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中,外聘教师也占一部分比例。虽然学院也制定了外聘教师管理制度来规范这些教师的教学行为,但还是有一些教师不遵守规章制度,特别是对期末试卷批改和报送不及时,这样会严重影响后续正常的教学管理工作。
二、学生个人原因造成的成绩管理问题
学校开设的部分课程需要学生在网上选课后再修读,譬如体育课中的各专项科目、公共选修课等。部分学生未能及时选课,或者选课时人数已满,在没有经过教务处同意的情况下就直接参加学习,以为照样可以获得学分。但事实是,任课教师是按照教务处提供的网上选课名单对学生的出勤、作业进行监控和管理,因此,在网上上报成绩时,这部分学生将不会有成绩。还有部分学生不参加选课,也不上课,致使他们修读的学分低于毕业要求的学分。
三、成绩管理人员造成的成绩管理问题
独立学院是年轻的高校,学院从事成绩管理的也多数是年轻教师,流动性较大。管理人员在熟悉自身业务的同时,还要处理其它一些日常性的工作,工作繁冗、琐杂,没有及时督促教师上报成绩,致使教务管理系统中学生成绩遗漏、丢失。另外,一些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给学生出具虚假成绩,严重地破坏了正常教学秩序。
四、教务管理中客观原因造成成绩管理问题
培养计划的修订导致的成绩问题。由于培养计划的修订,一些课程学时的删减或增加、课程性质、课程名称、修读学期的变更,对会对成绩管理工作带来很多问题。对于学籍异动的学生尤为突出。以复学学生为例:在2009年修订的培养计划中,《大学英语》课程共20个学分,每学期修读5个学分,在前四学期修读,课程性质为公共必修课,该培养计划适应2009级在校生。2010年对该培养计划又进行修订,将《大学英语》课程减少到18个学分,每学期修4.5个学分,在前四学期修读,课程性质改为公共基础课,适应于2010级在校生。一名09级学生在第二学期末申请休学一年,该生复学后降级,跟随2010级学生修读,由于培养计划变动,该生在前两学期修读的《大学英语》的学分和课程性质都与2011级培养计划中的不一致。这会对后续的补考安排、毕业学分审核带来极大影响。
教务管理软件不完善导致的成绩管理问题。以我院使用的正方教务管理系统为例,在教师上报成绩时,系统对于成绩的数据格式审核不严格。比如:教师在上报成绩时,可以直接输入汉子,也可以输入数字,系统也没有报错提示。再比如,教师将原本是五级制的成绩,错误上报成百分制,系统也没有相应的报错提示,等等诸如此类系统原本可以排出的成绩错报问题。
针对成绩管理中问题的建议
1. 提高成绩管理的服务水平。首先,对任课老师网上上报成绩进行培训。在成绩上报之前为教师提供教务管理软件操作指南,并及解决成绩上报时出现的问题。其次,教务管理人员在收取成绩单时,要认真细致地进行审核,确保教师上报的成绩符合要求。经审核无误后再对外成绩,供学生查询。第三,提高学生及时查询成绩的意识,通过发送短信、飞信等方式提醒学生及时查询成绩。
2. 加强成绩档案的管理。教学过程资料应有详尽、准确的记载。学生考试试卷、点名册、成绩单都是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准确反映。任课教师对学生成绩漏报、错报等情况发生后,成绩管理人员要组织专人对考试试卷和其他相关档案进行核实查证。一些独立学院,在学生毕业离校后,对学生考试试卷、成绩单等教学资料要求在学院保存5年以上。
3. 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要加强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对成绩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求管理人员具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和道德修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处理问题,同时对于出具虚假成绩、违反成绩管理规定的管理人员要有处罚机制。其次,要加强管理人员教育理论学习,将教育理论与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结合起来,不断促进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再次,在成绩管理过程中,要强调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坚持“以学生为本”,耐心对待查询成绩的学生,对于成绩有误的课程及时提交修正意见。
4. 完善教务管理软件,提高成绩管理的效率。近年来,独立学院不断扩招使学生越来越多,给成绩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如果教务管理软件功能完善、数据安全、操作简便,可以大大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手动操作的失误。
5. 建立健全的成绩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以制度为保障, 加强成绩管理的规范性和严谨性,使成绩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管理人员有章必循。如成绩上报、成绩审核、成绩移交、成绩查询、成绩更正、成绩替换等各个环节都要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来确保成绩管理工作正常有序。由于管理人员队伍较年轻、欠缺经验,很容易出现盲目工作的情况,因此更要规范成绩管理各个环节。管理人员要明确各个环节的流程,督促任课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对于延迟工作的任课教师要有具体的处罚规定,以期督促任课教师能按质按量完成工作。
成绩管理在评价教育教学质量、反馈教育教学效果以及高校其他各项制度改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而我们一定要重视、规范成绩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成绩管理工作的效用,保障学生成绩的全面、准确和完整。每一位成绩管理人员不仅要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的工作,还要不断学习、完善自我,通过应用现代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使成绩管理工作不断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作者简介:
关键词:高职学院 大学生寝室文化 寝室文化建设
高职学院寝室是集大学生休息、娱乐、社交、学习及其它活动于一体的多功能的校园生活的主要场所,是高职学院开展德育建设、陶冶学生情操、在课外进行生活活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教室一宿舍一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轨迹中,大学生差不多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要在宿舍度过。高职学院文化离不开寝室文化。每个学生都以寝室为基点,因而学生寝室不仅仅是一个住宿的场所,还是融学习娱乐、思想交流、社会交往等为一体的场所。因此,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水平,不仅反映着一个高职学院的校风校纪。而且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如何保证高职学院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已成为探讨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内涵
大学生寝室文化是附于寝室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包括大学生寝室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核心文化。
(一)物质文化
主要指大学生寝室的房屋建设、室内设施、文化设施、文化环境等,是最基本的宿舍成员的自然需要。但这物质并非单纯的实物存在,同时体现了一定的审美意想,是宿舍文化最直观的表现。也可以说它们是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核心文化的外化。
(二)制度文化
主要指寝室的规章制度及其执行落实情况。它是寝室文化的准则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宿舍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必由之路,是整个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宿舍制度文化能起到规范宿舍成员言谈举止、相互交往的作用。
(三)行为文化
主要指宿舍行为主体的各种行为方式。如寝室成员在学习、娱乐、消遣、人际交往等方面共同的行为特征。这一种共同的行为特征不是一下子就能形成的,而是主体通过长期交往,相互作用,在相互影响中而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便指导着寝室成员的行为,若不遵守这种行为文化,则有可能被视为异类,被寝室其他成员排挤。
(四)核心文化
主要指寝室文化活动中宿舍成员形成的共同理想、共同追求、共同价值观等群体意识。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的过程,而同辈群体则是对这种价值观影响最大的。寝室中朝夕相处的几个人,很易形成相同的价值体系,由此形成寝室核心文化,它既是寝室文化的关键,又是寝室文化的灵魂和核心。
二、部分高职学院大学生寝室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协调的现象
(一)经济方面
相当一部分学生尤其是来自经济较发达城市的学生,认为既然付了住宿费,寝室就是私人的生活领地,具有严重的排他主义思想。如宿舍关灯由于大家的睡眠时间不同,早休息的学生想关灯便于入睡,而迟睡的学生不习惯太早关灯;一般来说,被吵醒的学生都会生点闷气,容易发脾气。
(二)环境方面
学生寝室的居住格局大都是6-8人间,学校每周寝室的定期检查,使得大学生的寝室卫生还是比较好的。但很多寝室搞卫生只是为了应付每周一次的检查,检查一过寝室卫生状况就非常不尽如人意。
(三)心理方面
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独生之女。由于娇生惯养,对于集体生活不是很习惯。思考问题或行事一般都以自己为中心,对学校及寝室管理人员有过度的依赖或不信任,对于执行高职学院学生寝室管理的规定一般比较漠然。
(四)行为方面
相当一部分学生把高职学院的集体生活视为对小学至中学阶段由家长、老师全程陪同监管的一种解放,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存在诸多不和谐的因子。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牌局。个别学生觉得生活空虚,不是学习,而是几个人团团围坐在桌前,玩着扑克或是下棋等,无限制地笑闹,影响他人,累坏自己。二是吃喝。有的学生买些啤酒小食,对酒当歌,倾诉衷肠,把酒问青天。通常是轮流请客或是碰上生日喜事,聚一聚,乐一乐。难免乐极生悲,个别学生甚至酗酒闹事。三是网络。由于条件所限。不少学生在校外上网,有的甚至夜不归宿,这样既不安全,又影响学习。还有的学生为了方便,宿舍内接人宽带,于是,寝室中的电脑便成为一些学生的“精神家园”。早上上课迟到,上课时呼呼睡,甚至旷课。
(五)人际方面
舍友是大学生每天都要面对的一群人,因为每天都要接触,所以极容易产生两种极端的情况:一种是好到穿一条裤子,另一种是表面要好内心厌恶。产生这两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每个人的价值观取向不同,因此。交友时的选择就会不同。如果两个人彼此欣赏,呆在一起的时间越长关系就越亲密;可是如果两个人关系紧张,那么时间越长反而越使彼此更加厌恶,甚至使寝室人际关系恶化。
(六)管理方面
一是管理机制等不能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要求。一般注重寝室硬件设施建设、环境和违规等管理,对学生在寝室的思想状况、学习状况关注不够。管理的规章制度对大学生寝室的生活、学习、言谈举止、道德规范作了规定,但制度的执行情况还没有真正进入寝室成员的心里。二是高职学院公寓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强,有时服务态度不好,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效率低下,由此引发大学生对学校工作的强烈不满。
三、高职学院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1 让学生参与学生寝室的文化建设。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寝室管理的目标转化为每一位学生自身的内在需求,使学生不是被动地参加,而是伴随积极主动的意识和责任感,站在履行自己的权利与义务的高度热忱地、创造性参与到寝室的文化建设中。
2 学生寝室管理部门的老师要有爱心、细心、耐心。在生活上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急学生之所急,忧学生之所忧,需学生之所需。在管理方面眼勤、嘴勤、腿勤,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3 辅导员要在情感上感动人、人格上尊重人,充分信任每一位学生。要经常深入到学生寝室中去,不摆架子,不以势压人。而是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与学生建立深厚情谊。引导学生互助互爱,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共同生活,彼此谦让,形成一个学习风气浓厚、人际关系融洽、有着共同追求的集体。
(二)高职学院积极开展大学生寝室的文化建设
1 积极推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寝室、进公寓。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卫生、舒适、美观、文明”的学习、生活环境,要加强学生寝室文化建设。高职学院辅导员要进公寓,深入学生寝室,通过对学生的多接触、多了解,及 时掌握学生寝室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学生公寓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尽快建立对学生工作的有效考核和激励机制,解决体制不顺、部门之间职责不明等问题,建立全校上下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协调机制等。
2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寝室管理制度建设,要努力做到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在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真正做到依法管理,尊重、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这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应建立对学生寝室管理的有效监督和保障机制,对寝室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督察,并能够经常深入学生了解意见和建议,为政策的制定或修改提供参考。
3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寝室管理队伍。一是学院党委要高度重视,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学生处、团委、保卫处和总务后勤要安排专人负责协调寝室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文素养、安全防卫,以及寝室中各种硬件设施的配置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二是主管学生工作的书记、辅导员、班主任和院系党员干部要不定期地走进学生宿舍,与管理员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寝室管理工作,健全寝室文化建设的规章制度,实行规范运-作。三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寝室管理队伍,使他们真正扎根于寝室管理,以专业的精神和科学的素养研究和探索寝室管理,在管理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和需求,以平等的态度和满腔的热情竭诚为学生服务。
4 加强高职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专题研讨。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会,开展调查和研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学生寝室管理、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探索学生寝室管理、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
(三)重视并鼓励高职大学生参与寝室文化建设
1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学校、学工队伍、寝室管理人员是核心,寝室的管理制度是保证。但仅凭这些还不够,还必须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职能。因此,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增强他们自觉遵守寝室管理的规章制度。激发他们共塑具有“文明、上进、创新、和谐”氛围的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热情与自觉性。
2 加强各寝室室长及学生干部相关知识的教育。一是利用其先进性带动各寝室卫生、思想的健康发展。二是选好寝室长。这样不仅能及时掌握宿舍里发生的各种事情,而且寝室长与寝室其他成员年龄相仿,在思想上、感情上容易沟通。因此,寝室长的素质,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寝室文化的质量。
3 开展丰富多彩和健康有益的活动。发挥大学生寝室自律委员会或相关社团干部的作用,开展“寝室文化节”篮球赛、象棋赛、“爱心”主题演讲比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些寝室文化活动,特别应提倡个性化寝室和校园文化。如大学生们为自己的寝室取了具有个性化的名字,贴在寝室的门上,这样大学生能感到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自己做主,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独立学院;人事系统;招聘
师资力量是独立学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具备价值优越性和不可替代性。任何高校的发展都离不开对人才的“选育留用”,独立学院更是如此。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高校资源管理也逐步迈向信息化管理的阶段。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在信息化的带动下走出内部的封闭式流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uman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HRMS是指人力资源管理与系统技术相结合的信息系统基于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它充分使用当代数据库技术,将高校人事相关数据进行统筹、分析,包括部门管理、招聘信息、薪酬数据、绩效考核、培训信息等,从人力规划的角度做出有利于高校战略发展的决策。因此一套具有完备功能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提高管理水平。
1.系统背景及相关技术
当前独立学院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未能实现招聘管理自动化,处理信息与数据常常停留在使用基础办公软件的水平,这种环境对于提高学校招聘管理效率非常不利,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信息量、工作量增加,长期使用基础软件完全不能适应新变化,引入人事系统势在必行。本人结合自身工作体验,针对独立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特点,设计了一款适应招聘管理的人事系统。
本系统采用常见的Browser/Server风格的客户端访问模式,有前端的Web展示层,中间的数据访问层以及后端的数据库层;编程语言采用更安全、更支持Web服务的;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2.招聘管理的需求分析
(1)若学院出现岗位需求时就要开展招聘活动,人事处要收集岗位需求,然后详细的岗位描述;
(2)学院开展招聘活动时,若需要进行笔试,则由人事处先收集岗位需求在题库管理中进行出题并考试,考试在题库中选择题目并设置考试时间,考完以后得出考试分数并公布出来;
(3)若不需要笔试,则直接进行面试,面试前由人事处收集应聘人简历进行登记;
(4)面试官中要有招聘主管并对面试结果进行确认。若面试通过,则由人事处发放录用登记并由招聘主管进行审核。
3.招聘管理的模块设计
招聘管理从职位到面试考核到最后录用采用功能模块方式设计。下面是各个模块的介绍:
3.1职位
该模块包括职位登记、变更和查询部分。每当学院出现招聘需求,人事处即可在上面招聘信息,对职位模块作出如下设计:
(1)职位的内容包括招聘职位名称、岗位描述和岗位要求;
(2)若对信息有所更改的话通过变更模块进行修改。
3.2笔试管理――包括考试管理和题库管理
招聘负责人登录系统后进入题库管理进行试题登记,面向教师的笔试管理需求对题库管理和考试管理作出以下设计:
(1)题库里设置所有题目均为选择题,给出五个选项并自己设定正确答案。
(2)题库给每道题目设定题目分类,如分为基础类和技术类等。
(3)试题出完以后就可以选择考试管理中,在考试模块里选择试题数量和考试时间,应聘者只需要在考试答题接口里登录进去答题即可,最后成绩出来后可以在成绩查询模块里进行查看。
3.3面试管理――包括面试、简历和录用
面试前招聘负责人要先进行简历录入,录入界面和档案录入界面相似。面试结束后面试官对应聘人员进行评分,最后得出面试结论决定是否录取。对面试和简历部分作出以下设计:
(1)简历登记部分设置的信息登记项目和档案管理中设置的项目基本一致,如果简历初审通过的话就会建议面试,然后审核状态中也会由原来的“简历审核”到“面试登记”;
(2)面试登记指的是面试官在面试过程中对应聘人员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维度设置了如下维度:形象评价、口才评价、外语口语评价、应变能力、EQ、IQ、综合素质等;
(3)通过前面的P试和面试考核后招聘负责人根据候选人的表现进行录用,先发放录用申请给人事处处长审核通过以后即可。
4.系统测试及权限设置
招聘管理系统开发完毕后,按照招聘管理的流程设计测试用例,通过试题登记、新增题目、简历登记、面试登记、面试审核、建议录用等功能的测试,验证整个招聘管理模块是否运行流畅,是否有异常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