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工入门教案范文

电工入门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工入门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工入门教案

第1篇:电工入门教案范文

一、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形成有机互补

多媒体教学是当前比较普遍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利用图像、声音、动画及视频的效果给课堂带来活力。但整个课程纯用多媒体来讲课,仍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学生反应整个授课过程过快,思路跟不上,对授课内容印象较浅等问题,尤其是电路基础理论部分更是让很多学生感到头疼。而传统的黑板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空余时间可以让学生思考,容易使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所以,在整个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有选择地、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传统的黑板式教学,做好整个课堂的教学设计,就可以取长补短,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以讲解单相交流电路为例,对于单一参数交流电路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分析过程,用黑板来讲解,从题设到结果,循序渐进,使学生在概念上从直流电到交流电的转变有个接受过程;而在介绍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时,可以以图片的形式将这三种器件的种类及其多样的封装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三种器件形成感观认识,并扩展了知识面;在讲解功率时,可以用动画效果展现出其功率曲线图,既有视觉冲击,强化记忆,加深理解的效果,又节省了画图的时间。在讲解电动机的继电器控制电路时,用黑板把低压电器的动作过程先讲述一遍(对于低压电器的结构用多媒体显示,可以节省画图时间),再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来形象地展示出电动机的启动和停止过程,使学生更易理解整个控制系统。所以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传统授课方式,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突出重点,对于教学时间相对减少、教学内容不断增加的今天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途径。

二、利用软件仿真平台,使抽象变具体

非电类专业的学生在初学电工电子技术时,对于每一个电路,常常想直观地分析出支路电流的具体流向,否则就像迷失了方向一样困惑。在引导课程入门时,尽管一再告诫他们先不用考虑电流实际流向,先设定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然后在给定的参考方向下利用电路理论列式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分析电流的实际流向,但听从者并不多。基于此种情况,笔者借鉴前人利用EDA技术引入电工学教学[5]的经验,来协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授课初时,笔者先讲解仿真软件MULTISIM(仿真软件有多种,如EWB、PSPICE、PROTEL、CA-DENCE、MULTISIM等,现在用的比较多的是MUL-TISIM。)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先TISIM。)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先学会仿真软件。在课堂教学时,再把仿真软件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如对于举例电路,利用仿真软件中的电流表直观地给出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如图1所示,更具有说服力地改变了学生对“电源”只是提供电能的认识,使抽象变具体,使学生学习起来轻松入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图略)又如讲解电路暂态分析中的RC电路中电容的充电过程,电路(图略)所示,用示波器XSC1观察电容C1两端的电压变化,其变化曲线(图略),使学生无法想象的电压变化过程非常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理解电路的应用电子技术工作原理。除此之外,利用仿真软件平台,学生还可以弥补由于授课学时少而造成的实验学时有限的缺陷,利用课余时间在此平台上设计电路,对一些电路原理设计相应的电路仿真验证,既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又锻炼设计电路的能力。对于那些对电工电子技术特别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综合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在此平台上获得自己所做的一些小制作或小创新的仿真结果,既加深了对电路理论的理解,又提高了其动手和创新能力。总之,“授人以鱼时不忘授人以渔”,学生在掌握课程的知识基础上,借助于仿真软件这个工具,能够独立进行电路的设计及开发,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利用开放式的硬件平台,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是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所以实验教学是该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基于目前高校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验内容主要是一些验证性的实验,配备的实验教材往往把实验电路详细给出,硬件实验系统也基本上搭建好了,学生仅是对照着已给出的电路连接几根线,按照实验的要求测出几个数据。整个实验,学生基本上不动脑筋就能完成,实验成了一种“傻瓜”式实验。这种实验不仅挫伤了学生动手的积极性,养成学生的依赖性,也禁锢了学生的创新动力,使学生失去了成就感。基于此问题,也有人提出实验教学的改革,除了引入EDA[5]外,就是指导个别学生进行课外创新设计[6],但这种改革仍解决不了大部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问题。除此之外,由于实验题目多是某个定理或现象的验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没有“系统工程”的概念。针对上述这些情况,笔者开发出一套开放式的综合实验平台。平台按模块的方式组成,主要包括电源模块、模拟电子模块、数字电子模块三大部分,每一部分又细分几个子模块,比如数字电子模块有脉冲形成模块、开关阵列、计数模块、显示模块等。在每个模块上仅给学生提供比“面膜实验板”更好用的可能用到的多种电子元器件(每个元器件留出插孔)及多种规格的芯片底座。学生在此实验平台上既可以自行设计一些验证性的实验,也可以开发一个综合应用系统。但无论哪种实验,学生都必须独立完成电路原理设计、硬件选型、电路搭建及调试工作,从始至终,让学生把握主动权。例如在此平台上,让学生设计一个0~99秒倒计时器的综合实验(至少4个学时,可用于机电、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等课时较多的专业,也可以作为这些专业的电工电子实习内容)。学生首先必须根据系统功能要求,分析出系统的构成:时钟电路、键盘电路、预置电路、计数电路、复位电路、译码显示电路、电源电路及声光报警电路等内容,然后再组成系统,(图略)设计出原理图并做出硬件选型后,学生在平台上搭建电路,调试,并解决在调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得出结果。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是主角,老师仅是扮演一个“技术顾问”的角色。通过类似于这样的实际应用系统的设计训练,使学生掌握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同时建立起“系统”的概念。总之,在这个平台上,既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由于整个实验是学生在老师的配合下来完成,成就感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利用网络技术构建一个学习交流平台,增强学习氛围

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构建一个公共学习平台成为可能。在教学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一些精品课程相继建立了相应的网站。针对学习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专业广,学生人数多(每年全校有十几个专业,1200多学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而课堂授课学时相对较少(根据专业不同,授课学时不同,从36学时到120学时不等),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交流机会少等情况,笔者利用网络技术构建了一个公共学习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设计了课程介绍区、学习功能区、交流功能区、创新功能区等,每个栏目各司其职,不但方便了学习,更重要的是使师生间无障碍地交流。在课程介绍中,介绍了本课程的特点、内容体系结构、教学目的要求及参考教材,使学生对本课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学习功能区,学生可以在线利用电子教案进行学习,也可以在线做一些题目的练习或者是自测,来检查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在交流功能区,学生可以利用论坛交流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或是学习心得,学习课堂宽广,学习心情放松,各抒己见,互相启发,教学相长;在创新功能区,公布学生的创新项目的成果及设计思路过程,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学生的继续创新做出案例,创新题目可以咨询老师或者自拟,通过这样训练,可以使学生视野开阔、能力增强。综上所述,网络课堂扩大了课程的受益面,与课堂教学互补,实现了因材施教,创造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互的环境;因而活跃了教学和学术气氛,使学生得到熏陶。

第2篇:电工入门教案范文

1.一体化教学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强化一体化教学后,学生的道德(主要是牵涉到现场学习纪律、学习氛围)、理论基础水平达不到一定要求的话,一体化教学无疑就是形而上学、形式主义而已。目前以及2~3年前的一体化教学基本上都是在全国各地的技师学院(并且主要的是大城市、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大专生展开试点教学。

2.一体化教学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人社部每年委托培训机构对学员进行培训、考核,考核成绩将反馈学员所在院校,并作为聘任、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要求教师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讲授专业理论课,而且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指导生产实习,成为能“文”能“武”的“双师型”教师。既要了解本专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又要具有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开展有效教学及教研能力。

3.职校一体化教学设施设备环境,是需要更多资金投入的。作为事业单位的职业学校,没有国家足够的事业经费投入,如果单靠旁门左道去融资,就会有勉为其难的感觉。

4.一体化教学课程,对教材同样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是根据国家人社局一体化教学大纲编制的“1277”课程模式。而这个课程模式,也是一个大纲式的、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一般的普通职校是难以高攀的。以上几点就是一体化教学的时代性优势与我校实际教学环境的矛盾。

二、矛盾的化解——“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面向市场”

目前普通职校学生基础差,对专业理论课,学生一是学习兴趣不高,二是感觉较难入门,从而导致厌学情绪。由于受到理论基础差的牵制,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训课,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两年的理论学习,其中有半年还要补充学习基础文化知识,从事职业教育以来,学生生源素质一届比一届差,加上电子产品、手机的高速发展,学生普遍都使用智能手机,虽然学校进行了管控,但是无法完全改变“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文化基础普遍差、学生食堂伙食差(或者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差)而造成的身体素质(特别是智力、脑力素质)差的学生,要求他们都能像讲武学堂的学生一样专心上课,并且充分领会教师所讲授的专业知识,那真的是天方夜谭。摆在我们职校面前的就是如此的学生与环境,还有有待完善的教学设备设施,有待制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有待完善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社会上企业所需求的适当素质的操作型技能人才,这就是客观条件、客观因素。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应对。笔者认为,最佳的应对方案就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面向市场。

1.因地制宜,努力创造、整合、调整,向一体化教学要求过渡。目前,我校正在实施一体化教学设备场地的硬件及软件建设,由于经费问题,虽然不可能达到一次性到位,但是对中职学生来讲,远远够用。另外,学校构建一体化教学的设备场地,主要是要定位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学员。所以就要因地制宜,努力创造、整合、适当增补调整教学的设施设备。一方面,面对我们职校目前素质的学生,设计适用于本校的一体化教案、学材,从传统的理论与实操分离教学逐步过渡到理实一体化教学上来。

2.因材施教、分类教育是中国自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来充满智慧的传统教育思想。在现代职业教育更应充分体现这一思想,使每个学生受到最适当的教育,使每个学生受到最可能的发展,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价值。学习的领域自然是面向先进的环境而设计的。而有些用人市场对学生的要求主要是能一般性操作而非设计或者精通维修。所以,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课程改革有定规而无定法。方法比较灵活,需擎其要领而实现地方化、行业化、校本化。“校本教材”是以国家的相关职业教育的教学大纲为指导,针对本地区、本学校所作出的教材,是实用、相对有效的。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开展多种课程形态,如在一体化教学工作岛学习,到工矿企业参观,调研学习,请企业专家来指导讲课等。校本教材的编制关键是要注意以下几点:选择最适当的教学内容,采用最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乐于学习,学有收获、学以致用,不断改善其学习品质。根据实践岗位应知应会的要求,编写实践活动相符合的学习手册或培训手册,即符合素质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使学生易学易懂、易于识记。按照职业教育的现行有关规定,必须通过一本职业技能证书鉴定才能获得中职毕业资格,因此将物流员或销售员职业鉴定证书课程列为学生必修课程。职业资格或技能鉴定证书多样化。

3.面向市场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以周边地区企业人才需求的调查结果为依据,尽量以校企挂钩为定位,确定优化后的电工电子专业发展方向和专业特色。直接向电工电子用人企业提供高技能操作人才,建立起直接与企业挂钩、企业下订单式的人才定向培养机制。

三、结束语

第3篇:电工入门教案范文

【关键词】中职教育 电子科学 课堂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21-01

一、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

电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也是电子技术相关专业的入门基础课程。我国中职院校的电子技术、电气以及相关通信类专业都必须以基本电子学知识为基础进行深入探究,由于课程本身的综合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在中职专业教学中主要有如下特点:

1.专业教学思路容易混淆不清。中职学生一般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尤其是数学计算、逻辑理解方面,而中职电学课程的基本概念较多,并且较为抽象,概念之间区别不明显,容易造成混淆不清,学生思路难以理清。

2.课程理论性较强,且对实践要求较高,课程教学难以处理好实践与理论的关系。电学课程需要学生掌握电磁物力的基本元件、电路、电流情况、电子元件类型等知识,其内容较多,而课程与学制较短,难以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演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中职学生其理论水平有限,且动手实践能力较差,因而造成教师难以将课堂理论教学与试验实践相结合进行教学。

3.课程理论教学缺乏专业的仿真实验器材与软件,难以直观地对学生进行演示。

4.课程知识革新较慢,其内容明显滞后于社会新技术的发展。中职电学的教材知识革新较慢,对于最新技术与知识不能很好地与之衔接,难以培养出真正适合社会实际需求的人才。

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化,中职教育内容必须走适应社会需求的道路。而对于目前中职院校电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改革和调整,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思维,全面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社会的实际需求,在为学生今后进入电子技术行业打下基础的同时,保证其毕业以后能够完全适应社会行业的需求与发展要求,毕业即就业。为此,我们需要从理论、实践与课堂多媒体教学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当前的中职教育在电学课堂教育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弊端,我们在实践教育中,要探索出一套符合电学课程特点的教学新思路,同时运用实验室、信息多媒体技术来改善教学效果,使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起来,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电学课堂教学在理论教学中要脱离传统的教室,在实际的电子生产制作线上结合实际操作来进行理论的认知与完善,同时在实验室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多媒体软件来辅助教学,加深学生的印象,为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与电路制作扫清障碍。

三、改革电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措施

中职学院是我国未成年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一般普通高中教育区别较大,我们在实际的电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抛弃传统无职业目标、无职业情景的纯理论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不是为了验证学科知识和理论的严密性与结构,而是为了以此为基础,为将来深入研究打下扎实的根基,提倡以能力为主的专业教学,注重学生未来的深入研究与就业导向。因此,我们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配以信息多媒体课堂教学技术,形成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1.革新教材知识,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建设。中职院校在进行专业教材选定时,要注重其对于电学基础知识以及对社会最新主流技术的讲解,并且组织学校专家教师,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进行合理的改变及教案编写,使之能够适应学生的基本需要与能力培养目标。同时要制定一系列的学科基本目标,不能满目的进行理论教学,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为此,中职电学课堂教学应设置以下课程目标:(1)能够识别基本的、主流的电子元件;(2)能够熟练使用常用工具集仪表;(3)能够分析电路情况与参数计算;(4)能够制作、安装简单的电路,能进行故障检查与排除;(5)能够进行电路仿真与制图;(6)能够独立制作较为复杂的电路板以及运用初步的电子工艺进行电路板改造与创新。

2.丰富实践教学途径,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中职院校要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为此,学校可以进行如下方面的尝试:(1)合理运用物理实验室,将课堂理论与实验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加强对电子元件、仪器的认知,并且进行相关电路配接以及故障排除;(2)开展工学结合、项目驱动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即引进社会相关企业项目制作,让学生在项目制作过程中掌握电子技术相关过程与经验,努力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3)在学校兴建电子产品生产线,让学生能够直接参与相关电子技术的制作;(4)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实习引导,让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3.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在课堂上将理论与实践直观地结合起来。在进行电学课堂教学时,要注重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尤其是仿真软件的运用,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中,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子技术的内容。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或者电路信息,我们需要运用多媒体以及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模拟教学,配合课堂理论,在加深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及理解的程度上,让学生能够至关的进行实践认知,从而将理论、实践与仿真三方结合,进行一体化教学。

参考文献:

第4篇:电工入门教案范文

关键词 职业学校 学生 教师 问题

近些年来,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数量大,但绝大多数学生文化程度低,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较差,学生厌学和学习障碍等现象较为严重,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影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影响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进而影响企业产品的质量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学生学习活动是受其个体的人生价值观、各种非智力因素、学习习惯、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以及对其学习活动起促进作用的外部因素或情境等影响。近几年来,任教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多有这样的体会:许多学生学无动力,教师教得吃力。造成这些学生学无动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自身因素

(一)基础差、学习能力低

从初中教育进入职业教育,职校生面临两个较大的挑战,一是课程内容的增多和程度的加深,二是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初中阶段的课程主要如数学、英语、化学、物理等,这些课程学生在初中时就已经产生厌学心理,或多或少有点提不起兴趣。致使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较差。与此同时,进入职业学校后,大量的专业课程一时间让他们学习无从下手。如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原理》、机械专业的《电工与机械》、数控专业的《数控机床操作》等,这些课程理论性实践性都较强。由于专业课本身的特点使职校的教学方法与初中教学有很大不同,职校生实践操作的机会多一点。这些变化使初中阶段基础本来就很差、学习能力很低的学生来说,专业课程难入门,摸不透,吃不消。结果,学习中的问题越积越多,成功的体验越来越少,他们的学习热情也就随之慢慢减弱。

(二)破罐子摔破的心态

也有一部分的学生,从初中开始以被贴上差生的标签,求知欲遭到严重的挫伤,学习进取心消失殆尽。在他们的自我认知当中,还是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再怎样努力也是徒劳无功的。自暴自弃的心理使他们把大部分的精力投放到游戏、娱乐、上网、看不良书刊、热衷交友等方面,上课无精打采、作业不完成、学习无兴趣。在课堂中不仅自己不学,还会破坏教学秩序,影响教师的正常教学。所以,学生离校上网、上游戏机厅、无故请假等现象是家常便饭。

二、教师因素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来说,大部分能够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但不可否认也有部分老师的责任心不够,疏于管理,在平时的交流沟通比较少,思想教育工作做的不够细致;教师授课的内容只限教材,不能结合生产实践,形式单一,没有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学习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没有兼顾到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教学理念落后,课堂上教师为讲授为中心,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对课堂中影响课堂秩序的情况不管理或采用呵斥或严厉制止等等,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到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效果。

三、社会因素

职校学生正处于一个改革开放的社会大环境,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意识非常强,是非分辨能力不够,处于叛逆期,容易受到不良的社会风气,容易上当、受骗、变坏,无心学习,纪律涣散,意志消沉。

四、解决方案

首先:要了解学生,保证课堂教学。

传统的备课就是根据教材准备教案,这种传统的做法往往很少考虑学生的情况,甚至忽略学生实际情况,根本不清楚学生的学习意愿,这样的教法呆板,学生是被动的接受。因此,要做到让学生主动学习,备课关键是备学生、备学情,充分认识学生的认知能力,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明了学生的学习要求,清楚学生最佳的学习方式。在教学的过程时也不能先入为主地设计所谓问题并确定答案,提问内容更多的应是以学生关注的问题,感兴趣的问题为选择范围。因此,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是保证课堂教学的基础。

然后: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

站在学生的角度,关注学生的思想动。要理解学生,首先教学要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同等的位置,只有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学生才能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教师,而教师也需要设身处地去感受学生的内心体验,了解其所想所为的动机原由,不能以自己层面的标准去评判学生的是非对错,而是要以积极态度对待学生,对学生言语、行为中的积极面、光明面、长处、优点予以有选择的、特别的关注,强调正面的优点,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的温暖,给予学生面对问题的勇气和力量,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认真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最后:需要恰当的师生互动。

恰当的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的剂,是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有效的教学就是“师生互动”的教学,通过师生互动学生才可能获得相互理解,有效教学的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在这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教学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而获取新知识。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这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出问题,因此精心地准备几个既能揭示学科本质,同时又能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到最基础的知识,能培养最基本能力的问题链是师生间完成有效互动的重要环节。

五、结束语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针对职业教育从十二个方面进行部署,其中第九条是继续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教执行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而教师教学能力具体现在学生的课程教学,同时教育是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影响他们学习的障碍,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教给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发展他们的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第5篇:电工入门教案范文

依据学校总体工作思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本学期认真落实学校关于新学期教学工作的要求,对照省督导评估标准开展各项教学活动,逐步推行职业素养进课堂、兴趣互动进课堂,5S管理进实训车间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新思路。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以技能实训规范为推手,强化过程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效率。通过卓有成效的讲座、公开课等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学业务水平,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在新形势下上档次,上台阶。

一、将省督导评估融进日常教学,以迎检促教学管理提高。

学校的工作重点是抓教学,教学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规范教学的每个环节,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稳步发展。为此,教务处本学期为了抓好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也是为了迎接省政府的督导检查,严格教学管理秩序,狠抓管理制度的落实。并借省检查组巡视督导学校的东风,进一步强化内功。

档案准备是一项繁复、细致的大工程。在任校长的指挥下,教务处带领学校各处室根据评估体系共完成45盒150余卷的档案整理工作。面对条目众多、科室交叉、资料琐碎等问题,各处室老师进行合理安排分工,周密协调,克服时间和工作上的各种困难因素,确保日常正常工作与迎检档案工作两不误。统一设计封面、统一目录要求,统一装订并放置档案盒内,一百多卷材料,记录着学校的发展,浓缩着档案整理老师的辛苦和汗水,从档案材料中彰显出学校管理的精细化。

为顺利通过督导检查,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负责校史展览、橱窗文化、教师系列、图书阅览等展牌设计,从小样的起草到定稿,从每块展牌的设计到安装,无不渗透着设计者的理念,建设者的辛勤。校史展览、橱窗文化、楼道展牌,处处皆景观,点点展文化。一块块橱窗、展牌,包涵技艺立身、名师榜样、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励志成才等系列主题,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每一块展牌都是智慧的结晶,展现出精心的设计和制作技艺。凸显职校宗旨、蕴含职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已经基本形成。

二、将职业素养融进教育教学,创新实训课堂新模式。

本学期,全面展开将职业素养融进教育教学教改活动,加强教师对专业素养的研究,使实训教师将职业素养与技能训练融为一体,实训中逐步贯彻5S管理。实训教师备课中从劳动纪律、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精神、诚实守信、安全文明生产、责任意识、质量经济意识等基本素质入手,创新教案的书写。在实训课中进行基本的职业素养培育训导,让学生从小事做起,在小处严格要求自己,逐步让制度规范学生的行动,让良好的习惯形成学生的职业素质。

同时,各部依托专业骨干教师,积极进行专业环境建设和制度建设。各专业依据本专业特点,构建符合5S管理体系的实训模式。将职业素养教育——5S管理过程融入到各部实训管理中,如实训课中,老师将入门教育、现场讲解、示范与学生操作指导、项目评价、现场管理、小结讲评等均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机电部实训中注意从小事上严格要求学生,加强考勤纪律、严格穿戴要求、强化现场工作秩序管理、实施5S现场管理。通过学生有意识的改进、提高逐步做到规范作业,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将学生工作态度、工作作风记录在过程评价中,在成绩总评中占适当比例。

在教师自学基础上,由我校省级骨干教师周建军做了《通过5S管理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专题讲座,从理论层面加深对5S管理内涵的认识,同时结合学校实训课实际,具体、深入阐述如何在实训课堂进行五步(第一步整理;第二步整顿;第三步清扫;第四步清洁;第五步素养)工作步骤的实施。使老师们从理论到实践对职业素养有了清楚的了解,对5S管理的推行有了明确的方向。

三、开展创新课活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不断提高师资的整体水平。按照教务处计划,11月至12月期间,在全校开展了课堂、实训教学现场授课形式的公开课活动,各系部重点推荐了课堂教学中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学生互动较多,教改成果显著的教师,机电部为严涛、马小宁老师,机制部为张春梅、付会老师,服务艺术部为史春琦、吴冬妹老师。老师们准备了精美的教学课件及相关视频材料,教学中使用电子白板进行展示,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课堂容量,收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在实训课中,老师们把5S管理融入课堂,渗透到每一步实训任务,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本次课堂、实训公开课活动中,在教务处的统一组织下,各系部召集教研组长、青年教师积极听课达到97人次。此次活动还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唐书记等校极领导也参与到听课队伍中,并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使这次活动的开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在教研比赛中提升教师技艺,彰显教师魅力。

针对职校专业特点,教务处带领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教研比赛,引领教师在大赛中探索职业教育的规律和方法,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以教学研究和探索,促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化,推动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组织教师参赛,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教学手段上大力推广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和网络信息技术,积极探讨微课制作运用,提高教学效果,成果颇丰。本学期,在全国、省、市教师业务大赛中我校教师频频获奖,我校张春梅老师参加全国职业学校教师说课大赛,获得二等奖;在河北省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中,我校张春梅、钟雪兰、姜立岩获得一、二等奖;孟庆凤老师在河北省德育教师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他们在说课过程中表现突出,教学设计巧妙,分析准确,条理清晰,语言精练,从设计意图、目标定位、教材分析、活动准备、活动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活动流程、活动延伸几方面以轻松自如的教态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了生动地演示解说,流畅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充分展示了自己掌握理论、技能的水平,驾驭教材和科学设计的能力,得到了评委的高度评价,通过大赛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朝着更加健康、优质的方向发展。

五、丰富学生活动,提高技能水平。

技能比赛工作是教学工作的重点,教务处每学期选拔优秀学生和优秀教师,组成专业技能竞赛集训队,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有考核地开展技能训练,坚持“贵在平时,重在集训,横向拓宽,纵向提升”的原则,提高技能比赛成绩。积极备战市级技能比武,力争有新的突破,为学校的专业建设积累条件。在唐山市中职学生大赛中,电工、烹饪、焊工、平面等专业获团体二、三等奖,张伟业、陈锋等同学获高级工,殷增光等19位同学获中级工。陈淑敏等教师获市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六、发挥骨干引领作用,新老携手同发展。