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素质的内容范文

心理素质的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素质的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素质的内容

第1篇:心理素质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 素质,心理素质,心理现象。

分类号 B84

“心理素质”是我国素质教育中提出的本土化概念。我国心理学界对这个概念大致经历了“陌生―认同―重视”这么一个认识过程。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迫切要求加强心理素质研究。目前,不少心理学研究者已积极介入心理素质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了一些理论观点,积累了一些实证研究资料,为深入开展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和学校心理素质教育作了有益的探索。本文拟按“素质―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与心理现象”的逻辑顺序,对该问题作初步探讨,为深化此领域研究发表一孔之见。

1 素质及其基本涵义

关于素质概念,研究者从语义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和人类学等学科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种观点:①事物本质论。《辞海》对素质一词作出两种解释:“白色的质地”和“本质”[1]。《现代汉语词典》界定素质有三种含义:“1.指事物本来的性质。2.素养:提高军事素养。3.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2]”其中第一种含义与《辞海》的界定是一致的,都是指事物的本质。②生理特征论。这是传统生物学和心理学所持的观点。《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卷》是这样界定的:“素质是能力的自然前提,人的神经系统以及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特点,特别是脑的微观的特点,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密切关系。[3]”另一部权威性的《心理学大词典》认为:“素质一般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4]”③人的本质(或本性)论。我国心理学家燕国材教授认为:“人的素质就是人的本质、本性。[5]”“所谓素质,乃是人们的先天自然因素和后天社会因素的‘合金’,亦即人们的一系列自然特点、知识技能、行为习惯、文化涵养、品质特征的有机结合。[6]”④素养论。有研究者认为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性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7]”⑤基本品质(特性)论。我们课题组根据素质形成的基本条件和特征,提出素质“主要是指机体在先天的生理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作用逐渐发育和成熟,并通过实践活动而形成或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基本的、具有衍生功能的品质。素质具有基础性、相对稳定性、结构整合性和发展潜在性的特点。素质的结构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含思想道德素质)三个基本维度”[8]。

上述观点,在内涵外延和范畴上表述不尽一致。随着研究的深入,关于素质概念的分歧在逐渐缩小,共识在不断扩大。目前人们对素质概念的一般认识概括起来有三点较趋向一致:①素质是有机体(人)特有的;②素质是人基本的、稳定的、内隐的特性(品质);③素质形成的基本条件既包括先天生理基础又离不开后天环境(含教育)的影响。由此看来,素质主要是指有机体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个体与环境和教育的交互作用,在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中形成并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基本的和内隐的,并具有独特功能的品质。

素质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①基本性。基本性是素质最基本的特征,它是指素质是人最一般、最基础的品质。素质不只是社会中少数精英固有的,而是对每一个人都需要并且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素质差异,不是“有”或“无”的差异,而主要表现为:?素质水平的“高”或“低”的差异;?素质结构“完整”或“不完整”的差异;?素质功能发挥程度上的差异。②稳定性。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人的素质一经形成便以一定的结构(自组织系统)的形式存在于有机体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既可能是人体的神经生理系统的特性,又可能是人在主观与客观的交互作用中形成起来的概括化了的心理系统的特性(品质),还可能是人的身心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结构系统的特性。个体素质一旦形成,既不会因一时一事的变化而改变或消失,也不会因一时一事的出现而形成或发展。个体偶然的、一时的、片断的认识和行为都不是科学意义上的素质,只有那些惯常的、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性才是素质。③内隐性。人的素质是基于先天生理基础,个体已有知识经验和外在环境刺激的交互作用而形成并内化了的品质(或特性)。因而,素质就其本身来说是以内隐的形式存在的。但素质作用的发挥必须通过其外显的认知、情绪、态度、行为等来释放出个体的内在能量,并作用于相应的活动对象,产生一定的活动效果。所以素质既以内隐的形式存在,又以外显的方式表现。

2 心理素质的基本涵义

关于心理素质概念的涵义,目前国内心理学界尚未取得共识。概括分析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发现,主要有这么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①心理素质是一个由心理能力素质(智力因素)、心理动力素质(人格因素)和身心潜质三个亚系统交互作用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9]。②心理素质是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和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导向的,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10]。③心理素质是多类别、多要素、多品质系统的动态综合体,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与潜能因素[11]。④心理素质就是人格和个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性格等[12]。⑤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心因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13]。⑥“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8]”

根据前面我们对素质涵义的理解,试将心理素质的基本涵义作如下概括: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具有基础、衍生和发展功能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我们提出的心理素质涵义的理论根据是:①列昂捷夫关于人的研究不同水平及其相关论述;②根据维果斯基关于心理机能的理论;③综合分析我国心理学家关于心理素质的观点;④我们对现代素质涵义的思考和探讨。实践上主要依据对专家和教师的问卷分析。

心理素质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结构-功能角度分析人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又是心理和行为的内容要素与功能价值的统一体。所谓心理素质的内容要素,是指以生理条件为基础,将外在刺激内化而形成的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心理品质。根据其对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实践的作用的不同,又可以分为认知和个性两项基本内容。认知要素表现在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活动中,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具体操作,是心理素质的基本成分。个性要素表现在人对客观事物的对待活动中,虽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具体操作,但是对认知操作具有动力和调节机能,是心理素质要素的动力成分。所谓心理素质的功能价值,就是以一定的心理特质要素(认知要素和个性要素)为基础,通过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选择、适应和改变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和谐协调的适应能力,即心理素质结构中的适应性因素。由此看来,人的心理素质是一个由认知特性、个性和适应性构成的心理品质系统(关于心理品质系统将另文探讨)。

3 心理素质与其它心理现象的关系

心理素质作为心理学中的一个新概念,要比较清楚地认识和科学地界定它,有必要与其他相关的心理现象区别开来。

3.1 心理素质和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在人的心理生活中,它们是外显的、动态的;心理素质是心理现象内在的属性和特征,它们是内隐的、静态的。心理素质是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心理过程受心理素质的影响和制约,其中心理状态介于心理过程和心理素质之间,如果某种心理状态经常出现就有可能转化为个体稳定的心理素质。同时,心理素质又会影响心理状态的性质。因此,心理素质的培养又离不开心理现象的作用,在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要通过活动使学生的心理过程得以展开和进行,并强化积极的心理状态,最终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

3.2 心理素质与人格

心理素质是中国的本土化概念,人格是西方心理学中常用的概念。关于心理素质和人格的关系,以前也有人探讨过。有些人直接把心理素质看成是人格。比如刘晓陵等[12]认为心理素质就是人格或个性。刘华山[14]认为,心理素质就是个性心理品质在人的生活实际中的综合表现。还有人则认为人格只是心理素质的有机成分,如钱含芬等[15]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由心理能力素质(智力素质)、心理动力素质(人格因素)和身心潜质三个亚系统交互作用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我们认为,心理素质和人格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而心理素质则是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内容要素和功能价值的统一体。人格的基本内涵可以用人格特质来描述,人格研究的基本任务也就是探求制约人们外显行为的内在根源性人格特质;而心理素质的基本内涵却包含基本心理和行为结构内容以及外在的心理和行为的功能价值两个方面的特性,心理素质研究的基本任务不仅要探求其心理和行为内在依据,而且要揭示其外在的、适应性的心理和行为功能。人格的基本维度在特质上是同质同层面的;而心理素质的基本成分则是根源特质与适应特征等不同层面的整合。因此,在结构层次上,心理素质比人格更复杂。其二,人格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在思想、情感和行为上的稳定的个别差异,而心理素质则表现为内在稳定差异和外在适应、健康功能的整合。也就是说,心理素质是以人格为内容结构前提的,但是,人格内容是否能进入心理素质内涵,还要以它们是否具有相应的适应和健康功能为取舍依据。比如,内外倾性是人格的基本维度,但却不一定是心理素质的有效成分,它与心理素质也许只具有相关的意义。

3.3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

从根本意义上说,心理素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特性),而心理健康则是一种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它们是人的心理现象两个重要的侧面。但是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又紧密联系。从心理素质的功能来看,心理素质的高低与心理健康的水平有直接关系。一般情况下,心理素质水平高的人,很少产生心理问题,心理经常处于健康状态;相反,心理素质水平低的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心理易处于不健康状态。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是心理素质健全的功能状态和标志之一。从心理素质的内容要素-功能价值的统一性意义来看,心理健康只是心理素质的一个层面,即功能性层面。我们考察心理素质不仅要考察心理素质的内源性的基本人格层面,而且要考察心理素质体现在个体与社会交互作用中而达到和谐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层面,即心理健康层面。所以我们倾向于把心理健康看作心理素质健全的重要指标。我们认为,心理素质包含从稳定的内源性心理基质到外显的适应习惯的多层面的自组织系统,那么心理健康作为外显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是心理素质的功能性成分,二者的关系是“本”与“标”的关系。

3.4 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能自由地选择其所从事的活动,追求自己的目标以顺应环境、调控环境或改变环境。社会适应有三种状态:一是不适应状态,即个体无法调控或改变环境,也无法顺应环境,于是处于与环境相互排斥、相互孤立的状态;二是适应状态,即个体无法调控或改变环境,却能够适应环境,从而保持和谐状态;三是控制状态,即个体凭借自己的能力优势和人格潜能,可以比较恰当地调控或改变环境,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活动,追求自己的目标。在这里,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些具有健全心理素质的人,凭借自己的能力和人格的优势,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达到积极的社会适应状态,即适应状态或控制状态;而那些心理素质欠佳的人,则可能无力适应或调控社会环境而处于不适应状态。可见,在某种程度上社会适应也是心理素质的心理和社会功能。另外,从心理素质的内容要素-功能价值的统一性意义上看,社会适应也是心理素质的一个层面,即功能性层面。总之,社会适应既是心理素质的功能,也是心理素质的构成成分。

综合上面的分析,从结构―功能的角度看,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要素是人格,它从认知因素到个性因素,从人格基质到适应习惯,从基本人格要素到表现出的适应和健康的功能,在结构上呈现出多成分、多层次、交互性等特征。

参 考 文 献

1 辞海编辑委员会. 辞海(语词增补本).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2. 381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 1096

3 潘菽, 荆真诚.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卷. 北京: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226

4 朱智贤. 心理学大词典.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650

5 燕国材. 素质教育问题研究. 江西教育科研,1996, 4: 11~15

6 燕国材. 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中小学教育管理, 1990, 2: 1~3

7 赵洪海. 面向21世纪中小学素质教育论纲.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3

8 张大均. 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 3: 56~62

9 钱含芬. 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就相关的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 1: 33~38

10 刘以林. 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与调控.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 2

11 王极盛. 中国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 社会心理科学,1997, 4: 21~25

12 刘晓陵. 中学生心理素质调查表的编制. 上海教育科研, 1998,2:24~26、23

13 肖仕汉. 心理素质的结构及其内外关系. 中国教育学刊, 1999,4:26~29

14 刘华山. 试析学生心理素质特征与结构.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 52~53、66

15 钱含芬等. 心理教育课与学生心理素质优化的实验研究. 心理科学, 1997, 20(4): 363~364

ON MAN′S MENTAL QUALITY

Zhang Dajun

(Research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in Sou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第2篇:心理素质的内容范文

警察职业心理素质是指警察职业对其从业人员所要求具备的心理因素的总和。警察作为一种高危职业,对从业者心理素质的要求也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在后天学习和工作过程中逐步培养的。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山东省部分地市公安民警心理素质调查问卷》,在山东的多个地市公安机关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00余份,涉及的警种包括治安警、户籍警、刑警、交警等。结合问卷调查统计的结果,可将警察职业心理素质分为四个维度,即基本心理素质、人格特质、社会心理素质、专业能力。

(一)基本心理素质。

基本心理素质包括认知品质、情绪控制、意志品质、自我意识四个方面。其中认知品质是指稳定持久的注意力、快速准确的感知力、深刻的思维力、持久准确的记忆力、准确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情绪控制是指心境、激情、应激的控制能力。意志品质是指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独立自主性以及勇敢、顽强、勤奋、耐劳等品质。自我意识是指准确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严格的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等。

(二)人格特质。

本研究运用16PF的16项人格特质进行了问卷调查,请被调查者在两个性质相反的人格特质中按照1-10分的标准选择优秀人民警察应具备的分值,结果表明,在16项人格特质中,平均分数在8分以上的有4项,对应的人格特征分别是聪慧、富有才识,情绪稳定,有恒负责,自律严谨;平均分数在4分以下的有4项,对应的人格特征分别是理智、注重实际,现实、合乎成规,安详沉着、有自信心,心平气和。由此概括出警察职业人格特质包括:责任感、严谨自律、理智现实、自信心、稳定性。

(三)社会心理素质。

警察职业心理素质除了包括基本心理素质和人格特质外,还包括社会心理品质。通过对警察开放性问题的调查,归纳出警察社会心理素质应包括以下内容:压力应对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

(四)专业能力。

鉴于警察职业的特殊性,警察职业心理素质还应包括专业知识能力。

专业知识能力包含的内容很多,其中与心理学密切相关的是专业的心理分析能力,即犯罪心理分析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对于侦查学专业的学生来讲尤为重要。

二、警察院校心理学课程中警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警察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有课内培养和课外培养两种方式,其中依托心理学相关课程培养警察职业心理素质是当前最主要的方式。

(一)普通心理学课程中警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普通心理学在讲授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应与警察职业心理素质训练相结合,突出普通心理学在训练学生心理素质过程中的特色和优势,着重培训学生优良的认知品质。训练内容包括:稳定持久的注意力,即注意力要保持足够的稳定性、持久性,同时又有良好的注意转移和分配能力;快速准确的感知能力,即对感知对象识别要快、把握细节要准、理解要准确;灵敏深刻的思维能力,即思维要活跃、灵活、富有创造性;持久深刻的记忆能力,即记忆要快、保持要持久、提取要迅速;准确的言语理解和表达能力,即对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要及时、准确。

(二)犯罪心理学课程中警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犯罪心理学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犯罪心理分析能力。所谓犯罪心理分析能力,是指学生依据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表现的内在联系,借助犯罪现场遗留痕迹再现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心理状态,分析犯罪嫌疑人的人格特征和社会背景,并制作犯罪心理画像的能力。它包括依据现场行为痕迹分析心理痕迹的能力,依据现场遗留物、损失物分析心理痕迹的能力,依据现场犯罪人作案手段及技能分析心理痕迹的能力,依据综合现场所有条件分析心理痕迹的能力,掌握建构犯罪现场心理痕迹档案库的业务技能和依据现场心理痕迹制作犯罪心理画像报告的业务技能等。

(三)警察心理健康课程中警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警察心理健康课程培养的职业心理素质主要包括:情绪控制能力、优良的意志品质、准确的自我意识、职业人格特质及社会心理素质。情绪控制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具体情绪的控制,强化对情绪的关注、引导与调节,培养健康的情绪,保持情绪的稳定与适度。优良的意志品质和职业人格特质主要培养学生的服从性、纪律性、勇敢、责任等心理品质。准确的自我意识包括对于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人际关系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社会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通过课程中的人际关系心理、心理应激、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心理行为训练等内容展开,培养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挫折及危机应对能力、适应能力、自我诊断和修复能力及团体协作能力。

三、文化历史活动理论视角下学生警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方法的探索

如上所述,在心理学相关课程中进行心理素质培养是警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主要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对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低效的。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为我们探索和发展警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在论及心理素质的形成上有如下几个基本观点:首先,实践活动是主体心理素质形成的源泉;其次,内化是心理素质形成的基本机制;再次,参与实践共同体是主体心理素质形成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通过实践体验、行为内化、实践共同体活动等途径才能真正培养心理素质。

(一)实践体验———体验式教学法在警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中的应用。

维果茨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变化与他的实践活动的变化是同步的。”因此,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特别强调人的活动在心理素质培养中的根本性作用,认为活动是人的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活动之所以是塑造人的心理素质的根本方法,是因为人在活动过程中,既有外部实践活动又有主体精神活动,既能培养人的内在心理品质又能涵盖外在的适应性品质。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建构行为,它具有开放性的过程和结果,可以根据不同的培养对象选择不同的活动。鉴于活动的重要性,我们将体验式教学法引入警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中,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亲身经历来获得具有个体独特性的认知和感悟。体验式教学还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即体验式教学在培养目标上不仅仅注重知识的培养,更注重学生人格的完善和社会性发展。

(二)行为内化———拓展性心理训练在警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中的应用。

文化历史活动理论认为,内化是人的外部实践活动向内部精神活动的过渡,通过内化,个体才能形成新的心理品质并通过习惯表现出来。在心理素质的形成中,内化按照如下模式进行:自我认识(激发动机)———策略导行(具体行动)———反思内化(归纳总结)———形成品质(达到目的)。遵循内化的观点,可通过拓展性心理行为训练,从上述四个方面引导学生,从而真正达到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拓展性心理行为训练是针对警察的职业特点和心理特点进行的一种心理行为训练课程。首先,通过此项训练,学生要学会了解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激发改变或者提升的动机;其次,通过具体的行为训练,提高学生观察、记忆、理解、推理、判断、随机应变以及抗挫折等能力;再次,训练后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达到战胜心理恐惧、增强敢为精神、激发心理潜能、锤炼坚强意志的目的;最终,发展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三)参与实践共同体活动———团体心理训练方法在警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中的应用。

文化历史活动理论认为,个体心理发展需要以具体的实践共同体作为依托,因为实践共同体是真实的学习情境,在其中,成员可以获得身份认同,获得归属感、信任感,从而为个体提供积极的心理气氛,更好地激发个体的动机和潜能,促进成员认知、情绪、意志、自我意识、人格、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发展。为了创建目的明确的实践共同体,可将团体心理训练方式引入警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团体心理训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过程。团体心理活动既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也是一种教育活动。在警察院校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应依据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目标,运用团体训练的方式,结合公安实际来设计内容。例如,在进行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训练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准确的自我认识,增强学生的警察意识,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公安工作,将团体活动中的“我是谁”、“自画像”等技术引人课堂,帮助学生强化警察意识,明确自己的目标,规范自己的行为。这种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四、结语

第3篇:心理素质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教师心理素质;进修;区域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

前言

构建区域性实践模式,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的发展,是当前促进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在教师专业化运作体系中,主要涵盖运作机制与策略两方面的内容,为了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应该寻找一条区域性的有效途径,在提高该区域内教师心理素质及教学质量的同时,建立教师区域教师进修学校为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基础条件。

1、构建运作体系

首先,以课题组成员作为核心,通过区域教师进修学校建立起教师心理素质中心组,然后以点带面的对全区域内的中小学及幼儿教师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如图1所示:

所谓的点,就是对该课题进行参与与探讨的学校,所谓面指区域内的中小学及幼儿园。该模式是一个面向整个区域的教师心理素质及专业化提升的工作模式,运行与操作机制良性的发展,该模式下对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起着资源整合、组织实施、监督检查、指导训练等作用。

2、以运作体系提供教师心理素质

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关系到自身的生理、环境及科学文化素养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个体在各种矛盾相互冲突及作用条件下的心理发展,在出现矛盾与冲突的时候,教师通过参加各种训练,对心态进行调节和规范,保持心态平和,从而发挥整体的效用。育人准则与价值取向的结合,对教师的人生感悟是一种融合,也是实现教师教育成果的源动力。从区域实践上来讲,提高教师心理素质需要坚持三项原则:整合、趋向和训练;三个结合:自我提高与集体培训结合,在自我提高的基础上实现训练的自动化目的;分层与分段结合,分段培训是根据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师所遇到心理问题,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及幼教四种类型,有目的的采取心理训练的模式,分层在根据入职教师岗位的时间长短划分的新教师、老教师及青年教师几个层次进行的心理训练;全区联动与基地辐射结合,主要以基地辐射为主,做到以点带面的目的。需要参与课题培训的教师完成训练活动后,回归校园与同校教师进行心理素质的沟通。一般将大型的集中培训活动设立在各个基地学校进行,活动中,吸收各基地教师前来参与,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对自身心理素质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起到宣传和辐射作用。五类活动包含:交往活动、情绪调动活动、成就动机及专业活动、教育创新活动、应对教育挫折活动;五步训练指参与活动、体验引导、示范导行、自我练习及自我创造;五种能力包含心灵感悟能力、角色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及自我表现能力。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可以通过不断的训练来提高的,本文所研究的区域性教师心理素质发展主要针对心理训练模式展开,通过各种培训方式,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3、编制资料引导教师学习

教师的心理素质包括五种能力,因此可以将这五种基本能力作为目标,然后设计出《教师心理素质提高培训活动课程设计》,通过对区域内基地学校的教师进行心理素质的培训,带动其它学校教师心理素质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经过培训与时间验证,教师心理素质在进行自我培养过程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后可以将取得效果突出的教师的收获进行收集和整理,然后编制成资料。通过学习和借鉴,使其它教师也能从中体会到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例如:在编制的资料中,有这样一个案例:我是一名小学体育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已有10多年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事开始称呼我为”老李”,在工作中也对我开始特别的关心和照顾等等,我开始感觉到我老了,心里边也有了痛苦、迷茫和恐惧,一想到终有一天职业生涯也要到尽头,非常苦恼。通过学校组织的教师心理素质的培训,我开始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重新定位,回顾自己的教育工作实践,调整心态,找回自我,在工作中采用新型的工作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更加的注重锻炼和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获得成功。进过不断的实践和努力,我摆脱了那样的苦恼,对自己的工作更加的热爱,专业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所以,我认为心理素质对于一个教师而言非常重要,要不断的进行强化锻炼,突破自我。

4、优化教学环境

区域教师进修学校的作用主要对基层学校起到指导的租用,但不足在于并不是是对有直接的管理效用。基层学校应该将以人为本的观念树立起来,在自由、平等、民主的理念指引下,将教师的心理素质辅导作为重点来抓,积极的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感情方面的投资也就愈显重要,经过多方的努力,为教师在专业水平方面创造成长的机会,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考核,不断丰富其业余生活。构建和谐轻松的人际环境,使教师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促进其心理健康、和谐的发展。

结语

作为教师而言,其专业化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视,很大程度上对其专业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因此,要在加强教师业务能力培养的基础上,不断的强化其心理素质,只有将这两个方面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在进行教师心理素质训练的时候,需要注意将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降低,努力的提高教师工作、学习及生活方面的幸福指数,对出现心理障碍的教师,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定期组织心理素质健康教育的培训,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梁艳荣.从专业认同角度谈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的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9(5).

[2]任静.教师心理素质及其培养研究[J].文教资料,2010(25).

[3]全英梅.新时期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15).

第4篇:心理素质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结构

一、引    言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本土化概念。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偏:纠正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之偏,纠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之偏。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讨论,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素质的内涵和特征等问题已达成了一些共识。学者们认识到素质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发展的体系,没有也不应该有固定不变的模式。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有效成长的教育。素质的内涵具有时代的特征,不同的时代要求不同的素质。

那么,何谓素质教育呢?文辅相认为,素质教育是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而和谐地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从而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关于素质这一概念,心理学与教育学有着不同的解释。心理学认为,素质是由遗传或先天因素决定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特点,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教育理论界的许多学者认为,素质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素质既包括先天遗传特征,又包括后天习得的素养。素质着重表示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至于素质的特征,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内潜性。素质是人的潜能,不但遗传素质是与生俱来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也必须内化为人身心组织中的稳定因素才能视为素质的形成。人的素质的外化必须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方能实现。

(2)整体性。素质结构中的各种因素可以处于不同的水平或层次,这些因素统一在一个人身上,存在于一个统一的结构之中,整体的水平取决于因素的水平及要素间结构的整合。人的素质虽然是一个整体,但是构成素质整体的各因素也可以区分为不同层次,并得到测量。

(3)稳定性与发展性。素质一经形成,就具有比较稳定的性质,并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当然这种稳定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人的素质和一定社会的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精神文明程度相联系,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对素质的要求不同。另外,个体的素质也是发展的。

(4)社会评价性。人的素质具有优劣好坏之分,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优良素质,这些优良的素质可以得到客观的测量。

此外,也有学者从辩证统一的角度对素质的特点作了划分,如遗传性与习得性的统一,相对稳定性与发展变化性的辩证统一,内在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个体性与群体性的辩证统一,等等。

关于素质的结构,学者们有不同的意见,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有:二分法,认为人的素质包括生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三层次说,认为人的素质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五成分说,按照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划分,将人的素质相应地划分为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或者将素质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

这些分类虽然繁简不同,它们在本质上基本一致。不管怎样分,心理素质都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居于社会文化素质和生理素质之间,起中介作用。应该注意到,对素质结构的探讨,不能纯粹从抽象的逻辑出发,应坚持实用性、可行性与逻辑准确性的结合。

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应与素质和素质教育的研究联系起来。如果不将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放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上,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就没有必要。这种研究实际上反映了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结合,是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中所提出问题的回应。至于大学生的素质,我们认为主要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科学素质和专业素质。

二、心理素质结构建构的理论依据

大脑是学生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后天的环境、学习和训练对脑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教育是以人为对象、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需要以学生脑的生长、发育与开发为中介;而且脑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之一。人脑经过长期进化,其结构极其复杂和精细。遗传因素虽然决定着大脑发育的总方向和主要轮廓框架,但是大脑神经系统的精细结构和功能特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因素。换句话说,人脑之所以发育成为人脑而不是动物的脑,这是遗传决定的;但是,究竟发展成什么样的人脑,是优秀的大脑还是平庸的大脑?这与后天的环境因素、营养条件、教育方式、学习训练乃至社会文化背景都有关系。婴儿出生时,脑内绝大多数神经细胞已基本形成,但还没有发育完善。神经细胞的突起和突触连接以及微小神经环路的建立在后天发育过程中有非常大的变化,甚至在人的一生中都会进行修饰。也就是说,人脑在一生中都有可塑性,脑的微细结构和功能特性都在变化。但是,在出生后至7、8岁这一段时间特别敏感,其可塑性最大。就素质教育而言,丰富的感官刺激,学校的各类教育和训练、家庭教育、社会文化等的影响,通过儿童生理素质,特别是大脑这一物质基础,发展成为人的各种心理品质。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应重视运用大脑发育的规律,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发展。

人的毕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特别是人的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以及心理品质发展的先后顺序和发展速度是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建构的理论基础。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再到衰老直至死亡,其心理品质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3岁之间,属于成年初期(或称青年晚期,从18—35岁)。在这一阶段,其思维方式由青少年时期的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特别是在23—40岁之间,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元认知也有进一步的发展。虽然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已基本形成,但在大学阶段,学生的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我同一性得到确立,进而促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趋于稳定。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关系的思想,对于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结构的建构具有指导意义。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的最佳效果产生在“最近发展区”,适时辅导学生是教学的不二法门。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智力发展的思想,可以合理地扩展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

心理学研究不同层次或水平的区分对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具有参考价值。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大致可以区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在社会关系的体系中研究人的发展,这些主要是社会心理学的内容,与社会科学交叉。第二个层次,研究个性的结构,如需要与动机、能力与态度的动力过程、行为的结构和动力过程、调节机制等。第三个层次,研究从感知觉到思维情绪等心理过程。第四个层次,研究心理过程的生理机制。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主要与上述第二个层次的研究有关。

三、心理素质的涵义、特征

1.心理素质的涵义

关于心理素质的涵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许燕认为,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基本说明了心理素质的本质,但是没有说明心理素质与人的单个的心理品质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各种实践的关系。刘华山认为,心理素质是个性心理品质在人的生活实际中的综合表现。这一定义抓住了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及特征,但这个定义中所说的生活实际比较笼统,其针对性不够。张大均认为,心理素质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性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清楚地说明了心理素质形成及其特性,该定义中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社会适应性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这种观点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学生心理发展有其年龄阶段特征,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的重点应有所不同,社会适应性行为与创造性行为并非对所有年龄的学生都同等重要。

综合上述几种看法,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与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2.心理素质的特征

刘华山对心理素质的特征概括得比较全面和准确。经过简化其观点,可以认为心理素质具有如下四方面的特征:

相对稳定性与可发展性。心理素质是个人的心理特质,不是人的个别心理或行为表现,更不是一个人一时一地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但是,心理素质又始终处于发展之中,具有自我延伸的功能。

综合性。对心理素质,不应从简单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特性的角度来加以研究,不能将心理素质简单地看成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及其特性,对心理素质的研究应从个性层面上着手。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

可评价性。心理素质对人的活动成效有影响,因而具有社会评价意义;其品质具有优劣高低之分。人的某些个性心理品质,如内向与外向,一般不对人的行为成效产生影响,因此不应将它纳人心理素质之列。

基础性。心理素质不是大学生在特定领域中获得的某一专门知识和技能,应是那些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等活动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品质的综合。

3.心理素质与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

心理素质与能力、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及创造力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心理素质与上述几个概念也存在着差别。

简单地说,心理素质是多种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能力和人格特质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但是心理素质并不是能力和人格特质的简单拼凑,而是那些对大学生的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心理健康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个体处于此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能发挥更大的心理效能。心理健康状态是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至于创造力,在直觉的水平上,我们都能理解;但是到目前为止,恐怕还找不到一个学者们公认的创造力定义。心理学家曾提出了多个关于创造力的理论模型,其中,斯腾伯格(Sternbers)提出创造力三维度模型(A  three-faCET  model  of  creativity),即创造力包括创造力的智能、创造力的智能风格和创造力的人格层面,代表着学者们倾向于将创造力的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统合起来理解创造力的发展趋势。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显示,人的创造力高低受人的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尽管不同学科的最佳创造力的年龄不完全相同,一般而言,最佳创造力年龄在23—40岁之间。由此可见,大学本科生应该为今后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学术研究和工作作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应该承认,创造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不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部,甚至可以说它不是大学本科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最重要成分。也许,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社会适应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中更重要的成分。

四、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思路

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关系到心理素质测评体系的建立、培养规格和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问题。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与载体;心理素质是外界刺激影响人的行为的中介,又是社会文化素质与生理素质相互影响的中介。鉴于心理素质在个体素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推行素质教育时,查明心理素质的结构就是一项基础理论工作,它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培养的起点。

1.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要求与策略

在确定合格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时应注意:(1)体现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心理素质不是人的心理现象的几个孤立的方面。(2)反映大学生在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中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3)既考虑到大学生发展与成长的需要,也考虑到国家、社会和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  (4)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于未来需要,强调未来社会对学生的要求。(5)以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年龄阶段特征和“最近发展区”为理论基础,重点研究大学生这一特定年龄阶段的心理素质结构。

研究策略:(1)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以理论研究为指导,以实验研究为手段;坚持实用性、可行性与逻辑准确性的结合。(2)采用研究指标多元化的建模原则,通过专家(理论取向)、用人单位及高校教师(职业取向)、学生(个人取向)等多层面,确立心理素质模型的指标体系。

2.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

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可能结构,例如,王极盛认为人的心理素质是多类别、多要素、多品质系统的动态综合体,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和潜能因素。梁宁建认为心理素质包括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认知方式、元认知、智力等。这两项研究虽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有参考价值,但是这两项研究都将心理健康水平与看成是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成分,这显然是将心理素质(内在)与心理素质的表现(外在)混在一起了。下面的几项研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许燕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师生心理素质结构包括社会适应素质、自我完善素质、职业性格素质、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和再生素质等六个方面的素质。其中,每个素质又各自包括若干心理品质。这项研究的缺点是抽样的范围较窄,所得结果虽然能反映师范生的心理素质结构,但是未必能够全面说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

第5篇:心理素质的内容范文

正文:

心理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在个体与客观外界相互作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属性和品质,主要表现在人的智力是否正常,情绪是否稳定,意志是否坚强,反应是否适度,社交是否和谐,个性是否健全,以及能否适应环境等方面,它反映了学生心理的健康程度。它对全面培养优良的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这里,首先需要探讨心理素质与其它素质的关系。

1.心理素质与思想品德素质的关系

思想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心理特征,它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4个成分,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相互联系的,组成了品德结构的心理特征的子系统”。

这4个子系统就是反映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4个方面。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在1987年曾对60名犯罪少女的心理素质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她们的心理都不健康。表现为人生观和理想是腐朽和荒唐的,性格和情绪是乖张和多变的,兴趣爱好是庸俗消极的,意志和行为是脆弱和盲目的,等等。这从反面说明心理素质对思想品德素质的影响,也说明二者的关系是紧密的。

2.心理素质与科学文化素养的关系

(1)健康的情绪、情感有益于感知、识记、思维、想象等活动,可以提高学习与运用知识的效率与能力。反之,则减缓或削弱学生感知活动与能力的发展,增加学生学习与掌握知识的困难。(2)意志在学习与运用知识中的作用是很大的。一种情况是,智力水平差不多,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谁就能成为优秀者。

另一种情况是,智力虽然较低(属正常范围),但通过意志力可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赶上甚至超过智力较高者的学业成就。正如苏拭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3)良好的性格特征,如自尊、自强、乐观、进取等能促进学生学习与运用科学文化知识和获得优异的学业成绩。反之,则阻碍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美国心理学家罗和麦金农及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戴昭的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可见,学生的心理素质与科学文化素养有着直接而又紧密的联系,对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有着深远的影响。

3.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的关系

心身医学研究表明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很多疾病,如气喘、高血压、皮肤过敏、胃溃疡等疾病都与心理因素有关。如情绪对身体就有很大影响,积极的情绪有益于身体健康,消极的情绪有损于身体健康。斯顿巴赫就认为“所有的病症都是心身相关的,只是某些疾病比其它疾病有更明显的情绪内容”心理素质不但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直接影响,而且,对身体潜能的发挥也有很大影响。这一点可从体育竞赛中看出来。在旗鼓相当的情况下,甚至于存在一定差距的情况下,谁心理素质好,谁的体能就能得到更大的发挥,并取得最后的胜利。因此,心理训练已成为体育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心理素质与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心理素质不但与诸素质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而且,对这些素质有深远的影响,对这些素质的提高起到巨大作用。

其次,应该探讨心理层面与生理层面、社会文化层面的关系和作用。

1.提高生理素质及开发潜能有赖于心理素质的提高。人的生理素质是先天的、遗传的,但这先天的、遗传的生理素质蕴藏着丰富和巨大的潜能,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开发出来。潜能的开发和发挥是通过心理素质的提高来实现的。从前面谈到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的关系中就可以得到证明。尤其是大脑潜能的开发,更是如此。随着脑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脑机能的认识与了解也越来越深入,但大脑潜能的开发和机能的发挥有赖于人的心理素质的提高。为了使脑的机能充分得到发挥,各种形式的心理训练与教育模式产生了,如柯尔特(CORr)的思维训练,科普曼创设的“儿童的哲学”,费厄斯坦提出的工具性强化思维训练,以及我国的创造性思维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金色童年教育等,都是通过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来开发人的潜能。

2.心理素质制约着社会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必须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上进行,如同道德教育、科学教育等都是在提高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实现的那样,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素质也必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由此可见,与生俱来的人的自然遗传素质必须借助于心理过程这一中介,才能不断吸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逐渐实现个体社会化,形成现代人的素质。也可以说,生理层面这一基础性因素与社会文化层面这一导向性因素,是通过心理层面,也就是中介性因素发生联系和产生相互影响的,没有心理层面,生理层面与社会文化层面是不会发生关系的。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与途径是很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做到教书育心。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开发智力上,而且还表现在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即兴趣、动机、态度、意志等的培养以及社会心理品质,即情感、交往、处事等品质的培养和熏陶上。教书育心中的育心指的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学习心理品质和社会心理品质的培养与熏陶。各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有显在的,有潜在的。显在的,如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很容易看出来,而潜在的,如学生人格、情感等是潜藏着的。后者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科学知识可以重新学习,而良好的人格却很难重新学习。传统的教育观只重视显在的影响,而忽视了潜在的影响。教书育心就要求通过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之成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2.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心理环境。环境育人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它也适用于心育。校园文化的心理环境或氛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静态文化心理环境,如校容、校貌及各种设施设备等对学生心理会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是动态文化心理环境,如班风、校风等对学生将产生更大影响。良好校园文化心理环境的营造要动静结合,形成一种整体氛围,创造一种和谐、奋进的群体心理氛围,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影响之中,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第6篇:心理素质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心理素质;因材施教;家庭教育

心理素质是在遗传基础之上,在教育与环境影响下,经过主体实践训练所形成的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心理素质的高低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衡量:性格品质的优劣、认知潜能的大小、心理适应能力的强弱、内在动力的大小及指向。心理素质对内体现为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对外影响行为表现的优劣。良好的个性如:自知、自信、自强、自律、乐观、开朗、坚强、冷静、善良、合群、热情、敬业、负责、认真、勤奋等。

现在绝大多数少年儿童从小未经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炼,更未曾担当社会、家庭的责任,可以说养尊处优的生活条件使他们心理的成熟越发地滞后,随之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担忧和深思的问题,诸如情绪多变、意志薄弱、依赖性强、自控力差、缺乏合作意识等。由此看来,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一、学科教学要渗透心理素质教育

学科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渠道。各种教材内容均不同程度表现出对人格的要求,它们既有德育、智育、美育等因素,也有心理教育因素。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积极倡导情境教育、愉快教学、寓教于乐,在愉快中逐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二、心理素质教育要注重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心理教育规律,循序渐进,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一般来说,优等生学习能力强,接受知识快,当堂就能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因此要加大课后练习的难度,解答问题要从多角度、多方位出发,使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脱颖而出。对后进生的教育一方面要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和要求,允许反复,循序渐进,避免他们在学习上因受挫折而失去信心;另一方面,在课堂内外应进行重点辅导,以表扬为主,不论是提问还是板书都要让他们能表现自己,逐步锻炼,增强自信心。

为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我在班里开设了“悄悄话信箱”,根据学生所反映的心理问题选择具体的形式进行心理辅导,通过教育、指导、启示,让学生的烦恼及时得到解决。

三、学校、家庭、社会要齐抓共管

心理素质的培养应通过学校的整体机制实施,不能只凭某一项活动和学习来完成。学校除了通过学科教学有机渗透心理素质教育以外,还要利用校、班、队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如,“学雷锋,献爱心”“知识竞赛”“辩论会”“诗歌朗诵”、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生产劳动、军政训练以及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理论联系实践,培养现代意识、竞争意识、开拓进取、吃苦耐劳意识;在为社会服务的奉献中得到磨炼,提高社交能力,从而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责任意识;在集体交往中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心境,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关心、教师的可亲,促使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

第7篇:心理素质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秘书职责 心理素质 策略和方法

一、心理素质的界定

从管理心理学来说,心理素质是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所导向的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专,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其内容可包括三层:个人心理、群体心理、组织心理,其中个人心理是这三层:个人心理、群体心理、组织心理。其中个人心理是这三层的基础。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心理素质能力强的人,他不仅有满足自己各种智力和非智力需要的能力,有校强的应对压力的能力,而且会有很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教学秘书的责任

高教教学的成功,除了来自师生的努力外,离不开教学秘书的工作。教学秘书的工作概括为“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即是“把上级的教务工作和指示传达给直接行事的教师们,同时又把教师们对教学的反馈汇报给上级”,这种工作起着一种“桥梁”式的作用。其责任具体为“负责课程安排,课程调停、考试安排和成绩登入”。这些事看似简单实为繁琐的常规教学管理的必备内容。可以想像,一旦这些工作失误,或某个环节失误,那么整个教学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机会,而能确保高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学秘书的心理素质能力,也就是说他们的心理素质能力不容忽视。

三、教学秘书心理素质与其职责的关系

1.职业认知误区。由于对所从事的工作不喜欢,缺少对职业的自豪感,有时产生自我忽视。这些导致心理不平衡,于是他们不愿意同他人打交道,缺乏积极的职业发展目标,工作中没精神、没动力、自信心不足、缺乏进取心和责任感。

2.职业态度误区。由于对职业认知的偏差,他们对职业态度引起的心理状况常为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弱,在工作中主要表现为性情急燥,反映过敏,容易冲动,不善控制等。比如对教师要求的调课或监考任务的改换,一个教师可能会处理得当,可多名教师的同样问题就会引发火气按捺不住的时侯,就会大声指责教师“这样下去,我们还要不要工作”,或者一句话搪塞“这是规定,不能换”,或者执之不理,一言不发。慢慢地就会形成人格缺陷和他人交际关系的紧张,更会影响工作效率。

3.人际关系紧张。由于上述的原因,最后表现为与周围的人经常不和。上文已阐述了教学秘书的职责为“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于是对领导的安排不能理解,认为是故意为难自己,没有密切配合的举动,对同事不能协作共事,不能关心爱护。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唯我独尊,自我中心的心理,同时,主观武断、偏听偏信、多疑、懦弱等不良性格逐渐产生。

四、心理素质能力自我培养的策略

1.强化自身的角色意识。教学秘书的角色意识是某个人对社会,团体所规定与期望的职业行为系统的认识,是该岗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提高自身的社会价值,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提供了指导。对自己的角色认识越客观、准确,其工作行为就越主动和自觉,越能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发展与角色相适应的心理素质。诚然,社会期望角色与秘书实际角色之间常常存在着矛盾,这些矛盾不解决就使心理上的压力增大,进而影响较好的心理素质能力的形成。因此,强化自身角色意识,以提高自己的岗位水平和能力,尽力缩短实际角色和社会期望的距离。

2.控制好个人情绪。调控好个人情绪是实现自身的心理健康的必要之举。情绪与人的身心健康关系非常密切。这正如医学研究证明的快乐、高兴等积极情绪有利于较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紧张、悲哀和发怒等不良情绪则会影响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甚至会导致身心疾病。作为教学秘书,经常与不同个性,人格和能力的同事打交道,这种交道无一能离开情绪色彩的活动,因此,教学秘书首先要正确认知不良情绪,其次学会控制不良情绪,比如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命令、调整自己的必理活动,或冷静思考,接受他人说法,或把心理压力说出来,写出来以缓解不良情绪带来的心理压力。

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学秘书是一个连接上级与下级的纽带,因此,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心理素质的能力提高是必要。因为一旦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一方面取得成就时,能得到大家的肯定,有归属感和满足感;另一方面,有了挫折会得到大家的理解用支持,有安全感和信心感。具体来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学秘书自己首先要丰富自己的内涵,个人的品性,学识,修养和能力是形成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力的砝码。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一定有自己的有效社会支持“网络”。其次要开放自己,心怀坦荡。以己开放与他人开放相对应,才有真正的交流沟通,才会有彼此的信任。最后要理解他人的难处和需要。与人交流,应抛开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尽力试图理解别人,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拓展自己的关爱和他人合作的精神,从而形成有效的心理素质能力。

五、心理素质能力自我培养的方法

在上文已讨论了教学秘书心理素质能力自我培养的策略。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看看在实际生活中可行的方法:

1.培养优良的性格。具体指要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工作自信心,能主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2.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这主要指情绪要稳定,遇事乐观向上,不感情用事,不随意闹意见,有较强的情绪调适能力。

3.拥有坚强的意志力。这涉及到心理耐挫能力强的问题,即能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面对挫折和失败不惊慌,而是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

4.客观认识自己。这一点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才可以做好的。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客观评价自己,悦纳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较强的协调能力。

5.有效地应对各种压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正确认识压力,然后培养正确的压力观。充分利用压力给人带来的积极的一面,激发自己的斗志,勇敢挑战自己。除此还可以缓解压力。如控制自己的情绪,乐于和他人交流以及放松自己等等。

纵上所述,有了健康的心理状态,有了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力,对高教秘书来说是很重要的,不仅能培养健全的人格魅力,而且在工作中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如果人人都有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力,那么我们的社会工作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张玲等.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刘华山.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2).

第8篇:心理素质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素质拓展;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一、素质拓展

(一)素质拓展的内涵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对人的思想、心理、意志、品质、能力、身体以及顽强精神的一种磨练和考验,同时也是对人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临场经验的模拟和训练,是一种新的素质教育与现实体验相结合的“实战演习”。素质拓展以培养合作意识与进取精神为宗旨,帮助激发成员的潜力,增加团队活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达到提升团队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二)素质拓展的目的

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一些大学生自我为中心,意志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都很薄弱,这些都会形成他们步入社会的绊脚石。对此,大学开展素质拓展不仅提高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而且历练他们心理、身体和品行。通过一系列充满智慧、富具挑战的素质拓展,激发和提升大学生的团队潜能,进而提升大学生的人格、应变能力等多方面素质。

二、心理素质培养的内涵

从心理学教育讲,心理素质包涵:情感、意志力、信心和韧性等等。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心理是人的生理结构特别是大脑结构的特殊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素质具有人类素质的一般特点,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今天,人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在社会各环境中都重视对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这也成为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三、素质拓展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意义

心理素质培养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它的提高将有利于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心理素质培养重点是培养大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力、良好的人格特征、坚定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如果缺乏合适的途径,致使其发展速度缓慢,实效性不够,而素质拓展所采用的活动方式更有计划性和针对性,而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那么将素质拓展引入高校心理素质培养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因为素质拓展对开阔心理素质培养的途径、加大心理素质培养的受益面,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素质拓展可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培养积极、健康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行为中,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二,素质拓展可以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和品行,提高大学生的承受能力;一个人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行,就能自觉地选择适当的方法来克服困难,排除各种障碍,直至实现预定的道德目标为止。素质拓展不仅能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行动目的,还能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够培养学生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的义务感和责任感,以增加其意志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实践中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从而有利于锤炼学生的思想道德意志,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促使他们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再有,素质拓展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通过素质拓展,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过硬的心理素,既帮助了大学生完善自我,增强合作意识,又满足了大学生及时充电和参加社会实践的渴望与心理需求。

四、素质拓展在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措施

素质拓展作为一种心理、潜能和管理技巧的综合训练,通过人格塑造、角色培养、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的建立等方面,将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活动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将成为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的途径。

(一)将素质拓展活动融入新生入学教育

新生入学后,在适应学校环境中都需要一定时间,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接触身边的同学会成为他们融入学校氛围的第一步,通过开展新生的素质拓展,不仅能够让他们彼此加深了解,促进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还能起到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相互信任等方面的作用,进而有利于顺利开展学生工作。

(二)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体系

将素质拓展融入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中,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己,规划自己的学习和职业生涯。通过素质拓展丰富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让学生从娱乐中,领悟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增强自信,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节自身适应环境的能力,激发潜能。

(三)成立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营

建立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营有利于构建规模化的素质拓展训练、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有助于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学校教育体系,充分利用现有师资力量和场地设施开展活动。

(四)注重教师队伍培训

为能够通过教师对学生教育管理这一途径,并长效的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和心理素质培养,教师应该首先掌握拓展训练的基本知识,了解拓展训练的目的和内涵;同时,到校外的拓展训练基地进行实地学习和考察。初步了解拓展训练后,结合大学生特点,将素质拓展的方法与高校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9篇:心理素质的内容范文

社会工作者又称之为“社会治疗师”,其兴起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的迫切需求。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在社会工作者完善自我、塑造健康人格、增强适应能力、调节性情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开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对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目标认识不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内容体系不完整、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体系不健全;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形式单一。为此,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教育目标,加强教育内容体系的研究,完善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形式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

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职业心理健康发展

社会工作者又称之为“社会治疗师”,其兴起是为了满足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的迫切需求。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结构转型的特殊时期,社会工作者职业应运而生。社会工作者职业也将会迎来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仅人数规模迅速扩大,其专业化和职业化道路将会越走越远,它将会成为一个蕴藏着巨大生机的职业。

一、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有助于社会工作者完善自我

社会工作者敬业奉献的工作为受助者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和力量,但是由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多变,工作压力颇大,并不是获得丰厚回报的职业。所以在从事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需要正确认识其职业角色,时常反省自我,积极接受现实自我,不断追求完善自我。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可以激发社会工作者积极主动地认识自我,使社会工作者加深对社会工作职业角色的认知,正确处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关系,肯定自我在职业中的价值,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地评价自我,而不以单一的标准苛刻自我。

(二)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有助于社会工作者塑造健康的人格

开展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是以基础心理学知识教育为基础,结合社会工作的职业特点,培养适应社会工作环境需要的综合心理因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普及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介绍个性心理的内涵及其相关知识,并了解影响个性发展的主观因素,使社会工作者学会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应让社会工作者了解符合职业特点的必备心理素质因素,并且根据职业需要寻求优化自我个性的有效方法,主动完善自己的性格,培养健康的人格。

(三)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有助于社会工作者增强环境适应能力

在实践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面对复杂的工作情景既要克服自身的心理压力、维持自身的心理健康,又要以健康的心态、良好的精神风貌、乐观的态度接触和感染受助者,帮助其重新树立克服疑难、重回正常生活的信心,实现助人自助。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必须具备与其职业特点相吻合的职业心理素质,才能预防自身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因此,科学、有效地培养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心理素质,因势利导地促进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健康的发展,将会提高社会工作者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

(四)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有助于社会工作者调节情绪

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情绪体验。有的人积极乐观,有的人消极懈怠;有的人易受到环境影响,情绪波动大;有的人不易受环境影响,情绪较为稳定。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可以使社会工作者理解情绪的理论及完成社会工作所需要的情绪心理因素,并且掌握情绪的自我管理的技巧,主动调整情绪,从而有效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

(五)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有助于社会工作者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在实践工作中,社会工作者要能够与同事建立团结合作,组织协调各种资源,为受助者提供最好的专业服务。社会工作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与人交往,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社会工作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有利于帮助个人适应环境,利用工作资源。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能够帮助社会工作者通过学习人际交往的有关知识,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培养适当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他们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学会协调环境,树立参与人际交往的信心和积极的心态,培养自己适合人际交往的良好个性,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此外,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在社会工作者提高学习能力,增强挫折承受力,增加就业能力等方面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育资源投入不足

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是保证社会工作者职业稳定性的重要基础,但因工作压力导致的心理问题已成为社会工作者离职的主要原因。可是,社会工作机构的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职业心理素质对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及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只是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敦促其认真工作。他们习惯性地将注意力放在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上,认为只要社会工作者学习掌握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就能顺利完成工作。同时,管理者受政绩考核机制的影响,往往倾向于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与工作成绩密切相关的社会工作实务中,而不愿意将其花费在与工作成绩没有表面关系的社会工作者心理素质教育上。所以,在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方面投入的教育资源少之又少。

(二)对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目标认识不清,教育开展普及率不高

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对象应该是整个社会工作群体的心理健康。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应着眼于社会工作者心理障碍发生之前,是为应降低精神障碍新情况的发生比率,减少潜在伤害发生,促进全体社会工作者心理健康而采取的一种普遍性的预防措施。目前,社会工作机构的管理者及社会工作者都认为心理素质教育等同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认为只有当少数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工作者表现出精神障碍了才需要接受心理咨询与治疗,而不是全体社会工作者。但是工作压力是所有社会工作者共同面对的风险,工作压力带来的心理冲击有可能伤害到每一个社会工作者,如果出现了问题才采取治疗的措施来补救则为时已晚。因此,所有的社会工作者都应该接受防止出现精神障碍的预防性心理素质教育。

(三)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内容不完整,缺乏针对性

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应该围绕社会工作职业特点,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针对性地进行内容体系的建构。目前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比如,有的学者研究社会工作者面临的心理压力;有的学者研究如何建构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的结构及其包含的心理因素;还有的学者研究社工的职业倦怠、心理健康等内容,这些研究都是零星分散的,各自为政。至今没有出版过一本系统性的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教材。

(四)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体系不健全

首先,从纵向来看,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应自成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的学习。一是认识职业心理素质。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是通过在高校里接受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学习来认识和了解社会工作,在此过程中逐渐认识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及其内涵。二是构建自我职业心理素质。在实习阶段,社会工作者在社工督导的指导下参与实践训练,在训练中思考职业心理素质的意义及内涵,并将职业心理素质内化为自我从事社会工作职业的坚强态度,积极构建自我职业心理素质,预防职业心理压力对自己产生伤害。三是强化职业心理素质。社会工作者在工作岗位中定期的接受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增强职业适应,缓解心理压力,维护心理健康。这三个层次组成了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完整体系。完成上述三个层次的教育必须由高校和社会工作机构同等重视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并在课程设置及机构设置的各个环节里共同合作。目前,由于这样的合作还比较欠缺,造成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不能完整地体现价值。其次,从横向来看,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应融入到各科的课堂教学及社会工作实务中。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心理素质教育因素,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深入地挖掘整理,引导学生思考专业价值及意义。

(五)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目前,社会工作者的心理素质教育主要以为社会工作者提供心理咨询为主,在少数教育院校和研究机构中偶尔会聘请心理学教师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这些讲座的内容主要以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为主,很少能够结合社会工作的职业需要。这种少量的、不经常的、不定期的心理素质教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教育的需要,并且教育形式的不完备,也限制了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成效。

三、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建议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

第一,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更新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社会工作者,使管理者理解每一位社会工作者。增加管理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转变行政命令的工作方式,帮助社会工作者发掘潜能,完善人格,发展职业。改革考核机制,不能唯工作成绩论。第二,建立全面的社会工作机构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将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状况纳入考核范围,将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开展状况与社工机构工作绩效挂钩,使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有制度的保障。第三,设立有关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研究的课题,增加课题经费,公开面向高校及研究机构招标,鼓励学者参与研究。

(二)明确教育目标,普及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建立社会工作者心理素质档案

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能够适应社会工作环境心理素质的社会工作者。第一,普及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做到教育的全员化。第二,建立突发事件的心理干预机制与心理危机的预警机制,切实加强关注心理危机多发季节与多发人群的重点监控。第三,设立固定的心理咨询室,向全体社会工作者开放,及时提供心理减压服务。第四,建立社会工作者心理档案。在社会工作者入职前通过心理素质量表测量其心理素质状况,对其数据结果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归档,严格管理,动态跟踪,以便为心理危机的干预与预警提供有效的资料,为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和研究提供动态的资料。

(三)加强教育内容体系的研究,整合研究力量,鼓励共同开发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新内容

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内容急需完善,最基础的心理素质教育内容为基础心理学知识,其目的是普及心理学知识,理解心理健康及心理素质教育的内涵。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还要与职业相结合开展有针对性、专业性和系统性的研究。社会工作管理机构应该组织集中分散的研究力量,在一个共同的研究目标指导下整合有关社工职业心理素质的心理压力、心理素质结构和心理素质影响因素等相关研究,使之能够互相呼应。在此基础上,编写有关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专业教材。同时,鼓励其在内容研究中适当融入心理学教育的前沿观点。如当前备受关注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中的自我效能感、积极情绪体验与调节、提高情商等这些观点非常适合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心理素质教育。

(四)完善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体系

首先,转变育人的观念,明确满足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学习的需求:第一层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兼顾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技能训练与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开设基础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课程,同时,还应该设置职业心理教育课程,建成全面覆盖的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完善的心理素质教育体系;第二层在实习阶段,社会工作的实习施行督导制度。督导是由社会工作机构内资深社会工作者担任的,他们有成熟的人格,丰富的工作经验,健康的职业心理素质。督导既要教导社会工作者专业服务的方法与技术,又要对实习人员进行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所以,社会工作者在实习阶段应该结合社工督导制度,以督导为榜样,提供替代性成功体验,使社会工作者或者社工专业学生学习督导的榜样行为,将督导对待专业价值观的态度内化为自身的专业价值观,主动接受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第三层在社会工作者正式入职后,社会工作机构应该进一步建立由心理素质教育牵头,“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咨询、心理矫治”同时发挥作用的全面保障措施,并最终实现所有的社会工作者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其次,因为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应融入到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所以,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善于挖掘学科知识中所蕴含的丰富的职业心理素质,积极抓住学生重视专业课学习的特点,建立民主、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将心理素质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有机结合。

(五)促进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形式多样化发展,鼓励创新方式方法

随着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现代教育技术及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社会工作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应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第一,组织专业教师,积极开发网络课程,利用网络的传播效率,提高教学的效率。第二,组建社会工作实验室,以校园网络为平台,设计开发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实训软件,学生可以在实验室里完成内容丰富的实训内容,从而减少教育成本,增加教育的有趣性。第三,利用网络定期举行心理沙龙、心理健康协会、聊天室等社团活动,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一个倾吐心声、发泄情绪和互相交流的场所。

作者:黄晶晶 单位: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伟梁.社会工作实习与督导〔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4.

〔2〕赵兴奎,张大均.心理素质:结构构建及分类意义〔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137-139.

〔3〕张德兰,郭堃.关于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职业与教育,2013,(10):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