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心理学认知范文

教育心理学认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心理学认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心理学认知

第1篇:教育心理学认知范文

论文摘 要: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运用认知心理学原理,有助于英语教师更深刻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过程,从而发挥其教学的主导作用,以达到提高学生主体的学习效率的目的。本文通过对认知心理学几大理论的总结和概括,探讨认知心理学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启示,以及如何加以应用。

一、引言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经常反应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有的老师说是学生的英语基础没有本科学生的好。也有的老师说基础差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关键是好多学生就不爱学习,即没有学习兴趣。笔者也是一所高职学校的英语教师,也面临上述的问题。但是,遇到问题如何解决,才是做老师的首要任务。

要解决高职学生英语难教的问题,应该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应该说有很多关于此问题的研究,有从分析学生的学习背景入手的,有从分析老师的教学方法入手的。但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此问题的研究不多,特别是针对高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学与英语教学之间具有相当密切的关系。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善用心理学因素促进教学,是广大教师一直坚持不懈进行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教师充分将认知心理学与英语教学实践相结合,能正确引导学生避免消极因素的干扰,变消极为积极,推动英语学习。

二、认知心理学回顾

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J.Anderson,1983,1990)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将知识看作是个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不同于其他的教育教学理论,认知心理学分别从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和教师是怎样教学的两个方面或角度分析了学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独特的有价值和意义的观点。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心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针对性。对于英语学习兴趣低的学生,通过分析他们的学习心理,了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并针对这些原因,调整自己的教学: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J.B.Bruner)认为学习是通过认知,获得意义和意向形成认知的过程,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过程,重视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作用,提倡发现学习法(discovery learning)。发现学习法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活动发现规则、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Ausubel提出了认知同化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应是有意义的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有意义的学习就是认知学习。它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新内容与已有知识之间需建立联系,二是学习内容能与已有知识结构联系起来。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意义的同化,从而不仅使新知识获得了意义,也使旧知识得到了修饰而获得新的意义。

现代认知论的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为中心,认为英语学习不仅是获得语言习惯,更是创造性的运用语言结构。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学习,不仅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因此主张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之间进行丰富的多向交流,讨论或合作性地解决问题,提倡合作学习和交互学习,教师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

三、认知心理学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与应用

(一)研究高职学生的心理状态,端正其学习态度,激发其求知欲望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有很多学生对英语厌学怕学,主要是他们没有树立正确的动机和目标,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他们学英语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动机也不是为了提高自身运用英语的能力,而是为了能通过考试,拿到毕业证。而英语的词汇量、句型、语法等知识,也需要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记忆、学习,使一些学习意志本来就薄弱的高职生,早早就放弃了英语的学习。

认知心理学理论指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真正具有持久活力的学习动力是来自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由此产生的求知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明白:随着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英语是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中国若要与世界同步,就需要具有专业技术特长并有一定英语应用能力的人才。因此,英语老师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英语的社会意义和内在个人价值,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学生的认知差异是研究学生学习英语规律的重要依据

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学生智力发展、认知方式和选用策略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如果不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英语教学就难以使学生获得素质的全面发展。只有了解了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英语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因材施教,为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供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重要的环节是分层递进教学。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自觉地进行意义性和交际性的操练,在实践中感知语言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对比,认识语言规律,掌握语言结构,培养独立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发展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应用外语的能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J.B.Bruner)曾提出知识结构论和发现法,认为教学目的应兼顾发展学生智力的内在目的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外在目的。从生理学看,能力是智力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表现,智力则是人的认识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等。在现代教育里,教学的目的不能局限于使学生单纯地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发展智能。发展智能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外语教学也是如此。所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智能的活动必须在情绪高涨的氛围中进行,也就是要在外语情景中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注意精讲多练,通过提问、对话等进行交际。练习内容要新颖、生动,形式要多样、灵活。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认知、加工、创造、运用,提高语言水平。在注意发展智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和发展非智力因素,运用社会心理的归因理论,即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或他人活动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习中最重要的因素,激发学习动机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语

心理学紧密结合英语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我们应批判地吸收各学派的合理内核,并使其相互取长补短。为了满足我国教育改革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将所教专业课程与跨学科专业相结合、大力研究颇有必要。

教师要善于运用心理学的有关原理来设计自己的英语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年龄特点,有目的有组织地展开教学活动,在学生的二语习得过程中起到引领者与组织者的作用,与学生有效沟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会知识,形成能力。

参考文献

[1]梁秀娟.心理学原理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田凌.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经路技术协作信息教育探索,2010,(22).

[3]Bernarrd Weiner.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

[4]J.R.Anderson,杨清,张述祖译.认知心理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第2篇:教育心理学认知范文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179

1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1.1 内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强调两大任务,即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从而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获得成就感,以获得正强化,求知欲望被不断激发,逐步形成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久而久之,可以培养出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在课堂上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将传统课堂上的教师主体转变为学生主体,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就目前的文献资料来看,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在各种专业课中有所应用,但是在高职通识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还是凤毛麟角。笔者认为,将先进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还是一个创新,同时对于课程的发展也是有建设意义的。

1.2 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以任务为主线。这一点就打破了原有的教学理念,用一项或多项任务作为引领,同时也作为一堂课的主线,贯穿始终。所有的教学目标都需要借助教学任务的完成来实现。这里的教学任务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以学生为主体来完成的。

第二,以教师为主导。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但任务驱动教学法摒弃了这一旧观念,教师由传统的教学中心者角色,转变为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教学任务是由教师主导来设计完成的,并且由教师主导来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但如何分析、解决问题则是由学生为主体来参与完成。

第三,以学生为主体。传统的教学观认为,学生是知识、技能的接受者,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是被动的。而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学生是课堂中的主动建构者,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采取主动的态度,他们是信息的主动加工者、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特色,教师只是作为辅助的引导角色,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同时合理利用资源和采取适当的手段去解决问题。课堂中一贯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势必会让学生在课堂中遇到各种类型的问题,这样就锻炼了学生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以后给予及时的评价或加以验证,这样做除了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任务解决的印象以外,还能够对任务解决方法的优劣形成进一步认识,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

2 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现状和其中存在的问题

2.1 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和学生现状

首先,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必修课,该课程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通过系统地分析学生在入学适应、人际交往、学习、情绪、压力挫折、走上社会等方面会发生的行为规律,培养学生对自我有良好的控制能力、对心理健康程度有正确的认知和觉察,从而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步入社会。由此可以看出,第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受众不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这就需要课程设计本身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二,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于其他理论课,它需要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结合。如果只是在课堂中空洞地给学生灌输大量理论知识,那么不仅不会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或者是学生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去运用。由此可见,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并不适合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

其次,目前北京地区高职院校的生源并不理想。2010年,北京高考报名人数就已跌破10万人。到了2013年,北京报名参加高考的考生只有6万7千多人。高考人数连年下降,并且更有一部分考生即使达到录取分数线也会选择放弃报到,直接去国外读书。这样的现状,就使得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也在随之不断下降。目前北京地区高职院校学生仍以北京生源为主,这些学生的素质较差,学习动机较低,也没有近期或远期学业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课程设计上没有创新和突破,就更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也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么教学效果也就无法保证了。

2.2 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2.1 思想观念落后

心理健康教育课虽然是高职必修课,但很多高校教学方案的制定者普遍对这门课程重视不够,没有意识到一个学生心理的健康和教育教学实践以及学生今后的成长之间的关系,认为这门课简单了解就可以了,不用像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那样进行相关的实验和实践活动。相应的,教师只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没有足够重视,觉得这门课就是娱乐、做做心理测验,或者直接认为没什么用,这样就导致在教学中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并不如意。

2.2.2 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北京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一般与实践联系不多。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采用黑板、粉笔、投影仪等工具进行板书和演示,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陈旧,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更不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所涉及的心理学领域众多,如果只是纯粹理论教学,对于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不仅不能调动学习兴趣,还会使其学习难度加大,这样就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2.2.3 教学评价方法有限

目前,北京高职院校对于课程的考核评价形式,大多数采用课业或纸笔答卷的形式。这种考试形式更适合于纯理论课,而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是一门与实践结合较紧密的课程,因此仅仅是上交课业或是纸笔答题的方式是不大适用的。在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这种情况已经得到了重视,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课的考核形式比较多样,有以团队为单位表演心理剧;答卷也不允许出现选择、填空、判断这样的客观题,而是要求全部以主观题形式出现。这样的创新是一个好的开端,能够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条件。

3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的意义

3.1 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本质是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生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学生学习和完成任务的真正诱因。在传统的教学观影响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主要的教学过程都是通过系统的、按部就班的讲解实现的,这样就大大剥夺了学生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机会。同时,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也无法获得成就感。这样一来,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如果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主动探究教师布置的每个任务,精心思考和选择最优化解决方案,教师则是起到引导、帮助、组织和促进的作用。这样就使得学生主体地位大大提高,也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从以前的备书备教案,要转变为能够及时高效地处理学生在解决任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对教师的经验、知识储备、应变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最后,教师通过让学生参与评价的方式进行讲评,也是学生主体的体现。学生既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能在评价的过程中体验到荣誉感、自尊心,体验学习、收获的快乐。

3.2 能够切实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

传统的教学观实际上是将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一分为二的过程,学生通过传统教育方式的学习,反而使得理论和实践更加分离,不能够做到学以致用。而任务驱动教学法则不同,它能够通过任务将理论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完成任务,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能够对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有效优化了教学效果。

3.3 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任何一项实际任务的完成,都不可能仅仅是单一任务的考察,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运用到多项能力,如分析能力、预见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决策能力、执行力等等。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中被动接受,只有记忆能力得到了锻炼,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话,学生不仅能够提高所学领域的专业知识,更多地锻炼了自己上述综合能力。这样十分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通过与他人合作共事、交往、安排和解决任务,锻炼了多方面能力,身心健康成长,这也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本身的教学目标。

4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北京地区高职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实际应用

4.1 精心设计课堂任务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中,任务设计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好的任务设计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对于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正确的预期,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同时要考虑到任务的弹性和可开发性,这样才能设计出难易适中、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任务。

以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例,在讲解处理人际关系一章的时候,与其讲解人际关系的理论,不如设置不同真实场景,让学生去发现适当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大到让学生说明处理人际关系时所采用的策略,小到让学生写下与人言语沟通时所说的话、使用的语气和面部表情,最后让学生分小组表演。

4.2 根据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合理指导

在学生解决任务的过程中,教师所给予的指导也是起着关键作用的环节。即使有一个优质的任务,如果教师缺乏经验,指导不到位,或者学生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也无从下手去解决,那么课程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还是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人际关系”一章内容为例,任务设计完成后是学生解决的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这个过程中就锻炼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譬如对于进度快的小组,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如:遇到不同情况,在已经明确怎样与对方沟通的情况下,设想对方可能会产生的不同反应,如果沟通受阻,应进一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缓解局面;对于进度较慢的小组,教师的引导就应针对任务本身,这种情况下就不适宜再继续扩展。

4.3 及时反馈评价

虽然主体任务已经完成,但教师应该明确,此时整个教学环节并未完成,反馈与评价仍然是重中之重,因为这个环节才是激励学生的最终环节。此时可以采取小组汇报的形式,一个小组汇报成果,其他小组对其进行评价,一个小组最终的分数就以其他组的评价为准。在这个环节中,由于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成果有所了解,所以应做到控制课堂,包括控制时间和控制学生情绪,并给予每个组适当的评价和必要的奖励。

5 结语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颠覆传统教学观,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全新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能力本位的教育,适用于多种课程。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应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课堂气氛明显活跃,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都得到了大幅提高。当然通过教学实践,也发现一些问题:首先,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教师要求较高,对教师的经验、知识储备、应变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其次,课堂不易控制。课堂气氛活跃的同时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课堂不易控制。加之,高职学生本身自控力就差,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严重的话就会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绍青.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7).

[2]汲飞龙,李爱娟.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育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研究,2012,(6).

[3]邱开金,周晓玲.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9,32(5).

第3篇:教育心理学认知范文

关键词:教育教学理念;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系统工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步伐。“十二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国际合作交流日益广泛,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各项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高等教育迎来了生机勃勃的崭新局面。但是,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还有许多薄弱环节,深化改革的任务相当艰巨。

一、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高校的教育理念并未跟上时代的发展,教育目标长久处在使受教育者获得一套对特定行业和职位有用的知识和技术的层面上,较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对于知识要点的掌握上,而缺乏培养学生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学生创新能力不足。

由于教育观念落后,必然带来课程设置的不合理。课程结构单一,内容陈旧,不能及时反映时代、学科发展的前沿水平,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不尽合理,各课程之间的联系也不密切。

教学渠道单一,大多仍然沿袭班级授课的单一传统模式,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严重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教学方式方法缺乏创新。“讲授加考试”构成了教学活动主体。学生被动接受和学习。这种模式忽视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评价体系偏颇。对学生的评价过分看重考试成绩,考试测验仍然是教师评价学生的几乎唯一的法宝,忽略了对学生潜在创新能力开发和评价。这种单一的形式不利于考查学生综合素质,不利于学生独立性、创造性的培养。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方法单一,内容不尽合理,难以真实地评判教师的水平和成绩。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观念和教育功能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1)从以继承为主转向以创新为主。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各国教学模式的改变几乎都朝着通过探究式学习、实践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的方向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2)从以能力为导向到以价值观为导向。而价值观导向归根结底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以及对待社会、国家和世界。(3)从以课程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训练标准化的个性为主转向以培养多样化的个性为主。以学生为中心正在成为很多国家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导向。而以学生为中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员化发展,即每个学生都是重要的;二是个性化发展,即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4)从信息工具使用到教学模式的改变。近20年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仍然处于信息工具与技术使用的初级阶段,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仍然欠缺。(5)评估评价观念的重大转变。新的理念提出,评价评估要与教育目标保持一致;评价评估的重点应放在改进课堂实践,确保所有利益相关者尽早参与以及将学生置于核心地位。通过评价评估发现问题,为教师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帮助他们改进教学,提高学生学业成绩。

因此,面对当前国际教育教学改革新的发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紧紧围绕高等教育质量这一生命线,乃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最根本任务。我们需要正确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成就,客观深入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我们必须把高等教育工作重心放在更加注重提高质量上来,深入思考,探索并实践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二、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改革思路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性人才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教学工作始终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始终是高校的生命线。

面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深入讨论与思考。在理论上,要对国家急需的各类人才培养的思路、方案、模式等进行更深入探讨,形成先进而完整的体系。形成办学特色;在实践中,要形成兼顾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思路,形成科学的适用于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并及时实施。最终达到实质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基于这一基本思想,本文提出在人才培养和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的十个重要方面。

1.明确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立人教育

国际求学网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称: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孔子说:“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鲁迅先生则明确指出:“教育是要立人。”我国著名教育家先生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在国际教育界有着同样类似的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教育家斯金纳则用更加简洁且极富哲理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内涵,他认为:“教育就是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那么,所谓“剩下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我们认为,“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和精髓,就是“独立的人格、探索的精神、学习的能力、践行的能力”。

因此,大学不是“职业培训班”,专业知识虽然重要,但更需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探索、思考、学习以及践行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弄清楚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对于认清教育的本质、明确自己的职能和职责、找准前进的方向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没有理性的自觉,是不可能在实践中做个自觉而清醒的教育者的。

2.以“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引导教学工作,形成先进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通过专业培养计划、课程体系、评价体系、管理制度等实施人才培养的方案与计划。简单地说,人才培养方案就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实施计划。

很显然,构建合理的、先进的、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将人才培养方案的精心研制和凝练作为重点。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2013年7月关于《理学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框架说明》的通知精神,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乃是该专业类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它主要适用于三个方面:一是作为设置专业的参考;二是作为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指导性规范;三是作为质量评价的参考。

因此,“标准”是设置专业的基本准则,是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指导性规范,是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我们应该以“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基本依据,引导教学工作,按照基于“标准”、高于“标准”、突出“特色”的指导思想,依据各校各专业办学条件的实际,凝练形成先进的人才培养方案。

3.合理的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仍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先进的科学理论、技术与老旧的课程体系设置及教学内容、体系的矛盾。因此,密切结合国际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统筹本科教育不同阶段、不同课程教学内容,梳理核心知识,优化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尽可能跟上时展的步伐。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出发,建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通过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将教师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实质性地形成特色鲜明、国际接轨的理论教学体系,保证教学内容先进性。这些都是亟待进一步加强与深化的。

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对创新性人才培养尤为重要。传统教学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实践,但它强调实践教学的验证性过程,注重对经典学说的认知和接受,创新性实践环节较少,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我们需要在已有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按照实践教学“认知-综合-探索”循序渐进规律,统筹本科四年的不同阶段、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计划,构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协调配置、时间穿插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性教学新体系,完善本科实践教学环节。

总之,在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我们应该突出思维方法训练,加强实践方法创新,打破课堂教学分门别类、自成体系的教学过程,使不同课程内容自然交融、互相关联。加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最终建立特色鲜明的“自然认知-方法实践-综合分析-探索创新”循序渐进的课程新体系。

4.教学方法与方式的创新与探索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双边互动过程。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教为学而存在,学又要靠教来引导,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教学方式的改革必然要求和引起学习方式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减少课堂讲授学时,增加讨论课和实践课,使课堂教学方式多元化。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课堂信息量。积极鼓励学生直接参加部分教学活动等。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目标,针对传统教学过程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单一、考核方式简单、教学内容单调、教学过程呆板、缺乏师生交流等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新思维等弊端进行系统改革,形成创新的教学方法与方式。

对于课堂教学,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地采用孔子型课堂(知识驱动、教师主动、学生能动)、苏格拉底型课堂(问题驱动、学生主动、师生互动)、翻转型课堂(基于MOOc的在线学习、课堂质疑)、自主型课堂(程)学习(兴趣目标驱动、自主自觉行动、课内课外联动)等多种课堂教学形式。

通过教学方法与方式的创新,使教学过程实现五个转变,即:从验证性到设计性的转变;从灌输式到启发、讨论式教学的转变;从传统技术到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结合的转变;从单科性到综合性的转变;从认识性、继承性到创新性的转变。

5.建设高素质教师和管理队伍

推进教育创新和培育人才,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工作,也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优秀的师资团队和教学管理团队是践行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体系以及创新教学方法的关键要素。

应该以深化教师聘任制度改革为重点,加强政策调控,科学设置机构和岗位,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实行“资格准入、竞争上岗、全员聘任”,完善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学习、国内外进修体系,从而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应具有合理的年龄结构。重视师资队伍学缘结构优化,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缘交叉,改善知识结构和教育背景。对于理、工、农、医类专业,还要不断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形成能够满足实验教学需求、队伍稳定、专/兼结合的实验教学队伍。

专职教辅/教学管理人员队伍稳定、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素质高、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强。

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制度,落实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不断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还应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

6.建立一流的教学实验室

第4篇:教育心理学认知范文

摘 要: 自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口语交际概念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学习仍存在误区。本文从心理认知角度入手,基于科学的口语交际心理认知,探讨口语交际与听说的联系与区别,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合理学习提出建议。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 心理认知

口语交际活动主要在听话者和说话者之间展开,在此过程中听话与说话活动不断交互发生,听话者与说话者身份不断变化,促成口语交际的正常发生。因此,听话和说话是贯穿口语交际始终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缺少任何一方,口语交际都不得成立,交际双方还要在交际过程中注意交流的恰当、得体、机敏,使得交流顺利进行等。下面笔者将从听话与说话两方面的心理认知入手,探讨其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学习的指导意义。

一、口语交际心理认知过程

(一)听话心理认知过程

听话是说话者的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刺激听话者的听觉器官,引起听话者的耳膜振动,进而由听觉神经把这种振动信号传达到大脑的听觉中枢。中枢神经细胞活动通过感知声调和声音所代表的词句,并通过辨音、识义、比较、分析、整合等活动接收语言所传递的信息。

听话的心理认知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1.言语知觉阶段

言语知觉阶段是听话者在听话过程中心理认知的第一个阶段,该阶段是听话者对听到的口头信息进行最初的编码,即对句子的声音模式进行分析,属于听话者获得语言声音的物理属性。

2.意义建构阶段

该阶段信息中的词语被转换成它所表示的意思连贯的心理再现,即以句子表面结构为线索以确定句子的意思。该过程是听话者进行言语编译的逻辑思维阶段。

当听话人听到一个词的词音,并在心灵中产生沉默的词音之后,他必须从这个词的语音(无论有声还是无声)出发,在大脑中检索出先前已经存储在大脑中的相似声音表象,进而通过已有检验所建立的声音表象与指称对象的联结显现声音所指称的意义。在这一阶段,将单个语音与整个语音相结合是比较重要的,而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如果听话者对说话人的语音内容比较熟悉,或者比较感兴趣,也可以促进双方的交流。

3.利用阶段

利用A段是听话者把意义建构阶段得出的信息意思的心理再现付诸实际的过程。听话者把听到的意义转化成表象信息进而作出决定。即如果听到一个请求:听话人不仅要知晓说话人表达出的请求意义,还必须决定是否照此请求去做;如果是一个问句,那么听话人在明确说话人意图之后也需要决定是否对此问句做出问答等。作为听话的最后一个阶段,既是听话者对于所听内容的最后决定,又是听话者在为转化为说话者做准备。

总而言之,听话的心理认知过程三阶段依次发生,但在必要情况下循环往复发生。

(二)说话心理机制

说话是说话者的表达和讲述行为,是用语言表情达意的复杂“生理―心理”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说话者的大脑内储存着概念(或意识事实)和音响表象的联结,当说话者欲表达某个概念时,概念就能在大脑中生成相应的音响形象;大脑再把同这个音响形象相关的冲动传递给发音器官(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然后发出声波。

说话的心理认知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主观意义建构阶段

事实上,当听话者理解说话者表达的意义之后,说话者的表达意图将刺激听话者在大脑进行意义建构,这是听话者进行说话的开端,也是听话者身份转变为说话者身份的“节点”。

2.表达动机产生阶段

说话人的主观意义的生成是表达动机产生的原始动力,而建构意义的初衷是为了诉说。最主要的两种动机:一是满足需求,二是得到宣泄。满足需求表现为说话者想通过说话从交际对象那边获得什么,或是物质的,或是精神的;得到宣泄则表现为在与对象进行交流过程中,结合自身在生活中的经验经历,或者所思所想被勾了起来,希望向对方陈述自己的想法、观点、感触等。

3.内部语言生成阶段

人们在用口语表情达意时,对于表达意义的符号需要在大脑中模拟,从而形成内部言语,主要由一系列声音表象构成语音表象流,又称“沉默的语言”,即我们日常生活中常提到的“打腹稿”。在这个过程中,说话者思维的敏捷性和储存词汇的丰富性是内部言语产生的关键。

4.外部语言生成阶段

外部言语是内部言语的外显存在形式,即说话者通过复杂的“生理-心理”发音系统向外界具体说出的话语。言语信息的抽象语音表征转化成一套运动指令,由其支配各个发音器官运动,形成连续的肌肉活动,从而产生表达言语信息的声音序列,同时包括说话者的语速、语调等要素,共同承载说话者的主观意图。

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学习建议

(一)听话――学抓主旨

口语交际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交际双方之间的交流互动,在小学语文课上,教师应明确了解口语交际与口头说话的区别,倾听在交际中承担了相当重要的部分,可以说没有倾听就不存在交际,因此,小学生不仅要注重口语表达的练习,而且要注重倾听的学习,老师们要注意给学生提供倾听的机会,教给学生倾听的技巧等。

明白交际对方的说话意图非常重要,这就对听话者提出了要求。交际者在交流过程中作为听话者一方时,在听清对方的语音信息、迅速转化成自己理解的内容后,要学习从所接受到的语言内容中提取重点,抓住对方话语的意图,或陈述的观点、立场,或表达的情感倾向,或提出的疑惑问题等主要信息,并从对方的身体语言、表情变化上揣测说话人的话题方向,以此作为交流的基础。

(二)说话――讲述谈说

说话根据对说话人要求的高低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说(say)、谈(talk)、述(tell)、讲(speech)四个层次。说话的要求最低的为说,即指一般的口语表达,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最多的、有最多训练机会的,也就是说,学生在生活中、课堂上、学校里都有各种各样的机会去学习说、去训练说,在量上是没问题的,所以要在量的基础上多思考,多总结,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主动地学习,要愿意表达、敢于表达、积极纠错。述为陈述、复述,主要将所要陈述的事情叙述清楚、明白。谈指的是谈话、对话,最大的一个特点是灵活多变,面对不同的情境有很好的判断和应对能力。讲是说话的最高层次,属于正式的口语交际,说话人有准备、场合中有观众,比如演讲。在这一层,对于主讲人语言的选择、运用,表达的方式,与观众的互动等都有着很高的要求。

因此,根据说话的这四个层次,学习者口语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说话训练。

(三)思维锻炼

在内部言语形成阶段,思维的敏捷性具有关键作用,在口语交际学习中,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们除了关注口语表达之外,还要多训练学生的思维,教给学生关于思考的一些方法,让学生在思维上可以少走弯路,比如语义上的逻辑关系,画外音的理解,言外之意的理解,事情本身逻辑关系等多方面的内容,不管是学生本人,还是教师都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锻炼。

(四)语言、文学积累

语言在口语交际中是不可或缺的“软件”,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线,词汇的丰富程度、对语言语感的把握能力是口语交际的关键。在这一部分要想听得正确,说得恰当,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足够支撑交际的口语词汇储备量,二是掌握语言的语法规则。这两个条件,恰好是口语交际所要学习的,也是小学语文课上所学习的,要不断积累语言词汇,扩大词汇量,学会词汇的正确使用、适用语境,明白语法规则,才能听得明白又说真切。

文学知识的积累在口语交际中是锦上添花的部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中华儿女,对于本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不可忽视的,一句名言名句的分量,无疑胜过千言万语。

三、结语

现如今,由于某些Z文教师对口语交际存在误解,导致口语交际教学存在一些误区,了解清楚口语交际心理认知过程有助于教师明确口语交际的定义,区分口语交际与口头表达的实质区别,有助于语文教学过程符合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口语交际时更有针对性。口语交际学习非一朝一夕可成,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在实际生活和教学中多多反思,多多总结,改进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参考文献:

[1]安玫.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刍议[J].教学与管理,2011(9):118-119.

[2]陈晓春.语言交际活动中的理解能力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5).

[3]董蓓菲.语文学习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谷生华.试论听说机敏的心理要素[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995(2).

[5]黄国文.交际能力与交际语言教学[J].现代外语,1993(03).

第5篇:教育心理学认知范文

1989年联合同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创业教育”的概念,1999年,国务院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首次明确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加强创业教育核心是培育创新。当前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知识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创业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知识创新则是进行创业教育的基础,而知识创新又必须依据科学的规律。从认知心理学的全新视角,探讨知识创新的本质内涵和结构等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知识创新的内涵

研究知识创新的内涵,很自然的前题是要探讨知识的内涵。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而言,知识一般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指有先后顺序活动的类型知识,包括一般领域策略性知识和特殊领域策略性知识。一般领域策略性知识又称“弱方法”,能跨领域应用,可以通过手段的分析法、分解法、递推法和前推等途径获得。相对特殊领域策略性知识而言,它效果较差,时间较长;特殊领域策略性知识又称“强方法”,主要包括自动化基本功能和特殊领域中决策能力策略。陈述性知识则主要是指关于事实性资料的知识,如人名、地名、名词解释以及定理规律等,即会说的知识,包括命题形式、表象、次序和认识范畴等。其中,认知范畴是通过图式知识即一类事物所共有的特征来识别外推,从而作出快速应对。陈述性知识是学校知识教学的主体。

知识创新必然涉及创造性,创造性实际上是心理学中最笼统、最含糊的术语之一。创新是指在第一次遇到的情景中,在没有现成的知识可利用的情况下,通过决策的举动,将问题转化为可以解决的形式。创新一般分为真创造和类创造,它们都是一种产生某种独创性成品的活动。真创造是针对人类的历史而言,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活动;而类创造则是从个体角度而言,也产生独创性成品,但这种成品在人类历史上并非首创,而是就个人历史而言,其成品才有独创性。真创造和类创造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认知能力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所以,创新实际上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的心理能力。

知识创新是知识的变革。这种变革是对传统的扬弃,是不断地革新旧知识观,制定并提出新知识观,同时赋予知识新的职能和机制。知识创新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领域。仅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它就涉及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像力、操作力、智力因素和性格、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各种要素之间盘根错节,相互制约。知识创新就是知识集体结构、功能的改善过程,是一个一体化的复杂的系统渐进的工程。所以,知识创新也是一个艰难的递进过程,它必须经历长时间的提炼和凝结,不是一蹴而就的。

二、程序性知识的知识创新

程序性知识是会说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可用产生式来表现,即一系列条件与反应的有序结构,从而引发行为,在一个已经形成的有效产生式里,行为之中隐含着控制过程。程序性知识可以通过命题过程获得图式,和组织化途径获得,所以,程序性知识的创新应从图式即记忆中的命题网络结构着手,增加表象储备,以便更有效地形成图式,对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分块,拓展短时间记忆空间,突出提取线索,使知识搜索更富有针对性。明确有关特征,克服无关特征的干扰,并不断地优化、改善原有的图式,以形成创新知识的新图式,通过学会使用知识,并以其为指标,对知识进行有效迁移,进而获得知识创新。

掌握技能是程序性知识殊程序知识的知识创新的先决条件。因为自动化技能的获得,其前提便是掌握子技能。如同准备执行一项复杂的认知操作,若对其中部分技能尚未把握或未达到标准,要成功完成整个操作是不可能的。无论在美国心理学家加涅的学习层次论,还是适应个别差异的“掌握学习”中都渗透了这一思想。加涅从需要传授的技能中分解出它的子技能,从这些子技能中再分解出它们的子技能,旨在保证让每个学生学会必要的前提知识,从而为复杂的新的知识创新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此基础上,促进各因素的优化组合,为知识创新创造条件。

三、陈述性知识的知识创新

陈述性知识是会做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创新通过组织化和精加工而获得。所以,从总体而言,陈述性知识的知识创新必须理清已有知识的结构,使原有知识有组织性,通过知识编码、处理、贮存,形成科学有序的网络结构知识,从而更有利于形成有体系的组织网络,有利于形成知识创新的前提条件。从陈述知识的内部要素而言,加强知识创新必须优化命题网络:研究表明,人脑中存在着命题网络,但必须进行有效的提炼组合,突出“知识汲”,促进联想,从而促进知识创新。若个体虽获得大量的言语信息,但却没有将它们表现得井然有序,那么连起码的理解、调用、筛选都做不到,就更谈不上知识创新了。同时,注意知识的表象和次序,这样打利于节省记忆空间,有利于知识之间的联结。

知识创新时常需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即头脑中已形成产生式规则,经过相应学习,将原理的陈述表征分为体现在产生式规则中的程序性知识。要实现知识创新,就必须学会使用知识,由陈述学习向策略学习转变,通过练习,将一定规则的言语陈述转为指示自己解决某个局部问题的程序。

四、创业教育与知识创新

创新不是凭空想像,创新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也就是说创新离不开知识。同样,具有创新知识的人,离不开知识创新的技能和策略,这为今天的学校创业教学提出了一个现实性的课题。所以,创业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1 重视教学创新情境的创设和发生机制的生成

知识创新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操作系统。认知心理学认为:仅向学生呈现抽象定义而不提供具体实例,学生就只习得“死知识”,掌握这种死知识的学生是无法进行知识创新的。而学生主体性的形成,必须在一定的情境和环境中进行,这种情境的创设需要依靠教育者特别是教师的努力。知识创新教育下的教师本身就应该是创新人格的具有者。只有教师通过创设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情境,努力促进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地发挥,使学生形成自我发动、自我选择、自我组织、自我辅导和自我评价等一系列自我教育能力,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创业素质的人。在这当中尤其要注重程序性知识即动手能力的培养。心理学研究表明,右脑具有填补和产生直觉突破的创造性,左脑则可检验直觉和把直觉转化成其他逻辑语言。如果创业教育能够改变那种传统的单纯重视左脑的言语思维的做法,加强对动手能力的培养,则“人们不仅能够体验到生命智能方面的力量,而且能够体验到生命的情感方面的意义”。

2 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加知识创新和创业教育的表象储备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足够表象储备,知识创新和创业教育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加知识创新的表象储备,是知识创新和创业教育的前提条件。作为创新教育的一个基本功,必须增加学生的知识量,扩大知识面,这对学校的学生来说尤为迫切,因为许多学生知识面不够宽广。若忽视这一点,只追求表面的创新,那么这种浮躁的创新是没有根基的,甚至根本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创新。因此,应把扩大学生知识面作为基本出发点之一贯彻落实到日常具体的创业教学工作之中。

第6篇:教育心理学认知范文

【关键词】 心理品质 氛围 快乐成长

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人生中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技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1984)”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既教书又育人,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扩展视野,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1. 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氛围是指课堂的教学气氛和教学情境。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直接影响到师生的关系,双方信息和感情交流,乃至整个教学效果,他是教师教学的基础,是进行创造性教学的必要条件(雷超月,2001)。马克思说过:“自由是创造的前提。”宽松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开始学习英语,毕竟英语不是他们的母语,如果教师发现有的学生对英语不太感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完不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就训斥他们,批评他们,无形中会给学生形成一种害怕上英语课的恐惧心理。因此,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下的英语教师,我们要笑对每一个学生,从多元的角度去评价学生,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与课堂行为,随时能从“假如我是学生”出发去思考,经常与学生接触,培养师生之间的情谊,密切彼此的关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心理变化,运用适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在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树立自信心,品德得到长足发展,从而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学习观和价值观。在每节课的Free talk中,Is everybody here?How are you today?What music do you like?……通过回答,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同时也明白应该关心他人。课堂中当同学表现好,老师发sticker时,要求全班都对他说Good!Excellent!Clever!Well done!Fantastic!得奖的同学应说:Thank you,Ms Zhang!对于受表扬的学生来说是鼓励,下次会争取更优秀,培养了学习兴趣,调动了积极性。对于那些基础较差、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来说,老师和学生的鼓励性语言,对他的合理评价,更是一种积极向上、树立自信心的有利因素,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2.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创新思维品质。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课堂教学管线,改变沿袭多年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科教学模式,代之以“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pairwork、roleplay、debate、等多种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对一些朗朗上口的chant、listen and do,富有故事情节的英语课文,可以让学生来表演,分角色朗读,在课本剧《Rooster and Fox》中,为了共同的目标,学生们一遍遍不厌其烦的排练着,谁说错了及时纠正,不会说的虚心请教。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干到自己能够被尊重,能够平等与他人相处,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尊重学生的语言成果,不嘲笑别人。课内外互相学习,真诚帮助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共同取得智育与德育的进步。在这种有竞争有合作的形式中,我欣喜地感受到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在为集体争取荣誉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努力的完善着自己,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溢于言表。

3. 正确面对学生的失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偶然失误是难免的。如上课时忘了带书,考试成绩不理想,与同学闹别扭等等。在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理智,切莫感情用事。一要善于理解学生,理解是产生关心和爱的前提,不善于理解学生则很难去关心他,很难产生爱的情感;二是进行角色互换,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去思考、体验。这样一来,就会理解他们,就会想到毕竟他们还是一群年幼的孩子,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过失,应当宽容他们,宽容而不放纵,用亲切的他们便于接受的语言开导他们。给学生多一份自信,少一份责备;多一份温柔,少一份生硬,不要吝啬有利于加深师生情感的任何举动,哪怕是一个关爱、信任的眼神。在师生间架起一座理解和信任的桥梁,使教育工作如风似细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田,处于这种愉悦的人际关系中,学生也就能健康、活泼、愉快地成长。

总之,在教学中只要我们不固守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以和蔼平等、愉快乐观的态度与学生们一起去探索、研究,激活他们的上进心,强化他们的自信心,一定会使我们的学生形成积极进取、拼搏创新、竞争向上的健康心理品质,从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第7篇:教育心理学认知范文

一、应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素质教育

目前,我国已从过去“闭关自守”的地域性封闭中走出,迈向了面向全球化开放的崭新轨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教育界。中学教育也不例外,教育对象也有了新的变化――不是从前的“墨守成规、逆来顺受”的书呆子式的学生,而是“有棱有角,有点霸气”的时尚儿。教师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用大喊三声,就镇住了”的简单粗暴的家长式的教育方式来对待学生,而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年龄特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了解尊重学生心理活动的基础上,采取“顺藤摸瓜”有理有节的愉悦式的方法进行教育。让学生在适意舒坦的气氛中学习,受到教益、启迪。简言之,就是要根据学生的认识、学习、行为等的规律去做工作,促其产生自觉、自律的潜在学习心理,方能事半功倍,持久生效。

二、应在尊重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进行素质教育

中学时期的学生朝气蓬勃,求知欲强,洋溢着开拓进取的气息,最厌恶老生常谈、干巴巴的说教及消磨时间的繁重课业负担。此时,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生理方面的承受能力问题。教学时,应该熟悉教材,尽力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同时锤炼语言、说话艺术,尽量做到说文讲课解义释意之精当、事例切题生动可感。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严格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原则。教师的“原始职责”就是充分地指导、帮助学生挖掘出上述学习“要素”,使他们乐意学习,情愿接受教育,如此,效果就会有显著的不同了。

三、应针对学生伙伴归属心理进行素质教育

中学时代的学生“伙伴归属意识”或朋友聚集意念很强,在一起时常常喜欢有较统一的举动,戴同样的服式鞋帽,做同样的游戏等,甚至出现类似于“小团伙、哥儿们义气”等现象,这都是他们伙伴归属心理的自然流露。若花点时间了解他们的心理特质就不会认为他们在一起就是搞“小团伙”与教师对抗或斥责为“哥儿们义气”作祟,要加强师生心灵的沟通、感情交流,做出切合实际的判断,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和障碍。同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可请法制干部进行法制讲座,还可邀请与他们同龄的在押“少年犯”来“现身说法”。

四、应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素质教育

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中常出现这样的“热”、那样的“族”,诸如迷恋网吧、玩游戏、看武打言情小说、集邮票、追星等行为。教师若一律简单地不加分析引导就斥责为不务正业,妨碍学习,对学生是不公平的。因为此期间的学生有喜欢收集纪念物品和崇尚偶像的热切愿望,是好奇、兴趣、欲望所涌动之时,不能一味责怪他们。只要不是“丧志”,便可放心。当然,为了朝“德智体美劳”兴趣方面引导,可举办名人伟人、文学名著、科普知识等讲座,参观各种博物馆、展览馆,组织春游、秋游,领略祖国风光,收集动植物标本等,陶冶他们的情操,增长他们的课外知识。这一系列的课外、户外活动会大大促进学生的兴趣爱好朝“素质教育”的要求方面发展,将减少低级趣味的萌发率,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五、应针对学生性心理、生理特点进行素质教育

第8篇:教育心理学认知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师范历史教学;人文素质教育

G652.4

大力开展人文教育是深化师范院校教育改革、提升与人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师范院校教育中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这已经是当前世界很多国家达成的共识,师范院校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引导其通晓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深入了解当代中国及世界,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迎接来自社会的挑战。

一、师范历史教学与人文素质整合概述

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知过程发展主要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感知历史材料的阶段,这一阶段形成了对历史现象的个体表象认知,同时以此为基础展开事实判断;第二阶段是以第一阶段为基础,重点对历史事实的内外联系进行考察,构建起明晰的历史线索,然后扩大到运动的网络结构总,针对历史运动展开动态过程跟踪,重点在于对历史运动局部过程的考察,将历史事实的本质揭示出来;第三阶段以前两阶段为基础,经过归纳、演绎及推理等方式总结出历史发展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人类历史的整体性认知,提升自我独立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师范历史教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通过对各目标体系的整合,在结构上形成聚焦点:从横向结构来看,通过整合形成了一种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心理品质,注意对个体潜能的开发;从纵向结构来看,第一阶段学生需要借助想象与形象思维,利用图片、文字及实物,形成对历史人物形象、具体历史事件的感知,这为奠定道德审美情感基础提供了重要条件;第二阶段学生从“事件的历史”感知逐步发展到“综合的历史”感知,同时这也正是学生历史认知的主要阶段,这一阶段充分体现了学生对历史、对社会的认知。

二、师范历史教学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应抓的几个方面

整合历史教学目标和人文素质教育目标构成了结构聚焦点,在历史教学中该结构聚焦点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系列性的子目标,通过对这些子目标的进一步分析与整合,可以归纳出人文素质教育实践对历史教学起到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师范历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抓好。

1.实施历史文化传统教育

在师范历史教学过程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应注意遵循传递历史文化的结构性规律。例如在讲授南部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相融合、冲突,在中国历史上构成了特殊的规律性发展时,其教学结构应该以游牧――农耕人们不同的生活、生产方式为主要线条,从民族地理位置变迁到互相征战,从中总结出文化变强的内涵,阐明这些因素在历史长河中起到的交替性作用,并在此过程中从生存适应、创造审美等层面结合,形成了基于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其次,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历史传统文化将名族的历史联系起来,充分体现了民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彰显了民族的存在及生命力。民族精神也是传承个体精神的重要途径,它是个体发展中形成社会道德理念、人生理想及爱国主义观念的重要源泉。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对民族文化历史的介绍和讲解,在此基础上形成个性鲜明的民族意识,为历史活动赋予生命意义。

2.积极培养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表示人重视发挥自我的主体性,利用多种心理功能完善和发展自我,良好的自我意识可以帮助个性精神及首创精神的发展,为个体创造提供源泉。历史教学中展现了历史舞台中的伟大心灵和动人事迹,这些人在生命存亡之迹表现了伟大的自我,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感人的事迹感知自我精神的创造。例如,中谭嗣同面临保守派的镇压,在面临杀身危险的时刻,经历了危机关头痛恨卖友求荣、意识到要保存维新力量以求东山再起的思想过程,最后他认识到所有变法都要通过流血牺牲来唤醒国人,于是他毅然决然的牺牲了自己。从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历史人物的理性与感性意识,学习历史的过程就变成了他们丰富自身情感的过程,利用潜意识构成了复杂的、生动的自我意识,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历史经验。

3.培养个体开放的创造力

在认识范畴中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知识和技能两方面内容共同发展的结果,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构成了创造力,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创造力分成对历史事实的观察力、对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能力以及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各项实际操作能力等部分,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他们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引导其战队历史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给出问题的改进性意见。例如,在学习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历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们展示不同社会时期的农用工具,引导学生对这些工具M行观察,并归纳出不同工具类型的发展线索,然后将这些线索应用于历史环境的分析之中。通过对学生形象思维、想象力的培养,对古代工具进步及历史发展的过程进行总结分析,从中抽象出社会生产力的一般发展规律。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形势下要想深化历史教学改革,我们必须构建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情,同时还要注意将历史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生动的再现出历史的人文魅力,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提升学生的精神品格,同时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弘扬人文精神、强调个性与创新。总之,师范历史教学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和创造力启发,为学生未来成为教师、形成个体人格奠定了坚实的人文素质基础,对于文化与人格的传递与改造起到了重要的传递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伟,白前静,段谟发,梁娟,吴境.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初探――基于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思考[J]. 沧桑,2011,01:147-148+156.

[2]蔡宝来,晋银峰.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境遇与未来抉择[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92-102.

第9篇:教育心理学认知范文

关键词: 创新人才 高校教学 管理体制

一、构建本科生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1.建立和完善学分制下的高校课程管理体系。

要建立课程管理委员会[1]。课程管理委员会由各个学科中的教授、教学管理人员、学生、用人单位组成,主要负责课程的设置、审核和管理。课程管理委员会主要分两级设立,一个是学校层面,另一个是院(系)层面。学校层面设立的课程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全校性的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院(系)层面设立的课程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全院性的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课程管理委员会中既有懂管理方面知识的人,又有懂高深专门知识的专家,既根据市场需求,又根据学生需求,使管理委员会发挥组织、指导、评估、协调、宣传的功能。

2.课程体系应设置一定比例的本科生科研学分。

将本科生科研纳入本科生培养计划,参加科研是本科生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凡达到一定要求,参加科研的本科生便可得到科研学分。科研学分的设立,使本科生尽早接触“真刀真枪”的科研,对加快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及日后更高水平上的科研将大有裨益。

3.构建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优化本科生课程结构。

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可以通过设置三个课程模块组构建完善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2]。(1)新课程模块:按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要求建立起新的课程,从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到课程形式等都应围绕“研究”这一核心词汇进行;(2)专业课程模块:专门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而设置的课程,培养学习者进行研究性学习所必须的研究方法,训练研究能力,端正研究态度,提高研究意识,提升研究素养;(3)研究性课题模块:为学习者开设研究性课题,围绕某个主题建设综合课程,让学习者有机会运用他们的研究性能力去研究真正的专题。

4.适当开设综合性课程。

综合化是当今课程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日本、加拿大、德国、法国等国家都开设了不同形式、不同数量的综合课程[3]。当代许多重大科学问题即全球性社会问题,如人口增长、环境污染、生态保护、能源消耗等为题都需要综合治理,要求课程内容必须具有跨学科的综合性质。只有重视课程的综合化,才能向学生提供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认识不仅符合科学综合化的要求,而且富有创造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更好地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5.开设一定数量的创新理论、技能的课程。

创新理论与技能是构成大学生创新素质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大学生通过创新技能的训练,可以提高创新思维速度,拓宽创新思维广度,扩大创新思维深度。美国麻省理工学az院早在1948年就开设了“创新力开发”课程。日本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各县都创办了“星期天发明学校”,1974年又创办了“少男少女发明俱乐部”,开展了创新思维的训练。学生经过学习培训以后,发明创新的效率提高10倍。

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1.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科研实践能力。

根据专业教学特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安排一定时间的专业野外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见习、专业考察等,巩固和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视野;根据课程需要设计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成为学生验证、巩固所学知识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增加社会实践项目,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社会的能力。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创建新型的教学网络。

社会经济发展是教学内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大学教学与社会经济实践相联系,使教学内容具有活水之源,而且可以形成一个完备、开放的教学过程,弥补学校培养人才的不足之处。将课堂教学和完成科研、生产任务统一于一个过程之中,充分发挥学校与科研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形成一个适合人才培养的开放的教学网络。

3.建立双向教师流通机制,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平台。

高校可以聘请研究机构、产业部门的科研人员担任教师,产业部门可聘请高校、科研机构的教师担任生产项目负责人。建立这种双向教师流通机制,可以很好地整合产、学、研各部门的人才资源,为教师队伍的成长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1.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

学校管理者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科研机会,在科研中使学生体味科学道路的艰辛与快乐,吸引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雄厚的科研实力,为学生提供科研训练平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许多高校规定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项目应给予相应的学分;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可参与课题研究,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等各种学术活动。例如湖南大学的大学生创新计划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参与创新研究,接触工程实际,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2.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创新活动。

举办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把创新实践寓于活动之中,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如国内外有的高校举办的“创新俱乐部”、“创新社团”“各种学术沙龙”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学校还可以委托这些创新团体完成一些科研项目。

四、建立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加快考试改革,完善评价体系。

加快考试改革,使考试制度规范化、考试内容多元化、考试形式和题型多样化、成绩构成多样化、成绩评定科学化,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考试形式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多样化,除传统的笔试外,还应增加开卷、半闭半开卷、口试、讨论、撰写论文、产品设计、产品制作及实验操作或制作等,并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性质,提倡多元化的考试评价方法,探索科学评判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体系,严格平时考查,成绩构成多样化。

2.积极探索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途径。

配合“选课”制,教学管理部门在每学期开课前将必修课、选修课及其授课教师基本情况予以公布,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学校可以印发选课指南,包括选课原则、选课办法、选课程序、时间安排及选课单等;组建由学生组成的教学信息员队伍,通过电子邮件、书面调查报告、当面汇报等形式向教学管理部门和有关人员反馈教学信息;建立学生关心和参与教学研究制度。吸收学生参与教学研究,与教师一起对教学中的矛盾和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

3.促进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高校应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派管理人员到兄弟学校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把工作做细、做精,使之成为行家里手,同时还鼓励他们在自身岗位上争先进、搞创新,对作出突出贡献的要给予一定的奖励,逐步形成一个有力的高质量的创新型管理团队,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钟丽萍.完全学分制下的高校课程管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5.

[2]张洋.基于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5.

[3]史玉环.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路径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