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酒文化发展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文化 会展文化 中国—东盟博览会
中国作为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远深邃的历史文化,汇聚了不同民族、地域丰富多彩具有差异化的文化于一体,形成了华夏文明。而作为现代的会展业既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平台更是一个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工具载体,中国会展之所以和发达国家有着巨大差距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没有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幸运的是,这些看似不能逾越的差距可以用文化来弥合。
一、 会展文化的内涵
在中华这片文化的沃土上新兴了这样的一缕“枝芽”——饱含生机而又急需“营养”的润泽——它就是“会展文化”。
1.文化与会展文化概念
(1)文化的含义。《辞海》中写道:“文化,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半坡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等这种依托物质表现的形式,可以反映人类精神文化底蕴的现象都可以宽泛地称之为文化。
(2)会展文化的内涵。在2005年的《中国会展》杂志第14 期上,陈泽炎先生对会展文化概念做了界定:“会展文化”就是以会展活动为载体所展示、代表和反映出来的关于文化的内容,就是当把举办会展活动作为一种产业经济活动时,其总体上所表达、展现和凸显出来的会展产业在精神、理念、价值等方面的文化内涵。
2.中西方会展文化的比较
现代会展从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大展览会”迄至于今已有161年。德国被世界会展业界一致公认为世界会展业的龙头,是世界上最大的博览会基地,它高度发达的会展业与浓厚的文化氛围是分不开的,德国会展就是把文化元素融入其中。
(1)会展展馆的建设。德国展馆的设计新颖独特,兼具创意实用和很高的美学价值于一体,完美地展现了德意志民族的文化,不仅如此,作为龙头的德国会展业也将其注意力投放在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展馆及展会从设计到搭建都遵循环保与节约的原则。
(2)会展品牌。品牌展会凝聚了会展文化的内涵。会展品牌的成功,不仅包括人们对这个会展品牌内容质量上的认同,更包括人们对这个品牌丰富的文化内涵的认同欣赏。德国展会的不断发展正是因为他的品牌会展营造的浓郁的文化氛围。对德国会展文化的深入让我们了解到,不论是创意实用的展馆设计,严格规范的行业制度到优质富有内涵的展会品牌无一不反映、对比出我国会展业现前的差距和问题。
3.已举办过的相关文化展会及情况
近年来,中国文化会展业从无到有,尤其是最近5年来,中国文化会展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从2005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七届。会展文化节根据一个地区或城市的文化特色、旅游资源等元素,通过精心的组织和安排推出各个会展名城文化精品,营造出轻松、和谐、人本与想象的氛围。他既体现会展业自身的文化品位和精神追求,也折射出了城市的会展能力及文化底蕴,成为更具品位和吸引力的会展城市推介。
二、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例简述会展发展途径与方向
中国—东盟博览会( CHINA - ASEAN Exposition,简称CAEXPO) 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为宗旨,涵盖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高层论坛、文化交流等五方面内容,是中国与东盟扩大商贸合作的新平台,并连续5年获得“中国十大国家级品牌展会”。
1.发掘自身的文化价值
中国—东盟博览会是我国目前境内唯一由中国和东盟十国共同举办的展会,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广西和东盟地区相毗邻,有相似的民族文化传统,很利于特色地方文化品牌塑造并展现出本土会展业的文化特色。高质量的会展就是将自己的优势发掘出来,结合自己的优势明确其发展定位和目标,促进会展现代产业链向高端发展。
2.尊重民族、宗教习俗体现文化融合
中国—东盟博览会会期一般为每年的10月中旬,这段时间恰逢穆斯林的斋月,而东盟国家国家中有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因此,以“高度重视民族生活习俗,尊重宗教习俗”的理念为指导,针对特殊情况,进行特殊设置,充分尊重了东盟多国客人的民族习俗和宗教传统,这反映了博览会对各民族地区文化的接纳与适应,努力营造至如归的感觉。因此会展文化就在这里成为了良好的中介,减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有利于不同地域的成员用相互尊重与宽容的心态去看待文化的差异。
3.大力开展会展教育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队伍
富有高素质文化内涵的会展人才既具备传统文化素养,又有现代科学知识的通达人才,才能打造出一批影响深远、知名度高、具国际权威性的会展品牌,建设出有中国特色的会展文化,最终实现会展业持续性发展。中国—东盟博览会毫无疑问由于专业人才的参与和献计献策,才得以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总而言之,真正将文化与展会的延伸相结合必定会为整个会展行业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和前进的方向,向更多的国家提供了多样化的展示内容,并可以在提升知名度、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上做出了积极地贡献。
参考文献:
[1]薛秀鸿.期待会展文化鲜花“怒放”[N].中国会展,2005(11)
[2]陈泽炎.会展文化概念辨析[J].中国会展,2005(14)
【关键词】邢台梅花拳 发展 模式
梅花拳广泛流传在华北地区,有其独特的健身、益智功能。梅花拳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一个独具特色的优秀拳种,至今仍保留着其传统精华和原有传承形式。梅花拳主要流传于我国河北、山东、河南等一带,它全称干支五势梅花桩,因习拳者在植地呈梅花状的木桩上练习而得名,落地演练以后,简称梅花拳或梅拳。研究梅花拳,关键不是起源,而是继承、发展和推广。从有关梅花拳的研究结果看,基本上都是研究梅花拳的历史起源和功法、拳理及其特点,尚无人提出将梅花拳推向世界,实行国际化发展战略。这也是梅花拳发展和推广的重要课题,值得研究。梅花拳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得到更多人群的认同,就有必要向全社会推广。
一、向国际化推广的发展模式
梅花拳要更好地向国际、全民推广和发展,这需要从政府到拳派内部的长期不懈努力。首先要求梅花拳派的传人要有发展的眼光,能高屋建领地规划出梅花拳的远景发展目标。同时要继续深人挖掘、系统整理出能反映梅花拳本质特征和体现其健身、益智功能的技术、功法和文理,还要同政府一道,群策群力,共同探求发展之路。
二、社会化大众健身的发展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康重要性。锻炼效果的明显性也即实效性是习练者的主要目的。梅花拳的健身、益智等的技术、功法应围绕这一主要目的而体现其价值。梅花拳目前在冀、鲁、豫和皖北等地流传较广,群众基础较好。首先要以这些地区为核心,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拳派有组织的武场、文场活动和有力措施,多渠道,多方面,积极有效地向周边地区影响和辐射,进一步扩大梅花拳的农村群众基础;其次,利用梅花拳著名拳师的名人效应,突出梅花拳的健身、益智功能,在城市和高校中推广梅花拳,在城市中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竞技比赛的发展模式
以拳派内部每年举行的“亮拳比武”活动为龙头,以普及为基础,构建梅花拳的竞技比赛模式。竞技发展模式不应沿用现代竞技武术的发展模式,而应突出梅花拳自身的特色。拳派内部要统一各地差异,制定相应的规则,进一步加强动作技术的规范性和拳理的科学性,突出风格,突出动作的攻防和对抗含义,提高表演性和观赏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对“亮拳”活动充分重视,对梅花拳的发展战略进行全面部署,创造适宜的发展环境,制定相应的章程和规则,使其向正规化、科学化的道路上发展,并以此为契机,开发和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武术和旅游活动。梅花拳是在民间流传较广的武术形式,通俗性是它的最突出特点。在发展和推广中要处理好竞技发展与大众健身二者之间的关系,竞技发展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二者是提高和普及的关系,要协调发展,在保持梅花拳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加快体制疏通和联合专业队伍建设的发展模式
实现邢台梅花拳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首要问题就是体制问题。表现为管理体制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致使申报项目挖掘力度不够,良莠不齐。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建议成立市、县两级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联合地方体育、文化部门,对梅花拳进行挖掘整理,进而研究该项目的价值功能,及时跟省文化厅非遗中心进行交接,保证申报和管理的时效性。同时,还应理顺地方政府与遗产研究中心的关系,确立政府的责任制度,协调好各部门的利益关系。
五、建立梅花拳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发展模式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一种创新,建设梅花拳文化生态保护区,将梅花拳从单独无举措的项目保护过渡到与其依附的生态地理、人文环境中进行系统的整体性保护,有利于调动当地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保护和发展武术遗产的积极性,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六、探寻产业开发的发展模式
梅花拳文化遗产项目的功能价值和意义在于能够满足人们的身心健康以及精神文化的需要,给人以健康体验,或给人以精神文化慰藉或熏陶。但是在对其开发过程中,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少一整套的包装以及适应市场的产品。所以,要改变存在的问题,必须有一套产业模式来进行指导运作。
首先,从整体上构建“资源—产品—品牌”的良性产业循环链条。山东武术文化遗产大多都具备产业化开发价值,加之各地政府、多家传媒以及诸多专家学者、武术爱好者的推广宣传,很多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地方式的“品牌”,如各类梅花拳学校。其次,在整体构建产业循环链条的基础上,明确权责主体。梅花拳文化遗产的传承脉络较复杂,传承人较多,而且流传于不同地域的拳种文化都具有传承条件和能力,这往往会出现产业法人主体混乱,针对这一现象,地方政府应该按照地域吸收整合民间拳师和团体以及相关武术人才,通过协商,权衡利益纷争以及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法律程序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主体,最终组建权责分明的市场经营管理机制。最后,改变市场定位。梅花拳文化应走出一条精品化高端市场路线,一改以往“难登大雅之堂”的局面,在选择市场领域方面,应当有针对性的对城市的社区以及休闲生活高端领域迈进,因为城市生活质量较高,对休闲体育类的要求不单单是锻炼这么简单,更多的是对精神文化的一种诉求,传统武术文化遗产迎合这一需求。对传统武术文化遗产进行包装,从而满足人们的好奇心、求异心。
七、与时俱进,走科学化的发展模式
武术产生于中国,属于世界,作为珍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武术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有独特的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生命的历程。因此,邢台梅花拳的发展必须走科学化发展之路才是明智选择。同时应该把梅花拳文化推广,并置身于东西方体育文化共融,不断寻求平等对话权,改变体育文化和产品的单项传播模式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思考。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是全球化的结果和必然,所以必须有种预见性和前瞻性的思维方向,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八、更新观念,百花齐放的发展模式
长期以来,武术和体育一道受到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在世人眼里缺乏科学的思想与理论。口传身授的传承方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科学化进程。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武术,它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传统哲学、古代医学、美学、兵法学;阴阳、五行、八卦、释、道、儒等的关系;以及在社会民俗民间怎样表现等等,这一切都需要科学的研究和阐述,不能牵强附会。
梅花拳文化发展的科学化进程本身也是个不断创造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唯物辩证法说,理论指导实践,有科学的理论研究才能推动传统文化朝着良性方向稳步发展,近年来许多科研成果应运而生,但还是存在一定问题,传统文化毕竟是过去经过人们的生活实践而获得的,但是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着的,需要不断的推陈出新、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被社会所吸收所接受,顺应社会发展的道路才会有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也只有走科学化道路才能使传统文化更有活力。因此,邢台梅花拳必须以科学理论为骨架,用科学武装头脑,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正确之路,用科学理论知识来指导行动,才能使传统武术发展更加稳固、更加和谐。
九、结论与建议
对挖掘整理出来的文献和资料不能只停留在原始的状态,要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和全面系统的研究,注重吸收现代科学的养分,借鉴其它拳派的发展经验,为己所用,使梅花拳派进一步向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由政府牵头,各地梅花拳的负责人共同组织,制定相关的条例和规定,定期举办梅花拳的“亮拳比武”等活动,并注重提高其竞技性和观赏性,逐步扩大影响。在城市和高校中推行协会组织,通过协会指导梅花拳爱好者进行练习,交流和比赛;在农村中,以村为单位,在门人长者的带领下习武、学习文理,共同参与拳派的发展。着眼培养一批过硬的、高素质的传人。解放思想,以创新思想为指导。注意加强各地的联系和经验交流,共同探讨发展大计。
参考文献:
[1]李成银.关于设立山东武术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议[J].山东省政协信息专报,2011,(3).
[2]任丽萍.传承、创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校体育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2011,(3).
[3]程大力.传统武术:我们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J].体育文化导刊,2003,(4).
[4]韩建中.五势梅花桩实用技击术[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
[关键词]城市文化;农村文化;互动发展动力机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4.125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4-0-02
1 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互动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
1.1 城乡居民是促使文化互动发展根本动力
城乡居民不仅是先进文化生产力的代表,作家、艺术家是文化生产力最活跃的部分,他们共同构成了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而且城乡居民还是各种新文化形态的发明者、创制者。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同时城乡居民还是各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享受者。文化消费不仅消费着文化产品,而且推动文化需求,这新的需求又期待巨大的生产来满足,如此循环反复,螺旋上升,推动文化生产不断向前发展。
提高城乡居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就要增强其意识,进而促进其生存状态得到有效改善。对于自我发展能力而言,主要指的是利用本民族所具有的文化资源,通过获取自然资源,对社会资源予以合理利用,最终提升民族自身利益的能力,其更是对资源及社会结构、规则的认识能力,是从边缘到融入主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和途径的能力。
1.2 文化创意人才与文化互动发展息息相关
在明确产业发展过程中,劳动力的质量与数量是其发展相关的主要因素,企业与中介在经营发展期间,为了优化产业链,将成本较低的劳动力区域作为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产业在发展期间,文化产品能否成功与文化创意有着必然联系,所以文化产业在发展时,过多的依赖于文化创意人才,由此表明,创意人才对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原因是人才是创造文化产品的主体,而文化产业又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文化创意者的技能、创造性与才智等关系到文化产品质量。
同时,在创造文化产品时,其是比较柔性的生产活动,无论是制作广告、开发游戏,这些文化产品的质量由创意人才所决定。
1.3 文化需求是消费者选择文化服务、产品的主要依据
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文化需求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具体变化为:①文化需求总量呈现逐步增长趋势;②社会对文化服务与产品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③文化消费向市场化与多样化方向发展;④人们要求文化产品的传播与制作应当向现代化与科技化方向发展。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总量增加、质量要求提高直接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不同社会群体精神文化需求的类差日益明显直接导致文化生产方式、供给方式、流通方式、消费方式的进步。个体精神文化需求愈加复杂直接对现有文化产品的内容和形式、风格以及文化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提出挑战。
近年来,城市与农村文化消费呈现增长趋势,但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的限制,并且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文化素养、居民文化消费习惯及文化消费偏好及休闲时间。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高,相应地文化消费能力会较强。文化消费的主体是人类,并且个人的兴趣爱好、审美能力以及文化素养等和艺术消费水平与结构等有着必然联系,尤其是城市与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与消费习惯等作为主观因素,对文化消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化消费的数量直接影响到文化产品的选择。
2 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互动发展环境机制分析
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阶段不同,因而发展动力有所不同,在现代化先行国家和后发国家,文化发展动力也有差别。这里讨论文化发展的一般外在环境。
当前,有关人类学家与社会学家在对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互动发展环境机制进行研究,认为导致社会变迁的因素有七种,包含了非物质文化、人口和经济发展等。①据研究文化现代化的专家的观点,文化现代化的动力来源于八个方面:经济发展、社会变革、政治制度完善、科技进步、教育发达、文化互动、环境变化和全球化。②据此,影响文化发展的外在动力来自经济发展、社会变革、政治制度完善、科技进步、教育发展、文化互动、环境变化和全球化等八个方面,如图1所示。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一基础,文化发展就成了空中楼阁。社会变革是文化发展的促进因素。社会变革时期,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各种经济利益的冲突,各种社会派别力量及各阶级、阶层的斗争,形成了文化不断演进的思想、经济及政治基础,构成文化发展的社会基础。改革开放30年,从闭关锁国到国门洞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促进文化现代化转型。
政治制度完善是文化发展的政治保证。相对于物态文化、精神文化,制度也是一种文化。作为精神的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一个终极关怀;而制度则是一种秩序,一种规则。制度与文化既相对对立,又在互动中发展。在制度变迁的研究中要注意文化的因素。在对古今中外制度的演变史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在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文化无形的支配将对其产生一定影响,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在文化发展研究中要注意制度的动因。所有文化进化或传播过程都首先以制度变迁的形式发生。
科技进步是文化发展的技术条件。教育发达是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化育人,通过实施教育使得人们能够学习有价值的知识,对知识予以吸收和消化,再将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在社会上。总而言之,教育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传授、传播。一个社会,其民众所受教育程度高,那么他们欣赏文化的能力和水平也很高,进而推动文化向更高层次和更多形式发展。世界各国的经验都表明,教育发达,不仅会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添加后劲,还会为文化自身的发展培育人才和后劲。
全球化是文化发展的引导因子,文化资源、文化资本、文化人才、文化新创意、文化新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全球分配、流通和消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鲍曼认为,在全球范围内,文化在贸易、商务和金融等领域出现,甚至是固定与本土化的空间也将文化加以融合。一般来讲,有的人认为是全球化的东西,在另外一部分人心目中并一定是全球化,也许是本土化。因此,通过对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互动发展环境机制进行分析,本土化与全球化可以是同时进行。为分得国际文化市场一杯羹,各国加大了竞争的马力,赚取外汇,贩卖本国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促进国内文化产业繁荣和文化企业强大。文化互动是文化发展的激励因素,与文化发展互为因果。文化是在传播中实现其价值,在交流中不停发展。在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不是单向的流动,而是一种交互式的多向流动,并产生文化增殖,激励文化的发展变化。
环境变化影响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向。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是文化理理学研究范畴,各式各样的文化都依其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发展、成熟、衰亡。半封闭的大河大陆生存环境,大致确立了中华文化发展方向;农耕文化的稳定持重,与江河灌溉造成居民生活的稳定性有关,海洋文化的外向开拓,则与大海为海洋民族的流动生活提供了劈波斩浪、扬岘异域的环境相关。影响文化发展的这些外在因素虽然不是文化变化的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但孕育并滋养着文化的特色性、民族性,使文化发展呈现鲜明的时代风格和历史特征。
主要参考文献
[1]朱蓉.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路径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商业时代,2013(28).
[2]范大平.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农村文化建设与城市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J].湖北社会科学,2005(4).
[3]李长健,伍文辉,涂晓菊.和谐与发展:新农村文化动力机制建构研究[J].长白学刊,2007(1).
[4]甄峰,宁登,张敏.城乡现代化与城乡文化──对城市与乡村文化发展的探讨[J].城市规划汇刊,1999(1).
[5]赵岚.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建立城乡文化互动机制[J].商业经济,2009(22).
[6]程渝.城乡统筹发展中城乡文化冲突及整合研究[D].南充:西南石油大学,2012.
[7]赵岚.城乡文化协调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J]魅力中国,2009(32).
与其他文化类别一样,公共文化场所、设施、活动具有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双重特点,在当今全球化环境下面临外来文化的挑战。作为国家通过事业管辖以公益形式推向社会的文化范式,公共文化在承担提升大众文化素质职能的同时,还要将弘扬民族个性作为自身职责。城市公共文化建设不能仅仅止步于高楼林立或是草坪喷泉的视觉建设,而是要从内涵意蕴出发,深刻挖掘思想价值与人文意义,通过民族文化的传承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特别是奋发有为、自强不息的创造精神,天人合一、外适内和的宽容精神,含蓄蕴藉、厚德载物的文化品质,以及勤劳坚韧、和衷共济的互助胸怀等。但是就目前而言,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交通的便利,各地区间的生活差异在减小,民风民俗逐渐统一,一部分优秀的民间文化样式后继无人,直到消失;一部分优秀的民俗文化样式在险些消失前只能进入博物馆。地域性的民俗文化特色不再明显,其公共文化的个性也就缺失了重要的表现形式。另外,还有一部分公共文化则是停留在对地域性历史文化名人与典籍的发掘整理中,单纯以雕像、广场等外在形式复现当地历史名人、民俗作品的外在形态,却忽视了对这种文化背后的地域性特色文化精神的总结归纳,使城市精神无法得到更好的宣传渗透。放弃了公共文化能够在大众范围内传播的优势,所谓的城市精神便只能以口号的形式提出,也就使“高原文化”、“海洋文化”等文化形态不能在所属区域内的人群中得以体现。
2公共文化公益性质遭遇资金障碍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大部分公共文化设施、场所都是由国家资助,靠政策扶持。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一部分公共文化场所被推向了市场,形成了纯公共文化与准公共文化这两类公共文化形态。纯公共文化场所仍然是由国家投资支持;准公共文化场所依靠自身所具有的商品优势,以文化知识为主要传播内容,加入了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音乐厅等场所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在树立自身文化形象的同时也增加了经济收入。这是新时期公共文化发展道路上的有力探索。但是,缺乏后续资金支持仍然是我国公共文化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阻碍。例如,我国目前在纯公共文化设施、场所的管理上,主要是以政府投资为依托,广场与雕塑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也增加了当地的财政负担,阻滞了更多高品位雕塑的继续建设与持续维护,也就无法真正带动公共文化得到更大程度上的发展。但是,公益性作为公共文化的根本特性,标志着公共文化不能完全推向市场。因此,资金障碍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然是公共文化发展的最大阻碍。
3公共文化中精英文化成分呈现上升势头
在现阶段,精英文化可以说是以超越现有水平的、富有创造性的新探索和新成果为主,以“精益求精”的要求提升人的需要和能力,满足人们发展需要的一种文化现象。此类文化最终也要进入消费领域,甚至有的还将逐渐融入大众文化的范畴,但在经过必要的转化之前,其成果被用于消费时往往表现出与受众的距离。例如,某些文艺作品(如戏剧、高雅音乐演奏等)具有可观赏性,但受众数量较之通俗文艺形式而言明显较少。就公共文化而言,在各国公共文化都是既以大众需要为指向,同时又含有明显的精英文化成分:图书馆里的流行小说、时尚杂志等通俗读物与哲学、科技、社科等非通俗读物并存,广场上的大众健身娱乐活动与环境艺术雕塑、各类高雅艺术展演并存,音乐厅里的流行歌曲演唱会与高雅音乐演奏会并存……可以说,正是因为这种文化上的公共空间,使人们能够平等自由地享受文化。在我国今天的社会环境中,市民的审美水平与鉴赏能力都获得了实质性的提高,我国也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导向作用,这就使公共文化中精英文化成分越来越多。反映在公共文化空间的整体建构上,不仅强调规模扩张,使绿地、公园、文化场馆得到数量上的提升或是面积上的扩大,同时还强调美观,也就是要满足现代人的视觉审美需求;不仅强调数量多,也强调质量高,要带有明显的文化品位,使市民享受文化环境的过程中拥有更多的欣赏自由与选择自由;与此同时,还更加强调公共文化内部的精神含量,力求将音乐、美术、文学、戏剧等高雅艺术形式通过公共文化的方式走入市民群体当中,以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质与审美水平。
4公共文化人本理念逐渐得到重视
旅游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明现象,而现代旅游不仅注重经济消费,更着眼于文化消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人们的旅游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逐渐由观光为主转变成为集观光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形式。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和旅游的结合,作为一种特殊的综合性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因其关联度高、融合度深、涉及面广、辐射力强、带动性大而成为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
一、衢州市文化旅游产业背景
旅游业是全球最大的产业,是国际经济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4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国和第四大客源国。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其中的南孔文化就是这一长期积淀所形成的衢州文化品牌。但从目前衢州市的旅游现状来看,出现了旅游线路杂乱无规划、各旅游景点缺乏文化内涵、旅游点缺乏主题特色等问题。基于2011年《中国旅游发展报告》中提出要在未来五年加快发展旅游业的目标,浙江省出台的旅游发展报告计划中提升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要求,依据衢州市现有的优势,并结合经济迅速发展的实情,依附于南孔文化在衢州市的深厚文化积淀和完善的学术体系。亟待发育的文化旅游市场,催生了主打“南孔文化休闲游”的衢州市南孔旅游设计规划有限公司。
衢州市南孔旅游设计规划有限公司以孔子文化、儒商精髓为指向,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国际孔氏南宗文化研究中心和衢州学院孔子研究所等单位为学术支撑机构。通过休闲旅游线路开发和旅游宣传带动衢州南孔文化旅游的发展,进一步保护和发掘孔氏南宗文化并以“南孔文化”这一文化主链来串联衢州市内各大名胜风景区,将零散的旅游景区集合成为一个具有较高文化内涵的商业品牌,以文化为导向,丰富旅游内涵,通过与景点合作、导游、导购、提供文化服务这四项内容为主要收益,再通过广告植入、文化宣传等附加收益来扩大效益。通过文化价值与旅游价值的深刻互渗互动,促进“以旅兴文、以旅旺城、以旅促农、以旅富民”,带动衢州市经济快速增长。
二、衢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前景
浙江的经济发展、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率先在全国建成旅游经济强省的目标,衢州作为四省交会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人文和区位优势。而作为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的“绿色产业”,衢州旅游业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更是“兴一业、旺百业”的富民产业。
由于南孔文化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使地方文化品牌缺乏必要的物态产业支撑,从总体上看衢州文化产业的发展仍滞后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其主要原因是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才缺乏,致使各旅游景点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足够的文化内涵,旅游推广缺乏主题和新意,旅游品牌建设未形成集群效应。得力于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省旅游局的大力支持,当前衢州旅游业发展正面临着大好机遇。
三、衢州市文化旅游线路规划
衢州市位于中国浙江省西部,地处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四省交界,素有“四省通衢”之称,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内陆腹地的结合部。衢州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地貌多姿,山川秀美。有誉为“南孔圣地”的孔氏南宗家庙;有世称“围棋仙地”、道家福地的烂柯山;有公认“丹霞峰神州第一,一线天全国之最”的江郎山;有地貌奇特、在五亿年前奥陶纪形成的三衢石林;有碧波万顷、风光秀丽的九龙湖;有云雾缭绕、江源风光的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有物种丰富、古木参天的古田山自然保护区;有以峡谷奇峰、涧泻飞瀑见著的紫微山国家森林公园;有誉称为“千古之谜、文化瑰宝”的龙游石窟。基于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衢州市南孔休闲旅游有限公司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规划,推出三条旅游线路:1.文化休闲线:以“东方地下金字塔群”龙游石窟为始,游“中国第一奇村”兰溪诸葛八卦村,访学“砺学砺行,维实维新”的浙江师范大学,住世外古镇江山廿八都,攀“奇峰赤壁”江郎山,游“南孔圣地”孔氏南宗家庙。2.自然文化线:游“天然氧吧”开化钱江源,赏“根雕佛国”根博园,住世外古镇江山廿八都,攀“奇峰赤壁”江郎山,游“南孔圣地”孔氏南宗家庙。3.自然风光线:赏“秀甲东南,江南一绝”三衢石林(常山),登“卧如来、云观音”常山黄冈山,住世外古镇江山廿八都,攀“奇峰赤壁”江郎山,游“南孔圣地”孔氏南宗家庙。
四、综述
关键词:网络剧;传播分析;文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J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1-0131-02
网络自制剧是这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长足发展,网民数量骤增,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影视文化样式。特别是近两年网络自制剧呈现井喷式的发展,涌现出包括《太子妃升职记》《余罪》《灵魂摆渡》系列等一批知名的网络剧。清楚地界定网络自制剧的概念并分析其创作、传播优势,探索网络剧背后的文化基因,对于研究网络剧文化意义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通俗来讲,网络剧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电视台为基础播放平台并且可以在网络上观看的影视剧;另一种是专门为网络平台制作并在互联网平台上播放的影视剧,是一种网络与影视相结合的新兴影视文化样式。本文研究的网络自制剧(简称网络剧)主要指后者。
一、网络自制剧的发展优势
网络自制剧可单部成剧,也可由多集构成连续剧。它是随着互联网发展产生的,其本身具有和传统影视剧的不同的特点,其中最大的不同是网络自制剧以互联网络平台为唯一的媒介,网络自制剧的特点决定其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
1.网络剧播放平台管理相对宽松,准入门槛低
网络剧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影视剧,需要通过严格的审查才能在电视台的平台播放,从而被受众接触。网络的开放性和低门槛以及相对宽松的审查,为更多剧作者提供一个平台。无论是比较大的专业性门户网站,还是非专业化组织甚至是个人都可以在有网络的情况下把自己的自制剧上传,让亿万网民观看、点评。
2.网络剧供给具有多样性和自主性的选择空间
网络自制剧打破了传统电视台线性播放的约束,不受播放时段的限制,而且它有细化的分类,比如在爱奇艺的播放平台上就分为爱情、恐怖、励志和喜剧多种类型,为受众提供了明确的选择标准和选择便利性。传统的影视剧,观众的自主选择空间比较小,且观众不能自主选择,而网络自制剧可以让观众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观看什么样的剧。
3.网络剧时长和其观看时间具有显著的弹性
其弹性主要表现两方面。首先,网络剧的时长没有太多的限制,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一般都具有定的时长限制,特别是电视剧,放在卫视上播放,时间的限制显得更加重要。但是网络剧没有这样的限制,网络剧类似电视剧的一集可以十多分钟,类似电影的可以四十多分钟。或者网络剧可以有创作者自己决定自己的作品时间的长度;其次,表现在网络剧和通过互联播放的“网络剧”包括电视剧或者电影等具有相同的即时点播评论的特点。
二、网络自制剧的传播
网络自制剧本身具有的特点迎合了现代年轻观众的审美和消费习惯,同时网络自制剧也满足了现代年轻观众新的需求,这些都是网络自制剧的传播优势。
1.从网络自制剧本身看,网络自制剧感性狂欢、动态更新、“结构”的风格,迎合新生代受众的审美习惯和心理需求。
新生代受众的特点决定他在取舍一个文化产品的重要依据,新受众的特点是更加注重自己的感受,追求精神的狂欢。网络剧注重感性狂欢、即时更新、“结构”一切的特点迎合了年轻的受众的品味。
网络自制剧的题材多是来源于生活、贴近现实的故事,容易引发青少年群体的情感共鸣。比如现实生活中的就业压力、情感曲折等。像《潘磕惺俊废盗校它类似于情景喜剧,但又和传统意义上的情景喜剧不同,传统的情景喜剧要求有一定的时长和场景,同时还要加入一些简单的情节。《潘磕惺俊废盗型络特点明显,舞台痕迹明显,没有连续的情节,它是由大鹏一个人饰演不同的潘磕薪巧的喜剧集。《潘磕惺俊氛是抓取生活中的一些笑料,用夸张甚至是荒谬的手法对其进行无限夸张、恶搞,从而实现在娱乐自我的同时娱乐大众的目标。
2.网络自制剧剧情“简单化”和播放“碎片化”,符合新时代年轻人消费习惯
一方面,年轻人的工作压力比较大,休闲时间比较少且比较零碎,网络自制剧更加适合年轻一代,比如在公交车可以观看一部完整的微电影,或者几集网络剧。另一方面,年轻人生活压力大所造成的精神压力大,他们需要找寻更多的途径释放,以抚慰年轻一代敏感脆弱的心灵。比如,年轻人中有的追求无厘头的狂欢娱乐,有的需要和自身的生活实际接近,剧情或者主人公的遭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和自己达成心灵上的共鸣。
3.网络自制剧即时互动的沟通模式,能激发观众主动加入和二度传播的热情
这种优势首先是与互联网的交互性、即时性的特点紧密相关,其次是和网络剧的产生的特点密切相关。互联网不仅为网络剧提供了播放的平台,而且还为网络剧与更多受众零距离接触创造了可能。一部网络剧在一个平台上播放,会即时地受到观众的反馈,激发广大网友主动参与,比如评论和转发,再有现在比较流行的弹幕等,这些为网络自制剧的后续制作提供思路和灵感;同时,有的网络剧的观众还可以参与到该剧剧情的编剧工作中去。此外,每一位网友都可以利用网络素材和学习网络自制剧的模式,自己尝试创作网络剧。
另一方面,从网络剧满足观众的需求看:一是满足观众自主选择的需求。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网络自制剧种类繁多,观众选择空间大。同时网络自制的平台优势使观众自主选择成为可能;二是满足观众谈资需求。无论是什么阶层的受众,他们都有自己的社交圈子,他们聚集在一起时需要很多话题,网络剧便是其中有趣的一种。特别是对年轻的观众而言,他们对新事物有着更强烈的好奇心。
三、网络自制剧的文化因子
网络剧也是一种新的文化产品,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文化原因,同时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网络剧可以反映时代的发展和时代的特点。网络剧与后现代主义审美有着一定的关系,同时它也是文化工业的产物,它同时契合伯明翰学派的一些关于文化理论的观点。
1.从后现代主义审美观看,网络剧蕴含了一些后现代主义的审美特点
网络剧蕴含的这些后现代主义的审美特点使得网络剧能够吸引众多的观众,特别是年轻的观众。一是深度消失,没有思想性,不提供解释,不挖掘任何意义,只追求语言的;二是历史感消失,历史不过是为了怀旧,或者是为了炒作、恶搞。网络剧有其后现代“结构”的优势,能受到年轻观众的青睐,但是这结构也犹如达摩克里斯的剑,随之也会带来不利的因子。后现代主义文化日益发展,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未来文化发展的趋势是接续和改造现代主义,建设更为合理的现代文化。特别是内容为王时代的到来,后现代主义的过度“结构”,过度狂欢甚至是低俗恶搞,必然会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
2.从文化产业观念来看网络自制剧,也体现出一些特点
其特点主要有,一是复制性,法兰克福学派学者阿多诺等提出的文化工业理论,批评资本主义社会下大众文化的商品和标准化。其中阿多诺在分析文化产品时,阐明了作为普通文化产品和真正艺术品之间的区别;二是标准化,就是缺少独特的内容,但能够很好地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进行批量生产。网络剧无疑是文化工业时代的产物,必然要打上文化工业时代的烙印,文化工业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也有很多的不足,比如过分世俗化、均质化、商业化等。
3.从文化学派的文化理论来看,网络剧不仅仅让受众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意义的解读的环节,还让他们有机会参与到意义的生产过程中
前者是各种反馈渠道的开通,特别是弹幕的产生,使即时互动成为可能。后者广大网友也可以积极参与网络剧制作。这个参与,一方面可以是为网络剧剧情思路提供反馈,剧作者根据反馈,进一步生成新的内容,接续故事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网友自己也可以自己创作网络剧。
伯明翰学派关于文化产品的消费性的观点,解释了文化产品和受众之间的关系,也说受众可以从文化产品当中获得怎样的满足。受众积极参与意义解读的理论依据:一是霍尔的电视编码解码理论的三种阅读模式――偏好性阅读、妥协性阅读、对抗性阅读。其中对抗性阅读让人耐人寻味,表现出受众对文化产品的接受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解读的,和文化产品想要传递的主流意识有相悖的方面;二是菲斯克的双重经济理论,更体现受众在解读文化产品时主动性更强。认为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双重的经济模式,文化产品卖给受众的过程中,文化产品和其他的商品是一样的。受众得到文化从产品以后,自己对文化产品的解读,也是另一种消费。受众不仅对网络自制剧的创作也具有主动性,而且对网络自制剧的解读更加具有主动性。
四、结 语
网络自制剧这一种新的文化样式,是顺应时代的产物,具有明显的优势,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各大门户网站的作品自制剧专业性更强,网民自己的创作内容更具多有浴M站和企业合作的,专业性强且“钱力”大。或者广告的植入,或者是基于某种产品,量身定制微电影,这两种模式,都更具发展潜力。但是网络自制剧发展并不完善,存在很多的弊端。一是创作同质化严重,比如早期都是青春励志剧,现阶段是灵异剧大行其道,像《盗墓笔记》系列《灵魂摆渡》系列等;二是内容低俗,比如《太子妃升职记》等;三是传播迷信的思想;四是原创性不足等。网络自制剧不是法外之地,关于网络剧的管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不断发出通知,要求网络自制的选题要高雅,对于格调不高的网络自制剧严令其下架。
参考文献:
[1] 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 刘杨.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剧影视剧传播与本体美学特征[J].民族艺术,2010(5).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概念
1、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能够将文化和创意成果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和市场价值的、具有市场现实需求的“产品”的各种企业或组织。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规定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及其他辅助服务等行业。从这些行业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文化创意产业能使文化创意与经济相结合,发挥产业的功能,用文化创意来创造市场价值。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是当代经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在产业层面的具体表现,它以其独特的形态演变和运行方式与其他产业发生广泛而复杂的联系,极大地影响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和社会文化发展。
2、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产业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极为相近,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提法是创意产业。英国在1998年最早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源于个体创造力、技巧及才能,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与利用,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这一概念影响了欧洲、美洲、亚洲等许多有意发展创意产业的国家,在短短几年内迅速被许多国家或城市所采用。我国上海采用了这一概念,而北京、香港和台湾等城市则采用文化创意产业概念。
3、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与外延都大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定义为:“为提升人类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品质而提供的一切可以进行商品交易的生产与服务。”文化产业主要从产出的角度、从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的精神文化性质着眼,只要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产业,都是文化产业。而文化创意产业,除了服务于个人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外,还服务于生产领域提升产品附加值、经济发展中提升产业结构的要求,明显突出“生产业”的性质,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相对于文化产业更全面,影响更广泛。
4、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知识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知识产业的内涵与外延有相近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目前尚未见到有关文化知识产业的严格定义,大致可以理解为“文化产业与知识产业的结合体”。“知识产业”最早是美国经济学家马克鲁普于1958年提出来的,他在《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一书中提出,知识产业是指生产知识特别是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或组织机构。从统计的角度出发,知识产业涵盖以下范围,制造业中的高技术产业,服务业中的通信业,服务业中的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活动,服务业中的社区、社会和个人服务。如果说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的结合体”,很明显知识产业大体上包括了创意产业,前者比后者包括的内容宽泛得多。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准确的规定其内涵及产业范围不仅对该产业自身的发展和管理,而且对该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都有益处。通过上述对文化创意产业及相关概念的分析可以看出,“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相对而言,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出该产业以产出文化产品,并且以“文化”作为主要载体进行创意、产出文化或其他相关产品,从而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其他产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多的文化精神层面需求的本质特征。
二、文化创意产业产品市场价值的形成
1、文化创意产业产品具有越来越大的市场价值
(1)消费升级引发消费者对文化创意产品巨大的市场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消费升级不仅仅体现在消费数量的提高上,更重要是体现在消费质量的提升上。随着人们消费数量需求和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更倾向于精神层次的消费,精神需求越来越占主要地位,在整个消费的结构中,精神层面的消费比重越来越大,这不仅体现在纯精神层面的消费品越来越多,而且体现在许多物质层面的消费品也越来越多地被赋予了精神层面消费的内涵。无论是有形产品还是服务产品,实际上满足人们高端层次消费的消费品其本质便是文化。毫无疑问,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消费升级的普遍展开,以满足人们精神层面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会有巨大市场需求。
(2)文化创意产品主要体现观念价值。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产品的市场价值由功能价值和观念价值两个部分构成。功能价值是消费者为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而愿意支付给产品物理属性的价格部分,它由科技创造而成,是产品的物质构成的功能表现,主要由有形的物质产品体现。观念价值是消费者为满足自己精神需要而愿意支付给产品社会属性的价格部分,它主要由文化创造而成,是产品的文化要素构成的观念表现,主要由无形的精神产品体现。如果说仅能反映功能价值的物质产品和仅能反映观念价值的精神产品是两类产品的两种极端状况,现实中大部分产品是集两者于一身,即在物质产品中有文化创意渗透,形成附加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在精神产品中有物质构成的参与,形成两者的有机组合,在更好地实现精神产品的观念价值中体现物质构成自身的功能价值。文化创意产品既能体现自身的观念价值,又能促进和提升物质产品的功能价值。
2、文化创意产业产品市场价值形成机理分析
作为主要满足人们心理层面需求的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虽然属于典型的现代服务业产品,但其产品的市场价值形成机理和价值的表现形式不仅与制造业的物质产品,而且与传统服务业的产品均有很大区别。
(1)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溢出。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价值不仅体现在生产企业将该产品推向市场,从消费者那里得到的市场交易价值(直接价值或效益),还体现在产品的溢出价值(间接价值或效益)上。文化创意产品作为一种精神产品,被消费的模式与物质产品及传统服务业产品被消费的模式有很大差异:物质产品被消费是消费者同时占有该产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消费过程同时便是物质消耗过程;精神产品被消费是消费者仅占有该产品的所有权,产品使用权可能要与他人分享,并且这种分享不会造成精神产品价值的损耗。这种分享可以没有增量成本的被复制,形成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溢出。
(2)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再开发。文化创意产品被消费后,其产品的主体价值不但不会被消耗,还能在被消费的过程中不断被提升或扩展(产品线的长度、广度与深度),形成价值再开发,甚至产生新的文化创意产品。如刘三姐作为广西人民理想中智慧和勇敢的化身,她的歌一直为人传唱,而电影《刘三姐》作为这个文化活动的至高成果,把一个传说演变成全民文化活动、演变成经久不衰的文化现象,对塑造和弘扬桂林、广西形象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世人皆知的“山美、水美、人(歌)更美”的桂林山水品牌形象的成功树立以及当地由于电影《刘三姐》所引发的商机,刘三姐文化品牌所起的扬名作用功不可没,这种价值绝非一部电影《刘三姐》的市场价值所能涵盖。
(3)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成本、产量及收益为非线性对应关系。物质产品的生产需要消耗相应的要素资源,其消耗量与产品的产量在特定的技术与管理水平下基本呈线性关系,产量越大,消耗越大,收益越大,而且产品的直接效益通常要大于其间接效益,否则企业便会失去继续生产的积极性。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当然也需要消耗相应的资源要素,但其消耗量与产品的产量在特定的技术与管理水平下经常呈非线性关系。有些产品可以做到低成本高收益,反之亦有可能(当然也可能出现其他组合,如高成本低收益);有些产品的间接效益可能要大于其直接效益,远期效益要大于其近期效益,这也正是文化创意产业对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有重大推动力和影响效果的原因所在。同时社会也会给企业良性的反馈和支持,使企业能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4)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价值更体现在社会(民众)文化内涵的认同上。文化创意产品的本质是“文化”,从一种文化产品变成由这种文化产品所引发的一种文化现象,必须要使这种文化产品所拥有及宣扬的文化价值被社会或民众所认同、所接受,形成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进而对社会产生影响力。也只有当文化创意产品变成一种社会文化了,该产品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才可以同时达到最大化,而这种价值的存在才具有持续性,才能真正为该产品的价值再开发奠定良好的市场和社会基础。
(5)区域(城市)应作为文化创意产品价值再开发的主体。当文化创意产品的间接效益大于直接效益,远期效益大于近期效益,实际这种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就变成了社会效益。此时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再开发也变成了两部分内容:一是企业继续开发产品的溢出价值,二是开发产品的社会价值。虽然在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社会价值的过程中企业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但开发的组织实施应由企业转向区域或城市,区域或城市应承担文化创意产品价值再开发的主要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要把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再开发视为更高层面的系统工程来运作,需要更大范围的统筹规划,需要更多企业及社会力量的参加,需要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需要政府的宏观协调引导。
(6)区域(城市)内民众既是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者,又是产品价值再开发的经营者。一个区域或城市内的民众对于该地区的文化创意产品来说,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该产品的消费者,又是产品价值再开发的经营者。其经营又以两种形式实施:一是区域或城市内的相关企业或组织,在文化创意产品不断被提升或扩展,直至产生新的文化创意产品的过程中,以企业的身份参与并发挥作用,如桂林有很多相关企业在吃电影《刘三姐》的“饭”。二是民众作为个人在文化创意产品的扩展中,对产品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如在思想及行动上与该文化创意产品所提倡的文化价值协同、协调甚至一致,提高该产品文化内涵的社会认知度,为该产品的品牌形象做口碑宣传等。
这些文化创意产业产品市场价值形成机理及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
1、以文化产品为主体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从文化创意产业的构成分类看,其本身就包括两大类,一是较为单纯的文化产业,二是文化与创意结合较为紧密的文化创意产业。当一个地区或企业拥有较为丰富的文化资源或发展文化产业的其他优势时,应采取以文化产品为主体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模式。这种模式向市场推出的主要是文化产品,创意的作用只是使文化产品能够更好地符合市场需要,更好地实现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及诉求和实现其市场价值。这种模式其产品的市场影响力较大,但有些产品的市场营销半径可能会较小。
2、以文化与创意相结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当一个地区或企业拥有较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及较为丰厚的智力资源,同时在更大区域内该地区或企业具有较大的文化、经济的影响力时,应采取以文化与创意相结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模式。这种模式向市场推出的是文化产品和文化与创意相结合的产品,以后者为主,以创意为特色、以创意为市场是其主要“卖点”,同时形成以“文化”为形式、以“创意”为纽带,联结其他产业的产业集群发展效应,这种模式其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市场营销半径都应该较大。北京、上海等城市及相关企业应该采用这种模式。
3、通过虚拟经营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文化创意产业
企业虚拟化经营是近年来企业经营模式的变革,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看,无论是文化产业自身的企业及其他产业的企业,实施虚拟化经营实属必然。企业虚拟化经营的本质是各企业之间对功能进行分工和交换(协作),当企业的某些功能通过分工,形成了集中并逐渐成为一些专业化企业,这些新企业将原来属于原企业(主要是制造业)内部带有服务属性的功能转化成的新企业主营业务产品并推向市场时,生产业便从工业(制造业)中分离出来。从制造业完整的产品制造流程和系统看,构成了一个以制造业功能环节和服务业功能环节组成的工序链条,链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典型制造业的链条环节,如产品的制造、质量控制、企业的行政管理等;第二类属于典型服务业的链条环节,如风险资本、法律服务、会计服务、保险等;第三类是介乎于制造业或者服务业之间的链条环节,这些业务(功能)制造企业可以自己做,也可以交给专业化的服务性企业去做,如可行性研究、产品设计创意、市场研究、广告、物流、营销策划、人员培训等。很显然后两类工序链条大部分属于生产业范畴,其中又有许多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性质,而且经济越发展,社会分工程度越高、越精细,企业间的协作越紧密,服务业属性的链条比重就会越大,对企业生产的影响程度也会越大。
4、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中心城市有较多并且丰富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所需的各种资源,对文化要素具有强大的吸附作用,有强大的文化创意产品的产出能力,有良好的将文化创意产品转化成为文化现象的能力,容易形成文化“高地”;有强大的文化传播和辐射能力,将文化强势迅速向其他文化“洼地”推广与渗透,扩大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影响力,所以要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避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重复和低水平建设,以城市为单位形成聚集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强做大文化创意产业。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园区,使创意人才、信息、资金和创新意识等相关的资源要素呈现地理上的集聚态势,构成由众多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文化创意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建立起来的产业组织,使城市能够在文化创意产业中规划、协调和管理的作用,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加大对创意企业产品权益的保护力度等方面更好的发挥重要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样急需品牌建设,文化创意产品及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品牌要形成产品、企业、城市“三位一体”的品牌系统,因此树立城市品牌是文化创意产品有别于其他产品的特殊任务。城市品牌要立足城市特殊资源优势,确立城市发展独特定位,充分挖掘、提炼、宣扬和保护城市的精神内涵、文化个性和城市形象。良好、准确、有差别的城市品牌有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良性发展,同时城市品牌是整个城市所有的企业和人们可以共享的一个品牌,很多企业都可以分享城市品牌所引发的品牌效应,反过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有助于城市的品牌和精神的塑造。
5、企业产业化运作与社会各界文化创意活动相结合
文化创意的产业化运作是以文化为依托形成创意,进而创造产品并投放市场销售,最终由消费者所购买,形成将文化创意变成生意、将智慧转换成市场价值的企业经营模式。同时文化和创意作为社会文明的活动或现象,在社会各界中存在着大量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创意活动及成果。这一方面形成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社会资源,另一方面体现了文化创意产品的社会价值,同时又是文化创意产品变成文化现象的载体。因此企业产业化运作要与社会各界文化创意活动相结合,既能够促进文化创意的产业化运作,充分运用社会资源生产更多的文化创意产品,形成更大的文化创意产品市场、社会影响力和效益;又能够促进社会各种文化创意活动的开展,产生更大的文化创意产品的社会价值。
6、专业化的职业文化创意队伍与民众的创意激情相结合
虽然专业化的职业文化创意队伍需要很高的综合素质,有较高的文化、智力、科技水平等进入门槛,但是文化创意产品能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每个人,反之每个人对文化创意产品的认同程度就会不同,还会影响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实现和作为文化现象的社会普及程度。因此民众对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销售、价值实现及文化现象的普及会形成多种形式的参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这也是文化创意产品的特殊之处。这种参与及影响没有太高的门槛,不需要同时具备许多较高的条件,因此很多人既有积极性,又能够实践其中,民众对文化事业的参与程度便成为衡量文化创意产业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相对制造业而言,有形产品的制造过程一般是在企业内部完成的,是封闭的。而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过程可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向社会大众开放,将民众的文化创意激情、智慧及资源纳入到系统之中,形成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相结合的创作生产格局,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力、灵感、理念和技能,更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利于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消费及推广。
通过网络进行民众的文化创意活动的组织是一个现实可行的方式:通过网络汇集激励民众的创意激情、激发民众的创意智慧、挖掘民众的创意潜力、汇集民众的创意成果。民众作为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者,如果能够参与创意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也是消费者消费创意产品的过程),会大大激发其消费热情,易于知名度的扩大,这是符合服务产品消费者需要参与产品生产过程特征的。
7、文化创意产品要用创新的营销模式
有形产品的功能价值在一定的资源条件、技术水平下,主要取决于产品的技术性能,在特定的消费环境下应该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常数。但文化创意产业创造的精神产品,其观念价值取决于消费者的主观感受,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不仅不同的消费者有差异,而且相同的消费者在不同的消费环境下也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如果说产品的技术性能是客观的,所以对物质产品的营销不能够偏离客观事实进行营销策略的制定及实施。由于消费者对精神产品的消费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主观的感受,主观的感受不能用客观的标准衡量其大小及好坏,但感受能够被引导改变其大小的程度及好坏的方向,因此要用有别于物质产品的营销模式。在制定及实施精神产品的营销策略时,既要充分注意产品在生产时所希望赋予产品的功效和用途,又要注意在营销及消费环节与消费者及社会的沟通,与消费者及社会形成良性互动,在相关政策和社会规范的约束下,主动、积极并富有创意地实施对文化创意产品功效的宣传和引导,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产品的观念价值,放大文化创意产品的社会价值。
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其他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非常广泛、强大的融合功能,能对其他产业产生渗透、融合作用,把技术、文化、制造、服务融为一体。一方面增加了其他产业及产品的文化含量,提高了产品档次,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其他产业升级,使其他产业能够更好的、具有可持久性的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使其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更高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可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更大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从这个角度上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其他产业的升级与发展,与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改变其他产业的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信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侧重于现代技术,通过增加传统产业经营要素,主要是产品的技术、信息含量来提升传统产业的综合水平、市场竞争力及综合效益,形成对传统产业在“硬件”层面的移植、融合与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改造侧重于文化与观念,通过增加其他产业各种经营要素,企业的运营组织甚至运营过程,尤其是增加企业、产品、品牌的文化含量,综合提高产业(企业)的软实力,形成对其他产业在“软件”层面的移植、融合与提升。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相互促进,形成加速促进其他产业升级与发展的合力,产生更好的效果。
(注: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项目《基于知识管理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研究》(SM20091077-
2004)、北京知识管理研究基地项目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吴显明: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EB/OL].省略/,2007-02-21.
[2] 楼健人、林晔:基于杭州新人文精神的文化知识产业研究[J].杭州科技,2002(6).
[3] 厉无畏:文化创意的产业化与产业创新[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4] 余季方: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差异[EB/OL].省略/,2009-04-18.
【关键词】文化产业 软实力 科技 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一定程度上,对文化产业的要求也逐渐增强,因此,文化产业成为当前发展的一种新兴产业,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在新形势发展的前提下,怎么样才能促使文化产业取得最优发展成果也十分重要。
一、我国文化产业简述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文化产业资源的通常是按照行政区进行划分的,这严重导致不同地区的文化产业在发展模式上出现“相似”的状况,从而,这些地区出现文化产业集中度偏低和分散的现象,直接阻碍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脚步。
但随着近年来我国文化体制的不断改革,已经逐渐打破之前陈旧的文化资源体制,且对文化整合具有一定的调整作用。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1)文化产业的结构不合理。在当前经济的发展中,文化制造业占据重要的比例。例如,文化服务业当中的影视行业、音像行业以及报刊行业等仍旧占据重要的地位和发展优势。同时,动漫行业、设计行业以及网络行业等其他多种行业虽然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占据较小的比例,但也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2)文化产业缺乏完整的产业链。 在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对文化产业链控制出现严重不足的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最热,最受欢迎的网络游戏最早兴起于各个产业下游的小企业,其自主开发的产业在整个市场上占据的比例微乎其微。不单单如此,动漫行业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举个例子,当前我国发展的动漫,大都是从国外引进来的。
(3)缺乏与文化产业相融合的融资体制。一定程度上讲,新兴文化产业自身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显著特点。根据当前发展现状显示,政府对文化产业并没有进行有力的支持,因此,出现社会资本少,程度低等劣势,从而,并没有建立市场化和多元化的市场机制,促使文化产业缺乏发展的坚强后盾等。
三、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加强对文化产业的重视
对于文化产业,政府应该积极吸取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并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基金设立。同时,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为文化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其次,政府还必须实行区域布局的政策,通过对落后地区文化事业扶持力度的增大,逐渐缓解文化产业发展区域分化的状况,从而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能够和各个地区进行协调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条件。
(二)逐步完善文化产业市场竞争的机制
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建立统一、规范、公平的市场,并逐步完善市场竞争的体制,极力维护中小型文化企业的根本利益。除此之外,中小型文化企业不仅是文化发展的主脉,同时还是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所以,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必须积极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避免被大企业文化垄断。
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
(1)文化产业资源将逐步进入较大调整和整合时期。文化产业逐渐和科技技术相融合。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制造业等进行有效结合。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的脚步不断加快,从而促使文化产业向自主开发方向过渡。
(2)积极采取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出口。促使文化产业积极“走出去”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促使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得到有效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对外贸易结构得到有效调整,从而促进我国经济迅速增长。促进与它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迅速提高我国文化产业这个软实力,从而使得我国文化在国外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力。
除此之外,纵观国外文化市场,其内容主要侧重于西方国家,而我国又属于东方文明的主要代表,在国际文化市场上是应当有所展示的。显而易见,在未来几十年内,我国将积极实行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对外政策,从根本上转变国内外文化贸易的差别。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要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一个品牌不仅仅是我们国家的符号,更重要的是高度代表着我过的传统文化产业和民族形象等。由此一来,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知名品牌势在必行,并将品牌逐渐推向全世界,入驻他国市场,促使我国由原来的“引进、制作”发展为“自主创造”。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化产业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是一个相当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系统化工程,其发展严格要求政府以及其它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拥护,同时,加上科技技术的融入,我国文化产业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中“大展宏图”,取得不同凡响的优秀成果!
教师素质发展的文化自觉,具有多方面的依据,其中主要的有如下三个方面:1.教师素质发展受文化的深刻影响首先,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文化范畴是很广的,其别重要的是各种社会生活背后的精神;它作为一个“观念的、精神的、非物质的范畴”,[6](P11)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对其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教师素质发展是通过教师的各种实际生活而实现的,教师的各种实际生活深受文化的影响。例如,文化影响着每位教师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而教师素质的发展又受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其次,教师素质的发展尤其受文化的影响。人们经常说人是文化的产物,其中,人的内涵是人的素质,因此人的素质是文化的产物。不但人的价值观念等素质的发展直接是文化中的各种价值观作用的结果,而且人的整个心智的发展都深受文化的影响。[7](P161)教师作为人,其素质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文化的产物。2.教师素质发展具有文化性质根据人们对文化的一般理解,凡是人改造自然而形成的东西,即“人化”的东西,都属于文化的范畴,与“自然”相对。[8](P1~2)教师素质虽然有先天遗传的基础,即有自然方面的基础,但更多的是后天人为努力的结果,教师素质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人为地改造人身自然的过程,因此,它具有较多的文化性质。从词源上看也是如此。“文化”一词,英文和法文均为Culture,德文为Kultur,俄文为Кулвтура,它们都源于拉丁文的Colere。拉丁文的Colere本义是指人在改造外部自然界使之适应于满足食住等需要的过程中,对土壤、土地的耕耘、加工和改良。后来,该词引申到精神领域,有化育人类心灵、智慧、情操、风尚之义,而人类心灵、智慧、情操等等都是人的素质。因此,从词源上讲,“素质”具有文化的性质,教师素质发展也是如此。3.教师素质发展具有文化使命中国教师素质发展,具有促进中华文化振兴的重要使命。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生命,是一个民族、国家能否繁荣并取得进步的重大的决定因素,[9](P407)是一个社会共同体生活能否幸福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众所周知,中华文化具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华文化趋于衰落,龚自珍时代更是进入一种“俄焉寂然,灯烛无光,不闻余言,但闻鼾声,夜之漫漫,鶡旦不鸣”[10](P88)的“衰世”。自之后,中华民族一直面临全面而激烈的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在冲突中中华文化处于劣势,并一步一步地碎片化。当前,在文化全球化和进一步多元化的背景之下,中华文化面临进一步弱化的危险,同时又迎来振兴的机遇。如何才能振兴中华文化呢?这一方面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人进行持续的文化传承与创造,其中一个重要的人群就是教师,教师素质的发展在此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梁漱溟指出,中华文化具有五大病,其中两大病是幼稚和老衰,[11](P72~73)因此,一直有着深层更新的需要,我们应该借当前教育变革,尤其是教师素质发展之机,实现文化的更新,以更新的方式振兴中华文化。教师素质发展的这种文化使命的履行,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从学校发展做起,这就是:文化是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视角、内容和条件,[12]通过教师素质发展,可以促进学校文化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学校的发展,通过学校及其文化的发展,来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
在教师素质发展的视野之内如何促进中华文化的振兴呢?这要遵循下文阐述的教师素质发展的文化自觉的两个基本方向:一是引领素质文化建设,二是走进崇高。应该着力将此两个方面融合起来。1.引领素质文化建设文化的成分是多种多样的,而在中国和西方的历史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文化一直是利益文化。利益文化是以追求利益为主导性价值取向,并相应地表现为各种形式的文化。什么是利益呢?从哲学上看,指“人们通过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不同需要”[13](P842);从日常用语来看,指“好处”。[3](P1131)“利益”是一个复杂的范畴,其中最受关注的利益有权力和财富两种。关于人类文化一直以利益文化为核心的状况,许多思想家都有阐述。例如,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G.W.F.Hegel)的历史哲学的核心主题就强调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是历史的原动力,并说:“如果没有利害关系,个人就不能做任何事情。如果把这种对利害关系的关切称为热情,我们可以说,没有热情世上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热情,是指由私人的利益、特殊的目的而产生的人类活动。”[14](P12)过去人类文化以利益文化为核心的状况,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导致了许多严重的问题,主要有:其一,导致了人间的过多冲突、争斗和社会震荡。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严酷斗争的历史。虽然在各种相关文献中,经常出现“和谐”、“和合”之类的词,但这正是因为缺乏和谐、需要和谐之故;实际上,人类历史是缺少和谐而充满冲突和争斗的,其中大规模的集团争斗就是无数的战争。战争的起因主要是争夺利益。其二,导致了大量的严重的社会不公平。在人们争夺利益的过程中,强者的力量往往远胜于弱者,而且强者往往是结成有凝聚力的集团的,因此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其结果是大量的利益归于强者,而弱者获得的利益太少。其三,导致许多人的人生失败和生活悲惨。由于人们以获取利益为成功的主要内容和标志,而在严酷的利益争夺中,成功地获得巨大利益的总是少数人,多数人获得的利益太少。由于人们将过多的努力用于争夺利益而不是生产,又有过多的利益被少数强者所占有,因此许多人争夺利益的失败又导致他们生活的悲惨。其四,导致大量的犯罪。由于文化以追求利益为核心,许多人以纯粹追求利益为基本的价值观,其中许多人为了利益而走上偷盗、抢夺、抢劫、贪污、索贿受贿、敲诈的道路。其五,导致许多积极的、有益的价值追求的弱化。人类本来有许多积极的价值追求,诸如素质发展、自我实现、高尚等,但许多人在利益的诱惑之下,弱化或失去了对积极价值的追求,甚至陷于“利令智昏”。其六,导致对地球的掠夺和对环境的破坏。有许多人因追求过多地占有财富而无限制地掠夺地球,有许多人为了过多地占有财富而在生产财富和使用财富的过程中不惜严重地破坏环境。人类文化应该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即应该转向以素质文化为核心。素质文化是以追求素质发展为主导性价值取向,并相应地表现为各种形式的文化。人的素质是一种客观存在,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当人们不仅发展素质,而且稳定地将素质发展作为主导性的价值追求,即成为价值观的重要指向,并且这种价值观指向表现为丰富的形式时,就不仅仅是素质本身的问题,而且形成一种文化,即素质文化。人类文化应转向以素质文化为核心,主要基于如下几点:第一,有助于进一步实现人本身的美好。人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存在,而人的内涵是人的素质,人之所以美好是因为人的素质的美好。要进一步实现人本身的美好,而不是以身外之物来掩盖人本身的美好,就需要转向以素质文化为核心。第二,有助于促进社会繁荣。社会的繁荣与发展,首先需要依靠人的素质,例如,经济繁荣就需要提升社会成员的科学技术水平、生产技能、劳动观念、行为方式等素质。第三,有助于实现每个人的成功。素质发展是每个人都能实现的,尤其是对于先天遗传基础正常的人来说,他们都有极其巨大的潜能,都可以达到很高的素质发展水平。第四,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因为:素质发展包括有利于社会和谐的人的素质的发展;素质发展是每个人都能获得巨大成功的,这能使人们都处于满意、平和的心态,这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追求每个人的素质的充分发展,这是深层的社会公平,因而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第五,素质发展是符合人性的。因为人性总是倾向于向着完美的方向逐渐进化和发展的。事实上,一切物质和精神都倾向于向着完美进步[15](P235),就人来讲,素质发展最能体现这种倾向。第六,许多思想家认识到,素质发展应该成为社会的核心。例如,马克思强调,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16](P649);杜威(JohnDewey)也强调,制度的良否视乎它的教育的效果———即它所养成的个人的性格……以它在多大程度上解放和发展了人的能力。[17](P106)第七,以素质发展为主导性价值追求,副作用小。每个人都可以致力于发展自己的素质,相互之间较少冲突,人们追求素质发展不会造成社会灾难;人的素质发展不会造成对地球的掠夺和对环境的破坏。第八,素质发展不排斥正当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人总是要追求利益的,对素质发展的价值追求并不否定对利益的追求;相反,素质发展是利益的重要基础:每个人的素质发展,是社会创造充足利益的重要条件;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应该成为其获得利益大小的一个基本依据,社会应该据此为个人分配利益。因此,需要大力进行素质文化建设。素质文化的现实早就存在,例如,孔子就强调“成人”(成为一个人)的标准,这就是强调人的素质;科举考试也是要求官员具备一定的素质,促进素质的发展,尽管科举考试视野中的素质比较狭隘。笔者不是发现了素质文化,而是将早就存在的素质文化概念化,并进行理论探讨。今天,我们要大力促进每个人的素质的发展,而且要使素质发展成为人们的主导性、核心性的追求。那么,如何加强素质文化建设呢?这需要有一个人群来引领。教师作为这个引领性的人群最合适,因为:首先,教师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榜样、示范,他们的素质发展对于年轻一代的成长起着最重要的导向作用;其次,在社会各个人群中,教师行业是一个知识和整个素质要求较高的行业,而且这已成为一种传统,由这个行业来引领能有力地促进素质文化建设的成功。2.走进崇高教师素质发展的文化自觉,应该与中华文化的传递和更新结合在一起。中华文化的传递与更新是极为复杂的,其中一个根本方面是中华文化中的最高价值。现代西方文化中的最高价值是“自由”,而中华文化中的最高价值则是“崇高”。“崇高”这种价值是中华文化的根脉,素质文化的建设、教师素质发展的文化自觉,应该与这一根脉结合在一起。“崇高”的含义也比较复杂,它不仅仅是一个道德概念。首先,从日常语言上看,“崇高”主要具有如下含义:其一,道德高尚;其二,受人尊崇、受人推重;其三,地位优越;其四,空间高度极高。[18](P1799~1801)其次,在哲学(更具体地说是美学)上说,崇高的基本含义是:“形体上巨大有力或精神上伟大雄浑,令人震惊、崇敬、神往的事物特性。美学范畴之一。”[13](P172)从文化价值角度来讲,整合起来看,“崇高”的基本含义有:(1)道德高尚;(2)受人尊崇和推重;(3)地位高;(4)具有伟大的力量,尤其是具有伟大的精神力量。“崇高”作为一种最高价值,是真、善、美三大价值要素的最高综合体。当然,在不同历史时期,“崇高”具有不同的具体表现。在不同历史时期,“崇高”价值具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今天和未来的中国,“崇高”价值应该基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得到更新,即应该包括如下三个基本方面:(1)每个人都得到基本的尊重;(2)素质高而受人尊崇和推重;(3)贡献大而受人尊崇和推重。[19]在此,“受人尊崇和推重”是比“得到基本的尊重”更加高的评价;“贡献大”包括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上作的贡献。这里的“走进崇高”主要是指教师要:自觉地追求崇高;真正认识到素质发展是崇高的,将自身素质发展视为一种崇高,并在素质发展中体验到崇高;由于自己的素质发展能够为学生的素质发展提供榜样示范,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因而真切地认识、体验到教师职业的崇高性。
教师素质发展的文化自觉的内容是复杂的,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探究教师素质发展的文化特点“文化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20](P10)中国教师素质发展在文化上必定具有民族特点和时代特点,要深刻理解教师素质发展的问题就必须全面而深入地分析这些特点。首先,要分析中国教师素质方面在文化上的民族性特点。例如,要深入地分析这方面的“尊师重道”的文化精神,包括这种精神形成的根源和基础、产生的作用、表现的各种文化形式,以及这些方面的历史变迁。只有了解这些之后,才能深入地理解中国的教育史和教师素质发展的历程,并基于此理解今天的各种相关现象。又如,中国传统社会中,最受重视的教师素质是教师的德性,我们需要探讨教师德性的文化内涵、生成的文化根源、表现的各种文化形式、文化效应特点。其次,要分析当前中国教师素质发展在文化上的时代特点。就中国而言,当代文化局面形成的主线路有三,每一条主线路都很复杂:(1)文化及其中国化。众所周知,的形成与发展是很复杂的,其中国化历程尤其复杂,因为这一历程深入地反映了中国的极其复杂的具体实际。(2)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历史变迁。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的国家,文化传统强大而复杂,而复杂的历史进程进一步增加了文化的这种复杂性。(3)现代西方文化的渐入。“西学东渐”已有较长的历史,之后这种过程强化。当前,中国仍然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现今的中国文化综合体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来自西方。除了这三条主线路之外,当今中国文化局面的形成还有辅线。主线和辅线,就形成了当代中国文化的极端复杂的局面,这种局面对教师素质的发展产生着复杂的影响。2.分析教师素质发展的文化困境中国教师素质发展事实上正面临着复杂的文化困境,我们应该自觉地意识到这种困境。重大的困境如:(1)如何处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教师如何对待这种冲突?许多人都认识到,中国的现代化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较长时间以来,人们在研究着这些冲突,[21](P103~106)但仍然未能有效地解决这些冲突。(2)如何在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中,在中华文化一直处于劣势且逐渐碎片化的局面之下振兴中华文化,教师素质发展如何纳入这一重大使命之中?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但效果很不理想。(3)许多思想家认识到,中国文化与思想的发展在启蒙上有缺失,当今新的文化精神的形成与发展需要新的启蒙,由于中国的启蒙是后发性的,应该对西方文化有所参照,然而,是参照西方启蒙时代的还参照西方当今时代的呢?[22]教师素质发展应该着重体现怎样的时代精神?这就出现一个困境。(4)人是文化的产物、受文化的限制,而文化又是由人创造的,人应该超越于文化,教师在素质发展上如何才能实现这种超越?3.提出教师素质发展的文化方略教师素质发展的深层方略是文化方略,文化自觉应该自觉到这类方略。具体而言,要提出教师素质发展的文化方略,就需要有效地探明如下问题:(1)文化对教师素质发展发生作用的内在机制是什么,如何将这种内在机制转化为外在的方略?(2)人们常说文化的运行与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那么有哪些规律,如何基于这些客观规律提出教师素质发展的方略?(3)当前,我国教师素质发展面临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有哪些文化根源,如何针对这些问题及其文化根源提出教师素质发展的有效方略?(4)当前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应该向着什么方向进行,教师素质发展具有哪些文化任务,如何面对这些任务的履行提出各种相应的方略?(5)在促进教师素质发展上,如何将文化方略与其他类型的方略整合起来,以便只需要消耗较少的资源就可以取得较多较大的效果?
教师素质发展的文化自觉,需要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才能实现。在此,“途径”可以从多个方面去理解和划分。笔者认为,从文化自觉过程运行的特点来看,基本途径有三条:1.权力途径权力即政治的强制力量,这是一种正式的控制力。权力问题一直与文化密切相关,因为权力直接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状态、价值观念和政治中的精神层面。同时,文化研究与实践时时要面对权力的问题。“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对待权力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文化研究一直以来依据局势提出了各种‘紧急应对’。”[23](P240)在教师素质发展的文化自觉问题上,文化与权力是互动的。就促成教师素质发展这个方面来讲,权力至少能够起到如下作用:第一,将教师素质发展的文化自觉规定为相关人员和组织的一种正式的任务;第二,通过强制的力量,在一定范围内形成和强化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对普遍的价值观念,这就形成了相关文化范畴的核心方面之一;第三,在较大范围内使教师素质发展的价值观念转化为现实的行为方式,这也是一种文化;第四,为以各种文化形式实现教师素质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条件和资源条件,并通过评价加以认可。因此,为实现教师素质发展的文化自觉,推动一定的权力作用,并为权力机构提供必要的策划和咨询,将是很重要的。权力途径也有一定的复杂性,它至少包括如下几个层次:国家政府的权力运用,尤其是国家层次教师教育管理部分的权力运用;地方政府的权力运用,尤其是这个层次教师教育管理部分的权力运用,这又包括多个具体层次;教师所在学校的权力运用,这具体包括校长、学校人事部门、学校师训部门等的相关权力运用。2.情境途径情境是任务、环境、人的心理和资源等的综合体。人总是在情境中活动并感受的。情境对生活于其中的人具有导向和推动的力量,虽然这不是一种正式的强制力,但在文化自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文化自觉需要使一种现象深深地转化为相关人员的观念、精神和自觉行为,这就需要具备一种情境。情境“是文化的积木块……既是个人生活的积木块,也是制度的积木块”,对个人的观念和行为有着直接而全面的影响。[24](P114~124)就教师素质发展的文化自觉而言,情境至少起着如下作用:第一,使人们实际地认识到教师素质发展的现实意义,并在情境之下以自己的心灵感受这种意义;第二,使人们关于教师素质发展的价值观念与现实情境联结起来,从而具有具体的现实感;第三,驱动相关人们在情境的推动下,将自己关于教师素质发展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动机转化为具体的行为方式;第四,使人类生活共同体的文化精神与现实的情境联结起来并在情境中现实化,同时,持续的情境会凝聚为人类生活共同体的精神,关于教师素质发展的观念也是如此。因此,为实现教师素质发展的文化自觉,构建、引导和设计一定的情境,是很重要的。情境也是多个层次的,就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自觉而言,主要有:全国范围,甚至全球范围内的情境,尤其是舆论性的情境;教师行业范围内的情境,尤其是行为的共识,即整个教师群体形成的主流性的情境;学校范围内的情境,尤其是学校集体的心理气氛,这也是学校文化的一个构成成分;教师小团体范围内的情境,如教研组或非正式的教师小团体范围内的心理气氛和共识。3.自主途径自主主要是自己主导、自己计划、自我调控。文化自觉的结果是在生活共同体范围内形成自觉的意识和精神,而要实现这种结果,就需要通过这个生活共同体中的各个个体的自主。这里所说的“个体”即每个教师自己。就教师素质发展的文化自觉而言,自主途径的作用主要有:第一,使作为生活共同体之精神的文化具有现实的个体的心灵做坚实的基础,因此,共同体的精神将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有生命力的、持久的精神;第二,使生活共同体的精神与个体心灵紧密地结合起来,因而更能引导和推动个体的行为;第三,由于生活共同体的精神坚实地建立在个体自主的基础之上,因此这种共同体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自然而然,很好地实现了个体与群体的融通,这能减少和消除冲突,达到社会和谐;第四,自主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25](P78)由于注重了个体的自主,因此教师素质发展在文化上更能使个体获得满足并体现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寻求个体自主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其别要注重:激发个体自主的内在需要;引导和强化个体追求素质发展的价值观,使素质发展切实地成为个体自主追求的价值观;使个体将自己的这种个体价值观与追求教师素质发展的社会价值观统一起来;注重引导和指导个体在素质发展上进行自我设计和自我调控,并致力于将这一点普遍化、持续化,渗入一定的文化精神,因而成为一种文化。
本文作者:丁念金工作单位:上海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