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课堂方案范文

智慧课堂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课堂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课堂方案

第1篇:智慧课堂方案范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它为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开拓了更加宽广的前程。从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层面上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已在学校的普遍得到使用。从学校教育教学层面上看:教材多媒化,教育信息化,管理自动化,系统开放化的信息化教育已在示范公开课,教学研究课上得到推广和运用,追求智慧课堂已成为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之一。所以,智慧课堂也在推进学校教科研信息化中产生,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必然产物。

智慧教育的最好载体

“智慧教育”是近几年来教育界热议的一个话题。中央教科所副所长田慧生教授认为:“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但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由教育的细心呵护而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智慧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过程,一种境界。在智慧教育中,教师应该是充满教育智慧的,课堂应该是智慧的课堂,管理应该是智慧的管理,智慧教育的真谛是给予学生以智慧,以教师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不是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分数,而是更关注学生的未知世界,学生生命的智慧。智慧教育是一种最直接的、帮助人们建立完整体系的教育方式,其教育宗旨在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智慧,协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智慧,指导学生应用自己的智慧,培养学生创造自己的智慧。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建构一种前所未有的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进化、自我完善、自我构建、自我发展,具有独特个性的完整的集成智慧体系。

智慧课堂就是实现智慧教育的最好载体。一张交互式的电子白板,学生人手一台的平板电脑,再依托强大的信息技术网络,就构成了缤纷的“智慧课堂”。“智慧课堂”咋上课?它与传统的课堂有何区别?它的“智慧”到底在哪里?在成都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会上,泡桐树小学五年级数学老师陈华和她的学生,就为大家展示了一堂数字化的“智慧课堂”,今后,这样的上课方式将逐步在成都市中小学推广。

同学们变成“小老师”

“今天我们这课的主题是《包装的学问》,同学们想一想,怎样对物品进行包装才会更省材料呢?”课堂上,陈华老师向同学们抛出问题,同时她点开电子白板上准备好的内容,同学们的平板电脑便实时呈现了一道题目:要求大家对四个礼盒进行自由组合,最终要使它们堆砌在一起的总面积最小,从而达到节省包装材料的目的。

同学们收到题目以后,便各自在自己的平板电脑上制定方案――堆砌盒子,有的同学将几个盒子重在一起,有的同学将盒子平铺成一层或两层,有的同学则将几个盒子码成接近正方形的形状……完成作业的同学点击“提交”,大家的完成情况便实时呈现在了讲台上的电子白板上。陈华老师收到大家的作业以后,也并不急着进行解答,而是让同学们在电脑上对彼此的方案进行投票,认为谁的方案更节省材料就投给谁,并上台陈述自己的想法。

最后,得票较高的三个方案被陈华老师在电子白板上放大,她再次邀请同学们上台进行比较和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课堂上,同学们从直观看到的到精确的计算,从不同角度对不同方案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每个同学都像小“老师”一样,自信满满地在白板上写出自己的计算公式或画出图形,尽最大可能去说服别的同学。

经过一次次实践和激烈的讨论,同学们终于得出了取得共识的结论:盒子堆砌得越接近正方形越节省材料。“那这里面包含了什么数学原理呢?”陈华老师再次对同学们的结论加以引导,让大家一次次地去思考。“自主思考”实现了

“我觉得这种上课形式太棒了,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可以讲自己的想法,还可以投票,进行小组讨论等,反正用电脑上课可以完成很多以前都做不了的事情。”五年级6班的赵余阳说,这样的课堂让他更容易投入进去,发言也比以前积极活跃了。

据陈华老师介绍,“智慧课堂”在泡小开展已有两年,课堂上,老师一般都讲得很少,每个同学都可以成为“小老师”,上台发表自己的看法,而老师更多的是扮演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不再单纯地向同学们灌输知识。“今天这堂课的基本知识点,同学们在校园空间的‘微课’上提前进行了自学,这样课堂就成为了一种拓展,一种对日常教学的补充,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

第2篇:智慧课堂方案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教学智慧

当前新课程导引下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极富开放性、生成性,每一个教师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考验着每一个老师的教学智慧,只有做一个智慧型教师,才能随机应变,使课堂教学挥洒自如。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互相沟通、互相影响的动态交流过程,这个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而教学智慧则是教师面临这一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只有磨炼教学智慧,适时抓住课堂资源,动态生成精彩课堂。这样,教师才能在“意外”出现时或特定情境中沉着“接招”,瞬间决策,或柳暗花明,或化腐朽为神奇,使课堂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融洽。

一、精读教材――教学智慧的“基点”

一位特级教师曾说过:“教材研究透了,课实际上也就备得差不多了。”这话虽然听起来似乎有些玄乎,但实际上相当有道理。精读教材是上好一节课的核心环节。教师在备课之前,应精心解读教材,准确而全面地把握教材内容,唯此方能设计出完善而周密的教学方案。反之,如果教师自己对教学内容都没有把握到位,那么就很难设计出高质量的教学方案。在这种情况下,“走教案”都勉为其难,要是一旦遇上课堂中随时都可能出现的意外,又谈何灵光一闪的“教学智慧”呢?

二、精准预设――教学智慧的“起点”

一堂好课,不能没有好的教学预设。教学预设包含甚广,但笔者认为,当前数学教师需要着力关注的有两大方面:一是对教学语言的预设(如导入语、评价语等),二是对学情走向的预设(如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或即兴回答等)。大多数教师比较注重前者,很少在后者下功夫。细节决定成败,如果不注重后者,不预设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声音,那就有可能让教师不知所措,甚至不知所云,让听课老师瞠目结舌。这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四边形的认识”的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

师:在长方形里面画一条线段,能否分成筛鏊谋咝巍#ㄑ生操作)

生:我是横着画,竖着画的,画了两种。

师:还有别的画法吗?

生:我是斜着画的。

师:只有这么三种吗?

生:还有很多种,只要别沿着两个斜对的角画就行了。

师:那会变成什么?

生:会变成两个三角形。

师:你们可真棒。(接着教师课件出示图形)这样可以吗?变成什么了?

生:变成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师:嗯?左边的是正方形吗?

生:是的。

师:确定吗?

生:确定。

师只好无奈地说:你们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吧!我们接着往下看。

【分析】

对于小学生来说,仅凭借肉眼,是很难分辨左边的图形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而教师此时表现的无奈,可以说明其没有充分估计到学生可能会有的各种想法,也就是预设不足、不到位。分析一下学生出现错误判断的原因:图1中左边的图形,本身就与正方形相似,而且经过投影,或者因为学生座位的关系,当然有各种可能性发生。教师在课前,就应仔细观察自己预设的这个图形,分析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这样就不会不知所措了。

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周密的学科,不能想当然。当学生无法判断时,教师应询问学生:我们怎么样可以知道这个图形是正方形呢?学生肯定回答:用尺子量一量,四条边都相等,就是正方形。教师就可以用尺子量,让学生知道这是错误判断。从中也可以教育学生,很多时候不能光用直觉判断,要用工具判断,要用事实说话。所以,许多时候出现的意外状况,不是教师教学智慧欠缺,而是预设得不够到位,只有精心预设教师的课堂语言和学生可能的回答,才能更好地行走于课堂,才能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展开精彩的瞬间。

三、精研学情――教学智慧的“支点”

在提倡有效教学的今天,在课前设计教案时,比较透彻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显得尤为重要。当我们把特级教师的教学设计搬到自己的课堂当中时,难免会发现其实自己的学生并不是很“合作”,教师在参加上课比赛或上展示课时,都要经过反复的试教,也就是“磨课”,才能勉强通过。为什么名师的教学设计在自己的课堂中一下子行不通了,为什么精心设计的教案还要经过如此的反复试教才可以真正走上课堂呢?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设计教案时往往更注重教材,对学生却关注不够。

这样就会造成设计出的教案不适用,教学效果不佳,对提高课堂效率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四、精心倾听――教学智慧的“亮点”

第3篇:智慧课堂方案范文

一、涉及小学数学智慧课堂内涵机理界定

智慧具体是某类质点系统组织结构合理且运行程序优良的描述结果,如若空间结构搭建不存在智慧节点,尤其在外力场作用下会按照时间顺序与方向逐步改变;而相同数目质点分布状况下,系统结构合理性、内耗功效便直接决定智慧成就高低. 人类智慧成就优劣,主要透过精神空间引导行为结果与功耗比展现,实际上就是内外精神空间相互作用而滋生的优良性波浪式上升结果. 那么数学智慧课堂,便是教师充分发挥教育能效,同时结合有利因素进行学生认知规律迎合,同时制定出富有针对性的施教方案,全程摒弃传统硬性口语灌输现象,进而稳定学生学习主动效应. 令不同学生个体得到充分发展,不单单能够稳定认知规律,并且科学协调个体情感、社会化发展成就. 课堂现场有关学生主体意识要得到充分尊重,适时地激发其内在需求,确保引导其活泼参与更多教育单元. 普通形式的教学策略与操作模式相互对照,智慧型课堂完成了师生角色创新定位任务指标,稳定不同阶段教学目标定位效率,使得不同课堂教学因素得到系统融合,由此教师、学生以及课堂都将获取可持续发展机遇.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智慧生成的策略解析

(一)设置灵活的引导情境

任何数学知识都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而延续,目前小学数学课程已经与生活熟悉背景全面接近,学生自觉性接纳程度也越来越可观,教师要做的就是带动他们主动去发现问题,使得课堂现场充分生活情趣,保留智慧探求特性. 毕竟探究才是教学活动延展的生命线,创新教材已经全面克制定向性例题与封闭思维布置状况,在结论、思路空间上赋予较强开放性,尽可能地开放合作交流机会,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心智提升. (二)知识综合运用中迸发智慧结晶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要朝着综合化形态过渡,作为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既定课程资源,包括多媒体设备与实验工具等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一切问题,使得教学源头流淌出鲜明的智慧效应. 为了贯彻这类技术指标,首先要活用教材,从中开拓生动且富有教育矫治的线索,使得生活与数学规律融合一体;再就是完成实践项目匹配任务,丰富综合素质发展体系. 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经常带领小学生进行数学日记等游戏演练,培养其独特思维习惯,必要时设置一些趣味性、发散性和启发性问题,督促学生自行解决. 大部分学生在高度思维兴奋之中,一旦说获取答案结果便自然喜形于色,豁然开朗,对于教师人员来讲更是极大安慰.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智慧生成相关案例内容补充

(一)科学的智慧引领

案例:姐姐买了13千克苹果,一共花了39元,那么每千克苹果要多少钱?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对于问题情境设置状况比较重视,主要在于其能够顺利摒弃抽象问题蹩脚思维现象,相对地贴合儿童心智特征与生活实际规律. 须知上述一切方案不单单决定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致,与抽象内容理解程度,同时直接影响系统学习潜能发挥效应,维持现场活动生动特效.

(二)全面捕捉学生灵动思维规则

案例,求一个长方体表面积

长:10 宽:5 高:5 单位:厘米

生1:(10 × 5 + 5 × 5 + 10 × 5) × 2

生2:10 × 5 × 2 + 5 × 5 × 2 + 10 × 5 × 2

生3:10 × 5 × 4 + 5 × 5 × 2

……

5 × 5 × 10 5 × 10 × 5

实际教学环节中,教师不仅要作为先进知识的传递媒介、对话的提问机构、学习活动的指导工具,同时要保留一双智慧眼睛,能够时刻关注任何学生行为表现,包括思想生成状况. 这部分强调的灵动思想,包括学生对于知识的疑问,或是课后独特的理解结果.

具体来讲,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科学引导功效,任何教育活动都不能脱离模拟学习而独自运行,教和学的关系必须时刻明确,切勿因为过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而摒弃细致的引导流程. 教师应提供一切可能的机会以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数学阅读,才能使数学阅读之花芬芳灿烂、奇香四溢. 数学中的阅读是指学生个体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充分调动潜在的思维的灵性,并且通过阅读数学教材、教师呈现的文字信息以及图片音像资料、使学生积累的素材和课外数学读物等相关材料,用数学的方法和观点来认知、理解、汲取知识并且能感受数学文化的学习活动.

第4篇:智慧课堂方案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SPOC模式;智慧课堂模式构建

SPOC英文全称为SmallPrivateOnlineCourse,中文译为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这一概念最早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提出,Small指的是学生规模较小的课堂,通常为几十人到几百人,Private指的是对学生设定的限制条件,只有达到Private要求的学生才能被选入SPOC课程。近年来,网络云平台和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智慧教育也走入人们的生活,信息技术为智慧课堂构建提供了更好的基础。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发现,虽然大多数课堂已经使用了信息技术,但是智慧课堂依旧存在很多问题难以控制。许多教师没有认清智慧课堂的本质,这也是智慧课堂无法实现构建的直接原因。虽然相关部门已经指出一些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案,但是如何高效地构建智慧课堂依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综上所述,本文基于以上背景及现状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构建智慧课堂的思路及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了信息技术如何对SPOC模式智慧课堂构建起到支撑作用,分别构建了互动式智慧课堂和探究式智慧课堂,并做出研究,希望本文对智慧课堂构建提出有意义的参考。

1信息技术下的智慧课堂模式构建

信息技术能够根据问题创建出真实的情境,激发出学生更多的思维。智慧是高水平思维的表现结果,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构建真实、复杂、开放和有吸引力的情景,能够帮助学生分析课堂内容,同时维持学习者高水平的思维,教师用真实的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信息技术能够有效为学习者提供可操作、可观察的交互环境——“计算机化的微型世界”,根据自己的假设构建有意义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高水平思维活动,学生通过不断交互形成智慧。互联网具有丰富的资源,并且能对信息资源进行智能性地分类整理,信息资源支持高水平思维,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进行传递,实现大范围资源共享。与传统课堂模式不同,智慧课堂需要大量开放性的资源作为支撑。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主要目的是推送资源和服务,物联网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为资源和服务的智慧推送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物联网不仅能了解学习者的物理环境,也能判断学习者的操作步骤;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根据得到的学习过程,分析学习特征和学习需求,为学生打造出符合其能力水平的教学方案。除此之外,互联网还有一个显著的好处,可以提供互动性的环境,帮助学生交流探究,促进学生高水平思维。智慧课堂讲求的是学生在交流、探讨和协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互联网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开放性,学生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通过网络软件进行沟通。在综合分析智慧课堂的概念和本质后,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了图1的课堂教学模式。由图1可知,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设计时要利用物联网技术、云平台可视化技术、大数据等多方面技术才能搭建,并确保智慧课堂环境资源足够丰富,且具有开放性。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智慧环境,并利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学生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下,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探讨者、发现者,通过自主探讨问题从而形成系统性的思维。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下分成三个教学环节:开启智慧之门—探究智慧之源—生成智慧之果,在不同环节中,教师和信息技术起到不同的作用,学生接收到的知识和接收方式也有所不同。下面对各个环节进行系统性的分析:1.1开启智慧之门智慧需要后天的培养,必须要在特定的情境下不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才能形成。因此,教师有必要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出一个生动活泼且真实性强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问题,实现教学目标。1.2探究智慧之源教师根据学习者的个人特点和学习需求制定不同的智慧系统,并且帮助学生理解系统,通过分组开发学生的思维,利用信息技术组成智慧环境,并不断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对知识的需求,在探究时运用到的工具等。1.3生成智慧之果构建智慧课堂的最终目的就是培育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成智慧之果。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协同学生进行知识的研究,并开发拓展性任务,鼓励学生不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进步。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堂成果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帮助学生及时矫正错误,发挥优势。

2互动式SPOC模式智慧课堂构建

针对目前课堂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结合互动式智慧课堂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新知和旧知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温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课堂教学设置多种活动,鼓励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互动式教学帮助学生内化学过的知识,并且学会发展新知识。传统教学通常采用教师单方面疏导,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这种学习方式的效率极低,学生在学习时缺少兴趣,很少愿意主动参与进来。互动式教学模式既强调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地位平等,通过情感的沟通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互动式智慧课堂适用于所有课堂教学,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3探究式SPOC模式智慧课堂构建

新课程指出探究式课堂模式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带动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能力。探究式智慧课堂是一种引导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学习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师和书本不再是教学中心,教学中心只有学生。探究式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全程以学生为核心,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真正的主导权,通过探索发现领悟学习的内容,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师在课堂中起到引导作用,为学生设定探究主题,是一个必要但不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全程参与学生的学习,协助学生讨论问题,在适当时候给予学生一些启发,帮助学生总结结论。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够最大程度技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网络资源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探究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领会知识内容,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指出的是,探究式教学模式虽然拥有大量好处,但是也有局限性,最大的局限之处只适用于学习能力高的学生。

4结束语

智慧课堂的构建以及如何应用一直是人们重点研究的课题。在信息背景下,互动式智慧课堂和探究式智慧课堂能够与教学学科深度融合,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系统化的教学。互动式智慧课堂在利用互谅网资源的基础上,设立仿真化教学情境,建立学生小组,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问题;探究式智慧课堂完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探究问题,从而拥有发散性的思维。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SPOC模式智慧课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未来的必然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黄建锋.基于SPOC的智慧课堂构建策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7,24(12):74-76.

[2]华子荀,蒋舒恬.云环境下SPOC课程与翻转课堂混合模式效果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84(17):87-91.

[3]王静茹,王冬梅,杨雪莉.大学计算机SPOC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06):137-140.

[4]何涛,钟峥,靳耀.基于SPOC的智慧教育生态群落:市场营销慕课平台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52(14):11-15.

[5]崔晓慧,朱轩.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6,76(27):39-42.

[6]李小娟,梁中锋,张二奇,等.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实证研究[J].数字教育,2016,2(05):29-34.

[7]周玉升.现代信息技术下构建智慧课堂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16(06):145-145.

第5篇:智慧课堂方案范文

数学教学应该是“活”的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学生生成的问题,是学生智慧火花、思维火花的闪跃,我们不能避而不“闻”,而是应该加以有效的利用,通过观察,通过倾听,随时捕捉课堂上的新信息,选择有效的信息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调整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生成性教学。

一、动态备课,用教学预设促进生成

强调“动态生成”并不否定“教学预设”的重要性。新课程对教学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从着重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做到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这需要教师运用智慧,灵活地备课。

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时代精神与学生心理,构建符合学生智力发展的情境。无论是教学环节的预设、课堂组织方式的确定,都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尽可能多地把学生考虑在内,让学生成为教学互动主体。这也是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就课堂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设,并预设应对方案,就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二、共享课堂的精彩生成,让数学学习燃起智慧的火花

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这些精彩稍纵即逝。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比如,在学习必修(2)第一章“立体几何”中,用斜二测画法画平面图形的直观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用斜二测画法画出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的直观图,并计算其直观图的面积”。两分钟后,我开始提问;

师:根据斜二测画法,请同学们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生1:我是先计算出正三角形的面积,再根据斜二测画法的原理,得知正三角形直观图的高缩短了一半,因此,其面积也是原来正三角形面积的一半。

师:对这位同学的回答,你们有不同意见吗?

生2:我认为这种算法错误,因为一个正三角形的直观图并不是正三角形,所以原正三角形的高的一半也不是其直观图的高,得到是中线的长度。应该通过作正三角形直观图的高,然后解三角形可得高为■,面积就是■。

师:如果我把正三角形改为正方形后,结果又会怎样?

生3:我发现正方形直观图的面积也是原来面积的■倍。

师:我很佩服这位同学的思维能力。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这正是学好数学的可贵品质。他的这种发现问题的方法数学上称为不完全归纳法,也就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吗?

生4:不一定成立,还需要证明的。

师:关于这个问题的证明,就留给学有余力的同学去完成吧!

我期待你们的结果。

此时,师生都沉浸在一片兴奋之中。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都能在备课时预测到的,教学过程的最终结果,更多地是由课堂的推进状态以及教师的处理方式决定的。虽然这个学生的回答不完全正确,但他及时生成的思维亮点却点燃了师生创新的火花,使教学获得了精彩生成,使课堂焕发了生机。这节课的闪光点在于:教师及时捕捉住了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亮点,鼓励了一个学生,激发了一批学生,生成了满堂精彩。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注意自己教学的进度,并设法去想准确地“接住”第一个学生的发言。未能与那些倾心“投球”的学生的想法产生共振。如果教师不加思索地否定,就会扼杀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泯灭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动态生成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教学情感、教学态度、教学机智都影响着学生的生成。学生提出的问题,正是我们一个很好的课堂生成资源,为课堂上师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适时调节教学进程,完成动态教学

学生作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灵性在课堂中进行共享、碰撞、对话。在这种背景下,课堂不再是一出按教案上演的“情景剧”。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出现,使课堂出现了一个个“生成点”。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运用教学机智,巧加选择、聚焦,充分利用“生成出来的教学资源”,不愁一堂课不成为充分生成的课。

一个有厚实底蕴的教师,会在生成的课堂中运用智慧,较好地调整教学目标和过程,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在动态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从另一个角度看是充满了智慧的交往活动。动态的教学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生成:

1.动态的教学在活动中生成

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求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精心策划,使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并且每次数学活动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认真观察,不断探索、思考,从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验证结论

2.动态的教学在问题中生成

第6篇:智慧课堂方案范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资源,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1]。” 因此,高等教育要想现快速发展,需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转型升级,需全面开创智慧教育。

二、教学模式设计

祝智庭教授曾提出的影响智慧教育环境的6 个维度,即学习者、促进者、资源、设备、工具和学习活动[2],本文设计智慧教育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模型如下:

(1)课前,借助智慧职教云平台向学生推送视频、课件等学习资料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掌上云课堂平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课中,学生根据智慧职教云平台的支撑工具进行自主探究及合作探究,同时教师根据学生在平台上的参与度及讨论情况来观察学生,对学生进行管理。在评价环节,智慧职教云平台集成云技术与大数据技术,在此智慧教学网络环境下,教学评价更加客观、实时,使教学管理更具有高效性。

(3)课后,教师对学生作业部分进行批阅,对不合格的作业,可让学生重新完成,直到达到考核标准为止,除此之外,教师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通过掌上云课堂手机“摇一摇”点名,让学生回答问题,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知识。

三、基于智慧云平台的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1.教学实施方案

为检验基于智慧云平台的教学模式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笔者以“计算机软件系统”为教学内容,对基于智慧云平台的教学模式进行实证研究,同时借助智慧云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收集学生数据并进行分析。

2.教学实施过程

(1)教学内容分析:课前通过组织结构图,回顾上节课计算机硬件系统内容相关知识,从而引出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并将“软件系统结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知识要点制作成微课并展示。

(2)智慧职教云平台制作:通过完善智慧职教云平台的内容,课前,录制一个5分钟左右的微视频,主要讲解“软件系统结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知识点,并制作课堂作业内容,通过随堂练习,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此外,制作掌上云课堂的内容,通过课后复习巩固本次课所学知识要点。

(3)课内活动的开展:课前通过平台后台数据反馈,可以得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课中,确定“认识软件系统”以及“使用软件”为典型工作任务,上传学生作品,点评学生作品。

(4)课后活动的设计:通过掌上云课堂手机“摇一摇”功能,学生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继续交流学习,也可以在云课堂创建讨论区进行头脑风暴,对学生进行提问,由学生作答,将其作为考核标准,并提供素材供学生自主拓展学习。

3.教学评价过程

教师在智慧职教云平台管理权限下,可以将学生的成绩分为平时得分和考试得分,其中平时得分又分为到课率、互动参与度、课件完成度、测试得分、作业得分、表现得分等几个方面,教师根据实际需要,自主分配权重比例。

四、结语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监督者,智慧教育提倡学生智慧学习,提倡学生掌握一 种终身学习的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第7篇:智慧课堂方案范文

关键词:智慧课堂;思维; 问题设计; 案例分析

1引言

智慧是人们对人与事物本质的深刻认知及对其发展趋势的判断和利用,智慧既是一种深层次的、高瞻远瞩的认识能力,也是一种非凡的判断能力与创新能力,还是一种透彻事理、洞察人生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境界[1].而能够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的智慧得到成长,同时能丰富教师的教育智慧,让教师的教育智慧得到成长的课堂,就是智慧课堂.创造智慧的课堂应该成为教师不懈的追求.

思维是学科的核心,启迪思维是智慧课堂的重要表征,而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通过问题引领,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是智慧课堂的重要表现.如何精心设计问题,利用问题引领,来构建智慧课堂呢?

下面就通过对两节课课堂问题的设计来做简单的分析:

2案例1

苏科版8年级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第三节《直线运动》(如图1)【情境1】展示各种运动的图片或动画:a、自动扶梯上乘客的运动;b、滑滑梯的小朋友的运动;c、玩具车在弯曲的轨道上的运动;d、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

【问题1】你能根据运动情况的不同,将它们分类吗?

生1:a、b、d是一类,都是直线运动,c是一类,是曲线运动

生2:a、d是一类,都是匀速运动,b、c是一类,是变速运动

【情境2】展示一个两端封闭,内有一小段蜡块的充满水的玻璃管 (如图2)

【问题2】如何确定蜡块的速度有没有变化?

W生讨论、交流

生1:测出蜡块运动的时间和路程,计算出速度

生2:测出速度也无法判断速度有没有变化

生1:那就测出不同路程里蜡块的运动速度,再比较判断

【情境3】用笔在玻璃管上中间部分画一条线(如图3)

【问题3】将这段距离分几段不同的路程呢?是平均分还是任意分?

学生利用手中的玻璃管观察蜡块的运动后讨论、交流

生1:2段.

生2: 3段.

……

师:只分两段行不行?一定能得出运动规律吗?

生:不行.

师:是不是越多越好?

生1:是的,越多越准确.

生2:不是,分得越多,每段运动时间就越短,测量误差大.

师: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那我们40cm的距离,把它分成几段呢?

生:4段或5段比较好.

师:平均分还是任意分?为什么?

生1:平均分,便于测量.

师:平均分便于测量什么?

生1:应该是便于比较,只要通过比较时间就能判断速度是否变化了,相同路程如果所需时间相同,速度是不变的.

师:不需要计算速度就能比较速度是否相同了.

生2:任意分好,能得到一般规律,虽然路程不同,但通过计算如果能发现速度相等,更能说明问题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那就根据你们小组讨论的方案,来划分出4段路程.

【情境4】展示一根新的玻璃管(没有划分距离的)(如图4)

【问题4】我们能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来判断蜡块速度是否变化吗?

学生讨论、交流

生1:1位同学看秒表,每到2秒提示一声“到”,另一位同学就用记号笔做记号,然后再测量.

生2:人有反应时间,误差太大了,操作难度也有点大.

师:那能不能借助于先进的工具呢?(展示手机)

生:手机可以计时,但跟秒表计时有什么区别呢?

师:再想想,手机除了可以计时,还可以干什么呢?

生:拍录像,把蜡块的运动过程全部拍下来,然后每隔相等的时间按暂停,就可以比较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了.

……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否能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关键看问题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精心设问,避免问题多且平庸,我们设计的问题应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能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层次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比如这节课中的第一个问题:“你能根据运动情况的不同,将它们分类吗?”,需要学生在观察并找出事物运动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来进行分类.这样的问题就是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问题,它既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又需要学生积极思考.第二个问题:“如何确定蜡块的速度有没有变化?”和第三个问题:“将这段距离分几段不同的路程呢?是平均分还是任意分?”则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的设置具有开放性,答案也都不唯一,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对第三个问题的分析过程中还引导学生质疑、判断、比较择优,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和灵活性,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层次. 而第四个问题:“我们能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来判断蜡块速度是否变化吗?” 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把手机的拍摄功能和播放暂停功能与实验联系起来,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说,本节课中每一个问题都有意义、有价值,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

3案例2

苏科版9下第十六章《电磁转换》第二节《电流的磁场》中关于“电磁铁”(如图5)

第8篇:智慧课堂方案范文

关键词:有效开发 利用 制图 课堂 生成资源

教学过程是师生围绕教学内容进行的积极、有效及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提出哪些问题、发表哪些观点是不能完全预测的;学生之间的讨论会在哪些方面发生争执,产生困惑,是否会冒出连教师都没有想到却十分有价值的问题,同样也是不能完全预测的,这就使原来具有极强确定性的课堂,变得有更多的不确定性。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的出现,才会产生课堂生成资源,才会常常让原本平淡的课堂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所以,如何开发和利用课堂生成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衡量一个教师能力和水平的标志。

职业院校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和兴趣都不尽人如意,如何培养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对职业院校来说就应是首要任务。下面笔者结合几年来职业院校机械制图课课堂教学实践,谈一下对有效开发和利用课堂生成资源的粗浅体会。

一、正确理解预设性活动和生成性活动的内涵

预设性活动和生成性活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预设性活动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活动占主导地位。但如果课堂上所有的教育活动及其活动程序的每个环节都是预设的,不仅是漠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丰富性、整体性和个体差异性,更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发展。生成性活动是教师在活动前没有预设的,是在活动展开过程中生成的活动。这是一种基于新型师生关系,倡导师生、生生间多向互动,激发智慧的课堂活动。

在讲授剖视图形成的内容时,笔者按常规的思路和步骤讲述:如果机件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如何解决呢?这时一位学生立即接话“变成孙悟空钻进去看”。这个学生说的俏皮话,引起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通常,老师会对这种现象加以制止,甚至批评这位学生,而这时,老师却利用这个机会说:“说的对!是要想办法看到里面,但是无法看到里面时,我们就应该把前面挡住的部分拿掉,可是怎么拿掉呢?”有同学说“能切开就好了”,这时笔者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法都进行比较,抓住切开的方法进行补充、完善、引出剖视的概念。

二、正确把握生成性活动中的几个环节

一个完整的生成性活动至少需要三个紧密相扣的环节:资源生成、目标生成、过程生成。如在讲“零件结构形状的表达方案”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技术攻关小组,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起到引导和咨询的作用,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只给以启发性的提问和导引,不给予结论性或肯定性与否定性的回答,而是让“攻关小组”的每个“技术人员”认真思考、通力协作、共同研究,确定出自己小组的最佳表达方案。最后,师生共同分析、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评说出对各个表达方案的优、缺点,以此达到教学目标。

三、正确处理好预设性活动和生成性活动的关系

活动的预设是教学设计的产物,没有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难以成为优质的活动。鼓励课堂中有生成性活动涌现,并不意味着不要预设。如在讲授“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内容时,为了使学生明确“对齐”“等量”“方位”之间的关系,笔者用直线分别将主视图与俯视图、主视图与左视图连接起来,又用圆弧将俯视图与左视图连接起来。这时有位同学突然说:“这不是跑道吗?”。老师紧接着赞许地说“对!这就是大家熟悉的跑道。我们知道跑道不管在直线或转弯处,其道宽都是一致的,而左、俯两图的宽度方向恰好会沿着这跑道的转弯处互动。”同时,老师对学生进一步强调:在今后凡是有分析左、俯两视图的时候,一定要有进入“跑道”的意识。这样,老师就为学生提供了一条关于“宽相等”的思维通道,分析定位也较为清晰,出错的机会就会大为减少。这条“跑道”的比喻在后续的六个基本视图中,会更形象地体现和表达。

总之,现代科学教学观念要重新确立教学资源观:教学资源无处不在,在课堂教学中,瞬时即逝的教学资源尤其宝贵。不是缺乏教学资源,而是缺乏善于发现和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的眼睛。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比预设资源更有意义和价值。因为,精彩往往源自生成。在生成的过程中,师生双方超越了传统的教与学的理念,课堂中充满了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焕发了课堂的生命活力。因此,我们教师应在继承传统的预设教案的基础上,逐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使自己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

参考文献:

第9篇:智慧课堂方案范文

三代“班班通”

第一代 多媒体设备“班班通”。这个阶段强调的是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包括计算机、投影机、幕布(硬软)、视频展台、中控,为放置设备而必须有的铁制讲台及校园的网络部署。实现的功能是利用班级内的计算机调用服务器课件,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此阶段的特征是:以设备为主导,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直接影响设备的使用率及设备与教学内容的融合。

第二代 人机互动“班班通”。这个阶段聚焦在交互式电子白板和触控大屏上,在多点触控技术以及一系列教学工具类软件研发上有所突破,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和很好的感受。此阶段的特征是人机交互,较好地避免了第一代设备用户体验生冷的缺陷。

第三代 智慧课堂“班班通”。此时的“班班通”已经完全脱离了对硬件设备的要求,而是从应用的角度对“班班通”进行重新定义。“多维度”,其服务范围既有宏观的均衡教育,也有微观的个性化学习,涵盖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深应用”,即资源的深度挖掘,可实时生成微课程,既可供教师教研、反思,又可向学生个性化推送。“转主体”,以学生为设计主体,增加学生教学过程的参与度,甚至由学生完成教学主导。“巧分析”,对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进行分析跟踪,为提高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学习能力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未来教室的4大关键性趋势

第三代“班班通”时代的到来,为未来教室建设指明了方向。以下是未来教室的4大关键性趋势。

个性化。个性化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由于人力和教学设备的限制,教师无法为每位学生定制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未来教育将在大数据的支持下,使得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

协作化。受空间的限制,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单向传输为主要形式,师生和生生之间鲜有协作。网络的出现,完全打破了空间的限制。学习也由个人的、机械的记忆转变为社会的、互动的过程。未来教育的协作,不仅发生在教室内部,也发生在教室与外部、教室与教室之间。

开放教育。开放教育是教育与外部的互动,一方面,新型课程资源不断涌现,慕课风起云涌;另一方面,教育也需要更多的人——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参与、互动。未来教育必然会引入更多外部因素,使得教育更加多元化。

泛在教育。无处不在的网络和触手可及的移动终端,改变了人们学习和交流的方式,为未来教育增加了泛在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

未来教室的整体解决方案——“智慧课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